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再回连家村
等牛犇一走,李想偷偷抬头看李华,李华正看着他的背影,眼底似有落寞转瞬即逝,但因为她低着头,正好被李想捕捉到了。
李想心头一跳,难道她娘和这个牛犇之间,还有什么故事不成?
“娘,你没事吧?”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公家的便宜你也敢占?你娘我是离婚的女人,他是鳏夫,我们就是站在一起,也会被人说三道四的,偏偏你还给我添乱,”
鳏夫?
看不出来啊,居然是个死了亡妻还没成婚的男人。
她还想多问几句,可是李华却明显不愿意再多说了,甚至还有一种扭头就走的架势。
“咱们非要今天去?”
“娘,你都请了假了,难道回头还想再请一次?”
李华抿了抿唇,她可是队里的劳动模范,三天两头请假算什么,不行,不能再请假了。
慕岩平日里那么照顾他们母女俩,如果这点事她不给办好,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她银牙一咬,抓住李想的手,低头问:“你要是累了,娘背你。”
李想立时摇头如拨浪鼓:“不累不累,娘我一点不累,咱们走吧,不是快要到了吗?再坚持坚持就是了。”
母女俩大概又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连家村,看着昔日她所熟悉的村子,李华本能的产生了一种抗拒。
村口的大槐树下一直是老人和孩子们的常常玩耍的地方,母女俩一出现,就有老太太认出了她。
“哎哟,那不是富贵家的吗?不不不,是富贵前头的那个,她怎么来咱们村了,还带着个闺女,难不成是来找连富贵的?”
“听说她把她闺女的姓氏都改了,做的可真够绝的,就是不知道这会子上门是干啥来的。”
“李婶子,您这么说就不对了,怎么叫绝啊,难道连富贵一家不绝啊,就因为人家生了闺女,就把人家撂到医院不管了,医药费全都是人家自己出的,她闺女长这么大,连家出过一毛钱吗?还说人家李华绝情,到底谁绝情?”
“哎呀,怎么说着说着还较真儿了呢,我说曼曼,咱们就事论事啊,你可别往自己身上带。”
王曼曼呵呵笑了笑,低着头继续纳鞋底,不过眼睛里却带着泪花,其他人看了,也都抿着唇不说话了。
气氛一瞬凝重下来,不自觉间,李华母女俩走到了大槐树下,可是树下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过来给她们讲话,当即尴尬的不行,李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分明都是熟悉的人,却没有人搭理自己,要多难堪就有多难堪。
李想见她娘受了委屈,当即拉着她娘的手,笑嘻嘻的走到大槐树下,这个奶奶,那个婶子的叫的那叫一个甜。
其实李华并没有做错什么,大家之所以不说话,还是因为不知道咋开口,如今人家都笑着走过来了,不说话就不好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母女俩干干净净的,长相好声音好,看着就讨人喜欢,这话匣子啊,不自觉间就打开了……
第257章 被人围观
这个问:“李华啊,怎么想起回连家村了?是有什么事要办吗?”
那个说:“李华啊,这是你闺女吧?哎哟,都长这么大了,长得可真好!”
“当年我们见都没见一面,这一眨眼啊,可都成大姑娘了,你这些年没再找一个吗?自己带着孩子很辛苦吧?”
李华尴尬的笑笑:“没找,我觉得我和我闺女就这么过挺好的,今天来也的确是有事,说起来也挺巧的,这事和连富顺家有关,要不哪位婶子帮我跑一趟,看看他们家有人没?最好是连富顺夫妻俩,实在不行,老太太来也行,哦对了,还有连彩莲,他们都得在场,我有事要问。”
让她一个离婚女人跑到还没分家的连家,她可拉不下那脸,尤其当年她还发过誓,就是要饭,也不会要到他家门口,所以这次来她就打定主意要让人帮忙去叫人。
大家一听李华是找自己的前婆家,一下就闻到了八卦的气息,立即招呼几个孩子过来,让他们过去传话,而这边却是抓着李华的手问:“你这好端端的,找连富顺家的彩莲干啥啊?”
李华不好意思的笑笑:“这不是我一个侄儿告诉我,连彩莲看上他了,还给他了个定情信物,我那侄儿一听是连家,就不怎么愿意,这不,打算让我把这个定情信物还给她,哦对了,我那侄儿才十岁,彩莲虽然十二岁了,可这亲事难道不应该连家长辈做主吗?怎么能让她自己,呵呵,”
李华才懒得拐弯抹角的,对于这个前婆家,她也是恨的不行,这次除了要帮慕岩一个忙,同时也打算为自己当年的愚蠢狠狠的出口恶气,是以她的对话方式非常的简单粗暴,一点也没有给当事人留面子。
“啥,十岁,十岁才多大啊,这个连彩莲的心是不是也太大了点儿,才十二岁就想嫁人了?”
“哎哟,这要让王黑妮知道,指不定怎么跳脚呢,她费劲巴拉的把那彩莲送去上学,她可倒好,这才开学几天啊,就学人家狐媚子勾搭男人了?”
“啥男人啊,人家才十岁,她也好意思说出口,真不要脸!”
“对,是挺不要脸的,像他们连家人,随了他们脸皮子厚,”
“嗳嗳嗳,快看,老太太来了,快别说了,要不然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怼架呢!”
老太太是被连彩莲搀扶着来的,听说有人找,她还狐疑着是谁这么大的牌子,都到家门口了不上家里面,还得让她屈尊降贵的找过来,真是岂有此理!
等她走近了,一眼就瞧见站在大槐树下,身材娇小,皮肤白皙,气色非但不比当年差,甚至更胜一筹的李华?
她下意识的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可定睛一看,没错啊,还真是李华。
顺着李华的手臂往下看,哎哟喂,这个长得像个洋娃娃的小闺女,难道是他家富贵的大女儿?
老太太一双三角眼上下打量着她们母女俩,眉头拧的深深的,走到跟前儿,不悦的看向李华。
“你来干什么?该不会是养不起这个孩子,想送给我家富贵养吧?”
连彩莲诧异的看着李华牵着的小女孩儿,如果她没看错的话,这不是慕岩的那个……妹妹吗?
第258章 珍珠项链
李想察觉到连彩莲的目光,扯着嘴角朝她笑了笑:“姐姐你好,我们在我岩哥哥的学校门口见过一次。”
连彩莲没想到李想还记得她,当即扯了下唇:“噢,你,你好。”
对于这种新型的问候方式,她明显不适应,也不习惯。
李想这么一插嘴,周围人看连彩莲的目光一下子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如果说刚刚他们还怀疑李华的话,那么现在可以确定,就是这闺女看上人家的侄子了。
相对于李想的侧重点,李华则冷下脸对老太太说。
“当年我生她你们不管,现在长大了,你们想管,我也不会让你们管,放心,我来不是给你们送闺女的,我来是因为你们家连彩莲强行送我侄子信物,非要和我们处对象,我侄子才十岁,你这孙女十二岁,他们两个的年龄是不是太小了点儿?再说了,就算年纪相当,由我这个婶婶在,你们家连彩莲也别想和我家慕岩处对象,我们两家日后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好,你说是不是老太太?”
李华这话一说完,连老太太愣住了,就连一旁的连彩莲也是一脸懵逼。
“不是,你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啊,什么处对象,什么定情信物?你也说了我才十二岁,我才多大啊,我都处对象,你可别冤枉好人!”
连彩莲极其聪明,一看周围人的脸色不对,再一听李华刚刚的话,就知道这事有诡异,赶紧否认。
连老太太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听着李华毫不客气的数落,再看连彩莲急忙否认的样子,她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转身就甩了连彩莲一个耳刮子。
“好你个兔子闺女,我送你去学校是让你好好学习的,这才开学几天啊,你就被人家勾住魂了?还送了定情信物?你玩儿的够大的啊,我竟不知道你手里还有东西能当定情信物,说,你送了什么给人家,让人家找上门来还你?”
李想看老太太明着是朝连彩莲发火,实际上是在问李华要定情信物,李华也不傻,知道老太太有多贪,当即不客气的从怀里拎出来一根闪烁着明亮光泽的珍珠项链,当珍珠项链本拿出来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傻了眼。
“乖乖类,我的眼睛没花吧,我居然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珍珠项链?”
“这链子可真漂亮啊,你看那光泽,阳光这么一照,还挺刺眼的,没想到啊,老连家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你说有这东西,当年李华生产的时候咋就没见他们拿出来呢?”
李想看了眼那个试图挑拨离间的大脸庞女人,转首去看老太太和连彩莲,意料之中的,俩人同时露出了贪婪的神色,当即代替已经沉了脸色的李华问她们。
“你们说没给慕岩哥哥定情信物,那这东西就不是你们的咯?”
此言一出,立时将那对贪婪的祖孙俩拉回现实,老太太张嘴就要说是他们的,可是连彩莲却突然抓住老太太的手,祈求的朝她摇了摇头:“奶奶,不行,你要是承认了,我这辈子就完了!”
第259章 黑白颠倒
而后,她率先一步对着李华道:“婶子,你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误会了?我和慕岩只是同学关系,我们之间除此之外什么事都没有,你也说了我才十二岁,我怎么可能有那种心思?再说我和慕岩才认识几天啊,怎么可能把这么珍贵的项链送给他?是不是之前我拿出来让他们看,他比较喜欢,然后就不小心带回了家?”
话到这里,竟是眼睛一红,嘤嘤嘤的当着所有人的面哭了起来。
“我因为把项链丢了,我爷奶,爹娘把我揍得不轻,前几天还住院来着。这个项链可是我娘的嫁妆,我怎么可能舍得当定情信物送出去?慕岩曾经向我示好没错,可我没答应啊,他才只有十岁,十岁的孩子懂什么?肯定是觉得好玩儿,这不觉得这东西珍贵,特意让婶子给我们送过来,在这儿我就谢谢婶子和妹妹辛苦跑一趟了!”
对于这个前三婶儿,连彩莲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不过今天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她下不了台,这个仇,她记下了。
这么漂亮的珍珠项链,你们送上门来给我,我要是不接着,岂不是辜负了你们的好意?
李华没想到连彩莲还有这等本事,这和她们事先说好的完全不一样啊,当即求助的看向李想。
李想的本意是想让连彩莲承认这链子是她送给慕岩的,但是没想到这女人这么厉害,一下子就反客为主,说慕岩偷了她的链子,继而栽赃嫁祸他,更不要脸的是,分明是她缠着人家慕岩,现在反过来了,说慕岩缠着她?
这脸皮是有多厚啊,才敢这么说?
只是,她的珍珠项链,可没那么好拿。
“这位姐姐说的话有些不大对啊,我在学校门口经常见到她缠着我慕岩哥哥,跟在慕岩哥哥身后问这问那的,这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可以证明的,还有,这项链你说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出来过,那这样好不好,为了不弄错,我们现在就去学校,把同学们和老师都叫在一起对峙一下,看看到底是我慕岩哥‘偷拿’你的,还是你送给我慕岩哥哥的。”
虽然这都能证明项链是连彩莲的,可是这背后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啊。
连彩莲现在是既想要这个项链,又不想毁名声,老太太呢,一直盯着项链,眼见它一次又一次的在她眼前闪过,她早就不耐烦了,更枉论连彩莲这个兔子闺女竟然还说这是她娘的嫁妆?
“呸,什么你娘的嫁妆,就你外婆家的穷酸样儿,会有这样好的嫁妆?有这嫁妆会给你娶个哑巴舅妈?这项链是我的,你偷偷拿出来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居然还敢说这是你的?说,我的项链怎么会跑到人家手里?还让人家登门来还?是不是你送给人家的?你说你才多大,就想这些男男女女的事情,你娘就是这么教你的?如果是这样,你还是别上学了,明天我就去找老师退钱,我可不想我的钱最后都扔给你这个白眼狼了!”
果然,连老太的表现没让李想失望,她看着连彩莲青红交错着的脸,心里别提有多爽快了。
第260章 哑口无言
“哎呀奶奶,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我可是你的孙女,我才十二岁,你这样说,让我将来怎么嫁人?谁还敢跟我说婆家?我也就那么说一说而已,最后这项链还不是您的?”
连彩莲恨不能挠死这脑袋被门挤了的蠢老太婆,可偏生她现在还要在她眼皮子底下过活,无奈,只能压低声音对她抱怨了一句。
老太太这么自私自利只认钱不认人的人,要有考虑别人的时间,那就不是她连老太了。
虽然连彩莲分析了利弊关系,但老太太也不傻,知道她是最贼心虚,真的缠着人家男孩子了。
其实最让她怀疑的就是这个链子的来历,平白无故的,人家不可能拿着这么好的链子非说是他们家的,那就只能证明连富顺一家这些年偷偷攒了钱,这链子就是他们买的,打算给连彩莲当嫁妆的,只不过被这死丫头提前拿出去霍霍了。
好,很好,她只要一想到自己这些年费劲巴拉的攒了那点钱,到头来还不够买一条珍珠项链,而连富顺他们一家,也不知道背地里干了啥,居然能买到这么珍贵的项链,就气不打一处来。
看向连彩莲的眼神淬了毒一般的不痛快,都什么时候了,她还想着自己的名声?呵呵,早知道如此,当初缠着人家男娃子的时候咋就没多想想会不会有今天啊?
想到这里,她冷嗤一声,走上前朝李华伸手:“把链子给我吧,你放心,从今往后,她不会再和你家侄儿有任何联系,”
李华犹豫了下,看自己闺女,李想成功在老太太眼底捕捉到了一丝不耐烦,知道连彩莲这次怕是完了,不过,她可没打算就这么结束了,然后对着老太太道。
“那怎么能行呢?这项链多珍贵啊,你说拿走就拿走了,回头你们转过身不承认怎么办啊?到时候我们可没钱赔你们,”
李华经李想这么一提醒,连连称是:“对,这项链你不能说拿走就拿走,得走个程序,走吧,咱们去大队书记那儿过个名路,这样我给的安心,你拿着也放心不是?”
老太太听言,倒是没啥意思,只要你把链子给我,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只有连彩莲,急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奶奶,不能去啊奶奶,这链子不是我给他们的,是慕岩偷偷拿走的,我根本就没有缠着他,这是他们冤枉我的!”
李想忍不住嘲讽她:“你说这链子是我哥哥拿走的,那现在为什么又让我们来送呢?我们拿都拿走了,再大张旗鼓的送过来,不是告诉全世界人,我们是小偷,我们偷了你们,所以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还给你们?这位姐姐,正常人会这么做吗?我们有那么傻吗?”
“你……,”连彩莲气结,偏生李想正中靶心,堵得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没办法,只能哭着跑着去了生产队,找她老娘去了。
老太太见状,连忙催促她们:“赶紧的赶紧的,一会儿她那不省心的娘要来了,又得耽误时间!”
第261章 后悔
围观的人看到这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真没看出来啊,这连富顺家的还挺难耐的,这些年居然能在老太太的眼皮子底下抠这么多钱买项链?”
“我滴个妈呀,那一个珍珠项链少说也得几十块钱吧?”
“几十块钱不止吧?要我看得一百块钱,一百块钱,那得多少张大团结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
“还是人家李华家的家教好,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还给送过来,哪像那个连彩莲啊,睁着眼睛说瞎话,真不是她送给人家的,人家是偷拿她的,怎么还会巴巴的往这儿送?这不是傻子行为是什么?”
“哈哈,看着吧,等那个马热(土话,难缠的意思)婆娘来了,这事还得撕吧,真要是他们辛苦攒下的项链,怎么可能会让老太太就这么拿走了?”
“看来这李华也不傻嘛,大张旗鼓的来,正好可以看他们家内讧,也算是报了那几年的生女之仇了!”
……
村民们的声音不算小,李想都听到了,李华怎么可能没听到?
大抵是周围人的议论声又勾起了她一些不好的回忆,所以她的脸色很难看,有些苍白。
这让李想有些内疚,“娘,别怕,有我在,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的!”
多么暖心懂事的小人儿啊!
看着可爱的小闺女,再想自己这些天做的事,李华眼睛一眨,酸涩的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下落。
她紧了紧握着李想手的手,轻轻的对她说:“乖,娘不怕,娘有你,娘很幸福,很幸福,这些年我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当年离婚是无比无比正确的选择,瞧我们现在过的多好,一点也不比任何人差,所以,有你真好!”
李想轻轻的抬手给她擦了擦眼泪,听到周围人的议论,扭头一看,不但连富顺一家来了,就连连富华一家,连富贵一家全都来了,一下子就将生产队给围满了。
看到俏生生拉着女儿站在人堆里的李华,连富贵的眼神一下就被吸引了过去。
这些年,虽然李华吃的不怎么样,但是有李想的灵泉水养着,身体素质非常好,不说肤白貌美吧?起码也是白皙细腻,脸上连个雀斑也没有,干干净净的,水水嫩嫩的,再加之她身材本就纤细高挑,容貌也不算差,站在一堆农村媳妇中间,还真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再看自己身边这个,虽然给他生了俩儿子,却身材走样走的五大三粗的汪凤兰,连富贵眼底那是一片的嫌弃。
当初有多喜欢这个妖娆妩媚的小寡妇,现在就有多不待见她。
尤其她的脾气更是和柔情似水的李华一个天一个地,以前李华在的时候,他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啥啥都有人帮你想到,做到,现在这个女人,不仅脾气大,体型大,就连嗓门也大,每次都能把他骂成孙子,刚成亲时的兴奋和新鲜感,也随着这些年的茶米油盐而磋磨殆尽了。
李华,他曾经的妻子,如今就俏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这身材,这皮肤,宛若当年,不,比当年刚嫁给他的时候还要漂亮,还要惹人怜爱。
还有他的女儿,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当年无比嫌弃的闺女,居然长得这么可爱,比起自己那俩只会冒鼻涕泡的儿子,真的不知道好多少倍,他当年脑子被驴踢了吗?居然会离婚,会抛弃这么可爱的孩子?
第262章 马新好
连老太太没想到这个连彩莲不仅把他爹娘带来了,还把她其余两房的儿子孙子也叫过来了,当时那个脸色难看的哟,若是能拧一拧,说不定一斤墨水也能筛巴出来。
“干啥玩意儿啊?来这么多人想干啥呢?都给老娘回去干活去,这边有我一个人就行了。”
马新好,也就是连彩莲的娘,李华曾经的大妯娌,听说有珍珠项链,一双小眼睛瞪得滚直溜圆。
“娘,这事说的,关乎我闺女的名声,我怎么能不来看看呢?再说了,那项链可是我的嫁妆,怎么就成了你的?这事要是不说清楚,今天谁都别想走!”
开玩笑,闺女的名声都被毁了,若是不拿点赔偿,那他们岂不是要亏死?
再说了,谁不知道这老太太有多抠门儿?进了她的手,那还有吐出来的可能?
李想和李华在旁边站着,着实不想看他们连家人在这儿撕吧,她扯了扯李华的手心,李华会意,其实她也待不下去了,就赶紧去找队长。
“队长你看,这东西他们也承认是连家的了,我们如今把这信物退回来,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吧?你让他们给我签一个收条,这事就算完了,我们家还有事,没时间在这儿耗着。”
至于他们两家怎么扯,跟他们可没关系。
队长自然是认得李华的,一个村住着,还是一个大姓,其实这生产队长也觉得连富贵缺心眼儿,放着这么好的额媳妇不要,偏生找了个寡妇,那寡妇一看就是狐媚子,年轻时候的风韵事,谁不知道啊,虽然这成了亲有所收敛,可因为她以前的作风问题,他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所以李华这么一说,聪明人都明白这是不想和连家人继续扯皮了,当即点了点头,转向连家。
“你们谁给李华写个收条?人家离这么远,还把项链给送回来,是想跟你们划清界限,你们收到项链之后要保证,以后不许再去找人家侄子的麻烦,还有,富顺啊,别整天只顾着干活,这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很重要,明白不?”
连富顺黝黑的脸因为生产队长这句话,一下子就变成猪肝色了,他想开口为自己闺女说两句话,可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老娘和媳妇都非要争抢这根项链,他说不是他们的,有人信?
继而看向李华的眼神,就越发的耐人寻味了。
只有连富顺一家三口知道这项链究竟是不是他们的,他唯一想不明白的是,他这曾经的弟媳妇是在哪儿发达了啊?竟然连珍珠项链都有,为了摆脱他闺女,连项链都舍得送出去,这,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些?
“我来写,我来写,项链给我,我立马给你写。”
老太太跳着就要去拽李华手里的项链,李华皱着眉往后退了一步,“老太太,不是我说,你会写字吗?”
哈哈哈,周围人轰的一下就笑了:“哎哟,这老太太可真够贪的,见钱眼开啊这是!”
“去去去,我见钱眼开?你们谁看了这项链不眨眼睛的?这可是珍珠项链,这么值钱的东西,我当然要把握在自己手里了。我不会写字,彩莲会啊,彩莲你赶紧过来,把这什么收条给写了,”
连彩莲正要拒绝,马新好拧了自己闺女一下:“去啊,还愣着干啥,好好写,写完把项链抢过来!”
第263章 收条
连彩莲眼睛一亮,立即听话的从公社借来纸和笔,开始写收条,只是她刚写了一行,就被李想指出来了。
“不行,不能这么写,我念,你写!”
连彩莲一看是李想这个小丫头片子,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去去去,你懂什么啊,你让我重新写,凭什么?你知道这上面写的啥啊?装的跟什么似的,这是我要写给你们的收条,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管得着嘛你?”
李想不怒反笑:“对啊,你也说了,是写给我们的,既然是写给我们的,我当然要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你不认同,那咱们的协议就没办法生效,没办法生效,这项链就不能给你,你不听我的,我就让你奶写,她不会写,找人写,按上手指印就行,反正有这么多的证人,我也不怕她会赖账!”
李想一番话言辞凿凿,铿锵有力,明明才不过五岁,然而这分析能力却让所有人点头称赞。
“对啊,人家说的没错啊,有道理,我说彩莲啊,你连那丑事都做的出来,还怕人家小丫头会坑了你不成?”
“就是就是,说来说去,还不是你自己作的?你要不把项链送出去,至于扯这么多废话吗?”
连彩莲就差没捶胸顿足的干嚎一声,这不是她的项链了。
李想看她憋屈的死样子,心里就爽快的不行,她就喜欢她哑口无言的样子,哈哈哈,让你丫的缠我哥,我坑不死你!
“现在听我的,最上面写收条两个字,要分开写,有距离感,然后重启一行,空两格写:今收到红星大队李家村生产队社员李华同志代侄子慕岩送还回珍珠项链一条,经全村百姓和生产队长以及连家人极力证明,此项链的确为连彩莲作为定情信物交由慕岩,因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且家族关系不睦,特退回到连彩莲手中,从今往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连彩莲也在此保证此后绝不再纠缠慕岩。落款写你们新桥大队连家村生产队三组连彩莲,年月日也得写上。”
李想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连彩莲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期间有所不满的地方,都被李想以珍珠项链相要挟不得不憋屈的服从,最后,这个所谓的收条,实际上是保证书的东西,还盖上了新桥大队的队章,一盖章可就有了法律依据,也算生产队认可这件事了,李想满意的把收条搁在怀里,这才将项链递给了连彩莲。
连老太想要上去夺,速度却快不过连彩莲,等连彩莲抱着珍珠项链朝着李想吐口水的时候,连家村生产队的队长却若有所思的看向李华。
“你这小闺女厉害啊,这么小就认得这么多字,还将收条的模式都摸得透彻,连我这个生产队长听了都觉得严谨靠谱,她上几年级了?”
李华:……
对啊,怎么人家都发现问题,她没发现?她这闺女什么时候认得字了?刚刚从念到验收,可是整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想就在边上怎么能听不到?
在李华低头朝她看过来的时候,就主动走到队长跟前儿,偷偷的朝队长摆了摆手。
生产队长好奇的蹲下身,只听李想软软糯糯的声音就在人家耳畔响起来。
“伯伯,我这都是提前背好的,我还没上学呢,怎么会认字?一切都是我慕岩哥哥教的啦!”
第264章 连家丑态
等母女俩脚步轻快的走出连家村的时候,倏然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两个人的眼神一直追随着她们渐行渐远的离开。
一个是牛犇,落寞而惆怅。
一个是连富贵,懊恼与不甘。
倒不是连富贵不想与自己闺女说说话,而是从始至终,不管是前妻还是闺女,她们谁都没看他一眼。
这还不止,身边这个母夜叉一直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但凡他敢上前一步,就有要和他闹的架势。
连富贵早就厌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他宁愿将来偷偷的去看她们,也不想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
眼睁睁的看着李华离开,却莫可奈何,心里的不甘让他再去看为了一条项链,大哥家和老太太却扭成一团的丑态,还有同村人的指指点点,让他越发的抬不起头,尤其这当中还夹杂着李华和他的名字,这让连富贵越发觉得这个家待不下去了。
扛起锄头就要往地里去,谁曾想汪凤兰却在这个时候拉住他的胳膊:“嗳嗳嗳,你上哪儿呢你?”
连富贵瓮声瓮气的回了一句:“当然是下地干活,不然待在这里看他们吵架?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汪凤兰却没放开他:“不行,你不能去,咱们还没分家,那条项链就是咱们一大家的,你看老大老二家多卖力啊,你也得去,老太太有三个儿子,不能厚此薄彼,一家一份!”
连富贵看傻子一样的看了她一眼:“你有能耐你去抢,让我去和大嫂二嫂还有娘、侄女撕吧在一起抢来夺去的?亏你说的出口,老子不干!”
连富贵甩开汪凤兰的胳膊走了,汪凤兰想跟上吧,又怕她这一走捞不着便宜,索性一咬牙一跺脚回头和几个妯娌一起加入了战况,反正项链只有一条,就算是拽断了,也得捞几颗珍珠不可。
本着这样的想法,汪凤兰是一点也没客气,加上她本身长得也壮实,原本这妯娌几个还有老太太就不分上下,互相拧巴着,她这一来,直接朝被老大媳妇保护着的连彩莲身上掐,扯,拽,疼的连彩莲哇哇乱叫不说,连马新好也没放过。
连家的丑态和名声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村子里丢尽了,如今这一出闹起来,谁都不觉得奇怪。
反倒是站在周围看热闹的连家兄弟,让村民们很是看不起,纷纷回家告诫自己的婆娘和亲戚,连家这样的亲戚,那是绝对绝对不能攀扯上的,否则指不定将来怎么被拖累。
热闹看完,大家就赶紧去生产队了,快要下工吃饭了,谁还看他们家的热闹啊。
而另一边的母女俩,即便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们离开之后连家会乱成什么样儿。
但这都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回去生产队也没她们的饭,索性俩人就拐道去了镇子上。
李想破天荒的找了一家国营餐馆,整个镇子上只此一家,没有别的选择点儿。
这家餐馆的匾额是绿边红字,上面油漆都掉了,肯定有些年头了,进去之后地方还不小,左中右各一列三组,统共九套餐桌椅,墙上挂着年代味儿十足的饭店宣传画,旁边是价目表,也是用极具年代感的美术字写出来的。
第265章 国营餐馆(2000字)
由于这个时候是饭点儿,所以里面的人还不少,她们俩进去,也没人招呼,就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
“吃啥,自己看啊!”服务员总算看到了她们,只是斜着眼这么不高不低的喊了一声。
李想早就知道这个年代的服务员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正式工嘛,铁饭碗嘛,自然看不起人。
她也懒得计较这些,因为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周围的环境打量上了。
柜台在入门的右前方,柜台左边的墙上挂着一个大黑板,上面用粉笔字写着今日供应四个大字。
大字的下面是小字,分别是:
馒头两分钱一个
肉包子三分钱一个
素包子两分钱一个
大米五分钱二两
素面八分钱二两
肉丝面一毛钱二两
鲜肉水饺一斤两角
……
然后下面就是一些炒菜,不过大都以素菜为主,但凡有肉的,都在一毛钱以上。
当然,黑板上的这些只是钱的部分,到了服务员那里还要加收粮票。
记忆中她点过四菜一汤大概是每人二两粮票和三角钱,四个人就是八两粮票和一块两毛钱。
当然,这个价格是大城市的标准,如今她能在这小镇子上找到一家国营餐馆已经很难得了,这里的价格也会相对便宜点,可即使是便宜,李华也是紧张的无处安放。
“囡囡,咱们还是回家吃吧,这儿的饭多贵啊,”
李华一开始就不同意,是李想硬拉着她过来的,长这么大,她还从没进过饭店,大字不识自然不认识墙上写的字代表什么,只是看周围人的穿着打扮,她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娘,回家哪里有饭啊,你放心咱们不吃贵的,就吃点包子馒头,”
“可包子馒头是白面做的,那得多少钱啊?”
李想看了下黑板上的价目表,要了两个素包子和两碗素面,一共两毛钱外加二两粮票。
李华一听这价格,更加心疼了,她倒是想付钱,可她没钱,上哪儿付?
只能干巴巴的瞅着李想付了款,才小心翼翼的问她。
“你,你还有粮票啊?”
这个年代的粮票,那可是比亲爹亲娘还要让人觉得亲,在黎香那一世,听说还有人因为丢了一斤粮票而自杀的地步,足以可见粮票的重要性了。
她们母女俩都是农业户口,是由生产队按照工分分配粮食。
只有非农业户口的人才会由粮食经管部门按照计划发放粮票,每人每月大概三十斤。
所以像他们这种农业户口的人,是没有粮票的,是以李华看到李想拿出粮票,很是吃惊。
李想看了李华一眼,没说话,李华被闺女这么一看,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囡囡,娘,娘错了,真的错了,你放心,以后我绝对不会再把咱们家的粮食和钱给你外爷家了。”
李想摇摇头,指着墙上的价目表:“娘,咱们这顿饭吃的是最便宜的,却也花了两毛钱,可是你给外爷家的钱却是这几十倍上百倍,吃这个你心疼,给人家你就不心疼了?”
“我不想阻挡你孝顺,可前提条件,你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咱们俩吃的用的都是人家慕岩的,如果你再养着外爷一家,是不是过分了?你现在给他们钱,那年底你给啥?给还是不给?给外爷,不给老奶?不合适吧?”
“你一年到头挣多少,才够平衡他们?我已经跟着你吃了五年的苦了,我什么怨气都没有,可是如今咱们家不止你我,还有人家慕岩,慕岩创造出来的条件,是为了让我们过好,不是为了让你拿着人家的钱接济别人!”
“娘,如果你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的话,那日后这日子,怕是有的让你为难的地方!”
……
说完这些话,李想看李华难堪的低下了头,眼睛有些红,她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就不再去管她。
趁着饭菜还没上来,观察周围的环境。
这家餐馆不算小,也有个上百平,只是家伙事都很有年代感,桌面一层油,漆早就掉完了,晃了晃还挺结实。
坐的是长板凳,她的身高坐上去有些困难,但好在今天点的是包子,拿着吃就行了。
放眼望去,来这儿吃饭的大都是男人,穿着年代感十足的蓝色、灰色、灰白色衣服,女人除了她们母女俩,就只有一个剪发头女人。
啊,对了,提到这个剪发头,算是这个年代的特色,女人留长发的很少很少,少到没有的地步。
像李华,也是剪发头,而她,也差点被剪成***发型,要不是她死命守护,现在估计也是这套路。
她左手边的中年男人穿着洗的偏白的蓝色劳动布工装上衣,下身穿较为高档的化纤布料蓝色长裤,一双绿色胶底解放鞋,这一看就是高收入工人的装束,闹不好是来这儿出差的,因为这样的装扮,都是大城市才会有的,他们这边这小镇上可没有这样的大厂子。
右边是一位身着军装的军人,这应该是一个回家探亲的士兵。
之所以这样说,是根据他的戴帽特征。
六五军帽,不同军人的戴帽特征不一样,新兵都喜欢把帽顶沿缝纫线折出楞角,这样戴上,方方正正,显得有气势。
老兵拿帽子时则总是把帽子前檐和帽徽上部的缝纫线处往一起一捏拈起帽子往头上一扣,这样把帽子戴头上,帽子的前半部分就有些类似鸭舌帽一样的前倾。
这是老兵特有的戴帽方式,老兵们是不允许新兵学他们这样戴帽的。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能说明这个军人是个士兵而不是军官,瞧他的脚,他穿的是当时城市最普通的“板子鞋”,另外,没穿袜子。
左后方那个剪发头穿蓝色上衣的中年妇女,应该是一个较为有身份的人。
她左手紧抓着的包,里面肯定没有化妆品,有的只是一堆公文和一些出差花费的票据,她的右手,无疑是正在忙着把饺子往嘴里拨。
别指望她会把随身所带的钱财塞在她左手紧握里的包里,哪个时代的男人女人,都没有这个习惯。
女人很少被派出差,除非必须,这个女人偏又是一副出差的派头,所以她应该是一个较为有身份的人
……
第266章 素质
很快,她们的包子和汤面都被服务员端上来了,看着眼前这两个足足有成人巴掌大的包子,以及大洋瓷碗面条,李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下,“这可真实惠啊!”
可不是实惠吗?后世两块钱一个的包子俩个加起来才有这一个分量大吧?
尤其后世的馒头和包子,一捏就一团,这包子的分量,可是实打实的。
再说那面条,虽然就放了点葱花和盐巴,看起来清汤挂面的没啥油水,可关键汤多面多啊,一看就能吃饱。
显然,李华也没想到国营饭店的饭菜这么实惠,“早知道包子咱们就不要了,这,这咋整,吃不完了!”
李想接口:“娘,我们把面条分吃了,包子带回去晚上吃,你下晌还要上工,晚上肯定饿,留着你和慕岩哥哥吃。”
李华听后,自是没意见。
只是李想有点低,够不着碗筷,李华就想代劳喂她,“娘,你先吃,等你吃完了,这边也凉了,不耽误你喂我。”
李华摸摸碗边,的确有些烫,虽然闺女大了,可为了安全,还是放凉点再吃的好。
于是李华开始呼噜噜的吃素面条,一看那面条的样子,李想就觉得不好吃,若非是白面,只怕难以下咽。
一海碗面条让李华用了十来分钟才吃完,到底是干农活的,胃口也大,连汤带面,一点也不浪费的吃完了。
李想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这面居然连香油和醋都不舍得放,只有盐和葱,还不咸,怎么吃都觉得难吃。
没办法,为了避免浪费,李华强撑着把李想的面条吞下了肚,走出国营餐馆的时候,脸都是红的。
“饿死鬼托生啊,吃的这么干净!”
显然,服务员的话让李华闹了个大红脸,李想攥着俩包子,没好气的回头看了一眼。
“娘,这都什么素质啊,我们花钱点的面,吃干净了咋还被骂呢!”
“所以囡囡,以后咱们还是不要来这儿了,想吃什么,咱们偷偷做!”
其实李想也不是非要来这儿不可,这不是觉得新鲜嘛,也顺势想看看这些餐馆里都有啥吃食,结果看下来,也就那样儿吧,而今李华这么一说,她自然也没了兴趣:“知道了娘,以后咱不来了,自己做的都比他们做的好吃。”
母女俩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一点,稍事休息,俩人就都起来上工。
结果到生产队的时候,却见孟媛、李三柱和他们的三个孩子坐在队长的办公室里,急赤白脸的争执着什么。
看到母女俩,孟媛立即大喊一声:“李队长,你能帮李华的女儿争取到放鸭子的活,为什么就不能我女儿也争取一个?我那闺女也不大啊,才十岁,若是放鸭子不行,放羊,放牛,喂鸡,都行啊!”
李满仓正和李三柱说些什么,冷不丁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冷笑一声。
“不好意思,这几个活都有人干着呢,而且年纪都不大,李想算是最小的了,你家闺女十岁,去搂猪草就行了,没必要去放鸭子,猪草搂多了,还可以多拿工分,像放鸭子这种活计,只适合他们这些低年龄段儿的孩子,而且只有三个工分。”
第267章 李家仨孩子
孟媛虽然很不认同这次的分配,可李三柱显然很不满自己的咋呼劲儿,一下就抓住了她的手臂,阻止她再说话。
李满仓看她终于闭了嘴,这才将他们母子几个人的工作告知了一下。
“三柱家的,你以后就跟着李华她们那一组女同志下地吧,孟和平,你都十六岁了,也算是壮劳力了,跟着你爹干活,孟和瑞十三岁,暂时跟着李强那一组去拉肥料。”
玉米地腾干净冬小麦种上后,就开始整理红薯地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收红薯了。
前面说过,他们这边小麦地很少,基本上都是红薯地,因为这个年代红薯产量高,所以但凡有点地,种的都是红薯,种的小麦除了交公粮,到年底每家每户每人能分个五六斤都顶天儿了。
再来这马上就深秋,一入冬就要开始积肥,怎么积肥呢?
实际上就是出栏。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家家里都养猪,冬天积肥要把家家户户的猪栏里面的的粪土铲除干净,于是,就都出栏。
再然后就把这些猪粪和屎土堆积起来,用于做小麦苗和营养钵的肥料。
除了这些外,还要在村子里的池塘里挖淤泥,这也是积肥的一种渠道。
孟和瑞年纪不算大,让他跟着拉拉车,铲铲粪啥的,虽然脏,但还不至于太累。
总的来说,李满仓这个生产队长也算是公平合理的了,李三柱和他的三个孩子听完工作安排,倒是没有太大的起伏,临走时不忘好生感谢了下李满仓,唯独这个孟媛,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很不满意。
李三柱还要去上工,没时间跟孟媛瞎耗时间,毫不留情的怼她。
“你们孟家是外来户,能被允许来李家村生产队干活,已经很不容易,你非但不珍惜这次的机会,居然还在这里挑三拣四,别怪我没提前给你们打招呼,这活你若是去干,就好好干,崩给我打算磨洋工混日子,你若是不想干,趁早别去,人家也没求着你去,马上就要收红薯,不趁着这段时间多挣点工分,你们就擎等着年下吃糠咽菜吧!”
兄妹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按照李满仓的安排去相应的岗位上去了。
孟媛没想到李三柱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更没想到她的三个孩子竟然真的都去干活了,留下她自己,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无法,只能咬着牙跺着脚去李华所在的地头干活去了。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底的李想倒是很诧异李三柱这三个孩子的表现,没想到他们仨比着这个孟媛,似乎更能吃苦一点。
这是因为李想不知道他们曾经在孟家过的是什么日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非但穷,还寄人篱下,受尽白眼,打小所对上的每一件事都没有所谓的公平,这让他们打心眼里认识到,靠别人远没有靠自己要来的直接。
是以,分家之后,仨孩子最先明白过来,要想把日子过起来,首先就得勤快,决不能像孟媛一样,靠着算计和心眼儿咔哧别人过日子,如果像她那样,那又和孟家上下,有何区别?
第268章 护犊子
哦,对了,孟和平已经改名叫李和平了,孟和瑞叫李和瑞,孟和雅叫李和雅。
从今往后,他们就是真真正正的李家人,比之李想,他们才是真正的李家子孙。
李想不在意这些,在她看来,除了李华,其他人是不是李家人,和她都没多大关系。
她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这个岗位,虽然刚开始鸭子不好管理,每次都得累的她跑来跑去,后来若非无意间喝了次空间水,倒了些在地上,被这些鸭子捡了漏……
打那之后,让这些鸭子好似发现新大陆似的,每天看到她就跟打了鸡血,兴奋的不行。
尤其夸张的是,居然连下蛋也开始变得勤快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啊?
妇女队长为此还表扬了她。
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就是在她喝水的时候,偶尔会喂一些给它们,再就是把它们关到笼子里的时候,会顺势把灵泉水填到它们的池子里,可谁也没想到她这不经意的动作,竟能带来如此大的收益。
李想带的鸭王一共五十只,其中十只小的,三十只大的,还有十只是大白鹅。
由于每天都出来遛,每天都出来浮水,所以这些鸭子肌肉非常发达,看起来也是膘肥体壮。
别家的小童出来放羊啊放牛啊都会拿一根鞭子用来指挥,刚开始她也有,可自打灵泉水被这些鬼东西们发现之后,根本就不需要她赶,它们就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跟在她身后。
她的命令,它们不但能很好的执行和意会,甚至还护犊子。
这不李想晌午没吃饱,下晌饿了,就拿着个素包子坐在池塘边吃,结果被李铁蛋看到了,上来就把她的包子给抢走了。
李想长这么大,哪里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尤其那个破孩子还流着鼻涕,手指黑的令人作呕,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让人忍不住皱眉,最可恨的是,他抢了她的包子,她还没说啥呢,他却还在边上做鬼脸。
“小丫头片子,我要去举报你,你居然吃的起白面包子,你哪儿来的粮票?”
李铁蛋,李华大伯,也就是她大外爷家的孙子,七岁了,比她大两岁,没去上学,也没去挣工分,整日在村里头爬高上低,顽劣不堪。
李想无所谓的耸了耸肩:“举报?哦,那行啊,你去举报吧,反正这来路正当,我不怕你举报!”
李铁蛋一下子就抓住了话中的关键:“这粮票是你家那个野孩子给的?对不对?他很有钱吗?是不是他城里头的爹给他寄的?你们家有多少钱和票,你要告诉我,我就不去举报你。”
李想看白痴的看了他一眼:“他不是野孩子,他是我娘的侄儿,是我的哥哥,你想去举报尽管去,不用再这儿罗里吧嗦的,”
“李想,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可是为了你好,你别给脸不要脸!”
李想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谁给脸不要脸,抢了我的包子还有理了,大黑,上去咬他,真不要脸!”
李想一声令下,正在池塘游说的鹅大哥鸭大姐们,竟然嘎嘎嘎的从水里游上岸,齐涮涮的伸着脖子和嘴朝李铁蛋的屁股上叨过去。
然后李铁蛋傻眼了,李想也吓了一跳。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李铁蛋手里的包子早就不翼而飞,而他自己则满大路的被鸭鹅大军追。
余下的小鸭宝宝们,则欢快的叨着被他扔掉的包子,嘎嘎的快乐不行……
第269章 李亮堂舅
最后的结果是,这个欺负鸭倌(额,好像不大好听,那就叫鸭美人儿)的熊孩子被鸭宝宝们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磕的头破血流不说,还掉进了池塘里。
如今已经是十月底了,天气转凉,李铁蛋儿被捞上来的时候就开始打喷嚏,最后光荣的发了烧。
也不知道是被冷水给沁的,还是被鸭宝宝们给吓得。
因为连带责任,李想被叫到了生产队,遭到了李华大哥李亮和大嫂王氏狠狠的怒骂。
“你怎么看鸭子的?它们叨我儿子的时候,你就不会拦着点儿?”
“你会不会看?不会看就把这个岗位让出来,多的是人能胜任!”
李亮身为李想名义上的堂舅,理应有长辈的样子,可是他可倒好,一来就冲着她这个五岁的娃嚷嚷。
末了还不忘朝李满仓哭惨。
“李队长,你可得为我家铁蛋做主啊,你说这好好的一个孩子,被这些鸭子推进池塘,这得亏边上有人,要是没人,我家铁蛋还不得死的透透的?要我说,这不是鸭子们的错,是看鸭子的人没有尽到她应尽的责任,这次我家铁蛋的医药费,营养费,谁出啊?”
李亮说的这么明白,李满仓怎么可能听不懂?
只是看着始终低着头不说话,默默流(装)‘眼泪’的可怜女娃娃,他的眉头不自觉间就拧了起来。
“铁蛋都七岁了,李想才五岁,这些鸭子平时那么乖,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去叨你们的儿子?而且还是一大群齐上阵,这种情况别说你们了,连我都没见过,你们与其在这儿划分责任,还是回去好好问问你们的儿子,到底做了什么惹怒这些鸭子吧?至于李想,自打她带了这些鸭子以后,鸭蛋的产量都提高了,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别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还医药费?营养费?生产队还没问你们要鸭子受伤费呢!”
的确有两只鸭子被李铁蛋用土坷垃扔的翅膀骨折。
李亮听了李满仓的话,甚为恼恨:“队长,你怎么能这么说话?我儿子的命难道还比不上两只鸭子?”
“你儿子就是发烧,而且小李想不是也拿了药过去,他吃了情况好转,已经退烧了,咋,你还想要什么费?想要多少?”
李满仓双手交叠往椅背上一靠,挑着眉看向李亮。
李亮可不是那种脸皮子薄的,换成一般人,压根儿就不敢在队长那儿呛呛,这个年代的生产队长权利可是很大的,关乎你工分多少问题,一般人不敢去得罪,像李亮这种二愣子,说实话,还真没几个。
“怎么也得五块钱吧?”
李亮没敢往高了喊,权当听不懂李满仓的暗示,直接伸出五根手指。
一听要问他们家要五块钱,李想诧异的抬头看了李亮一眼:“堂舅,我们家没那么多钱,”
“没钱就拿粮食换!”
李想皱了皱眉,显得很为难。
“堂舅,我们家也没粮食了,我娘都给我外爷家拿过去了,一点没剩下,我晚上饿了,还只喝凉水呢!”
李亮傻了眼,没钱也没粮?那怎么能行?
“没有你们就去借,借也得把钱给借过来!”
李亮一点也不客气,李满仓却是听不下去了:“五块钱?李亮,你一个月能挣来五块钱吗?你问人家孤儿寡母要?你也好意思开这个口?那既然这样,你们家铁蛋打坏国家集体财产,是不是也要接受赔偿啊?”
第270章 五块钱赔偿款
等李华气喘吁吁赶过来的时候,李亮却已经被李满仓给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但让他放弃让李华赔偿,他又咽不下这口气,索性气冲冲的看向李满仓:“你那两只鸭子值多少钱?”
李满仓呵呵冷笑:“鸭子那么肥,一斤三毛钱,这两只怎么也值十块钱吧?况且,它们现在正在下蛋,十块钱未必买得起,怎么?你打算把两只鸭子买下来?”
李亮一听这价格,立时摇头:“不不不,队长,瞧你说的,你敢卖,我可不敢买,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不敢不敢,我问的是,我儿子不是把鸭子打伤了吗?这得多少钱?”
李满仓一看他小眼睛滴流滴流转,就知道他想干啥,不由嗤笑一声:“那你说得多少钱?”
我说不要钱,两只鸭子而已,养养不就好了?
但是这话他哪敢说出口,当即意意思思的伸出一根手指:“一块钱应该可以了吧?”
李满仓鄙夷的扫了他一眼:“既然你上赶着要赔偿,那就赔吧,一块钱就一块钱,咱生产队也不占你家便宜,白送你们两个鸭蛋,拿回去给孩子补补!”
李亮听了眼睛刷的就是一亮:“好好好,那就谢谢队长了,不过这钱啊,我得等李华赔给我之后我再拿过来!”
李满仓瞬间眯起了眼睛,看向李华:“你答应陪他们家孩子钱了?”
李华刚到,压根儿就没听懂这到底发生啥事了,她倒是想问,可人家也没给她机会问啊,这冷不丁被队长一问,她傻眼了,下意识的就问:“赔钱?赔什么钱啊?”
李想在旁边适时的提醒:“娘,鸭子把铁蛋拱下池塘了,发了烧,堂舅让我这个看鸭子的赔他家铁蛋五块钱,我说没钱,他让咱们赔粮食,可咱们家也没粮食啊,娘,对不起,我又给您惹麻烦了,虽然我已经拿药给铁蛋哥哥,他也已经退了烧了,可堂舅还是要我赔钱。现在咋办,咱们家没钱也没粮,拿什么赔堂舅啊?要不然您去外爷家借点?”
李华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朝她爹借钱还是借粮?就凭孟媛只进不出的架势,她能借出来才怪了。
至于李亮,张口就要五块钱,着实把她吓了一跳:“大堂哥,囡囡刚才不是说了,已经给铁蛋吃了药,既然吃了药,那就再观察观察,你放心,孩子不会有啥大问题的,我们家现在的确没啥进项,再说这件事也不是囡囡一个人就能阻止的了的,我觉得咱们需要坐下来好好划分一下责任,你看,”
“闭嘴,你有钱给你爹和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钱,就没钱陪给我们了?啊对了,还有粮食,听说你把家里的粮食都拿给你爹了,你既然这么大方,怎么就不能对我们大方一次?”
李亮这番话把李华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想在旁边看着,也没有要开口为她出头的意思,在她看来,这李亮之所以敢朝他们要钱,要粮,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直一来李华就不懂得拒绝,不仅对老太太如此,孟媛也是如此,若是不趁机把她这个毛病给改了,以后有的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