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做秦二世TXT下载我要做秦二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秦二世全文阅读

作者:独爱红塔山     我要做秦二世txt下载     我要做秦二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047章 先王,王上,请恕臣不忠!(第一更)

    这一刻,张平放弃了挣扎。

    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不能让韩王安与韩非乱来,他不能让韩非与韩安两个拿着韩人的命运去赌。

    更何况,这是一个必输的赌局。

    大秦的这位储君太过于妖孽,只怕是早已经算计了一切,而且最重要的是,举国血战也拦不住。

    小人屠!

    以心狠手辣著称。

    在陇西以西,嬴高的名字就是死神的代名词,他以累累尸骨登上了大秦武安君,大秦冠军侯的尊位。

    那一位,依靠着杀戮,从一名不文,最后登上了大秦储君之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嬴高的心机与恐怖。

    这样一位依靠杀伐走出来的储君,又岂会因为举国血战就停下脚步,而且这一战又关系重大。

    甚至于关系嬴高储君之位的稳固,这个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止嬴高拿下新郑,灭韩。

    心中念头闪烁,张平心中的恐惧伴随着城外的喊杀声越发剧烈,他心里清楚,一旦嬴高破城一切都完了。

    当大秦与韩人结下死仇,当嬴高大开杀戒,那个时候,他唯一的作用也将失去。

    到时候,别说是庇护韩人,就算是保全自己的家族,让自己全身而退都做不到。

    这一刻,张平仿佛看到了新郑血流成河,仿佛看到了颍川郡血流千里。

    新郑王宫。

    宗庙。

    “王上,事不宜迟,再迟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韩非脸色苍白,更是有一股愤怒,他向着韩王安据理力争:“张相亲口告诉臣,大秦储君的条件便是我王族一脉死绝。”

    “如今战争已经爆发,若是王上不下诏举国血战,以我新郑仓促组建的乌合之众,又如何是精锐的蟒雀军的对手。”

    “更何况还有嬴高这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武将统帅!”

    ……

    宗庙之中,韩非慷慨陈词,他再劝说韩王安,作为王族,韩非愿为韩国而赴死,但是他绝不愿意眼睁睁看着韩王族灭族。

    这是大不孝!

    “王上你还纠结什么,现如今大秦储君这是要绝我王族,一旦韩国灭亡,王族灭族,你我又如何有脸去面见先王,见老祖宗!”

    这一刻,韩非的声音不由大了起来,他对于韩王安有些恨其不争,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王上不可啊!”

    与此同时,张平急匆匆赶来,顾不上行礼,直接是张口反驳,道:“这一战是大秦储君东出的第一战,不管是付出什么代价,嬴高不在乎。”

    “现在我们只能守城,等待援军,一旦举国血战,到时候,手无寸铁的国人百姓面对大秦精锐,根本就是送死。”

    “王上,若是韩人抛弃,那王还是王,相还是相么?”

    张平心头发寒,他心里清楚,嬴高此举最毒的是逼着他们选择,要么王族尽灭,保全韩人一脉。

    要么孤注一掷,举国血战,到时候王族与相府必然会遭受韩人的唾弃,认为自己等人背叛了他们。

    失去了韩人的支持,就算是王族一脉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一刻,在新郑宫之中,气氛一下子凝固,彼此神色之上多有些尴尬。

    这两条路对于他而言,基本上很难选择的那一种。

    选不选都要牺牲!

    韩王安是一个聪慧的人,毕竟曾经也是韩国朝廷智计频繁而出的太子,自然是明白韩非话中的意思。

    只是他也清楚,如今的他没有别的选择。

    他是韩国的王,也是王族的一员,韩国与王室他都想要。

    只是,一想到这里,韩王安就有些无力,他没有资格要两全。

    “张相,你觉得孤当如何选择?”半响之后,韩王安语气幽幽,道。

    他也想要选择!

    但是如今的他有什么资格选择,他只是一个马上就要亡国的君王,而且家族面临灭绝之威胁。

    面对韩王的反问,这一刻张平也沉默了,他心里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大爱天下。

    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更有一部分人,他们心中是极度自私自利的。

    现在摆在韩王安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束手待命,将身死族灭,要么下令举国血战,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韩相,以孤的名义下令韩人,如今韩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下令所有韩人,准备死战。”

    “孤要举国为兵,护我韩国社稷,纵我韩国覆灭,王族尽数被屠戮,孤也要嬴高恶名昭彰,从此中原大地再无立锥之地。”

    “诺。”

    韩非眼中掠过一抹决绝,这一刻他与韩王的心思相同,纵然是韩国覆灭,纵然是韩王族灭亡,他也要让嬴高声名狼藉,进而毁了大秦的这位储君。

    他是一个政客,自然是清楚,大秦席卷天下虽然可以靠兵力之优势,以虎狼之姿横扫之。

    但是,想要兼容并蓄,纳六国于一,这需要仁治,这需要天下万民归心。

    一个残暴不仁,一个恶名远扬的大秦君王,又如何能够化天下为一。

    一念至此,韩非嘴角不由得浮现一抹冷笑,心里喃喃自语:“嬴高,这一战谁胜谁负还没有定数呢!”

    看着韩王安一脸的坚定,以及大步流星而去的韩非,张平头皮发麻,整个人都有些无力。

    他心里清楚,韩王的反应必然会激怒嬴高,这一次新郑只怕是要血染了。

    “唉!”

    长叹一声,张平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宗庙,他心里清楚,一切都没有了机会。

    走出宗庙,张平心思大动,他在思考解决之法,这一刻,他无比的冷静。

    张平意识到,想要平息这一切,让韩人免受屠戮,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己了。

    若是……

    一个念头生出,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让张平颤栗,也让张平为之后怕。

    只是这个念头已经生出,纵然张平如何后怕,但是却也再消失不了,一直都在心头疯狂滋长。

    片刻之间,张平心中一狠,做出了决定,他朝着家族的方向赶去,他要举一族之力,平息这一场血祸。

    “王上,先王,请恕臣不忠,为了韩人,臣别无选择!”

    ……

第1048章储君有令:擂鼓,吹号,攻——!(第二更)

    他要举张氏一族之力,诛灭韩王一族,挽留韩人。

    当然了,张平清楚光靠张氏一族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他要联合韩国朝廷之上的贵族。

    只有联合韩地贵族,韩王与韩非根本没有反抗之力,也没有挣扎的余地。

    只是他也清楚,一旦这样做了,张氏之名彻底就烂了,五世相韩,到最后将会成为一种嘲讽。

    张平不怕死!

    更不畏死!

    从一开始,由于张良在秦,他可以保存血脉,没有族灭的担忧,张平心中的想法一直都是为韩王尽忠,为韩国赴死。

    五世相韩,他对于韩王一脉,对于韩国的感情很深厚,为国而死,理所应当。

    只是韩王安与韩非,为了一族之繁华,一族之存活的一线生机,就要拿韩人的命去换。

    张平不是接受不了,只是在他看来此举根本就是徒劳,只会让韩人死伤惨重。

    若是死了韩人可以保存韩国社稷,张平不会如此,甚至于为了韩国他可以亲手送韩人去死。

    但是,韩人根本挡不住嬴高的铁骑,故而,张平不愿意看着韩人白死。

    ……

    韩非离开宗庙,立即起草了一纸诏书,以韩王安的名义下令举国为并,血战大秦。

    一时间,整个新郑王城为之哗然,纵然是昭侯时期,申不害死战新郑,也没有下令举国血战。

    那一次,申不害为韩死战,为韩死在了新郑城头。

    只是这一次韩王下令举国血战,反而让新郑城中充斥着一股莫名的气息,一直笼罩着新郑,这让韩非等人心下略有些不安。

    ……

    “杀……”

    城外的战争依旧继续,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仿佛对于城内的变故,并不了然。

    战车上。

    “储君,靖夜司送出来的消息,韩非请奏韩王,韩王下令举国为兵,举国血战!”

    听到司马师传来的消息,嬴高不由得冷笑:“韩王与韩非当真是不知死活,他们真以为韩国是赵国不成。”

    对于韩国举国为兵,举国血战,嬴高根本不惧,整个中原大地之上,也许只有赵人会让他另眼相待。

    毕竟秦赵之间,有长平坑杀之仇,更何况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民风彪悍。

    但是韩国早已不是昔日劲韩,民众心气早已经没有了,又经过韩非等人的折腾,韩国本来就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如此韩国,又岂能让嬴高在意。

    “储君,护城河浮桥全部搭建完成,云车尽数过河,投石车石块耗尽,箭阵箭矢也只剩下了一半。”

    “新郑城前的战壕已经填平道路,足以让我军推进。”

    中军司马眼中浮现一抹凝重,将战场之中情况一一禀报于嬴高,等待嬴高的决定。

    “传令:下令中军护卫骑兵,分出一万将士配合器械营将士运送石块与箭矢。”

    “投石车留在原地,投石车阵将士休息一刻钟,箭阵将士继续轮番射杀掩护攻城将士。”

    “传令:擂鼓,吹号,攻——!”

    “诺。”

    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手中令旗不断变化,战车之上五色令旗也打出了进攻号令。

    这一刻,中军司马断然大喝:“储君有令:投石车留在原地,投石车阵将士休息一刻钟,箭阵将士继续轮番射杀掩护攻城将士。”

    “储君有令:擂鼓,吹号,攻——!”

    与此同时,得到命令的传令兵纵马飞奔,储君有令:投石车留在原地,投石车阵将士休息一刻钟,箭阵将士继续轮番射杀掩护攻城将士。”

    “储君有令:擂鼓,吹号,攻——!”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

    这一刻,秦军军阵变化,云车推进,云车之上,云梯探出,朝着新郑城墙靠近。

    攻城车不断攻击新郑城门。

    “咚咚咚……”

    战鼓震天,无尽的肃杀之气席卷,这一刻,雷神的战鼓终于敲响。

    “嘟嘟嘟……”

    四面八方的号子声传来,进攻的号角吹响,蟒雀军将士脸上浮现出一抹振奋。

    “咻咻咻……”

    密集的箭矢压制的新郑城头的韩军将士不敢冒头,攻城车与云车疯狂推进。

    “铁鹰,打出蟒雀吞龙旗,告诉蟒雀军将士,孤与他们同在——!”敏锐的感受着战场气氛变化,嬴高手中辘轳剑前指,道。

    “诺。”

    因为进攻的号角吹响,秦军将士本身就士气高涨,这一刻,嬴高下令打出蟒雀吞龙旗,彻底催了一把。

    “杀!”

    “将军,秦军箭矢太过密集,我军将士是死伤惨重,再这样下,秦军攻城将士……”

    副将眉头紧锁,话尚未说完,就听见了秦军进攻的号角,不由得脸色大变。

    “将军,秦军攻城了!”

    新郑将军眸子冷冽,他心里清楚,如今的新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若是被秦军箭矢继续压制,新郑必然会被秦军攻破。

    只是只要将士冒头,必然会被秦军箭矢射杀,如此恐怖的箭阵,太过于丧心病狂了。

    “传令将士,秦军箭阵有一个转换空隔,一旦到了空隔,立即射杀秦军攻城将士。”

    “诺。”

    躲在墙垛之后,新郑将军满脸的苦涩,这一战是他最憋屈的一战,新郑守军虽多,却派不上用场。

    这一刻,他都有出城一战的心思了,只是这个念头刚生出,就被他硬生生掐断了。

    他心里清楚,一旦出城,秦军铁骑一出,败亡的更快。

    这一刻,他直面大秦储君嬴高,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青年绝无仅有的压迫与强大。

    与嬴高对战,他感觉到了无力,有一种蚂蚁和大象较力的感觉,那是一种最深的无力。

    ……

    代郡。

    手握赵边骑的李牧站在府邸之中,脸色复杂无比。

    “武安君,大秦储君已经攻破了阳城,陈兵新郑,只怕是已经交战了,具体情况斥候正在快马送来!”

    闻言,李牧微微颔首,朝着中军司马,道:“秦国的关外大营大军到了何处?”

    李牧心里清楚,这一支大军就是为了防备他,他想要救韩国,就必须要击溃这一支大军。

    闻言,中军司马连忙回答,道:“禀武安君,秦军关外大营已经到了上党地区的则与!”

第1049章 一战破城,大秦无双!(第三更)

    “禀武安君,秦军关外大营已经到了上党地区则与范围!”

    中军司马一脸凝重朝着李牧,道:“但是他们只是驻扎在了此地,并没有继续推进!”

    “这一支秦军是为了防备我军,牵制本君而已,如今秦国的目的是灭韩,而不是灭赵。”

    李牧威严的脸上浮现一抹思索,朝着中军司马断然下令,道:“让斥候彻查附近有没有其余秦军。”

    “他王翦与嬴高应当清楚,光靠一个恒乾一个关外大营根本挡不住本君,也挡不住天下无双的赵边骑。”

    “诺。”

    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转身离去,他对于李牧的想法也深以为然,嬴高能够战败李牧,由此可见其才略。

    这样的人,不可能会有如此大的疏忽。他有一种直觉,嬴高必然是留下了后手。

    对于那个一战而败他,最后率领大军攻破了邯郸的少年,李牧不敢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毕竟嬴高那么年少,就可以统御十数万大军一举踏破一国都城,李牧不相信如今的嬴高会不如之前。

    这些年过去,他相信嬴高必然是变得更为强大,更为老谋深算了。

    光是一支关外大营,根本挡不了他执意南下,但是,嬴高麾下大军数不胜数。

    特别是在这一战之中,嬴高只率领了十万蟒雀军,这个消息更让李牧警惕,他可是清楚嬴高麾下最精锐的大军一直都是万胜军。

    当初三万万胜军,号称有我万胜,这样一支大军的威胁之大,只有李牧这样的武将清楚。

    “唉!”

    一念至此,李牧不由得长叹一声,他心里已经可以断定,韩国这一次没救了。

    普天之下,有能力也有资格拯救韩国的只有赵,齐,楚三国,如今三国都没有行动,光靠一个韩国,在嬴高手中根本坚持不了几个回合。

    ……

    “咔嚓!”

    城门被攻城车破开,战车之上嬴高在第一时间发现,手中长剑高举,断然下令,道。

    “以嬴字王旗传令,两翼骑兵入城,步卒解决新郑守军,中军随本将马踏新郑王宫。”

    “诺。”

    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手中令旗再变,口中大喝:“储君有令,以嬴字王旗传令,两翼骑兵入城,步卒解决新郑守军,中军随储君马踏新郑王宫。”

    “诺。”

    战车之上的五色令旗打出军令,骑兵所部迅速做出反应,朝着城门冲杀而去。

    这一刻,传令兵奔走,号子声响彻整个战场,秦军士气大涨。

    “储君有令:以嬴字王旗传令,两翼骑兵入城,步卒解决新郑守军,中军随储君马踏新郑王宫。”

    “储君有令:以嬴字王旗传令,两翼骑兵入城,步卒解决新郑守军,中军随储君马踏新郑王宫。”

    “储君有令:以嬴字王旗传令,两翼骑兵入城,步卒解决新郑守军,中军随储君马踏新郑王宫。”

    ……

    “杀——!”

    这一刻,骑兵冲杀,地面之上轰隆声传来,战争已经落下了帷幕。

    “将军小心!”

    副将手中长剑斩出,将一个秦军士卒斩杀,拉了一把新郑将军:“将军,新郑城门破了!”

    “杀!”

    看着喊杀声震天的战场,新郑将军脸色苍白,他心里清楚,新郑失守了。

    秦军士卒已经登上了城墙,城门被秦军攻城车攻破,秦军骑兵入城,他们已经没有了机会。

    “储君,新郑破了!”

    战车之上,范增感慨万千,谁也没有想到,新郑如此不堪,竟然只是一次试探攻击,就将新郑攻破了。

    “传令,新郑已破,降者不杀——!”

    “诺。”

    中军司马断然传令,整个秦军将士纷纷高呼:“储君有令:新郑已破,降者不杀!”

    几万人高呼,声震天地,新郑将军心里清楚,大势已去了。

    望着死伤惨重的将士,新郑将军一挥手,沉声,道:“兄弟们,放下武器,投降吧!”

    ……

    一刻钟之后,传令兵赶来,朝着嬴高,道:“禀储君,新郑将军投降,新郑城门落入我军手中。”

    “传令,器械营以及步卒入城控制新郑四门,骑兵追杀残敌——!”

    嬴高断然下令,然后朝着一旁的铁鹰,道:“铁鹰,率领铁鹰锐士收拢降军!”

    “诺。”

    望着铁鹰等人离去,嬴高看着身后的一万骑兵,朝着范增,道:“先生,可否有兴趣随孤马踏韩王宫?”

    “故尔所愿!”

    大笑一声,范增也是跟随着嬴高走下了战车,登上了战马,率领铁骑朝着新郑而去。

    ……

    新郑王宫之中,韩王安与韩熙,韩非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尚未组织好国人百姓举国血战,新郑就城破了。

    “王上,新郑已破,新郑将军投降,秦军已经掌控了新郑,嬴高率领骑兵直指王宫而来。”

    这一刻,韩非脸色难看,他想要反抗,却不料依旧难逃宿命,他想要变法强韩,却不料大业未成,韩国却已经灭了。

    此话一出,将韩王安吓了一跳,连忙朝着韩非,道:“韩相,我们是否能逃出去?”

    韩非没有开口,韩熙苦涩一笑,道:“王上没有机会了,秦军骑兵已经封锁了王宫出口,杜绝了这种可能。”

    “王上,事到如今我韩国没有了希望,去见一见大秦储君吧!”韩非满脸苦涩,秦军太强大了,非战之罪。

    “好!”

    韩王安也清楚,如今他们的生死,都在对方一念之间,此刻他们连逃亡都没有了可能。

    张府。

    张平正在与韩国贵族商议,正在剧烈的争吵,但是这个时候,家老匆匆而来,争吵戛然而止。

    在这个时候,家老而来,面带急色,必然是发生了需要张平才能决定的大事。

    一念至此,众人眉头紧蹙,不由得都看向了家老。

    “发生了什么事?”张平转头,紧盯着家老,眼中浮现冷色。

    “家主,大事不好了,大秦储君攻破了新郑,新郑将军投降,秦军已经控制了新郑城。”

    这一刻,家老气喘吁吁,道:“此刻新郑已经生气了秦军的旗帜,大秦储君率领大军逼近新郑宫……”

第1050章 韩王安为国赴死,韩王一脉英勇战死,无愧韩国,无愧韩人!

    “坏了!”

    这是张平以及在张平府中的韩国贵族的第一个念头,他们还在商议,还在争论,结果尚未出来,却已经亡国了。

    家老的话,让众人一下子傻眼了,就算是张平也是大脑一片空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了。

    这一刻,他想到了嬴高在秦军幕府之中说的那一番话,只觉得心惊肉跳。

    “家老,备车!”

    心念电闪,张平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其他了,想要活命,想要保全家族,唯一的希望便是嬴高。

    他要去见嬴高。

    “诺。”

    点头答应一声,家老转身离去,张平与家老的举动,惊醒了其余人,一时间,众人一哄而散。

    如今新郑攻破,嬴高陈兵韩王宫,韩王安以及韩非等人的命运已经注定,与此同时,他们得麻烦来了。

    大秦储君霸道绝伦,这一次新郑之内,只怕是不平静了。

    ……

    新郑王宫广场。

    大秦铁骑已经陈兵于此,只要嬴高一声令下,就可以马踏宫阙,将韩王一脉的尊严践踏。

    “禀储君,新郑已经全部接管,只剩下王宫之中尚有韩军对峙!”铁鹰朝着嬴高行礼,道。

    “铁鹰,传孤命令,新郑城破,韩王以及韩王一脉为国赴死,战死在新郑一战中。”

    嬴高眸子掠过一抹冷冽,语气变得肃杀:“晓令整个颍川地区,立即向孤臣服。”

    “孤要在三日之内看到他们的诚意,否则孤亲率铁骑讨伐之!”

    “诺。”

    点头答应一声,铁鹰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新郑只是韩国王城,而不是整个韩国。

    如今大军皆在新郑,反而让秦军处于瞩目之地。

    “让宁生接管降军,剔除老弱病残,留下青壮加以整训。”

    说到这里,嬴政语气一顿,朝着司马师,道:“等整训结束,将其打散编入蟒雀军中。”

    “诺。”

    ……

    “大秦储君,久违了!”韩非与韩王安走出王宫,朝着嬴高面无表情,道。

    他们已经没有了希望,只能从容赴死,以保全韩国王族的风骨。

    看着不远处的韩非等人,嬴高点了点头,道:“韩非,你输了,作为代价,韩国灭了。”

    “你是一个聪明人,更是跟随过孤,想来你也明白孤的意图!”

    闻言,韩非一下子愣住了,随及反应过来,朝着嬴高苦笑,道:“嬴将,就不能给韩王一脉留条血脉么?”

    “不能!”

    摇了摇头,嬴高直视着韩非,道:“亡国之仇,灭族之恨,与其让他一辈子活在仇恨之中,一辈子生活在黑冰台得监视之下,惶惶不可终日,还不如不留。”

    “孤是一个胆小的人,孤不想他日大秦,一如今日之韩国。”

    说到这里,嬴高朝着韩王安,道:“孤可以网开一面,韩王一脉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自尽,以保全王族尊严。”

    “在尔等死后,孤会让人替诸位收敛尸骨,葬于北邙如何?”

    ……

    嬴高的态度很强硬,韩非清楚他们别无选择,不由得释然一笑:“韩国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以术求存,本身便偏离了大道。”

    “只希望,我等去后,嬴将可以善待我韩人!”

    “哈哈哈……”

    一道大笑声响起,嬴高摇了摇头,道:“这一点,尔等不需要操心,他们从今天起,已经是我秦人。”

    “我大韩立国百年,岂能屈辱而活,王上,臣先走一步了!”一句话落下,韩非拔剑自刎而亡。

    “砰!”

    长剑掉在地上,发生清脆的响声,随及韩非重重栽倒在了地上,鲜血从脖颈处不断流出。

    一时间,鲜血味弥漫。

    韩王安等人脸色苍白,身体开始颤抖,望着眼前韩非的尸体,一时间犹豫不决。

    “司马师,让靖夜司的人,将韩国王族的人全部带过来!”嬴高眼中杀机越发浓郁:“其余人原地待命,所有人乱动,尽数杀之。”

    “诺。”

    “韩王,请吧!”

    “噗……”

    看着韩王安的尸体,众人一阵恍惚,他们都清楚新郑城破,韩王安死,韩国至此灭亡。

    “王上,臣来了!”这一刻,韩熙也自杀了。

    望着眼前的血泊与尸体,嬴高心如止水,他已经见过了太多的死亡,这样的场面根本不能让他动容。

    “控制新郑王宫,封锁韩国府库,除了韩国王族之外,其余人先行不动,一切按照孤的命令行事。”

    “诺。”

    站在新郑王宫之中,嬴高看着韩王玉玺沉默了一会儿,朝着范增,道:“先生替孤这一份报捷文书,连同韩王玺一起让靖夜司的人,快马送入咸阳。”

    “诺。”

    “储君,亡韩丞相张平以及一些韩人贵族求见!”中军司马匆匆而来,朝着嬴高行礼,道。

    “带他们进来,孤见他们!”

    这一刻,嬴高神色自若,心中却是想法万千,他心里清楚,打天下与治理天下截然不同。

    他已经杀了韩王一脉,接下来就要收韩地贵族之心了。

    这世界上,最复杂的便是人心,而作为一个上位者,其实就是一个驾驭人心的过程。

    有道是,以人心作为战场,才是最惊心动魄的。

    片刻之后,张平等人赶到,朝着嬴高肃然一躬,行礼,道:“亡国之臣,见过大秦储君。”

    “张相,又见面了!”

    这一刻,嬴高脸上的凝重早已消失,取而代之则是一脸的灿烂笑意,温暖如邻家子侄。

    只是这样的嬴高,却让张平等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寒意,他们能够感受到空气中的血腥味与秦军将士身上的杀意。

    “储君,如今韩国已经灭亡,不知储君要如何处置我等,如何处置韩人?”

    闻言,嬴高莞尔一笑,对于张平不由得高看一眼,不愧是五世相韩的张氏家主,这一番话问的相当有水平。

    “张相,有一点你说错了,韩国已经灭了,韩王安为国赴死,韩王一脉英勇战死,无愧韩国,无愧韩人。”

    “从今天起,中原大地之上已经没有了韩人。”

    “他们都是我秦人,我大秦子民,新郑,也将会成为我大秦颍川郡的治所。”

    ……

第1051章 步步为营,每一步皆在嬴高算计之中。(第二更)

    嬴高的声音不急不慢,恰到好处,就像是一缕清风,让人生不起恼怒。

    然而这一刻的张平等人却将心提在了嗓子眼。

    此刻的嬴高就像是一个恶魔,手握他们的生杀大权,对于他们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感受。

    当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感觉压力达到了临界点,嬴高方才朝着张平等人,道。

    “大秦占领新郑之前的事情,孤可以不计较,但是从今天起,这里孤说了算,这里属于大秦。”

    “只要是大秦国土之内,当以秦王为尊,当奉秦法行事!”

    说到这里,嬴高突然冷笑:“孤不愿意多遭杀孽,这一次可以不杀诸位。”

    “回去之后,整理家产,上报郡守府官署,将其中一半家产交于孤,作为你们,以及你们家族的卖命钱。”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刻,韩国众贵族气疯了,在他们看来,嬴高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半条命。

    一时间,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只是旁边站着大秦铁骑,手中长剑闪烁着寒光,就连这一刻的空气中都泛起寒意。

    很显然,若是他们不出一半家产,以及等人必然会留在这里,随后被大秦清算。

    “好!”

    这一刻,张平不在多想,他不想去挑衅嬴高的忍耐底线,很显然,他们本身就没有对花的资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该低头就得低头,这样的人,活得长久。

    “我答应储君要求,等平核查家产之后,必然会在郡守府上报,将其中一半家产赠送于储君。”

    “哈哈哈……”

    看到张平如此配合,嬴高也是灿烂一笑:“先生是一个聪明人,孤其实是一个很好合作的人。”

    “一直以来,都讲究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若是有人不识好歹,那我就用秦剑跟他讲道理。”

    “颍川郡郡守就由先生担任,我大秦的官吏在后续将会一一赶来。”

    “先生在韩地多年为相,对于颍川郡极为的熟悉,就由先生出面安民,然后统计人口,田亩,推广秦法。”

    “诺。”

    闻言,张平心中大喜。

    他以为成为了亡国之相,这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只能被大秦朝廷监视做一个富家翁。

    却不料,嬴高让他担任颍川郡郡守,如此喜事,却是张平从未想过的。

    见到最先开口的张平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这一刻,其余的韩国贵族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口便是赞同。

    新郑贵族都清楚,在大秦铁骑的长剑下,他们那有做选择的资本。

    ……

    望着张平等人离去,嬴高朝着司马师吩咐一声,道:“传令,让巴清过来新郑一趟。”

    “同时清点韩国府库以及韩王的宝库,将其中的好东西送到咸阳,让父王高兴高兴。”

    “诺。”

    ……

    “中军司马,统计我军伤亡,对于轻伤重伤将士让军中医者立即治疗,至于阵亡将士,全部统计下来,等战争结束之后,发放抚恤金。”

    “找一个千夫长,让其率领麾下士卒,将我军将士的尸体带回去,通知其家眷葬入忠魂阁。”

    “诺。”

    望着众人纷纷忙碌起来,嬴高心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心里清楚,战争进行的时候反而是最简单的。

    然而,当战争结束,往往最麻烦的时候就到了。

    “储君,如今新郑城破,韩国已经灭亡,只剩下残余势力在苟延残喘,是否要出兵剿灭?”

    这一刻,范增朝着嬴高笑了笑,这一战太过于顺利,让他觉得仿佛在做梦一样。

    特别是这一战蟒雀军伤亡不大,最后更是有新郑守军投降的士卒补充蟒雀军,这意味着蟒雀军的数量不减反增。

    “先不急,先行将新郑掌控,既然孤给了他们时间,那就让他们作出反应。”

    喝了一口茶水,嬴高轻笑:“在这个时候,强势击破新郑已经算是威震天下,这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还是以兵不血刃破之最佳,毕竟韩王一脉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相信韩人贵族为了活命,也会出手。”

    “如此一来,明面上有张平安民,以收拢新郑民心,孤要打消韩人的反抗之心。”

    “储君高见,臣拜服!”

    先是赞扬了一番,范增朝着嬴高意味深长,道:“虽然有张平等人出面,可以尽最大程度消除韩地乱象。”

    “让韩地尽快恢复正常,只是我们想要收韩人之心,只怕是还有些不足。”

    “哈哈哈……”

    闻言,嬴高不由得莞尔一笑,然后朝着范增一字一顿,道:“现在的韩地物价飞涨,粮草匮乏。”

    “再过上几日,所有矛盾都将彻底爆发,到时候孤会让巴清出手,平抑物价。”

    “以韩国王族以及韩人贵族交出来的粮食,让整个韩地的粮价恢复正常,让百姓有饭吃……”

    ……

    当嬴高将他的意图说出来,范增突然间就明白了,一切都是计划好的,从嬴高前一次出使韩国,就开始为兼并韩地做准备。

    一场大局,在不知不觉之中打开,从而让韩人自乱,减轻大秦吞并韩国的压力。

    与此同时,也为大秦兼并韩国之后的收服人心做准备。

    看着眼前笑容灿烂的嬴高,范增心底发寒,如此恐怖的算计,针对于整个韩国,在所有人不知不觉间完成。

    而且整个计划徐徐推进,几乎没有丝毫的出入,每一步都在嬴高的谋算之中。

    如此恐怖的算计人心的能力,他从未在某一个人身上看到过,他自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优秀,但是相比于嬴高,他差的太远了。

    一念至此,范增不由得感慨万千,秦王政本身就是历代秦王之最,一身帝王术天下无双。

    如今大秦储君又有如此恐怖的能力,当真是不让六国有任何的活路。

    “先生,这个天下已经糜烂的足够久了,这一次我大秦风起,必将为这中原大地注入新生。”

    这一刻,嬴高长身而起,望着新郑王城,语气更是变得慷慨激昂:“腐朽的旧时代终将过去,一个有着勃勃生机的新世界即将到来!”

第1052章 大秦重臣的欣喜

    嬴高的这句话并没有说错!

    已经腐朽的邦国时代,青铜时代终将会被帝国时代,铁器时代所取代。

    大秦一旦完成灭国之战,整个中原大地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对于嬴高之外的所有人而言,这是一个未知,蛮荒时代。

    他们心中会有不安,会有不知所措。

    但是对于嬴高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从邦国时代过渡的封建时代,帝国时代,这是一种成长。

    从嬴高来到大秦开始,除了为了性命,为了大秦的未来,想要过争夺储君之位,秦二世之位外,他也曾想过未来的大秦,在他的手中要走怎么样的道路。

    封建,资本,共产……

    对于嬴高而言,他其实有很多种选择,在当时,嬴高有惊天豪情,但是从他一点一滴了解这个时代,逐渐的融入这个时代,他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大秦而言,按部就班才是最好的选择。

    ……

    整个新郑在嬴高一道道命令下,以及张平亲自出面下,有条不紊的运转。

    除了刚开始失去韩王的慌乱之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只是嬴高心里清楚,这并非韩人归心,而是大秦锐士的赫赫凶名在震慑。

    与此同时,朝廷派遣的官吏也已经来到了新郑,开始有序的接手新郑事务,颍川郡的郡守府班子逐步搭建。

    在这个时候,新郑被破,韩王一脉战死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于这一道消息,嬴高没有想着去压制,他心里清楚,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更何况,他需要消息传播出去,大秦锐士与大秦的朝野上下,都在渴望着胜利。

    灭国之胜利,将会彻底的将大秦朝野上下的热情点燃。

    颍川地区,除了新郑之外,此刻大秦锐士尚未进一步推进,公厘氏等贵族依旧在苟延残喘。

    嬴高的将令传达,几乎在第一时间传达到了他们的手中,这让公厘氏等贵族为之惶恐。

    投降与反抗!

    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一时间,整个颍川地区风起云涌,紧张的气氛席卷整个天地,韩地贵族呼喊奔走。

    他们心中纠结,也有忐忑。

    与此同时,作为颍川郡郡守,张平直接将曾经的韩国丞相府邸当做了郡守府。

    他与范增等人也在商议颍川地区的韩人贵族,毕竟整个颍川郡,目下只有一个小小的新郑。

    “储君,先生,目下颍川郡只有一个新郑,而颍川地区大部分都在韩人贵族手中,对于这些人我们如何处置?”

    张平脸色平静,他已经做出了选择,自然不会为难,毕竟韩王一脉都没有了,他也算不上叛徒。

    他对于嬴高的手段惊为天人,不认为韩地之上,还有人能够阻挡嬴高的脚步。

    “孤给了他们时间,如果时间到了他们依旧负隅顽抗,那孤就亲自率领大军奔袭,将之摧毁。”

    这一刻的嬴高语气与神态都极为的冷漠,他从来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

    “韩地贵族与郡守互相了解,你可以告诉他们,归顺我大秦,家产孤只要一半。”

    “当然了,在我大秦,必须要奉公守法,不得欺压百姓,同时所有贵族不得存在圈养死士与私军。”

    “诺。”

    ……

    咸阳。

    咸阳宫书房,嬴政正在翻看奏报,如今嬴高率领大军奔袭韩国,正式开启了灭国之战。

    嬴政几乎长住咸阳宫书房,整个大秦朝廷也开始了疯狂的加班加点,几乎时刻都在运转。

    “王上,储君送来军报!”赵高神色肃然,将军报递给了嬴政。

    从案头拿起军报,嬴政翻开看了起来,他对于嬴高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他哪位儿子,在阳城被破,就朝着朝廷索要一个郡的官吏了。

    “颍川郡么?”

    将军报一个字不落的看了一遍,嬴政双眸如炬,军报之中,嬴高将他对于韩地的处置,以及分析都阐述的很清晰。

    将军报合上,嬴政朝着一旁的赵高点了点头,道:“赵高,传诏国尉尉缭,王绾以及李斯入咸阳宫书房。”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他从嬴政嘴角笑意的变化,就已经清楚,韩国只怕是亡了。

    其实从一开始,当作为储君的嬴高率领十万蟒雀军出征,大秦朝野上下,就都清楚这一战必胜。

    这是大秦朝野对于嬴高的信任,他们那位储君,从走入战场之后,就没有败过。

    他们相信,就算是这一次,大秦储君也一定不会败。

    “这小子,杀心如此之重,虽然理由冠冕堂皇,但是这些东西必然瞒不过有心人。”

    这一刻,嬴政也是有些头疼,他本来还想着拿韩王安,千金买马骨,让天下诸国看着,投降也有活路。

    结果在新郑,嬴高强势破城,将韩王一脉杀的干干净净。

    “只不过,这小子对于新郑的处理,倒是越发的老道了,颍川郡,名字也不错。”

    对于嬴高任用张平,嬴政也没有话说,他心里清楚,在嬴高杀了韩王一脉之后,任用张平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之前他一直担忧嬴高在政治上的天赋,如今嬴政却是放下了心。

    毕竟如今的嬴高,已经彻底的暴露了他的政治天赋,并不在军事天赋之下。

    “臣尉缭,李斯,王绾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就在嬴政思绪万千之余,李斯等人也是赶到了咸阳宫书房。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嬴政一伸手制止了李斯等人的行礼,然后将手中的军报递给了尉缭:“三位爱卿分别看看,这是储君送来的军报。”

    “以及对于韩地的处置方略,三位爱卿看完之后,有补充的就说出来……”

    接过军报,听到嬴政之言,尉缭手不由得一抖,他没有想到,嬴高速度如此之快。

    从嬴政的话中,不免可以听出来,这一战大秦大获全胜,韩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压下心头的念头,尉缭打开军报迅速的看了一遍,眼中满是惊艳之色。

    他将军报递给王绾,然后朝着嬴政行了一礼,道:“臣恭喜王上。贺喜王上,韩国被灭,我大秦终于走出了这一步!”

第1053章 秦王决断,建立颍川郡,以新郑为治所。

    “臣恭喜王上,贺喜王上,韩国被灭,我大秦东出大业终于走出了第一步!”

    这一刻,尉缭心头极为的振奋,他作为大秦的国尉,掌控大秦军事,制定东出战略,对于后续的跟进极为的重视。

    从嬴高率领大军东出,他就一直吃住在国尉府官署之中,如今终于是等到了好消息。

    韩国被灭!

    对于大秦朝野上下而言,意义极为的深重,一旦消息传出去,老秦人必然会振奋。

    在这春秋战国之世,没有什么比胜利,灭国更容易振奋人心了。

    “臣等恭贺王上,储君攻破韩国,如今我大秦已经歼灭一国,东出第一步顺利,完全可以推进第二步了。”

    这一刻,李斯也是看完了嬴高送来的军报,他对于嬴高在韩地的处置很是赞同。

    虽然各种处置看起来有些松散,不够严谨,但是框架不错,基本上已经搭建起来。

    新郑已经被攻破,韩王一脉战死,纵然还有颍川地区一部分尚未落入大秦朝廷的掌控,但是这不重要。

    李斯对于嬴高的能力还是信任的,如今尚未全部占领韩地,这只能说明是嬴高故意为之。

    只要嬴高想,完全占领韩地全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主要的问题,完全在于嬴高想不想,毕竟那位出手,从未拖泥带水过。

    他相信,这一次也一样。

    这个时候的李斯是兴奋的,因为他清楚,大秦统一步伐已经迈出去,他的抱负也将一一施展。

    “诸位爱卿也都看了一遍,如今韩国已经灭亡,派遣韩地的官吏也已经出发。”

    说到这里,嬴政眸子中浮现一抹思考:“文吏已经完全够用了,还有一个张平在新郑坐镇。”

    “但是,坐镇韩地的郡尉当派遣何人,以及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中原局势,以及如何将韩地彻底的化为己有,这将会是朝廷接下来的重点。”

    “诸位爱卿都是干臣,对于此事,可有想法?”

    嬴政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他心里清楚,如今韩国已经灭亡,就必须要将韩地彻底接收,让韩地恢复平静。

    大秦并非只是要一个韩国,接下来大秦必然会对赵魏对手,再这样的情况下,嬴高率领的蟒雀军根本不可能常驻韩地。

    对一个刚刚占领的地方,没有任何势力比一支精锐的军队更有威慑力与震慑力。

    “王上,臣以为韩地的人口进行普查,迁韩地贵族入咸阳,与此同时,对于韩地国人百姓分封田地以收其心。”

    李斯与王绾对视一眼,然后断然继续,道:“与此同时,废除韩国在韩地的律法,政策制度。”

    “在韩地之上推行秦法,以及我大秦的政治制度,同时下令舆图司对于韩地的舆图进行新的绘制。”

    “将韩国国库以及宜阳铁山等全部收归朝廷。”

    ……

    “嗯!”

    这一刻,嬴政微微颔首,他不得不承认李斯之大才,在于这一点之上,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李斯之策,正中下怀。

    如今的韩地,确实需要将一切都打倒重来。

    一念至此,嬴政将目光落在尉缭等人的身上,语气肃然,道:“除了李斯之策,诸位爱卿可有何想法与建议?”

    “王上,南阳郡之上有内史腾坐镇,其人有文武之才,自然可以镇压南阳郡。”

    这一刻,尉缭也在斟酌之后,朝着嬴政,道:“以新郑为郡治所设立颍川郡,其中的县令等官吏,有学宫士子自然不缺。”

    “但是,新郑毕竟是故韩之都,故而,颍川郡郡尉必须是一个善战之将,率领精锐之师坐镇。”

    “臣推荐辛胜,亦或者杨端和将军,除此之外,其余武将皆有重任,一时间,难以坐镇颍川郡。”

    “嗯。”

    点了点头,嬴政目光幽深,看了看群臣,道:“国尉与李相所言皆是正中要害,如此国尉府官署与国府官署便如此推行。”

    “只是太子绝杀韩王一脉,虽然说是韩王一脉为国死战,但是消息必然会走漏。”

    “如何化解此事,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有韩国被灭,唇亡齿寒之下,魏赵以及其余诸国必然会有动静,如何面对接下来中原大地之上局势,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嬴政虽然坐镇咸阳宫,但是他清楚韩国王族被灭带来的恐怖舆论,以及大秦东出灭国必然会动荡整个中原。

    以大秦国力与赫赫兵威,想要覆灭一个韩国轻而易举,但是想要解决灭韩带来的舆论与影响则是极难。

    对于这一点,他心中虽有对策,但是他也想看看李斯等人的想法与建议,然后取长补短,集众人之长处。

    当嬴政此话一出,整个咸阳宫书房一下子便安静了下去,李斯等人都在思考。

    整个书房只有喝茶声与呼吸声。

    “王上!”

    半响之后,王绾突然开口:“灭韩之后的应对,需要清楚了诸国反应然后逐一部署。”

    “如果没有确切的消息,我们部署应对也是无稽之谈,如今最重要的是,面对天下舆论以及诸子百家的口诛笔伐……”

    “我们只能宣告天下,韩王一脉为国死战,至于别人信不信,至少我们要信。”

    ……

    “嗯。”

    放下手中的茶盅,嬴政思考了许久,然后朝着王绾,道:“以寡人的名义,联合国府官署,国尉府官署,颁布诏令,告诉我大秦朝野上下,储君灭韩。”

    “同时将朝廷对于韩地的处置,昭告天下。”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等人连忙离开了咸阳宫书房,如今韩国被灭,等待他们的事儿极多。

    如今嬴高取了一个开门红,他们作为臣子,作为大秦各大官署的负责人,绝对不能拖嬴高的后腿。

    如今韩地已经被嬴高吃下,他们这些大秦重臣唯一能做的便是将韩地彻底的咽下去,而不是吐出来。

    望着李斯等人离去,嬴政眼中浮现一抹笑意,随及朝着门廊下的赵高断然下令。

    “赵高,回复储君,寡人同意他对于韩地的处置,另外,令其尽快诏令韩地全境。”

    “协助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掌控韩地!”

    ……

第1054章 张平的心狠手辣!

    想了想,嬴政朝着赵高吩咐,道:“同时传令辛胜与杨端和入咸阳宫书房!”

    “诺。”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杨端和与辛胜两个人之中其中一个必然是要前往新郑,坐镇颍川郡。

    对于此,赵高心头满是羡慕,以及无奈,因为他心里清楚,战争才是大秦立国根本,只有战功才会让一个人挺直腰杆。

    只是,战场却不是他的路。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人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从寂寂无名,然后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当然了,他也有他的路,只是他的路,得不到尊重,而在大秦,战功则不一样。

    .......

    半个时辰之后,辛胜与杨端和朝着咸阳宫书房而来。

    “末将,杨端和,辛胜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见到嬴政,两人行礼,脸上满是恭敬。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嬴政一伸手,示意两人起身落座:“坐!”

    “诺。”

    两个人落座,等待着嬴政下令。

    看着两个人恭敬而坐,嬴政淡笑,道:“两位爱卿可否知晓,为何寡人召集两位前来咸阳宫?”

    “禀王上,臣实不知!”

    这一刻,两个人拱手,眼中满是不解与疑惑。

    对于此,嬴政并不意外,不管是辛胜还是杨端和都是武将,他们对于战争极为的敏锐,但是对于朝堂之上的变化,嗅觉则不够灵敏。

    喝了一口茶水,嬴政朝着两人微微一笑,道:“方才太子传来军报,此番东出,我大秦大获全胜,寡人决定在韩地建立颍川郡!”

    “颍川郡郡守已经有了,乃是之前的韩相张平,但是郡尉尚差,方才王翦与尉缭举荐了两位!”

    说到这里,嬴政看着两个人,道:“颍川郡乃是刚刚新建的郡,地方之上必然是矛盾极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两位爱卿谁想前往?”

    嬴政心中有选择,但是他想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有些事情,以及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要去做,才能做的更好,担任郡尉,对于武将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在当下,大秦东出,战争必然会爆发,想要参与战争极为的容易,而担任颍川郡尉,只能保证颍川郡的稳定,在想要上战场则是极难的。

    闻言,杨端和与辛胜对视一眼,对于担任颍川郡郡尉对于他们的影响,自然是清楚地。

    “王上,臣愿意前往!”辛胜眼中浮现一抹光彩,朝着嬴政慷慨激昂,道。

    在辛胜看来,担任颍川郡郡尉未必就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更何况,他们是大秦军人,现在大秦需要他们,他们自然义不容辞。

    在辛胜话刚刚说出来,话音未落之时,杨端和也是大声,道:“臣也愿意前往颍川郡担任郡尉,为大秦效死,为王上尽忠,乃臣等本分!”

    “哈哈哈........”

    这一刻,嬴政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辛胜与杨端和的反应让他心中很是满意,很欣慰,他们对于自己的忠诚,对于大秦的忠诚,肉眼可见。

    “我大秦有两位爱卿,何愁天下不安!”

    思考了一会儿,嬴政做出了决定,朝着两人断然下令,道:“这样,颍川郡郡尉由杨端和担任,立即前往新郑,辛胜前往军中,暂时掌控大军,让太子入咸阳。”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杨端和与辛胜转身离去。

    .........

    新郑。

    韩王宫,此刻已经成为了嬴高的住所,新郑的各种政事也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新郑的乱象也开始消失。

    “储君,韩人贵族依旧没有消息,张平郡守正在商谈,但是结果不理想,他们的要求很高!”铁鹰朝着嬴高行礼,道。

    闻言,嬴高眼中浮现一抹凛冽,朝着铁鹰,道:“由你亲率三万大军奔袭尚未占领的韩地,凡是拒绝了孤诏令的人,全部铲除!”

    “诺。”

    点头答应一声,铁鹰眼中杀机一闪而逝,他可是清楚,嬴高甚至于比嬴政都要霸道,从来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陇西之外,但凡是不遵从嬴高诏令者都死了,现在坟头上草都三尺了。

    在中原大地之上,嬴高的态度已经很温和了,但是韩地这些贵族已经不识好歹,他们以为眼前这位主是什么好人,会被他们逼迫........

    人屠!

    这是陇西之外,嬴高的名号。

    “储君,大开杀戒是否有些不妥,这样做,对于朝廷掌控韩地影响太过于恶劣,毕竟韩王一脉战死之后,天下人已经议论纷纷........”

    范增皱着眉头,但是没有劝谏嬴高,只是委婉的提醒一二。

    毕竟在这个时候,嬴高已经下达命令,朝令夕改会影响嬴高的威望,最重要的是,他也认为韩地这些贵族太过了,也需要杀鸡儆猴。

    作为谋士,他只是提醒一下便足够了。

    “韩王一脉孤都杀了,更何况是他们,这些贵族,死到临头不自知!”

    说到这里,嬴高朝着范增,道:“而且,我们在新郑的时间待不久,朝廷已经派遣了官吏前来,韩地必须要尽数拿下。”

    “颍川郡不能只有新郑一地,既然他们想要更多的利益,那便去地府向韩王安去要!”

    “将孤的意思告诉张平!”

    “诺。”

    .........

    范增离去,将嬴高的转达给了张平,当张平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得脸色微变,他心里清楚,嬴高这是嫌弃他办事不力了。

    心中念头转动,张平朝着范增,道:“请先生转告储君,臣知晓怎么处理了。”

    “嗯!”

    点了点头,范增轻笑,道:“郡守清楚储君的意思就好!”

    望着范增离去,张平转头朝着张伯,道:“从张守那边借人,但凡是反抗者全部拿下,家产没收!”

    “违抗者杀了!”

    “诺。”

    点头答应一声,张伯转身离去,张平眼中杀机大盛,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既然已经臣服嬴高,那就要办好事情。

    望着新郑之外,张平语气狠辣,道:“既然诸位不配合,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第1055章 荡平韩地,赵王问策廉颇。

    一开始,张平心里也抱着由他出手,保存一些韩地贵族势力的想法,但是这些贵族不上道,与嬴高做对,以至于如今引得嬴高不满。

    当张平找到张守,从张守那里借兵,也从张守那里得到了消息,嬴高下令铁鹰率领三万铁骑横击颍川地区残存的韩地贵族。

    很显然,嬴高已经动怒,想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纵然是他也救不了这些想死的人了。

    毕竟自找死路,任何人都拉不回来,这一点,张平从一开始就明白。

    心中念头转动,张平下定了决心,朝着张守,道:“张守,储君之前明言,我可以调集两千大军以协助维持颍川郡之稳定。”

    “立即率领两千将士,协助铁鹰将军拿下颍川全部地区,这颍川郡只有新郑一城也不是事儿。”

    “诺。”

    点头答应一声,张守转身离去,他自然是清楚,此刻他的兼任新郑城防将军,而且之前,嬴高也曾下令,自然同意出兵。

    一时间,铁鹰率领三万铁骑,以及张守率领两千步卒出了新郑,由于嬴高与张平都没有封锁消息,消息早已传了出去。

    公厘氏,郑氏等韩地贵族闻之骇然,整个颍川地区都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

    邯郸。

    “王上,大秦储君已经攻破新郑,派遣将军占据颍川其余地区,根据最新的消息,秦国在韩地设置了颍川郡。”

    “原来的韩国丞相张平担任郡守,大秦储君亲自坐镇新郑,颍川其余的贵族,根本挡不住嬴高,至此,韩国算是灭亡了。”

    郭开脸色有些难看,韩国已经亡了,以大秦对于兼并六国的急迫,接下来,不是魏国便是赵国。

    一念至此,郭开不由得有些担心,赵国虽然底蕴很厚,但是那要和那一个国家比,与大秦一比,差距还是有的。

    闻言,赵王神色复杂,他与大秦君王以及储君都有很大的仇恨,但是他虽然纨绔,不学无术,却也不是一个傻子。

    而且韩国坚持的时间之短暂,让赵王的一些打算彻底的失去了作用,最重要的是,大秦储君嬴高在韩地将韩王一脉彻底的杀绝。

    虽然传出来的消息,是韩王一脉死战,但赵王心里清楚这是一个理由,一个欲盖弥彰的借口,他便是王,自然是清楚,想要整个王族死战的难度。

    就算是赵国,号称是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都做不到,更何况是韩国了。

    “郭开,具体情况查清楚了没有?”赵王眼中浮现一抹厉色,朝着底下的郭开,道。

    听到赵王的话,郭开摇了摇头:“王上,关于这件事的消息已经被大秦储君封锁,若是韩王死战,臣尚且能够相信,但是韩王一脉皆死战,而且一个没有存活下来,这可能性不大。”

    “臣怀疑这是大秦储君的计谋,在新郑城破之后,也只有嬴高有能力也有资格封锁新郑,将韩王一脉处死!”

    郭开的话,让赵王眼中浮现一抹肃然,他沉思了许久,朝着郭开,道:“传孤命令,让武安君南下,与此同时,让廉颇将军入宫!”

    “诺。”

    点头答应一声,郭开顾不上与李牧等人的不满与矛盾了,他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赵国的生死存亡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赵国最后灭亡,他今日的一切地位都将消失,甚至于沦为秦国的奴隶,甚至于死在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中。

    而现在,赵国所能够依靠的便是军队与武将,而廉颇与李牧才是关键。

    一刻钟之后,廉颇匆匆而来,虽然已经年老,但是廉颇依旧健壮:“臣廉颇拜见王上——!”

    “老将军,韩国被嬴高所灭,在这个时候,老将军以为我赵国当如何?”赵王心里清楚,在军事之上他连中人之姿都没有。

    而廉颇乃是当时名将,与李牧同一个层次的存在,虽然已经年老,但是战略眼光与能力丝毫不减。

    闻言,廉颇在心中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朝着赵王,道:“王上,韩国被大秦储君斩灭,秦国东出已经拉开了序幕。”

    “既然已经开始,那就不会轻易停下,更何况这一战,嬴高大获全胜,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东出必将会继续推进。”

    “而韩国已经灭亡,秦国的目标便是我赵国亦或者魏国,秦王志在天下,想要兼并山东诸国,必须要先行兼并三晋之地。”

    “臣以为大秦东出,下一站必然是我赵国,魏国太弱了,如今韩国已灭,秦军正是气势如虹之时。”

    “臣以为秦军下一步最大的可能便是我赵国,臣请王上早做打算!”

    这一刻,赵王也是脸色微变,一直以来,他认为就算是嬴高已经兼并了韩国,下一步也会是魏国,而不是赵国。

    毕竟赵国并不弱小,而魏国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以秦军的战力,以及嬴高的能力,想要拿下魏国的难度并不比韩国高多少。

    但是廉颇的分析,却让赵王心里清楚,秦军的下一步进攻重点,将会是赵国,而非他心中所想的魏国。

    心中念头转动,赵王深深地看了一眼廉颇,道:“老将军,孤已经下令让武安君李牧南下,以我赵国之力想要对抗秦军,不知老将军有几分胜算?”

    闻言,廉颇摇了摇头,直接是朝着赵王,道:“王上,老臣不敢瞒王上,这一次灭韩的大军,只是大秦储君麾下的蟒雀军。”

    “其中的万胜军,以及仆从军都没有出动,甚至于大秦锐士都没有出动,蓝田大营的秦军由王翦亲自率领。”

    “一旦秦国对于我赵国宣战,必然会下令王翦参与其中,大秦主力大军必然会出动,到时候,战争的规模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而,老臣与武安君,将会面对王翦与大秦储君,不管是武将人选,还是兵力的精锐程度,我赵国都不如秦国。”

    “臣以为此战,一旦开始,我军必然会落入下风,臣建议王上联盟诸国,否则我赵国必然会战败。”

    “胜利的可能性连一成都没有!”

第1056章 风起中原,颍川郡名副其实。

    当初长平一战,大秦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将士,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虽不至于十室九空,却也相差不远了,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赵国元气虽有恢复,却也不及强盛之时。

    而且这些年过去,大秦越发的强盛了,如今秦军刚刚灭韩,正是士气高涨之时。

    别说是赵国,就算是任何一个国家也挡不住秦军。

    秦军虎狼之势已成,大秦鲸吞天下之势经过嬴高灭韩一事,彻底奠基了。

    这对于赵国而言则是极大的威胁。

    “嗯!”

    点了点头,赵王也是认可了廉颇的说法,随及朝着郭开与廉颇,道:“在武安君南下之前,老将军立即整顿兵马。”

    “丞相筹备粮草,同时派遣使者入其他诸国,称述厉害,争取合纵抗秦。”

    “诺。”

    秦军灭韩,彻底将赵国朝堂之上的矛盾与不和等等问题一一压下了,他们都清楚,当下赵国存亡才是关键。

    赵国朝野上下,罕见的凝聚了起来。

    特别是廉颇,他见到赵王迁如此,心中大喜,只要赵王不荒唐,赵国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只是廉颇一想到之前赵王的荒唐,就觉得头皮发麻,这个时候,他只希望赵王的这个状态能够坚持的久一点。

    要不然,就算是李牧与他在,也改不了赵国的结局,毕竟赵国还是赵王说了算。

    ……

    新郑。

    嬴高在幕府之中处理政务,这一日,咸阳方面派遣而来的官吏到达,铁鹰与张守也将颍川地区拿下。

    这一刻,颍川郡算是名副其实,张平作为郡守忙碌的脚不离地,铁鹰等人也是一样。

    整个新郑最为清闲的就属嬴高了,同样的,嬴高也搬离了新郑王宫,住进了幕府大营。

    这倒不是嬴高担心韩人贵族亦或者韩人的看法,只是幕府之中,戒备森严,对于他而言更为安全。

    而且他住进幕府,而不是住进新郑王宫,也能够让韩人以及韩地贵族心里更容易接受一点。

    ……

    “末将辛胜,杨端和拜见储君!”匆匆赶来的杨端和与辛胜走进幕府,朝着嬴高行礼,道。

    看着年轻的杨端和与辛胜嬴高点了点头,笑了笑:“两位将军不必多礼,父王的诏令,孤也接到了。”

    “目下军中无事,所有行动以固守颍川郡为主,杨端和立即接管郡尉一职,熟悉颍川郡军务建立郡兵。”

    “辛胜统率降军,在新郑整训。”

    对于辛胜与杨端和,嬴高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虽然不是他的心腹,但是他们都是大秦军中的后起之秀。

    如今他是储君,而不是单纯的一国公子,对于杨端和等人自然一视同仁。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杨端和与辛胜转身离去,嬴高转头朝着铁鹰,道:“让黑冰台与靖夜司,将关于赵国的情报送来。”

    “诺。”

    点头答应一声,铁鹰心下明悟,他心里清楚,嬴高下一个目标十有八九便是赵国。

    毕竟他待在嬴高身边那么久了,也算是真正意义上了解嬴高,自然清楚,嬴高是一个谋定后动的嬴高。

    就算是出征韩国都在彻底了解韩国之后,更何况是如今山东六国之中最强势的赵国了。

    望着铁鹰离去,范增诧异的看了一眼嬴高,轻笑,道:“储君这是决定了下一个目标?”

    “哈哈哈……”

    爽朗一笑,嬴高朝着范增摇了摇头:“闲着也是闲着,多了解一点总没有坏处。”

    “而且下一战是哪一个国家,孤决定不了,父王才有资格决定。”

    虽然嬴高这样说,但是他心里清楚,灭韩之后,大秦朝廷必然会剑指赵国。

    这么多年下来,老秦人对于韩魏两国已经失去了兴趣,特别是长平之战以后,秦赵已经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这些年里,赵军渐渐复原,与秦军大战,可以说是胜多败少,虽然赵军都是防御性的小胜,但对于赵军士气提升极大。

    特别是两败恒乾与王翦,更是让赵军逐渐嚣张起来,若不是那一次他击败李牧,只怕是秦军士气会动摇。

    “储君,王上让你回咸阳,不现在回去么?”最后,范增话锋一转,朝着嬴高,道。

    “此事不急,等杨端和与张平彻底掌控了颍川郡再说。”

    说到这里,嬴高朝着范增:“先生协助张平,与三大商会商议一下,稳定韩地粮价,以收韩人之心。”

    “诺。”

    ……

    等到范增等人离去,嬴高将目光落在了地图之上,他心里清楚,灭赵乃是大秦东出最关键的一战。

    大秦必须要精锐尽出,不论是他,还是王翦都会出战,在蓝田大营养精蓄锐的大军也会来拔。

    如今,韩国刚刚灭亡,大秦朝廷最应该做的不是立即灭赵,而是一步一步的掌控韩地。

    这一点,极为的重要。

    至于回咸阳,他是一定要回去的,但是绝不是在这个时候,他凶名赫赫,坐镇新郑,有利于镇压韩地。

    他在新郑,与他不在新郑,是两个样子。

    他在新郑有利于张平等人加快速度接管韩地,等大军灭赵,韩地不能出丝毫的问题。

    嬴高可不想出现历史上,韩人内乱的发生,以至于后来大军出动,平息韩地叛乱。

    而且嬴高可是清楚,接下来的秦国并不安稳,天灾人祸不断,灭赵最起码也得是数月之后。

    故而,他坐镇韩地并不影响什么。

    “储君,赵国的情报与卷宗有点多,要一次性全部搬来么?”司马师匆匆而来,脸上浮现一抹难色。

    闻言,嬴高神色微微一顿,随及笑了笑朝着司马师:“先将关于赵国王族的卷宗搬来,孤先看看,其他的等日后再说。”

    “诺。”

    点了点头,司马师退去,嬴高心里清楚,想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一国王族。

    然后了解一国朝堂,其次了解一国民情风俗,文化以及信仰。

    他在新郑的时间有限,只能先从最主要的赵国王族开始,然后一步一步的了解赵国。

    毕竟,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

    ……

第1057章 曾经不可一世的雄赵,早已日落西山。

    幕府长案之上,摆放着堆积如山的案卷,这些案卷无一例外都是赵国王族的记载。

    从赵国第一代王,一直到今日的今日的赵王迁。

    之前的赵国在春秋战国之中并不瞩目,一直到赵武灵王变法,赵国经历胡服骑射之后,赵国迅速崛起,成为唯一能够与大秦抗衡的山东强国。

    从此以后,赵国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成为了山东六国的抗秦轴心,成为山东诸王的安全依靠。

    在赵惠文王何以及孝成王丹在位的四十九年间,赵国与大秦进行了生死周旋,彼此之间大战频道爆发,互有胜负。

    在此五十年间,赵国虽有失误,但是根基稳固,再加上朝野上下人才济济,文武同心,整个赵国一片生机勃勃。

    放下手中的案卷,嬴高不由得感慨万千,赵国之强,以及赵人勇武之心,不下于老秦人。

    并不是谁都可以从长平之战中恢复过来,并且很快就恢复军力,而且上天对于赵国也是公平的。

    虽然孝成王赵丹输了长平之战,但是大秦君臣不和,范雎死了,大秦武安君死了,随后嬴稷,嬴柱,嬴子楚三王频繁交接,大秦无力东出,让赵国得到了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上天给了赵国近二十年的时间,而赵国却不珍惜,赵国走向灭亡,已经成为了一种注定。”

    翻看着赵王族的卷宗,嬴高心中生出了很多想法,有些事情太过于复杂,而有些事情太过于可笑了。

    对于此,嬴高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可以说人世间,最奇葩的事情,往往都是发生在王族之中。

    “废长立幼,又是一出闹剧,也许到了腐朽之时,到了灭亡之时,各种牛鬼蛇神都将蹦出来了。”

    嬴高记得清楚,当初的赵武灵王钟爱后面的妃子吴娃,废了已经是太子的长子赵章,改击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以至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兵变,一代改革雄主竟然被囚禁沙丘宫之中,掏幼鸟为食,最后被活活饿死。

    随后,赵国又发生了这样一幕,而且嬴高对于此,了解的比较多,毕竟赵偃是他攻破邯郸,亲自推上王位的。

    这位主,最荒诞的则是作为一国之君,居然喜欢一个倡女,而且骚操作之多,让人为之头皮发麻。

    倡女!

    春秋战国之时,民间歌舞之人,而且并非国家与官署培养,而是民间培养出来的歌女舞女。

    战国之世,乃是大争之世,也是一个大破大立之世,礼崩乐坏,民风奔放。

    再加上赵国本身与诸胡多有渊源,在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之后,更是胡风猖獗。

    正是这种情况之下,男女性事之开放远远超过了诸国,上行下效之下,邯郸市井衍生出庞大的绿色产业。

    以至于倡与娼的界限被彻底打破。

    被嬴高亲自推上王位的赵偃,本身就是一介纨绔,不问国事,而经常涉足市井玩乐。

    当初嬴高推赵偃上位,看中的便是赵偃的一事无成,只是当时情况紧急,他并没有对赵偃彻查。

    如今案卷就堆在他的案头,细看之下,才让嬴高为之咋舌。

    长案之上的卷宗,嬴高只翻阅了一部分,但是从其中赵国诸王的变化,他就可以得出结论,曾经强绝一时的雄赵,已经日落西山。

    此刻的赵国虽然依旧强大,但是内部已经糜烂,赵国王族,赵国朝野已经开始腐朽了。

    赵国不是大秦的对手,但是赵国依旧是山东诸国里面的强国,是真正意义上与大秦能够斗争的强国。

    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的赵国便是如此。

    曾经不可一世的中原霸主魏国,从秦孝公开始陨落,一直到今日,百年时间才堪堪腐朽。

    更何况是这个曾经是大秦最大敌手的赵国,嬴高虽然自信,但是他心里清楚,有些事情并不能光靠战争来解决。

    对于赵国他了解不少,用于外交周旋自然是绰绰有余,但是,想要灭国,这点了解则远远不够。

    ……

    “储君,赵王一脉已经腐朽,赵国朝堂极为的混乱,若不是李牧,廉颇,庞媛等人操持,只怕赵国早已经发生了大乱。”

    范增喝了一口茶水,轻笑,道:“如今王上召集储君入咸阳,只怕是要对赵用兵!”

    “赵国不是韩国,纵然老师与孤亲自出征,想要灭赵何其难也!”

    对于灭赵,嬴高从来没有松懈,也没有小觑过,赵国必将是除了楚国之外,秦国最大的敌人。

    想要灭赵,需要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推进,而不是一战灭赵。

    说到这里,嬴高朝着范增,道:“先生,对于赵国了解多少,觉得郭开此人如何?”

    闻言,范增脸色微变,他心里清楚,嬴高一直都在幕府之中翻阅赵国王族的案卷,既然如此询问,这就意味着郭开绝不简单。

    至少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郭开此人乃奸妄之臣,赵国走到这一步,与郭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勉强回答了一句,范增不由得朝着嬴高试探,道:“储君以为郭开另有隐藏?”

    “哈哈哈……”

    大笑一声,嬴高朝着范增摇了摇头:“只是突然看到了一些污秽,对于赵国王族了解了一些而已。”

    “先生,传孤军令,由辛胜统领蟒雀军驻守新郑,同时派遣使者入赵,告诉赵王,孤无意染指赵国。”

    说到这里,嬴高语气为之一顿,朝着范增,道:“同时下令铁鹰,铁鹰锐士护卫孤前往咸阳!”

    “诺。”

    点头答应一声,范增转身离去,嬴高脸色一瞬间变得复杂,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想要兼并赵国,就必须要彻底的去了解赵国。

    大秦想要兼并赵国,并非是战争掠夺,而是占领让赵人从此成为秦人,让赵地从此成为秦地。

    这就要求,灭赵必须要了解赵国的一切,从各个方面瓦解赵国的抵抗。

    而且秦国将有大事发生,他需要入咸阳防备。

    此刻入咸阳,时机已经成熟。

    ……

第1058章 老秦人特质,愈挫愈勇,愈败愈战。

    咸阳。

    从新郑回来,一路向西,嬴高虽然没有刻意赶路,却也没有特意延缓速度。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的大秦朝廷一片忙碌,各大官署必然是极为繁忙的运转。

    灭韩的战事已经结束,如今的大秦朝野上下一片欢腾,最重要的是,大秦朝廷正在接收韩地。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件事。

    大秦对于韩地的接收与管理,将会成为大秦兼并诸国之后的模板,正因为如此,大秦朝野对于如何接收韩地,让韩地归化极为的重视。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嬴高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便是国府官署以及秦王政的事儿了。

    这一次入咸阳,他是奉了秦王政的诏令,同时也是因为他清楚,大秦会发生天灾。

    此刻大秦朝野上下一片忙碌,秦王政等人根本无法分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很容易导致天灾变成人祸。

    而且天灾人祸发生,流言四起,到时候大秦的舆论压力将会变得极大,这对于大秦朝廷极为的不利。

    如今大秦气势如虹,嬴高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人,亦或者任何的势力动摇。

    为此,他不惜提前回到咸阳。

    一路西来,他也听到了很多百姓对于此事的议论,甚至于她一路走来,秦地车马行人如常。

    除了在秦地的六国商贾百感交集,老秦人反而显得很平静,仿佛早已经有所预料。

    咸阳宫书房。

    “王上,黑冰台传来消息,储君车架已经进入了咸阳城,正在朝着咸阳宫方向而来。”

    赵高神色微变,朝着嬴政一字一顿,道:“只是储君车架停在了一家酒肆,储君也进入了酒肆!”

    闻言,嬴政不由得莞尔一笑,随及脸色变得肃然,朝着赵高,道:“让他去吧,这咸阳宫书房,他迟早要来。”

    “诺。”

    ……

    点头答应一声,赵高心中念头纵生,他不得不承认,嬴政与嬴高父子,关系极为特殊。

    他们之间没有猜疑,而且雄心壮志几乎相同,这导致,彼此能够了解彼此的目的。

    而且一人为秦王,一人为大秦储君,可以说是两人珠联璧合。

    ……

    进入咸阳之后,嬴高并未立即入宫,而是找了一家酒肆,喝了一口热酒,洗了个澡,缓解一下疲惫的身子。

    此刻,灭韩的消息已经彻底传开,老秦人虽然显得很平静,但是眼底深处的激动怎么也压不下去。

    无论士农工商,也不分酒肆田地,但凡相互碰头,必然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谈论几句。

    听到这个消息,嬴高不由得莞尔一笑,朝着范增感慨,道:“先生,你听听我老秦人的嗅觉是何等的敏锐!”

    这一刻,就连范增也是诧异,他从嬴高研究赵王一族的卷宗判断出下一次灭国目标为赵。

    而老秦人,这些目不识丁的老秦人,轻而易举的就判断出来了,当真是可怕。

    “储君,老秦人战争嗅觉敏锐,当真是天下无双!”一念至此,范增不由得感慨一声。

    喝了一口酒,嬴高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范增虽然入秦,成为了大秦臣子,却不是一个地道的老秦人。

    对于秦人了解不深。

    一念至此,嬴高轻笑着解释,道:“老秦人的特性便是愈挫愈勇,愈败愈战。”

    “这也是秦国一步步走到今日的根本原因,从商君变法,推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之后,更是进一步激发了此特质。”

    “从长平之战后,秦赵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然而,自从长平之后,秦赵交锋,我大秦败多胜少。”

    “尽管赵国都是一些防御性小胜,但是老秦人心头依旧怒火中烧,这让老秦人蒙羞。”

    “大秦锐士,天下第一,此乃天下所公认,然而天下第一的大秦锐士,却在赵军面前连遭败绩,老秦人心头自然是人人憋着一口气。”

    说到这里,嬴高声音顿了一下,然后抿了一口酒:“大秦以武立国,大秦锐士连接被赵军击败,老秦人自然是雄心大起。”

    “再加上朝廷这些年刻意为之,进行了舆论引导,于是,大秦朝野上下,一股与赵军再一次大决战的心气逐渐酝酿而成。”

    ……

    “储君,臣受教了!”

    这一刻,范增心服口服,他心里清楚,他入秦之后,便一直在大秦朝廷之中,对于老秦人的了解只存在于片面。

    此刻听到嬴高如此说,范增突然觉得他应该去深入的了解这个种族。

    “先生,收拾一下,孤入宫一趟,先生也可以先行去国尉府官署!”嬴高将最后一盅酒喝下,然后朝着范增,道。

    “诺。”

    “铁鹰,入咸阳宫!”

    “诺。”

    轺车隆隆而行,南门外车马行人如常,六国商贾站在道边遥遥观望,大秦国人百姓眼中满是兴奋。

    灭韩消息已经传开,而在咸阳城中,以这样规模的护卫行走的,有且只有一个人。

    所有人都清楚,大秦储君回咸阳了,只不过大秦国人百姓已经见识了无数次胜利,心头纵然激动,却也没有出现乱象。

    他们只是满怀兴奋与骄傲的目送嬴高轺车逐渐远去,最后各自散开,诉说储君之威严。

    “储君,咸阳宫车马场到了!”铁鹰的声音传来,嬴高微微点头,然后下了轺车。

    “你在这里等着,孤一个人入宫!”声音徐徐传来,嬴高迈步向前,朝着宫门口走去。

    经过一系列检查,嬴高进入了大秦宫禁,半个时辰之后,走进了咸阳宫书房。

    “儿臣嬴高拜见父王,父王万年,大秦万年——!”

    对于面前这位王,时至今日,嬴高心中依旧满是敬意,当他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越发深,他就越来越能体会到秦王政的不简单。

    有人说,历史是必然的,没有秦始皇,也会有一个楚始皇,亦或者赵始皇。

    曾经嬴高也是这样想的,大势所趋之下,个人的作用不大,但是,当嬴高真真切切的了解了嬴政与这个时代,他才清楚不是大势所趋,而是秦王政一人主宰了一切。

    秦王政决定了中华大地,往后数千年的走向。

第1059章 韩仓。

    “回来了?”

    嬴政抬头看了一眼,随及笑容不自觉散开,他有了很多子嗣,只是一如嬴高这样让人舒心的,目前只有嬴高一个。

    他的儿子,不仅出类拔萃,而且已经为他分忧,为大秦的统一战争身先士卒,不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大秦的王,他对于嬴高都是满意的。

    故而,嬴政对于嬴高的态度远比扶苏等人和善。

    “儿臣接到父王诏令,处理完颍川郡之事,便启程归国了!”

    虽然嬴高心头有其他的小心思,但是在嬴政面前,他也没想过暴露,毕竟现阶段的嬴政全身心都在接收韩地上,他没有必要因为一件尚未发生,而且他又解释不清楚的事情打搅,让嬴政心中徒增烦恼。

    嬴高贵为大秦储君,虽然一直在军中,也很优秀,但是作为储君王室针对储君的培养,他依旧没有错过。

    正因为如此,嬴高心里很清楚,他虽然率领大军攻破了韩国,为大秦建立了颍川郡。

    但是,军事占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施政才是关键,毕竟想要治理一方,想要韩人归心,这是一件极为艰难,而又繁琐的事情。

    包括对于韩地户籍以及土地的丈量,以及对于韩地文化的存留,等等,这些事情,足够大秦朝廷连轴转一阵子了。

    “说说颍川郡的情况,以及韩人对于灭国的反应?”嬴政放下手中的奏报,整个人正襟危坐起来。

    闻言,嬴高给自己倒了一盅凉茶,然后朝着嬴政一拱手,道:“诺。”

    “父王,如今的颍川郡有十万蟒雀军镇压,足以让韩人任何的心思都压在心里,儿臣启程之前,韩人很安静。”

    “而且在韩地,杀了一部分韩人贵族,也有一部分韩人贵族为了活命,上交了一半家产。”

    “以及韩国国库以及王族府库之中的粮草与财货,正在运送前往咸阳的路上。”

    “张平等人正在安民,以及统计颍川郡人口,丈量颍川郡土地以及舆图。”

    说到这里,嬴高语气微顿,朝着嬴政,道:“儿臣将韩国王室的藏书以及卷宗全部搬回了咸阳,儿臣相信不久之后,会有用处。”

    “嗯。”

    微微颔首,嬴政不得不承认嬴高在韩地的处理,已经算是很完美了,虽然不详尽,但是嬴高在韩地的时间并不多,做到这一步,就足以证明嬴高的手段。

    “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寡人虽然可以给你指出来,但是任何事情自己想到了,想通了,远比其他人指出来更让你牢记。”

    嬴政目光中有一丝欣慰,仅仅出现了片刻,便再一次收敛:“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几日,等上将军回来,韩国已经灭了,我大秦也需要拟定下一步战略计划了。”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走出了咸阳宫,其实他心里清楚,下一步必然是灭赵。

    这不光是秦王政的诉求,这也是大秦朝野上下共同的诉求,灭赵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

    回到府邸,嬴高便走进了书房,这个时候,司马师早已经将关于赵国王室的卷宗搬入了书房。

    温了一壶老酒,嬴高开始翻看繁重的竹简,一点一滴的去了解赵国,了解赵国的王,赵国的臣,赵国的百姓,乃至赵国的风俗。

    半个月之后,他终于将案卷看完了,这些日子,除了必要的事情之外,嬴高基本上可以说是足不出户。

    最后,嬴高提笔写下了一个名字,韩仓。

    在嬴高看来,春秋战国当真是多奇葩,秦国出现了一个嫪毐,而赵国出现了一个韩仓,秦国出现了一个赵高,赵国出现了一个郭开。

    秦赵当真是难兄难弟!

    韩仓原本是韩国南阳的一个市井少年,曾经选入韩国王宫做内侍,当年尚未净身,正值大秦攻伐南阳,韩仓趁机逃亡邯郸,混迹民间市倡做了一个乐工。

    后来,赵偃家令发现了俊美伶俐的韩仓,随及买为官仆,派人教导了一段时间的礼仪,送入了赵偃的府上试用。

    韩仓身为男儿,却有一颗女儿心,再加上长得俊美,一袭赵国特有的宫廷红衣,便觉得自己是一个窈窕少女。

    此后,韩仓将赵偃服侍的无微不至,与郭开成为了赵偃的左膀右臂,郭开熟悉邯郸市井,韩仓擅长贴身侍弄,与赵偃关系日深。

    后来,赵偃从市倡之中买了一位混血儿,这位混血儿是天生尤物,身段较好,卧榻间百无禁忌,让赵偃极为着迷。

    赵偃每日与混血儿胡天胡地,韩仓每日进出寝室清理污秽痕迹,心头产生了别的念头。

    后来,韩仓在一夜侍寝的时候卷了进去,从此,韩仓,混血儿,赵偃三人沉溺卧榻,时日许久。

    就这样,韩仓的地位不断的提升,成为了赵偃眼前的红人。

    三月之后,赵偃将混血儿立为良人,一年之后,混血儿为赵偃生下一个儿子。

    赵迁。

    赵偃爱倡入骨,多次上书孝成王,立混血儿为太子妃,后来孝成王同意了,只是要求不得该换世子。

    就这样,一个歌女,一个青楼女子,堂而皇之的成为了赵国的太子妃,未来更是成为了赵国王后,赵国太后。

    “当真是妖孽丛生,龌龊遍地,这赵偃玩的真花,这赵王迁,也不知道是赵偃的血脉还是韩仓的血脉……”

    感慨一声,嬴高不由得走出了书房,太多的污秽,太多的肮脏,让他对于王室产生了一种厌恶。

    不怪嬴高如此怀疑,毕竟这样的事情,在春秋战国之时,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偷梁换柱!

    就曾在楚国赤裸裸的上演。

    要说这样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吗?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这个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是做了,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只是无数人看到了,装作没有看到,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远的不说,光是赵偃,韩仓,混血儿三人之事,别人不清楚,郭开必然是清楚地。

    然而,整个赵国就这样不管不顾,让赵迁活着……

    ……

第1060章 陇西,北地地龙翻身,嬴高的应对之策。

    “储君,王上有请!”

    赵高的声音出现在门外,嬴高眼中浮现一抹肃然,他心里清楚,他的老师,大秦的上将军王翦只怕是已经到了咸阳。

    “嗯。”

    点了点头,嬴高朝着铁鹰吩咐一声,道:“准备车架,去咸阳宫。”

    “诺。”

    望着赵高的身影走远,嬴高眼中满是平静,他虽然清楚历史上的大秦帝国毁在了赵高与胡亥手中。

    心中对于赵高多少有些杀意,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赵高这个人能力出众,绝非等闲之辈。

    如今他地位稳固,是大秦朝野上下公认的储君,手握精锐大军,声名赫赫,自然不需要担忧大秦帝国的未来。

    可以说他嬴高,便是大秦帝国的未来。

    “储君,轺车已经准备好,是否……?”铁鹰再一次赶来,朝着嬴高躬身,道。

    “父王让赵高传诏,必然是发生了大事,传令下去铁鹰锐士立即出发。”

    “诺。”

    登上轺车,轺车隆隆而行,嬴高心头念头闪烁不断,他心里清楚,现如今能够让嬴政传诏他,只有可能是两件事。

    其中一件便是

    上将军王翦赶来,大秦朝廷正在准备下一步战略计划,除此之外,那便是一如记忆中,发生在这一段时间的地震与干旱了。

    如今他是大秦储君,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应对方式,不论是发生了任何事。

    甚至于,倘若秦王政今日驾崩,他必须要立即继位,然后执掌大秦东出。

    如今的大秦正处于关键时刻,不论是秦王政,还是他这个储君,都与正常时候不一样。

    他们都需要做好为大秦奋战,甚至于为大秦赴死的心理准备,战争时代,本就如此。

    “储君,轺车已经到了咸阳宫车马场。”铁鹰的声音传来,将嬴高的思绪打断。

    “嗯。”

    朝着铁鹰点了点头,嬴高从轺车之上下来,然后对铁鹰吩咐,道:“咸阳宫,你们不适合进入,在这里等着。”

    “诺。”

    在铁鹰等人的点头应诺声中,嬴高迈步朝着咸阳宫大殿的方向走去,想要到达咸阳宫书房,必须经过咸阳宫大殿。

    三步并作两步,不一会儿,嬴高已经赶到了咸阳宫书房门前,正了正衣冠,然后迈步而入。

    “儿臣嬴高拜见父王,父王万年,大秦万年——!”

    走进咸阳宫书房,嬴高并没有多想,而是先行朝着嬴政行礼。

    他心里清楚,不论是发生了何事,只要嬴政在,大秦必然会安然无恙,他作为储君,只要不慌就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秦王政的储君,远比其他帝王的储君要舒服的多,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也许只有一个朱元璋的储君可以比拟了。

    他只需要跟着秦王政的意志,一路向前就行了。

    嬴高的声音,让书房之中激烈的争论声戛然而止,秦王政也是转头看向了行礼的嬴高。

    “长生来了啊!”

    嬴政眼中始终平静,朝着嬴高,道:“不必多礼,自行入座,也听听文武百官的意见!”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在一侧从容落座,心中对于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大概有了一定的圈定。

    “臣等拜见储君!”

    这一刻,得到机会的李斯等人,纷纷朝着嬴高行礼,道。

    看了李斯等人一眼,嬴高一伸手,示意李斯等人不必多礼,然后开口,道:“诸位继续,父王让孤听听,孤对于尔等谈论之事,至今一无所知呢!”

    “诺。”

    听着李斯等人的争论,嬴高不由得点了点头,果不其然,历史上发生的地震,依旧是发生了。

    北地,陇西两郡之地,地龙翻身,国人百姓死伤无数,房屋倒塌,田地损失惨重。

    虽然嬴高只听到了一些冰冷的数字,但是嬴高清楚,真实的情况必然是极为的惨烈。

    在这个时代,防御地震的手段太过于缺乏,除了宫殿建筑之外,普通人的建筑根本不具备抗震性能。

    地龙翻身,在这个时代便是最大的祸事。

    “王上,陇西,北地两郡突发地龙翻身国人百姓死伤无数,如今两地人心惶惶……”

    李斯脸色肃然,他极富理乱之能,在心里思考了一下,朝着嬴政,道:“臣以为必须要解决此事,否则消息传出去,有心人必然会与我军灭国韩国相关联……”

    “到时候,舆论四起,对于我大秦将会十分不利……”

    “嗯。”

    微微颔首,嬴政也清楚李斯所言的重要性,这一刻,嬴政将目光落在嬴高的身上,道。

    “长生,对于李相之言以及陇西,北地两郡之地突发地龙翻身一事当如何处理?”

    闻言,群臣都将目光看向了嬴高,喝了一口茶水,正要放下茶盅的嬴高闻言,心中微微一动,自然是清楚这是秦王政对于他的考验。

    一念至此,嬴高朝着嬴政一拱手,语气坚定,道:“儿臣以为地龙翻身发生之后,当立即派遣大秦锐士参与救援。”

    “对于两郡之地的国人百姓进行救助,能够救出一个是一个,与此同时,朝廷带头,号召大秦国内商会进行捐款以赈灾。”

    “儿臣会让麾下的三大商会带头,如此一来,朝廷只需要付出一点代价,就可以化解地龙翻身的影响。”

    “地龙翻身之后,将附近的国人百姓安置在空旷处,提防地龙再次翻身。”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树立大秦锐士的正面形象,也可以进一步让老秦人与大秦锐士绑定。”

    “降低此事对于大秦朝廷的影响,不至于因为此事拖住大秦锐士东出的脚步。”

    ……

    对于此事,嬴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之法,只是大秦朝廷从来不会赈灾,它的办法往往都是以工代赈。

    而且这是一次让大秦锐士参与其中的抗震救灾,对于大秦而言,意义非常大。

    嬴高可是清楚,军民鱼水情的重要性,更是明白如何才能让大秦锐士保持永恒的战斗力。

    更何况,嬴高比李斯等人多知道一点,地龙翻身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两郡将会发生持续数月的干旱。

    ……

第1061章 谣言开始传播,大秦朝堂的应对。

    有些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个时代,本身就很迷信,日常干啥都要请示日书。

    他的便宜父亲,更是对于长生有着执念,嬴高不得不小心翼翼,先知先觉,未必就是件好事。

    故而,嬴高明知道地龙翻身只是一个前奏,接下来陇西郡以及北地郡会持续数月的干旱。

    却不能告知。

    有些事情,没有缘由,但是有些事情则必须要解释出一个缘由,更何况,君王多疑。

    生而知之,在皇家并非好事,嬴高的地位以及极为的巩固,根本就没有必要用多余的神话色彩来巩固。

    利用一件事会发生什么后果,嬴高心知肚明,如今的他再也不是刚刚来到大秦的小白。

    现在的他,对于大秦的事儿,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不逊色任何人。

    他清楚的知道,在朝堂之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常青树却很少,那是因为很多人不清楚,何时该争,何时该不争。

    “储君所言极是,地龙翻身,光靠国人百姓救人时间太慢了,唯有出动大秦锐士,才能加快速度。”

    这一刻,李斯也是点了点头,朝着嬴政一拱手,道:“救人的时间一长,就等于死人了。”

    “臣建议从大秦医学学宫之中抽调出足够的医者连夜赶赴陇西郡以及北地郡救助伤患。”

    “与此同时,给这些人一路通畅,给他们最大的便利,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

    “嗯。”

    事关国人百姓生死,嬴政不想听臣子扯皮,在听到嬴高与李斯之策,嬴政心下已经有了决定。

    “就以储君与李相之言,此事王绾亲自负责,必须要保证尽最大可能的去救助伤患。”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绾神色一沉,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北上可是苦差事,哪怕是嬴政已经给出了应对之策。

    见到王绾答应,嬴政随及一挥手,道:“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其余人退下,储君与上将军留一下!”

    “诺。”

    ……

    一刻钟之后,群臣分别退去,整个咸阳宫书房中,只剩下了嬴高,王翦以及嬴政三人。

    “长生,上将军,如今韩国已经被灭,寡人决心灭赵,只是如今陇西与北地突发灾祸。”

    嬴政语气凝重,朝着嬴高与王翦,道:“以你们两人之间,我大秦是否依旧战略不变,继续东出灭赵?”

    闻言,嬴高与王翦对视一眼,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都沉默了,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口。

    这件事不能冲动。

    赵国乃是山东诸国之中,战力最强大一国,而且赵国与大秦的仇恨,自从长平之战就已经根植,所以,灭赵不用于灭韩,需要万事俱备,需要大秦朝廷准备妥当。

    “王上,臣以为脚步可以放缓一点!”

    王翦率先开口,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现阶段,我大秦踏灭韩国,本身便是众矢之的,山东诸国心中早已不满,这一次又遭遇陇西郡以及北地郡地龙翻身,诸子百家以及山东诸国必然会借机攻击我大秦,攻击王上。”

    “虽然有王上在,朝廷不会如何,有臣与太子在,大军不会如何,但是国人百姓一旦民心浮动,将会对于大秦重创。”

    “而且这一段时间,我大秦也要消化韩地........”

    对于有些事情,王翦一个做臣子,自然是不好直言,就算是如此,王翦给出的理由,足够充分,让大秦朝廷对于灭赵暂缓。

    对于他的这位老师,嬴高自然是很佩服。

    虽然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武夫,但是嬴高心里清楚,这是一个锋芒内藏,极为优秀,心思极为细腻的人。

    甚至于在政治之上的嗅觉,不逊色王绾等人。

    听到王翦的话,嬴政不置可否,毕竟在王翦还没有开口之前,他就预判了王翦会说出什么。

    这一刻,嬴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嬴高,眼中浮现了一抹肃然,深深地看了一眼嬴高。

    他希望嬴高开口,可以让他有一定的参考。

    看到嬴政的目光望过来,嬴高顿了一下,然后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父王,儿臣与老师建议相同,儿臣曾翻看过以往的卷宗,卷宗记载,地龙翻身之后往往会伴随着其他的自然灾害。”

    “如今陇西郡以及北地郡两郡之地,皆遭受地龙翻身,涉及面太广,目下又是我大秦刚刚灭韩,一旦地龙翻身之后,在发生自然灾害必然会谣言四起........”

    “一旦谣言四起,没有应对得体,民心惶惶,更有山东诸国以及诸子百家从中作梗,将会让我大秦的优势进一步削减。”

    “故而,儿臣的建议是,一步一步来,先行度过自然灾害,将韩地彻底消化,打造成大秦东出的桥头堡,等万事俱备后,再行灭赵!”

    “如此而为,对于大秦而言,有利无害!”

    ........

    嬴高只能如此委婉的提醒。

    他心里清楚,大秦东出灭赵,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但是当下最重要的是解决地龙翻身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陇西郡以及北地郡连续数月的干旱。

    光是地龙翻身,亦或者连月的干旱都不是大问题,但是这两种自然灾害遇到一起,接连发生,形成的谣言以及舆论是恐怖的。

    “嗯!”

    闻言,嬴政点了点头。

    只是在这一刻,嬴政心中多少有些不甘与憋屈。

    他在赵国,在邯郸遭受了非人的遭遇,差一点死在了邯郸,在那个时候,他就发誓,若是有朝一日,他能手握大秦王权,他一定会踏灭邯郸,以洗刷耻辱。

    多少年的奋斗,多少年的部署,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却让突发的自然灾害耽搁了。

    只不过,嬴政终究是嬴政,心中虽然不甘,虽然憋屈,但是他依旧是理智的,他清楚,既然嬴高与王翦两个人都不赞同立即出兵灭赵,那就说明现在不是时候。

    喝了一口凉茶,将情绪尽数压下,嬴政朝着嬴高与王翦,道:“上将军与长生,先行做出灭赵的战略,等陇西郡以及北地郡的事情一落幕,便商议东出灭赵!”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767/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秦二世最新章节! 作者:独爱红塔山所写的《我要做秦二世》为转载作品,我要做秦二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秦二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秦二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秦二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秦二世介绍:
战国之世,天下大争!
这一刻,一个伟大的帝国将要建立,这一刻,这个帝国也危在旦夕。
在这个苍茫大世,秦公子高大喝:“我要这大秦万世——!”我要做秦二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秦二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秦二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