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天佑很坚持
天阔还真是没办法立即做这个决定,这可是大事啊,刚刚子康要去南边闯荡,他其实也有些惊讶,不过立马也就接受了。
可是天佑不一样,他自己是外面捡来的,到底不是顾家的血脉,爷爷奶奶和爹娘虽然不说什么,也待他是亲生的一样,可到底是有些分别的。
天佑考中功名,和他考中,当然是有区别的呀。
明知道家里人会伤心,会失望,他还怎么帮着天佑说这些话?
而且天佑还不愿意把原因说出来。
他们兄弟二人在路边站了许久,天阔也问了好几次,天佑就是不愿意说,也很坚持,一定要这么做。
天阔也拿他没办法了,最后问了一次,“你确定真的要说这些话,爷爷奶奶会生气的。”
天佑点头,“我很确定,我也不会后悔,哥,我只求你帮着我说话,别的你就不要问了,我有我自己的原因,以后你就知道了。”
天阔想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既然你想这么做,你也想让我帮你,那我便帮了,只是因为你是我弟弟,我不赞同,可若是你真的想这么做,我也支持你,家人就是该如此,对不对?”
天佑眼睛都红了,立马别过头去,小声的说了一句,“哥,谢谢你。”
他们兄弟二人在外面把事情商量好了才回家去,情绪都有些低落。
进了门就遇到了朱氏,朱氏笑着说,“怎么这会儿才回来啊?天都快黑了呢,还以为你们又要留在林家吃饭,快进屋吧,饭菜都已经摆上桌了。”
天阔说道,“这几日爷爷都很高兴,一会儿你先别开口,等把饭吃得差不多了再说吧,要不然这顿饭都没人能吃好了。”
天佑点了点头,“嗯,我记下了。”
他们两个人沉默的进了屋里,大家坐在一处把夜饭吃了,快吃完的时候,天阔才忽然提起了刚刚在林家的事。
顾平章有些可惜的说道,“子康,多好的苗子啊,若是念书,必定大有一番成就,不过他愿意这么做,他家里人也都同意了,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王氏倒是说,“各人有各人的志气,子康就喜欢这么做,天底下这么多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考科举当大官是好事啊。”
等把桌子收了,天佑这才说道,“爷爷奶奶,我也想跟着子康哥一块儿去南边儿。”
顾平章边问他,“你也去南边儿,那你什么时候念书?下一次可就轮到你参加科考了,哪能这么胡来,你想去南边看看以后有的是机会,这几年可不能乱跑。”
天佑直接跪在地上,顾平章和王氏都吓坏了,王氏赶紧去扶他,天佑却不愿意起来,天阔在旁边没什么反应,王氏一看就知道他们有要紧事要说。
天佑把刚刚跟天阔说的那些话全都给说了出来,顾平章还真是气得不轻,一时之间都喘不过气来了,王氏赶紧给他顺着气。
“天佑,你这是说什么话呢?你爷爷一直盼着你考科举,光宗耀祖,你这突然之间就说要出去做买卖,你已经这么大了,哪还能说这些孩子气的话?快起来!”
天佑摇头,“我才不是孩子气,爷爷奶奶,我真的是这么想的,我就想跟着子康哥去南边儿,我不想念书了,也不想参加科考,我刚刚都已经跟哥说明白了,考科举的事就让他去吧,哥的脑子比我好用,他一定能考个好功名回来,我一直都不爱念书,爷爷奶奶也知道。”
“我那么晚了才去上学,就是不愿意待在学堂里,我学得好,那是因为怕你们生气,我知道我只要学得好,你们就会高兴,所以才努力的去学,可是我不喜欢啊,我就想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的,现在既然子康哥要出去,我就想跟着他一块儿,还求爷爷奶奶成全我。”
顾平章和王氏总觉得他是孩子气,毕竟先前都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就这样了呢?
这屋里动静太大,其他人也都进来了,听到了天佑的话,所有人都十分震惊。
顾泽林说道,“天佑,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你还不快起来,看把你爷爷给气的,这样的话不许再说了,天阔快,拉着他回屋里去,让他自己好好想想明白。”
天佑说,“我已经想得很明白了,只要你们不答应我,我就一直跪在这里,爷爷奶奶,这才是我想做的事,我真的不想科考,不想做官,你们就成全我吧,让我跟着子康哥出去看看,每年我都会回来的,不会一直在外面,让家里不知道我的消息,哥念书比我厉害,他一定会有出息的,他也是顾家的子孙,爷爷不经常这样说吗?”
顾平章说道,“你们兄弟二人当然是一样的,只是一个人考中和两个人考中怎么能一样?你现在要是不科考了,这传出去,别人就该笑话咱们了。”
天佑说道,“爷爷,您怎么也怕别人笑话了?您向来就说,自己家把日子过好就行,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跟别人可没关系,要是爷爷也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和大爷爷又有什么分别?”
天佑竟然把顾平章和顾平勇放在一处比,顾平章又被气着了,这回连王氏都发火了,这话能随便说吗?也就骂了他几句,天佑却一点都不怕,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天阔这才说道,“奶奶,其实以我的立场,我是不方便插嘴的,刚刚在外面我已经劝了天佑很久,他像是已经决定好了,若是真的无法改变心意,爷爷奶奶不让他去,他心里一直想着,反倒是不好,若是爷爷奶奶愿意听我的话,我便说两句。”
“天佑现在想出去闯荡,我也不知他是因为什么,反正他也还小,他愿意去就让他去吧。”
“如果是两年之后,他发现外面没什么好的,自然也就愿意回来了,到时候再参加科考也还来得及呀。”
天阔只能是这么说了,若他是天佑的亲哥哥,是顾家亲生的,那他当然能多说几句,可现在都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哪还能随随便便的管这些事啊?他一定得把握好分寸才行。
第962章 同意
顾家一家子轮番上阵,个个劝他,天佑就是不改变心意。
他一直跪在地上,都快一个时辰了,顾平章终于开口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执意如此,爷爷也就不劝你了,你愿意去就去吧,就跟天阔说的一样,爷爷给你三年时间,若是你当真做出了点成就来,我便顺着你,如果三年之后,你还是跟如今一样,没有什么进步,那就听我的话,乖乖参加科考,考取功名,如何?”
天佑有些犹豫,他也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自己出去三年真的会变得有本事吗?
如果不行,还不是要走现在的路,可他如果不答应,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依旧只有一条路,他想好了之后,立马点了头,“爷爷,我答应您,就算不科考,我也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顾平章摆了摆手,话都不想说了,转身就去了屋里。
王氏坐在那儿,也想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这么操心又有什么用处啊?孩子有自己的心思,挺好的,总比那唯唯诺诺,做什么都得问别人的要好。
她问道,“子康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走啊,若是要跟着去,还得去跟林家商量呢,奶奶还得给你准备东西,跟你林家五叔一块儿出发,初八就要走。”
王氏算着日子,这已经只有两日了,她便叫了朱氏商量一下,这可是大事,出去就要一年才能回得来的,衣裳鞋袜什么的都给备足,也得备足银两,说是说出去历练,可孩子在外面也不能吃苦啊,家里得多心疼。
朱氏心里也难受着呢,让天阔带着天佑回去了,然后跟王氏一块儿商量了许久,该备什么东西都商量好了,这才各自回去歇歇。
这晚上,顾平章夫妻俩和顾泽林夫妻俩都没怎么睡好,这几日高高兴兴的,突然之间来这么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可算是晴天霹雳了。
他们说了之后吴氏有些愣神,怎么也没想到天佑竟然也想跟着去,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顿了顿才道,“二哥二嫂,说起来这事儿怪子康,想一出是一出的,我没想到天佑竟然也……”
王氏说道,“这哪能怪子康啊,这是他自己的想法,我们虽然是不太支持,可他执意如此,也不好再反对了,就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天佑要跟着看看,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吴氏说道,“你们既然已经同意了,我们这边当然没什么,两个孩子一起出去,还相互有个照应呢,到了那边也有老五在,不用怎么操心的。”
王氏点头,“那我就放心了,昨晚上我是挺难受的,今日也想明白了,这就是他自己选的路,反正我们也这把年纪了,还能有多少年活头啊?等我们闭眼蹬腿去了,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只有自己才知道,没必要那么操心。”
吴氏笑了笑,也是这么安慰她的,她们两个人倒是很快就想通了。
顾平章和林德正一样,都是没法释怀,男人的想法和女人还真是不太一样,考虑的更多的是家族的兴旺,家族的名声,两个老头子在屋里相顾无言,就那么坐了一上午,你叹气,我叹气,到头来也没说上几句话。
天佑得到家里人的同意还是挺不容易的,自己家里的情况他知道,跟林家可不同,家里指望着他和哥哥两个人念书呢,若是他们两个都考中了功名,爷爷奶奶才能真的高兴。
而现在,他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竟然决定出去做买卖,而不继续念书考功名了,不管将来挣多少钱吧,他们心里都会觉得遗憾。
可是他只能这么选,他也想这么选,他说的话也都是真的,他的确是不喜欢念书,不想念书。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为了让家里人高兴,现在他也想为自己好好活一回。
子康算是给他提了个醒,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这么做的。
家里人同意了之后,他就松了一口气,已经没多少时间了,这两日家里面一直忙着给他准备东西,出去一整年,这衣裳什么的少不了,大大小小的都得准备齐全。
虽然拿着钱也能买去,可哪有家里人做的舒心啊。
王氏和朱氏给他准备东西,边准备边抹眼泪,婆媳两人在屋里哭了不知多少回,可出去的时候都会擦干眼泪,装作没什么事的样子。
王氏安慰了朱氏好久,让她别哭,要不然孩子出门也不放心,一直念着家里,反正都已经做了决定了,何不如让他好好的在外面闯荡,现在好在是有人照顾,总好过他一个人出去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天佑这两日,跟家里人挨个道别,最后才到了顾平章那里。
他到了顾平章跟前,都不好意思说话,一直低着头,顾平章也不开口。
他们两人在屋里待了许久,顾平章才说道,“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子,你奶奶年纪大了,就爱操心,咱们家每一个人都在家里呢,时时刻刻都能见着,现在你要到外面去,过年才能回来,要是遇上事情,说不定还回不来,你让她如何安心啊?”
“你要出去,我也不拦着你了,这两日我也想明白了,你有那个本事也好,家里不能护着你一辈子啊,出去吧,只是一定得好好照顾自己。”
天佑点了点头,“谢爷爷体谅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家里人操心的,爷爷,做这个决定,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想这么做,有哥一个人念书就够了,他一定能考取功名的,你相信他,而我和他的性子不一样,若是勉强自己走科考的路子,最后做了官我也不高兴,还不如现在趁着年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顾平章也没多说什么,摆了摆手让他出去了,生怕再说下去就会反悔。
第963章 豁然开朗
天佑琢磨了许久,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用信封装了起来,还封了口。
临行前一晚,他将这封信交给了天阔,“哥,这封信你帮我收着,若是有机会见到……见到吴雨,就把这封信交给她吧。”
天阔眼睛都瞪大了,突然间意识到,抬起头来问他,“天佑,你老实跟我说,你和吴雨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你做这个决定,难道也是因为吴雨?”
天佑摇了摇头,“哥,你就别问了,现在我还不愿意说,没到时候呢,你只要相信,我想好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不是胡乱做的决定,这样就够了,你在家里好好的照顾爷爷奶奶他们,我在外面操心不上了,这封信也好好收着,不用刻意去找吴雨,有机会见到她的时候给她就行了。”
天阔知道他不愿意说,也就不再问了,点了点头,“那好吧,你到这会儿都不愿意告诉我,我也就不强迫你说了,这封信我会收好,也会依着你的话把它交给吴雨的。”
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共同语言特别多,这一晚上睡在一个屋子,说了好久的话。
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发,顾家人都起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早饭,然后顾泽林和天元天东天阔就拿着行李送天佑去林家,其实也没多少行李,就是他们舍不得,想多看两眼。
到了林家,这会儿林家也都已经起来了,在外面装车呢,林长青的两辆马车来的时候,一辆车装的都是给家里买的东西,回去的时候就得坐人了。
加了天佑和子康两个人,完全是能坐得下的。
子康的行李也不算多,到了外面不够的再置办就行了。
他们二人都准备好了,马车也已经套好,这会儿便要赶着上路了,要不然在天黑之前赶不到驿站。
这会儿两个孩子都还睡着呢,林长青抱着两个孩子上马车放好,然后又下来跟家里人道别。
天还是黑漆漆的,他们就要走了,车夫还打着火把,大家站在林家门口,看着那火光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这才收回了视线。
顾泽林说道,“这会儿还早呢,我们就先回去了,林叔,你们也回去再睡一会儿吧。”
林德正笑了笑,“起都起了,就不睡了,你回去可得多劝着你爹,这事儿他心里不知想明白没有,也怪我们家子康,突然想出这么个主意,倒把天佑也给带坏了,实在是对不住你们。”
顾泽林笑了笑,“林叔,您这是说什么呢,是那孩子自己想出去的,我们也不好拦着,还多亏了子康呢,要不然我们哪好意思让老五帮着照顾啊,就这样吧,我们先回去了。”
他们几人走了,林家众人也转身回了院子里,现在陈平和梦珊还没有走,今年可以走得稍微晚一些,也就只剩他们夫妻带着孩子在这里来了。
林长源和宣氏前两日就已经去了府城,虽说要过些日子才开门,可是这提前要准备的东西也有很多呢,容不得他们偷懒的。
家里人都看到了他们的辛苦,十分不忍心,可这做买卖就是这样,你都已经做起来了,就不能偷懒,要是想偷懒,还不如直接在家里过舒坦日子呢。
梦珊他们估计要正月二十左右才会出门,她还想着能不能等婉容从南边儿回来见上一面,她许多年都没见小姑姑了,小姑姑现在都已经成亲生子,她还想好好说说话呢。
这回回来除了子俊和思瑶,家里的人都见到了,这一走又不知道过年能不能回来,要是能见到婉容也挺好的。
子康和天佑跟着林长青去了南边儿的消息过了两日才传出去,等村里人都知道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走了。
这下子在村里可掀起了一阵风浪呢,毕竟子康都已经考中了举人,立马就要去京城参加科考了,而在这时候,他却放弃了,跑去南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最关键的是,林家竟然也纵容他,真让他出去了,子康那孩子看着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真要是参加科考,那肯定是要做官的。
真是可惜了,要是自己家有这样一个机灵的孩子,肯定不能让他胡来的啊,林家也太惯孩子了。
让人更惊讶的是,天佑竟然也去了,顾家就那么两个孩子在念书呢,天阔虽然念得好,可那不是顾家亲生的啊,在大家看来,始终是不一样的,就算是考取了功名,也跟顾家没关系。
他们只能指望着天佑,而天佑还没科考呢,就跑出去了,这下子科考无望,顾家可一个读书人都出不来了。
有些人在心里惋惜,而有些人就幸灾乐祸,这两家人在村里太出风头了,他们家有些坏事也挺好的,要不然这好事儿全让他们给占光了。
林德正和顾平章都喜欢出去打望,在路上遇到村里的人还会拉着他们说话呢,说的都是让他们想开一些,孩子不懂事儿,不能惯着,他们太惯着孩子了,要是自己的话,就拿根绳子绑在家里,看他往哪儿去。
顾平章本来都没想通的,好端端的天佑突然跑了出去,听到外面的人这么说,他突然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要是真像这些人说的那样养着孩子,那孩子还不得恨透他呀?也不能说惯着,天佑都已经说了,那是他想做的事,他要是还拦着,那跟拿绳子绑着他又有什么分别?
这样一想,他心里彻底舒坦了,别人说什么他也不管,乐呵呵的。
林德正也是一样,没几日也就想明白了,见他们都没什么事儿了,那些说三道四的人也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一拳打在棉花上,人家反应都不给你,有什么意思啊?浪费口舌,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没多久就已经没人提及。
现在村里还有另外一件事呢,宣氏过年在家待了些日子,就把想开绣坊的事提上了日程,那几日她们妯娌几个走门串户的,去了不少人家坐,差不多也摸清了这村里手艺好的妇人有哪些。
第964章 新的生意
宣氏的想法是再多设计出一些新的花样子,做成他她们这个绣坊的固定绣品,别人可以从她们这里订购,主要是接大户人家嫁女娶亲的大生意,跟现在的差别其实不大,就是要让规模扩大。
她们只有这么几个人,一年到头下来做不了几件,就算是挣钱也有心无力。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做绣品的人多起来,顾家的几个年轻妇人也在跟着她们学,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可是人还是不够多。
如果能让村里这些手艺好的,都来她们这儿做绣品,这样一来,每年就能接更多的生意了,就算是要给其他人工钱,算下来也可以赚更多的。
这还让村里这些人家多了收入呢,现在林家日子过得好了,宣氏她们也想着让村里其他人过得好些。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只是林家越过越好,其他人跟以前一样,那难免会招人妒忌,久而久之也会给自家惹麻烦的。
如果能想出一些好主意来带着大家挣钱,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好了,这样一来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村里做绣品做得好的也大有人在,乡下地方,哪有个什么秘密呀,谁家的女人绣活儿做得好,只要问问就知道了,要是手艺不好的,找过来反倒是坏事。
她们几人商量了一下,就给定出了一些人,然后挨个去说,告诉大家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大生意一做就是做几个月,甚至半年,但是钱也不少,都是百两银子上下,林家也想大方一些,所以定出了三成的工钱,只要完成了一件绣品,拿到了钱就会分三成给绣娘。
如果是几个人一起做的,大家再平分,如果是一个人独立做的,那这钱就是那一个人的。
当然不能损坏绣品,毕竟这些原料都是人家自己提供的,要是损坏了还不太好办,都是些上好的料子,就算自己去置办也是要花不少钱的,说不定还买不到。
跟那些妇人说了,基本上都愿意干,只有两个人不太敢,就怕把那绣品给做坏了,到时候要让自己赔钱。
她们不愿意,宣氏等人也不会逼着,所以就只找了其他的八个人,有这些人在,今年就能多接上几件了。
她又告诉了周掌柜,让他多留心,周掌柜知道她们能多接,高兴得不得了,这样一来,他也能挣得更多啊,这是大好事。
生意上的事也不能口说为凭,当然还是要立下字据的,宣氏过年那几日在家就在忙这个事情,正好子康也在家,他们母子二人商量了许久,给定出了个契约,什么都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的,把那几人都叫到家里来,说清楚之后,她们都按了手印,这事儿就算是成了。
这件事情没有直接在村里说,但是要不了多久也会传出去的,所以过了大年之后,村里就有许多人在议论了,说是林家又折腾了新的生意,一年挣几千两银子呢,反正越说越玄乎。
正月里没什么活儿干,妇人家就喜欢凑在一起扯闲天儿,这些人都是没被林家找到的,心里就有些不平衡,在背后唧唧歪歪的,说的都是些不好听的话。
“我倒知道先前她们就在做些什么绣品,好像是卖出去的,也没人见过,反正还挺值钱的呢,不过我想着,再怎么样那也是针线活儿,针线活儿能卖几个银子呀?林家就是爱折腾,我听说他们还让人按了手印呢,你说这要是没挣到钱,反倒是被林家给坑了,岂不是还要赔他们银子?”
另一人说,“就是啊,我也听说要按手印呢,本来还想去问问的,一听这话立马不敢去了,我就怕别人坑害了我呢,都说这有钱人心眼儿多,林家以前是挺好的,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谁知道他们有没有什么坏心肠啊,还是不去凑这个热闹比较好,真要是被人害了,把我家里家底子都给赔进去,我家那口子非得打死我不可。”
她们正说着话呢,旁边一人经过,正是先前按了手印的。
她们见了来人,立马就拉着她说话,笑着问,“大牛媳妇儿,你前些日子去林家,跟他们商量的那绣品的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林家怎么跟你说的?给多少银子啊?”
这是挣钱的事,能随随便便的往外说吗?大牛媳妇儿也不是傻的。
摇了摇头,“现在还弄不明白呢,我又不识字,上面写的什么都是人家念给我听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让按手印我也就按了,现在你问我,我也说不明白。”
另一人就阴阳怪气的说,“啊,你弄不明白,你还敢按手印啊,也不怕别人把你给卖了。”
大牛媳妇儿笑了笑,“这有什么的呀,林家什么样的为人,咱们还不清楚吗?咱们村里多少人日子越过越好,那都是因为林家呢,人家现在到处挣钱,也不缺这点儿,何苦坑害我们呢?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家里又没几个钱,就算是故意让我按了手印,想骗我家钱,那也没几个银子啊,实在是没这个必要,这么一琢磨,也就觉得没多大事儿。”
其他人还是不舒坦,反正这事儿又没轮到她们头上,她们当然不愿意承认这是好事了。
又有一个人说,“不是说要让你们去林家干活儿吗?这大年都已经过了,怎么还没见你们去呀?是不是忽悠人的呀?”
大牛媳妇儿说道,“哪家人正月里还拿针线的,怎么也得正月过了才能干活儿的,反正自己又没往外拿钱,就算是最后没活儿,大不了就空欢喜一场,也不吃亏,婶子们啊,你们也是想着把日子过好的人,为何事事都要往坏处想啊,你要是什么都琢磨出个好处来,那日子过得才有奔头呢。”
她们拉着大牛媳妇儿说了一通,结果人家倒是没什么事儿,她们自己还被大牛媳妇儿给笑话了,心里十分不舒坦,一甩手,也回家去干自己的事儿了。
第965章 婉容回家
当然也有人是知道这事儿之后有些后悔的,先前怎么没听说啊,自己也想去试试呢。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手艺还过得去的,就自告奋勇跑到林家去说了,都已经找了八个人,已经不少了,哪里还能再找人啊?
刘氏便挽言谢绝了,“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还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子呢,万一把你们都找来,到时候却没挣到钱,你们不是要埋怨我们的吗?我们这几个人先试试看,做几年,若是真的好,以后想着大家,让大家都把日子过起来。”
只要有人上门去说,刘氏就是这番说辞,反正不可能再进人了,她说的也是实话,也是第一回做这事儿呢,万一没弄好,那可是得不偿失,还是先试试再说。
接连好几日都有人到林家去说,一直也没讨着好,之后也就没人再去了。
先前那两个拒绝了的人,心里还有些后悔,见大家都这么想去,心里就想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啊,万一这是个挣钱的买卖呢?那可是丢掉了一个好机会呀。
不过现在也没用处了,人家都不要人了呢,不过都已经这么久了,还没接到活儿,说不定这事儿也成不了,到最后是空欢喜一场呢。
其实刘氏那里都已经接到生意了,只是还有一些布料丝线没有送过来,一直都没有开工。
林家正月里动针线已经是常有的事了,先前宣氏不在意这个,吴氏也觉得无所谓,后来年年如此,也就没什么好忌讳的了。
正月里刘氏和秀容把自己先前绣的一件绣品给绣完了,交了工,这才开始琢磨着其他的。
那些个妇人从来没绣过这些花样,也不敢随随便便的让她们上手啊,起码都得下半年去了。
这事儿也是一开始就说定了的,她们不做绣品也就拿不到钱,如果接受不了,林家也是不会和她们签订协议的。
大家都表示能理解,干什么事儿都得先练练,那贵重的东西就是这么给她,也不敢绣啊。
反正林家布料和线都多,吴氏就说拿这些布料让她们练,在上面绣,做成荷包,香囊,绣帕什么的,还能拿到镇上去卖掉,卖来的钱也可以按着先前定好的三成拿给她们。
这样一来,自家的这些布料倒是有用处了,还挺好的呢。
就是这么多人,要是各自在家里绣也不太放心,万一出了错都来不及补救,可要是都在林家,也太打挤了一些,而且自己家的事也不想让外人知道。
吴氏就想着,反正山上也在修房子,何不如多弄些木料,把自家的房子往后扩一个小院子出来,以后要做绣活儿就在那里做。
这个想法倒是挺好,反正都已经动工了,也费不了多少心思。
林长富和林长贵忙着把山上的房子修完了,之后又买了石材木材,带着山上的几家人到自家来干活儿,没多久就把后院的房子也给修起来了。
村里人知道他们修后面那房子是为了让大家去做绣品的时候,也就知道这事儿林家是认真的,要不然干嘛还修几间房呢?
先前拒绝的两人心里更是后悔了,都是自家的男人没眼光,要不是自家男人说林家是骗人的,她们早就同意了,没胆子没眼光,就怕把绣品绣坏了要赔钱,那钱都让胆子大的给挣光了,哎。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了,现在林家山上的房子都还在修呢。
梦珊在家里又待了些日子,总算是等到了婉容他们从南边儿回来,婉容也回了家里来,在家住上两日,又要赶紧回去了。
吴氏一直都很关心婉容她婆婆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头一胎可生了个丫头呢,林文翰在的时候她当然不好问,私下相处的时候吴氏就问了她。
“你好好跟娘说说,你这回去南边儿是什么样的,他们家的人对你还好吗?毕竟这头一胎生了个丫头,我们再喜欢也没有用,还得她爷爷奶奶喜欢才行啊。”
婉容笑了笑,“娘,其实我是不在意这些的,去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他们要是因为我生了个女儿就不搭理我,对孩子不好,那我也当没看见,反正又不是常年待在那里,每年就过年的时候回去几日,这点我都忍不了,那还能做成什么大事了?”
“不过跟我想的可不一样,家里人都很是疼爱这个小家伙呢,这个抱了那个抱,这过年一直都在那边住着,孩子基本上就没放到过摇篮里,一直都让人抱着呢,我自己都没抱上几回。”
“结果可倒好,回来的路上也放不下,只要一放下就开始哭。”
吴氏听着她说那边儿都喜欢,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笑呵呵的说,“那挺好,只要她爷爷奶奶是疼她的,这就够了,你和文翰都还年轻,你们两个以后有的是机会,娘虽然不想说这话,可是这女人啊,就是不容易,怎么也得生个儿子傍身的,你看看你大姐,她就是最好的例子,原先我们家穷,没能耐,你大姐在她婆家受了多少的气?就因为她没生出个儿子来,是后来家里边儿好了,能护着她了,日子这才好了些。”
“去年得了一对双胞胎,现在你大姐日子就好过了,她那婆婆成日里对她喜笑颜开的,跟以前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我看着都觉得讽刺,可她倒觉得无所谓,我也懒得管了,只要她好好对待他们几个,我也就能安心了,你也是一样。”
“眼下文翰他爹娘虽然是没说什么,还挺喜欢这孩子的,可以得想着点儿以后,娘就盼着你生个小子出来,这儿女双全才叫好呢,你说是不是?”
婉容点了点头,没说话,其实是不太认同这些的,她一直觉得这世道对女人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就非得生儿子呢?难不成女人就没有用处了?
男人要是没有女人,能生得出来孩子吗?自己也是女孩儿,长大了倒是嫌弃生女儿了,这世上要全都是男人,那谁来生孩子啊?
第966章 进京
心里的理想和世道又是两回事,婉容现在也活明白了,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心里不认同,但是这世道就是如此,她又能怎样呢?
她娘说的话在理,她只能是点点头,心里那点儿不舒坦也压下去了。
在家待了两日,林文翰和婉容带着孩子走了之后,梦珊他们夫妻也带着孩子走了。
这样一来,家里这些个儿孙们又都走完了,吴氏跟去年一样,又盼着赶紧过年,其实说起来一年倒也过得快,家里的事情挺多的,忙忙这个,忙忙那个,很快时间也就过去了,一转眼间就能看到儿孙们回来,好好团聚些日子。
二月初天阔就要进京参加春闱,上一次没去参加,他一直都觉得遗憾,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发挥才行,考出个好成绩。
天佑现在去了南边儿,不打算念书了,现在他就得把天佑的那一份责任一起承担下来,好好考个成绩,光宗耀祖。
他虽不是顾家亲生,可现在他认顾家是自己的家,顾家人也认他,那他们就是一家人,没人能分开。
先前他想不明白,天佑跟他说了那些话之后,他也就想明白了。
这一次思其不陪着他去,先前思其本来是打算陪着他到京城去的,后来想着自己是个惹麻烦的体质,到哪儿都能遇上事情,还是留在家里的好,让天阔好好考试。
这时候还没到春耕,这得到三月里了呢,地里的活儿也不算太忙,而且顾家人多,也是忙得过来的,所以就由顾泽林陪着天阔去京城。
他虽不像林长源一样在外面闯荡过多年,可是他们二人关系好,林长源在外面的见闻许多都跟他说过,而且他又会些功夫,让他去是合适的。
天阔本来说自己去,不耽误家里人,毕竟乡下挺忙的呢,可是这么远的路途,王氏哪里能放心啊,说什么也要让人跟着的。
他们打算二月初六启程赶路,需要七八日功夫,等到京城的时候休整两日,也就差不多要考试了。
天阔先前都好好的,快要走的时候又紧张起来,一直以来期待着一件事,现在都到了眼前了,哪能不着急呀?
思其当然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原先自己参加高考的时候也紧张得睡不好觉呢。
她从小就喜欢跟她爸爸作对,她爸希望她考个好成绩,她就偏不,上高中的时候也不怎么用功,可是到了考试还是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紧张了好几天呢,好在最后成绩还是不错的。
思其每日都去陪着天阔,第二天就要走了,思其拉着他的手说了好久的话,“你只要放宽心,把自己知道的都答出来,这就够了,我相信你的本事,等你回来,家里就该商议着我们的亲事了,到时候我就嫁给你,你看怎么样啊?”
这对天阔来说可是最大的鼓励,他激动起来,笑着说,“就冲你这一句话,我拼死也得考个好成绩呀,其妹,你真的愿意嫁给我吗?你不是说还要在家里留几年?”
这话他都问过好几次了,始终是不确定,因为思其想做的事情很多,这些他都是知道的,如果思其真不愿意这么早嫁给他,他也不会强求,他就怕思其是为了安慰他,所以才这么说的。
思其笑了,“当然是真的,我说的还能有假了?嫁给你就嫁给你,反正又不吃亏,毕竟你可是这村里长得最好的了,我能嫁给你也是我的福分,对不对?”
天阔被她这话逗笑了,“你啊,真是爱说这些有的没的,这天底下女子那么多,可我只认你一个,娶到你才是我的福气,其妹,以后我一定会对你好的,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护着你一世安稳,疼你一辈子,你相信我。”
思其微微一笑,点头,“嗯,我等你。”
走的这一日,林家好些人都去送了天阔,天阔看着大家这么上心,心里更是坚定了,不能多想,要凭着自己的才学答出一个最好的成绩来,这样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关心他的人。
因为顾家林家这么多人在村口,其他人也好多围上来看热闹的,好些人都说了些好听的话,其实就那么回事儿,心里不一定是这么想的。
谁希望别人家的孩子考中啊,现在天阔都已经是举人了呢,这再往上考,那可了不得,是要做官的,这下子顾家也要出个做官的了,这两家在村里是越来越厉害,以后他们这些人还算什么啊?
这会儿虽然是笑意盈盈,可心里还想着,天阔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说不定到了场上,连字儿都不会写了呢。
等送了天阔离开,大家一起往回走,思其打算去山上看看,现在房子还在收尾阶段,她前些日子去看过,现在又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周好和周兴也很感兴趣,她们几个便一起到山上去了。
林长富和林长贵一直都在山上忙活,这些日子除了晚上回去睡觉,其他的时间都是待在山上的。
思其和周好周兴一起去了,林长富看到了她们,笑着说,“其儿,天阔走了啊?”
思其点了点头,“刚刚走,我没回家,直接和她们两个到这儿来看看,大伯,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啊?”
林长富笑了,“没什么要帮忙的,这马上都要修好了,你看看这房子怎么样,还是你爹有脑子,你瞧,他给计划得多好,我们按着他说的来修的呢,做什么都方便。”
思其笑着点头,的确是挺好,虽然她也提了不少的意见,可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商量出来的,堆粮食的仓房还给搭高了,这样一来就不会潮湿。
思其它们在这儿待了一会儿,看着大家干活儿,周万和李玉过来送水了,周万见到她便笑着问了句,“姑娘,我听我爹说,今日顾家公子离家去京城参加春闱,这是已经走了吗?”
思其笑着说,“刚刚走呢,我也许久没上山来了,就来看看,我帮你们吧。”
思其帮着她们一起倒水,周万挺好奇的,便多问了几句,李玉也一直都在边上听。
第967章 气派府邸
思其本来想去看看燕子和孩子的,可周万说孩子刚刚才睡着,这会儿逗着也不好玩儿,她就没去了,而是跟周好周兴去别处转了转,从另外一边下山,经过小溪边上看一下水,也就可以回家了。
等她们走了,周万又四处忙活,李玉也是一样,闷头做事,等终于闲下来了,李玉才说了一句,“顾家公子今日就去京城参加春闱了啊?”
周万点头,“是啊,就是今日出发呢,也不知道这一趟顺不顺利。”
李玉立马就说,“顺利,当然顺利了,听说去京城都是大道,不会遇上什么危险的,顾家公子学识过人,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回来。”
她笑了笑,又继续忙其他的了,周万看了她一眼,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也没多想,找着自己的事情做。
顾泽林和天阔费了将近七日功夫才到京城,一路上过了不少关口,辛辛苦苦才到了的。
先前姜氏就主动给林家来了一封信,让他们告诉孩子,去了京城直接找宋府,住在宋家就行了,这样行事也方便。
京城地方大,人生地不熟的,要是住外面客栈,说不得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没一个人问。
林家把这话告诉了顾家,顾家很是不好意思,但是这话也在理,他们便接受了,到了京城之后,顾泽林就向人打听宋府的位置。
这里的百姓在天子脚下,当然要比他们小地方来的见过的世面多,穿着也要更好呢,见他们一副乡下人的打扮,就有些不耐烦,问了一句,“你们找宋府做什么啊?那可不是一般人家,难不成还是你们家亲戚?”
顾泽林才不会这么说,只说是宋家从乡下买的山货,他们给送来。
那人笑着指了路,等他们走了才笑说了一句,“我就说嘛,还以为是宋府有什么乡下亲戚呢。”
另一人说,“没准儿还真有,我听说宋家有位少爷就娶了名乡下女子,名不见经传的,那地方我连听都没听过呢,也不知宋家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我还听人说啊,宋家那名小少爷长得可是很好呢,又才学过人,只是一直都没在京城,留在了宋家原先住的地方。”
旁边又有人开口了,“哎,这天底下什么样的怪事没有啊?你说的那事儿我也知道,估计就是一直待在小地方,也就认识了小地方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娶个那样的女人呢?实在是没脸面。”
“我还听人说啊,过年的时候好像还带着孩子回来了呢,只是没人见过,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得跟天仙似的,要不然怎么能把那宋家少爷迷得走不动道呢?”
“这要是早知道这么容易就能嫁进宋府,我也给我闺女好好想想法子了,样貌也是不错的,说不得还能嫁进宋府做少奶奶呢。”
其他人哈哈大笑,“那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事哪里是人人都能遇上的?人家运气好啊,你自己没那么好的运气,这怪谁去?只能怪自家的老祖宗不保佑啊。”
一行人互相调笑着,很快也就散开了。
再说另一边,顾泽林又问了几次路,总算是找到了宋府。
看到那大门的时候,父子二人都有些吃惊,门口那两座石狮子可不是摆着好玩儿的。
这石狮子并不是人人都能摆,一般人摆了那就是谋反,只有身份地位到达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在门口摆上一对石狮子的。
宋家的大门十分高大,朱红色,门上两枚铜柄,各处都十分的大气。
把马车停在门口,顾泽林都有些犹豫了,虽然林家说了,直接到宋府去找人就行,可这样的地方,一般人哪里敢靠近啊?他还是有些打颤。
天阔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人家,跟这个比起来,置阳县城里的大宅子就不值一提了,跟这个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可来都来了,还是得去叫门啊,都已经应下了,要是一直不来,人家说不得还要担心呢。
没事儿,要是有人赶,他们走就是了。
天阔去拍了门,很快大门就打开了,里面探出个头来,是门房的小厮。
天阔说道,“我们是从成督府来的,这是宋三夫人的手信。”
宋耀在宋家同辈当中排行老三,这个天阔是提前知道了的,所以这会儿就试着称呼姜氏为宋三夫人。
没想到他说了之后,小厮就明白了,接过了信件,微微一笑,“请等一下,小的先进去通传。”
天阔点了点头,和顾泽林继续在门口等着,父子二人小声的商量着。
天阔说道,“要是今日不能住在这里,咱们就去住客栈吧,来的时候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我没想着宋府竟然如此气派,住在这里压力还挺大的,生怕把别人的东西给弄坏了。”
顾泽林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呢,只是都答应人家了,总不好不说一声直接就去住客栈,咱们先等着回信儿吧。”
很快那名小厮就又出来了,这次把门打开,笑着说,“二位还请进去,三夫人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两人对视了一眼,有些疑惑,按理来说姜氏不应该在府城吗?为何这时候都还在京城?
随即又想,这才过了年没多久呢,估计是在京城要住些日子才会回去吧。
他们跟着小厮进去了,马车自然也有人给守着,到了里面,七弯八绕的,经过了好多地方,总算是到了一处花厅。
花厅里,姜氏和宋云馨都在那里,还有余下的几名妇人,他们都没见过。
就连姜氏顾泽林都只见过一次,天阔倒是见过好几次了。
他们先跟姜氏见了礼,姜氏介绍了之后他们才知道其他的人是谁,这其中一位是姜氏的婆母,也就是宋府的掌家人,另外两个分别是宋二夫人和宋四夫人。
他们来了这里也得跟宋老夫人见个面的,他们心里也明白,这也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见他们啊。
真要是不愿意,也是见不到人的,这还算是给他们面子呢。
坐下说了一会儿话,宋家老夫人就说自己头有点疼,想回去歇一会儿,其他人也就跟着她走了,余下了姜氏和宋云馨在这里。
第968章 安排住处
旁边没人了也好,方便说话,姜氏说道,“这两日一直念叨着呢,就说该来京城了,迟迟没有消息,还想让人出去打听打听。”
顾泽林说道,“让三夫人操心了,实在是不应该,我们来京城给宋府添麻烦,实在过意不去,刚刚和天阔商量,还是住客栈的好,要白费三夫人一番苦心了。”
听他说这话,姜氏并不意外,也不着急,笑着说道,“你们放心,宋府太大,人多,你们住着不习惯,我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别的住处,只是直接让你们过去怕找不到,所以才说来一趟宋府,一会儿我就让人送你们过去。”
宋府什么样的架势姜氏还能不清楚?就光是这大门都能把人给吓退,当然不愿意留在这里,她就算是宋家的儿媳妇,也是清楚这一点的,要不然她也不会愿意留在府城,而不愿意留在京城啊。
这一次她之所以留在京城,那是因为担心天阔,先前的那件事她还一直都记在心里呢,感觉很不好。
宋耀虽然是答应了她,不会轻易对天阔动手,可她总是不放心,要说是别人都还好,她只是当时不知道,可那是天阔,很林家有关的。
宋耀坐上如今的位置,要说手上没有沾杀孽,那是不可能的,可是这回的人跟自家是有关系的,她就不能允许自家的相公那么做,要不然以后怎么面对思瑶,怎么面对林家?
再怎么样,宋耀也会给她一个面子,只要她留在京城一直看着,天阔就不会有什么事。
她不让他们住在府上也是这个原因,一来是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怕他们太过拘束,住着不方便。
二来就是这府上不少人都是见过当今圣上的,若是让他们瞧见了天阔的样子,只怕还有别人要动杀心。
这高门大户关系十分复杂,这话外面的平头老百姓都知道,她身在其中又怎会不知呢?
刚刚知道顾泽林带着天阔来了,她正好在老太太那儿说话,一时兴起,老太太就要跟过来看看,她心里可真是捏了一把汗,就怕让老太太瞧见天阔的样子。
好在刚刚进门之后,天阔一直是低着头的,都是由顾泽林在说话,他毕竟是晚辈,不抬头也是有的。
老太太也没追问他什么,很快也就走了,估计是没看见他的样貌。
姜氏算是松了一口气,要不然这心里一直是悬着的呢。
这会儿顾泽林听姜氏这么说,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了,本来都想着不住在宋府,直接去住客栈,结果人家连这个都给他们想到了,地方都已经准备好,总不能不去。
想来想去,他只能是谢谢姜氏了,姜氏也没多留他们,立马就让人送他们去外面的宅子。
宋云馨也想跟着一起去,姜氏便让她多带了几个丫鬟,然后让她去凑热闹了,知道她想问乡下的事,这丫头一直都惦记着呢。
从宋府出去,弯弯绕绕的走了几条街,然后到了一处宅子。
领路的人恭敬的说,“顾家老爷,就是这个地方了,您二位就在这里安心住下,这是三夫人安排的,这地方十分僻静,公子备考也是很方便的。”
顾泽林只能再次道谢,宋云馨说道,“伯父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帮忙是应该的,要是你们来了京城,还住客栈,这传出去还说我们招待不周呢,先进去看看吧。”
到了里面,他们四处看了看,宋云馨这才问了天阔思其的情况,天阔跟她说思其一切都好,在家里也时常念叨着她,宋云馨总算是安心了,笑着说道,“我还当思其姐姐把我给忘了呢,要不是我娘一直把我拘在身边不让我乱跑,我还真想去乡下玩儿。”
“要不然我求求我娘,这一次天阔哥科考结束,我就跟你们一块儿去乡下吧?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都好久没去过了,估计林家爷爷奶奶都快忘了我了。”
天阔说道,“现在世道不安生,三夫人不让你到处走也是有道理的,等下一次你哥哥和嫂子要回乡下的时候,你便跟着一起,那时候不就放心了吗?”
宋云馨撅了撅嘴,“那还得等好久好久呢。”
不过她也是随便提一句,她当真是想去,但她也听话,只要姜氏不让,她也不会胡来的。
见他们安顿好了,宋云馨也赶紧回去了,没有在这里多待,到底他们二人是外男,她是宋家的小姐,这样在一处待久了,传出去也是不好听的。
也是姜氏惯着她才让她来,要是一般的娘亲,怎么可能允许女儿这样呢?
姜氏的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做饭洗衣裳的婆子,还有两名跑腿的小厮,生怕他们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等宋云馨他们都走了,顾泽林和天阔才在屋里说,“这回欠宋家的人情可大了,人家处处想得周到,我们可真是拒绝不了,这也是沾了林家的光啊,要不是因为林家,人家又怎么可能想着咱们呢?”
天阔笑了笑,“爹,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宋佳对咱们有恩,以后想着报答就是了,都已经在这儿住下了,咱们就安心住着,这地方僻静,的确是要比住嘈杂的客栈好得多,已经没几日了,我再看看书,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也别走远了,这地方我们不熟悉,不敢乱走的。”
“等以后我有出息了,一定带着家里人到京城来好好逛逛。”
顾泽林笑了,“好,爹记着你这话了,你安心看书,什么都不用操心,爹都给你安排好了。”
宋云馨回去之后就直接去了姜氏那里,她们母女二人一直都是住在府城的,这一次是因为天阔,所以姜氏才留在京城,也就没另外安排住处,而是母女二人都住在了宋耀住的院子里,
宋耀只有姜氏一名正妻,没有妾,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再温馨不过了。
姜氏和其他几位妯娌都合不来,平时也不怎么说话的,就待在自己院子里,和闺女说说话就行了,等天阔安稳科考,她也可以回府城去了。
第969章 为什么留府城
宋云馨一回来就把自己刚刚的想法说了出来,果然是遭到了姜氏的拒绝,跟天阔说的一样,让她跟着宋云轩他们一起到乡下去。
宋云馨笑了起来,姜氏倒是不知道她在笑什么了。
这丫头没达成目的,怎么还笑了起来了呢?
宋云馨说道,“娘,刚刚我在天阔哥跟前念叨,他也是这么说的呢,说是你肯定不答应,如今世道不安稳,也不让我乱走,让我跟哥和嫂子一块儿去。”
姜氏笑说,“你看看,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吧,你安心在家待着,过些日子咱们也就回府城去了,娘知道你不喜欢在这儿。”
宋云馨点了点头,“我是真的不喜欢,他们一个个的都跟我合不来,我也跟他们没话说,还不如跟我的丫鬟一起玩儿呢,我哥也是,非得把嫂子和我小侄儿带走,要是他们也留在京城就好了,有人给我作伴啊。”
姜氏戳了戳她的额头,“有人给你作伴了,你倒是高兴,你哥呢?他一个人在外面,妻儿都在京城,他能放心?好啦,过不了多久咱们也就回去了,到时候娘跟你一块儿去看他们。”
宋云馨往后一靠,摇了摇头,又说起府上这些兄弟,“娘,咱们这一次为什么要在京城待这么久啊?就算是要安顿天阔哥他们住下,交代底下的人不就行了吗?别人我们使唤不动,爹身边的人还能使唤不动了?为什么非得留在这啊?我真是不喜欢。”
“昨日云朗还嘲笑我呢,说是我待在小地方,没见过世面,还不如回京城来,都不像宋家的小姐了,我哥也不像宋家少爷了。”
“我就回他说,我干嘛要像宋家的小姐,我本来就是啊,我哥也是宋家少爷啊,这又改不了。”
“我就这么随便说一句,结果他就说我笑话他是姨娘生的,我哪个字说了他是姨娘生的?虽然他的确是,可我真是冤枉。”
宋云馨一边吐槽一边吃着水果,那样子把姜氏都给逗乐了,笑了,“人家怎么想,你怎么管得了?他是什么样的,自己心里不明白吗?你说了一句,他就容易多想,这也不怪你,他生气,你也别往心里去,咱们也不能跟人家一般见识是不是?”
“这次待在京城自有娘的道理,过些日子也就回去了,知道你不喜欢留在这儿,娘不也没逼着你去跟你那些兄弟说话吗?只是对你爷爷奶奶一定得恭敬些,到底是长辈,知道了吗?”
宋云馨点头,“这我当然知道了。”
她不是第一次问姜氏为什么这一次要留在京城,姜氏都没有告诉她,她也就不问了,去玩儿其他的。
这件事姜氏怎么可能让她知道呢?宋云馨跟林家的人关系格外的好,要是让她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十分崇敬的爹爹,要对天阔下杀手,以后她如何面对?
至于府上的这些兄弟,宋云馨跟他们合不来也是有道理的,从小见识的东西就不一样。
宋耀他们兄弟几人,就只有他一人不曾纳妾,只有一房正妻,一儿一女,疼两个孩子到了骨子里。
特别是宋云馨,简直就是他的宝贝,不管怎么疼都不够。
原先宋家就宋云馨一个姑娘,一家人疼得不得了,后来宋云馨几个叔伯不停纳妾,这几年倒是得了好几个孩子,宋云馨也不再是宋家唯一的小姑娘了。
其他的几个跟她就不一样了,要不就是姨娘生的,本身就没什么地位,要不就是正房生的,可也比不上自己的哥哥弟弟。
大家族难免如此,宋云馨的那些姐妹还很小,但是已经知道许多事了,知道她被爹爹疼爱,当然就十分羡慕,平时话里话外的都会带刺儿,那些话听着自然就不好听了。
现在那几个小姐妹都还小呢,还不能跟她吵嘴,就算是念叨几句,也是听自己身边的丫鬟婆子说的。
主要跟宋云馨吵嘴的还是那些个男孩子,不过宋云馨十分大气,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真要是回嘴了,就会怼得对方无话可说。
姜氏倒是不用担心她受委屈的,这丫头从小就被他们捧在手心里长大,这样要还受了委屈,那能得了吗?
宋耀别的事她不敢说,在护着自己妻儿这方面,他那几个弟兄没一个能比得上,她们母女,要是在宋家受了委屈,立马就告诉宋耀,肯定会给她们讨回公道的。
宋家家大业大的,家里做官的不少,宅子也十分大,所有人都住在一起,摩擦难免都有,人多的时候矛盾就多,可这谁受委屈,谁不受委屈,就得看谁在家里的地位高了。
宋耀在朝中的官位,他这几个弟兄没人能赶得上,所以他说话是管用的。
姜氏压根儿就不用担心她们母女被人瞧不上,就算是有人对她们不满,也只敢在私下偷偷的说,被人听见了,自己还吓得不轻呢,她又何必跟这些人一般见识呢?
晚些时候宋耀才回来,姜氏难得带宋云馨到京城来住下,自从她们来了,宋耀就很难得在外面吃饭,一般都会回来陪着她们,在自己小院子里吃。
一家三口热热闹闹的吃过了,宋云馨回房去,宋耀和姜氏下了会儿棋,这才洗漱过,躺上了床。
过了一会儿,宋耀问道,“今日顾家那小子是不是来了?也没见你跟我提起这事。”
姜氏笑了笑,“老爷,府上的事你还能不知道啊,哪用我说,你要想问什么,自然会开口问的,我又何必多话。”
虽然姜氏知道这事儿是瞒不过他的,可是她也不想主动提起,但是宋耀主动提了,她也不惊讶,反正总要摊开来说的。
“夫人,你当真不体谅我?若是让那名少年顺利进了殿试,面见圣上,后果不堪设想啊,他那副模样就是惹人怀疑的,就算我不对他动手,到时候对他动手的也大有人在,你想过这些没有?”
姜氏说道,“寒门子弟苦读多年,才有如今的这条路可以走,你如何将人家的路给堵上?尽人事听天命,顺意而为吧。”
第970章 考得不错
姜氏还是担心宋耀对天阔动手,偏过头说了一句,“老爷,要说让天阔考试的时候出岔子,这事儿太容易了,只是苦读多年,谁不想考取功名?老爷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想必他的心境你比我更了解些,又如何能忍心呢?”
“若是我说我有办法,让天阔就算是上了大殿,也不用面见圣上,老爷能不能答应我,不要再想办法对付他了。”
宋耀看着她说,“娘子,你说的话是真的?”
姜氏说道,“会试过后还有那么长的阅卷时间,若是天阔通过会试,必定是要上大殿面见圣上的,可如果他起了疹子,仪容不周,不就可以顺利的隔着一层面纱了?先前也是有过这样的先例的,老爷大可以这么办,咱们无愧于林家,也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你说好不好?”
姜氏十分心软,先前她就算知道宋耀做过一些事,也不愿意问起,就怕自己心里难受。
这是自己的发妻,宋耀能不清楚吗?这一次能让她一而在再而三的求情,甚至不惜为了护着天阔一直留在京城,宋耀当然知道她的决心。
只怕他当真对天阔动了手,自己与妻子也离了心,虽说,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个外人,可夫妻二人相处这么久,姜氏什么样的性子,他还是清楚的,她虽然没明明白白的说让他不许这么做,可他清楚,自己要是不好好想想,真的直接对天阔动了手,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姜氏刚刚说的那个办法倒也在理,的确是可以这么办。
这样一来又可以让天阔不用跟圣上见面,又不影响他参加科考,甚至殿上的大臣也不用见到他。
如果是他当真高中,之后派了官,他也可以从中想想办法,不让其他人接触到他,这样一来,他直接就去了别处做官,跟京城也就没关系了。
虽然这么做麻烦的一些,可到底维护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不会让姜氏恨他,他也愿意试试这个办法的。
宋耀点了点头,“好,就按照你说的来吧,我会安排的。”
姜氏有些不放心,宋耀叹了口气,“夫人,你我夫妻同心,多年如此,你从没怀疑过我,现在因为一个外人,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这么跟我说话,我心里已经十分难受了,现在我已经答应让步,你还不肯相信吗?”
姜氏便说,“我相信你,老爷,我知道这一次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动手,可是咱们也得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啊,这件事要真是那么做了,你让轩儿和馨儿怎么看呢?”
宋耀将他搂进怀里,叹了口气,“夫人,你说的在理,是为夫想得不够周到,就按你说的来办,你不用再操心了,我会好好安排的。”
得到了他的允诺,姜氏又稍微放心了一点,每日都会让人去天阔他们的住处问问需要什么,就怕有什么没照顾到的。
一转眼也就到了会试的日子,所有的东西准备齐全,顾泽林亲自送天阔去考场,到了地方才发现,姜氏和宋云馨竟然也去了,为了鼓励他。
天阔早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有过自我怀疑,有过犹豫,有过恐惧,可最后剩下的,只有用不完的勇气。
他会成功的,一定会,他会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风风光光迎娶其妹过门,所有支持他鼓励他的人最后都会为他骄傲。
考场外面不乏送考的人,大家都是说这些话,在这样的氛围里,有些考生还哭起来了呢。
等所有的考生全都进去了,顾泽林等人这才往回走,现在他就等着天阔出来了,得好些日子呢。
他不由得感慨,读书真是个辛苦活儿,许多人不明白,只知道说读书人不用下地干活儿,不用晒太阳,有福气。
而他亲眼看到了天阔挑灯夜读是多么辛苦,他从来不会这样想,天阔肩上的担子很沉,肩负着好多人的希望,这些他都明白。
这几天顾泽林坐立难安的,为了打发时间,白天都会出去逛逛,看见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就买下来,拿回家给家里的孩子玩儿。
接连三场考试,等结束了,都已经是二月二十七,顾泽林早早的去等着了,一直盯着门口看呢,就怕把天阔给看漏了。
天阔的长相,放在乡下挑不出第二个来,就算是在京城,也不容易找出比他长得更好的。
所以这会儿大量考生从贡院出来,顾泽林很快也就看到了天阔在哪里,赶紧迎过去,朝着他边招手边喊。
这会儿人可多了,要是不发出点动静来,天阔还真是看不见人。
好在顾泽林声音也挺大的,父子二人很快也就碰头了,见天阔笑意盈盈的,顾泽林知道他考得不错,也松了一口气。
“怎么样啊天阔?”
天阔笑着摸了摸头,“还行,我觉得比以前都要好,题目都是我会的,我就是担心啊,以前觉得自己考得很差,结果往往很好,而这一次我觉得考得不错,万一……”
顾泽林笑着拍了下他的肩头,“别胡思乱想了,这一次觉得自己考得好,那结果肯定会更好,爹相信你。”
他们回到住处,很快姜氏就派人来问了,天阔如实说了,那小厮说了几句吉利话,然后就笑呵呵的回去了。
等待结果还要几日,天阔虽然是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但是结果一日不出来,就一日不能安心,这几日就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了。
顾泽林怕他多想,就说这几日出去转转,看看这京城的风光,不过正打算出去呢,姜氏拍了人来说,近日京中科考考生太多,鱼龙混杂的,如果没有要紧事最好不要出去,实在想去逛逛,就让她派来的人跟着。
顾泽林觉得已经够给人家添麻烦了,哪里还好意思让人跟着啊,所以也就说不用出去,他们父子二人继续待在宅子里等结果。
姜氏说的话也在理,所以他们并没有想过这件事还有什么隐情,并没有放在心上。
第971章 第二名
会试的成绩出来得挺快的,没过几日也就有了结果,天阔当然是顺顺利利的通过了会试,这样一来就能参加殿试了。
会氏他考了第二名的成绩,这也非常不错了,如果殿试答得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也得挣个进士的功名。
会试的时候排在前面的名次,那可就得引人注意了,好些人一放榜就已经把前几名给找到了,各种溜须拍马。
这一转眼,这些人可就是朝廷的人才了,大大小小的官都得从这些人里面挑,现在看着只是一个普通的穷学生,过些年摇身一变,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那客栈掌柜的最是懂得这些事儿了,考试名次在前面的都给招待了一番,连房间都给换了更好的呢。
可偏偏没有人知道会试第二名在何处,每次科考,京城里的这些客栈就是最繁忙的时候,哪家住了哪些人,大家都清清楚楚的,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会试第二名的人。
大家也就不知道他在何处了,听说是从小地方来的,在京城该不会有什么亲戚才对,又没有住客栈,不知去了何处,这下子可好,找不到人,就连拍马屁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又有人说,京城大大小小的客栈就这么些,来京城科考的学子,就算是家境贫寒的,再怎么也得住一个稍微过得去的客栈,要不然岂不是影响自己科考吗?
如果这些客栈都找不到人,只能说明那人家中实在是太穷了,没准是在哪个穷旮旯里住着吧。
找不到也就找不到,现在要紧的是别怠慢其他的人,这些人未来有那做了京官的,你如今对他不好,将来可有麻烦了,如果将来他还记得你,你对他好些,没准还行个方便,那自己也就发达了。
现在京城好些人都在议论第二名,天阔全然不知,他现在只顾着准备殿试。
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再怎么样也不能走差了,他曾经告诉过其妹,要让她做状元夫人,那时候其妹就说,状元没那么好考。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状元真要是那么好考,那就满大街都是状元了,可他心里还是一直抱着这个期望,万一呢,万一自己真的一路直上,到了那个位置呢?
那他就能给其妹最好的,让其妹风风光光的出嫁,也能让爷爷奶奶高兴,让太爷爷泉下有知了。
他的身世给他的打击不小,一直以来让他敬爱的太爷爷一直都在利用他,这事儿对他打击也不小,可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天阔也已经放下了。
如果能考一个状元光耀门楣,那他也算是能报答太爷爷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恩了,当年若是没有太爷爷,他也许活不下来,他不想欠了别人的,这些都是他该还的。
参加殿试就没有先前这么容易了,那可全看自己的本事,若是他到了圣上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他准备了这么久,可就一点用处都没有,最后也只能混个末等的名次。
一想到那个结果,天阔就觉得不甘心,只要通过了会试,再怎么样也有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功名,可那是远远不够的。
他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准备了这么些年,可不是为了换一个末等的名次,每当他觉得累了,一想到这些,立马又觉得精神抖擞,没有多久了,只要他咬咬牙坚持下去,一切都该结束了。
天阔考了第二名的消息小厮当然会回去告诉姜氏,姜氏听说之后又为他开心,又觉得担心,这样一来,天阔是肯定会参加殿试的,被人看到的可能就更大了。
看样子一定要用那一招,不管怎么样也得让天阔平安的离开京城,若是天阔出了事,那她在林家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了。
这个消息她并不想让府上的人知晓,可天阔当日来过家里,虽然没有多少人见过他,可这事儿是真实发生过的,他现在又考中了第二名,能瞒得了多久?次日也就被其他人知道了。
宋家老夫人还特意叫了姜氏过去,问她这事是不是真的,会氏考了第二,那就说明殿试也差不了,宋家老夫人十分欣喜,还说让她请他们父子二人到府上一聚,为他庆功。
姜氏当然不会让天阔来,就找了个理由,说是现在还没有参加殿试,心里也不踏实,等殿试结束了之后再一起庆祝,宋家老夫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很快就开始说其他的了。
姜氏嘱咐了那边照顾他们父子二人的人,这件事绝不能走露风声,不能让京城的人知道第二名住在那处小宅子里。
至于她答应了宋家老夫人的事,这完全就不用担心,这事宋耀是知道轻重的,如果天阔真在殿试中夺得一个好名次,宋耀会比她更着急送天阔离京。
知道天阔考了第二名,宋云馨乐坏了,那毕竟是思其姐姐以后要嫁的人,她跟思其感情好,天阔考了个好名次,她当然为思其高兴了。
而这一次姜氏就没有由着她的性子,她想过去,姜氏也不让,甚至都没有让人给天阔送贺礼过去,一并等到以后吧,现在不宜太出风头。
宋云馨何其聪明,自己的娘亲这么反常,她能感觉不到吗?可是姜氏不愿意说,她也就不会问。
自己在心里琢磨这里头到底有什么事,可是她又不知道前因后果,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反正她知道娘不会害了天阔,所以也就没想那么多。
三月初二也就是殿试了,今年通过殿试的只有三十二人,算是很少的了,而就在殿试前两日,突然传出个消息。
圣上染了风寒,气色有些不好,所以殿试的时候应该见不到圣上本人了,会在帘子后面,知道了这个消息,不少人大失所望,好些人还等着这个机会上大殿面见圣上呢。
就算是最后没有功名,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这样一来,可就见不到人,只能听到声音,当然就留有遗憾。
只盼着这辈子能步步高升,将来再有机会面见圣上吧。
第972章 纯属巧合
姜氏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惊讶,晚上宋耀回来,他们夫妻二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便提起了此事。
宋耀一拍桌子,瞪着眼睛说,“夫人,你是嫌你夫君这颗脑袋挂在项上太久是不是?这样的话能随便说吗?我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对圣上动手。”
“前两日突然冷了些,圣上贪凉,没有加衣裳,这才病倒了,在夫人眼里,为夫的本事也太大了些。”
他们两人小声的在屋里说话,好在边上没人,要不然宋耀得吓出一身冷汗来,这样的话能随便说吗?他要是敢给当今圣上下药,那这一家子都活不了。
姜氏见他发火了,其实并不害怕,笑了笑,小声的说道,“老爷别生气,我就是在想,这事儿未免太巧合了一些,原本就想着不让皇上与天阔见面,谁知这个节骨眼儿上,皇上就病倒了。”
宋耀说道,“当真是巧合,可是咱们先前说的事也得按着计划办,就算是圣上见不到人,这大殿上还有那么多的大臣,谁都是长了眼睛的,那孩子的样貌谁看不出来?夫人既然想护得他安稳,这时候可就别心疼,该做的事不能少,明白了吗?”
姜氏点了点头,“我知道,东西都已经送过去了,明日估计就能有反应,到时候老爷帮忙,让这件事情顺理成章,殿试一过,皇上给定了名次,接下来老爷就从中周全,尽快送天阔离京吧。”
宋耀点了点头,“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夫人啊,事已至此,若是当真出了事,夫人可别怪为夫啊。”
姜氏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才闷闷的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老爷想要护住他,再怎么样都是能护住的。”
说完之后,她就回里间去了,宋耀一个人坐在外边的榻上想了许久,然后才起身进去休息。
这几日天阔一直很紧张,总是在想,到了大病之上,当今圣上会问他什么样的问题,又要怎么回答。
所有的可能都被他想了一遍,越想越觉得紧张,再怎么样也猜不透当今圣上的心意,到底要问什么都得到时候才知道呢,提前想也无济于事。
顾泽林说道,“宋家老爷多年为官,对皇上的心意大概要了解一些,咱们要不要去宋府问问?”
天阔摇了摇头,“爹,咱们已经够给别人添麻烦了,这事儿就不要再去劳烦人家,答成什么样都是我自己的本事,若我是个没本事的,靠着别人夺取功名,这以后的路也走不顺的,就得一步一步的自己来呢,我不怕。”
顾泽林笑了,“好儿子,爹相信你,你也别想太多了,后日就是殿试,这两日要是睡不好,到时候气色难看,反倒是考不了好成绩。”
天阔决定这两日好好休息,不过到了晚上,他突然觉得浑身都很痒,本来是在看书的,结果不得不放下书本,将衣服解开,全身上下挠了个遍,还是缓解不了。
他本来也没在意,只当是冬日里没有常洗澡,身上有些脏,所以才会这么不舒坦。
结果他突然看到自己的手臂上起了一片红疹子,又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才着急起来,也不管天色多晚了,赶紧去顾泽林住的屋子,在外面拍了门。
顾泽林已经睡下了,听到动静赶紧起身,“这是怎么了?”
天阔进了屋里,赶忙说道,“爹,您快看看,我这身上是不是起了疹子?到处都痒得很,您快看看啊。”
他平日里对长辈十分恭敬,难得有说话这么着急的时候,这会儿也真是慌了。
顾泽林赶紧把蜡烛给点上,靠近一看,也吓了一跳,天阔的脸上,脖子上,到处都是一片一片的红疹,脖子上已经被他挠出了两道血印子,看得出来是非常痒了。
顾泽林手都开始发抖,“这……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被虫子给咬了?”
天阔摇了摇头,“没觉得有虫子咬我啊,再说什么虫子能咬成这样,这又是冬日里,哪有那么多的毒虫?爹,现在该怎么办啊?若是我这样,又如何上大殿面见圣上?难不成就因为这个就不能去参加殿试了?”
顾泽林一时之间也慌了神,就算是不想给宋府添麻烦,现在也不得不找人了。
他赶紧去告诉了这里的几名小厮,其中一名小厮赶紧就回宋府区通传消息了。
他们在京城,除了姜氏外谁也不认识,遇上了这么大的事,要是自己忍着不说,还不知道如何,若是没有要紧事都还好,偏偏再过一日天阔就要去参加殿试了,这对他何其重要,怎么能自己咬牙忍着呢?
没一会儿,去给姜氏传消息的小厮就回来了,跟着来的还有姜氏和宋云馨。
顾泽林看到她们也就松了一口气,结果宋耀又从车上下来了。
顾泽林吓了一跳,他虽是没见过宋耀,可是能跟姜氏和宋云馨同乘一辆马车,除了他又能有谁呢?他赶紧见了礼。
到了里面,姜氏看过了天阔脖子上和脸上的红疹,皱起了眉头,“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吃的东西出了什么岔子吗?”
天阔摇了摇头,“这几日我吃的一直都是那些,没什么不同的,就是怕水土不服,换了吃食会不舒坦,应该不是饮食出了错。”
姜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如果不是饮食出错,那还能有什么?这几日可有什么不同的吗?”
天阔摇了摇头,“小侄实在是找不出什么不同的了。”
姜氏忙安慰他,“没事,刚刚已经让人去传了府医过来,一会儿让大夫给看看,还有一日才参加殿试,现在用药还来得及,不会耽误的。”
她虽是这么说,可天阔心里还是担心,他寒窗苦读这么些年,就是为了这一日,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他这一次科考失利,那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了。
家里那么多人盼着他回去,他该如何跟家里人交代,又该如何面对其妹呢?他不能输,一定不能。
第973章 神秘
天阔很想问问宋耀,如果自己的红疹好不了,到底能不能参加殿试。
这会儿大夫都还没来,他又不敢轻易开口,还是再等一等,等大夫看过了再说吧。
很快那大夫也就来了,看过之后只说他这是急症,也没什么原因,若真的要找个原因出来,那就是水土不服,再加上担心殿试,心里着急,一来而去的,身上也就发了这么些疹子出来。
天阔急忙问道,“敢问大夫,现在用药,后日能不能好起来?我这样子如何参加殿试?”
大夫摇了摇头,“就算是神医妙手,再怎么样也需要三日功夫的,内服加上外敷,后日也一定不能完全消退,还是要早做准备呀。”
这个时候姜氏才说了,“老爷,你说说看,天阔如今这样子,该如何参加殿试,总不能在殿前失仪吧?还请老爷帮天阔想想办法,这孩子辛苦多年,终于到了这一日,实在是可惜啊。”
顾泽林和天阔全都看着宋耀,顾泽林赶忙说道,“还请宋老爷帮忙想个办法,实在是感激不尽。”
宋云馨这会儿也跟着着急呀,赶紧帮天阔说话,求着宋耀想办法。
宋耀想了许久,这才开口了,“你们算是思瑶的娘家人,那也就是宋家的亲戚,如今出了这等事,我当然是该想想办法的。”
“天阔是难得的好苗子,这样的人才必定要好好的用起来,当今圣上最是在意人才的,先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明日我将这件事向上禀明,也许能让你戴着面纱上殿,若是如此,此事也就顺利解决了。”
一听这话,顾泽林和天阔立马道谢,宋耀说道,“我也不能保证,你们先别谢我,此时天色已晚,还是早些先下吧,明日等着消息。”
等他们走了,天阔这才说道,“爹,就算是这个办法行得通,我也失了先机,上了大殿,就算我答的与别人一样,那也是对我不利的,我想要夺得好名次,就一定要比别人答得更好。”
他这么说着,像是在和顾泽林说话,但也像是在自说自话,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鼓励自己,一定不能失去这次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才行。
顾泽林不敢给他太大的压力,他虽然也知道天阔说的都是真的,可事已至此,又能怎么样呢?
天阔就算是科考失利,家里人也都不会怪他,但这孩子心气儿高,自己就能把自己给压垮了。
“天阔啊,你可别往心里去,你有如今的成就,已经是我们顾家十辈子盼不来的了,因为有你,才让顾家光耀门楣,为了这次科考,你把自己逼成这样,爹心里实在是难受,到了这会儿,又怎么能让你继续顶着压力呢?”
“你只管上大殿去,该答什么便答什么,不管你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来,爹都为你高兴,你爷爷奶奶也是一样,家中不会有任何人怪你,其儿也是,她一定会明白的。”
顾泽林十分自责,这一次天阔身上起红疹,其实是姜氏做了手脚,让人在天阔的衣物上加了一些药粉,所以才会变成这样。
这个大夫当然也是知晓的,姜氏授意,让他怎么说他就会怎么说,刚刚只能说是天阔水土不服,加上心里一直担心科考,所以才会如此。
顾泽林将那些话听进了心里,一直都很自责,要不是天阔身上肩负着这么多担子,也不至于把自己给逼成这样,都怪他,都怪他这个做爹的没本事啊。
这一晚,天阔想了许多,最后倒也释然了,只要他能上大殿参加科考,他就一定会尽力而为,老天爷执意如此,他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自己一步一步的跨过去了。
这件事本来就是宋耀和姜氏提前计划好的,所以第二天的消息当然就是可以让他蒙上面纱上大殿参加殿试。
天阔和顾泽林得知过后欣喜不已,这样虽然对自己会造成一些影响,可总好过不能参加殿试吧?天阔已经很满意了。
事实上,因为出了这件事,倒让天阔坦然了不少,他都已经这样了,该答什么就答什么,压力反而没有那么大,其实成绩也许比先前的还要更好些。
到了殿试这一日,前往宫门口的路上拥挤不堪,就算是有许多官兵拦着路,边上的百姓还是一个个的往前冲,想要看看这参加殿试的贡生到底都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日有专门的马车接他们到皇宫去,这马车四面没有遮挡,人坐在里面,外面的人看得很清楚,这也是这些贡生十分得意的时刻。
谁不愿意被人追捧?这些贡生里面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苦读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这一趟去皇宫里,殿试过后,当今皇上会当场给出名次,等他们再出来,跟现在又不大相同了。
这些考生个个意气风发,有百姓朝着他们招手欢呼,他们也要回应,只有一个人,头上戴着顶帽子,垂着面纱,一直低着头,也没有什么反应。
外面的人看不清他的样貌,看马车走的位置就能判断,他是这一次会试的第二名。
先前就一直听人说呢,谁也不知那会试第二是谁,各家客栈都找不到他,这参加殿试,突然之间又冒出来了,还这么神秘。
一时之间,许多人都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就想一探究竟,这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啊?
马车走得十分缓慢,许久才到了宫门口,这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可就来不了了,到处都是侍卫呢。
考过了会试的也就这么多人,这几日里面,大家差不多也都互相认识了,就算是没说过话的,好歹也知道对方是哪里来的,是什么样的身份,家中是做什么的。
可对于天阔,没有一个人知晓他到底是谁,只知道他十分神秘,先前都没有见过。
到了宫门口还需要等待一会儿,相熟的人就凑在一起聊聊天,很快话题也就被引到了天阔的身上。
他一个人站在那里,也不跟人交谈,这样只会让人对他越来越好奇。
第974章 挑衅
大家对他指指点点的,天阔只当没有看见,望着宫门口的红砖,一遍一遍的在心里回想一些重要的文章。
这些贡生当中,寒门子弟居多,但也有那种家世显赫的,对天阔十分好奇。
问了身边的人,发现没人知道他是谁,也就有些不耐烦了,“我倒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难不成上了大殿,他也一直蒙着面纱?”
那人是京中一位权贵的儿子,不算是什么大官,但是在在场的这些寒门子弟当中,那也是了不起的了。
他说了这话,旁边几人赶紧让开了路,他们也很好奇呢,可是天阔实在是太神秘了,一般人哪敢随便去问啊,万一对方也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自己岂不是惹上了麻烦嘛?
所以尽管是好奇,也不会轻举妄动。
现在有个愿意出头的,他们当然等着看热闹啊,还有人在旁边蹿腾了几句呢,要不然这人也不会忍不住。
只见他三两步就到了天阔跟前,话也不说,伸手就要去掀天阔戴着的帽子,天阔直接躲闪开了。
那人十分不满意,直接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本少爷想看看你,那也是你的福气,赶紧把你的帽子拿下来,让我看看你的样子。”
天阔说道,“我与你又不相识,我凭什么给你看?”
那人像是听了一个笑话一般,“你可知道我是谁?你敢这么跟我说话,你信不信我让你没办法参加殿试?就你这副鬼样子,也想到大殿上去,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重,这么不敢让别人看你长什么模样。”
“莫不是长了一副丑样子,不敢见人吧?如果是这样,我劝你还是不要去参加殿试,以免圣上看到你这幅鬼样子受到惊吓,到时候你一家子的脑袋砍下来也是赔不了罪的,别怪我没提醒你。”
天阔早就发现有许多人对他指指点点了,只是一直都没人上前来,这会儿有一个人跑过来,他倒像是松了口气似的。
“我能不能殿试,那是皇上说了算,轮不到你来开口,当今圣上十分爱才,我今日敢以这幅样子出现在这里,那就说明当今圣上并不把这些放在心里,你张口闭口就是怕圣上受到惊吓,莫不是在诅咒?”
这话一说,那人直接哑口无言,这种话能随便说吗?真要是让人给听见了,他的脑袋可不够砍。
本来是想要找天阔的麻烦,这会儿也不敢胡来了,万一这人一直胡说,给他惹来麻烦,那他们一家子可就全完了。
他权衡了一下利弊,这会儿想看看他的样子,不过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没必要为了这个赔上他爹的的官位啊。
反正之后也会看到他长什么模样的,何必急在这一时呢?
不过这个人他倒是记住了,不管怎么样都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要不然他今日在这些人面前可是白丢人了。
等他回到了那些人跟前,就有人凑过去问了,“王公子,那人到底什么来头啊?公子可打听明白了?”
这位王公子本来就碰了一鼻子灰,这会儿别人问他,他更是不耐烦,一甩手,“我管他是谁,反正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东西,不就是考了个第二吗?殿试还不知如何呢,这小地方来的人,上了大殿,还能记得自己是谁就不错了,说不定说话都磕磕巴巴的呢,我才不怕他。”
“要么就是样貌丑陋,要么就是怕自己败得太惨,太过于丢人,要不然何必把自己的脸给蒙上呢?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人一一附和,边上有一人说道,“考试的时候,他好像就在我后面,我看到过一眼,不过不太确定到底是不是他。”
那王公子立马就问,“怎么样,是不是长相丑陋?”
其实他想说,那人长相十分俊美,可是这会儿王公子很显然不希望听到这个答案,他又怎么能说呢?只能是顺着他的话说。
“是是是,反正不如王公子长相俊美就是了,看那衣裳穿着,一看就是小地方来的,不必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没准儿还是头一次来京城这样的大地方呢,一会儿到了大殿之上,说不定连话都说不出来,咱们只看着他如何闹笑话就是了。”
身边的人纷纷吹捧着,那位王公子总算是舒心了。
再等了一会儿,时辰到了,宫门打开,前面几位太监领着他们往里面走。
刚刚好些人心里就紧张得不得了,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进皇宫,能不紧张吗?
这会儿宫门打开往里面走,好几个人腿都开始哆嗦了。
刚刚挑衅的那位王公子也是一样,他虽然是京城达官贵人府上的公子,可也没进过皇宫啊,刚刚说得自己那么厉害,结果这会儿踏进宫门,腿还是忍不住的哆嗦。
天阔也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平心而论,他也是紧张的,刚刚在外面一直没说话,一来是在心里回想着那些要紧的文章,再来就是有些紧张,周围的人又不认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不过当他进入这个地方,脚踏在皇宫里的地砖上,倒觉得前所未有的踏实,这一趟过去,是什么结果就已经有定论了,他不必再成日里忧心着。
他可以给其妹一个交代,可以给家里人一个交代,想到这些就不再紧张了,反倒是有些期待。
不知道这些年来的付出能换回来一个什么样的功名呢?他自己该做的已经做好了,其他的就交给老天来安排。
三十几个人,也不可能同时到大殿上去,所以分成了好几个组,天阔排在中间,需要在其他的地方等待。
进宫门走了一段路程,领头的太监就将今日的安排告诉了他们,分到第一组的,跟着其中一人往另外一边走,其他的人就去了一个地方休息,在那里等候传唤就行了。
一次能去四个人,天阔看到那四人往另一边走,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额头上汗珠都在不停的往下滚,看得出来是非常的害怕了。
他这会儿也没空关心别人,还是在心里琢磨琢磨自己的事要紧。
第975章 出师不利
说起来,天阔是排在中间,不过等来等去的,许久也不见人回来,等了好久才换了第二组的人过去。
先前那些人就不再回来了,估计是害怕他们泄露题目,今日这么多人,也许会有重复的题目呢。
想要问什么,那都是看皇上的心情,不过这范围还是有的,所以考过的和没考过的最好是不见面。
天阔是和刚刚那位王公子分在了同一组,已经中午过后了,几名太监给他们带来了饭菜,大家一同吃过,又等了一会儿,就轮到了天阔他们上场。
还需要等一会儿才开始过去,那位王公子又开始挑衅,“等着瞧吧,今日我一定要将你打个屁滚尿流,遇上我算是你倒霉,也不知什么小地方来的,看过几本书啊?全靠着自己运气好才考到了今日这一步,到了大殿之上,那可就得现原形了,书都没看过几本,你能答得出什么来?皇上可没那么多闲心陪你耗着,还戴着面纱,你这是大不敬。”
天阔不搭理他,他虽然不知道这个人学问如何,可看他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不是什么有才学的人,他要是连这样一个人都比不过,那这些年来的书可真是白读了。
嘴上争一句输赢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一会儿就要上场比试了,这会儿懒得费口舌。
所以他根本就不搭理那人,不管他说话多难听,只当自己没听见,倒气得那王公子捶胸顿足的。
很快也就轮到他们,有领头的太监领着他们往一个地方走,全程都只能低着头,不能往旁边看,这是先前就交代好了的规矩。
要是不懂事,往边上看了,没准儿就不能上大殿去参加殿试,所以大家还是十分注意这一点的,都走到了这一步,总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就丢掉这次机会吧?
天阔也是一样,一直按着规矩在做。
这皇宫可真是大呀,他的脖子都快酸了,还没走到地方,反正就只知道跟着前面的人走,都不知道到了哪里。
上了好长好长的台阶,才总算是到了地方,周围没有一点动静,天阔还以为没有人呢,从边上往屋里走的时候,看到一旁有许多双脚,才知道这大殿之上的人不少,但是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样的氛围,一下子就让人觉得十分不安了。
到了他们该站的地方,给他们领路的太监教着他们见了礼,然后四人同时起身,微微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
现在就没有一个顺序了,反正是皇上看中了谁就让谁来答,这四个人都会挨个问过的,只是头一个被挑中的就证明比较出色。
这里有这么多的大臣,个个都是人精,这时候就得仔细相看着,能上大殿上来和皇上见面的,必定都有官位,自己要想在朝中屹立不倒,怎么能少了人呢。
如今几位皇子争夺皇位这么厉害,这些大臣大多数都是站了队的,就算有些哪边都不选的,也得选人来护着自己呀。
这些人里头没准儿就有自己的得力助手,他们都得仔细看着才行。
今日皇上先点了哪一个,这些大臣不用纸笔,在心里就能牢牢记下了,回去该怎么办,都要仔细权衡一番的,别看这只是一场殿试,其实牵扯可大了去了。
近日,宋耀也在场,天阔一上来他就看到了,天阔蒙着面纱,看不清他的样貌,可因为他知道这事儿,所以也就一眼注意到了他。
皇上坐在上方,前面也隔着一架屏风,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皇上没有立即说话,过了一会儿才点了其中一人回答。
并不是天阔,宋耀稍微松了一口气,他虽是答应了姜氏,不会干扰天阔考试,可是他也不希望天阔考太好的成绩。
天阔这样貌,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得出来,如果他只是得个末等的名次,一辈子做个偏远地区的小官,连个进京述职的机会都没有。那这辈子能见到他的人也就不多了,不会惹出太大的麻烦来。
要是夺了一个不错的功名,就算.asxs.低,也会到外面去,但总有一日会将麻烦给带出来的。
第一个人表现中规中矩,并不算出色,看得出来是有些紧张,一边擦汗一边回答,这一点就不过关了,皇上最是见不得这种遇事不冷静的人。
这些大臣斗来斗去,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这样的官职,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皇上在什么呢?就算是看不到他的神情,只听声音,也知道他对第一个人并不感兴趣,这个人多半就是同进士出身的功名了。
当然,这样的人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没有人会想着拉拢他,如果他家里也没什么关系,这辈子估计就在底层摸爬滚打了,混一个最末等的功名,再混一个最末等的官职。
第二个被点到的人就是那位王公子,他低着头被叫到的时候,手臂还抖了一下,天阔就在他边上,看得真真切切,心里不禁笑了,不过就是个纸老虎,欺软怕硬罢了。
让天阔意外的是,皇上问的问题,他竟然答得还不错,虽然有些磕磕巴巴,可见解十分到位,估计皇上对他的蛮回答是很满意的。
看样子真的不能以貌取人,刚刚他还以为这人是一个草包,没想到是自己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了。
那姓王的公子答完之后就十分得意,还轻蔑的看了一眼边上的人,当然,他不敢明目张胆的看,这毕竟还是在皇宫里的大殿上,皇上就在自己的前面,要是被看见了,他可就完了。
天阔倒是没注意到他的眼神,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接下来会是谁呢?
皇上想了一下,叫了第三个人,还不是天阔,宋耀长舒了一口气,将天阔留到了最后,那就代表皇上对他的装扮有些不满意。
虽是有这样的先例,而且皇上十分爱才,不愿意因为这些原因让天底下的学子没办法进宫参加考试,但说起来心里肯定会排斥的,殿前失仪,这可不是小事。
这样一来,他将天阔留到最后,就很容易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