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对比失分
“我不是被休的,我们是和离。”严氏突然发起狂来,嘴里不停的喊着,“我不是被休的,我们是和离。”
见自己娘被逼成这样,温贤珠的暴脾气也上来了,“你们两家自己的闺女媳妇管不好,她上吊自杀是她的事,凭什么来我家闹?我警告你们,要是把我娘逼个好歹,我决不答应。”
无论是李家,还是温家,实际都不愿意把这件事闹大。
见目的达到了,温福这才上前说道:“既然婶子一直坚持说她亲眼所见,那何不把当事人叫来问一问,如果霍俊也和你一样的说法,承认我二嫂勾引过他,那这件事就是我二嫂错了,到时我们温家自是不会留她。不过要是两个当事人都不承认,那这件事就是婶子你错了,阿珠你觉得我这样说可好?”
温福本就长了一副温婉贤淑的模样,再加上说话从不高声,又给自己加了不少分。
和温福的温婉贤淑比起来,此刻的温贤珠简直就是个浑身长满了刺的刺猬猬。
这人呢,就怕比较,小时候看,还觉得阿珠是这十里八村最好看的,那时的温福哪里能和她比。
可现在一看,俩人往那一站,简直就是护犊子的老母鸡和高贵的百灵鸟在对视。
还别说,村民的比较还挺像那么回事,此刻一心护着严氏的温贤珠还真有点像只老母鸡。
而温福,自然就是那只让人喜欢的百灵鸟了。
两个人的母亲不同,两家的女儿自然就不同。
温赵氏在家能当家做主,又偏心闺女,所以经常瞒着两个媳妇,好吃好喝都偷偷给闺女留着。
温福在家吃得好喝的好,又从不干重活,整日当大家闺秀养着,而且人家又不缺营养,身高早远远超过了温贤珠一大截。
古代女子都以高个为美,像温贤珠现在这样的身高,估计一米六五都不足,在大家眼里,单凭这一点就没有一米七十多的温福好看,更何况人家温福长相又白,穿着又干净,总之这俩人是没办法比了。
“对,瞧瞧人家温福这番话说的,你不是要讲理吗,那就把那个猎人叫来,问问便知是谁错了。”
“大家说的对,孟龙,你去李村叫霍俊,让他速来你家一趟。”周里正这时刚巧进来,也赞同温福的建议,打发孟龙去把霍俊叫来。
听到大家的议论,刚从山上下来,顶着一脑袋草籽树叶子,一副野丫头模样的温贤珠并没放在心上。
可一听要去叫霍俊,温贤珠可有点急了。
这件事本就是她娘惹出来的,她就是怕把霍俊牵扯进来,才想让她娘赶紧息事宁人,把李家人哄走。
这的人排外,无论是靠山村还是李村,实际这的人都很排外。
像霍俊那种外来户,要不是有点家底,想在当地站住脚,那可是很难的,估计当初李芝娘不同意闺女嫁他,都是因为这一点。
这些年霍俊靠着自己的谦和大度,刚刚站稳脚跟,如果因为她娘这样一闹腾,让他和李家结下仇怨就麻烦了。
第122章 温福的算计
孟龙已经去叫人了,温贤珠暗自着急,霍俊比她们早下山一会,说是要去醉霄楼送猎物,她现在只能寄希望孟龙找不到霍俊。
温贤珠脑子飞快的转着,可还没等她想出应对的办法,就见穿着一身黑衣的霍俊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明明就说要去醉霄楼送猎物,今晚不过来吃饭了,可瞧这样子,他这是还没等孟龙去叫,人就已经来了。
霍俊一来,李家人赶紧都围了上去,李老太太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我们李家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这样糟践我家闺女,我们李芝何时勾搭过你,你到是说说。”
“对,你把话说清楚,我妹妹有丈夫,还有两个娃,怎么可能勾搭你这个外来户。”
“说,今天你若说不明白,咱们就去见官。”
被大家围在中间的霍俊冷着一张脸,双手突然握成了拳头,一瞧那拳头如小铁锤似的,李家兄弟才往后退了一步。
这件事是她娘引起来的,却让霍俊在众人面前承受着谩骂。
温贤珠推了推她娘,压低声警告道:“娘您都看见了吧,该知道怎么说了吧,这件事整不好霍俊都没办法在李村住下去了。”
霍俊没办法在李村住下去是大事,可和别人说她说假话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为了她的几个孩子,她一定要证明给大家看,她严氏从不说谎,也绝对没有被温老三休,他们是和离的,她严氏没做过任何错事,怎么可能被休。
严氏急步奔过来,并没有按着温贤珠希望的那样替霍俊说话,而是一把拉住霍俊,她还要起了口供,“霍家小哥你今天可一定要说实话,你说前天,还有六七天前,那个小李氏是不是拦过你,还说要和你交好。”
对严氏,霍俊也突然产生了厌恶,可一想到温贤珠……
霍俊怎会如此看她?好陌生的眼神,对,是从未有过的陌生,就算俩人第一次见,她都不曾从霍俊眼睛里看见过这样的眼神。
温贤珠并不知道,实际霍俊从山上一下来,就遇到了温福,也从温福嘴里了解了一切,而且温福还提醒他,如果他承认了这件事,那她们温家一定会休了李芝,那样她那个二嫂怕是只能在第二次找颗歪脖树吊死了。
“可怜我那两个小侄女,如果不是看在孩子的面,像李芝那种女人,我也赞成我娘代我二哥休了她,可一想到孩子……”温福抹了抹眼泪。
温家都能看在孩子的面忍下这件事,他又不曾损失过什么,自然更不愿意看见李芝因为这件事送命。
他不知严氏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还说了出去,这原本就不算什么事,李芝勾搭他又怎样,这样的事当年他遇到的更多,只要他不回应,那些女人迟早都会明白她们看错了人。
“霍家哥哥,我这里代我二嫂给您道个歉,并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纠缠你了,否则温福自罚闭门思过一年不准出屋如何?”
温福能有如此的善心,霍俊还能说什么。
“温姑娘说的话我记下了,如果有人问起这件事,我知道该如何回答。”
第123章 谁在说谎
望着扛着猎物离开的霍俊,温福那双好看的杏眼眯了眯,露出一丝笑意,这个男人她恋了五年,如今她也十五岁了,该考虑有个结果了。至于李芝和温贤珠,她们拿什么和她比,也敢喜欢她喜欢的人。
因为心情不好,霍俊并没有去醉霄楼,而是回到家,拿过一坛酒,喝起了闷酒。
李家村李姓人家自然多,和霍俊关系不错的,就是那位家里有一辆马车的李大叔。
听说李芝家几个哥哥都去了靠山村,后听说这件事与霍俊有关,李大叔赶紧过来给霍俊送信。
已经喝了半坛子酒的霍俊听了李大叔的话,二话没说,站起身就去了靠山村,并在进村的时候碰到了正要去找他的孟龙。
他知道温贤珠的日子不好过,有一大家子人要养,可他也不能因为她,就去纵容她娘害人。
霍俊收回视线,转向严氏,斩钉截铁的回道:“我想婶子可能是误会了,我和李氏同是李家村的人,走路碰到说句话应该算不得什么。”
没想到霍俊会这样说,严氏吃惊的瞪大了眼睛,“霍家小哥你说谎,那日我明明看见李芝拉扯你,还说了要交好的话。”
“婶子一定是看错了,也听错了。”霍俊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温贤珠也没想到霍俊会这样说,她猜霍俊不会因为帮着她娘就乱说话,但大概会说实话。
可刚刚霍俊说的那几句话,显然是站在了李家一边。
这样一来,她娘就更被动了。
李家人一听霍俊这样说,特别是躺在那装死的李芝,都露出了得意的笑。
“怎么样严氏,这回我看你还有啥可狡辩的?不过幸好我妹妹没死,这样吧,你现在拿出十两银子给我家妹子调养一下身子,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否则我们还是要去见官。”
他们狮子大开口要十两,温贤珠不是善茬,一定会和他们讨价还价。
到时只要能弄到手五两银子,今天这通闹就没白闹腾。
李家人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懒得管这些破事的周里正这时也点点头,“严氏多嘴差点害死人命,拿点银子出来是对的。”
拿点银子?那可是十两银子,他们家一年也吃不完这么多钱。
严氏愤恨不已的转向霍俊,指着他,“霍家小哥,你这么怕被李家村赶出去,难道就不怕我们阿珠不嫁你。”
严氏的话霍俊并没有回答,不过他也没看温贤珠,而是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李家大哥,“这是你要的十两银子,拿了钱赶紧离开,以后也绝不允许你们再来这里闹事,否则我就收回今天的话以及这十两银子。”
霍俊这话说的声音不大,但李家哥几个都听见了,自家妹子名誉恢复了,还白得了十两银子,就算霍俊不警告,他们也得赶紧走,否则不管谁反悔,吃亏的都是他们李家。
原本想讹五两银子的李家人,见占了大便宜,赶紧抬着李芝往外走。
李家人都走了,一直未说话的温赵氏在大儿媳的搀扶下也离开了,温福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且她离开前,还满眼深情的看了霍俊一眼。
第124章 小船翻了?
温福那一眼霍俊没注意到,温贤珠可看得清清楚楚,温福那只骄傲的孔雀居然也喜欢霍俊?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霍俊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人又长得英俊,温福喜欢他不是很正常吗。收藏本站
心里突然有点酸溜溜的,瞧着霍俊也要走,温贤珠赶紧叫住他,“霍大哥请留步。”
“你还叫他干嘛,你难道还没看明白,姓霍的偏着的可是李家?”
虽然掏钱的是霍俊,但严氏还是气的要死,心中也有了打算,她家阿珠就算臭到家,永远嫁不出去,她也不会把女儿嫁给霍俊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温贤珠没有理会自己的娘,转身蹬蹬跑进屋,从箱子里翻出自己存下的九两银子,出来递给霍俊,“这是九两,欠下的那一两银子,我过几天还给你。”
温贤珠的脸上虽然看不出恼怒之色,但她这样急着还自己银子,已经表明了态度,她和他,再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一起吃,一起喝,一起赚银子了。
“今天这件事原本就是因我而起的,那十两银子本该我拿。”霍俊并没有接银子,说完就大踏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温贤珠心里空唠唠的泛着酸,看来不管哪个年代,友谊的小船都很容易说翻就翻。
“大姐,霍大哥以后都不会来咱们家吃饭了吧?”瞧着霍俊走,又想到她娘说的那番话,小惠先吧嗒吧嗒掉起了眼泪。
“霍大哥也一定不会再带我去打猎了。”孟龙也一脸的愁容。
“都怪咱娘,娘要是不出去乱说,李氏就不会闹自杀,霍大哥也就不会损失十两银子。”和大姐烤了几天肉串,知道钱难赚,孟虎还以为霍俊生气是因为那十两银子。
差点被李家人拉去官府,又被孩子们这样埋怨,严氏虽然没认识到自己错了,但也没再说什么。
“好了好了,今天这件事以后谁都不许再提了。”温贤珠故作轻松的喊了一声,“娘,晚饭做了吗?”
“没,我还没顾上做晚饭,李家人就冲进来……”
“那正好,我和孟虎小惠逮了一只小野鸡,孟龙,你拿去河边收拾一下,等下大姐给你们做混沌吃。”
大家分工明确,很快好吃的混沌就端上了桌。
混沌虽然好吃,可饭桌上少了霍俊,大家心里都很不好受,影响的胃口都变小了。
无论几个孩子是怎么想的,严氏现在对霍俊可没什么好感了,一个外来户,还那么大年纪,如今她的阿珠已经恢复名誉,就算他霍俊三媒六聘求上门来,她都要考虑考虑,更何况今日之事,他居然还敢站在李家一边。
阿珠最听她这个当娘的话,也最孝顺她,严氏自信只要她把话交代给闺女,阿珠绝不敢私下和霍俊来往。
几个孩子毕竟都大了,是非对错也都看得清。
今天这件事怪谁都怪不到霍大哥身上,可她娘还那样说霍大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孟龙就悄悄起来,跑去他们每天进山的必经之路等在那,可直到把大家都等来,也没能等到天天带他进山的霍大哥。
第125章 画小书
原本这些天蘑菇采的差不多了,温贤珠也正打算从今天开始,留在家里专心画小书,然后等银钱攒的差不多了,就着手她的新计划,一个别人没办法模仿的赚钱计划正在她心里形成,目前一切具备,就欠本钱还不够。
但一想到只有进山才能碰见霍俊,温贤珠才又决定和孟虎小惠一起进山。
她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总之她现在特别想见霍俊一面,然后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和他说几句话。
霍俊是个大度的人,说不定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他就不生她娘的气了。这样以后他们不就又能一起吃饭,一起做生意,未来她那个赚钱的买卖,她都还没来得急和他说呢。
瞧见孟龙蔫头耷脑孤零零的站在那,温贤珠什么都明白了,昨天发生那样的事,霍俊今天若是进山,叫上孟龙还是不叫,索性干脆不进山了。
一连三天,为了能碰见霍俊,温贤珠天天都和弟弟妹妹们进山,可依旧没能碰见霍俊。
一个专职猎人在秋季一连三天不进山貌似也不太可能,说不定霍俊为了躲他们,选了别的进山口,毕竟这附近的山这么多。
这些天她每每想起霍俊,就会想起温福那张白白净净的小脸,然后再看看自己这张又黑又无光泽的脸……如果换她是霍俊,她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第四天,温贤珠不但自己不进山了,也不让小惠再去遭那个罪了。
女孩子,就该有个女孩子的样,赚钱固然重要,但这张脸也不能不要。
姐俩留在家里,温贤珠专心画小书,小惠偶尔过来打打下手,在帮严氏干点家务活,绣绣花,这日子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几天。
纸张珍贵,温贤珠就先在地上用沙土把草图画好,然后再画到纸上。
二十页纸的小书并不难画,更何况故事人物都在心里装着呢。
不过为了不破坏原著,主要是她不想背上抄袭的恶名,虽然这一世未必有人知道西游记,那她也只能借鉴一下那些妖精的造型,然后还是要自己编写故事。
小惠很喜欢大姐画的小书,只是她不认字,然后温贤珠就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讲给她听。
“这个小仙厉害是厉害,可她就一个人,能打得过那么多妖精吗?”
之前存下的纸张不多,只够她画两本小书的。
故事卡在她故事里的主人公小仙要去救被妖精抓走的百姓,就没纸了,急的小惠直追着大姐屁股后要剧透。
后来孟龙孟虎晚上回来,小惠又把大姐画本里的故事讲给两个哥哥听。
怕他们把纸张翻坏了,温贤珠只允许他们看一遍,这哥俩就被迷住了。
瞧几个弟弟妹妹这么喜欢她的画本,温贤珠终于放下心了,看来她这几天的功夫没白费,这小人书应该能卖得出去。
实际这段时间留在家里,温贤珠除了画小书,就是美白自己这张脸。
藏在衣服里的身子这么白,她就不信自己这张脸天生就是黑的。
第126章 变美了
贴黄瓜片只能补充水分,美白效果并不好,还总招惹她娘唠叨。
好在她精通药理,知道哪几位中药能起到美白作用,就采了一些回来,鼓弄一罐子面膜出来。
小惠还小,不适合敷面膜,温贤珠就拉着自己的娘一起,还别说,她做的这面膜还真有效果,这才七八天时间,她这张小脸就白嫩了不少。
她现在从早画到晚,时间比较珍贵,所以第一次进城卖书她亲自去,等以后,像往城里送小书这样的事就要交给两个弟弟了。
今天她进城是去卖书的,自然不能穿的太破烂。
她娘给她做的新衣服终于有机会穿了,一大早,温贤珠就换上了新衣裙,又让小惠帮忙,梳了一个好看的发髻。
和大姐进城,还是第一次不用背柴背肉,今天孟龙孟虎也都穿上了新衣服。
脚上这双鞋也是她娘利用剩下的布头,新给她们做的,而且还每个孩子都做了一双。
她娘是个可怜的人,虽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严氏毕竟是他们的娘,她怎样都不可能去责怪自己的娘。
温贤珠现在只能寄希望等日后她把日子过好了,她娘心里的怨气少一些,到那时不用谁说,她娘本就是个善良人,自然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所以这些天不管几个弟弟妹妹说啥,温贤珠从未埋怨过自己的娘半句,而且还警告几个弟弟妹妹也不可以再说了。
为了脚上的新鞋子,身上的新衣服,姐三刻意跑到村口,想花钱搭乘李大叔的马车进城。
李大叔的马车来回四文钱,而且为了凑够人数,一般走的都很晚。
没想到这个时间会在李大叔的马车上看见霍俊,更意外的,温福居然也在车上。
按以往霍俊进城的时间,这个时间早走了,所以温贤珠才会觉得能碰上霍俊是个意外。
不过没见他背筐,而且穿的还挺齐整,又看见温福也在,温贤珠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温贤珠毕竟不似这个时代的女子,虽然这一世的温贤珠早已占据了她大半的记忆,而且她也早已把严氏当成了亲娘,把孟龙孟虎小惠当成了自己的亲弟亲妹,但骨子里,还是有着她自己前世的个性。
温贤珠大大方方的冲一直盯着她看的霍俊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又转向温福,笑着说了句,“好巧,你们也进城。”
温福当然明白温贤珠这句你们指的是谁,故意笑眯眯瞧了一眼霍俊,点头应道:“是,我进城去买点绣线。”
李大叔的马车不算大,凑够六个人就走。
温贤珠姐弟一上车,已经七个人了,李大叔待大家都坐稳了,大鞭子一甩,喊了一声‘驾’马车咕噜噜的就转了起来。
刻意让孟龙孟虎坐在自己后面,就是为了隔住霍俊的视线。
对这个曾经对自己有恩,自己又几次拒嫁,现在不见想念,见了心颤的男人,她现在已经不想再和他有任何交集了。
马儿哒哒哒跑的很快,车轮咕噜噜,风声呼呼,说话必须要大声喊才能听得见。
第127章 吃醋
一路都没人说话,只是快要进城的时候,温贤珠听见后背传来温福在劝霍俊吃东西,好似是什么果子之类的东西。
没听见霍俊拒绝,温贤珠撇了撇,她记得他说过,他什么水果都不爱吃。
霍俊以前经常往回给她摘野果子吃,每次洗完,她都习惯递给他一个,可哪次他都只会摇头。
原来他不是不爱吃水果,而是得看递给他水果的人是谁。
温贤珠顿觉这嘴变得有些酸,不,心都是酸的。
大家去哪的都有,李大叔有他自己专门停车的地方,好在县城就这么大,大家是去市集,还是去那条闹市街,都不远。
她今天并未打算在城里多逗留,除了卖书,如果书卖的好,再买一些纸墨就可以回去了。
温贤珠跳下车,先问一下李大叔回去的时间,然后故意说可能来不及了,就只交了姐弟三人来时的车脚钱。
李大叔说的时间不晚不早,他们又没什么东西可买,自然是来得急的。
大姐一定是不想和霍大哥坐同一辆车回去,才会故意这样说。
孟龙和孟虎都明白大姐的意思,瞧了一眼脸若冰霜的霍俊,想说句话,可看大姐已经走了,俩人赶紧跟上头也不回的大姐往那条最繁华的闹市街走去。
一来到那家卖小书画本的店铺,温贤珠把自己画的两本小书往上一递,然后就端着架子等在一边。
她知道自己画画的水平不低,迟迟没开始画小书的原因是自己对现在的文字还没有完全掌握。
如果今天画小人书的买卖能谈成,她还是要感谢霍俊。
都忘了是从哪天开始的,听说她想识字,霍俊就说可以教她。
当时霍俊说自己识字,她还以为他也就是识得几个字,后来慢慢发现,霍俊的学问可不止是识几个字那么简单。
只可惜,她以后再不能和霍俊识字了。
好在现在的小人书大多都是看画猜故事,文字需要的不多,她识得那几个字也勉强能凑合过去。
钱掌柜和孙管事看书这会,温贤珠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把小人书卖更高的价钱,而是一直在想这段时间她和霍俊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十六岁的女孩,情事方面终于有些开窍了,可却晚了,那个她刚刚意识到早已装进心里的男人,已经喜欢上了别人。
温福比她……的确更合适霍俊。
就算她不服气温福的长相,觉得自己也可以像她那样白,但名声呢?还有她那个负担很重家?如今她娘又闹下这么一出,她还怎么和温福去比?
温贤珠沉浸在自卑中,掌柜的几次叫她,她都没听见,还是孟龙拉了她一把,温贤珠才回过神。
“阿珠姑娘,你画的这两本书很不错,如果你能保证每本都画的这么好,我们就都要了。”
“这是自然,我刚开始画,未来只能越画越成熟,一本比一本画的好,绝不可能不如这两本。”
“那就这样定下了,以后你只需把画好的画本送过来,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第128章 当好大姐
这是她来到这一世做的最容易的一次买卖,不用她废话,钱还没少得。收藏本站
温贤珠细算了下,这样的小书她三天就能画一本,一个月就是十本,算下来,扣除成本,七两银子是稳赚的。
这期间还不算她万一开挂了,再多画几本,说不定一个月能赚上十两银子呢。
“一个月能赚十两银子?”孟龙和孟虎听大姐算完账,又吃惊又佩服,“大姐,你说你病了一场,怎么突然学会了这么多本领,这以后咱们家就算没有霍大哥,也不用担心饿着了。”
她刚刚把那个人抛开,孟虎又提霍俊。
“走吧,现在纸墨都买完了,咱们赶紧回家,我好赶紧给你们赚娶媳妇的钱去。”
“娶一个媳妇要几两银子,我才不要媳妇,而且娶回来还要给她饭吃,到时咱家的负担就更重了。”马上就要到了说亲的年纪,孟龙先表明了态度。
“我也不要,有了媳妇就吵架,还不如就咱们和娘一起过。”才十岁的孟虎也赶紧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父母的婚姻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孟龙和孟虎,就连她自己,估计将来的小惠,对婚姻都有抵触想法。
对了,还有大弟弟孟生,她差点忘了孟生都快十五了。
这一世她看多了男子在军营,家里给娶媳妇的,而且用来拜堂的都是大公鸡。
她虽然不会那样做,但有好的姑娘,还是要给孟生留意着。
温贤珠拍拍挨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弟弟,“放心,只要有大姐在,你们还愁那几两银子,未来我不但要给你们每人都娶上媳妇,还要给你们盖房子,买地,如果可能,实际我更想送你们进学堂。”
进学堂?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大姐对他们太好了,如果没有大姐,哪会有今天吃饱饭的日子。
实际这他们已经很知足了,不过要是真能进学堂,那日后就能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像陈秀才那样被人尊重,到时看谁还敢欺负他们,到时他奶奶也得高看他们一眼,不会只把希望寄托在大伯父家,二伯父家,那几个堂哥堂弟身上。
受到鼓舞的两个孩子都高兴坏了,都暗下决心,未来他们一定要对大姐好,只听大姐的话,大姐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
别管温老三多不是人,但长相在那呢,再加上她娘原本就是个美人,遗传基因好,哪可能有丑孩子。
两个弟弟这一穿上新衣服,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还真是帅呢。
这段时间吃得饱,几个孩子,包括她都长高了不少。
原本没打算买肉的温贤珠又掏钱买了几斤羊肉,还有不值钱的羊排也买了一些,见孟虎一直盯着包子铺瞧,又给两个弟弟买了包子。
羊肉现在还是六十文钱一斤,孟龙有些心疼,“大姐,你买这么多羊肉是又要烤肉串卖?”
烤什么肉串,那东西就适合夏季卖,而且现在的羊肉价格这么高,估计现在所有的饭馆都有这道菜,这羊肉价格只能越来越高,不可能落价了。
第129章 为她买地
现在天气转凉,刚刚一看见羊肉,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羊肉火锅。
温贤珠吞了吞口水,笑着回道:“这些天大家都吃不下饭,今晚大姐给你们做火锅吃,让大家开开胃。”吃火锅没海鲜味道肯定要差一些,可这种地方,也不知离海有多远,居然连卖海菜的都没有,就更别提海鲜了。
“火锅是什么?”他们一次都没吃过,甚至都没听说过,小哥两嘴里一边咬着包子,一边向往着。
“先保密,总之你们一定会喜欢吃就是了。”
姐三说说笑笑找了一辆回村的牛车,付了和马车一样的价钱,六个铜板,就一个要求,想让牛车赶紧启程。
车上已经坐有两个人,这一下就来了三个,还多给了他一文钱,还没啥占地方的东西,车老板当然高兴了,大鞭子一甩,牛车就咕噜噜上路了。
不管是牛车还是马车,只要是拉人的车,大家停车的地方相隔都没多远。
霍俊今天办完事也挺早,等在李大叔的马车旁,就是希望能再碰见温贤珠。虽然她说了怕来不及,但他还是从她躲闪的言辞中听出她今天进城应该事情不多,要不她不会穿一身新衣服,她家城里又没亲戚,既然不是来走亲戚,又不是来卖东西的,有什么来不及的。
眼瞧着温贤珠领着孟龙孟虎说说笑笑坐着牛车走了,霍俊才彻底明白过来,她在故意躲着他,就因为不想和他坐一辆车回去,她宁愿花一样的价钱,改去做牛车。
霍俊紧抿着嘴,盯着走远的牛车,感觉自己现在有一肚子苦水需要往出倒一倒。
就因为早前严氏曾经和他叨念过,说打猎怎么都不如有几亩地让人安心。
他知道那天那件事他没站在严氏一边,把温贤珠的娘给得罪了,如今他也只能做得更好一些,希望能让她娘改变不把女儿嫁给他的想法。
这个时候正是要秋收的时候,谁会在这个时候卖地,为此他东奔西跑了多天,终于有一户人家急等钱用,卖给他五亩良田,而且那几亩良田正好靠近河边。
今天他刚刚去衙门把那五亩田过户到自己名下,还想要和她分享一下,因为温贤珠曾经说过,这的河水清澈都可饮用,要是用来灌溉稻田,那米一定很好吃。
她的话他谨记在心,才会只选靠近河边的良田买。
可如今,她连和他乘坐一辆马车都不愿意,还能和他一起种田,嫁他生儿育女?
曾经他什么都有过,可也从未期盼过什么,现在他终于有了期盼,他想和温贤珠在一起生几个孩子,然后种种田,打打猎,那种日子,想想就如此美好,他甚至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冷静下来的霍俊仔细琢磨了一下,严氏现在连家门都不让他进,温贤珠又是这样的态度,他们的婚事,貌似还真不是这几亩良田就能改变的。
虽然温贤珠是他想娶的,可他也绝不是那种强人所难的人。
如果她真不愿意,那他也绝对不会再纠缠下去。
第130章 相约
第二天霍俊老早就来到温贤珠她们姐弟进山的必经之路,等在那,想趁着她们姐弟进山的时候,和温贤珠好好解释一下那天他也是怕出人命,毕竟这件事李芝错不至死,所以他才说了谎话。
如果这样温贤珠还是要拒绝他,那他就继续过他一个人的日子,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习惯就好。
远远看见背着竹筐的孟龙孟虎走过来,霍俊赶紧迎上去,“怎么就你们兄弟两个,你大姐她?”
两兄弟互相看了一眼,对霍大哥,他们真做不到不搭理。
“我大姐已经很多天不进山了,她现在留在家里画小书,每月能赚很多银子,已经不需要进山了。”面对手把手教自己打猎的霍大哥,孟龙老老实实的回道。
温贤珠不进山了,那他就没办法见到她,不见又怎么和她解释那天那件事?
后悔昨天不该和她怄气,她不愿意看他就不看,他为什么要和她生气,为什么不能主动上前和她说几句话。
“孟龙,你今晚回去,和你大姐说,就说我明天在山上等她。”
他们几个实际都很希望大姐和霍大哥能和好,霍大哥还能每天去家里吃饭,那样的家感觉才像个家。
这几天霍大哥不来,大姐都很少笑了,也不下厨了,就昨天主动给大家做了一顿火锅,可她自己却吃的很少。
大姐这几天都瘦了,不知和霍大哥有没有关系。
有哥哥在,孟虎自是不用多言,孟龙考虑再三,点头应道:“霍大哥,我只能答应你可以把你的话带给我大姐,但她愿不愿意来见你,这还要看我大姐她自己的意思。”
“我知道,只要你把话带到,见不见我,都由你大姐自己做主。”霍俊说完就往进山相反的方向走了,估计可能是回家了。
孟龙和孟虎愣愣的看着霍俊的背影,孟虎叹息道:“我突然觉得霍大哥很可怜,和咱大姐一样可怜。”
他最崇拜的两个人一定不愿意别人说他们可怜,孟龙瞪了一眼乱说话的弟弟,“不许胡说,咱大姐现在每天赚那么多银子,哪里可怜了?”
“可大姐不开心,小惠也不开心,咱家现在就娘整天乐呵呵的,娘就知道银子好。”
“不许说咱娘的坏话。”
“我这哪里是坏话,我这是实话。”
小哥两进山主要是采蘑菇,家里现在已经买了两百多捆柴,已经不需要他们在砍柴了。
早早从山上下来,孟龙回来没见自己的娘,赶紧跑进屋,把霍俊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大姐。
温贤珠停下手里的笔,默默地听完,点了点头,“知道了,大姐明天和你们一起进山。”
霍俊想见她,或许是要和她说一下他和温福的事,正好,她也正打算把那对耳坠子还给他。
曾经的银簪子没收,那晚鬼使神差收了对耳坠子,男人送女人这种礼物,当然是用来定情的,早知今日,她当时就该像那次那样坚决,不收就对了。
第131章 去赴约
见大姐都没犹豫就答应了,孟龙高兴的撒腿就跑,想现在就去把这个喜讯告诉给霍大哥。收藏本站
孟龙都跑出大门了,被正在棚子里忙着做饭的严氏逮了个正着,“蘑菇还在筐里,你不领着弟弟把蘑菇晾好,又想去哪疯跑。”
孟龙眨眨眼,没敢说啥,赶紧转回来叫上孟虎,哥俩把采回来的两筐蘑菇晾在院子里。
他们家现在晾晒好的干磨怕是都有几百斤了,地窖里,屋里都是。
可大姐还要他们每天都去采蘑菇,还说采的越多越好,不知将来能有啥用处。
不过这哥俩现在只要是大姐吩咐的事,就从不质疑。
小哥两晾好了蘑菇,这边严氏也喊开饭了。
见晚饭又是野菜粥,蘑菇炒白菜,几个孩子都嘟起了嘴。
蘑菇这东西再好吃,也架不住天天都吃,就连从不挑食的严氏现在都不愿意吃这道菜了。
可家里现在除了蘑菇就白菜最多,不吃这个吃啥。
瞧着几个弟弟妹妹嘟着嘴,联想到昨晚吃火锅那么欢脱,温贤珠歉意的笑了笑,“等大姐忙完这几天,就给你们做泡菜吃。”
“真的,太好了,大姐做的泡菜比娘炒的菜都好吃。”
“嗯,我只要有泡菜,连粥都喜欢喝。”
几个孩子一听又快有泡菜吃了,才打起精神,欢快的吃起来。
自知自己做菜不如大女儿做的好吃,孩子们的不满,严氏到是一点都不气。更何况听说大闺女又要做泡菜了,她也是馋的口水直流。
不过一想到里正家娘子,严氏又泛起了愁。
原本家里的泡菜还有一些,那天里正家娘子突然来她家,拐了半天弯,她才听明白,原来她是来要泡菜的。
以后还要在这个村子里住下去,少不得还要求着周里正,温贤珠赶紧让她娘把家里仅有的一些泡菜都给里正娘子拿了去。
这以后有了泡菜,里正家娘子少不得还要来要。
不过这样也好,村里那些女人见里正家娘子总往她家来,不知有多羡慕呢。
温贤珠瞄着她娘一会皱眉,一会又得意的笑了下,不知她娘这会心里想着什么。
明早去见霍俊,可不敢告诉她娘,否则又会招惹一通唠叨。
第二天一早,见大闺女换了一身旧衣服,拿着背筐一副要进山的模样,严氏赶紧问:“阿珠,今天不在家画小书了?”
进山不舍得穿新衣裙,又不想让霍俊看见她穿那些打着补丁的衣服,温贤珠左挑右选,才搭配一身虽然灰不溜丢,但总算没补丁的衣裙。
早想好了怎么说,温贤珠回道:“不是答应他们几个要做泡菜吗,我进山去看看有没有适合的野菜。”
“耽误一天就耽误几钱银子,这泡菜还不如不吃。”
“娘,我画小书也是需要灵感的,不能整天关在屋子里画,我今天和他们进山,主要也是为了找找灵感。”
灵感是啥东西她不懂,但她知道只要大闺女高兴,就能多画几本小书,家里的银子就能多进一些。
第132章 还回定情物
顺利躲过她娘的盘问,温贤珠前面走,两个弟弟在后面跟着。
秋天了,这的气候特别应节气,这才几天没进山,已经落的满地黄叶子了。
树叶一落,原本茂盛的林子感觉一下透亮了,这下猎物也好,人也好,怕是都藏不住了。
远远瞧见站在那的霍俊,一想到有可能这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谈话,温贤珠叮嘱两个弟弟,“你们先走,去前面等着大姐,等下大姐就过去找你们。”
孟龙嘴巴张了张,想说让大姐和霍大哥在一起多聊聊,因为这会他看霍大哥也突然觉得很可怜。
“二哥,”孟虎扯了一把孟龙,“你说咱俩躲远点,让大姐找不到咱们,她是不是就能和霍大哥一起走了?”
这到是个办法,孟龙点点头,小哥两赶紧加快了脚步,最后干脆撒丫子跑起来。
这俩孩子看见啥宝贝了?是去追猎物了吗?
瞧见两个弟弟突然跑起来,温贤珠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眼睛瞄着两个弟弟离开的方向,生怕他们遇到什么危险,温贤珠差点就忘了还等在那的霍俊。
他一直不觉得自己喜欢这姑娘是因为她的长相,可当看见唇红齿白脸色白净的温贤珠站在那,霍俊顿觉体内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都没注意到,她什么时候个子长高了,头发也不似之前那样干枯了。
昨天他只注意到她穿了一身新衣服,还觉得那身新衣裙挺好看,原来并不是她穿了新衣服变得好看了,而是人越来越漂亮了。
见温贤珠停在那不动,而且眼睛看向的也不是他这边,霍俊赶紧往前迎了几步。
听见沙沙的脚步声,温贤珠才转过头来看向霍俊,两个弟弟那边并未传来呼救声,应该是没遇到什么不好的东西。
温贤珠淡定的从荷包里掏出那对耳坠子,待霍俊走到近前,小手先伸了过去,“这个,还给你。”
画小书的手果然和采蘑菇的手不一样,这才几天没见,这双小手就变得白白嫩嫩了,只可惜,他现在并没有心情欣赏这双小白手,而是一直盯着躺在那上面的银坠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什么意思还用问吗?他难道不知,未来只要他和温福成了亲,他们之间必须得避嫌。她不是李芝,她还没那么大的脸去追别人的男人。
“送出去的东西,我是不会收回的。”
虽然已经猜到了答案,但霍俊并没有去拿那对耳坠子。
不过温贤珠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他再解释,再说那五亩良田貌似也没什么意思了。
女人还真是无情,这件事他是有错,但她怎么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就轻易选择了听她娘的话。
见霍俊转身要走,温贤珠急了,忙追了两步,把那对耳坠子强行塞给他,“这东西我现在拿着不合适,再说我也不想让温福误会咱们之间有什么。”实际他们原本就没什么,只是在一起合作过买卖,当然,大多时候都是她那个家在占霍俊的便宜。
第133章 舍不得
看着手里被强行还回来的耳坠子,霍俊琢磨着温贤珠刚刚说的那些话,他们之间,怎么把温福扯进来了?那个温家的姑娘他是见过几次,还曾经帮她抓过蛇,可这么多年,要不是因为李芝这件事,他们甚至都不曾说过话。
霍俊攥紧了手里的耳坠子,小小的一对耳坠子,在他的大手里,就如他曾经给她买过的两颗糖一样小。
“阿珠,”想起俩人的过往,霍俊的火气消了不少,“你是不是误会我了?”
她有误会他吗?
就算那天他帮着李芝说话不是因为温福,那昨天他们一起进城又是怎么回事?
身为旁观者,温福对霍俊是什么样的心她都看出来了,他会看不出?
都说古代女子早熟,十一二岁就开始被调教怎么讨好未来夫婿,十三四岁媒人上门,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了。
温福比她小一岁,今年刚满十五岁,正是成亲的最佳年纪。
一个及笄待嫁的姑娘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又和他相约进城,霍俊又不傻,他只是在和自己装傻罢了。
“霍大哥,我家占了你那么多便宜,我知道我现在给你银子你也不会要,不过等日后我的豆腐做成功了,到时我会让孟龙送些过去给你。”
最早当她发现这个时代居然没有豆腐,但却有做豆腐的主要原材料黄豆时,就有了做豆腐的打算。
原本她打算等过些天,攒够了钱,把做豆腐需要的原材料都准备足了,最起码不是纸上谈兵空畅享的时候,再把这件事告诉霍俊。
如今她的计划已经不能再和他一起分享了,但她还是想拐着弯的把这件事说给他听。
坠子还了,想说的话也都说了,这心里轻松了不少。
对霍俊,她可能还会感激,但不会再把他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了。
离开前,温贤珠还微微福了一下身子,这是她第一次对霍俊行此大礼,言谢的成份有,但更多是想拉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霍俊看着温贤珠,眼睛眯了眯,眉头越皱越紧,他最讨厌女子和自己装模作样,如果温贤珠开始看见他,就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他或许连看都不会多看他一眼。
很好,听娘话的温贤珠终于变成他讨厌的样子了,这以后他再也不用总想着她了。
把握在手里的耳坠子随手一扔,霍俊重重的哼了一声,“我说过,送出去的东西绝不收回。”
刚要转身离开,顿在那的温贤珠眼睁睁的看着那对银耳坠子划着弧度,落入草丛中。
实际霍俊送她这对耳坠子她真的很喜欢,曾经在家里人看不见的时候,经常拿出来戴一会,就是不戴,也经常会拿出来看看。
好端端的东西,他怎么说扔就给扔了。
盯着霍俊走远,温贤珠赶紧奔过去,蹲下身去仔细寻找起来。
林子里的草长势旺盛,又高又密,温贤珠蹲下去,那些都能把她淹没的高草刮的她脸生疼。
顾不得脸上的疼,也顾不得手上的疼,因为一直在扒着草,手被干枯的草都扎破了,可她现在什么都不顾了,就是瞪大了眼睛寻找那对耳坠子。
第134章 哄骗家人
耳坠子那么小,草又这么浓密,就她这样的找法,一会眼睛就花了,看啥都像,拿起来又不是。
不知找了多久,腿酸的都快站不起来了,温贤珠才彻底放弃寻找。
明明她都看见那对耳坠子就落在这个地方,怎么就不见了呢?
天意,这一定是天意,就连老天都不想她在儿女情长下去,那她就顺天意好了。
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责,温贤珠原地休息了一会,起来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并在发现一大片嫩嫩的野菜时,瞬间就把那对耳坠子给抛到脑后去了。
回去后的温贤珠偶尔还会想起霍俊,比如看着一坛子一坛子的新泡菜,她几次想张口让孟龙给他送点过去,不过好在最终她没能张开这个口。
经常去河边洗衣服的严氏这时又唠唠叨叨,说霍俊就是和温老三一样不靠谱的男人,她这边刚说闺女不嫁他,他那边就和温福勾搭上了。
村妇们的传言未必可信,但对方是温福,温贤珠还是选择了相信。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过去一个月,这期间每画好五本,孟龙孟虎就进一趟城,而钱掌柜也不食言,还真就没少给银子。
她现在已经有二十两银子了,眼看新黄豆就要上市了,再加上要定制石磨,还要买一头拉磨的毛驴,这些她曾经都打听过价格,估摸二十两是不够的。
小惠待在一边安安静静的绣着花,小姑娘自己赚钱自己攒着,这段时间绣花绣的可来劲了。
温贤珠往外看了看,她娘正在棚子里忙着,好似说今晚要给大家烙饼吃。
自从着手开始画小书,她已经一个多月没给家人做饭了。
温贤珠抬脚来到外面的灶房,未来这间棚子她打算在加固加固,外面在垒一层土坯用来保暖,这样磨豆腐的石磨就可以安在这里了。
“娘,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
正在揉面的严氏抬头看了闺女一眼,“不用,我这里不需要你帮,你还是画你的画本去吧。”
“这次的故事已经全部画完了,短期内我不打算再画了,娘,我打算买石磨磨豆腐,您不会有意见吧?”
“豆腐?什么是豆腐?这些娘都不懂,你自己看着办就行。”女儿有本事会赚钱,严氏现在到是想通了,只要大闺女想做什么,她就算不支持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瞎跟着唠叨了。
“豆腐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特别冬天没有青菜可吃的时候,豆腐可是不错的一道菜呢。”
让女儿说的,严氏也动了心,“你说你这脑子里哪来这么多赚钱的道道。”
“都和您说过几次了,被温家赶出来后我大病了一场,还差点死了,醒过来后,这脑子里就不一样了,感觉多了很多新鲜玩意,包括识别药草,做菜,画小书,现在我这脑子又极力让我做豆腐生意,所以娘,您得支持我。”温贤珠搂着严氏撒着娇。
自己闺女以前虽然能干,但空有一把子力气,哪懂得这些赚钱的法子。
第135章 买毛驴
现在闺女几天一个赚钱的法子,想出来的道道她们听都不曾听过,严氏和几个孩子对温贤珠这套胡编乱造的说法到是一点没起疑。
温贤珠这样和家人解释自己的变化,也是被小惠给逼的,那段时间小惠整天缠着她打听度娘,温贤珠实在编不下去了,就说自己撒了谎,实际自己根本就没遇到过什么师傅,只是病了一场,做了个奇怪的梦而已。
女儿有这番本事当然不能让外人知道,特别是温家人,否则不知又要招来什么麻烦。
严氏警告几个孩子都不准说出去,不管外人谁问起你们大姐打哪学来的本事,你们都不许说出去。
几个孩子都保证不会说出去,温氏这才放下心。
如今女儿又琢磨出新买卖了,严氏自然很开心,“支持,娘当然支持你。”
“支持可不能光用嘴支持,”温贤珠伸出养的白白嫩嫩的小手,“把我给您那五两银子借我用一下呗,我保证,等我的豆腐生意做成了,一定双倍奉还。”
一听女儿要借那五两银子,严氏泛起了难,“你们都说娘是守财奴,实际娘守着那点银子,还不是想给你们留一条后路,万一你的买卖赔了,还有那五两银子度日呢。”
自从她发现了盐卤,就断定了自己的豆腐生意不会赔钱。
前世住在乡下的大伯父就是做豆腐的,而且用的就是这种盐卤,不过大伯父管这东西叫卤水。
那次她在卖盐巴那里看见盐卤,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后来买回来一些细研究了一下,这东西还真是大伯父用来做豆腐的卤水,而这一世的人居然把这种东西当做废物,只是洗恭桶的时候用。
就连她娘,都把她存放在地窖里的卤水用来洗便盆,还纳闷她买那么多盐卤得用多少年。
温贤珠一再保证,严氏最终才把那五两银子拿出来。
一摸这五两银子拔凉拔凉的,温贤珠暗自好笑,估计她娘一定是把这五两银子埋在地底下了。
“您放心,等咱把成本都收回来,我一定还您十两银子,不比您埋起来核算。”
严氏一听五两变十两,当然高兴了,可一想到一下投进去二十五两银子,这心里又打起了鼓,“投进去这么多银子,只要不赔钱,能把本钱收回来,娘就知足了。”
做豆腐当然不会赔钱,而且这个买卖还不是别人轻易能模仿去的,用卤水点豆腐,只要她自家人不把这个秘方说出去,外人怎么可能知道。
二十五两银子定制石磨用去一两银子,把剩下的钱揣好,温贤珠领着孟龙孟虎先去驴马市转了转,打听打听价格,可真要下手买,又怕自己上当受骗,买回来一头病驴就麻烦了。
突然想到了王屠夫两口子就在这附近卖肉,前些天她娘还说起,王嫂子在河边碰见她娘,还刻意给她娘道了歉,说那天她完全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却给她们家惹了麻烦。
那件事追根究底,与人家王嫂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过通过这件事,温贤珠对王屠夫两口子到是有了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