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甜咸粽子大战(求订阅)
“我怎么觉得那两个家伙满脸写的都是高兴呢?”
“好像……还真是!”
“主播你也太会享受了吧!自己躺在犯懒,然后让煤球和坚果给你当劳工,你这……简直了!”
“简直太聪明了,哈哈!”
原来,因为最近天气干旱,所以院子里的青菜也变得萎靡起来。
李远看了看天气,近一周之内显然都没有要下雨的预兆,所以索性挑了一个好天气,到院子里给植物们浇浇水。
好在乡村里有一个绝大的好处,就是几乎家家都是有水井的,所以李远浇地倒是根本不用担心水费的问题。
不过就在李远浇水的时候,煤球却自告奋勇的过来要求帮忙。
有煤球这个聪明的帮工,李远奔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索性成全了煤球。而煤球也是相当的欢喜,显然对于这个新工作十分的喜欢。
就是那身黑色的毛发……此时已经被水浇湿。
好在天气很好,倒是不至于感冒。
煤球忙碌,坚果自然也没有闲着,直接就发挥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也就是‘剥壳’,而对于李远,变成了土地主,一边享受着坚果的瓜子仁,一边监督煤球的工作,好不快哉。
放了半个小时的水,李远这才关了电闸。
明天是端午,李远打算去集市去买点大枣和糯米,回来做些粽子吃。
对于东北的端午习俗,向来都是甜粽,所以集市上卖粽子的材料不少,可是却只有大枣一类的甜粽材料。
不过李远这么多年的习俗,倒也一直都是吃甜粽,所以想买的东西倒是也都齐全。
直播间。
“还真的都是甜粽东西。”
“我喜欢吃肉粽,东北没有做肉粽的吗?”
“反正我在东北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看见过身边的东北人吃肉粽。”
“粽子必须是甜的!豆腐脑必须是咸的!”
“同意楼上的话,这是我们东北人的底线……”
“哈哈,我们南方的粽子可一直都是无肉不欢的。”
“对啊,肉粽多好吃啊!还有咸蛋黄的味道也不错。”
“甜粽蘸白糖!味道绝了!”
“吃不惯,还是肉粽最好吃了……”
李远笑道:“这就是风俗不同的原因吧,在我们东北,一想都是大枣甜粽或者是豆子甜粽,如果你和村里的老人问咸粽是什么,恐怕他们都没有几个听说过的。”
就在李远说话的时候,街道上传来了一阵叫卖的声音。
“粽子粽子,新鲜的大枣粽!一块钱一个嘞!”
“卖粽子嘞!红豆糯米粽嘞!”
因为到节令的原因,所以街道上有许多出来赶集的人,李元虽然出来的时间就已经蛮早,可是却已经有好几个摊位粽叶都出的差不多了。
直播间。
“哇,这人也太多了吧?”
“可不,就是过个节而已,怎么人这么多?”
“好多好看的荷包啊!”
“这才九点多,怎么就有收摊的了?”
“可不,这也太早了吧?”
“天啊,这也太热闹了吧?这人数……都差不多赶上过年了!”
李远笑道:“那当然了,端午、春节、清明节还有中秋节,这四个节日可是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十分广泛,甚至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而且端午早就已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作为我国博大精深的节日之一,端午节更是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直播间。
“端午节,这么壕的吗?”
“我靠,有这么牛逼?”
“我就纳闷了,为啥啊?端午节虽然算的上是一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可是我觉得这清明、中秋还有春节也不差啊?”
“应该和端午习俗有关吧?”
“我觉得也是,毕竟端午可以算的上是节日里文化最丰富的一个了。”
李远点点头。
“端午节有很多叫法,也被叫做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
“而这个节日最早其实是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便是龙飞天的吉日。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它的起源可是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掺杂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而其他习俗上先不说,在端午节,粽子可是我们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直播间。
“嗯,粽子身为这么多节日的应季习俗食物,地位可以和饺子有一拼。”
“还真是,什么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都可以忽略,不过每年到了端午节,这粽子却是我必须要吃的一个食物。”
“我也喜欢吃粽子,清香甜糯,简直人间美味!”
“每年一道了端午节,总觉得走到哪里都能闻到一阵阵的粽子清香味道。”
“好像还真是,从我记事开始,每年端午都必然是要吃粽子的。”
李远:“粽子的传承已然有几千年的历史,自然是很受欢迎了。而且虽然随着粽子越来越被接受,粽子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了。”
“单单从材料来说,就外面包裹的粽叶就有很多种类,而包粽子的形状,也是有许多不同。”
“像是最早的粽子,便是盛行以牛角祭天。所以在汉晋时的粽子便多是做成了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
“而除了牛角形状之外,现在的总之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像是北方粽子比较有名的代表之一北京粽子,这种品种的粽子个头普遍都是比较大的,形状也是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而湖州粽呈特有的长条形,形似枕头,所以还被成为枕头粽。而且因为这种总粽子身形瘦长,中间凹,两头翘,颇具线条美,样子也是比较小巧优雅,所以还被开玩笑叫做‘美人粽’。”
“而广东粽子作为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反而它的个头和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第587章 叶子的区别(求订阅)
直播间。
“主播对粽子很了解吗?”
“事实证明,主播是一名合格的吃货。”
“确实,我们南方的粽子也不知道为什么,长得都比较小。”
“我还是比较喜欢吃竹筒粽,香味比较浓。”
“我以前最喜欢吃的就是蜜枣粽子,不过这两年的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什么火腿粽、豆沙粽,我倒是觉得都挺好吃的。”
“还有火腿粽呢?”
“有啊,不过火腿最好是要金华的,肥瘦适宜,味道最好!”
李远:“这几年的粽子品种确实是越来越多,像我知道的,大大小小就已经有二十多个品种了。”
“什么竹叶粽、艾香粽、甜茶粽、腊肉香肠粽,还有薄荷香粽、莲子粽、松仁粽,还有大家普遍都比较喜欢的蛋黄粽等等。”
“而且在唐宗时期,还有一种粽子叫做九子粽,它也是粽子的一种,不过却是九只粽连成一串的。”
“九子粽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子粽还是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
“不过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
直播间。
“真的有这么多种类的粽子吗?我out了,竟然只吃过一种肉粽……”
“我也只不过吃过一种。”
“我对这个火腿粽比较感兴趣……”
“这粽子的种类也太多一点了吧?”
“没听主播说嘛?粽子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多一些品种也是正常的事情吧?”
“确实是哈。”
李远打量了一圈,最终停留到一家小摊贩面前。
“大娘,这粽叶怎么卖的?”
大娘看见李远,笑着回道:“小伙子,买粽叶啊?一包五块钱。”
李远看了看那粽叶,质量看着还不错,随即说道:“大娘,那你给我拿六包。”
大娘点头:“好,五个,我现在就给你装。”
李远这边刚说买粽叶,随即直播间中却忽然不少人留言。
直播间。
“主播别买,这不是粽叶!”
“这是什么叶子啊?”
“这是粽叶?怎么和我们这边的粽子叶不一样啊?”
“等一下主播,你是不是买错了啊?”
“虽然这价格那不贵,可是……这不是粽叶吧?”
“这也不是箬叶竹啊?主播你买错了吧?”
“什么箬叶竹?包粽子就是用主播买的这种粽叶,没错啊……”
“是啊,我也好奇着呢,这对劲啊!”
而此时,已经买好粽叶给好钱的李远,也终于看见了直播间中大家的疑惑。
李远:“大家放心,我买的就是粽叶,不过是因为大家包粽子用的叶子都不太相同,所以才让大家以为我买错了。”
“不过在我们东北,其实包粽子用的都是这种苇子叶的。”
苇子叶,是北方这用的最多的粽子叶。而这种苇子叶比较常见,而且也可就地取材,可以说是一种十分经济实惠的包粽子原料。
而且这种粽子叶煮出来的粽子味道也是清香的很,所以一向很受东北人的欢迎。
不过唯一的缺点是……这种叶子普遍都比较较窄,所以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
而像是南方,一般包粽子都是用的竹子叶,这种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倒是反而更适合初学者使用。
直播间。
“所以,包粽子的叶片竟然都有不同?”
“怪不得!我说这和我们这边包粽子的叶子看着不一样呢!”
“这个叫苇子叶吗?”
“我们广州一般都是用箬叶的,这个什么苇子叶……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箬叶吗?我们家里包粽子也是用的这种,我妈说箬叶的柔韧度好,而且光滑好包!”
李远点点头。
“嗯,箬叶确实是都广州一带经常包粽子使用的材料。”
“我记得南方好像也是用箬叶或者苇叶的吧?”
“包粽子的叶子其实有很多的,主要是根据每个地域的环境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粽子叶。毕竟不是每个地区都能长一样的叶子的。”
“我记得海南岛地区使用的,好像是一种岭南特有的叫做柊叶的粽叶,这种做好的粽子形状一般是三角形的,而且这种粽叶在其他地区就没有。”
“还有在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包出来呈长方体。而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还有上海,会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包粽子,这种粽子也会含有特殊的清香味。”
“而包粽子的叶子还有柊叶、茄柊叶。”
“这种粽叶应该算的上是包粽子中叶子中最大的一种了,像是和那种几个手指般大的菰叶、箬叶、苇叶相比,它完全可以被称为粽叶中的大哥大。”
直播间。
“茄柊叶?这是啥玩意?”
“这是什么叶子,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苇子叶和箬叶我倒是知道,可是这茄柊叶是什么啊?”
“我也没有听说过……这种叶子包出来的粽子好吃吗?”
“是我没见识了,好多叶子我都没有听说过……”
李远笑道:“其实也正常,像是这种茄柊叶,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这种叶子只在岭南的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长。”
“而且用茄柊叶包粽子的地方也并不多见,只有海南和广东、广西等少数地方。甚至在五岭以北等地根本就没有茄柊叶这种植物,大多数人不知道、不认识也是正常。”
“而且这柊叶和芭蕉叶也有点相似,有的时候就算是就看见,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就是芭蕉叶了。”
直播间。
“可是……主播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啊主播,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粽子叶种类?”
“那还用想?肯定是为了炫耀,提前做功课了呗!”
“就是,这还用想吗?”
“不至于吧?”
“就主播的学识,还用特地提前准备糊弄我们?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粽子叶买好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去买包粽子用的糯米和馅料了。
第588章 价格不仅便宜还有赠品(求订阅)
李远一向的习惯都是蜜枣粽,不过每年粽子都是在外面吃的现成的,蜜枣少,不去核,而且味道也不浓郁。
所以今年好不容易有时间,李远打算所有的馅料都自己做。
蜜枣、葡萄干。
再加上一些线绳,李远的买这些东西的速度倒是快的很,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买好了。
直播间。
“主播你没买糯米!”
“李家大小子,你不觉得你忘了点什么吗?”
“就是,做粽子不糯米?包什么啊?”
“是啊主播,你这东西买的也不全啊!”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主播买了好多的蜜枣吗?粽叶就那么多,这蜜枣……数量也太多了吧?”
李远笑道:“大家放心,糯米昨天二叔就已经给我送来很多了,而且昨天晚上就已经泡好水了。”
做粽子的糯米,还需要提前泡发一晚上的,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更加的香甜软糯。
而早就已经准备包粽子的李远自然也不会忘记这么重要的环节,早就已经准备就绪。
今天上街,只不过就是为了买一些其他的配料,而一会回去将这些食材全部都处理好,也就直接可以包糯米粽了。
除了买了一些包粽子的材料之外,李远随后又停留在了一处卖荷包的摊铺面前。
摆摊的主人是一位头发有些斑白的老爷爷。
老人虽然年纪已经有六七十,不过精神倒是依旧抖擞,面向也是慈爱的很。
这老爷爷李远认识,是住在隔壁村的一位老人。
在李远几岁记事的时候起,这位爷爷就已经开始每年端午在集市上卖端午荷包。不过那时候的荷包样子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的五彩绳。
而且那时候虽然五彩绳才几毛钱一条,可是买的人还是很少。
有的时候小孩子稀罕的紧,家长不给买,老爷爷还会很大方的送一条给孩子,根本不收钱。
用这老爷子的话来说,做这些东西并不图赚多少钱,可是却是个营生,让自己有事情干。
而如今,端午节越过越大,大家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爷爷的摊位,近几年却反而跟着生意好了起来。
不过老爷爷的卖的价格却依旧很实惠,买的多还会赠送一些小玩意,所以大家也都喜欢带着孩子过来挑选。
李远站在摊位前,看着那架子上的满是五颜六色的荷包和手链,最后选了两个纸做的五彩葫芦,还有一个手编制的小扫帚和一个挂炕边的香包。
果然,李远拿了这几个之后,老爷爷很是开心的又送了李远两条五彩绳。
不过虽然选了好几样,却也不过才花了十五块钱而已。
直播间。
“这也太便宜了吧?”
“这爷爷这么做生意,确定不会亏本吗?”
“十五块钱还有赠品?!这要是在市里,选这么半天才花十几块钱,恐怕早就已经被人家翻白眼了!”
“你们没发现吗,不仅仅是葫芦便宜,这粽子叶、蜜枣,价格也都实惠的很!”
在乡村中,因为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院子,所以也都会像李远这般,自己种一些青菜留着食用。
而且在东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井,所以不需要水费,只要一点电费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自然生活费就省下不少。
只有一些人情往事,或者是生病、出去玩的时候才会花钱,否则有时候大半个月也不会花费一分。
甚至节省一点的老人两三千块钱就能花上小半年。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会让很多人都觉得乡村的人很穷。
因为这些人……是真的不怎么能看到他们花钱。
而在乡村里,集市上所卖的青菜几乎都是自家吃不了,所以将多余的才会拿到市场上卖,因为这些青菜都是自家种的,成本低,虽然蔬菜新鲜,却反而卖的价格却要便宜出许多。
多种原因加在一起,自然乡村生活的花费就低了。
李远:“嗯,乡村东西的卖价都不高,因为成本低,而且卖东西的大多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商人,本来也不指望这些东西赚什么大钱。”
“而且乡村里普遍都是老年人居多,老人一向都比较节俭,要是东西太贵,也舍不得买。”
直播间。
“主播说的这个观点对,市里大家卖东西都是为了赚钱、养家。而乡村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赚点零花,本质不一样。”
“确实有道理。”
“我倒是觉得,是乡村里的人大多都比较淳朴,因为本钱也不高,而且邻里街坊都认识,要是卖的太高大家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
“是啊,要我我也不好意思。”
“不管怎么说,乡村里的东西实惠反正是真的。”
“这么说……乡村的生活还挺适合我的,没有什么大目标,容易满足,哈哈!”
“嗯,乡村的生活还是比较适合容易满足、喜欢安逸的人。”
“确实,要是喜欢夜生活的年轻人到这,恐怕闷也得闷死。”
“那倒不会,不过估计会半夜逃走,哈哈!”
“话说回来,端午节吃粽子我知道怎么回事,可是这带五彩绳,挂香包,这是为啥啊?”
“是啊,从小就看见有端午节有香包卖,不过还真是不知道为啥。”
“对对对,我超喜欢这个香包,香香的,味道好闻的很!”
“还有那个五彩绳,我们这边的习俗都是在端午第一场雨之后就要扔掉的,可是有时候刚刚稀罕一晚上第二天就下雨了,真的很舍不得。”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那边有这个习俗呢!原来大家都一样!”
李远笑道:“嗯,在我们这边的五彩绳也有这个习惯,第一场雨的时候要把彩绳摘下扔到河里或湖里随雨水飘走。”
“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象征着可以远离邪恶、烦恼和疾病,忧愁。”
“五彩绳的出现,本身其实是源于五行观念的,它也被称为五彩丝、五色丝等,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因为端午日的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而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第589章 五彩线绳和香包的用处(求订阅)
“不过传到我们这一代,五色绳已经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的方式也越发的精致,而这项工艺,也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直播间。
“确实,现在的五彩绳越来越好看了。”
“对对对,什么小铃铛,桃核,还有各种各样的挂件,每次去选的时候都要挑上好久。”
“可不,五彩绳太精致,导致每次下雨扔的时候都不舍的很……”
“哈哈,我也是。”
“可不,每次扔掉的时候都觉得浪费的很。”
李远:“五彩绳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长命缕、续命缕。”
“五色线,是民间中常用的开运宝物。在传统的说法中,五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
“而以东、西、南、北、中五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
“因为古代一向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寓意着祈福纳吉辟邪。而儿童戴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小孩佩戴这种五彩绳,便意味着锁住了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让孩子无灾无祸,平安长大。”
“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端午节也被叫做‘小儿节’,在‘毒日’中佩戴五彩绳,可保护驱邪除魔,祛病强身。”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因此端午节戴五彩线的习俗仍延续至今而不衰。”
直播间。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睁开眼睛就会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被系上五彩绳了。”
“对对对,那个时候不懂就觉得很神奇。”
“我小时候也是超喜欢过端午节,睁开眼睛手上就有精美的五彩绳,还有脖子上挂着香草,早上用艾蒿洗脸,然后门上还会挂上新鲜的艾蒿……”
“我一个大男人,超喜欢带五彩绳,每次都舍不得摘掉,哈哈。”
“真羡慕你们,我老公每次给他带五彩绳都要死要活的,最后只能给他绑在脚上。”
“年轻人也可以带五彩绳,传说五彩绳可以带来好姻缘的!”
“这么神奇的吗?”
“脱单?我现在就去卖五彩绳!”
其实端午节不仅仅可以带五彩绳,还有香包、桃木、银锁。而且家家户户也都会在门楣上悬挂各种颜色的五色葫芦。
而且带五彩绳,还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戴上。
所以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基本上第一件大事,就是给自己家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至于佩戴这种五彩线也是有要求的,佩戴时应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不过不管是佩戴在哪里,佩戴过程里孩子都是不能开口说话的,也不可以随意的扯断或者丢弃五彩绳,只能在节后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而据说,戴了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少受蚊虫骚扰。
将它扔到河中,就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可以健健康康。
虽然李远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对于这种带五彩绳就能防止蚊虫叮咬的说法嗤之以鼻,不过却觉得这种仪式感十足的习俗,依旧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包括挂香包一样,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习俗,李远的习惯,却依旧是每年的端午都要买上一包。
直播间。
“主播,端午的香包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啊?为什么那么好闻?”
“对对对,我也好奇,每次闻到香包的味道都觉得很舒服。”
“我就不喜欢那个味道,觉得有点刺鼻……”
“多好闻啊!不仅好闻,样子也好看的紧!”
“这个我知道!我外婆曾经给我做过香包,我记得里面都是一些带味道的香料!”
“我知道里面好像是有山奈和甘松,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带香包,这个也有什么说法吗?”
“香包好险是有驱虫的功效,我小时候听家里的老人提起过。”
李远点头。
“嗯,大家说的不错,端午的香包,确实是还有驱虫功效的,这个倒并不是迷信,而是和香包中的中草药有关。”
“其实对于香包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我国最悠久、最古老的传统吉祥物之一。”
“最早祖先们觉得这种带有芳香气味的材料和药材是可以通神,所以会将它们缝到布袋中,用来驱邪、祈福、保佑平安。”
“香包逐渐普及,所以原本的粗布布袋,也逐渐演变成锦缎刺绣制成的样式。”
“而端午节正处于仲夏时节,各种各样的毒都出来了,不但有毒虫,如蛇、虫、蚊、蚁,还有致病的毒气,像是暑邪、湿邪、疫病等,都是高发的时期。”
“所谓端午至,五毒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正因为香包从古至今的功效,索性便被大家在这个五毒高发时期放上能够预防和消除病症的中草药了。”
直播间。
“原来这香包是这么来的啊!”
“可是我觉得每个香包的味道都不太一样呢……”
“是啊主播,这香包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佩戴有没有危害?”
“一个小小的香包,赶紧让就有这么大的功效?”
“我知道,电视剧里好多人都有佩戴香包的!”
“还提电视剧?那是假的不知道吗?”
“别提电视剧,不然主播又得出来特地帮忙辟谣了,哈哈!”
李远听见大家的留言,也不由得苦笑一声。
“大家说香包的味道不一样,其实是因为香包的配方也是分为很多种类的。”
“不过大多数的香包中放的是朱砂、雄黄,再加上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李远道:“其实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有很多,单一般的都是包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这样的香包不需要额外加任何的香料便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
第590章 真假艾草(求订阅)
“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便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而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而且这种传统香囊中的香料还可以起到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除了刚刚我提到的那些香料,还有香包之中会放置菖蒲、香茅等。”
“菖蒲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提神通窍、健脾消泄、杀虫灭菌。外用能驱菌杀虫,内服则有清凉、健胃、祛风、提神等作用。”
“而香茅是一种带有柠檬芳香的中草药,全草所含挥发油是香茅油,能祛风除湿,散寒解表,还能防虫咬。”
“还有柚子叶、白芷、青蒿、龙船花等草药,都是常用的香料。”
“柚子叶是芸香科植物柚子的叶子,所含的挥发油有橘子皮的味道,可以防治风头痛。而白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如果采用艾叶、苍术、白芷等中草药在室内煨烧,更有辟秽、消毒、净化空气驱灭蚊虫的功效,对净化居住环境有一定作用。”
“青蒿这个中草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种青蒿全株有香气,他的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古旋樟脑等,全草可以提取青蒿素,能清热解毒,还能抑制病菌生长。”
“而龙船花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所开的花就像端午节的龙船头所佩带的红花而得名。此草性凉,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这些,都是大家配置端午香包常用的植物。只不过每个师傅装的草药有所不同,分量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香味自然也是有所差距的。”
直播间。
“原来香味不同是这个原因。”
“没想到里面竟然放了这么多的草药!我还以为是一种呢……”
“这个香包……好像和之前主播教我们的那个驱蚊的中药混合包差不多。”
“对对对,还真是!”
李远点头。
“嗯,中药混合包和这个香包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香包的分量要小上许多而已。”
“不过其实在最早,端午的香包一般也都是老人自己用香料制作的,只不过后来因为这种香包制作比较繁琐,而且需要的草药又比较多,这才慢慢用买取代了制作。”
其实早几天的时候,李远确实也是考虑要自己制作香包的。
只不过因为这些草药所生长的山头不一样,李远走山走了几次,却依旧还是差了好几味药材,所以后期才放弃。
不过若是再给李远的几天的时间,制作出这种香包倒是一点都不成问题。
集市上,除了一些荷包和粽子,还有许多小推车推着新鲜的艾蒿。
艾蒿洗脸、挂门,也是端午必备的习俗之一,不过……李远看了一眼商贩卖的艾蒿,却根本没有购买的意思,看着那些所谓的‘艾蒿’,忍不住轻轻摇头。
直播间。
“主播怎么了?”
“李家大小子买点艾蒿啊!”
“是不是东北没有艾蒿洗脸的习俗啊?”
“怎么可能?要是没有的话怎么有人卖?”
“也对啊……”
“可是主播为啥不买?”
“不单单是不买,我听见了主播叹气的声音……”
“是啊,为啥?”
此时,李远已经将明天过节需要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手中拎着那些买的食材和过节用的物件,李远已然离开了喧闹的集市,朝着家里走去。而回来的路上,李远也终于给直播间中刚刚大家的疑虑进行了解答。
李远:“刚刚看的那些,有一大半都不是真的艾蒿。”
李远此话一出,直播间中不少人都愣住了。
直播间。
“不是艾蒿?”
“怎么可能啊,我们这边卖的都是这种。”
“是不是艾蒿品种不一样啊?”
“不是艾蒿是啥?”
“不是真的艾蒿?这玩意还有假的吗?”
“主播说的对,刚刚那些确实不是艾蒿,不过就是和艾蒿长得很像而已。”
“我就是住在大山里的,在我们这那种植物确实不叫艾蒿,而是叫做野艾蒿,虽然名字里也有艾蒿两个字,可是却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李远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补充说道:“若是单单只有野艾蒿倒是也没什么,刚刚的假艾蒿里面,还有一种叫做豚草的植物。”
“豚草不仅是入侵植物,最重要的是,这豚草的功效不仅和艾蒿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这种植物还是有毒的。”
直播间。
“我靠,不会吧?!”
“豚草是什么东西?有毒?”
“我的妈呀……真的假的,可是我每年买的艾蒿都能刚刚主播看的那种草一样啊?不会每年都买错了吧?”
“有毒?严不严重?会不会威胁生命啊!”
李远将那安抚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豚草植株本身其实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只是它的花粉能够引起过敏体质人群的过敏性反应。”
“而且豚草是夏秋季引起花粉过敏的过敏源之一,只不过这种豚草要8月中旬以后才会进入开花期形成花粉。”
“如果敏感的人群外出活动,只要戴上口罩防范就可以了。”
“只不过……豚草作为几种家假艾蒿中最容易乱真的植物,一旦要是采摘回来被大家洗手、洗脸,却也会引起一定的过敏、生出红疹的症状的。”
其实在东北,艾蒿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多。
所以其中不乏有一些人是不认识卖错,自己都不知道。
而有一些人,也是为了赚钱,所以才会贩卖不是艾蒿的豚草和其他植物。
豚草切实属于是艾蒿的近亲,它别名也叫做艾叶破布草,外部形态确实和艾蒿很像,不过这种豚草一般都有一种草腥味,味道不及艾蒿好闻。
而豚草的作用,一般都是作为脱敏治疗剂的,若是贸然的用它洗脸、接触皮肤,皮肤严重敏感的,还是会有一定的反应。
直播间。
“吓死我了,还好还好。”
“主播说的我都已经不敢买艾蒿了……”
第591章 图个新鲜、干净、好吃(求订阅)
“可不,本来今天还想去买点艾蒿回来呢,这下好了,省钱了。”
“这艾蒿,长得都这么像的吗?可是我真的没看出来有什么区别啊?”
“还是有区别的,就是不那么明显而已,只要不放在一起看,不是内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豚草只是假艾蒿之一?还有好多其他的假艾蒿吗?”
李远点头。
“市面上常见的假艾蒿其实不多,除了野艾蒿和豚草之外,还有青蒿、白蒿、野菊花,还有一种叫做毛蒿的植物,都长得和艾蒿很像。”
“不过虽然和艾蒿相像的很多,还是有方法辨别的。”
“像是野菊花,这种植株一般都很低矮,虽然叶子跟艾草极为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在于艾蒿的叶片正面是绿色,而背面则是发白的颜色,上面有灰白色短毛,全株叶均互生。”
“而野菊花则是正反两面都是绿色,这个是很容易辨别的,一般不会搞混,很容易区分。”
直播间。
“那采艾蒿的时候,只要看一下背面不就行了?”
“对对对,真的艾蒿确实是白色背面的!”
“这也不难分辨啊!”
“你们懂啥?主播刚刚说的是野菊花和艾蒿的区别,要是你们懂就会知道,白蒿的叶子背面也是白色的好吗!”
“我靠……这也太难了……”
李远:“艾蒿的叶片虽然是一个辨别的方法,因为它的叶片正反是两个颜色的。不过……白蒿也是具有这样的特色,正面发绿,背后是发白的。”
“不仅如此,白蒿甚至连味道都和艾草很相似,只不过白蒿植株明显低矮,很爱贴着地生长。”
“而且在植株造型上也是有一定区别,还有一个最大的差距,就是艾草的叶茎,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梗。”
“艾蒿的梗是呈现一种棱形形状,而其他更艾草极为相似的蒿类的茎,大多却都是圆形的,这一点也是最容易区分出艾草的最简单的方法。”
“还有艾蒿的味道,闻上去的气味令人感觉十分的清新,那种味道有点类似家里使用的蚊香。”
“反而是其他的植物,像是豚草,带着一股腥臭味,那种味道让人闻了就会觉得十分的不舒服。”
“不过青蒿的味道倒是也比较好闻,不过却是一种淡淡的青草气息。”
“而青蒿叶片跟艾草的叶片差距很大,青蒿的叶片显得更加的细、散,艾草的叶片明显要大、密实。”
“而且青蒿的茎根部大多数是呈现一些发红、紫的颜色,而艾草则是全株绿色,它的茎也比青蒿要粗壮很多。”
直播间。
“感觉好复杂……”
“别说了,我不买了还不行吗?”
“我以前竟然不知道,连艾蒿竟然还有假的。”
“可不,被主播说的我都已经打消买艾蒿的念头了。”
“其实还好吧?李家大小子都告诉我们这么多分辨的知识了,想必应该能分辨的出来。”
“主播是主播,我们是我们,别拿主播和我们比,我们不配……”
李远笑道:“这样,大家别着急,明天早上我会上山去采艾蒿,大家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早点来我的直播间,到时候我可以给大家具体的讲讲它们之间的区别。”
李远此话一出,直播间瞬间一片欢呼。
‘百里’送出一枚【火箭】:“李家大小子也太宠粉了吧?”
‘神经病’送出【比心】:“太好了!主播你太帅了!”
“主播真好!”
“这那感情好啊,以后在再看见艾蒿我就不会认错了!”
“明天几点?我一定准时过来看!”
李远想了想。“现在的天气不错,基本上早上四点来钟就已经亮天了,那就……四点准时开播。”
……
小院内。
夏至时节的正午,本应该是最热的时候。
不过李远的小院中,此时却可谓舒适的很。
凉亭中的桌子上,摆放的正是一会要包粽子的材料。一阵风儿吹过,将那些盘在葡萄藤上的葡萄叶吹得沙沙作响。
在凉亭的背阴下,煤球和坚果两个小家伙随意的躺在李远脚边,呼吸均匀,睡得正酣。
李远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了凉亭内,随后用纱网将上面盖住。
将最后一枚洗净的粽子叶叶片修剪完毕,李远这才起身,打算去厨房将这些粽叶煮一遍。
端午的粽子虽然是自己包的更好吃,不过包粽子的过程,其实也是颇为繁琐的。除了要提前买好糯米泡发,这种粽叶也是要处理过之后,才能让粽子的味道更加的清香。
而李远现在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直播间。
“这也太麻烦了。”
“可不,我单单看主播清洗和修剪这些粽叶,就已经有大半个小时了。”
“还得提前煮一遍?这粽子叶不是早晚都要煮的吗?”
“我也纳闷,这东西不煮不行吗?”
“我奶奶每年包粽子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提前煮的,好像说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叶包粽子味道更好吃……”
李远手中拿着一沓粽叶,已然放到了烧开的大锅之中。
朝着额灶坑中又加了一把火,随后又舀了两勺子盐,这才将盖子盖上。
李远:“自己做粽子,本来就是图个新鲜、干净、好吃,所以啊,该有的步骤当然也一个不能少。”
“尤其是这粽叶,粽子的清香味弄不浓,全然是要取决于它的,自然要好好处理一下。”
直播间。
“李家大小子说的对,要是怕麻烦,还自己做什么啊?直接去买现成的不就好了?”
“就是,自己做就是图个干净卫生吗!”
“干净卫生我能理解,可是煮它做什么?提前煮一遍,味道不就散了吗?”
“对对对,我刚刚还看见主播朝锅里放盐了,这是做什么?东北的粽子不是甜口的吗?”
李远:“粽叶的处理,可不仅仅是你们看见的清洗这么简单,正宗的粽叶,都是要提前经过煮沸的。”
“这种刚刚买回来或是刚摘回来的新鲜粽叶,都是比较脏,即便是一张一张的冲洗干净之后,还是会有看不见的细菌。”
第592章 循环利用(求订阅)
“所以这个时候,煮沸的过程,就很有必要。”
“将粽子叶煮沸,能将上面的绝大部分细菌全部杀死,而且煮后的粽叶会变软,韧性也更加的强。”
“这样再包粽子的过程里,粽叶就不会出现断裂和破损的情况了。”
“而至于加盐,除了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之外,还有固色的作用,保证煮出来的粽叶依旧能够保持绿色。”
直播间。
“我就说是为了杀菌吧啊!”
“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我说我以前包的粽子为什么总破,竟然是因为没有提前煮沸的原因!”
“受教了……”
“这也太麻烦了。”
“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的买现成的粽子吃吧。”
锅内的水,持续沸腾。
李远盖上盖子闷煮了四五分钟之后,便已经将锅盖打开。
加了盐的粽叶虽然微微有些褪色,不过确实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颜色在上面。而且粽叶现在已经被煮的软了许多,即便是拿着筷子也不能轻易弄断。
煮粽叶的时间不长,差不多十来分钟的时间,李远就已经将粽叶捞了出来,放到了一旁的温水中再次进行清洗。
煮好的粽叶清洗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上面光滑了许多。
清洗的过程中,李远顺便将那些煮过之后出现破损的粽子叶剔除出去,顺便将变形的粽叶再次休整一番。
清洗之后,李远拿出另一个提前准备好的超大号不锈钢盆,倒入半盆之后,将粽子叶浸泡在里面。
三五分钟之后,这才将粽子叶捞出。
不过那大盆里面的水倒是也没有浪费,直接被李远一端,扬到了后院的园子里面,权当是给植物浇水了。
直播间。
“这个好啊,水还能循环利用。”
“这有啥的,乡村里的正常操作而已。”
“在我们乡村里,只要不加那些化学剂和有油的水,都是可以浇园子的,这样水不浪费,园子里的农作物也长得快。”
“说得对,在农村虽然家家都有水井,不过还真的没有多少人浪费水!”
“这个我太深有体会了!洗完脸的水洗脚,洗完脚的水洗抹布……洗完抹布的水还能浇园子……”
“这也太脏了吧?那农作物还能吃吗?”
“真的假的啊?”
“这有什么脏,那些水渗透到地底,土地自己就过滤了啊!”
“就是,这明明是节省水资源好吗!”
李远:“大家看,像这种带梗部和尖尖的粽叶,也要一起剪掉,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更加的好看,粽叶也不会裹得太厚,看着比较整齐。”
“粽叶经过这几个流程后,会变得更加有韧性,粽叶也更加容易把自己的味道渗透到粽子里面,这样吃起来会有粽叶的清香。”
像是处理成这样就可以了。
直播间。
“虽然干净……可是还是麻烦的很。”
“不煮不行吗?”
“是啊,煮起来也太费劲了。”
“我记得市场上好像有不少卖干粽叶的,那种叶子怎么处理啊?”
“对对对,我每年买的就是干粽叶,也要煮吗?”
李远:“新鲜的粽叶不煮也行,不过也是需要一定的处理的。”
“大家可以先把这些新鲜的粽叶洗净,表面沾水之后不擦干。然后找个稍微大点的袋子,把粽叶都盘起来,围成圆圈的样子。”
“不过粽叶是有韧性,这个过程不要用太大的力,免得把筋折断了。”
“扎紧袋子,然后把放有粽叶的袋子放进冰箱储藏室,注意一定要是冷冻的那个。等隔夜之后再把袋子拿出来,然后把粽叶取出放在盆里自动解化,等粽叶的水化了就行了。”
“要是大家不喜欢煮粽叶,我倒是比较推荐这种方法,既不用费时、也不费力,而且解冻之后的粽叶也会很有韧性,包起来也柔软的多。”
“而且这种粽叶的清香味比煮的要好的多,煮出的粽子更好吃。”
这种方法,其实李远也是比较推荐的。只不过自己买粽叶的时间比较晚,如果冷冻一晚上,就只有明天才能制作粽子。
所以相比之下,便只能选择了今天使用这种相对能尽量保留粽叶香味的方法。
李远:“对了,还有刚刚大家说提到的干粽叶。”
“干粽子是不能直接包粽子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这种粽叶都需要提前用水浸泡、清洗的,这样能让粽子叶变得有韧性而且也会干净许多。”
“不过相对于新鲜的粽叶,这种干粽叶的清洗要更加的仔细一些,需要一张一张的清洗,而且需要些耐心,不然很容易弄破。”
“干粽叶使用之前,也是需要提亲浸泡一夜的,等浸泡好之后的粽子叶,就按照我刚刚说的方法进行煮沸就可以了。”
直播间。
“这么说……这干粽叶更麻烦?”
“可不,又要煮,又要泡,麻烦的很……”
“放冰箱这个方法挺好的,毕竟住在市里,很难找的到能煮下粽子叶那么大的锅。”
“哈哈,真的是。”
“对对对,就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锅,所以现在我们家里每年包的粽子都小的可怜!没办法,买的粽叶太小了……”
“我也是,每年端午煮粽叶都是绞尽脑汁。”
“本来今天我都已经打算放弃了,既然这么说,我打算再去买点粽子叶回来包!”
“真羡慕你们,还有自己做的粽子吃,我只能买点现成的了。”
“就怕等有机会的时候,大家都嫌弃太麻烦不肯做了!hah!”
“说什么大实话……”
“嘘,我们悄悄的。”
粽子叶已经处理完毕。
糯米已经泡好。
蜜枣和红豆已经备好放在一旁。
此时……万事俱备,只差包粽!
李远将所有的东西都已然放置在了凉亭中,虽然是晌午,可是这凉亭中却依旧是十分得阴凉,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的闷热。
桌子上,李远一共准备了两种馅料。
一种是红枣,一种是红豆。
这两种馅料都是东北最比较常见的馅料,李远最爱吃的,也就是这种红枣粽子。
不过今年李远打算多做点粽子,顺便给老奶和老爷两个人送去一些。
第593章 煮石头(求订阅)
老奶和老爷两个人最爱吃的就是这带红豆的粽子,只不过因为两个老人年纪大了,每次做这些东西都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索性李远自告奋勇的将这些活都揽了下来。
糯米,是二叔昨日送来的上好圆糯米,就是为了给李远包粽子特地送来的。
其实糯米是有两种的,一种长,一种圆。
长糯米不适合包粽子,因为没有圆糯米粘性足,而圆糯米,便是最佳的包粽子的原料,因为这种糯米的口感更糯一些。
李远闻着那盆中的糯米,已然能够感受到糯米的糯香味道。
包粽子,李远并不是第一次,所以做起来倒是颇为得心应手。
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三分之一的糯米,两三颗提前去核的蜜枣。再填上三分之一的糯米,然后抓起一小红豆放入里面。
最后再次抓起一把糯米,慢慢的填满粽子,直到填到糯米都要溢出来的样子,李远这才停下装馅料的步骤,开始用螺旋的手法,将粽叶的另一端慢慢卷起来。
直播间。
“我的天啊,这也太满了吧?!”
“主播的粽子,也太实惠了吧?”
“我去,这么多的馅料,能的包的下吗?”
“要是主播去卖粽子还不得赔死不成?”
“哈哈,这也太多了!”
“主播的粽子竟然放了三个蜜枣!我太爱了……”
“可不,这样的粽子吃上一口,肯定得幸福死!”
因为李远放的粽子馅料很足,所以不少人都以为包出来的粽子会溢出来,或者直接把粽子撑破。
可神奇的是,那些馅料在李远包裹下,竟然丝毫没有任何要溢出的现象,反而相当的听话。
卷到最后,留一点尾巴,然后将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压住、对折。
随后,李远从一旁拿起包粽子的棉线,打了一个十字形,粽子就这样被李远牢牢的捆住了。
就这样,一个方方正正的三角形粽子,不过一会的功夫,便出现在了李远手中。
李远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便将包好的粽子放置到了另一盆准备好的清水中储存。
一个个粽子,便在李远的双手动作下迅速的包好。
而李远干活的速度也是十分的麻利。整整六十个粽子,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完全被李远包好。
神奇的是,那些糯米的数量竟然也像是算计好的一般,六十个粽子包好,不管是蜜枣还还是糯米,都刚刚好被用光。
只有红豆剩下了二十颗的样子,被李远从水中捞出放在了一旁的小碗里。
这些红豆李远也不打算浪费,可以早上煮粥的时候放进入。
直播间。
“主播包粽子的手法还真是麻利。”
“速度也快,这才多大会的功夫啊,竟然就包完了……”
“不是说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吗?我怎么看主播包的这么简单?”
“楼上,相信我,这只是你的错觉,主播不是正常人……”
“哈哈,这句话没有毛病,主播的确和正常人不一样。”
“这句话说的……总觉得像是在骂人。”
“最难的步骤已经过去,煮好粽子就可以吃了!”
“拉倒吧!包粽子、煮粽子,哪个步骤都不简单的好不好?!”
“太夸张了吧?煮粽子不就是烧水,扔粽子,捞粽子,这有啥难的?”
“一看楼上就是没有自己做过粽子吧?”
“就是,说煮粽子简单的,肯定没有实操过!等你实操之后就知道,煮粽子,那可真是一个步骤都不能错!”
“有这么夸张吗?”
“有……”
在很多人的认知之中,都认为包粽子是个技术活,煮粽子相对就要简单许多。
毕竟就像是大多数想的一样,煮粽子不过就是扔粽子、捞粽子罢了。可其实煮粽子却并不简单,想要将粽子煮得好吃,更是一个技术活。
不过好在……有【厨神】相助的李远,做起这些来倒是得心应手。
李远挑着扁担,从井水中挑了两担新鲜的井水倒入了锅内。
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锅,不是大家想的那种随意的扔进去,反而李远将粽子很是整齐的码入锅中。
李远:“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冷水下锅,而且水至少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才行。像这样的程度,大家就不要再往里面放粽子了,剩下的粽子等下一锅继续煮。”
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是这煮粽子步骤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诀窍。因为只有用冷水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没有一点的硬心。
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将粽叶的香味激发出来,让它更好的、更均匀的渗透到糯米里,煮出的粽子也会更加的清香。
而对于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两寸左右,其实这个道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最简单的热胀冷缩原理。
因为粽子在煮之前,里面的糯米和红豆等都是生的,可是在煮的过程中随着这些食材变熟,体积就会发生膨胀。
万一要是没有加够水,那最上面一层的粽子必然就会被下面的粽子顶出水面,这样煮出来的粽子自然就不容易煮透了,而且因为水分不足,软糯性也要差上很多。
李远一边说着,一边将一旁已经洗好的一块大青石抬到了锅内,随后压在了粽子上方,看着那青石,倒是不少人都有些迷茫。
直播间。
“这大石头……难道是什么新配方不成?”
“煮石头?难道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更好吃不成?”
“拉倒吧!那以后我们还炖什么菜,直接喝石头汤不就成了?”
“兄弟,你们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这石头明显就是为了防止粽子被煮飞的啊!”
“楼上的说的对,这石头的作用和积酸菜之后放的那石头作用差不多,就是为了防止粽子煮好之后散烂的。”
听见这个解释,刚刚说新配方的网友不由得老脸一红。“靠!再见!”
“特么的,所以,竟然是这样?”
石头入水,李远这才将大锅的盖子盖上。
起锅,开烧!
李远:“煮粽子的时间其实很是很长的,这个过程大家也不用特地守在这里的,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第594章 懒人有懒福(求订阅)
“不过大家要注意,煮粽子的时候开火之后就不要再添水了,不然煮出来的粽子味道不好,煮出来的粽子储存时间也会变短。”
直播间。
“对对对,煮粽子不能添水,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那这粽子煮多长时间啊?”
“是啊主播,也不能一直煮啊?”
“我们这边一边都是煮一个小时。”
“那我们这煮粽子的时间要长,需要煮够一个半小时才行。”
“需要煮那么久吗?粽子不会烂?”
李远想了想,随后说道:“煮粽子的时间,这个还不太好说。”
“煮粽子所需要的时间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的,而且不同的馅料需要的煮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像是我做的这种糯米粽子,因为之前糯米浸泡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用的又是这种柴火锅,所以煮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
“不过我包的粽子个头却属于算的上是中个头的,中个的粽子自然也要比小的煮的时间在长点……”
“反正各家火力的大小、粽子的个头、还有煮粽子的方式,都是决定时间的因素。”
像是李远今天做的这批粽子,基本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煮好。
不过若是同一批粽子放在高压锅中进行闷煮,可能四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直播间。
“所以……那到底需要多久啊?”
“主播的粽子要煮多长时间?”
“高压锅呢?不是高压锅做粽子做的快吗?”
“我也是经常用高压锅,主播说一说高压锅需要煮多久被?”
李远想了想,随后说道:“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这样,我以最常见的一两左右粽子为例和大家说一说。”
“若是这种浸泡一晚上的一两糯米大枣粽子,等锅里水开后煮1小时左右就可以。”
“要是高压锅煮,上汽之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就差不多。”
“不过如果是肉粽子,大锅煮要多个二十来分钟,如果是高压锅多十分钟就差不多。如果是其他个头的粽子,大家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填减时间,不过最少也不要少少于半个小时,不然粽子会不够软糯。”
“而且我比较建议大家用高压锅,这样煮的耗时短,而且味道好,营养流失的也会少很多。”
“如果希望粽子熟得快些,还可以在水里加点食用碱或小苏打,但这种做法对健康不利,最好还是不用。”
李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煮粽子大家可以勤快一些,觉得差不多了,可以取一个粽子先打开看看,如果不熟就再继续接着煮。”
“注意,粽子可千万不要等出锅后再回锅,要是一次没煮透,冷后再煮就要花更长的时间了。”
“可以煮到一定程度后捞起来用手指压一下,感到软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则就需要继续煮。”
“把粽子煮熟以后,不要急于出锅,把粽子留在锅里,浸泡个1小时以上再出锅,这样味道更佳,口感会更好。”
直播间。
“煮个粽子而已,这么多的说道。”
“就是,麻烦死了……”
“所以说啊,懒人就不适合下厨房,哈哈!”
“懒人怎么的?没听说过,懒人有懒福!”
“吃个粽子,又是包、又是煮,还真的是耗费时间。”
“确实,从中午到现在,好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粽子才刚入锅。”
“可不,那咋整,等吧!”
李远此时已经将粽子煮到了锅内。不过因为粽子太多,所以只能分两批次进行,而等第二锅粽子出锅之后,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最后一锅粽子,出锅!”
随着李远一声高喝,粽子也终于出锅。
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慢慢炎热起来,食物要是隔夜放置很容易变坏,所以煮出来的粽子就需要用水泡上。
用水泡上的粽子,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粽子的口感和味道,而且只要每天换水,坚持一周也没有什么问题。
就像此时的李远,已然将所有的粽子都放在了水盆里,而最新出锅的粽子,让李远装到了盆子,打算一会给老爷和老奶送去。
直播间。
“这粽子还真的不变形啊!”
“主播赶紧尝一尝这粽子好吃不。”
“肯定好吃啊!主播的厨神名字也可不是白叫的!”
“李家大小子赶紧打开一个让我们看看!”
“看有啥用,也吃不到。”
“解馋啊!”
刚刚第一锅粽子出锅,其实李远已经打开了一个。只不过李远只是为了看看粽子熟没熟,倒是没有品尝。
而这一锅从煮到泡,已经两个来小时的时间,李远就算是不尝,现在其实也是有些饿了……
索性李远打开了一个蜜枣的粽子,打算尝尝这味道。
将粽子从锅中捞出。
李远并未着急打开,而是放在温水中泡了一会。毕竟虽然已经泡了一个多小时,可粽子在锅里还是滚热的。
差不多三五分钟的时间,李远摸了摸粽子,觉得它的温度差不多了,这才将粽子从水中捞出。
粽子线还未解开,此时粽子的味道已经慢慢的散发出。
一层层的将粽子叶掀开,粽子的清香味道,立即就弥散开。
清香、带着一丝丝的蜜枣的甜意。这个味道就算是李远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必然是属于大东北的蜜枣粽。
最后一层粽叶,也被李远完全剥开。
而此时眼前被剥开的粽子,已然和之前的白色截然不同。蜜糖棕色,已然将整个糯米的都染上了颜色!
直播间。
“哇,这个颜色,一看就知道很好吃!”
“看这糯米的粘性,肯定好吃的话很!”
“这就是我梦到的蜜枣粽子啊……”
“哇哇哇,主播你快尝一尝味道怎么样!”
糯米因为煮沸的时间够长,所以此时的糯米粘性十足。而之前李远放的几颗蜜枣,也已经在煮沸的过程中将糖分析出,流淌到了一旁原本白净的糯米上。
李远的鼻腔之中,此时满满的都是粽子的香甜气息。
咽了口口水,李远也忍不住的掐着粽子还未被剥开的另一头,拿到了嘴边咬了一大口。
最先入口感觉到的,便是糯米的软糯气息。
第595章 解锁翠微山(求订阅)
口感软糯,微微有些发粘,可是却丝毫不会觉得腻。
慢慢咀嚼之后就会感受那属于粽子叶的清香味道。这清香的味道,如同以为上号的调味剂,仿佛让人至于森林草地之间,鼻腔之中满是自然的味道。
继续咀嚼,包裹在糯米之中的蜜枣和红豆的气息终于被发掘,蜜枣的甜、红豆的香,这样的味道,可谓十分的让人觉得欢喜。
此时,就连李远也忍不住的赞叹一句:“太好吃了!”
李远满脸都是满足的笑意,说完好吃之后还不忘记和大家补充说道:“不是我自夸,这粽子的味道真的是不错,大家可以自己尝试做一做,味道……真的很让人惊喜。”
直播间。
“主播肯定是故意的。”
“明知道我们吃不到还一个劲的说好吃……”
“就是,主播你到底什么意思?”
“也怪我贱,明明知道吃不到为什么要问?”
“可能……为了找虐?”
“楼上的话,没有毛病……”
……
次日清晨。
此时的天色,不过才三点多的时间。
李远朦胧之中从炕上起来,因为起来的时间太早,所以甚至连一向警觉的煤球,在看见李远的时候也都是有些迷糊。
至于坚果,更是连眼皮都懒得睁开。
今天,是端午,也便是李远和大家约定的上山采艾蒿的日子。
洗漱、吃饭。
带李远出门,已然是三点半的时间。
李远看了一眼表,随后对着还在赖床的煤球说道:“煤球,走了,今天端午,我们去山上采点艾蒿回来,回来给你开荤。”
煤球听见李远的话,双眼立即流露出一丝期盼的目光,抻了个懒腰,急忙起来去喝水、吃食。
直播间。
“煤球为什么每次出门都要喝水、吃食?”
“是啊,我也发现了,已经好几次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可能煤球知道要出去,特地吃饱了省的挨饿?”
“还真有这个可能哈!”
直播间大家的留言被李远看在眼中,李远见此,不由得老脸一红。
话说……
煤球的这个习惯其实以前还是没有的,还是今年开春的一次上山,自己因为太忙忘了给煤球喂水吃东西。
而一路上上山玩的太嗨,更是根本没有注意到煤球的状态不对。
知道过了五六个小时,李远这才注意到煤球的不对劲,知道煤球已经渴了很久……
随后最后李远给煤球喂了水,也吃了东西,可是自大那次之后,煤球每次出门之前都会很主动的吃饱了、喝足了才会和自己一起出门。
李远总结出来的结论便是:煤球被饿到了。
李远干咳一声:“咳咳。”
“那个,可能煤球太懂事了,怕给它带吃的太重吧。”
煤球听见李远的话,正在喝水的它不由得哀怨了望了一眼李远的方向,随后这才默默回过头继续吃食。
两分钟后。
李远和煤球终于出门。
而坚果因为睡得迷迷糊糊的,李远索性将坚果留在家里看家了。
四点.
李远准时开播。
直播间。
“李家大小子早啊!”
“主播好准时啊!”
“困死了……”
“主播早啊!”
“大家猜一猜,现在上线的这些网友有多少是昨天晚上没有睡觉的?”
“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是。”
“我是特地早起为了看李家大小子直播的。”
“我靠,这才四点,李家大小子的直播间怎么就这么多人了?”
“我的妈呀,主播这才开播两分钟,怎么就十多万在线观看人数了?”
“主播影响力也太大了……这才四点,这么多人来看直播?”
李远被大家提醒才注意到自己的在线人数。
果然,不过两分钟的时间,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
而最夸张的不过说话的功夫,自己直播间的人数竟然还在疯狂的飙升,半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十二万……
不过李远倒是还算是淡定,毕竟,自己最高的一次在线观看人数可是达到了七十多万……
李远:“大家早上好,端午安康。”
直播间。
“咦,主播的祝福听着好肉麻啊……”
“可不,主播忽然这么这正经,我还真的有点不适应。”
“安康安康。”
“主播端午好啊!”
“李家大小子请你正常点,我还是喜欢原来的你……”
“李家大小子,请你正经点。”
李远:“哈哈,既然大家都不喜欢这样,那我还是正常一点和大家说话吧,说实话……我也有点不太习惯,哈哈!”
“怎么样,今天又是被本主播帅醒的一天吧?”
“约好的四点,我现在就带大家去附近的山上转转,带你们看看真正的端午艾蒿是长什么样子的。”
艾蒿,是属于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草药。
尤其近年来在中医针灸的方面被大家广泛熟知和应用。
虽然野生艾蒿的数量现在已经不多,只不过在东北,不少山林还是依旧能够看见这种艾蒿的身影的。
而李远今天要去的找艾蒿的山林,名字便叫做翠微山。
直播间。
“翠微山?这个名字我之前没听说过。”
“主播又解锁新地图了吗?”
“这个名字听着还蛮好听的!”
“可不,之前的什么怪石山,什么烧锅山,还有什么大狗山……名字简直了。”
“本来还觉得翠微山挺俗的,被你们这么一说,翠微山这个名字立刻就好听起来了。”
“还有烧锅山这样的名字?这也……太难听了吧?”
“谁知道当初起名字的人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这山像大锅吧。”
“哈哈,大家习惯就好,我们东北人的山起名字一向很随意的。”
李远听见大家的吐槽也不由得轻笑起来。
确实,别说是别人,就连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都曾经怀疑过,为什么东北的山林起的名字都是这么的……难听?
山上有怪石就叫怪石山。
大山像锅就叫烧锅山。
大山陡峭就叫尖子山。
如果大山物质丰富就叫富贵山……
简直就,绝了。
不过吧,虽然名字确实是难听了一点,可李远也不得不承认,这样通俗的名字倒确实很少会出现被人记错或者弄混的情况。
第596章 这也太吓人了!(求订阅)
毕竟这‘像一口锅’的烧锅山,刚走到附近看一眼山的形状就能对得上号了。
李远:“嗯,翠微山确实是第一次去,因为前几年翠微山还在封林保护,今年刚刚解封。不过……”
“这翠微山我小的时候倒是和我父亲去过许多次,也算的上是熟悉的,就是不知道这几年封林之后,翠微山的山势有没有什么变化。”
以前在和爸妈在乡村住的时候,每年过端午李远的父亲也是要起早去上山采艾蒿的。
而当时李远父亲带着李远去的大山,便是今天去的这座翠微山。
只不过……那已经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道路,而且还是独自一个人,李远心中还是微微有些感叹的。
李远:“翠微山坐落在样子沟南部的位置,路途并不是很远,而且这里的生态很好,奇峰美景,冬暖夏凉。”
“到了秋季,也会有大片的彤红枫叶,野生动物也不少,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87%以上。”
“翠微山的森林资源是很丰富,虽然坡度不高,不过山高林密、大树参天。”
“尤其是松树、椴树、楸树、桦树的数量都比较多,不仅是野兽、飞禽的乐园,还是关东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故乡。”
直播间。
“我靠,真的假的啊?”
“采个艾蒿而已……用的找带我们去这么丰富的地区吗?”
“是啊主播,这是不是有点‘大山小用’了?”
“这翠微山这么牛的吗?”
“森林面积百分之八十七以上?!这都赶上国家森林景区的森林覆盖面了!”
“人参、鹿茸?还有貂皮?!”
李远笑道:“嗯,不仅有这些,而且翠微山还有野生的东北虎、野生的金丝猴,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动物。”
直播间。
“我的妈呀!太夸张了!”
“真的假的?!”
“金丝猴?”
“可是……这么好的地方,怎么没看见主播之前带我们去?”
“是啊主播,你之前怎么没带我们去啊!”
李远神色有些尴尬。
“那个……因为附近的山林太多,而起翠微山又是刚刚解封不久,所以我没想起来……”
因为翠微山已经关了十来年的时间,直到今年才重新开山,所以李远一时并未记起来这座山。
直到……昨天和大家说要去采艾蒿,李远自己思考着附近的山林哪里会有艾蒿,这才想起了这座被自己遗忘的山林宝藏。
这不,赶着今天才艾蒿的机会,顺便打算来翠微山探查一下环境,准备过几日再来探寻一番。
不过李远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被直播间的网友发现了端倪。
直播间。
“忘了可还行……”
“主播你可以。”
“忘了……”
“这种事情都能忘?!”
“那个,我就想问问主播,这山林里有东北虎,是真的吗?”
李远点点头。
“确实有。”
“不仅有东北虎,而且还有熊瞎子。”
“而且就在前几天,村子一家养蜂的蜂箱才刚刚被熊瞎子光顾了,损失了两千多块钱的蜂蜜。不过好在当时人没在附近,所以只是损失了一些蜂蜜和蜂箱。”
要说熊瞎子下山的事情,其实李远从小听说了不少,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而且随着大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对于驱赶熊瞎子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像是前几日被祸害了蜂箱的蜂农,第二天一早就就垒了个棚子,夫妻两个人都睡到了蜂箱旁。
虽然这听着有点危险,不过实际上熊瞎子的胆子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它们听见动静也会害怕逃离的,所以根本不会发生冲突,
反而若是蜂箱的主人若是一直没有露头,熊瞎子吃过两三次尝到甜头之后就会养成习惯,经常性的来光顾蜂箱。
毕竟……天天吃草哪里有吃蜂蜜伙食好?
这也幸好他们夫妇发现的即使,不然等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办法就已经来不及,而那样的损失,也远远比现在要惨重的多。
直播间。
“这也太吓人呢了!”
“这么危险主播你还去?”
“是啊主播,不然我们换一座山吧?”
“就是,主播我们走吧?”
“应该没有那么危险吧?不然主播也不能带我们去啊……”
李远安慰道:“嗯,大家放心,虽然野生动物比较多,不过这些动物一般都是生活在翠微山的山林深处的。”
“我们要才艾蒿的地方并不是很深,所以没有什么危险。”
“而且这个时间……天色已经快亮了,那些野生动物自然也就全都藏起来了,很少会有出现活动的。”
听见李远这么说,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翠微山的山林,倒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分界线。
李远带着煤球进过了一座用木板搭成的独木桥,随后入目可见的林区的树木便逐渐的多了起来。
而经过一个来小时的山路,此时的太阳已然冉冉升起。
暖黄色的阳光,从远处慢慢洒落在四处,那温暖的太阳,倒是仿佛给翠微山的山林镀上了金色的边界,远远看着,倒是多了几分高贵和神圣。
而随着太阳的升起,林间的喜鹊也高啼了几声,随后飞入了林间。
直播间。
“刚刚那个是喜鹊吗?!”
“这是什么鸟的叫声?”
“是喜鹊!我们这边有不少喜鹊,就是这么叫的。”
“主播可以啊,刚进翠微山就听见了喜鹊的叫声,看来……今天要有好事发生啊!”
“好事?!灵芝还是人参呢?我有点小小的激动啊!”
“要说好事也是主播碰到,你们兴奋个什么劲?”
“能够目睹主播再次刷新自己的赚钱纪录,难道你不兴奋?”
“这么说……还真是的让人觉得挺高兴的哈!”
“有啥可激动的,人参、灵芝都已经看见过了,再看见也不就那样吗?”
“说不定主播能找到比这两样更珍贵的东西呢?”
“拉倒吧!啥玩意能比它们更珍贵了?”
“这个还真是哈!”
“确实,东北的人参已经算的上是很珍贵的山林特产了,想要别的比过它……还真是有些困难。”
李远闻言,却摇摇头。
第597章 夜间工作者:山跳子(求订阅)
“大家其实误会了,人参之所以能成为东北的三宝之一,确实和人参厉害的药效有很大关系,不过除了人参之外,能够卖到大几万的山林特产却也是有的是的。”
“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鹿茸等;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很昂贵药材。”
“而单单植物药材的种类,就有800多种,像是木质药材的金银花,漆树,木兰。还有植物系比较稀少的龙胆、防风草、白术、赤、黄伏牛、刺五加、槲寄生、黄芪、知母、五味子。”
“其实这些药材都不少的。”
“而昂贵的,东北的重楼和何首乌,曾经最贵的植株拍卖大几十万的也比比皆是。再者说,山林里值钱的东西也不仅仅是药材,还有很多东西也是很值钱的。”
药材,虽然收购的价格要贵的很,可是像是一些林间的雷击木、桃胶、琥珀等自然形成的物质,虽然并非是药材,可显然价格也都是不菲的。
包括上次发现的那棵瘿木,直到现在都一直有人询问价格。
而那块瘿木出的最高价格,已然达到了近百万!
虽然在林间找到人参确实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若是能碰见这些东西,显然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直播间。
“何首乌?重楼?”
“对对对,重楼!七叶一枝花!这东西贵得很!”
“我记得主播之前找到过一株啊?”
“我也记得……好像是去年的事情。”
“好像主播说那个七叶一枝花年龄太小,所以就直接略过了……”
“何首乌,东北也有何首乌吗?”
“应该是没有的吧?”
“有,不过数量极少,东北的环境不太适合何首乌的生长……”
此时,李远已然正式的进入到翠微山中。
翠微山倒是不愧是森林面积而极大的山脉,在翠微山中各种植物种类可谓是极其的丰富,刚刚进入翠微山没有多远的时间,李远没想到竟然就看见了野生动物。
虽然不会什么罕见的野生动物,不过倒还是让直播间的粉丝们很是惊喜。
直播间。
“哇,小兔子!”
“这是野兔吗?”
“天啊,我竟然能在这里看见野兔?”
“这是什么兔子,长得好漂亮啊!”
“好可爱的小兔子!”
“兔子!这还是我第一次在主播的直播间里看见野兔呢!”
“不是第一次……”
李远望着不远处那只觅食的灰白相间野生兔子,眼神也是带着几分惊喜。
李远语气有些意外。“山跳子?!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见过山跳子了,看来这翠微山的生态确实不错,竟然还有山跳子生存。”
“而且……看这样子,这只山跳子好像还是个母的。”
直播间。
“山跳子是沙啥?”
“主播说的山跳子,说的难道是那只野兔吗?”
“不然呢?”
“对对对,这野兔在我们东北就叫山跳子!我也是好多年都没有在东北看见过山跳子了,真没想到今天竟然能在李家大小子的直播间中看见!”
李远点点头,望着那不远处的山跳子,眼中也是有些新奇。
山跳子,也就是所谓的东北兔。
这是东北人对于这种十分擅长跳跃的兔子的称呼。
李远眼前的这只山跳子通身是灰白花纹,这种兔子在东北兔体形只能算的上是中等,它的后肢较短,尾巴也短。”
不过……李远记得这种兔子一般都是晚上才会出来活动的,能在这个时间见到这种东北兔,倒是让李远有些意外。
李远:“大家看这种山跳子的腿虽然比较短,可是却十分的善于奔跑、跳跃。山跳子经常食用的食物就是一些树皮、嫩枝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而且它们是属于夜间工作者。”
脑海中闪过关于山跳子的生活习性,李远看着眼前的这只东北兔,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
山跳子一般都喜欢栖息在海拔高度300到900米左右高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也见于林外平原地区的荒地草丛和河谷灌丛。
在光线充足的阔叶林为主混交林中,也是较常见的。
可是不管是哪种品种的兔子,它们的天性都是比较胆小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兔子才很少会在白天出来活动。
虽然眼前的这片翠微山比较适合山跳子的生存,不过显然现在不是山跳子出来觅食的最佳时机。
而且看那只十几米开外的兔子,李远总觉得那兔子似乎有些焦灼,不仅如此,那山跳子活动的时候,似乎有些不便捷的样子,根本不像书中所形容的‘活动敏捷’的样子。
李远想到这,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不对劲……”
直播间。
“主播怎么了?”
“什么不对劲?”
“怎么了?”
“李家大小子这是怎么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是啊主播,发现山跳子应该开心才对啊!这说明翠微山的环境变好了啊!”
李远依旧眉头紧锁。“你们不觉得……那只兔子的行动有点奇怪吗?”
直播间。
“哪里奇怪?”
“主播你多想了吧?”
“我听我爷爷那辈说,山跳子从来不在白天活动的啊……”
“我也觉得那只兔子有点不对劲,兔子胆子那么小,刚刚那兔子的样子明显就是看见主播了,可是竟然没有逃跑。”
“说不定这兔子不怕人呢!”
“就是,这只兔子的胆子说不定就是大的呢!”
因为那李远距离那兔子的距离足足有二十多米,而且兔子又是窝在一处草丛中,所以李远看的并不是很真切。
刚若不是因为那兔子脑袋上的那搓白毛动来动去,恐怕李远早就已经忽略掉这只兔子继续赶路了。
不过原本李远也只是打算让直播间大家看看东北这种野生兔,并不打算上前打扰。可是如今心中越发的觉得不对劲,李远不由得皱眉,打算上前去看看。
心中这样想着,李远索性抬脚试探性的朝着山跳子的方向走去。
直播间。
“主播你干什么去!”
“李家大小子去哪?!”
“不是说好了不能打扰野生动物生活吗?主播你去干吗?!”
第598章 竟然被一只狗暖到了(求订阅)
“小心啊!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主播这次怎么这么冒进?有点不像李家大小子的风格啊……”
“李家大小子有什么风格,它的风格就是随心!”
李远朝着山跳子的方向靠近。果然,那山跳子早就已经发现了李远的出现,想要离开,可是却仿佛被什么牵绊住了身体一样,试了好几次都无济于事。
李远见到那山跳子有些激动,急忙安抚。
“你别怕,我就看看你是不是需要帮助,不会伤害你的。”
不过那山跳子的胆子显然比李远想象的更小一些,虽然李远已经尽力的安抚,可是却依旧越来越激动。
李远此时心中也猜了个大概,知道现在自己贸然过去,反而会惊到那只山跳子,于是便在距离山跳子是七八米的位置停了下来。
随后,李远回头对着煤球说道:“煤球,你帮我看下那只兔子怎么了,注意别惊到它。”
直播间。
“主播你让煤球去?”
“煤球靠谱不啊!不能把兔子咬死吧?”
“让煤球去?这有什么用啊!”
“就是啊主播,你让煤球去有什么用啊……”
“要不就直接趁山跳子没有防备冲过去得了,让煤球去,煤球懂什么啊!”
“你们可不要小看煤球,煤球懂得东西可多着呢!”
“就是,我相信煤球!”
直播间的粉丝们相不相信不重要,不过李远显然对于煤球倒是十分的信任。
和煤球吩咐之后,李远索性便停了下来。
而一旁受到李远吩咐的煤球,此时已然朝着山跳子的方向靠近。
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物种,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对李远十分抗拒的山跳子发呢对煤球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意。
虽然兔子眼中也充满了警惕,可是却也任由着煤球来到了自己的身旁。
镜头中。
煤球很是顺利的靠近到了山跳子身旁,而后绕着山跳子走了两圈,随后两个本不相同的种族,竟然似乎进行了异常无声的交流。
煤球用鼻子拱了拱山跳子,随后似乎确定了什么,而后对着李远的方向吠了两声。
李远听见煤球的叫声,这才放下心来。
刚刚的煤球其实就是在和自己示意,告诉自己没有问题,可以过来了。
果然,这一次李远再次朝着山跳子身旁走去的时候,那山跳子已然不见之前的激动和紧张,反而放松了许多。
只不过……这一幕落在众人的眼中,显然都是有点摸不到头脑。
直播间。
“我靠,这是什么情况?”
“刚刚发生了什么?”
“这……煤球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让那野兔子对主播没有敌视?”
“明明是两个不同的种族,它们是怎么做到?!”
“太神奇了……”
“我去!这是什么远离?谁能告诉告诉我这到底咋回事?”
“这兔子,不会是煤球的亲戚吧?还是煤球其实上一世是只兔子?”
几秒钟之后,李远已然来到了山跳子身旁。
李远并未着急接触山跳子,而是先伸出手背,让山跳子熟悉了一下自己的气味。人在这个过程之中,李远顺便观察了一下这只山跳子的情况。
而就在它们接触的过程之中,一旁的煤球一直在摇着尾巴,似乎在告诉山跳子自己的主人是好人一般。
山跳子熟悉了李远,紧绷的精神也终于放松下来,而李远趁着这一会的功夫,也已经探查个七七八八。
李远微微皱眉。“陷阱夹子?原来是这样。”
原来,这只山兔子出来觅食的时候,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陷阱夹子。
那陷阱夹子影藏在草丛里,所以很难被发现。而且李远透过那露出来的斑斑锈迹,心中推测这夹子应该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
而这只山兔子的语气不太好,没想到正好撞上,好在看样子应该时间不长,因为……这只兔子看着还是挺胖的,虽然受到了一些惊吓,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只不过至于那夹子具体什么样子,还需要拿出来看看才知道。
知道了什么情况,自然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李远:“你别怕,我把你把夹子打开你就自由了。”
说完,李远随后看向煤球。
“煤球,你看着点它。”
煤球听懂了李远的话,随后索性就趴到了那只山跳子面前,脑袋抵在了兔子前方,双眼滴溜溜的转着。
煤球的前爪,此时更是应景的抬起,放到了兔子身上,似乎在做无声的安慰一般……
而这样跨越种族的神奇一幕,可谓让直播间的粉丝们也大呼意外。
直播间。
“我的妈呀,煤球这也太懂事了吧!”
“煤球这是在安慰受伤的兔子?”
“我竟然被一只狗暖到了……”
“天啊,煤球简直是撩妹高手啊!”
“楼上注意措辞,我们煤球是女孩子……”
“女孩子的话……那就是撩汉高手啊!”
“楼上注意措辞,刚刚主播说这只兔子也是母的。”
“靠!”
李远扒开草丛。
果然,一个满是锈迹的铁夹子,就这样出现在李远的面前。
而也正如李远之前说预料的一般,这夹子,可正儿八经的称为古董了……因为李远眼前的这个捕鼠夹,竟然还是好几十年前流行的八字夹。
看见那夹子,李远不由得挑了挑眉。
看着夹子的年纪……可是要比自己还要大啊!
“真没想到,都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能看见这样古老的玩意。”
“小兔子啊小兔子,要我说你也真是够倒霉的,这八字夹都被淘汰十多年了,竟然还能被你碰见。”
“而且最倒霉的是,这夹子的弹簧都已经生锈了,要是你用点力气,也就弄开了,可是偏偏这夹子被小石子卡到了……”
“遇上我,算你运气好。”
李远一边说,一边已然伸手握住了八字夹的两边。
轻轻一用力,那夹子应声打开。
而与此同时,山跳子也瞬间就恢复了自由。
直播界。
“这就……开了?”
“我靠,这也太简单了吧?”
“主播刚刚说的那一大堆话什么意思?”
“这么……简单的吗?”
第599章 流传下来的故事(求订阅)
“主播你好歹装一装啊,不然这兔子多没面子。”
“所以,这就开了?”
八字夹落在李远的手中,李远颇为不屑的晃了晃,那已经有十几年历史的八字夹,立刻就便传来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
不过因为那八字夹的金属都已经生锈,就算是出现声音,竟然也是那种闷闷的声音。
李远看着那有些零碎的夹子,不由得笑道:“就这,不知道是十几年前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都已经坏成这样,我还要怎么复杂?”
“要我说啊,就是这小山跳子有点倒霉,天时地利人和,它差一点都不能被这夹子困住。”
直播间。
“所以,这山跳子是被嘲笑了?”
“哈哈,那它也忒倒霉了吧?”
“山跳子心想:好好的救命恩人,怎么就长了张嘴呢?”
“它可能也是第一次看见嘴这么黑的人,哈哈!”
“哎,不是说这山上不让捕猎吗?这夹子,怎么会在这啊?”
“是啊,不是说翠微山已经封了十来年了吗?”
李远:“可不,这价值的年纪,恐怕比我都大。”
“不过这也正常,几十年之前的翠微山,来往走的人可是不少的。而且那时候的翠微山还有许多人为挖出来的山沟沟。”
“据我爷爷那辈说,这翠微山以前是有战壕的。而且还有不少山洞都有大部队驻过的痕迹。”
“虽然停留的时间不长,不过倒是也留下了不少痕迹,而当时吃食紧俏,这八字夹,就是捕获食物的途径之一。”
“当然了,这也就是老人们流传下来的故事而已,这夹子虽然不见得是那时候留下的,不过年头肯定不短。”
直播间。
“原来是这样啊!”
“这翠微山还有这样的历史呢?”
“那主播你看见过战壕吗?”
“主播都说是即使你拿之前的事情,肯定没见过啊!”
“是啊,要是有的话,也不可能留到现在啊!”
李远笑笑:“这个确实,就算是有,这山林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子,恐怕也早就面目全非了。”
山跳子获救之后,没多大会的功夫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而李远随身将刚刚那残废的铁片捡了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背篓里面。
这玩意在留在山上始终是个危害,索性把这垃圾带走,也能安全许多。
小小的插曲过后,李远便继续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方向去摘艾蒿了。
李远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一跳细小的路。小路上的杂草很少,倒是像是特意修剪出来的一般。
直播间。
“不是好多年都没有人走了吗?这么快就有山道了?”
“不过这山道有点窄啊!要是胖点的人还真的走不过去呢。”
“哈哈,可不。”
“这小路是不是走山人特地修剪出来的啊?”
李远有些迷茫,指着面前的小路问道:“你们说的……是这条路?”
直播间。
“是啊!”
“就这一条路,不然呢……”
“肯定是啊,这也没有其他的路。”
“不过也还真是挺奇怪的,刚刚走一路都没有看见山路,忽然就冒出来一条。”
李远有些无奈的笑道:“朋友们,你们误会了。这条路……可不是走山人走出来,这条路是山獾子走的路。”
直播间。
“獾子?!”
“山獾子吗?”
“那玩意还有自己的路?”
“这条路,是獾子修剪的?真的假的啊?”
“獾子虽然聪明……可是也没有这么聪明吧?”
李远摇摇头。
“当然不是它们修剪的,不过这倒确实是山獾子故意留出来的。”
“山獾子在山上行走,都会特地给自己留出一条路的以便通过和记路,獾子的路很窄,就像眼前的这样,这可不是走山人留下的。”
直播间。
“这么神奇的吗?”
“我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獾子路……”
“真的假的啊?我有点不信,这么长的路,獾子怎么做到的啊?”
“主播说的是真的,獾子确实是有自己的路的。”
“山林里动物神奇的事情还多的是呢!”
“对头,你们没见过,不代表是假的。”
李远:“嗯,山林里的动物很多,尤其是这样来的人比较少的山林。大家注意,要是看见这样的路最好是绕过去,不要惊扰他们。”
果然,李远说完之后便换了一条其他的路走。这次倒是没有走多远,李远便发现了入山之后看见的第一株‘假艾蒿’。
“进山这么久,终于看到假艾蒿了。”
“来来来,朋友们大家看看,素材来了。”
李远低着头,指着一株和艾蒿形态极其相似的植物,对着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说道:“大家看,这就是常见的假艾蒿之一,白蒿。”
“白蒿的,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它其实也是一味草药,主治的作用便是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和疥瘌恶疮等。”
“这种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到150厘米不等,主根是这样比较单一的,而且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这种白蒿每侧都有2、3枚的裂片,而裂片也是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的,这种形态和艾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直播间。
“这就是白蒿?”
“确实和艾蒿长得很像……”
“要是主播不说,我还真以为这就是艾蒿呢!”
“我靠,所以我去年买回来的竟然是白蒿?”
“上当了!昨天买回来的艾蒿和主播现在镜头里的白蒿长得简直一模一样!”
“这么多人不认识白蒿吗?”
“大家别紧张,白蒿虽然不及艾蒿,不过好在这白蒿也是药材,没有毒的。”
李远点头。
“没错,白蒿的药用名叫茵陈,还有一定的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味苦、微寒,不过确实是无毒的。”
“而且这白蒿对人体肝脏很有好处,有护肝补肝的作用。把白蒿洗净晾干还能当茶叶用,每次冲水喝,还可以解酒。”
“如果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嫩一点的白蒿洗净加面粉入锅蒸,只要3分钟的时间直接蘸蒜泥汁就能吃,以前的白蒿还是一种食用的野菜。”
第600章 猪为什么喜欢打滚(求订阅)
直播间。
“这我就放心了。”
“还好还好,没毒。”
“虽然没毒……可是买到假艾蒿也不开心啊!”
“可不,被人骗的滋味实在不咋地。”
李远轻笑道:“骗都骗了,那能怎么办?老人说了,吃亏是福。”
“不过大家放心,等今天我带你们对比一下真艾蒿和假艾蒿的区别之后,大家应该就再也不会上当了。”
直播间。
“主播说的对!”
“没错,以后我再也不买假艾蒿了!”
“要是有条件的话,我也想和主播一样亲自去上山采艾蒿,这样多有意义啊!”
“可不,其实我也挺羡慕的。”
“哎,可叹我连艾蒿都不认识,上山很有可能采回来一大兜子的假艾蒿。”
“这个……还真有这个可能,哈哈!”
李远正说着话的功夫,一阵山风吹来,李远只觉得鼻间却忽然味道了一阵臭味……那味道虽然已经淡了许多,可是还是被李远捕捉到了。
李远问道味道第一个反应就是看向煤球,毕竟这里只有它们两个。
李远似笑非笑的对煤球问道:“煤球,是不是偷偷拉粑粑了?”
煤球一脸的无辜,急忙摇头示意自己的无辜,那样子……似乎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般……
看见煤球的模样,李远心中倒是有些纳闷。
“不是你?”
煤球急忙再次努力摇头,还转了个圈圈,示意真的不是自己干的好事。
李远皱眉,朝着四处望去,显然在寻找刚刚味道传来的地方。而一旁的煤球也察觉到了李远的意图,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顺着味道带着李远过去。
不过一分钟的时间,煤球果然成功带着李远找到了味道传来的地方。
一人一狗的面前,是一处一米左右的坑。
那坑并不深,不过周围倒是干净的很,根本没有任何的杂草。
只不过……
虽然周围并没有什么杂草,可是那大坑中,却有好几堆未知动物的粪便。
那些粪便虽然已经被风干,可是依稀还是能闻到明显的味道。
煤球看看大坑,又看看李远,眼神中一副‘你看我就说不是我’的样子。
直播间。
“我靠,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坨坨风干的……难道是粪便?!”
“不会吧?!”
“我的妈呀!这是什么东西?”
“这就是刚刚主播说的臭味传来的东西吗?这也太……恶心了吧……”
“现在的走山人都这么讲究的吗?拉屎……还得聚堆?”
“这么恶心的事情可不是我们走山人干的!”
“就是,别误会,这明显是毛猪干的事情啊,别赖在我们走山人身上。”
“毛猪?”
“毛猪干的?!这山里的毛猪,上厕所还这么讲究?”
李远点头。
“看来这届的网友很聪明啊,竟然能看出这是毛猪的粪便。”
直播间。
“真的是毛猪?”
“我靠,竟然是真的?!”
“可是毛猪也不像是家猪,怎么可能这么干净啊?”
“是啊,野外的玩意,上厕所还知道专门找地方?这怎么可能呢?”
“就是,不可能,我不信!”
“我也不信!”
李远说道:“这确实是毛猪的粪便。”
“其实大家不相信也是正常的事情,毕竟对猪的固有印象,一直都是脏乱差,毕竟看那些家里圈养的猪看多了,又臭又脏的是经常事情。”
“不过实际上猪是农场中最干净的动物之一。”
“猪这种动物很奇怪,它们是无法出汗的。而且若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它们是肯定不会在睡觉或吃饭区域附近的任何地方排便的。”
“毛猪自然也是一样的。所以……大家看见前面的这种坑,就是毛猪专门用来排泄的地方。”
直播间。
“可是……我看见那些猪确实都是很臭的啊!”
“可不是,有的猪还会特地的钻到泥地里面打滚……”
“就是,又臭又脏,怎么可能干净呢?”
“可能是因为家猪圈养的地方太小,就算是想上厕所也没有办法的原因吧?”
“是啊,那么小的地方,想干净也做不到啊!”
“我也觉得也是。”
“可是……猪为啥会打滚泥?你们解释解释这个!”
李远:“其实这个不难解释,正是因为猪不能出汗,所以它们没有办法散热,便只能通过在泥里打滚的方法来降温。”
“所以大家看见的他们打滚泥,一定是出现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的。”
“而夏天,也是它们最喜欢滚泥的时候,因为泥不仅能够帮助它们降温,还能保护它们的粉红色皮肤免受晒伤和昆虫叮咬。”
带有泥浆的猪,自然让人看见就觉得脏。
别说是其他人,就算是李远也是一样的。
毕竟在大型的工厂化养殖场,猪为了卖个好价钱,还会出现被过度喂食的情况。
为了节省空间,并被限制在狭小而过度拥挤的空间里。
这所有的一切使它们无法继续遵循在大自然中清洁自己的本能,从而让我们形成了猪是肮脏的动物的刻板印象。
只不过……对于猪这种动物来说,其实如果有选择,它们确实会把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的。不过要真的让猪变得臭不可闻,而且除了泥巴之外还沾到了其他脏东西,那么……饲养的人还真就要考虑一下自身的问题了。
直播间。
“所以,这真的是毛猪的粪便?”
“我去,这么多年,我竟然误会猪了?”
“我也听说过这个事情,说猪其实本身是一种很干净的动物……”
“我也听过,不过当时我还不信。”
“这回看见了李家大小子的直播,应该信了吧?”
“确实挺干净,上厕所竟然还要找个专门的地方,这可比随地大小便的人都强多了……”
搞清楚是什么了,李远带着煤球便急忙的离开了。
毕竟……
虽然已经被风干,可是那味道却委实不怎么好闻的。
而直播间的粉丝们也急忙催促李远离开,毕竟虽然闻不到味道,可是大早上看见这样的东西,还是有些让人觉得倒胃口的。
李远:“这回你们知道了吧?这山林里确实是有很多野生动物的。只不过这些动物其实也是怕人的,很少会在外围或者下山活动,所以看见的次数就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