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别不知道天高地厚
锦王警告的话说完,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下肚,继续沉声道:“有的事情,一开始就注定了,强求不来。
你也看到了,就算丽太妃不择手段的算计了太后和圣上,让自己儿子先一步登上皇位,可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
要不是四皇子陌景渊不争不抢,又有江家护着,怕是那一脉就得绝后。
煜王一心向往那个位子,早早就开始了谋划,可终究不还是把全府上下送上了断头台,就是自认为聪明的宣王到最后,还不是让圣上和太子软禁在了宣王府。
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忠于圣上和太子,锦王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锦王想的清楚,自己能有今日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他可不能让儿孙被人蛊惑几句后,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再说自己也不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陌景黎为自己辩解道;“父王,之前的事情,儿子不是跟您解释清楚了,不用总是旧事重提吧。”
锦王把手上的茶杯放下:“我这是在时刻的提醒你,别不知道天高地厚。”
陌景黎本是来给父王送消息的,只是没想到又被说教了一通,好在自己父王说的话,他都听进去了:“父王,您说的儿子都记住了。”
锦王倒不是不相信儿子,实在是怕有心人暗地里挑拨。
陌景黎看时辰不早了,起身道:“父王,时辰不早了,早些歇息吧,儿子告退。”
锦王点头道:“明日让世子妃随你母妃到太后那里见过礼后,到太子妃那边走动走动。”
陌景黎明白父王的意思:“是,儿子稍后便和她讲。”
*
翌日,皇室中人上午便携家带口进了宫,他们中午要跟宫里的主子们一起用午膳。
锦王妃带着儿媳彭玥贞一入后宫便开始嘱咐道:“和太后问过安后,你找时间多和太子妃说说话,你父王从小在太后身边长大,咱们理当和太子他们拉近关系。”
世子妃彭玥贞自然明白婆母这话里的意思:“儿媳晓得了。”
锦王妃知道儿媳是个懂事的:“太子妃懂医,你入府几年肚子都不见动静,日后关系亲厚了,也能请她帮你把个脉。”
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这是世子妃彭玥贞的心病,现在听婆母提起,心情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锦王妃看她半天没有说话,再看她脸色都变了,这才想起自己的话,怕是让她误会了:“你不用多想,母妃没有别的意思。
只是听别人说,太子妃医术很是了得,大家都是女人,这些话题更是容易切入话题,要是真能得太子亲近,说不准人家伸伸手的事,你就能如愿。”
彭玥贞听了这话,眼里有了亮光,之前觉得难为情的事情,这会一点也不觉得勉强了:“谢谢母妃提点,儿媳记住了。”
锦王妃对自己这个儿媳还是基本满意的,温柔、贤惠、处事得体,就是肚子没有动静,让她越来越不自信。
她虽和儿媳说没关系,缘份到了孩子自然就来了,可心里也急的厉害。
第1306章准备回京
另一边,肖辰瑞那边也安排好了后续事情,渭河治理也算是完全结束。
正当肖辰瑞在指挥人收拾行李的时候,有人进来禀报道:“大人,西里村的里正求见。”
肖辰瑞他们的办工营地,就安在了西里村,和西里村的里正没少打交道,想着应该是过来送行的:“让人进来吧。”
那西里村的里正一进来,就跟肖辰瑞行了个礼:“肖大人,听说您明日一早就要离开?”
肖辰瑞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宋里正,这些日子让你跟着受累了。”
宋里正赶紧摆手道:“肖大人可别这么说,您干的可是大事,是造福我们西里村,造福我们卢宁州的大事,不,应该是造福咱们北陌国的大事,我做的那些又算得了什么。”
肖辰瑞知道宋里正这话是出自真心:“宋里正,大义。”
宋里正笑着拱手道:“肖大人,您可别折煞小人了。”
肖辰瑞知道乡下人实在,也怕他不自在,于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宋里正,你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宋里正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上岁数了,这脑子不好使了,差点把正事忘了。”
他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道:“今日是中秋节,再加上明日您就要回京,小人就想着请肖大人到家里吃顿饭,就当是给您送行了。”
肖辰瑞本是不想打扰人家的,可拒绝的话,在看到宋里正那真诚的眼神后,出口的话变成了:“好。”
宋里正得了想要的结果,高兴道:“肖大人,那就这么说定了,稍后小人过来接您。”
肖辰瑞摆手道:“不用接,你家里,本官识得,晚些时候,自会过去。”
宋里正满脸是笑:“不碍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小人就先回去准备。”
目送宋里正离开,肖辰瑞这才又开始指挥那些人打包行李,特别是看到他们正在装给外甥们准备的礼物时:“那些礼物,你们装的时候可要小心,千万别给磕碰了。”
负责打包行李的应了声,他还有些不放心,在那里盯着他们,直到那些礼物全部装箱,这才去做别的事。
*
宋里正家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宋家儿子一直在院门口等着,自家爹回来,小跑着迎了上来:“爹,肖大人怎么说?”
宋里正没理自家儿子,而是越过他回了院里,这才看了一眼儿子道:“有什么事,不能回家再说,非得跑到外面胡咧咧。”
里正家儿子摸摸自己的头,憨笑道:“是儿子的错,您老消消气。”
宋里正想着肖大人应了中午过来吃饭的事,也顾不上再和儿子说别的:“赶紧让家里的人都动起来,给整治一桌好菜,中午肖大人过来用饭。”
他话才刚说完,厨房里的大儿媳妇就走了出来:“爹,您就瞧好吧。”
说完,招呼其他妯娌:“赶紧的。”
利索的分派了任务后,宋家人一时都忙碌了起来。
跟宋里正一墙之隔的王家,王婆子一家把宋里正院里的一切听了个正着。
第1307章耍威风
王家小儿子小声嘀咕道:“听说那肖大人回京后马上就要升职,可真是年轻有为。”
一旁正在编筐子的王家大哥接话道:“我听人说,肖大人这次的功劳,可不止升一级,说不准都能连升三级了。”
王婆子听到两个儿子的话,一时间停下了手里的活,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放下手里的活计,便出了门。
*
肖辰瑞随宋里正到的时候,宋里正家已经准备了一桌子的农家菜。
宋里正引着人到了正堂:“肖大人,家中饭菜粗糙,您可千万别嫌弃。”
肖辰瑞看着桌子上摆着的菜,摆手道:“宋里正说的哪里话,这桌菜看着就不错,让你们破费了。”
寒暄过后,宋里正叫了两个儿子过来陪酒,这人才刚坐下,就听到院外在人走了进来。
宋里正听到动静,起身往门外看去,这一看,是族长和几位族老一起进了院。
宋里正之前不是没想过请族长和族老们,只是族长之前耍威风,惹了肖大人很是不快,他要是把族长请来,就怕肖大人不悦。
可要是不请族长,光请了族老来,又怕族长有意见,想了想,干脆谁也不请,想着族长和族老们知道了也定能理解。
可万万没有想到,人家不请自来。
宋里正只得先跟肖辰瑞解释道:“肖大人,宋家的族长和族老们来了,您看?”
肖辰瑞之所以给宋里正面子,一是刚来这里扎营的时候,宋里正帮了他不少,二也是知道宋里正为人正直。
他可不想一顿饭在恭维声中度过:“我喜静,让他们回去吧。”
宋里正早就知道是这结果,只得告罪道:“大人先用饭,小的这就去把人打发了。”
宋里正说完,便抬步往外走去:“族长、几位族老,你们这是?”
那族长仗着年老,倚老卖老道:“你请肖大人到家里吃饭,为何不跟族里说一声?”
宋里正也被他这话气到了:“我请肖大人到家里吃饭,为何要跟族里说?”
那族长觉得宋里正没给他面子,气的抬手指着宋里正道:“这是西里村,是我宋家的族地,你说为何要跟族里说?”
宋里正生怕屋里的肖大人听到这话,低声怒道:“宋氏族地,不也是朝廷的地盘,族长,您这是又想在肖大人面前耍威风?”
那族长身后的几位族老赶紧打圆场道:“我们过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陪着肖大人一起喝杯酒,赔个罪。”
外面的说话声音,屋里听的清清楚楚,肖辰瑞有些恼火,起身到了门外:“诸位请回吧,我在此处的差事已经办完,今日到里正家用餐,也只是因为私交不错而已,跟西里村没有关系。”
这话一出,相当于是打了族长和族老们的脸,让院里的人顿时都脸色难看了起来。
他们是收到隔壁王家婆子报信,才赶过来的,其实也是想着,怕有好处让里正一家独战了。
可没想到这肖大人,竟然这样说,让他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在院里尴尬极了。
第1308章朕要让它载入史册
宋里正见肖大人都亲自出来,可见是自己办事不利,干脆也沉了脸:“明日肖大人就要回京,正如肖大人说的,是因为私交才来家里吃顿便饭,大家还是请回吧。”
宋氏族老不敢惹肖辰瑞,却是咬牙对宋里正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不打扰了,不过,你这样不为村里着想的里正,不要也罢。”
宋里正气的脸都黑了,随即也来了火气:“怎么,你还想罢免了我?”
那族长轻‘哼’了一声:“你可别忘记,马上要到下一届选举了,你这样不为族里着想的里正,族人选你有何用?”
说完,对着跟来的族老们道:“你们也都听到了,人家不愿意让咱们掺合,还留下来做什么?”
说完,气势汹汹的转身离开了。
肖辰瑞看这些人当着自己的面,就敢威胁宋里正,深邃的眼眸里全是嘲讽:还真是什么话敢说出来。
宋氏族长想让宋里正服软,可走出很远了,还没有听到宋里正的挽留声,小声嘀咕道:“你给我等着。”
声音虽小,但院里站着的辰瑞却是听的很是清楚,心想:这人还真是把自己当颗葱了,这是连他这个朝廷命官都不放在眼里了。“
宋里正打发走了人,这才抱歉道:“肖大人,让您见笑了,咱们快屋,饭菜要凉了。”
宋里正刚才就想好了,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这里正连村子里的事,都要受族长和族老们的干涉,那还不如不当。
没办成的事情,肖辰瑞自然不会先承诺什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觉得宋里正人品很好,所以这西里村的闲事,他管了。
一顿饭吃的还算热络。
等肖辰瑞回到住的地方,直接修书一封,派人送到了西里村所属的县衙。
*
宫里,各位宗亲及家眷陪着宫里的主子们用了午膳,便各自散开,只等着进宫参加中秋晚宴的官员和官眷们了。
圣上陌言斌因为心情好,便贪杯多喝了几杯,这会正晕乎着呢。
景睿不放心,亲自把人扶了回来。
结果就听父皇小声道:“儿子,我高兴,真的,渭河的治理,朕要让它载入史册,让后人知道,渭河是在朕的执政时期被治理好的,高兴,真的好高兴。”
景睿还没回话呢,圣上陌言斌人已经睡了过去。
景睿能理解父皇的心情,把他安顿好,这才回了东宫。
云依见他回来:“父皇没事吧?”
景睿嘴角勾起一抹笑:“没事,渭河水患的事情解决,父皇心里高兴,这才多喝了几杯,我已经吩咐过,让他们给备醒酒汤了,等父皇醒了,喂他喝一些。”
云依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景睿:“喝口茶,你还是回书房吧。”
景睿明白云依的意思,因为一会要有官眷过来拜访,他留下来确实不合适:“我知道了,柏哥儿他们人呢?”
云依笑道:“今日交了不少朋友,和他们一起玩去了。”
景睿喝完杯中的茶,刚把茶杯放下,就听到有女眷说话的声音传来,景睿在云依头上落下一吻:“别累到自己,不想应付了,就让她们到保和殿那边待着。”
第1309章中秋宫宴
云依笑着摔着他的后背:“知道了,你就放心吧。”
景睿扭头又说了一句:“实在烦了,就把人都打发到长乐宫去,别委屈了自己。”
云依听了这话,在他后背轻捶了一拳:“你这话要是让皇祖母听到,怕是得心酸。”
景睿轻笑着:“没事,皇祖母最是喜欢热闹,我这是拐着弯的孝敬她老人家呢。”
说着话,两人已经到了门口,已经能看到过来的女眷。
景睿收了脸上的笑,冲云依点了点头,这才抬步从另一边离开。
他刚消失在拐角,那些女眷也走到了近前:“见过太子妃。”
云依笑着看向众位夫人、小姐,叫了起:“世子夫人,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
孙国公府世子夫人曾文琴听到太子妃的话,淡笑着走上前:“前些日子,我母亲重病,我回府侍疾了,前几日才回了京?”
几人说着话,往花厅那边走去:“如今曾老夫人可是好些了?”
世子夫人轻点头道:“好多了,臣妾谢太子妃关心。”
云依莞尔一笑:“咱们之间,无需客气。”
自打之前孙国公府世子夫人帮忙之后,和云依的关系一直处的不错,现在胆敢有人说云依一个不是,不用她出手,孙国公府世子夫人就能带着她那些手帕交搞定。
之前因为路紫妍的事,还觉得这世子夫人也不是个省心的,可现在打交道多了,才觉得曾文琴这个人还真是个大气之人。
就路紫妍的事情,要是换作别的女人,怕是早暗地里把路紫妍收拾了。
虽说孙国公护的紧,但后院阴私之事多了去了,这位世子夫人也只是不喜路紫妍,可并没有对她暗地里下黑手。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太子妃这么给面子,自然是受到了众夫人、小姐的羡慕。
也算是太子妃身边的红人了,这待遇自然也水涨船高,一时间这花厅里除了太子妃,就属她风光。
这也让曾文琴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心里想着:以后定以太子妃马首是瞻,把太子妃的事当成头等大事。
正当大家聊的火热的时候,吕夫人柳素琴带着任文月走了进来,顿时花厅里安静了下来。
其实之前她们还凑在一起聊到了任文月和吕家。
今日是中秋宴,任文月刚嫁进吕家没多长时间,大家都在猜测今日吕夫人会不会带着她入宫。
毕竟任文月身份特殊,她可是已伏法的煜王世子的前世子妃,如今二嫁给了吕承峰,可偏偏这吕承峰也是运气不好,之前是宣王府的门客,跟在宣王世子身边做事。
如今宣王府的处境,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知道多少人想看吕家的笑话呢。
幸好任文月在娘家得宠,而任尚书很得圣上看重,任文月的身份虽不光彩,还架不住人家娘家给力。
公爹吕萧城是从三品,在京中也算官位不低了,可娘家父亲是正二品,这差距还是满大的,怕是柳素琴这个婆都不敢给任文月使脸色。
云依想到柳素琴的势力眼,再想到她如今的处境,不禁勾起了嘴角。
第1310章吕家人的心思
柳素琴之所以带着任文月过来,也是吕萧城下的命令。
如今吕府处境尴尬,虽说圣上没治儿子的罪,可明显态度上不一样了。
单靠任家帮忙,怕是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今日出府前,他跟自家夫人好一番交代。
柳素琴其实很不想过来,几年前自己和云依说过的话,还历历在目,是他们吕家先失信在先,如今再贴上来,就算是她脸皮再厚,也觉得拉不下脸。
可不来怎么办,如今自家老爷整日唉身叹气,儿子如今也赋闲在家,总得想办法度过眼前的困境,虽说是有些丢脸,可她还是愿意过来试试。
婆媳二人缓缓上前,福身行礼:“臣妾见过太子妃。”
云依一时想事入神,好半天才叫了起。
众人不知道太子妃和吕家还有渊源,只以为太子妃也跟她们一样,被吕家婆媳的出现扰了心神。
云依抬手叫了起,看向了任文月,云依其实很是欣赏任文月的魄力,这可是古代,敢于迈出那一步,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笑着开口道:“好久不见。”
任文月冲云依莞尔一笑:“太子妃的英勇事迹,真是让文月佩服不已。”
云依可不会觉得上战场的事情,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淡然道:“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孙国公府世子夫人听了这话,大叫一声‘好’,这一声先是吓了众人一跳,之后花厅里便全是叫‘好’声,这声声的好,不是出于恭维,是真觉得太子妃很了不起。
到了战场,不仅没拉太子的后腿,还和太子并肩作战。
之前可没少听人传太子妃的丰功伟绩,虽然也有不少人说酸话,可和太子并肩迎敌这事,却被人传成了佳话。
有人小声问道:“太子妃,您当时不害怕吗?”
云依收了脸上的笑,一本正经道:“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怕有用吗?如果不把人打怕了,北陌将永无宁日。”
之后有位夫人接话道:“太子妃,能跟咱们说说战场上的事吗?”
这大过节的,云依可不想把气氛搞坏:“今日是中秋佳节,咱们就不徒增烦恼了。”
随后笑着开口:“今年花匠花了大心思,在御花园的沁湖里培育了在南方才能看到的王莲,也是合该你们有眼福,要是这天再冷那么一点,怕是你们就错过了。”
孙国公府世子夫人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还有这好事,那咱们今日可得瞧个够。”
有她带着,现加上云依放话,很快一众人便被白薇送出了东宫。
任文月本还想和太子妃说说话的,可也知道眼下不是时候,只得临走时冲云依露出一个笑:“改日臣妾再来叨扰。”
云依点头算是应了。
柳素琴急得不行,自己这才来没多时,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出口,这怎么就要到御花园看什么劳什子的王莲。
那王莲的种子是云依给的,她本就想着用这王莲来讨喜头,所以偷偷在种子上下了心思,否则以如今北方的温度,怕早就没景可看了。
第1311章那可真是太神奇了
柳素琴的神色,云依自然看在了眼里,在心里一阵鄙视。
吕承峰是个好的,可架不住吕家夫妻都是势利眼,也幸得他们上门退了亲,否则有那样的公婆,怕是得呕死。
一众夫人、小姐随浩浩荡荡的往御花园去,
一路上队伍还在不断的壮大,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王莲。
这种荷花可跟普通的荷花不一样,等众人到达沁湖旁,看清湖里情景时,都被震撼到了,池中的王莲开着绚丽优雅的花朵,
碧绿的盘叶交相辉映,
真的美不胜收。
有在南方有幸见过的夫人,有些得意的和大家解释道:“之前随家里老夫人到南边探亲的时候,有幸随姑母到别家府上作客的时候见过一次。
听说那成熟的王莲叶片能承受半大孩子的重量,大家都叫它大力士。”
见大家都朝她看过来,又继续道:“不过听说这王莲花期较短,每朵花只开三天,每天颜色各异,可惜我也只是听人说而已。”
有人接话道:“那可真是太神奇了。”
只是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正好人群中有几位半大少年,听了之前的话,个个跃跃欲试。
想便做,正好湖边上就有,其中一个少年,直接迈步就踩了上去。
在人们的惊呼声中,
看着那碧盘因为受力不均,
直接裂了,那少年也直接掉进了湖里,
顿时湖边乱了套。
幸好,
云依提前就备了人守在湖边各处,就怕遇上有人落水,很快那少年就被人救了上来,人倒是没有大事,就是被吓的不轻。
这下,身下的那几个再不敢尝试了。
等那落水的少年被人送到客院后,随那些夫人一起过来的白薇朝远处的花匠招招手,这才大声道:“既然大家都好奇,不如找个人试下,省得再发生刚才的事情。”
那花匠点点头,让人拿了早就准备好的绒布过来,铺到另一个离岸边不远的碧盘上,然后又在中间摆了一块打磨光滑的木板。
这才在那些半大小子中寻了一位,仔细交代过后,叫了两个会武功的,直接架起已经盘腿坐在地上的半大少年,两人同时跃起,稳稳的把那半大少年放到碧盘中间。
因为受力均匀,
下面又没有伤到碧盘,那半大小子竟真的坐到了上面,
可把那小子得意坏了。
顿时,
岸上好不热闹,大家都稀奇的看着那碧盘上坐的人,各种问话也随之而来。
一开始那半大小子还很得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之前送他上来的人已经离开了,一下子急了:“我要下去,快来帮帮我。”
可他说了半天,也没人出现,不由的慌了,看向岸边的玩伴求助道:“快把我拉上去。”
他这话一出,那些人没伸手相帮,反倒是全部都往后退去。
之前他们可是看到了,这碧盘很容易破裂,他们可不敢,之前那花匠可是说了,这碧莲很是珍贵。
一时间,在碧盘上坐着的半大小子,之前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狼狈。
岸上有不少人起哄,让那小子如坐针毡。
看大家起哄的差不多了,白薇这才让人把人解救了下来。
这下大家是再不想有什么想法,不过今日大家算是长了见识,真不愧叫它大力士。
第1312章摊牌
云依让花匠不仅在沁湖里培养了王莲,还是不少别的品种的睡莲,就是想在中秋宴上图个喜庆,让大家看个稀奇。
这下大家都在传,这御花园连南方才能养活的王莲都培育成功了,这北陌的江山肯定更是稳如磐石。
吕夫人柳素琴,在离开御花园后,冲着儿媳妇尴尬的问道:“文月,你之前和太子妃关系处的怎么样?”
任文月是个聪明人,自打她进府,这个婆婆可没少出幺蛾子,要不是自己有手段,再加上娘家人硬气,怕是少不得受她的气。
出府之人,自己的丫环可是说了,婆母临出门时被公爹好一通嘱咐,虽没听清说了什么,但猜也能猜到。
之前,非要拉着她到东宫,如今又问自己这个,就差把想法说明了。
任文月摇头道:“关系一般,总共也没有见过几次面。”
柳素琴有些失望,不死心的说道:“今日寻了机会,多和太子妃说说话,你们岁数相差不大,定有许多共同话题。”
看儿媳妇没有回话,她有些不自然道:“府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如今别说是承峰,就是伱公爹都不受圣上和太子待见。
偏偏承峰之前跟在宣王世子身边办差,这事抹不去,可这关咱们承峰什么事,说起来,他也是受害者,要是有人能从中帮着在圣上和太子面前说几句好话,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这事,之前没少拜托你父亲他们,可也总不好因为承峰的事情,把他们牵扯进来,母亲这也是没有办法。”
任文月如今就想平平淡淡过日子,她现在巴不得吕承峰赋闲在家呢,那样他们夫妻才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可这话,她不能直接说出来,只得对婆母敷衍道:“儿媳明白了,会把这事记在心里。”
柳素琴听任文月应了,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婆媳二人没走几步,就见任夫人身后跟着几个儿媳妇,正和其他府上的夫人在前面的亭子里聊天,吕夫人看了一眼跟着身边的任文月,笑着走了过去。
任夫人一抬头,正好看到她们,笑着和柳素琴打招呼道:“亲家。”
叫完,便看向了柳素琴身后的女儿,招手道:“文月。”
柳素琴忙着和其他夫人打招呼的时候,任夫人上前拉过女儿:“这些天过的可好?”
任文月笑着点头:“承峰他待我很好。”
任夫人拍拍女儿的手,心里一阵欣慰:“那就好,那就好,本来还想让你嫂子登门探望你的,可被你父亲拦了下来。
你哥嫂们也劝我,说没几天就是中秋宴,定能见得着,这才没让你嫂子们过去。”
任文月撒娇道:“我也想母亲了。”
几个嫂子这时也凑了上来,大嫂笑看着小姑子:“看着气色不错,母亲这下该放心了吧?”
任夫人自然知道,大儿媳这是在打趣她这个当婆婆的,于是笑着说道:“她过的好,你们也能舒心不是。”
大儿媳妇笑着讨好道:“母亲说的是。”
就在任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了进来:“瞧这二嫁的新娘子笑的多开心。”
今日更新完,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亲们,新书【重生年代俏佳媳有空间】,已发预收藏,已通过投稿内签,有喜欢的小可爱可以收藏一下,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313章大家都看着呢,你可别想讹人
一句话,让亭子里的人都变了脸。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了来人。
任文月认识这走进来的女人,正是前礼部尚书张世栋的夫人段红珊。
如今张世栋被圣上降了职,而接替张世栋礼部尚书一职的人正是刚才和母亲在亭子里相谈甚欢的现礼部尚书司维宏的夫人任淑芬。
看来自己这是无端受了牵连,不,也不能这么说,母亲和礼部尚书的夫人任淑芬是闺中密友,从小就认识,而任淑芬还是自家父亲出了五服的同族堂妹。
张世栋夫妻怕是觉得是父亲在圣上面前帮司大人说了话,所以这才故意上来找茬的。
她正准备开口,就听到母亲梁婉莹冲段红珊直接开怼:“哟,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前吏部尚书夫人啊。”
段红珊本是看到现吏部尚书司维宏的夫人任淑芬在亭子里,这才想过来找茬。
可又怕别人说她故意针对,可怒火让她丧失了理智,惹不得任淑芬,便口不择言的说了那么一句。
只是她话说了,这才意识到,似乎任家更不好惹。
她还没有找到对策,就听到了任夫人的话,自打自家老爷被降级后,她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门了,就是觉得太过丢人。
可眼下被任夫人不留情面的说出来,她顿时就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忙伸手抓住了身侧丫环的胳膊,这才没让她晕倒。
小丫环看自家夫人脸色不太好:“夫人,您这是怎么了,可别吓奴婢。”
任夫人也不是个好惹的:“唉,大家都看着呢,你可别想讹人。”
一时间,亭子边围了不小人。
段红珊被丫环扶到了一边,赶紧为自家夫人找补:“夫人您先坐下歇会,是不是头疾又犯了,这可叫奴婢如何是好?”
任淑芬看到这情况,嘲讽道:“今日可是中秋佳节,可别没事找事,要是惹恼了宫里的主子们,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她太了解段红珊的性子了,可不想让任家因为自家遭到段红珊的算计,这才搬出了宫里主子们的名头。
段红珊听了这话,也确实歇了再闹腾的心思,也怕惹了宫里主子们不悦,再给自家老爷惹麻烦,毕竟今日可是宫里的中秋宴。
不禁后悔自己刚才太冲动了,不仅没有讨到好,还反被气道了,最主要是还被这么多人看了笑话,她觉得太丢人了。
*
云依收到消息的时候,摇头道:“那位张大人摊上这么个妻子,也是够倒霉的。”
白薇给自家主子倒了一杯茶:“听说这位张夫人之前仗着身份,没少欺负人,后来张大人被降职后,张夫人怕人笑放在,愣是好久没有出过府门。
没想到,这一进宫,就想找事。
可惜那任夫人也不是好惹的,听说对唯一的女儿,那可是当眼珠子疼的,哪能眼见着女儿被欺负不管。”
云依端起茶:“那位张大人的日子怕是中秋宴后会更不好过,就算任大人好说话,一旦涉及到任文月,怕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白薇点头道:“老祖宗的话可真不假,娶妻要娶贤,要不再大的家业也得败了。”
第1314章修复关系的良机
段红珊没事找事的桥段很快就被传扬了出去,不过处于事件中的几人也没有幸免。
众人旧事重提,又把张世栋被降职的事情翻了出来,还把这事和现任礼部尚书司维宏扯上了关系,甚至任家和任文月之前的事情也被扯了出来。
这让当事人很是生气,好在很快就到了晚宴的时间。
因为心情好,圣上陌言斌不由的就多说了几句,渭河治理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这对朝廷和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一时间,保和殿内人声鼎沸,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中秋宴自然少不得月饼,云依几天前就让御膳房开始准备了,月饼的口味是真不少,叫众人吃了赞不绝口。
只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等宫宴结束时,太子妃还在宫门口给众人准备了惊喜,每府一份宫中御膳房制作的月饼。
中秋宴过后,天气便凉了下来。
之前云提议的京城医学院,也选好了地址,趁着还没有上冻,便召集了大批工匠,轰轰烈烈的动了工。
这日,肖辰瑞也终是快马加鞭的回到了京城。
他回府没多久,云依便收到了消息:“终于是回来了。”
钦天监帮着选的吉日前几天就已经送了过来,云依看着纸上写着的几个吉日,轻笑道:“送信给丞相府,就说三日后,本宫亲自到府上跟他们商议婚期。”
边上候着的曲莲笑着应下:“肖大人这可是双喜临门。”
云依笑着点头,在心里想着:肖府也终于是要迎亲人进门了,等辰瑞受了封,肖家二房也彻底会改头换面,就是不知道祖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
而此时,肖家大房也知道辰瑞回京了。
肖辰辉今日到书肆送抄写好的书,这才听人说肖辰瑞回京了,也顾不上别的了,拿了银子就往回赶。
一进大门,就看到父亲正站在院子里:“父亲,辰瑞回京了。”
肖仁礼一听这话:“你说的可是真的?”
肖辰辉重重点头,应声道:“自然是真的,而且听人说,这次辰瑞回京,怕是用不了几天就要被朝廷封赏。”
肖仁礼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他是既盼着肖辰瑞好,可又怕肖辰瑞好。
肖辰辉是跑着回来的,还喘着粗气:“父亲,辰瑞回京了,肯定婚事也会被提上日程,咱们要不要趁着这次机会,到二房那边走动走动?”
肖仁礼皱眉道:“这事得让我好好的想想。”
肖辰辉一听这话急了:“父亲,这事可拖不得,现在祖母这个情况,肯定是帮不到他,太子妃在宫里,也不可能日日出宫,这可是修复关系的良机。”
两人正说着话,吕思怡也凑了过来:“父亲,辰辉说的没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厢房的房门打开了,肖辰旭冷脸看着他们:“要是还想过安生的日子,我劝你们还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吕思怡被气的不轻:“辰旭,你怎么分不清里外,总是和我们唱反调?”
肖辰旭不想让他们再惹事,便说道:“太子妃之前就请了在京的族老们议事,伱们就别想美事了。”
亲们,今日就到这里了,晚安!
第1315章发泄
肖仁礼听到小儿子的话,眼睛都瞪了起来:“你说什么?”
肖辰旭扫了一眼大哥和大嫂,确定他们也都不知情:“太子妃之前就请了肖家在京城的几位族老,商议过辰瑞的婚事。
而且肖府这段时间一直在修缮,如今怕是也快完工了,为的就是辰瑞回京随时都能成婚、摆喜宴。”
吕思怡尖着嗓子道:“祖母现在正病着,有些事情,总得需要女人们来操持的,咱们可是辰瑞的至亲之人。”
肖辰旭眼带嘲讽:“嫂子,收起你那些心思吧,大房和二房之间发生过什么,你不会全都忘记了吧。”
吕思怡有些心虚的低了头:“这都过去多久的事了,总提他做什么?”
肖辰旭冷眼扫向大嫂:“但凡有点羞耻心的人,都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话已说到,肖辰旭也不想再理他们,反正父亲也说了,等他成亲,新媳妇三日回门后,就分家。
他这些日子已经寻了一处小院子,和房主说好先租一段时间,等凑齐银子就买下来。
他不是不想现在就买了换成红契,是怕日后大哥、大嫂知道再找麻烦,还是等彻底分家了再说吧。
就大哥、大嫂的为人,有的事情不得不防备。
想到这,不禁又想到了太子妃给的银票,他是真不想收那些银票,可又拒绝不得,心里愧疚的很。
没再理院里的人,转身回了自己住的厢房。
吕思怡伸手指着已经关闭的房门:“父亲,我可是他的嫂子,辰旭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肖仁礼现在哪还有心思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一直想着辰旭说的话,太子妃之前请了肖家在京的几位族老商议肖辰瑞的婚事。
可族中的人竟然没有一人给他传话,那些人还真是势力眼,这是看太子妃对他们大房不理不睬,合起伙来给他脸色看啊。
他一时气急,便进了肖老夫人的屋里,看着整日躺在那里的母亲,没由来的心烦:“母亲,您也听到了吧,辰瑞人还没回京,太子妃就找了京里肖家的几位族老,把事情拜托给了他们。
虽说当年何氏确实做了对不起二房的事情,可到底我才是他们亲大伯,太子妃这么做,又何曾把您这位亲祖母放在眼里?
母亲,儿子心里难受啊。”
云依要是听到肖仁礼的这番话,怕是只会送他两个‘呵呵’。
肖老夫人虽人不能动,口不能言,但是她心是清楚的,其实她现在更痛苦。
原来跟着二房过的悠闲自得,可她偏偏吃用着二房的,还生怕大房日子难过,跟不上人,一而再的试探二房人的底线,这才彻底让二房几个孙子、孙女凉了心。
本以为就算是跟着大房没有之前生活优渥,可有那庄子和铺子在,生活不是问题。
再说云依和辰瑞、辰皓不可能看着她受苦,以后多少都会贴补她一些,大房多少也能沾着光,日子也差不了。
可怎么都没有想到,最后自己成了个累赘,想死都不成。
自己整日里需要别人照顾,孙媳妇每日过来都会辱骂她,要不是打了她会留下痕迹,怕是恨不得上手来泄愤。
现如今,她就是悔青肠子也没用,背地里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在笑她蠢呢。
肖仁礼也不管自己母亲听了他的话,会不会难过:“之前在北疆的时候,他们不是怕伱受苦,把你接走了,如今呢,你都躺在这里不能自理了,都没说接你离开,好好让人伺候你。
看看吧,现在除了你儿子我,再没有人收留你,之前他们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是真心的,你记住了。”
第1316章肖辰瑞回京
肖老夫人听到大儿子扎心的话,眼角流出了泪,心想:自己这个样子,还不如死了的好。
可她连寻死都做不到。
如今孙媳妇怕她出事,被太子妃追责,每日不会多喂饭,但也不会不给喂饭,不吃还不行,各种语言侮辱,她真的是身心俱疲。
现在听到大儿子说,辰瑞马上就要回京,太子妃也经请肖氏在京的族老们商议过婚事的细节,那自己可不能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这怕是自己最后能为二房做的事了,就当是赎罪吧。
可不,她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了,那辰瑞的婚事就又得搁浅,到时候,自己怕是得遗臭万年。
肖仁礼在母亲这里发泄了一通,心里是没有之前憋闷了,可看到母亲眼角的泪,又自责了起来:“母亲,是儿子的错,不该在您面前说这些话。
这辈子儿子让您失望了,到了如今这把年纪却是一事无成,他们说的没错,我确实就是个没出息的。”
说完,转身头也不回的往屋外走去。
*
另一边,肖辰瑞回府后,匆忙洗漱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就进了宫。
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御书房:“微臣见过圣上。”
圣上陌言斌叫了起,带着笑意打趣道:“回来就好,太子妃可是命人把肖府修缮一新,就连吉日都让钦天监帮着选了好几个,就等着你这股东风回来了。”
不用圣上说,肖辰瑞回府时,已经注意到了,府里各处都重新刷了油漆,一派喜庆之色,不用想都知道是为了他。
肖辰瑞脸上起了红晕:“确实是让姐姐费心了。”
圣上陌言斌起身到了肖辰瑞身边,抬手拍拍他的肩膀:“你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虽然早早没了父母,但你有一位别人比不了的姐姐。
她是个聪慧的,虽疼伱们,但不溺爱你们,这些年应该没少用心培养你们,这才是真正的为你们好。”
肖辰瑞点头:“圣上英明。”
这话题一带而过,圣上陌言斌就和辰瑞说起了正事:“如今你也回京,册封的圣旨明日一早便到肖府,肖府这可是双喜临门。”
肖辰瑞单膝跪地:“谢皇上圣恩。”
陌言斌伸手虚扶了一把:“一切都是你该得的。”
等肖辰瑞站起来,圣上陌言斌继续道:“这几日舟车劳顿,到东宫见过你姐姐,早些回府歇息,接下来你便安心准备成婚的事,朕准你成婚陪着妻子回门后再上差。”
肖辰瑞没有拒绝圣上的好意:“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圣上陌言斌豪爽的笑了起来:“到时候朕也上门讨杯喜酒喝。”
肖辰瑞拱手道:“欢迎之至,那到时候臣便恭迎大架了。”
从御书房出来,肖辰瑞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他实在是太想念那几个外甥了。
而云依得知肖辰瑞进宫的消息后,便命小厨房做了不少辰瑞爱吃的菜和糕点,这会正和白薇说着:“白薇,你再跑一趟,看看人到哪里了?”
白薇还没来得及回话,曲莲便快步走了进来:“禀太子妃,肖大人已经往这边来了。
第1317章你们在说什么,我也想听
云依听了曲莲的话,赶紧吩咐道:“把小主子们带过来。”
她话才刚吩咐完,就听到烨哥儿的小奶音传了进来:“母妃,是不是舅舅回京了?”
云依看了过去,烨哥儿正一把扶着门框,一只脚努力的迈过门坎,半边身子了都进了,却又停了下来。
云依不明白为什么烨哥儿为什么不动了,正要开口问,见烨哥儿扭头冲着开的方向喊:“大哥、小妹,你们快着些。”
说完,这才先一步进来,可并没有往云依怀里扑,而是等在了门口。
韵姐儿也像烨哥儿那样,先迈了一条腿进来,可因为三人属她个头小,每次过门坎时总要多费些时间。
一旁伺候的宫婢一开始还想上去帮忙,可都被小家伙们拒绝了,非得自己来。
就看到烨哥儿走到了韵姐儿那边:“妹妹,别怕,二哥拉你。”
柏哥儿听了直接翻了个白眼:“烨哥儿,别动她,让她自己进,你可别再把她拉倒了。”
韵姐儿很是费了半天劲,才顺利跨过门坎,还笑着拍了拍手:“唉呀,终于进来了。”
完了,这才冲着云依小跑了过去:“母妃,舅舅真的回京城了?”
云依笑着把女儿抱了起来:“这么想见伱舅舅?”
韵姐儿搂住云依的脖子:“嗯,小舅说,等大舅回来就可以娶婉悦姨了,到时候婉悦姨就是我们舅母,别人就抢不走了。”
云依笑了起来:“这话可不能在外面乱说知道吗?”
这话要是传出去,一怕两个新人不好意思,二也怕有心人胡编乱造、加油甜醋,再起什么风浪。
只是她这放才说出,就听到肖辰瑞的声音传来:“你们在说什么,我也想听。”
烨哥儿看到走进来的肖辰瑞:“大舅,你真的回京了?”
肖辰瑞接住冲过来的烨哥儿,抬脚进了门,俯身把一旁的柏哥儿也抱了起来:“有没有想大舅?”
烨哥儿他们虽说嘴上经常提起大舅,可到底是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肖辰瑞,略感生疏。
烨哥儿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趴在了辰瑞肩头,小声道:“想。”
云依看他那个样子,笑出了声:“哟,我们烨哥儿还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烨哥儿听到自家母妃这样说,伸手搂住了辰瑞的脖子:“才没有。”
柏哥儿看着辰瑞道:“大舅,放我下来,两个人太沉了。”
肖辰瑞没听:“你们才有多重,大舅抱的动。”
云依自然是知道柏哥儿的意思,帮着解围道:“辰瑞,放他们下来吧,我让人泡了茶。”
肖辰瑞听了云依的话,把两个外甥放到了地上,看向韵姐儿:“韵姐儿,之前你们在说什么?”
没想到关键时候,韵姐儿是个胆子大的,直接把之前说的话给重复了一遍,这记性可真是好,一字不差。
韵姐儿把话说完,肖辰瑞没好气的道:“看来皓哥儿最近闲得很。”
云依白了肖辰瑞一眼:“要不是看在你是他亲哥的份上,人家皓哥儿还懒得管呢,你可别不识好人心。”
第1318章商议
肖辰瑞笑了起来:“姐姐,我回来了。”
说完,从云依手上把韵姐儿接了过来:“韵姐儿,有没有想舅舅?”
韵姐儿顽皮一笑,学着母妃跟他们开玩笑的话:“想,想的都快想不起来了。”
她这话刚说完,就引来了一阵大笑。
这时景睿大步走了进来:“辰瑞,回来了。”
肖辰瑞抱着小外甥女:“见过.”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景睿打断了:“又没外人,不必多礼。”
等大家都坐下,景睿这才说道:“回来还没有用过餐吧?”
不提还好,这一提肖辰瑞肚子直接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云依笑道:“看来被我猜到了。”
忙转身冲木蓝吩咐道:“把小厨房做好的饭菜送到小花厅,我们随后就到。”
木蓝应声道:“是。”
云依把桌子上摆着糕点往景睿那边推了推:“要是饿了先吃块糕点垫吧垫吧。”
肖辰瑞也没有跟他们客气,就着宫婢给倒的茶水,吃了两块糕点,这才让胃舒服了一些:“回府洗漱了一下就进了宫。”
云依见木蓝进来,就知道饭菜已经摆好:“走吧,到小花厅先用膳,有什么事咱们一会再说。”
众人移步小花厅。
当肖辰瑞看到桌子上摆的菜色时,心里顿时一暖,基本上都是他爱吃的菜,这么快就能送上来,说明姐姐在得了他回京消息时,就让人开始准备了。
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谢谢姐姐、姐夫。”
他没有再多说,姐姐为他和皓哥儿做的,他们兄弟一定会牢记在心。
云依和景睿自然也发现了辰瑞的不对劲,但谁没有说出来。
等用过饭,肖辰瑞又和外甥们玩了一会,这才让三个小家伙对他没了生疏感,一时间,四人玩的还挺高兴。
云依让人重新泡了一壶茶上来,这才对柏哥儿道:“柏哥儿,带烨哥儿和韵姐儿去午休。”
柏哥儿知道父王和母妃有话要跟大舅说,麻利的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
见孩子们离开,云依这才说道:“来,过来喝些茶,这茶对身体好,你尝尝,要是喜欢,带着回府。”
肖辰瑞端起来看了一眼茶汤,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这才轻轻抿了一小口:“汤色纯正,入口清爽,这茶确实不错。”
云依就知道他会喜欢:“出宫的时候,给你带些,你先喝一阵子,感觉下身体有没有变化。”
茶的事说完,木蓝也从云依自己的小书房取来了钦天监前些日子送来的吉日:“辰瑞,这是钦天监之前给选出的吉日,最近的一个吉日是下月初九,伱觉得如何?”
肖辰瑞想了一下,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姐姐已经把一切准备好了,也无需自己再忙乎:“那就听姐姐的。”
日子就算了是定了下来。
云依这才说道:“祖母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她如今的身体也不易再折腾,就安心让她在大房那边养病就好。
到时候肖氏在京城的族老们都会过去,有他们出面帮着招待客人,定不会出差错。”
今日更新完,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第1319章邵家的态度
肖辰瑞自然明白姐姐的意思,点头道:“出宫后,我便先去大房探望祖母。”
云依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大房那边不管说什么,你都不必理会,成婚的时候自有肖家在京的族老们出面,女眷们该出面的事情,也已经安排给了二堂嫂,她会看着安排的。”
这些事情说好,肖辰瑞抬头问道:“丞相府那边,还需要做什么吗?”
景睿这时接话:“前几日我便和你岳父说过,等你回来,一起到丞相府走一趟,有什么事情到时候再商定。”
肖辰瑞感激道:“让姐夫费心了。”
景睿轻笑出声:“这出去一趟,倒是跟姐夫客气上了。”
想到之前和父皇说的事,又接着说道:“封赏的圣旨明早应该就能到肖府,你安心便好。”
肖辰瑞倒是不担些这些,几人又聊了一会渭河的事情后,云依见时间也不早了,这才开口道:“今日就不留你在宫里用饭了,有的事情还是要做个面子工程的。”
肖辰瑞知道姐姐说的是什么:“好,我出宫就走一趟。”
云依叫了门外的白薇进来:“准备几包糕点和水果送过来。”
白薇应声去办事。
肖辰瑞趁着这时间:“姐夫,那丞相府咱们什么时间去合适?”
景睿看向云依:“自然是越早越好,看你的时间。”
肖辰瑞想着到丞相府能见到心心念念的人,心里一阵荡漾,见姐姐和姐看过来,轻咳一声:“那不如就明日吧,正好商议完,还能给他们多些时间准备。”
景睿没有意见:“行,那明日我们陪你走一趟。”
云依看没出息的弟弟脸红了,笑着帮他解围:“你离京这么久,除了祖母、外祖母那里,自然也该到丞相府走一趟,这是礼数。”
肖辰瑞听了姐姐的话,点头道:“明日从丞相府离开,便到唐府看望外祖父、外祖母。”
想到一会要到大房那边,肖辰瑞看向云依:“姐姐,祖母如今这个样子,邵家舅爷他们就没有说什么?”
云依听到问话,想到邵家的人,其实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祖母出事的前几日,大舅爷随舅祖母出了远门,去探望舅祖母远在冰城的弟弟,听说是病的厉害,去送最后一程,至今还没有回京。
二舅爷知道祖母中风后,是带着邵府的人过去了一趟,不过怎么跟大房说的,我自是不知道。”
其实,她是知道当时邵家人和肖仁礼说的话,只不过她不想说。
邵家二舅爷看到妹妹躺在床上成了那个样子,他不是不生气,可妹妹做的事情他也清楚。
为了那个不争气的大儿子,愣是拿二房的银子贴补大房,虽说二房确实不缺那点银子,可事不能那么做,就是因为他们这些当长辈的偏心,才让肖仁礼总想着不劳而获。
当年肖府没出事的时候,府里的那些产业,大部分都是二房的仁谨添置的,可府里的所有开支却是大房管着,偏偏仁礼的媳妇何氏还是个斤斤计较的。
要不是二房夫妻不在乎那些事情,怕是早就针尖对麦芒,斗的你死我活了,哪还能任由大房横行府里,偏自家妹妹、妹夫还觉得家和万事兴。
现如今说的好听是和长子生活在一起,其实还不是二房不愿意再让她拿二房的银钱,补贴大房这个无底洞了。
可娘家人能说什么,能找太子妃和二房那兄弟二人去理论吗?
肯定不能,人家做的并没有错,之前好吃好喝的供着你,那是因为她大儿子没在身边。
如今大儿子回了京,妹妹也为他铺好了路,又是铺子,又是庄子的,更别说如今二房仁谨都没了,合该由长子来养老,谁都不能站出来说二房做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