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不容质疑
一行人等很快就来到了图书馆。
而此时,李愔并没有停下来。
接着说:“图书馆便是为整个长安而生,也是为了大唐而生的存在。这里是书籍的集合点,这里的书籍可供所有大唐百姓借阅。不论贫穷富裕,无论你是从事何种行业,在这里,都将是平等的!这里没有歧视,只有平等!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我的展望,也是盛唐集团一开始就奉行的结果。希望你们能知道。”
此时,所有人这才知道,原来这图书馆是借书的地方。
原来这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贫富差距。
这一点,倒是十分让人渴望。
人们相信李愔,相信盛唐集团言出必行。
在李愔看来,无论什么人都能来图书馆,只要不弄脏弄坏了图书就行。
毕竟这里的所有图书都是自己辛苦弄出来的,这是人类的瑰宝,可不能断了后世人看书路。
倒也不是他看不起谁,因为前面他说过不论贫穷富裕。
可是贫穷的人不等于肮脏的人。
就算乞丐也可以整洁的进来看书。
这一点,他后面会讲。
接着他又说:“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整个图书馆!”
“本图书馆占地五百亩,总十层,每一层可容下的书直达百万本。目前来说,仅有数十万本的书籍入图书馆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书还会增加。以达到图书馆饱和!”
一层百万本,那么数量可谓是十分巨大。
有些人,这一辈子甚至还没有见过一百本书。
一百万本,那是怎么样的数量啊。
那可真是恐怖如斯啊。
这种行为,恐怕只有李愔可以干成。
当李愔的话一说完,全民欢呼。
那简直是太棒了。
一层百万本,十层千万计。
一本书就按十万字算,一万本就是一亿字,一千万,那就是一千亿字。
如此巨量的文字储备,恐怕是之前每一个朝代都不敢想的吧。
但在未来,有些小说,动不动就一千万字,甚至还有人写上了一亿字的。
如此算来亦是没什么。
可是这在这个时代,却是给所有人以震惊的感觉。
李愔可不会等待大家反应。
接着他又说:“目前的图书馆分为20个大类,一个综合类别,分别是为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天文学、生物科学、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环境科学、综合性图书!”
如果说刚才李愔说的,大家对于一千万本书,没有特别明显的概念,可是现在呢,当他说出类别的时候,大家才对于图书馆有了认知。
那可真是包罗万象。
什么东西都有啊。
对于这里的分类,百姓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人们对于各类别的喜爱还是十分不同的。
李愔又说:“集团造图书馆的目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图书馆的功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经将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者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
第二,接下来大唐将会有大工业的产生,那么需要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它未来将担负起了对工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
第三,传递科学情报。它拥有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
第四,图书馆承担有人才培养的职能。
第五,它将满足了大家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你们的文化生活。”
李愔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如此。
那戴胄此时走了过来,他的迟到,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
而当他到达的时候,就看到了场上竟然还有官员。
像是欧阳询、孔颖达等老官员都在。
房玄龄也在当场。
还有其他的一些官员,都是集团的常客。
却是不见程咬金与李靖两人。
这两个人或许不敢再来与李愔沟通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来了。
因为什么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事与李世民的关系很大。
给他们脸,他们也不敢来了。
当戴胄站在那里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时候,朱山却是走了过来。
“戴尚书请!”
“有劳了!”
紧接着戴胄便被引到了边上的座位上面。
他们听着李愔在介绍着这一切。
那李愔站在图书馆的门前,那里有一处台子。
他的形象无限大。
而这时,有人问:“现在书籍那么多,是集团近段时间印的吗?”
“那些书来源于何处?”
“是啊,权威吗?”
……众说纭纭。
他们持着怀疑的态度询问着这一切。
而李愔只是耐心的听着,最后整理出了人们想知道的事。
接着他又说:“这样吧,我现在先说说几个类别的东西。大家听好了。”
“哲学这个不必说,这是传承于上古时代的东西,、而经济,里面的书籍全是集团研究的成果、文化上面,便是举集团文人一万人之力合力编辑的书、科学上面,更也是我的科技部的成果,这些书籍可以让你们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还有像是地理这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集团将会补充入更多的知识……这些东西都是有理可据的。其他的东西都是权威的,如若不信,可以来辩。集团五万名专业的人员等你们来辩论!”
恐怕没有人能比李愔的盛唐集团更有这个资格编撰这些书籍了。
他拥有着大唐最顶尖的人才。
仅是唯一。
李愔这么一说,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什么。
毕竟现在的集团可是高度先进的存在。
他们能生产出像是电话,收音机一般的存在。
可是他们却是不能。
所以,他们没有质疑的机会。
而且大家也是信任李愔的。
“先生用心良苦,我们不应该提出质疑的,先生我们错了!”
“还希望先生可以原谅我们。”
……
像是这类的话不断的说出。
李愔却也没有任何的在意。
“好了,我也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让你们知道一下,这图书馆内的书籍都是来之不易的,是数万人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而来的。”
第1550章 提升百姓素质
“先生为了大唐的伟大让人感动,请先生受我们一拜!”
有人带头说道。
完事之后,便跪拜在地。
其他人则是跟着他一起拜了下去。
李愔值得人们对他行拜礼。
为什么?
因为知识带来财富,只要有知识,那就有财富。
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盛唐集团的发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盛唐集团更像个综合性的知识集合。
这一拜真的让人动容啊。
李愔也没有阻止大家。
既然大家想要感谢,那便让他们感谢吧。
这也是他应该得的。
当所有人起了身之后。
有人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免费进入图书馆中看书?”还是说有什么要求?
“是!可以免费,但我这里有一个要求!”
“先生请说!”
“因为这些书来之不易,所以我请求大家一定要好好爱惜这些书。不要弄脏!看书之前请洗手。洗手的地方,设在每一层的西北角,那里厕所也在那里。”
其实古人拿书读书前,都会洗手,将桌案清洁。
而对佛经和圣人所作经典,更是沐浴焚香而后在清洁清洁的书桌上阅读。将衣服和帽子都穿戴整齐,以表示对书的尊重。
李愔不要求所有人都沐浴,但却要求一定要洗手。
这一点正符合了现在人的习惯。
当然,来看书的,有一些人是没有读过书的,他们也会渴求知识,所以,李愔特地又要求了一次。
“那是必然的!这是我们作为读书人的基本素养!”
有人说道。
“我们也会监督其他人一起。”
“先生请放心,这一点,我们还是做得到的!”
“若是不能做成这样,那就是辜负了先生的成果,我们于心愧疚!”
……
这些人还是明事理的,对于这一点,十分之好。
“还有!”
李愔接着又道。
李愔将会提出怎么样的要求呢?
没有人知道。
只听得他说:“目前图书馆内是无人管理的,如果有志愿帮忙的,集团非常欢迎!”
此时有几个老者站了起来。
“我们志愿去帮!”
“是,我们都老了,有些事也干不动了。但为了不浪费这些年读过的书,所以,请让我们帮忙吧!”
“是啊,让我们老人有所用吧!”
李愔一听,正合他意。
“好,图书馆为无人管理的图书馆,未来就看大家的自觉了。”
李愔造这个图书馆本来也不是为了赚钱。
他有更加深层次的打算。
目前的长安百姓知识匮乏。
他需要这样的一座知识组成来让百姓们学到东西。
让百姓们的素质提高,这样对于自己来说是好事。
因为人们懂得多了,对集团的发展是有利的。
而且他也希望百姓们能自己做点生意什么的,或者可以研究一些东西什么的。
这很重要,整个大唐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而集团只不过是这社会的的几环,但不是全部。
大唐想要发展,还是得全民参与其中。
这就是他想做的事。
百姓们却是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有知识要以学习,特别是农业方向的知识,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种田,那么丰收什么的不在话下。
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
还有些人则是想通过对文学的提升,来完成进入集团文学部的可能。
在集团之中有很多家。
如果能进入其中,那定是可以提高收入。
还有其他的人为的是另外方面的学习。
可以说,这个图书馆来得很及时。
“先生,那是自然的。有我们在,图书馆的一切,包在我们身上。”
“我们还会发动家人一起为图书馆努力。”
“这是我们大唐的宝藏,不容许别人破坏!”
……
看不出这些老人的活力还是很足的。
“好,很好,有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李愔表示道。
紧接着,他又说:“好了,现在我宣布图书馆正式开启!”
他话一落音,图书馆的大门直接打开了。
当大门一开,里面的冷气吹了出来。
在临近的百姓要以感觉到里面的舒适。
在这里学习,简直是太妙了。
虽然门一开,但是大家还是没有行动。
因为他们在等待李愔进去。
李愔不动,没有人敢动。
李愔似乎也明白这些。
于是便说:“欧阳学士、孔大学士,还有大家准备好,进入其中。”
而后,许多官员们便跟着李愔进入了其中。
当众人进入其中的时候,都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惊到了。
原来图书馆是这样的。
这个图书馆的中间是一大片的天井。
阳光从上面照了下来,让整个空间十分明亮。
而在圆形天井的四周,有两个盘旋的楼梯,从一楼到十楼。
每一层楼都在五米上下。
每一层楼都有自己的学科。
这里面分得是井井有条的。
让人震惊不已啊。
当众一进到其中的时候,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因为眼前的书太多了。
最后,大家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走着。
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便留下来看。
而此时,刚才说要当志愿者的老者们也开始代入这个角色之中,他们开始维持起这里的秩序。
让这里变得井井有条。
这就是他们在这里意义。
这事可不好干。
但是他们却是感觉不到累。
可能是真的是喜爱吧。
此时众官员等走向了李愔的所在。
“先生如此为民着想,可真是我们的楷模啊!”
“先生这般,可真是幸苦了!”
“先生若是有需要直接与我们说,我们可以派人来帮忙。”
……
“不必了,今天感谢大家的捧场,让图书馆多了几分书气。”李愔却是说道。
这里的官员,一多半都是德高望众的存在。
他们能来站台,也已是不错的了。
这等于在给李愔背书。
他利用了大家的声望,那是足够了。
“先生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欧阳询如此说道。
那图书馆上面的字还是他写的。
这字他没有再推脱,毕竟这是好事。
他怎么敢说不?
而一些学科的辨别,孔颖达也出过力。
还有一些书籍的分类什么的,在场的官员们一多半都是参与其中。
当然,这些官员之中,有很多都是自己人。
让他们帮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戴胄也是十分的开心,这时,他想说些什么。
可却是不料有士兵来找。
“孔大学士,戴尚书陛下让您们入宫!”
第1551章 李世民的疑惑
这戴胄才刚出来没有多久,李世民又要来找他了。
此时他十分生气,敢情当了官,就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吗?就要卖身给他了吗?
如此情况,比当奴隶还要惨吧。
即便是心中不爽,但又能怎么样呢?
到头来,他还是得过去找李世民。
当他到大明宫的时候,已是晚上。
戴胄的肚子空空的,可是李世民有急事,催得急,他怎么敢吃东西?
只能饿着肚子前来找他。
等到他到的时候,却是看到了李世民正手捧着一本书在那里念念有词,神神叨叨的。
此时的戴胄发觉事情不对。
可是,又不得不上前问候。
“陛下,找臣何事?”
他直接这么问道。
李世民这才抬起头。
而戴胄也看到了李世民的手中书。
书名是为《春秋繁露》。
这本书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它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深得后世帝王推崇。
他们都能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不一般的东西。
想不到李世民竟然在这个时候看这一本书。
应该也是心血来潮所致吧。
否则这好好的为何要看它。
“你来了!”李世民余光瞟了一眼戴胄。
“是!臣来了!”戴胄心中还是忐忑。
“来了正好,陪朕读读这本书。”
李世民将书递给了戴胄。
戴胄看过《春秋繁露》,对于书中的学说,他也是十分的肯定。
“陛下为何突然看起这本书?”
“喔?朕于今天傍晚,看到了晚霞,十分之美,而忽然想起了两个词。”
“是什么?”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戴胄颇为惊讶。
李世民怎么也研究起这个了?
但是作为皇帝,有时候闲得发慌,研究的东西,自然也是千奇百怪的。
这倒也没有什么。
“所以……”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正是由这本书提及的!因此朕想复看一下,看看能否有新的想法。”
李世民说道。
接着他又说:
“朕看了这本书,书中说得十分之好,解释了何为天。其书中有关于天之论,便是为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
能生育的东西并不能造成人类这个事物,能造成人类这个事物的东西,是天,人之所以为人类是由于天,所以天对于人来说同时也是始祖,这也是为什么人事会上合天象。
李世民话匣子直接被打开了。
他对于这本书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
当然也是不同于戴胄的看法。
他接着说:
“书中又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何以言其然也?祭而地神者!《春秋》讥之,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其法也。故未见秦国致天福如周国也。诗云:“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允怀多福。”多福者,非谓人也事功也,谓天之所福也。传曰:周国子多贤蕃殖,至于骈孕男者四,四产而得八男,皆君子俊雄也,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
这些文字,李世民可真是手到擒来啊。
可以见得,他对于这本书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
接着,戴胄还没有开口说话,李世民又道:
“父者,子之天也。天者,父之天也。无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戴胄不解,李世民说这些的意义何在。
“陛下想说什么,可以同臣说!”
刚才一直是他在表演,一点机会都不给戴胄。
此时的戴胄,心中慌得一批。
有啥话直接说,一直在说书中怎么说。
你若是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却还在那里卖弄,真让人不知所措。
但李世民又说:“这本书对于之阐述十分之详尽,可谓是天之不可征服,但是近几年来却是常听到追天之事,且前一段时间,朕还听说可以悬天之说。如此一来,那天或许是可被征服,如此说来,古人说的,也不全是正确。”
原来李世民当时受了打击。
李恽曾与李愔说过直升机的事。
当时虽然没有说明,但是李世民却是可以猜出。
李愔想去征服天。
坐着飞行器上天。
这又与自己的知识相悖。
因此,他迷茫了。
试图说出一些道理来说服自己。
但却是不能。
事实就是如此。
就算他更怎么努力,也是白费。
关于此,戴胄说道:“陛下,或许这书之学说未能覆盖所有,可以通过其他古书来辩论之。”
但是古书总归还是古人所有。
古人怎么能论定未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就是李世民迷茫的地方。
听了戴胄这么一说。
李世民又说:“朕也让人查了集贤殿中的五万卷书,能阐述上天之开概念者,不如《春秋繁露》之全也!”
集贤殿五万卷书,一卷不过万字,那便是五亿字的藏书。
未来,也就几十本书的量。
而且这五万卷,还有很多是其他学说的。
想要有天之概念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朕想听听你的看法如何。”
戴胄这才明白,是因为李世民的疑惑,而让他过来。
戴胄这人十分有才干。
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在文学上面,有一定的造诣。
可是为什么是他?
而不是身为孔子之后的孔颖达?
或许是因戴胄经常入宫,让李世民第一个想起的人吧。
而或者是李世民不再信任孔子之后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
戴胄总要说出自己的看法。
可是,从何说起?
李世民以为他不敢说,又说:“没事,你想到什么便说什么。朕不会怪罪于你的。”
戴胄似乎想到,皇帝是为天之骄子。
他是在担心什么吗?
但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唯一的可能是李愔给他造成了一些威胁。
李愔……
等等,戴胄想到了办法了。
于是,戴胄便开口说了几个字。
让得李世民十分震惊。
第1552章 震惊了李世民
“陛下或许可以到盛唐图书馆看看!”
戴胄说道。
李世民一惊。
他首先听到的是盛唐二字,便知是李愔所开。
而后面的图书馆是何意?
他完全不解。
戴胄也知道他的不理解,便将李愔的那一套给搬了出来。
他介绍了图书馆的一切,包含了李愔所说的一切话语,还有当时现场的情况也一并说了出来。
他说得天花乱坠。
听得李世民是十分震惊。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存在?
于是,他问:“你说的图书馆真有数十万本书?不对,你说的是数十万种书。”
李世民首先感觉到疑惑的是书本的数量。
就算是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这么多种书啊。
若是说数量倒是有,因为一本书可以印成千上万,只要十本那就可以达到十万本了。
但是种类却是不一样。
里面所蕴含的知识完全不同。
数十万本,那可是巨量的知识量啊。
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完全读完吧。
一人一天一本书,十年也才3650本。
就算是一天可以读十本书,三十年也才过十万之数。
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总得干点其他的,比如运用书中知识。
否则读再多书,又有何用?
戴胄对于李世民的疑问,也觉得正常。
但是他真的看过,那书架,一排排的,每一本书都不一样。
分类也是十分清晰。
“千真万确,六皇子还分了二十个类别。臣寻思着陛下想找的答案一定有在里面。”
“朕的意思是书的数量真的有那么多?他们是怎么印出来的?”
李世民对此是十分的好奇。
大唐的书库,是传自隋朝的,隋朝又是传自前朝。一百多年以来,才有五万本书。
他李愔凭什么就有数十万本书?
而且这些书还分了那么多类。
这些书都是从何而来的。
难道说,是神仙给他的?
所以他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不说是不是传承自神仙的,就说印刷的话,也要印好久吧。
戴胄却是不以为意。
因为现在李愔做什么,那就是什么。
他做什么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李愔的强大之处。
“陛下,六皇子有百来个印刷厂,如果一个印刷厂一天就印一本,一天百本的数量,一年就有三万本哪!而且,六皇子还不止于这么多印刷厂,还有不止于一天印一本,如此算来,三年下来,数十万本书,那不是在话下!”
戴胄这么一说,似乎也在情在理之中。
李世民再次震惊了,真的想不到李愔印了这么多书出来。
“印出来,或许没有问题,可是这么多书他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知识,他才一个人怎么能取得?”
李世民提出了另一个疑惑。
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不相信李愔能够这样。
“陛下,你太小看六皇子了!”
“怎么说?”
“首先,我们有一句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既然六皇子有了钱,那么收集起这些书来,不是很简单吗?其次,盛唐集团现在的研究方向十分之多,或许这些书之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他们的人员写的呢?像是科技、医药、还有文学,盛唐集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存在。这些存在,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收集这么多,因为朝廷要做的事太多了,不能照顾一方面。最后,六皇子一心向着大唐百姓,所谓有志者事竞成,六皇子就是这样的人,不是吗?”
戴胄说得李世民是一言不发。
是啊,如此这么说,似乎就是这样的。
那么,李世民也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他又说:
“所以,你中午说去的地方就是那里?”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戴胄说要去哪里来着。
最后真的是去了那里。
“是!是那里,臣还想与陛下说的,可是陛下不听。”
问题的重点也不在于此。
李世民想得点在其他地方。
他又问:
“那十层楼都是书吗?他的书真的是免费看吗?”
“陛下,六皇子不会骗人的!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话虽然如此但是,朕以为,这小子的心思很多,或许他有其他的想法也说不定。对了……”
“陛下以为?”
“会不会是他所说的文化入侵?”
戴胄很想白一眼李世民。
但还是忍住了。
“陛下,六皇子要用大唐文化入侵大唐吗?”
这话一出,李世民才发觉到自己错了。
于是,他又转了话题。
“那……里面有多少人?”
“朕的意思是可以容纳下多少人?”
“臣以为,三万人应该可以容纳得下吧。”
三万人吗?
那是不少啊。
三万人同时学习。
那可比一般大学的人数多得多了。
如果再挤一点呢?
或许五万甚至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十层楼,很高了。
占地更是达到500亩。
“这小子在这一方面上面,确实是有点才能在的!”
李世民说道。
接着,他又道:“还有一些问题,我不解的,你与朕说说……”
李世民接着又问了很多问题出来。
戴胄一一解答了。
李世民每听到一点,都要震惊许久。
一直到过了半个小时。
戴胄总算是忍不住了。
“陛下,不如随臣一同前往?去那里看看,或许陛下会有新的收获。或许陛下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
李世民知道再问下去,戴胄可能也不会知道太多了。
有些知识,不是戴胄能够知道的。
像是书本上的内容。
戴胄不可能知道。
因此,当戴胄提出了这个的时候。
李世民认同了。
“好!那你与朕一同前往看看!”
李世民说道。
“是!”
“对了,图书馆真的不休息吗?朕的意思是晚上不休息吗?”
“是的,陛下,一整晚!不熄灯!还有空调供应!但就是不能带吃的进去其中。”
“好,现在就出发!”
说罢,李世民要走。
但是戴胄却说:“陛下,这衣服……”
“是是是,朕倒也忘记了,衣服换一下!”
于是二人便换了衣服,出了宫。
此时外面的路灯早亮了起来。
街道上面,人来人往的。
第1553章 想不到要运用关系入图书馆
且说二人往着图书馆而去。
表面上看虽然他们是两个人,其实不然,已有大量护卫在暗中保护二人。
这一路走来,街道上是一片亮堂。一点都不像晚上!这在以前是不会有的。
眼前所见,那是处处都是人啊。
此时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路灯改变的大唐。
李世民也有很久没有晚上出来了。
上次出来的时候,还是酒吧刚兴起的时候,现在时间过了那么久,已有大量的变化。
人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李世民震惊之余,除了适应之外,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也是习惯了。
二人的出现也没有引起百姓们注意,因为大家已是习惯了人来人往。
也没有人特别关注两人的情况。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晚上出来玩的人!
也是因为白天太热,晚上刚好!
他们又走了十来分钟,李世民问:“戴胄,还要多久?”
戴胄直言:
“黄老爷,大概还有一会儿就到了,您看到了那一栋高楼没有。”
此时身边都是人。
戴胄还不敢直呼李世民为陛下。还是以老爷相称!李世民也是习惯了。
“是那一栋有通体为黄色的大楼吗?”
李世民抬起头,便看到了远处有一栋大楼,亮着黄光。
那是大量的灯打在楼体上的效果。
看起来是金碧辉煌。
其实它白天是白色的,格外耀眼!
同时,有人从他们身边走过。
“你们也要去图书馆吗?”
那人问。
戴胄回应说:“是!”
“那得快些了,听说现在图书馆的人太多了,再晚点就不让进了!”
什么?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
李世民大惊。
不带这样的吧?晚点就不让进了?不是说二十四小时都能进的吗?现在才是什么时候,就要不让进了。
李愔说话是不是跟放屁一样?一点都不守信!
但是事情却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因为那人说:
“是啊,这是盛唐集团所说的,因为人数太多了,快要超过最大承载力,这应该也是真的。所以说,你们快点吧,别太晚了,太晚了就进不了。”
如此说来,可谓是空前绝后啊。
想不到一个图书馆竟然能受到如此的欢迎。
第一天就有这么多人。
从侧面上看,是不是说人们对于知识上的渴求亦是十分的热烈的?
这点上,真的让人感觉到欣慰。
尤其是李世民,若是这般,大唐何愁不强?
这就是盛唐集团之过人之处。
他们知道大家想要什么。
想要知识。
这些东西也是李世民暂时不能给大家的。
但是李世民不能给大家,李愔却是可以给到位。
这就是李愔的强大之处。
也是让李世民追赶不上的存在。
“好了,你们快点吧,我就不奉陪了。告辞!”
说罢,那人便小跑着离开了。生怕赶不上!
他往着图书馆而去。
与之一起的,还有一些人们。
这些人应该都有着同一个目的。
那就是图书馆。
那么这个时候,戴胄看着李世民。
他想问问李世民。
跑还是不跑。
奈何李世民十分倔强。
“走!我们走!”
没有错,便是走,而非跑。
“还愣着干什么?快点走!”
李世民催促道。
戴胄无解,只能跟着他走在了后方。
且说二人一直往前走着,期间有许多人超过了二人。
他们是小跑着。
那人数也是相当的多啊。
而二人眼看着要到了,却是发现了在图书馆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
没有错,是排起了长队。
这一条队伍大概排了五百米左右。
而且队伍前进的速度还不快。
看样子要进去图书馆中需要一点时间。或许就要到三个小时以后了。
奈何李世民不想等了。
因为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会在这里等待太久的时间。
再说他是皇帝,一般都是只有人家等他的份,哪有他等人的道理?
于是,戴胄便走到了队伍前面。看看能不能碰碰运气,能不能直接进去其中!
只见得他与维持秩序的人聊了起来。
那人似乎认得戴胄。
并且,还有不少的百姓也认出了戴胄。
因为戴胄这一段时间为盛唐集团批了不少东西。
所以百姓们对于戴胄也算是十分的喜爱。
但戴胄提出要去图书馆查一些资料时。
竟然没有人反对。
而李世民在远处也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只知道戴胄与众人有说有笑。
随后,便朝着李世民招了招手。
李世民纳闷,但还是朝着他走了过去。
当他到达的时候,听得戴胄说:“杨兄,如此多谢你了!”
“说什么话呢!戴尚书,这次先生也邀请你来参加开馆大会,说明先生对你是十分肯定的,而且盛唐集团的一些文件都是需要你来批的,我知道,你到图书馆来,一定是要查明一些东西,所以你直管进去。”
而后,那人又对着身后的百姓问:“你们有意见吗?”
百姓们回复道:“没有意见,戴尚书为了盛唐集团做了这么多事,我们也是应该让他先进去的!”
“是啊,如果没有戴尚书这次的图书馆怕也是不能早日建成啊!”
“我们同意!”
……
越来越多的人说。
李世民在一边听了很不是滋味,敢情这些东西都不是自己点头的?如果自己没有点头,图书馆能造出来?
真提好笑。他们不是应该感谢自己吗?
可是话说回来,他心中更不好受。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要动用关系进入李愔的图书馆中。
这可真是搞笑啊。
但戴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他总不能不进去吧?
为了一探究竟,为了自己的疑惑。
一直到戴胄说:“有劳了!那我与我朋友先进去了!”
“请!”
那人直接做出了请的姿式。
于是,二人便进入了图书馆中。
当他们进入其中的时候,看到了眼前的一切,都震惊了。
可谓是人山人海啊。
一般这种时候,人这么多的时候,都会有杂音,像是市场一般。
可是在这里,竟然听不到一丝杂音。
也没有人喧哗。
百姓们的素质在这一刻展现了。
为的是给其他人以最好的阅读环境。
第1554章 改变认知的开始
且说戴胄与李世民两人来进入图书馆中。
看到了这里面的人数很多,但却是十分的安静。
这令得李世民有些震惊。
有些东西是要看自觉的,有些人自觉,有些人却是不自觉。
不过,对于读书人来讲,大家都是为了学习而来的,又不是买菜,并且他们都是讲道理的,所以自然素质都要高一些。
在这里面,人们打招呼的方式是行点头礼。碰到熟悉的人,点头礼是最好的选择。
二人走入其中的时候,像是入了迷宫之中。
但是依然是有人与他们行点头礼。
李世民明白得很,这是在给戴胄行礼的。
毕竟大家不认识他。
或者说自己乔装打扮得太成功了。
戴胄也没有失了礼,面带笑容分别以各位点点头。
如此,他们走入其中。
一直到他们到了一处人较少的地方。
这里设置了一个热水器,许多人在这里打水喝。
而且还有杯子等物,可以说是十分的贴心。
他们之所以在人少的地方是想商讨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办。
李世民先是说:“这要去哪里?哪里才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黄老爷,我寻思着,到天文区吧,那里有关于天的介绍,我们去看看吧?”
李世民认同。
“可是这里有十层,它在哪一层?你知道?”
戴胄道:“这一点别担心,您看!”
顺着他手指方向,李世民看到了在天井内的中间,有一个牌子,上面标示出了楼层图。
从一到十。
每一层都有标识。
如此一来,想要去看什么,直接通过这一层看便是可以。
“喔?”
李世民疑惑!
但还是要去看看。
于是二人便走向了导示牌边。
上面写着各个楼层的分布,
一层:哲学、政治
二层:军事、经济
三层:文化、科学
四层:教育、体育
五层:语言、文学
六层:艺术、历史
七层:地理、天文学
八层:生物科学、卫生
九层:农业科学、工业技术
十层:交通运输、环境科学
正好二十个类别。
而综合类的就在这天井之中。
每个分层里面还有更加细致的分类。
想不到,这么多分类中还有如此多小类!
整理的工作量一定不会少!
集团里面,真是人才辈出啊!
这一点,却是比朝廷要好!
现在朝廷的官员只知道处理自己分内的事情。
他们各自做各自的东西。
李世民想了很多。
思绪回来,他看到了他们要去的楼层,正在第七层。
这第七层有点高。
不知道有没有电梯,如果没有,是不是要爬楼梯?
“我们上去吧!”戴胄说道。
“这里没有电梯吗?”李世民问。
他看了看四周,并没有看到电梯的影子。
关于电梯的问题,李愔说过。
戴胄说:“人太多了,电梯没有装!走楼梯吧。”
动不动数万人在这里面,装个电梯,那每天都得超负荷运行。
对于电梯来说,那可是不行的,万一坏了。
有人被困其中,真的可不妙啊。
如此弊大于利,不如不装。
还省点事!
李世民对这一点,他完全不懂。
戴胄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他也不好说什么了。
“那成,我们走吧!”
他现在特别想要知道答案,所以无所谓了。
于是,二人便走向了楼梯的所在。
此时楼梯已经是满是人了。
连爬个楼梯都要排队了。
二人一直排着队,跟着上了楼梯,每一层都有巨大的楼层指示牌,如此一来,也不会让人错过楼层。
二层,三层,四层……
一直到了六层,人依然很多。
李世民在心中犯着嘀咕。
难道说人们都不在七层以下的楼层看书吗?
于是他看了边上,六层的人并不多。
接着,便到了七层。
七层的人依然不是很多。
看着楼梯上的人还在往上。
一直到了第九层的地方,人们往着第九层那里而去。
原来,大家都为了农业科学而去。还有工业技术,这两个科别,最受到人们的欢迎。
可能是能最快的得到收成的科别的吧。
为了赚到钱,人们都往这里来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对此,李世民也没有再多想什么。
而是将目光投入了第七层。
他要好好的研究一下,这天是何物。
可是当他转过头看向这里的时候,却是看到了大量的小孩子在那里看着书。
这些小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岁。
还有更小的,估计只在六七岁左右。
他们人手一本书,此时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
而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些大人们,他们正陪伴孩子看着书。
这令得李世民有些尴尬。
他轻轻的碰了碰戴胄。
“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戴胄觉得纳闷。
于是走向了楼层牌。
那里有分区。
“没有错,就是这一层,天文区在那一边!”
戴胄说,他指着孩子最多的地方。
这下子让李世民尴尬了。
敢情他要与这些孩子一起学习。
所幸,也有一些大人在这里看着书,否则他就要尴尬死了。
“黄老爷,我们过去看看吧,看看那里有什么书。”
都到这里了,没有停下来的可能了。
于是,二人便朝着天文共走了过去。
当他们到达的开文区的时候,便被眼前的东西都吸引了。
因这里有大量的模型。
放置的正是太阳系的模型。
一个巨大的圆盘之中放置着一个巨大的模型。
正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颜色各一,红的蓝色黄的,还有条纹的。
底下是一片蓝色的背景。
这一个巨大的模型,让李世民直接呆着看着,他没有移动半步。
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
目前的人们还不知道,他们所在的星球就叫地球,就在这八大行星之中。
也不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更不知道,月亮为什么会亮。
为什么会有潮汐。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对于天文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在他们认为,天是方的,地是圆的。
就算是李世民也这样。
他认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学说才是符合他的理解。
今天他的到来,将会是改变自己认知的开始。
第1555章 再次刷新李世民的认知
“戴胄,你说这是什么?”
李世民总归还是问道。
戴胄怎么知道?
而在这时,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打断了李世民的话语。
“欢迎来到盛唐图书馆天文学区!”
李世民转过头一看,并没有发现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在身边有几个音响一般的存在。
当人走到这里的时候,这里便会发出声音介绍这里的一切。
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这个在未来名称叫作多媒体!就差影像,但是模型却是可以代替影像,让人置身于其中,感觉格外的不一样!
如此一来,让人感觉到有些智能啊。就像是一个人站在你身边介绍着一切一般。
这个放在古代,简直就是神作。
那个声音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接着又说:
“您所在的位置是太阳系模型,太阳四周围绕着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们所在的位置叫做地球。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是八大行星之中,适合居住的星球。”
声音一边介绍着。
如此已经是刷新了李世民的认知。
原来是这样的啊!
这就是未知的世界吗?原来这么大!
他喃喃道:“我们住在地球上面?那地是圆的?天呢?也是圆的吗?”
此时地球的模型亮了起来,竟然这么小!这个……
这个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他以前是那么无知啊!
但是话说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有没有根据?一切未知!
那个声音并未停止,而是接着说:“地球表面的大约三成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七成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体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地球的大部分极地地区都被冰覆盖。”
这些知识强行灌入李世民的脑袋里面,每一个字都是让人震惊的。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
这又是什么东西?什么是氮氧?那是怎么样的存在?
声音不停,接着说:
“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而月球就是我们所说的月亮,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稳定地球在其轴上的方向,并逐渐减慢其自转速度。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当背对太阳便是黑夜,正对太阳就是白天!”
此时比地球更小的一个球体亮了起来。
这个就是月球吧?
潮汐竟然是月球影响的。
李世民整个人都要痴呆了。
一种他自己完全不能理解的知识直接被摆在他的眼前。
“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而这些大气层,在地球上的人们看来,就是为天的开始!在这里看到的星星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星球。”
天上星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星球。
这又触及到了李世民的知识盲点。
原来如此。
在古代,曾经以为星星就是神灵眼睛!或者是人死后变成星星。
而或者就是天上神仙的化身什么的。
像是文曲星,便是北斗七星之一。也是神仙的星星,还有其他六星亦是如此。
因为古代不能上天,对于地球与星星的理解都停留在自我认知的程度上面。
可是,在未来,有了一些高科技的器材之后,才知道,原来有地球,有太阳,还有其他星星。
还有银河系……
等等这一切东西。
李世民呆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戴胄更也是震惊到不行。
过了许久之后,那声音停了下来。
李世民才喃喃道:“这是真的吗?这有依据吗?”
是啊,仅凭这些东西,就想要说服他,明显是不可能的。
“我们何不去看看书?或许书籍里面有关于这些东西的介绍:”
戴胄提议说。
于是二人便走向了书架。
他们一离开,那个声音又说:“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这……这也太智能了!
两人没有理会,而是看向书架。
这里有很多书。
一排一排的书放置到书架上面。
这些书架高近三米。
竟然是用钢材所造,那可谓是十分坚固。
边上还有可移动的楼梯,供人上下。
他们走到了书架边。
看到了大量的书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而当他们正在看书的时候,边上传来了一阵小小的对话声音。
“真想不到地竟然是圆的!”
“怎么说?”
“这上面说的与我的经历完全一致,我以前竟然没有发现。”
“夜间在海上航行,熟悉的星星将会逐渐消失,又出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星星,也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因为如果地球是个平面,无论在哪个位置,能看到的星星都应该是相同的。”
“确实有道理。如果是圆的,第二天,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方的话,无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
“是的,如此还证明了一点,月亮与太阳可以同时存在,像是白天有月亮又有太阳一般,看着这图示,就可以明白了这一切。”
太阳月亮同时出现的现象叫做:日月同辉。
这种现象是天空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
日月同辉天象被肉眼直接观测到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在秋季天空晴朗、能见度好的月份的农历廿一至廿三,才可以在大白天看到。
李世民还没有看书,就被如此佐证给震惊到了。
同时心中大为惊叹,原来李愔研究得这么深了。
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没有研究过的。
原来盛唐集团所做的一切,不止于是经济上的事。
还有关于知识上面的深耕也让人感觉到震撼。
此时的李世民依然在仔细的听着二人的对话。
可是这个时候,两人的对话停了下来。
当李世民不解于此的时候,有人走了过来。
是一个穿着正装的老人。
第1556章 打消疑虑
“请你们安静,不要打扰到别人看书!”
有一个戴着袖章的老人走了过来。
袖章上写着的是志愿者三个字。
那二人便十分不好意思的小声音道歉了。
而后,那个志愿者才离开。
李世民轻声问:“这是?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吗?”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就算他是皇帝,也不敢太过于大声说话。不然被人提醒,那可不妙。
戴胄道:“不是的,这些人是自发组织维护图书馆事务的人。不是集团的人!”
对于戴胄的话,李世民表示不可思议。
“那么他们可有钱?我是指,可有收入?从集团那里取得钱财?”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毕竟人都是逐利的,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做?
“没有,这些人都是自愿的,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过来的,您看,他们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这些人一多半都是闲在家中没有事干,他们也想为盛唐集团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让自己的未来更有意义!”
李世民却是不敢相信。
自愿的?感觉不可能啊!
“那盛唐集团可有什么东西给他们?”
“没有,但我相信,先生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如果他们之中有些孩子要上学,有些青年人要找工作,或许会优先被盛唐集团入选吧。但是也只是优先,不是直接录取!”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拿到钱还要好的好处。
因为盛唐集团可是所有人都挤破了脑袋都要进去的存在。
这样子等于打开了进入集团的大门,至于能不能进去,就看实力了,没有实力的人,一样进不去!
大家都想到集团,相对应的进入其他地方的人就少了。
“若是这样的话,那以后朝廷遴选官员会不会越来越少?大家都来集团好了,还当什么官?”
这是李世民担心的事。
戴胄却让他不要担心。因为没有必要!
为什么?
因为他说:“黄老爷,关于这一点,您想得太多了!”
“怎么说?”李世民疑惑了。
此时周围的人们听着两人的对话,感觉到有些奇怪。
这个时候不看书,讨论起朝廷的事?而且感觉他们管着朝廷一般!
真是有意思的两个人。
戴胄这才说:“有些人迷恋权力,有些人喜爱财富。只要他们的初心不变,为的是大唐的百姓,那就是朝廷要的人,只要能为大唐做出贡献,朝廷自然也是来者不拒!您说是不是?”
“有道理。”李世民被说服了。
“那我们还接着看吗?”戴胄问。
他寻思着,那么李世民估计也相信了地球都是圆的学说了吧。
可以说,关于天文学的内容,着实让李世民有些担忧。
为什么?
还是因为在他心中有倚靠缺失。
毕竟当上皇帝,最喜欢在外人提及,自己就是天子。
天选之子。
可是天竟然是一层大气层。
想到这时,那天子又有什么用呢?
又不是神仙,又没有特别的感觉。
因为科学也让得他们的信仰变得脆弱不堪。
但是若不接受这些知识,大唐怎么能变强?
怎么能变得更加强大?
可以说很难。
毕竟只有科技才是有力的武器。
盛唐集团已经替他证明了这一切。
接着,李世民并没有回复戴胄,而是走到书架边上。
拿起了一本书。
“天文学是什么!”
李世民喃喃道。
而后翻开了第一页。
上面写着一些介绍。
天文学科主要分为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侧重于利用物理、数学(力学)知识来研究宇宙中的天体和发展天文观测技术。该专业在科学方面,注重研究丰富人类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影响人类的世界观。在应用方面,该专业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也有重要的作用。
这里提及了两个领域。
“什么是通信导航,什么是航空航天?”
他道。
而戴胄知道一二。
“通信,估计就是电话之类的东西,未来盛唐集团可能会对电话进行更为高深的运用。”
是的,未来的电话是可以导航的。
而且还有专门导航器。
装到船上,车上,飞机上,甚至运用到导弹技术上面。
导航影响着生活,科技,军事等许多方面。
“那航天是何物?”
李世民又问。
“陛下可知航海?”
“知!这两个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李世民反问!
联系没有,但是有相同的行为。
“那航天就是将对象改变,变海为天!这样说,您可明白?”
李世民一听一惊。
“我明白了,之前七子在说的事,悬停于空中的东西,就是航天之用?”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记性还是很好的,竟然能够知道这一点。也是因为当时那个东西让他记忆深刻。
这令得戴胄有些佩服。
若是其他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东西?
“或许就是吧。我记得先生有说过,要征服天空!”
“征服天空?”
“便是!”
“不妙!”
“为什么?”
戴胄问。
他不解,李世民为什么说不妙。
“若是天空被征服了,那我们又左右不了天空,当如何?”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在害怕,如果李愔在天空上面有什么成就,反过来对自己不利,那么他可怎么办?
他守着一片陆地,等待着李愔的征服吗?
此时的他对于海陆军的重视也是空前绝后。
曾经也没手下坐着热气球控制领空,对外邦人进行打击。
如果李愔占据了空,那么他的陆地还有什么用?
“黄老爷您又想多了,天空再强,不是也要依靠陆地吗?没有东西可以一直停留在空中的。他们需要补给。而且百姓们热爱先生的一点就是为百姓,而非治百姓。若是他反其道而行,那么有多少人支持他?这一点,您与之有着很大的区别。”
戴胄这么说,才打消了李世民的一些疑虑。
两人的对话很奇特,让在左右的人有些惊讶!
但是两个人的声音不小,一些想要安静看书的人直接离开。还有人小步离开。去找志愿者出来制止他们。
第1557章 无力反驳
“待朕再细细看看!”
李世民说道。
于是,便翻开了书看了起来。
不想,这一看,直接被书中的知识给吸引了。
他越看越是起劲。
三个小时,六个小时。
他依然没有停止的意思,看来这次是来对了。
一直到了凌晨三点多的时候,他依然还在书架边上翻着书在看。
此时身边的小孩子已经没有了。
他们都回去睡了。
而图书馆的管理员们却还在巡逻着。
整个图书馆还是很安静。
只不过人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夜读。
有些人甚至在这里打起了地铺。
他们将做短暂的休息,然后再起来读书!
如此免费的事情,大家喜爱的很。
相比于十年寒窗苦读,在这里看书,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除了要填饱肚子子外,这些人甚至可以一天都在这里看书。
知识太过于丰富了,让大家是爱不释手啊。
李世民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假以时日,整个大唐一定会更加强大。
此时的他还萌生了一个想法。
于是与身边的戴胄道:“戴胄,这图书馆一座还不够,还有很多人不能进来,看不到书,我以为可以再造几座!以满足百姓的读书生活!”
此时没有多少人,也没有人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否则他们会被当成疯子。
而当他话说完的时候,却是不见戴胄回应。
他这才发现,戴胄早就睡着了。
原来时间不早了。
他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时钟,凌晨三点多了。
这个时候,人是最困的时候,极容易入睡。
而戴胄又跑了一天,不小心就睡着。
于是,他拍了一下戴胄的肩膀。
戴胄惊醒。
“黄老爷怎么了?怎么了?”
李世民没好气的又问:
“我说,再多造几座图书馆,你觉得如何?”
“这个要看先生的意思,毕竟这些东西都要盛唐集团出资,而且书籍上面也需要他们的支持,否则朝廷怕是造不出来,也没有那么多书。”
“我们送地给他们还不行?”
李愔需要什么,李世民都会给,特别是土地的事,他什么没有,土地最多,如果可以,他甚至可以卖地给李愔,卖的是那种长久所有权,土地归属于李愔的那种!
“这个真不好讲,我们站在先生的角度想问题,会更好想!会知道这个问题很难!”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也是。
如果是自己的话,就算送地给自己,他也不会去造。
毕竟这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
还有付出大量的资金。每一天图书馆需要投入的钱也不少。
“这个,你来谈吧,看他们需要什么,我们给他们方便便是。”
李世民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也明白,除了大学之外,图书馆可能是让大唐百姓学生知识最快的场合了。
“是,明天我去找他聊聊!”
戴胄只得接下来。
接着,他又说:“黄老爷,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是否回去……”
他们都在这里呆了快十二个小时了。
可是李世民还是很清醒。
“不,再等等,反正都要天亮了,天亮之后,我们再回去,正好早朝之时,我有事要宣布。”
“啊?”
戴胄后悔了,早知道就不要让李世民来这里了。
现在倒好,本以为是可以解决李世民的问题。
现在问题是解决了,却把自己搭进去了。
“啊什么?快些找书给我看,接下来几天,我要在这里好好看看书!”
李世民又说。
戴胄不得不行动起来。
“是!”
而后,他便一本书一本书的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则是看得有滋有味。
戴胄却是五味杂陈。
……
且说二人一年看到了六点多的时候,李世民才不舍的将书给合上。
并且感叹说:“这看起书来,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不知不觉过了十六小时了。”
戴胄在一边叹了一口气。
总算是看完了。
如果让他再陪李世民的话,他可不干。
再强的身体也抵不过这么造啊。
可是看李世民却是一点事都没有。
只见得他起了身,往门外而去。
戴胄只能跟了上来。
他们下楼之时,这里已经又有了满当当的人了。
还有人在门外排着队想进来。
看样子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还是十分强烈的。
这让李世民更加想实行下一步计划。
于是,他便走到了前头,戴胄跟在后方。
两人很快就到了大明宫中。
李世民也没有任何的休息,直接上了朝。
当上朝之后,文武百官分左右而列。
他清了清喉咙。
“昨天,长安新起了一座图书馆,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这话一出,房玄龄先道:“是,臣有听说,听说图书馆在民间得到了百姓们的极度喜爱。”
“是啊,大唐百姓还是十分热爱学习的!”
“图书馆又将是盛唐集团改变大唐的另一举措……”
……
文武百官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听了之后很满意。
“很好,你们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十分敏锐。这一点让朕欣慰不已!”
李世民如此说道。
可是越是这个时候,大家越是觉得,这其中必有妖。
是什么妖,大家并不知道。
紧接着,李世民话锋一转。
“朕觉得图书馆是提升学识的一大好去处,所以往后,你们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看一本书。并且写出心得交给朕,朕月初会看!”
李世民这么一说,大家心中一咯噔。
如果说他将看书也当作考核的一种形式,那这就没有意思了。
知识不是应该自己去追求吗?
怎么就变成了任务,这不对啊。
不等大家说什么。
李世民又说:“朕昨天在图书馆之中呆了一晚,从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朕的时间有限,所以朕希望你们代替朕学习。一方面,大家长了见识,而另一方面,朕也可以从中学习得一些东西。”
这么说,所有人竟然无力反驳。
戴胄这才意识到李世民的强大。
让文武百官代替他学习。
这个点子极好啊。
而后李世民又交代了一些话。
接着,便宣传退朝。
李世民则是去休息了。
这一个晚上没有睡觉,说真的,他也受不了。
第1558章 所有人都要成长
当李世民下了令之后,文武百官便是挤破了脑袋都要入图书馆中。谁也不愿意落后。
有许多人还利用了关系进入其中。
还有一些人是李愔的人,他们很容易就进入图书馆中!
其实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就接受了大量的知识。来图书馆只不过是迎合李世民的命令罢了。
可是还有一些人没有关系的,就要老实的排着队。
等到他们进入其中的时候,估计都要傍晚了。
可是李世民说了,他们再晚也得等。
并且这些人也做好了今天在图书馆中过夜的打算。
关于图书馆今天的一些情况,也被朱山送到了李愔那里。
李愔这时正在办公室内处理着文件。
那朱山一来便道:“先生,这是昨天关于图书馆的流量的统计,您看一下!”
第一天的流量统计。
它能够很好的反应出人们对于那一类知识的喜爱,以后作为参考,增加这类书籍,或者扩大书的分布。
整个图书馆是灵活的,可以灵活安排。
李愔看了看。
上面写满了数字。
从一到十占比不一样。
结果也让李愔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他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结果!
每层的结果如下:
一层:哲学、政治与综合图书,占比7%
二层:军事、经济,占比9%
三层:文化、科学,占比8%
四层:教育、体育,占比7%
五层:语言、文学,占比7%
六层:艺术、历史,占比6%
七层:地理、天文学,占比10%
八层:生物科学、卫生,占比9%
九层:农业科学、工业技术,占比28%
十层: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占比9%
李愔看了看。
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农业科学这一层占比竟然到达28%
有近三成的人关心这个。
民以食为天,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天文学竟然也占了10%,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但若是他知道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大人带着小孩子来的,那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但凡是有小孩子要来的,大人一定会跟着。
从这一份报表他看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以及未来改变的方向!
李愔在看着这一份报表。
他看得很仔细,里面还有每个时间段的人流量,其中下午三点进来的人数最多。
但是这个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每一天都不大一样!
朱山却道:“先生,我看第九层的人十分多,不如将第九层的书放到第一层?如此一来,也省得让这些人爬那么高。”
他说得十分有道理。
但是李愔却是不认同。
“就按这个吧。”
“可是,先生……”
“现在第一层承受的压力太大了,而且图书馆现在的人数还不是最多的。如果将最多人放到一层,那么只会更加拥挤。”
朱山哑然。
是的,就是这样的。
原来是他思考不够啊。
“是,先生,这是我思考不够完全!”
还是李愔想得周到。
李愔不说话。
朱山又说:“还有两件事。”
“什么?”
“昨天陛下与戴尚书二人在图书馆中呆到了天亮!”
李愔放下了报表。
“喔?”
他觉得有点意思。
想不到李世民竟然在自己的图书馆中呆了一天。
这就有点意思了。
“然后呢?他怎么了?真的是看了一天的书吗?”
“是,陛下他们在天文学的地方停了一天的时间,一直到今天六点才回去。”
“这家伙。有点意思。”
李世民干了什么,李愔都是知道的。
若是让李世民知道这些,非得气晕过去不可。
“是,这也让我十分震惊。想不到他们竟然会来我们图书馆中。”
“不管他了,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还有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就在刚刚,朝廷内的官员都到了图书馆,他们进入图书馆之中学习了。”
当李愔听到这些的时候,他顿时明白了。
“这家伙看样子是要提高官员的能力。有趣!有意思。”
“先生,是什么意思?能否告诉我?”
“皇帝想要提升官员的能力,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提升,所以就让他们到我们的图书馆中,这样说,你可明白?”
“陛下想得可真正确,让官员来图书馆中是最好的选择呢!”
“我们可不能输!”李愔突然说。
“啊?”
“传我的命令!”
“是!”
“要求集团内的所有人,每年至少要读五本书,并且让他们写出读后感,这些作为评定他们来年职位的另一个考核标准!”
“是!明白。”
朱山应说,集团可不能闭门造车。
他们也要成长。
自己都有图书馆,要懂得利用起来。
对此,李愔可是十分擅长的。
他都可以预见未来集团将会再次成长。
“先生,可还有其他事?”
“有,还要鼓励专业人员写书!并且让人专门审核,如果能达到印刷标准的,可以为他们出书,出的书所得利益扣掉成本,与所得税之后,其他的费用都给他们!”
李愔说。
这是在鼓励自己人写书。
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奉献出来。
而他们能得到的,自然也是财富。
可以说,李愔这个方法十分有用。
而且这些人因为背靠着集团,他们能有着得天独厚的支持。
只要他们能写出来,过了审,那么等着他们的就将是数钱了。
盛唐集团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就怕大家没有能力得到。
而不怕大家拿!
“先生,我们集团不多拿一点,五五分也好啊!”
“分那么点钱有用?那样只会压抑所有人的创作。所以,全部给他们!”李愔觉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为了眼前的利益,他能得到多少?
他要的是让所有人都成长。那才是最重要的。
当成长的人多了,那么以后,他要招人,是不是更加简单了。
让这些人产生反应。
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想要的知识。
那不是更妙。
“先生所言极是!那先生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没有了,好好的监视一下皇帝,看看他接下来要怎么做?”
“明白!”
“那我先下去了!”
“辛苦了!”
“不辛苦!”
朱山这便退了出去。
第1559章 摆了盛唐集团一道?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入了秋。
大唐依然安定。
可是外国却是不安定,像是天竺,此时正处于内战之中。为了王位打的是不可开交!
其中以李承乾为首的变革派独统天竺九成土地。
而保守派尸罗逸多,手持着大量的利益集团,与李承乾所代表的农民阶级进行斗争。
一开始,尸罗逸多还能坚持,可是王公贵族钱多,体能却是不能跟上。
加上大量的农奴起义反抗,他们能用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小了。
用不了多久,天竺怕是要覆灭了。要姓李了!
尸罗逸多将会成为历史。
而关于李承乾的进度,李世民也知道了很多。
虽然情报有些滞后,但是总比没有的好!
他让人密切的关注着李承乾的举动。每一段时间就将情报送到长安中!
他也有了心理准备。
只要李承乾敢与吐蕃人联合,那么李世民可能会出手制止李承乾。甚至杀了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会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为了大唐的安全。
特别是边疆的安全关系到了大唐内部是不是安全!
这日,李世民正听着底下的人汇报,汇报着关于关内关外的事。
先是李承乾的事。
他听了之后。
颇为感慨。
“这小子,真的让朕想不到啊,想不到他竟然能有如此魄力,果然还是出自于帝王之家,有帝王之风!但是!这小子若是敢做出不利大唐的事,就算举大唐之力,朕也要将其灭杀!”
李世民十分坚定。
说着这些话一点都没有疑惑。
他接着说:“放出消息,让天下知道,若是他敢对大唐有二心,朕虽远必诛!”
这是做给李承乾看的,只要他敢那么干,李世民一定会去杀了他的。
话说回来,相比于李承乾,李愔显然再加顺应自己的内心。
因为他只发展着大唐的经济。
对于权力他是一点都不敢想。
但是,李世民对于李愔的了解还是小了。
李愔要做的权,可不止于大唐的领土。
就算是现在大唐的国土面积,也只占世界面积的6%不到。
外面的世界更美好。
若是可以,他想要这百分百。不要百分之六!
“是!”
有人应道,这便去处理事情。
李世民又道:“大家还有其他事吗?若是没有的话,退朝!”
近来一段时间,李世民上朝的效率很高,也是因为李愔的影响,上次他算是见识过李愔处理事情的速度,他结合了自己的方式,效率竟然提升百分之三十!如此一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
“陛下臣这里有事!”
李世民一见,是戴胄。
“戴胄,你有什么事?”
“关于最近新入长安的外邦人!”
“喔?你说说。”
“是!”
接着戴胄又说:“最近有零星的外邦人入长安,其中有偷渡过来的高句丽人、百济人还有新罗人。还有少量的吐蕃人也在其列,这些人都是聪明的人,都有一技之长。经了解,他们被收音机内的内容吸引了,而进入大唐之中。”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震惊了。
有些人不了解收音机的,还有一些人对收音机进行了质疑的。
他们觉得一个收音机怎么可能让这些人投诚大唐?
那简直就是天方之谈。
可是,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因为这才过了多久啊。
就有这么多人进入大唐长安。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进到了大唐的其他地方了。
这很重要。
那也说明了李愔的收音机起了效果。
“这是好事!”
李世民说。
“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让臣头大!”
戴胄回应说。
“什么事?”
如此好事,怎么会让戴胄头大呢?
戴胄主管户部,管理着户籍什么的。
这些人入了长安城中,将会是成为一个不定时炸弹,因为他们没有户籍。
对于管理来说,十分不便。
之前户籍一点都不适用于外邦人。
所以,戴胄才会头痛。
因此,他才想到问李世民。
希望李世民可以给他一个答案。
对此,李世民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盛唐集团搞出这样的事来,一定是有目的性的,朕听你说过,他们想要的是对于盛唐集团有用之人,所以,朕觉得可以由他们论定!”
李世民这么做,怕是要将责任推给盛唐集团。
戴胄不解。
“陛下的意思是?”
“凡是入长安外邦人者,若要取得户籍,以半年为限,若是在半年内能进入盛唐集团工作者,便给他户籍,其亲人可以携带三人为上限!若是不能,直接驱逐出大唐!”
李世民这么一说,
简直是不太精明了。
因为什么?
他这么做,相当是于让盛唐集团来检验这些人。
同时,在外人看来,他又像是帮着盛唐集团的忙。
而对于大唐的治安又是一项好的作用。
只要出了问题,那么盛唐集团一定是第一责任人。
治不好这些人,就治盛唐集团。
可以说,李世民这么做是一举多得啊。
真是一个精明的皇帝啊。
当他说完之后,戴胄惊呼:“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齐呼:“陛下英明!”
这次李世民是真的英明了。
他们可没有拍马屁。
李世民笑了。
如此算是利用了盛唐集团。
往时,都被盛唐集团给利用。
今天总算是利用他们一次了。
哪里知道,他这么做,对于盛唐集团的利是大于弊的。
这等于在给盛唐集团加人才。
李世民十分得意。
“那么这一件事就这么处理了!”
“是!臣明白!”戴胄说。
“好,可还有其他事?”
李世民又问。
底下一片安静。
他接着又说:“若是无其他事,今天早朝便到此为此!”
“是!”
文武百官齐呼。
“退朝!”
有太监道。
可这时李世民却道:“段纶与戴胄你们二人留下来一下!其他人退下!”
“是!”
二人呆站在那里,不知所以。
为什么李世民单独让二人留下。
一直到所有人退出去,两人这才走到李世民跟前。
“陛下,这……”
段纶先问。
李世民开口了。
第1560章 朝廷不作为
“你二人一会儿随朕前往图书馆!”
李世民说道。
二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可是他们依然没有任何开心的迹象。
特别是戴胄,这一段时间,他陪着李世民前往图书馆的次数不小于十次。
每一次都要到很晚才能回家。
每次都是废寝忘食,这谁受得了啊?!为什么是他?
有时候,他看得爽了,还会直接通宵看,甚至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去!。
就算是年轻人也受不了啊。
况且,他们第二天还要做事。
不像李世民累了可以睡懒觉。
想什么时候上朝,便是什么时候上朝。
说到次数,段纶会少一点,仅有五次。倒也是不少了。
或许是因为两人说的话李世民爱听。
所以,这几次,他都要带着二人前往。
二人不敢说不,直接应了是。
……
大概过了半小时之后,三人乔装打扮了一下,便打了车出门了。
因为电话太方便了,所以他们出行,基本是先打电话打车。
并且,打车也成为长安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了。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车里,呈现出来另外一种繁荣!
三人上了车,车子启动了。
车内的司机十分有礼貌的说:“很高兴为你们服务,请系好安全带,我们即将出发前往图书馆!”
随后车子动了。
往着图书馆而去。
三人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当车子行驶一会儿之后。
车内响起了收音机的声音。
“临时播报,盛唐图书馆四处大堵车。请过往司机注意安全!提前绕道而行!避免浪费时间!谢谢合作!”
那司机一听,便有些恼火了。
他说道:
“又堵车。真令人愤怒!客人们,你们到达时间可能会在二十分钟后!还请见谅!”
三人听着司机要发牢骚。但还是不忘记说出预计到达的时间。
因为堵车,大家也都不愿意啊。
李世民问:“图书馆怎么会堵车?是今天才会这样吗?”
这一问,让司机来了劲。
“几天前这这样了,因为图书馆人多!车子也多,所以会堵车!其实我刚开始接到单也不想拉的,因为那里经济堵车!车子多,人也多,而且马路太小了!”
他越说,越气。速度越是提了一些!
“盛唐集团出了车,可是却是没有人出来管理一下车流。”
李世民问:“盛唐集团不管吗?为什么不管?”
显然他将这一件事当成了集团的事!
这种想法是错的!
司机却道:“盛唐集团没有管理权啊!他们只是经商的,又不是当官的!为什么要管?管了有人会听吗?
如果他们管了,那么一定会让有心之人利用,从而让盛唐集团很难做。而且这些事本来就是朝廷来的,可是朝廷却是不作为。啥都不管!
就拿马路来说,盛唐集团弄了这么大的图书馆,为了百姓的知识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但是车道却还是两道的,现在长安的车那么多,两道车怎么够?而且许多人根本就是抢时间,为了多跑一点,因此,谁也不让谁,就造成了拥堵。”
司机似乎是深受其害。
李世民三人如果没有坐车,怕是不知道这里面的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段纶,似乎在说,你小子身为工部尚书怎么不想着去造路?
将盛唐集团的路给拓宽,现在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了。
应该当何罪?
段纶却是一肚子的委屈。
这事,不是他提就可以了。
还要上面的审批啊。
现在朝廷没有太多钱投入这里啊!近几年来基础建设很多!如果不是李愔的话,长安还不是这样的。许多马路还不会出现!他表示,工部尚书很难!
而且就算路宽了,大家不让路的毛病没有人管的话,那么结果还是一样的。
再宽的路都会堵不是?
真的需要朝廷出手才是!
可是怎么管理?又是一个问题!非常严肃的问题!管理得不好还会让人怨恨!
但这事,他也不敢说,至少在这里不能说。
李世民又问:“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做?”
司机却是有些警惕。
他没有直接回复他的话。
而是反其道而行。
“这事,还得问盛唐集团,问问先生的意见,我想他一定有办法的!而且这办法还是最好的,不是朝廷可以想出来的!”
这话说了让李世民十分不好受。
这是在说朝廷无能吗?
事实上,是比李愔差一点。
司机又说:“工部的那些人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看着交通这么拥堵,就应该早点去找先生解决,再等下去就晚了。”
说得段纶是无地自容。
他怎么也想不到,坐一次车,还要让要数落。
关键自己还不能反驳。
戴胄与段纶关系不错。
于是试图着说点什么。
“或许是朝廷已经开始处理了,也说不定。”
“不!朝廷没有,我有亲人在盛唐集团之中,他每天要经手的可都是朝廷进入盛唐集团的一些案子,虽然说是关于盛唐集团的,但无非就是拿盛唐集团的钱。干实事的却是没有多少!”
李世民一听,都不想在这车里坐了。
可是此去若是走路怕是要半小时。
他不想走才打的车。
坐在车里舒服些。
为什么要走路。
于是他道:“看样子,朝廷要做的事还很多!”
“那可不是!朝廷现在做的事远远不够!你们想啊,如果交通畅通了,那对于长安来说,是不是利好,大量的货物可以运入运出,经济将得到发展,我们作为运输的都知道的道理,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吧?”
“那会不会是图书馆的人多?”戴胄又道。
“人多不是更好吗?人多不是借口,如果人多都能让交通解决了,那不是更加证明朝廷的英明吗?”司机反问。
这让三人是无言以对。
同时大家看到了眼前停满了车子。
而在不远处,就是图书馆。
大量的车子堵在了这里。
这里十分吵。
因为所有人都很着急。
不断的狂按喇叭。
让这四周的百姓们苦不堪言啊。
李世民叹叹气。
这一叹气,让戴胄与段纶两人发觉到事情不妙。
“请你们耐心等待!”司机又说。
都要到了,还耐心什么。
李世民接着开口了。
第1561章 督促段纶办理
“我们下车!”
李世民说道。
司机却说:“很快了,再等一会儿就到了!”
“下车!”
李世民不容分说,似乎是生气了,他直接开了车门,就走了下去。
戴胄与段纶二人也跟着下去。
令得司机在那里凌乱。
他不明白,这三人为什么突然生气了。
但是开车久了,什么妖魔鬼怪都会碰到,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至少车费,早在叫车的时候,就已经付过了,所以,司机一点都不担心这点。
既然他们这样,那自己也不说什么了。
而是打开了车门,让三个人下了车!
而他接着就开着车离开了这里。
车子调转了方向,没有往着图书馆,因为那里太过拥堵了,如此一去,恐怕是要浪费时间。
至于李世民脸色变得十分阴冷。
他走到了前头。
戴胄与段纶二人发觉不妙。
想说什么,却是不敢说。
一直到李世民停了下来。
他忍不住了。
“段纶,这事你看看,办成这样!这司机所说的,定是百姓们心中所想的,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了!?你们这些人办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看着身边人来人往,李世民直接压低了声音。
可不能让人知道他的身份啊。
但却令得二人心惊胆战。
特别是段纶。
这事与他脱不了干系。和工部脱不了干系。
这关于道路的一切事情就是工部应该做的。
可是他却没有做好,怎么能让人放心接下来他会做好其他事情呢?
戴胄也是不敢说什么,因为他明白,自己一旦参与讨论,李世民会连他一起骂。
他太了解李世民了。
只要有人与之有不同意见,他一定会让他们知道,与自己意见相悖者,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当官越久,越是明白这些事。
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平步青云?
可二人越是不说话,李世民越是生气。
看着眼前杂乱无章的交通。
他越是生气。
“你们怎么不说话?哑巴了吗?”
李世民反问。
二人心惊胆战的。
段纶这才说道:“黄老爷,不如我们到图书馆上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他的声音很小,小到连自己都要听不到了,但李世民却是听得真切。
他这么说,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图书馆中囊括着方方面面,那么多书籍,他们想要的东西在里面一定是有的。
戴胄突然想起。
“在十层有一个类别,是为交通运输的书,在上面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李世民不说话。
其实这些本来就是他们要想办法的,而不是他来督促二人想。
“我不管你们怎么办,反正这事,月底之前一定要处理好,否则你们知道结果怎么样!”
李世民说完之后,便往着图书馆而去。
留下二人相视。
接着又是叹气。
他们此时大概后悔为什么要与李世民来这里呢。
早知道就说自己有事。
说自己生病不能来。
如果他们不是坐车,而且骑马,或者走路。
也不会有今天的事啊。
一切真的是让人始料不及啊!
“走吧!”段纶先是反应过来。
“请!”
于是二人便往着图书馆而去。
今天的图书馆依然是有很多人。
感觉每一次过来都是这样的。
他们跟着李世民的脚步上了楼。
可是李世民却在二层停了下来。
他们定晴一看,原来这里是军事与经济的专区。
不必说,李世民想从这里学习到一些东西。
总不能一直学习天文知识吧?作为皇帝,应该学点对于统治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去看这些常识!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边上有许多双眼睛正在看着三人。
他们蠢蠢欲动。
却又不敢行动。
李世民也察觉到了这些目光。
他也装作不认识这些人。
因为他们正是朝廷的官员。大家发现了三个人的到来!
每一个人都是乔装打扮过的,不敢过于声张的来到了二层的地方。
李世民对此十分满意。
因为经济是一个大国重中之重的东西。
经济好了,国家自然也会强大。
所以,大家都选择了这个类别进行学习。
最后,这些人纷纷与李世民行了个点头礼,便低头接着看书。
李世民也不理会这些人。
只是往着经济区走了过去。
那里罗列着大量的书籍。
而当他到达的时候,却是看到有两人在搬书,他们在搬着大量的书放到书架上。
这时其中一人说:“想不到才过几天,就又有几百本关于经济的书出品,先生出书的速度可真快!”
几天几百本?如此速度让人恐惧啊!
“那可不是,现在集团内写书的人很多,他们都是知名的存在,这些人每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本书印刷,而且他们也准备了很久了。”
原来是这样啊!他们不说,李世民以为还是李愔写的!
话说回来,他看过书籍署名,有些名字很奇特,但就是没有一本是李愔的。
“真羡慕这些会写书的,出售的书,每一本他们可以得到八成以上的收入。”
“不用羡慕他们,人家是靠脑袋吃饭的。如果哪一天,我们整理图书馆,也弄个什么学说来,那指不定也能像他们一样!”
“也对,那我们得好好学习才是!”
“是,这是一个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好了,其他层还有一些书人上架,我们得快点,不然今天干不完了!”
“好,我们走吧!”
二人的对话,着实让李世民震惊不已。
从他们的对话之中,他知道了一些事。
第一,书本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之中。
第二,图书馆也卖书,只要你喜欢的,你也可以买走,回去读。
而这些卖出去的书本收入,有八成是要给作者的。如此一来,那些人是争着写书啊。
那可真是一个巨大的情报啊。
这事,恐怕也只有李愔可以想得出来了。
随着二人的离开,段纶两人走了过来。
与李世民说:“黄老爷,我们先上十层!您在这里看书吧?”
李世民挥挥手。
并未说太多话。
二人便上了十层去寻找关于交通运输的书籍了。
第1562章 上五休二
时间飞速的过着。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
段纶与戴胄两人在十层看了很久的书,却是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书。
而或者是能找着方法,却是没有办法实现。
所以,两人商量着,要不去找李世民问看看,和他说寻找外援!。
既然这里找不着答案,那么就去找李愔看看?
于是二人达成了共识。
便下到了二层的地方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此时正在看着有关于军事的书。
是的,军事!不是经济了,天知道他在这里看了多少书。
此时他已经被这里面的知识级吸引了。
“黄老爷!”段纶凑了过去。小声叫道!
“嗯?”李世民的目光没有移开书半点。而是随便回复了一句。
“我们来了!”
“嗯!怎么了?”
李世民的依然还在看着书。
戴胄这时说:“我们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解决之道,所以我们想……”
戴胄话说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出来。
李世民抬起头。
显然,他被戴胄给急得。
“想干什么?说!”
同时好奇,这里面这么多书,竟然没有一本是有解决之道的?
“还是让段纶来说吧!”
戴胄说。
这事毕竟还是段纶的事。
交通道路都属于工部来管的。
所以,段纶来说最合适了。
“我们想去找先生,您看……”
是的,他想找李愔。
李世民这时说:“这事与我无关,你们只要能解决,那便是好的!”
他在这时传递了两个信息。
第一,他们若是要找李愔,那与自己无关。
不是自己让他们去找的。
第二,只要问题解决了,那他也不会追究什么。
难得李世民这么说,但是这也证明了一点,现有的书库没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一切还是得看李愔,看他身后的集团。
“是!”
段纶连忙道了是。
那么什么时候去?
要知,现在李世民还在这里呢。
如果他们离开了,那么李世民在这里安全吗?
戴胄问:“那这里?”
那这里怎么办?
他们没能在这里陪李世民,需要有个人来陪伴。
李世民拿起了书。
一点都不在意的说:
“晚点让知节来接我!”
完事之后,又开始看起了书。
要知道,李世民的武力值也不低。
这里的人都是读书人,想要对他怎么样,那基本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点武力,若是没有的话,有可能被他反杀。
还有这里也有很多官员在,他们明着在看书,暗地里却一直关注李世民这里的情况!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过来!
因此。
李世民对于自己在这里的安全,一点都不担心。
且,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都要经过搜身,一直到确认没有携带武器,才会让你进来。
所以这里还是安全的。
“是,我们明白!”戴胄道。
“那我们先行一步!”
段纶说。
“去吧,快去吧,别妨碍我看书!”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的说。
“是!”
二人便往着一楼而去。
而当他们出了图书馆的时候。
戴胄说:“段纶,你先去盛唐集团,我到宫里一趟,和程大将军交代一下,让他晚点过来接应陛下!”
段纶却说:“你与先生比较熟悉,这事没有你不行,不然这样,让人去找程将军,我们直接到盛唐集团如何?”
戴胄与李愔比较熟悉,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
甚至于他与李愔接触的时间要比房玄龄和程咬金两人更长。
特别是在近一年的时间来。
“也罢。”
戴胄表示。
“那走吧,快些到盛唐集团,不然的话,晚了可能见不到先生了!”
段纶说。
于是二人往着盛唐集团而去。
……
当二人到了盛唐集团的时候,此时盛唐集团的大门正在关上。
二人相视一眼。
这才什么时候,盛唐集团怎么就关门了?
于是,快步上前。
“怎么了,今天关门这么早吗?”戴胄问。
同时,他们看到了指挥关门的是朱山。
“是戴尚书啊!失礼了!”
而后又看到段纶。
又与段纶行了礼。
“朱山,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要关门,是为什么?”
戴胄问。
朱山这才说:“是这样的,今天是休息日,所以,要早些关门。”
“休息日?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戴胄问。
“今天先生刚定的,以后啊,每七天一周,第一天是为周一,而后是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以及周六和周日!往后啊,每上班五天要休息两天,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今天是周五晚上,明后天是休息日,
因此早点关门!”
朱山这么说。
这令得戴胄与段纶两人更茫然了。
怎么还有这样的。
“为什么要这样?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
“听先生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啊?”
这是什么逻辑。
休息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休息等于是没有工作了,怎么能促进经济发展?
段纶也是不解。
他问:“先生具体怎么说?”
“我先生说了,如果一年365天,天天在忙着赚钱,那就没有自己的时间,这些钱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本就没有时间花出去。但若是实行七天五天上班的时间,那大家都有时间去消费了,那些商超,饭店,宾馆,旅游等生意自然会好了。而资金就会流动起来。这样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你自己一味的发展,却没有带动其他人一起,那发展速度会变慢不是?”
这和未来的黄金周小长假一样。
未来称之为假日经济,它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十分巨大。
有的专家认为,假日经济是一种“集中爆发”式的消费繁荣景象,只是将年度消费总量进行了再分配,它对整个年度总体消费的增长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有的专家认为,假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
“而且,先生还说了,这样做的话,可以让人们的幸福感更强!让人们的生活充满希望!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朱山的话,竟然让人无力反驳。
这些都是李愔说的。
真的有那么一点道理。
第1563章 廉洁
朱山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没有在书中体现。
在戴胄与段纶认为,这或许是盛唐集团的一种尝试。
今天的见闻,他们一定要与李世民说起。
那可比自己看书要来得快多了。
这些东西都是书中学不来的。
所以,他们二人都记了下来。
段纶问:“先生还说了什么?”
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说什么也要多问问才是。
“先生还说,未来还要定一下休假的时间,比如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每节大节都要放七天假期,让盛唐集团的员工有时间回去省亲,毕竟他们入盛唐集团,有些人是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的。他们一到佳节就会思念亲人,可是平时又没有多少时间。因此先生想出了给他们放假。”
“放假那不是没有钱了?”
是啊,只有上班才有钱,这放假了,哪里来的钱啊。他意思是在说,盛唐集团这么做,员工们同意吗?
“有,基本工钱还是有的。但是这个时候上班的,除非是先生有答应,否则这一段时间上班是没有钱的。当然,先生答应的上班,算是加班,工钱会是平时的两倍。”
还能这样,休息才有钱拿,如果不休息直接去工作,那是一文钱都拿不到,这算是强制让大家休息吗?
这种做法,刷新了两人的认知。
朱山这么说,那就倒逼大家放假时间不要上班,因为上班也没有钱。
“原来如此!”段纶将朱山所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戴胄更也是如此。
敢情一会儿,如果没能在李愔那里取得解决的方法,那就将这里知道的事告诉李世民。
让李世民也效仿一下,指不定推广开来之后,大唐还会有新的增长。
“你们这是?”
朱山突然问道。
二人相视一眼。
接着戴胄道:“先生可在?”
“先生在,但此时他正在与夫人们吃饭!”朱山说。
接着他又说:“先生这几天才有这么一天与夫人们吃饭,所以没有人敢打扰他!所以……”
所以,他们应该知道的,想要见李愔,得等。
“这样吗?那我们进去等待,等先生吃完饭!”戴胄说。
段纶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戴胄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现在李愔最大。
他们只能将姿态放低。
否则李愔是可以一个都不见。
只要他不见,两人怎么也没有办法。
况且现在他们二人也是有事求于李愔的。
“那好吧,你们进来吧!等先生吃完之后,我再与先生说!”
二人立即行了礼。
“有劳了!”
“小事!”
戴胄又说:“朱山兄弟,若是你往后有需要的,可以直接同我们说起,我们一定会帮的!”
这算是在套近乎吗?
“你们是担心我不会与先生提及?”
朱山反问。
戴胄立即说:“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段纶则说:“戴胄的意思是以后你有需要可以直接说,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朱山笑了。
“如果我真的开口了,怕是不能在盛唐集团呆下去了,原因你们懂的!”
朱山的话令二人尴尬了。
显然,二人想得用关系来套住朱山。
但是朱山却是不吃这一套。
“先生说过,有需要直接找他,而不是靠外人,若是让他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能在盛唐集团之中混下去!这是先生所要求的廉洁,不能与外界有任何的利益瓜葛!希望你们二人能够明白,以后再说这种话,我可以无视于你们!”
朱山这么一说,两人更加尴尬了。
他们也明白了些什么。
李愔地于员工的廉洁看来是十分严格的。
因为如果不廉洁的话,对于盛唐集团来说,可不是好事。
未来,大家都靠关系,而失了公平。
大家都有关系,裙带会让盛唐集团止步难向前。
会阻碍盛唐集团的发展之路。
还会滋生腐败。
如此一来,再大的家业都会被败光。
“抱歉,朱山,我们只是想帮帮你,没有其他的想法。”戴胄立即说道。
段纶跟着说:
“是啊,朱山,你不要多想了!”
两人都是为人精,这些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朱山何尝不是?
“若是要帮,请多帮着点盛唐集团。先生一定不会拒绝!”
谁帮着盛唐集团,李愔心中都有数。
当然,谁帮着盛唐集团,他给他的回报自然也是大的。
像是戴胄,从盛唐集团取得了很多东西。
虽然这些东西不是钱财,但却比钱财更加值钱。
“是是是!朱山你说的是!”戴胄又道。
“好了,你们二人随我进来吧,到里面的客厅之中等着,等我上上去看看先生现在吃饱了没有,若是可以,我会打电话让你们上来的!”
“有劳了!”
二人拱手道。
“不会,走吧!”
二人在朱山的安置之下,便在盛唐集团门后的一个客厅坐了下来。
这便有人送上了上好的茶水。
两人坐于其中,倒也难得清闲。
此时的李世民还在看着书,若是知道两人在这里享受,非得气晕过去不可。
但他们还能怎么着?
且说朱山离开了大概一个小时,却是没有半点反应。
二人等急了。
段纶道:“朱山都上去一个小时了,怎么还不下来?”
“再等等!再等等吧!”
“也知道还要等多久!不如我们打电话给先生?”
“不可,若是这样的话,太过于唐突,万一先生生气,那可怎么办?”戴胄反问。
令得段纶不知道要怎么办。
“那……我们只能干等吗?”
“我相信朱山!他的为人我最清楚!他不会骗我们的!”
“我倒不担心他骗我们,我担心的是他忘记了,毕竟盛唐集团这么多事,他身为一个总管,事情可多呢,万一把我俩给忘记了,那可怎么办才好啊。我们就要在这里等一天吗?”
段纶越说越气。
接着又说:“还有,朱山说了,明天他们都休息了,我们估计也找不到先生了吧?”
这么一说,让戴胄动摇了。
是啊,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是难办得很。
于是,他冲动的走向了电话边上。
当他正想拿起电话的时候,电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