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磋磨
婷秀再想着隐瞒,但毕竟惠妃在宫中经营几十年,手中眼线无数。
没多久惠妃就知道了此事,“什么?大福晋竟然是假孕??”惠妃眉毛都要竖起来了,“真是个不争气的,成亲这么久,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这下有个迹象了吧,竟然是自己想出来的。”
惠妃呕的不行,却也不想想,若不是她逼得太紧,大福晋又何苦焦虑到假孕的地步。
“去,将那个不争气的给我叫过来。”惠妃捏着扶手,咬牙切齿的。
“是。”
一奴才跑着到了阿哥所,很快见到了婷秀。向婷秀说了惠妃宣见,婷秀心下就是一突。朝桃儿使了个眼色,桃儿忙给那奴才递了个荷包,这才听到那奴才说惠妃得知她前两日生病的事情,十分生气。
完了,婷秀闭上眼睛,缓了一会儿,才说道:“桃儿,给我更衣。”
婷秀带着人很快到了钟粹宫,一进宫门,就见惠妃心腹琴儿等在一旁。
婷秀很是客套地说道:“琴姑姑,婷秀来迟,可否向额娘禀报一下?”
琴儿眉色复杂,暗叹这大福晋也是可怜,“娘娘今日有些头疼,请大福晋在佛堂诵经祈福。”
婷秀一怔,苦笑道:“还请琴姑姑带路。”
“福晋这边儿请。”
领着婷秀进了佛堂,琴儿指着蒲团,“福晋还请跪好。”又递过一本经书,“福晋需虔心诵读。”
“是,婷秀定好好诵经,为额娘祈福。”
言罢,就走到蒲团前,跪下并低声诵读经书。
这一跪,就跪了两个时辰。
等到琴儿来叫婷秀主仆起来时,二人都以手撑地缓了好一会儿才站起来。
行至内殿,二人下跪请安,“儿媳给额娘请安,额娘吉祥。”
惠妃也没叫起,冷声说道“本宫一点儿都不吉祥,大福晋呐,你这病,可好些了?”
“回额娘的话,儿媳好多了。”
摸着手上的护指,惠妃说道:“回去吧,平日多在佛祖面前念念经书,这病啊,也就好了。”
听了惠妃的讽刺,婷秀只觉得冤枉,若不是她三天两头的来催,自己怎么会焦虑到得个这种病?
“是,儿媳遵命。”之后又行礼道:“儿媳告退。”
回了阿哥所,桃儿立即命人拿了冰块过来,揭开婷秀的底裤,就看到膝盖上一片乌黑。
“福晋”
桃儿只叫了一声,就说不出话来了,福晋还未出嫁时,何时受过这样的苦。
抹了抹眼泪,桃儿道:“福晋,您忍着些。”
婷秀脸色苍白,微微笑了一下,“没事儿,今日别让爷过来了,就说我小日子来了。”
“是。”桃儿应了一声,可还是心有不甘,“为什么不让大阿哥知道,若是大阿哥看见了,也能帮帮您。”
婷秀摇了摇头,“傻丫头,若是大阿哥知道惠妃娘娘磋磨我,他夹在中间,该如何自处?况且,到那时,大阿哥必定会问是因何原因,难不成我要告诉他,我想要孩子想疯了,得了假孕不成?那我以后又该如何面对他?”
“格格实在是受委屈了。”桃儿唤婷秀为格格,可见是心疼坏了。
婷秀调整了一下姿势,看着门外,笑道:“不辛苦,这一生,能嫁给爷,是我最大的幸运。”
第77章 蟠肠鸟枪
好在不久,皇上就宣布要去巡幸塞外,将一到八的众位阿哥都带上了。
婷秀受磋磨的日子总算到头了。没了惠妃的盯哨,她彻底放松了自己,每日里瞧着外面的风景,十分新鲜。
而在巡幸途中,俄国占据雅克萨,大清谈判不拢,康熙最终决定派兵攻打雅克萨。
京城都统府里,众人正和庆徳一一告别。
“庆徳,这是玛嬷请高僧开了七七四十九天光的护身符。你要好好保管,切不可遗失。”
“二哥,这是妹妹让人做的衣服,冬日的棉服也做了两身,哥哥注意着天气,别生了病。”说着就递上了包裹。
“二弟,家里有我,你放心去拼搏。有机会别忘了写封信回来报平安。”
“行了,走吧。战场上切不可三心两意,无论何时都不可松懈,保持警惕。”玛珐拍了拍庆徳的肩膀,“好小子,长大了,自己注意保护好自己。”
庆徳看着自己最亲近的人,一撩袍子,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玛嬷玛珐,孙儿不孝,让二老担心了,孙儿定会照顾好自己。”
说罢,深深看了一眼众人,带着包裹转身就走了。众人直目送的看不见庆徳了,这才转身回了府
……
而到八月之时,荷兰政府派使者访华,康熙彼时还在归途之中,派人快马加鞭,命礼部尚书张英准备一应接待事宜。
而胤礽知道这次就是戴梓大显身手的时机,却也是他遭人陷害的时间。
想着戴梓的性子,胤礽有些头疼,此人太过刚直,不懂处理人际关系。有什么法子能改改这性子就好了。
等众人回了紫禁城,一切收拾妥当后,那荷兰使者也到了城门外。康熙命张英前去城门接引荷兰使者,使者们在驿馆歇息一日后,第二日晚上,康熙命人在保和殿安排晚宴接待荷兰使者。
胤礽在一旁看着,眼见着事情如上一世那般发展。
果然,酒过三巡,那荷兰使者站了起来,将手交叉放到胸前,用蹩脚的汉语说道:“尊敬的大清皇帝,我谨代表我的国家,我的君主,问候您,祝您吉祥如意。”
康熙很开心,“哈哈,蒙德里安使者免礼。”
“尊敬的大清皇帝,我们君主命我带来了送给您的礼物。”说着,就朝随从招了招手,那随从捧着盒子走上前,梁九功接过,递给了康熙。
康熙慢慢打开了盒子,见里面是一把鸟枪,遂看向了荷兰使者,不知是何意。
“尊敬的大清皇帝,这是我们国家新建造出的蟠肠鸟枪,献给皇帝陛下。”蒙德里安很是骄傲,这可是他们国家造出来的,大清都没有的。
康熙久在上位,岂能不懂那荷兰使者的心思,虽然大清的确没有这种鸟枪,但若真这么接了,那我泱泱大国的面子往哪儿放?
将那鸟枪随意放到盒子里,康熙笑道:“呵呵,这鸟枪的确不错,可是,我大清却是早就造出了这种鸟枪。”见那使者变了脸色,康熙接着道:“尔国的美意,朕心领了。梁九功,看赏。”
“多谢大清皇帝陛下。”蒙德里安双手交叉,放至胸前躬身行礼。
没丢了大清的面子,宴席进展的也很顺利,康熙很是满意。宣布了宴席结束,率先带人走了,荷兰使者们一个比一个懵,这,大清何时有了蟠肠鸟枪?莫非消息有误?
众人一脸懵,不过,定然是没有人给他们解惑的。
第78章 召见戴梓
到了第二日,康熙上朝前,突然想起来了戴梓,“梁九功,之前那个戴梓现在何处?”
“回万岁爷的话,那戴梓如今在工部待着呢。”
“嗯,下朝后,让他来见朕。”
“喳,奴才这就去吩咐。”
在工部待的'十分稳当'的戴梓,突然听得康熙召见自己,一时间都觉得自个儿幻听了。
“这位公公,您方才说万岁爷召见我?”说着还指了指自己。
那小太监见戴梓如此有趣,笑着道:“大人没听错,万岁爷招您去乾清宫觐见。”
“好好好,我这就去收拾一番,马上随公公去乾清宫。”戴梓汗颜,他肆意惯了,有时兴起,都是席地而坐。身上这件衣服还是昨日穿的,没来得及换,衣服上还能看见灰尘,实在埋汰。
那小太监也是善解人意的,忙道:“大人不必着急,万岁爷如今正上朝呢,大人只要赶在万岁爷下朝之时过去就行。”
“是,多谢公公。”微微颔首,戴梓忙跑进他那个小屋,将自己给倒拭了一番,这才跟着那小太监站在乾清宫门外等着。
等到康熙下朝回来后就看到戴梓伫在乾清宫门口。
“微臣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起来吧,跟朕进来。”说罢,康熙抬脚就进了乾清宫,而戴梓忙站起来跟在了康熙身后。
康熙坐在龙椅上,端起茶杯,用盖子轻拨了拨茶叶,自在的喝了口龙井茶,“可知朕叫你前来所为何事?”
戴梓微微低着头,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不知。”
康熙也就随意一问,对戴梓的回答并不很在意。
“梁九功,将昨日荷兰使者送的礼物拿来。”
“喳。”
很快,梁九功就抱着盒子回来了。
康熙将那蟠肠鸟枪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一下,又将枪递给了戴梓。“怎么样?可能造的出来?”
戴梓看着盘肠鸟枪,说道:“回皇上的话,若是这把枪可以由奴才随意拆卸,奴才有八成把握造出来。”
“好,这把枪便赏你了,朕等着你给朕一个大惊喜。”
戴梓忙行礼道:“奴才定竭尽全力,不负皇恩。”
“嗯,下去吧。”
康熙忙着批折子,戴梓识趣儿的跪安告退。
而戴梓回了工部,就将自己关进了他的专属小屋里,这一关就是七天,若不是有胤礽特意安排的小太监给戴梓送吃食,说不得戴梓能活活饿死。
“哈哈哈,我成功了。”戴梓高兴的一拍桌子,这下可算是能给万岁爷交代了。
又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戴梓造好了十把蟠肠鸟枪。
次日一早,戴梓就等在了乾清宫外,等康熙下朝回来,看到戴梓,都吓了一跳,这人几天不见,怎么瘦成这样了?这一张脸上就只剩下了一双和兔子似的红眼睛。
戴梓见了康熙,忙上前行礼道:“微臣给皇上请安。”
“嗯,起来吧。”
等戴梓站起来,康熙这才看见戴梓脚边放着一小箱子。戴梓还十分宝贝的想要抱起来,只是,似乎箱子太重,戴梓没抱起来。
不忍见戴梓跟个二傻子似的蹲地上,康熙咳了一声,问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戴梓听了康熙问话,也不忙着抱盒子了“回皇上的话,这里面就是您命微臣造的蟠肠鸟枪,臣给造出来,皇上请过目。”
说罢,就打开了箱子,也不顾着这是在乾清宫门口了。
第79章 南怀仁
康熙很是震惊,他也就是随便一吩咐,没想着能造出来,没成想,竟成功了。
顺着戴梓的动作,就朝箱子里看去,这一看,可了不得,竟是有十把蟠肠鸟枪。
“行啊,戴梓,你可真是个人才。”康熙很开心,这下在荷兰人面前吹的牛皮能圆过去了。“可试过没有,能不能打出去?”
“回皇上的话,微臣昨日在教场试过了,十把鸟枪,全都能用。”戴梓很是骄傲。
“好,梁九功,看赏。”
康熙高兴,这赏赐就很大方,送了戴梓不少奇珍异宝,直把戴梓美的,都要飘起来了。
到了第二日,康熙又特意安排了一场晚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将那十把蟠肠鸟枪送给了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当下就愣了,原来大清是真的早就造好了蟠肠鸟枪啊。果然,不愧是天朝上国,大清实在是富强。
蒙德里安不知道,可京城里的这些文武大臣能不知道么。后来听到是工部的戴梓用了几天时间给造出来了,都是十分佩服。一时间,戴梓倒成了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只是,有一人却十分不满,见那戴梓得了康熙的赏,捉摸了一下,起身就朝着乾清宫走去。
“梁公公,万岁爷可有时间见我?”
“呦,南大人,好久不见。”
“呵呵,梁公公此话可是让怀仁惭愧极了。”南怀仁陪着笑,打着哈哈。
梁九功打趣了一句,便回道:“万岁爷正批折子呢,南大人在此稍等,咱家这就去给您通报一声。”
南怀仁拱手说道:“劳烦公公。”
梁九功转身进去了,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南大人,皇上请您进去。”
随梁九功进了乾清宫,南怀仁也不敢抬头看康熙,低着头请安:“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平身吧。”康熙叫了起,却也没停下手里的笔。“有何事启奏?”
“回皇上的话,臣是来向皇上禀报,臣的国家建造了一种子母炮,威力无比。”
这事儿让康熙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见康熙感兴趣,南怀仁不由得脸上带笑,向康熙解释道:“回皇上的话,那子母炮,分子炮和母炮,一个炮身可装好几个子炮,这些子炮挨个儿进到母炮后腹,一个射出后自动换下一个,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强。”
那南怀仁乃是比利时的国民,因听闻大清乃是天朝上国,想着在大清拼出一番事业。没想到,自从来到大清,这么多年来,皇上也只是吩咐好生招待罢了。他如今明白,要想做个人上人,就得得到皇上青眼。
故此,才有了这一出向皇上献神器的戏,虽然他并没有真的子母炮,仅仅知道些子母炮的特点,但只要皇上感兴趣,谁敢说这不是一次机会呢?
康熙果然被南怀仁说的兴趣大增,但知道南怀仁并没有工程图纸后,这兴趣也就减了一半。
不过,康熙仍然命南怀仁建造子母炮。
南怀仁见目地达到,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向康熙承诺,一定将那子母炮建出来。
回了自己住的院子,南怀仁还好心情的倒了一杯红酒,憧憬着以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好生活。
第80章 以和为贵
且不说南怀仁究竟能不能造出子母炮,只说到了九月份,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发来了请和书。
康熙叫来了张英、明珠、索额图等一众大臣,以及胤礽胤褆两位阿哥于乾清宫商讨此事。
“大家都传阅着看看。”
梁九功接过请和书,送到了胤礽手里,胤礽看过后交给胤褆,之后一一传阅了一遍。
等众人都看过后,康熙开口了,“众爱卿觉得此事应如何做?是和还是战?”
胤礽首先开口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应战。”
胤礽主战,这倒是让康熙惊讶什么,他以为主战的应是脾气暴躁的胤褆呢。
“说来听听。”康熙很感兴趣。
胤礽知道若不说清楚,以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是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回皇阿玛的话,犯我国土者,寸土必争。”
胤礽说的很坚决,包括康熙在内的一众大臣都被震撼到了。
胤褆正是毛头小子愣头青的时候,被胤礽一说,心潮澎湃,“皇阿玛,儿子愿出战。”
这时,户部尚书弱弱地说了一句:“万岁爷容禀,国库空虚,恐不足以支撑战事。”
好嘛,这下可真是给众人泼了一盆凉水。
而御史李煜又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应以和为贵。如此方能显出我大国风范……”
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无非是说不和俄国计较,让天下人都看看我大清身为天朝上国的气量。
旁边胤礽听得都要翻白眼了,就是因为这种自大的思想,最终才到了前世受人欺凌的境地。
康熙听着众人发表意见,一时间也做不出决定,遂决定明日大朝再议。
而胤礽出了乾清宫就对那李煜笑道:“想必大人在平常生活中亦是十分大方和气的。”
李煜不知胤礽何意,微微颔首道:“太子殿下过奖了。”
胤礽嘴角勾起,没说话,转身就走了。
回了毓庆宫,胤礽将徐卫叫了过来。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命人在城里热闹的地方说几句话。”
胤礽在徐卫耳边交代了一番,徐卫面色怪异的出了书房。
胤礽手底下的人速度还是很快的,不一会儿,京城里就传开了,御史大人李煜,乐善好施,无论是有钱有权的,还是街头行乞的,只要去了他的府上,都能得到很好的招待。
起初大家都不信,后来还是胤礽命暗卫扮成托儿,进了李煜的府上,围观群众皆守在门外等着李煜的反应。
李煜本不想招待那名暗卫,只是无奈暗卫嘴皮子比较溜,直把李煜夸成是世所罕见的大好人。
李煜见京城百姓都知道了自己的名气,万分骄傲,挥挥手就让下人招待了那名暗卫。
等那暗卫吃饱喝足出了李煜的府,老百姓们一下子就围了上去,都想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很好的招待。
暗卫也不废话,暗自用内力喊道:“大家放心吧,李煜大人果然是极和善,大家放心吧。”
有了带头的,老百姓们一下子就去了御史府,若被人拦了,只管使劲夸李煜好。
而李煜被如此多的人夸赞,一时脑子短路,挥挥手就让众人进了府上,命下人们好好招待。
第81章 脸皮咋那么厚呢
有了第一批就有第二批,慢慢的李煜也招架不过来了,这么多人,再吃下去,不是要把他家给吃空了?
急忙命人关了府门,只是老百姓们还是围在李煜府外不肯走。
好在胤礽并没有想着只管放火不管灭。掐着时间,让京兆府尹派兵去护卫李煜的府邸。
这事儿康熙当然知道,只是没插手,就当看个热闹罢了。没成想,竟造成如此大的反应。
而李煜也反应过来,他这是被人整了,想着之前胤礽说的话,李煜也是敢怒不敢言,更是想不明白胤礽此举何意。
等到第二日大朝,康熙说起此事之时,果然一些顽固派的臣子极力主张以和为贵。
胤礽此时站了出来,“皇阿玛,儿臣有些事情想要问问李煜大人。”
“问吧。”康熙也很好奇,胤礽会说出什么。
胤礽笑眯眯的问道:“李煜大人,不知昨日感觉如何?”
李煜嗫嚅道:“微臣倒是想知道太子此举何意?”
“哈哈哈,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昨日李煜大人不是主张以和为贵么,还说要体现我天朝上国的风范。胤礽想着让李煜大人体验一下天下第一和善人的感受。怎么样,感觉如何?”
李煜听了就是一噎,也不理胤礽了,直接就跪在大殿中央,对着康熙诉苦,“万岁爷容禀,臣昨日招待了京城十分之一的百姓,家底都要空了。”
这说的倒是真话,李煜昨日让人一统计,恨不得抽死自己。
康熙暗暗撇了胤礽一眼,这下玩脱了吧。
胤礽摸了摸鼻子,暗道:这就是给他的教训。
胤礽也没让康熙为难,直接与那李煜对峙,“李大人,这可是你昨日说的,要展现大国风范,以和为贵;胤礽只不过是想让你体验一下京城第一和善人的头衔罢了。大国风范和京城第一和善人,这不是差不多么?”
李煜愣了,原来太子是怪自己主和呐,只是他所学知识,就是以和为贵呐。
好吧,李大人这纯粹是书呆子的代表。
胤礽说完,满朝文武都知道了胤礽何意。康熙也是宠溺一笑,保成真是太任性。
李煜却是豁出去了,誓要和胤礽对着干,“太子殿下,若是坚持出战,那边关百姓如何生活?国库空虚,又该如何支持打仗?”
李煜这话一出口,还是获得不少人的同意,这的确是个问题,康熙这看着胤礽,等他的答案。
胤礽眉头一挑,小样,想考我?可爷的目地本就不是要出战。“李大人考虑的极是,因此孤真正想说的是,答应了俄毛子的请和亦是可以,只不过,那俄毛子占着的城池应该还回来了吧?如今,打不过了,却还占着我们的城池,欺辱着我大清的臣民,还要握手言和。脸皮咋那么厚呢?”
胤礽一通话说出来,众人都默了,俄毛子确实过分了,脸也忒大了。
“臣觉得太子所言极是。”索额图作为太子一派当先站出来表态。
之后一个个的都站出来附议以表自己的态度。李煜见此情形,也跟着表示了同意太子。
康熙见大家都同意了,便也拍板决定,驳回彼得一世的请和书,除非俄国归还大清的领土。
第82章 最高指令,打
而俄国那边知道了康熙驳回了请和书,也杠上了,就是不还侵占的城池。
于是,康熙下达最高指令,打,必须将俄毛子打回去。
“老爷,老夫人,二少爷写信回来了。”门卫一收到庆徳的来信,就发挥了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春晖阁。
这一路嚷嚷的,全府的人都知道了,书凝刚好在花园,听到了下人们的谈话,也不顾及大家闺秀的礼仪了,跑着就到了春晖阁。
“玛珐、玛嬷,听下人们说二哥来信了,是不是啊。”书凝一路跑着进了春晖阁,此事还气喘吁吁的呢。
老夫人看着书凝的做派,皱了皱眉头,倒也没说教她。
“是是是,是你二哥来信了,这不,正想着去叫你呢,你就来了。凝儿快来看看。”石华善眯着眼睛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就交给了书凝。
书凝接过看了一遍,庆徳来信说本来大军都准备好回京了,可俄国不愿归还城池,边关将士十分气愤,都说誓要将俄毛子打回俄国去。他如今手底下管着四百来号人,算是个小把总了,正七品的官职。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会争取再立几功,将这官职升上一升。
又说十分想念家里众人等等,还说他一切都好,多亏了之前武师傅教的好,与敌军交战之时从未受伤,要家人安心云云。
知道了庆徳一切安好,书凝也就放心了。只是有一疑问,她实在是想不明白,再三思索,还是问了玛珐,“玛珐,皇上为什么没有同意俄国的请和书?”她只知道大清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放弃了原属于大清的领土。如今康熙皇上驳回了请和书,是历史发生了改变?还是历史上本就有此一事?
石华善想着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遂对书凝说道,“是太子殿下的功劳,有些顽固派的大臣主和,被太子殿下给收拾了。你也是知道的,就那个前两天的御史李煜大人,他招待了京城近十分之一的老百姓,家产几乎都没了。其余的主和派的人,哪个还敢开口?后来在那大殿上,太子殿下说了,要请和也可以,只是这城池要还回来,哪有占着我们的城池,欺辱着我们的百姓,然后来求和的?天底下没这道理。”喝了一口水,石华善接着道:“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被太子殿下说服了,万岁爷也就顺势驳回了俄毛子的请和书。”
书凝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情况,那看来这太子殿下一点都不像历史上说的骄奢淫逸呐,这不是挺有头脑的么。
“要说这太子殿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石华善啧啧称赞,令书凝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一些对胤礽的看法。
若是胤礽知道了石华善如此给力,令他的追妻之路顺遂了不少,说不得得多开心。
老夫人见这爷孙俩一时半刻停不下来,便命人先去准备膳食,顺便去看看少夫人,也就是富察和卓身子如何。
富察和卓如今九个多月了,大夫说了预产期就这几天,家里人都绷紧了一根弦,还演练了几遍,只等着富察和卓生产了。
第83章 八天造出了子母炮
二十五年时很快过去了,书凝大嫂富察和卓在十月中旬给富达礼生了个嫡子,这也是瓜尔佳府后继有人,因着边关正打仗,孩子的满月礼就低调的办了办,石华善翻了好些天的书,就为了给孩子起个寓意好的名字,最终定名为谷梵,瓜尔佳氏谷梵,乃为美玉之意。
而一心盼望怀孕的大福晋婷秀,在二十六年的开春如愿以偿,有了好消息。惠妃为了期盼可以得个嫡孙子,日日在菩萨跟前诵经祈福。
为支持雅克萨之战,康熙特意从江南调粮食,如今四个月过去了,仍然攻不下城池,这让康熙十分上火,如此就对南怀仁所说的子母炮更加上心,就盼着南怀仁能研究出来,能早日用在战场上。
只是,这南怀仁实在是令人失望,康熙坐不住,在乾清宫里来回走,最终让他想到了一个人,“梁九功,去让戴梓过来。”
“喳,奴才这就请。”
梁九功对戴梓可是记忆深刻,这可是七天造出来蟠肠鸟枪的人,这样的人物,说不得以后会是康熙身边的红人呢。不敢耽搁,命跑的最快的徒弟,到工部去宣戴梓觐见。
这边戴梓得了召见,不敢耽搁,就穿着一身脏衣服去了乾清宫。
“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请起。”
戴梓依言起身,等着康熙下令。康熙本来很着急,可是见了戴梓这一身脏衣的过来,也有心情打趣戴梓了,佯怒道:“你这是在土堆里打滚去了?成何体统?”
康熙的龙威,谁能受的住?戴梓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请罪,“奴才错了,请皇上责罚。”
见戴梓不识逗,康熙无奈一笑,说道:“是该罚。这样吧,朕在南怀仁那里听说他们国家造了一个子母炮,朕也想要,你尽快给朕造出来。”
“微臣领命。”戴梓领了命,就准备躬身出去,而康熙也听说了戴梓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怕戴梓没人照顾死在工部,特意派了一个小太监,在戴梓研制期间专门照顾戴梓的起居生活。
康熙如此关心自己,这令戴梓十分感动,研制起来,很是比从前还要认真刻苦三分。
皇天不负有心人,戴梓在八天内成功造出了子母炮。
“好,哈哈,好。”戴梓一拍大腿,眼神锃亮,可见他有多激动。
“阿福,走,我们去乾清宫找万岁爷去。”戴梓也不收拾自己,当先出了小屋。
而阿福放下盛着饭食的碗,颠颠儿的跑过去帮戴梓推子母炮。
到了乾清宫,却被告知康熙在永和宫,好在留守乾清宫的是魏珠,知道戴梓的事情重大,便卖戴梓一个好,亲自跑到永和宫去向康熙禀报。
康熙知道戴梓推着东西过来后,不再久留,带着梁九功等人疾步朝乾清宫走去。
德妃送走了康熙后,身边的大宫女儿秋霜在德妃面前抱怨道:“这魏公公怎的这会儿过来了,这不是跟娘娘您过不去么。”
一听秋霜这话,德妃眼刀子唰的一下就射了过去,秋霜立刻就噤了声。
“当然是国事要紧,若是以后再发这些牢骚,你这大宫女的位置就滕出来吧。”说罢,德妃转身就进了永和宫,秋霜亦步亦趋的,再也不敢乱说话。
第84章 威远大将军
康熙乘着御撵,很快就回了乾清宫。
见康熙御撵回来,戴梓急忙上前行礼,“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起快起。”康熙急得看都没看戴梓一眼,只巴巴地盯着旁边的黑疙瘩。“这个可是子母炮?”
“回皇上的话,这就是微臣造出来的子母炮。”戴梓很骄傲呐,一口大白牙都要呲出来了。
康熙也没与他计较失礼的问题,“可试过了?”
“回皇上的话,还没有。此炮射程较大,需要在一个宽敞些的地方试炮。”
“对对对,你说得对。”康熙眼珠一转,有了,“梁九功,快,去命御前侍卫开路,朕要去郊外试炮,提前将百姓们疏散开。”
“喳。”
梁九功回了一声,就跑出去找人了。万岁爷可是好些日子没露个笑脸了,今日这子母炮说不得就解了皇上的烦恼了。
御前侍卫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提前通知了老百姓们,万岁爷要试验新型火器。京城老百姓都十分配合,自觉疏散道路,助康熙一行人顺利到达了郊外。
“戴梓,可就看你的了。”康熙拍了拍戴梓的肩膀,一脸期望。
“万岁爷,请好吧。”
戴梓对自己还是很自信的,一顿倒饬,就准备点火。
戴梓一边拿着火把,一边对康熙道:“万岁爷,臣这就点火,声音可能有些大,您捂着些耳朵。”
“赶紧点吧,废话那么多。”康熙实在是急得不行。
戴梓见此,也不废话,直接上手就点。
等引线点完,只听'嘣'的一声,炮弹从母炮后腹飞出,直飞了三十米才落到地面炸开。
康熙看着远处的大坑,反应了几秒钟,才回神。“好。果然是威力无比。”
戴梓也是激动,“万岁爷,此炮可打中三十米之内的东西,若超过三十米,恐怕不好瞄准。”
“可以了,这个距离足够了。'子母炮',这名字不好听。”看了看子母炮,康熙道:“'威远大将军',以后子母炮就叫威远大将军。”
“皇上,这名儿好,威风十足,称得上此炮。”戴梓很捧场,夸的康熙乐的不行。
“戴梓,朕命你为工部侍郎,工部人手随你调配,以最快的速度建造子母炮。以半个月为期,半个月之后,朕要你带着威远大将军奔赴边关。”
戴梓一撩衣袍,跪下行礼道:“是,微臣定不辱使命。”
……
半月之后,戴梓果然没有让康熙失望,造好了15个威远大将军,并几百火炮。
康熙亲自送戴梓出城,直言若战争胜利,给他封爵。
戴梓出城前赴边关,而南怀仁听到康熙说的话,对戴梓,那是更加记恨。觉得是戴梓让他在众人面前丢脸,更是抢了自己加官晋爵的路。他想了一条毒计,想要报复戴梓。
而胤礽见戴梓同上一世一样,仅仅八天造出子母炮,深得皇父器重。为戴梓骄傲的同时又时刻注意着南怀仁。
“徐卫,命令我们的人,时刻监视着南怀仁。”
“是。”
“还有,让皇阿玛给我的侍卫一路随行,暗中保护戴梓。”
“是。”
安排好了一切,胤礽这才放下心来。没有比在赴往边关之路动手更好的时机了,耽误了战事,无论戴梓造出什么样的神兵利器,皇阿玛一定会处罚戴梓。因此,南怀仁一定会在戴梓行军途中动手。
第85章 不能因噎废食
胤礽安排好了一切事情,只是,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需要他自己去做。
“徐卫,守在门口,无关人等,全部不见。”
“喳。”
胤礽转身进了书房,徐卫很有眼色的将房门关严实,守在门口,亦是一脸严肃。
而书房内的胤礽,翻了不少资料,他需要给康熙上道折子。上一世,戴梓被诬陷,康熙一向英明,又怎会被南怀仁蒙蔽?最终判了戴梓流放,主要是康熙怕了。
因为大清,是靠八旗铁骑打下来的江山,而戴梓所造子母炮,威力无穷,若流传出去,一旦有人图谋不轨,那大清就危险了。
皇父此举虽合情理,但皇父却没有想到百年之后,我大清却被洋人用火枪打的满目疮痍。
因此,胤礽必须让康熙明白火器的重要性。如此,戴梓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理清楚思路,胤礽快速下笔,将所思所想,写了满满一折子。
写完后,胤礽仔细校正了一遍,等笔迹风干后,胤礽收好折子,领着徐卫就朝乾清宫走去。
“儿子见过阿玛,阿玛吉祥。”
“保成来了啊,快快起来。”
康熙今日心情很好,戴梓率人去支援边关,有了火炮,战争定很快就结束。他如今就像那姜太公,稳坐钓鱼台。
“保成,怎么这会儿来了?”
胤礽将折子递上,笑着道:“阿玛看看儿子写的折子。”
“好啊,胤礽给朕递折子可不常见。”说着就打开折子,看了起来。只是这越看,康熙的脸色也严肃。
合上了折子,康熙道:“保成,先回去吧,你说的事情,朕知道了。”
“是,儿子告退。”说罢,就退出了乾清宫。
胤礽知道康熙对于火器,十分慎重,因为牵扯到了八旗铁骑。只是他在折子里写明了,可将火器配与八旗铁骑,不仅可提高八旗战斗力,而且还尽量保全了八旗铁骑的性命。
况且,有了火器,大清将不惧任何外敌。若是怕技术流出,加强对火器和技术人员的保护及监视即可,实在不可因噎废食。
有了他上的折子,阿玛可能会犹豫,考虑火器的弊利。但只要皇父犹豫了,那戴梓就安全了几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保下戴梓。
……
一连几日,南怀仁都没有动作,这让胤礽对他的监督更是加大了几分。
终于,手下人禀报南怀仁有了动静。胤礽命人跟紧,看南怀仁究竟有何动作。
下人禀报,南怀仁去见了陈宏勋,两人在房内密谋了半天。
这陈宏勋,乃是张献忠的养子,明朝起义军的现任掌舵人,如今已归降了大清,手下人手虽不多,但却遍布全国各地。
南怀仁能找到陈宏勋,看来这几年,他在大清内经营了不少人脉。
“徐卫,去给那些暗卫传孤的命令,必须保护好戴梓以及火器的安全,另外,盯着些靠近火器的人,只要有可疑动作,立刻拿下。”
“喳,奴才这就去传令,用最快的速度传给那些暗卫。”
“嗯,还有,派人给戴梓传信,就说有人盯上他了,让他自己注意言行。”
“是。”徐卫不明白太子为何对这戴梓如此看重,但也不敢耽误,急忙命人去传信。
第86章 阴谋
这边,戴梓听到了胤礽的传信,也重视了起来,他虽耿直,但对于官场上的事,也是知道一些的。
知道有人要对他下手,戴梓命自己的心腹日日在火器旁巡视,就怕有人趁他不备,破坏了火器。
在多方防备下,最终让胤礽他们抓住了南怀仁派来的人。那人意图将火器浇湿,使得威远大将军无炮弹可发。
抓住了人,戴梓等人也只是命将士严加看管,准备等回到京城,交给康熙处置。
而胤礽知道,这只是开始,南怀仁必定还有后手。命人加紧了监视,最后发现那南怀仁找了一善访字迹的奇人。
这下,胤礽明白了,南怀仁这后手与前世一样。前世时,南怀仁是诬陷戴梓与南洋勾结,今生亦是诬陷戴梓与他国勾结,只是,应该会换成俄国吧。
成竹在胸,胤礽也就放松了下来,只等着抓人了。
“马先生这字模仿的实在是妙,太像了。”
南怀仁啧啧称奇,而他口中的先生看着信纸,很想撕掉它,只是,家人都在南怀仁手上,他不得不听命于南怀仁。
“我的家人,你该放了他们了吧。”
“先生放心,等此事了了,我定会放了你的家人。我向上帝发誓,不会亏待你的家人。”南怀仁摸着胸口起誓,马先生却暗暗撇了撇嘴,只觉得这南怀仁实在无耻。
拱手告辞,马先生就回了自己的住所,只是,推开门儿,就见一华服公子坐在自家正堂。
马先生试探地问道:“不知公子是?”
“我是谁,你并不需要知道。我知你家人都在那南怀仁手里,我可以帮你救出你的家人。只是,南怀仁要你仿造的信件,我要你再写出一份来。只是,这上面的名字,我要你给改成南怀仁。”
马先生也想报复南怀仁,只是苦于无权无势,没有办法。如今有人帮着他教训南怀仁,他当然乐意了。“那我要先见到我的家人。”
华服公子,也就是微服出宫的胤礽,摇了摇扇子,说道:“可以,你那家人都已被我救出,现在很安全。只要你写完就可以见到他们。”
马先生一合计,对自己没有坏处,便十分干脆的磨墨,铺纸。模仿着南怀仁的字迹,写了一封给俄皇彼得一世的信。
胤礽看了看信的内容,见确实无误后,命随从领着马先生去见他的家人。
之后,胤礽又命人给南怀仁传假消息,让他误以为派去的人得手了,戴梓带去的炮弹全部被水浇过,不能使用,耽误了军情。
那南怀仁果然上当,也不想着辩清真伪,就进宫去找康熙汇报。
“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了一眼南怀仁,康熙冷冷地道:“起吧,你怎么来了?”说罢,就又俯首批折子,一点儿都不想看南怀仁。
“回皇上的话,臣的教徒昨日来拜访臣,说起了路上的见闻,臣觉得事关重大,所以特意来禀报。”
“哦,说来听听。”
“是。回皇上的话,臣的教徒说,在途中看到一伙军队,一个个都拉着马车,只是那马车却都是湿的,很是好奇军队怎么会搬运湿的东西,因此,才对臣说起此事。”说到这里,南怀仁停顿了,偷偷抬眼打量康熙,还做出一副犹豫的样子。
康熙看见南怀仁的动作,便道:“接着说。”
“是。臣是想着,近期有一伙军队,还拉着厚重马车的,只有戴大人那一队。若是马车都湿了,那车上的炮弹必会受影响,不能发射。此事事关重大,虽是臣的猜测,但臣不得不禀报。”说完,南怀仁就低下了头,以表诚恳。
康熙看着南怀仁久久不语,这南怀仁,学人家搞阴谋,却学了个半截,有这么多破绽,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实在是蠢极了,怪不得那么长时间都造不出子母炮。
第87章 无权抓我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
南怀仁出了乾清宫,只是这越想越觉得康熙的表情有些怪。他怎么都不震怒呢?怎么那么平静?是我表达的哪里出了问题么?
若康熙知道了南怀仁心中的疑问,定要讽刺一番,你说的话,哪哪儿都是漏洞。
“梁九功,给朕进来。”康熙实在是被南怀仁拙劣的演技恶心到了,这不,气不顺,朝着梁九功发火了。
梁九功急忙推开门,疾走至康熙面前说道:“奴才在,不知万岁爷有何吩咐?”
“哼,戴梓那边有没有传回来的消息?”
“回皇上的话,刚刚传回来。”
“怎么不呈上来?你这奴才,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梁九功实在是委屈,噗通一声就跪下了,“皇上,奴才冤枉啊,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您正召见南大人么。”
“咳,咳”,康熙有些不好意思了,“嚎什么嚎,怎么的,朕还不能说你两句了?”
“回万岁爷的话,那当然能了,万岁爷是奴才的主子,主子要奴才咋样就咋样。”
“行了行了,别贫了,赶紧着给朕拿来。”
贫了两句,梁九功也知分寸,“喳,奴才这就去取。”
待梁九功取来信件,康熙撕开信纸就看了起来,只是,越看越生气,“这南怀仁,不知哪里来的胆子,竟敢破坏火器,延误军情,实在罪该万死。”
原来是戴梓向康熙上书,说有人故意往火器上喷水,意图毁坏火器。
而梁九功见康熙震怒,赶紧将头低下些许,唯恐被波及到。
康熙一拍桌子,气道:“哼,梁九功,去,让京兆府尹将南怀仁府邸给朕圈起来。”
“喳,奴才这就去。”
……
这边,南怀仁慢悠悠地走到府邸,刚坐下,还未喝一口茶,就见京兆府尹带着人马将他的府邸围了个干净。
南怀仁赶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向京兆府尹拱手说道:“府尹大人,不知,您这是何意?”
“南大人,破坏火器,延误军情,证据确凿。来人呐,抓起来。”
京兆府尹一发话,手下的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南怀仁绑了个结实。
南怀仁见事情败露,慌张了几分,强自镇定道:“你们不能这样做,我是比利时国家的臣民,你们无权抓我。我来到大清是想和你们友好交流的,你们不能这么对我。”
京兆府尹拍了拍南怀仁的脸,说道:“无权抓你?今日就让你看看,到底有没有权利抓你。”
“来人呐,给本大人搜,里面的东西,无论大小贵贱,全部给我带走,尤其是一些信件、书籍什么的,检查仔细喽。”
一众侍卫齐声说道:“是。”
侍卫们翻箱倒柜,一会儿,南怀仁精致的府邸就乱的不成样子。南怀仁一直挣扎,试图阻止,只是,无济于事。
这时,一侍卫脸色凝重,疾跑到京兆府尹面前,将手中的信件呈上,说道:“大人,请看此信。”
京兆府尹接过信件,这一看,可不得了了,好你个南怀仁,竟敢勾结俄皇,罪无可恕。
瞪了南怀仁一眼,京兆府尹怒道:“带走,给我好好'伺候'南大人。”
“是。”
府尹说的伺候,可不是普通的伺候,等那南怀仁到了大牢,各种酷刑轮番上,一轮儿下来,南怀仁就被折腾的不成样子了。
第88章 落后挨打
而乾清宫里,康熙看着原本拨给胤礽的暗卫的汇报,有些疑惑,胤礽怎会对这火器如此上心,还特意命人保护戴梓保护火器?
“梁九功,去请太子过来一趟。”
“喳。”
梁九功派魏珠去传太子,不一会儿,太子就来了乾清宫。
“儿子给阿妈请安,阿玛吉祥。”
“保成快起来。”
胤礽依言起身,说道:“阿玛,不知您唤儿子前来,可有何事?”
“你看一下这个。”康熙说着就将从南怀仁那里搜出的信件递给了胤礽。
胤礽打开一看,暗道:果然,就知道是南怀仁的事情。
“阿玛,南怀仁这等小人,必须严惩。”胤礽表现的很激愤。
康熙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南怀仁敢背叛大清,那就必须受到惩罚。”看了胤礽一眼,康熙接着道:“阿玛只是很好奇,你怎么对戴梓和火器这么上心?还将阿玛送给你的暗卫都派出去了?”
“这个啊,回阿玛的话,儿子是想着那南怀仁说他的国家早就造出了子母炮。这说明,在他的国家,火器是十分受重视的。若是有一日,哪个国家掌握了更加先进的火器,来攻打我们,而我们手里又没有厉害的火器,那我们岂不是那砧板上的鸡,任人宰割?”胤礽试图将火器的利害关系对康熙讲明,从现在开始,慢慢改变百年后的历史。
康熙听了胤礽的话,深以为然,只是他心中的担心仍在。既然和胤礽说开了这事,那边全说出来,说不得胤礽有别的想法能给自己启发呢。
“阿玛懂你说的了,落后就要挨打。可是,大清,是我满族建立起来的,统治着人数是我们几十倍的汉人。若是有一日,这火器的技术被泄露,那我们满人,岂不是危险了?”
“阿玛,如今大清在您的管理下,百姓们生活虽不富裕,但也算太平。若有人挑起战乱,恐怕老百姓就第一个不愿意。只要我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好好管理着大清,不骄奢淫逸,不与百姓为恶,老百姓们是不会想着反我们的。再者说了,难道皇阿玛英明神武,会管不住一个小小的火器配方及人才么?”
康熙听了胤礽的话,深思了起来,难道真的是自己多虑了?
而胤礽见康熙没反应,又说道:“阿玛若是不放心,那大可从我满族子孙里挑出一些机灵聪明的,让戴梓好好教导,将人才都掌握到我们的手里。”
康熙一听,说道:“嗯,这办法可行。这样,等戴梓回来了,朕就命人选些机灵的,让戴梓好好教导。”
胤礽见康熙同意了他的提议,心中略喜,这戴梓,他总算保住了。
京兆府尹命人将南怀仁房里的信件、书籍整理好之后,这才带着证物赶去了乾清宫。
“万岁爷,京兆府尹求见。”
康熙端坐了姿势,沉声道:“宣。”
梁九功得了令,忙出去将京兆府尹带了进来。
“微臣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见过太子,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爱卿平身。”
康熙看着京兆府尹,直等他站直后,才道:“这会儿过来,可是那南怀仁出什么幺蛾子了?”
“回皇上的话,微臣在南怀仁的住处发现了这封信。”一边说一边将信递给了梁九功,由梁九功呈给康熙。
康熙打开一看,气极了,“放肆,竟敢勾结俄国,毁我火器,给朕推菜市口斩了他。”
康熙气昏了头,胤礽却是知道事情不能这么做,“阿玛,这南怀仁,不能就这么处死了。”
康熙正气头上,对胤礽也没好气道:“那你说,要怎么做。”
“阿玛,那南怀仁平日里无事就向百姓们宣传他们的教会,如今已有不少百姓成了他的教徒,冒然处死南怀仁,怕是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胤礽说的在理,康熙也不得不三思,“那如今该如何做?”
第89章 一天天的没个正形
这时,京兆府尹弱弱地来了一句,“万岁爷,奴才有一法子,不知可不可行?”
康熙撇了他一眼,“说来听听。”
“喳。奴才是想着,可以向老百姓们讲明此事,就说南怀仁勾结俄国,毁坏火器,延误军情,致使边关将士于危难之中。如此一来,几乎所有的百姓们都站在了我们这一方,而那些教徒们,知道南怀仁做出如此损人利己之事,想必也不会再帮着南怀仁了。”
康熙和胤礽听后都觉得不错,“这法子可行,京兆府尹,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喳,微臣领旨。”京兆府尹很激动,他也有为康熙出谋划策的一天,行礼之后就嘚瑟的出了宫。
胤礽见康熙没事吩咐了,便想告退,想着出去监督监督太子府的建造。
康熙见他这么悠闲,心里不平衡了,咆哮道:“一天天的乱逛,就不能有个正经差事呐,是谁说的要在工部做出一番事业的?啊?”
胤礽无语了,康熙这典型的心里不舒服呐,“阿玛说的哪里话,儿子在工部可是捣鼓了许久,今日才得空出去看看府邸,而且还要给老祖母和玛嬷还有弟弟们买些东西呢。”
康熙一听,其他人都有了,怎么的就落下自己了?皱了皱眉头,正准备说教胤礽呢,就听得胤礽说道:“当然啦,怎么能忘了我英明神武的阿玛呢,儿子听说京城里有家祖传的狗皮膏药,效果非常好。您每天都坐着批折子,这对腰实在不好,儿子想着买些来,让您试试,看可否能缓解些您的疼痛?”
见胤礽还是想着自己的,康熙紧皱的眉头也就松开了,嘴角勾起,嗔怪道:“一天天的没个正形,身上银子可够?”康熙也不等胤礽回话,就又对梁九功说道:“梁九功,去给太子拿些银两来。”
“喳。”
胤礽还没反应过来,就见梁九功揣着银票递了过来,胤礽看着银票,心里暖的不行。
“那儿子可就不客气啦,弟弟们实在是太能吃醋了,缺了谁的礼物都不行。”
“哼,你就是太和善,端起你太子的架势来,谁敢在你面前放肆?”说是这样说,康熙对于儿子们兄友弟恭还是很满意的。
胤礽对康熙的话不置可否,行一礼,就出了乾清宫。他还急着去设计他和小媳妇儿的婚房呢。
听说小媳妇儿的玩偶店刚出了一款新玩偶,他要去看看,挑一些回来,也好装饰他们的婚房。
马车哒哒哒的行驶,很快就到了太子府,胤礽一下车就有工部督建的官员前来迎接。
“微臣给太子殿下请安,太子殿下吉祥。”
“大人请起,孤今日来就是想看看太子府建的怎么样?”
这下,那督建官员便清楚了,连声说道:“太子殿下请随臣来。”
胤礽在前走,那官员就在斜后方为胤礽一一解说,待走到正院时,胤礽看只栽了些树,种了些花卉,比起别的院子来说也就稍大一些罢了,胤礽眉间微蹙,说道:“将正院和后面那个房屋打通连起来,建个池塘,还有,在花园边,给孤建个凉亭,秋千架。”
那官员一听都愣了,这得多期待未来太子妃呐,他以为太子就是随意过来看看罢了,没想到竟真的是来指点的。只是,他这太子妃都还没定呢吧,就这么上心?隔壁大阿哥府,也没见有这么多要求呐。
吐槽归吐槽,那官员还是连连保证,定按太子要求改造正院。
第90章 第一朵金花
这边戴梓顺利到达了雅克萨,有了火器相助,守关将士势如破竹,不到半月,就将俄毛子打回了俄国。
俄皇彼得一世火速发来了求和书,因为长时间打仗,老百姓们不堪重负,康熙顺势答应了求和,敲诈了不少好东西,这才算结束了雅克萨之战。
经此一事,康熙更加了解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对胤礽之前上的折子更是深以为然,对于戴梓更加重视起来。而对于陷害戴梓的南怀仁更加厌恶,很快就以勾结俄国,延误军情之名,处以极刑,老百姓们都拍手称快。
至此,雅克萨之战算告一段落,而宫内的大福晋也到了生产的日子。
钟粹宫里,惠妃一手抓着心腹琴儿的手,“琴儿,快去,你亲自去,给本宫看着,第一时间告诉本宫究竟是不是嫡子。”
被惠妃那急迫的眼神盯着,琴儿竟有一丝恶寒,若是大福晋生了嫡女,怕是惠妃会发疯。
“是。奴婢遵命。”
等琴儿到了阿哥所时,就见胤褆正焦急地等在门外,走来走去,看着一盆盆的血水端出来,恨不得冲进去。
“奴婢给大阿哥请安。”
胤褆此时也顾不上理琴儿,随意摆了摆手,就直勾勾的盯着产房。
琴儿也不讨人嫌,只静静地守在一旁,等着结果。
产房内,婷秀正紧抓着桃儿的手,配合着嬷嬷的口令,使着劲儿。桃儿一手拿着帕子,时而给婷秀擦擦额头的汗。
头胎虽然艰难,但婷秀身体底子好,四个时辰后,就生了出来。
胤褆等的心急,突然就听到婷秀尖叫了一声,他正准备冲进去,就听到了婴儿的哭声,生生将胤褆的脚步给止住了。
“这是生了?”
胤褆在自言自语,他旁边的小厮,一脸堆笑,说道:“生了,福晋生了呢。”
胤褆也反应过来了,跑上前就拍着房门大喊道:“福晋,你怎么样?孩子呢,你们还好么?”
房内的婷秀听到胤褆的呼喊,浅笑一声,对桃儿说道:“你去,给爷禀报一声,就说我和孩子母子平安。对了,孩子呢,是不是儿子?”
婷秀一脸希冀,只是旁边的嬷嬷却有口难言,在婷秀逼问的目光下,嗫嚅道:“回大福晋的话,是个女儿。”
婷秀听了是个女儿,一下子就泄了气,怔怔地看着床顶。
桃儿见此,只能先去给胤褆回禀,“孩子包好了么,包好了给我。”
接过孩子,桃儿抱着襁褓就出了产房。
“奴婢恭喜大阿哥,喜得千金。”桃儿跪在地上,生怕胤褆会不喜这个孩子。
只是胤褆没有丝毫不喜,很高兴的接过了孩子,轻轻地抚了抚女儿的小脸,胤褆高兴道:“我有女儿了?我有女儿了,哈哈哈。赏,每人赏双倍月钱。”
一众奴才们见大阿哥高兴,齐齐跪拜行礼道:“奴才们恭喜大阿哥,喜得千金。”
胤褆哈哈大笑,看着女儿怎么看都看不够,桃儿无奈只得说道:“大阿哥,小孩子不能在外吹太久风的。”
桃儿这一说,胤褆忙将孩子递给桃儿,“那快,你们赶紧进去,好好伺候着福晋、格格。”
“是。”
桃儿抱着孩子回了产房,将孩子放到了婷秀身旁,“福晋,您看看小格格,她还这么小,若是您不喜欢她,她要怎么办啊?”
婷秀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哭的不能自已,“你不懂,我哪里会讨厌我的孩子,不管她是男是女,都是我的宝贝。只是,惠妃娘娘会不喜。”
惠妃那么迫切的想要嫡子,如今不能如愿,自己以后的生活不知该有多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