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第一逆子TXT下载大唐第一逆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第一逆子全文阅读

作者:存不易     大唐第一逆子txt下载     大唐第一逆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05章 六哥,不要啊

    叮

    电梯门开了。

    接着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大汉。

    同时,在他身边还有一些护卫也出现了。

    此人便是程咬金是也。

    他的到来,很不是时候。

    此时,李愔看着他,便知道,看样子,吐蕃人来偷东西的事,也已经被李世民知道了。

    程咬金一定也是李世民叫来的。

    这下有意思了。

    李世民知道了的话,那事情就好玩得多了。

    而像是李治与辩机二人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呆在这里。

    李恽看了一眼塞玛噶,她十分着急,因为程咬金来了。

    他们都知道,这一件事情将变得十分不简单了。

    除了禄东赞外的吐蕃人也听过程咬金的名字。

    他的出现,预示着不好的事要发生了。

    此时,禄东赞看了看跪倒在地的吐蕃人,略有所思。

    “先生,俺来了!”

    程咬金的鸭公嗓一般的声音响了起来。

    让大家听得耳朵有些疼。

    这家伙,走了进来。

    接着,他又看了看禄东赞。

    “老家伙,你果然在这里!”

    听他这么一讲,便有人翻译给禄东赞听了。

    看样子他是知道禄东赞要来的。

    “这……”

    禄东赞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先生,那个偷东西的吐蕃人可是他?”

    程咬金这么一说,已经十分明显了。

    那就是他知道了这一切的事。

    那就是李世民完全知道了。

    否则他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看样子就是了。”

    没有人回复他,他倒是这么说道。

    “来来来,让俺看看,是哪个人胆子这么肥的!竟然敢偷先生的东西!”

    随后,便走到了那人跟前。

    一见那个吐蕃人,便皱起了眉头。

    “就这人?看起来也不强壮,果然适合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事,你们吐蕃人只会干这种事吗?”

    他的嘴快,又贱。

    让禄东赞自然是不爽的。

    “程大将军,说话请注意一些。什么我们吐蕃人只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你不要太武断了!”

    程咬金却笑了。

    “注意?俺已十分留情了,你们这些吐蕃的小偷,除了偷我大唐的东西之外,还会干什么?你看看,人都抓住了,还有理?”

    禄东赞一时竟然不敢回复什么。

    “程大将军,你来干什么?”

    李愔问。

    “是陛下让俺来的,说什么这里有吐蕃人偷东西,让俺过来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让俺将人带回朝廷,好好审审,还有,看看有没有同伙之类的。”

    他说完,便看向了那些吐蕃人。

    这些吐蕃人只是低头不语。

    如果那小偷真的让程咬金将人带回去,那不是得问出点什么?

    禄东赞似乎意识到不妙了。

    他略有所思,接下来程咬金的话,令他下定了决心。

    “还有,陛下已经将所有城门都封了,今天没有一个吐蕃人能离开长安城的!”

    此话一出,令人震撼,也让人欣慰。

    李世民总归是做出了一件让人感叹的事来。

    可是禄东赞却是不爽了。

    只见得他突然冲了出去,手中出现一把匕首。

    如此行为,令大家震撼到了。

    纪如雪与郑丽婉两人冲到李愔跟前,试图保护他。

    而辩机则是将李治拉到一边。

    李恽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愔也意识到了不妙。

    他不能让两个女人保护自己,于是,他便一把抓过二人,将二人护于身后。

    以他的武力来看,禄东赞还近不了他的身。

    突出其来的变化,让大家是震惊不已。

    同时大家脑海之中有无数的念头闪过。

    至于程咬金亦是看到了不妙。

    他正要出手,耳朵边上却是听道:“保护那个吐蕃人!别让他死!”

    是李愔的声音。

    他立即冲出,拦截住了禄东赞。

    看着禄东赞的方向,大家算是明白了。

    原来禄东赞拿着武器是想杀刚才那个吐蕃人。

    他一定是想杀了,一刀了之。

    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一切无从说起。

    但他总归还是年纪大了。

    在年纪更小的程咬金面前,他的动作十分笨拙。

    仅是顷刻之间,他就被程咬金扣了下来。

    当的一声。

    匕首直接掉到了地上。

    “让我杀了他!让我杀了他!别拦着我,这个叛徒!”

    禄东赞嘴上却道。

    如果让他杀了那男子,那事情还得了。

    一切就死无对证。

    还怎么去要挟吐蕃人?

    这个男子可是一条导火索。

    也是一个筹码。

    怎么能让他死?

    禄东赞最后还是失败了。

    李愔却是笑了。

    笑他太天真了。

    “禄东赞,你太天真的,就算他不说话,我都能让他认罪,你真杀了他,那么我将告天下,也会杀了你!再去出征吐蕃!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松赞干布让你们做的!这一点,谁也别想骗过我!”

    只要他想,随便想一个理由,那不是很简单?

    “……”

    禄东赞无语了。

    “既然你要选择这样,那么程大将军,这些人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看这情况,禄东赞是不会送上十座城了。

    那么就将这些人交给李世民,让李世民来处理。

    有了李世民的处理,一切就会上升到了国与国的层面上面。

    那么一切都没有退路可走了。

    禄东赞被吓坏了。

    不说一句话。

    塞玛噶却是清醒得很。

    “六哥,不要啊!不要让陛下处理这件事啊!塞玛噶请求您不要啊!”

    “不要?给我十座城,我便既往不咎。否则,抱歉!我只能将他们送给朝廷!”

    塞玛噶劝道:“禄东赞,你还是答应吧!”

    禄东赞却道:“吐蕃的荣誉让我不能答应!”

    “都什么时候了,还吐蕃荣誉!你可知道,盛唐集团是不可战胜的!他们拥有的东西,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她知道了一些事情,也是经过李恽的嘴说出来的。

    最后。

    禄东赞还是不肯服软。

    塞玛噶却道:“六哥,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来劝劝他。”

    “好,我再给你二十分钟的时间。二十分钟后,如果你还是这样的,那么抱歉,只有开战了!”

    “你们开始吧!”

    “谢六哥!”

    完后,塞玛噶便拉着禄东赞开始劝起来了。

    李恽自然也在边上说着。

    两人不断的劝着禄东赞。

    禄东赞最后的表情才稍稍缓和下来。

    最后,他做出了决定。

第906章 战略性决定

    李治十分不解于李愔的决定。

    他好奇的问道:

    “六哥,为什么不将他们直接杀了,一刀爽快。”

    他主张杀之。

    毕竟这些人敢偷集团最重要的东西,那简直就是找死。

    李愔却道:“这几人的命值多少钱?不杀他们,可以换取更多的东西,可乐而不为?”

    李治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他不解,为什么要十座城。

    如果他知道,那他就不是李治了。

    这就是李愔的战略决定。

    可不是他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能够知道的。

    同时,纪如雪与郑丽婉更是不知道为什么李愔要十座城。

    她们只好去猜测了。

    程咬金的反应同时不爽。

    “先生,为什么要听她的劝?她可是吐蕃的公主!心一定也是向着吐蕃!”

    “这么说,程伯伯想要出征?如果你想的话,那我没有意见!”

    程咬金直接不说话了。

    这是他的软肋。

    真的让他出征,他指不定不会去了。

    一是年纪大了,打不动了。

    二是他都到了国公这份上了,官职已经十分之高了,没有必要再去拼命了。

    第三,他这个年纪不是应该享福吗?为什么还要出去连命都不要呢?

    还有一点就是机会要留给其他人不是?

    此去,可能会出问题,自己出了点什么问题的话,后代怎么办?

    现在程家的两个儿子可还没有怎么争气。

    自己真的挂了,那他们还能有自己的地位?

    “好了,一切就看他们的选择!”

    李愔坐在那里泡着茶,他早就知道了吐蕃人一会儿的选择,这是有利于他集团与大唐的选择。

    也会让某人觉得难受的事。

    又过了五分钟时间。

    程咬金等不住了。

    他道:“好了没有,如果没有劝好的话,俺可要动手了。拉他到宫里和陛下聊聊。”

    说完,就要动手了。

    禄东赞却是主动走了过来。

    “好,十座城,便十座城!我答应你的要求!”

    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个禄东赞怎么这么快就答应呢?

    李恽他们说了什么话吗?

    既然这样的话,那李愔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好,就要这十座城!你们便飞鸽传书回去吧!”

    李愔在纸上画出了十座城的位置。

    看这情况,他早就有了定论。

    禄东赞接过一看,心中大惊。

    这十城一丢,之前的努力无疑全部白费了。

    这十个城都是要塞啊。

    这么一来,这一次的十座城一丢,他们再想侵犯吐谷浑也是不简单了。

    禄东赞看着李愔,他一定是想不通,李愔竟然懂得这些东西。

    他可是一个商人啊。

    怎么知道的比一个军人还要多。

    这还是商人吗?

    同时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吐蕃人,这一次他们一定是失误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松赞干布的意思来的。

    而松赞干布则是由李承乾那里来的消息。

    因此,他才会让吐蕃人这么干。

    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程咬金跟着也走了过来,看到地图。

    “这地图好精密啊!先生能提供一份给俺吗?”

    他看出了地图的不凡之处。

    这一提醒,直接让禄东赞明白了些什么。

    他道:“好,我答应你,这地图我拿回去与我赞普汇报!今天内一定给你答复!”

    李愔早就看出了这货心中所想。

    他一定是想要这地图上的内容。

    地图上的位置各个分明,一旦落入他手中的话,那他们就知道了附近的情况,这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拒绝了。

    “我会将地名给你,位置的话,大概也会画给你,但不会像这张这么详细!”

    禄东赞大惊。

    看来,要从李愔这里拿走东西,并不简单啊。

    “这……”

    他话未说出时,李愔已经开始在画了。

    片刻之后,一张简单的地图就交到他手中。

    “好了,你拿回去与你的王汇报,我等你消息,至于这人就先留在这里,还有,你们也不要离开长安,否则……有可能会死!”

    李愔笑道。

    想不到李愔这么难啃。

    “如果十座城给你们了,那你可以保证我们能安全离开长安吗?”

    “那是当然,有程大将军在这里作证,我子立说话算话!”

    “好,就等你这句话!”

    “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了!”

    “那快些回去准备一下吧,何时城来,何时放人!”

    今天吐蕃人大亏。

    “告辞!”

    禄东赞这才与众吐蕃人等离开了这里。

    他离开之时,略有深意的看着李愔。

    心中必定在想,原来这家伙,竟然这么狠。

    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而后又摇摇头,这才离开。

    至于李恽与塞玛噶两人则是走向了李愔。

    同时行了礼,后说道:

    “多谢六哥!”

    “谢什么?自己人!不必客气!”

    随后又说:

    “好了,你们回去吧!天也亮了。大家都退下吧!”

    “先生,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程咬金不解得很。

    什么叫就这么?

    十座城是假的吗?

    真是不懂程咬金成天在想什么。

    “怎么?你有意见?”

    “俺怎么敢?”

    两人的关系似乎变得不妙了。

    但也还是朋友般的关系。

    “好了,这事就到这里,程大将军,你也走吧!”

    “好,俺先走一步,俺还要同陛下说起这事!”

    于是,他也离开了。

    李治则是指着那个吐蕃人问:“六哥,这人交给我来处理?”

    “你还是好好学吉他,别掺和了。这人我自然会让人扣住!”

    李治不得不答应道。

    “好的吧!”

    他有些失落。

    这人真的落到他手中,还能活?

    此人活着比死去的价值更高一些。

    所以,李愔自然不会让他死。

    “都下去吧!”

    随后,他又让众人等离开了。

    吐蕃人则是被扣了下去,关于了地牢之中。

    现场只有纪如雪与郑丽婉两女。

    郑丽婉十分不理解李愔的行为。

    “先生,就这么让他们离开了?”

    “不然呢?杀了他们,虽然得一时之快,最后,我们得到什么?”

    他的话,让郑丽婉清醒了。

    是的,杀了他们,不如得到一些东西,那不是更爽?

    而且杀了他们,对于大唐也没有好处。

    不如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置。

    只要结果让李世民,让百姓无话可说,那都不算事。

第907章 大唐朝廷算什么

    且说程咬金离开的唐楼之后,直接往的大明宫而去。这是要汇报关于今天的情报。

    在大明宫中。

    他出现在了李世民跟前。

    将今天所见到的一切告诉的李世民。

    这时,李世民不由得发出的惊叹声。

    为李愔的行为感觉到震撼。

    那是怎么样的觉悟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啊!

    “这小子十分具有觉悟。没想到他竟然会使出这招。怪就怪在这些吐蕃轮实在是太过于愚蠢了,竟然敢上唐楼偷东西。可是,据朕所知,唐楼的守卫森严,他能上去,让人也是十分疑惑。”

    忽然间李世民发出了更加震惊的声音。

    并且猜测道:

    “难道说是他故意的让吐蕃人上去的?”

    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时,他又想起了倭国人曾经也上唐楼偷东西。

    这人还没上去,就会抓了个正着。

    这次吐蕃人却是上去的,并且拿到东西后才被抓了个现行。

    来了个人赃并获。

    让人有理由相信,李愔故意为之的。

    一旁的程咬金听的是云里雾里的。

    什么和什么啊?李世民再说什么?自己完全听不懂啊!

    他问道:“陛下,您说的这个六皇子,他这么做是有什么特别用意吗?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你傻呀!这一群吐蕃使者。他们一定是受到松赞干布的指使,才会去选择偷唐楼的东西,这被抓住之后,松赞干布势必会十分紧张。甚至于他可能觉得那人身上一定有着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会不计代价的将他赎回。

    而那样的话,正好就成了小子的筹码。

    那小子也许早就算好的,这些吐蕃人一定会同意的。所以才做出这样的事!这小子真是十分懂得谋略,不错不错!”

    李世民开始思考起,如果李愔这么有才,会不会当时,他是故意气自己的?

    这个想法很快被他否定了,他更加相信李愔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程咬金还有疑惑。

    他问道:

    “但如果他们不同意呢?那要怎么办?”

    李世民却是笑了。

    “不同意?不同意!朕就让人带着大军打到吐蕃,打到他服气为止。看看他们还敢不敢!

    正好朕一直找不到理由打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敢这么做!相比于灭国,牺牲十座城,那又算什么?”

    李愔的做法就是让吐蕃人割地赔偿,这地本来也不是吐蕃人的,只是让他们吐出来罢了。

    此时的李世民看透了一切,他将李愔的心思看的是一清二楚。

    但是,他真的看清楚了吗?李愔能被看清吗?

    说到打吐蕃的决定,他没经过思考的。

    也是有了底气,以前国力不算强,现在却是不一样了。

    因为李愔的关系,国力变成十分强大。

    就算是对方是以前不想碰的对手,现在却是敢直接说打到他服气了。

    一旁的程咬金则是啧啧称奇。

    “如果是这样子,那就太好了。臣还以为六皇子这么做是想息事宁人。

    却是没有想到这么做,却让松赞干布吃了个哑巴亏。”

    “是的!便是这样!”

    “如果六皇子能入主朝廷,那势必我大唐会成为万国敬仰的存在!”

    程咬金话一说完,便试探性的看着李世民。

    只见得李世民不说话了。

    这些事他何尝没有想过,但是两人和好是两个人的事情,不是他想想就可以了。

    当然也不是他一道圣旨,就可以让李愔服气的。

    因此他立即说道:“这一件事情以后再说!”

    没错,也许以后这件事情有了转机。

    李愔怎么可能入主朝廷。

    他们还还是少看了李愔。

    他的志气并不在于此,区区一个大唐朝廷算得了什么?

    他要当着可是万国之主的人。

    就目前来说,他正在积攒实力,等到达一定程度,什么大唐皇帝,那不过也只能算一个藩王罢了。

    “好了,这事不要再说了。你下去吧!回头好好看着那些吐蕃人,不要让他们离开长安城。”

    “是!陛下!”

    随着程咬金的退出。

    李靖便是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与程咬金两人照了个面后,便到了李世民跟前。

    “陛下,这里有关于电报的消息!”

    “说!”

    “100台电报中,有90台随人发出,长安城中留下的十台作接收之用。其中有89台的电报机安全到达目的地,并且有了回馈。并且已经接入使用,但是有一台却是迟迟未收到消息。”

    李世民纳闷了。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可查清那台是哪里的?”

    “是大皇子那里的!”

    李世民听后,不由得大惊,怎么又是他?

    “又是这小子!朕当时让人飞鸽传书,传到边疆的时候,他也没个回应。而电报机送到他那里,他又不给回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到底在干什么?”

    李靖只在一边站着,他哪里知道啊。

    那李承乾到底是干了些什么。

    “臣不知!但也让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

    他这么说道。

    李世民却是不肯了。

    “不,他们朕信不过了,你去一趟吧,一定要查清为什么!”

    “遵命!”

    恐怕没有人比李靖更加适合去查看李承乾干了什么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李靖的强大。

    李承乾对李靖也不敢乱来。

    人家可是一等一的大将。

    对于谋略又是擅长的。

    他李承乾再狡猾,也逃不开李靖的眼睛。

    因此,让他去,那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李靖接了令,但还是说出了他的看法。

    “或许是大皇子受到了什么胁迫?”

    “不可能!那小子朕算看透了他!你这次去要小心才是。”

    “不知,臣何时出发?”

    “晚上便出发,朕要你悄悄出手,不可为他人说起!”

    “陛下这是?”

    “我怕那小子有其他想法,怕有人会将你出去的消息传到他那里。”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

    因此,他才会这么说的。

    “那臣的兵?”

    “你带两个护卫前往。至于你快到时,朕会让人发电报给附近的城池,让他们先准备好兵力。”

    “是!”

    这次,李承乾怕不好过了。

    要受到更重处罚!

    这次他一定不能翻身了。

第908章 活在李愔的阴影下

    远在吐蕃的边疆处,李承乾不知道危险将至,而是翘着脚,哼着小曲,可以感觉到他十分开心。

    因为他昨天刚和松赞干布达成了一个协议。

    并且在那之前,还提议了让松赞干布派人潜入唐楼之中窃取电报机的使用方法。

    还让人绘制的一些唐楼的地图,给吐蕃人,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很快进入其中。

    地图由飞鸽传书,送到长安城中。

    这也就证实了为什么吐蕃人能够迅速进入唐楼而不被发现。

    同时也让李世民以为这都是李愔故意为之的。

    这时,他的副将来报。

    他行色匆匆。

    “大皇子,事情不妙,吐蕃人偷图纸失败了!”

    他一听到消息,不由得从凳子上跳起来。

    “你说什么!他们失败了?怎么可能!”

    他不相信,那个吐蕃人会失败!

    那人可是一个好手怎么可能失败!

    而且又在晚上行动!

    “是的,那吐蕃人还被六皇子给抓住了!连死都来不及!”

    “什么!还被那小子给抓住了!?他是怎么办到的?不可能!这不可能!”

    李承乾满脸的不相信。

    他不愿意相信,李愔竟然可以抓住吐蕃人。

    “这是长安来的消息,上面还说了一个不得了的消息!”

    “什么消息!”

    这些消息都是李承乾不想要听到的。

    但又不得不听到的消息。

    “可是……我怕我说出来,您会生气!”

    “你不说,我更生气!快说!”

    李承乾要被急得吐血了。

    “长安方面来了消息,说六皇子向吐蕃人索要的十座城。不然长安方面就要出兵吐蕃!占领吐蕃!”

    “什么!”

    李承乾大惊。

    自己只要了一座城。

    而且还是拿着大唐最为先进的东西去抢的。

    他李愔怎么能够拿到十座城呢?

    “哼,这小子真是异想天开啊!吐蕃人怎么可能答应他?真是笑死我了!他以为吐蕃人是纸糊的吗?有点意思!”

    副将却是另一副脸色。

    李承乾一看他如此,便觉得不妙。

    “接着说下去!吐蕃人答应了吗?”

    “答应了!是禄东赞答应的!”

    “他怎么能替吐蕃王作决定?他在想什么呢!?”

    李承乾满是不解。

    副将这时又说:“大皇子,我怕这对于我们向吐蕃王要城一事,怕是会搁浅了!”

    “不可能,那天我和他聊了那么久,他也有这个意向,他不可能反悔!”

    李承乾这么说道。

    而在这里,下面有人上来了。

    “大皇子,有吐蕃使者过来了!”

    “让他上来!”

    “是!”

    接着,便有一吐蕃使者上来了。

    同时有一个翻译的也来了。

    “大唐大皇子!”

    吐蕃人说道。

    此时他表现得并不礼貌。

    但李承乾并没有在意这么多,他与吐蕃人接触处了,都知道,这些人就是这样的。

    “你来这里干什么?是你们要退出那城了吗?”

    “我得我赞普之命前来知会大皇子,关于城池一事,我赞普决定以十换一。”

    如果李承乾刚才没有听到副将说的事,可能会信了。

    但他却是听到了。

    所以,当这个吐蕃人说以十换一的时候,他就来气了。

    那十座城不是应该算李愔的呢?

    自己的一座才是自己的。

    怎么能拿李愔的来糊弄自己。

    “我想你们王弄错了吧,我与他要的是一座,不是十座,十座是你们答应长安的,这一个要分开才是。”

    “我只是转述一下我王的话,具体的不知道,十座城,我王是拿出来了,你爱要不要。”

    如果李承乾接受了十座城,那这功劳可不会算他的。

    而是会算作是李愔的。

    因为李世民已经是知道了这一切。

    此时的他十分气愤。

    “你的王怎么这么不讲信用!如果那样,我可要生气了!”

    李承乾道。

    “给你,就是施舍,不要,自然有人接受。你爱要不要。”

    “你说什么!你有种再说一次!”

    李承乾怒了。

    就要杀了那吐蕃人。

    副将却是阻止了他。

    拉住了他。

    吐蕃人却还是不停的说。

    “我们王说了,你什么都比不过你六弟,你之所以会在这里,也是经过别人的帮助的。我们吐蕃人崇拜的是自力更生,而不是像你这样的存在!”

    原来,吐蕃人一直看不起自己。

    李承乾算是明白了。

    他真的怒了。

    这是他不能被人说的事。

    于是,他直接下令。

    “来人,将这人杀了!杀了,将他头丢到吐蕃帐内!”

    副将却是阻止了。

    “大皇子不可啊,这样会让我们的努力白费了,不可杀来使啊!”

    “混账,我都被这么骂了,你还替他说话,滚,你给我滚!”

    李承乾真的是怒了。

    被一个使者看不起,他的脸面没处搁了。

    同时又拿他与李愔比,让他更加生气了。

    “我要见你们的王,亲自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晚了,我们的王早已经回去了,就到此为止吧!”

    看这情况,松赞干布是不想要这十座城了。

    要送给大唐了。

    不过,除了这么做之外,他还能干什么?

    “既然如此,斩了,斩了!然后对吐蕃人道起,没有见过此人!”

    李承乾最后还是下了令。

    这时,那个使者才被吓到了。

    “你敢!?”

    “有什么老子不敢的,来人,斩了他!”

    说完,便有人冲了上来,直接扣下了吐蕃人,拉了出去,一刀斩了。

    副将却是担心不已。

    “大皇子,你太冲动了!”

    “老子忍不下这一口气,而且松赞干布也回去了,我怕什么?”

    这就是他敢这么做的理由了。

    副将无话可说。

    “这个李愔,真的很烦人,我如果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是不可能成长的,必要时,我会……”

    李承乾说完之后,摸向了腰间的枪。

    看这情况,有一天,两兄弟会大战一场的。

    “大皇子,我们接下去要怎么办?”

    “该吃吃,该喝喝!还怎么办?”

    李承乾这一点上,却是不输于人。

    强大的心理素质,让他在某些方面游刃有余。

    关于十座城的事,渐渐的也进入了尾声。

    关于他的消息,也让李世民知道了。

    大明宫中,李世民十分生气。

第909章 朕之皇位,将传给李愔!

    时间进入农历十一月份。

    大唐的各处都开始逐渐转冷。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下了雪,今年的雪来得早早一些。

    接下来,还有一个月,又快要过年了。

    此时在大明宫中。

    李世民狠狠的拍碎了一张桌子。

    那得有多大的气才会这样干!

    现在他浑身发抖,血一下子冲到了大脑!

    在他手中是一封书信。

    上面密密麻麻的,记着一些文字。

    同时,长孙皇后就站在他身边。

    十分好奇的问:“陛下,深呼吸,缓缓,孙真人说了,不要生气,对身体不好!”

    李世民还在那里生气!

    长孙皇后又问:

    “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这么生气?说来听听,让妾身为您分担!”

    李世民狠狠的将纸张甩到地上。

    “你生的儿子!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长孙皇后不解,怎么就怪起了自己?

    她一个惊慌,连忙拾起掉在地上的纸。

    这一看,眉头便是紧皱。

    心想,李承乾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

    原来在这封信上,直接写出了李承乾的几大罪状。

    大概如下:

    私通吐蕃人;

    扣下电报机,杀害电报人员;

    用电报机去换吐蕃一座城;

    指使吐蕃人潜入唐楼之中。

    阴奉阳违,不服从命令。

    ……

    这些罪状之中,每一条都让人人生气!这是人干的事吗?难怪李世民会气得发抖。

    李承乾也没得到好处,他最后得到的是吐蕃人却是反悔。

    他阴奉阳违。用着自己的行动,抵抗着李世民的种种命令。

    这些行为表现,怎么能当李世民开心的起来?

    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早就杀了他。

    最后的落款名字是李靖。

    既然是李靖写的信,那么这信件的真实也坐实了。

    毕竟他这人公私分明,不会特地去陷害某个人,更不会去诬陷某个人。

    信上还写了,他已经控制住了李承乾,想让李世民定夺。

    “陛下,或许我们得再查查看。这事应该有些蹊跷!”

    李世民却是不爽了。

    “当时,朕就反对他往着吐蕃边境而去。而你却是在边上劝说。若不是你一直护着那小子,他也不会干出这样事来!他的这件事,你也有责任。那小子就应该好好教训!你却一直纵容他,现在好了,他成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样子!你满意了吗?”

    李世民责怪起长孙皇后。

    那是以前没有过的。

    他从来没有骂过她。

    “陛下!”

    此时的她也是后悔不已。

    如果当时让李承乾在冷宫之中好好呆着,也不会出现这种事。

    现在弄成这种局面。

    怕是不能收场了。

    之前,也有好几次李世民都动了杀心,最后还是因为长孙皇后扛了下来。

    否则十个李承乾都不够他杀。

    怎么办才好?

    “现在要怎么办?”

    作为母亲长孙皇后自然是不希望李承乾就这么的死掉,毕竟一个儿子养这么大啦!又是亲生骨肉。

    但是如果不杀他,或者做出更重的处罚,那么对于大唐未来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指不定哪天会突然爆炸。

    正当长孙皇后思考着怎么去救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没有管她怎么想,而是拟了一道圣旨。

    “朕要将他贬为庶民,从此他便以我皇家并无瓜葛。他的一切东西朕都要剥夺。什么皇子?哼,朕没有这样一个儿子!”

    随后他写完后,盖下了玉玺。

    并且下令飞:“来人,飞鸽传书给李靖。由他代为执行。”

    那信刚出去,没有多久。

    又有一封信送进来了。

    人见得一太监快步入了大明宫中。

    “陛下,李靖来信!”

    他将信件双手呈奉上。

    李世民打开一看。

    脸上更加是阴霾。

    “混账小子竟然敢这么做!传令下去,直接追杀!全天下追杀!”

    前后才过了多久,就转变追杀。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

    长孙皇后好奇。

    她接过信件一看。

    不由得花容失色,因为信件上面所说的便是:李承乾勾结吐蕃人,带领着一支军队入主吐蕃,深入吐蕃国都逻些,还要娶吐蕃人为妻!

    这妥妥的便是叛国!

    让李世民大怒。

    实际上,这或许是为政治避难。

    吐蕃人也真是敢做敢为啊。

    可以理解为,如果李世民还存在着,他将以大唐并无瓜葛。

    但或者若干年后,李世民退了,为他会杀回来也不一定。

    但是哪一天,那吐蕃人或许会将他放弃。

    李世民快要被气疯了。

    这也难怪他会发出追杀令。

    即便是有可能要深入逻些。

    但这些事都不算什么。

    同是被逐出皇族,李愔做得可比李承乾要好上百倍。

    至于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大唐人。

    可李承乾呢?

    却是如此表现。

    李世民叹气道:“李愔虽然也是忤逆朕,但比那小子好上百倍都不止,若是朕突发疾病而亡,朕之皇位,将传给李愔!”

    这么一做,十分有深意。

    恐怕没有人比李愔更加合适了。

    他当皇帝,大唐能不强?

    大唐必强无敌也!

    既然他活的时候两父子不能和好,那么就等他死了之后,将皇位传给李愔。

    这么一来,自己也不会丢人,还能后世留芳名。

    李世民可是十分聪明。

    这一道圣旨,很快在宫里流传,但却是没有传出皇宫。

    长孙皇后最后也不敢劝李世民什么了。

    对于李世民的决定,她也不好说什么。

    自己的儿子犯的这么大的错误,还要怎么去劝说呢?

    她叹了叹口气,黯然退场。

    而李世民则是又下了另一个道旨意。

    “由李靖守着国门,随后增兵边疆!向吐蕃人提议,交出逆子,如果吐蕃不答应,必要之时,打掉吐蕃!”

    李世民十分生气。

    不管怎么样,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出自于各个方面考虑。

    吐蕃人干出的这些事,让他不齿。

    还私藏李承乾,他一定要给吐蕃人压力,将李承乾交出才是。

    具体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恐怕知道的人十分稀少。

    但是李愔一定能猜出李世民想干什么。

    “是!”

    整个长安直接调动起来,大量的军队往着吐蕃而去。

    这时,唐楼之上,李愔也收到了消息。

第910章 助李靖一臂之力

    关于对李承乾的处罚,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百姓们竟然张灯结彩庆祝起来。

    感觉人们对于李承乾都不是很看好!

    还有一点,那就是因为他时时想着陷害李愔,想让李愔不好过,这不是在阻止大唐的进步吗?不是在让大家回到两年前吗?那个时候,大家过得不好,什么都没有!

    相比之下,现在简直不要太幸福!

    百姓庆祝的事,也让李世民知道了,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毕竟再怎么的,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啊。

    自己的孩子做成这样,那可真令人感觉到羞愧啊。

    长孙皇后这一段时间,也在深深的自责之中。

    她已经发觉到,一定是她害了李承乾,因为溺爱而害了一个孩子。

    各个嫔妃也上前劝慰她,希望她想开一些。

    不想,她却是直接吃斋念佛。

    居于深宫之中。

    一段时间内怕是不会出来,这个让他她安静几天也对!她身后还有几个孩子!她不会放任不管的!

    李世民本来也想去劝,后来,也没有去管了。

    倒是杨妃经常劝她,要想开一些,毕竟,她还有李泰李治二人。

    甚至于还有一个懂事的长乐公主。

    现在也乱好的!

    此事压下不提。

    同时,李愔那边也早早的得到的消息。

    他的身边站着的是纪如雪和郑丽婉。

    纪如雪恨恨的说:“这大皇子终于受到了惩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恐怕也只有他干得出来。现在倒好了,我们耳根清静了。”

    郑丽婉则是说:“是啊,他处心积虑的陷害先生。如此不作为的行为,真是枉为一个大皇子,一点气度都没有,活该他受罚!最好是死了好!”

    何止受罚,还要被追杀。

    甚至于李世民还让要和吐蕃要人。如果不给人,那么几天动手了!

    这一切就看吐蕃人的反应如何。

    李承乾弄成这样,也是因为他太过于自私,处处想着与李愔作对而误入歧途。

    “先生,你说是不是?”

    纪如雪见李愔不说话,接着问。

    “对啊,先生,您说陛下这次派那么多人去边境,用意是不是为了大皇子?将他弄回来,好好审判一下他?还是说真的要直接杀了他?!”

    郑丽婉也跟着问。

    李愔却是缓缓的说:“不全是,他十分精明,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多半也是因为吐蕃人太过分了。其深刻用意,还不止于如此!”

    “那是什么?还请先生说说!”

    郑丽婉好奇的问道。

    李愔却是说道:

    “以后你们就知道了。现在和你们说太早了!”

    两女纳闷,为啥现在不说说呢。

    还要等以后。

    这是为什么?

    但她们也没有接着问下去。

    倒是李愔突然提及。

    “对了,李靖也不容易,我得想个办法帮帮他才是。让他好好立功!”

    他为了大唐出征,教训吐蕃人,这个得好好帮一下他才是!

    那要帮李靖点什么,两女更是不知啊。

    李愔到底在想什么呢?

    “那要帮他什么?先生有办法?”

    郑丽婉问道。

    那纪如雪突然道:“要不,给他点大炮?大炮一出,吐蕃必然会被轰成渣!”

    这话一出,李愔直接陷入思考之中。

    他也想过这些,但是感觉时间没到。

    现在大炮的数量是不少了,如果贸然弄出来,李世民会怎么想。

    他还有许多事还没有做。

    暂时还不需要用到大炮。

    它还不能曝光!

    这个得再等等吧!

    所以,这大炮还不能支援于李靖。

    不过……

    李愔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我倒有些东西可以给他!”

    “什么?”

    两女同声问。

    “如此,你让武翊上来一下!”

    “是!”

    “丽婉,你为我准备好纸笔!”

    “是!”

    两女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还是依他说的做了。

    而后,李愔便是挥挥洒洒的写下了许多文字。

    这时,武翊也上来了。

    “先生叫我?”

    “这一篇稿子,发到边疆,给李靖收!署名,以我为名!”

    “是!”

    武翊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始对他写的那一篇文章进行了拆码。

    而纪如雪与郑丽婉二人也走了过去。

    她们一看,不由得发出了惊叹声。

    因为这上面写的东西,全是未来发生的事。

    如果有这种东西,那对于战争而言,简直就是一大利器啊。

    这对于李靖来说,真是一个大礼啊。

    纪如雪问:“先生,指的是这个?”

    “没有错,只要他按着我的意思来做,那么,李承乾很快就被会他抓到!吐蕃人算什么!”

    确实是如此。

    李愔有这种东西不利用起来。

    那简直就是浪费了。

    所以,他利用了。

    也省掉了拿着大炮去给李靖而造成的巨大隐患。

    因此纪如雪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先生想得真是周到!”

    武翊大概也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但她并没有说话,而是接着拆码。

    在她拆码的时候,李愔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

    他问:“那留声机处理的怎么样?”

    “先生,七皇子现在正在测试!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送上唐楼来!”

    “好,我知道了。”

    他站到了窗户边上,看着外头的天。

    11月的天气逐渐转冷。

    他生产的棉衣也要派上用场了。

    同时,棉被更也要用上了。

    如此一来,今年冬天,他不再寒冷。

    如果再冷的话,或许可以找个人替他暧暧被窝。

    一想到这时,他将目光看向了纪如雪等三女。

    三女纳闷。

    他为什么突然这么看着三人。

    是有什么事吗?

    还是她们脸上有什么东西?

    因此不由得摆弄着自己的脸。

    可她们互相看了一眼,并没有东西啊。

    那李愔看她们干什么?

    不等她们疑惑。

    李愔余光一看,便看到了底下,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拿起了电话。

    打给了朱山。

    “朱山,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多人堵在门口?”

    这一问,纪如雪与郑丽婉二人跟着也走了过去,一看。

    果然是有许多人站在门口,而且看他们的衣服,这些人似乎是……

    同时,电话那头传来了朱山的声音。

    李愔一听,更加纳闷了。

    这是怎么呢?

第911章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电话那头传来了朱山的声音。

    他说道:“先生,这下面全是朝廷官员,均为四品以上的,他们说要见您,也不知道什么事!”

    他的话语之中,有些慌张。

    这一次比上次更加多的大臣过来。

    但上次来的人,这次却是没有出现了。

    可这之中,也是不乏国公一般的存在。

    数量极其的多,让人咋舌。

    他们已经将集团大门堵得严实。

    外头的百姓更是围观着。

    他们也不知道什么事。

    但有人知道了上次的事。

    上次可也是有不少的官员与商人来到这里,因为李愔要办成年礼一事。

    会不会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或许就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李愔的冠礼似乎没有办。

    这都过了多久了,看他的意思也不想办了!

    似乎是李愔故意为之的。

    在李愔看来,这种什么冠礼之类的,他也不想办。

    没有意思,还太浪费时间了。

    难道不办,自己就不是成年人了吗?

    笑话!自己成年也不用大家审核的!

    就算他现在娶妻,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他吧?

    敢反对他的人,一定会被百姓的口水淹没。

    谁让他声望这么高呢?对于朱山的话,也让他有些纳闷,这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看来,我得下去看看。”

    他说道。

    “不如这样,我让他们先入其中,再由您下来问问?毕竟这堵着大家也不是好的待客之道。”

    这些官员们,说什么也是有头有脸的人。

    如果不让他们进来,似乎也说不过去。

    但能不能见到李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愔想想,似乎也是可以的。

    “好,让他们进来吧!我这就下去!”

    完后李愔就要下去。

    在下面会见他们可能好些。

    纪如雪等人在一边听到,她问:“先生,他们是要干什么?”

    郑丽婉说道:“他们似乎是官员!上次官员来的时候似乎还没过多久!”

    “是的,他们是官员,我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为什么都涌向这里,所以,我想下去看看!”

    “那我们一起吧!”

    纪如雪道。

    她们也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行吧,那么你们一起吧!”

    武翊也想下去,但是她现在并没有空。

    她还有很多事情往处理。

    只得在那里干看着。

    看着三人下了电梯。

    且说三人一下电梯的时候,唐楼门口早就已经满满的人了。

    这里人之中,有大部分是李愔不认识的。

    他的一百个进士也并没有在其中。

    想到进士,他知道,再过几个月,又要科举了。

    那么他教的人将还会再进入朝廷之中。

    这次还是一百人,他们将还是一个奇迹!

    这么一来的话,自己的话语权也会变得更加重。

    看着这些官员,应该有七十来人吧。

    这些人占据了所有京官的三分之一。

    因为他们官品很高,基本就相当于大半个朝廷的人都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还有一百人是他的人。

    他们想干什么。

    只有问问才知道。

    李愔认得站在前方的四人,分别是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宋国公萧瑀,还有谯国公柴绍。

    这四人是24大功臣之中的四人。

    也是这数十人之中,极具代表性的四人。

    当众人看到李愔的时候,突然行礼道:

    “拜见六皇子!”

    如此行为,令人不解。

    要知道,李愔早就说明自己不再是皇子。

    可是这些人突然来这招。

    这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纪如雪与郑丽婉两人更是看得不明白。

    这些官员是怎么呢?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叫子立,不是你们的六皇子!”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

    连忙改了口。

    “见过子立先生!”

    李愔皱着眉头。

    “怎么了?你们一个个的过来干什么?”

    这些人来干什么。

    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子立先生,您还记得我吗?”

    突然有人问。

    “谯国公柴绍,我知道。”

    “那我呢?”

    “夔国公刘弘基……”

    越来越多的人开口问。

    李愔有些怒了。

    “敢情你们是来刷存在感的吗?”

    大家哑口无言。

    这些人的目的让人更加不解。

    “说吧,你们今天过来干什么?”

    李愔问。

    这也是纪如雪等集团的人想知道的事。

    众多官员是面面相觑。

    随后,将目光看向各大国公。

    刘弘基站了出来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过来与子立先生再次认识一下!我们十分崇拜先生的一切事迹,这便过来认识一下,并不过分吧?”

    有许多官员,甚至于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的,他们也不知道李愔能否记住他们。

    这些人这么着急着让李愔记住。

    令人十分费解。

    最后刘弘基说了,他们的行为是不过分,但确实是浪费了李愔的时间。

    “好了,你们也认识了,都走吧,我记住你们了。”

    记住他们?

    他们可不信。

    六七十人呢。

    怎么能说记住就记住呢?

    另外一些人都是一些比较不重要的存在。

    他们也有自己的做法。

    只见得有人送上了字画道:“这是我珍藏的名家之作,还请笑纳!”

    “先生,这是由名家打造的毛笔……”

    还有人直接拿出了名录。

    “这是我们联合想要送给先生的见面礼,虽然礼轻,但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这些人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他们也深知,如果送李愔名贵的东西,他不会收,也不想收。

    整个大唐之中,还没有人比他更有钱。

    送他钱,那不就是侮辱他?

    他集团之中什么没有,就钱多得可以砸死人。

    大家的表现,真是让人刷新了对官员的认知,这就是大唐的官员吗?

    所谓无功不受禄。

    这些人的反常行为,引发了李愔的深思。

    他们一定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才是。

    “柴绍,你过来一下!”

    李愔说道。

    柴绍是为隋唐时期名将,钜鹿郡公柴慎之子。

    任侠仗义,矫捷勇武。初仕隋朝,起家左千牛备身,保护元德太子,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公主。

    这么算,也是李愔的亲戚了。

    问他,应该能说出个原由来。

    “子立先生。”

    柴绍走了过来。

第912章 原来如此

    “说吧,你们今天过来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李愔问道。

    这么多个高官,还有皇亲国戚也在其中。

    有人立即说道:

    “没有,只是单纯想过来重新认识一下先生,没有其他目的。”

    李愔知道,可能是因为人太多在这里了,他不好说。

    看样子要单独问一下其中一个人。

    于是,轻声的与朱山说道:“一会儿你让柴绍上到我办公室一下!”

    朱山会意。

    “好了,大家也都认识了,你们都走吧,我记住你们了!至于礼,我都收下了!”

    李愔接着说道。

    他也不客气了,既然这些人这样,那么他就全部收了,大家这才安心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等他们告别,李愔已经转过身去,往着电梯而去。

    这是要离开的节奏啊。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不知所以。

    这么现实吗?

    可是也算是正常,因为李愔太忙了,那有空陪这些人浪费时间!

    他们也不知道李愔有没有记住自己,可是现在没有理由留在这里了。

    随后,大家只能离开了。

    至于电梯之中的纪如雪与郑丽婉二人说出了她们的看法。

    纪如雪先道:“先生,我猜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一定是不简单的!好好的这么多大官来。一定有鬼!”

    郑丽婉则道:“他们这种行为,有点讨好的意思,难道是想要先生的产业?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当官吗?”

    “那不大可能吧,陛下有说过,官不为商,这官与商之间他们只能选其一,如果经商的话,没有官权在,他们也是寸步难行,所以,我觉得,应该不是因为先生的产业问题。应该是其他问题才是!”

    纪如雪这么应说。

    “那是什么问题?”

    “我也不知道!”

    “好了,你们也不要猜了,等一下柴绍上来,问一下就知道了。”

    二人只得不再吭声。

    接着,又过了五分多钟时间。

    朱山带着柴绍进到办公室中。

    “先生,国公来了!”

    “好,知道了!”

    李愔起了身,将柴绍引入会客区。

    柴绍也和其他人一样,看到了这里的情况时,都不由得发出了惊叹声音。

    这里的各个地方都是令人惊奇。

    李愔只是任由他震惊。

    过了片刻之后,才道:“说吧,你们过来我这里是具体是要干什么的?”

    柴绍看了看四周,纪如雪、郑丽婉与武翊都在。

    “这……”

    “没事,她们都是自己人,你尽管说,没有人会说出去的。”

    李愔的话打消了柴绍的顾虑。

    “那,我那说了,到时候先生可要记得我啊!”

    柴绍又道。

    又来了!

    “说吧!我在听着!”

    此时,三女也放下了手中的活。

    专心的听着。

    她们也想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柴绍与其他人会来这里。

    到这里干什么。

    大量的问题,都在她们的脑海中,得不到解答。

    柴绍这才开口。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在宫里有流传着这么一个消息。”

    “什么?”

    “陛下钦定了先生为下一任的皇帝,等陛下百年之后,或者退位之时,这帝位便是先生的!”

    柴绍这话一说,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所以,他们一来就叫自己六皇子。

    还争先恐后的介绍起自己,还送自己礼。

    所以说,这些人是刷存在感,为的就是让李愔记住他们,以后当他当上皇帝之后,或许会重用他们。

    至少也不会拿他们开刀。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一切。

    这些人想得可真远。

    李愔打惊,原来是这样啊!李世民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是良心发现了?还是因为什么?他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

    那三女一听,也都纷纷的感觉到了震惊。

    当有一天李愔真的当了皇帝,那是不是要有皇后?

    皇后呢,谁更有可能当?

    三人各有心思。

    却也分不出上下,谁也不想丢了这个机会。

    李愔呢?

    却是笑了。

    “他是良心发现吗?还是说后继无人了!?”

    李愔故意这么说道。

    李世民可是有十几个儿子。

    他也知道了李承乾的事。

    未来李承乾可不好过。

    如果李世民这么决定的话,那未来基本没有他什么事了。

    他有可能会流亡于吐蕃,一直到终老。

    这是后事。

    柴绍干笑了一声,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他也不知道啊!

    他又问:“先生,可否?”

    “你们做好自己的事,谁能替代你们?”

    李愔只是这么说道。

    聪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柴绍是个聪明的人,他自然也是明白了李愔这么说的意思何在。

    “我懂了,我懂了!”

    “好了,还有什么事吗?你要说的?”

    “没了,没了,也就这一件事。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事只是传言,还希望先生不要传出去!现在宫里严得很!也不要说是我说的,可以吗?”

    李愔笑了。

    对于这个帝位,他也不怎么感兴趣。

    他要当的是万国之主。

    一个小小的大唐,不算什么。

    但他想的,也不会轻易告诉其他人。

    “我知道了,这事我会为你保密的。”

    “多谢先生!”

    柴绍与李愔行了礼。

    接着又说:“那,如果没有事,我先行一步!?”

    “好,朱山,你进来一下,送一下柴绍离开!”

    随后,朱山走了进来。

    “国公,请!”

    “告辞!请!”

    接着,柴绍便离开了办公室。

    至于纪如雪与郑丽婉,还有放下工作的武翊,三女互相看了一眼。

    李愔似乎明白了三人的意思。

    连忙说道:“未来的事,未来再说,他还能活二三十年,现在想这个太早了,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帮我处理集团的事,那方面的事,不要胡思乱想,知道吗?”

    三女哑然。

    原来她们自己的思想都被李愔看透了。

    但最后,还是应道:“是,先生!”

    “好了,武翊,电报怎么样了?”

    “已经发完了,先生。”

    “好,非常好,辛苦你了!”

    “不会!”

    接着,李愔又开始涂画起来,那么,将是下一波的进程了。

    同时,关于今天官员们来到集团的事,也传得是满城风雨。

    人们是各种猜测,就是猜不出来他们为什么而来。

第913章 破口大骂

    关于官员到李愔那里的消息,终于在第二天的时候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之中。

    他大怒。

    直接让所有官员入宫上朝。

    这一上朝,他便没有给众人好脸色。

    而是说道:“你们昨天都去了哪?老实交代!”

    众官员知是他知道了这一件事,纷纷不说话了。

    其实这些官员也是很难做人。

    左右为难啊!

    一方面,李世民指定了接班人,他们对于现状是感觉到岌岌可危,同时也想着先去讨好李愔,让自己未来更好。因为李愔一上位,就可能会对朝廷进行清理!一些人可能在清理行列中。毕竟很大一部分人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换君主后,君主一定是换上自己信任的人上去。每一个朝代都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做这一件事的时候,大家也没有经过商量,而是不约而同的去的。谁知道大家想到一起了!

    他们也知道这一件事,如果让李世民知道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是已经晚了,现在李世民气得发抖。

    这对李世民可不好,随时有可能气血攻心,直接中风!那样话,李愔的药研究出来后,她也用不上了!

    “你们去哪了?不敢讲吗?敢去不敢说吗?”

    还是没有人敢说话的。没有人做出头鸟,这个时候当只鸵鸟就好!

    “去了李愔那里对吗?朕替你们说!”

    众人知道了,李世民全部知道了。

    但还是不敢说话。

    “朕还没死呢!你们就这么着急着找下一个靠山吗?当时李承乾当太子的时候,也没有见你们这样啊!?现在呢?”

    是的,当时李承乾当太子之时,一方面因为年纪小,另一方面只是一个太子,还够不着当皇帝。加上李承乾没有那个才能,又是年幼!

    可是李愔这件事,总归是不同。

    虽然李世民极力想隐瞒住这个消息。

    但应该知道的,还是会知道的。

    他无力隐瞒,加上这几天的时间,他也有些劳累。

    感觉力不从必。

    有些谣言就出来了。

    致使得这些官员们找到机会,去见了李愔,这也怪不得他们啊。

    人都是自私的。

    也是人心所向不是?

    但让李世民欣慰的,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去,特别是那一百来个进士。

    可是他不知道,这一百人都是李愔的人,去了干什么?

    让李愔再次记住吗?

    就算他们不去,李愔上了位,也会重用他们的,毕竟这些人是他亲手栽培出来的。

    “气死朕了!你们这些人啊!如果处理国事有这么积极,那朕也宽心啊!”

    接着李世民还不解气,对着众多官员就是一顿破口大骂,越骂越难听。

    他还说道:“你们谁都出了,给朕站出来!”

    于是便有数十人站了出来。

    这些人之中,就是昨天一起去见李愔的人。

    “很好,你们都很好!”

    李世民看了看这些人,其中还包括一些自己的亲臣。

    令他侥幸的是程咬金与房玄龄等人并没有去。

    但是他们需要去吗?

    不需要,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用去,李愔也会记住他们,谁让他们与李愔熟悉的呢?

    “陛下息怒!”

    房玄龄这时出来劝说道。

    “你让朕怎么能不生气?好,既然你们都这样了,那朕得处罚你们,让你们长长见识,你们这些人,每人各罚半年俸禄!以示惩戒,如果再犯者,直接降职处理!”

    这些人不敢说太多,只得答应道:“谢陛下开恩。”

    完后,李世民还在生气之中。

    而突然,他头一阵眩晕。

    整个人直接倒地不起。

    那可吓坏了所有官员。

    大家冲上前。

    “陛下!陛下!”

    “快将陛下扶起!”

    “让俺来!”

    同时,大家也为了李世民的身体感觉到担忧。

    这些出去见李愔的人,也感觉到了窃喜。

    为什么?

    因为,以李世民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怕是有一场大病。

    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大唐来说,将是会有一个大改变。

    那么李愔的重要性还会上提。

    大家还会再去找李愔,不管以任何的名义。

    甚至于还会去巴结与李愔熟悉的程咬金与房玄龄等人。

    他们还会出现在唐楼之上。

    只不过大家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至于不会让李世民发现。

    看着李世民没有动静。

    房玄龄说道:

    “程大将军,快去开车!送陛下去医院!”

    “我知道了!”

    程咬金出去了。

    整个皇宫瞬间大乱。

    所有官员也乱作一团。

    这事可大可小,大的想,有可能李世民就这么挂了。

    小的,能救回来,也算是万幸。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数十人的行为,惹怒了李世民。

    再远一些想,可能是因为李承乾的事让李世民这些天睡不好,否则本来都调理好了。

    李愔也在研究特效药了。

    “你们还在干什么?快去让人开道!”

    而此时皇宫之中,房玄龄跟着又对其他人说道。

    他可能是这些之中最为清醒的存在了。

    同时,也肩负起指挥的责任。

    这一次,如果没有他,李世民可能会挂了。

    而也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是去第一医院,而不是让宫里的御医来治。

    真那么做的话,只怕是会让失了治疗先机。

    接着又有人跑到了杨妃那里。

    通知杨妃李世民的事。

    杨妃不敢怠慢,接着电了一通电话给了李愔,还给李恪也打了电话,让第一医院做好一切准备。

    李愔知道后,自然会去安排。

    还让孙思邈前往第一医院。

    毕竟这个时候,李世民还不能死。

    得好好的活着经营着大唐。

    自己的时间是要花到更大的地方。

    而不是费着时间来处理李世民的摊子。

    ……

    于深宫之中的长孙皇后也知道了这一件事。

    “什么!陛下晕倒了,送往第一医院?我去看看!”

    她不由得起了身。

    迅速的出了宫。

    这一本段时间,她承受了太多。

    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开她,如果李世民再挂了,那她也活不了了。

    与此同时,宫中的嫔妃也是一个个的出了宫。

    这个时候,没有人去管能不能出宫的事。

    如果这个时候还搞那一套,指不定见不着李世民了。

第914章 人口红利

    且说李世民被拉到了第一医院之中,外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人。

    有百姓,也有官员。

    大家听到消息后,都来了!

    他们都十分担心李世民的身体健康。

    也在担心大唐的未来!

    医院之中,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这是他们接过的,最高规格的存在。

    对方是大唐最高统治者!

    因此没有人敢大意。

    而不知道过了多久。

    孙思邈与李恪两人带头从急救室中出来了。

    后方还有大量的医生!

    此时两人的表情轻松。

    那长孙皇后走了过来问。

    “孙真人,现在陛下怎么样了?”

    “送来及时,也没有什么大碍了,只不过,以后要少惹陛下生气,否则容易气血攻心!必要时,还要给陛下一些娱乐活动,不要天天紧张,对身体不好。还要早睡,不能喝酒……只要做到这些,就会恢复得和以前一样。”

    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杨妃说道:

    “若是这样的话,那回头要好好劝说一下陛下了!”

    李世民的性子急,这以前就这样的,想要改正,有些困难,但是,为了小命,他还是得改!

    长孙皇后却是突然转过头来。

    “杨妃,这次多亏是你,否则……”

    她不敢说下去了,李世民差点就……

    那样的话,整个大唐或许大乱,或许李愔直接上位,或许……有更多种可能!

    “姐姐说哪里的话呢,我们进去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等便入了其中看望李世民。

    可这一看到李世民,却是看到他满脸的不高兴。

    大家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他才是。

    恐怕也只能等待未来再说吧。

    最后,李世民在医院之中只住了一天时间,就回到大明宫中了。

    这次的事,也使得他更加小心了。

    不敢再去特别的生气,同时,大家也不敢太去招惹他。

    毕竟,这也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这一段时间内,一些消息,大臣们都会选择好的报。

    也幸亏于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坏消息。

    不过,这天,却有一个消息,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传来。

    大明宫顶楼。

    李世民跟前是一个太监,此时他手中拿着一张纸。

    上面写的正是从吐蕃边疆来的电报。

    “李靖总归是朕看重之人啊,竟然能逼得吐蕃人连退百里!不错不错!”

    李世民说道。

    他身体好些了,这个消息让他心情舒服。

    他接着又看了下去。

    这一看,眉头皱了起来。

    “那逆子竟然想要离开吐蕃,往天竺而去?”

    那可了不得,李承乾要放弃吐蕃的意思吗?

    “来人,让人写信给天竺,由他们代为寻找!朕要看看,那小子能不能逃离?”

    大唐与天竺目前的关系不错。

    所以,如果他们写信过去天竺,或许天竺方面会考虑一下他的提议。

    “是!”

    随着太监的离开。

    这时戴胄突然来访。

    “拜见陛下!”

    戴胄道。

    “怎么了?什么事?”

    “陛下,关于长安的人口普查现在已经结束了!”

    从李愔提出改革户籍之后,李世民也意识到,每一年,大唐都要经过一次人口普查。

    正好又是一年年底,也让戴胄去操办这个事。

    这不,戴胄将结果带着过来告知李世民。

    “嗯?说说看,这一年有什么变化?”

    “这一年时间内,长安多出了十万个新生儿,达到二百三十万人,依照六皇子的算法是每千人之中有四十人的出生率,预计明年会增加20万人。这仅仅是长安的人口,如果算上其他地方,那不止于这个数学。”

    “人口爆增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李世民执政以来人口增加得最快的一次。

    千分四十在人类历史之上,也是极为前列的存在。

    “生活品质得到了改善,人们生育意向变得突出,还有大量的福利,以前人们有了多的钱财……等等方面让百姓们更加愿意去生育孩子。因此人口才会更加快速的爆发。”

    戴胄列了许多方方面面的信息。

    也说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愔的原因。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愔的产业,长安地人口也不会增加得这么快。

    他说这个是有依据的。

    大唐所有地方,出现如此大增长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是长安,第二便是台州。

    其他地方与上一年没有特别的变化。或者说是变化比不上这两个地方的大。

    长安的成功,正是因为李愔的原因。

    至于台州,那就是因为苏玫吧。

    究其根本,还是李愔的关系。

    内层上的关系,是别人看不到的关系。

    “好,如果这样的话,光是一年,我大唐就要增加数十万的人口,再这么下去,只会越来越好!”

    李世民十分开心的说。

    这或许是他这一段时间内听过的,最好的消息了。

    但是戴胄却是表示说:“陛下,当下也突显出其他问题。”

    “喔?什么问题?”

    “一些设施的修造还没有跟上,医院学校等建筑并不能保证未来增加的人口数量,大唐虽然在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人口大爆发之后,整个长安城只会变得拥挤,那时,可能还要向外扩展才是!”

    戴胄的话,引得李世民深思。

    “也是,设施需要加上,医院的话,可以再造一个,对于建筑而言,加快朝廷审批速度,鼓励百姓修房子,让环境变好,并且鼓励人们生育,就算是用钱也要让他们生!”

    李世民时常在看李愔的贞观报。

    被上面的一个专业名词所吸引。

    那就是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所以,他才会不假思索的鼓励生育。

    并且拿出钱来鼓励百姓们生育。

    “是,陛下!”

    “好了,这事要快办!务必在明年春节前做好规划!”

    “臣知道了!那臣这便去也!”

    “去吧!”

    随着戴胄的离开。

    而这时,杨妃与长孙皇后两人却是出现了。

    与她们一起的,还有两个太监,此时他们手中拿着的东西,令人惊奇。

第915章 留声机面世与李愔的赚钱门道

    长孙皇后与杨妃两人走到了李世民跟前。

    身后的两个太监抬着一个方形的盒子。

    他一看这个东西,竟然与电报有点相似。

    但是上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圆筒,下面小上面大,又有些螺旋一般的存在。

    不由得纳闷了。

    “你们这是?”

    杨妃先是说道:“妾身与姐姐怕陛下闷,所以拿来这留声机过来给陛下解闷。”

    留声机?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

    那不是李愔将要发布的东西吗?

    正是留声机。

    “它能干什么?”

    “能听音乐,陛下请听。”

    杨妃说完后,便令太监将留声机放到了台面上。

    还吩咐人去摇发条。

    这东西是用发条来驱动的,也就是说可以不用电。

    不然的话,那得要费多少电。

    一个水库的电能快要被李愔给榨干了。

    他留着其他电能还有点用处,不能全部用掉。

    随着电器的不断增加。

    他还会再造一个水库。

    “陛下请听!”

    杨妃说道。

    长孙皇后只是坐着不说话,因为是她提议着让李世民多一点娱乐节目的,而她提及之后,便由杨妃去找李愔要来了这一台留声机。

    在使用上面,也只有杨妃知道。

    她只是跟着过来。

    杨妃将一个盘片放入其中。

    李世民问:“这个圆盘是什么东西?”

    “这是黑胶唱片!”

    “喔?”

    “没有它,留声机就无法出声,有了它,留声机可以唱出不同的声音。而这个黑胶唱片可以将人的声音传入其中。所以,便有不同的选择。只要有黑胶唱片,就会有声音,而且每一片的黑胶唱片从录制之后,就不会再变,就算是一百年后,也是这个声音不变。”

    杨妃尽量的介绍着黑胶唱片的一切。

    但她能介绍的太有限了。

    她也只是听了李愔说的。

    所以,上面的介绍有些无力。

    可却让李世民震惊了。

    “如果说,黑胶唱片将朕的声音录下来,给万民听?那一定是十分有意思。”

    看样子李世民找到了留声机的妙用。

    “可以,但这个得到愔儿那里!”

    一说到李愔,李世民又沉默了。

    “陛下需要的话,妾身可以让他录。”

    “这个以后再提吧!”

    李世民只得这么说道。

    “那陛下,我们要开始了!”

    “开始吧。”

    接着,那留声机便传来了一阵优美的音乐声音。

    李世民一听,不由得震惊了。

    真的可以有这个声音啊。

    边上的太监宫女们都震撼到了。

    纷纷转过头来看着留声机的地方。

    这个小东西,竟然可以发现乐器一般的声音。

    而且这个声音还是十分之多样化。

    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小盒子可以出这么多的声音。

    李世民的思考方向却不一样。

    他看着这个留声机与电报机有点像,但它却没有输入的地方。

    他不懂了。

    这个喇叭更像是电话的喇叭。

    里边可以听到声音。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电报与留声机两者是电话机的拆分?

    一个只有输入,一个只有输出。

    “这东西是好东西!”

    李世民听后发出感叹道。

    接着又说:“如果将此物放入军营之中的话,给士兵们娱乐一下,一定也会提升战力!以此来慰藉士兵的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世民对此十分感兴趣。

    “陛下英明!”

    长孙皇后说道。

    “哈哈哈!”

    李世民大喜。

    感觉他天下无敌一般。

    “对了,这个留声机怎么卖?”

    “这个未知,不过愔儿说过,这留声机会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所以,妾身以为,不会很贵,将来会成为民生一般的存在!”

    “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吗?”

    李世民重复道。

    “是的!”

    “那他靠什么赚钱?”

    长孙皇后好奇的问。

    杨妃却是笑了笑。

    “我也问过他,他说,靠黑胶唱片!”

    如此一说,两人恍然大悟。

    留声机是不变的,而黑胶唱片是变量。

    这变量可以一直变化,一直增加。

    人们不可能只听一张唱片,那样不断重复实在是太乏味了。

    所以,靠着唱片才能赚钱。

    这就是李愔要走的棋。

    李世民哈哈大笑。

    “那小子想得真是周到!不错不错,这留声机何时出?”

    “可能会在春节前出产,预计在一万套!”

    “杨妃!”

    “在!”

    “朕要订一千套,你可以帮朕做到吗?”

    “可以,妾身以为可以!”

    “好,太好了!”

    李世民大喜。

    他订得越多,李愔越是开心。

    之前的电报是因为不会大量生产,所以赚他钱。

    这个留声机就不一样了。

    既然要大量推广。

    那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

    杨妃示意。

    “陛下请再听下去,会有惊喜!”

    “嗯?”

    李世民好奇。

    这后面有什么惊喜?

    “这还有惊喜?”

    长孙皇后也是纳闷。

    这能有什么惊喜。

    不过是音乐好听罢了。

    随后,他们接着听了下去。

    一直到一个男声响起。

    他们都被这个男声给吸引了。

    李世民似乎听到了这个声音很像一个人。

    “这是……”

    长孙皇后也听出来了。

    “这是治儿的声音。他怎么……”

    两人都震惊了。

    因为在唱片里李治的声音竟然这么好听。

    而且配合上配乐,唱得是更加奇妙。

    真令人震惊不已啊。

    而且,这简直是如在现场一般。

    他们也听过李治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治儿的声音怎么会在这里?”

    “陛下,这是愔儿给治儿出的唱片,还有辩机也有,他也有唱片,这一盘唱片可以存下半小时的音乐。”

    现在他们对于小时已经是接受了。

    所以当杨妃说出半小时的时候,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两人都听明白了。

    “敢情不错,没有想到那小子,总算是坚持下来了。”

    李世民说道。

    此时的他释然了。

    为什么。

    因为他也找好了李愔当接班人。

    所以,就算是其他皇子不行,他也不在乎了。

    只要李愔能接他的班。

    那大唐只会更加强大。

    “皇后,你让治儿有空入宫中来,朕有话同他说!”

    “是!”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要见李治。

    但是长孙皇后还是答应了。

    李世民享受着留声机的时候。

    李愔也同李恽等人在对着同样一台的留声机进行评审。

第916章 评审与明年科举

    参与评审的人,有五个女人,外加一个李恽。

    当然,还有李愔也在场。

    这一次,他给大家说话的机会。

    自己则是不发一言。他想等待到最后才说话。

    先是孔靖婷说:“这个东西看起来有些奇怪。百姓们的接受度不知道怎么样?”

    苏玫则说:“奇怪,我觉得还好,以后呢,大家都熟悉了,也便不会觉得怪了。可能是刚出的东西,大家还不会很快接受。这就像当时我们电车刚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百姓也觉得它的造型奇特,后来不也是习惯了,而后又有许多人追逐其中。往后,我相信,这个东西一定也会像电车一样受到百姓的欢迎!”

    纪如雪道:“我觉得颜色上面可以丰富一下,而又不能太过跳跃,我们要配出一个能更适合百姓家庭的配色。”

    郑丽婉跟着也说:“是的,我也这么觉得。这个颜色太素了,可以再多些颜色的加入。”

    武翊则说:“这个留声机真的要这么大吗?能不能小一些?小一点,还能省空间,更可以少材料,要知道,如果省下十分之一的材料,那每做十台,就可以多一台出来,那得多好啊。”

    对于大家的问题,那算是千奇百怪的。

    李恽也是一一的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所有人的问题都有一些代表性。

    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合理的情况之下,也将进行改进。

    李愔见大家都说完了。

    便道:

    “很好,七弟,你将这些问题都收集起来。趁着现在可以改的时候改进一下。春节前,就要发售了。正好可以趁着春节这一段时间,给百姓们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春节的歌曲一定要有的。

    像是恭喜发财、过年好、新年好之类的新春歌曲,一定要提前寻好,然后灌入黑胶唱片之中。

    而烟花什么的,都将是标配。

    未来,将会让所有人都感觉到浓郁的春节气息。

    春节歌曲一定是少不了的。

    正好还能给自己唱片的销量再走一波。

    “明白了,六哥。我一定会记下来,争取完成!”

    “好,那么今天的评审就到这里了,辛苦大家了。以后,我还会组织这类的活动,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

    “明白!”

    大家纷纷表示明白。

    一项产品要符合大众审美才是好产品。

    李愔虽然可以预测到产品是否大卖。

    但天花板性的东西,却是不能预测。

    因此,需要大家一起,将产品做到极致。

    “好了,你们都去忙吧!”

    大家这才离开。

    紧接着,朱山进来了。

    “朱山,关于长安人口的事情,你处理得怎么样了?”

    “近一年时间内,长安多出了十三万个新生儿,达到二百三十三万人,预计明年会增加25万人。台州方面也有增长,大概有五万人出生。”

    朱山的与戴胄说的不一样哪。

    那是因为集团有着另一套更加专业的方法去统计。

    可以说比他们的更加精准。

    关于这些人口数据。

    朱山有过整理。

    并且交上去给李愔查看。

    “先生请看这里!”

    他道。

    接着李愔接了过来。

    迅速分析出几个关键数据。

    要知道,他的浏览器有这么一个功能,可以直接识别这些文章内的文字。

    然后转成可变数据,并且进行一个统一的归纳。

    提出几个关键信息。

    其中,之前提过的九城:魏郡,洛阳,成都,睢阳郡,宣城,清河,信都,渤海,太原。

    这九城的关键数据因为长安的关系,变得格外的不错。

    所以,他设在那里建出医院的事是对的。

    同时,在台州那里,他早就令王玄策准备着手建设了。

    “很好,接下去,我们要在几个重要的城内组织新一轮的增产,还要加更多的人。”

    朱山却说:“先生,我们此时已经在大唐招募三十万人了,还要招募吗?”

    与盛唐集团相关的行业无数。

    通过集团招募的人也是十分之多。

    现在整个大唐工人数目,加上一些临时工,也已经接近三十万人了。

    这些人口已是长安人口的七分之一了。

    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这些人口还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这些人的工钱,光是一天的数量就吓死人了。

    一年下来,所要花费的钱也就更多了。

    就算是朝廷,也不一定敢说他们可以支持的。

    这就是李愔的强大之处。

    “这是一个机会,只有抓住这个机会,大唐才会迎来一次巨大的腾飞。而它越好,我们自然是更好。这是相辅相成的,你理解吗?”

    朱山的思维不像李愔,可以想得那么远,他能想到的,只有眼前的一切。

    “明白了!”

    朱山说道。

    接着他又说:“陛下发病的原因找到了。”

    “喔?是什么?”

    “是因为那天官员们都来我集团之中,被陛下知道了,而后大怒,说自己还没死……所以,……所以,陛下才会晕倒的!”

    说到这里,李愔却是想起了另外的事情。

    “这样吗?有意思。你这么说,我倒想起另一件事。”

    “什么事?”

    “关于科举报名一事,可曾报送给魏国公?”

    来年的科举是十一月报名。

    这个月是报名的时候。

    来年二月是科举的时候。

    那么,他的人将还会进入朝廷之中,以稀释原有的高官。

    有些官员,也应该要退下来了。

    “已经办好了,与去年一般!还让原来的一百进士帮着报了名。”

    那一百人也起了作用。

    这是李愔想看到的一切。

    “好,就看明年的科举了,相信他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接下去,他要办一些事,只要他一句话,李世民可能不会知道。

    “一定的,那一百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也经由袁天罡选择出来的,一定没有错!”

    “好了!辛苦了,你让阎立德来一下。”

    “是!”

    朱山没有问为什么要让阎立德来,但是阎立德作为建筑总负责人的身份。

    主持了唐楼、大明宫,还有第一医院以及大学的建造。

    这次李愔让他过来,一定又要造大楼了吧。

    要知,盛唐集团已经很久没有造过楼了。

    怀着好奇的心情,阎立德来了。

第917章 李愔的最终目的

    许久之后,阎立德便怀着忐忑的心来到了办公室中。

    他问:

    “先生,您找我?”

    “来了!”

    李愔放下了手中的活。

    “是!”

    “来,坐下来聊!”

    阎立德不解,为什么李愔让自己来。

    上一次,他找自己还是因为要造九城的第一医院。

    当时,他也提出了他的建议,并且以长安第一医院的模板重新组织人员绘制出大量的图画。

    “是!”

    阎立德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还是坐了下来,就等李愔的问题了。

    李愔也不着急,而是泡了一泡茶。

    现在的天气变冷,喝一口热茶,无异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

    他也不客气,接过茶杯。

    喝了一口。

    随后,李愔问。

    “关于九城的医院现在怎么样了?”

    阎立德一听,原来是这事。于是便回应道:

    “回先生,现在九城大部分已经开始打下地基,有些已经开造了,水泥钢筋也都到位了,并且,我们还在那九大城中生产水泥与钢筋。”

    这么说来,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很好,那么接下来,还要修水库!拉电线,电线的事,便由我七弟来规划,但这建筑一事,还得你来处置,毕竟每一个地方的水源不同,所需要的建筑也有区别!如果没有水库,那医院的许多功能将不能实现。”

    李愔这么说道。

    “明白,这些事,也已经在处理了,先生请放心,这个我会处理好的!到时候,还会让七皇子参与其中。”

    如果要完全按着第一医院的样子来。

    那水电是不能少的。

    因为医院里面的许多仪器都要水电,还有空调以及电梯。

    接下来冬天的时间,空调也是必要的,冷的地方还要吹吹热风。

    不然人是会受不了的。

    还有一些地方比较潮湿的,也是需要的。

    至于那些电器什么的,自然也是由李愔来提供。

    这么一来,就是李愔的另一种用意。

    那就是发展九城的水电。

    这一发电,电灯也会得到普及。

    许多电器将会大卖。

    赚得最多的,将是集团本身。

    到时候还会拉条电话线过去,让九城的医生形成一体。

    碰到要研究的东西,可以一起发力。

    甚至于,他想到在九城之中办好大学。

    未来,九城将是除了长安之后的大城市。

    想不到一个医院的开始,竟然可以得到这么多好处。

    如果李世民知道了,那一定会震惊加震惊。

    这些事情,大家只会慢慢的知道。

    李愔接着又说:

    “到时候医学院的人会入驻到那里,他们的生活也要得到保障!所以,这些事情,你得做到前头,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发电报到九城之中,那里有我们的人员存在,他们会去执行。”

    阎立德一阵惊讶。

    还有这么一些事。

    他没有想到,一个医院的事,李愔竟然想得如此周到。

    “我明白了!”

    他将这些事都记了下来。

    “还有,关于建筑学院的人,你招生招得怎么样了?”

    “长安城内已经初选出一千人,到时候会用先生的教材进行统一教授!”

    “不够,如果长安的人不够,可以到九城之中招收,只要入学,每天还发银子作为补贴,但就是要签定合约,当然,集团也不会亏待他们!”

    这些专业人材,想要赚钱,也只能通过盛唐集团,其他地方赚的钱还真不够。

    但未来来说,他有可能将这些人才放到社会之中磨练。

    以达到百家争鸣。

    “需要这么多学生吗?”

    “是的!”

    “为什么?可是我觉得,现在一千人已经很多了。”

    李愔却道:“接下来,大唐将迎接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变。而建筑自然也是要先行,这是国之根本。”

    “原来如此,敢问先生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可否告知?”

    “接下来,要九大城内,以及长安城内,我们要大量的造房子,土地方面我会也争取来。”

    “造房子?是集团又要扩大了吗?”

    “卖房子!”

    “卖房子?”

    “对,以现在长安人口的增长程度,接下去可能会住不下去,人都要往着繁华处来,所以,我们的地方只会越来越拥挤。为了避免这种拥挤,我想造出高层的房子出售,解决掉这一方面的问题。”

    李愔说到这里,就是一种城市化的进度。

    只有将人才汇聚于一处,才能更快的发展。

    而这里又涉及到了一点。

    那就是平层与高楼之间的优劣。

    平层的面积十分有限,一个房子面积相对固定。

    高楼并没有面积上的要求。

    高楼内部所有功能区都在一个层面上,这样利用率都比较高,而且可以减少空间的浪费。

    高楼可以造到地理位置好的地方,出行便利,大家可以花更少的钱,住到繁华的地方。

    还有一点,住得高、看得远,这样有利于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减少尘埃、噪音等侵扰,增加了睡眠环境。

    李愔正在用着自己的想法对大唐进行一些大动刀。

    未来,九城也会这么搞。

    接着向着整个大唐辐射。

    那个时候,大唐不强?

    真不强,那就说不过去了。

    阎立德听了之后,还是纳闷不已。

    但他也没有再多问。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处理!”

    “阎立德,接下来,可能会很忙,我希望你可以多担当点!”

    这是李愔的心里话。

    阎立德怎么敢不多担着?

    要知道,像他们这些半核心的人,一年可以从集团之中赚到的钱以百万计算的。

    以阎立德来论,非但自己赚了数百万两,拥有了大的房子,还有了车子。

    还有自己家人的就业问题,甚至于亲戚的就业问题都得到了保证。

    甚至于后代的教育问题,集团全包了。

    李世民都不会给他这么好的享受。

    他离开李世民是对的。

    这些都是李愔给他的。

    接下来的未来,集团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出来。

    他们可是十分期待。

    “先生放心,我阎立德这辈子就在集团之中,不会离开的!除非先生觉得我老了,干不动了!”

    “辛苦了!”

    “那先生,我先走了!”

    阎立德一走,门外却进来了一人。

    阎立德与之行了礼后,李愔看到来者。

    “您怎么来了?”

    李愔问。

第918章 杨妃的心思

    “娘亲,您怎么来了?”

    李愔一见,竟然是杨妃。

    她过来了。

    “为娘过来看看你!”

    随后,他将杨妃扶着走到了沙发边上。

    示意她坐下来。

    他不解,为什么杨妃会来找自己。

    等杨妃坐下之后。

    他有些责怪的道:

    “娘亲,您过来,为什么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让朱山去接您过来啊!”

    他怕自己一旦忙起来,对杨妃可能会懈怠。

    再怎么的,这个女人是给过自己身体的女人。

    “我怕你忙,没时间理会我,便寻思着可以过来看一下。就看一下!一会儿就走!”

    虽然她这么说,但让人难以相信。

    毕竟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了。

    加上李世民又病了一次。

    对了,李愔又想起,杨妃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几天前。

    是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上说的吗?

    像是需要什么,直接一通电话,他都可以让人送东西过去。

    只要他有的,杨妃就一定会有。

    前一段时间,也给李世民安了电梯,电梯的费用自然也是不低。

    对于朝廷,李愔与百姓们一视同仁,应该多少钱,就收多少钱,不会多,更也不会少。

    不会因为你是皇帝,你们是朝廷而给你们便宜的价格。

    应该赚你的钱,一文不会少,不是自己能赚的钱,一文也不会多要你。

    这就是李愔心中所想,。

    而且定价权在这里。

    他们可以不要。

    但却不能讨价还价。

    对于杨妃的这种行为,或许是真的不方便吧。

    他也是比较直白的说:

    “娘亲,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的,尽管说吧,这里没有外人。孩儿听着呢!”

    杨妃算是被看透了。

    她思考了一会儿。

    而后说:“其实还是因为你父亲的事!”

    李愔纳闷。

    怎么又说到了李世民。

    这天天都有他的事,自己都要被烦死了。

    上次他还特地出了力去打通了关系,让李世民可以快速得到救治来着。

    “他能有什么事?”

    “不止于你父亲的事,还有你未来的事。”

    提到未来,李愔感觉杨妃这次过来的目的可能是要劝自己与李世民和好的。

    否则怎么会自己亲自过来。

    那么自己未来的事,是什么事?

    不等自己回应,她又说:

    “以前,你大哥的事……”

    杨妃到底要说什么?

    “娘亲,你要说什么,尽管说吧,我听着!”

    不管怎么样,他听着就是。

    至于怎么做,他自己有安排。

    杨妃这才言归正传的说:

    “现在吐蕃边境李靖屡战屡胜,可能得到高人相助。吐蕃人屡战屡败屡退,所以当要打到吐蕃国都的时候,吐蕃人终于还是支持不住了,赔了许多牛羊给朝廷,还特地的告诉李靖,说你大哥现在流落于天竺。陛下写信给了天竺,令他们交出他来……”

    想不到李靖总归是没有让自己失望,直接打到吐蕃的国都,还坑了松赞干布一些牛羊。

    大唐军队不能深入吐蕃腹地太久,否则对自己不利。

    最后李世民让李靖先回来,守着边疆。

    李靖的名声远扬,有他的存在,吐蕃人怕是不敢再靠近他。

    说到李承乾,李愔并不想说太多,但还是说道:

    “这是他自作自受,与我何干?”

    是的,这是李承乾作死。

    怪得了谁呢?

    李世民说过要追杀他。

    这么做,或许也是想让他回来长安,好好审审再杀。

    “与你有相关!”

    杨妃却说。

    “嗯?”

    “我想你应该有听过流传的一个消息!”

    “什么?”

    “陛下想将大唐交给你一事,虽然宫里明令禁止,但陛下真的下了决心。如果让你大哥回来……”

    ”

    杨妃一听,便是有些惶恐。

    “孩子,为娘心疼你,如果他回来的话,我怕……”

    原来杨妃说的是这个啊。

    “他回来,又怎么了?对我造成不了什么影响。而且这皇位得等他死后才有,我也不稀罕。

    “有影响,你也知道,皇后对他的看重,比任何一个孩子要重视。他七岁就当了太子,这一点上,谁也比不上。”

    是的,杨妃这是在害怕李承乾回来之后,李世民会反悔。

    毕竟长孙皇后还是皇后。

    而李承乾还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儿子。

    所以,回来之后,不敢保证未来不会发生点变化。

    “所以?”

    “所以,他不能回来!你懂为娘的意思吗?”

    杨妃的脸上露出了凶狠的表情。

    这个女子,也是难得的凶狠。

    原来,她不通过电话说起这件事,那是有原因的。

    “娘亲想要除掉他?”

    李愔问。

    杨妃不语。

    “他欺负我儿,令我憎恨!”

    原来如此善良的杨妃也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人急了,都会孤注一掷。

    何况于现在李承乾还没有死呢!

    李愔却是说道:“娘亲,你放心好了,李承乾回不来了!”

    “啊?”

    因为李愔可以看到未来。

    至少在几年内是回不来的。

    现在又是要冷了。

    他能过雪山?

    去天竺?

    就算能保命,怕也会失去点什么吧。

    “所以,你放心好了。我没事的!我也不怕他。”

    “孩子,如果他上位了,你这一切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你可知道?”

    杨妃指着眼前的一切说道。

    是的,李承乾一旦真的上位,这些东西都会被他侵吞。

    李愔却笑了。

    为什么笑。

    因为,是自己的,李承乾怎么也拿不走。

    如果惹怒了自己,直接杀之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是现在。

    他看到的未来,也不是李承乾当权。

    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

    但要怎么说服杨妃?

    于是,他道:

    “他不是还没死吗?”

    “这……”

    “回去好好劝劝他,多听听歌,正好,辩机出了几张唱片,还有治儿也有出,以及……武翊也唱了一张,你拿回去让他多听听!对了,还有一张佛歌也一起,这是辩机录的,让他多听听,才修修心性!”

    李愔一下子拿出了十几张黑胶唱片。

    “可是……”

    “对了,这里还有神仙水……以及一些口红面霜,还有面膜,你都拿回去。回头,我让朱山开车送你到宫里!”

    李愔根本就不给杨妃机会。

    话是不断的说出。

    杨妃知道劝不过李愔,只得叹叹气。

    “回头,我和陛下多说说……”

    “好了好了,别再提他了,我这里还有……”

    李愔又让人拿出了大量的东西,交给了杨妃。

    她最后不得不放弃劝说李愔。

    只得对他说:“你小心为上!”

    “好的好的!”

    就算李世民来,他都不怕,还会怕一个流落于天竺的落魄皇子?

第919章 武翊大火

    翌日,杨妃刚一起床,就被李世民召见。

    她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当她到达的时候,就看到李世民正板着脸。

    他问道:

    “杨妃,听说昨天你去找他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所有官员去找李愔都被会李世民记恨。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都希望他早点过去。好让李愔即位,这一点上,让他很不爽。

    早知道,他就不说让李愔当皇帝的话。

    现在倒好,弄得满朝文武是人心惶惶的,就连自己最宠爱的杨妃,昨天竟然也去了。

    这令他十分的不爽。

    一大早的,就让杨妃过来见他。

    “是的,陛下!怎么了?”

    杨妃不解得很,这有什么问题吗?

    “是有什么事吗?为什么突然去见他?”

    此时的李世民疑心满满。

    因为身体不好,自己有时候也会有些会疑神疑鬼的。

    “喔,是这样的……”

    杨妃一听到李世民的质问,心中一惊。

    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也知道了。

    只不过不知道,她去那里干什么。

    也不可能知道的。

    因为当时只有她与李愔二人在那里。

    在唐楼顶楼处,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一些什么。

    那里是李愔的私秘空间。

    李世民一定是起了疑心,那么,她很快的反应过来了。

    “什么?”

    她立即想到了回应的话。

    “妾身此去是同愔儿讨要一些黑胶唱片,妾身知道,一盘黑胶唱片一定是不够听的。所以,又拿了十盘这样的,这些唱片都是即将上市的!还有佛曲也在其中,听了之后,还能让人心生平静……昨天妾身回来的时候,也是太晚了,所以没敢打扰到陛下,否则应该早些给陛下听听的。”

    “喔?这样吗?可是据朕所知,事不仅于此!”

    这是在套杨妃的话啊。

    杨妃立即又说:

    “愔儿还给了妾身一些化妆品,以及一些口红啥的,有一些新品,还让如雪教我怎么用的!昨天妾身将这些东西都送给了其他姐妹。是怎么呢?”

    李世民似乎知道些什么。

    但又没有证据,只要杨妃不说,他能怎么办?

    “这样吗?容朕听听那新的唱片?!”

    “陛下稍等!来人!将黑胶唱片拿出来!”

    接着,便有人瘵黑胶唱片呈了上来。

    原来,她早就有准备的。

    同时,杨妃娴熟的放了一张到留声机中。

    曼妙的声音响了起来。

    直接传到了下方的楼层之中。

    接着,一声优美的女声传出来。

    这声音十分甜美,让人听了之后,不由得心中一暧。

    时而婉转动人,如山涧中的潺潺流水。

    很快的,李世民被带入了其中。

    他闭着眼睛倾听。

    这声音似乎又是十分熟悉。

    接着,声音传到了门外。

    许多大臣们正要进去拜见李世民。

    他们都听着如痴如醉。

    其中有一人大呼。

    “这是我女儿的声音!是我女儿的声音!我女儿怎么来到宫中了?来到宫中唱歌?”

    这一叫,打破了音乐的和谐。

    而李世民也听着了。

    “是谁?进来!”

    完后,便有大量的官员进入了其中。

    李世民也是好奇。

    歌者是谁?

    杨妃也没有说明。

    只见得有人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

    他四下查看,却是看不到唱歌的人。

    所有官员们也是如此。

    刚才明明听到歌声的。

    又看了看上边的杨妃,难道这声音是杨妃那里出来了。

    可是乐器呢?

    乐器何在?

    李世民问:

    “武士彟,你说,这黑胶唱片的声音是你女儿的?”

    原来此人正是武士彟。

    他听出了是自己女儿的声音。

    “是我的女儿,只不过……她人呢?”

    “是武翊唱的!”

    杨妃在一边说。

    “是啊,那孩子呢?”

    众臣问。

    大家纳闷得很。

    刚才明明听到了武翊的歌声音的,可是进来了却是没有。

    李世民得意的说:“声音是从这里出来的,这叫留声机。是盛唐集团出产的东西。”

    可以让人的声音装到这个胶片之中。

    这一说,所有人都震惊了。

    因为这种手段不亚于神仙一般的手段啊。

    大家开始议论起来了。

    都在说李愔的牛逼。

    说李愔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世民听了却不开心了。

    自己介绍的东西,大家怎么不说自己?

    但想想,是自己大意了,将这些话给说太快了。

    他又咳嗽了两声。

    大臣们连忙改了口。

    “陛下有此神物,真让人感觉到震撼啊!”

    “是啊,我们都没有见过的东西还真多!”

    ……

    这些人哪!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们。

    而是又问:“武士彟,你的女儿竟然如此会唱歌,改天让她入宫与朕唱两首?”

    “陛下,此时小女一直呆在集团之中,现在是为六皇子的电报人员,有时候一个月回家的时间只有一天,臣也是极少碰见他,六皇子说了,集团离不开她,一天都不行!这歌或许是她提前就弄好的!”

    说到了电报上面。

    李世民竟然不说一句话。

    他也知道,电报这种东西是要一直蹲守。

    不然的话,有啥重要的事不能得到送达,对于集团来说,是一大损失。

    杨妃也意识到,不能让武翊入宫中。

    天知道李世民会干出些什么事。

    因此,他道:“还有治儿的歌也有几盘。辩机的佛曲也不错!陛下不妨也听听?”

    完后,便将辩机的盘子放到了机子上面。

    很快的从机子上传来了让人听了之后十分安定的佛歌。

    让人听了之后清心寡欲。

    李世民竟然也不去让武士彟将女儿带到宫中了。

    “好,这佛曲好,朕要多听几次!”

    李世民大喜。

    接着便听着佛曲,看着书。

    也不去顾四周还有大臣们在。

    大臣们也知道,他身体不好,也不敢说什么。

    如此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才问这些人要干什么。

    因为武翊的歌声音问题,数天后,长安城中竟然流传着一个传言。

    说是长安出了一个歌后级别存在的歌者,这歌者便是武家的二女儿。

    而此,武翊直接大火。

    与之一样火的,还有留声机。

    为什么而火,还是因为大臣们的原因。

    是他们将这些消息传播出去。

    这些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唐楼之中。

    有人惊慌,有人喜。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977/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第一逆子最新章节! 作者:存不易所写的《大唐第一逆子》为转载作品,大唐第一逆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第一逆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第一逆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第一逆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第一逆子介绍:
启禀陛下,六皇子大闹公主婚礼,并把太子殿下和驸马打成重伤!还拒不认错!
李世民:“逆子,你再不认错,朕便将你逐出皇族!贬为庶民!”
李愔:“什么狗屁皇子!我不稀罕!”
……
半年后。
李世民:李愔肯认错了么?
陛下,六皇子拒不认错,并且现在过的比您好。他的琉璃厂月入百万贯。堪比长安半年税收。
李世民惊恐:这……
陛下,六皇子的集团公司提供了千万个就业岗位,让千万家庭奔小康。月进账亿万贯!富可敌国!
李世民急了:快召我儿回宫,大不了朕给他道歉。
晚了!六皇子带着他的远洋舰队已经出发前往倭国,说要生擒倭国天皇!
李世民懵了:不可!快找他回来!不!朕亲自出面求他回来!大唐第一逆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第一逆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第一逆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