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4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49)
他们不但没有成功进城买到粮,还在混乱中受了大大小小的伤。
在混乱中,乔老太太被她最疼爱的二儿子推到了镇压的官兵刀尖下,差点就命丧于此。
最后虽然逃过一动劫,但也受了轻伤,人也因为受到了惊吓,而精神萎靡。
就算是这样,乔老二却没有多少愧疚,更没什么悔改,反而理所当然,觉得自己的命比他们这一家子都高贵。
能替他挡刀,是他们的荣幸,也是他们该做的。
潜意识里,他在埋怨乔老头和乔老太,觉得是他们当初多管闲事,这才导致自己好好的贵人不当,来老乔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乡下泥腿子。
是他们阻拦了他的前程,是他们让他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
如今,该到他们偿还这的时候了。
老太太最后还是被他给气倒了,一病不起,差点就这么一命呜呼。
乔老大在一边默不吭声,钱氏则哭着照顾受了伤的两个儿子。
这次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一家子大大小小的,都受了些伤,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手指头被砍掉了几个,一脸上被划了一道大口子,耳朵也被砍掉了半只。
二房媳妇孙氏,则心情十分畅快。
之前老太太直接绕过她,替二房收下外面的女人和孩子,还反过来骂她不贤慧,善妒,不知道替丈夫着想。
还说她自己生不出儿子,还不让丈夫想办法生,根本不配为人妻,再闹就要替丈夫休了她。
哈哈,如今,也让两个老家伙,好好尝尝这种滋味。
除了孙氏,乔知书心里也很是开心。
大房钱氏一直仗着自己有两个儿子耀武扬威,还怂恿着老太太,把她妹妹给卖了,如今,看她还怎么炫耀。
大堂哥、二堂哥,虽然没死,但这次一个少了几根手指头,一个少了半只耳朵,还被毁了容,看他们以后还怎么来嘲笑自己,看他们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跟着老乔家的其他几家,倒是没受什么伤,只是,看到他们一家子伤的伤、病的病,后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这么倒霉的一家子,真不知道当初他们怎么会被乔大丫这死丫头说动,来保护他们去京城的。
真是猪油蒙了心了。
可笑的是,当初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嘲笑过那些劝说不听,怎么也不肯离开的人。
要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的状况,还不知道怎么笑话他们呢。
*
日子不紧不慢地又滑过了一月,这日,因病在家休养的武侯府世子仍旧未出门,优哉游哉地坐在窗边喝着茶、看着书,时不时地看看院子里的风景,或抬头看看远处的天空。
此刻的他,显然心情很不错。
“也该到了吧,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这都两个月不止了,从庆州府到京都,以他们的脚程,足够了。
一想到等待的人马上就要到了,纪墨尘心情更好了,甚是愉悦。
“住的地方,都收拾好了吗?”
武一轻步上前,给主子续了一杯茶,神色犹豫着轻声回应,“该准备都准备好了,只是……”
第1975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0)
顿了顿,武一还是将实情说了出来,尽管他知道主子定不会高兴。
“只是,老六刚传来消息,小乔姑娘她带着爹娘和村民们,绕过京城,往东北方向去了,目的地……好像是东北的深山老林。”
“……”纪墨尘手里的茶喝不下了。
刚才闻着还挺香,这会却觉得味道有点过浓,茶色也不太好看。
‘哐’地一下把刚端起的茶杯放回桌上,一股子邪火压抑不住地往外冒。
清冷的眸子,憋了一眼武一,“是我给出的条件不够,给的太少了?”
武一心里一紧,越发小心翼翼,“主子给的不少了。”
“不是主子的问题,是小乔姑娘他们觉得京城权贵多,他们小老百姓惹不起。”
“再加上,如今外边战乱,没法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所以想先去山里头种田打猎,躲上几年。”
纪墨尘:“……”所以,他在这里眼巴巴地盼着她过来,人家却根本没把他这个病人放在眼里?
什么时候,他变得这么不重要了?
怕主子心里难受,武一十分有眼力见地继续道:“不过主子放心,小乔姑娘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定不会忘了跟主子的约定,三年之内定会过来给主子解毒治病的。”
反正老六跟着,只要知道小乔姑娘他们的落脚地,到时就算她忘了,他也会想办法‘提醒’她的。
比如,逢年过节的,记得送份丰厚的节礼去。
纪墨尘根本没听进去,此刻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她是觉得,在这京城,我护不住她?”
呵呵,怕他们一家过来,让某些不识相地打扰,他还为此严肃清了不少人,连武侯府里那个玩意儿都让他叫人给打断了腿。
那女人如今除了抱着他那断了腿的宝贝儿子哭和谩骂诅咒以外,什么也干不了。
世子之位?侯爷之位?
呵,一个永远也站不起来的人,还有这个资格吗?
真以为他以前不动他们,是耐何不了他们?
他不过是还念着那点子血脉亲情,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而已,可惜,有的人不惜福,偏要一次又一次来挑衅他。
武一沉默了片刻,提醒道:“主子,您没跟小乔姑娘透露过您的身份。”
纪墨尘陡然清醒。
是啊,他确实从头到尾没说过自己的身份。
所以,还是他的错了?
心情好了不少,扔下手中的书,站起身,理了理衣袖,“备马车,出去走走。”
武一知道,主子这是找借口,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只可惜,他刚走到门口,迎面武四一改平日里的沉稳,急匆匆跑来,差点撞到他。
武四顾不得跟他说什么,满头大汗地进了房间,“主子,宫中暗哨传来紧急消息,皇上今日一早中毒昏迷了。”
“什么?”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纪墨尘和武一都震惊了。
纪墨尘神色凝重,眉头紧簇,眼中迸射出一缕狠戾,“立刻给我去查,我要知道那几个混帐东西里面,到底是谁动的手。”
成年皇子有五个。
近年来,争斗得越发厉害。
第1976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1)
他们几个自己斗,他不会管,但要是有人敢把手伸到皇帝舅舅身上,那他就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要是让他查清楚是谁,哼,他必让他生不如死。
纪墨尘脸色铁青,目光狠厉,“武一,你立刻亲自去一趟京郊营地,将消息传给大伯,让他注意城外的动静,以防有人里应外合、趁火打劫。”
西北叛军,虽还在千里之遥的庆州府,但谁也不知道镇北王会不会使诈,是不是想扰乱京城这趟浑水。
“另外,派人给我盯紧那几个皇子府,一只苍蝇也不能放过。”
“是。”武一快速行礼,转身大跑出了门,然后直接运起轻功飞速离开。
“武四,宫中都安排好了吗?”
纪墨尘一边询问,一边快速转身去了内屋,从床内侧的一暗格里取出了装着解毒丸和护心丸的两个小玉瓶,塞到了怀中。
武四跟到门边,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主子,属下一得到消息,立刻安排了甲字队的暗卫前去暗中护驾,宫中我们的人也全都紧盯着各处,随时待命。”
纪墨尘满意地憋了他一眼,神色和缓了些,,“去叫上武二,带上药箱,跟我进宫。”
“是。”
武四转身快步离开,去府中一处偏僻的院子找正疯魔一般、天天一睁开眼就研究解毒丸的二哥。
“真是该死!”
纪墨尘站在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心情很不爽。
“哼,你们想毒害舅舅,我偏不让!”
我偏要让他长命百岁,让你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最好把你们这些个狼子野心的东西全都熬死。
皇帝舅舅是这世上对他最好的人,从小对他,视若亲子也不为过。
虽然这里面有歉疚的成分在,但他对自己的好,却是真实的。
另外,唯有皇帝舅舅活着,他的日子才能好过,要是换了那几个从小看他不顺眼的上位,只怕是第一个会对付他。
再加上他那个从小就视他为污点的母亲,只怕到那个时候,他在这京城呆不下去,只能遁死逃逸。
所以,于公于私,皇帝舅舅都得好好活着。
纪墨尘先带着手下去了一趟皇宫,发现宫中形势严峻,不但几个大门已被大皇子的人把守,就连后宫也被盘查凶手之名,严加看管起来。
皇上所住之处,更是重兵把守着,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皇上榻前更是跪着一干满脸发白的御医和太医,皇后与几个成年皇子守在一边,神色焦急地看着太医院院首把脉。
纪墨尘如果不是有皇上亲赐的令牌,估计此刻连门都进不去。
所有御医太医轮流把脉看诊数次,对皇上所中之毒均无办法,只得先退下去好好商量治疗的法子。
皇后和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还有两个嬷嬷留下照看,其他人,包括几个成年皇子都出了内室,跟其他的未成年小皇子小公主一起守在外边。
虽然面带忧色,但仔细看,却神色各异。
纪墨尘陪着呆了半日,最后以身体挺不住为由,‘无奈’退下,回到府中。
第1977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2)
当夜凌晨,他带着轻功最好的武四进了宫。
避开宫中暗卫,悄无声息出现在床上榻前,迷晕了守在一边的太监和嬷嬷,迅速给皇上喂了一颗护心丸,然后又喂了一颗解毒丸。
待了片刻,感觉床皇上的脸色不再发青,嘴唇不再发紫,脉相也和缓,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还好,这次多亏了小姑娘的药丸,不然真的会出大乱子。
纪墨尘想起那个喜欢板着小脸的小姑娘,眼中划过一丝暖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
怎么就绕过京城了呢。
那东北林子里,就真有那么好吗?
小姑娘不是很喜欢漂亮的裙子的吗?
亏他之前还那么自信,没想到,白等了那么久。
哼,肯定是被宫里这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混蛋给吓到了。
等舅舅醒来,他一定要劝说舅舅狠下心来,好好跟他们清算清算。
就如纪墨尘所预测的,上一世,皇上突然去了,几个成年皇子连带着他们身后的外家和拥护者,只顾着争抢这把龙椅,丝毫不顾西边连年干旱,南方水涝瘟疫,人们流离失所,导致不少地方出现了叛军起义。
野心勃勃、已经反叛的镇北王,更是趁此机会,收拢了不少起义军,不但挥兵直指京都,攻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还派了细作在京城搅风搅雨。
最后,镇北王一举拿下了京城,改朝换代,登基为皇,原皇室子弟被屠戮殆尽。
此刻,悄悄松了一口气的纪墨尘,轻轻帮皇上掖了掖被角,才带着武四悄无声息地离开。
天刚亮,他就得到了皇上已经醒来的消息。
很快,得到了召见。
形同父子的二人,在室内密谈了一个时辰,纪墨尘才领命离开。
次日,他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了新任武侯爷,带了五万兵去了西边肃清叛军。
临离开时,他骑马立于城门外,无奈地望了一眼东北方向,这才挥鞭离开,带着一众人马,直指庆州。
不久后,城门口再次出现一大队人马,中间夹杂着数十辆马车。
上了官道不久,这队人马一分为二,一队去了南边,一队去了西北边。
领队之人,均是皇上心腹,一为南边水涝赈灾,派送药材和太医,一列为去西北边送粮安抚民众,寻找合适的地方暂时安顿民众。
*
经历了快三个月的跋涉,乔家村的村民仅凭着一双腿走,终于赶在十月入冬前到达了东北的地界儿。
不过,这会天气已经很冷了,寒风瑟瑟,刮得脸疼,还好,大家伙早有准备,赶紧拿出了路上置办的厚棉袄子、帽子,还有用棉花和兽皮自己改造而成的棉靴,一一穿上,这才好了些。
经过商量,他们又咬牙往前走了十来日,到了更偏僻之处,这才停下来。
他们也没去那大城池,只打听了一下最近县镇的消息,知道这边的一些大概情况之后,就在偏僻的深山之中,找了一处地势比较特殊的山坳居住。
这个地方,是云渺和小四精挑细挑的。
之所以选择这处山坳,一是因为这处山坳只有一处入口,一面临水,三面环山,且三面都还是悬崖峭壁;
二是因为,云渺在这地方发现了一个小温泉,只要翻过一座山,附近还有一处盐碱地。
第1978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3)
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地界儿,有遇上一处小温泉,那真是挺有福、挺幸运了。
至少,这处冬天不会太冷。
再加上不用再为盐担忧,村民们都很欣喜。
虽然如今除了一点行李,啥也没有,要重新砌房子,重新开荒种地,但艺高人大胆的大家伙,没有一个慌乱的。
在老里正的指挥下,开始忙碌个不停。
堆土砖的堆土砖,砍树的砍树,捡柴的捡柴,打猎的打猎,挖野菜的挖野菜,拿起针线做衣服鞋子的。
总之,不管是老人还是女人孩子,手上都有各自的活。
云渺则带着小队伍扛着大锅和木桶去煮盐,顺便再打个猎什么的。
忙了十来日,等一座座简陋的土房子落成,趁着还没下雪,老里正天不亮就带着村民们,举着火把,迎着寒风,去了六十多里外最近的小县城。
他们这一趟,除了落户之外,就是买冬日的口粮。
本来,像他们这种逃难而来的,到了地方之后,应该先过官府衙门,让官府安排落户之处,规定开荒之地,但眼看着就要下雪了,再不搭建屋子、再不存储过冬食物,在这么冷的东北,他们只怕是会被活活冻死饿死。
所以,只得咬牙先斩后奏,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哪怕是冬日过后,得重新挪地方也行。
如今,屋子基本落成,腊肉野菜野果子都存了一些,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先去落个户才安心。
虽大家伙都有了不错的身手,但到底骨子里就是小老百姓,世代种田为生,对官府衙门有着天然的畏惧。
且,不落户,就总感觉自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没处着地,连睡觉都不踏实。
到小县城城门外的时候,时辰还早,日头才爬上去,也就九点钟的样子。
将大部分的人留在县城外,老里正在乔老三、标子、杨老二的陪同下,一人交了三个铜板,进了城里。
稍稍打听了一番之后,花了些银钱找了搭线人,又大手笔咬牙拿出百两纹银,联系上了在衙门里说得上话的县丞,最后,在午时过后,终于得见了县令。
将情况与诉求一说,又拿出了户籍证明和路引,证明他们乔家村的人全都是老老实实的种田人。
对于这伙从西北一路逃难而来的村民,其实不管是县丞,还是县令都很震惊。
虽然之前就听说过,有少许逃荒的难民来了东北地界,但到他这偏僻小县城的,还真的是第一次遇上。
县令跟下属商量了一番,又谨慎地,立刻派人骑马去了附近的几个县城衙门询问此事。
不是他们太谨慎,而是这乔家村的人,个个身材结实,连老人孩子都精神得很,就根本不像什么逃荒的难民。
况且,如今西北那边镇北王正跟京城这边打得热火朝天的,北边和南边还有所谓的起义军,谁知道这些从西北来的,会不会是什么探子?
再有,这些人里面的男人,个个看起来都很彪悍,且气息强大,气势跟普通小老百姓完全不同,会不会是从哪里迁徒过来的土匪?
第1979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4)
县令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站在城墙上,皱着眉头,低头看了看手上的一叠户籍和路引,还有龙威镖局的小令牌和镖旗。
户籍和路引、还有镖旗都没有问题。
又抬头看了看城墙外静静等待的乔家村村民。
这支气息彪悍的队伍里面,还有不少老人、女人和孩子,应该不是土匪。
也许……西北那地界的村民,就跟他们这边的风气差不多,打猎为生的不少,再加上村子里有不少跑镖的人,所以这些个男人们才会如此彪悍吧??!!
虽是如此猜想,但县令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是从西北那边过来的。
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干旱和战乱,他们应该最多在进入东北地界就找地方落户,而不是跑到他这么偏僻的地界来。
他就是一小小的芝麻官,没什么背景,脑子也不甚灵活,是真不想惹事,更不想沾上西北叛军这种事。
就在小县令犹豫之际,手下县丞突然过来,说有人拜访。
回到衙门,见到来人手中令牌,小县令腿一软,差点没跪下。
武六出示了令牌之后,又细细地叮嘱了几句,这才离开。
乔家村的人,很快就顺利办了落户,甚至,县令这边,直接将他们已经砌了屋子的那一片山地划给了他们村子。
这可让乔家村的人差点没高兴死。
来年也不用挪地方了,不用再重新砌房子,这可真是大好事。
住在那山谷里,有吃不完的盐,听三丫说,冬日下雪,他们山谷里头也没有其他地方冷,还能在那温泉池附近开些地种些蕃薯和菜之类的,简直是不要太好。
至于周围山林中的蛇虫猛兽,虽然危险,但他们是不怕的。
一是,他们听从三丫的话,已经在村子周围,还有家家户户的门前门事都种了蛇虫害怕的草,二是,三丫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块白森森的大骨头,用那块大骨头刻上了乔家村几个字,然后当界碑一般,摆在了山谷的唯一一个入口处。
自从那块界碑摆在那以后,就再无野兽突然跑进山谷里来了。
落户的事情办好了,大家伙也顾不上浪费,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交了三枚铜板进了城。
过冬的粮食、各种粮种菜种、厚棉衣棉裤被子、锄头镰刀柴刀、锅子碗筷、箩筐簸簸等等,只要用得上的,大家伙都毫不手软地拿下。
这一路上,他们反打劫了不少来抢他们的强盗土匪,还端了不少山匪窝,家家户户分了不少银子。
在他们心里,手上买的这些东西都是白得来的,而且都是用得上的,根本不用心疼。
所以,个个买得开心,嘴角都快裂到耳边了。
小小的县城,因为他们的到来热闹了不少。
最后,卖货的和店家,还有乔家村的人,大家伙都很满意。
县令也满意了,这一看就知道,是地地道道种地的农民,不是什么土匪,更不是什么起义队伍或奸细。
再加上有上面那位新晋武侯爷的担保,他今晚可算是睡得着了,他这小小乌纱帽也保住了。
第1980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5)
小县令背着手,挺着肚子,慢悠悠地下了茶楼,带着属下回了府衙。
乔家村的人,挑着装满货物和簸箕和箩筐,背着孩子,终于在半城门之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小县城。
虽然晚上赶山路危险了点,但艺高人大胆,再加上他们之前一路上,也有不少时候晚上赶路的,所以根本没当一回事。
买到了满意的花色和颜色衣裳的云渺,大方地拿出了数量已经不多的驱兽粉,给每个人身上都撒了一点,然后嚼着肉干,带着小弟提着长刀走在最前面开路。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刚回村子没几天,云渺带着她的小队伍进山打猎的时候,‘巧遇’了她在深山之中挖草药的师傅。
虽然他老人家在村子里呆的时间不长,就两三天,但村民们练武的事情,终于过了明路。
三丫师傅他老人家心善,竟然不但不怪罪,还大度地同意了。
这下子,村子里的人都放心了。
不用在练武时总提着心了,可以放心大胆地练了。
之前大家伙虽然也经过了三丫的同意,还分别正式拜了师,但到底没见过她师傅,更没有经过他老人家亲自点头同意,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三丫她师傅老人家临走时,还大发慈悲,同意了三丫在村子里找几个脑子聪明灵光、记性好的娃子,教导医术。
这天大的喜事,让村民们更加敬重这位穿着虽普通,但看起来仙风道古的老人了。
老人家临走时,他们恨不得把家里鸡窝里的鸡都送给他带走。
当然,事实上,这位武高强、医术高超、‘仙风道古’的老隐士,是小四扮演的。
它用自己的积分,再借用了云渺大部分积分,在系统里购买了一具特殊的男性躯体,再经过一番化妆改变,就成了云渺那位来历成迷、行踪诡密的高人师傅。
虽然不能长期呆在外面,也不能一次呆太久,但小四已经非常满足了。
况且,在这个普通位面不能在外面久呆,但在一些高科技位面,是完全没问题的。
*
有粮有肉有菜,屋子里还烧了炕,这个冬天,乔家村的人过得都很满足。
因为山谷里有温泉,哪怕是周围大山全都已经一片白蒙蒙的雪,山谷里的地面仍旧是干的,那雪一落到地面,很快就被蒸发掉了。
村民们并未猫冬,一有时间就会出门收拾山谷里的荒地,将石头捡起来扔到河边,将灌木丛荆棘全都砍掉,挖掉根,然后翻地,种上蕃薯或菜。
孩子们还会在附近挖各种野菜,只要是能吃的,都扒回来。
云渺带着她的小队伍,并未停止练武,哪怕是冬日,也常进山林。
当然,介于雪太深,他们练得最多的就是轻功,还有抓着树枝藤蔓,在树与树之间飞跃,练习灵活度。
偶尔,他们会跑到小河边去凿冰抓鱼,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遇上过山里的土匪,只不过一个照面,那些夜里来偷袭的土匪就被他们打趴下了。
最后反而赔了不少银子赎人,这才算完事。
第1981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6)
还有一些看似好相处,没什么问题,其实是在其他地方干过坏事逃逸到这深山老林子的人,想要落户乔家村,但都被拒绝了。
乔家村的人,本就排外,如今又是在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更不可能冒然接收不知根底的人。
当然,这里面,也有云渺的原因。
所有发过毒誓、并被悄悄拍了忠心符的人,都会自觉地维护村子,保护乔家的秘密。
在他们看来,如今他们不但是一个村子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宗门的人。
那些武功秘籍,还有那些用珍贵的药材炼制过的能改善体质、延长寿命的肉,是绝对不可以泄露出去的。
所以,只要乔家的人不点头,只要云渺不点头,他们就不可能让任何人进入村子,更不可能让他们加入。
因为乔家村的人的强大,也因为他们的强大,再之后,只要知道在这落户的是乔家村人,渐渐地,就再没人敢过来打他们主意了。
甚至,远远见到他们村子的人,都会绕路而走。
这些,都得归功于他们之前在逃难路上时的‘丰功伟绩’。
虽说逃往东北的难民不是很多,但也还是有的。
有些是来这边投靠亲戚的,有些是以前来这边跑过商,还有些是聪明人,都不想掺和进京城和西北叛军那些事里,只想躲个清静。
最后剩下的一些人则是盲从。
他们没读过什么书,甚至有的长这么大连县城都没去过,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才是安全的,只能跟着前面的队伍走,最后走到了东北这地界。
这些人,都听说过乔家村这个团结又十分彪悍的村子。
有些人,甚至亲眼见过他们将抢劫他们的强盗和土匪打得跪地求饶,最后被搜刮一空。
让他们去打乔家村的主义?打死他们也不敢。
没见那些凶神恶煞的土匪强盗在他们手里都讨不到好,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吗?
虽是不敢招惹,但一些听到信的难民队伍,特别是一些真正乡下种田的农户,落户的时候,哪怕咬牙多使些银子,也想划给他们的荒地离乔家村近一点。
不过,他们不敢像乔家村人一样,住大山里头,最后都选在进山的山脚下,离乔家村有三四十里山路,并且暗搓搓地决定将村子里的闺女们嫁进乔家村,只盼能让那些个山匪强盗忌惮一二。
也因此,那一直觉得自己的小地盘很偏僻,地广人稀,环境恶劣,没什么人会来的小县令,最近有些忙碌,忙着安置那些逃难来的难民。
这些,乔家村的人暂时是不知道的,他们每天练武,挑水,挖野菜,开荒种地,砍树做家具做筐子篮子,加固屋顶,凿冰捕鱼等等,忙得很。
*
在乔家村安居乐业的这段时间,庆州府那边却是打得战火连天。
一开始,镇北王的队伍,确实势如破竹,特别是在京城陷入了混乱之后,但在新晋武侯爷带领五万军队,后又集结了各处边界抽调的五万大军之后,西北叛军就被打得连连后退。
之前攻下的几座府城,接连失守。
第1982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7)
最后,叛军后方粮草被点,烧了个干净,就连坐镇后方的镇北王,这个狼子野心的异姓王,也被武侯爷亲自拿手,一剑刺死。
到此,叛军全数溃败,西北重新掌控在了皇帝的手中。
等到皇上派来的心腹大将到了之后,纪墨尘立刻赶往京城。
这段时间他数次动用内力,体内的毒又开始不稳了,如果不是有护心丸和解毒丸在,他此时早已毒发。
他得赶紧回京述职后,赶快去东北那边。
*
在他动身往回赶的时候,京城这边,也是一片腥风血雨。
五个成年皇子,大皇子、三皇子被直接以谋反罪下了狱,后因愧疚而自谥于狱中。
至于到底是自谥,还是别的原因,没人去关注和追究。
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前两个被贬为庶民后圈禁,五皇子于动乱中断了一条腿,哪怕好了也是个瘸子。
只不过,因为他胆小人怂,并未参与太多,所以最后被皇上放了一马。
与此同时,他们身后那些支持他们的大臣们,大大小小也都遭了灾。
有全家斩立决的,有被流放三千里的,有被遣返回祖籍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皇帝的亲妹妹长宁公主,武侯府的老夫人,也因为涉嫌给西北叛军首领镇北王送信,而惹麻烦上身。
最后,连带着她那个断了腿的儿子一起,被皇上派人强行送去了皇家寺庙,美其名曰替大楚祈福,实则是被严密关押看管了起来。
对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妹妹,皇上一直是带有愧疚的。
当年,他为了拉拢手上有部分军权的武侯爷,暗中使了手段,将妹妹下嫁于他。
导致妹妹心中怨恨,哪怕是生下了孩子,也对孩子带着仇视,觉得孩子是她一生的污点。
但他那时并不知道妹妹早已心有所属,更没想到,哪怕是成了亲,生下了孩子,他妹妹贵为公主,竟然会在武侯爷刚去之时,跟别的男人来往,还悄悄生下了一个孽种。
这让皇上既痛又恨,还很心疼纪墨尘这个无辜却优秀的外甥。
如今,他总算是能解决掉这些事了。
*
上一世,这个时间点,皇上已经毒发而死,几个成年皇子争权夺利,京城一片混乱,没人顾及西北战事,被镇北王趁虚而入,一举拿下了不少城池。
后来,三皇子赢了其他几个成年的兄弟,坐上了皇位,派了纪墨尘这个武侯府世子前去肃清叛军,京城也暂时回归了安定。
哪知,此时早已大势已去,为时已晚。
哪怕纪墨尘跟大伯平西将军一起极力挽救,仍旧不敌西北军。
在与镇北王对战中,他不幸毒发身亡了,就连他为自己安排的替身,后来也死于他那个母亲长宁公主之手。
而这一世,因为云渺的护心丸和解毒丸,不但救下了会在对战中动用内力毒发身亡的纪墨尘,也救下了会毒发身亡的皇上。
牵一而动全身,接下来的发展,完全与前世背道而驰了。
当乔知书带着一家人,狼狈地到了京城时,她本以为京城会一片混乱,然后是三皇子新皇登基,京城恢复以往的安定繁荣。
第1983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8)
没曾想,三皇子被贬为庶民圈禁了,老皇上还活得好好的,西北叛军也被打败了。
她爹是当今老皇帝最小的弟弟,当初不知何故流落在外。
上一世,刚弄死了好几个兄弟的三皇子,为了宽容仁厚的名声,轻易就认下了她爹这个皇叔,但这次,老皇帝还在,他会轻易认下吗?
乔知书心有忐忑,面上却仍旧装作一片镇定的样子,先带着家人,在京郊租了一个便宜的小院子。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跟着乔家的人一起离开的村民,在护送乔家人到京的这一路上,不是失散了,就是死了,或者病了残了,被他们直接抛下。
就连关怀谨和关婆子祖孙俩,也在关婆子一再追问乔知书,关于孙女关怀珏的下落后,惹来了乔知书的厌烦。
在某个城门口发生暴动时,直接把二人推向了那些像疯子一样涌来的难民,被那些疯狂的难民直接给踩死了。
可笑的是,关怀谨在知道乔老二来历不凡,他们一家子这次去京城,就是去亲认时,还一心想着修补他跟乔知书之间的裂痕,甚至提出了立刻成亲的意思。
可惜,被毁了容的乔知书,此时根本没心思想其他的,心里唯一的念头是赶紧到京城,让她爹认亲,这样她才能让宫中御医帮她恢复容貌。
在她看来,没有了容貌,什么男人,什么当官夫人,什么一生富贵,全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关怀谨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长得好、有学识、脑子灵活,也有心计,拖着孱弱的病体,千辛百苦地走了这么久,都快到京城了,却命丧于此,且死得如此可笑。
*
纪墨尘赶回京城,连休息都没有休息,快速洗漱换了身衣服就进了宫。
本来只是想跟皇上汇报一下战况,就离开京城,前去乔家村落脚之地找云渺的,结果,却不料一进宫,就被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拖住了脚步。
残了一条腿的五皇子,竟然偶然间找到了先皇遗落在外的最小的儿子,也是当今皇帝最小的弟弟。
且,这人还是当初先皇最宠爱的荣贵妃之子。
荣贵妃,当初跟先皇后,也就是当今的母后,关系非常不好,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据闻,先皇后曾两次怀孕,甚至曾生出皇长子,但都被嫉妒她的荣贵妃暗害了,两人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
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来荣贵妃生子,皇后做些什么,也实属正常。
如今突然拿着皇子玉佩冒出来认亲的这个人,据说是从西北一路逃难而来的乔家村人。
纪墨尘不知道五皇子为何要如此热心,也许是因为自己残了一条腿,对当今皇上心怀怨恨,却不敢明正张胆地反抗,刚好遇上老乔家的人,得知了此事,就将事情捅到了皇上这里,想看笑话,或者给皇上贴堵?
成年皇子在这一次的动乱中,全军覆没了,就剩下一个五皇子还有自由,却也残了,再无坐上这个位置的可能。
如今,突然冒出来一个当今的亲弟弟,就算明乔这个小皇叔出生乡野,没什么大能耐,对皇上根本造不成威胁,但能恶心一下他,也是好的。
第1984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59)
总之,这事就这么发生了。
连乔知书本来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纪墨尘回到京城的时候,因为各方舆论,皇上已经召见过了乔家的人,也拿到了代表着皇子的玉佩。
更甚至,已经被荣太贵妃娘家的人认可,然后在一些朝中重臣的劝诫和谏言下,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滴血认主。
只不过,如今皇上还在派人查实,并未将事情公布出来,还没有最终下定论。
其实皇上只所以忍耐这些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京城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动荡。
西北又刚平定叛乱,南边水涝疫病还未完全解决,西北那边仍旧干旱,地里颗粒无收,百姓流连失所。
他不想再内耗,节外生枝。
于公于私,纪墨尘都不想让乔家的那些人跟皇家沾上关系。
于公,一旦证实乔老二真的是当初荣贵妃丢失的那个孩子,以荣太贵妃和她娘家的人的野心,必会图谋不轨,弄得朝堂乱糟糟的。
于私,一旦乔家的人攀上了皇家,必会对乔老三一家不利。
这是显而易见的,乔家那些人就根本没什么人性。
坐在御书房的长榻上,他微微眯了眯眼,沉声道:“舅舅,这事有问题,据我所知,这乔家老二,是那乔老头乔老太的亲生儿子,反倒是他们家乔老三,身份有异。”
“哦?怎么说?”皇上示意他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纪墨尘回来连口水都没喝,就来了宫中,这会确实渴了,也没客气,直接端起茶杯就连喝了两口。
“是这样的……”
他将当初自己在庆州那边的山中寻找草药,顺便打听陆神医的消息时,刚好碰上乔家村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重点提了,乔老三从小被欺压,娶妻生子后又一家子被磋磨,连亲女儿都差点被老太太摔死。
后来,其女无意中听到两个老的说起她爹的身世,才得知真相。
双方起冲突时,还当场搜出了襁褓和令牌。
当时,乔家两个老的被说得哑口无言,基本算是默认了,不得不同意三儿子跟他们断亲。
纪墨尘不紧不慢,说得很仔细。
“这些事情,当时乔家村的所有村民都可以作证。”
“至于那玉佩,或许是乔家两个老的意识到这东西很重要,可以拿来李代桃僵,所以藏得太紧,没被当场翻出来。”
皇上微微挑眉,有些兴趣盎然,“你说的乔老三这家人,就是那位给你解毒丹和护心丹的小乔姑娘的家人吧!”
这小姑娘的药,上次可是救了他这条老命。
要不是有她的药丸在,这会他还不知道在不在这呢。
本来想着,等事情都过去了,必要重赏一番这小姑娘,没曾想,却突然发生了这糟心事。
说实话,他一点儿也不希望那小姑娘跟这些破事扯上关系。
当然,他更不希望那乔家老二真成了荣太贵妃之子。
才经历了一场夺位,他不想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来历不明的兄弟。
而且还是一个外家势力强大不小的兄弟。
纪墨尘倒并未遮掩,颔首点头,“嗯。”
第1985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60)
皇帝是真没想到,这事竟然还有转折,沉吟了片刻,“你觉得,这乔家老三,会是荣太贵妃之子吗?”
其实老一辈之间的纠葛,他不太想理。
更何况,他母后已经去世。
只不过,荣太贵妃如今尚在,她身后的荣家也一直不太安份,私下里小动作不断。
所以,这事要是处理得不好,接下来朝堂又会是一场动荡。
“不一定。”
纪墨尘的回答,让皇上很是意外。
“哦?为何?”
纪墨尘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查到的一些线索讲了出来。
“我觉得,他应该是陈大将军之子,因为当时从乔家搜出来的那块令牌,应是寒铁所制,一面刻着古书的‘陈’字,另一面刻着一头雄鹰,这是陈家当年用来号令陈家军的令牌。”
陈家世代为将,在军中威望很高,练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且祖上留有祖训,陈家只忠于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
只可惜,陈家子嗣一直不丰,后辈子孙又一直守着边疆,直至战死。
这也是历代皇帝容得下他们陈家的原因,不然,就凭他陈家在军中如此高的威望,就会遭到忌惮。
但也正是因为陈家不受任何派系拉拢,又手握重兵,所以有不少人不希望他们陈家的人活着。
边缰接壤的那些国家,也时不时地会派人暗杀陈家的人。
“据闻,三十多年前,陈大将军在西北边疆战死,其妻身怀六甲,赶扑西北,却不料在途中遭人追杀,后陈夫人难产,一尸两命。”
据他所查,当初追杀陈夫人的,就是镇北王派去的人,而陈大将军的死,也并不简单,而是跟镇北王有关。
由此可见,镇北王其实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有了谋逆造反之心,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手中并无兵权。
而陈大将军为人固执,不可能被他拉拢,如此,就只能将之除掉,并斩草除根。
但如今看来,那孩子并未死,反而阴差阳错到了乔家,成了乔家的三儿子。
其实纪墨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当初陈夫人腹中孩子确实未死,但却是被曾经受过陈家恩情的陆神医救走了。
只可惜,陆神医虽然医术高明,武功也不弱,但要带着一个孩子躲避追杀,最终双拳难敌四手,受了不轻的伤,还被毒箭射中,却因为要逃避追杀而没无法及时医治和排毒,最终在甩开了追杀之我后,还是饮恨西北,死在了悬崖上的山洞中。
至于孩子,因为其母难产,又是因为母体受了刺激,在腹中呆得太久了,后又一直在逃亡,难免受了惊吓和风寒,最终也咽了气。
直到几十年后,小四扫描到悬崖半空中的石洞里的情况,云渺才将他们二人入土为安。
事情就是这么巧。
“所以,那乔老二,还是荣太贵妃的儿子?”对于这个答应,皇帝有点不满意。
那乔家的人,还有那乔老二,一看就知道是贪婪又不安分的人,而且脑子又都蠢得很,估计一被挑唆就能干出蠢事来。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需要安定,不需要再出意外。
第1986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61)
纪墨尘给他倒了杯热茶,意味深长地道:“舅舅,乔家村的人,都觉得乔老三才是来历非凡。”
与其认下乔老二,还不如直接认下乔老三。
那玉佩已被不少人看过,但那令牌,却还并未出现在京城众人面前,完全可以替换。
当然,这事还得舅舅做决定,他只能提示。
“嗯。”皇帝不傻,瞬间就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抚摸着下巴,思量了片刻,“他为人如何?”
“憨厚老实,知足不贪心,以前有些愚孝,现如今只想守着妻儿过平淡的小日子。”
其实一开始,纪墨尘对于乔老三,是有一些不屑的。
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算什么男人?
但后来,又慢慢改观了。
“其实当初我一再邀请过他们来京城,连庄子都准备好了,没想到,他们却直接绕道去了东北,躲到了那山里头开荒种地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
看来确实是个老实的。
哪怕知道自己来历可能不凡,也从未想过寻找亲人,去攀龙附凤。
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你身上的毒,真的能解?”
他这外甥身的毒,当初可是足有十来种,后来还变异了,就连太医院院首都无可奈何,甚至悄悄跟他说过,他这惊才绝艳的外甥没几年好活了,还随时都可能毒发身亡。
当时得知这结果,他真是又气又急。
气的当然是他那个‘好妹妹’的心狠和固执,连一点母子之情都不顾,急的是,他这外甥从小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如今却又满身是毒,还随时都可能毒发身亡。
想到那个脾气不太好,总喜欢板着一张小脸,喜欢着绿色衣裳的小姑娘,纪墨尘嘴角忍不住轻轻扬了起来,“我相信她能解。”
看着难得露出笑容的外甥,皇上有些欣慰。
终于有个人能让他开心了,也算是一桩好事。
“行,你先下去好好休息,其他的,让朕先想想。”
“好。”
*
还未等皇帝这边想清楚如何做,老乔家那边又出了幺蛾子。
或许是已为事情已成定局,为了报复,又或者是知道皇上正派人查实此事,心虚所致,乔家的人把乔老三一家子给告了。
说他们一家子为了摆脱乔家人,为了不给两位老人养老送终,不给孝敬银子,抢了证物,妄图李代桃僵,还跟他们断了亲。
他们甚至还编排了不少老三一家子的不是,完全把这一家子形容成了不忠不孝、不敬兄长、欺负兄嫂、偷奸耍滑之人。
于是,荣太贵妃为了替儿出气,要求立刻将这不忠不孝不敬兄嫂之人捉拿回来。
皇上想了片刻,顺势而为,派了小侯爷纪墨尘前去,将整个乔家村的人都给带回了京城。
不过,并未按荣太贵妃和乔家人的要求,直接下狱,而是安排在了他早已准备好的京郊大庄子上。
乔家村的人在听说乔老二竟是当今皇上的弟弟之后,都慌了。
后来,在看到乔老三一家子淡定如初,再加上纪小侯爷在一边安抚,大家伙才冷静下来。
随即,在听说了此事原委之后,又均露出了不忿的表情。
第1987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62)
大家都很气愤,觉得老乔家人不是东西,竟然让乔老二李代桃僵,凭着藏起来的一块玉佩,抢了乔老三的身份。
室内,纪墨尘坐在桌子一边,暗暗认真地打量对面正吃着点心的小姑娘。
小姑娘气质越发冷傲,人也长高了不少,身上也长了些肉,五官也长开不少,已能看出不久的将来,必是风华绝代。
“你说,滴血认亲?”
“那玩意儿根本没用,不准。”
云渺心情愉悦地吃着松软香甜的小点心,时不时拿起茶杯喝上一口,但也没忘了听他述说京中的情况。
其实小四已经将京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
只不过,如今他们还要看皇上这边的决定,才能行动。
纪墨尘一点儿也不意外,挑了挑眉,“你有办法让不是血亲的人,血液相融吗?”
小姑娘非常不屑,喝了口温热的茶水后,哼了哼,“你觉得呢?”
办法太多了好吗?
就看哪个最保险,最能神不知鬼不觉了。
纪墨尘被鄙视了,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提醒道:“不能在水里和碗上作文章。”
云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这是不相信她的能耐?
“我都说了没问题,我可以直接用药,渗入他们的血液,然后无论他们滴几次血都会相融。”
纪墨尘看小姑娘生气了,赶紧点头,表示明白了。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她小脾气一来,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认怂。
“那你能让血亲之人,血液不相融吗?”
那乔老二已经跟皇帝舅舅验过血了,当时血液是相融的,这也是最近荣太贵妃一派那么嚣张的原因所在。
他们觉得,这事板上钉钉了,只等皇上这边下旨将乔老二的身份召告天下,然后将他的名字刻录入皇家玉碟了。
只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云渺白了他一眼,“别废话了,把你们的计划和决定说出来就行,其他的我来搞掂,我们地里还种着粮食和菜,院子里还养着鸡呢,得赶着时间早点回去才行。”
现在村子里一个人都没有,要是回去晚了,她怕连屋子都能给人家占了。
她跟小四选的那一片山谷,可是方圆百里内最好的风水宝地,她可不想回去还得跟人干一架,抢地盘。
打架是小时,就怕损坏了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屋子和家伙什,还有山谷里才发芽的那些菜地。
哼,真是不管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咳咳。”小姑娘的脾气,还是这么地暴躁。
纪墨尘摸了摸鼻子,将他们的计划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
“皇上的意思是这样的……”
听完后,云渺都有点被惊到了。
她爹身上可没流皇家的血,这皇帝真的要这么做吗?
混淆皇室血脉,这可不是小事。
“放心,是皇上亲自点头同意的,以后有什么事,也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纪墨尘轻声安抚道。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京城刚经历了一场动荡,成年皇子死的死,圈的圈,残的残,朝堂上有一半的大臣,也因为造反谋逆而被砍的砍,发配的发配。
第1988章:我们真的是逃荒,不是山匪(263)
再加上今年西边干旱尤其厉害,南边水涝,还有西北镇北王反叛。
如今的大楚,再经不起动荡了,怕是再如此内乱下去,会给周围其他几国可趁之机。
到时,就不只是内乱了,而是有可能被周围几国围攻瓜分,最终导致亡国。
偏偏,荣太贵妃一派,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丝毫不顾大局。
荣太贵妃从当初先皇还在世时,就一直跟先皇后不对付。
二人先是抢位分,后来又抢皇后之位,最后又抢谁先生下皇长子,谁的儿子成太子,将来继承大统。
这么多年下来,不止是荣太贵妃和先皇后之间水火不容,两个派系之间也早已诸多摩擦和矛盾。
虽然最终还是皇帝舅舅赢了,但荣太贵妃一直不服气,只是因为膝下没有儿子,当初去皇家寺庙祈福时因受了刺激而提前生产,慌乱中丢失的孩子生死不知,所以一直隐忍着。
如今,活生生的儿子回来了,她如何能忍得住?
在她心里,不管是当初的皇后之位,还是现在的皇位,都应该是她跟她儿子的。
是先皇后抢了她的皇后之位,是当今皇上抢了她儿子的龙椅。
她可不管动乱不动乱的,她只想把应该属于自己的拿回来。
如此,皇上也只能无奈选择将计就计,直接认下乔老三这个‘弟弟’。
更何况,他的女儿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又没什么名目光明正大地赏赐她,如此,刚好可以顺势而为。
云渺将情况摸得差不多以后,眨了眨眼,“那这样,我跟你岂不是成了亲戚?”、
纪墨尘被她一双清澈的眸子盯着,突然莫名地觉得有些脸红。
掩唇轻咳了两声,“咳咳,是表哥表妹。”
表哥表妹,他觉得这很好。
至少,她没法二话不说就甩开他了。
明明他们之前谈好的,她给他解毒,他给她十万两诊金,外加一个京郊带农田的大庄子。
当初他非常自信,她一定会带着家人和村民一起过来,结果……人家根本没把他这人放在心上,直接绕过京城,连城门都没进一下,就去了东北最偏僻的扈州府。
如果不是他一直派人远远跟在后面,盯着点,他连她在哪里落脚都不知道,只能傻傻地等着三年之约。
“哦。”
云渺没再管这些,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们只有一个条件,事了之后,我们要回去山谷。”
她可是已经计划好了,等来年,以山谷为中心,好好规划那一片,就在那开宗门。
所以,留下在京城什么的,不可能。
她爹娘和弟弟,还有村民们,也不想留在这权贵众多的京城。
他们虽然练了武,但胆子很小,总觉得民不与官斗,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纪墨尘并未意外,“这个应该可以。”
也许,皇帝舅舅还会高兴他们这样的选择。
云渺眼珠子转了转,“那什么荣太贵妃,还有她娘家的人能同意放人?”
他们乔家村的人,都很讨厌麻烦。
他们也不想攀龙附凤,现在都只想好好练武,好好建设宗门,将来再把本事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哪怕遇上现在这样的灾荒战乱年,也能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