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高瞻远瞩?
顿了顿,纪侯爷才继续道:“说不定留他们活着,以后还能轻易抓了去威胁薛三虎和薛五虎给我们做事,在镇南军营里给我们当内应。”
至于现在,自然是算了。
薛三虎和薛五虎都还是小兵,就算薛三虎由邵国公亲自教导,肯定也接触不到军营机密,也帮他们干不成什么大事。
“侯爷高瞻远瞩,属下望尘莫及。”这禀告的人立刻奉承道。
“薛蘅的事查清楚了,现在也没什么要你办的事了,你就也去从帝京到岭山镇这条线上找太子吧。邵仲溪也在这条线上了,显然比我们想象的还知道更多的东西,决不能让他比我们先找到太子。”
“是!”这禀告的人立刻领命,去了。
*
纪侯爷的那个到壑启一带找萧墨尘的属下叫阿三,阿三来到壑启一带后,便径直去往萧墨尘的住处。
萧墨尘游学的事盛明书院的人都知道,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到底在壑启一带的哪里,打听一下还是能知道的。
萧墨尘的住处是他自己租的一个小宅院,还在一条小巷子里。
阿三拎着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敲门。
很快,便有一穿着木屐,衣衫穿的垮垮的,样貌又极其隽秀的青衣公子极其随意的将院子门从里面拉开了。
这样子,哪一点像读书人?
阿三都有点怀疑自己敲错门了,但还是笑问了声:“敢问可是萧墨尘萧公子?”
“正是。不知你是?”萧墨尘打量着他。
“我是从平安镇来的,来这有事的,你同窗薛琰薛小公子知道我要来,便让我帮着给你带些东西,说是令姐给你做的,还让我告诉你,令姐在他家中一切安好,让你放心。”阿三笑着将手里的包袱递过去。
里面是他在路上的成衣店里,随便买的一身男衫。
萧墨尘这才笑了:“在下姐姐在他家中,真是多蒙他家照顾了,也是我在游学,不在平安镇,没办法才让我姐姐去他家的,多谢多谢。”说着,接过包袱,忙道:“小哥,快进来坐吧,我都来这大半年了,都没见到过从平安镇来的,难怪我看到你就觉得亲切。”
“不了,我还有事呢。”阿三笑道。“告辞。”
然后人就走了。
都打听清楚了,就是这萧墨尘的姐姐,他自然得赶紧走,回帝京去禀告他主人纪侯爷。
直到人走的不见踪影了,应该不会再回来了,萧墨尘才准备将院子门给关了。
但院子门还未关上,屋里就出来一个年轻的夫人,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问他:“墨尘,谁啊?”
萧墨尘笑着将门关上,一边往回走,一边笑道:“没谁,就是我拜托人帮我买了套衣衫,也不知道针脚密不密,姐,你帮我看一下吧,要是哪不合适,帮我改改。”
这年轻的夫人,就是萧墨尘亲姐。
他亲姐的夫家的确出事了,相公没了,没有人可以依靠了,便挺着大肚子来投靠他了,只是当时他恰好要来游学,便带他姐一块过来了。
第722章 问长问短
这个事,就他好友们知道。
“不是说我会做么,你真是浪费钱。看,不合适还得改吧。”他姐数落他,但还是将包袱接了过去。
等进了屋,他姐将孩子放在摇床里睡觉,帮他改包袱里的衣衫,他才又笑道:“姐,以后要是有人问你,你还说是我媳妇。”
他姐剜他一眼,“那你以后可怎么娶媳妇啊!”
“我是来这游学的,又不是来这娶媳妇的,等我学的差不多了,我就会回去了,以后在平安镇上找也不迟。”
“也好。”他姐点点头。“我这带着个孩子跟着你,别人总是问长问短的,这样也省事。”
又跟他姐说了两句,萧墨尘才去了书房,给他好友薛胜卿写了封信,告知已经有人来问过了,让他好友也要多注意。
直到他书童买菜回来了,萧墨尘才将封好的信给他书童:“你回去一趟,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我好友胜卿。”
“是,公子。”书童立刻应了。
*
阿三骑快马回了帝京,便将他查清楚的事跟纪侯爷禀告了。
真是一个小人物的姐姐,纪侯爷自然不会再对这个事上什么心,立刻就将这个事给抛脑后了。
*
十一月十二这天,薛琰接到他同窗好友萧墨尘的来信,薛琰也没急着看信,而是让家里赶紧给萧墨尘的书童煮些好吃的。
这几天,书童都在赶路,都没好好吃顿饭。
随即,他才看信。
姜月就在旁边,也看着。
真有人去试探萧墨尘了。
不过,越这样,越代表那查的人根本不知道在他们家后面小屋里住的人是当今皇后。
而且,那人都没问萧墨尘别的,一证实就是萧墨尘的姐姐,都不进去坐坐,立马就急着走了,显然是已经完全相信了就是萧墨尘姐姐的这个事。
那再对这个姐姐起疑,就基本上不会了。
留着书童住了一晚,次日,书童才启程要回去了。
薛琰准备了一些东西,让书童带给萧墨尘,自然,也给萧墨尘写了封回信。刘桂霞看书童是赶马车的,能带很多东西,便又给塞了很多东西,像是米线啊,地瓜粉丝啊,他们家地里种出来的花生啊……等等,几乎给人家将马车塞满了。
直到书童走了,今天又是阴天,天气还是很冷的,刘桂霞他们就忙带他们家两宝贝孩子进家门了。
这个天气,就不好去作坊做什么米线了,薛大富便去老屋,挑了些玉米棒子来,然后,就坐在炕上,开始将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给剥下来。
一般各家的玉米粒都是有空的时候剥的。
剥下来后,玉米粒可以碾成粉,以后是做窝窝头,还是玉米饼都可以的。
刘桂霞、薛二虎、余红燕、李荷花等人也都坐在炕上帮剥着。
除了后面那几间小屋,前面的屋子里面的所有炕,都是跟灶房里的灶相连的,早上做了好一会饭,灶里现在还烧着火,炕都是暖的。
他们坐在炕上,自然可以取暖。
当然,也少不了说笑。
小薛石就给姜月和薛琰带了。
第723章 太后也在……
姜月和薛琰也坐在暖烘烘的炕上,不过是在姜月房间里的那个炕,小薛石自然也被从摇床里抱了出来,放在了姜月的炕上。
小薛石这小破孩一不管他,哪怕只有一瞬间不关注他,就会哭给你看,那声音,震天动地的,姜月实在是受不了这特别爱刷存在感的小破孩,好在薛琰还是很有耐心的,虽然也没怎么哄,但只要又给小薛石摇拨浪鼓,表示他们是注意着他的,小薛石就能好了,不会再哭了,还又睁大了两眼睛看着薛琰和姜月。
姜月都习惯了。
薛琰也习惯了。
因为早就是冬天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刘桂霞她们早就劝邵有月来前面住了,后面小屋太冷,就算有个炕,也是个底下暖不起来的炕,不过,紫翠她们买了很多上好的炭,天一冷,就已经在烧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烧,炭在几个炭盆里,都烧的通红,也没有一点烟,熏笼里也烧着炭,加上又有汤婆子还有小手炉取暖,弄得小屋倒是一点也不冷,也暖烘烘的,见这情况,刘桂霞她们才没劝了。
此刻,后面小屋,最中间那间,邵皇后坐在炕上,腿上盖着厚厚的毯子,手上拿着精致的小手炉,正面带笑意,看着坐在炕边缘的夏菡在炕上小桌上煮着茶,小屋里到处都是暖暖的,来到这,很多事还是很舒心的。
比如,在这里,她不用天天担心有人会害她。
甚至夏菡她们都不用太注意她的饮食,不像以前,在宫里,入口的东西,不仅要经过银针试毒,还会夏菡她们先试吃一点,确定没事,才敢给她吃。
紫翠不在,一早便去镇上买东西去了。
怕炭不够,也需要买些别的东西。
妙菡坐在一个炭盆前做着针线。
雪柳则也坐在炭盆前,但却不是做着针线,而是又看着沈老大夫给的那几本医书,雪柳觉得很有用,想熟读了,并深深记住。
直到快午时的时候,紫翠才赶着一辆马车回来。
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一封信。
“主子,全平客栈给的,说是大将军写来的。”紫翠在炭盆前,将自己哄暖了,没有一丝凉气了,才敢走到她们家娘娘旁边,从怀里拿出信,给她们家娘娘。
邵有月这才放下手里的小手炉,接过信打开看。
一看到信的内容,邵有月那好看的眉毛微微蹙起,喃喃:“太后也在那条线上……”
她前些日子就又接到过她三哥的来信,告知了她的戍儿也很可能在南方的事,那胜卿那孩子自然更可能是她的戍儿。
她自然也被告知了从帝京到岭山镇的那条线。
但她却没想到,太后也在那条线上。
她三哥在信里说了,说发现太后也在那条线上,还不知道在找什么,看似在找人,但又不像是找她的戍儿……
夏菡望了望她们娘娘手中的信,才疑惑道:“太后又不在宫中吗?但都在那条线上了,又不像是在找太子殿下,那太后是在找谁?”
紫翠她们也不知道啊。
第724章 还不滚……
邵有月当然也不知道,可三哥都询问她了,她自然要回封信的,便让夏菡她们准备了笔墨,她开始回信了,自然是如实回的,说她也不知道。
她都不知道太后又出宫了。
*
与此同时,另一边,云孜太后那边。
云孜太后端坐在一酒楼里,准备用午饭。
茴香站在她旁边伺候。
她本意是顺着从帝京到辛垣县的这条线,找那个以她父亲的笔迹给她写信的人,没成想,找着找着,突然发现,有一拨人,也在找人。
没多久,又发现,又有一拨人,也在找人。
也就是有两拨人,也在这条线上找着人,还是特别秘密的,跟她倒是有很大的不同。她除了隐瞒了身份,打听书法写的好和极擅长别人笔迹的人倒是都是直接打听的,没有偷偷的。
显而易见,这两拨人,跟她找的肯定不是一个人。
她便让人跟踪这两拨人,倒是没发现这两拨人的身份,只发现,这两拨人都在打听谁家有七八岁的男孩。
云孜太后是多聪明的人,一下就明白了,这都是在打听她的孙子轩辕戍呢。所以,她失踪的孙子轩辕戍,就在这条线上?
这也太巧了,她来这边找人,竟然碰到了这事。
以前是不知孙子的下落,根本没法找,现在知道了,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便也派了些人,在暗暗寻找。
本来似乎有拨人发现了她,但却没派人跟着她,当时一看见她还立刻就走了,看来对她没有恶意。
而今天,她又被两个人盯上了,此刻,那两个人正在酒楼外隐蔽着,从早上就开始跟着了,都距之前有拨人发现她过去有几天了,要是是那拨人的人,肯定不会现在才盯着她,明显跟之前的那拨人不是一块的。
虽然也没感觉到恶意,但她也没感觉到善意。
何况,她并不喜欢被人盯着。
而这都一上午了,还不滚……
云孜太后老眼微垂,掩掉眼底的冷光,拿起桌上的一杯水酒,她喝了后,才低声吩咐:“要活的。”
她倒要看看,究竟是谁的人这么大的胆子,敢跟踪她。
“是。”茴香低低应了声,才给不远处的她们太后的人使了个眼色。
没一会,酒楼外,隐蔽的那两个人就被人突然从四面围住了,想走,但又走不掉,可也知道自己不能被抓活口,于是,两人,一边抵御别人抓他们,一边从怀里抓出一个小纸包,将小纸包里面的药粉给吞了,当即便口吐白沫,没了。
云孜太后脸色难看。
是死士。
既然这么怕被抓到活口,显然是知道很多不能让她知道的事。
而这两个人从早上就开始盯着她了,会盯着她这个老太婆,明显是知道了她的身份,也不可能只有他们两个,真要只有他们两个死士,肯定其中一个已经回去跟他们主人禀告了,不会都还在这盯着她的。
那这两个人的主人,就算现在还不知道她在这,很快也会知道的。
*
十一月十六,这日晚上,怡贵妃见轩辕灏去了别的妃嫔那,今晚自然也会歇在别的妃嫔那,她便偷偷出了宫。
第725章 他们敢行动,我们就敢杀了他
回了她娘家纪家,并跟她爹、兄长一块进了地牢。
地牢里,那个傻子暗卫正瘫坐在最里面的那间牢房里,傻呵呵的直笑,还流着口水,还尿也有些失禁。
怡贵妃站在牢房外,掩着口鼻,眼中全是嫌弃:“不是说就是傻么,怎么……”
纪奇玮也嫌弃的掩着口鼻,却回答了:“本来只是傻呵呵的,还会说点话,就是跟个小孩子一样,哪知道,被大夫们放开手来治,就这个样子了,话都说不了了,还这个屎尿都得人帮忙,就是连饭也不会吃,还得人喂。知道你要来,刚才其实这牢房已经又被打扫过了,但耐不住他又……唉!”
说到这,纪奇玮深深的叹了口气。觉得这人是治不好了。
纪侯爷背着手,也有些愁容:“要不,再换一批大夫?”
怡贵妃蹙眉。
纪奇玮道:“换倒是可以换,就是爹,这换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个人知道这傻子在这,我们又不好将所有大夫都杀了,我们不仅在盯着邵家,邵家肯定也在盯着我们,这要是被邵家知道了我们地牢里有个傻子,肯定会怀疑的查的,这要是查出就是当年那个暗卫,邵家能不有行动?”
“都治不好,还是直接将他杀了吧。”怡贵妃一边继续掩着口鼻,一边说道。“这要是落邵家人手里,邵家给治好了,我们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话是这么说,但还是再让那些大夫试试吧。”纪侯爷一边沉吟着,一边说道。“这人都傻那么多年了,一时半会是难治好,我们也不能太着急了。要是过段时间,这些大夫还是治不好,就再换些大夫继续治,这人可是知道太子到底在哪,不能随便杀了。真要被邵家的人发现了,邵家敢行动,我们就敢杀了他,反正绝不让他落邵家人手里就是了。”
怡贵妃性子还是很急的,但也知道她爹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纪奇玮从不敢违背他爹,自然更是点头。
“将他拉出来,本宫看看。”突然,怡贵妃吩咐道。牢房里太难闻了,她是不会进去的。
“是!”立刻有两人打开牢房,将那傻子暗卫给拉了起来。
拉出来后,这两人让傻子暗卫跪,傻子暗卫现在更傻了,吃饭都不知道了,哪知道跪,就算两人按着,他也跪不住,就这么趴在怡贵妃面前,脸还贴着冰冷的地面不停傻笑。
口水都流地上了。
很快汇聚成一滩。
怡贵妃一边嫌弃的退后了些,一边盯着地上的人看道:“爹,哥哥,你们说,他有没有可能是装的?”
“这怎么可能。”纪奇玮立刻笑了起来。“要是装,也不可能装七年,早已经设法联系邵家了,还能等着被我们无意找到。”
“也是。”怡贵妃点点头,便不疑心了。
那这地牢就没什么好呆了,怡贵妃便打算走了,但刚转过身,便见一个人风尘仆仆的急急的进了地牢。
都来不及给谁行礼,就忙回禀道:“娘娘、侯爷、公子,大事不好了,太后也在那条线上,估计也是在找太子!”
第726章 我听着也生气
“那个死老太婆!”将怡贵妃直接给气的,回身便上前狠狠踹了地上的傻子暗卫一脚。
都怪这傻子,都这么久了,不仅没被治好,还更傻了!
这要是被治好了,她早就知道轩辕戍的下落了!
又怎么可能还慢慢的派人在什么线上找。
如今,那个死老太婆,竟然又不在宫中,还在那条线上!
她不火大才怪!
自然脚下是用了全力的。
可傻子暗卫都傻成这样了,自然不知道躲,当即被踹的头朝旁边的墙撞去,发出砰的一声响。
也几乎是瞬间,头破血流。
“妹妹!”纪奇玮被吓一跳。
怡贵妃自己也吓着了。她就是太火大了。一般她火气上来,不是砸东西,就是踹人打人拧人。她不会坏了事吧?人该不会死了吧?
纪侯爷也是被吓了一跳,但不愧是活了好几十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第一反应立刻就是忙让人叫大夫来,他也弯腰手伸到了那傻子暗卫鼻下,随即,才大大松了口气:“还好,还有气。”随即,眼带责备的看着怡贵妃:“怡儿,你这脾气你就不能控制控制吗,这要是死了怎么办,说不定人过段时间就能治好了,我们就知道太子的下落了。”
纪奇玮忙笑道:“爹,妹妹也不是故意的。”
话音刚落,大夫也进来了,赶紧给人将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上了药,纱布包了好多层。
又开了要喝的药。
纪奇玮忙让人去抓药给煎了,给这傻子暗卫服下。
傻子暗卫早就因为撞墙那一下,整个人晕了过去,到现在还没醒,见大夫走了,纪奇玮才让人给傻子暗卫换了间牢房,并将那傻子暗卫给抬进去。
地牢里都是他们的人,纪奇玮也没有避着谁了,又开了口:“爹,这太后竟然又不在宫里了,还是去了那条线上,别说妹妹,我听着也生气。”
纪侯爷面色沉重,半天,才望着他女儿问道:“你在宫里,怎么她又不在宫里了,你竟然现在才知道?”
“她那个寝宫,都不许人进去,我哪知道她在不在啊。”怡贵妃还有些惊魂未定。
纪侯爷点头道:“既然在那条线上,那就肯定是去找太子的。没想到她竟然也知道太子在那条线上,应该是邵家的人跟她说的吧,邵仲溪不就也在那条线上找着吗。”
“爹,趁着她在外面,我们知道她在哪,杀了她吧。”怡贵妃说道。
“糊涂!”纪侯爷道。“不是跟你说过了,太后只是维护正统,等弋儿被立为太子了,那他就也是正统,太后自然维护,而到时候,有太后这么大的助力,谁反对弋儿这个太子继承皇位,谁就是跟太后作对!”
“是啊妹妹。”纪奇玮附和。
怡贵妃一直都不喜欢那个太后,但想到未来很可能是这样,便忍了,点点头,“那女儿听爹的。”
“当务之急,我们是在太后和邵家之前,找到轩辕戍,并杀了轩辕戍!”纪侯爷说道。
怡贵妃和纪奇玮都点头,十分认同。
第727章 暗卫清醒了
“又多了太后找人,我们得增派人手了,”纪侯爷一边沉吟,一边说道,“奇玮啊——”
不等纪侯爷说完,纪奇玮忙道:“爹放心,儿子这就去安排,将我们的死士大半都派到那条线上去。”
“嗯。”纪侯爷点点头。
纪奇玮忙去了。
看她兄长出了地牢,怡贵妃便道:“爹,太晚了,我也得回宫了,免得被人发现。”
“好,我也该歇着了,今天都忙一天了。”纪侯爷说道。
“爹你注意身体啊。”怡贵妃搀着纪侯爷的一条胳膊,一边朝外走,一边说道。
纪侯爷极其欣慰的拍拍她的手。
但两人还未上台阶出地牢,就听见地牢里一声:“我这是在哪……”
纪侯爷和怡贵妃先是一愣,随即,都忙转身回来,来到那傻子暗卫的牢房前,果然,就见里面傻子暗卫躺在稻草上,扶着头痛欲裂头,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似乎反应不过来这是在哪。
之前傻成那样……
所以,这是清醒了?
纪侯爷一喜。
怡贵妃更喜。没想到火气上来的一脚,竟然将人给弄清醒了。这不是老天爷站在她这一边是什么!
“怡儿,你快回宫,这里就交给爹!”纪侯爷此刻一点不想睡了,十分的兴奋。
“爹,那我等你的好消息。”怡贵妃也很兴奋,自然也知道她还是要赶紧回宫的,便真走了。
那暗卫一看清他是在牢房里,牢房外还站着纪侯爷,他是认识纪侯爷的,当即便想自尽了。
身为暗卫,他知道自己被捉住后等待他的是什么。
尽管其实他根本没搞清楚他怎么落在了纪侯爷手里。
但纪侯爷的人更快,已经捏住了他的下颚,并摁住了他,让他根本没法自尽。
纪侯爷也不亲自审这个暗卫,而是都交给了牢房里的人来,牢房里的人都知道,刑具该怎么用,才能让一个人生不如死。
自然不能让人死了。
而且,还要让人交代出他所知道的一切。
当然是要让这暗卫生不如死。
都没到天亮,这暗卫就受不住酷刑,浑身是血的点头,说招。
纪侯爷和纪奇玮这才又进牢房。
这暗卫被绑在十字架上,旁边还站了几个人,都紧紧盯着这暗卫,防止这暗卫是耍他们,其实是想自尽,总之不能让这暗卫死了。
“快说,太子在哪里!”纪奇玮厉声问,手里还拿着沾着盐和辣椒的鞭子,随时准备往这暗卫身上抽。
这暗卫有气无力,整个人虽然被绑在架上,人却跟垂着一样,近乎昏迷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在、在辛垣县。我……我当时……我记得是四月二十那天……我将太子殿下……放……放……放在了辛垣县……一个姓卫的大善人家……门口……我看着卫大善人家的人将他抱进……去了,我才……才往岭山镇去的……太子殿下不安全……我想将追杀我和太子殿下的人引开……那是大善人……应该会照顾好太子殿下的……本,本来我想走的更远……但实在走不动了,然后就、就倒下了……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道了……”
第728章 措手不及
说完,这暗卫还是晕了过去。
“爹,我们知道了!”纪奇玮却极喜,眼睛都放着光。他们知道太子殿下的下落了!在辛垣县卫大善人家里!
纪侯爷也喜:“好!好!”随即,忙吩咐人:“你快进宫,跟贵妃娘娘禀告这个事!”
那人便忙偷偷进宫了。
怡贵妃一听说人在辛垣县卫大善人家里,当即便道:“找到那家人,将那家人全都给本宫杀了!”
竟敢收养轩辕戍,害她找了那么多年!
“还有,”怡贵妃又道,“将轩辕戍给本宫大卸八块!”
只有将轩辕戍大卸八块,才能解她这些年的心头之恨!
皇后那个扶不起来的,她早就听说这扶不起来的时而神神叨叨的,跟疯了一样,这要是知道亲生儿子被大卸了八块,还不得真疯了!
真是想想,都觉得痛快!
怡贵妃面目都狰狞了。
纪侯爷听说他女儿的意思是杀了那家人,并将轩辕戍大卸八块,又想着这些年他这女儿都恨不得见一个可能是轩辕戍的孩子就杀一个,这终于知道轩辕戍的下落了,自然得让他女儿痛快痛快,他便没意见,点点头,同意就这么办。
不过,以防这暗卫说的是假话,纪侯爷暂时还没让杀这暗卫。
这暗卫依旧被关在地牢里。
*
这边,纪侯爷的人快马加鞭的出了帝京城城门,急急前往辛垣县找卫大善人家,另一边,国公府,有人急急来到邵伯期面前,抱拳便禀告道:“大公子,不好了,之前那些进了纪府的大夫,今早基本都回家了,可能是嵇一被治好了!”
嵇一,就是那在地牢的暗卫的名字。
“什么?!”邵伯期倏地站了起来。“不好!”随即,急急跟在场的其他属下说道:“不管我们想的计策是不是能万无一失,我们都得行动了!”
“是,大公子!”大家便打算不管是不是大白天,也要去纪府地牢了。嵇一都清醒了,这要是受不住酷刑,后果不堪设想!
看邵伯期也换夜行衣,蒙面,打算跟他们一块去,大家都大惊:“大公子!这要是失手了,你被抓了,纪家地牢里却没有嵇一,皇上就是想保你,也保不住的!”
“顾不了那么多了。”邵伯期用黑巾将面蒙上,摘掉玉冠,头发也用黑巾布给包起来。
事情太紧急了。
不管现在嵇一有没有交代什么,都得将嵇一救出来,他也好知道他外甥的下落,派人去保护他外甥。
大家看邵伯期这样,都更是心一横,就是死,也要将嵇一给从纪家地牢里带出来!
他们大公子不能有事!
太子殿下更不能有事!
*
纪侯爷怎么也没想到,这大白天的,竟然有大批黑衣人涌进纪家,如此胆大包天,纪家其他人也没想到,太过突然了,打的纪侯爷他们各个是措手不及。
直到地牢里的嵇一被救走,纪侯爷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干的。
肯定是邵家的人干的!
可又不能禀告皇上,治邵家的罪。
毕竟,一是因为邵家来他家劫走了人,并没有留下证据。
第729章 是大罪人
二是,他要是禀告皇上,不就是告诉皇上,他家不仅私设了地牢,而且他抓了以前保护太子的暗卫嵇一,还关在了地牢里吗?
他又不是傻,会傻傻的自爆。
*
国公府。
客房内。
嵇一躺在床上,浑身是伤,还被挖了一只眼睛,一只耳朵,以及砍掉了一只脚,整个人痛的直发抖,如此残忍,如此丧心病狂,也就纪家的人干得出来。
邵伯期和国公府的人看着,都眼睛赤红,恨不得将纪家的人碎尸万段!
救回来的时候,嵇一是痛的话都说不出来,仅剩的一只眼睛,勉强能辨认的出来邵伯期:“大、大公子……”
只一声,嵇一自己就哭了,“快、快去辛垣县!我当年将太子殿下放在了辛垣县一个大善人家门口,那大善人姓卫!对不起……对不起……嵇一没用……没扛住……说了……”
邵伯期一听他外甥身在何处,立刻派了几个人,各骑千里马,日夜不歇,去辛垣县,并告知他二弟三弟这个事。
而千里马哪有那么多匹,其他人,只能骑别的马,一路在邵家的联络点换马,也日夜不歇,尽量赶上支援。
“是嵇一没用……”嵇一还在哭,“嵇一是大罪人……是大罪人啊!”
说到这,嵇一闭着眼睛就将头死命往床柱上撞去。
太过自责。
他要撞死自己。
“嵇一!”邵伯期忙抱住嵇一,拦住了要寻死的嵇一。邵伯期这个大男人也红了眼,半晌,才又道:“留着命,以后指认纪家,让纪家血、债、血、偿。”最后四个字,邵伯期咬牙切齿,恨的不行。
“是……是……”嵇一泣不成声。
他要帮着指认纪家,等纪家都得到报应了,他再以死谢罪。
*
邵仲溪正在从帝京在岭山镇的这条线上,岭山镇其实不是就在辛垣县内么,有一个骑着千里马的人,找到邵仲溪,并跟邵仲溪禀告这个事自然快。
当邵仲溪一听说这个事,知道纪家很可能比他们早大半日派出了人去辛垣县,自然是立刻弃马车不用,换上他的战马,也是一匹千里马就急急也去了辛垣县。
纪家的人也都知道了他外甥到底在哪,现在也都用不着秘密的了,都是在跟时间赛跑,看谁最先找到他外甥。
七音他们也忙骑马急急跟上。
*
十一月十九这日上午,纪家的人先抵达辛垣县,一到县里,就打听姓卫的大善人住在县里的哪里。
结果,被问的人都说:“你们说的是那个假善人吧!他还真能装!之前我们也都叫他大善人!但五年前,我们发现他施给穷人的米粮,都是受潮的,很多都是不能吃的,其实就是他家每次有米粮受潮,不能要了,就都拿出来救济穷人,平时他其实就跟个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的!更没什么善心!穷人们好欺负,看多少都有些能吃的,觉得都受到了恩惠,也不说他什么,但我们可没受他什么恩惠,就是看不下去!后来,都有人见到他就朝他扔臭鸡蛋了,反正弄得他是在镇上待不下去了,便搬到平安镇上去了,你们要找的话,去平安镇上找吧。”
第730章 卫子瞻就是太子?!
纪家的人自然是立马去平安镇上找。
平安镇上,沈钰轩正背着他的小药箱从他家里出来,要上门口的马车,去槐树村,找他好友胜卿、还有月宝玩。
今儿他休沐。
自上个月文会过后,他都没再见过胜卿和月宝呢。
他家隔壁就是卫子瞻家,不过卫子瞻一家都去了长榆一带,也没留人看守宅子,现在大门紧闭,他讨厌卫子瞻,尤其是知道卫子瞻捡了他好友的玉佩不还后,他更讨厌,所以,每次从家里出来,哪怕卫子瞻家都没人,他也都基本上不去看卫子瞻家。
但突然有几个人骑着马从他家的马车旁过去了,还停在了卫子瞻家门口,让他下意识的看了过去。
只见那几个人下了马,忙快步上台阶,本想敲卫子瞻家朱红大门,却发现大门上了锁,锁上都有些生锈了,明显这锁上了挺长段时间了。
沈钰轩也不在意,一下他家大门口的台阶后,他就要上马车了,谁知道,那几个人忙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这几个人其实就是纪家的人。
只见一个人问道:“请问一下,你是这户人家的孩子吧,那你知道你隔壁家的人都去了哪吗?”
他们好不容易打听到卫家住在这里,哪知道来了,却没有人,还一副这宅子很久没人住过的样子。
又不是什么秘密,沈钰轩想也不想就回答了:“去长榆了。”
这几个人都心里一咯噔。
长榆?
之前邵仲溪不就去过长榆吗?
后来邵仲溪才来的南方。
只见那人忙又问道:“怎么去长榆了?具体在长榆哪你知道吗?我们是这家的远亲,家里出了点事,特来投奔的。”
沈钰轩仍然没多想,便又回答了:“卫子瞻他哥去长榆一带的郃石县当县令了,既然是县令的话,那应该是在郃石县县衙吧。”
“卫子瞻是谁?”知道人应该都在郃石县县衙后院,一般县令都是住衙门后面的宅子的,那就是给县令和家眷住的地方,那人也没急着立刻就前往长榆一带的郃石县,而是又问道。还笑说:“亲戚们住的远,都好些年没有来往了,我们都不知道这人。”
“就是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反正也是那个家的人。”沈钰轩说道。随即,还劝道:“你们要真是他们远亲的话,还是别投奔他们了,他们的心思都不正的。”
要是心思正,卫子瞻能捡了他好友的玉佩却不还?
而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几个人还以为沈钰轩说心思不正是指卫大善人伪善的事,加上他们已经肯定了,认为那个卫子瞻应该就是太子轩辕戍,便都笑道:“左右我们也没别的地方去。那多谢了!”
说完,就忙去骑了他们的马,去长榆了。
此刻,他们心里都觉得,邵仲溪之前出现在长榆,绝对不是故意将他们的人引到长榆去,让他们误以为人就在长榆,并将他们的人都甩在长榆,然后偷偷来了南方,而其实,就是知道人可能就在长榆!
只是又跟之前找嵇一那个暗卫一样,邵家的人又给错过了,到现在还没找到。
第731章 还是抢先了一步
说不定长榆还有邵家的人。
不行,他们得赶紧去长榆!
不能让邵家的人比他们先找到太子!
沈钰轩见这些人这么固执,他也没再劝了。这些人都是大人,肯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
随即,沈钰轩才上了马车,去槐树村。
沈钰轩刚出镇上,邵仲溪与三个同样骑着千里马的人也急急从沈钰轩家门口过去,停在了卫家大门口。
其他人因为马匹的原因,还未跟上来。
这三个人是邵伯期派来的,一路从帝京来的。
他们也是从县里打听到这的,看卫家大门落锁有挺长段时间了,他们自然要跟周边打听。
但这条街上,卫家右边是堵墙,拦住了去路,他们都是从左边来的,而卫家左边那户人家朱红大门顶上牌匾写着沈府。
只见邵仲溪和那三人急急来到沈府门口,沈府门其实是开着的,有个守门小厮在,正好天气冷,这小厮就站在台阶上,一蹦一蹦的,取着暖。
邵伯期派来的三人当中有个人,先跑了过来,抱拳便询问那小厮:“小哥,你可知这隔壁的卫家人去哪了,可有个七八岁的男孩?”
“有啊,”小厮道,“那男孩跟我家公子差不多的大,还跟我家公子以前在一个书院读书呢,我可清楚了,不过今儿这怎么回事啊,刚有几个人来打听这卫家人去了哪,说是卫家的远亲,正好是问的我家公子,当时我在场,现在我家公子去他同窗家去了,怎么,你们也是卫家的远亲?”
还是让纪家的人抢先了一步。
冷冰冰的邵仲溪眼神更冷了。
本来他就一身红衣,又冷冷的,现在这个样子,小厮下意识的有些畏惧,小小的后退了两步。
邵伯期派来的那三个人则更着急了,“小哥莫怕,我们不是什么坏人,就是想知道卫家人去哪了,还请小哥快告诉我们。”
小厮还是挺畏惧邵仲溪的,但多少安了些心,老实道:“本来我不是很清楚,但方才我家公子跟那些人说,说去长榆了,因为卫子瞻他哥去长榆一带的郃石县当县令了,那他们一家人应该在郃石县县衙。对了,卫子瞻就是跟我家公子差不多的男孩,他们家也就卫子瞻七八岁。”
人真在长榆!
邵仲溪冷眼一眯。
另外三个人都大为惊骇。
所以,那个叫卫子瞻的,就是太子殿下吧?!
所以,那个在长榆一带当铺将玉佩典当了的七八岁男孩,应该就是卫子瞻,他们太子殿下吧?!
“多谢!”三人急急抱拳说完,便急急上了马,要快马加鞭去长榆了。
邵仲溪已经上了马了。
只有抢在纪家的人前头,他外甥才能活。
可他们的马就算是千里马,也熬不住这大寒冬没日没夜的跑那么多天根本不休息,但路上换别的马,可能两天加起来都没他们的千里马一天跑的路多。
这么想着,邵仲溪脸色就有些难看。
只能希望他在长榆的人已经找到他外甥了。
或者,他在长榆的人,发现有纪家人出没,觉得不对劲,挡住了纪家人也行。
第732章 不怕人多,就怕不够用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看邵仲溪他们骑着马又都急急走了,小厮一头雾水。
但随即实在因为天太冷了,他立刻就将这事抛脑后了,又在台阶上一蹦一蹦的,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取着暖。
可邵仲溪还未出辛垣县,便碰到了接到消息,也急急赶来的邵叔亭。
“二哥!”邵叔亭忙勒停了马,急急问:“怎么样,找到太子了吗?”
邵仲溪也勒停了马,却没让另外三人停下,另外三人继续往长榆那边去了,还一招手,让邵叔亭身后的人都跟他们走了。
现在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用。
邵仲溪尽管停下了,但也长话短说:“人现在在长榆一带郃石县县衙,收养他的那家人里有人现在是郃石县县令,卫家一家人都跟着去了,他现在叫卫子瞻,那个玉佩,极有可能便是他在长榆一带给当了的,我们不能都去,纪家已先我们一步,你坐镇军营,一旦出了事,可能需要调兵。”
“好,我等你消息!”邵叔亭立刻说道。
“这个事先别跟有月说。”冷冰冰的邵仲溪又道。以防他外甥不测,他妹妹承受不住,他妹妹现在怀着孩子,根本不能受刺激。
邵叔亭自然也知道这个,自然是立刻点头:“我知。”
然后,邵仲溪便骑马继续急急去长榆了。
想着纪家已经先了一步,邵叔亭就面色凝重,在原地待了半晌,他才调转马头,又回军营去了。
*
槐树村。
“钰轩,快下来,快下来,这大冷的天。”知道沈钰轩来了,刘桂霞忙快步走了出来,站在马车旁边,将沈钰轩从马车上接了下来。
姜月和薛琰也出来了,也站在马车旁。
然后,沈钰轩和薛琰相对而站,都板板正正的拱手,跟对方见了同窗礼。
礼不可丢。
先生教他们的。
刘桂霞则是忙从马车里将沈钰轩的包袱给拿出来拎在手里。
随即,沈钰轩又跟之前一样,让他家车夫将马车赶回去了,让明天这个时候再来接他回去,他又要在这住一晚。
“胜卿,月宝,你们穿的好漂亮啊,这斗篷好好看。”看着姜月和薛琰身上都披着小斗篷御寒,姜月的斗篷是红色的,薛琰的斗篷是银白色的,都是白狐狸皮内里,颈部还有毛毛围着,沈钰轩就极其羡慕。
他自己其实也披着斗篷,但没姜月和薛琰那么好,不过也挺御寒的。
镇上大户人家都很少有人披着白狐狸皮内里的斗篷,因为白狐狸皮稀少,有时候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是小萧送给他们的,也是他们没有斗篷。”刘桂霞笑道。“钰轩,你这斗篷也不错啊,这要不是小萧送,我们农家哪有这个好东西啊。”
听到刘桂霞提到邵有月,担心沈钰轩露馅,薛琰和姜月便都看着沈钰轩。
沈钰轩不可能一直不来的,所以,薛琰早已经拜托了沈老大夫,让沈老大夫跟沈钰轩说,说他家里来了个女子,在这养胎,他谎称是墨尘兄姐姐,总之就是拜托沈钰轩要是来的话,一定别给弄露馅了。
第733章 他不能为难……
沈老大夫知道邵有月是邵叔亭的妹妹,虽然不是很知道邵有月的身份,但薛琰既然拜托了,肯定是有原因的,自然会帮这个忙,早就叮嘱了沈钰轩,让沈钰轩一定要记住了。
只是沈钰轩咋一听小萧,真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是谁,都打算张口问了,但见姜月和薛琰都望着他,他心肝立刻一颤,随即,整个人都反应过来了,跟刘桂霞笑道:“是萧姐姐啊……”
看姜月和薛琰更望着他了,他忙改口:“不,是萧姨,是萧姨,呵呵。呵呵。”心好虚。胜卿和月宝也好吓人。
他不就默默想给自己长个辈分么。
既然佯装是认识的人,沈钰轩自然是要去后面小屋看一下邵有月的,才算是不失礼,姜月和薛琰陪他去。
沈钰轩一边跟着姜月和薛琰去,一边小声问:“那个姐姐……不,萧姨,到底是谁呀?”
薛琰也小声:“我们知道,但不好跟你说。”
“哦哦。”沈钰轩便不再问了。他虽然还是很好奇,但读书人,是不能为难人的,太失礼了。何况,这还是他好友,他不能为难好友。
姜月很平静的继续走着。
沈钰轩看了看她,不由地便笑了起来:“月宝,你都四岁了,本来我还觉得你比之前长高了一点,现在被这斗篷一裹,你又那么一丁点了。”
不等姜月说话,思维有些跳跃的沈钰轩立刻又道:“对了,我跟你们说,今天我出门来你们这的时候,碰到有好几个人骑着马,腰上配着刀,停在了卫家门口……就是卫子瞻家啊,他家就在我家隔壁的,胜卿你是知道的。问人都去哪了,怎么门上锁了,还说是远亲,来投奔卫家的,却没想到因为有些年没走动了,人都不在平安镇上了他们都不知道。然后我就跟他们说了卫子瞻他哥去长榆一带当县令了,将家里人都带去了,看他们的样子,好像还会去长榆找,我都劝他们了,说他们一家心思不正,他们也不听,说左右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以去。”
姜月和薛琰都觉得有点奇怪,这要是骑着马找卫家的人,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但为什么各个配着刀?
显然不是一般人。
那些人真是卫家的远亲?
不过看沈钰轩这明显是将知道的都告诉他们了,他们就是问什么,沈钰轩也不知道,所以,姜月和薛琰便也没问什么。
沈钰轩还在说:“先生这派去长榆的人去了有一个月了吧,应该到长榆了吧,但听说长榆那边每年冬天都特别冷,有时候河面都结冰了,船一时半会都过不去,也可能还没到。”
姜月和薛琰都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胜卿,不管到没到,你的玉佩肯定能拿回来的,我听说先生都给那里的知府写了信了,要是卫子瞻不肯还,就请那知府出马。”沈钰轩欣喜道。
薛琰道:“真是麻烦先生了。”
沈钰轩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突然看到了最中间那间小屋的门打开了,一个长的挺好看的姐姐端着个小茶盘埋头走了出来……
第734章 燕窝
沈钰轩话锋立刻一转,忙指着那个姐姐问:“她该不会就是萧姨吧?”
“不是,那是她的丫鬟妙菡。”薛琰说道。
“丫鬟都这么好看啊。”沈钰轩有些没想到。
妙菡端着小茶盘,小茶盘上是用过的茶具,她正打算给端出来洗了,哪知道一出来便看到了薛琰他们,忙搁下小茶盘,过来迎他们,听说沈钰轩是沈老大夫的儿子,本来就热情的妙菡,更热情了,还忙折回小屋里跟她们娘娘禀告了。
邵有月也很高兴。
姜月、薛琰、沈钰轩进去后,便在炭盆旁解了身上的斗篷,搁在一边,随即,才听邵有月的话,也上了炕坐。
姜月先爬上去了。
薛琰和沈钰轩先拱手,施了一礼,才也上去了,跟姜月一块,都坐在邵有月对面,只不过小小的姜月坐最里面。
紫翠她们都忙送上小手炉,给他们一人抱一个。
本来这屋里就暖烘烘的,现在又抱了里面有炭的小手炉,姜月、薛琰、沈钰轩三人自然更不冷了。
正好炉子上炖了燕窝,还是血燕,邵有月忙让给三个孩子都盛一碗。
三个孩子都乖乖吃着。
邵有月光是看着,都高兴。
在邵有月这坐了好一会,姜月、薛琰、沈钰轩才走,回到前头。
沈钰轩想看小薛石,正好余红燕打算帮忙做午饭了,便将小薛石给姜月、薛琰、沈钰轩来照看了。
因天气冷,吃过午饭,姜月他们先是去看了看爷爷薛老汉,在爷爷那呆了好一会,然后便又回来窝在家里暖暖的炕上了。
他们也煮着茶玩。
房里,因为他们面前小桌上煮着茶,更暖和了。
其实,只有薛琰正在不急不缓的煮着茶,姜月和沈钰轩都只是盘腿坐着,静静的看着。
四方小桌,姜月、沈钰轩、薛琰一人坐一方,另一方自然是最外面那一方,也不好坐人。
煮了茶,沈钰轩便将薛琰房里的棋盘和黑白两罐棋子搬了过来,要跟薛琰下棋玩。
这棋是当初邵叔亭留下的,平时也只是摆在那里好看。
姜月对这些不感兴趣,但在炕上坐了这么久了,她想起来走走,于是,她便从炕上下来了,穿上了她的小羊皮靴,去了她大嫂房里。
大嫂李荷花此刻正坐在炕上做着针线活,在给她缝袜子,她之前那些袜子都不怎么暖和,大嫂想给她缝两双更暖和一点的,二嫂余红燕也在,抱着小薛石在旁边。
“哎呀,月宝。”李荷花一看到她,立刻又稀罕死了,忙弯腰,想抱她到炕上。
李荷花都怀孕快五个月了,肚子都隆起了,姜月怕李荷花有事,也为了哄李荷花开心,也不说她刚从炕上下来,便乖乖的又脱了她的小羊皮靴,又上了炕,乖乖坐在李荷花旁边,李荷花还给她的小短腿上盖了厚厚的被子,用被子给她捂着,生怕她冻到了,着了凉。
“月宝,”李荷花一副慈母的样子看着她家小小的月宝,还轻声又说,“家里明天要杀猪了,你知道吗?”
第735章 喂的好
“知道。”姜月点头。她从爷爷薛老汉那回来就听说了,薛大富出去了,出去找杀猪的了,让明天来家里给他们家将那头大白猪给杀了。
虽然还有十一天才是腊月,但现在其实就可以做腊肉腊肠了,家里便想将家里那头猪给杀了,做些腊肉腊肠。
“娘说,”余红燕笑道,“腊肉要做两种呢,一种熏的,一种盐腌制的晒的。腊肠就做一种就行了,直接风干晒。往年看别人家做了腊肉腊肠,谁不羡慕啊,现在我们家终于不用羡慕别人家了。”
“是啊。”李荷花附和,也很高兴。
次日,明明有太阳,但却还是很冷,杀猪的人带着他的两个徒弟一早就来了,正好姜月家里刚吃了早饭,然后就忙起来了。
薛大富薛一虎薛二虎去猪圈,帮着杀猪的人一块将他们家大白猪给弄出来。
多亏了平时李荷花和余红燕将这头猪喂的好,家里也有足够的东西喂给这头猪吃,这头猪长的很彪,明明比村长家猪还晚买两个月呢,但却感觉比村长家杀的那头猪大不少。
姜月就静静的站在院子里看着。
倒是刘桂霞她们生怕吓到他们这些孩子,朝薛琰喊道:“小琰,快带月宝和钰轩去后面找你们萧姨,要动刀子杀猪了,可吓人了,可别吓到你们。”
为了让家里人安心,薛琰这才牵着他家月宝去后面那几间小屋。
沈钰轩跟着一起。
姜月其实一点不害怕,但还是任着薛琰牵着,去了邵有月那。
直到夏菡说前面猪杀好了,姜月才与薛琰沈钰轩一块,从邵有月那出来了,又来了前面。
薛二虎正用一根特别细的竹管,打算将猪的膀胱给吹起来,弄成球,给姜月、薛琰、沈钰轩踢着玩。
农家杀猪,猪膀胱都是这个用处,上次村长家杀猪,膀胱不是也给了孩子玩吗。
看到三人又来了前面,他当即便笑道:“欸,你们来的正好,我正打算给你们吹呢,等一下啊,一会就好。”
看着薛二虎一只手里拎着的膀胱,姜月……想拒绝……
薛琰……也想……
只有沈钰轩很兴奋。
原来猪膀胱还可以当球踢啊,他都不知道。
镇上都没见有孩子这么玩。
薛二虎的动作很快,细竹管一插,没一会就将猪膀胱给吹起来了,鼓鼓的,跟个皮球似的,薛二虎忙拿过旁边他准备好的线,给系好,然后,随手一丢,就丢到了姜月和薛琰脚前。
“乖,去踢吧。”薛二虎还说。
姜月:“……”
薛琰:“……”
“哇哦!”沈钰轩却更兴奋了,直接就跑起来踢了,还喊着:“胜卿,月宝,你们也来踢啊,可好玩了,我以前都没玩过。”
看刘桂霞她们都一副期待的样子看着他们,而且他们爷爷来了,正坐在一边,也慈祥的看着他们这边,也很期待他们踢猪尿袋玩的开心的样子,姜月和薛琰都默了一默,随即,都僵僵的上前,小小的踢了那猪尿袋一下。
刘桂霞、薛老汉等人立刻都开心了。都觉得他们家两宝贝孩子能踢到猪尿袋,肯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