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这和树根一样的东西,是猪苓?(求订阅)
李远:“大家看,这也是我们东北很常见的一种草药,它就是大家口中的‘草药之王’鱼腥草,也就是前段时间经常当野菜食用的折耳根。”
“其实它还有其他的名字,什么岑草、蕺、紫蕺、野花麦,都是称呼它的,鱼腥草的作用我和大家说过,它主要就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健胃消食。”
“而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不够我们农村一般都不拿他当草药,而是当野菜或者是直接泡水喝。”
“不过这种草药的价格还是挺贵的,尤其是干的,可以达到二十来块钱一斤,比一般的绿色蔬菜都要贵很多。”
“毕竟这又能吃,又能泡药,而且还方便储存的野菜,性比价也是很高的。”
李远走走停停,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药材,都一一和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着,而这样一路走来,也终于走进了山林中。
不过没想到,刚刚给进入山林,就发现了一种有些特殊的药材。
李远面前的山地上。
表面一层盘根错节的黑褐色条形、圆形的块状如同树枝一般的东西覆盖在地表之上,那如同树根一般分枝上,有的还有一些褶皱和瘤状般的凸起,看着十分的显眼。
虽然被叶子盖住了不少,可是几乎在李远走来的一瞬间,就注意到了这地上的东西,不过……
显然直播间不少粉丝都是第一次看见这东西,不少人看见李远停下来,都对面前这不知名的‘树根’有些好奇。
直播间。
“主播你在看什么?”
“这一堆树根……有啥好看的?”
“李家大小子对着一堆的树根看的这么出神?”
“是啊,这树根有什么稀奇的吗?莫非是什么稀有品种的木根?”
“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吧?要是树根主播怎么可能这么感兴趣?”
“你们不觉得这东西长得有点奇怪吗?好像和正常看见的树根有点不太一样啊!”
“可不,而且……我怎么看都不觉得这玩意是树根,不然要是树根的话怎么可能附近没有大树呢?”
“兄弟们,这话不是树根,这是猪苓啊!”
“这是猪苓!药材!不是树根!”
“别误会,这可是一种草药,价格还不便宜呢!”
“猪苓?草药?不便宜?!真的假的?”
“我怎么没看出来这东西有半点像草药的样子?你们确定没有记错?”
李远点头。
“直播间的朋友们说的不错,这确实是草药,名字就叫做猪苓。”
“猪苓,是一种猪苓著名的菌类中药,它也被叫做缎猪屎、司马彪、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野猪粪。”
“猪苓在中草药的市场里,也算的上是一种比较贵重的草药了,只不过现在已经有人工培育的猪苓了,虽然药效差上一些,不过主要的功能性还是差不多的。”
“而这种纯野生的猪苓,其实还是比较不容易碰到的。”
“野生猪苓一般都是这样呈现不规则的块状样子,而时间久了,走山人也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把它们分为两种,便是猪屎苓和鸡屎苓。”
直播间。
“这东西,竟然还是贵重药材?”
“看着不像啊……”
“是啊,名字也难听的很,又是猪屎又是鸡屎的。”
“这个名字,我就想问问是哪个大神起的,还真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啊!”
“太难听了好吗?!”
“这猪屎和鸡屎,莫非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李远笑道:“大家别看它名字不好听,不过这猪苓的药用作用还是很强大的。而提到猪苓,其实第一个想到的作用……就是利尿祛湿。”
“猪苓的味道淡,而它的淡味主要集中在人参中。”
“猪苓进入脾脏通过水道,所以也是治疗水、湿、泻、淋、湿、水肿、黄疸等最快速的方法,在临床上,猪苓便经常被用在治疗排尿困难、水肿、湿浊、黄疸、脚气症状上。”
“猪苓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体内酶细胞的存活率,起到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还有泄热止渴和抗菌,也是猪苓的作用之一。”
“所谓‘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里面提到的,就是猪苓。”
“猪苓还有很好的提高免疫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猪苓中含有一些天然多糖,这种物质可以增加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病毒活性,也能加快免疫细胞再生。”
“所以平时可以把它煎汤服用,这样对身体免疫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还能有效的预防许多常见疾病。”
“而且不仅如此,猪苓还有一定的抗辐射和治疟止泻的效果。猪苓药味甘淡微苦,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所以能起到治疟止泻的效果,相似和常配伍猪苓配柴胡、茯苓、半夏、生姜等治疗新久痎疟。”
而且说到猪苓的两种形态,其实还是有一定明显的区别的。
猪屎苓的特点是块大,大小不等,分布也不均匀,那样子……倒是有些像椭圆形的土豆一样,一般都是长形,略扁而弯曲,分枝有点像生姜一样。”
它们一般都是集聚在一起生长,所以走山人一看见这些称猪苓就会说‘一坑猪苓’。
而且这种猪苓每窝的数量都不少,少的也得有几千克重,而多的能达到数十千克重。像李远说知道的,村里最近就有一名走山人找到了一窝猪苓,那窝猪苓的重量更是达到了六十来斤……
按照现在的猪苓的价格,最少也能卖个五百来块。
而李远眼前的这一窝虽然没有开挖,不过看着数量应该也最少在三十斤以上。
不过猪苓还有一种苓块小的,也就是鸡屎苓。
鸡屎苓一般分布都均匀,大小也是基本相等,不过相对于猪屎苓来说,鸡屎苓的数量就要少上许多。
不过鸡屎苓最少每也能有一斤,不过最多也就十斤左右,远远达不到像猪屎苓重量那么多。
第632章 美女与野兽(求订阅)
只是这两种猪苓的外表都是黑褐色,有点像煤块样一样,只不过没有煤样的光泽。
而且它们的表面都比较粗糙,还有凹凸不平的瘤状突起,体质比较坚韧,而且呈现实心的状态,断面一般都是白色或黄白色。
“野生的猪苓一般都只在那些茂密的森林地下生长,除了产生子实体的短暂时间之外,它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地上部分作为标志的。”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野外采挖猪苓比较困难。”
“不过猪苓一般都是在夏秋多雨的季节产生子实体,所以现在的这个季节,是发现猪苓最好的时候。”
“如果要是专门为了找寻猪苓,走山人就会一般在六七月份的时候开始上山寻找。而这些走山人一般都会选择像我今天来的这种阔叶混交林里。”
“猪苓是不会生长在那种纯松林中的,反而是一些椴树、桦树、枫树、栎树类、柞树、榛树等树种多的山林,是生长它们的最好位置。而且运气好的话,还会碰见猪苓蘑菇。”
“猪苓蘑菇是一种小表面雪白的小蘑菇,它的特点是有较大的主干生成,而后反复分枝,才会生长成这种小蘑菇。”
“不过这种蘑菇的保质期比较短,基本上3、5天的时间就会开始腐烂,逐渐也会由原来的白色变为淡褐色或者是褐色,而到最后就会变成乌黑色。”
直播间。
“这东西,竟然还能变成蘑菇?!”
“雪白色的小蘑菇?能吃吗?有毒吗?味道怎么样?”
“想一想就觉得可爱,那么粗犷的名字,竟然能长出那么可爱的雪白小蘑菇……”
“哈哈,可不,就像是……美女与野兽,哈哈!”
“对对对,这个说的太形象了!”
李远笑道:“嗯,确实有点这个意思。”
“不过要说猪苓蘑菇,其实还是和其他的蘑菇有明显不同的,即使是干缩成乌黑色,只要有点经验的走山人,都能认出来。”
“野生的猪苓,卖到八十来块钱一斤是很平常的事情,只不过野生猪苓对土壤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只有那些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褐色土才喜欢出现。”
“而且最好这块山地还要是那种土层呈现团块状或疙瘩样的。而且如果大家经常采摘猪苓就知道,一般它生长地方的杂草和灌木,草色都是十分茁壮的。”
“只不过如果细看,就会发现这样的地方叶尖发黄发枯,好似缺少水分。”
“还有那些死后的老树根周围,更则有猪苓的可能性更大。据一些老药农的经验之说,在连续阴雨之后,天气突然放晴时,清晨到高处瞭望,如见某地面似有雾笼罩,那这样地方就很有可能出现猪苓。”
“不过因为这些茯苓被多年的树叶覆盖,而且本身也一般都呈褐黑色,所以其实和枯死的树根还是很像的,所以还是比较难找到的。”
直播间。
“这东西这么难找吗?”
“主播说的有点夸张吧?要是真那么难找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可不,这随随便便就找到的样子……让我实在有点不敢相信这东西的价格竟然能卖那么贵。”
“猪苓确实是挺不好找的东西的,这东西虽然数量不少,可是一般上面都有遮挡物,像这样直接能够看见的……还是很少的。”
“也是因为主播对着些东西都比较了解的原因吧?要是我恐怕就直接忽略了。”
“是主播牛逼而已,那人参那么不好找,不是也被主播找到了吗?”
李远耸耸肩,没想到自己这‘随便’看见猪苓的技能,竟然还让大家误会了。
李远心中忍不住想到,不然自己下一次再看见什么好东西的时候稍微做做戏,让大家的心理平衡一下?
李远:“猪苓只有20%的数量会暴露在地面上,而且还经常被树叶覆盖,所以还是比较难找到的。”
“这次这么快就能找到猪苓,其实也主要就是运气的原因而已。”
“不过……说白了,只要了解他们,想要找到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就像是这猪苓,只要认准了猪苓生长的大体位置,用棍棒拨开树叶仔细寻找,也是不难发现的。”
“特别是在暴雨之后,有的地主枝叶和浮土被冲走,就更容易找到猪苓。”
“有的时候要是发现枯叶中有被水冲来的猪苓块,则可向来水方向找寻,猪苓可能在此不远,因有树叶杂草等的阻挡,其流动不会太大。”
“而且野生猪苓一般都是成对生长,所以走山人也喜欢管他们叫‘对窝’,要是已经找到一坑之后,在此不远处就应该还有第二坑猪苓出现。”
李远说完,随后便在已经找到的猪苓附近继续寻找起来。
不过这次找的过程要比之前的麻烦许多,李远拿着手中的砍刀,不断的在附近的枯叶下翻找。
足足找到了五六分钟的时间,李远终于在那猪苓靠南五米左右的位置找到了另一坑猪苓。
李远将上面的枯叶足足拨开有五公分左右的厚度,这才露出了猪苓的面貌。
“终于找到了。”
“大家看,这就是刚刚那猪苓的另一坑了,不过这坑猪苓看着要比刚刚那一坑小一些,而且也难找很多。”
“这次,大家总不能再说这猪苓好找了吧?”
在已知附近有猪苓的情况下,李远即便是仔细的查看,却还是足足找了这么久,才找到这一坑猪苓。
单单这一点,就已经能证明这猪苓有多么难找了。
直播间。
“确实不好找啊!”
“这一坑才像找猪苓吗,不然看你那么轻松,心里也太不平衡了……”
“哈哈,正常,主播也有好几天都找不到好货的时候。”
“对头,主播也是人吗,找的费劲一点才接地气。”
“你们真的觉得主播接地气吗?主播现在才上山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找到这么多的猪苓,这……叫接地气?”
“和主播每次的收获相比,我觉得还算是正常的。”
“没错……”
两窝猪苓,李远先把比较小的地方给挖了出来。
第633章 五十来斤算什么负重,我们继续!(求订阅)
“大家采挖猪苓的时候,应该采大留小,采老留少。因为每窝猪苓都是一个子孙数代的大家族,其中有老有小、有新有陈。”
“所以采收的时候,应小心的将个头大、表皮凹凸不平、瘤状比较多的老中年苓摘下来,而像是那种皮薄、手捏着有些发软、重量在50克以下幼年苓留下,保证它能添加新段木。”
“等覆土盖好,待幼苓成熟后再采。这样才能最好的保护资源。”
猪苓,喜欢生长在枫、桦、槌这些带密环菌的根际或腐殖土中,它和密环菌及密环菌与树木三者有共生关系,是典型的“真菌营养型”。
所谓的真菌营养型,其实就是一种真菌的生长发育,它需依赖另一种真菌才能完成它的生长发育。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凡是发现有密环菌生长的地方,才判定它附近土层下可能长有猪苓。
对于找猪苓,李远其实经验也不是很足,只不过是比较了解猪苓的生长习性而已。
猪苓喜欢生长在枫、桦等树根部。像刚刚李远找寻猪苓的时候,就是一直在地面隆起的位置寻找,像是那些土地松软,间有小草发黄、干枯,其下面有猪苓。
或是清晨雨露未尽时林内地表较干燥,或阵雨过后地表较干处,极有可能长有猪苓。
也可用用以苓找苓的办法,就像刚刚李远寻找猪苓。
在找到第一窝猪苓后,沿着横根方向继续挖,就会发现新窝,猪苓除有平行结窝外,还有分层结窝的习惯,挖完上层苓窝后,窝底仍有菌索向下生长,下层极有可能再发现新窝,而且下层的产量将大于上层。
不过一会的功夫,李远就已经将猪苓的陈块猪苓采摘了下来。
这窝猪苓的数量果然不是很多,只采了有六七斤的样子,因为这一窝的猪苓大多都是一些新的,所以就留了下来。
把猪苓采下来,在把上面盖上树叶,李远又捧了些土压在上面。
直播间。
“压土干啥?”
“主播你这咋藏起来了?”
“李家大小子这是怕猪苓被别人发现吧?”
“肯定啊!这猪苓一年能采摘两次呢,藏好了下半年还能俩采一次。”
“应该不是,主播可不是那么扣的人。”
“我觉得也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李远笑道:“你们想多了,盖上叶子和土,这样才能不破坏猪苓的生长,保证它之后能继续源源不断的产生猪苓。”
直播间。
“原来是这样啊!”
“我还以为主播是怕别人发现呢……”
“哈哈,原来是我误会了。”
“尴尬了,原来是这个情况。”
“原来如此。”
“小人之心了吧?事实证明,主播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李远来到第一窝茯苓旁,现在,李远打算采摘第一窝了。
第一窝的茯苓一看就知道年头比较久,大多数都是以陈年的猪苓为主,所以李远单单是挖这窝猪苓,就挖了足足小半个小时的时间。
不过……
这窝猪苓的收获自然也是颇多。
直播间。
“我去,这么多?!”
“好多啊!”
“怎么挖出来这么多的猪苓?”
“猪苓的数量也太多了吧?刚刚看还没有这些呢啊?”
“这窝的数量确实不少。”
李远拿着砍刀,一颗颗猪苓依旧不断的被砍下,望着一旁收获颇收的猪苓,李远脸上也微微有些意外。
这数量,可是比自己预想的要多出来许多。
李远:“是啊,我也没想到这窝猪苓的数量竟然这么多,而且这些质量都不错,单单挖出来的这些……应该就有三十多斤了。”
又过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李远这才将所有的猪苓都挖出。
果然如同李远所说的一样,把所有的猪苓挖出来,李远放在了背篓中估算了一下数量,足足有五十来斤的样子。
“一共差不多有五十来斤。嗯,看来今天的收获还算是不错。”
直播间。
“五十斤?”
“这么多!?”
“我去,这么多的猪苓?一斤八十来块钱,那不就是四五百块钱?”
“这才进山多大会的功夫,竟然能有四五百块钱?”
“四五百?我靠,这挣钱也太太容易了吧?!”
“不愧是行走的人民币!主播你这收获也太丰盛了!”
“看来……今天我们要提早回家了。”
李远看见大家的评论,倒是反而有些疑惑。
“提前回家?为什么?这才刚进山,怎么,你们这么快就喜新厌旧了?”
李远半开玩笑的对着直播间的粉丝们问道。
直播间。
“怎么会?”
“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不喜欢主播,不喜欢走山生活的。”
“没错,这是我向往的生活,怎么可能不喜欢的。”
“主播不回家吗?那可是五十多斤的东西啊!主播你打算背着这么沉的东西上山不成?”
“就是,山路本来就难走,主播你再负重这么多,这明显就是给自己增加难度啊!”
李远恍然大悟的看了一眼自己那已经装差不多满的竹筐。
“原来你们说的是这个啊?!”
“放心,这点重量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每天早上的负重跑,现在我都已经增加到七十斤了,这点重量……是在是小菜一碟。”
“而且我们这才刚进山一个多小时,连山林的外围都没出呢,就这么回家,那不是赔了?”
李远说话的功夫,将刚刚挖完的猪苓也用一些树叶把上面覆盖上,随后将东西收好。半蹲身体,背上竹篓。
果然,下一秒,李远便毫不费力的就背了起来。
而在背着那竹篓的时候,李远胳膊上的肌肉也在防晒服下若隐若现,修长的身形,在此刻可谓极富美感。
当然了,这个美感可不是外表的美,而是力量的美……
李远回头,对着此时还在帮忙盖叶子的煤球叫道:“走了,煤球,我们换地方继续。”
煤球应道:“汪汪!”
李远和煤球继续朝着山林深处前进。
在南方大规模的进入暑热的时期,东北的天气也终于开始慢慢的变热,不再像之前那样寒冷。
虽然达不到伏天的热度,可是却也有了暑气。
第634章 单身狗暴击(求订阅)
而这样的感觉,自从李远进入山林里便觉得越发的强烈起来。
李远感受着林间那凉爽的风,深吸了一口气,清新的味道,瞬间充斥到整个鼻腔之中。
李远:“果然还是山间的温度凉爽。”
“现在虽然是雨季,不过最近的天气倒是一直都在持续上升,东北现在的天气,最好的时候已经有25、26度了。”
“不过现在的天气穿凉鞋还是有些早,春末夏初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下保暖,不然这个季节一旦感冒,可比伤风感冒还要难受。”
直播间。
“25/6度?这算什么高温啊!我们这边的温度已经达到33摄氏度了!”
“这羡慕东北的温度,我们这边的天气别提有多热了,每天呆在房间里,根本不想出去。”
“哎,还是注意点吧,最近我就浪感冒了,鼻涕一把泪一把,难受得很……”
“可不,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的增添衣服!”
“我也感冒了,着急穿小裙子,正在诊所挂水……”
“太可怜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李家大小子早就已经告诉注意保暖了,谁让你们不听。”
“都马上入夏了,还注意保暖?”
背着背上的竹篓,李远朝着山中慢慢走着。
山林中的小动物很多,就连知了也开始在山间鸣叫起来,倒是远远要比一个来月前的山林热闹了许多。
就像现在,李远的面前,竟然出现了举家出来游玩的刺猬小队。
直播间。
“哇,这是什么?刺猬小队吗?”
“天啊,好可爱,好多小刺猬!”
“这么多刺猬?”
“呀呀呀,我的妈呀,我这是看见了一家刺猬吗?它们这是要做什么?”
“打头的那个是刺猬妈妈吗?我第一次看见野生的刺猬!”
“天啊,这也太萌了吧?!”
直播间中镜头中。
一只体型略大的刺猬妈妈走在最前方的位置,而在它的身后,跟着一串体型差不多大的小刺猬。
那些刺猬跟着刺猬妈妈的身形排成一排,此时正朝着山林的深处方向前进。
更加可爱的是,那几个刺猬的动作都相当的一致,可谓萌翻了一众在李家大小子的直播间观看的观众们。
李远此时也是满脸喜爱的望着眼前那四只刺猬。
虽然在电视上经常看见各种野生的动物,可是这样面对面的见到这么有野趣的一幕,李远也是有些新奇。
尤其是看着那刺猬妈妈带着自己的三只小刺猬孩子磕磕绊绊的走在林间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就升起了一股暖意。
李远:“这应该是刚刚一窝刚刚会走的刺猬,前面的那个是它们的妈妈,看样子……应该是出来找食物来了。”
“刺猬是季节性的动物,它们也是世界上体温最低的动物。”
“它们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甚至会下降到6℃,而且呼吸也会降到1-10次/分钟。而枯枝和落叶堆,就是刺猬最喜欢的冬眠场所。”
“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不过醒来之后的它们不会吃东西,而且会很快的再次入睡,不然没有入睡的刺猬或者过早地醒来会被饿死的。”
直播间。
“还会饿死?”
“我的妈呀,第一次听说不睡觉还有生命危险的……”
“是啊,我也是头一次听说。”
“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吧?不睡觉竟然还会出问题?”
“好像很多冬眠的动物提前醒来都会饿死的,不仅仅是刺猬会出现这种问题。”
“我也听说过,虽然很多动物冬天的时候都会冬眠,可并不代表它们都能从冬眠中醒过来的。”
李远点头。
“确实如此,冬眠只是动物保证自己安全过冬的一种方式,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成功的过冬。”
“很多动物提前醒来饿死,有的因为失温而亡……总之,山林里中的动物生存,一直都是面临着环境的考验的,不仅仅是你们看的那么简单。”
“现在随着条件越来越好,经常能在网络上看见有人养殖刺猬作为宠物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刺猬在经过过冬醒来的时候,一旦气温超过10度的时候,它们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缺失水分。”
“刺猬在这个时候,是十分需要水源的,有的人会给刺猬喂牛奶,这样也会导致它们生病,严重更直接会死亡。”
“而且刺猬过冬之后的这段时间,也是它们寻找配偶的时候。有的时候……刺猬寻找配偶甚至要比寻找食物更加的急切。”
母刺猬在接受求偶前,有的公刺猬甚至要在它周围耗上几小时的时间。
而在成功交配之后,母刺猬便会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安全、清静的位置,作为自己和30天后即将出生的小刺猬老巢。
就像今天所看见的这些刺猬,显然就是刚刚出生两个多月的小刺猬,它们的刺明显不像,母刺猬的刺颜色那么深。
因为小刺猬刚出生的时候全身只有100多根刺而已,需要由母乳喂养4到8周的时间,才会慢慢被教会如何觅食。
而两个月后,母刺猬这才会停止照顾幼刺猬,让它们慢慢开始独立生活。
成熟的刺猬平均每餐进食40克食物,大约90%的小刺猬寿命都是不到一年的。
直播间。
“找对象着什么急啊……”
“就是,刚出来先活动活动多好。”
“冬眠出来就找对象?哈哈,这小刺猬也太主动了吧!”
“可不,李家大小子你赶紧和人家学一学,早点找个女朋友。”
“没毛病,是该反思反思了。”
“哈哈,单身狗们,羡慕不羡慕,人家小刺猬都知道万事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优先!”
“这小刺猬也太可爱了,看着它们晃晃悠悠的样子,真的太可爱了。”
李远静静的站在远处,目送着眼前的小刺猬们离开,并未去打扰它们,毕竟森林是它们的主场,对于它们来说,人类才是入侵者。
而入侵不就不对,自然不能再影响它们的生活。
就这样,知道刺猬一家完全的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李远这才继续赶路。
第635章 灵芝坑和人参窝子(求订阅)
“刺猬其实在东北的山林里还是比较常见的野生动物的,像刚刚看见的这种刺猬,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它们一般都是在夜间活动才对,因为晚上是昆虫和蠕虫的主要活动时间,而刺猬也是以吃这些害虫卫生的。”
“像是这种成年的刺猬,一晚上的时间就能吃掉200克左右的虫子,对农业也是十分有利的。不过同是带刺的动物,它和豪猪却有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豪猪的刺是能够脱落的,用来攻击和抵御敌人。而刺猬的刺虽然同样有保护动物,可却并不能脱落。”
“刺猬的刺,一般能抵抗许多种毒物,可是却无法作为杀虫的武器来使用,甚至刺猬还会因为误食被那些杀虫剂杀死的虫子而中毒身亡。”
其实刺猬除肚子外,全身都长有硬刺的,尤其是当它遇到危险时,就会卷成一团变成有刺的球。
因为刺猬的形态和温顺的性格非常可爱,甚至有的品种刺猬只比人的手掌略大一些,所以现在更是有很多都开始把它当宠物来养。
而且要说刺猬的性格其实也是比较温顺的,几乎没有主动攻击人的时候,所以作为宠物,刺猬也是颇受年轻人欢迎的。
直播间。
“这可太可怜了吧?”
“同是带刺的动物,刺猬这刺明显没有人家高大上啊!”
“就是,刺猬有点out啊!”
“好像在行动的速度上,刺猬也挺慢的。”
“可不,刚刚就十几米的距离,这几只刺猬足足走了好几分钟。”
“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刺猬挺可爱的啊!”
“可爱是真的可爱,慢……也是真的慢。”
“那这些小刺猬怎么保护自己啊?连个攻击技能都没有……”
李远:“刺猬的天敌主要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而刺猬为了防止被它们发现,所以在发现某些有气味的植物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植物咀嚼,然后吐到自己的刺上,让自己保持当地环境的气味。”
“气味被隐藏,自然就能很大程度的防止被它的天敌发觉,而且有的时候刺猬也会在刺上沾染一些毒物,用来抵抗攻击它的敌人。”
直播间。
“那看来小刺猬还是挺聪明的吗!”
“那就好,不然刺猬连个攻击技能都没有,不是数量越来越少。”
“放心吧,对于刺猬这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年的物种,肯定能有保护自己的技能,不然怎么活到现在?”
“就是,大家不用太担心了。”
“恐龙活了几万年……最后不还是灭绝了?”
“该保护还是要保护的,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和一两个月前的山林有些不同。
如今的山林,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山林中的植物也几乎全部都生长出来,踩在地上,并不是之前的枯叶响动的声音,反而轻飘飘的,带着沙沙的响声。
只有偶尔采摘断掉的树枝上,才会发出一阵响动。
背上的背篓,随着李远的前进,李远的背篓之中又填了两块老牛干,只不过那老牛干的成色并不是很好,被李远采下来之后,便随后放在了背篓里。
“现在的季节,是灵芝采摘最好的季节。”
“其实有点经验的走山人,只要连续上山几年,基本上都是有不少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的灵芝坑的。”
直播间。
“灵芝坑?那是啥?”
“灵芝不是在树上长吗?怎么可能有坑呢?”
“我也有点懵。”
“是不是和人参窝子一样,说的是灵芝长得地方啊?”
“楼上的话是正解,所谓的灵芝坑,就是灵芝喜欢生长的位置。”
李远:“灵芝虽然珍贵,不过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的。”
“它和人参、蘑菇还有老牛干这些其实都差不多,如果在一个地方生长,基本上以后的每年都会继续在同样的地方继续生长灵芝。”
“所以很多走山人到了这个灵芝生长的季节,都会来山林里去看看自己的灵芝坑。”
灵芝坑,和人参窝子的说法其实是一样的。
而六月,也是灵芝生长的最快,也是数量最多的时候。
李远的走山时间并没有多久,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以自然并没有攒下什么灵芝坑。
不过倒也正是这个原因,反而让李远心中没有什么负担,也没有抱着必须要采回灵芝的想法。
而今天的上山,也是想来探探灵芝坑,看看能不能运气好发现一两个。
毕竟……现在这个季节的东北山林,可是灵芝资源最丰富的季节之一。
直播间。
“人参有人参窝子,灵芝有灵芝坑,看来好东西还是有迹可循的啊!”
“可是这山林这么大,而且长得又差不多,这些走山人是怎么分辨出来的?”
“对啊,我看着山林都长得差不多啊。”
“我也觉得就基本上都是一样。”
“在你们的眼里一样,在走山人的眼里还是有些区别的,毕竟每个地方的森林资源不是一样的。”
李远:“进入夏季的东北山林虽然每天的面貌都有所不同,不过大体的地势还是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动。”
“所以如果经验比较老道的走山人,对于分辨山林中的方向问题并不大。”
“而且一些走山人还会在山林中留下一些记号,所以只要不是大雨、大雾的天气,靠这些记号也能分辨出蛛丝马迹。”
“不过当然了,其实就算是记得自己的发现的人参窝子和灵芝坑在哪里,第二年还是会出现不少忘记和找不到的情况。”
“当然了,之前我也和大家说过,山中的东西本来就是没有主人的,所以谁碰到、摘走,那就算是谁的。”
“所以所谓的什么灵芝坑要是只有自己而人知道还好,如果被其他的人误打误撞的看见,也是照拿不误的。”
“这……就纯看大家的本事和运气了。”
直播间。
“那主播这么说……不是每年都有灵芝坑和人参窝子被人发现的可能?”
第635章 阴损的探窝法子(求订阅)
“明明是别人发现的,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啊。”
“没啥不地道的啊,别人能挖你的,你也可以挖别人的啊。”
“就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几率,一样的规矩,有啥不地道的。”
“那就没有挖人参和采灵芝因为这个打起来的吗?”
李远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
“这个,反正我至今为止没有听说过。”
“不过我倒是小的时候听村里的人说过,有的走山人找不到人参窝子又嫉妒其他人能找到,就在人家身后面尾随进山的。”
“因为人参和灵芝采摘的时候都是要讲究时候的,所以很有可能会等几天让它们状态更好、更饱满的时候再采摘。”
“所以就有人趁着这个时间差,把人家的人参窝子给端了。”
直播间。
“我靠,竟然还真的有这样的人啊?”
“这也太坏了吧?”
“太过分了……”
“要是地光明正大找到也就算了,竟然还有尾随的?”
“这……有点太损了吧?”
“然后呢?结果怎么样?打起来了吗?”
李远摇摇头。
“没有。”
“虽然阴损,不顾毕竟这山林里的东西也没有办法说是你的,就算是被人采了,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不过……村子就这么大,挖参、采参、卖参,又怎么可能背着不让所有人知道?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参,是卖了,可是人品也败坏了。”
“而且这样的人只要被证实,基本上以后就很少会有人再和他做生意了,口碑,也会瞬间崩塌。”
“所以,这也算的上是走山人不成文的规定,不能用这样阴损的法子去探窝,所以现在这样的情况就算是有,也是极少数才会出现的,至少这几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直播间。
“哎,何必呢。”
“可不,为了点钱,把自己的人品都败坏了。”
“真可怜,这走山人的口碑算是毁了。”
“这是自作自受!”
“事实证明,做人不能动太多的歪心思,不然肯定会找回来的。”
李远笑道:“是啊!所以,现在走山人的风气好,其实也因为前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积累流传下来的,后人也应该更加的珍惜才行。”
顺着山林的采伐道,朝着深山前进,一路上,各种各样的植物可谓极多。
李远:“大家看,这是山核桃树。”
“山核桃在东北的山林并不多,不过它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这种野生的山核桃,数量更是稀少。”
“核桃的价值就不用我多说了,山核桃仁里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还有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正因为如此,所以核桃也被誉为可以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的最佳食物。”
“这山核桃除了优秀的补脑效果,还有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且山核桃还能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癌症患者也有镇痛、提升白细胞及保护肝脏等作用。”
“包括一些大量维生素E,也对身体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经常食用山核桃,还能起到润肌肤、乌须发的作用,长时间使用还可以让皮肤滋润光滑,富于弹性。”
“如果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也有缓解疲劳和压力的作用。”
山核桃食用后,还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属于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而且它的果仁可提炼高级植物油。
要知道,一般的山核桃壳都是比较坚硬而且不容易剥落的,可是这种薄壳山核桃却正好相反。
它的果壳极易剥落,倒是有点像是剥花生一样。
而且经过粉碎后的果壳也不会被浪费,可以做成一种高级的抛光材料,它的售价甚至和核仁的价格差不多。
李远:“山核桃,在东北也被叫做小胡桃、小核桃。它们对于生长的环境要求很高,一般都只在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山区中生长。”
“而且……像李远面前的这个薄山核桃的品种,更是少之又少,只有浙西北天目山区中,它的数量才会略多一些,所以属于稀特产品。”
在每年白露前后,山核桃才会陆续成熟。
因为这是属纯野生的坚果,而且营养又十分丰富,属于没有任何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所以一直在各种坚果里十分受欢迎。
即便是现在坚果众多的市场,薄皮野生山核桃,也一直都被公认为不管是品味、营养、价值,都属于最高的品种之一,更是受到全世界的喜爱。
只不过李远面前的这株山核桃虽然品种好,看植株的样子却属于新植株,所以结出来的核桃并不是很多。
那些山核桃现在也只比手指甲大不多少,绿色的果子挂在上面,倒是和其他的野果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每年到了秋季,都会有专门的人上门来收野生核桃,而且价格也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尤其是这样的薄皮山核桃,单价更是已经超出了三位数。
不过这种山核桃壳薄、味香,口感松脆、鲜美,倒是最佳的绿色美味食品和送礼营养佳品,孩子、孕妇补脑上品,所以价格就算是颇高,销量也一直都是不错的。
毕竟随着现在市场的丰富,就连核桃的做法也越发的多了起来。
什么椒盐、五香、奶油、挂糖山核桃,还被分为精制多味山核桃仁、椒盐山核桃仁,而且现在还被加工成各种糖果、巧克力、糕产配料之一,都十分受市场的欢迎。
不过当然了,像是这种世界上都享有美名的薄皮山核桃,和其他的材料一起加工还是有些可惜的。
直播间。
“好像核桃的价格一直都挺贵的。”
“嗯,核桃的营养高,贵点也是正常的。”
“不过现在的核桃一般都是园林系统养殖的,像这种野生的核桃还是挺少的。”
“其实山上还是有的,就是找、摘都比较肥人工,而且数量达不到量产,供不上卖。”
“确实,不过野生核桃是真的味道纯,就是味道好像有点苦。”
“扒皮啊!扒皮就不苦了!”
李远笑道:“嗯,野生核桃因为没有经过加工,所以有的核桃吃起来的味道微微有些发苦的,不过其实核桃苦不苦,一般还是主要看它们的品种。”
第636章 强烈安利的山林美味(求订阅)
“像是眼前的这株薄皮核桃树,它种出来的核桃的味道就要比普通的核桃好很多,而且这种核桃大多都是被用来单独售卖的。”
“不过好在这种薄皮核桃虽然贵一些,可它薄易剥,核桃仁也肥厚许多,富含脂肪,味道也十分香甜,而且也算是高产、优质的核桃种类。”
“而且这种核桃要比其他的山核桃产量高到2倍,也算是微微弥补了价格上的不足。”
“像是刚刚直播间朋友说的,因为觉得苦所以把核桃仁上面的那层皮去掉,其实这样的方法我是不建议的。”
“这样虽然能让核桃的口感好一些,可却会损失掉一部分营养,所以不要剥掉这层薄皮吃最好。”
核桃在坚果中,属于营养相当丰富的食物。
每公斤核桃仁就等于9公斤的鲜牛奶,或者是5公斤鸡蛋,或是2公斤牛肉内所富含的营养价值。
而且核桃较牛奶、鸡蛋、牛肉的营养来说,反而是其中最好被人体吸收的一种。
核仁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等功效,而且不管是生食,熟食,或作药膳粥,煎汤,味道都是一绝。
像是比较好用的食疗方法,就是把核桃仁和黑芝麻放在一起研碎后混合食用,这样可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肤弹性,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并迅速补充体力。
直播间。
“所以,核桃能补身体不是智商税!”
“当然不是了!核桃真的有很多好处的,医生都建议多吃核桃呢。”
“是啊,尤其是小孩子,多吃核桃对身体和脑子发育都好的。”
“不说营养,反正单单是味道来讲,我是挺喜欢吃的。”
“对对对,尤其是挂糖核桃仁,超级好吃!就是价格贵了一些,三十多块钱才一丢丢,打广告还说什么能黑发什么……说的超夸张,不过我反正是奔着味道去的。”
李远:“要是广告说辞核桃仁黑发,那这个还真算不上夸张。”
“核桃比较有名的食疗作用之一,就是黑须发、强肾补脑。常吃核桃还能让人肥健、润肌、而且还一味被称之为长寿果。”
“核桃中的磷质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作用,经常吃可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对高血压冠心病抗衰老大有裨益,更有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效果。”
“不过……核桃中含有的置放比较多,虽然比较补,却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核桃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一味补品,可是对于一些患有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却很容易产生身体不好的状态。
而且此核桃也要注意,是不能和酒一起食用的,而且古往今来,便有酒和核桃一起食用产生咳血情况的人。
这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核桃性热,多食生痰动火。
而白酒属甘辛大热,这两种食物一起食用,自然就容易导致血热。特别是有咯血宿疾,或者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更不能一同食用。
李远看着这棵核桃树,脑海之中已然冒出了好几种核桃零食的做法,可惜的是这棵核桃树还没到成熟的时候,想采摘野生核桃,只有过几个月才行了。
不过李远倒是默默的将这棵薄皮核桃树的位置记了下来,打算等入秋之后再过来采摘核桃,到时候做点小吃……味道一定美味。
“这个是圆枣子树,也就是所谓的‘东北小猕猴桃’,圆枣子的味道极好,而且只有东北的山林里才有,也算的上是东北山林的特产之一。”
“只是现在还太早,这圆枣子还没成熟,等到了秋天我带大家来采摘。”
直播间。
“东北的圆枣子?这个我早就听说过了!很出名!”
“我也听说过东北的圆枣子,味道很绝,曾经在东北吃过一次,念了好久,就是没有卖的。”
“东北山林特产,圆枣子必须有名啊!”
“我一个东北人,每年吃圆枣子都吃不够!是真的、真的好吃!”
“强烈安利给大家。”
“来尝尝吧,味道真的超好的!”
李远:“嗯,东北的圆枣子数量很少,储存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味道好,基本上刚采摘完就已经被本地人消化掉了,所以很少有外地人吃过。”
“不过……我倒是真的建议大家有机会尝一尝,味道丝毫不比任何水果差。”
李远继续朝着山林走去,没走出多远,便再次停了下来。
“大家看,现在你们面前的这株灌木树这就是五味子树,现在它还没有开始结果,等到了八月份的时候,这五味子树就上就会长出许多一串串的红色果子,很多所谓的五味子酒就是用它泡出来的。”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而且它还被分为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的区别。
“眼前的这个,自然就是北五味子了,而华中五味子,就是南五味子的称呼。”
“等到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之后把它的果梗和杂质,就成了我们经常使用的五味子了。”
直播间。
“这就是五味子?”
“原来五味子的树竟然有这么大?我还以为就是小灌木呢。”
“经常听说五味子,倒是五味子生长的树木,我还真的是第一次看见。”
“这树看着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五味子?所以真的有五种味道吗?”
李远笑道:“说有五种味道确实是有些夸张了,不过五味子的皮、肉、核,倒是确实都有它不同的味道。”
“皮甘,肉酸,核苦,而且它们还都带着淡淡的咸味,因为味道比较丰富,所以才被成为五味子。”
“在古医书上把它成为荎蕏、玄及、会及。五味子可是最早被列于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药,它有很好的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对强身健体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里,五味子已经属于相当普遍的一种药材了。
而且不仅仅是放在中药中,五味子甚至和枸杞一样,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常备的一种滋补食物。
所以倒是也难怪李远一提起五味子,这么多人感兴趣。
第637章 山林中的丁达尔效应(求订阅)
随着太阳的升起,一束束光线穿过绿色,垂直的射入到山林之中。
那一束束光亮,宛若那一条条明亮的光路一般,从太阳的方向直达山林地面。而那有些散发的光芒,依稀能够看见在天边被分散成一条条的样子,李远偶然抬头,一束光芒打在身上,那场景,不由得瞬间让直播间众人感叹。
直播间。
“我靠,太美了吧?!”
“这光也太好看了……”
“我靠,完了,除了这两个字我竟然找不到赞美这美景的词汇!”
“这是丁达尔效应,我只在书上见过的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什么?”
“真的是丁达尔效应,虽然看见过很多类似的图片,可是能够看见这样生动的阳光,也太让人震撼了!”
“耶稣光?!我靠,绝了!”
“我的妈呀,这光线绝了!”
“你们不知道一个摄影爱好者对于看见这一幕内心究竟有多么的激动……为什么遇到这一幕的不是我?”
“完了,我职业病犯了,看见这么美的景色,我好像给我的新人拍摄婚纱照啊!”
“这景色,简直是仙侠电视剧拍摄的绝佳场地啊!”
“美,太美了!就是不知道……你们说的丁达尔效应到底是什么玩意?”
李远:“所谓的丁达尔效应,就是物理学的一个专业词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当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
“在摄影界,这种光线也被成为‘耶稣光’,一般都是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是雨后云层比较多的时候。”
“一般这个时候的太阳光经过大气,在有雾气或灰尘的时候刚好太阳投射在上面,光束就会被分割成现在这这样一条条的,或者是一大片的光芒。”
直播间。
“专业解说来了……”
“可是这也不是云层啊?”
“丁达尔效应的行程不仅仅是通过云层,其他的情况也会出现的。”
“我不是文化人,也不懂这是怎么出现的,不过……我就是觉得好看,是真的好看!”
“不知道为啥,我看着这样的光芒,就觉得心中特别的平静,安宁,反正就是莫名的舒服!”
“肯定舒服啊!这就和黄金分割线似的。”
李远望着眼前那一束束投下来的光芒,眼神之中也满是赞叹。
李远看过山林的日出,也遇到过山林的日落,可是这样置身于这么大片的丁达尔效应的山林光芒中,却还是真的是第一次!
甚至在李远的心中有一种错觉,似乎自己站在这山林中,都变得自然而然的神圣起来……
别说是摄影爱好者喜欢,就连自己这样的不算是专业人士的摄影人,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李远拿出了手机,很是果断的决定将这难得的美景记录下来。
李远:“煤球,你去前面,我给你拍张照片!”
煤球很是听话的来到了李远所说的位置,坐在草地上的煤球,后背刚刚好是那一大片的丁达尔光束。
快门声,响起。
依旧是最简单的手机原相机拍摄,虽然清晰度达不到顶尖,可是那照片照出来的感觉,却极其的真实。
那照片甚至不需要一点点的滤镜和角度,李远只是简单的将照片的图片构图好,随后便拍了下来,而整个过程都没有超过半分钟的时间。
直播间。
“哇,太好看了!”
“这照片看着就觉得神圣的很……”
“真好看,这照片要是不做成壁纸真是可惜了。”
“李家大小子的拍照技术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可不,主播你现在的技术真是不错,随手一拍的照片都有一种精修图的感觉,不过却比精修图更真实。”
“可不,现在的照片基本上都是调光、磨皮,把照片原本的质感都给磨没了,还是这样的照片好看!”
李远笑道:“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就是随手拍一张照片而已。”
“还是老规矩,到时候我会把照片放在网上,大家要是喜欢的话就去下载就行。”
李远看着自己手中的照片,眼神也是十分的满意,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得想要再多多的记录一下。
李远:“煤球,你去旁边捡一根树枝,我再帮你拍一张。”
煤球虽然不知道李远口中所谓的拍照究竟是什么含义,不过对于李远的指令一直都相当遵守的。
煤球看了一圈,眼神瞄到了一根树枝,随后摇着尾巴便朝着那方向跑去。
而趁着这个功夫,李远也迅速的再次按下了快门键,记录下了这一幕。
成片,很快就出来了。
这次的照片因为煤球的动态模样,也让整个照片看着风格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少了几分的神圣,却多了几分真实和灵动。
李远忍不住点点头。
“嗯,煤球,你这个模特做的不错啊,看来以后我可以考虑让你充当宠物模特自己赚钱买肉吃了。”
李远看着照片,半开玩笑的摸着煤球脑袋说道。
就在李远欣赏自己的拍出来的照片时,看着手机虚化的背景,眼神却被忽然吸引。
李远点开照片,随后用两只手指将后面的一棵树放大,那树上,一块小小黄色物体立刻引起了李远的注意。
李远越看那树上的东西越像……
“灵芝?”
李远脱口而出,于此同时,李远瞬间抬头,朝着照片上那棵树的方向望了过去。
果然,在刚刚煤球叼树枝位置的树上,竟然大大小小的长了三株黄褐色的灵芝!那几枚灵芝此时正在光束的照射下泛出一圈光晕!
直播间。
“灵芝在哪呢?”
“啥玩意,灵芝?不就是拍一张照片吗?怎么就发现灵芝了呢?”
“在哪里在哪里,真的发现灵芝了吗?”
众人的目光此时也随着李远转移到了那棵树上,而那几枚灵芝也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我靠,真的是灵芝?!”
“真的是灵芝,还一起看见了三枚?!”
“这也太神了吧?!拍个照片就拍出灵芝了?”
第638章 大型凡尔赛现场(求订阅)
“而这是哪个品系,也是现在最常见的三种不同特点的中华田园犬。”
“不过所谓的三大品系,也不过就是大体上调查出来的结论,其实在很多我们没注意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独特的中华田园犬品种的。”
“而且在这三大品系分布区之间,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品系的边渡地带,这里的狗也出现过过渡品种。”
李远:“其实三大品系的分布地带呈一个三角形,在这三个品系中间,有一块较大的空白区域。而这个区域,其实就是以湖北湖南为主的。”
“这个地区的田园犬是否是独立品系,倒是现在还不能确定。”
直播间。
“三大品系?”
“哪三个品系?”
“这么说中华田园犬分布还是挺广的吗!”
“这三个品系有什么区别吗?”
“三个品系?就是三个不同的品种吗?”
李远点点头。
“嗯,可以这么讲。”
“三个品系,也就代表三个不同特点的中华田园犬。”
“像是东北品系,主要的分布就是在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上游—云贵高原。”
“这条线,是从东北到西南呈一条斜线分布。其实这条分布线中,大区域内虽然环境差异巨大,尤其是是南北气候不同,还有其他因素的原因,所以造成了犬个体大小、毛质都有很明显的诧异。”
“只不过这一区域的犬种外型却还是相当相似的。像是东北俗称的笨狗,和四川的土狗从外观上就是看几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东北土狗一般的个体都比较偏大,毛质厚密更加耐寒。毕竟……东北的天气摆在这里。”
“而四川的土狗普遍的个头都是比较小的,而且为了适应南方潮湿的气候,毛质比较粗而且十分的稀疏。”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一品系的分布区域其实和我们北方语系的分布恰好都是一样的。”
“北方的狗狗特点就是毛色杂,而且毛也比较多。反而是单色纯色毛的土狗是比较少的,而且北方的土狗的耳朵一般都是以前塌耳为主。常见的就是长毛大卷尾,保留着更多北方犬种的特点。”
直播间。
“被主播这么一说,还真觉得煤球和我们的四川的狗狗有点相像!就是这毛色……反正我是没看见过这么黑的。”
“哈哈,煤球可是难得一见的黑狗,别说你没见过,其实应该大多数人都很少能够见得着。”
“那必然的啊!传说中二郎神神犬不就是黑色吗?这可是神犬!”
“黑犬有灵气的很。”
“灵气不灵气什么的我不知道,反正煤球是通人性的很!”
“主播刚刚说的前塌耳是什么样子啊??”
“反正我觉得煤球就长得很好看,一脸的正气!就是那种放在门口看门人家都不敢进大门的狗狗!”
李远:“所谓的前塌耳,其实说的就是狗狗耳位高置于头顶的现象,也就是在狗狗放松状态下,耳朵会自然向头部前方垂下。”
“不过北方还有折耳犬和半折前搭耳犬。像是煤球,就属于是后者。这样的狗狗就像是直播间的朋友们说的那样,看着面相比较威严正气,在看家狗中,属于一流的面向。”
直播间。
“我就说煤球好看吗!”
“原来煤球的面向,叫做半折前搭耳犬啊!”
“嘿嘿,煤球长得真好看,它的主人也和他一样好看!”
“楼上的兄弟,你夸人的话……怎么听着让人有点别扭呢?”
“不重要,反正都是根正苗红的大好青年就对了!”
“那另外的两个品系呢?”
李远道:“另外的两个品系,一个,是江浙品系,另一个,是两广品系。”
“所谓的江浙品系,也就是说的苏犬。”
“苏犬是主要分布于在浙江、江苏、安徽一带的,而这一区域的犬种特点是耳大、长,而且直立。”
“他们的耳位普遍都比较高,而且在耳内的耳毛十分饱满,嘴尖且四肢修长,腹部的毛为白色居多,反二杂毛狗的数量较少,被毛中长而且贴身,毛也比较细密一些。”
“像是这个地区的犬种,就和外日韩的犬种有许多的相似地方,这或许也是和古代东海频繁的对外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毕竟……那时候传播和交流都是双向的,而且交流的方向也比较广泛,所以有一些家畜流入我们的土地也是常有的事情。”
直播间。
“这么说,江浙品系的狗狗是国外的品种?”
“不一定吧?”
“就算是国外的品种,可是几千年的时间过去,现在也被我们的土地和环境改变了。”
“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吧?”
“就是,说不定是我们本土的狗狗传到其他国家去了呢?”
“没错,楼上的话是正解!”
“争论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吧?其实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关西这边的田园犬是什么特点的!”
“哈哈,我也想知道!”
“我就知道我们这边的沙皮最贵,也不知道沙皮算不算中华田园犬。”
“肯定不算啊!中华田园犬哪里有长那样的?”
李远笑道:“沙皮确实不是中华田园犬的犬种,它是属于一种独立的而人本土属于我国的本土土狗。”
“其实不仅仅是沙皮,我知道在广西和福建这一部分的,其实除了沙皮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犬种。”
“像我知道的就有而潮汕大头、广东松狮。”
直播间。
“哇哇哇,沙皮狗,老北京人的最爱啊!”
“终于说道我们广东的松狮了,我最喜欢的一种品种狗了……”
“可不,要说这沙皮,正统的狗狗可是有价无市的那种!”
“不过现在这种品种狗比较少了吧?”
“不是少……是现在都养在了大别墅和四合院里面,平时根本看不见。”
“哈哈,楼上的话是正解。”
“这简直……大型凡尔赛现场啊!”
“怪不得我们看不见。”
李远听见直播间这位朋友的话,也不由得笑出了声音。
“的确,现在不管是沙皮、松狮,还是大头,市面上都是比较少见的狗狗了,反而是国外的一些品种,现在市面上确实是最受欢迎的。”
第639章 比主播的脸还大!(求订阅)
李远:“看来这地方果然是其他走山人发现的根据地,附近得了灵芝都已经被摘光了,看来我们的换个地方了。”
附近的山林都是以松树和桦树为主,所以李远继续在附近仔细的寻找,因为这样的环境属于灵芝生长的高发区,找到灵芝的概率也要高许多。
李远:“在松树和桦树林,其实是灵芝最容易生长的环境。不过松树和松树其实也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所有的松树都能长灵芝。”
李远指着一棵白皮的松树,和大家说道:“大家看,像这样的白皮松树,就是能生长灵芝的松树,而那种带着标牌的红松树,其实是专门结松子的松树。”
李远带着煤球一路前进,不过这一走,就是两个来小时的时间,整个路程竟然一点收获都没有。
直播间。
“这么久了,怎么什么都没找到啊!”
“这一路,不是看见的灵芝太小,就是已经被人采光了。”
“主播你是不是找的方向不对劲啊?”
“没劲,看这么半天啥也没发现。”
“要是一直能找到灵芝那也太假了吧?而且那种视频你们信吗?”
“说实话……我还真不信。”
“哈哈,我也不敢信!”
李远笑道:“灵芝本来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只不过这个季节的灵芝更多一些。”
李远的心态倒是放的很平,毕竟自己这次上山的收获已经不少了,而且也收获了一枚手掌大的灵芝,心中已经很满足。
带着煤球,李远此时已经走出很远的距离,正好经过一条山泉水,一人一狗暂时的修整一下,给煤球喂饱水,李远顺便也用山泉水洗了洗脸。
蹲在泉水旁,感受着阵阵清凉,李远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呼……凉快。”
短暂的修整了一会,李远便再次的踏上了寻找灵芝的过程中。
二十分钟后,李远如愿的找到了两枚灵芝。
这次发现的灵芝一大、一小。
这两枚灵芝倒是全部都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而且不仅是可以采摘,而且这次发现的那枚大灵芝……甚至有些超出大家的认知。
直播间。
“我靠,这么大?”
“这灵芝长得也太好了吧?”
“我的妈呀,这灵芝得挺沉的吧……”
“这么大的灵芝?!这得卖多少钱啊!”
“我去,这也太好看了吧?!这灵芝看着太亮了!”
李远的眼前,不到一米高的树墩子上,两枚巨大的黄褐色的灵芝,瞬间就抓住了所有的眼球,而这枚灵芝几乎在李远过来的一瞬间,就立即被它吸引住目光,因为这枚灵芝,是真的大,大到瞬间便吸引住李远的眼球!
那灵芝的扇面十分好看,颜色也远远要比刚刚发现的那枚深处许多,就连光泽度都要亮许多。
李远凑在跟前,看着那眼前的灵芝,眼神之中充斥着满满的喜爱。
李远:“这灵芝的个头,可以说是我看见过的最大的灵芝了,而且卖相也是最好的,大家看,这灵芝甚至已经长出了分枝,这说明这枚灵芝已经完全成熟。”
“还有这个颜色,这颜色太正了,虽然不及紫灵芝珍贵,可是这样的品相,就算是不做药材做展品,那也是很有存在感的!”
的确如李远所言,眼前的灵芝虽然品种算不上特别的珍稀,可是品相却相当的好。
而且那灵芝的扇面竟然足足比李远的脑袋还要大上一些,足足有三十来公分!李远低头望了望那灵芝的背面。
背面同样是光滑的白色,而且十分的饱满,单单看这个灵芝的大小就知道,这灵芝的分量……肯定不轻!
李远脸上的笑意,可以说从见到这枚灵芝就一直没有放下来过。
虽然说李远也算的上是看见过很多好东西的走山人的,也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那一种,不过每次走山的时候看见这样的好东西,李远却一直都这样的觉得满足和惊喜。
而且李远也是十分享受这样充满未知的、期待的走山过程,或许这样的未知,也就走山最大的魅力吧。
直播间。
“简直了,这灵芝比主播的脸还要大!”
“说实话,我羡慕了。”
“这么大的灵芝……我的妈呀,李家大小子这究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
“大家都是兄弟,我也就不兜圈子了,我就想问问,主播你运气这么好,这灵芝能不能分我一个?”
“太漂亮了,主播这灵芝你卖吗?我想买回公司当摆件!”
“原来是这就是灵芝?我好像曾经在山上看见过一样的……就是没有这个大。”
“特么的,太羡慕了!我就纳闷,主播你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这灵芝……形状怎么和我们这边长得一样啊?”
李远看着那灵芝,抚摸那灵芝上面的纹路,越发的喜爱。
因为这枚灵芝比较大,所以李远甚至费了一些力气,这才把这枚灵芝完整的从树上剥离下来。
而那灵芝的重量更是超出了李远想象,到手极其的有分量。
而且即便不说那灵芝的重量,就连那灵芝的掰下来之后在树桩上留下的印子,也足足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李远:“灵芝形状不同很正常,因为地区不一样,孕育出来的植物也不一样,不过……如果大家要不是专业的人士,就算是看见灵芝,最好也不要轻易服用。”
直播间。
“为啥?”
“怎么,主播是怕我们和你抢生意吗?”
“不至于吧?”
“主播你不会说灵芝有毒,怕我们毒死吧?”
“灵芝也不是蘑菇,这东西还有毒?”
李远:“这回你们还真的说对了,灵芝确实不少品种都是有毒的。”
“野生灵芝确实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用于滋补养生,灵芝更是极好的补品。”
“它富含营养元素很高,尤其是针对一些人体较为孱弱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服用一些野生灵芝是非常好的。”
“而且,现在的山林条件越来越好,这些灵芝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不过……虽然在在一些地区我们能见到这样的野生灵芝,可是大家也要清楚,野生灵芝是有害的。”
第640章 喷粉的神奇功效(求订阅)
“野生灵芝的营养成分尽管很高,但如果没有好好运用它的营养成分,没有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那就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这……也是为什么服用灵芝这样的大补中药,都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原因。”
野生的灵芝其实大多数都有害的,尤其是一些郊外收集来的野生灵芝,更不能随意服食。
因为灵芝品种虽然不同,可是它们的长相却还是很相似的,而有的野生灵芝具备功效和作用,可有一部分野生灵芝却是没有的,一般普通人都很难分别。
像现在常见灵芝就有柄树舌灵芝、褐孔树舌、弯柄野生灵芝、赤灵芝、松杉灵芝、紫灵芝、黄孔树舌、死皮树舌等等,可是柄树舌灵芝、褐孔树舌、弯柄野生灵芝还有死皮树舌,其实他们就是没有功效作用的野生灵芝。
而具备防癌功效的也只有赤灵芝、松杉灵芝、紫灵芝、黄孔树舌、堆叠树舌等不可多得的几种。
可即便是这几种,也是需要历经一系列的的处理工艺才可以服用,不然野生灵芝自身所带有的有毒物质非常容易造成化学变化,进而造成食用者中毒,严重甚至能威胁生命。
而这,也是李远为何如此郑重的提醒大家的重要原因。
“野生灵芝,可以说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中药材。”
“毕竟野生灵芝可是公认的良药,不仅能提升人的抵抗能力,而且对多种多样病症均有优良的功效。”
“不过大家要清楚……就算是再神奇的东西,也毕竟不是长身不老药,它和野人参、虫草等一样,都是只有在长期坚持的服食下,才会有明显的功效。”
“而一般工薪家庭是无法付款昂贵的花费的,种植野生灵芝尽管价格低,但种植全过程即便是一丁点问题,在病人长期服用全过程上都可能积累起來,让服用者因小失大。”
“所以对于那些不认识的野生灵芝,了解之后再服用,这样才可以防止产生一些安全事故。”
直播间。
“我靠,灵芝竟然也有毒!”
“妈呀,天真我以为所有的灵芝都是补药呢,万万没想到啊……”
“长见识了!不是所有的灵芝都能吃!”
“当然了,灵芝只是一个植物的总称,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种类的,这和人参就不一样了。”
“那今天发现的灵芝是什么种类的?”
李远:“这种灵芝一般都是赤灵芝,而且那两个大的还是没有喷粉的赤灵芝,药效也要好很多,不过小的就一般多了。”
直播间。
“经常听主播说喷粉,这灵芝喷粉有什么用?”
“赤灵芝?这是赤灵芝啊?”
“灵芝喷粉为什么价格会差那么多?”
“当然多了,灵芝只有成熟之后才会喷粉,而喷粉的灵芝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快喷粉没有喷粉的灵芝,就是药效最好的。”
“还有这种说法呢?”
李远:“看来这位朋友对灵芝很了解啊?说的对,灵芝的菌外圈都是有一拳金黄色的生长边的,等生长边开始消失,就到了它喷粉的阶段。”
“大家看,我刚刚摘下来的这株灵芝,就是外圈消失马上要喷粉的灵芝。”
灵芝的生长过程氛围三种阶段。
菌丝体—子实体—孢子。
二三月份,是灵芝菌丝体的培育生长阶段。而四五月天气回暖之际,便是灵芝开始慢慢发育的阶段。
到了四五月,灵芝就会进入到,气温逐渐变暖,之后再经过大概三四个月的生长,灵芝菌丝会慢慢冒出灵芝,然后开片形成一朵成熟的灵芝。
而每年的七八月份也就是灵芝的生长成熟期,大家会发现在灵芝菌盖外圈会有一圈金黄色的生长边,而一旦这个金边开始消失的话,那么也就要进入灵芝喷发孢子粉的阶段。
不过不同品种的灵芝成熟的时间不同,不过灵芝孢子粉整个喷发过程,会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
而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开始收集孢子粉的时期,等孢子粉喷发完成,那灵芝的整个生长过程也算是结束了。
直播间。
“所以,孢子粉是灵芝成熟的标识?”
“也不能这么说吧?不喷孢子粉的灵芝也有成熟的。”
“那喷孢子粉对灵芝有没有影响啊?”
“我记得现在的市场上还有很多专门卖孢子粉的地方呢,孢子粉的作用大吗?”
“大!孢子粉的卖价还很高呢!”
李远:“灵芝孢子作为灵芝的种子,可以说是汇聚了灵芝的全部营养精华成分,换句话说……孢子粉的作用功效,甚至是灵芝子实体的数十倍之高。”
“如果大家想要食用灵芝,那最好是食用这种没有喷发灵芝孢子粉的金边灵芝,因为一旦喷发了灵芝孢子粉,灵芝子实体的营养价值就非常低了。”
“不过当然了,如果想要起到更好的身体保健效果,那大家还是选择破壁以后的灵芝孢子粉服用。”
“这种孢子粉里面含有的各种三萜、多糖等活性成分,营养更加的丰富,而且也更好的便于人体吸收,更好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而且孢子粉换个角度来说,它也是灵芝发育后期所释放的种子,也是灵芝的精华,有非常好的治疗与保健功效。”
“不过大约一吨的灵芝才能采集到几十公斤的孢子粉,所以可以说,孢子粉是特别珍贵的药材。”
灵芝的孢子粉和灵芝的效果还是略有不同的,孢子粉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起到提高胰脏机能、降低血糖的功效。
而且灵芝的孢子粉对于肿瘤治疗的作用也要更好,尤其是针对一些恶性肿瘤,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不仅如此,孢子粉的降低血压效果也很好,对体虚、乏力、气短、恶心呕吐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另外它对神经衰老的病人有很好的安神醒脑的效果,尤其是对心脾病人效果更好。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孢子粉,像是对灵芝过敏的人,几乎对孢子粉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还有大出血的人,也是要禁用孢子粉。
直播间。
“孢子粉的效果这么好吗?”
第641章 抢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求订阅)
“这么说……不是比灵芝还值钱?”
“既然孢子粉这么值钱,为啥要采灵芝啊?直接采摘孢子粉不就好了?”
“你说采就能采到啊?这也不是我们说的算的啊!”
“孢子粉采集也挺难的吧?”
李远:“每株灵芝的喷发孢子粉的时间不定,尤其是这种野生的孢子粉,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孢子粉的数量很少,喷发时间比较长,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够采集好。”
“所以……就算是这东西之前,守在它旁边一个多月的时间想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直播间。
“说的也对哈!”
“那养殖的孢子粉效果好吗?”
“这孢子粉看来贵是有道理的啊!”
“我家老人经常服用孢子粉,这东西确实是有用的,如果经济允许,大家也可以试试。”
孢子粉的作用,自然是极高的,不然现在的市场上也不能出现这么多的批量专门养殖孢子粉的地方。
而且现在的灵芝破壁孢子粉,还被专门做成了一些保健药物。
像是孢子粉胶囊,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效果,如营养不良,精神不好,疲劳无力,经常生病的人士可以服用,它对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睡眠,改善食欲等有着很好调理作用。
孢子粉还可提高细胞的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促进白细胞变多,诱导师干扰素的合成,尤其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是治疗或调养期间可以服用的药物。
除此之外,孢子粉也是对老人十分有益的包间药物,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还有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和疲劳综合症、老年痴呆,增强肝脏的排毒能力,对肝脏损伤起到修复效果。
灵芝孢子粉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对身体有治疗和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对肿瘤患者有改善生存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它能够对神经衰弱、生理机能下降、血液循环等有很好的调养、改善。能够降低血脂和血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起到预防和保健作用。
如果有失眠情况,也可以服用孢子粉缓解。
不过不管是再好的补药,也是要长期服用的,只有这样才能真的起到保健效果。
而且孢子粉和灵芝不一样,孢子粉是可以直接吃的,每天吃两次即可,或者是放到菜中,做成药膳,如灵芝孢子粉排骨汤等。
刚刚采摘下来的灵芝放在手中,那沉甸甸的重量,让李远只觉得心中越发的喜爱。
而且那灵芝的背面也是相当的白嫩,品相可谓超级好。尤其是那灵芝的颜色,简直越看越喜欢。
李远将两枚灵芝全部都采摘了下来。
另一枚虽然没有刚刚的那枚大,可是却也远远超出了第一枚采摘下来的灵芝。
直播间。
“看主播的样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哪里是主播的口水要流出来了,我都要流出来了!”
“谁让这两枚灵芝的品相太好了!”
“可不,我收了这么多年的药材,还没见过这么大、品相这么好的灵芝!”
“主播你这两枚灵芝出不出?卖给我行不行?”
“太好看了……是我错觉吗?我竟然觉得这灵芝在发光?!”
“兄弟,那是反光。”
“我去,我太嫉妒了,这两枚灵芝,太特么好看了!”
“嫉妒是正常的,不管在哪卖,这样的灵芝也是抢手货啊……”
李远点点头。
确实,这灵芝只要一面向市场,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分分钟就被抢购没的情况啊!
不多说,就单单看现在直播间粉丝们对着灵芝的求购热忱,就知道这两枚野生的超大灵芝究竟有多么受大家欢迎。
直播间。
“卖不卖啊?”
“李家大小子你赶紧回个话啊!”
“这灵芝我要了!主播开个价吧。”
“李家大小子上次卖的野生灵芝刚吃完,效果很好,主播这个也卖给我吧?”
“既然上次都买到了,这次就让我们沾沾光吧?”
“是啊,好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吗……”
“兄弟,你们难道都不问问价吗?这种品质的灵芝,想想就知道价格肯定很贵啊!”
“价格什么的不重要,抢的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没错,我要!”
看着众人这么喜爱这两枚灵芝,李远只觉得自己现在要是再不出声,下一秒很有很可能被大家可生吞活剥了啊……
李远:“大家别激动,这灵芝就这几株,大家都想要我也没有办法满足。”
“这样,现在才十一点来钟,等我们在山上转一会,看看能不能采到其他的灵芝,到时候一起出售好了。”
“不过……最大的这个,我打算自己留下,就先不卖了,等以后有机会卖给大家吧。”
直播间。
“这样也好,省的不够抢。”
“大的不卖?别啊主播,我想要的就是那个大的!”
“是啊,大的送人才有面子啊!”
“我也想要大的,主播卖给我得了!价格随意!”
直播间中,众人纷纷留言表达对灵芝的喜爱。
不过……
李远的态度倒是很坚决,一直都没有松口要卖灵芝。
其实说品质,大小若是相差不大的灵芝,品质也不会相差太多。而李远之所以想要留下,其实也不是为了这灵芝的性能,只不过是相中了这枚灵芝的品质而已。
而且正好家里屋子的正堂的位置缺个摆件,李远打算回去的时候把这没灵芝保存起来放到正堂的位置。
虽然这灵芝品种算不上珍贵,可是这样子李远却实在是喜欢。
李远:“不好意思了朋友们,这个大的灵芝我要自己留下了,要是大家喜欢的话,其他的灵芝我可以卖给你们。”
李远说过的话向来算数,所以大家看李远的态度这么坚决,这才放弃收购最大灵芝的想法。
毕竟……
如果不看这一枚的话,李远手中的另一枚灵芝品相也算的上是极好的。
李远:“大家看,这个也是灵芝,不过很可惜,这灵芝已经被虫子蛀了,而且灵芝已经发黑,显然已经是不能食用的,这种就算是采回去也没有任何价值了。”
第642章 吓人的发现(求订阅)
路上,李远果然又发现了两枚灵芝。
只不过这几枚灵芝的大小都远远不及之前发现的,好在质量也是不错。
李远打算继续往深处走走,不过刚走了几步,忽然脚步顿了下,轻轻‘咦’了一声。
李远:“咦?”
李远伸手,朝着自己面前的空气虚摆了一下手,不过却什么都没有抓到。
直播间。
“主播你干什么呢?”
“李家大小子这是在……抓空气?”
“怎么了?主播是在变魔术吗?”
“变魔术也不能在这大山里面啊,出去变不好吗?”
“这是干啥呢?看着怪吓人的?”
“不知道啊,谁来帮我解释一下啊?”
李远看着眼前的空气,再次晃了晃手,这一次,果然抓住了什么,只不过……抓住的东西,在镜头下看的却不是很真切。
李远仔细观祥手上的东西,笑着说道:“就是你,我说是什么东西挂在我脸上,果然是蛛丝。”
原来,就在刚刚李远朝着山林走路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面上挂上了什么东西。
以李远在乡村居住多年的经验,立刻就辨认出很有可能是蛛丝。
毕竟在乡村,蛛丝可是说是经常看见的东西之一了。尤其是在夏、秋两季,植物长势最好的时候,也就是蜘蛛最活跃的时候。
李远那时候上学,回家的时候经常会穿越乡村的玉米地。
而玉米地因为绝佳的地质,也可谓是蜘蛛最喜欢结网的地方,毕竟……方便,而且食物也超级多。
李远回家的时候,经常被路上蜘蛛丝挂住脸,所以那时候回家经常的操作就是从路两边捡点枝条,然后边走路便用枝条不断的在自己的脸面前挥舞。
只有这样,才能吧自己面前的蜘蛛丝打掉,省的沾到自己的衣服和脸上。
毕竟……这蜘蛛丝一旦挂在脸上,可以说是相当的痒痒,而且这种富有粘性的蜘蛛丝还是透明的,需要费好大的力气才能全部摘下来。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中招的时候。
直播间。
“原来是蜘蛛啊?”
“靠,我还以为主播到底怎么了?”
“白激动了,我还以为主播是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蜘蛛?在哪呢?我咋没看见啊?”
“蜘蛛丝?哈哈,主播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不过被这玩意粘住的滋味可不得劲啊!”
李远顺着蜘蛛丝寻觅了一圈,终于,李远在一处树枝的位置,发现了正在结网的蜘蛛,而那只蜘蛛的体型,竟然足足三公分左右。
那蜘蛛挂在蛛网上,几乎一瞬间就被李远看见了。
直播间。
“我靠,这么大?”
“这蜘蛛竟然长这么大?”
“我还以为山林里的植株都是那种小小的、彩色的……没想到竟然长这样!”
“太特么吓人了!我最害怕这样带腿的东西了!”
“我的妈呀,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植株也太吓人了吧?!”
“妈妈呀,救救我,是谁让我看见这么恶心的一幕,我不想看……”
蛛网上的蜘蛛身体是黑褐色的,上面还有很明显的斑纹,浑身都有被毛,尤其是植株的腹部,长得十分的饱满。
也不知那蛛网被什么东西给碰坏了,蛛网上破了一个好大的洞,而此时的那只蜘蛛正是在为自己的蛛网修补。
李远看着那植株,立即就认出了这蜘蛛的品种。
李远:“大腹园蛛?”
“这是我们东北常见的一种蜘蛛,名字叫大腹园蛛。大腹园蛛是常见蜘蛛中体型偏大的一种,眼前的这一只……看样子应该有三公分左右。”
“不过一般的大腹园蛛大小都在2公分左右,只有雌蛛长得才更大一些,眼前的这只很显然就是一只雌性的大腹园蛛。”
大腹园蛛,一般身体都是灰褐色带有斑纹,属于特征比较明显的植株之一。
不过这种蜘蛛的变化较多,不过雌雄差异除了大小之外其他的倒是并不明显。雄蛛略小,步足也比雌蛛稍长一些。
像是一些屋檐、庭院,还有树丛间,都是大腹园蛛最喜欢结网的地方之一。
这种大腹园蛛长得比较大,结出来的蛛网也是大型车轮状的垂直圆网。卵袋一般都是在墙和树皮裂缝这些位置,每卵袋中含卵500~1000个。
一般的大腹园蛛雌蛛体色与斑纹都十分丰富,不过一般都是呈现这样的褐色或黑褐色。背甲扁平,前端宽,中窝横向,颈沟明显。
而它们的胸板中央有一个T形的黄斑,周缘呈黑褐色轮纹。
凑近看,那大腹园蛛腹部背面前端有肩突,心脏斑黄褐色,而且两侧还各有2个黑色筋点,呈梯形排列。
蜘蛛腹背后部直至体末端有一棕黑色叶斑,边缘有黑色波纹,叶斑两侧为黄褐色。
它的腹部腹面中央褐色,两侧各有一黑色条斑。
若是雄蛛,它们的体长一般都在12到17毫米左右,雄蛛的中窝横凹呈坑状。步足较雌蛛长。
而且第1对步足胫节末端较粗,下方内侧角有粗刺,后跗节基半部有一弧形弯曲。如果从背面看就会发现,大腹园蛛的这个部位黑得发亮,和腿的其他部分不一样。
通过这样的区别,可以分辨出大腹园蛛的雄雌。
李远:“大腹园蛛的分布范围很广,而且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尤其是在村庄附近棉田的周围及田埂的树木上较多。”
“大家看这蛛网就能发现,它们结的网较大,不过一般都是在傍晚布网的,夜间待在网中心,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以多种昆虫为食。”
直播间。
“大腹园蛛?”
“这个我见过!我们这边也有。”
“我靠,原来它叫大腹园蛛?!这话不就是我小时候的噩梦吗!”
“我的妈呀,太吓人了!”
“别说,这蛛网……也太大了吧?”
“我们家这边路边有好多这样的大蜘蛛!结出来的网也是超大!不过是不是一个品种……我就不知道了。”
对于大腹园蛛来说,它们一般都是在7到8月发育成熟的,它们活的时间不长,尤其是雌蛛。
第643章 金色的蛛网(求订阅)
因为在大腹园蛛产卵之后,雌蛛就会死去,不过卵带里的成百上千个大腹园蛛的卵却会在来年的4到5月重新孵化出很多大腹园蛛宝宝。
李远:“嗯,这大腹园蛛其实看着是挺吓人的,虽然它没有彩色的外表,不过单单是这个大小,忽然看见也会吓一跳的。”
“而且这种大腹园蛛的螯肢可是相当有力的,大的成熟雌性个体如果感受到危险,甚至能一口把人的皮肤咬出血。”
“大腹园蛛的毒性虽然不强,可是被咬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被它们咬后甚至会会肿起直径2厘米的红疙瘩,和蚊子咬的包差不多,会伴随轻微疼痛和瘙痒。”
“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倒是没有蚊子咬的时间长,大约六七个小时之后就会慢慢消退了。”
“不过……因为这种大腹园蛛的特殊提醒,所以甚至有大腹园蛛捕食小型鸟类的时候。”
“只是类似大小的蜘蛛种类还是挺多的,像是新园蛛属的蜘蛛,就普遍都比较大。”
“只不过这种大腹园蛛的辨识还是很好认的,只要看它腹部背面的叶状斑就行。”
“有些大腹园蛛的心脏斑和肌斑很不明显,但所有大腹园蛛的叶状斑都很显眼,即便是一些还没长大的大腹园蛛,叶状斑也是十分明显的。”
直播间。
“叶状斑?那是啥?”
“这个我知道,所谓的叶状斑就那蜘蛛腹部背面两侧的折线包围成的斑块。不过视频看着好像不清楚。”
“你们竟然还敢仔细看……”
“太吓人了,主播赶紧进行下一项吧!”
“主播请你考虑一下我们女生的感受。”
“挺好的啊,这蜘蛛看着多可爱啊,大家别怕,看多了就免疫了。”
“哈哈,就是,不用怕。”
李远笑道:“大家不用紧张,这种大腹园蛛就是看着有点吓人而已,其实它们很少会主动攻击人的。”
“尤其是这种越大的蜘蛛,伤人的情况就越少出现,反而是一些颜色鲜艳的小蜘蛛,才是伤人几率最大的。”
直播间。
“这个倒是,毕竟这种大蜘蛛好发现。”
“就是,这么大的蜘蛛,还没等咬人的呢就已经暴露了。”
“你们想多了,怕蜘蛛不是怕它咬我,而是单纯的……怕!”
“对对对,我是看见这种蜘蛛自己就已经控制不住的紧张了,跟它咬不咬人没有关系。”
“一个腿多的,一个没有腿的,这两种动物简直就是我的噩梦!”
“+1!”
“我也是,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两种形态的动物了,太恐怖了……”
李远点点头。
“嗯,这两种形态的动物确是是要吓人一点,而且这种形态的动物,也一般都是觉有毒素的。”
“不过……大腹园蛛其实毒素在蜘蛛中已经算是很小的,像是东北的捕鸟蛛和络新妇蛛,都是属于毒素比较多的。”
直播间。
“捕鸟蛛?这名字有点怪啊!”
“难道这种蜘蛛还能吃鸟不成?”
“络新妇不是一种花吗?蜘蛛也叫这个名字?”
“络新妇蛛东北也有?我以为只要我们南方有呢!”
“对对对,这种新络妇蜘蛛我们南方的数量很多,竟然能见到,而且这种蜘蛛织出来的网很特别。
李远点点头。
“嗯,北方也有络新妇蛛,而且林区的数量还不少。”
“络新妇蛛的结网确实有点特殊,和平时看见的蜘蛛网样子有所不同,它结出来的蛛网一般都是三重的金色大网。”
直播间。
“金色的蛛网?!真的假的?!”
“我靠,金色蛛网?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竟然还有蜘蛛能吐出来金色的蛛网呢?主播你确定没有记错吗?”
“主播说的没错,络新妇的蛛网确实是金色的,就是看着不是那么明显,只有在阳光晃过的时候能看见。”
“这蜘蛛也不是黄金做成的,怎么可能真的吐出来金色的蛛丝,就是看着泛金色的光芒而已。”
李远点头。
“嗯,说的没错,刚刚我说的金色蛛网只是说它带有金色的光泽而已,不是真的会出现金丝。”
“要是真的能吐出来金丝……那以后不用走山,我直接养殖络新妇蛛就行了。”
李远半开玩笑的对着直播间的粉丝们说道。
对于络新妇蛛,其实在东北也是经常能够见到的一种蜘蛛。
它们的体色艳丽,头胸部一般都是呈现深褐色,而腹部背面是鲜艳的红色,近前端处有一黄色横带,自横带往后有数条黄色纵带。
络新妇蛛的蛛网十分结实,而且结网很大,有的时候蛛网甚至能超过1米。想小的时候,李远还经常拿着树丫,专门在犄角旮旯的位置寻找络新妇蛛结好的网。
用树丫把它结好的蛛网挂在树丫上,然后去抓一些蜻蜓和小虫子。
而其他的蛛网很有可能被虫子们大力逃脱,可是每次用络新妇蛛网抓的虫子,基本上只要被它挂住,就没有逃跑的可能。
所以想当年这种蜘蛛可谓颇受欢迎的。
只不过现在想来……倒是有些残忍。毕竟刚刚弄好的劳动成果就被人给窃取,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不道德。
只是想当初去‘偷’网的时候,也有好多次被这种络新妇蛛吓到的时候,因为这种络新妇蛛,它的个头可是要比大腹园蛛还要大上许多的!
在蜘蛛界,络新妇蛛又叫蜘蛛女郎和金丝蛛。
它们的腹部是圆筒形,而且雌雄个体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像是络新妇雌蛛的体长,最大的能够达到五公分,就算是最小的雌蛛,个头也有35毫米。
可是络新妇的雄蛛,一般大小却都是在7到10mm之间的,甚至整整差了两三倍。
而且这种络新妇的雄蛛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生活习惯,雄蛛不仅是个头小,而且它们是不结网的,从出生之后就住在雌蛛的蛛网上,而雄蛛在和雌蛛交配时,还会被雌蛛捉住吃掉。
络新妇的蛛网是由幼蛛结成,而身为成蛛的络新妇蛛只结网的下部,像其他多数圆蛛一样对自己的蛛网进行修补,而不用每天重新结网。
第644章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求订阅)
直播间。
“哈哈,没毛病。”
“这是找到了一条致富新出路啊!”
“要是真吐出金丝就好了,那我以后就不用上班了,哈哈!”
“金丝蛛,想一想就觉得让人热血澎湃啊!”
“真相看看这络新妇蛛结出来的网是什么样子的,一定很好看!”
李远点头。
“嗯,络新妇蛛结出来的蛛丝确实是很好看的,而且它的金丝蛛名字也正是因为金色的蛛线出名的。”
“而且因为它的粘度比较大,有的体型比较小的鸟类甚至也能被给它捕捉到。”
“而且新络妇蛛如果在适宜他生存的环境,它甚至能长到和人手一样大小,若是在北部热带地区甚至会更大!”
直播间。
“我靠!太特么吓人了……”
“我的妈呀,手掌大小?这还叫蜘蛛了吗?”
“我印象中的蜘蛛……最大也就是指甲盖差不多大,今天的大腹园蛛已经超出我的认知了。”
“可不,我看这大腹园蛛都觉得心理发毛,要是手掌大……那也太吓人了!”
李远笑着说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吗。”
“不过这新络妇蛛虽然长得大一些,不过毒性却不是很重,每400到500只蜘蛛,才能产出1克左右的蛛毒。”
“不过当然了,蜘蛛捕食本来也不是靠毒的。”
“就像是之前我提到的捕鸟蛛,它的毒性就不是很大。可是捕鸟蛛却能抓住比它体型大很多的鸟类。”
“而且别看它们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可是而人它们的生殖能力很强,产毒量虽然比新络妇蛛大一些,可想提毒一克,也要差不多200只捕鸟蛛才可以。”
捕鸟蛛,相对于新络妇蛛,其实要更加的常见一些,而且李远曾经便亲眼目睹过这种捕鸟蛛捕食鸟类的一幕。
不过当然了,那只鸟的个头并不是很大,应该是在夜间行进的时候误撞到了捕鸟蛛的蛛网上。
不过捕鸟蛛的蛛网虽然能粘住鸟儿,却没有办法用捕食小昆虫那种缠绕的方法将食物耗死,更不可能将整只鸟儿全部享受掉。
它们会用自己身体里的毒液先将捕到的鸟儿分解掉,然后在慢慢享受,而那些剩余的部分,才会被它们打包,
直播间。
“所以,捕鸟蛛真的是能捕鸟的?”
“那这鸟儿也太可怜了吧?”
“不应该啊……这鸟儿的劲应该挺大啊!连个蛛网都挣脱不了?”
“这鸟,也太倒霉了吧?”
“捕鸟蛛捕鸟蛛,肯定这种蜘蛛有它特殊的捕鸟法子呗!”
“听起来……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啊!”
李远点头。
“捕鸟蛛虽然能捕食鸟类,不过其实这样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它们一般都还是吃一些常见的大型昆虫,毕竟……可不是所有的鸟儿都这么傻,能撞到捕鸟蛛的网上。”
“其实除了这几种之外,东北常见的蜘蛛还有穴居的中华狼蛛。”
“这种蜘蛛一般都是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吃的也都是小型的昆虫。”
“还有白额巨蟹蛛,它们的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是在室内比较常见的蜘蛛之一。”
“不过这种蜘蛛行走的速度很快,一般都是现在这个月份产卵,而且它们产卵的数量很多,每只雌蛛能繁殖500、600只幼蛛。”
“还有沟纹硬皮地蛛,它们是蛛系穴居型,巢穴呈管状,一般在它们的洞口周围都有放射状的蛛丝。”
“这种雌蛛的繁殖要更多一些,每年繁殖的小蜘蛛数量能够达到800、900只,不过毒量比较小,每800到1000只蜘蛛才能产生1克的毒。”
“虽然东北也有这种该蜘蛛,不过还是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还有南方贵州、云南一带更加常见一些。”
直播间。
“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之前没有注意过,原来我们大东北的蜘蛛种类竟然这么多呢?”
“还好东北的蜘蛛没有太毒的,不然也忒吓人了。”
“我们明明是乡村主播,李家大小子你怎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了呢?”
“正常,正常,主播前几天还给我们上过解刨课呢。”
“自然课也经常上。”
“还有物理课的丁达尔效应。”
“经济课!”
“被你们这么一说……看来我们的乡村主播还是个全才啊!”
“那是必须的啊!”
“李家大小子可是飞驴平台的一枝独秀,特殊点也是正常的。”
“哈哈,就是,好歹是好几百万粉丝的主播,怎么也得有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啊!不然不是被大家瞧不起吗?”
下午,李远又在林间逛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过或许是这片山林不久前有走山人走过的原因,所以能够采的山货数量极少。
除了李远在一处隐蔽的角落发现一株遗落的灵芝外,一下午的时间几乎是一无所获。
不过好在上午李远倒是采摘了不少的东西,总而来说,今天的收获还是颇为丰富的。
直播间。
“看来,李家大小子也不是真的无所不能啊!”
“还好还好,还好下午主播没有找到什么更值钱的东西,不然我肯定被打击的怀疑人生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一上午,又是灵芝又是什么根的,单单这一上午赚的就赶上我一个月了!”
“我已经习惯了。”
“哈哈,就是,大家平常心就好,不然以后主播要是发现什么更值钱的东西,你们恐怕会嫉妒死。”
“哈哈,就是,像什么五品叶的人参,还有几十年的紫灵芝……羡慕死了!”
李远走到山下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了。
明明上午还是晴空万里,可是等李远下山的时候,天气却完全阴沉了下来。
而且整个天气变换的速度极快,基本上半个来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完全看不见阳光,李远原本在上山流的汗,更是没一会的功夫,就被山脚下阴凉的风给吹干。
那风中,似乎还混杂着湿润的潮气,原本的微风,此时也吹得极大。
李远抬头望了望此时那满是阴霾的乌云,微微皱了皱眉。
“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