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宁愿受气
大姐虽然说不会赶娘走,可这是娘自己走的,大姐一定不会再让娘回来了。
小惠眼圈红红的低着头,也不敢说啥,暗自埋怨娘傻,爹现在有了别的女人,还和那个女人有了孩子,娘这会送上门去还能有好日子过。
别看小惠年纪小,看问题还真比严氏看的透彻。
还真让温贤珠猜着了,孟虎拎着豆腐一进院,就看见他娘正在厢房里忙着给他爹那个大肚子媳妇做饭呢。
而那个妖里妖气的女人,此刻正腆着大肚子,倚在门上,一副女主人的模样,手里还拿着一把瓜子在那呸呸的吐着。
看见这一幕,孟虎也来气了,家里都忙成啥样了,大姐这段时间都累瘦了,可娘不但把大姐攒的钱都拿走了,还跑爹这来伺候这个女人吃喝,连他们几个都不管了。
小莲子不认识孟虎,不过他手里拎的豆腐她可认得,而且还特别爱吃,可自从第一次去白拿了几块,后来不给钱就不让拿了,她这一来气,再没让温老三去买过豆腐。
果然严氏一来,好处跟着就来了,小莲子扭头冲屋里喊道:“温老三,你儿子给你送豆腐来了。”
严氏突然找上门来,还揣了二两银子来,正愁没钱花的温老三刚刚去买了肉回来,美滋滋哼着小曲,正琢磨怎么才能把严氏嘴里做豆腐的秘方套出来,那样他可就发了。
一听孟虎来送豆腐了,温老三从屋里出来,端着老子的架子,哼道:“我以往去,拿一块豆腐你都要钱,这今天送来这么多,我可没钱给你。”
严氏也听见小莲子大喊大叫的,抬头见是孟虎来了,赶紧从厢房里出来把豆腐接过去,瞧瞧,她一来,孟虎马上就来送豆腐,这好处可都是她带来的,严氏很是自豪的说:“都是一家人,啥钱不钱的。”
谁和这种女人是一家人,娘愿意,他可不愿意。
既然大姐说了只要他来看看娘在不在,在也不用说啥,孟虎真就一句没说,扔下豆腐转头就走。
“小兔崽子,见了人也不知道打声招呼。”温老三觉得自己在小媳妇面前丢了面子,气哼哼的骂了一句。
几个孩子最孝顺最听话的就是孟虎,严氏见孟虎就跟没瞧见自己一样,转头就走,也愣住了。
“还愣着干嘛,我这还饿着呢,还不赶紧做饭去。”
这可是温老三答应她的,让严氏留下,就当老妈子使唤,正好他家缺个老妈子,还没钱雇。
温老三不这样说,小莲子连门都不会让严氏进,还敢在厢房里给她搭铺。
不过刚刚瞧见温老三忙前忙后给严氏搭铺,小莲子又有点后悔答应下了,他们曾经毕竟是夫妻,还一起生了那么多孩子,这样的老妈子留在身边简直就是个祸害。
可话都说出去了,收回来也不好,所以小莲子就百般不待见严氏,想找茬把她轰出去。
按理她才是正妻,小莲子连门都没过,连妾都不能算,严氏内心虽然很不服气,可一想到温老三说的那些软话,想想还是算了,转身进了灶房,又加了一道豆腐菜。
第167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
严氏现在虽然变化很大,可在温老三眼里,毕竟是个过气的老女人,哪能和才十八岁的小莲子比。收藏本站
可今天在街上一看见严氏,温老三眼前就是一亮,他那两个儿子可比严氏难哄多了,这女人要多蠢有多蠢,只需给几句好话说不定就能把制作豆腐的方子套出来。
于是他主动上前,说自己和她和离之后一直都很后悔,可又没脸去见她,毕竟小莲子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否则他早回去找她,就算跪下求,也要求得她的原谅。
在大闺女那受了委屈的严氏一听温老三这样说,当时就哭了。
没男人的女人谁都敢欺负,就连几个孩子现在都不听她的,严氏曾经从孟虎嘴里听说过温老三在镇上的住址,今天纯属是来碰运气的,没想到还真就碰上了,还听了这么多好听的话。
除了刚刚结婚那几天,温老三这还是第一次给严氏好脸,她能不激动吗。
能把窑姐从那种地方哄出来给他生孩子,温老三的过人之处可不止这张英俊的脸。
长了一张会哄女人的嘴,温老三几句话就把严氏哄的忘了她曾经遭受过的打骂,还心甘情愿的把揣来的二两银子拿了出来。
严氏也是正在气头上,反正几个孩子,特别是大闺女也不把她这个娘放在眼里,所以都没用温老三费多少口舌,跟着他就回家了。
不过当温老三和她打听怎么做豆腐,严氏立刻警觉起来,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我哪里知道那东西咋做的,都是阿珠一个人掌握着,我们想进去看一眼都不让呢。”
严氏和温老三过了十七年日子,就说过这一次谎话,温老三还真信了严氏的话,暗骂温贤珠不是东西,居然连自己的亲娘都防着。
在温老三这当了几天老妈子,桌上桌下的伺候小莲子,还要看人家脸色,严氏在孩子们那受到的委屈早消了。
孟虎来过,也看见她了,几个孩子怎么都没说来把她接回去?
在大闺女家吃的好喝的好,每天开开心心的日子她还没过够呢,可没人来接,她自己还有点拉不下脸回去。
“发啥呆,赶紧去把我换下来的衣服都洗了,还有床单被褥也该拆洗了,对了,中午饭我想吃面汤,记得放两个鸡蛋。”
温老三整天混赌场,有点钱赶紧拿去赌,她带来那二两银子眼看就剩下几个铜板了,她拿啥买鸡蛋。
“面还有一碗,够你一个人吃了,鸡蛋家里没有,你有钱我就去买,没钱就只能吃清汤面了。”严氏赌气回道。
“我一个大肚子女人,你居然好意思找我要钱。”小莲子的丹凤眼一瞪,“我不管,今天我就要吃鸡蛋汤面,买不来鸡蛋,你就给我滚。”
花她的钱,活也都是她干,严氏越想越后悔,后悔不该赌气离开大闺女家,跑来找温老三受这个窝囊气。
小莲子再有两个月就生了,正伺候不了温老三,这时严氏一出现,温老三当然少不得要去她屋里睡几晚。
才三十三岁的女人,刚得到几天男人的滋润,严氏这几天虽然活没少干,气没少受,可一想到晚上温老三对自己的爱抚,又顿觉什么都值了。
第168章 早料到了
温老三这会子不在家,严氏被小莲子轰出来,赌气想回靠山村,可这脚不知怎么,就拐去了孟虎的豆腐摊。收藏本站
严氏的事王嫂子也早听说了,能瞒得住吗,原本她还想去找严氏唠唠霍俊和阿珠的事。
后来听孟虎说,她娘来镇上找他爹了,现在和他爹又过上了,王嫂子这个气啊,暗责严氏这个不争气的女人,活该她挨打受骂。
瞧着严氏过来,王嫂子哼了一声,转身回到自家摊位前,连搭理都没搭理她。
严氏这会也心虚,先是温老三把几个孩子扔下不管,现在她又抬脚就走,把几个小的都扔给了大闺女。
“孟虎,你大姐这些天没念叨娘?”
孟虎低着头回道:“我大姐现在除了要做豆腐,还要挑豆子,收豆子,从早忙到晚,可能没时间念叨你。”
那就是没念叨呗,原想如果大闺女有念叨自己,哪怕说过一句想让她回去的话,她也会二话不说的回去。
“那孟龙和小惠呢?他们有没有说让娘回去?”别人不敢说,小惠还小,可是离不开她这个当娘的。
孟虎这次是抬着头回答的,“他们这几天都在帮大姐收豆子,我大姐又教会了小惠摊煎饼,用挑出来不能做豆腐的黄豆,还有玉米摊的煎饼可好吃了,我二哥现在每天把那些煎饼拿去县城,那几家饭店都抢着买。”
她在这都快没吃没喝了,他们几个却在家干的红红火火,居然又想出了新的赚钱法子。
严氏冷着脸瞧了一眼孟虎的钱褡子,理直气壮的伸手就要去拿,“娘手里没钱用了,你这卖了多少钱,给娘拿点。”
孟虎抬起头露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娘,您把大姐攒的那三十几两银子都花没了?”
“娘傻啊,怎么可能都花没。”严氏压低声说道:“娘出来时就带了二两碎银子,你爹那个小媳妇整天要吃要喝,娘也是没办法,你爹又赚不来银子,只能拿出来都给他们花了。”
“可大姐现在收豆子每天钱都不够用,而且她说过,如果我们几个谁给你钱,就把我们赶出去。”
“这话真是你大姐说的?”严氏有些不太相信,大闺女以前那么孝顺她,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孟虎点点头,“实际你来找爹,我大姐早就猜到了,还猜到你会拿钱给爹花,还说未来你那些钱都花没了,一定会找我们几个拿钱。”
“那她就没猜到我会把豆腐方子告诉你爹,说不定到时我们自己就能做豆腐,用不着找她要钱花了。”
为啥他娘说的每一句话他大姐事先都预料到了?
孟虎这次的回答,完全是按着温贤珠教的,一字不差的回道:“我大姐说了,就算你把怎么做豆腐的法子说出去,也够我爹他们研究一段时间,到时她钱都赚足了,就降价卖豆腐,到时这钱谁都别想赚,反正她有的是赚钱的法子,失去一两样也无所谓。”
这口气,像大闺女的口气,阿珠这是不打算请她回去了。
第169章 受爹娘影响
原本她觉得自己虽然不会做豆腐,但她知道做豆腐必须得用盐卤,阿珠说过这可是做豆腐最关键的秘密。收藏本站
还以为自己掌握这个秘密,大闺女就不敢不给她钱花,听了孟虎的一番话,严氏彻底傻眼了。
“实际娘就是这样说说,哪里真会把豆腐方子告诉你爹。可我也没想到,你大姐居然连后路都想好了,看来她是真不想让娘回去了。”
娘俩的谈话声音越来越高,王嫂子听见严氏的话,走过来讽刺道:“你现在离得开温老三吗?你回去,再把温老三和那个小媳妇都带回去,到时这一大家子,让阿珠怎么养活?”
严氏被王嫂子说的满脸通红,钱也不要了,转身灰溜溜的离开了。
“孟虎,你娘糊涂你可不能糊涂,你爹马上就要和那个小媳妇生孩子了,到时哪还认得你们几个。也就你大姐,一心一意的想让你们几个吃饱穿暖,还张罗着让你和孟龙去读书,我听说她已经去问过陈秀才,好似说明年就能把你们哥俩送进学堂。”
要说以前孟虎有过心软的时候,这次,他可坚决着呢。
“我知道王家婶子,我二哥都警告过我了,说我们几个好命,摊上个好大姐,可不能做让大姐伤心的事。”
孟龙那孩子真是好样的,要说温老三和严氏生的这几个孩子,除了阿珠,她最喜欢的就是孟龙。
王嫂子回到自家摊位前,和王屠夫小声嘀咕,“咱家闺女过年十岁,比孟龙小三岁,你看我找天和阿珠说说,咱们两家结个亲家如何?”
王屠夫摆了摆手,“算了吧,就他们那对爹娘,一个有正事的都没有,姑娘嫁过去,我可不放心。”
“不是还有阿珠吗,我听那意思,阿珠计划明年就送两个弟弟进学堂,还要给几个弟弟买良田,盖房子,连孟生都算在内了。”
“阿珠的确是个好姐姐,可一旦她这个当大姐的嫁人了,婆家人能眼看着她赚钱往娘家拿?给弟弟们买地盖房子?”
自家男人这样一说,王嫂子才恍然大悟,“可不是,我怎么就没想到,阿珠眼看就十七岁了,就算她现在咬紧牙说不找婆家,那还能一直不找,说不定哪天遇到合适的说嫁就嫁了。”
难得被媳妇赞同一会,王屠夫得意洋洋的哼了一声,“你啊,闺女还不足十岁,就瞎着急。”
王屠夫两口子嘀嘀咕咕半天,实际孟虎啥都没听见,但凭直觉,还有王家婶子时不时的看过来一眼。
他猜他们夫妻俩一定在说他家。
孟虎脸皮薄,一想到全村就他家出了这样的爹娘,头都抬不起了。
爹娘不干正经事,孩子们都跟着受影响。
孟生过年都十六岁了,这要是生在好人家,就算人在外服兵役,家里媒人也早登门了。
还有孟龙,和王屠夫家大儿子王石头同龄,人家孩子去年就有媒人上门说亲了,可她家孟龙到现在一个来说亲的都没有。
几个弟弟个个长相英俊,她家的小日子过得也很红火,可就是一个来给弟弟们说媒的都没有。
好在她内心装着现代人的思想,并不打算让弟弟们早婚,否则还真要急死了。
第170章 银钱滚滚来
严氏这一走,姐弟四个反而心更齐了,每天一千块豆腐一块都不少做,小惠那边也很积极,能不积极吗,大姐可说了,每摊一斤煎饼,就给她一文钱。收藏本站
煎饼这东西能卖一整天,又不用非得起早,小惠一天摊二十斤煎饼就跟玩似的,后来需求量大了,谁有空都过来帮她,大姐依旧每斤给她一文钱。
一个**岁的小丫头,每天稳定进账三十文钱,可比她绣花赚的多多了。
女孩子不进学堂,不需要买地盖房子,所以在零花钱上,温贤珠就想多给小惠一些。
一个月攒了九贯钱,加上之前绣花赚的钱,小惠把这些钱拿出来,让二哥帮自己换成了银子,可是整整一两银子呢。
听说妹妹已经有一两银子私房钱了,温贤珠高兴的搂过小惠,又偷偷塞给她一块碎银子,估摸能有三四钱那么多。
“别就知道攒钱,等哪天和你二哥进一趟城,看见什么喜欢的就买。”
今年冬天来的早,还格外的冷,温贤珠老早拿出银子,去裁缝铺给几个孩子都做了新的棉袄棉裤。
小惠瞧着自己身上穿的跟个大倭瓜似的,刚兴奋起来的劲头瞬间泯灭,“还是算了吧,都不能穿漂亮衣裙,我还是攒钱更开心。”
“你个小财迷。”温贤珠笑着捏捏妹妹的小脸蛋,转身出去瞧了瞧酸菜终于都酸了,又开始琢磨,今冬一场雪没下就这么冷,可正是吃酸菜火锅的时候。
还有她那些蘑菇,也该派上用场了,现在养了一年的小鸡也快到该杀的时候了,小鸡炖蘑菇貌似可比豆腐好吃。
推销新菜,当然得温贤珠亲自去,还要她亲自教大家怎么做才能把新鲜吃食推销出去。
酸菜自是不用说,用五花肉炖,还是放在火锅里,都好吃的不行,几家饭店的老板尝过之后,连声说好,然后就你家五颗,他家十颗的,按着这样下去,就她家那五大缸酸菜,哪够卖啊。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让霍俊多多的腌,他那里还有十大缸。
可到了推销蘑菇这,温贤珠可是费了一番口舌,也是耗时最久的,因为小鸡炖蘑菇时间本就不短,她还要先试吃,然后让大家看着她吃过啥事没有,这几位老板和厨子们才敢动筷子,可最终还是没敢多留,感觉完全是给她面子,才每家留了一些蘑菇。
姐俩推销完菜,又买了几百斤好米好面,往家走到村口的时候,温贤珠突然改了注意,“孟龙,咱们先不回家,直接去霍大哥家。”
这段时间虽然没听见霍俊和温福要成亲的消息,温贤珠还是秉着避嫌的想法,再没见过霍俊。
不过孟龙到是没少往霍俊家跑,今天送豆腐,明天送煎饼,有时包炖饺子他也会张罗给霍大哥送一盆去。
对,每次孟龙给霍俊送东西,都是用盆装,而且还是家里的大盆。
自从严氏一离开,这个家没人叨叨了,几个孩子都敢当家做主了,尤其孟龙,恨不得把家里东西都搬到霍俊这来。
第171章 多亏她来了
“我说咱家都有那么多存粮了,你咋还买,原来这几百斤米面是给霍大哥买的。收藏本站”一听去霍大哥家,还拉了这么多粮食,孟龙就高兴,一厢情愿的甩着大鞭子,一门心思要去给霍大哥送米送面,搞的温贤珠也不好反驳他,只能默认了。
又到了家家都粮食不足的时候,现在全村谁不羡慕她家,对了,还有李猎户家。
李家爷三现在每人一天挑出去一百块豆腐,卖五文钱就是一百文进账,爷三就是三百文,这可比打猎,进城做工赚的多多了。
而且每天就是走街串巷,这算啥辛苦,比他们钻林子可舒服多了。
这稳赚不赔的买卖,可都是人家阿珠姑娘从自家钱袋子里分给他们的。
每天吃着饱饭,还有余钱存的李家人现在对温贤珠的感激,简直都快把她当成活菩萨供上了。
现在谁敢当着李大娘或是李英的面说温贤珠坏话,娘俩都敢上手挠她,前不久就因为李香多嘴说了温贤珠一句坏话,被李大娘骂的差点吐血。
这还是看在她是李英未过门的婶婆婆,否则早揍她了。
李家人早都商量好了,如果阿珠姑娘能一直给他们家豆腐卖,他们以后猎都不打了,就卖豆腐。
现在全村有一半人家只能吃个半饱,这话是李大娘那天来给她家送鸡时说的。
李家知恩图报,因为不知道怎么回报温贤珠,隔段时间不是送点吃的过来,就是送块料子过来,光李英和两个嫂子给温贤珠绣的荷包就七八个了,李英还偷偷给温贤珠绣了两个肚兜,说怕她忙,自己没时间绣。
不过她相信,不管谁家吃不饱,霍俊家都不会缺粮食。
她实际突然想去霍俊家看看,是想去看看那些酸菜,别储存不好,烂了可就麻烦了,因为她已经答应那几位老板,酸菜差不多能供应到过年的时候。
不过现在孟龙误会她是来送粮食的,温贤珠暗自决定,那就把这几百斤好米好面留给霍俊,免得他整天吃玉米面。
姐俩赶到霍俊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见屋里没点灯,温贤珠还以为家里没人。
“霍大哥应该是还没回来,咱们改天再来吧。”
“不对,我前几天来给霍大哥送豆腐,他还说这几天进山就是瞎转悠,根本就打不到猎物,所以他天天都能早回来,还说让我有空就过来,他教我几招功夫。”
霍俊还会功夫呢?不知他收不收女弟子?
真想学几招功夫,那样以后再碰见孙门庆,她直接上手就开打,也就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给自己解围了。
孟龙栓好了毛驴,推门就走进了院子,温贤珠也随后跟了进去。
“霍大哥,你在屋里吗?”
孟龙推开堂屋的门就喊,也没听见霍俊回应,也多亏了孟龙的不死心,当她们姐弟走进东屋,突然听见霍俊哼了一声。
“霍大哥你怎么了?”这次温贤珠比孟龙速度都快,赶紧扑到床边,探手摸了摸霍俊的额头,“霍大哥你发烧了,孟龙,你赶紧把粮食卸下来,赶车去把大夫接来。”
第172章 帮他退烧
孟龙答应一声,赶紧跑了出去,小伙子动作迅速,把几口袋米面快速搬进院子里,赶车就走。
温贤珠这会在屋里也没闲着,霍俊已经烧迷糊了,得不到回应,她只能靠摸,先找到油灯,点燃,然后又找来一些酒。
温贤珠先用酒给霍俊来一遍物理治疗,只是她一个姑娘家,能擦的地方也就额头,手心,脚心。
她给他擦酒的时候,霍俊眼睛睁开过几次,瞧他嘴唇都干裂了,也不知一个人的日子,烧了多久,温贤珠赶紧又放下这边,去倒了一杯水过来。
“霍大哥,我扶你起来喝点水,能不能坐起来?”
霍俊貌似点点头,可却没有一点坐起来的行动。
他这是烧迷糊了,想坐也坐不起来了。
温贤珠又跑出去找来一个小勺,试着喂了几口,但成功率太低,最终也只是让他润润嘴唇,大部分的水都洒了,弄的霍俊脖子里衣服上都是水。
不行啊,还不知孟龙什么时候才能把大夫接来,霍俊又不知道烧多久了,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样一点办法没有。
冷静下来的温贤珠赶紧出去烧了一锅热水,然后可哪找霍俊的汗巾,把几条汗巾都泡在热水里。
热敷不知道能不能起到退烧的效果,但常看人这样做,她也只能试一试了。
温贤珠先取出一条汗巾,在脸上贴了一下,感觉不那么烫了,才放在霍俊的额头上。
然后又从热水盆里拿出另一条汗巾,先给霍俊擦了擦脸,脖子,看着已经半开的里衣,温贤珠这次只是稍加犹豫了一下,就解开了,然后先用热水给他擦了擦,接着用酒,擦完前心,想去擦后心,她人就得跪在床上,还要抱着霍俊给他翻身……
费了好大劲,温贤珠才搬动霍俊,实际也不能算是她搬动的,感觉还是霍俊自己翻过来的。
他现在昏迷不醒,哪会自己翻身,温贤珠也没多想,赶紧用酒在霍俊后心处来回擦着。
俩人现在的样子还真是有点儿童不宜,身子紧紧的贴在一起,虽然她身上穿着不薄的棉衣,可霍俊**着呢。
不过她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擦的自己满头是汗,温贤珠伸出小手摸了一下霍俊的身子,怎么这身上还这样烫?难道是她的物理治疗一点效果没起?
温贤珠拉过被子帮霍俊盖上,转过身子,改为搭个床边坐下,想再给他擦擦额头,烧成这样,这要烧坏了脑子,这么俊朗的人,变成傻子岂不是可惜了。
当看见眼睛睁得大大的,正盯着自己看的人,温贤珠吓的差点没从床上掉下去。
没掉下去的原因当然是被一只有力的胳膊抱住了,否则她刚刚只是搭了一个床边,早坐地下了。
“你已经醒了怎么不吱一声。”怪不得她那会觉得他是自己翻的身,原来不是自己感觉上出错了,而是他真的醒了。
气归气,关心到是一点没减,温贤珠拿下霍俊额头上的汗巾,又伸手摸了一下,貌似不那么热了。
“额头都不怎么热了,身上怎么还这么烫?”温贤珠小声嘀咕着还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第173章 真情流露
他当然不能告诉她自己身上为啥火烧一样热,甚至比高烧没退的时候都热。
搁谁身上,有个漂亮的小姑娘,还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女人,在你身上摸来摸去,能不热,能不……
霍俊紧了紧被子,眼睛瞧着幔帐,“谢谢你,我现在好受多了。”
他是应该谢谢她,一个人生活,病了也不知道叫人帮忙找大夫,还烧的这么严重,这要是……她简直都不愿意往下想。
“算你命大,要不是我和孟龙碰巧来……”对了,孟龙去镇上接大夫应该也快回来了,“霍大哥你赶紧穿好衣服,还有这水,酒,我先收拾一下,要不大夫该误会了。”
烧虽然退了一些,但霍俊还是觉得浑身没劲,主要是,他现在还不能掀开被子。
温贤珠忙里忙外刚把屋子收拾好,外面就传来了孟龙的声音,“大姐,我把刘大夫接来了。”
瞧了一眼还躺在那一动不动的霍俊,猜他可能是没力气自己穿衣服,温贤珠赶紧奔过来,不管不顾的掀开被子,几下就帮霍俊把里衣整理好了。
孟龙领着大夫进来时,霍俊还一副惊诧的眼神,看来温贤珠刚刚的举动,她自己没多想,某人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内心又被打乱了。
刘大夫五十几岁的年纪,从学医到行医差不多也有四十年了,可这位患者的病症?
刘大夫先是给霍俊诊了诊脉,又看了看舌苔,面色,“请问你可有哪里受过伤?”
霍俊点点头,指了指左腿,“昨天被狼咬了一口,不过不严重,我自己已经简单处理过了。”
被狼咬了一口?还说不严重?
她还以为他发烧是因为感冒引起的。
差点惊呼出声,怕打扰到大夫看诊,温贤珠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既然患者伤在腿上,他自然要看看患处,刘大夫转头看了温贤珠一眼,因为不知道她和患者是何关系,又见她梳着姑娘家的发髻,就问道:“我要给患者脱裤子检查,这位姑娘可需避开一下?”
按理她是该避开一下,可她又很想看看霍俊的伤口,就在温贤珠迟疑着要不要出去时,霍俊开口说话了,“阿珠你先出去。”
顽固的古人,在现代医生护士大多都是女的,而且他还是伤在腿上,有啥不能看的。
温贤珠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还是嗯了一声,嘟着嘴,走了出去。
孟龙留在屋里给刘大夫打下手,她等在外面无事可做,想到霍俊这几天一定没怎么吃东西,温贤珠赶紧去西屋,想碗面给他做点热汤面条。
咦?上次她来,这里明明有一口袋刚刚打开的白面,旁边还有一口袋没打开的,这才一个多月,怎么两口袋白面都没了?
霍俊饭量大,可能都吃了吧。
白面没有,那就煮点粥吧。
这会温贤珠也忘了他们拉来那几口袋好米好面就在院子里。
转圈找了找,温贤珠这翻翻,那找找,怎么连那几口袋好米也不见了?
她这翻了半天,霍俊家西屋能吃的粮食,就剩下一些还没磨成面的玉米了。
不对,他就算再能吃,也不可能一个多月吃掉几百斤好米好面,而且瞧这意思,霍俊最近吃的粮食貌似只有这些玉米。
第174章 担心他
终于想起了放在院子里的好米好面,温贤珠赶紧出去先搬进来一口的白面。收藏本站
和好面放在一边醒着,温贤珠这边赶紧炝锅,然后又放了一些白菜心,胡萝卜进去。
手里忙着擀面条,就只能用脚添柴,这样她这边面条擀好了,锅也开了,正好可以下面。
温贤珠忙忙乎乎热汤面可也做好了,那边刘大夫也看完诊了。
“还好找我的小伙子一说患者是个猎人,我考虑到这了,这药带的也齐,放心吧,患处我已经上过药了,用不了几天患者就可以下地走了。不过这些药只够用三天,用完再去找我拿药,只需坚持换药就没事了。”
被狼咬了不需要打血清吗?
对了,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那东西。
想再和刘大夫探讨一下霍俊的病情,温贤珠赶紧开口留他,“您留下来吃碗面在走吧,我做了您的份。”
刘大夫正好还没吃晚饭,早闻到香味了,既然人家姑娘诚心邀请,刘大夫也不客气,“那好,那就吃一碗在走。”
温贤珠赶紧用大碗盛出两碗,吩咐孟龙端去一晚给霍俊,刘大夫这碗,她亲自端到他面前,“家里也没什么菜,只能请您先吃碗面,改天我让人去您府上给您送些豆腐过去,以表谢意。”
刘大夫有些吃惊的看向温贤珠,“早听说做豆腐的是个姑娘,你难道就是那位做豆腐的温姑娘?”
温贤珠笑着点点头,有些腼腆的应了一声,“是。”
“嗯。”刘大夫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面,一边点头,“你做的豆腐我家可是没少买,温姑娘有这手艺可是能吃一辈子饱饭,比我老头子行医都强。”
“这怎么能比,您是救死扶伤,我只不过是混个温饱。”
“哈哈,你这姑娘会说话。”温贤珠这话刘大夫很是受用。
瞧着刘大夫心情不错,温贤珠才大胆问道:“刘大夫,我听说这人要是被狗或是狼咬了,多少年后还有犯病的,而且犯了病就只能等死了是吗?”
刘大夫点点头,“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是有,所以这被犬类咬过之后,最好能服用一段时间我们家祖传下来的药,不过因为这只是预防的药,而且还贵,一般人家劝了也不会买,不过既然温姑娘你主动问了,我劝你还是要给霍小哥用一些。”
“用用用,我们用,不管多少钱,刘大夫您只要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得狂犬病,多少钱我都给您。”
“狂犬病?”刘大夫抬头瞧向温贤珠,“温姑娘管那种病叫狂犬病?”
“啊?”她这一着急,就口无遮拦,“很多年前,我见过有人犯那种病,那样子,特别像狗发疯时的样子,所以我也是随口一说。”
一碗面吃的汤都没剩,刘大夫抹了一把嘴,满意的点点头,“温姑娘不但这面做的好吃,起的名字也很恰当。”
这名字哪是她起的,无形中,又盗版了一次。
不过这面的的确确是她做的,“刘大夫,锅里还有呢,我在给您盛一碗?”
第175章 解开误会
“吃饱了,不吃了,我也该回去了,不过你说的那个药……”
“我明白,您说需要多少钱,我马上拿给您。收藏本站”温贤珠赶紧把鼓鼓囊囊的荷包拿出来,就预给刘大夫拿钱。
刘大夫哈哈笑道:“温姑娘自然是不会差钱,我的意思,你说的那个药最好能今晚开始服用,连着服用七天即可。所以还得需要孟龙小哥送我回去,顺便把药拿回来。至于这药钱,加上今晚的诊金,以及未来几天所有的用药,你就给我一两银子就够了。”
刘大夫纯属是一碗面吃乐呵了,这药钱还真是少要了不少。
大夫上门行医本就需要加收一些诊金,还开了那么多药,还有未来七天预防狂犬病的药,温贤珠知道刘大夫少要钱了,自然很感激,赶紧掏出一两银子递过去,“刘大夫要是不嫌弃,明天我让我弟弟给您再送一些别的菜过去,到时我把那些菜的做法写好,您只需让家人照着做就行。”
“行,那就先谢谢温姑娘了。”
因为门一直开着,刘大夫和温贤珠在堂屋里说的话,躺在床上的霍俊听得清清楚楚。
温贤珠为了他,如个小媳妇似的絮絮叨叨的和刘大夫套近乎,他怎么就这么想笑呢。
温贤珠这边把刘大夫送走,赶紧蹬蹬跑回来,霍俊刚刚也只吃了一碗,以他的饭量一碗怎么够。
“霍大哥你吃饱了吗?锅里还有呢,我再给你盛一碗?”
霍俊瞧着温贤珠,摇了摇头,“不用了,我现在是个病人,吃一大碗已经不少了。”
对啊,她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那你现在好点了吗?腿上的伤严重吗?都发烧了,一定是伤口化脓发炎了,刘大夫是这样说的吧?”
“你既然这样关心我,为什么要拒绝嫁给我?”
“……”他这话题转变的太突然了,把温贤珠弄的一愣一愣的,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孟龙曾经问过我是不是要娶温福,还说这话是你说的,我不知你是打哪听来的,反正我从未托过媒人去提亲,也从未想过要娶你以外的任何女人。”
“……”霍俊可是个从不说谎的人,他的话……她是绝对相信的。
“我以前也经常受伤,”霍俊望着床顶,回忆着过往,“也曾发过烧,都是躺几天,挺过来就挺过来,挺不过来……”
接下来的话霍俊没往下说,却把温贤珠的眼泪给逼出来了。
一个人的日子可不就这样,挺过来就活,挺不过来就死,现代网络发达,这样的新闻还少看了,一个人猝死在家中的比比皆是。
这段时间他憋了很多话想要和她说,这才刚开个头,听见温贤珠抽抽搭搭的哭声,霍俊转过脸见她真在哭,赶紧挣扎着想坐起来,“如果是我又误会你了,请别往心里去,你就当我刚刚什么都没说好了。”
说了那么多,她咋能当他什么都没说。
“你和温福……”温贤珠抬起泪汪汪的大眼睛,“你们俩真的不是因为她娘不同意才拖延至今?”
第176章 男人的软肋
“她娘不同意?怎会托媒人来提亲?”霍俊一脸不解的看着温贤珠。
瞧霍俊傻乎乎一脸不解的样子,温贤珠突然就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合着一直以来,都是温福单方面喜欢霍俊,媒人也是温赵氏托的,还反过来可哪说是霍俊托媒人去她家提亲,因为温赵氏反对,才拖延至今。
“那你那次和温福一唱一和,帮着李芝说话又是什么意思?”
“我哪里是在帮她说话,我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到时你娘那边不好收拾。”
这一点她实际也早想到了,“那,那次呢,你和温福一起进城又是怎么回事?”不会也是个巧合吧?因为霍俊三天两头进城送猎物,和谁碰上不都是很正常。
这次没等霍俊解释,温贤珠自己先想明白了。
好尴尬啊,她这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面对的还是一个发着高烧的病人,而且还都是她误会的他。
“你怎么坐起来了,赶紧躺下,先不要说话了。”也不管人家霍俊愿不愿意躺下,温贤珠过去强行把人按倒,目的当然是不想让霍俊继续解释下去。
不解释怎么行,被按倒的人,依旧一副焦急的样子,“你说的那件事,我还没和你解释,那天实际是……”
“都说了不让你说话,你现在重点是遵医嘱,一定要好好休息。”
说说话又累不着,他没想到她心里装着那么多事,早知她是因为温福才冷淡自己,他早和她说清楚了。
“阿珠,你得听我解释,关于那天我……”
“啊,对了,霍大哥你家西屋那些米面都哪去了?我记得我上次来你家还有好多米面呢,怎么都没了?”
“那些米面……”温贤珠把话题扯到这,霍俊立刻紧张起来,“都让我送人了。”
“送人了?全部都送人了?”
她有那么好骗吗?当然,除了在温福这件事上,她的确弱智了些。
不过霍俊说他把米面都送人了,这话温贤珠连一个字都没信。
被温贤珠紧盯着,瞧着她嘴角勾着笑意,霍俊哪里还敢说假话,只得实话实说:“不是送,是,被李家抢走的,他们说李芝因为那次上吊被婆家赶回娘家养着,还没养好,这件事我得负责。”
“他们一定还说,如果你不负责,就去我家里闹对吧?”
霍俊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看着温贤珠,见瞒不住了,才答非所问的回了一句,“阿珠果然够聪明。”
夸她聪明她也生气,为了阻止李家人去她家闹,他宁可天天吃玉米面。
如果她猜的没错,“你是不是现在连好米好面都不敢买了?买了李家人就会继续来搬?”
霍俊转开眼,又在那答非所问,“我吃什么都无所谓,反正我也做不好,每天糊弄一口,饿不着就行。”
果然如此。
是什么让这个连狼,甚至在凶猛的野兽都不怕的男人,居然会忍受李家那些个臭无赖欺负。
温贤珠当然不会傻到认为霍俊这样是窝囊。
什么人都有软肋,而她温贤珠正是霍俊的软肋,她猜李家人一定动不动就说要去找她闹,闹的她豆腐坊都开不下去,才把霍俊给牵制住,连脾气都不敢发了。
第177章 讨说法
李村她就认识有马车的李大叔家,暴脾气一上来,温贤珠连孟龙都不等了,抬脚就去了李大叔家。
俩人正说着话,她突然气哼哼的就出去了,霍俊开始也没多想,以为她去小解了,后见有一会了温贤珠还没回来,才焦急不安的下地,准备出去找找。
这时孟龙刚巧进来,赶紧过来扶住霍俊,“霍大哥你怎么下地了?我大姐去哪了?”
“我不知道,她没说,不过我猜她极有可能去李家了,孟龙,你赶紧拉我过去。”
全村人都知道李道富家没一个好人,对付这种人,温贤珠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自己送上门去被欺负。
李大叔一听温贤珠要去李道富家,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温姑娘,你和那家人说理是说不通的,当初他家大闺女嫁给你四叔,咱们两村的人都拍巴掌,觉得李家那个老婆子这回算是遇到对手了。”
李大叔的意思是在提醒温贤珠,李家婆子你不了解,难道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奶奶啥样。
李村的里正也姓李,之前温贤珠曾听王嫂子说起过,说李村的里正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不像周里正,是托关系送礼才当上靠山村里正的。
李里正既然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想必一定是个干正事的好官。
县官不如现管,别小瞧了各村的里正,如果都是周里正那样,谁给好处就替谁说话,这种官要来不但没啥用处,还有可能把整个村的风气都带坏。
“李大叔,我就一个人,吵架自然是吵不过他们,我来只是想求您带我去一趟你们村里正家。他们李家太欺负人了,就算霍俊是个外来户,也不能这样欺负,几百斤好米好面,说拿走就给拿走了。”
“居然有这样的事。”李大叔一听李道富家这样欺负霍俊,也急了,边说边下地穿鞋,“我这就带你去一趟里正家。”
李里正五十几岁的年纪,生有四个儿子四个闺女,如今八个孩子都已成亲,闺女外嫁,四个儿子都没分家,加上十几个孙子孙女,这一大家子刚刚吃完晚饭,正好都凑齐了,都在堂屋里坐着。
李大叔和李里正算起来还是没出五服的叔兄弟,李大叔看见李里正就叫了一声大哥,然后指着温贤珠给大家做介绍,“这位温姑娘就是靠山村做豆腐的,之前没少用我的车,见过几次,今晚她求到我家,让我带她来,我听了这件事也很生气,就带她来了。”
李里正很早就听说过温贤珠,而且还是通过李猎户听说的。
想想李猎户一家对温贤珠的感激,能少说她好话吗。
如今一见这姑娘长相这么标致,突然就动了要把她说给自家大孙子的念头。
李里正家大孙子十七岁,虽然早被媒人踢破了门槛,可因为自家孙子条件太好,一直没找到中意的姑娘。
爷爷是里正,爹又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小伙子自己从小就和自家爹爹学了木匠手艺,现在也是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
第178章 被相中
这样长相又好,手艺又好,家庭条件也不错的小伙子,找媳妇当然要好好挑选一下。
开始见李大叔领着一个漂亮姑娘走进来,李良柱还真以为自己这位叔伯爷爷给自己送媳妇来了。
后来一听这位温姑娘是来告状的,李良柱虽然很失望,但还是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温贤珠,站在一边默默的听着她诉说整件事情的经过。
李里正听完温贤珠的诉说,气的立刻站了起来,“走,我跟你去李道富家看看,我倒要看看他家姑娘是怎么养的,先要了人家霍俊十两银子,现在又拿了人家几百斤粮食。”
“李家只给霍大哥留了点苞米面度日,如今他人又受伤了,也不能让一个病人一直吃苞米面吧?镇上刘大夫已经来看过了,说最好年前这一个月都在床上躺着,我这想给他留下点好米好面,可又担心再次被李家人抢走。”
温贤珠说的越可怜,李里正就越生气,“他们敢,还有没有王法了,如果谁都像他们家那样,找个理由就去抢,那还要我这个里正啥用。”
“爷爷,我也跟您一起去。”李良柱见几个人要走,主要是温姑娘刚来就走,他还没看够呢。
“也好,爷爷这眼睛一到了晚上就看不见道,你跟着去,也好给爷爷带个路。”
李里正长得就一脸的正气,温贤珠是一见面,就对李里正的印象很好,如今听老人这样说,心里就更加感激了。
“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您,李里正这份恩情,阿珠记下了。”
李里正家离李道富家还真不远,没几分钟的路程,也不便多问,李里正已经看出自家孙子喜欢人家姑娘,就算是替自己的大孙子问一句吧,“温姑娘和霍俊是?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这么晚了,还在霍小哥家?”
等下见到李芝,那女人指不定怎么编排她和霍俊,她可不能在这个时候给李里正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到这,温贤珠赶紧解释,“李里正您可千万别误会,我和霍大哥我们只是有买卖在一起,我实际今天白天一整天都在县城推销酸菜,晚上回来,我和我弟弟孟龙突然想起要去霍大哥家看看腌在他家厢房里的酸菜。不过还真多亏我们去了,当时霍大哥发着高烧,都已经人事不省了,这会也才刚刚退烧。”
温贤珠说的的确都是实话,所以格外真诚,李里正听了点点头,“我信你这丫头说的。”
李大叔怕惹事上身,已经回去了,剩下他们三个人,原本李良柱还想要敲一敲门,却被李里正给拦下了。
几个人推门进去的时候,李家人正围在一起吆五喝六的喝酒,尤其李芝,此刻毫无女人的形象,正举着酒杯往嘴里倒酒。
“原来你家闺女回家来养着就是这样养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这是养的啥病,我看就是得了馋病,贪病。”
李家人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人来,而且来人还是里正,之前有外人来,还让李芝装一装,赶紧去屋里躺着。
第179章 逮个正着
这下被里正逮个正着,装是不能装了,李老大赶紧起身解释,“我妹子也是今天刚刚病愈,我们全家正是因为这件事高兴,才买了点好酒好菜庆祝一下。”
“是啊是啊,李芝回来这么长时间,终于好病了,我们正是因为这件事,才买了点好酒好菜。”李道富和李婆子也赶紧符合大儿子的说法,也说是一家人在庆祝李芝病愈。
李里正哼了一声,“我看你们是从霍俊那里没少抢东西,先抢了十两银子,这又抢了几百斤好米面,是该好好庆祝一下。”
李里正先进的屋,全家人又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李里正身上,并未注意到跟在他身后的温贤珠。
温贤珠这时也踏进屋,瞧着喝的红扑扑的李芝,哼笑道:“早知李家小姨养病只需喝酒就行,我就该早点给您送些酒过来,那样说不定早好了,也就不用去敲诈霍俊了。”
李家人一看见温贤珠,就什么都明白了,不过明白的也晚了,因为已经被李里正逮住了。
“从霍俊那里抢来多少粮食,赶紧给人送回去,好好给人赔个礼道个歉,如果霍小哥能原谅你们,这件事就算了,如果霍小哥坚持报官,那你们一家就等着去蹲大狱吧。”
“里正,你可不能只听这丫头一面之词,这丫头的嘴巴厉害着呢,她可是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有的能说没,没了能说有。”
李婆子话音一住,温贤珠这边赶紧福了一下身子,“谢谢李家姥姥的夸奖,既然我这么能说,那我就再多嘴替霍俊问一句,你们从霍俊家抢走几百斤好米好面,吃着味道如何啊?”
“哪有几百斤,也就三百斤都不到。”温贤珠一口一个几百斤,李里正还让他们还回去,这他们家不是赔了吗,李老大媳妇一着急,实话脱口而出。
“三百斤还不是几百斤?”李里正气的差点把桌子掀了,“行了,都废话少说,赶紧把米面还有那十两银子还给霍小哥,否则我明天就送你们去见官。”
再刁的刁民也怕见官,怕蹲大狱。
李道富又气又急,大骂李婆子,“都是你这个不压事的老婆子,我都说这件事过去就过去了,你非说霍俊好说话,这下可好,拿来的粮食不但要给人还回去,银子也留不住了。”
喝的迷迷糊糊的李芝好似才听明白怎么回事,突然张牙舞爪的就要过来挠温贤珠,“你个小贱人,我早就看你想勾搭霍俊,果然是,这大晚上,你不在靠山村,跑来李村干嘛?说,你干嘛来了?”
刚刚温贤珠都和爷爷解释清楚了她和霍小哥的关系,李良柱一个箭步窜到温贤珠前面,挡在那,“你们家一定是欺负人欺负惯了,居然敢当着我爷爷的面打人。”
“柱子这话说的不假,我看这件事我也管不了了,温姑娘,你明天直接去报官吧,让官府把这家人都抓走,也帮我们村铲除一些祸害。”
第180章 揭穿
李里正爷孙俩这样帮她,她当然要配合好。收藏本站
温贤珠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点了点头,“原本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让他们把从霍俊家抢来的东西还回去,保证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事就算了。不过既然他们一家想去大牢里过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几个人作势要往出走,李家人哪里肯放他们走,赶紧都追出来,李道富就差给李里正跪下了。
霍俊和孟龙赶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这一幕,一群人闹闹哄哄,还夹杂着女人的哭声。
堂屋里点着蜡烛,自从在霍俊那讹了十两银子,李家现在晚上连油灯都不点了,天天晚上点着亮堂堂的蜡烛。
屋门开着,蜡烛的光亮照着一大群人在拉扯,霍俊还以为温贤珠和李家人动上手了。
赶紧从车上跳下来,早忘了腿上还有伤,甚至都没人注意到霍俊是怎么过来的,他人就已经到了。
霍俊人一到,先把温贤珠拉过来,护在身后,并恶狠狠的扫向李家所有的人,“我说过,你们有事可以找我,若谁敢找温姑娘的麻烦,我定不会绕过你们。”
“是她主动来找我们的,她还要把那些粮食,对了,还有那十两银子要回去。”李芝这会到是醒酒了,喊的比谁声音都大。
“你怎么来了,你现在还不能下地。”和那些银钱粮食比起来,她此刻更担心的是霍俊腿上的伤。
“我没事。”说没事的人,此刻却脸色煞白。
中药不同西药,就算对症,也不可能很快就退烧。
一看霍俊被折腾成这样,温贤珠也是真气急了,“李芝,你勾引霍俊在先,霍大哥好心替你隐瞒,你还恩将仇报,你这种女人,要是有点脸,就赶紧把讹霍大哥的钱财吐出来。还有你们全家,女的活不下去就装死讹人,男的就去当强盗,打砸抢,还专门挑本村最老实的人下手。李里正,您可得给霍俊做主啊。”
夜深人静,家家都吹灯准备睡觉了,这要是在屋里吵,大家也就把这出好戏错过去了,可如今吵到院子里,温贤珠的声音又这么大,想不被人听见都难。
见有人扒着墙在往里看,李道富更急了,扬起手就给了李芝一巴掌,“你个不要脸的东西,明天赶紧给我滚回婆家去。”
李芝这一被打,自然不干了,“爹你凭什么打我,我没有做过那些事,都是温贤珠那个小贱人瞎说的。”
她什么错事都不曾做过,李芝姐妹俩看见她就骂贱人。
还真是自身贱,看谁都贱,今日这个仇她若不报,都对不起自己。
温贤珠转头更大声的说道:“李芝,你以为你做的隐蔽,霍俊又不愿意说这件事,你就可以当自己什么都没做过?原本这件事我一个姑娘家都不愿意多说,可既然被你逼到这了,李芝,如果那次我没看错,你拦住霍俊,扔帕子露胳膊,还展示你右胳膊上那颗美人痣给他看,难道这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