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忠勇侯府做客
宋如琪打了两个喷嚏,摸了摸发热的耳朵,难道是那几个和她不对付的贵女在背后说她的坏话?
呵,从前她尚且不怕她们,如今她贵为相府千金,更是不怕。
宋如琪偏头看向绷着小脸的堂妹妹,道:“你别绷着个脸,紧张什么呀,跟着我就成了。”
宋如薇冲她露了个笑容,有些羞涩地道:“二姐姐,我这不是回京后头一次去别的府邸做客,就怕哪里做不好,丢了您的人。”
“这是我外祖母家,又不是别的府,不用紧张,不过你有这个心也是好的。”宋如琪很满意这个堂妹的识趣懂事。
“琪表姐。”一记清脆的唤声传来。
宋如琪姐妹俩看过去,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她穿一袭银红色春裳,俏脸薄施粉黛,梳着飞仙髻,插着一支红蓝宝石步摇,既娇俏又大方。
这就是今天的主人翁,忠勇侯府的长房嫡女顾若凝,年方十四,一直被忠勇侯太夫人带在身边教养。
“若凝表妹。”
宋如琪笑吟吟的上前,拉着顾若凝的手,两人双双屈膝就算是向对方行了礼。
“琪表姐我可等你许久了,安颜姐姐她们都来了,正在水榭那边说话投壶呢。”顾若凝笑着说。
宋如琪嗔怪地道:“我又不是别的客人,还用你在这等我?我还不会自己过去了?”
顾若凝吐了吐舌头:“我这不是心急吗?”她说着,看向一旁的宋如薇,道:“这就是如薇妹妹吧?”
“嗯,我三叔家的女儿,刚从山西回来不久,带她来侯府玩儿。”宋如琪拉过宋如薇,给她介绍顾若凝:“这是我表妹,顾若凝,喊姐姐吧。”
宋如薇乖巧地向顾若凝行了一礼:“如薇见过若凝姐姐,祝若凝姐姐生辰快乐,永葆青春。薇儿不请自来,还请姐姐莫见怪。”
顾若凝呀的一笑,拉着宋如薇的手道:“你肯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见怪?快别多礼了,你是表姐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妹妹,你可真是乖巧。”
宋如薇羞涩的笑了笑。
宋如琪很满意堂妹的表现,看着顾若凝道:“不在这说话了,我先去给外祖母请安。”
顾若凝立即说:“我带你过去,祖母她老人家可念了你许久了。”
宋如琪点点头,任她挽着手带着向顾太夫人的荣安堂走去。
几人到了荣安堂,顾太夫人正闲着,看到宋如琪,揽着她好一番心肝肉的叫,又赏了宋如薇一个璎珞颈圈做见面礼,问候了宋慈,这才放她们离去。
跟顾太夫人见过礼,宋如琪又去见了顾若凝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忠勇侯夫人顾罗氏,自然而然的姐妹俩又得了一份见面礼。
“你们小姑娘自己玩,我就不去掺和了,若凝,可要好好招呼你表姐她们。”顾夫人笑着说。
顾若凝:“母亲,您还不放心我,我定会让表姐她们宾至如归的。”
顾夫人:“那就去吧。”
几人刚要离开,就听到丫鬟掀帘说:“夫人,罗公子来给您请安了。”
宋如琪脚步一顿,看向顾夫人。
第九十二章 遇外男,巧合还是人为?
正常来说,女主人正在会见女眷,有男客前来请见,是需要回避的,毕竟男女大防,尤其是眼前的女眷是已经长成正适合议婚的小姑娘,更需要回避。
顾夫人身为忠勇侯府的侯夫人,更是一府主母,对于这些规矩,不清楚那就是傻。
宋如琪她们都准备往屏风后去躲了,但顾夫人一句话让她呆住。
“是城儿来了,请他进来吧。”顾夫人笑呵呵的拉着宋如琪的手,道:“城儿是我娘家的侄儿,也就是若凝的亲表哥,也不是外人,你们见见也无所谓。”
宋如琪的脸色一绿,而宋如薇则是有些愕然的看了顾夫人一眼,却飞快的垂了头,心想顾夫人这是什么意思?
顾若凝的笑脸都僵在了嘴边,手微微捏了捏拳,心底有些恼怒。
母亲是不是失心疯了?
顾夫人这样说,手又被拉着,宋如琪也不好走,只得走到一边,宋如薇连忙跟在她身旁。
随着顾夫人的吩咐,帘子就被掀开,一个年纪不过十六七岁,身材修长,脸若敷粉,头戴镶红宝石金冠穿着宝蓝色长衫的俊朗少年走了进来。
“侄儿见过姑母。”少年罗城双手打揖,向顾夫人行了一礼。
顾夫人笑着抬了一下手:“城儿不必多礼,你这是怎么过来了?”
“有几道题想得不通透,就想着来和子然表兄探讨一二,顺便给若凝表妹送个生辰礼。”罗城笑着回话。
顾夫人:“你也是来得巧,你表妹也在呢。若凝,还不快谢过你表哥。”
顾若凝走出来,向罗城福了一礼:“若凝谢表哥慷慨。”
“表妹不必客气。”罗城弯了弯身还了一礼,再抬头的时候,视线掠过她,飞快的在宋如琪脸上看了一眼。
宋如琪本是低着头,乍然抬头,和罗城的视线对上,看对方目似朗星,容颜俊逸,不禁羞得双脸绯红,又有些羞恼,这人好没羞。
顾夫人只当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眸光微闪。
“并不知姑母这里还有两位妹妹,冒然前来是我失礼了。”罗城只看了宋如琪一眼就故作懊恼地看着顾夫人说。
顾夫人道:“这是若凝的表姐,宋家的千金,排行二和行三。”
“两位宋小姐,小生有礼。”罗城又向宋如琪她们拱手打揖。
语气酸不溜秋的。
碍于礼节,宋如琪她们还了一礼。
罗城见对方冷淡,眉头皱了一下,就说:“姑母,我这就去寻子然表兄了。”
“好好,你去吧。”
罗城拱了拱手,临走之前又飞快的瞥了宋如琪一眼,目露欣赏。
宋如琪已经恢复了淡定,察觉到对方的眼神,秀眉蹙起,心中却又有几分自傲和得意。
等罗城一走,顾夫人就让她们去和小姐妹玩儿,顾若凝忙带着宋如琪走了。
等她们一走,顾夫人的奶娘罗妈妈上前,小声道:“夫人,这么做会不会惹了大姑奶奶不快?”
顾夫人道:“这有什么的,就是偶然遇见罢了,而且我也在场。”
罗妈妈:“……”
问题不是你在场,是但凡你懂大体,就不会让姑娘们硬生生的撞见呀!
第九十三章 二小姐丝毫不谦虚
顾若凝领着宋如琪往水榭那边走,一边小心的觑着她的脸色,一边斟酌着要不要为母亲开辩一下。
“说起来,今天大哥确实找了几个学子前来办小诗会,我倒是忘了,没想到城表哥也来了,真是巧。”顾若凝故作轻快地说。
宋如琪道:“你这表哥还没成亲的?”
顾若凝心里咯噔一声,笑着摇头:“还没呢,我舅母他们想着他有好的功名才说亲,听说今年要下场参加院试来着。”
“这么说来,他已经是秀才了?”
“正是。”
“这多大的年纪啊,连举人都不是。”宋如琪语气有些轻慢。
顾若凝:“……”
听了这么一句话,心里那丝不安倒是散了,也是,宋如琪现在什么身份啊,哪里会看得上一个小秀才,对方也不是什么大族世家,家中父亲也只是一个五品官。
而宋如琪自己,父亲是相爷,一个三叔也是五品官,可是一门双进士,最重要的是,她爹得皇上看重,而她祖母,被太后视若亲妹。
就凭了这些关系,宋如琪确实有点自傲的资本,说不定,人家的目标是皇子妃王妃那些。
“也不是谁都像姑父这般有能耐,年纪轻轻就能当相爷的。”顾若凝笑着恭维一句。
宋如琪听了更为得意,就道:“我爹爹确是有本事。”
宋如薇:“……”
二姐姐真是丝毫不懂谦虚啊!
顾若凝了解这位表姐的小性子,好强不服输,也不计较。
几人边说边走,很快就来到了顾若凝办小宴的水榭,挂着清脆风铃的六角亭子里,已有了好几个穿着华丽的闺阁少女在那谈天说地。
亭子挂了月白的轻薄纱幔,只用一条彩色丝绦松松的系着,尾部随着微风轻扬着,四周都是开得徇烂的各色鲜花,花香泌人。
水榭靠着忠勇侯府的青荷湖而建,此时湖中大片的荷莲长得正茂盛,已是将近五月,有些荷枝已经打了花苞,只待花期。
岸边,停了一两艘小船,有船娘在上面候着,而亭子周围,丫鬟仆妇各司其职,伺候着这些矜贵的贵女们。
宋如琪走近,就看到两个相熟的脸颊,不由露出个真挚的笑容来。
“阿颜。”
安颜走到亭子的栏杆前,从上往下的看着她,笑着道:“早就等你许久了,怎的来得这般迟,快些上来。”
宋如微好奇的看着那穿着湖青色春裳,头戴青簪,温柔浅笑的少女,很难想象自家这霸道硬朗的堂姐,会交上这么一个性格温柔的闺友。
“我先去给我外祖母和舅母请安了。”宋如琪解释道。
安颜嗔道:“我也猜到,没怪你。咦,这位妹妹倒是眼生。”
宋如琪忙拉着宋如薇过来介绍:“这是我三叔家的堂妹妹,她刚从山西回来,带她出来玩玩。薇儿,这是安颜姐姐,啊,还有这个,是卢雨晴姐姐。”
作为小主人的顾若凝也叫了几个人前来,一一介绍,其中也有两个和宋如薇差不多年纪的小姐妹。
宋如薇一一见礼。
“这么快就闹起来了?也不等等我们。”一个张扬的声音从亭外响起。
------题外话------
嗯,臭不要脸的渣陌继续求宠求爱求各种
第九十四章 针锋对麦芒
听到亭子外的声音,众人都看过去,只见一个梳着飞天髻穿着银红裙手戴镶宝石手镯的少女领着几个贵女站在亭下。
顾若凝眉头轻皱了下,心中暗道今天怕是要多长些心眼了,免得两方人不好对付。
“大姐姐也来了。”
顾若凝笑着上前,先跟领头的少女也就是她的庶姐顾若兰打了个招呼,然后才跟她身后的几个贵女一一打招呼。
“和慧县主大驾光临,若凝真是不胜荣幸。”顾若凝向赵明瑶福了福礼。
赵明瑶高傲地抬起下巴:“若兰送了帖子,左右也是闲着,来就来呗,你没嫌烦就好。”
顾若凝笑容满脸,道:“县主说笑了,您肯来,若凝欢迎还来不及呢。”
赵明瑶也不管她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冲着自己的婢女秀华一点头,后者就上前,把手中捧着的盒子递了过去。
“这是我家县主给顾二小姐的生辰礼。”
顾若凝接了过来,递给自己的婢女秋香拿着,又向赵明瑶福了一礼:“谢谢县主,您有心了。”
随后几人,都一一送上了礼物。
顾若兰见都送完了,就道:“我们上亭子坐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主角呢。
入了亭子,安颜那一群贵女也过来向赵明瑶行礼,没办法,谁叫人家是有封号品阶的县主。
“二姐姐?”宋如薇拉了拉自家二姐的袖子。
宋如琪本是歪在栏杆上,想起宋慈的话,嘀咕一声晦气,慢条斯理的走过来,不咸不淡的向赵明瑶福了福身。
“哟,宋二小姐也在呢。”赵明瑶挑眉。
宋如琪皮笑肉不笑的道:“这是我外祖母家,县主都能在,我怎就不能在呢?”
赵明瑶一噎。
顾若兰上前解围道:“县主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一时没注意到如琪妹妹罢了。”
宋如琪却是淡淡的扫了她一眼,一副你谁呀的眼神,谁用你解释了。
顾若兰气得捏起了手。
“咦,你就是上次故作大方的那个小妹妹吧,叫什么来着?”赵明瑶见找不到宋如琪的麻烦,就把苗头对准了她身边的宋如薇。
宋如薇:“……”
她只想当个小透明,怎么就这么难。
“县主,我叫宋如薇。”
“对对。”赵明瑶便向自己身后的贵女道:“你们不认识吧,她是宋如琪的堂妹,她那个庶叔家的,好像刚从山西回来吧。”
那几人听了,脸上就露出一丝轻视,只是一个庶子家的女儿罢了。
宋如薇惯会察言观色,这几人的表情哪里看不出来,顿时有些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有些儿委屈。
宋如琪怒了,立时反唇相讥:“县主贵人事忙,竟还记得我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妹妹呢,不知道上次县主最后为你家的庶妹妹挑了什么生辰礼物了?您这么爱重您的庶妹,不惜为她想夺我妹妹看中的珠花,一定挑了贵重又合意的吧!”
来啊,互相伤害啊!
你暗笑我妹子是庶子嫡女,那你还不是‘爱重’你的庶妹,甚至为她夺人所好。
赵明瑶大怒:“宋如琪你!”
顾若凝的心突突的抽,来了来了,针锋对麦芒来了。
第九十五章 大意了
宋大夫人听到宋慈的提醒时,颇有些不以为然,在自己娘家,有外祖母和大舅母她们看着,谁敢算计她的闺女。
可等宋如琪气呼呼的回来时,她不经意的一问,手上端着的茶杯差点就打翻了。
“你说什么?你说看到了谁?”
宋大夫人的声音发抖,震惊的看着自家闺女。
宋如琪还沉浸在侯府时和赵明瑶的一次次交锋呢,看到母亲这惊吓的问话,就道:“就是若凝的表哥啊,好像是罗家的人,就是大舅母的娘家刘阳伯府。”
砰。
宋大夫人重重的把茶杯搁在炕几上,瞪着她问:“你是说那姓罗的小子来请安时,你大舅母压根就没让你们几个小姑娘回避?”
宋如琪摇摇头,想了下说道:“当时大舅母也在的,若凝也在。”
“那也不是这样做的,且不说你,就是若凝,都是将要及笄的人,那小子是外男,理当回避,但你舅母……”宋大夫人越说越气,狠狠的一拍炕几,震得茶杯都颠了一下。
宋如琪吓了一跳。
“夫人,您消消气。”房妈妈顺了顺宋大夫人的后背,劝道:“兴许大夫人只是无心之举。”
“无心?”宋大夫人冷笑,道:“刘阳伯府现在是什么情况,妈妈你还不清楚?一窝的庶子庶女挤在一处,就差跟破落户似的,就这样还敢肖想我琪儿?她罗英莲倒是肯帮衬娘家,肯拉这线,但凡她让自己的儿子来,我也不至于气成这样……”
“咳咳。”房妈妈咳了两声,看了满脸愕然的宋如琪一眼,无奈的地提醒:“夫人,小姐还在呢。”
宋大夫人一噎,看向宋如琪,有些讪讪,道:“你回院吧,以后侯府你少去,就是去,见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也给避着点。”
宋如琪站了起来,道:“母亲不必生气,就是舅母有心,我也瞧不上他,不过是个秀才,就是有几分俊朗,还不至于让我瞧得上。”
宋大夫人:“……”
女儿这么现实,我该欣慰还是无语?
宋如琪屈膝行了一礼退下,出了正院,她揪下路边的一朵茶花在手里把玩,嗅了一下就扔了。
区区秀才爷,才不是她的目标呢,她的目标,是王妃。
宋大夫人看着房妈妈,后者失笑:“夫人该放心了吧。”
“这孩子是有点傲气。不过我就是恼大嫂的做法,当谁不知道她的计算,一个破败的刘阳伯府,亏她想得出,怎就没想过相给她亲儿子坤哥儿?”
房妈妈道:“夫人试想想,坤公子是幺子,身上尚没功名不说,也不可能继承爵位,难道你愿意二小姐将来在世子夫人底下讨生活?”
“怎可能!”宋大夫人冷哼。
“这不就了结了,那罗公子,怕是有机会能袭爵的吧。”
宋大夫人的气稍微下了点,但仍是怒:“总之她没问过我,就这么算计我琪儿就不行。”
幸好只是见一面,在侯府也没发生点什么,不然,她可要怎么跟相爷和太夫人交代?
宋大夫人打了个激灵,看来以后是真不能大意了。
第九十六章 送上青云?
正所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宋慈对这句话是深以为然,所以对于儿子媳妇院里的事,她选择无视,可嬷嬷是咋回事,打小报告么?
“所以说,她这是被自己娘家打脸了?”宋慈挑眉看着宫嬷嬷,问:“琪儿她们没吃亏吧。”
宫嬷嬷摇头:“这倒是没有,忠勇侯府夫人就是有点私心,也不敢乱来,顶多就是让两孩子见上一面。可惜,咱家二小姐,却是没这个心。”
宋慈抿嘴轻笑:“倒是看不出,那孩子是个有大志向的。”
她还以为这古代的姑娘们,天真单纯,爱情至上,以貌取人,看少年郎翩翩绝世,就一见倾心了呢,看来是她肤浅了,有些人,还是很理智的。
比如她家这个宋二小姐。
宫嬷嬷把一支山茶花递给她,道:“要说大志向,也是相爷他们给的想头。”
宋慈拿着剪子的手一顿,有些不解的看向宫嬷嬷。
宫嬷嬷看她懵懂,就道:“太夫人也知道,二小姐今岁末就及笄了,却是一直没定亲,而宫中,适龄选皇子妃的皇子就有三个,更别说,现在他们已经上朝听政了。”
宋慈听到这,眉头皱了下道:“你是说,大郎他们想把琪儿送上青云?”
送上青云,这话倒是新鲜,但也符合那意思,宫嬷嬷点头:“老奴也不敢肯定,但即便不是皇子妃,京中也有几个王府,有些世子也还没定亲呢。这也是老奴臆测,相爷的想法旁人等闲猜不透。”
宋慈咯嚓一下把茶花多余的枝叶剪下来。
“宋家不需要出一个皇子妃。”
宫嬷嬷挑眉,看向她:“太夫人的意思是?”
“宫嬷,人心难测,君心更难测,大郎如今是位极人臣,可说实话,纵然大郎有才能,但宋家靠的还不是圣恩深厚,万一这圣恩不在宋家了呢?那这位置不就跟烧了火一样烫手,圣上给你的,一句话就行,要收回的,也是上下嘴皮子一嗑的事。”
宋慈把茶花插在大肚粉彩瓷瓶里,道:“现在储君未立,宋家要是出个皇子妃,哪怕将来宋家不站位,也无人相信的,顶上那位也不相信,何必找这么个威胁在自家?宋家呀,只要像现在这样,忠君之心弥坚,担君之忧,就足以把富贵延绵下去,并不需要更尊贵的存在来加持自家。”
宫嬷嬷异光连连,赞道:“太夫人有颗七窍玲珑心,看得通透。”
宋慈晒然一笑:“哪呀,还不是从前看多电视……”
“嗯?”
“就是看多了话本子。”宋慈掩饰地重新拿了一支茶花,道:“其余的也不多说,就琪儿那性子,哪里适合去当什么王子妃王妃的,啥心思都摆在脸上,算计不过人,分分钟就是当炮灰的料。”
“那太夫人的意思是不赞同二小姐攀高枝了。”
“自是,攀高枝也得有命享,一不小心死翘翘了,攀得最高又有何用,跌得粉身碎骨死了也就罢了,一了百了,最怕是连累家族,那才是灭门之祸。”宋慈脱口而出。
宫嬷嬷:“……”
说得是真不像说您孙女啊。
宋慈却啊的一声,撑着桌子站了起来,要完,莫非原主老太太所说的要她护着宋家就是这个意思?
------题外话------
我相信我不说求啥你们也懂得????
第九十七章 我宋慈,是老姐姐
宋慈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的离不了,不然一个家何来的祸事啊,尤其是宋致远这样的内阁相爷,最容易招祸的是什么,肯定是被皇帝猜忌,参与争储或者造反。
假如真把宋如琪送上了皇子妃的位置,将来立储,宋致远能不偏不倚吗,能不帮女婿吗?女婿成了太子倒还好,若是成不了,那他还身处高位,太子能信你吗?
开玩笑,不防着你废了本太子改立他人,丫就是个傻的。
“不行,回头你去请了大郎来我院里说话,我得和他提个醒。”宋慈看着宫嬷嬷道。
宫嬷嬷看她神色凝重的,便道:“太夫人是怕相爷一时糊涂吗?相爷好歹是当朝阁老,应该是心有成算的。”
“我也不是怀疑他的能力,年纪轻轻的坐到这个位置,没有点手段智商是搞不来的。可是宫嬷,人顺风顺水多年,一时发飘是难免,我总要问一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这一大家子在呢。”宋慈苦着脸说:“其实啊,身居高位,更是如履薄冰的,高处不胜寒呐。”
再者,她还和原主作了交易呢,没做好的话,将来她回不了现代可咋整,虽然那老太太的话不能尽信,但好歹大饼在跟前,能闻个香儿也好啊。
宫嬷嬷道:“您想得极是。”
“太夫人,大夫人遣人来报,魏太夫人已经进府了,快到二门了。”红枣进来福了一礼。
“呀,忘了这个老太太要来,快伺候我换一身。”宋慈看了看自己特别舒适却不适合会客的衣裳。
宫嬷嬷把她扶了起来,走进里屋。
……
宋大夫人正陪着魏太夫人往春晖堂里走,一边说着话,一边打量着扶着她的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姑娘。
那姑娘生得端庄秀丽,身材匀称,有一双极其清透的杏眼,只是眉间,似有一丝化不去的轻愁。
刚才初见的时候,魏太夫人介绍说这是她娘家族兄的一个遗孤,叫王秋曼,去年冬被她接到了身边,今年刚出孝。
魏太夫人是个老人精,看到宋大夫人的视线,就笑着拍了拍身侧姑娘的手,道:“曼儿这孩子是个孝顺的,我说来探望老姐姐一个人闷了些,人老胳膊瘦的,就让她陪着,她就掺着我来了。”
王秋曼听见夸赞,也只是羞涩的笑了笑,低下头。
“能被太夫人带在身边教养的,肯定是个好的。”宋大夫人笑着恭维。
魏太夫人叹道:“这孩子和我投缘,我自然是要尽心的。”
说话间,就到了春晖堂。
有丫鬟往正堂传话,得了应允,就打着帘子让魏太夫人一行进屋。
“老姐姐,老妹儿我来叨扰了。”魏太夫人爽朗的笑。
宋慈坐在太师椅上,听到这一声老姐姐,愣是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试想想,一个能当你奶奶的老太太喊你老姐姐,是个什么感觉?
宋慈在心底默念一百遍我是个老太婆,随后笑吟吟的抬手:“可等你这老太太许久了,红柚,快上茶,看座。”
第九十八章 替幺儿相看
魏太夫人也不急着入座,只拉了身后的王秋曼向上前,笑着道:“曼儿,这是宋太夫人,且去见个礼。”
王秋曼缓步上前,盈盈一拜:“王氏秋曼见过宋太夫人,愿太夫人吉祥安康。”
“好好,不必多礼,上前让我看看?”宋慈笑眯眯的向她招手,对魏太夫人道:“我这病了一场,除了自家的姑娘,也没见过其她的年轻丫头,你倒是知我心,这是特意带个花一样的姑娘来哄我开心?”
她向魏太夫人眨了眨眼,是她吗,要跟我儿相亲的那姑娘?
魏太夫人微不可见的点头,道:“这人越老就越想看些鲜嫩的人或物,我就是知道这点,才带着她一道来。你可别说,这孩子陪在我身边,都有种我也年轻了不少的错觉。”
王秋曼走到宋慈跟前,被她牵起双手,亲切的问几岁了,平日都做些什么之类的老话。
王秋曼一一回了,口齿清晰,落落大方。
宋慈拍了拍她的手,道:“是个好孩子。”又从一旁的茶几上取了一串碧玺套在了她的手上:“这第一次见你,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你平时戴着玩。”
王秋曼低头看了一眼,那碧玺呈五彩珠光,颗颗圆润通透,看起来极是华贵,就推辞道:“太夫人,这太贵重了。”
“不贵,我一把老骨头也不适合戴这种玩意儿,正适合你们这些小姑娘,戴着吧。”
“这……”王秋曼有些犹疑,看向魏太夫人,见她点了头,这才收下,又向宋慈郑重拜谢。
宋慈道:“你来我们这玩,好好游览一下,顾氏,琪儿可是在,让她陪着小曼儿走走?”
宋大夫人笑言:“媳妇已让人去叫那丫头了。”
话音才落,就有丫鬟来报宋如琪到了。
宋如琪走进来,先给宋慈行礼,又被指着向魏太夫人行礼,得了一个手镯做见面礼,才和王秋曼彼此见礼。
“琪儿,好好陪小曼儿玩玩。”宋慈道。
宋如琪笑着说好。
魏太夫人也对王秋曼道:“你才来京没多久,也结识几个小姐妹,去耍吧。”
王秋曼点点头,跟着宋如琪下去。
宋如琪领着王秋曼走出春晖堂,道:“我看秋曼姐姐比我年长,我就喊你姐姐了?”
跟前这位是宋相的嫡次女,王秋曼也不敢怠慢和自大,温和一笑:“那我就托大应了,冒昧来访,打扰了琪妹妹的安排,还请你莫见怪。”
“我这也没什么安排,不过就是在闺房里弹琴写字罢了。你呢,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宋如琪看她腰间系着一只精致的荷包,道:“这荷包看起来很漂亮,这蝴蝶跟要飞起来似的,是你自己做的?我能看看?”
王秋曼把荷包摘下来,双手递给她:“是我自己平日里做的,谈不上多漂亮,也是我用过的。你若是喜欢,我回头给你做一只。”
宋如琪眼睛一亮:“那敢情好,我琴谈得可以,但女红却是一塌糊涂,绣工更差,你若是肯,那我谢了啊。对了,我喜欢牡丹,你能给我绣牡丹吗?”
王秋曼点点头。
“左右祖母她们一时半会也说不完话。要不,你去我院里,咱们画个花样子?”宋如琪兴致一来,也不等王秋曼答应,直接拉着她走。
第九十九章 心口中了一箭
王秋曼被宋如琪带着去了她的浮曲阁,宋慈她们自然也知道了。
魏太夫人松一口气,道:“这孩子能和琪儿谈得来,倒是有些意外。”
宋慈:“怎么,她平日里的性子很内向?我看她挺沉稳的。”
魏太夫人微微斜着身子,看着宋慈说:“老姐姐,咱们都是老交情的熟人了,我也没必要瞒你,想来你也打听过,我这个侄孙女的情况。”
“说是个遗孤?”
魏太夫人脸上划过一丝苦涩和难过,点了点头,道:“她是我娘家弟弟的孙女,也是官家出身,她父亲是湖州知府,六年前,我那侄子在一次下乡办差时,遭了土匪,人没了,她娘得知后,当场就殉了。”
“这么相爱?”宋慈瞪大眼,咽了咽口水,殉情,这得多大的勇气。
“可不是,她倒是全了她自己的一番忠贞,却不想想留下秋曼那孩子会有多难。”魏太夫人擦了擦眼角的泪,道:“她爹娘走了后,她就跟着她爷爷过,两年前,我那老弟也走了,真正的留下她孤家寡人一个。”
“这,就算是绝户了吧?”一家子都死绝了,就只剩她一个,这不叫命运多舛,叫古代版活着吧。
“可不是。”魏太夫人看了她一眼,有些尴尬,道:“老姐姐,我也知道,曼儿这孩子身世多舛,确实不是极好的儿媳选择。我还是带来让你看看,一来是出自私心,希望她能找到好人家,从此有个家,二来是真的觉得这是个好孩子,人聪慧又机敏。”
宋慈扯了扯嘴角,端起茶喝了一口,道:“她今年十七了吧?我家四郎才十六呢。”
魏太夫人神色莫名,笑道:“女大一抱金鸡,你当初不也比老太爷大了三岁么?瞧如今你们过得多好,富贵荣华享之不尽,大儿还是相爷。”
宋慈呔了一声:“我和我家那老东西怎么同,我是童养媳没法子。但我家四郎却不是啊,他也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点苦都没吃过。还有,他说过了,想找个姿色上乘的。”
王秋曼身段儿不错,脸蛋也可以,沉稳大方,但瞧着离宋致钰的颜控要求还有点距离呢。
“嘿,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再说了,当家主母,需要什么姿色上乘,最重要的是主理中馈有能力,贤惠大体,能把家管得妥妥帖帖的。我那侄孙女不是我吹,她除了身世多舛,当家理事,是一等一的。你可晓得,她家里虽然只剩了她一个,可她愣是把父母爷爷留给她的东西,全部给护着了。”
宋慈挑眉:“全部护着?”
如果是这样,那是真有点手段魄力,毕竟只凭一个孤女,也没有兄弟姐妹,仅凭一己之力,护得住财产,那得长了多玲珑的心才能有这般心计?
“那是自然。”魏太夫人有些得意,道:“我那侄媳妇当年嫁我侄子,光嫁妆就有三四万两,她也会经营,这么多年翻了一番,也有好几万了,还有我侄子家的。你说,有多少人盯着这一份财产?但你道曼儿是咋做的?”
宋慈舔了舔唇角,咋做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心口中了一箭,一个高中生年纪的小姑娘,已是小富婆,好酸。
------题外话------
今天换个笔记本电池,270,哎我去,心口中了一箭,狗米,用了那么两年电池就鼓涨了,坑陌哦,求安慰
第一百章 感谢你没说我儿渣
宋慈捧着茶,听着魏太夫人噼里啪啦的历数了她那个宝贝侄孙女的‘厉害功绩’,总结出了一个故事脉络。
那就是一个孤女凭着一己之力,舍小部分财产,笼络族长,互助互利,从而保着绝大部分的财产。
总之,这王秋曼将来嫁人,嫁妆绝对是丰厚的,她有钱还有能力,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人选。
“那她是真厉害。”宋慈呵呵的说。
这话也没有歧义,小小年纪,能在多重打击下有这样的心智保住属于自己的财产,还能从多方算计中脱身出来,那是真厉害。
宋慈甚至想,莫非这些古代姑娘都是吃聪明豆长大的,咋这么小就懂人心,知道保全自己呢?再想她十二三岁的时候在干啥,嗯,抱着芭比娃娃给它梳头发扎辫子穿花裙子?
魏太夫人却以为宋慈心生不喜,有些悻悻地道:“其实,也不是特别厉害,就是有一丢丢厉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剩她了,不强硬起来,就只能任人搓圆按扁了,就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样的道理。而她能从那一大群虎视眈眈的亲戚中脱身出来,也有我那老弟生前铺垫过,好歹带在身边细细教导过。”
“我明白,环境使人成长。”宋慈点头认同。
魏太夫人忙说:“对对,老姐姐就是活得比旁的人通透。”
“你过奖了。”宋慈笑了笑,道:“孩子是个好孩子。你们府中,也有适龄的公子吧。”
魏太夫人心里咯噔一声,知道这事没太多希望了,就苦笑道:“老姐姐,我是真心想帮这个可怜的孩子寻门好亲事。我那府里,当然也有人盯着她,可都是不成器的庶子,别的本事没有,没脸没皮的就有。至于嫡子……”
她脸上露出个讥笑:“我那两个儿媳妇,咋舍得娶个丧妇长女做长子长媳?也不怕你笑话,她们只想抬了做贵妾。”
宋慈抿了一下嘴,难道你知道我其实是个假货,就舍得给宋四郎讨这么个媳妇了?
“老姐姐我也不是坑你,你家四郎,纵然没有功名在身,还是个小纨绔,但他好歹不像我那些庶孙混,而宋家家风也清正,所以我才起了这心思。”魏太夫人又说:“我就想着你家四郎开源不成,守成也好,他像他爹,就讨个厉害点儿的媳妇,当个富贵闲人什么都好,这一辈子也就稳得住了。”
宋慈扯了扯嘴角,心道我感谢你只差没说我幺儿是个渣,就该娶厉害媳妇镇家宅。
“我看中的人不算,还得孩子喜欢,毕竟是小两口过日子的不是?还有王姑娘,难道你透话给她了?”
魏太夫人连忙摇头:“这怎么会,总得你见过人了才行,不然没个准就说给她听,你却看不上,孩子岂不没脸?我只说带她来探望老姐姐你。”
嘴里这么说,心里不免嘀咕,老姐姐病了一场,是不是糊涂了,这肯定不能说啊,她家姑娘不要脸子的么?
宋慈悻悻的说:“还是那话,得我儿中意才行。”
“那是,那你的意思?”魏太夫人眼睛眨呀眨的:“要不让两孩子偶遇一下?”
第一百零一章 你也为踏平我家门而助攻
对于魏太夫人让王秋曼和宋致钰见一面的想法,宋慈并没有马上答应。
“四郎这孩子别看他混,其实也有自己的主见,我总得问过他了,才好把人带到姑娘面前,不然还能随便就让他见了姑娘的面?”宋慈笑着说道:“再过些天,就是我大儿媳的生辰,到时候有消息我再通知你?”
魏太夫人虽遗憾,却也知道宋慈这话算是得体,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见不见的,不然显得自家上赶着,太掉份。
“老姐姐体贴,我心领了。”魏太夫人也不再说此事,只叹道:“现在老了,就是忧心孩子的亲事,尤其这丫头深得我心,我就更想给她寻上一门好亲,也能对得起我老弟一家子了。”
说着,她擦了擦眼角的泪。
宋慈难免又要安慰几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放心吧,只要孩子够独立自强,将来不管如何,她都会过得好的。”
父母家人均不在,自己还能护着家产,将来难道就会湮灭在内宅里的争斗不成?不太可能。
王秋曼心性足够坚强,那她将来,必不会差。
“但愿如此。”
魏太夫人不再说王秋曼,转而说上了近日京中的人家,都在紧着联姻说亲,又笑说:“宋家的大门,怕是要被踏平了。”
宋慈悻悻的笑:“嗯,我家的门被踏平,你也贡献了一个脚印,神助攻。”
魏太夫人:“……”
这是什么冷幽默?
宋慈呵呵的尬笑两声,问起她那些人家结亲了,魏太夫人也是个能叨嗑的,说着说着就到了午晌,又在宋府留了午饭,才带着王秋曼告辞。
“曼儿,和宋二小姐可相处得好?”魏太夫人看着脸容秀丽的侄孙女,笑吟吟的问。
王秋曼拿了一个软垫放在她腰间靠着,笑着回话:“宋二小姐很善谈,也活泼,挺好相处的。”
“都说宋二小姐娇蛮任性,也难为你能找出词来夸她。不过宋二小姐虽然骄纵霸道些,人也算是纯善,不然姑祖母也不放心你和她来往。”
王秋曼嗯了一声:“确是如此。”
说到底,宋如琪就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罢了,人没有坏心思,就是骄纵得很。
也是,父母均在,父亲又是身居高位,被宠着理所当然,不像自己。
王秋曼眼底划过一丝黯然。
魏太夫人眼利,哪里没看到,就怜惜的摸了摸她的脸,道:“宋家发家虽然不过二三十年,但发迹后,家中子弟的教养也不像别的整成个暴发户和忘本,也还算是不错的。你若能和她交好,也可以时常来往。”
王秋曼少时历经大变,这几年不知看过多少冷暖人心,如何不知道姑祖母这是为了她好,交好宋家千金,对她未来也只有好无坏。
“姑祖母,我知道的。”
魏太夫人含笑点头,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没说。
“姑祖母是有话要吩咐曼儿?”
魏太夫人笑着摇头:“没有,你和宋二小姐都聊了些什么?”
心中却轻叹,也不知曼儿这孩子,有没有那个大福气,宋家四郎,真的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现在的宋慈,也比从前更好相处,唉,愁啊!
第一百零二章 小崽亲事征询大崽
宋致远有些意外,老娘竟然会主动召他前去说话,这可是她生病后头一回有的事。
老娘亲召,自然不能拿乔,宋致远对小厮福全说:“去大夫人那边传个话,我去陪太夫人用晚膳,不用留饭。”
“是,相爷。”
宋致远信步往春晖堂而去。
来到春晖堂,正好看到林箐从正厅走出,便停了脚步。
林箐站在门边,侧了侧身子,向宋致远福了福礼,便从小门往自己的木竹小斋走去。
宋致远走进正厅,向宋慈行了一礼,笑道:“娘的气息越来越好了,看来林大夫的医术极是出众。”
宋慈道:“这天天的扎针药浴和药膳吃着,能不好吗?你快坐,政事可是忙,这说一会话,不耽搁你的功夫吧?”
面对这个人精儿子,宋慈可不敢像对宫嬷她们说话那般随意,而是带了一丝的小心。
宋致远坐在罗汉床的另一头,脱了鞋,一脚支起,一脚垂下,道:“难得娘叫我来说话,再忙儿子也得来啊。”
“也不是什么事,就是今日魏府的太夫人来探望我了,还带了个姑娘。”宋慈把和魏太夫人的会面说了一番,道:“你觉得这姑娘若是说给你四弟可行?”
宋致远问:“那姑娘,娘可是看上了?”
“姑娘是个好的,沉稳大方,你四弟性子跳脱,这性格应该也能互补,但我却怕你四弟不喜,嫌这样的性子闷,而且那姑娘比他年长一岁。”
“娘若是看上了,让他相看一眼就行,再不济,直接给他定下。”反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婚事不问儿女直接定下也是有的。
宋慈摇头:“这事可不能这么干,得他自己看过了中意才行,毕竟要过一辈子的,若是不合意的,这结的亲也就成了结仇了,对他对人家姑娘都不好。”
虽说这古代盲婚哑嫁多的是,但她始终是现代人,还是有点民主的,尊重一下小儿子,将来是好是坏,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那就相看。”回头他也遣人去查一查那姑娘的底。
宋慈看着他,道:“丧妇长女,你也应允?”古人不都挺迷信这一套说辞么?
宋致远愣了下:“娘这是在征询我的意见?”
宋慈悻悻的说:“你也知道,我没啥见识,你爹也是个不管事的,事关你四弟的终身大事,自然要谨慎些,你又是长兄,我也只能和你商议了。”
原来如此。
宋致远笑言:“丧妇长女也没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她是否贤惠,是不是个孝顺能干的,将来能孝顺娘就好。”
宋慈:“……”
白说了。
不过既然这位都不在意,那就问一下小宝钰好了,毕竟是他娶媳妇。
宋慈端起茶抿了一口,斟酌了下,道:“你四弟倒还好,他也不可能出仕,这辈子就当个富贵闲人也不错,若是妻房嫁妆丰厚,那就更不愁了。”
宋致远也认同。
“倒是琪儿,今年也要及笄了,亲事却还没着落,你这个当爹的是个怎么计算的?”
------题外话------
天热了,冰棍要做起来了,此处评论觉得应该有人会说都做啥,用啥料,咋个整
第一百零三章 根基未稳不可起高楼
宋慈竟也会问起女儿的前程亲事,难道也有人问到她跟前了?
“是不是有人问到娘这边了?”宋致远问。
宋慈摇头:“倒也没有,家里有你,有她娘,轮不到我做主,就是有人问到我这边,我也是这么说的。”
一个四郎够她头疼的,孙辈的亲事她才不会去管呢,除非是这些儿子媳妇来征询她,那就看一看。
现在去当八婆,不过是怕着这位年轻相爷飘了,要带着家族攀更高的枝,攀不上反而摔个粉身碎骨,连带着她也要被砍头。
宋致远沉默着,看向宫嬷嬷,往门口那边抬了一下下巴。
宫嬷嬷走到门边,让丫鬟们都走远了,自己亲自守在了门口。
“娘既然问了,那儿子也不妨说一说打算。”宋致远盘着手中的佛珠,道:“咱们宋家发迹不过二十来年,比起那些百年世家,可差得远了。娘,我想带着宋家走得更远,更辉煌。”
宋慈的心突突地跳,脱口而出:“你的理想远大,那你的法子是什么,该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要让琪儿去选妃?”
宋致远挑眉:“娘认为不妥?要把一个姑娘送进皇族,我们宋家也够资格。”
他宋致远的女儿,有资格参与选妃。
宋慈沉默。
“你觉得琪儿的心性适合混皇族吗?”宋慈斟酌着道:“不是我看低那孩子,就她那个性子,进那种地方,能混下去算是她运气好,搞不好,先把自己给填进去了,还不够,再填上家族。”
宋致远嘴角微抽:“娘……”
“大郎,宋家现在烈火亨油,不必再添一个皇子妃锦上添花了。你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忠于他,做保皇党,宋家就能稳。”
宋致远有些意外,看着自家老娘:“娘是让儿子做纯臣?”
“你现在不也是纯臣吗,一直做下去不好吗?你找个皇子当女婿,将来你要不要帮他争储?”宋慈忍不住直着来。
“娘,您这话可真是……”
“我还说错了?”宋慈豁出去了,道:“一旦当了皇子的岳父,你就是纯臣也不纯了,那位也不会让你变的。”
宋致远:“娘,若是宋家出个后妃……”
当朝国舅相爷,再看远点,女儿若有运成太后,那宋家,能不成国公府?
“一时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你看那些百年世家,像是你的亲家古家,出过后妃吗?”宋慈叹:“我没读过书,所认得的字也是你教的,却也知道登高望高,有人在更高处的道理。你有志气是好,但带着家族参与争储,一旦倾轧,那这家就完了。千万别说什么富贵险中求,宋家根基未稳,就起高楼,楼很容易塌的呢,我们这才发迹二三十年的更该谨慎,绝对不能让孩子搅进皇族里。”
宋致远一凛。
宋慈被他看得心毛毛的,难道说得太有道理,被人精儿子看穿帮了?
哎呀,我咋就管不住这嘴呢,装蠢还不容易吗?
就在宋慈瞎想的时候,宋致远却起来向她打了个揖:“姜还是老的辣,娘始终是保持清醒的那个,倒是儿子,坐上了这个位置,着相了。”
呃?
没被看穿?
第一百零四章 跟着皇上走
没被看穿就好,宋慈赶紧喝了一口茶压压惊。
宋致远重新坐下,道:“娘,不瞒您说,琪儿的亲事拖到现在,儿子确实有过往高处看的心思。我们宋家出身寒门,比之别人缺了一个贵字,我也知道背地里,不少世家都还说着我们是泥腿子洗脚上田,连带着娘您,也被那些人嫌弃粗鄙没见识。”
他说着这话的时候,语气有些落寞和心疼。
就为了这么一口气,他才想要更上一层楼,皇亲国戚,足够贵了吧?
宋慈嗨了一声,把双腿都盘坐起来,道:“大郎,你都熬到了这个位置,还能为别人的两句酸话感觉气不平?宋家是泥腿子洗脚上田,说的也没错啊,我们确实如此,但那又怎样?现在坐在相爷位置的还不是你?还有大庆建国也才三十余年,他们敢说皇上一家子也是泥腿子上田?”
呃。
宋致远嘴角微微抽动,有些无言以对,因为老娘说得没错。
大庆确实建国不过几十年,先帝年少也是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将相,后来才举旗起义,成功建立了大庆,当了皇帝没几年,就因病而崩,传位给当今。
今上宏韬伟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的坚持变革,才有了今日大庆百姓安居乐业的繁华,但纵使如此,依旧有些小国忍不住来犯,大庆要成为赫赫威名顶尖大国,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大郎,不必为那几句酸话斗气,大庆在韬光养晦,沉积底蕴,我们宋家亦当如是。要成为世家贵族,必要耗三代之力,厚积薄发才是正路。把女儿送进皇室,纵然有一时富贵,但焉知会不会和皇室子弟绑在一处,到时候不争也得争,争赢了倒还好,输了就是一家子玩完,好比你的死对头。”
宋致远:“您是说范家?”
“范家不是出了个有皇子的妃子吗?你看皇上对范家如何?是信他还是防他。”宋慈拨了一颗瓜子,道:“现在皇上正盛年,那还是好的,等再过几年你再看,越是在宝位坐得久,疑心病越重。”
历古以来,皇帝皆如是。
坐上了最高宝座,享受了天下尽在掌握的滋味,谁想死,谁不想万万岁?
所以那会儿,看谁都得想一想,对方是不是想来撬我座下的根基,想要把我掀下来。
“娘,您声音轻点,隔墙有耳。”宋致远有些无奈。
宋慈立即捂住嘴巴,小声道:“那位不会在我这院子安插眼线吧。”
宋致远被逗得笑了,摇头。
宋慈松了一口气,拍了拍心口,道:“吓死我了,这话题就到这了。总之大郎,咱们家不选妃,琪儿的事你还是尽早定下来,免得被那些个后宫的主子们盯着,到时候,不选也得选,可就麻烦了。”
“都听娘的。”宋致远心道,确实是要重新规划了。
“那个,我也没啥建树,大道理也懂得不多,总就是想着君心难测,大郎啊,宋家要尊享富贵,只要记住一条,跟着皇上走。”
好似她那个年代的口号,跟X走,没错的!
第一百零五章 噢,被勾引了
宋致远在春晖堂陪着老娘用了晚膳,才慢条斯理的踱步回正院,路上一直在想着二女儿的亲事。
宋慈的话也提醒了他,既然不打算送女入皇室,那就要另寻好亲了,而自家是走文臣路线,亲家最好不挑武将家,免得让上头那位心中膈应。
不挑从戎之家,那就只能往世家这边挑,为什么?
假如从寒门里挑,非但宋如琪要生要死,就是宋大夫人,怕也是要闹着哭哭啼啼吧。
一时间,宋致远竟想不出要给二女儿挑个什么样的人家,真是发愁。
罢了,这事也急不来,好好的筛选才好。
宋致远忽然脚步一顿,想起宋慈无意中的一句话,手指摩挲起来。
或许,可以跟上面那位提一提?
打定主意,宋致远也不再多想,大步往正院里去。
宋大夫人正被丫鬟们伺候着喝药,看自家男人回来,就想起来。
“你别起了,让丫头伺候就行。”说着就走进了净房。
宋大夫人点了芙蓉去伺候梳洗。
芙蓉心中一喜,低眉顺眼的上前给宋致远脱大衣裳解腰带,一双纤纤小手有意无意的拂过宋致远的胸膛。
宋致远眉头轻皱,低头看了一眼,却见芙蓉半跪在腿边,含娇带羞的抬起头,温柔地说:“相爷,请高抬贵***婢为您脱鞋了。”
这软糯的声音,听得人心酥麻。
宋致远似笑非笑的,夫人的人也开始玩勾引了?
房妈妈刚巧带着人端了水进来,听得这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芙蓉,心头咯噔一下。
宋致远脱了大衣裳,道:“都出去吧,我自己来就行。”
芙蓉楞了一下,想说什么,却瞥到房妈妈看过来的目光,心中一寒,低着头退出去。
房妈妈冷眼瞧着,一言不发,心里却暗自有了警惕。
一番梳洗,宋致远穿着松垮垮的里衣歪在床榻,曲起一脚,手里拿了一卷书在看。
宋大夫人梳洗过来,回到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香脂,一边往脸上擦,一边问:“今儿怎么有兴致去陪母亲用晚膳了?”
“难得母亲召见,所以一起用了。”宋致远头也不抬,道:“母亲问起四弟的亲事,听说魏府太夫人带个姑娘来了,你可见了?”
“呀,还真的是为四弟相看的?”宋大夫人有些讶异:“那姑娘瞧着比四弟年长,母亲看上了?”
“她觉得那姑娘是个稳重大方的,四弟性子跳脱,是要有个人给他撑着家,但她说了,还得四弟自己愿意。母亲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四弟这亲事你多上点心,听听母亲怎么说,必要时就给母亲把这事办成了。”
宋大夫人心下微凛,笑道:“母亲若是不嫌我多事,我自是乐意给四弟主张的,回头我就遣人多打听打听那姑娘的事迹。”
“嗯,也看看还有什么好人家的姑娘,长得好看点的,我看四弟喜欢长相好的。”
宋大夫人抹好了香膏,走了过去,把他的书抽起放下,坐下来靠在他身边,手滑上他的手臂,道:“相爷,妾身生辰时您可有想宴请的人家?”
宋致远握着她的手,搂了过去:“回头我给你名单。夫人,时辰不早了,安置吧。”
------题外话------
天气是真的热,我热化了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