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性情大变
等胤回了紫禁城,便一刻不停的去了永和宫。本以为自个儿额娘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却没想到,只是让他趁机抓紧火器营的大权。
胤略微黑脸,“额娘,您让人叫我回来,就是为了这个事儿?”
胤到底还不大,对于权势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再加上,火器营的将士们,个个赤诚,便感染愈发没有那些个弯弯心思。
“对啊。”德妃一脸的理所当然,“怎么,难道额娘说的不对么?现在常泰下马,火器营里只有你和那个庆德,你自然得赶紧将大权握在手里啊!”
“额娘,我现在还小,等再过两年的,自然还有上升空间,何必急于一时!”胤有些不耐烦了。
德妃深知自家儿子的性子,遂绝口不提什么捞权之事,转而开始说道:“这外姓人,总归是隔了距离的,这火器营,多重要啊,你皇阿玛如今,多重视火器营!若是火器营的大权,掌握在外姓人手中,你说说,你皇阿玛放心么?”
胤不语,他还真觉得自个儿额娘说的有些道理。
德妃见有用,便接着说道:“你想想,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皇阿玛何必将常泰给撸了?还不是为了给你腾地儿?!若是你不能明白你皇阿玛的一片心,那你皇阿玛岂不是白费了力气了!?”
胤完全被说服了,看着德妃,郑重的说道:“是儿子没想明白,还得劳烦额娘来点拨儿子。”
德妃得意一笑,仪态万千的端起了茶杯,“你我母子,说什么劳烦不劳烦。”说罢,便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儿子回去之后,会谨遵额娘的教导。”
德妃十分满意,“你心中有数就好。”顿了顿,又道:“说了这半天,饿了吧?冷儿,快快摆膳!”
“是。”
……
而那边儿,庆德也回了瓜尔佳府,他倒是没有贸然跑到常泰府上,而是选择了先打听消息。
不过一个时辰,庆德就打听清楚了,这才拎着药材,去了常泰府上。
二人都算是胤那边儿的人,常泰明白了康熙的防备,自然会提醒着庆德。
所以,等出了常泰府邸,庆德心中便有谱了,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
所有人的举动,都在康熙的掌握之中,除了一件心腹大患,康熙心中高兴,便早早出了御书房,带着梁九功去了后宫嫔妃那儿寻乐子去了。
之后,康熙便开始打发起胤去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儿。胤一点儿意见都没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偶尔康熙也会良心发现,觉得这好好的一个儿子,自己竟然打发人去办一些琐碎的事儿,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遂又去库房里挑选一些稀有珍宝,巴巴地让梁九功送到太子府邸,胤也不拒绝,笑呵呵地让徐卫领了,收进了库房。
而等胤收了礼物,康熙似乎就觉得心中的内疚被抚平了。再次瞧见胤之时,便又带了些莫名的情绪,言语之间,总免不了刺两句。
好在胤上一辈子早就经过了这事儿,所以如今康熙性情大变,他倒是还能应付的过来。
第1098章 跳舞
康熙三十八年很快就过去了,胤为了不让书凝担心,便绝口不提在朝堂上遇见的事儿。
每每回了家中,就是同三宝闹腾,或是教导几个孩子们。
胤神情没有异样,再加上她也不常出府,书凝便一直没有发现这事儿,还是大过年的,进了皇宫,妯娌之间看她的神情不太对劲儿,她这才知道了怎么回事儿。
对于康熙的猜疑,书凝心中也是做了准备的。毕竟康熙只算是她的公爹,又不是亲爹,书凝顶多就是生气罢了。可是,身处其中的胤,就不同了。
这样想着,书凝就不禁微微摇了摇头,胤这孩子,也是苦呐!上辈子经历了这一回,这辈子又来!偏偏他前两年还那么努力的维护与亲人的关系,可是,现在看来,效果不太明显啊!
对于政事上,她帮不上太多的忙,现在,也就只能想想法子,让胤高兴高兴。
这般想着,书凝就想好了,等到正月初六的晚上,书凝早早打发了几个孩子,带着青竹等人给胤准备惊喜。
所以,当胤从紫禁城回来之时,就见兰芝正守在前院儿。
兰芝可是等了好一会儿的,此时见了胤,当即上前行礼,“奴婢给爷请安。”
胤微微点头,“起来吧,你怎么在这儿?可是太子妃有事儿找爷?”
兰芝笑着点头,“主子让奴婢守在这儿,说是您回来了,请您去一趟正院儿。”
“府里出了什么事儿么?”胤微微蹙眉,询问着。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主子只说让奴婢请您过去。”兰芝口风很紧,绝口不提。
兰芝就这样跟在胤身后,同徐卫一起去了正院儿。
而兰芝虽然没说什么,但胤心思微转,也有一番猜测,想来凝儿是知道他最近的状况了。
心下微叹,脚上却没停,等胤一行人进了正院儿,就听到凉亭里响起了一阵儿乐声。
瞧着凉亭里的乐手们,胤转头看向了兰芝,眼神示意她,到底怎么回事儿?
兰芝站在一旁,笑呵呵地说道:“太子爷快进去吧,主子在里面等着您呢。”
兰芝说了,胤才回过神来,看向正殿,可不就见窗棂上映照着书凝的倩影。
配合着乐声,书凝旋转、跳跃,发间的璎珞,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混合在乐声里,倒是特别。
如玉的素手,婉转留连,隔着窗纱去看,整个人如同隔雾之花,朦胧飘渺。
胤在外面欣赏了一会儿,明白这是凝儿想要安慰他,遂勾起唇角,慢慢地朝着室内走去。
等他进了内室,就见书凝正身着薄衣,贝齿轻咬一枝红玫瑰,言笑晏晏的看着他。
书凝一个旋转,绕在了胤的身后,胤跟着转身,书凝唇角微勾,眉间轻柔的看着胤,手上脚上的动作,却是不停。
清颜白衫、青丝墨染,仿若精灵,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这样子的书凝,让胤心中熨帖极了。
第1099章 有经验了
书凝眉间弯弯,在胤身前扭了扭,便又迈步,一个旋转,离开了胤。
乐声到了最后,书凝的动作也到了最后,书凝闪身转到胤身前,一个下腰,胤惯性的扶住了书凝的细腰。
胤挑眉,笑道:“凝儿这是要取悦爷么?”
书凝努努嘴,示意胤赶将她口中的花束含走。
胤浅笑,只得俯身,从她的嘴角,咬过了花束。
书凝嘴巴得了自由,笑嘻嘻的问道:“爷可喜欢?”
胤使劲儿点头,正想说什么,又意识到自个儿还咬着花束,伸手将花束取了下来,这才柔声说道:“非常喜欢。”
书凝一直保持着下腰的姿势,胤一个糙男人,也不说赶紧将人扶起来,书凝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说道:“爷,腰疼。”
胤反应了一瞬,这才回过神来,随手将手中的花扔在桌上,坏笑地说道:“腰疼啊,爷抱。”
说着,便一把抱起了书凝,惊的书凝低呼了一声。
书凝为了跳舞,在室内放了好几个炭盆,所以倒也不冷。胤就这样抱着书凝,二人也不说回内室,直接这样聊了起来。
“爷这几日辛苦了。”书凝轻轻抚着胤的眉眼,心疼的说道。
胤本来就没多放在心上,今日书凝又特意跳舞来逗他开心,便更加不会理会那些事儿,所以,书凝问起来时,胤仍旧笑着道:“没什么,你知道的,爷上辈子早就经历过了,也算是有经验了。”
有经验了!
书凝苦笑一声,这话听着,多心酸呐!
书凝轻抚着胤的眉眼,深情地说道:“爷,你有我们呢。”
胤点点头,笑道:“嗯,爷知道。”
对于康熙的疏离,胤嘴上说着不在意,但其实心里并没有那么洒脱。今日书凝的所作所为,让他舒心不少,胤心中感动,遂用自己那长满胡茬子的脸,去蹭书凝的玉颊。
书凝笑着去躲,“爷,痒呐!”
胤笑着,又去亲了亲书凝的红唇,却不曾想,那玉颊太嫩,竟是被他的胡茬子蹭出来两条红痕!
胤轻轻咽了咽口水,看来他又得剃须了。
书凝浅笑,看着胤,关切的问道:“爷,你饿不饿?我让青竹她们摆膳?”
胤微微勾唇,看着书凝明亮的杏眼,笑道:“那倒不忙,现在有件着急的事儿要办。”
书凝一听这,瞬间急了,挣扎着要下来,“爷既然还有公务,那便赶紧去忙吧。”
“别动。”胤好听的声音响起,书凝下意识的停止了动作。
“怎么?”书凝疑惑的问道。
瞧着书凝疑惑的大眼睛,胤微微挑眉,十分放肆的在书凝身上扫视了一圈。书凝本来就穿的薄纱,遮遮掩掩的,让胤眼圈愈发红了。
书凝也瞬间明白过来什么意思了,当下便踢腾着腿,想要下去,“你个流氓!臭流氓!”
书凝这幅害羞的模样,落在胤眼中,愈发可爱了些,遂朗声大笑,抱着书凝就进了内室。
守在门外的徐卫和青竹,本来还等着主子发话准备膳食呢。结果,没一会儿却听见了一些少儿不宜的声音。
第1100章 新计策
二人万分尴尬,青竹抬头看了看天,故作镇定的说道:“呀,今晚这月色还挺美呢。”
说着,青竹便走到了院子里,徐卫见了,急忙跟了上去,“是么?我也来瞧瞧,那些个才子们,不都是对月赏诗么,咱们也来沾沾这意境。”
还别说,正月里,已经开始回暖了,天空中缀着满天的星星,好看极了。
二人走到远出的凉亭里,坐下来开始赏月赏星星。只是,瞧了瞧这桌子上,却是少了一些东西。
青竹略微一想,笑道:“徐公公,稍等片刻。”
徐卫微微点头,“青竹姑娘自便,这儿有我看着呢。”
青竹出了凉亭,便去了小厨房,很快就端着两个盘子过来了,上面放了一些小零嘴。
徐卫急忙上手,接了过来,青竹笑着道:“这赏月,怎能没有这些东西呢。”
将盘子放下,青竹又道:“再等一下。”
这一次,青竹拿了一盏茶,两个茶杯,放在桌上,青竹便给他倒了一杯,“正月里也是极冷的,徐公公一年到头,跟着太子爷忙活,趁着这会儿,好好歇一歇。”
准备好一切,二人正儿八经的开始赏月聊天。
……
到了第二日,书凝是被腹中的轰鸣声叫醒的。
“青竹,青竹。”书凝捂着肚子,急忙叫人。
“嗳,主子,怎么了?”书凝叫的太急,青竹一溜烟跑了进来。
书凝可怜巴巴的看着青竹,“我饿了…”
青竹:“……”
“主子昨晚就没用膳,这会儿都巳时初(九点)了,可不得饿了么!”说着,就在屏风上拿起了衣物,“小厨房里早早就备着了,主子快些洗漱,奴婢这就让兰芝她们摆膳。”
书凝点点头,在青竹的帮助下,更衣洗漱。兰芝则领着一众丫鬟们布膳,等书凝洗漱完了,便能直接用了。
“太子什么时候儿走的?”
青竹将帕子递给书凝,笑着道:“太子殿下天一亮就起来了,现下似乎在指导几位阿哥和格格们操练呢。”
“三宝呢?这会儿应当醒了吧。”书凝随手将帕子递给了青竹,坐下便开始用膳。
青竹微微勾唇,笑道:“小阿哥已经醒了,只是怕惊扰了主子,便让奶娘带着在偏殿玩呢。”说着,就用汤勺给书凝舀了一碗汤,“主子先喝口汤,暖暖胃。”
书凝很快用了早膳,“把小阿哥带过来吧。”
“是。”青竹应了一声,看向了兰芝,兰芝微微点头,去了偏殿。
“今日天气不错,去瞧瞧晟儿他们去。”
“确实,今日可是难得的大太阳呢。”青竹拿出了披风,“不过,主子还是得注意着点儿,若是着了风,可就不好了。”
书凝微微点头,等奶娘抱着三宝过来,她便亲自抱着孩子去了前院儿。
……
与此同时,皇宫中的德妃娘娘,又开始了新的计谋。
“冷儿,今年开春,内务府也该分发新的衣物了吧。”德妃一边儿绣着刺绣,一边询问道。
冷儿点点头,恭敬的说道:“回主子的话,最近在准备了,应该不日就会发放。”
第1101章 成了
德妃微微点头,不甚在意的说道:“给我们的人说说,今年太子府的分例,运作运作,分两匹好料子。”
冷儿微愣,“主子的意思是?”
德妃嗔怪的看了冷儿一眼,“你呀,最近太安逸了么?”
冷儿微微垂首,德妃也不同她计较,接着道:“本宫听说这内务府里,新得了几匹明黄料子,太子这几年辛苦得很,应当用一用这些好料子了。”
“是。”冷儿恭敬的应了,“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嗯,去吧。”德妃自顾自的看着手中的绣花,不禁微微勾唇,显然对于手中的绣品,满意得很!
……
一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内务府便开始分发各处的分例了。
一切都如德妃所算,在发往太子府的分例中,混进了两匹明黄的料子。
太子府,阿林一早就守在了府门口,等着内务府来人。
果然,没多久,人就来了。
领头的小太监,一见到阿林,还未说话,便先带了笑,“阿林管家,许久未见。”
对着宫里的太监,阿林一向十分有礼,“冯公公,许久未见,许久未见。”说着,又看向了冯公公身后的一行人,笑道:“这是开春的分例?”
冯公公微微点头,“可不是,这刚刚分好,杂家便带着人过来了。”
“劳烦冯公公了。”顿了顿,又看向身后的小柜子,“小柜子,你帮着给看看,没问题就带着他们送到库房去。”
“是,阿林管家。”
小柜子应了,阿林接着看向了冯公公,“冯公公,总之这儿有他们几个,不若去阿林的住处喝杯清茶,暖暖胃?”
冯公公朗声笑道:“多谢阿林管家了。”
阿林侧身,笑道:“请!”
“请!”
二人客套了一番,阿林便带着人去喝茶去了。而小柜子则留在这儿,负责查看。
总不好在大门口查,小柜子便带着他们先进了太子府,就在离门口不远的空地上,开始了查看。
“小柜子公公,您瞧瞧,这些料子,都是今年苏杭那边儿新进来的,您摸摸,这手感,滑溜的很!”说话的,正是冯公公手下的一名小太监。
小柜子摸了摸,不禁瞪大了眼睛,满意的说道:“不错不错,这料子可真滑溜。”
“您再瞧瞧这个,这一箱,是陈年的老酒,除了万岁爷那儿,就太子爷这儿的好了!”
小太监极力的吹捧着,小柜子笑得都合不拢嘴,不住的点头。
“这,这一小箱,可是上好的徽墨,万岁爷特意说的,让给太子爷送来呢。”
万岁爷特意让人送的,这话听着就开心,小柜子看了看,发现没什么问题,便让人抬进了库房。
跟随着一起来的一个小太监,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很是殷勤的同另一人抬着布料箱子放进了库房中。
到了傍晚时候儿,冷儿便带回了消息,“主子,成了!”
听了冷儿的话,德妃的嘴角越勾越大,“好!这次的差事儿办的不错!”
冷儿微微垂眸,“奴婢不敢居功,是主子的计谋好。”
第1102章 无风不起浪
“哈哈,本宫很满意!”顿了顿,德妃又道:“这些日子,安分一些,先别妄动。”
“是,奴婢明白。”冷儿福身一礼,便退了下去。
……
正月还未过完,康熙便闲不住了,带着朝臣以及两三妃嫔,又去视察永定河了。
冷儿自从给德妃办了那件事儿之后,便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太子发现了。偏偏德妃很沉得住气,冷儿便是再着急,也没有办法。
德妃瞧在眼里,很是神秘的说道:“自古都说,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如今,只差个天使,所以,必须得等!”
冷儿微微蹙眉,“等到多会儿呢?”
“等到,万岁爷巡视中途,最好。”德妃老神在在的说道。
“是。”德妃既然不着急,那她一个办事儿的就更加不着急了,冷儿沉下心来,每日里只管侍候着德妃。
终于,在进了二月初时,德妃下了命令,“寻两个生面孔,秘密将消息透露给万岁爷的人。”
“是。”冷儿微微福身,转身欲走。
德妃又拦住了冷儿,“小心着点儿,透露消息的时候儿,自然点儿,莫要被抓住把柄了!”
冷儿重重点头,“奴婢明白。”
……
永定河下游柳岔口,康熙终于顺着永定河找到了出水口,心情不错,特意带着一众朝臣们在柳岔附近转了转。
只是,一回到驻扎地,便有暗卫来寻。梁九功心下一突,这暗卫来了,准没好事儿!
看着跪在下首的人,康熙冷声问道:“可是宫中出了事情?”
“回主子的话,我们收到消息,说是太子爷府上藏了明黄的料子,不知真假,特来向主子禀报。”
梁九功只觉得浑身的毛发都竖了起来,这暗卫,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么?!
明黄料子,那是只有万岁爷能用的衣料!太子爷如何会藏?他又怎会犯这样的错!?
这些个暗卫也是,没查证的消息,拿来给万岁爷说什么说!真真是气死他了!
这个消息,瞬间打消了康熙今日的好心情,康熙微勾着的嘴角,慢慢放平,冷声说道:“去查!”
“是。”
暗卫应了一声,便下去了,留下梁九功一人面对着康熙,心中惶恐。
室内实在太静谧了,梁九功咽了咽口水,试探地说道:“万岁爷,这消息又没查证,您,莫要生气。”
康熙轻嗤一声,“无风不起浪!”
梁九功张了张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索性闭紧了嘴巴,端着茶杯递给了康熙,“万岁爷润润喉吧。”
康熙低头看了看茶杯,一把拿起,直接摔到了地毯上。青花瓷的茶杯,瞬间碎了一地,梁九功急忙说道:“万岁爷息怒!”
梁九功低垂着头,一点儿都不敢抬头,书房内只留下了康熙急促的呼吸声。
……
二月中旬,康熙御驾回銮,胤带着一众弟弟们齐齐在城门口迎接康熙。
康熙看了看儿子们,只微微勾了勾唇,便招呼梁九功驱使着马车驶进了京城。
康熙御驾一走,胤址便低声询问胤,“二哥,皇阿玛这是怎么了?瞧着不大高兴呐!”
胤疑惑的摇了摇头,“不知,或许是永定河又出了什么事儿吧。”
第1103章 心中有鬼
回了乾清宫,暗卫便过来禀报了,“主子,太子府戒备森严,属下们进不去库房。”
梁九功微滞,本来给康熙解披风呢,瞬间手都抖了抖。
而康熙,亦是死死地盯着暗卫,不相信的问道:“你说,你们进不去?”
“是。”应了一声,那暗卫便将头低的越发低了一些。
这一瞬间,康熙想了许多,究竟是藏着什么事儿?竟然戒备森严至此?连他的暗卫也进不去?
梁九功解下披风,乖觉的拿了下去,他真真恨不得这时间过得快快的,等他一眨眼的功夫儿,万岁爷已经和那暗卫说完了!
“太子府,总能进去吧。”康熙沉思良久,尽量平静的问道。
“回主子的话,能。”
这话一出,梁九功微微松了一口气,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儿,他都出了一身汗了!
“好啊,好!”康熙讽刺的笑着,“这若是心中没鬼,怎么会派人严守着库房呢!朕这个太子,可真是好样儿的!”
梁九功想为太子说两句话,可现在这情形,他也不敢多说,生怕一个不小心,脑袋就掉了!
“去,给朕把太子叫过来!”此刻的康熙,心中怒火冲天,恨不得指着胤的鼻子骂!
梁九功不敢多话,低声应道:“是。”
梁九功出了乾清宫,就给李德全说了说,总之也是给太子爷卖个好,让他来的时候儿也有个准备!
所以,当李德全找到胤,并且将事情大致说了之后,胤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兄弟几个亲自迎接皇阿玛,皇阿玛却丝毫不为所动。
长叹一声,胤便道:“走吧,进宫。”
“是。”
“爷,咱们不回去库房查一查么?万一,真有人诬陷,奴才也好处理干净。”徐卫叫住了胤,轻声在胤耳侧说道。
胤微微摇头,就当着李德全的面儿说道:“不必,那些人诬陷爷,一定做了完全的准备,还是直接见皇阿玛吧。”
说罢,胤便当先迈步走了,李德全同徐卫一起,急忙跟在了胤身后。
很快,胤就到了乾清宫,此刻的御书房,只有康熙和梁九功二人,康熙虽说拿出了一本折子批阅,可这半天儿了,却没写出来一个字。
梁九功尽力的缩在一旁,降低存在感,生怕康熙找他的麻烦。
正煎熬着呢,李德全便进来了,恭敬的说道:“万岁爷,太子殿下来了。”
“叫他进来!”康熙冷声喊道!
站在门外的胤听了,不禁微微摇了摇头,真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太子爷,万岁爷让您进去。”李德全恭敬的推开门儿,请胤进去。
胤微微点头,进了御书房,徐卫则满面愁容的等在门外。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胤恭恭敬敬的行礼,似乎并没有被御书房内的严肃氛围影响。
康熙冷眼看着下首的胤,半晌半晌不说话,胤也不抬头,就那样一直维持着行礼的动作。
良久,康熙才冷声说道:“起来吧。”
第1104章 信不信儿子
“谢皇阿玛。”胤恭敬的说道,一举一动,皆按着礼仪,“皇阿玛叫儿子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胤一脸疑惑,康熙看着这样淡定的胤,愈发的气不打一出来,“朕接到密报,说你这个太子,私藏了明黄色的衣料,对此,你怎么说?”
康熙说罢,便死死地盯着胤,试图从他的面目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御书房内的紧张气氛,随着康熙这句话,瞬间上升到了顶点。
胤看着康熙,自然发现了他脸上的探究,看着这样的皇阿玛,他瞬间就笑了。
这一笑,让康熙的眉头愈发皱的紧了,“你笑什么?竟是没什么想说的?”
胤拱手,恭敬的说道:“皇阿玛既然接到了密信,那必然是有缘由的。儿子自问没有做过那样的事儿,所以心怀坦荡。”
“你的意思,就是你的府中并没有藏着那料子?”康熙狐疑地问道。
胤微微摇头,“儿子并不是这个意思。儿子是说,儿子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儿,只是,说不准,有人会将此事强加在儿子头上,也未可知。”
“你是说,你是被诬陷的?”康熙神情淡漠,盯着胤的一举一动。
“据儿子所知,太子府中的衣料布匹,只有两个来源,一个,就是儿子府上自己购买的,一个,就是内务府分发的月例。儿子只敢保证,儿子从未采买过明黄料子,却不敢保证内务府送来的里面,有没有。”
胤这一番话,不卑不亢,可是康熙心中的郁气仍旧堵在心中,“难不成内务府还会把这事儿给搞错?!”
“那可说不定,毕竟,人多眼杂。”胤一句一句的反驳着,分毫不让。
“其实,这事儿说来,倒也容易。”胤看着康熙,微微笑了笑。
康熙蹙眉,“怎么个容易法?”
“直接让儿子带着梁公公去太子府查一查,就知道了。”顿了顿,胤接着说道:“不过,儿子估摸着,很大可能,儿子府中有那个明黄料子。”
胤这般淡定,倒是让康熙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了。
“那你又如何能证明不是你自己藏起来的呢?”康熙审视地看着胤。
胤也不避让,迎面对上那束打量的目光,说道:“儿子没有办法证明。只是端看皇阿玛信与不信罢了。”
胤这话一出,康熙便轻哼一声,“你这意思,是想考验你我父子之间的信任与否?”
胤拱手行礼,“儿子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凭借的不过就是皇阿玛的信任罢了。若是皇阿玛信儿子,那任凭旁人如何诽谤,儿子都不会在意。若是皇阿玛不信儿子……”
“你当如何?”康熙冷声问道。
胤一撩衣袍,径自跪下,认真的说道:“那便请皇阿玛废除儿子太子之位。”
这个回答,太狠了!康熙瞬间绷直了腰背,“你说的,是认真的?”
梁九功在一旁听着,这一颗心,也是忽上忽下。此番听了胤这话,当即又是一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第1105章 再来几次
康熙死死地盯着胤,良久,才平静下来说道:“回去吧,把你府上处理干净了!”
胤抬头看着康熙,微微勾唇,笑道:“谢皇阿玛信任儿子。”
看着胤爽朗的笑,康熙也暂且将此事按了下来,毕竟,搜查一国太子的府邸,会使朝局动荡!
“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儿,朕可不会这般轻饶了!”康熙看着胤的眼睛,认真的说道。
这一次,算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信任考验,可若是再让他听到什么消息,那可不会这么重重抬起,轻轻落下了!
胤磕了个头,亦认真的说道:“儿子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回吧。”康熙无奈的说了一声,便接着批折子了。
“是,儿子告退。”胤又行一礼,这才退了下去。
只是,等胤一走,康熙便停下了手中的御笔,望着胤的背影,出神的想着,连狼毫上的墨汁滴在了折子上,都未曾察觉。
至于胤,亦是如此,徐卫一直焦急的候在门外,此时见胤出来了,急忙迎了上去,“爷,没事儿吧?”
胤微微摇头,当先出了乾清宫,徐卫急忙跟了上去。
等主仆二人一走,缩在乾清宫附近的一个小角落里,亦闪出了一个人,那人四处看了看,急忙悄悄地走了。
……
胤还未回到太子府,那边儿德妃便先知道了此事儿。
此时的德妃,激动的看着下面的小太监,“可确定?万岁爷有没有发落太子?”
小太监微微摇头,“奴才只看见太子殿下神情恍惚的出了乾清宫,至于有没有发落,确是不知道。”
德妃微微点头,“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喳,奴才告退。”小太监急忙下去了。
等人一走,冷儿便先问道:“主子,我们这次出手,是不是失败了?”
德妃笑着摇头,“怎么会?虽说万岁爷没有发落太子,这让本宫有些失落。但其实,他们父子之间的嫌隙,已经越来越大了。此次没有追究,不过是顾全太子的颜面罢了。等等吧,再来几次,万岁爷就得发落了!”
思及此,德妃眼中放光,嘴角都勾了起来,她十分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冷儿了然的点点头,看着激动的德妃,不禁拍了一记马屁,“主子算无遗漏,奴婢佩服。”
德妃拿着手帕,轻掩朱唇,笑呵呵地说道:“让下面的人,最近安分一些,太子可能会彻查此事呢。”
“是,奴婢这就去。”冷儿微微福身,便下去了。
留下德妃在心中不住的思索,下一次,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的激化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
再说太子府这边儿,康熙回了太子府,便叫来了阿林,一行人去了库房,仔细查看。
果然,还是在内务府送来的衣料箱子中,查出了两匹明黄色的料子。
阿林急忙拱手,对胤说道:“是阿林查看不周。竟是让这样的东西进了太子府,请爷责罚。”
一旁的小柜子见阿林要替他顶嘴,急忙站了出来,急切的说道:“太子爷,那日是奴才查看的,也是奴才没有检查出来,是奴才的错,不管阿林管家的事儿。”
第1106章 尽数化为乌有
胤看了看放在箱子上的两匹布料,轻声说道:“起来吧,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背后之人打定了主意,要诬陷孤,总会想到法子的。你们就是查的再严,也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以后吸取教训就是。”
“是,多谢太子爷。”阿林站起来,接着道:“那日来送月例的,是冯公公带人送的,是不是查看一番?”
胤微微勾唇,“那是自然,孤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定然要找出来罪魁祸首!”
“是,奴才这就吩咐下去!”徐卫重重的说道。
“嗯,去吧。”胤说着,又看了看那两匹料子,“悄悄地消灭了吧。”
阿林微微躬身,“是。”
处理了此事,胤便转身去了正院儿。
正院儿里,书凝正陪着三宝玩耍,听着母子二人银铃般的笑声,胤心中的郁结也去了一些。
书凝正伸开手,等着三宝走过来呢,就见到了胤,遂笑呵呵地说道:“爷来了啊。”
三宝看着自己额娘冲别人说话,便好奇的看了过去,只是,这一看,没控制好平衡,直接摔了个屁.股蹲。摔下去了,似乎还有些疑惑,迷茫的看着书凝。
书凝看着可乐极了,“小三宝,快站起来。”
胤微微勾唇,走过去直接架起了小三宝。突然离了地,小三宝激动的呜哇乱叫,兴奋极了。
难得得空儿,胤便陪着三宝一起玩闹,只等到三宝困了,这才让奶娘抱着孩子下去了。
夫妻生活这么多年,书凝自然对胤的情绪了解深刻,此时的胤,虽然是笑着的,可却不达眼底,周身还围绕着一股低迷的氛围。
书凝敛了敛唇角,关切的问道:“怎么了?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儿?”
胤微微摇头,径自一把抱住了书凝。青竹徐卫见了,急忙领着人退了出去,将这一方天地留给了夫妇二人。
胤低声诉说着今日的情形,书凝听的眉头都皱紧了。当听到他说,若是康熙不信他,便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时,书凝心疼极了。
“我相信你。”书凝抱着胤,重重的说道:“不论什么时候儿,我都相信你。”
胤侧头深吸了一口熟悉的香味,颓丧的说道:“皇阿玛似乎没有很相信我。”
书凝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说了,毕竟,那是康熙,她不好说什么。只能紧紧的抱着胤,安慰道:“我和孩子们,都相信你!”
胤垂着头,不住的想着,他上一世,经事少,以皇阿玛的喜怒为喜怒,无论何时,总是以皇阿玛为中心。所以对于后来皇阿玛的猜疑,才会那么患得患失。
可是这一生,他明明已经很努力很努力的去改善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了,却没想到,还是到了这一步!
这算是父子二人第一次正面对峙吧,他很沮丧,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尽数化为乌有了!
“凝儿,我们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胤沉重的说道。
书凝轻声笑了笑,“不怕,只要有你,多难都不在怕的!”
第1107章 赈灾
这件事,似乎就这样落下了,甚至许多人都不知此事。
到了三月,因为淮安、扬州等地频发水灾,康熙下令,命将今年的漕粮截下二十万石,以备淮、扬赈灾。
只是,这赈灾的人选,就有些难了。
此刻的乾清宫,康熙颇为无奈的看着面前的儿子们,沉声问道:“你们几个,都想去赈灾?”
胤、胤址、胤琪、胤,甚至胤祥,也坚定的点头。
“皇阿玛,我们想去。”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着,说完了,又互相瞪视了对方一眼。
胤想去,是想暂时逃离京城,去别的地方静静,毕竟,距离产生美。
胤祥,则是年纪小,想长长见识,毕竟,他还有两个妹妹要管。
其他三人,则是纯粹的想出去瞧瞧,顺带办个差罢了。
胤址急切的说道:“皇阿玛,儿子长这么大,也没有独自办过差呢,这次的差事,便交给儿子吧。”
胤址希冀的看着康熙,只是这话还未说完,胤琪胤便不同意了,“三哥这话可不对,三哥跟着二哥,已经离了不少功劳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弟弟们吧。”
怼了胤址几句,二人又重新看向康熙,认真的说道:“皇阿玛,把这次的差事交给我们吧。”
康熙看着二人,不禁笑道:“你们两个,何时这般好了?”
胤祥最小,弱弱的说道:“皇阿玛,儿子不跟哥哥们抢,儿子就是想跟着出去,长长见识。”
对此,康熙倒是没有异议,“这个可以,你这年纪,是该出去长长见识了。”
这么说,也就是康熙同意了,胤祥激动的脸都红了,“谢皇阿玛!”
康熙微微勾唇,“跟着你的哥哥们出去,好好学习。”
“是!儿子定不负皇阿玛重托。”胤祥坚定的点头。
胤虽然想得了这次的差事,但自从发生了之前的事情,他们父子二人,便有些怪怪的了,说话之时,也有些莫名的尴尬。所以,听了康熙这话,胤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话。
而旁边胤址等人就不同了,三人听了这话,纷纷再次请求,“皇阿玛准备让我们谁去?”
康熙一一打量着四个儿子,胤的淡薄、胤址三人的急切,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康熙垂眸想了想,说道:“这次的差事,便交给胤琪胤吧,还是要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胤祥跟着一同前去,好好学习。”
被点了名的三人,听了这话,激动非常。“是,多谢皇阿玛,儿子们定不辱使命!”
说着,三人便磕了一个头,胤微笑着说道:“恭喜弟弟们了。”
胤址撇撇嘴,不甚情愿的说道,“出去好好办差。”
事情说定了,康熙便没功夫儿看几个儿子们在这儿贫嘴了,遂不耐烦的说道:“行了,你们三个准备准备,后日出发。若是没有旁的事儿,便回去吧。”
康熙发话了,几人也不在这儿争辩了,恭敬的回道:“是,儿子们告退。”
行了一礼,几人便退了出去。
第1108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
一出乾清宫,胤便温声说道:“二哥还有旁的事儿,便不同你们多说了,你们三人出去了,照顾好自己。”
“是,二哥。”
微微笑了笑,胤便转身离开了,徐卫急忙跟在了身后。
只是,胤琪看了看,狐疑地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皇阿玛和太子二哥之间,怪怪的?”
胤址侧眸,看了胤琪一眼,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成日里琢磨什么呢,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怪怪的?”
胤最为细腻,听了胤琪这话,也认可的说道:“五哥说的不错,八弟也觉得如此,他们之间,定然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听了胤的话,胤址愈发疑惑了,“是这样?”
胤祥还小,自然感觉不出来什么东西,“或许是二哥这些日子太累了也说不定呢。”
胤琪耸耸肩,也不再多话了,反正这事儿,也就是一个感觉,他也没有什么证据。
胤址不爱琢磨这些事儿,蹙眉叮嘱道:“行了,也别琢磨这些事儿了,你们赶紧回去吧,收拾收拾行李,还得给皇玛嬷和母妃们说一声,时间紧着呢。”
“是,三哥。”
三人齐齐应了一声,胤址便当先走了。突然得了差事,三人也得准备准备,亦不纠结那事儿,纷纷回了各自的住处。
……
接下来的日子,康熙便开始有意无意的疏离起胤了,有什么差事,都会让底下的弟弟们去办,美其名曰,为胤训练他们几个的办差能力。
索性,胤也不在意,康熙不让他办差,那便歇着好了。在前世时,康熙也这样做过,疏离他,不让他靠近政治中心。他实在着急,便让手下门人给他出谋划策,写一些什么折子、文章的,以求能让皇阿玛重新看中他。
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
只有责骂,康熙看他不顺眼,对他写的文章自然也不顺眼,只觉得他哪哪儿都错!
这一生,他可不会这么作了,皇阿玛不让他办事儿,那便不办呗。遂每日里跟着众人上一上朝,听着众人打嘴仗。下了朝,便马不停蹄的往太子府赶,还能回去陪着孩子们一起用个膳。至于书凝,咳咳,她是没时间用早膳的。
胤似乎一点儿都没有被康熙的情绪所影响,反而,这小日子过得舒心极了。
康熙看在眼里,又有些不高兴了。他还在这儿别着劲儿呢,凭什么太子就那般洒脱!
既然太子没事儿,那便给他找事儿。
故此,康熙降下旨意,阳春三月天,最是适合学习的日子,这些朝臣们,许久未好好学习。趁着这等好时候儿,请太子给众人上一上课。
旨意一下,一众朝臣纷纷恭维,“太子爷博学多才,他们能听到太子爷亲自授课,那得是多大的荣耀!”
听着众人的恭维声,胤只微微挑眉,不咸不淡的应道:“儿子遵旨。”
朝堂之上,康熙看着这样的胤,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心中憋着一股气,上不去下不来!
第1109章 拉拢人心
既然康熙下了旨意,胤便照着办事儿,不过讲一节课,还难不倒他。
只是,这上课的地点,胤想了想,决定选在胤佑的学堂。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胤稍微准备了准备,便在学堂里开课了。
只是,康熙听了,心中又不免多疑了起来。紫禁城里,那么多大殿,还有尚书房这样现成的地方,怎么偏偏就选了学堂?
莫不是想拉拢人心?
胤是不知道康熙如何想的,若是知道了,只怕会更加寒心。
康熙虽然对此有些不满,也只能压了下来。毕竟,堂堂的一国太子,竟然去给人上课,这太说不过去了。
到了四月,永定河积淤,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康熙命八旗子弟前去清淤,由直郡王胤总领。
经过这些时日,胤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闲下来的日子,偶尔,会被康熙叫着去办一些琐事。
除此以外,便将更多的时间拥在了孩子们以及书凝身上。
总之,不负胤所望,在四月末,书凝肚子里,又揣上了小包子。
听着府医的诊断,书凝一时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刚刚生了三宝没多久,这次怎么这么快了?以往三个孩子之间,总会间隔个三四年的。
摸了摸小腹,书凝暗暗想着,等这一胎生了,她一定要做好措施,加上肚子里这一胎,她都要生四个孩子了,已经够了。
胤本来在前院儿,教导几个孩子,听到书凝身子不适,便急忙赶了过来,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好消息!
胤很是开心,连声问道:“太子妃的身子如何?腹中的胎儿如何?”
府医笑着回道:“太子妃身子健康,腹中的胎儿,也是极好的。只要注意饮食,好好养着,便无碍。”
“好,赏!”胤很是激动,“徐卫,传令下去,府中诸人,均赏三个月的月例!”
“是!”徐卫也是狠狠松了一口气,旁人不知道,可他这个贴身奴才,却是十分清楚的,太子爷这些日子,心内郁结,他有心安慰,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今日可算来了个好消息,太子爷也能转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个糟心之事!
“奴才这就去!”徐卫迫切的想将此事传下去,让整个太子府的人,都为太子爷高兴!
正院儿里,一众人乐呵极了,弘晟等人纷纷来此关心书凝的身体,便是刚刚一岁半的三宝,也在那儿咿咿呀呀的叫着。胤生怕吵着书凝,便打发了几个孩子们出去。
等人一走,胤便欣喜的对书凝说道:“凝儿,给爷生个闺女儿。”
听了这话,书凝微微抽了抽嘴角,“这话,爷已经说了好几回了。”
胤亦十分无奈,怎么旁人生个闺女儿那么容易,他就这么艰难?像大哥、九弟他们,女儿一个一个地往外蹦!
“爷不管,这一胎,一定是个闺女儿!”胤都有些蛮不讲理了,看着书凝的肚子,认真的说道:“宝贝女儿,你乖乖的,阿玛等着见你。”
第1110章 与以往不同
书凝实在不愿看胤这副痴汉的模样,撇开了脸,转移话题,“青竹,我饿了,上一盘点心来。”
青竹福身,笑着道:“嗳,奴婢这就去。”
胤急忙坐在一旁,关切的说道:“闺女儿饿了?那凝儿得好好吃饭。”
“爷,你再这样,你要失去我的!”书凝看着胤,控诉的说道。
胤的厚脸皮,微微红了红,急忙安抚书凝,“爷错了,爷不这样说了。”
见胤认错了,书凝这才满意了。正准备放过他呢,又听得胤来了一句,“谁让凝儿不给爷一个闺女儿呢。”
书凝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胤,不是在哄她么??
胤偏不自知似的,一个劲儿的说道:“只要凝儿给爷生个小闺女儿,爷以后再也不说了。”
书凝已经无力吐槽了,正好青竹端着点心、牛乳过来了,她直接起身,无视了胤的碎碎念,径自坐在桌边开始进食。
很快,太子妃有孕的消息便传开了,众人纷纷笑着恭喜。宫中的贵人们,又差人送来了贺礼,胤让人一一收下了。
只是,等人一走,胤便让府医亲自去瞧,一个一个地辨认,确保不能有一丁点儿的脏东西进了太子府!
对于这一胎,胤很是关心,许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因为书凝已经同他说好了,这就是最后一胎了,能不能得个女儿,就听天由命了。
考虑到书凝的身体,胤很是赞同,总不能为了女儿不要凝儿吧。再加上他如今清闲的很,索性跟着府医了解了不少知识,跟在一旁亲自照顾着书凝。
等回了正院儿,胤惯性的放轻了脚步,生怕吵醒了书凝。这一次,书凝的孕期反应十分不同。
以往都是两个月才诊出来,这一次却是一个月就诊出来了。而且也没有孕吐什么的,除了每日早晨的一次孕吐,整日里除了吃就是睡,跟个小懒猫似的。
喜的胤不知说什么好了,总之越发坚定了这一胎一定是个闺女儿的想法。
进了正殿,胤悄悄地推开了门,本以为书凝在睡,却没想到,是在用膳。
胤哭笑不得,这次是怀了个小猪崽么?刚刚用过午膳的,这才多会儿,又饿了!
“爷回来了啊。”书凝很是随意的打了一声招呼,接着便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大鸡腿。
书凝醒了,胤便不用再刻意放轻脚步了,径自走过去,坐在了一旁,看着桌上的吃食,胤忍不住说道:“一会儿再用点儿水果吧。吃了真么多肉,也解解腻。”
书凝咬了一口肉,微微点头,这个她明白,得营养均衡。
只是,书凝顿了顿,将嘴中的肉肉咽下去,转脸问道:“爷,我吃这么多,真的没问题么?”
胤拿起手帕,宠溺地擦了擦书凝的唇角,“目前没什么问题,头三个月,想吃什么便吃什么,总比那些个吐的吃不下的人强。”
实则是,胤也试着不让书凝吃这么多,毕竟养的太大不好生。可是书凝硬是被饿哭了,这可怎么整?府医也没见过这样的孕期反应,只得先让吃了。
第1111章 脸蛋红点儿
书凝微微蹙眉,纠结的说道:“也不知怎么的,这一次特别的饿!”
说罢,又将最后一口肉吃完,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胤将羹汤往书凝那儿推了推,“将汤喝掉。”
熟悉的燕窝,熟悉的感觉。
“爷瞧着三宝的皮肤就好得很,说明爷的法子是有用的,凝儿再照着之前的养,这次定然能得个可人的小闺女儿。”胤说着笑着,似乎已经瞧见了小闺女儿的模样。
书凝已经无力辩驳,直接端起燕窝,灌进了肚子里。
胤又推了推葡萄,“凝儿多用些葡萄,闺女儿的眼睛就会美美的。”
书凝长叹了一声,十分无语地看着胤,“我不想剥皮。”
哼哼,让你整日的逼姑奶奶,这次姑奶奶也难为难为你!想让我吃葡萄,那先给我剥皮!
书凝暗搓搓的想着,胤自然明白书凝的想法,这不废话,又将水果篮子拉到自己身边,先切了一块苹果递给了书凝,“先用一块苹果,解腻。”
书凝伸手接过,想了想,又问道:“吃苹果,是为了什么?让小闺女儿的脸红点儿?”
胤勾唇一笑,宠溺地说道:“快些吃吧。”
书凝撇撇嘴,将一小块苹果塞进了嘴里。
……
五月末,康熙下令,封第九女,亦是德妃的女儿,为和硕温宪公主,指婚给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
至于受封之礼、大婚之礼,康熙全权交给了胤。
得了这个消息,胤微微挑眉,竟然让他给德妃的女儿准备受封之礼?!
别说胤,便是德妃,亦非常的惊讶,怎么偏偏选了太子来办?按说太子来筹备受封之礼、大婚之礼,那是给女儿脸上贴金的事儿。可是德妃自己知道,她暗地里给太子下了多少绊子。让太子给女儿筹备,这个滋味,还真是,啧啧啧。
可是胤远在广州,亲妹子的受封礼,他自是不能筹备了。康熙选了胤,归根究底,不过是不想让胤太过清闲罢了。否则,有那么多的礼部官员,要胤去做什么?
胤没多计较,欣然接受了。虽然他同九妹妹接触不多,但看在老四的份上,他便担了这差事,再者说了,又不费事儿。
胤这样想了,可是,德妃却不认为太子有那么好心。遂叫来了女儿,说太子可能会不安好心。
温宪公主自小是由太后抚养的,再加上太子常常给太后请安,兄妹二人虽没有很熟悉,却也了解彼此的秉性。
此刻听了德妃的话,温宪率先皱了眉,“额娘,您怎么会这么想?太子二哥很好的,他从未亏待过我这个妹妹。更何况,四哥也同二哥交好,四哥看好的人,自是不会错的!”
说的时候痛快,可是,说完温宪就后悔了,她额娘最听不得的,就是四哥了。想着,温宪就偷偷看了看德妃,果真见自个儿额娘皱紧了眉头。
“你别同我说什么四哥,你没有那么个哥哥!本宫也没有那么个儿子!”德妃皱紧了眉头,很是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