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
卖完最后一条鱼,兄妹俩收拾小推车准备去逛逛市场,买点需要的东西。
“鱼还有没有?”一青年气喘吁吁跑来地问道。
“没了,明天还会再来的,你明天早点来吧!”李承继回道。
“那你明天能给我留吗?”青年问道。
李承继看了小妹一眼,李小玉对他眨眨眼,他才对青年道。
“给你留到这个时候,时间长了不行。”
青年高兴地道:“那明天给我留十条这种大的鱼,可以吗?
我可以先给你定金。”
“定金不必了,过了这时候就不给你留了,你要知道买的人很多的。”
两人推着小车在市场上,买了一些粮食和蔬菜,见有卖纳好的布鞋底,李小玉凑上前翻看着。
“奶奶,这鞋底咋卖的呀?”
纳着鞋底的老奶奶抬头看了她一眼,复又低下头纳鞋底。
“两毛钱一双,是千层底的,你看纳得很密实的。”
“奶奶,买得多可以少点吗?”
“不能少,都是很实在的东西,可以送你两双鞋垫。”
李小玉依照家人的尺寸,成人一人四双,兄妹四人的选大一码,各选了四双,付了六块四毛钱,要了两双二哥脚码的鞋垫。
把鞋底放在小推车上,李小玉兴冲冲地走在前面,看见啥东西都想买。
角落里有卖坛子的,她上前问过价钱,得知要得多可以送货上门。
李小玉向坛子叔订了五百斤的坛子二十个,一百斤的五十个,二十斤五十个。
要求明天两点钟送到学院路,她会在路口等。
见到卖猪肉的,她兴冲冲奔上前,指着肉大声道。
“大叔,我要这块瘦肉,还要那块排骨。“
”小丫头,你有钱吗?“猪肉大叔问道。
”大叔,给她称吧,她是我妹妹。“李承继上前道。
共三块五毛五分钱,猪肉大叔很大方地抹了零,只收了三块五毛钱。
李小玉少给了五分钱,心里暗喜,又赚到五分钱。
将肉放在小车上,买了八毛钱的面饼,兄妹俩才推着小车出市场。
李小玉走进铁匠铺,见一强壮男肌肉鼓鼓,挥汗如雨地挥着铁锤打铁。
咂咂舌,真壮!回头看看二哥弱鸡的身板,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小妹,你看我干啥?你嫌弃我!”李承继比了比胳膊。
李小玉赔笑道:“谁敢嫌弃你,出来,打死他!”
李小玉翻着摆出来的物品,张口就要。
”大哥哥,我要两把菜刀,一把砍刀,两个大铁锅,两把镰刀,两把锄头。
再来一个小刀,把那把匕首也给我。“
王铁头把东西都放在李小玉面前,道。
”一共九十块钱。“
李小玉掏出一把钱,数给强壮老板。
盖上破布,兄妹俩推着满满一车东西回小院,关上院门,回屋数钱。
”小妹,这是剩下的钱,一共有九十九块三毛钱。
照这样下去,我们就有一大笔钱了。
哈哈哈!走,二哥给你煮红烧肉和排骨吃。“
红烧肉,清炖排骨,吃得兄妹俩肚溜圆,终于吃到了向往已久的猪肉,真香!
李小玉把粮食和菜放在厨房,其它的都收进空间,打着哈欠回屋睡觉。
李承继洗好碗筷,收拾完厨房也进屋补眠。
纺织厂卖鱼
五点半,李承继叫起李小玉,推出小车,装上盆和桶。
李小玉放出井水,再放几条鱼,用破布盖上。
兄妹俩推着小车穿过两条街,到纺织厂家属院门口叫卖。
李小玉如法炮制地,趁揭破布时放出满满的鱼,大声喊道。
“看一看,瞧一瞧,鲜美的活鱼。
味美又滋补,孩子吃了聪明又健康,老人吃了身体倍棒!”
回家的工人听到小丫头的叫卖声,都忍不住笑出声。
这是谁家姑娘,这么逗,太可乐了!
“盆里的都是九斤的大鱼,三块钱一条,桶里的都是六斤一条的大鱼,二块钱一条,随便挑。”李承继也不甘落后地说道。
“各位姐姐,阿姨,叔叔们,也可以拿布来换的,还有你们用不完的票也可以的。”李小玉连忙补充道。
纺织厂的工人谁手里没有几块布,瑕疵品就更不用说了。
一位上身穿白色衬衣,下裤着黑色裤子,脚踏一双小皮鞋,全身没一块补丁,一脸严肃的中年女子道。
“你明天还来吗?我有几块好料子。”
“秦主任,你也来买鱼啊!”
一方脸补丁灰衣妇女道,秦主任对她点点头以示回应。
“行,都可以明天再来换,明天还是这个地方。”李小玉回道。
李小玉背着书包收钱,趁手进书包的时候,偷渡些钱进空间。
她见桶里只剩一条鱼了,忙说。
“今天没了哈,这条是要送人的,明天再来!
二哥,你将这条鱼给大表姐送去,我在这里看着。”
李承继答应一声,提着鱼去了大表姐家,围着的人群见没鱼了。
纷纷表示明天早点来,惋惜地离去。
李承继跑回来递给她一把水果糖,说是李家伯娘给的。
收拾好东西,推着小车回小院,途经公共厕所时,进去把桶里的水倒掉。
关上院门,兄妹俩来不及洗手,掏出书包和空间里的钱。
桌上堆了一大堆毛票,最大的面值是十元的,竟然有二百一十块钱。
手里现在有三百零九块三毛钱,还有李父给的一百块,那就是四百零九块三毛钱。
李承继傻笑地对李小玉道:“小妹,好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二哥,我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钱,这都只是毛毛雨啦!”
逗得李承继哈哈大笑着附和:“对,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钱!小妹你管钱!”
“二哥,我想在县城买套房子,以后来县城也有个住的地方。
大姐来上学也可以住,以后我们肯定也要来县城上学的,住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李小玉建议道。
“好吧,明天我去问问大表姐,她在这县里住,熟悉些。”
打水洗过脸,李承继让小妹休息,他去厨房热中午剩下的饭和菜。
李小玉瘫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实在是太累了,这个小身板有点吃不消啊!
放出空间水狠狠喝了几口,神识看着空间里的作物。
感觉有好久没打理了,斗鸡公长了一大片,作物快成熟了。
山林里的动物现已各据一块地盘,互为邻居,友好相处。
“小妹,吃饭了!”
正在巡视空间的李小玉,被二哥的声音惊醒,懒懒地应着,爬起来吃饭。
洗漱完,李承继将兄妹俩换下衣服洗好,晾在院子里,进屋倒下沉沉睡去。
被盯上
兄妹俩听到隔壁的鸡叫第一声,便起床,匆匆洗漱好,推上车出门。
破布盖在小推车上,兄妹俩一边走一边啃大肉包,面饼子。
到市场的时间比昨天的时间早,还是占了昨天的位置。
趁着光线不亮,李小玉把鱼放满盆和桶,又放了一桶昨天订的十条鱼在身后。
兄妹俩正休息时,就有人找来了。
“小姑娘,还是昨天的价吧?三块的给我来二十条,装在这两个桶里。”胖老头吴大厨道。
“好嘞,您稍等哈,保证给您选最大的!”李承继高兴地道,选好鱼,倒些桶里的水进去。
“好了,大爷,一共六十块钱。”
李小玉接过六张崭新的大黑拾,嘿嘿一笑!
大黑拾啊,将来可是收藏品,这六张就得值几十万,赚翻了!她又悄眯眯地将鱼填补上。
胖老头吴大厨挑着一担鱼,晃晃悠悠地走了……
今天的鱼比昨天卖得快,后来的人没买到还很遗憾。
等了一会,昨天的那个年轻人跑来。
“对不起,你们等久了吧,我要的鱼还有吗?”
“有,给你留着,再不来我们就该走了。
十条三块钱一条的鱼,一共三十块钱。”
李承继拿过年轻人的桶,提起身后的桶倒进去。
李小玉收好钱,兄妹俩收拾好小推车,在市场里逛。
见有卖粗布的,买了两匹姜黄色,两匹黑色,两匹蓝色。
李小玉将粗布放在小推车,盖好破布。
她感觉到有几道不善的目光盯着自己,李小玉拉了拉二哥,示意赶紧走。
兄妹俩推着车脚步匆匆地出市场,李小玉转头看那几个人跟上来了。
她脚步一拐,进了铁匠铺。
“大哥哥,我再买两把菜刀。”
王铁头听到声音抬头看去,是昨天的小姑娘。
见她神色慌张,瞟了眼她身后跟着的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明白小姑娘是遇到麻烦了。
王铁头提着菜刀站在门口,瞪着那几个人。
“要买什么?不买就滚!”
跟随的几人见王铁头,铁塔似的大块头,吓得缩了缩脖子,转身跑了。
“还买吗?”
“买,买,大哥哥,要两把菜刀,一把砍刀,一个铁锅,一个烧水壶。”李小玉陪笑地道。
“一共四十六块钱。”王铁头递过包好的东西。
李小玉给了钱,对王铁头弯腰道谢。
“谢谢大哥哥!”
兄妹俩一路急赶,回到小院,关上门后怕地倚门坐地上。
“小妹,我们被盯上了,明天不能去北市场了,换南市场去。”
李小玉很同意二哥的说法,只能去南市场了。
真是财帛动人心,才两天就被人盯上了,真倒霉!
“数钱,数钱,没有什么事是数钱不能解决的!”
李小玉挥挥手,数完钱,有二百一十四块钱,比昨天早上多。
“二哥,咱们多做点饭,放在空间里,拿出来就可以吃,也不用经常做。
“行,就多做点,你来给我烧火,把昨天的肉全做了。”
李小玉从空间拿出几朵新鲜斗鸡公,二十个鸡蛋的肉,交给李承继,他惊奇地问。
“小妹,怎么还有斗鸡公了?”
“二哥,你忘了,就是我们第一次去老鹰山的时候,发现的斗鸡公。
当时我让你把泥,都给挖了的那次。
我把这些泥土种在空间土地里的,没想到长了好多,有些都烂了。”
大生意
土豆烧排骨,辣椒炒肉,斗鸡公汤,白水蛋,一大锅大米饭,史无前例的丰富。
李小玉饭后将剩下的菜都放进空间里,明天接着吃,饭都不用做了。
李承继让她去午睡,他在厨房里和面,晚上蒸馒头。
看看日头,时间差不多了,便去叫醒小妹,他则去路口接送坛子的。
到路口时送坛子的已经到了,李承继小跑上前。
“等久了吧,快,这边走,进去第四个门就是。”
一溜五个大车停在院门口,把路都堵住了。
坛子叔带着人麻利地卸货,摆小院子里,让卸过货的牛车先出去。
“一共是三百五十块钱,给你送了五个一斤的坛子,五个五斤的坛子。”坛子叔搓着手道。
李承继接过小妹给的钱,递给坛子叔,送他出院门。
“小兄弟,要是还要坛子,一定记得来找我,我一直在北市场。”坛子叔道。
难得遇上这么大的买主,一定得打好关系了,多卖点钱,孩子娶亲也能手里活泛些。
“好的,下次一定来找你。”
兄妹俩打井水把坛子都洗了一遍,晒在院里,等干了再收进空间备用。
回屋数数剩下钱,只剩二百七十三块三毛钱。
“唉,钱怎么这么不经花呀!愁啊!”李小玉叹息一声,躺在凳子上当咸鱼。
李承继捏捏她的脸蛋,笑道:“知足吧,小丫头,人不大点,成天操心。”
“走了,干活了!”李小玉满血复活地爬起。
到纺织厂家属院时,已经有人等在那。
李小玉伸手揭开破布,露出里面满满的鱼,她对众人道。
“别急哈,一个个来。”
秦主任拿出四块布,给李小玉。
“你看看,我这都是好布,我可是一直攒着,没舍得用的,能换多少,少了可不行。”
李小玉接过布料,还真是好料子,一块青色昵子,两块劳动布,一块细棉布。
每块都有十米,大客户啊!
“秦主任,你看给你二十条最大的鱼,再送你一条二块的鱼,咋样?”
李小玉期望地看着她,秦主任沉思一会儿,道。
“行,给你了。”
“老杨,快拿家伙什过来装。”秦主任扬头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杨开文提两个桶挤进人群。
“把这鱼给家里亲戚一家送一条,再给我战友也送几条。
剩下的咱们都留着自己吃,孩子们也该好好吃一顿了…”夫妻俩边走边商量。
收拾好小车,李小玉抬头看到秦主任站在一旁看着她。
“秦主任,你这是有什么事吗?”
“呵呵,你这小丫头,你咋知道我是主任的?”
“嘿嘿,您看您这通身的气质,要是说您不是领导,那才是骗人的。您呀,生来就是做领导的!”李小玉马屁地道。
“你这丫头嘴真甜!给你商量个事,我们厂要订购这种最大的鱼,要六百条,有吗?”
秦主任面露微笑,小丫头挺会说话的,虽说有讨好她的嫌疑,但让人心里舒服。
李小玉低头沉思片刻,对她道:“可以,那秦主任能不能借我个排子车?”
“我带你去拉,那明天早上几点能到?”
“早上六点,可以吗?”
“好,六点,在纺织厂门口等,瑕疵布还要不要?”
“要啊,我家亲戚多,一年难得有一件新衣服。”
“哈哈,鬼丫头!”秦主任很喜欢小丫头的直率,像跟大人说话一样。
初提买房
李承继将小车放在排子车上固定好,李小玉背着一篓子的布回到小院。
李小玉看着这么多的布,好家伙,今天换的全是布料,还是纺织厂的福利好啊!
难怪现在的人都以当工人为荣,看看县城里的人,补丁都比乡下人的少。
这年代一个家庭有一个纺织厂的工人,全家的衣服都不用愁了,真是羡慕!
看着一床的布料,李小玉兴奋地对二哥道。
“二哥,明天我们去做新衣服吧,这么多布料,咱家每个人都做几套。”
“好,明天给你多做几套,你这么大都还没穿过新衣服。”
李承继想到小妹从小都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捡他们剩下的旧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的。
“还要给大姐多做几套,她到县城上学,穿一身的补丁衣服会被人瞧不起的。”
“好,咱们都多做几套,谁都不落下,免得你个小屁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的。”
李小玉躺在布料堆里滚了几圈,才爬起来收拾布料。
拿出要做衣服的料子放在背篓里,只等明天直接背上就走。
李小玉将剩下的布料都收起来,去院子里将坛子也都收起来。
收入空间里的东西,经实践发现除了指定的地方,都会出现在小楼的院子里。
李小玉进厨房,见二哥准备蒸馒头,忙道。
“二哥,我要吃糖馒头。”说着从空间摸出一包白糖倒进去。
“多了,多了。”
李承继见白花花的白糖全倒进面团里,心痛得忙阻止。
“多点才甜……”
李小玉才不会听他的,馒头就是要甜才好吃。
啃着微黄的糖馒头就斗鸡公汤,甜中带鲜美,兄妹俩吃得小肚子鼓鼓的。
洗漱完,兄妹俩在院里乘凉。
“叩叩叩!”院外传来敲门声。
“谁呀?”
“我,你大表姐。”外面传来任春的声音。
听到声音,李小玉赶紧将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都收起来。
李承继见都收拾好了,起身开门。
“大表姐,表姐夫,快进来坐。”
“你这家伙,平时不过来,只有我过来了。
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事?要是出了事我可没法跟四舅交代。”任春责怪地道。
兄妹俩齐齐傻笑,任春看他们这样就知道说啥都没用。
“大表姐,你熟悉县城,知道哪有卖房子的吗?”李承继拉着任春悄声问。
“买房子?县城里的房子很贵的。”任春惊讶地大声道。
“哎哟,大表姐,你小声点!
这不是大姐要来县城上学吗?就想着买个房子以后方便点,这几天和小妹又倒腾了点东西……”
李承继急忙解释,不然他们肯定会以为钱来路不正。
“这样啊,我小叔的房子正好要卖,他走的时候说要四百块钱。
价钱有点高,一直没找着合适的,要是你买的话,这里位置是真的好。
周围也没什么极品人家,离县一中走路只要十分钟,很方便的。”
李承继表示就要这套房子,明天下午就可以去办手续。
“那行,明天下午让你表姐夫带你去办手续,他在那有熟人,他有事找你谈。”
一直做背景板的表姐夫李卫国,终于出声。
“我们局里要你卖的那种大鱼,要两百条,你看什么时候有货?”
“后天早上,送到哪里?”
李小玉一听又有大生意上门,哪有不同意的,她只想卖鱼出去,换回需要的物资。
来一次县城不容易,离家近百里路,实在是太远了。
“县公安局门口,六点。”
李卫国看着这个说话干脆的小表妹,寻思着看来是这小丫头主事。
这么点点的小丫头,真是人不可貌相!
“那个,表姐夫啊,能不能给换辆自行车啊,旧的也可以的。”
李小玉想给老汉儿换一辆自行车,新的太贵,还要票,旧的她也能接受的。
李卫国木着脸低头看她,小丫头鬼主意还挺多,竟然不怕他。
他可是上过战场的人,死在他手里的敌人没有八十,也有五十了。
难道是我不够严肃?李卫国深深地怀疑自己。
收获巨大
任春夫妻告辞回家,李卫国一进门就木着脸瞪向自家的龙凤胎。
龙凤胎被他这么一瞪,吓得哇哇大哭,任春气得一巴掌拍在他背上。
“收起你那棺材脸,再吓孩子晚上睡地上。”
李卫国脸一撇,小崽子,真不经吓,缺乏操练,怎么能算他的错!
第五日天色未明,李承继兄妹俩吃过早饭,拉上排子车。
到达纺织厂门口时,秦主任还没到,李小玉趁此时间将破布下的排子车装满。
“等久了吧?”
秦主任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赶来,她没想到兄妹俩这么早就来了,两人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
“秦主任好,我们也是刚到,你看鱼放在哪里?我们还得去拉两趟才够。”李小玉道。
秦主任喊开大门,领着兄妹俩去食堂,将鱼倒在食堂的池子里。
抽查了鱼的重量,记下条数,开给兄妹俩一张盖章的条子。
李承继带着李小玉到城外找个僻静的地方,让李小玉放出鱼,盖上破布。
兄妹两再次拉到纺织厂,到食堂门口李小玉用手揭开破布,数好鱼,倒入池子。
兄妹两用四个小时,跑了三趟,才交完今天的量。
秦主任拿着条子把钱领出来,递给兄妹俩道。
“一共是一千八百块钱,我就给你俩做主,给现金一千六百块钱。
你不是说你家亲戚多嘛,再给你换两百块钱的瑕疵布,你们跟我去库房选。”
李小玉拿过十六扎大黑拾,连忙道谢。
“谢谢秦主任,你真是太了解我们老百姓的疾苦了。”
秦主任眼里的笑意一闪而过,小丫头真会说话,真令人熨贴。
“小刘,我是带他们来选瑕疵布的,这是条子。”秦主任对库管员小刘道。
“秦主任,你好,这边请。”小刘领着三人,进了瑕疵品库房。
“这边都是瑕疵不是很严重的,你们可以看看,那边的是严重的,两种价格不一样。”
秦主任带着兄妹俩一路看过去,她什么也没说,就想看看小丫头能不能选出什么好布来。
还真不能小看这丫头,懂得还挺多,选的都是实用又划算的布匹。
李小玉选了一百五十块钱的瑕疵不严重的,又选了五十块瑕疵严重的。
她看着一大堆的布料,笑得见牙不见眼。
秦主任对她选的布,有一丝好奇,问道。
“有现成的条件,你为什么要选瑕疵严重的布呢?”
“这种瑕疵严重的可以做被套啊,做个套子一套,就像特意印的花纹一样,是不是很好看?”
“你说的套子是什么套子,能说说吗?”
李小玉蹲地上,捡块小石子划出样式,秦主任看明白后,告诉她一声匆匆离去。
李小玉看着秦主任离去的背影,希望她能用到后世这个最简单的点子,能对她有所帮助。
兄妹俩拉着满满一车被破布盖住的布回到小院,李承继知道小妹是越来越不一般了,他只有更努力,才不会被甩得远远的。
李小玉把空间里的钱拿出来让二哥过过手瘾,让他数着玩,自己在一边清理布匹。
拿出最中意的五匹布,这种灰色的厚实的纯棉布,与供销社卖的秋衣料是一样一样的。
她准备给家里人每人做四套秋衣,高领的和中领的都做,有了柔软的秋衣,冬天再也不怕钻冷风进去了。
房子到手
李小玉挑出要做衣服的布料,把剩下的都放入空间石库里间架子上。
石库的时间是静止的,不管放多久都不会坏。
纺织厂,工人奔走相告,今天有福利发,每人两条大鱼。
人人都盼着中午下班时间快点到,能第一个跑食堂,领鱼回家给一家老小改善伙食。
食堂发完鱼,除了家不在县城的,能回家的都回家了。
食堂师傅摇摇头,一群兔崽子,就知道会是这样,幸好没做多少饭,不然有得剩。
中午时分,半个县城都飘着鱼香味,家家欢声笑语,气氛是空前的好。
吃过午饭,兄妹俩正准备休息会儿,李卫国上门来带他们去办房子过户手续。
李卫国特意瞪了两眼小丫头,见她一点不怕自己,还露出两颗小虎牙对自己笑。
李卫国有点无奈,他深觉自己威力减小了。
表姐夫,没想到你的内心戏还挺多的。吓到我一个六岁孩子,你就觉得有成就感了,你的脸呢?
交过房税,拿着新鲜出炉的房契,兄妹俩脑袋凑一堆看着李炎阳的名字傻笑。
“别笑了,真丑!”李卫国拍拍小丫头的头。
“就笑,哈哈哈……”兄妹俩放声大笑。
来一趟县城就买到一套房子,李小玉非常有成就感,这一世已经与前世完全不一样了。
“明早六点,别忘了,公安局就在这隔壁,房钱晚上给你大表姐。”
李卫国嫌弃地看了眼傻笑的兄妹俩,转身进了隔壁公安局。
收好房契,李小玉拉着李承继:“走,二哥,咱回家拿布去做衣服!”
兄妹俩背着背篓,一路打听,在鼓楼街找到姓房的裁缝铺,房师傅是这附近手艺最好的。
裁缝铺在街尾,一间大约二十五平米的门面,店里一共有三个人,两台缝纫机。
“师傅,做衣服。”
房师傅抬头看一眼两小孩,也没个大人跟着,放下手中的剪刀。
“谁要做?”
李承继放下背篓,对他道:“我们做,也要给家里人做,只说身高可以做吗?”
“可以的,你说下身高,胖瘦,年龄就可以了。”
没有柜台高的李小玉后退几步,仰头看着房师傅道。
“师傅,我们可是特意来找你的,听说你是手艺最好的。”
“都是大家抬举,看得起我这手艺。”房师傅听是特意找来的,脸上带上笑。
兄妹俩一一拿出布料,报出家人的身高,年龄,再提出要做的样式,直到把背篓里的所有布料安排好才罢手。
李小玉特别提出,用劳动布做背带裤,还比划出想要的样式。
昵料的也说出想要的样式,房师傅根据她的想法,把画出的图给她看了,李小玉才满意。
兄妹俩费了一小时的功夫,费尽口舌外加每件多给两毛钱加工费。
才说动房师傅加急赶工,告诉他们三天后的下午五点,来这里取所有的衣服。
兄妹俩满怀期盼地走出裁缝铺,独等三天后的新衣服。
这可是李小玉两世长这么大,第一次有新衣服穿,值得期待啊!
李小玉对前世的事没多少记忆,唯有的就是记事以前都是饿,每天都是饿。
至于新衣服,没想过,肚子都吃不饱,谁还想那么多。
意外
“二哥,明天我们去逛百货大楼吧,去买点好吃的。”李小玉对二哥道。
李承继在她头上揉了一把,一头黄毛稀疏而柔软,他有点心疼小妹,家里穷连糖都很少有。
“好,明天去给你买好吃的。”
“哎哟,我可找着你们了!”
李小玉被一突然窜出的人,一把抓住衣领。
“咳咳咳……”
被衣领勒住脖子的李小玉一阵咳嗽,胀红小脸,眼里含泪。
完犊子了!她这是要英年早逝,遇上打劫的了!
她的新衣服啊,她都还没有穿!不知道又要便宜谁?
你个笨蛋李小玉,小屁孩一个,还打劫?能不能想得再多点?作者腹诽道。
李承继慌张地将背篓,扔向抓住李小玉的胖老头,一拉一推。
将李小玉从胖老头手里解救出来,一把扯到自己身后,摆出架势,恶狠狠地道。
“你想干什么?大白天的,别乱来哈,我会功夫的!
我可告诉你,我表姐夫可是公安,快走,再不走把你抓起来!”
“误会,误会,我不是坏人。”
“坏人又不会在脸上刻字,谁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李小玉从二哥身后探出头,怼胖老头。
有几个路人围了过来,将三人围在中间。
“小娃儿,怎么回事?需要帮忙吗?”
“你一个老头想干什么,欺负俩孩子,还有点良心吗?”
“赶紧走,再不走把你抓起来!”
“误会,真是误会,我和这俩孩子认识,我是有事找他们,真的。
我是前进街饭店的厨师,我姓吴,真不是坏人。”胖老头道。
“哦,我想起了,你是那天在市场上买鱼的胖老头,你想干嘛?
有话不能好好说啊,一上来就抓人,还不得被你给吓死啊!”
李小玉想起这人是来买过鱼的,便从李承继背后站出来道。
“谢谢各位,谢谢,这确实是误会,多谢各位好心人了。”李承继对帮忙的几人拱手道谢。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走了走了……”
一场虚惊,原来是吴大厨用过她家的鱼后,感觉口感好,很受客人欢迎。
等再去买时却找不到人了,又不甘心。
这才满大街的溜达,期望能碰见他们。
一时激动,手滑,吓着俩孩子了。
“走,我请你们去我饭店吃饭,给你们压惊,吃了饭我们再谈,好不?”吴大厨满脸幽怨地道。
“哼,看在你还有点诚意的份上,原谅你了。”李小玉摆摆手道。
妈蛋,差点没把老娘吓尿,她得吃垮这个死老头,吓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前进饭店,前堂有八张桌子,进门右侧有楼梯能上二楼。
店面整洁,宽敞明亮,后面还一个大大的后院。
现在不是吃饭的时间点,店里没有客人。
“师傅,您回来了!”
一个膀大腰圆的厨师见吴大厨进门,忙迎上来。
“快去,给我整几个好菜上来,给我摆到后院小饭厅,没事别来打扰老子。”
吴大厨摆摆手,示意让他赶紧的下去做菜。
红烧肉,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西红柿炒鸡蛋,鸡蛋汤。
咸鲜带甜酸,香、辣、麻味感十足,李小玉看在这么好吃的份上,就原谅这老头了。
“刚才是我不对,吓着你们了,咱别生气了哈!
小孩子家家的,气大伤身,不长个。”
李小玉原已消下去气,又要冒头了。
你个死老头,会不会说话,你全家才不长个。
大单上门
李小玉对吴大厨翻了一个白眼,暗哼一声。
“哼!”
吴大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向李承继。
“吴大厨,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你可千万别对我小妹说不长个,不然得黄。”李承继为吴大厨解惑道。
“我想要八百条九斤的大鱼,再要二百条六斤的鱼。”
“你吃得下吗?你想得真好,没有那么多。”李小玉不想马上答应这个老头。
“吃得下,你看我这体格,再多都吃得下。”
两人唇枪舌战,延至互怼。
最终确定明天晚上十点钟送六百条,后天早上五点送四百条,在饭店后门见。
“老头,可以加工食材吗?”
“你来可以,不收你加工费。“
“你确定?”
“肯定!”
“别后悔哈!”
“走了,回去了。”
李承继拉着李小玉跟吴大厨告辞离开,回到小院。
兄妹俩看着这一百三十平米的院子,从今天起就是自己家的,感觉怎么那么踏实呢!
两人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挽起袖子开干,将每一间屋子重新打扫,边边角角都不放过。
看着亮亮堂堂地屋子,灰头土脸的兄妹俩,相视一笑,继而哈哈大笑。
两人都擦了擦脸上流下的泪,哦嚯,成两只大花猫了。
“承继,在家啊,我进来了。”门外传来大表姐任春的声音。
“进来吧,门没闩。”
“哎呀,你们俩这是干什么呢,一身这么脏,赶紧的去洗洗。”
任春说着就进厨房倒水出来,准备给俩兄妹洗脸。
“谢谢大表姐,我们自己来。”
李承继接过水盆,拧干毛巾给李小玉擦脸,再把自己给收拾了。
任春在屋里四处转转,发现每间屋都很干净,觉得这兄妹俩真不错,小小年纪却是如此的勤快懂事。
李承继主动把钱给大表姐,谢过她和表姐夫的帮忙。
背景板表姐夫一言不发地看着李小玉,李小玉满脑子疑问,她这是露马甲了?
李小玉走到表姐夫身前站定,抬头望着他。
“表姐夫,我知道你很崇拜我。你这样看着我,会让我难为情的,人家会不好意思的。”她故意羞涩地扭捏一下。
李卫国成功地变了脸,用颤抖的手指着李小玉:“你,你个小破孩……”
“哈哈哈……”
一阵狂笑,任春笑得不停地揉肚子。
“哎哟,痛死我了……哈哈哈……”
李承继抱起李小玉远离表姐夫,捏捏她的脸,笑得肩膀不停地抖动。
李卫国看着被抱走的小丫头,瞪向李承继,咋的,怕我打她啊!
离那么远,他的手痒痒是怎么回事?
李卫国见任春笑得直不起腰,心里非常委屈:“你也嘲笑我,你是我媳妇。”
“谁~让~你~总~是~板~着~个~脸。”
李卫国拉着任春就走,理都不带理的那种,他不想见到那讨厌的小丫头。
纺织厂李家,任春回到家,脸上的笑意还没消下去。
李母见她高兴,笑着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的,说出来听听,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任春现场表演出当时的场景,逗得李母和李父也哈哈大笑,直说。
“该,该,没想到啊,被称为'阎王’的人竟然被一小丫头给收拾了。”
李卫国木着脸,他还是你们的亲儿子吗?有你们这么嘲笑人的吗?
哭
第六日,李承继兄妹俩推着排子车到县公安局门口时,还不到约定时间。
李卫国早已蹲在门口等着,李小玉伸手碰了碰破布。
李卫国帮着推进公安局食堂,感受着手下的份量,很惊讶地看一眼李承继。
这重量快两千斤了,他一半大孩子能拉动,李卫国眼光微闪,兄妹俩不简单。
交接好鱼,李卫国拉着李承继到一边想试试他的份量。
李承继心里明白,这是怀疑他了,深深地看他一眼。
“表姐夫,我学了几招庄稼把式,向你讨教讨教。”话毕,抬手攻向李卫国。
李卫国单手迎招,两人一前一后,左踢右挡,迎来送往。
李承继使出全身的招术,越打越顺手,一个不察被李卫国一个锁喉按倒在地。
李承继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觉得真他妈的酸爽,跟人过招,可比他自己一个人琢磨收获大了。
李卫国手在背后擦擦,臭小子,力气挺大,手都给老子震麻了。
“身手不错,力量和速度足够,就是对敌经验少了。
多加练习,是个当兵的好苗子!你这身手是跟谁学的?”
李小玉觉得前面不是重点,后面一句话才是重点吧!
你个不要脸的表姐夫,以大欺小。
李小玉气愤地道:“看我的绝招!”
话音未落,挥着小拳头冲向李卫国,未冲到跟前,就被李卫国一把按在头顶上。
李小玉埋头连踢带踹,小手使劲挥,却始终不得逞。
“哇哇哇……”
李小玉羞愤得大哭,太欺负人了!她的短手短腿,对上李卫国根本就不起作用。
李承继听到小妹大哭,顾不得痛,抱起她道。
“小妹,别哭啊,等你再大点一定能打败表姐夫的。
咱不跟他一般见识哈,他欺负小孩,是个坏人。
咱告诉大表姐,让他跪搓衣板……”
“可是我长大,他也更大了呀!”
“等你长大,他就老了呀,就能打败他了。”
想想也是哈,但要等他老了要多久啊?
不把他的疑虑消掉,她怎么安心啦?那她还是哭吧!
“哇……”
“哈哈哈……”身后爆出一阵大笑。
“你个李阎王也有今天,你好意思欺负一小丫头,老子的脸都给你丢尽了。”副局长王大山上前作势踹了李卫国一脚。
“老连长,我没有!”李卫国讪讪地摸摸鼻子。
“小丫头,别哭了哈,我帮你收拾他了,一个大人怎么能欺负小孩子呢?
该揍!走,我们去拿钱去。”
听到钱,李小玉也不哭了,含泪从李承继怀里下来,主动拉着王大山。
“伯伯,咱拿钱去!”
她瞟都不瞟李卫国一眼,心里却记下这份仇。
拿了三百块钱和一大把票据,还有一辆六七成新的大金鹿,兄妹俩跟王大山告辞离开。
李小玉路过李卫国身边时,对他哼一声,扬头离去。
将自行车放在排子车上,兄妹俩回到家。
李承继倒水给小妹洗了脸和手,让她在家玩儿,自己迫不及待地推自行车到院外的巷子练车。
李承继在巷子里歪歪扭扭地练习,引来了邻居家的几个孩子。
有半大小子,也有小豆丁,纷纷跟在他身后跑。
袁涛主动在后面给他掌车,只希望能骑一下自行车。
李承继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一人骑一会儿,只要不摔坏就行。
两个小少年的友谊就因一辆自行车,从此结下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买买买
经过一上午的练习,李承继已经能熟练地骑行,他满头大汗地推着自行车跟袁涛告别。
进院将自行车推到井边,打上井水,拿块破布细细地擦洗,连轮胎缝都没放过,擦得干干净净。
干净得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将车推进西厢放好,出来还拿把锁把门锁上。
男人爱车,一辈子都跑不了,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改变不了的。
吃过昨天的剩饭,李承继愉悦地吹着不成调的口哨,和了半盆灰面。
想到小妹爱吃甜的,晚上要给小妹多蒸点糖馒头,放在空间里,让她饿了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吃。
午睡好,兄妹俩背着背篓去逛百货大楼,准备来一次买买买的行动。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冒油,知了高亢的叫着‘知了知了’。
百货大楼里的售货员比顾客多,都昏昏欲睡。
兄妹俩进去也没人搭理,俩人自顾自的依次逛个了遍,站定在手表柜台。
“姐姐,给我拿两个海欧表,一男式一女式。”李小玉对胸前搭着两条粗辫子的马小兰道。
这两小孩一进来,马小兰就注意上了。
看她们一直逛不买东西,还对有些商品小声嘀咕,没人搭理也不生气,就觉得这两小孩挺有意思的。
“手表要票,你有吗?”马小兰好笑地看着小丫头。
李小玉从书包里掏出一大把票,放在柜台上,翻出两张手表票递给马小兰。
见兄妹俩有那么多票,其他的售货员也都有了精神,有几位还热情地招呼两人。
反正闲着也闲着,有两小孩子逗逗也不错。
马小兰热情地问了戴手表之人的手腕尺寸,把女式表下了几扣,包装好,让两人去付钱后过来拿表。
递过手表,马小兰主动问两人道:“还要买别的东西吗,要买的话我带你们去选。”
李小玉高兴地接过话:“要的,要的,姐姐,谢谢你!”
兄妹俩在百货大楼里,由马小兰带着选了五双回力鞋,一双小皮鞋,六双胶鞋,两双半筒雨鞋。
钢笔四支,墨水两瓶,暖瓶两个,两瓶大曲,闹钟一个。
白色男女式背心各十件,卫生纸五刀,洗头膏,肥皂五块,镜子一把。
点心五包,麦乳精两瓶,搪瓷盆两个,饭盒两个,瓷盅两个,白糖两包,红糖三包。
本子二十个,铅笔十支,一把大铜锁,尼龙袜二十双。
用完了所有的票,花了三百四十块零五毛。
李承继背着满满一背篓,在众人注视下拉着李小玉离开。
两人走后,身后响起一阵的交谈声。
“谁家孩子,这么有钱的,太败家了。要是我家的非得打断腿不可。”
“说不定是哪家大人物的孩子,你们还是少说几句吧!”
“肯定是偷的人家的钱买的,早知道就去报公安了。”
马小兰听着一群人酸言酸语的,朝天翻了个白眼。
“碍着你们啥了?一个个的闲得。”
回到家,李承继关好院门,猴急地打水洗干净脚,擦干水。
拿出他的回力鞋,套上袜子,穿着鞋在床上走来走去,脸上扬着满足的笑。
“二哥,你咋不在地上走?”
李小玉实在是看不过眼,他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一家人从来都没穿过买的鞋子,心酸!
“嘿嘿,地上走要踩脏得嘛!”
哎呀,我去,你太有才了,走路都不用脚得了。
新功能
李小玉做晕死状倒床上,不理李承继,还大声说:“我死了,我死了!”
李承继脱下回力鞋,轻轻地拍拍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珍惜地收起。
他穿上自己长眼的布鞋,去把院门大锁换成新买的。收起旧锁,这个还可以拿回家用。
李承继拿包红糖,喜滋滋地去厨房蒸红糖馒头。
李小玉把给李小燕用的东西放在屋里的矮柜里,其他的东西都收起来,等要回家的时候再拿出来。
想到院里的家具都挺旧的,只能将就用。
不能太出挑,免得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这里也不会经常有人住,还是旧的安全。
进空间,见小院里的东西太乱了,只得整理出来。
穿的放楼上大卧室,吃得放厨房,熟食都放石库,以后都按这样来,免得搞混了。
要订几排架子,石库要做个隔断,小楼每个屋子放两排,才能一目了然。
地里的棉花能摘了,手一挥用意念将棉花摘下来放在小楼画室,棉花还可以摘三批。
小麦,水稻开始泛黄,其他的几种作物需要查看才知。
李小玉到花生地里把能吃的斗鸡公都摘了,装坛放入石库保鲜。
扯了一株花生藤出来,有二十几颗,个大饱满,花生味浓郁。
手一挥,一块地的花生连藤带花生飞向地边。
用意念摘下花生放入客厅晾晒,也不知这空间风干快不?
花生藤放入林间,可以当猪羊的饲料。
菜籽也成熟了,一个意念放在院里的大坛子里,五百斤装的坛子刚好装满。
放在院里,估计能自然干,因为空间是无所不能的大神。
这产量还挺高,不知外面的产量是多少。
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才会种菜籽,其他人家都是觉得产量不高。
因为大多数的人家都觉得,油可以不吃,但不能没粮食吃。
将收过的地再次种上油菜,现在多种点,以后就可以不种了。
山林里怎么没发现一点动物粪便,还能自动分解?
李小玉背着背篓进山林捡鸡蛋,草地里一窝窝的鸡蛋,每窝都有十二三个。
捡了三背篓才捡完,把鸡蛋用意念装进五百斤装的大坛子,放入石库外间。
半坛子鸡蛋,这产蛋量也太高了吧?
鸡蛋在这个时代可是硬通货,既是营养品也能当钱的东西,每天都要进来捡鸡蛋,不能浪费了。
这怎么还有小鸡崽了啊?
一只母鸡“咕咕咕”地带着三十多只小鸡,在林间找吃食。
李小玉没想到空间连崽子都能解决,那不是她以后都不用再操心崽子的事了,真好!
哈哈,好!这个她喜欢!
“小妹,吃饭了!”
外面传来李承继的声音,她没想到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又发现一项新功能啊!多多益善,她喜欢!
李小玉端着一盆鸡蛋和几朵斗鸡公出来,进厨房给李承继。
李承继接过去,烧了汤,炒盘鸡蛋,兄妹俩就在厨房吃晚饭。
“二哥,鸡蛋你可劲吃,有好多。”
“真的,那吃完饭,咱再多煮点,以后你饿了可以吃。”
李承继时时都想给小妹准备吃的,生怕他没看到的时候饿着她。
饭后,李小玉将温热的馒头,收进五百斤装的大坛子,放入石库。
熟鸡蛋放在一百斤装的坛子,也放入石库。
深夜交易
烧水洗漱好,定下闹钟,兄妹俩歇下,晚上还得去交货,他们得早点休息,不然两个半大的孩子受不住。
闹钟吵醒两人,起床洗把脸清醒一下,兄妹俩趁着夜色赶到前进路附近。
虽是夏天,但街面上还是人迹稀少。
这个时代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入夜都是早早睡下,所以家家户户孩子多。
李小玉在僻静处放出排子车,拉到饭店后门,有灯光透出。
李小玉碰下破布,示意二哥上前敲门。
里面的人听见敲门声,很快就有人来开门。
出来的正是吴大厨,他看了下周围,没有任何人,但却很聪明地什么都没有问。
吴大厨叫人来计过数量,将鱼倒入早准备好的水池里,兄妹俩用两小时又去倒腾了两次。
吴大厨看着池子里的鱼,一条条活力十足,肥而鲜活,就像看到一张张的钞票在向他招手。
他喜形于色地把钱,递给李小玉:“小丫头,明天别忘了哈!”
“我不要钱,你能给我换点物资吗?”李小玉推开他手里的钱,道。
吴大厨眼睛一亮,换物资可以啊,太可以了!
“想要什么?”
“猪肉,白糖,红糖,酱油,醋都可以,还要一些菜种子,紧俏物资最好。”
“猪肉给你杀好的五只,其他的一样五十斤,我那还有点好东西,纯羊毛线有二十斤。”
“行,这些都要了。猪肉能给我加工吗?
还有几条鱼给我加工成你的拿手好菜,我给你一只脸盆大的老鳖做加工费,咋样?“
吴大厨一听有脸盆大的老鳖,眼睛都发光了,曾说过的不要加工费也忘在脑后了,忙不迭声地答应。
“没问题,没问题,多少东西都可以加工的。”
最终李小玉收下八百块钱丢进空间,回到家两人累极睡去。
第七日,闹钟响起,感觉刚睡下的兄妹俩,只得认命地爬起来,又去前进路送货。
当看到吴大厨拿出的物资时,李小玉兄妹俩才精神百倍。
李小玉与吴大厨确定了要加工的菜式和重量,把剩下的东西都装在排子车上。
吴大厨把剩下的钱结了,凑到李小玉面前急切地道。
“丫头,我的老鳖呢?”
李小玉无语地看着这个胖老头,老了还一副猴急样。
“等着,一会就给你送来。”兄妹俩拉着排子车走了。
一小时后又拉着排子车回来,吴大厨一见到她忙跑上前,只见桶里一只老鳖脖子伸得老长,两绿豆眼喜人得很。
大盆里有两条五十斤左右的大鲢鱼,吴大厨跳脚地怼她。
“你个不尊老爱幼的死丫头,有这好的东西为什么不给我?
枉我对你那么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你!“
李小玉无语地看着这个疯老头,无力地道。
“你又没说,你要这种大的!”
吴大厨又叫又跳地闹着要,妈呀,这是谁家的傻货,怎么还不领回去?
李小玉无奈只得答应,刚刚还又哭又闹的死老头,立马一脸正经相。
“个老狐狸,太不要脸了!“
只要能有好东西,要脸干什么?吴大厨暗自得意。
约定好晚上十点来这后门取菜,到时再带大鱼过来,吴大厨才放过李小玉。
此后一段时间,前进饭店的全鱼宴响遍了全县城,一桌难求,吴大厨收钱收到手软。
兄妹看天已大亮,也不打算回去补觉了。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让李小玉把排子车收了,去逛逛南市场,北市场两人也不敢去了。
人参种子
兄妹俩在南市场里,挨着一家家的摊位逛。
见有家木工作坊,李小玉率先走进去,里面的木制品挺齐全的,还有她最想要的置物架,木梯。
李小玉觉得‘老爹’真是眷顾她,这是想什么来什么,都不用等的。
李小玉将作坊里的置物架全要了,并且还要了木梯,大浴桶,几张长条凳,一张饭桌,几个木盆和桶,还要了两车边角余料和刨花。
她与老板商谈好送货地址和时间,付了一半的钱。
老板见她买得多,送了两个小木凳。
有卖烟叶的,李小玉又给李爷爷买了两捆烟叶,让老头高兴高兴,多护着点自家,免得让偶尔不着调的李奶奶欺负李父李妈。
李小玉想到她可以在空间里种点,以后这种东西更难寻。
总不能让一辈子抽习惯了烟叶的人戒掉吧?记忆中好像是李爷到死,都没丢下手中的叶子烟。
李小玉见一头发全白的老头蹲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小布袋,却无人问津。
“爷爷,你这卖的是什么?”李小玉好奇地问。
“这是一些种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种子,都是我在北方深山里采的,我看着花开得好看就采了。
这有人参种子,但我们这里种不活,我就想着拿出来看看,有没有人买。”
白发老头见有人上前问,忙解释,他很希望能换点钱回去。
一听人参种子,李小玉激动了,这可是古今有空间者发家致富的标配。
她控制着面部表情,不让老头看出她心底的想法。
(你想多了,有谁能想到你有空间能种活人参。)
“那你要多少钱?”
李小玉也不管了,种出来总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吧。
“五块钱,可以吗?”白发老头道。
李小玉拿起布包,将五块钱递给老人家,想着手里的十几粒人参种子,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财富。
甚至连人参精都想出来了,只能说联想要有个度,姑娘!
又在集市上买了两个大背篓和两草帽,将草帽戴在头上,兄妹俩打道回府,实在是天太热了。
回到家,李小玉告诉二哥不再卖鱼,出的鱼量太大,可能已经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
李承继同意小妹的说法,决定除了拿回定的东西外,就不出去了。
办好这些事,该回家了,他们出来这么多天,家里人肯定也很担心。
班竹林李家,李妈焦燥不安的站在村外,望着去镇子的路,多希望那俩孩子能出现在眼前。
李妈满嘴的燎泡喝水都痛,吃不下睡不香,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本就削瘦的脸已是眼窝深陷,眼袋浓厚。
她不知道两孩子有没有吃饭,有没有被人欺负?
第一次去县城那么远的地方,那么小的孩子,要是遇到什么事该咋办啊?
都怪自己这个当妈的没用,什么都给不了孩子。
已成’望孩石’的李妈擦擦眼泪,叹息着转身回家。
兄妹俩都忙忘了早饭没吃,肚子响起叫声才反应过来。
李承继很是自责,竟然让小妹饿着肚子这么长时间。
李小玉自己也是一点没想起吃早饭的事,连忙拿出空间里做好的饭菜,兄妹俩填饱肚子。
把下午要付的另一半木制品钱给李承继,李小玉打着哈欠去睡觉。
小孩子缺觉是长不高的,要突破前世不足一米六的身高,这可是李小玉一辈子都想改变的。
“起床了,再睡晚上睡不着了。”
李承继摇晃着睡得小猪似的小妹,知道她这几天是累坏了。
一睡竟然睡到太阳下山,还真是能睡。
李小玉不由得暗暗唾弃自己,惊觉自己还有东西没收。
赶紧爬起来收起置物架,把石库里间隔成四个小间,小楼卧室,书房,厨房,画室每个都放两个。
木梯放在小院里,大浴桶放卧室里,木料边角余料放一车在空间厨房。
一个隔间五十平米,足够放东西了。
生熟分区,调料单放,布匹一块。
石库里的东西要是能自动分区就好了,心中刚想完,所有的东西都飞起来,各自归位。
李小玉震惊地张大嘴,哎玛,你太能了!真是越来越称心如意!
其它的都放在外面小院的厢房里,用的时候也方便。
锅盖头出世
“理发嘞,理发嘞……”
院外传来吆喝声,李承继拉着李小玉打开院门。
一个理发的老头,剪两剪还要吆喝一声。
小女孩头上扣一个粗碗,那人沿着碗边“唰唰”几剪下去,一个锅盖头就成了。
洗都不带洗一下的,收过八分钱,让下一个继续。
李承继觉得很好看,死活拉着李小玉去剪。
换人时,一把抱起她按在凳子上,理发老头一个碗扣在她头上。
“别动哈,动剪耳朵。”李小玉委委屈屈地剪完。
“小妹,真好看!”李承继大力地夸奖着她。
他自己也剪了一个锅盖头,李小玉见二哥也有一个相同的锅盖头,内心平衡了。
兄妹俩互相洗完头,李小玉一照镜。
圆脸,杏眼与前世的脸一样样的,枯黄的头发已转变为微黄,只是这脸怎么还是蜡黄的。
不是,她不是涂了老汉儿给的易容药吗?
不行,她得洗去。
李小玉看着这张与前世一样的脸,不禁对重生大神有点不满。
重生怎么就没给她来张倾国倾城、媚惑众生的脸,妖娆多姿的身材。
能凭着一张脸就可以躺赢的人生,多美啊!她想要咸鱼躺啊!
哎,还得自己一点点的来,人家的重生不是俊男美女的吗?怎么到了她这,就这么平凡了呢?
“嗷……”
李小玉嚎叫出声,一切只能靠自己。
两个新鲜出炉的‘锅盖头’,吃过晚饭,商量着明天去废品站淘点旧书旧报。
实际上是李小玉想去淘宝,是不是真的能如有些人说的,里面有随手可捡的宝贝?
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票……
(怎么有这么好骗的娃儿呢?还得给你这娃安排剧情,头痛……)
晚上十点钟,兄妹俩用排子车拉着给吴大厨的鱼,如约到了前进路饭店后门。
李小玉递给早已候着的吴大厨一大篮子新鲜斗鸡公,对他道。
“鱼有五条,你看着给就行,斗鸡公是送你的。”
吴大厨美滋滋地接过篮子,这丫头难得大方一回。
吴大厨指着在后院,排了一排的百斤装大缸。
“这些都是给你加工的,看看,怎么样?”
闻着那浓郁的肉香味,李小玉一步窜过去。
哎哟,我去,这么香!
逐一揭开盖子,红烧肉,油炸丸子,红烧排骨,回锅肉,卤货,水煮鱼丸,红烧鱼块,猪油。
八大缸,看得她口水流了一地,抓起一个油炸丸子塞进嘴里,外脆里嫩,咸香十足。
李小玉头也不回地招呼李承继:“二哥,快来,好好吃!”
李小玉豪放地小手一挥:“大鱼也送你,抵这些缸的钱。”
一老一小几经客气,最终李小玉赢一局。
兄妹俩拉着排子车走入夜色中,在没人处李小玉收起大缸,放入石库保鲜。
第八日,兄妹俩用药洗去脸上的易容,露出健康红润的肤色,配着相同的‘锅盖头’,还真有一种萌萌哒的感觉。
吃过早饭,问过路人,得知废品站在县城边。
兄妹俩一路走一路打听才找到地方,看门的是一老头,坐在小房子里哼着小曲儿。
“爷爷,我们想找点课本,可以吗?”李承继边说边递给老头五毛钱。
老头看了几眼两人:“去吧,别呆太久!”。
老头捏着手里的五毛钱,暗喜今天中午可以给孙子买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