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你长得还真精神
胜卿是薛琰的字。
虽然还没满二十岁,但在入学的头一年,他的先生就给他取了字,书院里跟他关系好的,基本上都是叫他胜卿。
薛琰忙起身,拱手施礼:“沈老大夫。”
薛一虎和李荷花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就跟火烧屁股了一样,都磕磕巴巴打招呼:“沈、沈老大夫。”
李荷花也忙将姜月放地上。
姜月叫了声:“伯伯。”
对于有些年纪,又不好叫爷爷的人,她都是这么叫的。
薛琰介绍:“这是我大哥大嫂,这是我们家月宝。”
沈老大夫朝薛一虎李荷花笑着点点头,才望向粉雕玉琢、白白嫩嫩又十分讨喜的姜月:“你是月宝对吧?月宝,你长得还真精神。”
“谢谢伯伯。”姜月说道。
“嘴也甜。”沈老大夫乐呵呵补充。
虽然不止沈老大夫这么夸过她,但姜月还是有些尴尬。
沈老大夫又跟她说了两句,视线才又落在薛琰身上,笑道:“你们家什么时候多个这么讨喜的女宝宝了,怎么没听你说过。”
薛琰就将事情大概说了。
“原来是这样啊。”沈老大夫懂了。随即,笑着招呼:“都坐吧,坐吧,中午就都留在这吃饭。”
“不不不……”薛一虎和李荷花都忙想说不用了,可因为太拘谨了,半天只能说个不字。
“你们放松些,我不是老虎,不会吃了你们的。”沈老大夫打趣道。
这下,气氛就轻松多了。
薛一虎和李荷花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慢慢的,虽然还拘谨,但是却好了不少。
薛琰笑道:“我们是来找您给我大嫂诊诊脉的,午饭就不在这吃了。”
“你大嫂怎么了?”沈老大夫立刻一副大夫的神情,视线落在了李荷花身上,不等谁回答,便摇着头,一副不认同的样子道:“太瘦了。”
跟一根竹竿似的。
李荷花的确瘦的跟一根竹竿似的。
明白沈老大夫未说尽的话,姜月心里点点头。
薛琰没急着回答什么,只是看向他大哥:“大哥你说吧。”
“欸。”薛一虎点点头,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我媳、媳妇是瘦。我媳妇嫁给我有四年了,还没怀上,我们来找您,就、就是为了这个。”
说到底,他还是挺拘谨的。
沈老大夫点点头,才道:“都去里间吧,我给她把把脉再说。”
“欸!”薛一虎立刻应了。
进了里间,里面有一案桌,案桌上放了脉枕等东西,这案桌是沈老大夫的诊桌,沈老大夫坐里面一方,李荷花坐在沈老大夫对面的一方。
姜月、薛琰、薛一虎都只是站在旁边看着。
看沈老大夫开始给他媳妇把脉了,薛一虎两只大手都不由自主地握在了一起,除了拘谨,现在更多的是紧张。
特别紧张。
见薛一虎紧张成这个样子,姜月和薛琰碰了下目光,都没说什么。
沈老大夫闭着眼,细细的诊了好一会脉,才收回手,睁开眼:“是太瘦了。”随即,眼神带着点责备看向薛一虎:“你媳妇都瘦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想她能怀上,给你生个孩子?”
第167章 这就该怪我了
“啊……”薛一虎没想到自己会被责备,一时间手足无措。
李荷花立刻急了,忙道:“大夫,我怀不上,跟我相公没关系。”
“没关系吗?可怎么你这么瘦,他却一点不瘦,还挺壮实的?”又不等谁回答,沈老大夫自顾自的又道:“我知道,你们那十里八村穷苦,一般都是干力气活的汉子吃干的,不干力气活的女人家喝稀的,能省一口是一口,你瘦成这个样子,想必长时间都是这样喝稀的过来的吧。”
李荷花哑口无言。
她之前是都喝稀的,是自从他们家小琰突然从镇上回来那天,说不再去学堂读书了,家里才开始每人都可以吃干饭的。
“这就该怪我了。”薛琰苦笑道。“若不是家里供我读书,我们家也不至于之前穷成那个这样子,省成那个样子。”
“小琰!”李荷花和薛一虎都急了。
薛一虎还忙道:“大夫,大夫,怪我,都怪我!跟我家小琰没关系!我是大哥,没本事,家里之前才会那个样子的!”
谁知,沈老大夫倒是笑了:“胜卿啊,看到了吧,你有个好大哥好大嫂。”
薛琰含笑点头。
方才沈老大夫哪是责备,其实是想让他们明白一些东西,只是他大哥大嫂没看明白,但他在沈老大夫方才一开口的时候,就会意了。
沈老大夫继续笑道:“好了好了,胜卿的大哥大嫂,我这老头子其实没有责备你们谁的意思,只是想你知道,”说着,只看着薛一虎,“不说别的,就说你媳妇愿意跟着你喝了三四年的稀的,让你们家的汉子都吃干的,这个付出咱就不能忘,不管日后你们家日子好不好过,你都得对你媳妇好才是。”
“是是是。”薛一虎忙点头,但眼眶还是忍不住红了。他媳妇是跟他吃了太多的苦,一天好日子没过过,也就最近,日子才好起来。
李荷花看薛一虎红了眼,她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姜月觉得这老大夫还挺睿智。
“可别哭啊,我这老头子见不得眼泪,不然我得跟你们一块哭。”沈老大夫虎着脸道。
这话一出,薛一虎和李荷花立刻被逗笑了,忙擦了擦眼,不停笑应着:“欸。欸。”
沈老大夫这才道:“荷花啊,你这其实没什么毛病,就是太瘦了,回去多吃点好吃的,补补就是了。本来我想给你开两贴补药吃吃,但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还是不吃药的好,还是食补吧,天天吃好点,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别着急,你心情也放好一点,别太有压力,等身体补好了,自然也就怀上了。”
“真的吗大夫?真只用这样我就能……”李荷花喜不自禁,也有些不敢相信。
薛二虎也不敢相信。
“我是大夫,你要相信我,”沈老大夫特别有耐心,“你要是不相信我,你做什么来找我给你看看?这世上,是有很多病症是我力所难及的,但你这个,我见到的多了,你就尽管放宽心吧,就是太瘦了,你按我说的做,迟早会怀上的。怀不上,我将我家钰轩给你,我可就钰轩这一个儿子,这总行了吧?”
第168章 不一定非要用钱
最后一句,显然是开玩笑。
说的沈老大夫自己都笑了起来。他都这把年纪了,才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才舍不得给呢。
只是为了证明一下他说的是真的。
李荷花和薛二虎也笑了,自然也就相信真是这样了。
姜月却是心下记住了。薛琰的同窗,也就是沈老大夫的儿子,姓沈,名钰轩。
看沈老大夫对薛琰的态度,就知道薛琰和沈钰轩关系非常不错,迟早,她也会见到那个沈钰轩的。
还有,薛琰的字是胜卿对吧?
所以这大夫刚才才会叫薛琰胜卿……
没有二十岁就有了字,还被人叫了,足见薛琰之前在盛明书院那可谓是风头无两。
薛琰……薛胜卿……
不管哪个,都挺好听的。
姜月觉得。
“谢谢沈老大夫,谢谢沈老大夫。”薛一虎先是和李荷花特别高兴的道了谢,才问:“沈老大夫,这看诊需要多少钱啊?”说着,就要拿钱出来。
沈老大夫笑道:“先不说你们是胜卿的哥嫂,光是说这就把了下脉,我平时也时常会给人义诊的,哪有收钱的道理,别拿了,别拿了,收起来吧。”
“这……”薛一虎还是想拿。
“胜卿你怎么也不说说你这大哥。”沈老大夫笑着望向薛琰。
薛琰选择来这的时候,就料到沈老大夫不会要钱,何况现在只是把一下脉,沈老大夫就更不会要了。
这个情他会从别的方面还的,也不一定非要用钱。
所以,听沈老大夫让他说话,他便跟他大哥笑道:“大哥,既然沈老大夫让别拿了,就别拿了吧。”
“这不好吧?”薛一虎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薛琰笑道:“没什么不好的,等哪天钰轩去我们家,我们多给他整几个好菜就行了。”
沈老大夫立刻抚着胡须笑道:“这个好,这个好,我还多挣了。我这把下脉哪值几个好菜啊。不过胜卿,钰轩昨儿还吵着要去你家找你呢,这要不是还没到学堂休沐的日子,我还真让他去了。”
薛琰笑道:“没休沐别让他去,不然先生又得打他手心了,先生那么多学生,就他总是被打手心。”
“可不是吗。”说到这个,沈老大夫乐哈哈。“他就是读不好书,心思不在这个上面,我让他认草药,他倒是一认一个准,怎么也忘不了,他也常看我行医,现在都能勉强给人看些病了,我都跟他说好了,他读书不为考科举,就为了将字都认识了,先生也知道他不是读书的料,我和先生也谈过了,先生也支持。先生还说平时会给他放水,不会像对你那样的严格。”
薛琰笑道:“钰轩肯定能继承您的衣钵,当个好大夫的。”
沈老大夫笑道:“那样当然是最好了,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就他这一个儿子,不想太逼他,他既然跟我一样,对行医感兴趣,那就让他跟着我学吧。”
从医馆出来,薛琰他们就带着姜月找了个卖馄饨的摊子,一人点了一碗馄饨吃。
薛琰和姜月自然是小碗的。
第169章 那你就做吧
不管大碗小碗,一碗馄饨对农家子而言都挺贵的,好在也不是天天来镇上,吃这么一次薛一虎和李荷花也没那么心疼。
何况,方才沈老大夫说了,李荷花得多补补。
之所以选择吃馄饨,也是因为薛一虎之前听李荷花说过,也不知道馄饨是什么味,便记住了,这次正好让李荷花尝一尝。
“小琰、月宝,你们有什么想买的吗?没有的话,我们吃完就去牛车那吧,田大叔说今天下午他要早点回去。”薛一虎一边吃,一边问薛琰和姜月。
薛琰咽下嘴里的馄饨,才道:“我和月宝有东西想买。”
“买什么呀?”李荷花问道。
姜月也停下了吃馄饨的动作,道:“我和琰哥哥想买点麦子糯米面粉或者大米粉这些,上次挖蛇莓的时候小宝他们也有出力,听说他们喜欢吃饴糖,我们就想做一些给他们吃。”
“啊,你们还会做饴糖啊?”薛一虎和李荷花都很是惊讶,也不吃馄饨了,抬起头来看他们家两宝贝孩子。
薛琰道:“我不会,但月宝会。”
姜月道:“我娘很喜欢弄吃食,她身体还没有那么差之前,看镇上有卖饴糖的,就自己琢磨着弄,还真给弄出来了,就是后来她身体太差了,吃药都吃不起了,也就没有本钱买东西回去做饴糖来卖。直到她没了,都没做过这个生意。但我当时都跟在她旁边,看到了,也就知道这饴糖怎么做。”
原主娘是喜欢弄吃食,因为原主娘做姑娘时有跟人学过做菜,还做菜非常好吃,后来嫁人了,就当了厨娘,这十里八村,谁家需要做一桌像样的席面,都会找原主娘去做。
这给人做席面,原主娘自然不放心将原主一个人放在家里,原主自然也是跟着的,原主自然也就跟着吃了不少好东西。
原主被养的这么白白嫩嫩,跟这个其实有很大关系。
“你娘是喜欢弄吃食,”李荷花说道,“这十里八村,谁不知道你娘做的东西好吃啊,之前我和村里的一些年轻媳妇还想着去你家跟你娘学做菜呢,但因为那时你娘身体开始越来越不好了,便算了。”
“月宝,我感觉你的记性跟小琰差不多,都特别好。”薛一虎憨笑道。“小琰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能记住很多东西。你既然知道怎么弄,那你就跟小琰弄吧,小宝他们帮了我们家的忙,是该给他们买点吃的。”
薛琰那是过目不忘,她与薛琰的记性相比,还是差不少的。
当然,这话,姜月没说出口。
姜月‘嗯’了一声。
“自己做会不会太麻烦了?”李荷花却说道。“要不,咱直接买点吧?方才我们路过的地方好像就有卖饴糖的。”
姜月道:“一样的钱,直接买买不了多少,但做的话,能做的多不少。”
李荷花一听,立刻道:“这样啊,那你就做吧。”
姜月:“嗯。”
等吃完馄饨,姜月才问薛琰,哪里有卖她需要的那些东西的地方。
薛琰道:“这条街没有,但临街有一米铺,只要是粮食,它那里都卖。”
第170章 回头我们还是……
而不管是麦子,还是糯米,又或是面粉、大米粉这些,都是粮食。
于是,四人去了隔壁街的那家米铺。
这里人不知道麦芽糖制作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只知道这么做,但姜月知道,是麦子发芽后,会产生一种麦芽酶,这酶能将糯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所以,需要买麦子来发芽。
糯米也是要买的。
不过,因这是南方,基本上都是种水稻这些,不种麦子,麦子得从北方运过来,所以麦子、面粉这两样挺贵的。
北方只要十文钱就能买一斤的麦子,南方要十五文钱左右。
面粉是麦子磨的,就更贵了,反正比大米粉贵。
姜月便不打算买面粉防止糖块黏连了,而是决定买大米粉来防止糖块黏连。
但大米粉也要二十文钱一斤,因为是人工或畜力磨的,得先脱谷成精米,再磨成粉,花费的工夫多,这个世界又没有机器。
糯米因为产量低,所以种的人少,这价格也就高了,得三十文一斤。
不管哪样,在这镇上,最低的起卖量都是一斤。
你买半斤,人家根本不会卖给你。
本来姜月是打算买两斤糯米,一点麦子,几两大米粉就行了,因为正宗麦芽糖的做法,糯米和麦芽的比例是40比1。
这样成本也低一些。
但因为这里不是她原来世界的全自动化制糖,能将发酵温度、比例等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而全是人工来控制的,为保证充分发酵,尽可能达到最理想的出糖量,这个麦芽的用量就要多一些,比例可以是10比1,也可以8比1,也可以4比1这样,反正比例是可以变的。
都是麦芽的用量比糯米的用量少。
千万不能麦芽比糯米多,不然,制出来的麦芽糖会发酸。
其实也可以不用糯米来做麦芽糖,还可以用大米,但糯米含有的淀粉量比大米高,而且糯米做出来的麦芽糖口感会更好。
还是用糯米吧。
这么想着,姜月便跟米铺老板说了:“两斤糯米,一斤麦子,一斤大米粉。”
到时候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麦子和大米粉,也是没办法,最低都要买一斤,那就都买一斤吧。
“好勒。”米铺老板忙叫伙计给称了。“总共九十五文钱。”
姜月挺庆幸方才吃馄饨是薛一虎和李荷花付的钱,坐牛车也是薛一虎和李荷花付的钱,不然她和薛琰的钱哪够啊。
也是她考虑不周,没想到这镇上粮食不管买哪样,最少都得买一斤。
薛琰忙拿出钱袋要付钱。
“你们的钱够吗?”薛一虎和李荷花也要拿钱袋出来,怕他们的钱不够,给他们凑凑。
薛琰道:“够了。”
将钱给出去后,薛琰钱袋里只剩下五文钱了。
姜月看着薛琰一下就瘪了的钱袋。这不仔细看,还不知道里面其实还有五文钱。
薛琰望着她。
姜月难得也干咳一声,才有点不自在的与他道:“回头我们还是跟你娘要点钱放在身上吧。”
虽然她感觉她并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但有时候总要买点什么。
第171章 你们两个小的下来
这没有钱,还真不是个事。
“嗯。”薛琰也是这么想的。
有大人在,怎么也轮不到薛琰和姜月拎东西,反正糯米这些东西,都到了薛一虎手里,由薛一虎拿着。
从米铺出来,就都往田大叔停牛车的地方走。
李荷花牵着姜月的一只小手,看了看薛一虎手里拎着的东西,才问道:“月宝,这些能做出多少饴糖啊?”
姜月道:“麦子和大米粉用不着那么多,糯米要全用,大概能做出一斤多点的饴糖吧。”
糯米的淀粉含量是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这里的条件,哪怕她控制的再好,也不可能将淀粉全部转化为麦芽糖。
全部转化,那是理想情况,这里实现不了。
一百斤糯米能得六十到七十斤的麦芽糖已经算是很好的,那两斤糯米能得一斤多点的饴糖,的确差不多。
“一斤多点?!”李荷花和薛一虎都吃了一惊。“这么多啊。过年那会,小姑给了爷爷一小包饴糖,那还没二两呢,听小姑说都花了她二十文钱。”
姜月想说,她这还没做饴糖呢,就花了快一百文了……
因为做的量少,差距还看不太出来,只比直接买稍微好一些,她也是没事干,能省个几文就省个几文吧,但若是大量制作饴糖,那会更划算。
上午一块来的人也知道田大叔今天会早点回去,都已经在牛车那等了,等姜月他们到的时候,牛车也可以往回走了。
太阳还很高的时候,姜月他们就快回到槐树村了。
“一虎,那是不是四虎啊?”突然李荷花指着前面,在路边背着一个包袱走着、手里拎着一个瓦罐、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的背影说道。
“是四虎!”薛一虎很是惊喜。随即,便高兴的喊:“四虎,四虎。”
姜月和薛琰被太阳晒着,牛车上又晃晃悠悠的,加上又有李荷花和薛一虎顾着他们,他们的神经多少是放松的,人就有点想睡觉,突然听见李荷花的声音,两人才往牛车前的路边看过去,的确是他们家四哥。
而他们四哥是走的,没牛快,牛车已经来到他们四哥旁边了。
薛四虎依旧跟平时一样,还没回头看就已经脸上先带上了三分笑,直到见是李荷花和薛一虎,他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大了:“大哥!大嫂!”
见姜月和薛琰也在牛车上,他就更高兴了:“你们两个小的下来,跟我一块走回去,都快到村口了,你们也坐不了多久了。”
薛琰和姜月便从牛车上下去了。
薛一虎和李荷花也忙从牛车上下去了。
“四虎啊,你这要回来,怎么也不知道坐大叔的牛车回来啊。”田大叔笑呵呵。
薛四虎自然是舍不得那一文钱,才走回来的,可话他却不会那么说,而是笑道:“谁知道大叔你这么早就从镇上回来了,平时不是还要一个时辰才回来吗。”
田大叔笑道:“家里有点事,就早些回来了。”
“那田大叔,你快些回去吧,我们走回去就行了,也到了。”薛一虎一边摸出四文钱给田大叔,一边憨笑道。
第172章 四哥在做生意方面有天赋
现在他们的位置离村口也就一百步的样子。
“好好好。”田大叔接过四文钱,才继续赶着牛车往前走。
薛一虎下意识的去帮着拎薛四虎手里的瓦罐。
自己大哥平时都很照顾弟弟的,加上瓦罐也不重,薛四虎就任他大哥拎过去了,并说了句:“这又是酒楼的剩菜。”
酒楼哪怕是剩菜都好吃,薛一虎和李荷花自然开心今晚家里又能吃上这些好菜,但两人还是不免担心:“你这又从酒楼拿菜,你们那掌柜会不会说你啊?下次还是别拿回来了。”
这旁边正好一棵树,树荫打洒下来,也不热,他们就站在树荫底下,也不急着往回走。
“没事,他们剩菜也是倒掉。”薛四虎说道。“这个掌柜也是知道的,今天还是掌柜特意让厨房将剩菜多给一点给我,里面还有大半只鸭呢,说我以后不干了,但我在酒楼这三年多,是最勤快的,别的没法给我,这剩菜还是要给我一点的。”
姜月和薛琰都知道薛四虎是极其有主见的人,猛然听说他以后不在酒楼干了,也没有一点惊讶的。
倒是薛一虎和李荷花惊的立刻问:“你怎么不干了?这十里八村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想进酒楼当小二,这总比你三哥天天在外面累死累活的给人干苦力强啊。”
薛四虎笑道:“小琰随便抄一本书都能挣五百文呢,都用不了几天,我这干一个月工钱也才四百五十文,反正我是干不下去了,我得找点别的事干,比这个事好还能多挣点钱的。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这当小二我就算继续干着,也干不了几年了,那镇上酒楼都只要年轻的,满二十岁的都很少,这事根本干不了一辈子,我迟早还是要回来自己再找事情干的。”
“也是啊。”薛一虎和李荷花都觉得挺有道理的,就没再说什么了。
但薛琰知道,他四哥有些话并没有说。
那就是,当初,他四哥是听说家里要供他读书,立刻二话不说就跟三哥一块去了镇上酒楼找工做,只是当时酒楼只留下了他四哥。
如今,他不读书了,家里暂时也用不着他四哥在钱上出什么力了,他四哥就跟自由了一样,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了。
上辈子,他四哥的人生……不,是家里每个人的人生,几乎都是围着他转的,这辈子,他想家里各个都能拥有自己的人生。
这么想着,薛琰便问了:“四哥,你说你想找别的事干,那你有想过找哪方面的事干吗?”
“还没有呢,”薛四虎笑道,“不过我有点想做点小本生意看看,我看镇上那摆摊的,只要摆的下去,都比我当小二挣钱。反正再看看吧,我也只是有这个想法,都没想好做什么小本生意呢。”
做生意?
薛琰蓦地有些恍惚。
仿佛回到了上辈子。
上辈子,他自从当官后的家底都是他四哥打理的,四哥拿着他的家底做生意,将他的家底变的越来越厚实,最后都能富可敌国。
他四哥在做生意这方面,还是极有天赋的。
第173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姜月看薛琰有点恍惚的眼神就猜到薛琰可能是想到上辈子的事了。
看来,上辈子的事,对他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他才会控制不住的,总是会想起,就跟折磨着他一样。
姜月有点想安慰一下,可张了张嘴,还是什么也没说。
这个,最好还是要靠他自己走出来。
薛四虎却没再看薛琰了,而是看向了姜月,因为他发现姜月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被李荷花牵着一只小手,在看着他们。
然后,他一只手抱着臂膀,一只手摸着下巴:“月宝,你还没叫四哥呢。”
一副她要是不叫他,他就不往前走的样子。
姜月知道他是逗她,但还是配合的叫了声:“四哥。”
“真乖。”薛四虎夸奖的揉揉她的小脑袋。“我今儿也发工钱了,给你和小琰买了好吃的,在这呢。”他拍拍背上的包袱。“回去就给你们。”
“好吃的还是给大嫂和二嫂吃吧,二嫂是双身子,大嫂今儿上镇上看大夫了,大夫说她太瘦了,得多补补,等长了肉,身体好了,就能怀上了。”姜月说道。
薛琰也点头。
家里两小孩子这么懂事,李荷花别提多高兴了:“看我们家月宝和小琰多懂事啊。不过这是你们四哥对你们的心意,你们哪能将心意往外推啊。你们四哥不是还带菜回来了吗,回头我和你们二嫂多吃点菜就行了。”
“大嫂你看大夫了?”薛四虎有点惊讶。“难怪你们这从镇上回来,我刚还想问你们怎么从镇上回来了呢。”
李荷花有点不好意思。
薛一虎憨笑道:“看了,那大夫人很好,是小琰同窗的爹,都没收诊金。好了,我们快回去吧,娘估计在家等着呢。”
“也是,娘肯定想早点知道大嫂这怎么样了。走走走,我们快回去吧。”薛四虎也催了起来。
回到家,果然刘桂霞今儿基本上没下地干活,在家里很是焦心的等着。
余红燕不时宽慰刘桂霞,说大嫂肯定能治好的。
薛大富他们的心粗一点,尽管也盼着李荷花能治好,但却仍旧该下地的下地,下田的下田,此刻都不在家。
得知李荷花只是太瘦了,只要平时吃好点,靠食补就能治好,刘桂霞别提多高兴了,不停的拉着李荷花的手,说了好些话,还埋怨薛一虎:“你这都去镇上了,怎么不带两斤肉回来,大夫都说要好好补补了。”
又听说薛四虎以后都不会到长福酒楼当小二了,刘桂霞就叹气:“小琰才七岁,我们就管不了了,你都十八了,我们还能管得了?只要你不是做坏事,我这个做娘的都没意见,只是你爹那——”
正好薛大富扛着铁锹从田里回来,便将话接了过去:“你也说管不了了,我就能管得了?行了行了,你们都大了,主意也大了,就像你们娘说的,只要你们不是做坏事,日后你们不管谁想做什么,都随你们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爷爷经常与我说的。”
“谢谢爹!”薛四虎立刻高兴的道谢。
第174章 不老不幼
薛一虎他们也很高兴。
有他们爹将话放在这,以后他们做什么,也更自由了。
“一虎,你手上拿的啥?”薛大富一边将铁锹放下,一边随口问道。
薛一虎憨笑道:“这个是四虎带回来的剩菜,这个是小琰和月宝买回来给小宝他们做饴糖吃的糯米麦子和大米粉,小宝他们上次帮着挖蛇莓了,小琰和月宝都想谢谢他们。”
说着,这才将两手里的东西放下。
薛大富、刘桂霞、余红燕都惊讶的看向姜月和薛琰,“你们会做饴糖?”
薛四虎也挺惊讶的。
不过他惊讶的同时,脑子里立刻在想着,既然他们家小琰和月宝会做饴糖,那他要不要做饴糖这个生意看看?
姜月和薛琰还没说话,薛一虎就憨笑着帮着解释:“是月宝会做。月宝的娘生前不是向来会做吃食吗,这个她也琢磨过,月宝看见了,就记住了,知道怎么做。”
“是啊,”李荷花附和,“这些东西,听月宝说,能做一斤多点的饴糖呢,比直接买饴糖便宜不少呢。”
“这……好好好。”刘桂霞和薛大富都很高兴。
还是刘桂霞心细一点,忙又道:“刚你们不是将十两又给我了吗,那你们哪来的钱买的啊?小琰、月宝,你们是不是将你们的钱都花完了,来来来,跟我进去,我再给你们些。你们是最不会乱用钱的,看这买的东西,也是为了给小宝他们做饴糖吃,你们都没舍得给自己买块糖吃,可怜见的,我们大人都没你们想的这么周到呢,这次我一定要多给你们些,让你们带身上。”
说到最后,刘桂霞都心疼她家两宝贝孩子心疼坏了。
姜月和薛琰一边被刘桂霞带着进了刘桂霞的房间,一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挺好的,又不用他们开口。
这次,刘桂霞一次给了姜月和薛琰二两银子。
还是薛琰收着。
从刘桂霞房里出来,姜月和薛琰手里就被分别塞了个油纸包。
“给你们买的好吃的,快吃吧。”薛四虎笑道。然后,将包袱里的另一个纸包放一边:“这是给爷爷的。娘,你们我就没买了,我没那么多钱,等我挣大钱了,再给你们买。”
刘桂霞他们都笑道:“我们又不老不幼的,买啥啊,浪费钱,有钱也不能买啊。”
看姜月和薛琰都没打开油纸包的意思,刘桂霞他们忙笑催:“你们快吃啊,是大鸡腿呢,你们四哥疼你们吧,可别让路过的孩子看见了,要是被别的孩子分去一口,你们四哥还指不定难受成什么样子呢,他就是特意给你们买的。快。快吃了吧。乖,听话啊,我们大人有我们大人吃的东西,不差你们这一个鸡腿的,这是给你们孩子吃的。”
再不吃,真就是辜负他们四哥的心意了。
姜月和薛琰没办法,都慢慢打开了他们手里的油纸包。
果然,油纸包里,都是一个本来炸的挺酥脆的大鸡腿,但现在都凉了,没那么酥脆了,只表面裹的那层面粉还有点酥脆。
第175章 浸麦子
“好吃吧?”薛四虎期待的看着他们。
“嗯。”姜月和薛琰都点点头。
“现炸的更好吃。”薛四虎笑道。“等哪天我带你们去镇上,让你们吃现炸的。好了,你们乖乖吃吧,我去爷爷那走一趟,将这个给爷爷送去,正好也去看看爷爷,我都有好长段时间没看到过爷爷了。”
说着,薛四虎拿了那个放在一边的纸包就要去薛老汉那,但都没走两步,又回头,跟薛大富嚷道:“爹,我回来之前,去三哥那看了看,三哥说他暂时还回不来,估计还要大半个月才能回来。”
薛大富:“行,我知道了。”
堂屋门口的走廊里放了两个小板凳,李荷花就让姜月和薛琰坐在小板凳上继续吃鸡腿,其他人又开始各忙各的事了。
各个都很高兴。自然还是因为李荷花只用食补的事。
薛琰一边慢条斯理的吃着鸡腿,一边看了看放在堂屋桌上的那个布袋,那个布袋里就装了三样东西,糯米、小麦和大米粉。
然后,才看向姜月:“这饴糖大概怎么制,你跟我说说?”
姜月就简单的说了一下。
大概就是,先让麦子发芽,再蒸煮糯米,再将剁碎的麦芽和糯米饭混在一块发酵,然后过滤,然后熬制,最后将熬好的糖进行拉扯,拉扯的时候会进入空气,然后麦芽糖会变成白色,越拉越硬,成为镇上那种敲碎了卖的白色饴糖。
薛琰一听就明白了。
知道第一步是让麦子发芽,而麦子浸泡一夜后,会更容易发芽,只见他道:“那我们吃完,就去浸泡麦子。”
姜月:“嗯。”
吃完鸡腿,姜月和薛琰便将那一斤麦子拿出来一部分,让在一个大海碗里,然后往大海碗里倒冷水,将这部分麦子浸泡上。
另外的麦子就收起来,说不定以后有用。
“我们再找个筛子。”姜月说道。“明早我们就将这浸好的麦子铺在筛子上,每天淋个两三次水,照现在这天气,估计三四天就能发好芽用了。用的是芽,别让萌发出真叶。这个糖还有个别名叫麦芽糖,就是这个意思。”
薛琰点头。
家里有那种筛碎屑的圆筛子,木质的,这个可以筛菜籽里的碎屑,也可以筛芝麻里的碎屑,孔不大,正好。
姜月和薛琰就拿了一个筛子,放在一边备用。
这时,去地里撒草木灰的薛二虎和薛五虎回来了,草木灰能防治虫害,还能做肥料,听说李荷花只用食补就能好,也都很高兴,又听说薛四虎回来了,薛五虎立刻就跑去薛老汉那找他四哥去了。自己去还不行,还带着姜月和薛琰去了。
直到吃晚饭了,也不见他们回来。
还是薛二虎去喊回来的。
薛二虎去的时候,还带去一碗菜,这菜就是薛四虎带回来的剩菜,也给薛老汉,薛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
倒不是又有好吃的,仍只为小辈们的这份孝心。
第二天,一早,洗漱好,姜月便拿过了那个筛子,和薛琰一块,将浸好的麦子平铺在筛子里。
第176章 这么严重啊?
麦子铺好,又在筛子上盖了布遮光。
最后,将盖了布的筛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撒个两三次水,等待发芽就行了。
全程,薛四虎都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
薛五虎看他四哥这样,也好奇,跟猴子一样跑了过来,也跟着弯了腰,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姜月和薛琰捣鼓。
看完,薛五虎才道:“四哥,这有什么好看的啊。”
姜月和薛琰也看向薛四虎。说实话,他们没想到他们四哥会盯着看,还一副要学会的样子。这是想做这个生意?
薛四虎又看了眼已经放在阴凉通风处的筛子,才笑道:“我这不是不当小二了吗,肯定想找点事情干啊,月宝又能折腾出饴糖,我就想着,我要不要先捣鼓捣鼓饴糖这个生意看看。”
“好啊!”薛五虎想也不想就赞成,觉得能挣钱。
姜月倒是无所谓,若是薛四虎真想做饴糖这个生意,她也支持。
唯独薛琰,开口道:“四哥,这个生意有限制的。”
薛四虎:“什么限制?”
薛琰:“朝廷因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对粮食的用途管的很严,有田地的人家,至少大半的田地得是种粮食,不许种别的,这制这种糖,需要消耗不少粮食,跟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一样,官府都是要管的,你要是做这个生意,买个几十斤糯米制饴糖是没问题,但超过一百斤,没有官府的允许,官府就要抓你了,有打板子的,有流放杀头的,就看官府怎么治罪。”
他上辈子当过摄政王,掌管过整个大翎,更清楚这些。
不是乱世的时候,都有人饿肚子,乱世的时候,粮食就更缺了,朝廷插手管这些事,一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浪费,二是维护大翎的稳定。
姜月听了,觉得朝廷插手不是没道理的,毕竟,糖酒这些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影响不大,但粮食不吃,就会饿死。
何况,在这个世界,粮食的产量都不是特别高,一直粮食都是缺的。
只是有些人不缺而已。
若是遇到个灾年,绝对会闹饥荒,饿殍遍野。
薛五虎就没姜月这么淡定了,立刻被吓一跳:“这么严重啊?!那四哥四哥,你还是别做这个生意了,我们家又没有得到官府允许。”
薛四虎胆子就比薛五虎大多了,一点不以为意:“怕什么,小琰不是说一百斤官府才管吗,那我买个九十斤糯米回来制饴糖好了,加上麦子和大米粉的用量,也超过不了一百斤,能挣点就挣点吧,现在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只知道想做点生意,就当练练手了。”
薛琰上辈子就跟这个四哥认识了那么多年了,对他四哥那是非常了解的,现在他四哥这样,他也料到了,自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姜月也不惊讶。一个脑子活泛又有主见的人,一般胆子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能这么干脆的决断,丝毫不受人影响,这不仅仅是主见和胆子,还是一种魄力。薛四虎多少是有些魄力的。
第177章 他还能更精
她现在就可以预见,未来,薛四虎绝对是薛一虎薛二虎薛三虎薛五虎当中最有本事的一个。
薛琰她就不做评价了,这人这辈子就想安安生生平平凡凡的,她看得出来。
至于薛三虎这个三哥,虽然她还没见过,但她多少从家里人口中听说到一点,知道这个三哥为人冲动,性子又直,那就算再有本事,也是有上限的。
而她暂时还看不到薛四虎的上限到底在哪。
吃早饭的时候,薛四虎就跟家里说了,说他要买九十斤糯米,做饴糖卖,但他昨天发的那点工钱不够,让家里给他凑凑。
薛大富他们现在都很信姜月和薛琰,自然也就相信饴糖肯定能制出来,一听薛四虎这话,都没有意见。
也不让薛四虎自己掏钱了,直接从刘桂霞那里拿钱去买糯米、麦子、大米粉这些材料回来。
姜月原本只是想做点饴糖给薛小宝他们吃,表示一下感谢,估计就那么一次,所以,她也没买纱布,打算到时候过滤的时候,跟大伯家借。
大伯家现在油坊开起来了,需要过滤的地方多,纱布也就不少。
但现在四哥要做饴糖这个生意了,而家里有点纱布也不是坏事,这么想着,姜月便开了口:“四哥,你再买点纱布吧,需要过滤。”
“那肯定要买的。”薛四虎自然是一点意见没有。
一吃过早饭,薛四虎就让薛二虎陪着他一块去镇上买这些东西去了,他一个人弄不回来。答应家里坐牛车去,但两人却还是没坐牛车,走去的。
见薛四虎和薛二虎去了,姜月才小声跟薛琰说了句:“四哥是个精的。”
不像家里其他人,都跟她相处有段时间了,才慢慢的信她只要说能做出什么,那就能做出来,但这四哥,总共才见过几次啊,她饴糖都还没做出来,就跟她说要学做饴糖,做这个生意,人现在都去买材料了。
明白她的意思,薛琰笑道:“他还能更精。”
上辈子,一开始他们也只以为四哥是机灵,脑子活泛,但自从被他接去帝京,开始给他打理家底后,那才能就一下显现出来了。
他是没见过比他四哥还会做生意的人。
如今,他四哥又要开始做生意了,那他们自然是越来越能看到他四哥到底有多精明。
“精些才好,不吃亏。”姜月说道。
“这倒是。”薛琰笑着点点头。上辈子,四哥倒是从来没吃过亏。也从来没人能从他四哥身上占到便宜。
等薛四虎和薛二虎再回来,已经下午了。
也因为薛四虎要做饴糖卖,姜月和薛琰又浸了些麦子在那,还是没浸很多,因为家里就两口锅,一口大的一口小,到时候一天顶多做个三十斤糯米的量,这又发麦芽,不能一天发好,得今天浸些麦子在那发芽,然后明天再浸些麦子在那发芽,后天再浸一些麦子发芽。
麦芽长的很快的,一天发好的话,到时候用不了那么多,剩下的麦芽就会长出真叶,到时候就不是叫麦芽了,而是叫麦苗。
第178章 还是我来
麦苗会大量地消耗掉自身的麦芽酶,麦芽酶太少,自然会影响到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的这个过程。
姜月和薛琰一开始用筛子发的那个麦芽,只用了三天,就发好了,也就可以开始做麦芽糖了。
正好是一大早发现发好了,李荷花和刘桂霞做早饭的时候,就顺便将他们那两斤糯米给煮上了。
一口锅做早饭,一口锅煮糯米。
姜月和薛琰则处理麦芽,他们四哥还跟在一边仔仔细细的盯着看着,生怕错过了任何细节,不时还给他们搭把手。
麦芽的根须都透过筛子底下的孔穿过去了,姜月让薛琰拿了个木盆来接着,然后,才将筛子里发好的麦芽全都给拔下来,放到木盆里。
需要清洗麦芽,这麦芽根部有点脏,怕两小孩拎不动水桶,薛四虎忙去拎了一桶水来,桶里的水面上还晃荡着一个瓢。
“将这个洗干净切碎就行了,切的越碎越好。”姜月说道。“到时候也好跟煮好的糯米饭混在一块。”
薛琰两只手在盆里,一边与她一样仔仔细细的洗着麦芽,一边应了声:“嗯。”
“切碎就我来吧。”也蹲着的薛四虎一边给他们往盆里又舀了一瓢水,一边笑道。
“好。”姜月和薛琰都没意见。
早饭做好的时候,糯米饭也煮好了,这时候糯米饭还很烫,不能和切碎的麦芽混在一块,得等到糯米饭晾凉一点,有点烫手,但又不太烫的时候,才能混。
趁这个空档,姜月他们吃早饭。
等吃了早饭,糯米饭也晾的差不多了,姜月这才将切得特别碎的麦芽倒入糯米饭中,然后,想将两者搅拌均匀。
“还是我来,还是我来。”薛四虎忙道。
直到薛四虎用锅铲,还有筷子,将麦芽和糯米饭搅拌的特别均匀后,姜月才道:“再倒入锅里。”
“好。”薛四虎忙倒入锅里。
有四哥帮忙,薛琰也只能站在一边看着。
刘桂霞他们也好奇,都站在一边看着。
姜月:“盖上锅盖。”
薛四虎:“成。”
姜月:“这个得就这么放大概两个时辰的样子,估计就发酵好了。灶里最好适当加点小火。”
对,就是小火。
若是大火,让锅里温度过高,麦芽酶会失去活性,没法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温度低了的话,也不行,麦芽酶的活性不够,自然不能充分将淀粉全部水解。
这些,怕薛四虎他们听不懂,她并没有说出来。
不过,靠人工这样控制温度,根本没法将温度一直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反正最后,糯米饭中的淀粉是不可能完全被水解成麦芽糖的。
条件所限,没办法。
“好。”薛四虎应了。管他为什么,他只用知道这么做就行了。
刘桂霞他们也是,还都忍不住也应了声:“好。”
“这火就我和琰哥哥看着就好了,你们有什么事就去做吧。”姜月说道。
还要大概两个时辰才发酵好呢,刘桂霞他们也就真下地干活去了。家里积攒了不少天的草木灰还没撒完,他们不光要撒到地里,还要撒到田里。
第179章 特别奇怪
他们还帮着给姜月和薛琰那五亩地里也撒了。
也是怕两孩子打理不好,他们就能帮着点,就帮着点。
除了姜月和薛琰在家,家里还有余红燕、薛四虎、薛一虎。
薛一虎自然是又在棚子底下忙着。
薛四虎跟着盯了好一会的火,确定要多小的火才行,他才也下地去帮忙了。
余红燕也盯了会,她虽然怀了孩子,但也想帮点忙,像是这种坐在灶门口烧火的活,平时她总是揽着干,这个又不累,家里也就随她去了,她想着,今天就制这么多糖,家里两宝贝孩子顾着火可以,但明天家里就要开始制糖卖了,九十斤糯米就摆在堂屋呢,她想到时候由她来顾着灶里的火。
也是看清楚了,确定了多小的火苗才行,余红燕这才到堂屋门口坐了,做着针线活。
姜月一边与薛琰注意着灶里的火苗,一边随意的看了下院子,院子里,除了那一小块菜园带来的绿意,根本没别的生机了。
不由地,她就有点想种花草了。
虽说等砖瓦送来,就要造大房子了,大房子造好后,自然是要搬去大房子住的,但现在多点生机也没什么不好。
这么想着,姜月便将手里的烧火棍也给了薛琰,“火你先看着,我回房一下。”
薛琰:“嗯。”
姜月便回她房间了。
然后,进了空间。
正欲进高科技房间,在操作台上选些花草的种子,让进入万能育苗室,开始育苗的时候,却发现,黑色废土上,原本只冒出了一棵青草,现在竟然有一小块的青草,跟她现在的拳头那么大的一小块。
那一小滩水的面积也变大了,跟她平时吃饭用的小饭碗的碗口差不多大了。
特别奇怪。
姜月沉默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都没蹲下,她就又发现,这长有一小块的青草的土,已经不是黑色废土了,而是黄土,也不知道是什么基质的黄土。
就这么一小块变成了黄土,其他还都是一望无际的黑色废土。
姜月还是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但既然这一小块都不是黑色废土了,那这一小块,是不是能种上东西了?
若是能种上,她当然巴不得这一小块能变成一大块,然后,变成更大块。
至于到底什么原因,她可以不管。
这么想着,姜月便进了高科技房间,拿了两粒草莓种子出来,随即,将这一小块青草给拔的只剩下两棵,免得这青草其实是有用的,这样还剩两棵,就算青草有用应该也不影响。
黄土很松,姜月用手指就能将两粒草莓种子给播种在里面。
就种在被拔了草的黄土上。
然后,也用手,在旁边那跟小碗口那么大的一摊水里弄了点水,洒在上面,看看草莓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并长出苗。
弄好这些,姜月才去操作台,选了些花草的种子,让进入万能育苗室,开始育苗。
接着她便从空间里出来了。
手上还沾着黄土,空间里并没有那么多水给她洗干净,姜月便走出房间,又回到了灶门口。
第180章 变白了
也没说话,只是将两只小手伸到薛琰面前。
薛琰一看,便会意,忙放下烧火棍,起身,去舀了一瓢水,到一边,淋在姜月的两只小手上,让姜月洗干净了手。
薛琰也不问她只回房间了一趟怎么就沾了土。
姜月觉得这样挺好的,来到这个世界,也在这个世界见过不少人了,但只有跟薛琰相处,是让她最放松的。
然后两人又坐在灶门口,拿着烧火棍,顾着灶里面只有一点火苗的火。
直到刘桂霞和李荷花都回来做午饭了,还没发酵好。
姜月和薛琰用的是小锅,刘桂霞她们就只能用大锅做饭了,虽然是不同的灶肚,但是连在一个灶台上的,旁边的大灶肚烧着火,小锅也会跟着温度上升一点,于是,姜月和薛琰就将小锅底下的灶里的那点小火给灭了,免得小锅里温度太高,影响麦芽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刘桂霞她们午饭快做好的时候,小锅里也发酵好了,薛四虎也回来了,立刻忙凑过来看,并帮忙。
薛琰又只剩下在一边看这个活了。
姜月也只剩下指挥这个活了。
只见姜月道:“将锅里的东西都盛出来,用纱布过滤,只要汁液就行了,渣可以当肥撒地里或者田里。”
薛四虎忙按姜月说的做了。
薛五虎也回来了,也赶紧洗干净了手,也过来帮忙,帮着一块过滤。
李荷花帮着将小锅洗干净。
等过滤好后,渣被放一边了,回头撒田里或地里,而过滤到盆里的汁液,其实也就是糖汁,则又倒回小锅里,开始熬煮。
开始可以用大火,后面为免熬糊了,就不能用大火了。
还得不停的用铲子在里面搅拌,让糖汁里面的水分蒸发的更快,当然也是为了防止粘锅。
好在是两斤糯米做成的,份量并没有那么多,只一个时辰后,就熬的没有水分了,全是麦芽糖了。
但这时候的麦芽糖还很热,是特别软的。
从锅里盛出来,放到一个大碗里。
这时的麦芽糖还是深褐色的。
姜月拿起一双筷子,一只手里拿一根,然后,从大碗里沾了些麦芽糖,用两筷子头不停的拉着,又卷着、折叠着,很快,这麦芽糖就变成了白色。
“变白了!”向来咋呼的薛五虎立刻叫了起来。
薛大富他们都很是欣喜,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变白的。
“我去,好像还变大了!”薛五虎又大惊小怪的叫了起来。
薛大富他们更欣喜。
姜月其实有点想说,这是因为在不停拉卷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空气,麦芽糖的密度变小了,那体积自然就变大了,这碗里这么多褐色麦芽糖,能拉的最后变成很多白色麦芽糖,只不过还是那么重而已。
变白就更简单了,麦芽糖因为混进了空气,变的不透明,看起来发白了。
但怕薛大富他们听不懂,她便没说。
不过她上午等切碎的麦芽和糯米饭发酵的时候,有简单的跟薛琰说过,不由地,她便看了薛琰一眼。
薛琰果然跟平时一样,挺淡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