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龙石岛大海战 下
共和267年,2月11日,下午。
在亚丁湾入口附近,距离龙石岛600里左右的海面上,打着赤色龙旗和蓝色万符旗帜的两支舰队,正在以各自的最快航行速度,列队靠近对方。
虽然交战的炮声还没有响起,但是双方的海军军人们却大多紧张到了极点,以至于在开火前高唱国歌的时候,不少人连歌词儿都给忘记了!
这种说法可不是夸大,而是出自很多亲历这场战役的双方海军官兵的回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这个时空因为大周和东宋这两个海上强权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同盟的关系。而西宋又没有出海口,无法加入大航海的时代。
同时西方列强,包括埃及、蒙古、金帐在内,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科学技术,都和大周、东宋差距遥远,不可能,也不敢加入海上争霸。
即便强如埃及,也只能捡大周、东宋的残羹剩饭。
所以大周、东宋这两个海上强权虽然拥有强大的海军,但是他们的海军在过去的200多年间却没有打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海战。所经历的实战,无非就是抓个海盗,欺负一下弱国。
也就是说,在共和267年2月11日下午时分在海上遭遇的两国舰队的官兵,全都是战场新兵。
上到海军元帅,下到普通水兵,都是没见过血腥,也没见过战争硝烟的和平兵。
甚至他们在海军军校中所用的课本上面,也没有什么实战战例可供参考。
一代代的海军军人,都只能通过演习去想象真正的海战。
但是演习毕竟是假的!
所以他们所掌握的军事知识和所使用的装备,都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谁也不知道好不好使?
如果让另一个时空18世纪、19世纪风帆战列舰时代的英法海军军官们,看到如今大周、东宋两国海军所采用的装备和战术,多半会惊掉下巴的。
首先把人惊呆的是两国海军的战术。什么t字型战术,什么双舰战术都不存在这两种战术看上去太简单了。200多年没有什么像样实战,全靠各种演习表现自己的大周和东宋的海军,当然得搞点复杂的阵型了。
简单实用什么的……怎么能显示海军高朝的航行技术和战术组织能力呢?
所以两国海军比较流行的阵型分别是“雁行阵”、“鹤翼阵”、“锋矢阵”、“长蛇阵”等等。
都是图上演练时不错,实战演习时常常出错,真的到实战时打成什么样只有天知道的高明阵法。
其次会把人吓坏的则是两国海军的装备了。他们的战列舰当然是挺好的,都挺结实挺牢靠的……两国都有钱,而且都有好木头,造船业都很发达,而且也有大航海的需要。200多年发展下来,船当然是好的。
至于炮,当然也没什么,都是白口铁、灰口铁的铸铁炮,质量相当不错,炸膛是不可能的。
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双方使用的炮弹!
现在大周和东宋海军使用的炮弹非常简单,只有两种,一种叫实心弹,就是个大铁球,没有什么稀奇的。而且也没有将之加热作为纵火弹的用法,就是直接填入炮膛轰出去了事。
另一种叫开花弹!就是空心填装黑火药的球形爆炸弹。这种爆炸弹用薄铁皮箍在一个木制的弹托上,另外还有一个木制的中空引信。使用的时候将引信点了火插入炮弹,然后再填装进炮膛,用火药发射出去。
似乎也没什么,另一个时空不也有开花弹?
这倒也是,但人家是小心翼翼地使用开花弹的。战列舰上只有少量的开花弹,被小心的存放起来。而如今大周和东宋的战舰上至少有一半的弹药是会爆炸的开花弹!
两国战船上的大口径的火炮,包括4寸、6寸、8寸三个等级的重炮,所使用的弹药全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
也就是说,两国的战列舰都是装满了大口径炸弹的炸弹船!
两国的风帆战列舰使用的可都是全通火炮甲板……火炮甲板中存放的开花弹一旦被敌方射入的炮弹击中或是被大火引燃殉爆,后果不堪设想啊!
而外表上看起来恍若城垣的风帆战列舰,在开花弹的巨大威力前面,其实都是非常脆弱的。木制的船板,根本抵挡不住大口径开花弹的威力……说得夸张一点,此时大周和东宋两国的主力舰,全都是自杀式爆炸船!
共和267年,2月11日,申时刚过,两支以自杀式爆炸船为主力的舰队,正在迅速靠近当中。
数量较少的大周海军西遣舰队摆出了一个“突围专用”的锋矢之阵。就是以三艘神舟级一级战列舰组成了锋矢的头部,屁股后面跟着2艘二级战列舰,5艘三级战列舰和另外十几艘四级、五级和六级舰。
这种阵法的精妙之处,就是以三艘强大的神舟级战列舰去突破敌方的阵型,将整个舰队带出险境。通常情况下,处在上风位的一方,更合适使用锋矢阵。
另外需要一提,大周海军是很喜欢使用锋矢阵的。因为燕山铁厂的大匠们在10年前发明了空心铸件法,使得大周可以铸造8寸以上的巨炮。
这种巨炮因为体积太大,已经不适合安装在直通式炮甲板中使用了。所以大周的舰船设计师就在“神舟”级的舰艏修建了一个炮舱,安放了2门9寸巨炮。
而东宋舰队摆出的则是鹤翼之阵。所谓鹤翼阵,就是将舰队一分为三,分别组成鹤身、左翼和右翼三部。其中鹤身以横队冲向敌人,左、右两翼则呈纵队,从两翼包抄过去。
在鹤身横队靠近敌人后,再变阵成为纵队,用侧舷火炮进行射击。
而两翼则会包抄到敌人背后,和鹤身形成腹背夹击之势。
“靠近点,再靠近点,目标是他们的‘新宋’级,6门9寸炮都瞄准‘新宋’级,一定要干掉它!”
旗舰神舟号上,花无伤大呼小叫着下达了命令。
现在海面上恰好刮着西北风,花无伤的舰队挟着风势,满帆全速冲锋,一副急着想要突出去的样子。
处于东宋舰队的鹤翼阵左翼的潘武扬,也在大呼小叫:“向左转,向左转,现在就向左转,冲过去,把周人的编队撞断!”
原来潘武扬已经发现周国舰队摆出了急着跑路的架势,所以改变了策略,准备将之拦腰撞断。然后再分割包围。
“轰轰轰……”
就在这时,3艘品字形排列的神舟级的舰艏9寸炮开火了。
6枚9寸开花弹被火药爆燃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出了炮膛,呼啸着飞向两千步开外的一艘新宋级战列舰“暹罗”号。
炮弹没有命中,其中2枚在飞行途中爆炸,4枚落在了距离暹罗号百步开外的海水中,激起了几丈高的水柱。
“舰艏炮?”
潘武扬大吃了一惊,连忙下令:“快快,快……快传令,让鹤身队集体左转!”
东宋的一级战列舰是没有舰艏炮的,也就是说,它们在舰艏对敌的时候是没有火力的。光挨打不还击可不行!
而且大周使用的应该是8寸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如果击中一发,“暹罗”号没准就重创了。
潘武扬的命令是通过信号旗和信号火箭同时传递出去的,在演习中这个没有问题。望兵总是能及时看到旗舰的型号旗和信号火箭。
但现在是战时,而且大周的舰队还在开火。所有人都紧张的要死,有一部分望兵也忘记盯着旗舰了,而是在看周国的三艘神舟级。不过还是有一部分望兵看见了。
所以东宋的鹤身队顿时就阵形大乱,一部分战舰向左转,一部分继续向前冲击。而左转的战舰也不在一个直线上,如果从空中俯瞰,就会觉得七零八落,乱成了一团这就是横阵的毛病了。在战时很难维持队形,不像纵队那样,只要一艘跟一艘就行了。
而暹罗号上的望兵倒是注意到旗舰东宋号的信号了,所以放慢了速度,就在海上划了个弧形,就要向左转向。
可是三艘神舟级怎么可能放过这条大鱼?它们也稍稍改变了航向,以便继续用舰艏炮轰击暹罗号。
轰轰……
又是一轮轰击,6枚炮弹呼啸着向暹罗号飞去,依旧没有打中。不过炮弹的落点已经很接近暹罗号了!
这可是威力巨大的9寸开花弹啊!
其中一枚炮弹在距离暹罗号不到20步的空中炸裂,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站在顶层甲板上的东宋海军官兵,甚至能感受到热浪和冲击波袭来。还有一些炮弹的破片更是直接击中了船身,在黑色的船身上打出了一片白色的斑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炮弹爆炸的空中距离暹罗号的舵手不远,把暹罗的舵手给吓傻了,忘记操控正在飞速转动的舵轮。战船一下转过了头,渐渐的把屁股对着三艘神舟级,摆出了一副要逃跑的样子。
暹罗号的舰长连忙冲上去夺过舵轮,亲自操控,正在他想把船身在调转回来的时候,暹罗号的船身就是一阵剧烈的抖动和摇晃。
然后,才是震耳欲聋的轰鸣!
暹罗号中弹了!
被一枚9寸开花弹打中了船艉。炮弹直接穿过了船艉第三层的炮甲板的护墙,冲进了乱成一团的炮甲板内,然后发生了大爆炸!
不是一次爆炸,而是剧接连不断的爆炸!
看似非常坚固的船体,在大口径开花弹的爆炸中显得不堪一击。至于三层炮甲板中的炮手们,更是被飞舞的炮弹破片杀伤殆尽。整个炮甲板,都变成了阿鼻地狱一样的地方。
大火随即燃烧起来,在炮甲板中蔓延,很快就波及到了存放火药和开花弹的库房。
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大爆炸!
排水量超过50000石的巨型战列舰从内部炸裂了,看似厚重的船板就像鸡蛋壳一样脆弱,在大爆炸中成了碎片,或者被熊熊燃烧的大火点燃。
就在交战双方水兵和军官的目瞪口呆之中,暹罗号已经变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球。
一艘一级战列舰,居然不堪一击到这种程度!
“这怎么可能!!!”
发出这声惊呼的不仅仅是东宋的海军官兵,他们的敌人一样大感意外。
意外过后,双方的水兵很快就又一次进入了战斗状态。
不管怎么样,今天他们都得分个你死我活了!
第二个被打成火球的还是东宋的战舰,这次是二级战列舰上海号,它也被三艘神舟级的9寸巨炮在近距离击中,开花弹在内部的直通式炮甲板炸开,顿时就结果了这条排水量40000余石的巨舰。
和开花弹巨大的威力相比,风帆战列舰的防御简直就不存在!
看到己方损失两艘巨舰的潘武扬都快急疯了,也顾不得什么队形,直接打出了不管旗和全体冲锋旗现在不管什么阵型,冲他娘的!
而周国舰队给他的回应,则是再次击沉一艘三级战列舰!
零比三。
龙石岛大海战的第一阶段,大周共和国海军大胜!
但是这种大胜并没有能保持太久。因为大周共和国的舰船一样缺乏必要的防护。损失很快就出现了,“约法”号战列舰最先被一艘和它在近距离擦肩而过的二级战列舰击中……
当然了,“约法”号的侧舷巨炮也击中了对方!
两艘战列舰来了个同归于尽它们都抵挡不住几枚8寸开花弹的同时命中!
两艘战列舰全都变成了火船!
不到一刻钟后,同归于尽的战斗再次出现,一艘大周的三级战列舰和一艘东宋的二级战列舰擦肩而过,双方都用8寸炮击穿了对方的炮甲板!
这真是要了亲命了……原来双方的战列舰都是豆腐架子,根本不扛打啊!
双方的海军军人,都被这样的伤亡损失给吓坏了,可现在是狭路相逢,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虽然双方的战列舰都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架子,但是龙石岛大战仍旧是一场决定华夏三雄国运的大战!
因为东宋的海军南洋舰队主力,在这场持续了两天一夜的大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失去了同大周海军争夺海上霸权的本钱。
而东宋海军失败的开始,则是他们围歼花无伤指挥的大周西遣舰队的失败。大周西遣舰队用来突围的锋矢之阵显出了相当的灵活性锋矢阵其实就是个纵阵,一艘接着一艘航行就能保持队形了。而且纵队还可以将舰队的侧舷火力集中运用,的确非常有利。
在利用锋矢阵突破了东宋舰队的拦截后,花无伤就率领舰队扑向他和大东洋西遣舰队商定的会师抵达龙石岛。而不甘心放跑敌方舰队的潘武扬则收拾舰队在后面猛追。
结果在龙石岛附近海域遭遇了北上的大周东洋西遣舰队!这是一支实力远超东宋南洋舰队西进主力的庞大舰队!
而且在完成了和西遣舰队的会师后,大周舰队拥有了6艘一级战列舰,这6艘一级战列舰虽然有点不经打,但是它们的12门9寸舰艏炮可是非常厉害的。
因为9寸炮的射程很远,威力又大,而且东宋舰艇都没有舰艏炮,舰艉也没有可以发射大口径开花弹的巨炮。所以双方的再次决战,就成了东宋丧失海权的悲剧之战。潘武扬的大舰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损失了所有的一级、二级、三级战列舰,还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轻型战舰,他本人也在交战中阵亡。而周国只损失了一艘一级战列舰和十六艏二级、三级战列舰,轻型舰只的损失不及对手的一半。
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第1508章 合众国的落日
江宁,东宋首相官邸。
满座的东宋文武高官肃然而坐,每个人都看着刚刚发下的一份简报发呆。而战时内阁首相文道生则背对着他们,看着高高挂起的巨幅地图,动也不动。
窗外,是东宋首善的江宁城区,市中心的高楼鳞次栉比。商业区的店面一间挨着一间,大多气派体面。工业区则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码头上泊着载满了货物的内河商船,江面上冒着浓烟的汽船拖拽着一串串的木质货船,东去西往。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如此充满活力……任谁都不会想到,灭顶的灾难已经到来了。
东宋南洋大舰队的主力在龙石岛一战中损失惨重!
失去了三艘一级战列舰,十艘二级战列舰,二十艘三级战列舰……总共三十三艘主力舰,全数战沉!
这可是东宋海军半数的主力舰啊!
而和这些主力舰以及三十多艘战沉的四级、五级、六级舰一起失去的,还有三万多名训练有素的海军官兵……还有东宋合众国维持战争的决心和信心。
由于东宋和大周过往的友好关系,以及大周共和国执行了一百多年的“华夏优先”政策,还有华夏民族所信奉的终极统一思想,都让东宋的资本家和民众对大周共和国抱有好感。
在大部分东宋人看来,华夏三雄之间的决战并不是国战,而是一场内战。
一场结束二百多年天下三分的统一战争!
而东宋的合众国体制,又让江宁朝廷在这场统一战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因为江宁朝廷和合众会议并不是合众诸州的上级主管。朝廷和合众会议对合众诸州下达的指令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合众诸州在法理上也可以脱离合众国……
实际上,从东宋立国之日起,维持这个“邦联制”国家统一的因素,就是属于东宋朝廷的皇家海军。
东宋在政治上接近“邦联制”,在经济上则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的海洋国家。国内经济的繁荣有赖于海外的市场和殖民地的财富……也就是说,东宋的繁荣和富庶,必须依靠强大的海上力量。
而东宋本土的国防,又要依赖海军长江舰队。
也就是说,没有海军,就没有东宋合众国的一切。
而为了维持海军的强大,东宋的合众诸州就不得不将“海军权”完全交给中央,用五十州的财力打造一支足以和大周共和国海军对抗的海上强权。
因此东宋海军,才是东合众国得以凝聚统一的基础。
现在海军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东宋统一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合众国的落日,自然近在咫尺!
“首相,”东宋的户部尚书沈万三声音颤抖着说,“我们,我们海运是不是马上就要中断了?这可怎么办?可怎么办……要不,我们还是建议陛下带着皇室暂避新宋吧。
现在本土舰队还算完整,可以护送陛下和皇室离开江宁去新宋的。”
沈万三是这一届内阁中的首富,他的家产在整个东宋都能排上前十名,号称拥有几个“小目标”,堪称富可敌国。不过他的尚书并不是捐来的,而是由在“苏杭秀明越”一带极有影响力的江南工商联盟(党派)推荐入阁的,代表的自然是江南工商业的利益。
对于江南工商业来说,失去海权就等于直面灭顶之灾。
哦,也不是一定会灭顶……还可以体面的投降!
脱离东宋合众国,加入大周共和国。
虽然加入共和国后,江南工商业不可能再拥有原本在东宋合众国时的发言权。但是仍然可以在共和国约法的保障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共和国可以剥夺江南合众诸州的合众自主权,但同时也必须保护江南诸州的自治权和江南百姓的公民权。
虽然地方治权会不可避免遭到削弱(从法理上说,共和制下的地方自治权来源于最高议会的权力下放),但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而沈万三现在提出的由本土舰队护送皇帝和皇室逃亡新宋的方案,实际上就是要执行“皇室放弃东宋本土”的避难方案。
皇室一走,东宋的合众政府和大周共和国执政府,也就能够开展和平统一的谈判了……
“我们还可以打下去!”东宋的兵部尚书赵良忠大声嚷嚷道,“周国在龙石岛海战中的损失也很大,他们至少失去了15艘主力舰!
更重要的是,龙石岛海战表明没有装甲防护的风帆战列舰根本不堪一击。未来是属于装备有可以发射大口径开花弹的铸铁大炮和装甲防护的新式战舰的,也许还应该用‘热水器’(蒸汽机)驱动的水轮提供一部分动力。”
赵良忠是东宋皇室的子弟,海军工程师出身,加入战时内阁前是海军造船局的局长。
作为一名造船专家,他在研究了海军都军机司的报告后,就断定木质风帆战列舰的时代结束了。
目前在建的60000石级战列舰和在龙石岛战役中失去的那些貌似强大的战列舰一样,在大口径开花弹面前不堪一击。
所以失去33艘主力舰对于东宋而言,并不一定是致命的。只要东宋能够尽快启动新式的装甲战舰建造计划,制造出拥有钢铁装甲,可以抵御开花弹轰击的铁甲舰,就能夺回失去的海权!
而在建造装甲舰的竞赛中,东宋和大周应该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海军造船局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第一艘装甲舰的建造?”首相文道生问。
“两个月!”赵良忠回答道,“海军预备改造三艘排水量15000石的大型汽船,两个月内肯定可以完工。”
完全新建装甲舰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抓紧时间,自然只有改造旧船。
而改造大型风帆战列舰的难度要比改造中小型的蒸汽拖船难得多。
因为风帆战列舰的木质桅杆和风帆过于庞大,没有办法保护。而一旦桅杆和风帆被开花弹摧毁,战列舰也就失去动力了。
而且风帆战列舰上的风帆和绳索又很容易引发大火,火灾又会蔓延到火炮甲板,从而引发大爆炸。
此外,大型风帆战列舰的体积过大。如果全部加装铁甲,舰船就太重了,航速难免大幅下降。
所以改造风帆战列舰是非常困难的,不如从蒸汽拖船开始改造。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使得东宋的海军工程师放弃了风帆战列舰。那就是风帆战列舰的火力过剩了!
一级战列舰的一百多门大炮在实战中明显过剩了。因为一艘一级战列舰只要挨上一发8寸、9寸的开花弹就完蛋了。那里用得着一百多门炮?一百多门炮都打开花弹,还不得把对手轰成渣?
而且那么多开花弹对自己也危险啊!
在龙石岛战役中爆掉的战列舰几乎都是自身携带的弹药被殉爆了……这完全是自杀式爆炸船啊!
所以东宋的海军工程师们都认为应该减少舰炮的数量,同时将更多的舰船自重分配给动力系统,也就是蒸汽机和煤仓。
一艘排水量在40000石左右的装甲战列舰,拥有20门左右的9寸炮或10寸炮就足够了。
而在火炮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用坚固的防弹炮舱保护大炮也就成为可能了。只要炮舱、机关舱、煤仓不被击毁,战舰一般就不会战沉。
“咱们的汽船都是拖船,”沈万三马上摇头,眉头大皱,“这些拖船适航性不佳,只能在内河和近海活动。远海的运输还是会被封锁……是封锁,而不是遭到骚扰啊!国内怎么承受得住?没有海外的粮食和鸟粪,饭都没得吃了!”
一提到吃饭,在场的阁僚们都唉声叹气附和起来了。
“是啊,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啊!”
“这几年都不景气,百姓生活艰难(人人有书读,人人有肉吃,人人有绫罗绸缎穿,真是艰难啊),如果吃饭再成了问题,民心还会支持我们吗?”
“没错,合众政府应该以民为本……现在陆海军双双败绩,国内经济又难以维持,还是应该及早媾和。”
合众国政治的弊端在今天的会议上显露无疑了!
联合战时内阁的阁僚们其实都是合众诸州的代表,他们首先要对合众诸州负责,然后才是皇帝和朝廷。
如果现在和东宋作对的是西宋这个军户和枪大夫之国,那么50合众州一定会支持朝廷打到底的。
让一帮封建军户和枪大夫来当家作主,50合众州的资本家还这么混?那点身家不都得交出去?所以必须打到底!
可是大周共和国同西宋是不一样的,大周也是资本家之国……合众制和共和制之间的区别并不大,只是最高权力属于州议会还是国家议会而已。
另外,东宋和大周虽然是两国,但是互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很亲密,可以说是难分彼此的。
而且由于大周共和国一百多年来所执行的“华夏优先”,和“美洲开放”,使得东宋的江南地区存在许多跨国资本家据说资本是没有祖国的!
所以在江南一带,有许多影响力极大的资本豪门无所谓大周还是东宋……甚至,一个统一的华夏,对他们更加有利!
因为华夏统一以后市场更大,壁垒更少,资本、产品和人才的流动也更快更容易,对外竞争中的内耗也可以完全避免。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和平统一都有利于不爱朝廷的东宋大资本家。
而对东宋的寻常百姓而言,是保卫皇上要紧,还是吃肉要紧?统一无非就是合众变共和,皇上改元首,江宁话变天津话……要坚持打下去,那可就要没吃没喝了!
大家伙真的愿意吗?
“首相,您说句话吧!”赵良忠扭头看着文道生的后背,“国家兴亡,就在您老一言之间了!”
这话一出,只看文道生的后背一垮,然后就是一声叹息。
老首相转过身来,一张老脸上都是泪痕。他看着赵良忠,苦苦一笑:“老夫一言而决?老夫何德何能,可以一言而决?
赵尚书,你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国是合众为国,不是天子之国……现在库存的粮食还能供应,民心也算安稳。一旦粮尽,就会有合众州背宋向周。到时怎么办?发兵弹压?”
发兵弹压是不可能的……不是没有兵,而是这么做会破坏合众国体。
合众国体就相当于50个兄弟合伙做买卖,有人不想做了,要退出了,这时候剩下49人能把他宰了?
因此合众体制,根本就不适合打仗后世的那个世界霸主,某某合众国的体制,其实早就不是立国之初的十三州合众了,而是南北战争重塑的政体,凝聚力是相当高的。
而东宋合众国从没有经历过南北战争那样的洗礼,一直以来都是以共建海军,共守长江为立国基础的。
现在海军已然崩溃,立国根本也就动摇了。
至于重建海军,建立蒸汽战列舰部队云云的,没有几年时间根本不会成功。谁还能饿着肚子过上几年?
而且大周共和国也会造蒸汽战列舰啊!蒸汽机就是人家发明的……
文道生长叹一声:“还是恭请天子移驾新开封吧。”
“可是移往新开封就能保全吗?”赵良忠的语气也软了下来。
沈万三低声插话道:“新宋之人都是天子臣民,和合众诸州是不一样的……千万人一心,岂惧共和国劳师远征?
况且还有西宋的几百万军户枪大夫。”
文道生也说:“天子走后,合众之国也是要继续抵抗的,没有一年半载,怎么可能达成和议?50合众州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谈成的。
趁着这个机会,咱们还可以多多往新宋转移人才物资和忠于赵家的兵将……”
赵良忠咬咬牙,“再给三个月,三个月后海军出动铁甲舰去和他们打,如果不胜,天子就离开江宁!”
这是赵大尚书最后的努力了!
文道生和在场的阁僚们互相交换了眼色,最后点点头:“也好,三个月就三个月吧……和谈可以先开始,边谈边打吧。”
三个月的“缓刑”并没有能拯救东宋。因为大周共和国同样在龙石岛战役后紧急启动了装甲舰的建造和改造计划。
和东宋不同,大周共和国并没有用内河拖船改造铁甲舰,而是用跨海渡轮为基础,同时改造了10艘蒸汽装甲舰!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手笔,是因为大周的本土包括许多半岛和海岛。其中辽东山东之间,高丽日本之间,以及日本诸岛之间的人员和经济往来非常密集,需要大量的渡轮。
而用蒸汽机驱动的海运渡轮明显比帆船和桨船更有价值,所以蒸汽航海渡轮早就出现了,而且还有越造越大的趋势。
所以在龙石岛战后,大周就立即在天津、海州、辽东和日本的造船厂内,用排水量20000石左右的蒸汽渡轮改造铁甲舰,一口气搞了10艘!
和东宋的那些内河拖船改造的蒸汽铁甲舰不同,这10条渡轮改造的铁甲舰都是海船的结构,适航性不错,是可以在海上航行的。
东宋的三艘只能在内河和近海活动的铁甲舰,根本不能和它们相比人家根本不用和东宋的船打,在远海就把东宋的贸易航线给切断了!
所以它们的出现,也就宣告了东宋合众国的落日……
合众215年7月,当秋风乍起的时候,东宋皇帝赵昊在两次拒绝离开江宁后,终于接受了战时内阁的建议,率领皇室成员在本土舰队的护送下,离开了江宁府,往遥远的新宋大陆而去了。
第1509章 革命,三分终归一
西宋保德十二年,二月十四日。华清宫内的气氛,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消沉低迷过,所有的人都感到了末日将至的压抑。
不是人类的末日,而是西宋这个专制帝国的末日将至了。
华夏三雄之间的战争早就分出了胜负……实际上,早在八年多前,当东宋皇帝赵昊率皇室成员搭乘东宋本土舰队的战列舰,离开江宁赵家港码头的时候,战争的胜负就已经分出了。
因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大周真正的对手就是东宋。东宋是世界帝国,拥有一亿两千万人口,同样进行了工业革命,还拥有仅次于大周的海上力量。
只要东宋上下一心,想要抵抗到底,大周共和国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征服东宋的。
可问题是东宋这个国家并不是属于赵家天子的,而是属于合众诸州的。合众诸州只是将赵家天子当成了一面大旗而已。
要让合众诸州抛弃过往的繁华和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承受各种苦难,用鲜血和生命去保卫一面旗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在龙石岛大海战后,摆在东宋50合众州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以什么样的条件加入大周共和国了。
大周可是日不落的世界帝国,占有南北美洲一亿六七千万平方里的天选之地!
而且大周本土也异常辽阔,占有了后世称为东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这块,本土的面积超过六千平方里。
再加上非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南洋地区的小块殖民地,大周共和国拥有的土地面积在两亿三四千万平方里,相当于五千一百万平方公里!
比起历史上那个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四千多万平方公里还多一千万平方公里呢!
而且大英帝国本土不过是几千万人口,弱杆强枝,难以维持长久是必然的。
而大周本土如果和东宋本土合并了,人口可以达到两亿六千万,而那么多块殖民地的人口包括奴隶和土著,顶天也就是三四千万。
三四千万人想反两亿六千万人……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如果大周和东宋不合并,两个华夏豪门搞内斗,互相拆台,也许会促成一波殖民地独立运动。
可他们一合流,至少未来三四百年内都不会有殖民地解放运动什么的了。
而一个拥有几亿人口和五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日不落帝国,也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的终极支配者!
所以对东宋五十州的资本家们而言,加入大周,成为主宰世界的一员,要比和大周共和国打一场伤亡惨重的焦土之战要划算得多。
当然了,统一的条件还是要好好谈一谈的……
而这一谈,就谈了三年之久!
在谈判过程中,也发生过几次反复。逃亡到新宋的赵昊在东宋国内也有许多拥护者,也就是所谓的保皇党人。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想要以谈判为掩护,为东宋争取到重建海军的时间。
只可惜大周共和国总是棋高一着其实是他们在海军和蒸汽机方面的投入一直比东宋高(大周有很大的蒸汽船只的需求,而且财力更强大),因此拥有更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
所以在海军进入铁甲蒸汽帆船的时代后,大周和东宋的海军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了。
因此东宋保皇党们的努力,最终因为无法打败大周的海军而化为了泡影。
不过他们的拖延政策也不是没有一点意义的。他们至少为东宋保皇派人口和财产的转运争取到了时间。
哦,大周在和东宋展开谈判后,并没有实行封锁东宋海岸线的作战。当然了,大周也没有恢复鸟粪的出口。
不封锁海岸线,是为了在维持东宋经济不崩溃的同时,放走各路保皇党人。
大周并不打算将东宋的保皇党赶尽杀绝,要不然赵昊也去不了新宋大陆。
他那点本土舰队,大周海军要歼灭还不容易?
但是那么做并不符合大周共和国内高层的利益。
首先是大周共和国的领导层,不希望东宋的保皇党留下来给自己捣乱,有个好去处给他们也不错。
其次是大周共和国的军方希望给自己保留一个对手,有对手才能维持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啊!
要不然军方,特别是海军拿什么借口要军费?
所以大周共和国的军方不仅坐视东宋的保皇派一波波的跑路,而且还将爪哇以东的南洋岛屿,都划为新宋的“附属岛屿”,都属于不建议夺取的地区。
“不建议夺取”的地区还有许多,比如位于天竺的果瓦郡国,位于阿拉伯河上的阿巴丹自治领,位于小西洋上的锡兰郡国,还有暹罗郡国,都是不建议夺取的。
因为大周共和国不是一个侵略者……唔,大周是一个解放者!
所以大周共和国不会用侵略的手段去对付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或自治领。而那样做的代价,也远远大于收获。
类似锡兰、果瓦、阿巴丹、暹罗,甚至新宋皇室领地在内的“文明地区”,完全可以成为大周领导的世界体系的合众伙伴。
在大周共和国好一番的威逼利诱加驱赶的组合拳下,东宋50州的议会终于在共和230年6月底前,全部通过了加入大周共和国的决议。
虽然东宋的赤龙旗还在新开封府的上空飘扬,但是它不再是一个华夏本土的豪强了,而成为了第一个“独立”的殖民地国家……
在共和230年6月后,华夏本土就只剩下大周共和国和西宋帝国这两个玩家了。
东亚大陆上的实力对比,到了这时已经完全失衡了。
统一了东宋本土的大周共和国拥有了两亿六千万公民和五千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西宋只有区区6000万人口,领土面积也不过七八百万平方公里。工业实力和财力更不是大周的对手。
但是谁也没想到,西宋的抵抗居然非常顽强,发动了上百万军队节节抵抗,虽然屡战屡败,但还是给进攻的周军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以至于周国的统治阶层开始怀疑一统华夏的必要性,在共和232年的襄阳之战后,开始和西宋和谈了。
襄阳当然是被大周占领了。在这场战役中,大周的蒸汽铁甲炮舰开到了襄阳大棱堡城下,用大口径火炮发射开花弹摧毁了襄阳的城墙。
但是在随后发生的长达一个月的残酷巷战中,有多达30000人的周军官兵阵亡,另外还有近20000人终身残疾。
面对这样大的损失,大周共和国的高层也感到头皮发麻了。
原来有几十万军户和枪大夫支撑的敌人也不好对付啊!
打虽然是打下来的,但是死伤几十万人值得吗?
而且西宋也没什么好东西,又没金山银山,又没有鸟粪硝石,也没天选大平原。大周分明是去扶贫的,还被人这样打,吃力不讨好啊……大周上到见钱眼开的资本家,下到勤勤恳恳的劳动人民都不答应了。
所以从共和232年开始一直到共和236年几年间,周宋之间就一直打打停停,双方也开始进行谈判了。
而到了236年7月,两国终于签订了《全面停火》的协议。于是大周共和国的军队就从占领的部分荆楚地区(包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撤退了。
大周共和国的撤退对于西宋应该是件好事儿……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周的撤退,却敲响了西宋封建王朝覆灭的丧钟。
因为在大周共和国统治荆楚部分地区的几年间,大周共和国不仅在那里实行了天下为公的共和政体和人人平等的公民制度。
而且大周共和国执政府抱着“扶贫”的想法,在荆楚占领区推行一系列社会改革。
比如给贫苦农民分配土地(土地来自赎买);免费发放鸟粪和新式农具;减免农业税(其实就是按照大周和东宋的标准收税),发放低息贷款;开设大量学校并实行义务教育;开办了许多医院、慈济院……总之花了不少从新大陆赚来的金钱去收买人心。
而且大周共和国执政府还大力改善当地的吏治,给官吏发放高额俸禄,还认真的治理贪污腐败。
所以当大周执政府的官员和军队从荆楚占领区撤退的时候,荆楚百姓那可真是送了又送,哭了又哭。不少分到土地,过上的大米肉汤生活的贫农子弟都恨不得跟着队伍去反封建,干革命了!
而这种人心所向的场景,同样感染了前来接收荆楚地方的西宋军人。
特别是一批荆楚籍的“华山派”军官。在了解了共和之仁后,许多原本激烈对抗共和军的西宋“华山派”的军官,都转化成了共和派。
他们都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原来共和制那么好,那么进步。在共和制下,平民百姓也可以大米肉汤天天吃饱……这比老爷还快活啊!
与此同时,西宋朝廷又没有办法给功劳苦劳一大堆的功臣们以满意的赏赐因为西宋朝廷在这场战争中一无所获,还花光了国库里面的每一个铜板!
你让焦头烂额的赵冕拿什么去发放功赏?但是他又不敢太亏待功臣,至少不能亏待那些军户豪门吧?
所以他就下旨收回大周分配给荆楚贫农土地,用这批土地去犒赏功臣。
可是没想到,在共和制下生活了几年的荆楚贫农不再是羔羊了。他们不仅知道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且还从撤退的周军那里得到了燧发枪和弹药,把自己武装起来了。
荆楚农民大起义随即爆发!起义的农民,还打出了“天下为公”的旗号!
而在农民起义发生的同时,西宋军队也出现了极大的动摇。
因为土地分配的不公,大批的中下层军人对朝廷极度失望。
在西宋保德八年(共和237年,西历1351年),也就是荆楚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同一年,西宋军中出现了秘密革命团体公理会。
公理会主张推翻西宋朝廷,实行共和制并且同大周共和国展开两国和平统一的谈判。在大周共和国的帮助下实行土地改革,给每一位农民分配一块不能买卖的土地以保证其基本生活。废除军户制和其他等级制,所有的原西宋土地上的人民一律平等……
虽然西宋朝廷一再在军中进行清洗,想要消灭公理会。但是公理会和共和革命的思想,却随着荆楚农民战争的持续,渐渐深入人心。
到了保德十一年的十二月,由于西宋皇帝赵冕的突然去世,华山讲武堂内的公理会分子忽然喊出了“帝制终,共和兴”的口号!
一场共和革命,就乘着皇帝宾天,而新君未立的时机爆发了。
革命很快席卷了整个讲武堂,不仅讲武堂中的师生纷纷加入革命阵营,连驻守在讲武堂大营的教习军官兵也发动了起义。
保德十二年二月一日,起义官兵约10000人到达华清宫外广场,随即同御前禁军发生交火。起义军从华山讲武堂调来了大炮,猛轰死守的禁军。双方激战到二月十三日,驻守潼关的一个西宋步兵师也发生了兵变,公理党军官夺取了指挥权,率领该部加入了对华清宫的进攻。
这下御前禁军无法抵御,不得不退回华清宫内死守。
随后起义军包围了华清宫,还将最后通牒送到了将要即位的皇太子赵铭手中。
根据起义者给出的条件,只要赵铭宣布放弃即位,革命军就可以放赵铭及其家人离开大宋前往大周共和国避难。
否则,起义军攻破华清宫后,就将对赵铭和整个赵宋皇朝进行清算!
走投无路的西宋末代太子,不得不含泪接受了公理会革命者的条件,同意放弃即位,并且在第二天,也就是西宋保德十一年二月十四日,离开了华清宫。他先是去了大周共和国,然后又流亡埃及,在那里度过余生。
西宋的封建帝制,也由此终结!
在此后的数年间,实行了共和制的西宋开始和大周共和国进行合并谈判,终于在共和240年达成一致。
两国共同组建统一的华夏共和国……三分终归一统!
全文终。
谢谢大家的支持,祝大家情人节愉快。
希望明天,罗罗可以和大家在新书《抢救大明朝》再见。
大罗罗拜上。
新书求支持
大罗罗新书《抢救大明朝》已经上传,拜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旧书已完本,新书求支持
在《抢救大明朝》的书评区里看见读者问及《天下豪商》是否完本,因此前来说明。《天下豪商》已经于二月十四日完本,之所以未更改状态是为了方便发单章为新书拉票。最后顺便替《抢救大明朝》拜求一下收藏、推荐。大罗罗拜托了!谢谢大家。
再推一下罗罗的新书《抢救大明朝》
直接上简介吧!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鞑子还凶,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九宫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
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鞑子、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
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尚书洪承畴在刑场之上,大声疾呼。
父皇别跑,儿臣孝顺!——这是被某个来自21世纪的老实孩子灵魂附体的大明太子朱慈烺拎着宝剑,追赶崇祯皇帝时的真心话。
为《抢救大明朝》拉票拉收藏
《抢救大明朝》刚上试水推,所以发个单章再推一下,请各位老书友都赏个脸,收藏一个,推荐一下,谢谢。
本罗罗再为新书《抢救大明朝》求救啦!
救命啦!《抢救大明朝》已经更新六万多字,求收藏,求推荐
强烈推荐新书《抢救大明朝》
罗罗的新书真的很好看,开局就有高潮,而且很好玩,拜求收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