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鱼丸
求票!给点动力!
一个小时后才总算把里里外外得都收拾干净了。
菜园子里黄瓜,西红柿长得都不好,明天都摘了,给食堂送过去。就不用给校长送过去,他们应该不缺,看到院子里也栽了。
韭菜也老了,明早也都割了,茄子就不动了,自己爱吃茄子干,这点还是留着晒干吧。
后院种的的红薯,看着样子稀稀拉拉的,估计也不会有多少收成,自留地的看着还行,应该是李翠花帮着浇过。
自留地的红薯收了也都给李翠花她们。按照二丫的成绩考上高中没有问题,那样她家压力就更大了,不说每个学期书本费五块钱,就是粮食都不好准备,住宿费可以不交,住在自己家里。
石头三丫上次还说想要跳级到四年级,自己在这段时间跟校长说说,看行不行?
大蒜除出来了,都是独头蒜。都编成了蒜辫子挂在库房里,大葱长的也不大。
倭瓜倒是有几个,个头不大,冬瓜就看到一个,南瓜也就两个,这太旱。就是长出花来也做不住果,应该是都化了。
今年真的不会有啥收成了,不过应该可以种晚豆角,希望在下半年里能有雨,到时候还能吃到豆角,尤其是扁豆角,明天记得跟李翠花早点种子,回市里种几棵。回头长出扁豆角腌咸菜吃。
第二天一大早张红梅就去了刘茂才家,正好碰上出门的石头三丫。
“红梅姐,今天你还回市里不?”
“回啊,一会儿去我家,我做酸菜鱼吃。”
“好嘞,我去给你烧火。”
“呵呵,好啊,我先去找你妈要酸菜,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
“没有了,这都啥时候了?酸菜留到现在早该臭了。”
“没了啊。没了就做鱼丸吃。走,三丫跟我一起回去。石头你去问问你妈有没有扁豆角的种子。有了给我要几粒。”
“有,我去给你拿。你们先回去吧。”
张红梅有点尴尬了,忘了现在没有酸菜了。
路上碰上大山。“红梅,你去干啥?”
“没事,我刚才上我三大爷家去了。”
“我正要去找你,听说你要给太奶做酸菜鱼,我就想知道现在没有酸菜你用什么做?”
“大山哥,你在讽刺我吗?”
“没有,真的没有,就是好奇。绝对没有讽刺你的意思。”
“没有就没有,不过你的给我去杀鱼了。既然不能做酸菜鱼那就汆鱼丸。杀鱼,剁碎的活就是你的了。”
“没问题,我回事拿刀,别人的刀我用的不顺手。”
“红梅姐,昨天你们没回来时三爷开车走了,听说是哭着走的。”
“哦,我知道了,一会儿我自己坐车回去就行了,你放心吧。”
张红梅不知道他们娘俩是怎么回事,但是看来这矛盾不小了。
还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样呢?要不去她家做?
“三丫,你去大山哥家告诉他直接去太奶家,我去家里拎鱼过去。”
“好嘞,我这就去。”
张红梅回到家,把鱼逮着放进桶里拎着就去了老太太家。
“太奶,我来给你做新鲜的鱼丸来了。”
刘长河家的出来,跟张红梅努了努嘴。
张红梅把桶放在外面,进了屋。
老太太正躺在炕上,看着特别的没精神。
“太奶,你咋了?”
“没事,你自己坐车回市里吧。”老太太坐了起来,有气无力的说。
“我给你做完鱼丸就走。太奶,竟泽哥还等着你呢。”
“呵呵,傻丫头,我没事,就是心里不痛快罢了。”
这时大山他们也到了,对于杀鱼大山一点都不陌生。
“大山哥,我就只汆鱼丸,剩下的鱼头鱼骨要不让石头送食堂去?”
“中啊,就只要鱼肉是吧?”
“是啊,要是你能把鱼肋骨也剔出来就更好了。”
“没问题,你就等着瞧好吧。”
“大奶,家里有白酒没?”
“有,还要啥?”
“白酒,粉面子,一个鸡蛋,葱,还有花椒粒,有白糖就更好了。”
“都有,我去给你准备。”
没一会儿,大山就把鱼肉剔下来,唰唰几刀肋骨上的大刺也提出来了。
张红梅把鱼肉反复的洗了几遍,这才让大山剁。“大山哥,这鱼肉不能用刀刃,得用刀背。”
“还能这样?”
“听我的准没错,你就按我说的办。”
“好嘞!”
张红梅把拿过来的粉面子放在碗里,稍微的放了点水,备用。
鱼肉大山剁好了,放在准备好的盆子里。
这时老太太也拄着拐杖出来了。
张红梅接过盆子,把鸡蛋清打在里面,鸡蛋黄倒碗里了。
鱼肉里放盐,放了一点白糖,到了一小勺的白酒,把碾碎的花椒面也放上,用筷子使劲的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作料都搅匀了,把粉面子水用食指搅拌了一下,用手是想放一滴灵泉水,这老太太得好好的,身体硬朗的活着。
把粉面子水倒进鱼肉盆子里,又是搅拌。
感觉鱼肉上劲了,这才停下来。
把盆子放在一边,点火烧水。
石头把鱼头鱼骨送去食堂回来了,坐下帮着张红梅烧火。
张红梅洗手,直接用手抓起一把鱼肉,攥在一起,大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形,挤出肉丸子,然后用小勺子蒯起来放入锅里。
“红梅,不等着水开了啊?”
“大山哥,你真没有常识,水要是翻开,那鱼肉入锅还不散了?”
大山被张红梅说的也不恼,还是现在一边看着。
“石头,现在火保持这样。一会儿我让你大火你再大火。”
十多分钟半盆子鱼肉才都蒯进锅里。
“石头,火大点,等到水开了就熟了。”
张红梅洗手回来,就把葱细细的切成末,这葱不能剁,要不就有烂葱的味道。
水开了,张红梅拿出大饭勺子把鱼丸和汤一起盛出来。然后把葱末放进盆子里。
张红梅自言自语“这要是能点点香油就更好了。”
之后把鸡蛋黄打散,泼入鱼丸的盆里,齐活了。
“噔噔蹬蹬,美味的鱼丸出锅了,赶紧的,给我太奶盛一碗尝尝,一定美味!”
212西红柿罐头
刘长河媳妇赶紧拿过来几个碗,张红梅先给老太太盛了一碗。
“太奶,赶紧尝尝,给点面子给个好评!”
“要是好吃还用给面子?”老太太虽然这么说,但是却是端起碗,舀了一个鱼丸放进嘴里,越嚼越快,接着又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一碗都吃完了,又把碗递给自己的儿媳妇,又来了一碗。
石头三丫慢慢的吃,吃完一个还喝口汤,大山三口两口的就吃光了,但是没有要第二碗。
张红梅也吃了一碗就放下了,“太奶,我要回去了,下个礼拜再回来看你。还给你做鱼丸,不过这回的你可得多吃点。”
“我就给他们尝尝,我再吃一碗,省下的留着中午还有晚上吃。都吃光了。”
“呵呵,爱吃就好,我走了。”
“等等红梅,把炒大酱拿着。我给你装小盆里,用布包上了,不会洒的。”
“好的,大奶,你照顾我太奶吧,我就走了。”
张红梅回到家里背上挎包,嘱咐跟自己一起回来的石头三丫“你们记得回去告诉我三大娘,把家里的黄瓜帮我放进咸菜缸,西红柿拿到食堂吃了,要不白搭了。”
“知道了红梅姐,你就放心吧。”
时间不早了,张红梅就不去校长家里了。
到了乡里就站在站点等车了。
回到市里天都块黑了,等到进家就彻底的黑天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看着自己院子里的西红柿长的特别的好,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妈妈用输液的玻璃瓶子保存过西红柿。
自己得想想做法做出点留着送人。
中午休息的时间张红梅去了市医院,跟看门的大爷攀谈“大爷,能不能搞到输液的玻璃瓶子?”
“要那些干啥?都被大夫们拿回去了。”
“大爷能不能帮我问问,我想买些玻璃瓶子。”
“你进去有一个做卫生的,你跟她问问。”
张红梅谢过看门大爷就进了医院。现在的医院也就二层楼,里面的病人也没有几个。
找到正在做卫生的妇女。“大娘,能不能帮我买几个输液用的玻璃瓶子,得带着胶皮盖的。”
“今天有三个,让李大夫拿过去了,你可以问问他,他的办公室就在尽头的那间。”
张红梅找到李大夫“李大夫能不能把输液瓶子卖给我?”
“那要这瓶子干啥?”
“我就是想留着以后装热水,这个瓶子的盖紧,不会漏水。”
“这些大夫们都没有卖过,你要是想要,我就送给你。”
张红梅心说还是好人多。自己也不能占人家便宜。
结果递过来的瓶子,抓了一把奶糖塞进了李大夫的手里。
“谢谢你了,以后能不能多给我留点?我可以拿红薯干跟你换。”
李大夫攥紧手里的糖,犹豫了一会儿“行。我给你留着。你后天就可以过来拿。我可以给你留出十个瓶子。”
“那太好了,我后天过来给你家里的小孩拿些红薯干,让他们磨磨牙。”
李大夫心里特别的矛盾,就是几个空瓶子,自己要是要了人家的红薯干良心上过不去,可是家里每天都是定量的吃饭,自己的两个孩子瘦的都皮包骨了。
自己也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吃饱过了。
最后还是昧着良心同意了。
张红梅骑着车就回去学校了。
“红梅,你去干啥了?”
“哦,宋子乾你没有休息啊?我啊,去了医院找这些东西,回头我想试试能不能用它把西红柿保存下来。”
“还可以这样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吗?我回教室去了。”
晚上张红梅回家,摘了十多个西红柿,洗干净放在盆子里。
之后是洗玻璃瓶,反复的洗了几次,就开始烧水。
水烧开后舀了几瓢开水浇在西红柿上,之后盖上盖帘。
又把瓶子用开水烫了一遍。心里还想还是现在的东西质量好,倒开水时还小心着,就怕玻璃瓶炸了。
把西红柿捞出来剥皮,放在菜板子上改刀。
把切成丁的西红柿放在盆子里,等到全部切完就拿出小勺往瓶子里装,最后一瓶不太满。
再把装进西红柿的瓶子上屉蒸,二十分钟后熄火。
第二天早上上学以前把擦干的瓶盖扣上,就妥了。
张红梅看着瓶子里的西红柿酱,觉得下次应该再把西红柿切的大点。
接了一天拿着二斤的熟红薯干去了医院,这次拿回来十个瓶子,跟李大夫约定好了下次还过来取就急匆匆的回学校了。
就这样张红梅进入疯狂的做西红柿罐头的活计里。
院子里的西红柿不够就用空间的,空间的不够又种了一茬。
等到张红梅看到李大夫看自己异样的眼神后才罢手。
库房里已经做好了五十多个了。都放在了阴凉处,所以二十多天也没有发现变化,应该是成功了。至少没有发现有发毛的迹象。
张红梅这个周末回刘家屯。这都阳历的八月了,还是没有下雨的迹象,难道今年还是没有雨吗?
越想越担忧,周六取完报纸背着十斤的红糖就坐上了回家的车。
在乡里下车,走回去的一路上,看到地里根本就没有庄稼,就是有的地有也是稀稀拉拉的几根还没有大腿高的秸秆,心里特别的难受。
进了刘家屯还好些,至少高粱秸子有一米多高了。
红薯秧子也没有爬开,要是还这样下去,刘家屯也会没有收成。
没有回家,直接去了老太太家。
“太奶,我回来了。”
老太太从屋里出来,看起来比上次好多了。
“这又背的啥?”
“红糖啊,这次都换回来了。”
老太太欣慰的看着张红梅,这丫头正,不是自己的从不多占。
“红梅,你跟我进屋。”
张红梅疑惑的跟着老太太坐在了炕上“咋了太奶?”
“红梅,这是你爱民大伯去首都带回来的钱,你拿去全部换成最便宜的粮食。”
“还是棒子吗?”
“中,能换多少换多少。时间你能定下来吗?”
“特别的着急吗?”
“你定好以后让你爱民大伯找车运回来。”
213日常
“太奶。这个我真的不能确定,我明天回去晚上就去找,不知道有没有?”
“要是没有也是大家的命啊?现在古井里的水都快打不上来了。就怕是有粮食了,也没有水喝。人啊,没有粮食还能活着,没有了水就没有活路了。”
张红梅心里特别的难受。“太奶,我这就回去,你让我大伯明天就去市里找我。”
“中。你去吧。”
张红梅没有回家看看的心情了,把红糖放下,把包裹严实的一万块钱放进布袋里背起来就走了。
一路上心情沉重,不知不觉的加快了脚步。
还好赶到天黑以前就到了市里。
回到家后直接进了空间,开始装玉米。
这次想着装一百五十个袋子,就说是人家多给的,不然就算现在马上下雨,也没有多少收成。
直到肚子饿的咕咕叫这才停下来,还有一多半没有装呢。
吃完两个豆包继续干,累了就歇会,直到都装好了,这才在洗澡睡觉。
这下空间里少了一半的玉米,想着地里的药材,最后决定还是不种粮食了,不行就用以前自己的存货。
四十吨的库存应该够村里人渡过难关了。
第二天是周日,起来先把水缸挑满,接着发面,泡萝卜丝。
今天刘爱民一定会过来,就贴三合面萝卜丝韭菜的菜饽饽。
煮了一锅绿豆粥,等着放凉,再把院子的黄瓜摘下来,洗干净把籽扒出来,摁到咸菜缸里。豆角摘下来,过遍开水控干平铺在盖帘上,晒在外面。
整整的忙活了一上午才总算把院子里的菜整理好了。
这都十二点了,估计刘爱民得下午能到,就开始操持做饭。
菜饽饽贴在锅里,就准备菜,一个蒜末黄瓜丝,一个西红柿拌白糖。
饭都做好了,刘爱民还没有来?难道今天没有过来?
看着一桌子的饭菜,就觉的饿了,正想自己先吃,就听到了敲门声。
这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三大爷,大伯,你们都过来了?赶紧进来,先吃饭。”张红梅开门就看到了门外的刘茂才还有大山爹也跟着刘爱民一起过来了。
“你大伯自己弄不过来,我们俩给他干活来了。”
三人跟着张红梅进了院子,都洗手洗脸。
看到桌子上的饭“红梅,我们又不是外人。你准备这么多干啥?”
刘茂才怕张红梅把好东西都做着给他们吃了,将来她没有粮食吃。
“没事,我有粮食吃,张大哥一两个月就会让人给我送粮食的,三大爷你放心。赶紧的吃饭,下午你们休息,今天晚上就有粮食送来。
大伯?车怎么办?还有这次他们多给了一些有一百五十袋子呢,你们三个就自己装?”
“我会开车,一会儿我就去武装部借车,晚上我开。我们三个就是五百袋子都没问题。”
幸好张红梅贴的多,要不然还就真的不见得够吃。
大山爹一个劲的夸张红梅“还是红梅做饭好吃,比食堂的几人好多了。”
“呵呵,大伯要是食堂做饭的大娘们也做这点饭也能做好吃喽。”
吃完饭刘爱民就出去了,大山爹还有刘茂才没啥事就坐在跟张红梅聊天。
这两个人都是知道分寸的,什么该知道,什么时候装糊涂都知道。
张红梅看着这个情况老太太是准备让大山接班了?
也不错,早早的培养,对刘家屯好。
“红梅,家里有啥活没?这待着也忒难受。”刘茂才真的不习惯在家里坐着待着。
“没活啊?这里也不用种地,就院子里的菜园子,我都收拾好了,要是没事就躺下睡觉,我们定的时间就是半夜一点。”
“中,我先去躺会儿,等到爱民回来你带着我们去看看路怎么走。”
“行,我也看会儿书,等我大伯回来。”
张红梅拿着本斜靠在枕头上,心里却想着刘长海的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次是刘爱民过来?
摇了摇头这不是自己该想的事。只要这次把粮食运过去就应该没有自己的事了。
不过这老太太真有钱,这前前后后的给村里垫了两万多块钱了吧?
不过这老太太也是真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而不去管别人。可是这老太太却是操心一个村子的人。真佩服她。
张红梅觉得光是这一百五十袋子玉米也不够。空间里还有十袋碎米,还有五十袋子的黄豆。当然不能都拿出去,那就五袋碎米,十袋的黄豆,这就太多了。
到时候也就只能说人家照顾她了,自己手里的钱上次买粮就说垫付了,这次不能用这个借口了,不过可以说把剩下的一千也垫上。
其实按照上次的粮价也就只能买这次准备的一半,但是张红梅真的不忍心,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办了。
胡思乱想,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想着这些粮食还有地里的收成怎么也能坚持一年吧?
今年都后半年了,怎么还没有下雨?难道跟前世差的太多?
希望赶紧的下雨吧?要不都坚持不住了。
新闻报纸上虽然没有报道,但是就按照救济粮的量,应该会有很多的地方受灾的特别严重。
自己都不敢去粮站,听同学们私下说,现在每个月的供应连一半都没有。
还听说学校的食堂都要关了,都自己解决伙食。可是住宿的要怎么办?
张红梅想食堂应该不会解散。住宿生太多,也不可能让每个人自己做饭吧?
再说了,政府一定会保证学校粮食的供应的,哪怕就是给一半,也会按时供给。
处处都难。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熬过旱灾啊?
以后自己中午也不带饭了。就早晚两顿饭吧,亏着自己就亏着吧。
张红梅听到敲门声,难道刘爱民回来了?
“宋子乾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有事?”
“没事,想着你应该从老家回来了,所以现在才过来看你。”
“嗯,我昨天就回来了,今天村里的长辈在家里,就不多留你玩了,下个礼拜你再来找我?”
“行啊,那我就先回去了。”
214日常
宋子乾说完就离开了。其实自己过来是想找张红梅问问能不能搞到粮食的。
可是想到就这小丫头怎么有这样的能力呢?现在自己是空有粮票而换不到粮食。
爷爷奶奶每天都舍不得吃,给自己留着,可是自己也不能吃啊?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爸爸还不在家,说什么也不能让两位老人弄垮身体,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是推让。
宋子乾想,这要是有的是粮食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可是处处受灾,自己要从哪里弄到粮食?昨天去黑市溜达了一圈,现在的棒子面都五块一斤了,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二十多块钱的工资,都不够买三斤棒子面的?
就这样市里的三个黑市自己也就买到了三斤的玉米面。
不行,自己还得回去问问张红梅,没准就真的有呢?
宋子乾又回来敲门“红梅,你出来一下,我有点事问你。”
“怎么了?”张红梅出了大门。
“红梅,能不能搞到粮食?我昨天在黑市转了一天才买到了三斤的棒子面,五块钱一斤,而且还不是净面,还有皮子在里面掺着。”
张红梅看着这淳朴的少年,决定相信他一次。
“能搞到碎米,我给你留两袋子,二百斤,三块钱一斤就可以了?”
“真的?大米?”
“嗯,真的,你明天晚上骑车过来驮吧。”
“三块是不是太少了?你能搞到?”
“其余的什么也别问了。”
“我知道了,我明晚八点过来。你等我。”
“行,放心,我答应的事一定不会出差的。你赶紧回去吧。”
宋子乾脚步轻快的往家里走。终于弄到粮食了,还是细粮,大米啊,自己得有一年多没有吃到过了吧?
虽然这二百斤得要六百块钱,但是比自己准备的要少了四百呢,要是张红梅能够给自己三百斤就好了。
以后有好东西一定给她留着,太够意思了,交朋友就得交这样义气的。
都五点了,大山爹还有刘茂才起来了,张红梅也开始做饭,晚上就做三合面的馒头,还有萝卜干,茄子干炖粉。
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太好的没办法解释,也容易让人误会,太差了又觉得不好意。
刘茂才看着张红梅做饭“红梅我一会儿去看看你建国哥,他也快下班了。”
“行啊,我蒸的馒头多,你给他带几个。”
“也行,他这都多半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咋样了?”
“没事,挺好的前一阵我给他送饭,觉得他还长高了呢。”
“多亏了你了,还能时不时的去看看他。”
“没事,我离得近。再说我也就能去给送点吃的。”
“送吃的现在就是最好的了。要不我家大山一个劲的夸你。”
“呵呵,真没啥。”
饭菜都熟了,刘茂才拿着张红梅给准备的四个馒头,还有一饭盒的菜,还有一根黄瓜就去棉纺厂了,大山爹也跟着一起去了。
“红梅,你大伯回来不用等我俩吃饭,你们先吃。”
“呵呵,我大伯说了算。”
“茂才,咱们还是快去快回吧,一会儿趁着天还没有黑透,咱们还得去认认道呢。”
“中,咱们骑自行车去。到哪看一眼就回来。”
他们俩走后,张红梅又切了一碗咸菜,用蒜末还有醋拌,锅里的碎米粥也盛出来,就等着都回来吃饭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张红梅听到了车的动静,直到应该是刘爱民回来了。
开门就看到刘爱民从驾驶座跳下来,“红梅等急了吧,看到老战友,聊的忘时间了。”
“没事大伯,我三大爷他们去看建国哥了,我估计一会儿也该到家了。”
“你一会儿领我认认道。”
“吃完饭再去吧,我三大爷他们俩个也一块跟着去。”
“行啊。咱们等着他俩。”
正说着,刘茂才他们就骑车回来了。
“大哥,建国不知道咱们干啥来了。”
“这样最好,知道多了也没有好处。咱们赶紧吃饭,一会儿就去看看。”
“红梅,离这里远不?”刘茂才一边洗手一边问。
要是走着的话得四十分钟吧。
“要不你们骑车去吧,反正也是你爱民大伯开车。我们不知道认道也中。”
“行啊,我怎么都行。”
吃完饭收拾完张红梅坐在自行车的后座给刘爱民指路,二十分钟就到了。
刘爱民围着酒厂转了一圈,他们就回来了。
“大伯,三大爷,我晚上十点就过去,你们十二点到那就行了,不用管我,我交完钱就在那里等你们。”
“中,你自己小心点。”
“放心,没问题的。”
张红梅骑着自行车出来一段距离就把车弄出来,开着绕着酒厂跑了几圈,幸亏没有雨,要不真怕误车了。
十一点四十多了张红梅把汽车收起来,打开门也是把粮食都放在了门口,又锁上门,在一边等着了。
差五分十二点刘爱民他们就过来了,把车停下,三个人借着月光还是装车。
张红梅负责给他们拽袋子,帮手上肩。
一百六十个袋子,一个小时就装完了。
“红梅,你赶紧回家,我们走了,我明天来还车,就直接回家了,你不用管了。”
“好的大伯,你慢点开。”
张红梅回到家,感觉心终于放进肚子里了。
三人不到四点就进了村,召集壮劳力卸车。
刘爱民回家“奶奶,这次是一百五十袋子的棒子,还有五袋子大概是黄豆,还有五袋子没有摸出来,我觉得应该是大米,刘茂才在那里盯着呢。”
“这么多啊,那丫头没说啥?”
“没有。啥话也没说。”
“没说就没说吧,总之这次这孩子也应该往里面垫钱了。以后再说吧,让刘长林把账记好了。”
“知道了奶奶,我一会儿就去还车,晚上能到家。”
“去吧,注意安全。”
张红梅回来就进了空间,洗澡睡觉。
放学回来,懒得做饭了。吃了一份炒饭,喝了一杯酸奶,就等着宋子乾了。
还差五分八点宋子乾就过来了,宋子乾看到库房里还有四袋“红梅,能不能给我三袋?”
215下雨
感谢无心打赏!真是的,推荐票啊!太烂了没人看吗?还是五更,不会再出错了!
宋子乾说完就得不好意思了,这里有四袋,就是一家两袋,自己想要多要,张红梅就得把她自己的那份给自己。
因为是打着手电筒,所以张红梅没有看见宋子乾懊恼的神情。
“行。给你三袋。”
“红梅,会不会你的就少了?”
“没事,就我自己一个人,吃的不多。”
“那我就先驮两袋子,一会儿再回来。”
“行,你自己来两趟吧,我就不去给你送了。”
“不用你,不用你,你这一天多累。”
第二趟宋子乾过来,给张红梅了九百块钱。
张红梅也没有推让,接过钱,送出了宋子乾。
之后就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每天就是上学,现在张红梅主攻历史还有政治。
班主任每天上课先是给大家听新闻,然后读报纸。就因为新闻的播报时间,所以所有每天的第一节课都是政治。
历史老师对张红梅特别的关注,时不时的还会给张红梅带过来很多史书。
到了周六张红梅拿回报纸就坐车回了刘家屯,有些事情还是得跟老太太解释解释的。
到了乡里就感觉天气特别的闷,张红梅高兴了,难道要下雨?太好了。终于有活路了。
快步的往回赶。张红梅高兴,所有的农民就更高兴了,虽然今年也就这样了。但是还是能有帮助的。
有的老人看着天上的黑云,高兴的留下眼泪。
张红梅刚到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欣喜的望着天,下吧,下吧。
张红梅检查了一下门窗,就顶着风卷上一块塑料去了老太太家。
“你这丫头咋回来了?”
“没事,太奶你说这场雨对庄稼有多大用处?”
“起码的高粱,谷子都可以抽穗了。”
“那也没有啥太大的用处吧?”
“咋会呢?红薯还能再长呢。你就放心,如果没有这场雨,今年的收成也就是去年的三分之一,但是下了这场雨至少能有三分之二了。”
“那还行,希望能一次解旱。”
“咱们村还好,至少地都种上了,大多的村子都没有下种。”
“都吃了吧?”
“可不是咋的。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琢磨着国家得发粮种。”
“那现在能种啥啊?”
“冬小麦吧。咱们的红薯除了也种小麦。”
“那可好了,有白面吃了。太奶你看,下雨了,这大雨点。”
“下吧,地太干了,就是下一天也不怕。”
“你这次回来是有话跟我说吧?”
“真神了,我就是想跟你说说这次棒子的事,我把自己手里的的一千也垫上了,最后还把张兴国给的一件古董压给他们,等到咱们有钱了按照一块五一斤跟他们算清楚。
这次棒子是九千斤。黄豆,碎米是一千斤,一共一万斤,就是一万五,还差人家四千。”
“你放心,会计都系上账了,连着上次欠你的两千,到最后会给你七千的。”
“我的钱不着急,有了就把他们的钱还了,好把古董赎回来。”
“中,秋收完以后我让你大伯去趟京城拿钱。你过年后也得去首都上学了,手里没钱怎么行?”
张红梅没有回答,其实以前想着就说人家多给的,但是这个借口不行。这个念头谁会白给粮食?最后想到了抵押的这个借口。
“太奶,雨越下越大,我回家了。要不一会儿该走不了了。”
“走不了就住这,跟我作伴。”
“算了,我还是回去吧,屋顶好几年没有修过了,不知道漏不漏雨呢。”
“中,快跑吧。”
张红梅顶着塑料跑到家还是浇湿了,检查了一遍所有的屋子,现在是没事,没有漏雨。站在门口看着院子里的菜叶都伸展开了,都下了二十多分钟了,地上还是没有积水,就知道到底有多干了。
张红梅其实不喜欢下雨的天气,小时后以为是天在哭,大了就觉得潮乎乎的难受。
不想待在外面了,关上门进了空间。好久没有在空间里待着了。每次都是急匆匆的,今天这个天气肯定不会有人过来了,就好好的在空间享受一下。给自己清蒸了一条鲈鱼,炒了一盘鱼香肉丝,还有一盘的清炒虾仁。
舒舒服服的在空间里吃了一顿大餐。美美的泡了一个灵泉水的澡,找出一本小说躺在床上。真是神仙都不换的日子。
都看完了两本长篇小说,吃了六顿饭这才出去。
看看表外面快四点了,还在噼里啪啦的吊着雨滴。
打着手电检查了一遍没有漏雨的地方这才安心。
回空间发面,蒸糖包吃。
灶塘边的柴洞子里装满了树枝,点着火,去去湿,再蒸锅馒头,空间里的馒头没有几个了,趁着这个机会蒸几锅。
雨一直没有停,张红梅都把两锅都馒头出锅了,天倒是亮了,但是雨却没有减小。
最后一锅馒头也快出锅了,看看都八点了,院子里积水很少,也是设计院子的时候有排水沟。
不知道张兴国的房子怎么样了?找出一身透明的雨衣穿在身上,又拿出一把伞,穿上雨鞋,拿着钥匙出了院子。
这个时候应该没有人出来,就是看到了也没有关系,也许村里人没有雨伞,但是在外面的人有伞不奇怪。
张兴国的院子挨着,走几步就到了。挨个屋的检查了一遍,没有漏雨的地方,还是新房子安全。院子里也有排水沟,李翠花种的菜也不少。
回到家里,把馒头出锅,都收进空间。趁着热火干吃了一个馒头。
这今天是走不了了,也没有电话,只能逃课了。想想还挺兴奋的,自己前世从小到大都没有逃过学,这次实现了。
张红梅不禁偷偷的笑了。
自己这次可得多待几天,借口都想好了,下雨没车。借口多理直气壮的。
没有进空间,而且舀出棒子面,红薯面还有白面,放进空间发面,中午给老太太送去。估计挨饿的人得挺多,食堂多一半没有做饭。
给石头三丫也送过去。这天他俩肯定没有上学。
想了想又泡上一小盆的萝卜丝。又去菜畦里割了韭菜。
216下雨后
因为屋子里的地面都是黄泥的,有点水就磨磨叽叽的,不过张红梅还是坚持把菜饽饽蒸熟了,一共蒸了十八个,一家九个正好。
张红梅把菜饽饽放进小盆里又把两个小盆放进笼子里,上面盖上塑料,这才打着伞,穿着雨鞋出去了。
先去的刘茂才家。“三大娘,我是红梅。”
等了一会儿李翠花才出来开门。“红梅你啥时候回来的?这大雨的天出来干啥?”一边说,一边拉着张红梅往屋里跑。
“三大娘,我昨天回来,没有淋到雨,我三大爷呢?石头三丫呢?”
“红梅姐,我们在屋里呢。太没意思了,也不能出去。”
张红梅挑门帘进屋“我给你们送菜饽饽来了,赶紧趁热吃。”
“太好了,我妈都没做饭,从昨天晚上直到现在一口东西都没吃。”
张红梅把菜饽饽端出来放在炕桌上。
“三大娘,我就不待着了,我还得给太奶送去呢。你就不用出去插门了,我带上门就行了。”
“中,你去吧。瞅着点路,可别跌了跟头。”
张红梅又到了老太太家,正好赶上老太太吃饭。
“太奶,你尝尝我做的菜饽饽。萝卜丝馅的。”
“呵呵,这下着雨你就不能去上学了吧?”
“是啊,也没办法请假,希望老师别担心我。”
“呵呵,要不让你大伯送你回去?”
“走着?还是别了,我还是等着有车再回去吧。我可不想顶着雨走一天。”
“还有疙瘩汤你吃不?”刘长河媳妇进来问张红梅。
“大奶,我不吃了,我吃过了。大奶你尝尝我蒸的菜饽饽。我大爷,还有大伯大娘都过来尝尝。”
“呵呵,你大伯回来说你做饭好吃。我上次尝过鱼丸,也是觉得咱们红梅手真巧。”
“太奶,大奶,我回家了,虽然不能上学,但是我得在家看书。”
“红梅你家里没有漏雨的地方吧?”刘长河头发湿漉漉的进来了。
“大爷,家里没事,你这是去干啥了?”
“咳,别说了,隔壁的你四爷家屋顶漏了,这不是过去帮忙了嘛。这家人真懒得没边了。平时不检查,这下雨了,估计村里也就他们家的屋顶漏。”
“大爷,我回去了,你赶紧进屋吧。”
张红梅回到家里,又进了空间。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一边看小说,一边还吃着小零食,悠哉悠哉的。
一点费心的事也不干,就是看着小白文。
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
这种米虫的生活才是最适合自己啊。
等到张红梅觉得无聊了才出来。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天也亮了。
张红梅穿上雨鞋,出了家门口去了张兴国的院子里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这才去了村里的食堂。
食堂这个点正在做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场雨真的下透了。
张红梅又溜达到了河边,山上的雨水也都流进河道里。
刘茂才还有王红喜两人正在地里检查,红薯没啥妨碍,但是谷子都倒了,这可是费事的活,今天就得订桩子,让后用绳子拢住,要不都产不了粮食了。
两人也看到了张红梅,“红梅你赶紧回去,一会儿该吃饭了。”
“嗯,我刚从食堂过来,村长大伯,高粱没事吧?”
“高粱秸子矮,倒得不多,一会还是得有人过来挨了个垄的瞅瞅。”
“这场雨下透了,红喜,咱们还得安排人赶紧的把自留地,还有地头都中萝卜白菜,就是长不成也能是个菜。”
“中,我带人扶庄稼,你带人种菜,现在自留地也是集体的,就一起种。”
“中了,我先去准备种子,一会儿吃饭时你安排活计。红梅你今天赶紧去上学,估摸着应该通车了。”
“我还是在家待两天吧,跟着大伙干点活,要不到了乡里却没通车我还得走回来。”
刘茂才皱着眉头琢磨了会儿“中吧。那你就跟着我种菜。”
早饭点食堂里大伙个个都面带笑容,不比吃肉的笑容少。
王红喜分派了工作,其实这本来是刘茂才的事,但是现在他还没有过来,估计还在准备种子呢。
今天早饭实在,三合面的大饼子,西红柿黄瓜汤。
吃完饭大伙都回家拿农具,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刘茂才蹲在地边发愁。
“咋了茂才?”
“三婶,这地太酣了,今天是不能种了。”
“着急也没有用,等着吧。”
“茂才,山坡上的自留地咱们可以先种,还是去那边开始吧。”
就这样村里的几十口子都去了山坡地。
今天的太阳足,大伙心急,想趁着这场雨把菜都种上,怕是再干旱了。
白菜,萝卜,芥菜,小葱,整整一天,几十亩的山坡地都种上了菜。
地里扶庄稼的也一天就干完了,都再夸高粱种好。秸子还矮高粱穗大,要比普通的高粱抗旱,这下雨后还不倒。
而且眼瞅着秸子都变绿了。张红梅心说那是你们心理作用?哪有那么快的?
第二天全村老少出动,把所有的边边角角的只要是能种的,全部都种上菜了,菜种不够那就各家凑。
“村长大伯,你说咱们种菠菜将来去市里卖行不行?”
“这个不知道呢?种吧,这边的三亩地全种菠菜,就是到时候不让卖咱们也可以自己吃。”
张红梅的一句话给王红喜提了醒,下工没有回家,直接叫着刘茂才一起去了老太太家。
王红喜把这事一说老太太沉吟了一会儿,“中,就这样,到时候小白菜啥的都可以拿出去卖,到时候先跟副食品供应站打招呼,他们要是不要,咱们就自己去市里卖。这都连着三年大旱了,有点绿菜也新鲜。
不过这事还是不能先漏出去,还是闷声自己干吧。”
大伙不知道这菜将来要去卖的,就是纯粹的吓怕了,只要是吃食那就不怕多,所以都不用动员,大伙都抢着干,没有人喊累。
张红梅在刘家屯待了四天,这才回市里,其实都不想走的,可是不回去不行啊!
217挨批评
周三下午回到家检查了一遍,没有漏雨的地方,把门窗都打开通通风。看来市里的雨比刘家屯的要小很多,路上的积水很少。
拿起大镐刨地。发觉还是湿透了的,至少一镐下去没有干土。
把豆角秧子摞了,种上白菜,西红柿的秧子也摞了,种上豆角,黄瓜秧没动,又开了许多的花,还能接黄瓜。
又把家里做了一遍卫生,这才吃了一碗八宝粥休息了。
张红梅在周四回到学校上课。一进教室,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怎么感觉毛骨悚然呢?班主任老师进来瞪了一眼张红梅“你出来一下。”
张红梅从来都是好学生,老师只有表扬的份,从来没有挨过批评。
心里还有点局促紧张,乖乖的站在老师面前,低着头,一副受教的样子。
老师看着乖巧的小丫头,忍了又忍,最终压下自己的火气“张红梅你这几天没有来上学是去干什么了?”
“老师对不起,我回老家了,因为下雨怕没有公交车就没有回来。”
“你这样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担心。”
“对不起,不会有下一次了。”
“咳!回去吧,班里的同学都去你家找你,幸亏一年级的宋子乾知道地址要不都得急坏了。”
“谢谢老师。”张红梅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心里也特别的感动,虽然平时跟同学们很少聊天,交往也不深,但是大家还是这么的关心她。
“行了,回去上自习吧,以后多注意。”
张红梅回到教室站在讲台上,对着同学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关心。”
十多个人抬起头看着张红梅,弄的自己还脸红了。
自习课的下课钟声刚敲响宋子乾就跑过来了。看到张红梅松了一口气。“你这丫头,一点音讯都没有,吓死我了。”
“呵呵,抱歉啊,我周六回了刘家屯,刚到就开始下雨,整整半天一夜的大雨,我怕公交车断交,就没有回来,谢谢关心。”
“你没事就行,我每天都来你们班看看,回家还绕到你家门口,总是锁着门,真不省心。”
“下次看到我家在外面锁着门你就不用担心,我肯定是回老家了。”
“行了,我回去了,一会该上课了。”
中午午休时校长亲自过来,张红梅跟着进了校长办公室。
自己现在都是过街老鼠了。一进办公室,嗬!自己的任课老师都在,批判大会开始了。
张红梅心里这个后悔,下次说啥也不尝试逃学了,再也不敢挑战权威了。
在校长室深刻的做了检讨,半个小时后才出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嘘出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一定老老实实的,绝对不出错了。
周六张红梅去邮局取了报纸“黄英姐,要是我们村过来卖些小白菜,菠菜啥的,有没有人管啊?”
“啥时候有?”黄英激动了,孩子们嘴里都起泡了,一年也吃不到几次绿叶菜,这也不健康啊。
“我估计着下个周六日就能吃了。”
“我帮你问问我同事,我对象他们工厂人更多,大家应该都要。要是有的多了,就不用去市场上卖了,还省的麻烦了。不过你们是集体出头卖,开个证明应该不会有大问题的。就是从你们村到这得好几个小时呢吧?到时候不新鲜就不好说了。”
“没事,我这就回去,把自行车送回去,应该比公交车方便,比牛车快。”
张红梅跟黄英道别,都没有回家,直接骑车就回了刘家屯。
掐着点的骑自行车,以自己的速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回来正好碰上王红喜“村长大伯,我今天打听了一下,咱们村开证明去市里应该可以卖菜。”
“真的?就是太远了,这老牛也走不了夜路。”
“没事我把自行车放村里,每天换个人的去市里不就行了?我掐点了,三个半小时就行。”
“那可太好了,就是你每天得走着上学了。”
“没事,就走起来一会儿的事。邮局的同志帮咱们问问,应该他们就能要不少。
第一趟还是得你去,你再问问别的单位有要的,没准这样还不用出摊了。”
“是个好办法。这菠菜都有一扎高了,下个礼拜六趁着嫩就能拔几筐,我骑车先走,牛车多带点也去,给邮局的送完我就往回接着。”
“这个办法好,我中午休息的时间就去个个单位转转。”
“呵呵,咱们可以拔完了再种,还能再长几茬。”
两人定好了就各自离开。张红梅回家打开门窗通风,还是感觉潮,尤其是地面,这以后有机会了打上水泥面就好了。
晚饭时王红喜跟大伙说了卖菠菜的事,这下沸腾了,大家心里都着急,欠着老太太那么多的钱,要怎么还?
这下可以有收入了,大伙真心的高兴,谁也不愿意欠账。
周日一早,大山过来“红梅,我骑车送你去车站。”
“好嘞,我这就收拾好了。”
下午到市里张红梅没有直接的回家,而是去了刘建国所在的棉纺厂。
“大爷,我们村下个周六能送过来一车的菠菜,咱们食堂要不要啊?”
“是你这丫头啊,你进去问问食堂的组长,应该是要,这大伙都有一年多没吃过菠菜了。”
“谢谢大爷了。”张红梅进了棉纺厂到了食堂找到组长说明来意。
“那你们定好了多少钱一斤了吗?”
张红梅有点不好意思。“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村长周六过来,他带着菠菜过来,你们再谈价,要是合适你就留下,要不不行就算了。”
“中啊,周六过来再谈吧。”
张红梅从棉纺厂出来又去了副食品供应站。
在这里也算是谈妥了,都等着王红喜周六过来谈呢。还是村长谈比较好,人家也不相信一个小丫头啊?
卖完第一茬的菠菜,小白菜又可以卖了,之后菠菜小葱也都行了,只是到时候跟风的肯定特别的多,不过还是抢占了先机,有优势。
总之在秋收以前能够赚点钱就是点。
218卖菜
别的地方张红梅没有去了,菠菜应该不愁卖,能找人打听清楚了最好。
找刘长海问,张红梅还不敢,不知道他跟老太太是出了什么事情?
但是也不知道去找哪里问,实再不行,就是谁找麻烦就再找关系吧。
这下雨过后山上的蘑菇应该特别的多,不知道村里的大娘婶子们有没有上山。
要是自己在家是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卖是不能卖的,就留着自己吃。
不行,今晚上就吃小鸡炖蘑菇,松蘑大葱炒肉。
这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周六早上张红梅吃完早饭就去了邮局等着王红喜,还给他带了韭菜鸡蛋的菜饽饽。
这事还就非得王红喜干,别人都没有他老练世故圆滑,刘茂才就一定没有王红喜干的好。人脾的气秉性在那里。
张红梅远远的就看到了王红喜在邮局门口。主要是太显眼了,这自行车都快让筐埋上了。
后座一边两个大框,坐上还有两筐,前边大梁两边也挂着两个筐,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布袋,可能是称。这到底是怎么骑过来的?
张红梅赶紧跑过去“村长大伯,你来的真早,赶紧的这是我早上给你做的菜饽饽,赶紧吃,一会儿他们也该开门上班了。”
“还别说我还真饿了,不过先得把车卸了,要不然你扶不住。”
“村长大伯你真厉害,这是怎么骑过来的?”
“前面放筐主要是为了压种的,要不辕轻,骑不了。”张红梅先解开后面的绳子,为了防止把菠菜压坏,在下面的筐上还搪了木棍,上面才放的第二个筐,真有办法。
这一筐菠菜最少也得有个四五十斤,也就是这一次就弄过来三百多斤的菜。
张红梅把八个筐都放在地上,催促着王红喜赶紧的吃饭。
“村长大伯,这菠菜咱们卖多少钱一斤?”
“我跟你三大爷商量了一下,就一毛一斤。小白菜到时候也是这个价,小葱也是。”
张红梅听着这价还可以,主要是好年景大白菜还得二分三分的呢。
王红喜没有都吃了,留下三个“一会儿给你三大爷送去,他赶车在后面呢。”
“村长大伯你都吃了吧,我这里还有呢。等着你去接的时候带着就行了。”
黄英一来就看到一拉溜的八个框,上面都盖着蛇皮袋子。
“红梅,这是菠菜吗?”
“是啊,黄英姐,你看看,特别的嫩,还新鲜。”
黄英揭开一个袋子满意的点头,“真不错,看着都馋,你们打算卖多少钱一斤?”
王红喜憨厚一笑“我们就一毛一斤,听红梅说是同志帮忙张罗的,谢谢你啦。”
“不用谢。大家互相帮助。一毛一斤还可以接受,我们局长马上就该到了,可能是我们食堂也要。你们在等一会儿。”
“黄英姐,你们能分的了这么多不?要不村长大伯你再这里等,我拿着一捆菠菜去棉纺厂问问食堂收不收?”
“我估摸着都可以分完,大伙都自己都要买些拿回家,剩下的今天中午食堂还不得留下啊?”
“红梅,你还是拿去问问吧?一会儿我还得去接你三大爷呢?”
“行,那我就先去,一会儿就回来。”
张红梅拿着一捆菠菜骑车到了棉纺厂,看门大爷也没有拦着她,找到了昨天的组长“领导。你看这就是我们村的菠菜。我们村长在邮局分菜呢,你要是决定要,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能送几百斤过来。”
“还真新鲜,定价是多少?”
“一毛一斤。”
“行啊,下车直接运过来,如果大伙有分的就可着大伙,没人要就都归食堂了。”
“好的,我这就去告诉我们村长,过一会儿我来找你。”
张红梅拿着这一捆菠菜又去了副食品供应站,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明天有多少都给他们送来,不过价格就是九分了。
张红梅没敢拍板决定,只说了一会儿村长过来。
急匆匆的回到邮局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这时,最后一筐的菠菜也被大伙分了。
“村长大叔,棉纺厂要了下一车菠菜。”
王红喜接过自行车“好的,给你,这是称还有钱在里面,一会儿你数数,我先去接你三大爷。”
“行。我一会儿去棉纺厂门口等着你。”张红梅帮着王红喜把筐摞在一起,绑在车上。
张红梅拎着布袋进了黄英的办公室。
“黄英姐,借你的办公室待会儿。还有太谢谢你了。”
“客气啥,我们还得力了呢?再说了也没有贵卖。”
“呵呵,我们村长实在。我在你这里数数钱。”
“你自己待着,我去给你拿报纸。”
张红梅把称从布袋里拿出来,然后直接把钱倒在了桌子上,还真不少。数了数一共是三十一块五毛钱。
张红梅把钱装进自己的挎包里,用布袋装上称,接过黄英递过来的报纸就离开了。
溜达到了棉纺厂,跟门卫的大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等着王红喜。
过了一个半小时王红喜满头大汗的过来了。这次很顺利,食堂都要了,还定了明天的菠菜。
这次是三百五十斤,一共三十五。
“村长大伯,我三大爷回家了?”
“嗯,他回家了,我这也回去了,菠菜还能再卖三四天,之后就是小白菜了。还有一个月中这菜是不会断的。”
“那可好了,咱们还有额外的收入。对了,咱们还得去一趟副食品供应站,他们有多少都要,但是只给九分钱一斤,还是你去跟他们谈吧。”
“行啊,明天可以直接带过来一千斤,我跟你三大爷接力,怎么赶在中午就能卖完了。走,咱们去看看。”
张红梅听着王红喜跟副食品供应站的领导攀谈,真的佩服他的口才,在村里当村长屈才了。
最后终于以九分五厘定下了。
“村长大伯吃完饭再走?”张红梅一边说,一边把钱递给王红喜。
“这是三十一块五,咱们一天都买了六十了。”
王红喜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不了,我不饿,回家去吃吧,你也回去休息,得好好学习。”
219卖菜
张红梅也没有多留王红喜。自己回到家觉得还挺累的。
这都十点多了,懒得做饭,就摘了一根黄瓜,躺在炕上嚼着。
听到敲门声还挺纳闷的,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宋子乾。
“红梅,也早上过来你没在家,去了邮局才知道你去卖菜了,怎么样都卖了吗?”
“棉纺厂都要了。”
“你们村离这里挺远的的吧?”
“可不是,自行车还有牛车接力呗,要不然菠菜就该不新鲜了。”
“用的是你的自行车?”
“嗯。”
“要不我的自行车也借给你们村用?”
“不用了,你还得骑着上学呢。再说了,一辆自行车驮了三百多斤的菜呢,我怕给你用坏了。”
“没事,坏了再修就行了。”
“真的不用,一天也没有那么多的菜,谢谢你的好意了。”
“要不我接送你上学?”
“可不用,我们上下学的时间不一样,我没关系的。”
“好吧,你要是用车就提前告诉我。你还没有吃饭吧?要不去我家吃?”
“不了,一大上午的都没闲着,累了,哪也不想去。再说我还有饭呢,早上贴的菜饽饽还有呢?你要不要来一个?”
“不了。你快吃饭休息吧,我走了。”
“等一下,家里还有松子,你带回去给老人吃,这个香。”
“不用了,总是占便宜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给你。这是拨好的松子,回去吧,我要休息了。”
张红梅非常感谢宋子乾的热心,也知道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借车给自己,但是现在的自行车可是大件。可不能随便的借。
送走了宋子乾觉得无聊,午睡了半个小时,开始学习了。
外面阴沉沉的,又要下雨了,这要不就大旱三年,可千万不要再涝了。
三点钟,大雨滂沱。就好像一片水幕挂在天上。
不下雨闹心,下雨还闹心。今年的红薯一定好吃不了,肯定不甜了。
外面水汽大,张红梅进了空间,下雨影响到了她的心情,特别的烦躁。
出来后发现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还好,没有没完没了的下。
猜想着明天的菜还是会送的,自己明天还是做好饭在棉纺厂门口等他们吧。
第二天还是早早的蒸出一锅三合面萝卜丝韭菜馅的菜饽饽。自己吃了一个,还不错,要是放上点五花三层的肋板肉估计更好吃。
都没有顾得挑水,早早的就在棉纺厂等着了,找人叫出了刘建国。
“建国哥,你还没有吃饭吧?这是菜饽饽,你赶紧吃几个。”
“红梅,你怎么这么早?我听说昨天的菠菜是你送来的?”
“是咱们村种的,一会儿村长还骑自行车送过来。我三大爷赶牛车在后面。今天你们厂子要不少呢,剩下的给供应站送过去。”
“太好了,我都快一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给我们放假,最好是秋收时。”王建国一边吃,一边跟张红梅说话。
“红梅,我都没有时间出去,这是我托同事给你买的钢笔还有皮面的本子,你拿着。”
“谢谢建国哥了。”张红梅知道这是刘建国不落忍总吃自己送来的饭了,所以没有拒绝。
“我给二丫买的也没有时间送过去,你啥时候回去给她捎着。”说完,又从挎包里掏出一支钢笔,一个本子。
“好的,我是这段时间都没有时间回去了,让村长给二丫姐送过去吧。”
“中,我要去上班了,我今天夜班,还有一个小时下班,我过来帮忙。”
“嗯,好的。”
一直等到刘建国下班洗完澡王红喜才过来,满脚泥巴。
张红梅赶紧的迎上来,从后面帮着推。
王红喜的后背都湿透了,本来黝黑的脸现在是黑红黑红的了。
刘建国接过车把,王红喜这才甩了甩胳膊。跟着一起到了食堂。
食堂组长出来,看到王红喜的惨状,热情的跟他握手,“同志你真是说话算话,我以为昨天下那么大的雨,你们离的又远,今天不会过来了呢。”
“应该的,但凡能走就不会耽误事,领导放心。”
食堂的工作人员出来,帮着卸车,过称一共是三百五十斤,拿着组长给开的条子又去财务领了三十五块钱。
“大伯,我去接菜吧,你去我屋里歇着。”刘建国总是想着给村里做点事,但是现在棉纺厂一天的假都没有,就是有心也无力。
“中,估计现在你爸也快过了县里了,你就去迎吧。我不去你屋里了一会儿我跟红梅就去供应站等着你,快走吧。”
“建国哥,这是给我三大爷的饭,你给他带过去。”
刘建国接过两个饭盒,放在筐里,骑车走了。
两人没有在棉纺厂多待,找了个有树荫的地方,王红喜一屁股坐在地上,拿起挂在身上的水壶,咕咚咕咚的大口喝水。
张红梅把菜饽饽递给王红喜。“村长大伯,还是菜饽饽,赶紧吃吧。”
王红喜接过饭盒,里面放着菜饽饽,狼吞虎咽的开吃。
歇了有一个小时,才走去供应站。
“红梅,咱们村的菠菜,小白菜长的可好了,还有韭菜。”
“大伯,有人去山上采蘑菇吗?那些也可以拿来送到供应站的。”
“组织人去采了。今天问问价,要是合适就卖了。太贱就留着自己吃了。”
两人走了二十分钟才到了供应站,可是刘建国还没有回来。
宋子乾却过来了。“红梅。你们村的菜都卖了?”
“卖一车了,第二车也快过来了?你想吃菠菜了?我家院子里有,在这里给你不方便。”
“不是,我奶奶种了菠菜。用我帮忙不?”
“不用,我们三个人呢?你怎么来这里了?”
“我就是过来看看你。”
王红喜盯着这小伙子,心说长得真好,不过还是配不上红梅。
张红梅:我的脸疼。
宋子乾一直跟张红梅东拉西扯的没有离开。
又在外面等了二十分钟刘建国才过来。
这次没有从前门进,而且有的后门。
领导检查了菠菜,满意的照顾工作人员过来过称,搬运。
220日常
感谢Fickle、橘打赏!
今天五更!!!
这次是三百七十斤,领导也给开了条子,三十五块一毛五。
今天一天就卖了七十多块钱,王红喜高兴的笑的都看不见眼睛了。
王红喜跟着领导又讨价还价了一会儿,定下了干蘑菇的价格是八毛五。
王红喜骑着车走了,张红梅还有刘建国,溜达着往回走。
“红梅,就一趟我就觉得太累了。”
“是啊,可是村里还欠着太奶太多的钱,要是没有门路也就忍着了,现在能够卖菜换钱大伙当然干劲十足了。”
“是啊,农民最不容易了。走,我送你回家,我还不知道你家在哪里呢。”
“正好,中午在家里吃饭,还有白面,我给你烙饼吃。”
“那可太好了,我都有半年多没有吃过细粮了。”
张红梅领着刘建国认路,到了家里,刘建国把饭盒掏出来递给张红梅。
“红梅,我爸说明天你好好上学,不用你做饭给他们送了,他们自己带饭。”
“知道了,建国哥,你是想吃烙饼,还是想吃鸡蛋韭菜的烙盒子?”
“烙盒子吧,我择韭菜。”
张红梅洗手和面至于韭菜就是刘建国的事了。
活好面,点着火,先煮一锅绿豆粥,清热解暑。
又炒了四个鸡蛋,在锅里用筷子搅拌的碎碎的,盛出来放在盆子里晾凉。
刘建国的韭菜也择好洗干净了。
张红梅一共做了二十块巴掌大的烙盒子,自己吃了两块,刘建国吃了六块,还喝了一碗绿豆粥。
“红梅,我先回去睡会觉,晚上还得上夜班。”
“行,我留两块烙盒子。剩下的你都带走。”
“不用,我就带六块就行了,没地方放,回头再馊了,糟蹋了。”
送走了刘建国,整个下午都在看书,这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该高考了,虽然觉得有把握考上首都大学,但是还想看看自己最好的发挥到哪种程度。
就这样一周又过去了,周六早上还是蒸了馒头,黄瓜片炒鸡蛋,去了供应站等着村里的来人了。
路上看着大家都带着笑容,这是有什么高兴事?
“阿姨,发生了什么好事吗?”
“你不知道?”
我要是知道还来问?
“我跟你说,咱们市里家家户户要通电了。街道都贴出来了,一分钱都不收各人的,国家出钱。还是咱们政府好。为老百姓办实事。”
“真是太好了。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以后咱们普通老百姓就能用上电灯了,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跟着党的脚步前进。”
“是啊,没有党,就没有咱们的好日子。”
张红梅和老阿姨分开觉得脚步轻快了,前世不确定什么时候通的电了,老家大概在八零年左右才普及电灯的,但那是农村,不知道刘家屯什么时候能通电。
以后电器就可以用了。想着空间里的电器又否定了,要是想用电器还得买,要不太超前了。
来到了供应站,王红喜已经卸完车菜都过称了。
“村长大伯你可真早。”
“呵呵,早点送来,人家还能早早的卖。红梅,这是你三大娘还有我家你大娘给你带来的蘑菇。”
“太好了,我正想吃呢。大伯,你先吃饭。还用去接一趟那吗?”
“我就说今天不用带饭,呵呵。用,这次是给棉纺厂送去,这礼拜都是你建国哥去接的,今天他倒班,上白天了,就得我自己去接了,现在我不服老不中了。”
王红喜接过饭盒,两合面的大馒头,看着都虚腾,居然还放了鸡蛋?
“红梅,以后鸡蛋留着自己吃,多补补,今年你都没大长个。”
“没事,你们太辛苦了,应该多吃点好的。”
王红喜心里感动,还是闺女贴心,可是自己的闺女却是四六不懂的,就想着让自己给她买东西。真是惯坏了。
吃完饭,接过给刘茂才的饭盒,看着王红喜骑车去离开。
张红梅在供应站转了一圈,买了二斤红糖,分两包包的,一会儿让王红喜给李翠花还有他自家拿回去,不能白吃人家的蘑菇。
之后溜达到了棉纺厂,看门大爷笑呵呵的跟她打招呼,人家可是给自己厂子改善了生活了,当然得谢谢人家了。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王红喜才过来,过完称收完钱,拿着张红梅塞过来的红糖回家了。
张红梅去了邮局拿报纸,黄英还告诉她一个内部消息“红梅,你家有年轻的小伙子亲戚吗?市里的供电公司周一要招工了。”
“有啥要求?”
“十八岁身体强壮识字的小伙子都可以报名,我爱人的叔叔在那里负责招工,可以帮忙的。”
“太谢谢你了黄英姐,要是我们村的哥哥们找到工作了,一定特别的感谢你。我先走了,我要回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张红梅出了邮局就奔着站点去了。今天就回去告诉他们,这可是个机会。
到乡里下车都下午三点多了,又走了一个小时才到了村子。
没有回家,直接去了老太太家。
“太奶,有好事。”
“你咋这时候回家了?啥好事让你这么高兴?”
“市里供电局周一要招工,十八岁以上,识字,身体好的小伙子都可以报名。邮局黄英爱人的叔叔负责招工,咱们可以走走后门。”
“是好事,爱民,你去叫王红喜还有茂才过来。”
“好嘞,奶奶,我这就去。”
“你还没有吃饭吧?让你大娘给你做碗挂面汤吃。”
“再放点小白菜。”
“再给你卧个鸡蛋。”
刘竞泽他妈看着一老一小有说有笑的觉得欣慰,老太太因为三叔的事都好长时间没有这么高兴了,还是这个丫头招人疼,会哄老人家开心。
“中,我这就去煮,你们娘俩就等着吃吧。”
刘茂才先到的,看到张红梅还愣了一下“红梅。你咋回来了?”
“三大爷,市里供电局招工,我回来告诉你们一声。”
“市里招工?真的?”王红喜欣喜的问张红梅。
“是邮局的黄英告诉我的,周一就开始招了,但是得识字,身体好。”
221招工
“咱们村的小伙子差不多都识字。身体都好,要不让他们都去试试?”
老太太点点头“晚上吃饭时说一声,符合条件的想去的就跟茂才报名,红喜你去送菜时留在市里,带他们一起去。”
“中,这可是个好消息。”
“村长大伯,没有那么多的名额的,我猜想一定得考试,都去试试也行,就靠他们自己了。”
“对,就看他们自己的。马上就要吃饭了,走咱们一起?”
“嘿嘿,我不去,我大娘给我下挂面卧鸡蛋,我就在家里吃了。”
“中,茂才咱们一起走。”
村里的小伙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谁也不愿意在农村待一辈子,有个好工作还能找个好对象。
大家呼啦一下围住了王红喜。
家里的长辈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去城里生活,自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的还够不到碗边。哪有城里人好?
“大家不要急,找茂才登记,丑话说在前面啊,必须识字,人家得考试的,要是不会就老实的在家里种地。
这次大家也看到了,这受了灾还是咱们村民能够吃上饭。城里人也照样挨饿。反正不管在哪,吃饱饭,有衣穿就中。”
村里一共十个人找刘茂才报了名,刘茂才心里叹气,年轻的小伙子禁不住事,这城里的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跟大山爹对视了一眼就转开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
“大家赶紧吃饭,今天该谁拔菜了别误了点。”
王红喜这段情都累瘦了,可是有干劲。这大湾村的也去城里送菜,自己也没有办法拦着,那就拼干劲,拼菜了。
吃完饭,大山爹跟着刘茂才一起走的。
“茂才,是红梅回来了?”
“嗯,她的一个朋友在邮局工作,告诉了她这个消息,可以找人,你问问大山要是真的想去就去找红梅问问吧,应该能成。”
“中,我这就去找他问,这小子就是初小毕业,不知道行不行?”
“这个我也不清楚。问红梅吧,要是找着人了应该不成问题的。”
大山爹拽着大山一起回家了。
“大山。你想去城里工作吗?”
“想去,我老早就羡慕建国了,现在有了机会我得去试试。”
“你要是想去,就去找红梅,那丫头今天回来了,这消息就是她带回来的。”
“好嘞,我这就去找她,要是红梅有认识的人,一定没有问题。保准能上班。”
大山兴匆匆的跑去张红梅家,看着锁着大门就猜这丫头不是在刘茂才家,就是太奶家,估摸着应该在太奶家。
大山来到刘长河家“太奶,红梅我来找你了,我想去城里工作。”
“大山哥你想清楚了,这可不是轻省的活计。”
“再累还能比收秋累?我想好了,你有没有办法?”
“我没有,但是我可以托人。明天你就跟我一起回市里,咱们村有几人想去?”
“报名了十个人,二林子小锁,双存都去。”
“大山哥,我不知道招多少人?但是我感觉咱们村十个人都录取上的可能性不大。
太奶,人太多了。我只能试试看。”
“中,能不能成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那大山哥你还是跟大伙一起去市里吧,不过一会儿我给你讲讲电路,你也不能啥也不会,你去把所有报名的人都叫过来吧。别想美事,就算有人也是得考试的。”
张红梅现在大了,不想跟一帮半大小子们晚上一起待时间太长,尤其是在自己家里。
老太太欣慰的点头,这样好,这丫头自己太喜欢了,要是成不了自己的家人得后悔一辈子。
十分钟后,十个人都到了。张红梅无奈的看着他们,就小锁还有双存拿着笔本,其余的都是空手来的。
剩下的八个人也挺尴尬的。
“你们不用回家去拿,一会儿我就先简单的说说原理,明天再画图给你们看。不画下来光凭脑子记我怕你们过会儿就忘了。”
这大晚上的屋里啥都看不见,都坐在院子里听张红梅给他们讲。
一个小时后,讲的都是最基础的原理,也许这十个人都是聪明的人,竟然都能记住,这不错。
他们十个都回去了,张红梅也跟老太太打了招呼回了自己的家。
这一天忙忙乎乎的,觉得还挺累的,进了空间休息够了才出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张红梅起来收拾了家里的菜地,李翠花把院子都种满了,各种菜干,还有黄瓜也都腌上了,韭菜也腌成咸菜。
以前只听说过韭菜花可以做酱,还是头一次看到韭菜能腌咸菜呢。
拽起一根嚼了嚼,味道还不错。冬天又多了一道菜,炖豆腐要是撒上点味道肯定好。
西红柿挺多的,都摘下来放在盆子里,一会儿告诉李翠花做些罐头,自己在市里做的就特别的成功,至少没有发毛的。
想着还是老太太家的罐头瓶子多,关上门就去。
“太奶,家里的空罐头瓶子有没有?”
“有啊,你要用,我去给你找,有十多个呢。”刘竞泽他妈立马站起来去找了。
“你要瓶子干啥?”老太太眯着眼睛,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
“做西红柿罐头啊?我在市里医院要的输液的瓶子,做了十好几瓶了,都没有坏,留到冬天就有西红柿吃了。”
“还能这样?得不少的糖吧?”
“不用糖,就是得蒸了,到时候盖上盖子就跟罐头一样了。”
“那还不错,一会儿让你大娘也跟你去学学。”
“好嘞,我院子里摘了一盆西红柿,再加上你们院子里的,这十多个瓶子都能装满了。到了冬天多做点豆腐,冬天吃西红柿炖豆腐肯定不错。”
“呵呵,你就总想着吃。”
“我就这点爱好了,我大娘跟我一起回去,我们娘俩一会儿就做完了。”
“中啊,我也没啥事,过去给你打下手,还能偷艺呢。”
两人拿着五个瓶子往回走,还没有到家门口就看到大山他们在门口等着。
222招工
“大山哥,你们还是真早,都进来吧。
周一去报名一定考试的,我昨天晚上跟你们简单地说了一下,今天就只给你们花简单的电路图。”
张红梅拿出笔画了几个简单的正负级的图。
“这些可能不考,但是以后都能用的到。这次供电局招工应该就是市里普及电,要用到很多的工人。每家每户都要通电,那肯定要架电线杆,所以我觉得你们如果能够懂得简单的电路原理,没准就不用去干苦力了呢。”
“还是红梅厉害,我们一定好好学。”
“你们自己看,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你们每个人都抄一份,赶紧的回家去背吧。
大山哥,你路过刘茂才家叫我三大娘来我家一趟呗。”
“好嘞。”
终于把他们打发走了,张红梅长出了一口气,这要不是村里的人,自己还就真的没有这么好心。
“大娘,咱们娘俩先把西红柿还有瓶子洗了,瓶子洗完了得倒过来控水。一会儿我三大娘来咱们就开始做,特别的简单。”
“中。我洗,你去干别的中。”
张红梅把桌子还有菜板子都搬出来,又进屋去烧水了。
李翠花匆匆忙忙的过来,看到院子里洗西红柿的刘爱民媳妇“嫂子,你也在,叫我过来干啥?”
“呵呵,红梅说教咱俩做西红柿的罐头。”
“这洋柿子还能做罐头啊?”
“三大娘你来了?当然可以了,留到冬天,还能多个菜呢。”张红梅拿着几个盆子出来,把西红柿分在几个盆子里。
“咱们先把西红柿烫了,一会儿好剥皮。”
李翠花把舀上开水的盆子端出厨房,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三个人坐下剥皮。
“三大娘,你把西红柿都切成这么大小的一破四瓣,我大娘我们两人负责装瓶子。”
张红梅拿出两把勺子,一会儿就把所有的西红柿都装上了。
“三大娘,这样就可以了,这下就可以上锅蒸,半个小时后把瓶子盖盖紧了,然后放到阴凉处就可以了。
我得走了,要不回去太晚了。”
“中,你慢点。”
“知道了,这一定得放在阴凉处。”
张红梅还没有出村子,就碰上了大山他们四个。
“红梅,我们想今天跟你一起去市里,明天太赶了。”
“就你们四个?”
“不是,都想去。”
“中吧,我去跟太奶说一声,你们去叫大伙。”
张红梅来到老太太身边“太奶,大山他们十个想今天就跟我走。”
“中啊,去吧,粮食够不?”
“够吃,那我就走了。”张红梅其实就是想让老太太拦住他们,真的不想在大热的天伺候这么多人的饭。可是老太太这次不给力啊,认命的回去了。
这十一个人的队伍也是挺壮观的,都背着挎包,拎着袋子。
既然都来了,张红梅就得打起精神来。
四点多在邮局门口下车。“大山哥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找人说说。”
大山点头答应,他知道张红梅知道招工的消息是邮局的人告诉她的。
张红梅直接进了黄英的办公室“黄英姐,幸好你还没有走,我就怕赶不上你。”
“你从老家回来了?”
“可不是,还带来了十个大小伙子。”
“十个啊?还真不少。这次需要五十人,知道消息的人大多都是市里的。明天考完试再说。”
“行啊,要是有啥需要你一定告诉我,这要是有了正式工作家里的老人们指不定的多高兴呢。”
“我回去让我爱人去问问他叔叔,只要过了考试这关,后面的咱们再想办法。”
“谢谢黄英姐了,要是没有你的消息,我们哪里会知道还有招工啊?”
“中了,不用谢我,一句话的事,咱俩可别生分了。”
“好的,那不生分的话就是过年给你弄一百斤猪肉,别瞪眼,你得花钱的。”
“太好了,二百斤都行啊。”
“你可拉到吧,要是没有野猪,家猪都长不到二百斤。我走了啊,他们还在外面等我呢。”
“去吧,我今晚上就去我叔叔家,大后天出成绩时你把人名还有成绩写给我。”
“好嘞。”
张红梅出来就看到十个大小伙子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咱们先去我家,回头再说。”张红梅是诚心的掉他们的胃口,当然也有隔墙有耳的预防。
这十一个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大街上,张红梅觉得有点前世老师带着他们去看电影,走在大街上的感觉。
到了家,十个人就把张红梅围住了。
“大家别急,只有等大后天考试成绩下来,我把你们的名字还有成绩写给他们。到时候有啥要求我再告诉你们。”
“红梅,我们都想要这个工作,你就多费心了。”
“放心,都是我的哥哥们,我会尽力的。好了,我先做饭,你们就看看报纸,有不认识的字互相问。”
张红梅说完,就拿出一摞报纸,“大山哥,屋里有板凳,你搬出来,院子里亮堂。”
张红梅就不再管他们了,进了厨房认命的挥汗如雨了。
这么多的人,也就只能吃贴饼子了,烧开水,烫了整整两大盆的三合面。之后就去院子里把所有的大茄子都摘下来,还有十多个西红柿,所有的黄瓜豆角也都摘下来了。
没办法,人多。
锅底炖菜,锅边贴饼子。东西两边的锅都用上了。
大山进来“红梅我帮你。”
“不用,这一会儿就可以揭锅了,你就把两张桌子都搬出去就行了。”
半个小时后张红梅盛了两大盆子菜,两大盆子的饼子,端到了外面的桌子上。
“咱们先吃饭,不急于一时的。大山哥,缸里有水,洗脸盆子在屋里。”
可不能小看这帮小伙子的食量,张红梅做了这么多的饭,还是觉得他们没有吃饱。
“都没吃饱吧?第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没有把握好,明天早上我多做点。”
“不用了,明天我们去外面吃,别耽误了你上学。”
“没事,现在外面也吃不到啥,一会儿我发面,早上蒸馒头吃。”
223招工
有几个跟张红梅不太熟悉的觉得特别得不好意思,但是都是实诚的人,嘴笨,也不会说啥客气的话,就全看着大山。
“那我早上起来帮你。”
“不用了,你们多睡会儿,还得考试呢。不行一会儿我就还贴饼子,要不早上把你们吵醒了。”
晚饭后又贴了两大锅的饼子,这次没有炖菜,而是熬的粥,明天早上就切点咸菜就能吃饭了。
饭是做好了,可是睡觉就受罪了,炕太热了。没办法十个大小伙子就挤在了以前王小顺住的屋子了。
其实这样也挺好,不是住的对门。方便了张红梅进空间睡觉。
第二天五点张红梅起来洗漱完,切了咸菜丝,把昨天晚上摘的黄瓜也切丝,扒了几颗葱拌在一起。也就只能这样了。
大山起来“红梅,你怎么这么早?”
“我有早自习,走着去学校得半个多小时,我先走了,你们也别晚了,一会儿都起来吃完饭帮我锁上门就去供电局。就在我昨天指给你们的位置,能找到不?”
“能,你别管了,赶紧上学去吧。考完试我们就直接回家了,大后天再过来看成绩。”
“行,大后天你们等我中午午休去供电局门口找你们。”
“好了,赶紧走吧。我会把门锁好的。”
大山把他们都叫起来,洗漱吃饭,最后把院子也扫了,厨房也收拾干净了,就出发去了供电局。
二林子开朗话多。“红梅真够意思,以后她就是我亲妹子。”
小锁也接言“是啊,她把自行车借给大队,自己每天都得走着上下学,以后她有事我是随叫随到的。”
“我也是,只要我能办到的,啥事都中。”双存更是激动,自己家里穷,根本就没有门路出来工作,要不是张红梅行可能就一辈子待在农村种地了,可是自己不甘心,这下好了,有了机会,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选上,但是自己努力了。以后就不后悔。
其余几个跟张红梅不太熟的也都发自内心的感激她,不管成与不成,至少有机会了。
十个人七点找到了供电局门口,看着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赶紧站在后面排着。
“介绍信都带着吗?再检查一遍笔和纸。”
几个人都拿出介绍信挥了挥,又放进了包里。这是刘茂才还有王红喜周六晚上就给他们开好的。没有这张纸就不能证明你的身份,就没有资格考试。
之后又陆陆续续把来了挺多的人,这下他们都不淡定了,红梅说一共才招五十人,也都有一百人了。
又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位领导“时间到了,现在大家排队进去左手边的空屋子,这里是五十人,剩下的都去隔壁。”
大山他们十个来的不晚,都在第一间屋子里考试。
一进屋就有两个人登记。
登记完每人发下来一天剪好的一条报纸按顺序坐下。几个人都稍稍的松了口气。都是认识的字。
都登记完了,这时五位位领导进来。
“现在从第一个人起来开始读你们手里的报纸,起来先说你的名字。”
有的特别的流利,有的磕磕绊绊。上面坐着的几个人不时的拿起笔勾勾画画的。
刘家屯来的人第一个就是大山。其实大山听完了前面十六个人的读报纸,反而不紧张了。这段上的字自己都认识,只要通顺的读下来就行了。
大山站起来,中气十足的大声朗读。读完坐下来,下面的几个人也都很流利,没有出现问题。
都读完了有人平静,有人就很沮丧了。
“现在我问一道关于电的题,你们自己准备的纸笔都拿出来,写好后交到前面就可以回去了,周四过来看成绩,会贴到门口。”
听到问题后十个人都面带笑容,这是红梅周日那天跟他们说的,还就真的用上了。
十个人都认真的拿起笔答题,最后检查了一遍自己的名字,大山看着别人都交卷了出去了,屋子里没有剩下几个人,也就带头交卷出了屋子。
十个人都特别的兴奋,出了门口就看到王红喜在门口等他们。
“大叔,我们都考完了。”
“考完就好了,大山你骑车去半路接你三叔车上的菜。我带着他们九个去供应站等你。”
兴奋的九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跟王红喜说考试的情况,尤其王红喜的儿子王建设更是开心的不得了。这孩子没有随王红喜两口子的能言善道,反而挺腼腆的,这次有了这个机会,知道后就主动的找刘茂才报名的。
王红喜知道他们都答上了,心里特别的感谢张红梅。
这丫头心善,不独。看着儿子兴奋的表情,决定今天中午去学校找张红梅问问,看能不能找找关系?
“一会儿等大山回来你们就坐车回去,我交完菜去找红梅问问。”
“爸,红梅昨天到了市里就去邮局找人了,说等到周四成绩出来再找人。”
“这样啊?中,咱们就等周四过来。”
几个人到了供应站门口等着大山。算回钱以后大山骑车回去,王红喜坐车。主要是年轻人体力好。
到了晚上回来,看着厨房都收拾干净了,当然饭菜也都吃干净了,省了自己的力气了。
进空间收拾出两小袋的棒子渣,明天中午借宋子乾的车去一趟邮局,不能让人家用嘴帮忙,希望他们能收下,到时候给大山他们名额。
第二天上完早自习张红梅到了宋子乾“我中午有事出去,能不能借你的自行车用用?”
“可以啊。我中午给你推出来,用我不?”
“不用,我有点事。”
第一节政治课下课张红梅又找到了班主任“老师。我中午出去一趟,下午第一节课可能要迟到。”
“重要的事?”
“嗯,非常重要的事。”
“行,我跟语文老师说说。”
第四节课的下课钟声一敲响张红梅就跟在老师的后面出去操场等宋子乾了。
骑着自行车回了趟家,装上两袋棒子渣,骑车去了邮局找黄英,这礼送的不知道管不管用?
224招工
张红梅到了邮局,这个时间人家也去吃饭休息了。
找到黄英把她叫出邮局。“黄英姐,我带过来点棒子渣,用不用给人家送过去?”
黄英想了想“我去跟领导说一声,现在就带你去我叔叔家,这个时间他应该在家吃饭。”
“麻烦你了黄英姐。”
“都说了别跟我客气。”
两人骑着车去了黄英叔叔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这应该是管用了。
张红梅的心放下了一半。临出来时黄英叔叔还让张红梅把几个人的名字给他写下来。幸亏自己有准备。
“原来这都是你们村的?他们的考试成绩都挺高的,你放心吧。”
这下张红梅放心了,应该不会出现顶替的现象。毕竟自己送礼了,现在最好的礼物就是粮食了。
两人推着车到了大街上“黄英姐,我去上学了,先走了啊!”
“慢点,这周六我轮休,你下周一中午过来拿吧。”
“嗯,我走了。”
张红梅回到学校第一节课已经下课了,顶着语文老师注视坐到了自己的座位。
语文老师的眼神好可怕,压力好大啊!
坐在座位上冲着老师讨好的一笑,得到了老师的一枚白眼。
放学从门卫拿到了一封信,看着字迹是张守义的。
这家伙这么忙还有时间给自己写信?真是不可思议了。
中午没来得及吃饭,晚上进空间吃了大餐,红酒牛排愣是吃出了自助餐的感觉。
洗完澡躺在床上拿出张守义的信。寥寥几句问好的话,还有就是一百斤的全国粮票。
扔在一边就没打算回信,反正也没啥大事,最讨厌写信了。
其实真的冤枉张守义了,他现在忙的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这还是一边吃饭一边写的信呢。他在归拢手里的工作,想要回刘家屯过年的。
这马上就要进去阳历的九月了,八月十五也近了,明天去大楼溜达溜达,看看红糖,白糖啥的有没有?还得去粮站看看有没有白面。
想着用高粱面,红薯面做出的月饼就没有了食欲。
第二天在班主任老师的注视下逃也是的冲出了校门。
在大楼买了三斤的红糖,白糖就一斤。糖果倒是买了二斤,回去给孩子们分分。
晚上回到家还没有来得及进空间就听到了敲门声,原来是张守义找人给送粮食来了。
这次是白面,月饼皮有着落了。
周四中午张红梅在学校门口找到了大山他们十个。
“大山哥,我去见过那位领导了,我把你们上次留给我的名单给了他。他倒是答应了帮忙,你们的成绩都挺好的,应该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出现了特殊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你们就放宽心等着吧。”
“那太好了,这是我们几个的成绩。上面写着让我们下周一过来看公告,我们周日过来。”
“行,我这周不回去了,就在家里等你们。还有,你们赶紧去站点等车吧。”
这十个人兴奋的跟张红梅告别,张红梅看着他们虚浮的脚步就觉得好笑。
不过这也是值得激动的,这也算是鱼跃龙门了吧。
晚上张红梅回到家觉得还是不踏实,毕竟这不是一个两个的事,是十个人的工作。想着用不用再送点东西?最后还是决定还是再去一次,这次决定棒子面,而且要多带两袋,黄英的人情自己也不能揭过去。
第二天张红梅又跟老师请假,得到了批准骑着宋子乾的自行车去邮局找黄英了。
“黄英姐我还是不踏实,我想再去一趟。”
“行,我跟你去。”黄英请假推着自行车出来。
“黄英姐,有两袋是给你的,别推辞你送回家,我自己去你叔叔家就行。”
“不用,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都给我叔叔送去吧,我就等着以后得肉了。”
张红梅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想着在中秋节弄出点肉来,可是自己不会杀猪剥皮。
村里有人养猪,就是太瘦了,连人都吃不饱,猪能吃啥?没弄死吃肉就不错了。
还是得野猪,戒指里还有四头呢,不行就放出一头。村里人也能跟着喝点肉汤。
“红梅你不用发愁,没有肉就没有,就是以后有了第一个想着我就行了,我出钱买。”
“黄英姐我就是再想还有十天就是中秋节了,要不我下周回去,去山里看看,野猪肉虽然比家猪肉柴,但是也特别的香。”
“红梅你还有这本事呢?那可好了,要是能在八月十五吃上肉就好了。”
“嘿嘿,我回去试试。我还能给你带回月饼呢,我们自己做的。”
“我可等着了啊。”两人到了,把四面袋子的棒子面拎进去,这一袋子都有十四五斤呢。
张红梅心想这就袋子棒子渣棒子面都有好几十斤了,这十个人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了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十个的成绩最好,这应该不算违规吧?
张红梅把他们的带成绩的人名单给了领导,这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才开心的离开了。
“这下你放心了吧,冲着你送这么多的粮食,一定可以给他们安排好的工作的,他们的成绩摆在那里呢。”
“我是为了稳妥嘛。黄英姐我得去上学了,周一我再去找你。”
周六早上张红梅蒸了三合面的红糖包子。在供应站找到了想要走的王红喜。
“村长大伯,你先吃饭,我跟你说些事。”
王红喜接过糖包大口大口的吃着,含糊不清的问“他们的工作有着落了?”
“嗯,我昨天又去了一趟,这次得到了肯定答复,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你又花了不少钱吧?”
“就送了差不多一百斤的棒子面。”
“中,我知道了,咱们还能再送十天的菜,剩下的就得留着自己吃了。”
“大伯第二趟你回去前去我家把白面驮回去,八月十五咱们还做月饼,不过得给这次帮忙的两家送些。”
“你留着自己吃,上次的面还没有动呢,就留着包月饼。”
“这是张守义送来的面,我家里还有吃的。我怕做少了不够分,还是驮回去吧。”
225日常
感谢霞大大的打赏!
五更送到!
“中,到时候都给你记上,可不能再占你便宜了,你的公分是咱们村最多的了。”
王红喜接过给刘茂才的饭,骑车去接菜了。
张红梅去了大楼,又买了五斤的红糖,多了人家不卖。家里还有零零碎碎的买的十斤红糖,加在一起也不少了。自己把那一斤白糖留下来就行了。
九点多王红喜才过来。装上白面还有红糖就走了。
张红梅突然想起院子里的压水井,灌上两瓢水试了试感觉都没有压力,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人修,想了想去了街道办事处。
“同志,我想问问咱们这有修理压水井的师傅吗?”
“有,前排第四家,你去问问吧。”
“谢谢了。”
张红梅敲开了门“同志,我想打听一下这里是不是有人会修压水井?”
开门的事一个精瘦的老头。“我就会,你家哪里?”
“就是后边的那个院子。”
“我知道了。那个井还是我打的,走,我跟你去看看。”
老头说完关上门就跟着张红梅回去了。
检查了一下,又用水试了试,“够不到水位,泵没有问题。”
“那该咋办?”
“不用管他,现在水位还没有上来,估摸着明年开春就能使了。”
“谢谢大爷了,你看我给你多少钱?”
“不用钱,等到过年春天你再去找我。到时候把泵起上来,清清里面的沙子就中了。”
“好嘞。”看来还得过挑水的日子。
下午就在家里看书,周日一大早起来把三合面发上,干萝卜丝泡上,倭瓜干也泡上一盆子,明天早上倭瓜干炖粉条,应该不好吃吧,自己也没有吃过,可是没有别的的菜了。
挑水回来以后割了一打抱的韭菜,摘好了留着晚上用。
想了想又把豆角干,茄子干也泡上了,乱炖。就是没有肉,不行就多放点荤油吧。
先把高粱米泡上,晚上的时候好煮。
想吃豆腐了,可是供应站里也没有卖的,还得回家去吃,不行这周就带过去点黄豆,找李翠花做豆腐。
中午在空间里吃了一碗鸡蛋羹,一碗米饭,还有一袋榨菜,感觉还挺好吃的。
今年自己做点辣椒酱,不知道能不能行。
黄豆酱自己没有,但是空间里有,到时候就把辣椒切碎,大蒜切碎,放进豆瓣酱里。
下午四点大山他们十个到了。呼啦啦一大帮的人,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服,鸟枪换炮了。
晚饭是二林子帮着烧火做的,其他几人出去玩了,毕竟来趟市里不容易,前两次过来都是为了考试,也没有心情,这次过来都有了把握,又都是年轻人怎么能坐的住?
“二林子哥你跟他们一起出去玩就行,我自己留可以。”
“不用,以后有的是机会溜达。你一个人做饭太累了。红梅你八月十五回去不?”
“下周六我就回去,学校可能不给我们放假。我回去也是为了月饼,还有上山。我答应了帮忙的人给她们月饼,还有就是有猎物也给她们带过来。”
“红梅,我听村长说了,这次你又给我们垫了粮食了,谢谢你了,我们大家都特别的感激呢。”
“都不是事,都是一个村的哥哥,我能办到的一定帮忙,只要你们都能过好了就行。”
“还是谢谢你,以后只要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呵呵,好的,有事一定找你帮忙。”
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们九个就回来了。张红梅还挺纳闷的,这是去了哪里?
看着他们脸上没有别的的表情也就放心了。
两锅圈的菜饽饽,还有一大盆子高粱米粥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饭歇了会儿,张红梅又把早饭也做出来了,放在锅里不出,就不容易馊,主要是早上的时间太赶了。如果自己早自习再不去,估计下次中午请假出去就不被允许了。
第二天张红梅走后大山他们吃完饭就把家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熟悉的人都知道张红梅爱干净。
张红梅下早自习就去找了宋子乾“我今天中午借车骑。”
“行,你去干啥?”
“去邮局拿报纸,周六黄英家休班。”
张红梅跟老师也请了假,一出学校门口就看到大山他们十个在门口等自己。
“大山哥,结果怎么样?”
“都选上了,不过现在还是临时工,两年后才给转正。”
“那太好了,啥时候上班?”
“明天开始培训,都有宿舍的,但是没有行李,我告诉了村长,他明天把行李给送过来。”
“那你们就回家吧,有人会做饭吗?粮食都在库房里。”
“都会做,你放心吧。”
张红梅把钥匙给了大山“我还得去邮局拿报纸,下午还有课,你们就先回去吧。”
张红梅到了邮局“黄英姐,我太感谢你了,我们村的都被选上了。”
“呵呵,那就好了。我就等着你的猪肉了。”对猪肉的执着超乎想象。
“猪肉不敢保证,但是月饼是一定有的,只不过只有红糖花生馅的。”
“呵呵,啥都行,只要有细粮吃就行。”
晚上张红梅回到家,看到满院子晒的衣服,嗯,还不错,都挺讲卫生的。
晚饭已经做好了,三合面的饼子,咸菜,还有高粱米粥。
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兴奋的睡不着,在院子里小声的说笑,还是大山把他们叫进去,怕影响张红梅明天上学。
早上张红梅三点半就起来了,得给他们做饭,也不差这最后的一天了。
贴饼子,黄瓜丝鸡蛋汤,咸菜。
这十个人觉得特别的不好意思,人家小姑娘还得上学呢,这么早的起来给自己做饭。就这几顿饭是眼看着粮食口袋瘪下去了。
小锁提议“等咱们发工资了,再给红梅买细粮。这丫头对咱们了从来都没有小气过。”
就算双存最困难也没有觉得为难。张红梅确实把他们当成亲哥哥对待。
剩下的几个人都没有意见,要是没有张红梅也没有现在的工作,也不会到城里来,都不是没有心的人,都知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