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林家娇女种田忙TXT下载林家娇女种田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林家娇女种田忙全文阅读

作者:夜寒梓     林家娇女种田忙txt下载     林家娇女种田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1章 可不可以养蚕

    思其闭了闭眼,只觉得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怎么就嘴欠说了这句话呢?

    子俊板着脸说,“其儿,以后可不能随便说这些话了,你现在还小呢,成日里念叨着要嫁给谁,那不是让人笑话吗?”

    思其撇撇嘴,“大哥,刚刚好像是你一直在说我吧?”

    子俊摸了摸头,“好了,以后我也不说你了。”

    之后其他人也上了其他的树,开始摘桑果,这事儿总算是没人提了。

    思其挎着一个小篮子,这树上的桑果挺多的,她没一会儿就摘了大半篮子,这才从树上下来了。

    一回头,正好对上了天阔的视线,总觉得怪怪的,自己赶紧转开了脸,不会让人家给误会了吧?这事儿怪她。

    结果天阔心里就想,思其怎么害羞了呢?难不成这丫头当真是中意他?

    可是他们现在还小呢,谈婚论嫁也太早了些,还是以后再看看吧。

    一群孩子玩儿了好一阵才准备回去,天阔和天佑就拿着一个篮子,这会儿也没摘多少,子俊就把自己的给他们了。

    “反正这东西也就吃个新鲜,我们这些也就够了,回去吧,天都快黑了。”

    思其回家就和梦环一起洗桑果,拿一个大碗装着,吃饭的时候端上了饭桌。

    吴氏笑着说,“今日这饭桌上还添一样东西呢。”

    思其笑了,“奶奶,今日我们摘桑果去了,拿了好多回来呢,让你们也尝尝。”

    这东西也就小孩儿喜欢,大人平日里哪有那个闲心去弄这些东西吃啊?不过也是小时候的回忆,林德正都笑着吃了好多呢。

    大家都伸手拿了些吃,就是杜氏看不上,吃饭的时候谁吃这东西?到处都有的。

    思其歪着脑袋说,“奶奶,我见村里有好多桑树呢,可是咱们村也没有谁养蚕,这不是浪费了吗?养蚕也挺挣钱的呢。”

    吴氏说道,“先前也有人养过的,去外面学的手艺,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直都侍弄不好,大家也就没跟着学。”

    养蚕的技术早就有了,但是一般的乡下人家还是不会的,得刻意去学才行。

    思其这会儿就说,“那咱们也去学学呗,然后在家里养蚕,这样还能挣不少钱呢。”

    吴氏还没开口,杜氏就在边上冷哼了一声,“养蚕,你说得容易,那可麻烦着呢,得费好些心思,咱们家那么些地,地都种不过来,谁还操心着这个?你一个小孩子别乱出主意。”

    这要是别的事,思其这会儿也就不开口跟她争论了,但这关乎到家里日子是不是能过的更好,她当然不能轻易放弃。

    这会儿杜氏义说话,思其立马就说,“二娘,做什么事都得费心才行,要不然怎么能挣钱呢?要是一直都做不费心思的活儿,那肯定挣不着钱,过不上好日子的,二娘也想每天都有肉吃吧?”

    说完,不等杜氏开口,思其又看着吴氏说,“奶奶,我觉得我们可以试一试,养蚕虽然是费工夫,但平日里多花点心思也就有了。”

    “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家里做些杂事,其实勤快些也能腾得出空来,万一我们忙活得过来,把蚕养出来了,到时候可是多了一项收入呢。”

    吴氏听着这话有些犹豫,在思考着到底能不能行,这时候梦珊也在边上说,“奶奶,我们勤快些,多挣些银子,让家里过好日子要紧。”

    吴氏说道,“这事儿让我想想,现在先吃饭,咱们村里先前也不是没有养蚕的,不过没有弄多久也就没有弄了,那蚕不好伺候得很,天气一凉下来就到处都是毛病。”

    思其皱了下眉头,心里琢磨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按理来说养蚕应该没有奶奶说的这么费事才对,她记得前世去乡下的时候,乡下有人家里也是养蚕的,她还去看过呢,人家一直都侍弄得挺好的,日子也过得比别家要好。

    思其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挣钱的事儿,她现在才九岁,而且条件也有限,想要一下子挣大钱那是不可能的,就得抓住每一个机会才行呢,同心村有那么多桑树,不养蚕可真是可惜了。

    她提了这件事,但是奶奶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那现在就不能再继续提了。

    总不好直接逼问出个答案吧?那样也太不懂事儿了,会让奶奶对她印象不好的。

    大家又聊起了别的,没一会儿也就吃完了饭,各自去忙活了。

    入了夜,吴氏和林德正回到屋里,坐在床边说话。

    吴氏问他,“老头子,你说说思其这想法到底行不行?”

    林德正琢磨了一阵,说道,“这事儿我也说不清楚,要说养蚕,肯定是很麻烦的,先前咱们没弄,那是家里忙活不过来,那时候孩子们也还小。”

    “不过现在除了子辰之外,其他孩子都能帮着干活儿,要是买一些蚕种回来试试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村里有那么多的桑树,那也不是哪家人自家的,都可以去摘桑叶,买些蚕种回来,万一这几个孩子当真给弄好了,到时候卖了蚕茧也是一项收入。”

    吴氏点了点头,“我也这么想着,要不就应了思其?”

    林德正说,“应了吧,我觉得那孩子是个机灵的,从小就机灵,现在大了些,鬼主意是越来越多,你就让她去琢磨,要不然她心里憋着多难受?”

    吴氏笑了,“这孩子就是随了她爹,小时候就聪明。”

    吴氏想了想,又说道,“咱们家如今什么银子都是交在公中的,但是孩子们也大了,攒点儿私房也没什么不对,要不然从这养蚕开始,以后自己有什么收入就自己收着吧,咱们只拿地里产粮食挣的钱如何?”

    林德正一想,倒也是这么个道理,一直把钱捏在手中也不大对,孩子们辛苦一阵,手里捏着钱也是应该的。

    他点了头,“这样倒是好,子俊他们兄弟俩都在念书,有了钱也好自己去买些笔墨纸张,不用那么麻烦的再问你支钱,一直开口要钱,孩子心里也不舒坦。”

第32章 自己攒钱

    事情说定,老两口也就睡下了,次日吃早饭的时候吴氏就说了昨晚的决定。

    “其儿,养蚕的事儿我跟你爷爷商量了,你要想去侍弄,就买一些蚕种回来试试,咱们家没养过蚕,什么也不知道,还得去找别人打听打听才是,可费心思了,蚕种先别买太多了,怕到时候可惜了。”

    思其一听这话高兴得不得了,“谢谢奶奶,我们一定会上心的。”

    她心里可是松了一大口气,养蚕是挺挣钱的,就算这会儿是古代,那丝绸也是昂贵的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穿得起的。

    结果让她真正高兴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吴氏又说道,“你们现在也这么大了,手里头没点儿钱也实在是不对,平日里你们也懂事,不好意思朝我拿钱买小东西什么的,从养蚕开始,以后你们几个孩子挣的钱就自己收着,我只拿地里产粮食的钱。”

    “现在我允许你们攒私房了,可得费点儿心思才行啊,自己挣着就往自己兜里揣,到时候想买啥就买啥,好不好?”

    她这么说了之后,大家都愣住了,纷纷不敢相信。

    思其眨了眨眼睛,“奶奶,这是真的吗?”

    吴氏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咱们家的孩子勤快,能自己上山下河挣点儿钱,那是你们有能耐,奶奶哪里忍心把钱都收着,自己拿着就是了。”

    这话一说,大家都高兴起来了,思其拉着思瑶的手,“姐,那我们可得多挣些钱才好,以后给姐姐置办嫁妆。”

    思瑶一下子被她说红了脸,“你瞎说什么呢?”

    大人们听着都挺高兴的,刘氏一直担心自己的闺女出嫁的时候准备不了太好的嫁妆,毕竟她没有生儿子,不敢挺直腰板儿说话。

    让闺女出嫁受了委屈,以后在婆家也抬不起头来。

    现在可好了,可以自己攒些私房钱,自家的几个闺女都是勤快的,平日里多绣些帕子拿到镇上去卖,也能攒上几个钱的。

    唯一不高兴的应该就是杜氏了,她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她的两个儿子十分懒惰,平日里就算是被押着到地里去也是不会帮着干活儿的,更何况让他们自己去想法子挣钱了。

    那两个皮孩子成日里玩儿得不着家,还挣钱,这怎么可能呢?

    以前家里什么东西都交在公中,当然是别人有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有什么,还要比梦珊她们姐妹几个好呢,现在可怎么办?

    那几个丫头到处挣钱,自己的孩子却不会,久而久之不是要落了下乘?

    杜氏想到这些心里就有些慌张,赶紧说,“娘,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要是让孩子们自己攒私房钱,他们平日里就随时随地想着挣钱的事儿,家里的事情都管不好了,咱们要顾着地里的活儿,家里哪能费心思呀,这实在是不好。”

    吴氏还没说话呢,梦珊就直接开口了,“二婶,我们一定会做好的,二婶看着就是了,该做的事一件也不会落下。”

    她心里想什么吴氏清清楚楚,笑了笑,“你现在知道着急了?我让你好好教导你的两个儿子,你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现在知道后悔了?”

    “我们林家的孩子个个勤快,就是你那两个儿子被你给惯坏了,你现在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事儿做得对,就该让他们两个长长记性,以后家里也不买零嘴儿了,自己想吃什么就自己拿手里头的钱去买,我可不费这个心思。”

    杜氏着急得不得了,可是很显然,林德正和吴氏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事儿不可能变了。

    吃过了早饭,子俊子康去上学了,其他人也忙活着自己手头的事,大人都准备着下地干活去了,这时候子龙和子杰才在屋里喊,“娘,给我们拿衣裳来啊。”

    他们两个向来不习惯早起,都是睡到日上三竿的,因为杜氏护着,吴氏也懒得说什么。

    这会儿她心里可着急得很,这两个孩子啊,怎么就那么不争气?

    杜氏还没进屋就开始骂,“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儿?这么晚了也不起,赶紧起来,跟着大家干活儿去。”

    这时候思其和思瑶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姐妹俩对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

    思瑶说,“现在二娘知道着急了,奶奶让我们攒私房钱,她是想着自家的两个儿子没办法攒钱吧?”

    思其笑着说,“就是这样啊,你看看二娘早饭时那着急的样子,奶奶做这决定,我可是没想到,不过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咱们以后劲儿就有处使了,只要有空就干活儿攒些钱,手里头有钱总比没钱好,姐姐说是不是?”

    思瑶点头,“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这外头的活儿我可没多擅长,我看咱们还是在屋里绣帕子拿到镇上去卖吧,小姑姑的手艺好,我们多请教她,你也跟着学好不好?”

    思其一听这个就皱起了眉头,刚刚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姐,我可不想成日里坐在屋里,这也太无聊了,我想到外面去,咱们靠着山呢,那大山里到处都是宝,还能找不到东西?”

    “你要是不放心我,我就等大哥二哥下学了,跟他们一起去。”

    “再说了,还有大姐她们呢,你就不要担心了,奶奶也同意了养蚕,今日我去找人打听打听,看看这养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思瑶说道,“当真是要养蚕吗?我没养过,但是听说可麻烦了呢。”

    思其笑着说,“麻烦肯定是麻烦,这挣钱的事儿,咱们多琢磨琢磨,一定能琢磨出来的。”

    她心里想着,养蚕其实也不算麻烦,就是费心思罢了,一定要精细。

    先前村里养蚕没养好多半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卫生条件,这蚕可是很娇嫩的,一定要保持干净才行。

    大人都下地了,思其跟着梦珊她们三姐妹把家里的事情做好,她就说,“大姐我们去找人问问养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吧。”

第33章 打听经验

    昨日她就看出来了,大姐对这事儿也是挺上心的呢,找大姐肯定没错。

    梦珊笑着点头,“好啊,就是天阔他大爷爷家养过,咱们去问问就是了。”

    也就是顾平勇他们家里,顾家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一百来亩地,顾平勇和顾平章兄弟二人没分家,可是这地却分开种的,一家有五十来亩,这在村里算很多的了。

    顾平勇这人脑子转得快,处处都想着挣钱,所以之前就去找了蚕种回来想养蚕卖蚕茧,但是没有做出个名堂来,后来也就没做了。

    在自己的印象里,这位大爷爷好像不是很好相处,今日她们过去问他,说不定还要碰一鼻子灰呢。

    不过这也不要紧,她是知道养蚕的步骤的,去问他们也就是找个名头罢了,要不然怎么解释自己会养蚕呢?

    顾家兄弟俩分开住的,但是这两处院子却是挨着的,思其和梦珊到了顾平勇家里,在外面喊了门,很快就有人来开门了。

    来开门的人是一个姑娘,名叫秋玲,顾平勇只有一个儿子顾泽顺,这就是顾泽顺的二闺女,今年十五了,和梦珊年岁差不离。

    林家的孩子平日里和顾家二房的几个孩子走得近,这么一来和顾家大房也就不亲近了,毕竟他们是有仇的。

    思其说道,“秋玲姐,我们有些事想要请教大爷爷,现在方便进去吗?”

    秋玲打开门让她们进去了,上房里,顾平勇见了她们两个不是很高兴,这两个丫头可从来没有到他们家来过,今日这是要做什么?

    云氏笑着去拿了些零嘴出来放在桌上,“你们难得来,快吃吧,别客气。”

    梦珊和思其都没动手,笑着谢了,梦珊不大喜欢开口,胆子也不大,今日要不是思其提,她根本想不到自己过来打听。

    这时候了,她才终于回过神来,应该让家里大人来的,她们来是不是不合适?

    思其就不怯场,笑着谢了之后就说,“大爷爷,大奶奶,我和大姐今日过来是想问问你们养蚕的事儿,村里就您家养过。”

    顾平勇一听,笑了,“你们林家也想要养蚕了?”

    思其说,“我们年纪小,也不下地干活儿,平日里在家里就想着挣些钱贴补家用,让家里人日子过得好些。”

    顾平勇乐了,思其看得出来,那笑容里有些嘲笑的味道。

    她也不气,继续说,“就是到底怎么养我们不明白,所以就想着来请教,大爷爷能跟我们说说吗?”

    顾平勇完全没当回事儿,笑着摆了摆手,“你们想知道我便说就是了,不过这养蚕可麻烦着呢,先前我们一家人都没琢磨出个门道来,你们几个孩子也太胡闹了。”

    思其笑笑,“我们就是试一试,毕竟家里日子过得不好,不像大爷爷家,吃穿不愁的。”

    思其太清楚顾平勇这样的人的性子了,你这么一夸他,承认自己过得不好,不如他,他心里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果不其然,顾平勇笑了起来,一股脑把自己知道的都给她们说了。

    从顾家离开,思其高高兴兴的拉着梦珊的手说,“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回去就跟奶奶要些银子,去把蚕种弄回来吧,现在咱们就得好好开始准备了。”

    梦珊点头,笑着说,“刚刚多亏了你呀,到了别人跟前我可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要不是你在,今日还真是白跑一趟了。”

    思其笑笑,“大姐,你就是太害羞了。”

    顾家,云氏十分担心的说,“老头子,就这么把养蚕的法子跟她们说了?当初咱们可是花钱去学回来的手艺呢。”

    顾平勇一脸不在乎的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都养不出来,咱们家不是都试过了吗?死了一大片,白白费了心思,我就不信他们几个小孩子能把蚕给养出来。”

    云氏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中午收工回来,思其就赶紧去找吴氏,把这事儿给说了。

    吴氏笑着说,“咱们其儿可真是个急性子,这么快就把事情给搞定了,既然你都去打听回来了,那奶奶便依了你,给你们买蚕种,不过这事儿还得让大人去,你们自己可是不会的,下午让你爹到镇上去寻摸吧,卖蚕种的镇上也有两三家呢。”

    思其想着,这个季节就该是拿蚕种的时候了,应该没什么问题,点了点头,“那好,爹爹去买蚕种,我们就在家里把养蚕的屋子给收拾出来。”

    吴氏说,“咱们家房子少,上房旁边的耳房堆了一些东西,倒是可以拾到出来,就是得辛苦你们几个去收拾了。”

    思其赶紧说,“我们一定会好好收拾的。”

    这下子下午她们也有事情做了,这养蚕最要紧的就是环境了,蚕可是娇嫩得很,屋子里要是太脏了它们也是活不下来的,这时候也没办法用紫外线杀毒,只能是打扫干净,然后拿醋熏。

    其实顾平勇跟她们说的办法十分简单,很多细节都没有说到,还好思其前世了解过养蚕,要不然这会儿还真是要抓瞎了。

    她回忆着养蚕的步骤,对这事儿十分有信心,如果气候适宜,倒是可以养三次左右,一年下来应该可以增加不少的收入了。

    村里的桑树不少,但是他们家的耳房也不大,几个孩子也怕忙不过来,所以林长源就只准备给买了一张蚕种回来。

    下午大人下地了,婉容带着子辰,梦珊带着几个妹妹就开始收拾蚕室。

    “大姐,蚕室一定要收拾得很干净才行,我觉得蚕那么娇嫩,要是屋里头太脏了,灰尘也多,它们肯定活不下去的,咱们可得好好打扫。”

    梦珊点头,笑着说,“好,咱们就打扫得精细一些,好好伺候这些小家伙。”

    先把屋里不用的东西全部给拿到别的地方放好,然后开始打扫,思其还用水把墙和地都给擦了一遍,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最后再点着火,拿醋给熏过。

    以现在的条件来说,消毒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第34章 蚕种

    思其在心里默默的说,“老天爷,可一定得给点儿面子呀,现在是第一次尝试,要是失败了,以后家里人还能信得过她吗?一定要成功。”

    梦珠说道,“现在可好了,咱们有事情忙活了,以后一个个的都到外面采桑叶去。”

    梦环很是高兴,赶紧点头,“我一定去采桑叶,以后采桑叶的事都交给我了。”

    思其笑着说,“你一个人可不够,这些蚕长大了吃得不少呢,咱们都得好好去干才行,要不然它们得饿死。”

    子辰在边上听着,赶紧举起小手说,“我也去我也去。”

    思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还是好好在家待着吧,这么小一点能干什么?”

    晚些时候,林长源就把东西给买回来了,几个孩子在家里望眼欲穿,看到蚕种的时候都好奇地凑过去。

    思其就见过一次蚕种,这会儿看见了也很好奇,这么小一颗,以后就能孵化出来好多肥滚滚的蚕呢。

    林长源说,“其儿,这事儿可是你说要做的,那就一定得好好费心思才行,这蚕种也不便宜,这么一张花了一钱银子,可别糟蹋银子。”

    思其点头,“爹放心吧,我一定会费心去侍弄的。”

    她们也不敢耽搁,赶紧把蚕种拿到了蚕室里面,现在的温度还有一点冷,必须要烤些火在边上,蚕种才能迅速的孵化。

    这火也不能离得太近了,温度一定得合适才行,要不然直接就给烤死了,到时候根本孵化不出来。

    这才到第一步呢,思其就已经感觉到这事儿的艰难了,怪不得丝绸那么贵呢,这可当真是不简单。

    蚕种孵化需要八九天的时间,这八九天就得这么一直细心照顾着,给它们烤着火。

    林长源没管这事儿,收拾了一下又到地里去帮着干活儿了,就让孩子们去弄吧,大人可没工夫管这些,田里的活儿都干不过来。

    梦珊是最大的孩子,她现在也好奇,心思都放在了蚕上面,但也没忘了把晚饭准备好,要不然可真是耽误了。

    收工回来,吴氏也去看过了,这几个孩子弄得还真有个样子,她心里十分欣慰,自家的孩子能干,她这个做奶奶的能不高兴吗?

    吃饭的时候吴氏就说,“现在蚕种也买回来了,你们好好养,到了快吐丝的时候,这么多蚕吃的桑叶可真是不少,到时候你们几个有的忙活了。”

    子俊说道,“我们下学回来还是可以帮着去采桑叶的,大姐,你们要是需要帮忙,尽管跟我们说就是了。”

    杜氏瞅准机会,在边上添了一句,“还有子龙和子杰,要是有什么事儿也跟他们说,反正他们两个成日里都在外头晃悠,知道哪儿的桑树多。”

    她说这话,不过就是想让子龙和子杰也在里面掺和一脚,万一养蚕真是养出了门道来,到时候挣了钱也好分他们一点儿。

    可她说了之后,梦珊他们几个没人接话,继续吃饭了。

    杜氏心里十分不高兴,她好歹也是个长辈,这些孩子们就是这么对待她的?

    林德正和吴氏也没接话,吴氏说道,“现在天气也开始热了,今日我看见田边都已经有夏枯草了,你们要是得空也去扯一些,这拿到镇上的药铺都能换些银子的,从今年开始,你们孩子手里的钱我都不收了,自己拿着就是,谁攒得多就是谁能耐,好不好?”

    几个孩子高高兴兴的点了头,“我们知道了奶奶。”

    思其脑海里琢磨着,乡下小孩子挣零花钱的办法也挺多的,就比如说卖草药,夏天有好几种草药可以卖,夏枯草,过路黄,还可以到山里去捡蚕壳打桐子。

    这些都是小孩子攒零花钱的方法,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也是笔收入,她现在年纪小,也不敢看不起这些收入。

    快要吃完的时候,吴氏又说,“还有几日就是端午了,老大媳妇儿,明日你拿些钱到镇上去买些红枣回来,咱们要包粽子了。”

    “今年多包一些,让子俊子康带些去学堂给先生,他们两个也去上了两年学了,一直都没点儿表示,大过节的送点儿粽子不算什么。”

    刘氏应下了,在心里计算着今年要包多少,明日红枣和粽叶都是要买回来的。

    杜氏刚刚就受了气,这会儿听着这话心里更是不乐意了。

    子俊和子康上学还得拿粽子去给先生孝敬,这粽子可是好东西,一年就吃上这么一回,里头白花花的米饭呢,就这么拿去送人,她可真是心疼啊,留着自己吃比什么都好。

    这还是别人的孩子念书,她自己的儿子都没念书呢。

    想到这里,杜氏就说了,“娘,也让子龙子杰去念书吧,子龙今年都九岁了,再不去学堂到时候可晚了。”

    林德正一听这话,直接就接过了话茬,“你现在好意思提,前两年子俊子康去学堂的时候我就说过,要不然让子龙也跟着一块儿去,你那时候说的什么?子龙还小呢,这么小关到学堂去不好,让他玩儿几年,大点儿再去,现在知道着急了?”

    这话的确是杜氏说的,她也没办法抵赖,只好舔着脸道,“爹,现在子龙也大了两岁了,去也可以,要不然就让他一块儿去?”

    吴氏说,“就算是要去也只能等到下年了,今年都已经开学好久,明年入学吧。”

    林家虽然日子并不富裕,但还是很注重文化教育的,始终还是觉得家里出几个读书人才有奔头。

    林长青读了那么多年书,虽说最后只是到了举人,还没大出息,但是家里人也没后悔过,家里的男孩子只要是愿意去学堂念书的,都会送他们去。

    接下来思其大部分的心思都奔在了这蚕种上面,就等着它们孵化呢,八九日说起来并不长,但当真等起来,那可真是让人着急死了。

    每日清晨,她一醒就要去蚕室里面看看,虽然还没有孵化出来,但是也能看到一些变化的。

第35章 包粽子

    让思其高兴的是,先前和宣氏撒下去的辣椒种子发芽了,一棵棵的小苗在地里茁壮成长,每日都能长出来一些,现在放眼望去已经是一小片绿色了,等再长高一点儿就能移栽。

    思其每日都在关注着自己的辣椒苗,还有蚕种,这两样东西可都是她来到这边之后费心才弄出来的。

    等辣椒苗大了一些,思其立马就拉着宣氏过去,“娘,苗已经长了这么多出来了,我觉得可以把它们移栽,这样子才能长得快一些。”

    宣氏笑着说,“好,反正也没有多少,现在动手一会儿就弄完了。”

    林家后面的自留地还是挺大的,边边角角的腾出一点地方来就能把这些辣椒苗给种下去,思其每日都要去看,看看是不是需要浇浇水什么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就这么等着,蚕种也开始有大的变化了,一小部分蚕种上面出现了青色的小点,这个时候就应该遮光,再把温度弄高一些,有助于蚕种孵化出来。

    思其侍弄完蚕种也没闲着,梦珊她们三姐妹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又到田埂上去扯草药了,思其也跟着去。

    梦珊说,“这个时候还不是很多呢,等到大夏天,这田埂上就到处都是了,不过扯的人也很多,咱们乡下的孩子,平日里就靠着这些东西卖点儿银钱补贴家用,谁家都是这样的。”

    思其点点头,拿着篮子跟在她们后头,这个她还真不是很会。

    夏枯草她听说过,但是却没有注意过长什么样子,不过也很好辨认,梦珊教过她之后思其就会了,一株一株的,开着紫色花花的就是。

    梦珠就在思其边上,教她说,“要把根也拔起来,你慢一点,不要太着急了,连着跟药铺才要呢,要不然就散了。”

    思其点点头,动作放慢,跟着她们一起扯草药,忙活了好一阵,小篮子里也有不少了。

    忙活了两日,思其还真是扯满了一篮子草药,高兴得不得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能卖到多少钱。

    还有一日就是端午节了,刘氏今日要到镇上去买东西,就把梦珊他们扯的草药都拿去卖了。

    快到晌午了刘氏才回来,把背篓放下,笑着招呼孩子们过来,“这是你们扯的夏枯草卖的钱,十文钱一斤,思其有一斤出头,十五文钱,三个丫头一共有六斤,大丫头收着就是了,妹妹要花你就给。”

    梦珊这是第一次拿钱,以前她也带着妹妹去扯夏枯草的,不过卖了钱都是要交给奶奶,这一回竟然要自己收着了,她心里虽然是高兴,但是这会儿要拿钱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娘,要不然钱您就收着吧。”

    刘氏笑着说,“你奶奶都说给你们自己攒些零花钱了,娘怎么还要收着呢?你自己拿着就是了,以后勤快些,多卖力就有钱花。”

    吴氏说道,“梦珊把钱收着就是,你现在也大了,自己多攒些体己好,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丫头,奶奶心里高兴。”

    梦珊这才把钱拿着了,笑着跟妹妹说,“你们以后有什么要买的就跟我说,这些钱是我们一起挣的,虽然大姐收着,但这钱你们也该花。”

    梦珠和梦环高兴的点头,“我们知道了。”

    思其手头拿着十五文钱,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了,虽然是少了点儿,不过也是一个好的开头嘛。

    她把钱拿回屋里,放在一个小匣子里,笑着说,“姐,你看着吧,以后我一定会把这匣子给装满的,而且是装银票,不是铜钱。”

    思瑶听着她这话,笑得不行,“小丫头,你才多大一点呀,就这么想着挣钱了,挣那么多钱做什么?”

    思其歪着脑袋说,“钱还不好啊,手里有钱了就可以买好多好东西,咱们家也能修房子,到时候住的地方就大了。”

    思瑶点头,“不过靠着扯草药,要什么时候才能把你这匣子给装满呢?”

    思其笑着说,“我不是还养蚕吗?到时候卖了蚕茧就能挣钱啦。”

    现在挣钱虽然很慢,一点一点的往里进,但是思其很开心,这种从无到有,日子很有奔头的感觉,让她心里格外舒畅。

    吃过晌饭休息了一会儿,下午起来就要忙着包粽子了,这事儿男人也帮不上忙,就都下地干活儿去了,吴氏领着三个儿媳妇,还有几个小丫头一起忙活。

    思其还是第一次包粽子,前世她老爹有钱,对她虽然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但是在生活方面那叫一个阔绰。

    家里厨子佣人司机都有,这些事根本就轮不到她来插手。

    端午节要吃粽子她知道,不过这粽子到底怎么包出来的,她从来就没有去想过。

    刘氏今日到镇上去买了红枣,买了一大捆的粽叶,这东西虽然自己上山就能弄,但是也不贵,这么一捆才几文钱,就没必要费那个心思了。

    吴氏和宣氏在厨房里把馅儿给和好,米是早就泡好了的,加糯米和小黄米,包进去之后再在上面点缀上一颗红枣。

    婉容在屋里做绣活儿,其他人都在,思其也跟着学。

    思其在边上看着,自己还真是不会,看着大人们拿着两片粽叶一交叉,把米放进去,怎么转了几下就变成了一个粽子,再拿线给捆好。

    再看梦珊梦珠和思瑶,她们三个手脚也很快,就连比她小的梦环也在包,虽然动作是慢了一点,不过也像模像样的。

    思其在边上看着好久都没办法动手,这也太难了吧。

    她想起前世吃过的那些粽子,没有这么简单的,里面一般都有肉丁或者蛋黄,她最喜欢吃的就是腊肉粽,不过那都是后世才发展出来的,这时候还真没有。

    思其笑着说,“等我以后挣了大钱,一定要把粽子里都加上肉,咱们天天吃肉。”

    吴氏笑起来,“咱们家其儿还是个有志向的,那好,奶奶相信你,以后挣了大钱奶奶跟着你享福好不好?”

第36章 过端午

    思其点头,笑着说,“当然好啊,等我挣钱了一定让奶奶过好日子,咱们住大房子,天天吃好吃的。”

    吴氏听着这话自然高兴,这会儿只当是孩子有孝心,说这些话哄她开心,还不知思其心里当真是这么想的。

    思其把手里的粽叶往桌上一放,苦恼的说,“娘,我真的不会包,我不想包了。”

    宣氏笑了,“你呀,就是个坐不住的性子,行了,你不爱包这个就到外头去,我们来包就行了,这看着多,但是我们人也多,一会儿也就包完了。”

    思其点点头,高兴的朝外面跑了,杜氏在边上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三弟妹啊,思其如今也已经九岁了,这转眼还不就是要嫁人的,现在这手上的活儿她可是一样也不会,你也得教教才是,要不然以后怎么嫁人啊?就是嫁出去了,人家不也要说咱们林家的丫头不好吗?”

    当娘的人,谁听到这样的话会高兴啊,不过碍于吴氏在边上,宣氏话也没说得太重了,只是微微一笑。

    “二嫂操心其儿的事还不如多操心操心自己家的两个小子,我看子龙和子杰现在越来越淘了,再不管教以后长大了更是管不了。”

    杜氏看了眼吴氏,心说宣氏都这么说子龙子杰了,娘还当做没听到吗?

    那可是林家的孙子啊,难不成小子还比不上一个臭丫头?她可真是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粽子包好,挂在架子上一大堆,吴氏说道,“明日端午,书院应该是要沐休的,今日就得把粽子送去才行,要是等到子俊子康他们下学回来再去送,说不定先生就关门回家了,过会儿就送过去吧。”

    梦珊笑着说,“奶奶我送过去吧,反正也不远,正好跟他们两个一起回家。”

    梦珊做事是个守规矩的,吴氏也放心,点了点头,拿篮子把东西给她装上,又捡了十个鸭蛋。

    “大丫头路上小心些,可别把鸭蛋给磕破了。”

    梦珊笑着点头,“奶奶,我知道了,您放心。”

    杜氏看着又不乐意了,“娘,粽子都送了那么多了,怎么还拿鸭蛋呀?咱们家过节得吃点儿好的才行。”

    吴氏瞪了她一眼,“少不了你的,明日家里都煮鸭蛋吃,等你儿子有出息了,在书院让先生喜欢,我也给他备礼送给先生。”

    子俊和子康念的学堂就在乡下,离着同心村不过七八里地,很快也就到了,这会儿还不到下学的时候,梦珊到了之后也没打扰他们,就在外面等着。

    时辰差不多了,里面嘈杂起来,她赶紧提着篮子到了门口,看到子俊子康就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他们两个跑过去,子俊笑着说,“大姐怎么过来了。”

    梦珊把篮子拿给他,“这是奶奶备好的节礼,要给先生的,让我这会儿拿过来,你快去拿给先生吧。”

    子俊笑着点点头,接过了篮子,“那好,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我现在就去拿给先生。”

    他和子康是亲兄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先生也知道,所以这会儿送东西也不必拉着子康一起。

    梦珊和子康站在书院门口,有不少从书院里出来的人看过来,梦珊很不好意思,赶紧把头转向了院墙。

    子康也看出来了,挡在她面前不让人看她,没出嫁的姑娘得注意一下。

    这些学生里面有些人年岁都已经挺大的了,快要到结亲的年纪,这会儿就朝着梦珊吹口哨,臊得梦珊脸通红。

    子康挡在她前面,很是生气的说,“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好在对方也没有怎么样,只是吹了声口哨就走了。

    子俊从书院里出来,见状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皱着眉说,“今日真不该让大姐过来的,应该我们待会儿跑一趟。”

    梦珊笑着说,“也没事儿,就是怕你们一会儿下学之后来不及,咱们赶紧回家去吧。”

    三个人一路回了家,这事儿谁也没提,没必要说出来让家里人担心,再者,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

    次日就是端午节了,这一晚睡觉的时候家里的孩子都是很高兴的。

    每年端午的时候奶奶都会给家里人煮咸鸭蛋,平日里他们可吃不上。

    家里的鸭子下了蛋都是要放在那里拿到镇上去换钱的,要是谁的生辰,倒是会煮一个,其他的时候就不吃了。

    在端午节这样的时候,谁都能吃一个,对小孩子来说就是非常期待的事了。

    这一大早家里人就都起身了,今日子俊子康不用去学堂,也跟着一起忙活。

    林长源已经到山上去割了艾草和菖蒲回来,今日割是最新鲜的,倒挂在了家门口,院子里也挂上了一些。

    灶屋里也已经开始忙活了,思其起得早,也没什么事儿可干,去看了地里的辣椒苗,又到蚕室里去转了一圈,然后就在院子里转悠,等着吃早饭。

    吴氏拿出来一把五彩绳,笑着招呼孩子们过来,“快点过来系五彩绳了,都要绑在手上啊,等着下雨才能取下来扔掉的。”

    思其对这个倒是挺好奇的,端午节系五彩绳的风俗她也知道,不过前世这一项风俗已经没有那么好的传承了,只有某些地区才有,在很早的时候应该全国都是一样的吧。

    五彩绳有辟邪纳吉的用处,按着习惯要在下第一场雨的时候从手腕上解下来扔在雨中,这样就能带走一身的病痛,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绳子自己是绑不上的,思瑶先给妹妹绑,然后才让妹妹给自己绑。

    思其笑着说,“这绳子编得可真好。”

    思瑶微微一笑,“这是小姑姑做的,小姑姑做这些东西最是好看了,手很巧。”

    思其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小姑姑的确是手巧,长得也好看,以后不知道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呢。

    在这时候,像是小姑姑这样的女子,谁娶回家都是福气,但小姑姑的性子好像挺温柔的,以后不会受欺负吧?

    所以呀,就算是为了家里的这些女孩子也得努力才行,自己家里有本事了,女子嫁出去腰板才挺得直,娘家就是女子的靠山啊。

第37章 抓鱼去

    绳子绑在手上,思其看了好久,这还编出了花样呢,这么细的彩线,要编成这样的绳子挂在手上,还是要费很多心思的。

    天已经大亮了,这时候就要吃早饭,一样一样的东西从灶屋里往上房端,一大盆稀粥还有一盆咸鸭蛋。

    家里这么多人,一人一个,当然要拿盆才装的上。

    上了桌子,大家就把鸭蛋拿在手里,乐呵呵的,子龙子杰最是着急,还没等林德正说话,他们两个就已经把鸭蛋给磕开了。

    林德正听到动静,就往这边望了一眼,林长贵注意到了,脸一下子就红了,这两个孩子啊,就是会给他丢人,今日好歹是过节,怎么就一点儿规矩都不守呢?

    他赶紧出声喝了一句,“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儿,爷爷奶奶还没吃呢。”

    那两个孩子平日里被杜氏给护着,对林长贵倒是不怎么怕,这会儿就算是林长贵骂了他们,他们两个也只是缩了缩脖子,不当回事儿的样子。

    杜氏在边上说,“好了,一年到头有几回能吃上鸭蛋的?孩子嘴馋了就着急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今日大过节,林德正和吴氏也不想计较这些,吴氏笑呵呵的说,“来,等了一早上,大家都着急了吧,拿起来就吃,不用等了。”

    这时候大家才都拿起了筷子,把自己的鸭蛋磕开开始吃,早上的粥也非常的稠,配上一碗炒的咸菜,还有凉拌的黄瓜,吃得很开心。

    早饭过后,吴氏安排着今日的工作,男人们还是要下地去干活儿,女人们就不用下地去了。

    端午节是一个很大的节日,古人的三大节日就是端午中秋和春节,当然是要好好过的。

    早上吃了咸鸭蛋还不算,中午也是要准备得丰盛的,今上午女人就要在家里忙活中午的午饭。

    眼下都已经是五月里,地里的活儿也不算忙,所以孩子们也不用到地里去帮忙的。

    过节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孩子,家里人多,喜气洋洋的,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笑声。

    下了饭桌,宣氏把自己手里的一个咸鸭蛋给了思琪,笑着说,“其儿和姐姐分了吃,这是爹娘给你们留下来的。”

    思其赶紧说,“爹娘吃就是了,给我们留着做什么,我们刚刚也有啊。”

    宣氏笑笑,“我和你爹分了一个吃够了,你们还小,多吃些是应该的,其儿乖,拿着就是了。”

    另一边,刘氏也把自己手里的鸭蛋给了梦环,笑着说,“梦环年纪最小,娘的鸭蛋就给你了,你要分给姐姐一些。”

    乡下地方难得吃点儿好的,做爹娘的人心疼孩子,当然会把自己吃的那一口省下来给孩子吃,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吴氏在边上看见了,心里很是欣慰。

    再一看杜氏,完全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她的东西到了手边就马上要吃掉的,尽管她疼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也得排在她后面,什么东西都得她自己吃够了才会给孩子的。

    吴氏暗暗摇了摇头,这老二媳妇儿真不是个好的,当初怎么就把她迎进了家里来呢?

    孩子是生了两个,但这孩子都被她给养歪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不仅如此,下了桌子之后,子龙子杰看见梦环还有一个鸭蛋,都起了心思,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竟然把她的鸭蛋给抢了过来。

    梦环这一次也没有憋着,直接就嚷了起来,“我的鸭蛋,你们还给我。”

    这一嚷,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梦珠赶紧挡在她跟前,瞪着子龙子杰说,“你们两个抢她鸭蛋了?”

    子龙把蛋藏在后面,摇了摇头,“我才没有呢,你哪只眼睛看到了?”

    梦珠瞪着他,“就在你后头,拿出来。”

    子龙撇嘴,“我说没有就没有,我抢她的做什么,我自己也有。”

    他没有注意到,这时候思其已经到了他的后面,直接就把他的蛋给拿走了。

    “你没有抢,那这个是什么?你也好意思啊,这么大的人了,竟然抢梦环的东西,你还是梦环的哥哥呢。”

    子杰见鸭蛋被抢走了,十分生气,嚷嚷着说,“我们都只有一个,凭什么她有两个。”

    思其插着腰,“梦环有两个,那是因为大伯大娘把自己的省下来给了她,我和姐姐也有呀。”

    她拿出自己刚刚拿的那一个鸭蛋晃了晃,笑着说,“这也是我娘给我的,你们两个要是想要就去找你们的娘要啊。”

    子杰毕竟小一些,还不太懂这其中的道理,思其一说他就跑去拉着杜氏嚷嚷,“娘,我要鸭蛋,我也要鸭蛋。”

    杜氏瞪了他一眼,“你吼什么?刚刚不是吃过了吗?”

    “我还要,她们都有,娘给我。”

    杜氏一脸不耐烦,被孩子吵得受不了,她舔着脸说,“娘,要不然再给孩子煮一个吧。”

    吴氏刚刚一直都在边上,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会儿笑了笑,“这事儿你自己去摆平,做娘的都知道把东西省下来给孩子吃,偏偏你不知道。”

    “你的孩子抢人家的吃的,这会儿来找你要,你倒是找上我了,反正一人一个,都是煮了的,这公中的东西哪有谁多吃点儿的道理?”

    借着这事儿,好好敲打敲打杜氏也不错,吴氏当然是不会让步的,就让子杰闹,狠狠的闹他娘才好。

    几个你丫头在院子里掩着嘴笑,她们可没心思一直在这里看戏。

    梦珊拿了篮子,朝着灶屋里说,“娘,我带着妹妹们到外头去扯夏枯草了,一会儿就回来帮忙。”

    刘氏应了一声,“去吧,家里不用你们帮忙,我们自己就行。”

    思其思瑶也说,“娘,我们也去了。”

    子俊和子康劈好了柴火,抱到了灶屋里去,然后拿了家伙到河边去抓鱼虾。

    今日大过节的,要是能抓回来些鱼虾添一道菜倒是好。

    昨日没想到这个,要不然昨日傍晚就应该去的,晚上鱼虾才肯到笼子里来呢,昨日放了鱼笼,今日来收,东西就不少呢。

第38章 能不能卖

    思其提着篮子刚刚到了田埂上,见子俊子康拿着抓鱼的家伙往小河边去了,她赶紧说,“姐,我也想去抓鱼,大哥二哥都去了。”嗯

    思瑶往那边望了一眼,笑着说,“就知道你是耐不住性子的,反正大哥二哥也在,你跟着去吧。”

    思其一听这话,那还等得了啊?把篮子放下一溜烟就跑了。

    思瑶望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哎,这性子怎么也变不了了。”

    梦珊笑着说,“这样挺好的,多有意思啊,我就喜欢跟她待在一块儿,现在毕竟还小呢,等她再大上几岁也就知道收收性子了。”

    那头思其很快就赶上了子俊子康,从后面叫住了他们,“大哥,二哥,我也要去。”

    子俊回过头笑了起来,“哪儿都少不了你,走吧,反正我们两个也在,不怕你到处乱跑。”

    到河边也走不了多久,翻过一座小山坡,再穿过一片树林就到了。

    这条河虽然不深,但是河面挺宽的,周围的几个村子的主要水源都来自这里,只要天不大旱,这条河就不会干了,那一年大旱,这条河里一滴水都没有,附近的村民都绝望了。

    来到这里之后,思其还是头一回来小河边,脑海里有原主的记忆,所以对这条河还是挺熟悉的。

    她跑到小河边一看,这水十分清澈,顿时在心里感叹,这时候没有污染就是好,山清水秀的。

    哪像前世啊,得治理过那河才勉强能看呢,要不然就是臭水沟。

    河水不怎么深,边缘的地方都能看到底,鱼儿就在水面上游,有大有小,不过手一伸下去鱼也就游远了。

    子俊和子康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把带来的鱼笼放好。

    这时候一般老百姓抓鱼都是用这样的办法,谁也没那个闲工夫守在这里钓鱼的,而鱼又跑得快,徒手抓鱼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也没有那些专业渔夫那样的打鱼工具,用这样的鱼笼能抓来一些尝尝鲜也是可以的,要是没有也就罢了。

    这是一个竹编的笼子,思琪在前世已经很少看到了,小的时候好像看到过,跟这个有一点点不一样,好像要更大一些。

    以前她也没研究过这个,现在突然开始好奇了,这笼子当真能抓来鱼吗?

    要是能抓来,是不是能把它改变一下形状就能抓来更多?

    放好了之后,子俊就说,“走吧,我们先回去,一时半会儿也是没有的,过一个把时辰再来看看,要是有中午就能添碗菜了。”

    思其点了点头,问他,“大哥,这笼子好像不怎么大啊,要不然我们做一个更大的,以后就能抓更多了。”

    子康笑着问她,“抓那么多做什么,这鱼虽然好吃,但是有刺啊,天天吃真是麻烦死了。”

    乡下地方,干什么都着急忙慌的,这时候的人巴不得多种几亩地可以多收些粮食,又是刀耕火种的时代,最多就有牛帮忙,可不就得成日里往地里跑吗?

    吃鱼对他们来说还真是个麻烦事儿,虽然也知道那东西是肉,味道好。

    思其眨了眨眼睛,“二哥,我们要是抓得多,可以拿到镇上去卖呀。”

    “卖?”

    子俊和子康同时愣住了,对视了一眼,子俊说道,“拿到镇上去卖,能卖得掉吗?”

    思其眨眼,“难道镇上没有卖鱼的?”

    子俊摇了摇头,“当然有卖鱼的,好几家呢。”

    “那为什么卖不掉?”

    子俊一笑,“人家都是专门打渔卖的,做这买卖多少年了,要说买鱼,谁都直接去人家那里了,就是我们这乡下地方也知道镇上那几家卖鱼的,咱们这小打小闹的,就是拿到镇上去卖,能卖得掉吗?人家都不会来看的。”

    子康又说,“而且呀,镇上还有家卖鱼的跟咱们村里有人是亲戚呢,这要是知道我们到镇上去卖鱼,那还不得说咱们抢生意呀?这可不好。”

    思其真是无语了,这两人也实在太老实了一些吧,不偷不抢的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还得顾虑着这些。

    要说自己村里有人在卖鱼,那另当别论,可是那是人家家里的亲戚,这就不算是一家人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思其笑着说,“咱们也就是抓些小鱼小虾去卖,跟他们卖的大鱼可不一样,这东西就是尝个新鲜,要是咱们卖得便宜一些,很快也就卖出去了,管他能挣几个钱,总算是有些收入对不对?”

    这事儿还没个定论呢,远处就来了人,那人老远就看到了他们,“子俊子康。”

    听到声音,几人回头一看,是天阔和天佑。

    天佑看到他们,赶紧跑过来了,笑呵呵的说,“子俊哥,你们也来抓鱼啊?”

    子俊笑着点点头,“对啊,今日过端午,就想着来看看是不是能抓点儿小鱼小虾回去。”

    这时候天阔也赶上来了,“昨日你们怎么不来下网?今日都这么晚了,就算是能抓到也不过几条小的,哪里能上桌啊?”

    子俊叹口气,“昨日给忘了,我也是今日才想到的,来试试运气呗,万一有呢。”

    天阔往他肩膀上拍了一下,“那你可得谢谢我了,昨日我没见着你们来,就下了三个鱼笼,现在去看看,说不定收获很大呢。”

    天阔把昨日下的几个笼子都拿了起来,打开一看,收获还真是不少。

    几个笼子里都有不少的小鱼小虾,还有一个笼子里有两条黄鳝。

    这条河水浅,所以才容易抓到黄鳝,要是水深了这东西还不好进来呢。

    他笑着说,“东西还真是不少,我分一半给你们就是了。”

    子俊赶忙说,“这怎么行,你辛辛苦苦抓来的。”

    天阔摆摆手,“咱们两家什么关系啊?平日里时常走动的,这点儿东西不算什么,不过就是费费心思罢了,再者说,昨日我本来只拿了两个笼子,还有一个原本就是给你们放的。”

    平日里林家顾家的人都会互相帮忙,孩子们关系也好,子俊推辞了一下也就点头应下了。

第39章 婉云

    他们刚刚放下去的笼子里也进了两条小鱼,这运气还算是不错的了,这么一会儿就有鱼进来。

    天阔当真分了一半鱼虾给他们,思其蹲在边上说,“天阔哥你给我这么多,你们家都不够了。”

    天阔看她一眼,微微一笑,“还有这么多呢,够的。”

    这鱼笼里还有不少的小虾,这都是河虾,小个小个的。

    思其前世也吃过这样的虾,不过是很难得的,价钱也很贵,因为这种河虾就是要原生态的才好吃,饲养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味道。

    她现在身处这个陌生的地方,看到前世自己喜欢吃的美食,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

    天阔歪着头看她,见思其笑眯眯地看着鱼笼里的小虾,笑着说,“思其也喜欢吃小虾,这些虾你们都拿回去吧。”

    思其一听这话,赶紧摇了摇头,“不不不,我就是看着好玩儿罢了,天阔哥,你都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了,可不能再给了。”

    她心里想着,刚刚自己看出神了,倒是让人家觉得自己喜欢了。

    天阔不由分说地把小虾又往他们的鱼笼里倒,“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儿还有这么多呢,够吃的,这东西就是吃个新鲜,也没多少肉的。”

    最后分下来,还真是拿了不少的东西,子俊特别不好意思的说,“天阔,你也给我们太多了吧,一会儿你回去该不好交代了。”

    天佑在边上说,“子俊哥,要是我们不给你们爹娘才会生气呢,这些我们就够了,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家去吧。”

    今日是端午节,各家都在家里忙活着,小孩子也得回去帮帮忙的。

    一群人往回走,天佑和思其在前面跑,子俊他们几个要大一些,又拿着东西,就跑不起来了。

    子俊看着自己的妹妹摇了摇头,“哎,其儿真跟个假小子似的,和天佑在一块儿玩儿疯了,你看看她,哪里有个姑娘家该有的样子?”

    天阔一听这话,往前面望了一眼,而这时候思其正好回过头来,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大哥二哥,你们快一些呀。”

    她回过头,迎着阳光,笑容满面,这样的场景,不由得让人身心舒畅。

    天阔微微一笑,“我倒觉得思其这样子没什么不好的,活泼可爱,女孩子这样才好呢。”

    回了村里两家的孩子就分开走了,思其和两个哥哥到了自家门口,见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她皱了下眉头,回过头说,“好像有人来了。”

    子俊和子康这会儿也在看呢,正是好奇的时候,有人从车背后出来了,他们一看见那人就开口喊了声,“大姑父。”

    马车边上站的那人正是林家大姑娘林婉云的相公周康,两人已经成亲好几年了,孩子都已经生了两个,逢年过节的周康会过来送些节礼,所以这会儿孩子们也以为他是来送节礼的。

    子俊笑着说,“大姑父怎么这会儿来了,今日可正是端午节呢。”

    一般来说送节礼都会在过节之前,端午之前没过来就以为不会来了,谁知道恰好在过节这天到了。

    周康看着他们几个也挺高兴的,笑了笑,不过那笑容却不达眼底,朝着车上努努嘴,“你们姑姑也回来了。”

    几个孩子往车上一看,这回心里都好奇了,今日正是端午,怎么大姑和姑父都回来了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啊?

    他们是小孩子,也不好多问,这时候婉云带着两个孩子从车上下来,见了他们便笑了,“你们是知道我们要来不成?特地在这儿等着的?”

    子康摸了摸头,“大姑啊,我们才从河边回来呢,远远的就看见家门口停了辆马车,心里还好奇这是谁来了呢,谁知道竟是你们回来了,这辆马车我们还没见过呢。”

    周康微微一笑,“家里置办一辆车方便,这是前些日子才置办的。”

    婉云身边跟着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儿,一个叫静秋,一个叫静月。

    大的一个五岁,小的才两岁呢,走路都还不怎么走得稳。

    婉云一手拉着一个,让她们叫了人,思其笑眯眯的说,“我带妹妹去玩吧。”

    那两个孩子都怯生生的,这会儿躲在婉云身边不敢过来。

    子俊等人她们两个都是见过的,只不过一年到头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这会儿都觉得陌生了,叫了人之后就什么也不肯说了。

    周康抱起静月,笑着说,“咱们赶紧进去吧,爹娘还不知道咱们回来了呢,还是几个孩子先看见。”

    子俊手上还提着鱼笼,“正好刚刚天阔给了我们不少鱼虾呢,中午做了端上桌多个菜,大姑和姑父回来正好尝个新鲜。”

    一行人往院子里走,子俊进了院子就喊,“爷爷奶奶,大姑和姑父回来了。”

    里头,吴氏听到动静,赶忙从上房出来了,见到闺女,吴氏激动坏了。

    婉云嫁得也不远,就在镇上,周康家里是做小买卖的,开了个杂货铺,前头是铺子,后头是个院子,一家人住着也合适。

    周康是独生子,他那个娘不是个好相处的,以前婉云刚刚嫁了人,吴氏还时不时的过去看看她,给她送些东西什么的。

    后来见她婆婆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也就不怎么上门去了。

    心里就算是想闺女,也只能盼着逢年过节看上两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是别人家的人了。

    因为婉云一家子的到来,林家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了,灶屋里忙活的人出来打了招呼又回去忙了。

    子康和思其把鱼笼拿到了灶屋去,思其笑着喊了声,“娘,我们刚刚去河边了,就抓到两条小鱼,不过天阔哥给了我们好多,大姑他们也回来了,中午都给做了吧。”

    宣氏笑着问刘氏,“大嫂,你看这是不是都给做了?”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宣氏心里也知道,今日难得这么热闹,这小鱼小虾趁着新鲜吃最好,不过她还是要问一问刘氏。

第40章 娘家过节

    刘氏是林家的长媳,就算是走个过场,该问的还是要问,大嫂就是大嫂,可不能乱了规矩。

    这也是宣氏故意做给杜氏看的,杜氏向来就没规矩,完全不把刘氏放在眼里,就因为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就觉得了不得。

    以前是以前,现在他们一家也回来了,那该有的规矩就得立起来才行,她是很不喜欢杜氏这个样子。

    刘氏一听这话,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点了点头,“今日人多,都做了就是,三弟妹手艺好,今中午就你来掌勺,娘这会儿高兴着呢,厨房里是顾不上了,咱们操办好就是。”

    宣氏笑着点头,“哎,我知道了。”

    她们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全然没把杜氏放在眼里的意思,杜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思其在边上看着只觉得好笑,看样子自己这个娘亲还真是个厉害的,反正不会让人欺负了就是,她很是欣慰啊。

    子康把小鱼小虾拿盆给倒了出来,然后就出去了。

    思其跟在宣氏边上帮忙,找着机会小声的跟她说,“娘,我觉得大姑他们今日回来好像不太对劲呢,刚刚我都看见了,大姑的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看见我们却又是笑意盈盈的,是不是受了委屈?”

    宣氏闻言,皱了下眉头,“你当成看见了?”

    思其点头,“嗯,我看清楚了,眼睛就是红的呢。”

    其实想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估摸着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吧,要不然怎么会大端午的往娘家跑呢?

    宣氏心里想着,这事儿还得跟娘说说才行,林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家里人还是有几个的,嫁出去的闺女在别处受了委屈,总不能连个帮着说话的人都没有。

    婉云她婆婆本来就不好相处,要是自己娘家人都不能给她帮帮忙,那她可真是艰难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出去玩儿吧,这里不用你。”宣氏笑笑。

    思其点了点头,也不在这儿待着,跑到上房去听大人说话。

    她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见这个大姑呢,不过原主的记忆里是有印象的,林家的人,除了杜氏之外,其它的都还不错。

    是自己家的人,她就有一种想要保护的欲望,家里人的日子要过得好,就算是已经出嫁了的姑姑也必须过得好才行。

    上房里,他们正好就在说这件事,吴氏可不是个笨的,她一琢磨就能知道这里头有事儿。

    女儿回来了她当然高兴,但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在大端午的往娘家跑,这事儿也得说说清楚才行。

    “你们两个说说,到底是怎么了,大过节的往娘家跑,这可不对。”吴氏厉色道。

    婉云低着头没说话,周康在边上道,“娘,是我不好,让婉云受了委屈,您骂我吧。”

    吴氏看了他一眼,“周康,当时我们愿意让婉云嫁给你,那是因为你对她好,这些年来你对她如何我们心里也清楚。”

    “婉云没给你们周家生儿子,你娘不高兴,这我们也是知道的,要不是知道你对她一片真心,我们早就把闺女接回家里来了,平日里受点儿小委屈也就算了,这大过节的怎么还闹起来了呢?难不成是你娘把婉云给赶出来了?”

    一听这话,婉云赶紧抬起头来说,“娘,不是这么回事儿,不是的,娘别误会了。”

    林德正刚刚一直都没说话,这会儿便拍了下桌子,“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赶紧说明白了,别让我们在这儿瞎猜,大过节的大家都高兴,心里别存疙瘩。”

    周康叹了口气,这才说道,“爹娘,这事儿都怪我没有办好,所以才惹出了麻烦来,前些日子我给爹娘准备了些节礼,本来是要送回来的,结果有些事儿走不开就给耽误了,这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日婉云才提醒我,说是让我赶着车把节礼给爹娘送回来,结果这话就让我娘给听见了,说话就有些难听,说是……让婉云自己回娘家来。”

    “婉云心里委屈,就带着孩子们出了家门,我赶紧就追上来了,就是这么回事儿,让爹娘担心,真是我们不该。”

    周康现在心里为难死了,那是他娘,他当然也是要孝顺的,不过这头又是媳妇儿和孩子,哪里又能让她们受了委屈呢?现在他真是两头为难。

    大过节的不能在家里过,他娘还不知道发多大的脾气呢,可这会儿要是走了,那就彻底让娘子寒了心,也让岳父岳母对他失望了。

    听明白之后,林德正和吴氏对视了一眼,吴氏说道,“婉云啊,你也是,大过节的那么拧做什么呢?我们知道你们有那份心也就行了,这节礼送不送回来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婉云低着头,现在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那到底是婆婆,虽然平日里对她不算好,但她也不能跟长辈闹脾气啊。

    林德正看着他们两人说,“今日是端午,你们不在家里过实在是不大对,现在赶紧回去吧,老婆子,准备些粽子让他们带回去。”

    周康赶紧说道,“爹,我们回都回来了,哪有现在就回去的道理啊,这里也是家,端午在这里过也是一样的,我们吃了晌饭再回去。”

    周康这人还是很聪明的,知道这时候走了就让岳父岳母心里留了疙瘩,他当然不会那么做的。

    再说了,他也是当真心疼婉云的,好不容易见到自己的爹娘,这屁股还没坐热呢,哪有走的道理?

    思其一直在边上听,把来龙去脉弄清楚了,心里无比感慨。

    封建社会的女性啊,地位还真是低,这要是嫁进了婆家没生下儿子,那就是犯了大罪,比起大姑的遭遇,奶奶对大娘已经很好了。

    她都还有些印象,以前大姑的婆婆对她也是不错的,大姑生得好,又温柔贤惠,五叔还是读书走仕途的,这门亲事周家很满意。

    不过后来大姑连生了两个女孩儿,她婆婆那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静月出生之后不久,甚至还张罗过给大姑夫纳妾呢。

第41章 梦珊的亲事

    好在大姑夫对大姑的心是真的,再加上娘家三个哥哥一起上门去帮忙,这才把周老婆子给镇住了。

    思其心里默默的想,林家必须富起来才行,只有娘家厉害了,林家的姑娘出嫁之后才不会受欺负。

    如果林家地位不一般,就算是大姑生了两个女儿,周老婆子也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不把她放在眼里。

    最后婉云一家还是要留下来吃饭,地里干活的回来了,周康在上房陪着岳父和几个舅哥说话,婉云则去了婉容的房里,姐妹俩也好久没见了。

    梦珊带着几个妹妹回来了,洗了手也来了屋里,大家坐在一起说话。

    婉云笑着说,“咱们家的这些个小丫头都是好样貌,好些日子不见,愈发好看了。”

    梦珊就在她边上,婉云说道,“梦珊该说亲事了。”

    梦珊脸立马通红,低着头不说话,女孩子说起婚事都是这样的。

    不过她心里也知道,家里的确是在打算她的婚事了呢。

    思瑶在边上笑着说,“大姐脸红了。”

    婉云笑了,“你也别笑话梦珊,你和梦珠今年都十二了,还等得了多久?婉容也是,都快了。“

    说起这个话题,一个个的都不好意思了,思其和梦环看得乐呵呵的,反正她们还早,也笑话不到她们头上。

    结果笑得太厉害了,思其被婉云敲了下脑袋,“思其也大了,该跟你姐学着文静些,上山下河的像个假小子,都晒黑了。”

    思其笑着吐吐舌头,“我黑那是雷劈的。”

    她本是说句玩笑话,结果说完才想起大姑并不知道这事儿,婉云听了都愣了。

    “什么?被雷劈了?”

    梦珠赶紧说,“哼,都是子龙他们两个害的,太坏了。”

    婉云问明白了才说,“他们两个是让他们娘给惯坏了,你们受委屈了就跟奶奶说。”

    思其看着婉云,一脸正经的说,“大姑,你要是在婆家受委屈了也跟我们说,我们是一家人,怎么能让大姑受欺负呢?”

    婉云愣了下,随即笑了起来,“好,思其长大了,都知道心疼我了。”

    她心里是很感动的,不管什么时候,娘家总是有一群关心自己的人。

    今天中午的饭菜格外丰盛,晌午了,灶屋里做好了饭菜,一碗一碗的往上房里端。

    今日过节,肉菜那是少不了的,还有粽子和腊肉,再加上思其他们从河边拿回来的小鱼小虾,都给做上了,还有好几个素菜。

    还是摆了两桌子,挤一挤就能坐得下的。

    思其上了桌子,这饭菜跟她前世过节吃的比起来还是差远了,但是现在怎么就觉得心里那么踏实呢?

    农家院里,这样的就已经很好了,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就算是吃糠咽菜心里也是舒坦的。

    他们拿回来的小鱼小虾都是宣氏做的,鱼就用酸菜给煮了,酸香味飘得满屋子都是,这就是酸菜鱼了。

    那一盆子河虾是用来爆炒的,宣氏在里面加了辣椒,颜色鲜亮,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尽管今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儿不愉快,但这会儿上了饭桌,大伙儿脸上都只是笑意了。

    吴氏一个劲儿的给婉云他们一家子夹菜,笑着说,“你们难得回来,多吃一些,我们农家乐的饭菜可比不上你们家里的,周康别嫌弃。”

    周康赶紧笑着说,“不会,饭菜很好。”

    吴氏又朝着旁边的桌子喊了一声,“梦珊,你大一些,照顾着静秋啊。”

    杜氏在边上埋着头吃饭,如临大敌一般,今日这么多好东西,她可是馋了一上午了,结果可倒好,又回来几个人抢吃的,她现在不得鼓足了劲儿吃啊?要不然这些好东西可都得被别人给吃了。

    她心里想什么吴氏自然是看出来了,不过今日过节,又有婉云他们在,这会儿自然是不好说什么的。

    林德正今日也高兴,拉着几个儿子和周康一直喝酒聊天儿,要吃高兴了才会下桌子的。

    吃完了饭,坐在上房里说话,这时候大家都在了,刘氏几人洗了碗也过来了,梦珊还洗了一盆果子来。

    五月天里,熟得早的桃子李子能吃了,这都是后院里种的,盆子里还有些熟透了的桑果。

    婉云看了一眼梦珊,微微一笑,“大哥大嫂,梦珊今年有十六了,她的亲事有没有着落了啊?”

    一听这话,林长富和刘氏笑了起来,林长富说道,“先前已经跟垭口那边的张媒婆说过了,张媒婆也应了下来,说是等农忙过了就帮梦珊看看。”

    吴氏在边上说,“咱们家的闺女都勤快,长得也好,是不愁嫁的,估摸着明年就该把大丫头嫁出去了。”

    梦珊在边上听着,只觉得脸火辣辣的,快烧起来了,她哪里知道这么多人坐在一起还能讨论她的婚事啊。

    这会儿她坐在小凳子上,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不知道该如何才好了。

    其他几个孩子看着她,都在边上小声的笑,不敢笑出声了,要不然大姐可更加不好意思了。

    婉云和周康对视了一眼,她这才又说道,“爹娘,大哥大嫂,这一次我们回来也想帮梦珊说说亲事的,”

    吴氏愣了一下,看着她,“你看上好的了?”

    这时候周康接过话茬,笑着说,“娘,就是我家里的表弟,今年十八了,正是该娶妻的时候,前些日子我二姨来我们家里,提了这事儿,让我娘帮着相看相看,我娘也就想到了梦珊,说是让我们有机会回来问问看,要是家里也答应,倒是能结一桩亲事。”

    一时之间屋里没人说话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林德正说道,“婚姻大事也不是儿戏,这也得好好商量才行的,咱们家对孩子向来如此,让大丫头自己想想。”

    话已至此,周康也就不好再提了,其实他也是不想提的。

    这都已经结了一门亲事了,要是再结门亲事,说出去人家还得念叨几句呢。

    奈何他娘在他边上说了好几次,这回都回来了,要是不开口好像也说不过去。

第42章 上山打猎

    看这样子,家里估计是不会答应的,这样也好,他也不想平白添麻烦,以后这关系更不好处了。

    只是希望他提了这么一句不会影响家里对他的看法。

    又在屋里坐了一阵,说了会儿话,他们一家就准备要走了,吴氏给他们准备了些东西带回去。

    就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机会拉着婉云说话,“你跟我说说,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该这么想的啊,怎么会想着把梦珊嫁给周康的表弟。”

    自己的闺女吴氏最是了解,这会儿就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罢了。

    婉云说道,“娘,这事儿您可别放在心上,我们两人都是不想提的,不过婆婆提了好几次,我们回来了,不提一句也不好跟她交代。”

    “梦珊长得好,又勤快,自然是招人喜欢的,这事儿我们说过了也就算了,家里不答应,回去我们自然会劝劝婆婆,尽快给表弟说亲事。”

    “梦珊这头也别拖着了,这女孩子到了年纪就是要嫁人的,在家里留久了才惹麻烦呢,这道理娘应该知道的。”

    吴氏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就是想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婆家过的还顺心吧?周康对你如何?”

    说起这个,婉云微微一笑,“娘,相公对我是好的,婆婆这几年对我当时不如从前了,不过到底为什么娘也知道,也怪我自己不争气,没生个小子。”

    吴氏叹了口气,这事儿还真是没处说理去。

    “你反正记着,她是你婆婆,该敬重的时候就得敬重,可要是她欺负你欺负的太厉害了,你也别忍着,回娘家来告诉我们就是了,咱们娘家也不是没人了,去给你做主还是办得到的。”

    婉云笑着点点头,“娘,我知道了,刚刚思其那丫头也跟我说这话,几个月不见,倒觉得这丫头长大了似的。”

    “对了,我听说先前思其被雷劈了,这事儿我竟然还不知道,二嫂的那两个小子现在是越来越混了,还真得好好管教才行,要不然以后这性子都得出问题,咱们林家哪有这样的孩子啊。”

    吴氏说道,“这个我和你爹也想到了,正在想法子板板那两个孩子的性子呢。”

    娘俩在屋里把话说够了,婉云这才从屋里出来,他们一家上了马车,林家一家人都到门口去送了,等他们走远了才回了院子里。

    林德正说道,“老大,你们两口子到上房来一趟。”

    现在叫他们去肯定就是说梦珊的婚事了,林长富和刘氏到上房去了,梦珊在院子里看着,脸上红红的,也不好跟过去听,但其实她心里可想知道了。

    思其在边上见了,笑着说,“大姐不好意思去,那我去偷听好不好?一会儿就告诉大姐。”

    不等梦珊说话,思其扭头就朝上房跑了。

    上房里林德正和吴氏坐好,直接就跟他们说了,“刚刚你们也在,都听到了,亲家家里是想跟咱们家再结一门亲事,想把大丫头说给周康的表弟,你们是大丫头的亲爹娘,这事儿还得问问你们的意思才行。”

    林长富说,“爹,这事儿不用说了,大妹嫁进周家就已经让那老婆子欺负得不成样子了,现在又想着把大丫头也说给他们家的人,以后继续欺负不成?”

    “这天下的好男儿一大堆,我们家的丫头也乖巧懂事,知道的人也不少,我闺女是不愁嫁的,不必贴着他们家的人。“

    林德正点了点头,脸上总算是见了些笑意,他当然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也得问问老大两口子才行。

    吴氏笑着说,“你们既然是这么想的,那这事儿我们也就不必再商量了,大丫头已经满了十六,今年亲事是该定下来了,明年成亲差不多。”

    “先前托张媒婆看了亲事,不过一直也没消息,估摸着是人家忙着呢,还没顾得上这事儿,有空老大媳妇儿和我再去一趟,咱们再跟她说说。”

    刘氏笑着点头,“好,我知道了。”

    思其扒在门口偷听,听到了之后赶紧跑院子里去跟梦珊说了,“大姐,爷爷奶奶和大伯大娘都没那个意思要把你嫁给大姑父的表弟呢,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梦珊一听这话,脸又是一红,“你瞎说什么呢?儿女的婚事都是大人做主的,我哪有什么心思。”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她心里却是高兴的,大姑嫁进周家过得实在是不如意,大姑夫虽然好,但是她那婆婆算是个恶婆婆了,每日都提心吊胆的,她才不想这样呢。

    这会儿知道爹娘没这个心思,她也就放心了,就算是嫁给一般的乡下小子又有什么大不了呢?只要日子过得美满如意就行。

    到了半下午了,还是要下地去干活儿的,这个时节地里已经没那么多活儿了,不过林家的人向来就勤快,就算是去地里扯草也是好的,这样子庄稼也要长得更好些呢。

    去地里除草也就不用那么多人了,林长源就准备不下地,拿了家伙什,笑着说,“子俊子康,跟我一块儿上山去,带你们打猎。”

    两个孩子高兴不已,赶紧说,“爹,我们正想去呢。”

    林长源又笑着跟林长富和林长贵说,“大哥二哥就辛苦了,要是我上山打了猎物,晚上咱们再吃顿好的。”

    林长贵笑着道,“你才辛苦,满山跑。”

    思其一听要上山去打猎,高兴不已,赶紧凑到了跟前,抬起头看着林长源说,“爹,您说了,带我也去的。”

    林长源小起来,摸了摸她的头,“好,带着你就是了,女孩子家家的,竟然对这些事感兴趣,一会儿你可别说跟不上啊。”

    “我才不会呢,我跑得可快了,比大哥二哥还要快。”

    林家一共就五个男孩子,子龙子杰成日里就知道到处玩儿,当然对这些事没兴趣的,子辰还小呢,现在什么也不懂,每日就知道吃和玩儿,所以除了思其之外,也就只有子俊子康要去了。

第43章 野棉花

    思其还提了个篮子预备着,一会儿在山上看见什么好东西就采回来,可不能白上一趟山啊。

    林长源拿上弓箭,带着三个孩子往山上去了,一边观察猎物,一边跟子俊子康讲。

    男孩子家还是要学些本事在身上才好的,这两个孩子长大了要是一点本事都没学到,那他这个做爹的可真是太失败了。

    有林长源在,他们也就没那么担心了,赶往深山里去,平日里孩子们自己上山都只在外面转悠,不敢到里头去,怕迷路出不来。

    进到深山里那猎物可就多了,这时候生态环境好,山上什么都有,要是胆子大的还能打到野猪之类的。

    山上有什么猎物也是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系的,像是巴蜀地区,山上大型的猎物就比较少,多的就是野兔子之类的东西。

    上山打猎最容易达到的也就是野兔子,当然了,也能打到鹿之类的。

    进了深山之后,林长源的状态明显就不一样了,耳朵特别灵敏,静静的听着周围的动静。

    不一会儿他就拿起弓箭射了一只兔子,让子康去把兔子捡了回来。

    林长源笑着说,“你们两个就在后面提着,咱们今日好不容易进山,多转悠一会儿再出去。”

    思其感慨着林长源打猎的功夫,这可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想来他从小应该就喜欢这个吧,才会一直钻研,林家好像也没别人会打猎了。

    看样子自己的爹娘都是厉害的呢,爹爹年轻的时候就在外面闯荡,要是没点儿本事的也不敢到外头去呀。

    思其看了一会儿打猎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反正自己也是学不会的,她还是看看其他的比较要紧。

    山林里东西还真是不少,现在正是夏天,好多蘑菇都开始长出来了,不过这些蘑菇她不认识,也不敢随便采回去,但其中肯定是有些能吃的。

    她只认识一种蘑菇,小的时候去乡下就会上山去采的,但是要在下雨之后才有那种蘑菇,特别香,老远就能闻见味道,一般都是靠着味道去找的。

    现在离雨季还有一两个月呢,等到了盛夏的时候就能从那上面想想办法了。

    就算是不敢采蘑菇,看到野菜她还是往篮子里放,这些山里长的野菜十分鲜嫩,跟自家菜地里种的菜可不一样,拿回去大家都是爱吃的。

    山上还有不少的桃子树和李子树,都是野生的,因为没有人照看,所以果子结得不怎么大,但味道还不错。

    思其尝了一个之后就往篮子里放,不一会儿她带来的那个篮子就已经装满东西了。

    子俊笑着说,“其儿还真是顾家,啥也往家拿,家里不是有桃子李子吗?”

    思其嘿嘿一笑,“家里就那么多,吃了就没了,先吃山里的,这果子小是小,味道还不错,我都尝过了。”

    子康说道,“好吃你就多摘些吧,一会儿要是提不动我帮你提就是了。”

    不一会儿林长源就打了好几只野兔子,几个孩子高兴坏了,这打回去今日可有吃的了,

    林长源好不容易来了一趟,现在可不愿意回去,还要继续转悠转悠才行,思其跟着他们一起走,到了一处开阔的地方。

    她四处看着,皱起了眉头,这地上怎么有棉花呢?

    这就是棉花,她没有看错,毕竟自己是农业大学毕业,这些东西是最基本的。

    这村里并没有人种棉花,这会儿看到棉花,她忽然想起来,是啊,为什么不种棉花呢?自古以来棉花都是好东西,经济作物。

    子康就在她边上,她赶紧扭过头去问,“二哥,咱们村里为什么没有人种棉花呀?”

    子康听了一脸疑惑,“棉花,什么是棉花?”

    思其愣住了,不种棉花多半是因为这时候棉花的种植还没有普及,但是肯定是有人种的,要不然这野生棉花又是哪里来的。

    林长源和子俊又打了一只兔子回来,见他们两个凑在一起说话,便笑着问,“其儿在说什么呢?”

    思其正想着怎么把这件事情圆过去,毕竟她一直都待在乡下,要是知道棉花好像也说不过去。

    结果子康直接就开口了,“其儿刚刚说为什么我们不种棉花,爹,棉花是什么啊?我怎么没听过。”

    一听这话,林长源看着思其,“其儿,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

    思其脑子转得快,立马就说,“几日前隔壁张奶奶的小儿子回来了,他不是在外头做买卖吗?我去玩儿的时候就看到他的衣服挺软乎的,他说是棉花做的,我一直好奇呢。”

    林长源这才道,“哦,这么回事儿啊,棉花这东西咱们这儿没有,以前爹在外头的时候也见过棉花做的衣裳,的确是很软乎的,不过那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种出来的。”

    思其点了点头,这会儿就没再说了,她怕引起林长源怀疑,自己这爹可不是个傻的。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知道太多东西,肯定会惹人怀疑。

    思其回想起来,似乎接触过的所有的人都没有穿棉衣的,全部都是桑麻做的衣裳,这就说明这时候棉花并不普及,老百姓还是以桑麻为主。

    要是她能好好琢磨,在自己家种些棉花,以后采了棉拿去卖,岂不是能大赚一笔?

    来了这么久,她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挣钱,奈何一直都没有想到好主意,现在可好了。

    思其觉得眼前一亮,总算是有了一条路可以走。

    今日上山打的全部都是野兔子,林长源一共打了五只,这才带着孩子们往回走好了。

    “就这么多了,咱们也不能贪心。”

    回去的路上,思其一直都在观察周围的植物,野棉花还不少,也不知道种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条路虽然是在山里,但是还挺开阔的,想来也是有人走动的缘故,往来的客商若是自己赶路,要从山上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掉下来的?

    她特意记了一下路线,以便自己以后能找来,这可是她的机会,不能放过。

第44章 自己攒钱

    回到家里,林长源带着子俊子康收拾猎物,思其赶紧就去蚕室看她的蚕。

    现在蚕还没有孵化,不过应该很快了,颜色已经很深了。

    梦珠也在蚕室,问她说,“思其,你看的明白吗?这蚕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呀?我可不懂。”

    思其笑着说,“应该很快了,算算日子应该还有两日就要开始孵化了,这两日咱们可得多看看。”

    梦珠高兴的点头,“那可太好了,我还一直想着这蚕到底能不能孵出来呢。”

    今日林长源打了猎物,晚上可得吃顿好的。

    林长源把几只兔子都收拾出来,笑着说,“娘,晚上让子俊他娘都给做了吧,今日过节,咱们晚上也吃肉。”

    吴氏在上房门口补衣裳,闻言就笑了起来,“吃肉是吃肉,可也不能这么吃啊?这可是五只兔子呢,要是一顿给做了,那不得撑得不想吃二回了?”

    她看了一眼收拾出来的兔子肉,这几只兔子都挺大的,便说道,“今日天阔给了子俊他们不少鱼虾,正好有了兔子肉,给顾家也送去一只吧,咱们总不能一直要别人的,有来有往才好。”

    林长源点头,“我也这么想呢。”

    说着就选了一只肥的,拿给了子俊,“快,给顾家送去。”

    过了一会儿,宣氏和刘氏就回来了,她们两人下午一直都在自留地里忙活,一家人要想把日子过好,这自留地也不能忽视了,里头种的都是菜呢,得好好收拾才行。

    至于杜氏,说是说出门干活去了,不过连锄头都没拿,也不知道缩到哪个边边角角的去跟人扯闲天儿了。

    吴氏见了儿媳妇,笑着说,“今日老三打回来几只兔子,咱们家这么多人,晚上做两只也就差不多了,中午还剩下了一些菜。”

    “剩下的两只就拿盐腌了,拿出来挂着风干,过些日子吃风吹肉。”

    宣氏笑着应下,“娘,我知道了。”

    等宣氏和刘氏洗好手准备去做夜饭,这时候杜氏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进了院子,见院子里有兔子皮,杆子上还挂着几只兔子,几个人眼睛都亮了。

    杜氏赶忙就说,“啊,今日有兔子肉吃呢,老三回来了就是好,只有他有这个本事,能把山里的野味儿打回来。”

    吴氏收好针线篓子,朝着厢房喊了一声,“婉容,出来跟着你大嫂三嫂学着做饭,你也这么大了,可不能只忙些针线活儿。”

    她刚刚一说完,婉容就从屋里出来了,看样子原本就是打算出来的,笑着点了点头,“娘,我这就去帮忙。”

    吴氏收拾自己的针线篓子,自顾自的说,“这女人啊,就得学着勤快些,嫁了人还不是什么都要忙活,家里家外的可得你操心,要是什么都不干,就想着吃饭,那可真是讨人嫌了。”

    婉容在灶屋里听着,也不接话,知道娘这话是说给二嫂听的呢。

    杜氏就是反应再慢,这会儿也该听出来了,不过这是吴氏说的,她也不敢反驳。

    林长源带着孩子在那儿收拾东西,吴氏又说,“老三,有空的时候你就多往山上去去,打猎物回来咱们也能跟着尝尝鲜,多的也别放着了,就拿到镇上去卖掉,卖到的钱你们自己收着就是了。”

    “你们两口子担子可重呢,三个小子两个闺女,现在亲事都还没着落,子俊今年都十四了,转眼就是要说亲的,以后我让你们自己攒钱,孩子的聘礼嫁妆什么的就自己出。”

    “要是做爹娘的勤快些,那孩子就有好亲事,娶妻嫁人的时候也风光,要是爹娘是懒惰的,那可没人帮忙。”

    听到这里,杜氏立马就着急了,赶忙冲到了吴氏跟前,“娘,您这话什么意思啊?以后孩子们成亲都得我们自己操心?”

    吴氏站起来,笑着说,“那当然得自己操心,现在我都说了,允许你们自己留钱,那可就是看自己的本事了。”

    杜氏心里急得不行,“娘,可不能这样啊,咱们家没分家的,都是凑在一起过,这怎么能自己管自己的事呢?”

    “凑在一起过,那也该有些分别,咱们家地里的收成我管着就是了,其余的你们自己收着,还是那句话,要是嫌自己手头的钱不够花就勤快一些。”

    “平日里你就懒,现在我让自己攒钱你倒是知道着急了,老大老三两口子都勤快,地里的活儿忙完就干别的。”

    “偏偏你那么懒,什么事儿都推给老二做,老二还腿脚不方便,你还到处跟人扯闲天儿,处处想着占别人的便宜,以后可没那么好的事。”

    说完之后吴氏就转身回了上房,这事儿她是跟林德正商量过的,老两口就想好好整治一下杜氏,要不然懒没完了。

    这要是自己开始攒钱,杜氏心里就该着急了,毕竟没法占别人便宜了啊。

    子龙都已经九岁了,再不好好教,以后这孩子可毁了。

    灶屋里在热火朝天的做饭,杜氏刚刚受了刺激,这会儿站在院子里动也没动,就在想这事儿。

    要是爹娘当真让自己攒钱,那以后他们可怎么办啊?

    人家都好手好脚的,偏偏她相公是个瘸子,这肯定是赶不上人家的呀。

    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以后娶媳妇儿花得不少呢,她总不能不让两个儿子娶媳妇儿吧?这要是娶媳妇儿娶得不好,人家可是要笑话的。

    刚刚吴氏在外面说的话,刘氏和宣氏在灶屋里也听到了。

    宣氏小声的说,“大嫂听到了吧,爹娘心里跟明镜似的呢,什么也明白,二嫂那样爹娘是不高兴的,以前只是不说罢了,现在要开始整治她了。”

    刘氏微微一笑,轻轻点了下头,“我心里也高兴呢,要是自己可以留些钱,那我也有奔头,好好给几个丫头攒些嫁妆,让她们以后去了婆家不受欺负。”

    宣氏笑着说,“这做爹娘的,忙忙碌碌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吗?说来说去,还是想让孩子过得好,希望爹娘这决定能让二嫂改改性子。”

第45章 是不是要和离

    时辰晚些,地里干活的男人们就收工回来了,进了院子,几个孩子赶紧打水给他们洗手。

    其他人忙忙碌碌的,杜氏就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就跟傻了似的。

    林长贵注意到她,走到她边上问,“娘子,你这是怎么了?”

    杜氏回头看了他一眼,想着刚刚吴氏说的那些话,心里一阵委屈,直接就照着林长贵的肩头推了一把。

    “我怎么了?你还好意思问我怎么了?我嫁给你个瘸子就已经是受了委屈,现在可倒好,这一家子还要排挤我们,我在这里是过不下去了。”

    林长贵才从外面回来,并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这会儿一头雾水,他的腿脚不好,刚刚又没防备,杜氏平日里吃得多,体型大,所以力气也是不小的。

    林长贵被她推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还好林长源在后面扶了他一把。

    虽然这是别人屋里的事,但是这怎么说也是他二哥,自己家里人受了欺负,林长源哪里忍得了?

    就算杜氏是二嫂,他这会儿也火了,瞪着眼睛说,“二嫂,你这就可不对了,二哥腿脚不好你还这么推他,这还当着我们的面,这要是我们没看见,你岂不是欺负得更厉害?”

    杜氏心里也火大,嚷嚷着说,“他就是没用,我推他又怎么了?一点儿本事都没有,我和孩子跟着他就是吃苦受罪的,现在你们一家子都排挤我们,干脆我带着孩子改嫁好了。”

    “我嫁了个瘸子,在我娘家也抬不起头来呢,本以为你们一家会对我和孩子好,结果呢,你们三房回来之后爹娘处处偏向着,现在连孩子娶亲的事都要自己操心了,这日子可当真是过不下去了。”

    杜氏说着,干脆就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老天爷啊,你对我怎么就这么狠心啊,我当初嫁了个瘸子,还以为以后的日子能好些呢,结果可倒好,一日不如一日啊,我干脆死了算了。”

    大家一听,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林长源说道,“二嫂,这就是你不对了,爹娘让自己存钱,那是让我们为着孩子的亲事有奔头,怎么就说爹娘偏向着我们了?”

    “也不是说只有子龙子杰的亲事才由你们自己操心,我们可有五个孩子呢,这哪个孩子的亲事不得操心?大哥也有三个,按理来说我们肩上的担子才更重,到了你这里,怎么就成了受委屈了?”

    林长贵也说,“是啊娘子,咱们平日里勤快些,多攒下些银钱,以后好好操办两个孩子的亲事,这有什么不好?你就别哭了。”

    杜氏不仅听不进去这些话,反而越听越生气,甚至朝着林长贵吐了一口口水,“我呸,你就是个瘸子,哪里比得上他们好手好脚的能挣钱我,们攒钱能攒得过他们吗?”

    刚刚林德正一直都在,但是没说话,这会儿看见杜氏朝自己的二儿子吐口水,他可当真是忍不了了,冲过去就朝着杜氏背上踢了一下。

    “你这个女人,给我滚回娘家去,你要是觉得我们林家亏待了你,不留着就是了,大不了和离,给你留分面子,你回娘家去想嫁谁嫁谁,你嫌弃老二是个瘸子,当初又为什么要嫁?”

    “当初的事儿不用我说吧?虽说是媒婆先去你们家说亲事的,可最后我们完全没有强求,甚至想着你们要是不答应,这事儿便作罢,是你们自己找来说愿意结这门亲事的。”

    “进了林家的门之后,你是一日比一日要懒,生了子龙子杰两个,你就觉得自己有功劳了?什么也不用干了?你娘那么大把年纪成日里还下地干活呢,你年纪轻轻的,这是当哪门子太岁?”

    “现在我们让自己操心孩子的亲事,你知道着急了?到底为了什么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家的人个个都知道做事,偏偏你成日里偷奸耍滑,你但凡有老大媳妇儿老三媳妇儿一半勤快,这会儿也不会在这里闹腾。”

    “我们林家可供不起你这尊佛,要是不想过了就和离,老二虽然腿脚不方便,但确是个勤快的,我就不信不能给他说门好亲事。”

    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林德正背着手又回过头骂了林长贵,“老二,你也别在这里劝着她,这女人有什么好的,你为了孩子一直忍,我早就已经看不过去,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你腿脚不好就这么哄着她?没这样的规矩,她在林家可没受委屈。”

    林德正朝着上房走了,吴氏在里头一直听着外面的动静,这会儿也站出来说,“老二媳妇儿,你要是当真不想过了,就给你娘家递个消息,让你娘家人过来一趟,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这要是和离,也得有个章程才是。”

    子龙子杰平日里淘气,刚刚也被吓着了,两个孩子站在那里动也不敢动,他们还是头回见爷爷发这么大的火呢,竟然还踢了娘一脚。

    子杰还小,但是子龙已经能听明白林德正的话是什么意思了,这要是娘回了娘家去,爹娘就不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没娘的孩子,以后还不得被人笑话吗?

    所以他心里也开始害怕了,这会儿完全不敢闹腾,乖巧的站在那里,还拉着弟弟,不让他动。

    吴氏看了眼那两个孩子,冷声说道,“你们两个也是被你们娘给惯坏了,我们林家的子孙没有这样懒惰贪玩儿的,子龙,你都已经九岁了,思其跟你一般大,你看看她是什么样子?梦环比你还小一岁,她们两个都比你能干。”

    “你们两个再这样下去,可不像我们林家的子孙,从今以后要是想好好的,就不许到处去疯玩儿,大家做什么你们两个就跟着做,懒懒散散的不像个样子,好的不学偏学那些坏的,怎么就没像了你们的爹?”

    老两口进了上房,其他人这才开始干别的的事,林长贵也没说话,一瘸一拐的到屋里去了,就让孩子他娘好好想想吧,刚刚爹娘那些话说得也没错,自己的媳妇儿的确是越来越懒了,再这么下去不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113/ 第一时间欣赏林家娇女种田忙最新章节! 作者:夜寒梓所写的《林家娇女种田忙》为转载作品,林家娇女种田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林家娇女种田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林家娇女种田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林家娇女种田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林家娇女种田忙介绍:
从小奶奶就说思其命里有劫,本以为是母亲早死,谁知道却是遭雷劈,思其命苦……
被雷劈到穿越你敢信?还好穿到了不错的人家。穷是穷了点,好在家人一条心,爹宠娘疼爱,爷爷奶奶当宝待,还有颜值爆棚青梅竹马小情郎一枚,日子美滋滋。
展开种田新模式,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发家致富奔小康,家有余粮,竹马高中,可算是能成亲了。不过这时候竹马却问她,“其妹,你想做皇子妃吗?”
老天爷,这又是什么节奏?林家娇女种田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林家娇女种田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林家娇女种田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