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意外收获
这种草编的鱼篓她一天就能编一个,草也漫山遍野都是,可这东西多了,小溪里的鱼就少了,更何况这么小的鱼,她原本就没想过要多抓,因为那样太不利于鱼儿繁殖了。
“大叔,如果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抓鱼,用不了多久,咱们这条小溪里的鱼就会被抓光。”
李大叔是个聪明人,温贤珠的话不用说透,他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阿珠姑娘请放心,只要你把这个鱼篓给我,再能教会我们怎么编这种东西,我可以答应你,这个抓鱼的方法我们绝不外传,而且也不在咱们村附近抓鱼。”
不在靠山村附近抓鱼?温贤珠有点不太相信,怕李大叔蒙自己,“那你们还能去哪里抓鱼?”
李大叔一指山的另一边,“阿珠姑娘忘了那边还有一条大河,只需翻过这座山,这对于我们爷三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我还可以和你保证,以后我们用你这个方法,只抓大鱼,不抓小鱼。”
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李大叔比她温贤珠更懂得爱护鱼苗。
这种小鱼,吃一顿解解馋就行了,可不能多吃。
要不是温贤珠先提起,李大叔也会反过来提醒她,以后少抓这么小的鱼来吃。
难得李大叔有这样的觉悟,温贤珠忙道:“既然这样,那改天我再给您编个大一点的,适合抓大鱼的。”
“那就太谢谢阿珠姑娘了。”
未出阁的大姑娘就想勾搭男人上床,温贤珠现在的名声早已顶风臭出八十里去了。
自从温贤珠出了这事,村里的女人都怕自家爷们,儿子,被勾引,可没少警告自家的男人。
李大叔虽然年纪大了,可身边的两个儿子还年轻,这要被人看见他们李家父子在和温贤珠站在一起说话,保不准传成什么样呢。
急着离开,又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山里鱼的价格可比山鸡野兔贵,更何况人家姑娘还要教他们编网鱼的篓子。
李大叔赶紧递过来一只山鸡,一只野兔,还承诺,等下会打发自己的闺女给温贤珠送一口袋土豆。
一听李大叔家这个季节居然有土豆吃,温贤珠又热情的建议道:“大叔,您让大婶做鱼的时候,放一些土豆进去,然后再放点红辣椒,放一些大酱,到时保准土豆都是鱼的味道。”
也不知这个时代有没有大酱吃,原主留给她的记忆有限,温贤珠随口这么一说,就有点后悔了。
少与人接触,少说话,才不会轻易暴露自己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
不过这么新鲜的小鱼要是炖瞎了,也是怪可惜的。
反正话已经说出口了,温贤珠就又啰嗦几句,把步骤说了一下,先放油,然后放葱姜蒜,有花椒大料最好再放点,然后放大酱,添汤,放辣椒,放土豆。
家家都缺油,炒菜都舍不得放油,吃鱼吃肉更是舍不得放油,恨不得用白水煮一下就吃。
温贤珠记得温家大院以前炖鱼,就是放少许的油,然后放点葱蒜之类的东西,在撒上点盐,温老太太又怕浪费木柴,炖一会就说行了。
所以记忆中原主以前吃过的鱼并不怎么好吃,腥腥的,鲜鱼也炖不出鲜味。
第17章 小鸡炖蘑菇
李大叔听的仔细,点头说都记下了,还说谢谢她。
温贤珠知道自己的名声很臭,村里人都不愿意搭理自己。
难得李大叔父子还愿意和自己换东西,不怕和她说话,所以吃不吃亏,她根本就没多想。
赶紧把鱼篓连同那点小鱼都递给了李大叔。
李大叔也是因为一眼就相中了温贤珠手里这个草编的鱼篓,才会停下来听她说了几句话。
多好的一个姑娘,又会抓鱼,又会做鱼。
可却……
既然阿珠姑娘这么会抓鱼,那炖鱼的水平一定高。
虽然她说的那些东西,什么大酱,大料的他家没有,但也不差这几样,就有啥放啥吧。
李大叔拎着鱼篓和两个儿子回到家,按着温贤珠教的方法,和自己老伴一说,还别说,这一锅小杂鱼炖土豆,还真是比以往要好吃很多,特别这里的土豆块,还真都是鱼的味道。
李大叔一高兴,赶紧打发自家闺女给温贤珠送去一口袋土豆,还送了一些红辣椒过来。
十四岁的李英比温贤珠小两岁,长得也跟她那几个哥哥差不多,壮壮实实的。
李英把土豆放下,并未急着走。
虽然温贤珠现在名声很臭,又被温家赶出来了,不过这样反而正好,说不定她还能趁机套出几句实话。
“阿珠你以后别听村里人瞎嚼舌根,她们爱说啥说啥,反正我和我娘是不信那些人说的话。”
李英和她二伯父家的温山早已经定下了亲,就等十六岁过门了,说起来,她们还差点成了一家人。
李家人不坏,这个李英也是个直脾气。
就她那个奶奶,她那个大伯母二伯母,特别那个一肚子坏水的四婶,还有温家那一堆未出阁的闺女,李英这样的人进了温家大院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并不打算和李英深交,以免日后给自己招惹一些没必要的麻烦,对于李英的讨好,温贤珠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并未说啥。
原本还想和温贤珠再套套近乎,打听打听温山家的底细,见温贤珠对自己的示好热情不高,李英只得转身离开了。
李英一走,温贤珠赶紧把已经收拾好的小山鸡炖到锅里,又放了一些自己采的蘑菇进去。
小野鸡炖蘑菇,就算再不会做饭,随便胡乱炖一下,也是极好吃的。
更何况这些天她在山里采药的时候,还收集了一些桂皮八角花椒粒之类的调味品。
山里人一定把这些东西都当成难闻的草药了,估计还不知道是治疗啥的草药,所以才会被她捡了一个大便宜。
小野鸡不似家鸡,得多炖一会。
小惠打从锅里飘出香味,就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如今终于吃到嘴了,自然不会少吃。
今晚虽然没吃上鱼,但大姐做的小山鸡炖蘑菇也太好吃了。
而且大姐还保证明天就能让她吃上小鱼炖土豆。
小惠顿觉自己在大姐这过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天过年一样。不对,在温家大院过年也吃不上这么好吃的饭菜。
第18章 毒草
猛龙孟虎这几天不知为何没过来,温贤珠又留出一些鸡肉,想着给两个弟弟解解馋。
小惠可能还是年纪太小,有好吃的就想赶紧吃。
鸡肉吃进肚子还没消化,就又惦记上那只兔子了。
小野鸡炖了,那只肥硕的兔子被温贤珠收拾干净之后,用足够的盐揉搓好了,又挂了起来。
瞧着大姐把好好的肉挂起来,小惠终于忍不住了,“大姐,你为啥要把肉都挂起来啊?而且还都熏的黑乎乎的。”
实际这些天望着那块已经熏黑的野猪肉,小惠不知流了多少口水。
温贤珠抬起头看着妹妹笑着回道:“这样保存的肉不坏,而且还好吃,等彻底熏好了,大姐给你和孟龙孟虎,还有咱娘炒着吃。”
这几天在后山又发现很多野韭菜,野芹菜,这要是有面粉,实际她更想给大家包一顿饺子吃。
“还是不给爹吃?”爹是一家之主,大姐说了给娘吃,给她和两个哥哥吃,就没提到爹,小惠天真的问。
“对,既然爹和温家人一个想法,觉得我给他丢人了,要和我彻底断绝关系,我这的东西为什么要给他吃?”
“可娘说爹还给了你房子住。”
就这也算房子。
不过小惠这话到是提醒她了,她得尽快弄些银子,把这间破屋子买下来。否则哪天她把这里收拾妥当了,再被温家人要回去,那她岂不是白忙乎了。
因为这的房子四面漏风,抬头就能看见星星,卖也就是卖个宅基地的价钱。
而山里的宅基地又不缺,家里有劳动力的,自己放倒几棵树,把坑坑洼洼填平了就能盖房子。所以温家这套破房子要价虽然不高,可一直都没卖出去。
不过五两银子的要价对于山里人,对于温贤珠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温贤珠也是相中这套房子周围没邻居,离最近的人家也要两百米开外,再加上这后面有个大菜园子,否则五两银子她去哪不能买一块地支起来一个棚子。
抬头透过缝隙看着天上的星星,庆幸这段时间少雨,否则她这还不如一个棚子呢。
接下来的几天有了小惠的帮忙,温贤珠的草药采的更多了,几天时间,院子里都快晾晒满了。
眼看月底就要到了,这几天又都是大晴天,温贤珠就想多采点草药,于是天刚蒙蒙亮,姐俩就进山了。
这些天在大姐这有鱼有肉还能吃饱,小惠干起活来特别的卖力。
外山的草药都快被她们采的差不多了,赚钱心切,再加上小惠比她胆子都大,于是姐俩一路寻着,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深山里边。
越往山里走,不但珍贵的草药多,菌类的东西也变得多起来,各种榛蘑,猴头蘑,木耳,黄花菜,这种东西何其珍贵,这的人居然没人要。
听小惠说,这的人木耳黄花菜到是吃,但蘑菇真不吃,而且大家还管这东西叫毒草。
不过自从吃了大姐做的小山鸡炖蘑菇,小惠是相信这东西没毒,还好吃。
温贤珠大概也猜到了怎么回事,估计一定是有人曾经吃过毒蘑菇,还出过人命,从此之后这东西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毒草。
第19章 卖鱼
这种闭塞到地方,山里人没什么见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就把好端端的蘑菇说成了毒草。
这两天温贤珠教会了小惠怎么识别毒蘑菇,小丫头干活特别麻利,很快背筐里就装满了诱人的蘑菇。
温贤珠这边背筐里装满了草药,手里的拎兜里装满了蘑菇,虽然太阳还老高,可实在没地装了,姐俩只得选择下山。
路过埋鱼篓的地方,挖出鱼篓一看,见里面逮住两条一二斤沉的大鱼,温贤珠决定,趁着鱼还活着,得赶紧去镇里把这两条大鱼给卖了。
镇里没多远,往返也用不了多大一会,赶在天黑前怎么都回来了。
不敢耽搁时间,姐俩把草药蘑菇都放进院子里,把鱼倒进木桶里,拎着就去了镇上。
因为木桶里装了水,两条大鱼一直活的挺精神,就是小鱼死了一些,不过大部分都还活着。
因为是下午时间,市集上几乎已经没什么人了。
这些鱼她和小惠好不容易抬来的,自然不能再抬回去。
温贤珠放眼望去就一条主街的小镇,见有几家饭馆,心里就有了主意。
马上就要到晚饭时间,这个叫飘香楼的饭庄进进出出的人这么多,说不准正想买鱼呢。
卖东西不能走前门,温贤珠拎着木桶绕到后门,进去一问,打杂的小伙计见她一个姑娘家,也没过多难为,赶紧跑去前面把掌柜的叫了过来。
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劝说掌柜的留下她的鱼,谁知温贤珠一说是来卖鱼的,掌柜的瞧了瞧木桶里的两条鱼,觉得大小正合适,开口就给了五十个铜板。
她采了那么多天的草药才卖一百文钱,这么容易得来的两条鱼就能卖五十文。
见温贤珠半天没说话,掌柜的还以为她嫌自己给的钱少了,实际的确是给的不多,原本他瞧着两个小姑娘,好糊弄,所以给出的价格是比以往收购的价格少了点。
正好有客人点了鱼,饭馆里正需要这两条鱼,掌柜的不等温贤珠说话,就又道:“这样吧姑娘,我再给你加二十文,你把这些小鱼也都留下如何?”
她正有此意,要不这些小鱼都死了,更卖不出去了。
“行,掌柜的,既然您这么爽快,那我以后有鱼还往您店里送。”
“可以,咱们店里就鱼卖得快,小姑娘你这么能抓鱼,以后尽管送来,到时我一定在给你涨几文钱。”
看来抓鱼比采药赚的多。
想到李大叔说的那条河,温贤珠暗自琢磨,等哪天,她一定要去那条大河看看,如果运气好,能多网点大鱼,那她可就不愁买房子那五两银子了。
拿了钱,温贤珠先给小惠买了三个菜包子,自己只买了两个馒头,最终还被小惠吃了半个。
菜包子一文钱一个,馒头一文钱两个。
姐俩一顿饭才花去四文钱,见天色还早,温贤珠领着小惠来到卖日杂的地方,挑挑选选买了四个粗瓷碗,四个同样粗瓷的盘子,见钱还够用,就又买了两个大的泡菜坛子。
第20章 置办东西
见大姐买碗买盘子都挑粗瓷的,买泡菜坛子却买好的,小惠很不解。
“大姐你买这么多坛子干嘛?也是用来装油的吗?”
小惠这样问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温家一直用这种大泡菜坛子装菜油,而且还不止一坛子。
不过那些菜油都掌握在她奶奶手里,所以她娘每次做菜的时候,都要去找她奶奶要钥匙,然后在她奶奶的监督下,一大锅菜,只允许放几滴油。
所以同样是炒野菜,大姐做的菜才会这样好吃,因为大姐舍得放油。
小惠这几天在她这都吃胖了。
温贤珠笑着摸了摸妹妹漂亮的小脸蛋,回道:“大姐家可没有那么多油可装,我买这两个坛子是用来腌咸菜的。”
“咸菜不是要等到秋天才能腌吗?”
也难怪小惠不解,现在萝卜白菜地环之类可腌制的秋菜都还没成熟,家家户户谁会在这个季节腌菜。
野菜可以吵着吃,炖着吃,煮着吃,和在玉米面里贴饼子。
总之不管怎么吃,谁都不会用那些野菜腌制咸菜,盐巴这么金贵,腌菜成本那么高,谁家都不舍得把野菜腌着吃。
刚刚卖坛子的老板也说了,要不是这个季节,这坛子能这么便宜吗。
粗瓷碗盘,两文钱一个,这个细瓷的坛子要二十文钱一个,就这还是因为淡季,这要秋天来买,一定还要贵几文钱。
忙着和老板砍价,温贤珠也没空回答小惠。
五十六个铜板,温贤珠和老板磨了半天嘴皮子,才给便宜一个铜板。
七十个铜板,现在又只剩下十一个了。
缺的东西太多,这钱还真是不抗花。
小惠的饭量一点不比她小,这几天她省着省着,那点米还是见了底。
剩下的十一个铜板,温贤珠和卖粗粮的老板又磨叽半天,才卖给她两升粗玉米面。
精细的玉米面要十文钱一升,粗的也要六文钱。
她们的娘买什么连价都不敢还,大姐买什么都敢和老板讨价还价,姐俩拎着东西一出来,小惠就叽叽喳喳的嚷嚷:“大姐你好厉害,比咱娘厉害多了,咱娘哪次买东西,都不敢还价。”
她娘大字不识一个,算个账半天也算不明白,不被人家糊弄就不错了。
她可是在速算大赛得过银奖的。
“等哪天得空,大姐教你算账,到时你帮咱娘砍价。”
用六七斤鱼换这么多东西,温贤珠觉得这次真是赚了。
姐俩开开心心的回到家里,把还没来得急晾晒的草药蘑菇都摊在院子里,又把之前晒干的装起来。
这套破房子虽然不大,好在该有的都有。
看着储物间里都快被她装满了,虽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温贤珠还是满足的笑了一下。
和最初睁开眼什么都没有时比,她现在存了这么多干蘑,这些能变成钱的药草,也算是有家产的人了。
忙忙乎乎,不知不觉,这肚子又饿了。
瞧着小惠一直捂着肚子,估计也早饿了。
那会在镇上为了省钱,就那几个包子馒头,姐俩也就能吃个半饱。
第21章 再进城
“小惠饿了吧?大姐这就做晚饭。”温贤珠说着赶紧拎着水桶去河边提了一桶水回来。
“大姐我们今晚吃什么啊?”又好几天没吃肉了,小惠早馋了,看见大姐要做饭,赶紧凑过来。
“等下大姐给你做玉米面糊糊。”
玉米面糊糊那是温家大院的主食。
一听大姐说吃这个,小惠的小脸暗淡下来,抬头望向那块腊肉,流着口水问:“大姐,你什么时候给我炒肉吃啊?”
“那个还要等几天,等大姐从县里赚了钱,买了米回来,才能做给你们吃。”
孟龙孟虎两个小牛犊子似的,再加上小惠,她还想把她娘叫过来,煮一顿饭没二斤米都不够。
她既然想让弟弟妹妹吃顿饱饭,只能等一等了。
身体里流着原主的血,对几个骨瘦如柴的弟弟妹妹,还有那个可怜的娘,她早已视他们为亲人。
未来她不但要让自己吃饱,还要把几个弟弟妹妹养的白白胖胖的。
这就是温贤珠现有的目标,自己吃饱,全家吃饱。
“好吧。”小惠留着口水应道。
温贤珠做的玉米糊和温家人吃的可不一样,虽然都放了野菜,可能因为她这里还放了蘑菇,放了几滴油,所以味道还真是不错。
小惠足足吃了两大碗,才满足的去床上躺下。
虽然离月底还有两天,可看着这么多草药,温贤珠决定明天先去一趟县城。
要不然她一次也拿不了这么多,雇车又犯不上,还不如多跑两趟。
第二天刚放亮,不知谁家的大公鸡喔喔的叫声传的这么远,温贤珠听见鸡叫声,赶紧爬起来煮了点玉米面糊糊。
自己吃了一碗,剩下的热在锅里,叮嘱小惠起来后吃。
小惠说要留下来看家,不回温家大院,这样她到也走的放心,连门都不用锁了。
轻车熟路,温贤珠赶到别再来大药房的时候,刘管事正在训斥小顺子,好似因为什么药放错了,差点酿成大错。
中草药这东西本来就容易搞混,像有些草药,她要不细看,也容易看错。
温贤珠这次背来的药草和上次的数量差不多,但质量比上次还要好。
刘管事都没细瞧,就赞不绝口,还顺便把小伙计给骂了,“你瞧瞧,你和人家温姑娘学学,这行医卖药能马虎吗,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小顺子才十三四岁,在现代这么大的孩子,还需大人哄着捧着呢。
瞧着小顺子被骂的可怜,温贤珠赶紧岔开话题,“刘管事,那您这次可得多给我几文钱。”
“行,咱们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这次我就给你一百二十文。”
一百二十文的确是不少了,可离她需要的五两银子还是相差甚远。
见刘管事没提让她帮忙算账的事,不知是忘了?还是不打算用她了?
温贤珠把一百二十个铜板收好后,主动问道:“刘管事,咱们上次说的月底算账的事,不知还算数吗?”
刘管事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姑娘,的确是在犹豫,半天才回道:“算是算,我们也的确需要个会算账的先生,只是这账本……温姑娘既然会算账,想必也知道账本这东西可是商家的秘密。”
第22章 买笔墨
当初刘管事见温贤珠会算账,一时激动,就答应下了。
后来想到温贤珠毕竟是个外人,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接触到药方的账本,就有了反悔的意思。
刘管事的担心对于温贤珠来说,简直太可笑了。
要知道现代哪家公司不是一堆会计。
“刘管事您尽管放心,我虽然很想赚钱,但也绝对不会赚昧心钱。如果您需要,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帮您把账做好。但您要是有疑虑,那就算了。”
温贤珠说完就要往外走,刘管事想了想,又把她叫了回来,“温姑娘要是走得开,那明天就过来吧。不过可得和家里人说好了,估计怎么着也得三天才能回去。”
她的家人现在就小惠一个,那丫头又知道这件事,回不回去也不会惦记她。
要不是还有一些药草,她实际今天就可以留下。
“行,刘管事,我明天一定来,不过这几天的工钱?”
如果一天就给她几十个铜板,那她撇家舍业的,还不如留在家里采药了。
温贤珠觉得自己应该把价钱先谈好了,正好刘管事还不信任她,如果价钱不合适,她或许真就不来了。
“三天最少一两银子,不过以温姑娘那次的速度来看,我说不定还能多给你一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丫头虽然又黑又瘦,可却有一颗明亮透彻的眼睛。
和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刘管事,还是很会通过人的眼睛透查人心的,对温贤珠这双毫无杂念的眼睛,他选择了相信。
打三天算盘就能赚到一两银子?还有可能更多。
听了刘管事给出的数字,温贤珠心中就是一喜,这样用不上半年,她就能赚到买房子的五两银子了。
心里有了底气,从别再来大药房出来,温贤珠先跨进书斋,准备买一套笔墨纸砚,可进去一问价格,顿时傻了眼。
一套最便宜的笔墨纸砚也得二两银子。
难怪现在的读书人这么少,可见这些东西还真不是给穷人准备的。
那日她在大药房看见过这个时代的字,基本都是靠猜的,不过数字相差不多,还好猜一些。
温贤珠在书斋里转了一圈,发现这里还卖话本,就拿过来一本瞧了瞧,这下更傻眼了。
这些话本上的字,弯弯曲曲的,根本就不是汉字。
她还一心要教弟弟妹妹们读书习字,看来她都要从头学起了。
不过这样她就更想拥有一套笔墨纸砚了。
捡最便宜的墨汁买了一小瓶,又买了一支最便宜的毛笔,至于砚台,可以先用自家的盘子将就一下。纸张就更好将就了,找一些大叶子也是可以替代的。
笔墨纸砚最贵的是纸,而且还是一些看似泛黄的宣纸。
不过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毕竟现在的造纸技术能造出纸来已经很不错了。
一百二十文钱用去三分之二买这些东西,她也是够奢侈了。
没办法,求知心切,前世所学的那些文字数字和现在出入这么大,她不好好练习一下,每月的一两银子哪赚去。
第23章 遇小人
剩下的四十文钱,全买了米。
好在这个时代钱不毛,四十个铜板也能买不少米。
当然,她买的是最便宜的糟米。
温贤珠背着竹筐甩开腿,赶在天黑前终于回到了村子。
远远看见自家院里院外站着很多人,温贤珠赶紧加快了脚步。
小惠才八岁,她是不是不该把小惠独自留在家,这万一要是出点啥事,她对得起谁啊。
虽然听见了小惠的哭声,还有她娘温严氏也在哭,当看清站在院子里的人,温贤珠反而把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头发梳的溜光水滑,发髻盘的一丝不乱,不知抹了多少头油的老太太正是原主的亲奶奶温老太太。
此刻温老太太如一个指挥官一样,站在院子当中,正指挥自己的几个媳妇从屋里往出搬东西。
而那些东西,正是她这段时间没日没夜劳作积攒下来的。
“这些都是我大姐自己赚钱买的,你们不能拿走。”
温严氏就知道嘤嘤的哭,到是小惠,还敢扯着嗓子喊几声。
“那死丫头除了会勾搭男人,她能赚什么钱,这些东西都是你那个败家的娘从家里偷出来的。”
因为有不少外人在看热闹,温老太太为了做实温严氏是个贼,她好堂而皇之的把这些东西拿走,特别那几条新棉花被,她刚刚摸了一把,软乎乎的,可真招人喜欢。
温老太太转向温严氏大声质问道:“严氏,你敢说你没偷偷拿钱去镇里给这个不要脸的贱人买东西?”
李芝那个证人站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看着她,温严氏本就是个老实人,哪里敢撒谎,抹着眼泪回道:“我就买了一口锅,一个木桶,其他的东西都是阿珠自己赚钱买的。”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说假话,温老太太,您家这个三媳妇可是把您当傻子糊弄呢。”李芝挑拨道。
李芝这话一说,温老太太的大巴掌又扇了过来。
好在这时温贤珠赶到了,否则在李芝的煽风点火下,温严氏今天可有得亏吃了。
温贤珠握紧了拳头,怒目瞪向李芝,吓的李芝赶紧退到人群里。
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李芝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温严氏那天去镇里偷偷给温贤珠买东西,恰巧被村里的王屠夫两口子看见了。
王屠夫两口子天天在镇上卖猪肉,今天李芝去买肉,王嫂子就多嘴说了一句,问温严氏几天前买了一口大锅是不是要从温家分出去单过。
或许说者无心,但听者可没安好心。
李芝从镇上回来把肉放下,赶紧去了温家,看见温老太太又添油加醋的说了很多温严氏的坏话。
“贱人,居然敢攒私房钱,还都拿去给那个败坏家风的小贱人花了。”
一听温严氏背着自己攒了很多私房钱,温老太太自然不会轻饶了温严氏。
当即吆喝几个媳妇去把东西都抢回来,还扯着温严氏的头发,一路又打又骂,所以才会引来不少村民看热闹。
不过当村民发现院子里晾晒的蘑菇,就小声议论开了,“阿珠的日子一定不好过,要不然怎么连毒草都敢吃。”
“你没听小惠说她大姐去卖草药了,估计毒草也是草药的一种。”
“这就对了,毒草毒草,说不定什么病需要以毒攻毒,就用得上这东西。”
第24章 明着抢
温贤珠听见村民的议论声,哪有时间和大家解释,也不想解释,这么多人站在这,看着温老太太打她娘,居然没一个人上前拦一拦。
瞧着她娘脸都被打肿了,温贤珠恨不得此刻能有一把机关枪,那样她就可以把这些人都突突死。
原主的四婶这时抱着她昨天刚刚买回来的盘子碗从屋里出来,后面还跟着抱着坛子的大伯娘二伯娘。
看见温贤珠回来了,几个人不但没表露出害怕,还不屑的哼了一声。
早已从温老太太骂骂咧咧声中听明白怎么回事。
她们人多,自己就一个人肯定是抢不过她们。
温贤珠突然转向看热闹的村民,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有人公开打砸抢,我现在就去报官,希望衙门来人的时候,诸位婶子大娘,叔叔伯伯们能给阿珠做个证。”
温家这些女人打架骂人不怕,可一听温贤珠要去报官,却不由得都停下了动作。
温老太太一听温贤珠这样说,举着大烟袋锅子就砸了过来。
“你个不要脸的小贱人,你还要去报官,这些东西都是你娘从家里偷出来的,你去,你去报官,到时看衙门里的人把谁抓走。”
以前原主经常挨打,那是因为不敢躲。
现在她虽然仍叫温贤珠,但可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温贤珠了。
轻轻松松躲开温老太太的袭击,温贤珠冷笑一声,瞪着温老太太回道:“温家的钱财物品都掌握在你手里,我娘胆子那么小,你少污蔑她。还有,我买这些东西,都是用自己赚来的钱,我曾经去县里卖过草药,去镇上卖过鱼,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温贤珠转向村民,“不信你们大家可以看看,我晾晒在院子里的药草,可都是要卖给别再来大药房的。”
她这样说虽然暴露了自己的财路来源。
但这些村民并不懂得药草,所以就算他们知道这些花花绿绿的药草能换成钱,也未见能抢了自己的生意。
“别再来大药房那可是县里最大的药房。”
“没想到阿珠居然懂得药草,还能把这些药草卖去别再来大药房。”
“那这件事可麻烦了,这些东西既然是阿珠自己赚钱买的,那温家人这样……”
院子里晾着那么多药草,温贤珠这话又说的理直气壮,有村民就开始议论上了。
温严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温老太太自然是了解的,这么多东西,还有那么大一块肉,可是要不少钱才能买来。就那个胆小如鼠的女人,她哪来那么多私房钱。
想趁机把这些东西占为己有的温老太太一听村民的议论声,再看看以前从不敢和自己大声说话,现在却敢说去报官的温贤珠,暗自琢磨,这丫头被赶出来后她还是第一次看见,怎么觉得像是换了一个人。
“就算是你自己赚钱买的又如何,难道你不该孝敬我?”
大西秦可是以孝治国,更是要求百姓必须要以孝为本。
就在前不久,村子里张家的儿子媳妇,就因为不孝顺寡娘,被带去衙门里打了几十大板,现在走路还瘸着呢。
第25章 一窝狼
温老太太这是看自己不占理,准备和她耍无赖了。
温贤珠先是扫了一眼她那几个婶子大娘,警告道:“我这些东西可都是昨天新买的,你们要是给我弄碎了,小心我要你们碎一个赔十个。”
“娘您看呢,这个小贱人居然敢威胁咱们。”四婶李香吼的声音最大。
温老太太哼了一声,得意的说道:“是该小心着点,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阿珠孝敬我这个祖母的。”
温贤珠呵呵笑了一声,转向温老太太问道:“您不是已经把我赶出家门,还说了让我自生自灭,从此与温家没关系了吗?难道您前不久才说过的话,这么快就忘记了?那看来您真是老糊涂了。”
是啊,那天温家把阿珠从温家大院拖出来的时候,温老太太的确是这样说的,当时很多人都看见听见了。
这老太太果然是老糊涂了,自己说过的话这么快就忘记了。
嘻嘻,哈哈,看热闹的人群里传出一阵阵的低笑声。
“你,你个小贱人,有你这样和长辈说话的吗。”
“您已经不是我的长辈了,我和温家已经没关系了,这话可是您亲口说的。所以您凭什么要我孝敬您?自己为老不尊,跑到别人家当强盗,还大言不惭想让我这个不是孙女的外人孝敬?你们大家听听,这老太太是不是很可笑?”
“是有点可笑。”不知是哪个胆子大的,居然顺着温贤珠的话回了一句。
骂遍八街无敌手的温老太太终于遇到了对手,居然几次被温贤珠说的哑口无言,只剩下干瞪眼的份了。
本就没理可讲,那还讲什么理。
温老太太且是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的。
更何况对手还是温贤珠,曾经怕她怕的要死的黄毛丫头。
“小贱人,温家养了你十六年,这些年你吃我们喝我们的,拿你点东西算什么,这我还没找你要这十几年的粮食钱呢。”
“对对,娘,找她要这十六年的粮食钱。”
“还有咱家这些闺女,因为阿珠,名声可都给毁了,娘,您要不要考虑一下,让阿珠赔一些钱给咱们。”
温家几个媳妇唯恐乱子小,都围过来,在一旁煽风点火。
温老太太奸诈的笑了一下,点头应道:“你们说的对,这个小贱人既然已经不是咱家的人了,那吃了咱们家十六年的饭钱自然要掏给咱们。”
温严氏听到这,终于哆哆嗦嗦的说了一句话,“娘,阿珠现在养活自己都难,她哪有钱赔给你。”
“没钱就去卖身啊,反正阿珠的名声也坏了,也别指望嫁人了。”
“对啊,那天胡婆子还和我打听阿珠,说畅春楼很看好她,问咱们家卖不卖。”
胡婆子是这一带有名的牙婆子,专门做一些买卖人的勾当。
她就一张嘴,温家老少四张嘴攻击她,温贤珠淡定的瞧着,待她们正得意的时候,才开口说道:“我够得着锅台就跟着我娘一起做全家人的饭,我何曾白吃过饭?还有孙家当年给的聘礼,也一直在老太太手里攥着,那五两银子孙家可说不要了,正好,算是我赔给温家的饭钱了。”
第26章 小胜一局
说完这番话,温贤珠又转向叫唤最欢的李香,“四婶,你和胡婆子走的这么近,不会是想自己出去卖吧?”
“你,你个小贱人……”
嘴上说不过,李香扬手就要过来打温贤珠。
温贤珠边躲边大声说道:“你急什么,可见被我说对了吧?大家等着瞧吧,未来温家这个老四媳妇,说不定哪天就变成畅春楼的头牌了。”
谁好人家的媳妇和牙婆子走的那么近。
李香这会又不好实话实说,说是自己主动去找的牙婆子,打算把温贤珠卖到畅春楼去。
实际李香心里还打着一个鬼主意,温贤珠这些年在温家日夜操劳,肤色又黑又暗,能卖几个钱。到是小惠,说不定能卖上大价钱。
吃了十几天的饱饭,又天天往山里跑,温贤珠的速度岂能是李香这个好吃懒做的女人追得上的。
温贤珠边转圈跑,嘴巴也没闲着。
眼瞧着温老太太的脸都绿了,她这边喊的更大声了,“人在做天在看,我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可有些人,整日里想着畅春楼那种地方,我看你们温家人可要小心了。”
温家的男人下工回来,家里的女人都不在,一问才知道都跑到老宅子这边了。
温老爷子领着几个儿子杀过来的时候,正好看见李香在追着温贤珠跑,当然,她们的吵骂声也都听见了。
温老四原本就是个疑心重的人,李香又是个讲穿讲戴还有几分姿色的女人。
听了温贤珠这番话,温老四的火爆脾气一上来,过来拉起李香就是一个大嘴巴,“你个臭婆娘,我是不是警告过你,不让你和胡婆子再来往。”
“你个虎犊子,那个小贱人说的话你也信,她就是在挑拨咱们夫妻关系。”李香捂着被打的脸,又哭又嚎的转向温老太太,“娘,您可不能信那个小贱人的话,她就是想让咱们自己人打起来,这样她就能逃过去了。”
还别说,这女人还有点小聪明,她就是这样想的,而且看着效果还不错呢。
瞧着温家这一家老小在村民的笑声中脸色越来越差,温贤珠却暗自偷乐。
温老太太原本就是半信半疑,李香这样一说,她马上又把矛头对准了温贤珠这个外人。
“小贱人想看咱们家的热闹,咱偏不能如了她的意,老四,把你媳妇领家去教训。”
当初她被赶出温家,被温老三又踢又打的时候,温家可没一个人出来替她说句话。
如今温家人都来了,她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这些曾经的亲人,会帮她说句公道话。
温贤珠淡漠的瞧着这一切,不过李香先是挨了一巴掌,如今又被温老四给拖走了,这画面还是挺大快人心的。
“大家都来了,这是来瞧我这个被抛弃的闺女的?还是来抄家的?不过看架势应该是来抄家的吧?”温贤珠冷笑一声,“我每天起早贪晚的干活,刚刚攒下点家底,你们就迫不及待的过来抢夺,这世道难道真的就没有王法了吗?”
第27章 装神弄鬼
大家可都瞧见了,院子里堆着一堆东西,这里有被褥,锅碗瓢盆,腌制的咸肉,甚至就连温贤珠编的那个草编的窗帘都给扯了下来。
这不是抄家是什么。
瞧着自己的爹娘气的脸色都变了,温老三这个大孝子自然要表现一下自己有多孝顺。
“贱人,当初我就该打死你。”
温老三举着巴掌一过来,就被温严氏给抱住了,“她爹,阿珠已经够可怜了,你这个当爹的就绕过她吧。”
“你滚开,我今天一定要打死这个丢人现眼的贱人。”
温老三张牙舞爪的拉开了架势要打死温贤珠,温老太太和温老爷子不但不上前制止,还一副洋洋得意的站在一边瞧着,好似在说,大家都瞧瞧,看我教育的儿子多孝顺。
看温老三这架势,今天非打死她不可。
官府离靠山村这么远,就算这会有人同情她,跑去报官,等衙门来人,她也早变成一具死尸了。
好不容易活过来的,她自然不会这样轻易的死去。
幸亏她今天买了笔墨。
趁着温严氏和孟龙孟虎抱着温老三,使他动弹不得的空档,温贤珠不慌不忙的从背筐里拿出笔墨,随手扯过还没用完的白布,在众人以及温家人的惊叹中,提笔就画了一幅画。
实际她更想把现在的情况以书写的方法写出来,可没办法,对于这个时代的字她还没完全掌握,所以只能用画的方法,把自己所遭受的冤屈都画下来。
温贤珠突然的举动,惊的温家人,包括温老三,都愣在那了。
从小学画,画工深厚的温贤珠短短几分钟,就把温家这一家子的丑态展现在了布上。
并提笔边写边道:我温贤珠因被渣男所害,于大西秦五年被温家人赶出家门,如今又被温家人迫害致死,这份状子,我只能带去地府告了。
当然,温贤珠写的这些文字虽然工整漂亮,但却不会有人认识。
可她说出的话声音这么大,院里院外的人可都听见了。
“阿珠还真是可怜,摊上这样的家,这是要去地府告御状了。”
有个小孩好信跑过来看了一眼,赶紧转身跑出去嚷嚷道:“我瞧见阿珠画的,简直太像了,她奶奶,她爹画的最像。”
“不画的像,小鬼来了抓错人怎么办,这下好了,这样小鬼来抓人就不会抓错了。”
古人迷信鬼神,特别这些生活在深山里,没受过教育,没见过世面的村民,对于这些人来说,鬼神永远都比法律更靠谱。
温贤珠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会突然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救自己。
温贤珠从未上过学,以前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如今却能提笔写字,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画了一幅画。
这不是有鬼神相助,还能是什么?
大家的议论声温老太太可听的真真的,不过她却不敢上前查看。
“温义,你过去看看这个小贱人写了些什么。”
温义是温家的老二,因为从小给有钱人家的孩子伴过读,识得一些字。
如今听见自己母亲发号施令,他虽然很不愿意,但也不敢不过来。
第28章 完胜
要不是温老太太喊了一声她二伯父的名字,温贤珠差点忘了原主的爷爷,还有二伯父都是识字的。
而且她爷爷还很会给几个儿子起名字。
仁义礼智信。
瞧瞧这名字起的多有文化,多有内涵。
还有她们这辈女孩子起名,中间必须要有个贤字,男孩子那就更讲究了,中间字必须要有个孟字,还要有山,有林,有生龙活虎几个字。
孟山和孟林是一对双胞胎,都是她二伯母生的,她娘生了孟生孟龙之后,她大伯母终于生了一个男丁,起了那个最难听的名字,叫孟活。后来她娘又生了孟虎。这样温家这一代算是把她爷爷赐予的名字都占全了。
为此她四婶生不出男孩,一直埋怨她爷爷。
不过温贤珠并不担心温老爷子这种糊涂人能看清她的目的。
到是原主这位二伯父,温贤珠不免有些担心。
温义走过来夺下温贤珠手里的白布,瞧了一遍,心中暗自吃惊,这丫头别说读书,就是先生都不曾见过,怎么突然会书写画画的?
而且这画上的人物,更是活灵活现。
还有这字,他都不增见过,不会真是地府通用的文字吧?
“温义,你到是说话啊,阿珠到底写了些啥?”原主的二伯母温张氏急急的问道。
温义拿着白布走向自己的爹娘,用极少数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道:“娘,我觉得这件事不简单,阿珠不识字咱们都清楚,如今她不但会写字,还写的这么好,还有这画,您自己看……阿珠她不会真被什么东西上身了吧?”
温义没敢说自己不认识这上面的字,还夸她写的好。
温贤珠听了温义这番话,暗自好笑,没想到自己只是画了一幅画,写了几个字就把这些人吓成这样。
可见古人的迷信程度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不过也说不定真有鬼神,不然自己的存在又是怎么回事?
温家人听了温义的话都有点毛了。
全家最有文化的人都这样说,原主的大伯母温赵氏贼溜溜的瞧了温贤珠一眼,赶紧转开脸,“是啊娘,我也瞧着阿珠不太对,这说话,眼神,都吓人的狠呢。”
温老太太这会也吓坏了,这温贤珠要是真有神灵上了身,那报复的人第一个就是她。
“老三,闺女是你的,这件事我不管了。”温老太太说完拉着温老爷子赶紧溜。
温老太太一走,温家所有的人都跟着开溜,哪还顾得上堆在院子里的东西。
温老三也听见他二哥那番话了,如今见大家都被吓跑了,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的等在这被鬼神抓走。
“阿,阿珠,我可是你亲爹,还有这套房子,可是我们温家的,你可要懂得感恩。”温老三边说边往大门口退去,待退到门边,转身就开跑。
温贤珠用鼻子冷飕飕的哼了一声,大声喊道:“从你第一次要打死我开始,你就已经不是我爹了。”
她又不是原主,想让她认爹,你得拿出当爹的样子。
就这样的,她恨不得替原主踢他一脚。
第29章 胡乱解释
温老三跌跌撞撞的一跑,见没热闹可看了,那些好信的村民也都散了。
刚刚温家人都在院子里,看热闹的站在院外,所以温义那番话外人没听见,温家人可是一个不落的都听见了。
如今温家人都跑了,就剩下温严氏和几个孩子还一副不相信的站在这。
“阿珠,你不会真的被……”鬼神俩字温严氏实在不敢说出口,顿了一下,没敢再往下说。
她只是稍加展露一手,就把温家人都吓跑了。
这要以后她再多展露一些与众不同……
还是算了,她还是低调点吧,否则哪天越传越神,再有人把她抓起来搞研究就麻烦了。
“娘,他们是做贼心虚,乱想也就罢了。您怎么也信这些。”
“那你是怎么会写字的?还有那副画?”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我小时候,二伯父经常教他家的几个孩子认字,我在旁边就偷偷的学了一些。至于那副画,我以前花样画的就好您不是知道的吗?还有就是,这次被赶出家门,我没别的出路,就把从山里割来的草药拿去城里卖,遇到了药房的刘管事,他又教了我一些。”
温贤珠这样一解释,大字不识一个的温严氏深信不疑。
温严氏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怎么办?要是让你奶奶知道你是这样学会写字画画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来找你麻烦。”
“所以说我一定要彻底脱离温家,最好能经过官家,这样日后就算我攒下金山银山,温家也只能干看着。”
在今天之前,温严氏还指望温老三能有朝一日,去求求自己的爹娘让阿珠回到温家。
现在,她已经彻底死心了。
阿珠自己一个人过的日子比在温家大院时舒服多了,干嘛还要回去挨打受骂。
“那你想让娘怎么帮你?”温严氏也豁出去了,决定这次就算拼上性命,也要帮闺女一把。
原主留给她的记忆不多,可能原主本就没什么见识,她又不了解这个时代怎么和家庭断绝关系。
“娘,如果可能,您能去里正家,和里正娘子套套话,这件事,我想越快越好。”
“行,里正家娘子正好求我给她绣个帕子,我这还琢磨要收几个钱,这回咱不收钱了,白送她。”
她娘刺绣的活可是全村最好的。
里正家娘子,还有儿媳,都找她娘要过花样。
温贤珠就是知道这一点,才试探她娘,不过以她娘平时的小胆儿,她还真没想到她娘会答应的这么痛快。
“谢谢娘,您这次可帮了我大忙。”
“这就算帮大忙了?”见闺女露出了笑脸,温严氏也难得的笑了一下。
“当然了。您只需帮我打听怎么操作,剩下的靠我自己就行了。”
闺女能这么强,还不都是被温家人给逼的。
对于自己女儿的变化,温严氏现在反而越来越能理解了。
孟龙孟虎小惠已经开始往屋里搬东西了,瞧着那块差点被夺走的腊肉,温贤珠拉着温严氏,“娘,今晚留下来吃饭吧,我给你们炒腊肉吃。”
“行,反正我现在回去,也是要被你奶奶骂,娘今晚就不回去做饭了。”
“您早该这样,该反抗的时候就反抗,否则早晚得被他们欺负死。”
“你弟弟妹妹还小,你爹又……”
第30章 从未吃过
温老三平时都动不动就要休妻,而这个时代的女子要是被休回去,懦弱一点的,如她娘那样的,几乎就没什么活路了。
她借用原主的身子活了过来,接受了她留给这副身子的记忆,对于温严氏,她也是当自己的亲娘一样疼着。
可再怎么心疼,她也没办法转变她娘的思想,让她直起腰版和温老三对抗。
这个时代的女子怕被休,还不是怕没地去。
如果她能把日子过起来,解除她娘的后顾之忧,说不定她娘就不怕被休了。
温严氏的确是穷怕了,瞧着闺女抓了那么多米,伸手就要阻拦,“阿珠,每人煮一碗粥用不了这么多米。”
“你们在温家就天天喝粥,来我这,怎么都得让你们吃一顿饱饭。”
“就这么点米,都被我们给吃了,你以后吃什么啊?”
“您看见院子里那些草药了吧,明天我就能把那些干干巴巴的草药换成钱。最少能换一百二十文。”
“真的?那些草药那么值钱?娘还以为……”闺女这么厉害,温严氏激动的都笑出皱纹了。
她娘才三十四岁,就满脸皱纹了。
想当年花一样的小姑娘,就因为嫁了人,然后就要没日没夜的操劳,还要给男人生孩子,还要时时刻刻担心被丈夫休回去。
这还是嫁给的穷人,这要是嫁个有钱的,说不定还要接受自己的丈夫今天娶一个回来,明天接一个进门,三妻四妾太正常不过了。
一个人的日子多好,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也不用看谁的脸色过日子。
温贤珠越想越觉得自己拒绝霍俊是对的。
未来,她也绝不嫁人,谁都不嫁。
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实际一家人都没什么好心情。
不过美食可是最能调节情绪的。
温贤珠先做的是腊肉炒芹菜,把腊肉切成薄片,放进锅里一炒,滋滋啦啦立刻出了很多油。
一闻到肉香,几个孩子都露出了笑脸。
甚至就连蹲在地上烧火的温严氏都在暗自吞着口水,“阿珠,你这做菜的手艺也是和城里人学的?”
“啊,对啊,城里人可会吃了。”
温贤珠边说着,边把多余的油盛出来,放进竹筒里,留着日后炒菜用。
然后就开始切葱花,这些小葱是她在山上割的野葱,味道比种植的小葱味道都浓。
温贤珠把葱花调料倒进锅里,待煸出香味,才把切好的芹菜倒进去,快速翻炒几下,又放了点盐,待芹菜熟了,装盘出锅后,又炒了一道野韭菜炒蘑菇。
这两道菜都是下饭菜,当然,在她切蘑菇的时候,还是要费一番口舌说服她娘,最后还是小惠过来帮忙,才说服温严氏让她炒这道菜。
一锅米饭,两道菜,还有之前她给两个弟弟留的鸡肉,吃的连一滴汤都没剩。
“我从未吃过这么香的饭菜,阿珠,娘借你光,这辈子值了。”
两个弟弟都吃过大姐做的菜,小惠那就更不用说了,到是温严氏,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饭菜,有些过于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