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美味俏渔娘121(4更)
丫丫和小渔都很高兴,虽然小渔知道做豆腐的步骤,可人家几辈子传下来的手艺,哪里是她随便做做就能达到的味道?于是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那……,汪爷爷,您心中可有徒弟的最佳人选?”
汪爷爷沉吟片刻,颔首:“有是有,就是不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我们村西头有一个寡妇,人很善良,家里有个半大小子,很是勤快,机灵,”
“还有赵家村有一个孤儿,爹战死沙场了,娘跑了,也是爷奶抚养长大,他帮我推过车,所以我对他印象很深,孩子也很稳重,懂事,这俩小子若是过来的话,我也能省点心。”
汪爷爷看人肯定是准的,尤其在听他说这两家的情况,小渔听了也觉得合适。
“那问问不就知道了?您可以把村长请过来,让村长做中间人,帮您问问。”
汪爷爷和汪奶奶觉得这事儿靠谱,“等雨停了吧,雨停了就去办这件事,现在先教你们俩。”
豆腐的工艺其实并不复杂,她在电视上看过,也自己做过简单版的,可是在古代,没有那么多化学原料和标准比例搭配的情况下,靠的就是人家这祖传的技艺。
同样的东西,可能你做出来的,和人家祖传的做出来的味道就很不一样,自然而然的,就体现出配方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的豆腐还很单一,起码在民间,豆腐就只有豆腐块,并没有现代那么多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种类。
小渔暂时也没打算把这些种类的做法,就这么告诉老两口,主要是觉得他们做了大半辈子的豆腐了,自己何必在人家面前班门弄斧呢?而且,就他们两口子的水平,靠做豆腐这门手艺安享晚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钱多了,未必是好事,尤其儿女还那样的情况,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个时候的他们,讲究的是平安,是健康,其他方面,一点也不重要。
于是老两口就从最简单的筛选豆子开始,一步一步,认真的教,认真的讲。
谁也没想到这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的豆腐,居然会如此的繁复。
“这豆子浸泡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煮浆点浆的时候,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
小渔和丫丫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下来,无数次的感叹做豆腐的不易之处。
古人有言,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撑船:船行风浪间,随时都有翻船丧命的危险。
打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就如入地狱。
卖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
想想也是,现在不比后世电器化时代,全部都是由人力来完成的,像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可都完全都是纯手工的体力活啊!
一斤豆腐成本一两文钱,卖出去六文钱,他们累死累活挣个四五文钱,听起来多,但是还包括运输以及日常损耗,所以真的不算多!
一个上午干下来,小渔也由最初的热情高涨,一下子变得没兴趣了。
好在跟着老两口做了一遍,基本上该掌握的,她都掌握的差不离了。
【271】美味俏渔娘122(5更)
豆腐做好之后,丫丫陪着汪爷爷去卖豆腐,她因为身体不舒服,就留在家里帮汪奶奶做午饭。
因为今天做的就只有预定的豆腐,所以送过去就回来,前后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场雨下到两三点左右,就停了,汪爷爷也是个行动派,立即去找村长帮忙。
路上太滑,不好走,所以打算明天上午走,这一耽搁,倒是让她们了解到收徒的结果。
和她预想中的差不多,说服那两个孩子基本上没费多少口水。
毕竟,这可是人家的祖传手艺,若不是儿女不肯继承,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些外人来学做豆腐?
自然是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至于照顾两位老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汪爷爷和汪奶奶也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人家孤儿寡母的,没父母的孤儿都过的不容易,本来这件事的目的是锦上添花,绝对不能让他们成为人家的负担。
是以在协议上也写明了,日后他们夫妇俩大病小病不需要他们承担医药费,只需要他们在跟前伺候伺候,跑跑腿就行。
这么诱人的条件,谁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傻子了。
于是,在村长以及村里诸多族老的见证下,两个孩子签了秘方的保密协议,并且承担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挣来的钱如何分配,也在协议上写的清清楚楚。
汪爷爷占六成,两个小子各两成。
当然,所谓的成本是扣除各项支出之后的净利润。
这样一来,各方各面都照顾到了,汪爷爷不担心他们学成之后背叛他,撂下他们不管,而这两个半大小子,因为既能学师又能分到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自然也不敢马虎大意了。
如此,双方就协议一事,可谓达成了平等的合作意向。
尤其让她意外的就是这两个半大的小子,真不是一般的能干,小刚子十四岁,小蹦子十二岁,许是因为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干活特别的麻利。
第二天凌晨三点他们就起来忙活,先前老两口就做五十斤,多了六十斤,可是俩小子来了,就达到了一天一百斤豆腐,除了送到镇子上的,剩下的可以推着板车去周边的各个村子里吆喝着叫卖。
这样一来,他们每天能够净挣四五百文钱了。
经过深入的了解,才知道汪爷爷家的豆腐比旁人家的还贵上一文钱。
即便贵了一文钱,人家也宁愿来买汪家豆腐,经过比对,小渔才知道这当中的奥秘。
原来——
别人家的豆腐要么硬的不行,要么水的不行,只要换一个人做,做出来的豆腐肯定不一样。
根本就不像汪家,哪怕是学徒做出来的,也能保证软硬适度的口感。
别人家一公斤豆腐至少需要一斤黄豆才能做的出来,可汪家豆腐,虽然也需要那么多的黄豆,可却能出来一点五公斤的豆腐。
这倒不是人家偷工减料了,而是在点卤水的时候,还有磨豆浆的时候,甚至其他的步骤上,都比别人精密度高,多少比例的水,多少比例的卤水,都是有严格的比例存在的。
【272】美味俏渔娘123(6更)
也就是说十斤黄豆,汪爷爷家能做出至少三十斤的豆腐。
按照这个时代的物价,一斤大豆两文钱,十斤大豆二十文钱,二十文钱除以三十,相当于每斤豆腐仅是成本就0.6文钱,再加上卤水等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算到1文钱一点也不过。
但是做豆腐也是有日常损耗的,还有力气活运输费等等,所以不能单纯的以为就是一文钱成本,怎么也得算到两文钱上去。
按照之前的比例,百斤豆腐赚四百文钱,汪爷爷占六成,分二百四十文钱,两个孩子占四成,分的一百六十文钱,平均下来就是每人每天八十文钱,一个月也有2400文,近2.5两银子呢,这可真不算少了。
相信长此以往下去,随着小刚子和小蹦子做事越来越顺手,每天做出的产量也跟着上去,他们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于是在第二天下午,吃过晌午饭之后,小渔就和丫丫向老人辞行了。
鉴于她们给钱,老两口不收的情况在,小渔直接将十两银子放在了枕头下面。
之所以给这么多银子,是因为连续两天跟进,学到了做豆腐的方法,等同于花十两银子买下了这个方子。
老两口不容易,他们不能让人家白白付出。
是以小渔姐妹俩离开之后,汪奶奶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了那十两银子后,不由叹了口气。
“这俩丫头,也太客气了,哪里用得着给这么多银子?”
“丫头?”汪爷爷一脸懵,汪奶奶瞪了他一眼:“你这个马大哈,小子和闺女你看不出来?这俩都是闺女,漂亮着呢,估计是为了赶路,才女扮男装的,都是好孩子,懂事,虽然萍水相逢,但如果我们能有这么乖巧的孙女都好了,唉!”
小渔自是不知,在她们离开后,汪爷爷和汪奶奶,又感慨了半天。
因为是雨季,所以继续上路之后,又接连遭遇了好几场暴雨,但是每次降雨之后,天气就会凉快一些。
“一场秋雨一场寒啊!”立秋之后,雨水少了,姐妹俩的速度就上去了。
因为目标准确,又怕去晚了错过机会,所以这一路除了在汪爷爷家停靠两天之外,基本上每天都在不停的赶路。
有客栈了住客栈,没有客栈就住在荒郊野外,因为力气大,她还靠练习弹弓,打了不少的野味儿。
路过镇子,县城,府城,都会买一些干粮备着,好在炎国有那种专门为赶路人准备的干粮,比如石头饼,土馍,这些干粮的显著特点就是干,也谈不上好吃不好吃,但是能果腹已经很了不起了。
当然她有时候也会借用客栈的火灶,煮一些鸡蛋,她备的有咸菜,这一路倒是也没有受多大的罪。
近三个月的奔波后,终于赶在八月初(阳历9月左右),千辛万苦的到达了京城。
因为她原本就是打算在京城发展的,所以到京之后,先去找掮客帮她物色农庄,她没打算住在城里,而是打算住在城外的农庄里,一边种地,一边想做生意的事儿。
在客栈住了两天左右,掮客就找上门了,他们驾着马车到城外十里开外的农庄附近,看了一个占地十五亩的农庄,这个农庄里有自建房子和院墙,整体还算安全,是城里的富户缺钱才卖的,价格还不低……
------题外话------
今天6更更完,明天见!
【273】美味俏渔娘124(1更)
因为这样的田地都是中等田或者上等田,尤其这个农庄还有一些坡地林子,整个算下来要价一千五百两银子。
上等地一亩地五十两,十五亩地就是七百五十两,加上在建的房屋,能达到一千两,剩下的一千两,就是后面坡地林子的钱了,总的来说还行,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她没有一下子就定下来,而是在周围转了转,又看了好几个庄子,根据价格、农庄的规划,最后还是觉得这掮客眼光不错,因为比来比去,还真的就这个带坡地林的庄子还稍微划算点,因为仅是后面的坡地林子就占地三十亩,三十亩啊,不过好像主人不怎么会利用这片地,全都种成了树,树能卖几个钱?怪不得会逼的卖庄子的地步。
因为对方报的就是最低价,不还价,所以小渔也就没在这上面纠.缠,很爽快的跟着去官府备案过户,在一天时间内就拿到了这个庄子的所有权,她很满意掮客的工作态度,于是也很爽快的付了五两银子的中介费,加上在官府那边支付的二十两过户费,前后一共花了一千五百二十五两银子拿下了这处农庄。
当然,庄子里的人都被原主人带走了,小渔一个也没要,首先这些人她不熟悉,其次,就算要找人,找长工,也必须得自己亲自挑选的才算事儿。
当天晚上俩人就住了下来,因为天色已晚,所以没有去买日用品,将就着马车上的东西过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小渔拉了个清单,准备今天驾着马车去城里采购,丫丫则留下来打扫家里的卫生。
说起丫丫就觉得好笑,这丫头原本来城里还是挺紧张的,结果看到小渔买了个农庄,她就兴奋的不行。
因为她觉得这和她以前过的日子也差不了多少,自由惯了的人,就怕被束缚,现在好了,又可以继续放飞自我啦!
她们农庄所处的区域,都是大户人家的陪嫁、财产啊什么的地盘,虽然这边人不多,但互不打扰,距离也很远,毕竟一个庄子就十五亩呢,可以想象距离有多远,虽然少了点儿麻烦,但也意味着出了事儿是没人搭理你的,因为这边距离最近的一个村子,都有七八里路。
今天已经八月初十了,还有五天就到了约定见面的日子,所以今天她得到兴隆客栈附近踩踩点,看看。
一晃五年时间过去,也不知道那两个人怎么样了,还会不会记得和自己的约定呢?
随手拿出那块言清走之前给她留的碧玉佩,温润的触感,一看就价值不菲,尤其上面还有特殊的家族图腾,也不知道言清究竟是个什么身份,她将弟弟交给这个人,是对,还是错呢?
小渔叹口气,让丫丫锁好门后,就驾车去往京城,同样的,老百姓进城也是需要过路费的,想她这种驾着马车的,仅是过路费就需要五文钱一次。
小渔先把车停到没人的地方,然后将清单仔细的看了一遍,今天主要买的就是生活用品,比如床铺褥子,锅碗瓢盆,这些她空间超市都能买得到,但是有些能用,有些不能用,比如铁的就能用,塑料不能用,为方便清楚自己进城需要买什么,所以她不得不进空间,先过滤了一遍,然后再把缺的部分,写在清单上……
【274】美味俏渔娘125(2更)
对比炎国的国都锦城,港口镇那就相当于它的十分之一,繁华程度更是比不得。
虽然这炎国是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但是明显也不小,怎么着也有H国或R国那么大吧?
而且这里民风开放,起码大街小巷都有女人的身影,一般未婚女子都戴着面纱,已婚或者年迈的女人,则像男人一样,大大方方的走在大街上,因为这一显著的特点,所以不管买什么,商家都能很快分清楚受众群体。
炎国的街道上也有专门摆摊位的地方,除了个别官家明令禁止的街道不允许在商铺外面再摆摊位之外,其他街道都可以摆摊位,想要占这个地方,就需要向衙门里一个专门的部门缴纳城管费,当然,人家是不这么说的,她是转化成现代人能听懂的语言加以说明的。
基本上和后世早市,夜市的管理办法差不多,允许摆摊,但不能白白让你占用街道,你得缴纳费用,还得保证周边的干净卫生,要不然就得罚款或者撤销你的摆摊资格。
小渔手里的钱还有近四千两,她不想摆摊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谁知道会不会冒出个地痞无赖收她保护费啥的,所以她得找个小店铺,慢慢的开启她的生意经
她有农庄,将来可以在里面自产自足,所以先从一个小面馆开始她的财富之路就行。
也不需要大,毕竟她目前就只有丫丫俩个人,就算要招人,那也得等她们彻底熟悉这边之后再做决定。
于是她又找到了上次的那位掮客,让他帮忙找铺子,要求不高,位置好,大小嘛,随手一指街边的小商铺(三四十,五六十平方)都行。
掮客很欣赏小渔的办事方式,为人大方爽快,不扭捏,事儿不多,他们中介就喜欢和这样的顾客打交道。
于是很痛快的应下了,还说如果有消息,就去城外找她。
小渔点点头,顺便向他打听道:“你知道兴隆客栈背后的东家是谁吗?”
掮客疑惑的看着她:“兴隆客栈?你说的可是雁塔那边的兴隆客栈?”
小渔刚刚已经过去看了一遍,那个客栈的确紧邻一个塔状的建筑物,“难道这锦城还有第二个兴隆客栈?”
“哦,那倒是没有,这不是养成习惯了,但凡说个名字,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它周边的坐标物。”
“虽然我不知道这客栈具体是谁的,但是兴隆客栈坐落在雁塔旁边,还紧邻着南湖,这可是咱们锦城最好的位置,每年有重大节日,南湖有什么活动的话,兴隆客栈都是爆满的,除了达官显贵,还能有谁拥有这客栈的所有权?你不是刚进京吗?打听这个干什么啊?”
“没有,我就是看着这客栈很位置好,装修也很豪华,所以打听打听。”
“那,你知道言姓代表什么吗?”
掮客的眼睛倏然瞪大,一把就捂住了她的嘴,小渔惊慌的躲避了一下,掮客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赶紧松开。
“你别紧张,我这是下意识的举动,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咱们这个国家叫炎国,你说炎姓代表啥?”
小渔皱眉,“不是,我说的言,是言论的言。”
“不管是哪个言,在京城,就只有一个炎,其他的都得改姓,所以不可能出现你所说的言,懂?”
小渔的眉头拧的更深了,这什么歪理,国姓这下,还要杜绝所有同音姓氏?
【275】美味俏渔娘126(3更)
小渔出城之后,那眉头就没舒展开过,因为脑子里不断回响的都是刚刚的那句话。
她还顺势把玉佩掏出来,仔细的打量,为了看清玉佩的纹路,她甚至还拿出来在阳光下照了一下。
结果就这么巧,旁边一辆马车的窗帘被掀开,有人注意到她手里的玉佩,立即叫住了马车。
然后朝着马车周围的下人喊道:“快,拦住那个人!”
小渔还不知道麻烦找上门,直到骑着马的侍卫把她的马车团团围住,她才意识到不对劲。
“快,搜他的身,我刚刚好像看到他拿了一块儿玉佩,那玉佩特别像清哥哥丢失的那一块儿,”
小渔转头一看,却见马车里露出一张蒙着面纱,却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尖着嗓音朝她的手下喊叫,情绪非常激动。
一听是来找玉佩的,小渔面上不变,心里却提高警惕,立即将玉佩转移到了空间仓库。
顺势就从空间超市里买了一块儿同样色泽的碧玉佩出来,在那些人来搜查她之前,她立即交了出来。
“你们说的是这个?”
小渔拿出来的这个可不是纯正的帝王绿,只是后世人造出来的赝品,说是玉佩,事实上就是个甜甜圈,中间是空的,周围是圆的,边框上刻了一些花纹而已,对比之前她拿的那块言清的玉佩,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仓促之下,她也买不到更为合适的。
马车里的姑娘在她的手下把她给围住之后,就提着裙子跑了下来,先前在车上的时候只戴了面纱,这会儿下车直接戴上了帷帽,她衣着华贵,又有丫鬟搀扶,还有这么多官差,想必是位官家小姐。
如果她刚刚耳朵没出问题的话,她也的确听到她说了一句‘清哥哥丢失的玉佩’,这么说,这个清哥哥,很有可能就是言清了?
“不对,你刚刚拿的不是这一块儿,本小姐看得分明,那块玉佩有皇室专有的火腾。”
原来玉佩周围的纹路刻的是火腾啊,汗,她怎么就没看出来?这姑娘眼神儿够好的啊!
现在怎么办?搜身?那她岂不是要吃亏?
不行,不能搜身。
但是眼下这情况,不搜身她能走得了?
那么,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小渔立即在空间商城里搜索带火色.图腾的玉佩,没想到还真搜出来好几块儿,然后她装作不经意似的,从怀里全部掏了出来:“姑娘,我身上所有的玉佩都掏出来了,你看你说的是哪一块儿?”
“你小子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多玉佩?”姑娘没说话,但她旁边的侍卫却开了口。
小渔讪讪的道:“不才是做玉佩生意的,这不是刚从城里出来,人家不收这样的残次品,所以我,”
接着话锋一转,她一脸讨好的哈着腰,对面前的这群人道。
“如果姑娘想要这种类型的,小民家里还有,不如一起去看看?”
那位姑娘沉默了好一会儿,又拿着小渔手里的玉佩,左右上下反复的打量,总觉得刚刚看到的不是这样的,可这小子刚刚掏东西的时候,连带着里面的东西都掉了出来,应该不可能有所隐瞒了。
难道,是她眼花了?
面前的这些玉石玉佩,带火焰图腾的的确有好几个,还都是绿色的,那么她看差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捡到清哥哥玉佩的可能性。
毕竟,他当初可是说过,玉佩掉落到大海里了……
【276】美味俏渔娘127(4更)
掉到大海的东西,怎么可能捡的回来呢?
看来是她太心急找这块玉佩了,毕竟,玉佩找不回来,姐姐的亲事就成不了。
为了这块玉佩,他们就差去海里面摸了,可是清哥哥又不告诉他们究竟在哪儿落得海,他这明显是不想娶姐姐,可姐姐今年都十八岁,再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难道要因为一块玉佩,耽误姐姐的终身幸福?
时隔五年,清哥哥为什么不重新造一块儿一模一样的?只要他想,难道会造不出来?
可现在明摆的,他不想,连代表他身份的玉佩都不想佩戴,可想而知,姐姐和他,是很难有结果了。
一瞬之间,姑娘就失了兴趣,一句话不说,扭头就走。
那些侍卫看自家郡主上了马车,也就不再搭理她这个小角色,等马车逐渐走远,小渔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妈呀,差一点,差一点就得被搜身,得亏她反应快,果然,走在天子脚下的路上,随随便便都能碰上什么达官显贵啊,这位姑娘,家世不一般呐!
不过,她口中的清哥哥,是不是她所认识的那位呢?
回到庄子之后,小渔拿出那块玉佩,仔细的打量。
首先,她手里的这块儿玉佩她一直没拿出来过,今天也是因为想起言清,才想从玉佩上找找线索,没想到差点酿成大祸,看来这块玉佩所代表的身份,非同寻常啊!
玉佩中空(甜甜圈),四周围被两朵火焰图腾包裹着,最具点睛之笔的是,这两朵火焰图腾的顶部,也就是编制流苏吊坠的顶端部分,居然是红色的,仔细观察玉佩表面,是没有任何文字的。
只是,当她试探性的将玉佩拿到太阳光照射的地方时,她愕然的瞪大了眼睛,因为玉佩里面居然有代表着皇室尊贵的龙形图案,这个纹路是深刻在玉石内部,而两朵火焰最红的地方,赫然写着【炎】【清】两个繁体字。
小渔瞬间被吓坏,一下子就瘫倒在自己刚刚铺好的床上。
“我的妈呀,随便捡个男人,居然还是皇室中人?”
她要不要逃离,不要去客栈问?
可是弟弟怎么办?偷摸找到再带走?
越想越觉得不安的小渔,愣是连续几天没睡好觉,眼瞅着就要八月十五了,可她却没想出来该怎么应对。
直到丫丫过来问小渔:“姐,咱就这样天天闲着?难道不应该去找长工?这么多的地,咱们也收拾不出来啊,你不是说要种小麦吗?”
小渔现在是真没心情捯饬这边的事儿,不想办法找到弟弟,她恐怕会睡不着觉。
于是给丫丫了一些萝卜、白菜、生菜、芫荽、菠菜的种子,让她先种到院子里的这块儿地里,她还有事儿要办,过了八月十五再去找人种麦子。
丫丫看她心事重重的,也不好打扰,便听话的扛着锄头去种菜了。
不知怎么滴,小渔鬼使神差之下,居然拿出了一面镜子,细想之下,她发现自己穿越一来,似乎还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打量过自己的这幅尊容?
【277】美味俏渔娘128(5更)
镜子是现代镜子,所以一眼就能看清楚她的容貌。
因为还处于女扮男装的状态,所以头上高高束了发冠,脸型属于典型的鹅蛋脸,这种脸型往往诞生美女胚子,可现实却是,她的五官只能算得上清秀,男装示人还挺英气,但是女装扮相的话,真不算漂亮。
眼睛不大,中规中矩,鼻子不够挺,眉毛呢也不够浓,还好不是龅牙,嘴唇也不厚,这种形貌就是小家碧玉类型的,当然,如果依着现代的化妆术的话,可能出来的效果会好点,但也仅限小家碧玉而已。
比起她的相貌,弟弟沈泽就好看多了,浓眉大眼的,虽然不知道五年后什么样,但应该是个高高瘦瘦的帅小伙,她应该是像娘亲的容貌多一点,弟弟呢,则更像爹爹。
打量完自己的长相,便也知道自己和贵人之间的差距,所以此次来京,她得先确认一下弟弟如今的情况,如果他过得好,她就住下来,如果他过得不好,或者每天过着危险没有安全感的日子,那她还是趁早离开这里的好。
八月十五这天,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是她来京这么多天碰上的第一场雨。
小渔一大早就赶着马车进了城,找到兴隆客栈之后,没有着急进去,而是坐在湖边观察,观察每一位进出客栈的人,寻找那当中长得像沈泽的人。
她在湖边坐了近两个时辰,弟弟没有等到,却看到了一辆低调的黑楠木马车,慢悠悠的停靠在了客栈门口。
这辆马车虽然没有前呼后拥的情况,但是它一出现在客栈门口,里面的掌柜小二哥就呼啦啦的全都跑出来,列队下跪请安,很快,一位身材高大,仪表不凡的男人缓缓的走下马车,在他转过身朝四周围看的时候,小渔连忙低下了头,不过,借着眼角的余光,她还是一眼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当初她捡回家的那个无名氏——言清。
言情来了,沈泽呢?她仔细的打量他身边的侍从,可是没有找到一点沈泽的影子。
难道沈泽没有来?
小渔的心一下就紧张起来,她此番进京,就是为了来找弟弟,可是弟弟没来,这个身份尊贵的人却来了。
那她去,还是不去呢?
去了会不会沾染上麻烦?毕竟此人有可能是皇子或者皇亲国戚一类的,她从没想过来沾他的光,但他的身份很有可能给她带来麻烦,所以小渔内心激烈的做着挣扎。
最后,还是急于知道弟弟的消息,让她没奈何的起身,驾着马车到兴隆客栈,请他们将马车赶到马厩吃饲料,自己则走进了兴隆客栈。
“客官要住店还是歇脚?”虽是客栈,可客人也要吃饭,所以一楼大厅是可以点菜吃饭的,尤其像他们这内部装潢上的档次的,一般口味儿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眼瞅着也到了饭点儿,小渔点了两个菜,一碗米饭,坐了下来,她选择的是大厅最角落的位置,不显眼,能观察整个大厅的情况。
【278】美味俏渔娘129(6更)
饭她故意吃的很慢,果不其然等到侍卫前去柜台那边问掌柜的,虽然听不清问的是什么但从他转身打量周遭的环境应该能看出来,是在找她。
小渔一顿饭吃完,没有等店小二过来收钱,而是直接去柜台,付了三十文的饭钱后,把那枚玉佩,缓缓的推到了掌柜的面前,掌柜的正在算账,一抬头就看到那枚绿的发光的玉佩,再一看上面最明显的几个特征,赶紧把玉佩攥到手掌心,然后激动的抬头看小渔。
“敢问小,小哥?”掌柜的应该知道自己所找之人是个女的,所以冷不丁抬头看到她的男装扮相,又有些怀疑她究竟是不是自己要等的人,好在小渔及时开口:“我姓沈。”女人的声音。
掌柜的立即明白,赶紧从柜台里走出来:“姑,哦,公子,这边请,我家主人已经等你半天了。”
掌柜的把她带到后堂,让她在客厅里坐着,随后他自己则拿着玉佩走了进去。
片刻,就有小二哥给她端来了茶点。
一刻钟后,掌柜去而复返,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沈姑娘,请稍等片刻,我家主人很快就会过来。”
小渔起身回礼:“无妨,你且忙你的去,”
掌柜的的确很忙,所以并未多言,就退了下去,临走的时候还屏退了左右。
小渔仔细的打量这后堂,发现这里建的比前面还要好,沿着中间那条路一直走出去,应该能走到湖中心的那座岛上,这设计,堪称完美了,如果这家客栈是言清的,那他倒是有几分雅兴。
须臾,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一袭黑色锦袍的他从阳光中踱步走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黑发晶莹发亮,束起的发冠显得干净利落,丝毫不见岛上之时的邋遢与野性,今日再见,竟是找不到昔日的丁点感觉。
剑眉英挺,黑眸深沉而锐利,一眼看过去,仿若掉进了深潭中,有些发冷。
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堪称完美的脸部线条,修长高大却又让你感觉不到一丝粗犷的身材,宛若那黑夜中的鹰,孤傲冷清间自带一种天生的距离感,说实话,这样的言清与她来说,绝对是完全陌生的,若非这张脸的轮廓还有印象,她或许以为这是另外一个人。
饶是小渔胆子够大,但在如此气场全开的男人面前,还是下意识的站起身,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她在现代自由惯了,古代的礼仪到现在还没时间去学习,好在她本来就是个乡下野丫头,言清既然知道,就肯定不会和她计较这些细节,是以她低着头不说话,已经是最大的礼貌了。
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更不知道要如何说开场白,所以只能尴尬的站在那里,静等他的发话。
事实上小渔刚刚的小眼神,都没逃得过言清的眼,在他踏步进来的瞬间,她的一举一动,都尽落眼底。
比起岛上自由自在的野丫头形象,今个儿女扮男装的她,似乎更加消瘦了,浑身上下没几两肉也就罢了,居然连个子也没怎么长,还是连他肩头都没到。
这五年,她究竟是怎么苛责自己,才混到这等模样?
------题外话------
啊啊啊,这一段写的我都有些小激动了,好长时间没写古文,都掌握不了节奏了,还好还好,逐渐找回感觉,接下来将进入本篇小故事的高潮部分。
喜欢这个故事的应该不会嫌弃我进度慢才是,哈哈哈~~~是吧是吧?快点回答我!
【279】美味俏渔娘130(1更)
他瞥到她胸.前的那点料,略带嫌弃的哼了一声。
“怎么五年没见,一点变化都没有?”
小渔先是一愣,然后自顾自的低头打量,还伸着胳膊翻了翻,最后才注意到他目光的来向……
倏地一下,脸红成了大苹果,慌忙双臂环胸,一脸戒备的瞪视着他:“你往哪儿看呢?”
炎清不屑冷嗤:“放心,就你这长相,爷还没饥不择食到这个地步。”
小渔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可她在她家也是美女呀,容不得外人在这儿大放厥词,当即气恼的回他。
“关你什么事儿?我就是长得再差,也能嫁的出去。”
关于这个论点,炎清想了半天,好像似乎大概……无法反驳?
因为这是真的,长得再丑的女人,好像真的都能嫁出去,这是什么缘故?
“阿泽呢?他在哪儿?为什么没来见我?”
小渔觉得这个男人很危险,她知道古代是个尊卑观念十分重的社会,以前在岛上另当别论,现在在人家的地盘,她可真没把自己当回事儿,所谓的救命之恩,有时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阿泽跟着他,她没办法,才找过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能和他扯上什么关系,亦或者,她想和她有什么关系。
“他现在是我的侍卫,半年前被我派出去接受特训,因为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他都比别人启蒙晚,所以一时半会恐无法来和你相聚,这是他让我交给你的信。”
信?
小渔的眼神有些激动,他居然教他读书了?原本以为能学点武功就不错了,倒是没想到还读了书。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她感激的看了炎清一眼,就赶紧打开信细看。
信中所写,基本是他这五年来发生的一些事儿,也说明了他的确是被炎清派出去历练,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回去,沈泽告诉小渔,他会尽快通过考核,早日来找她,让她不要离京,等他回去。
她在读信的时候,炎清却用一种耐人寻味的表情摩挲着下巴,凝视着她。
“那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当她抬头看他的时候,炎清保持着这个姿势不变,淡淡的回应。
“那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见她一脸失望的坐下,炎清按耐住对她的探究,先问了他更加好奇的问题。
“你是怎么一路来京的?”
小渔说自己是被过往的渔船带出来的,然后在港口镇住了一年,攒了路费这才进了京。
“你现在在哪儿住?”凭她的本事,的确有攒钱的能力,这个他并不意外。
“我在城外买了农庄,”
小渔的回答,让炎清愣了一下,旋即挑眉看向她:“你早就进京了?”
连庄子都买了,出手够阔绰的啊!
“也不算早,顶多半个来月吧,既然阿泽不在这儿,我们也互相了解了情况,我就先走了,等他什么时候回来,麻烦您派人通知我一声,”
她想自称草民或者民女吧,又怕他知道她猜到身份对她产生戒备,索性还自称我。
归根究底,还是小渔有些怕和这些身份尊贵的人打交道。
如今玉佩已经归还,也得知了弟弟的下落,那么接下来她就要自食其力的在京城奋斗自己的小天地了。
至于和这位贵客,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280】美味俏渔娘131(2更)
原本炎清还想着把小渔带回去,毕竟是沈泽的姐姐,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她进京来,肯定是来投奔他的。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人家非但没打算来投奔他,甚至还一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才刚见面就提出告辞,而且看她的表情,好像担心他身上有瘟疫似的,避闪不及???
炎清有些不爽的斜了她一眼:“怎么?家里藏了男人了,让你这么着急忙慌的往回赶?”
“你,”小渔被炎清这么一怼,气的鼻子都歪了:“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亏你还是个,”皇亲国戚呢!
一点基本的素质都没有,当初我是眼瞎了,会救你这么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你在骂我!”小渔愤愤不平的瞪视着他,没想到这人跟长了透视眼似的,居然还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亏了爷是个什么?”话说一半,什么毛病?
“亏你仪(人)表(模)堂(狗)堂(样)呗,我这是夸你呢!”
小渔有点怂,到底没敢骂出来,十分违心的夸了他,内心无限鄙视自己中。
然后拿起桌上阿泽的信,扭头就要离开,炎清第一次被这么无视,心情有些压抑。
“爷准许你走了吗?回来,你还没告诉我,你有什么打算呢?买个庄子,种地?”
小渔想着他或许会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弟弟,所以不得不转过身耐着性子解释。
“种地肯定要种,除了种地,我还打算开个面馆啥的,”
一听小渔要开饭店,炎清的眼底蓦地闪过一抹光亮,连他自己也没发现有多期许尝到她亲手做的食物。
自打从岛上离开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品尝过海岛上吃到的那些美食了,迄今想想,都觉得馋得慌。
如今人就在眼前,就这么把她放走,他实在有些不甘心,于是乎。
“种地哪里需要你自己亲手种?爷给你买十个长工足够你用,这样好了,为了让阿泽放心,不若你就跟我回府吧,怎么说你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把你一个人放在荒郊野外的也不合适,开店的事儿,可以在你熟悉京城的环境之后,再徐徐图之,如何?”
站在门外的侍卫冷不丁听到自家主子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内心是震撼的?
几次偷瞄小渔,明明长得平淡无奇,但却有让自家主子一大清早起来准备,并且耐心等在这里的魅力,着实不可低估这位救命恩人的能力啊。
小渔哪里知道,炎清这么卖力的邀请她入府,实际上是看上她做的饭了。
可惜小渔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总觉得这种身份尊贵的人,不可能会对她一个平民这么好,所以戒备的抬眸看他。
“长工我自己可以买,开店我也可以慢慢等,慢慢找,你大可不必把我救你的事儿放在心上,那不过是顺便罢了,我也没想过要占你便宜,所以谢谢你的好意,我一个人自由惯了,恐怕无法适应你府里的生活。”
炎清皱眉,居然又被拒绝了,这个女人还挺有个性的,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总感觉身上藏着很多秘密。
------题外话------
这个故事我好像差点当长篇写,哈哈哈~~渔娘,美味逐渐体现出来了,你们希望她去王府吗?
【281】美味俏渔娘132(3更)
接二连三被拒,说实话有点不痛快,感觉他的面子里子都没了,他现在对她相当的好奇。
首先,阿泽对他说过,自家姐姐没有读过书,不识字。
可在岛上的时候,她的一些生活常识,药理知识,一些哲学道理,完全就不是一个不识字,从没出过门的农家丫头所能拥有的。
刚刚他把信给她看,她三两下就看完了,说明她不但识字,而且很懂。
其次,当初在岛上,她说是胡乱给他配的药,歪打正着的治好了他的时疫之症。
但是出岛走的时候,她因为担心外面瘟疫可能还存在,所以给他写了一个治疗瘟疫的方子,以及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当时他看她的字,的确不好看,但从笔锋的发力以及对字的大小掌握来看,又不像是能写出这么难看字的人,可以明白的说,她有文化,知道字怎么写,就是感觉用的不趁手,所以写出来的字不够圆润,顺畅。
也正是因为那张药方,才得以让他迅速在这场夺嫡之战中占了上风,立了功,若非如此,炎国的疫情哪能这么快就抑制住?所以对于小渔,他的内心是极其钦佩的。
但你要说她歪打正着,谁信?
反正他是不相信。
那究竟是谁在说谎?
阿泽吗?
当时他只有十岁,十岁的他懂什么?一个五谷不分的调皮蛋,每天就惦记着爬上爬下,压根儿就没想过自己的姐姐为什么那么会种地,做菜,还懂医理,这是一个渔村农家女能做到的吗?
五年前她才十三岁,十三岁还是半大的孩子,懂什么?
最后,就是她种的那些地,他也觉得不对劲,大冬天的小麦和水稻能收获?
究竟是地的问题,还是这位姑娘本身,带有诸多的秘密而来?
综合以上,就是炎清对她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从吃了她做的饭菜,就觉得再好的美食都比不上记忆中的那个味道了。
沈小渔,这个样貌普通,却独立自主,很有自己想法的女人,越来越引起他的兴趣了。
小渔要是知道自己漏出这么多纰漏而不自知,不知道会不会懊恼的拿石头砸自己脑袋?
小渔坚信自己是走种田路线的,所以拒绝走宫斗或者宅斗的路线,这个炎清既然是皇亲国戚,那么家里肯定是家大业大,她一个渔村出来的农家女去干什么?当炮灰吗?
只要一想到要浪费脑细胞,和那些个女人玩儿心眼子,她就觉得脑袋瓜疼。
所以在炎清那儿表明决心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踏出了兴隆客栈的大门。
在她刚一离开,炎清就朝自己的侍卫摆了摆手:“去,看看她究竟住哪儿。”
你不去我府上,难道我就不能去找你了?
小渔因为家里啥都不缺,粮食、日用品什么都已经添置到位了,所以就直接驾着马车回了农庄。
该办的事儿办完,还跟掮客搭上线,约定三天之后给她这边送过来长工,供她挑选,觉得肩头一下轻松了很多。
于是当晚她和丫丫就在院子里架上地锅吃地锅鸡焖饼子,哎呀那个味道美得,飘到跟踪过来的侍卫嘴里,惹来哈喇子猛吞咽的同时,不断感叹,这位姑娘除了长相差点儿,其他各方面简直堪称优秀啊!
难怪主子要让他过来确定位置的同时,还要看看她在家做什么,这分明是对她上心的节奏啊!
【282】美味俏渔娘133(4更)
虽然只是一份普通的铁锅炖鸡,但为什么做出了让人垂涎三尺的感觉?
一大只肥鸡,姐妹俩没吃完,因为光吃饼子了,饼子沾点鸡汤,好吃的不得了。
再说鸡里面她还加入了辣椒,蘑菇,土豆,有点像黄焖鸡,但比黄焖鸡的口感更好。
“姐,剩下的这点儿咋办?”
“先搁到锅里吧,等晚上睡觉前要是饿了,咱俩再热热吃了。”
“哎呀,那敢情好。”
“走,姐带你去溜溜弯,好好看看咱们的农庄,这么大的庄子,当初光是这围墙就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咱在京城能住在这样的地方,可真惬意!”
农庄里有一长排的土坯房,房子里都有土炕,冬天天冷还能烧炕,一个房间里住四五个人都没问题。
她打算买一些一家子那样的长工,这样安全,说是长工,实际上跟下人没啥区别。
农庄一共有两排土坯房,十间房,其中一间是灶屋,一间是杂物房,堆放柴火,还有一间是仓库,上着钥匙,余下的七间房则是下人们住的地方,她和丫丫收拾出来一间,剩下的六间,基本能住二三十人没问题。
小渔不知道的是,她刚离开,那个侍卫就潜进了她家厨房,将刚刚剩下的半锅鸡肉全都吃完了。
吃完之后,意犹未尽的打了个响嗝,然后完成任务回到了清王府,在和自家主子汇报工作的时候,他无意间提起了自己偷吃的过程,还把那锅鸡肉描绘的只有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有,城里各家酒楼的特色菜都比不上,怎么样怎么样……
等他吧啦吧啦过足了嘴瘾之后,却发现自家主子以一种相当不爽的目光瞪视着自己。
他心下一凛,“爷?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炎清冷冷的睇视着他:“十二,明天一早你启程前往火焰岛,帮我给十五(阿泽)带封信!”
十二面色一白,立即意识到自己是真的犯了错,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爷,属下错了,求主子饶命啊,我这刚从火焰岛回来,说真的不想再去了。”
“你错了?那你来告诉我,你错在了哪里?”
十二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他哪儿知道自己错了啊,他要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还至于在这儿痛哭流涕的求饶?
因为回答不上来,他被无情的扫地出门了。
回忆刚刚十二所说的画面,炎清烦躁的摔了碗筷,这个臭女人,敬酒不吃吃罚酒,给她脸还不知道顺着杆子往上爬,来他王府做事儿怎么了?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他?
不行,他实在控制不住的想念她做的饭菜,那个味道,现在想起来都止不住的吞咽口水,早知道十二过去能吃的上地锅鸡,他就该自己去的!
十二:“……。”合着就因为一碗鸡,您就把我给发配出去了?
至于吗?
等小渔和丫丫在田埂上,以及后山的林子里转了一大圈回来,打算把剩下的鸡肉热热吃了,免得明天早上坏掉的时候,却瞠目的看着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厨房:“我的鸡呢?”
连小渔都有些恍神儿了:“你确定刚刚咱没吃完?是不是吃完了刷干净给忘了?”
丫丫挠着头,一脸莫名:“姐,我确定我们没吃完啊,可是现在,谁把我们的鸡吃完,还这么好心的把锅给刷了?”
小渔:“……。”她们家好像潜入了一个有素质的偷!
------题外话------
明天开学,今天晚上要忙,今天只有四更哦!
【283】美味俏渔娘134(1更)
以前生火特别的麻烦,每次都要用火弓折腾大半天,虽然这个麻烦点,但也比钻木取火要简单的多。
你以为所有的古人都用火弓?
不,只有穷人家用这玩意儿,但凡有点钱的都会买其他工具。
阳燧是一种利用聚焦太阳光生火的工具,但取火要受天气所影响,所以并不普及。
所以有了火石之后,就更为简便了,因为火石是用燧石或鹅卵石制成,打击摩.擦产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绒,就达到了取火的目的。
最为神奇的大概就是火折子了,火折子是利用物理学上的复燃原理造出来的,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消费不起。
小渔在岛上生火明着说是用火弓,实际上是用的打火机,所以每次她都能超快生火,而弟弟,却要折腾老半天,但这小子却从来没怀疑过,也是她的幸事儿。
言清来了之后,就算再麻烦,她也要用火弓生火,所以到了京城之后,丫丫在身边的时候,她用火弓,不在身边就用打火机。
连续下了两天雨后,终于迎来了大晴天,而今天恰恰是掮客领着长工来她们农庄的日子。
丫丫比她起来的早,说要去后面坡地上看看有没有菌子,每次下过雨之后就会出来。
小渔趁着她没回来,就赶紧生火烧水洗头发。
院子里有一口井,打水什么的还挺方便,田间地头有一口,然后紧邻着坡地与地头还有一个,总共三口井,当初她能这么痛快的把这个庄子买下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一千五百两,真的很便宜了,要不是碰上人家急用钱,估计也没这么好的运气。
据她所知,古人重视头发,所以也重视洗头发,沐浴一词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头发。
汉朝的公务员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让他们回家洗头发,这个假期被称为‘休沐’。
丫丫的头发就是五六天洗一次的,可是她受不了,觉得三天不洗就得臭,但是古代条件差,劈柴、点火、烧水、洗发、擦干、梳理,每一个步骤都很耗时耗力,可不像她用打火机烧水,节省了很多时间。
大多数人用皂荚,俗称皂角洗头发,方法就是将泡制过的皂角放在水盆里加水反复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质略微粘稠后将杂质捞出,剩下的液体就是古人的皂角纯草本洗发水了。
用这种皂角洗发液洗发,去污、养发的功能极佳,还有乌发、固发的功效。
但是味道有点刺激,所以她很不喜欢用,当然,也有人用清爽的木槿叶,方法大同小异。
听说还有人用茶枯洗发,茶枯饼是通过油茶籽榨油后残渣压制而成,看起来很脏,但杀菌去污能力佳。
她还在电视上看有人用草木灰洗发,草木灰属于碱性戏法基,可以去油止痒,虽然看起来不舒服,但是比较适合油性发质。
当然,古人清洗头发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像丫丫奶奶,有时候用淘米水,有时候还用醋,洗完头发以后浑身充满了醋味儿,也是别具一格的洗法。
所以综合以上,不管是哪一种洗发方式,好像都过于繁琐了,如果她将空间里的洗发水倒腾出来,改变包装后,是不是也能再次销售呢?
【284】美味俏渔娘135(2更)
倒腾不麻烦,麻烦的是怎么在丫丫的眼皮子底下做出来,或许可以直接当秘方做,不给她知道。
已经习惯了用洗发水洗头的她,自然不可能用古人的方法去洗发,她嫌弃麻烦,也觉得洗不干净。
因为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所以等她洗完头坐在院子里一边用梳子梳头摘头发的时候,丫丫满头大汗的背的小竹篓回来了,放下背篓一看。
“嗬,收获不小啊,这些都是咱们常见的菌子。”
“是啊,别的没见过的我也不敢采,哇,好香,姐姐你又洗头了?还是用你自己做的那种洗发水?”
“是啊,锅里面还有水呢,你也赶紧洗洗,洗好了,咱们赶紧晾干,还不知道掮客啥时候过来,别耽误事儿。”
“啊,我就不用了,才刚洗了没几天。”
“这几天我们打扫卫生折腾的多脏啊,赶紧去洗。”
丫丫本来觉得这东西珍贵,不舍得用,现在被小渔这么一催促,担心被嫌弃脏,就赶紧去洗了。
洗好之后,姐妹俩就坐在太阳底下晒,自然风干后,姐妹俩都挽了发髻。
她给小丫头梳了双丫髻,这种发髻还是跟着张家婶婶学的,起先她在渔村的时候都是扎两股辫子就完事儿了,丫丫是乡下丫头,哪儿懂得梳什么发髻啊,所以平常也是编个小辫子,凑合着就过了。
古代女子都要过及笄礼的,她十五岁的时候在岛上,自然没人跟她过,长大了到岛上了,身边也没有可学习的对象,所以对于女人的这些麻烦事儿,还真不好学,教养女先生早晚得请回来,不过那得等她熟悉了京城的生活才算是事儿。
“你就恢复你女儿身的身份,这样方便点,我要经常出门,就还男儿身打扮。”
最主要男人的发型简单点,挽个发髻后用发冠固定住即可,而且在女人的年纪里,她不算小了,但是当男人的话,就没人嫌弃她年纪大不成家了,这就是区别。
女人十五岁及笄,男人满二十岁方及冠。
这边刚收拾好没多久,掮客就领着牙行的人来了,其实她可以自己找牙行,但是远没有掮客熟悉,况且也需要他来说一说买铺子的一些事儿,所以就劳烦他走一趟了。
牙行一共给她带来了三十来个人,其中有两家是拖家带口来的,夫妻在三四十岁左右,孩子八.九十来岁的样子。
她仔细的询问了他们的来历,有没有读过书,都干过什么活。
最后,她留下了其中一家,又买了十个长工。
长工买的是死契,一个长工五两银子,十个就是五十两。
那一家四口,一共十五两拿下,牙行的牙婆看她这么痛快,专门给她挑了十个年轻力壮的长工,高高兴兴的走了。
这一家四口曾经在大户人家里做过事儿,后来因为主人家犯事儿才被连累的被发卖了。
古代就是这样,没有被发配边疆做苦力,已经是走了狗.屎运了。
女人先前管的是后院儿,男人管的是前院,她需要这样有经验的人,而且这家人看起来老实可靠,先用着试试。
这家人姓袁,她暂且先叫他们袁叔袁婶儿,两个儿子一个叫元宝,十九岁,一个叫福宝十二岁,都读过书,看起来挺机灵,所以她一眼就楞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