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没有撬不动的墙角
宋慈连喝了两盏茶,才看向跪在地上十分不安的吴丹,这晾了一会儿,倒是没当初见的硬脾气了。
“吴氏,你要跟着我家这老头,不是不可以,宋家家大业大,你一口吃的喝的穿的缺不了,可再多的就没有了。”
吴丹一愣:“什么意思?”
“就是你怂恿这老头说的纳你做二房,是不可能的,我不同意。”宋慈看着她:“你想享富贵,就只能当他的妾,和红袖馆的那两位一样,小娘什么的不存在。”
吴丹瞪大眼,跪行两步,道:“太夫人,我是良家子,正经的耕读人家出身,不是那乱七八糟的地方出来的。”
玩意儿和良妾怎么一样,她不想被人随时发卖。
宋慈忽地笑了,看着宫嬷嬷:“宫嬷嬷,您是前朝宫廷出身,所见所闻不知凡几,正经的良家子无名无分就与人苟合的,是啥来着?”
“回太夫人的话,无名无分苟且,是为淫奔。”宫嬷嬷刻板地说。
宋慈眼睛一亮:“呀,那是要浸猪笼的吧!”
宫嬷嬷:“……”
宋老太爷:“……”
不是,你那么兴奋和激动是几个意思?
吴丹脸色惨白,淫奔这样的词,她怎么担待得起。
“你可听着了,路我都给你两条,要么就跟红袖馆那两位一样,要么给你一千两自动消失。”宋慈道:“一千两,你可以办一份很体面的嫁妆找个知冷知热的老实人嫁了,生几个孩子,将来也是一条出路。”
某可怜的老实人:我们老实人得罪您了?
宋老太爷气炸了,这老太婆,当着他的脸帮别人撬墙角吗?
宋慈却是真正的替吴丹考虑,别以为她是在祸害哪个老实人,事实上,吴丹有一千两的嫁妆,多的是人抢着要她,因为一千两在农家,已经是顶天的数字了。
这年头,谈不上媳妇的光棍还少吗,吴丹长的也算不错,又有嫁妆,找个知冷知热的,生几个孩子,置办些田产,不比跟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强吗?
现在看着是当妾体面,但等宋老太爷死了,她年纪轻轻的,要守多少年,将来不想守了,再嫁又有多少选择?
好吧,凭着相府出来的情谊找个再嫁,到时候那年纪还能生孩子吗?
现在给她选择,还是因为隔壁这白胖老头下嘴快了,她也算厚道了吧,换个真恶毒的,她能否有命在还不好说。
“你这老太婆,丹儿已经是我的人,你叫她再嫁,你好毒,你这妒妇!”宋老太爷气不过,指着宋慈的脸骂。
宋慈怼了过去:“你的人又怎么了?给她一千两,也不算白嫖。人家年纪轻轻,拿着一千两找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儿,夜夜莺歌再生几个聪明娃娃,自己做主母当家做主,不比看人脸色在主母眼皮下讨生活要强?”
“还有,你都五十好几了,你腰好吗,还能生孩子吗?她没孩子,以后你两脚一伸她咋活!”
宋老太爷气得想当场去世,怒骂:“死老太婆,你羞不羞,有你咒自己男人的吗?”
一口一句腰好吗,简直丢死人!
“人终将一死,我就是老实人,以事论事,从实际出发,从长远打算。”宋慈哼了一声。
吴丹眼珠子滚动,一咬唇:“一千两,我愿意!”
哎?这不是没有撬不动的墙角么。
第四十七章 反水,要钱不要人
吴丹的突然反水,让宋慈有些意外,但更意外的,却是宋老太爷。
他怕不是老耳鸣了吧,刚才他的牡丹花说什么来着,要钱不要人?
“你,吴氏,你刚说什么?”宋老太爷盯着吴丹,一副备受打击的样子。
吴丹眼神躲闪,垂着头道:“老太爷,丹儿福薄,怕是侍候不了您了。”
宋老太爷心一哽,死死的盯着她,半晌,才起身拂袖背过身去。
“不识抬举。”
宋慈看向宫嬷嬷,后者点头,拉着吴丹出去了。
花厅里,只剩了两老口。
宋慈心情舒畅,打发个小娘子,比她想象中的顺利啊,原以为怎么着都要让人收拾个小院子让吴丹住进去呢。
可这丫头,比她想象中的要理智啊,不过她既然肯委身这胖老头,咋到了这当口却反水了呢,怎么着都能捞个小姨娘当当啊,至少一辈子吃喝不愁。
忽闻有些抽泣声,宋慈一怔,转过头去,只见宋老太爷抽动着双肩,一抖一抖的。
“老头?”
宋老太爷转过头,说:“我纳个妾被你搅和了,你可乐意了。”
“注意,不是我不让你纳,是人家自个的选择。”宋慈看他眼红红的,啧了一声道:“你哭也没有用,人家要钱不要你。”
宋老太爷一屁股坐在地上:“以后我还怎么见傅老头,他都知道我和牡丹好了,人却没得。啊啊啊,我没脸见人了。”
宋慈:“……”
“牡丹娘子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宫嬷嬷看着吴丹说。
吴丹勉强地扯了扯嘴角。
她不想当人上人吗,她想,不然不会哄得宋老太爷答应抬她为二房,她也以为,自己会成为风光的姨奶奶,前呼后拥。
可在看到宋相爷的那一眼后,她感觉自己想得太容易了,大权在握的宋相爷会容忍别人挑战他母亲的权威吗?
宋相爷那一眼,就跟看死人似的,她真的入了这相府,怕是会在哪天无缘无故的病重而死吧。
她想享富贵,可也得有命在啊。
宋慈说的对,如果有一千两,她大可以找个年轻男子成亲,生几个孩子,自己也有种植牡丹的手艺,手里捏着厚厚的嫁妆,以后做当家娘子,照样能自在过日子,而不是看别人眼色。
“嬷嬷,我以后嫁了人,太夫人会给我庇护的吧,到底我伺候过老太爷一场。”吴丹试探着问。
宫嬷嬷看她一眼,淡淡地道:“你会种牡丹,相府也时常会从花农里换花,牡丹自然也是要的,你种得好,府中所需的牡丹,你大可以送来。”
吴丹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自然,前提是牡丹娘子不该说的不说,伺候过谁的话,就更不需要说了。我们老太爷出了名的喜爱美人,露水姻缘他老人家也不是没有过,倒是娘子的名声……”
吴丹有些羞愧,忙道:“我明白。”
有人捧了一个托盘前来,上面是一个荷包,还有一碗热腾腾的汤药。
吴丹怔住。
“这汤药,也是为了娘子好,喝了它,娘子才有康庄大道,以后找个夫君和和美美的生个娃娃。”宫嬷嬷把那荷包拿起递过去:“这是一千两银票。”
吴丹想要接,宫嬷嬷却缩回手看了一眼那汤药。
吴丹抿了抿唇,拿起那碗药,一口气喝了,手中一轻,一个精致的荷包取代那只碗落在她的手上。
第四十八章 识趣
宋大夫人把一盏茶奉给宋致远,坐在了炕桌的另一边。
“夫君,娘那边,真的不用管?”宋大夫人犹疑着说:“爹要纳妾倒没什么,家里也不是养不起,我就怕娘的气不顺,她老人家还没好全呢。”
宋致远啜了一口茶,道:“看娘刚才的派头,应该没什么问题,再说,还有宫嬷嬷在一边看着。”
宋大夫人稍微放心了点,想起那故作姿态的牡丹娘子,一阵腻歪,道:“那吴氏倒是大想头,夫君,您看?”
宋致远垂眸,手指抚摸着茶盏,声音轻浅:“爹已经这副年纪了,不需要什么二房,有几个年轻漂亮的陪着他玩儿说话就足够了。”
宋大夫人眸光微闪,笑着说:“这些事儿,不必夫君劳神,交给我就行了。”
宋致远抬头,对她露了个笑容,转而说了别的话题。
“三弟妹那边两个孩子要上族学,你安排打点好。湘仪,我们宋家如今虽然显贵,但底蕴还不够,宋家能不能成为百年世家,只看前三代的经营。所以,我们错不得,严苛自律点没错,而肃儿这一辈,也得仔细培养。”
宋大夫人忙道:“夫君,我知道的。”她想起宋慈的话,便有些惭愧,道:“我们宋家的下一代的孩子还是少了点,可惜我的肚子不争气,没能给夫君再生个儿子。”
宋致远听了这话,说不无遗憾是假的,却也知道这事不可强求,便捏了捏她的手,道:“子女有多少都是缘分,强求不得。我们还年轻,上天若宽容,再赐一个,也是好的,若是没有,那也是命,我们有肃儿呢。”
宋大夫人眼眶微润,咬了咬唇,试探着道:“夫君,要不,我让芙蓉去伺候您?医婆子说过她是好生养的。”
宋致远眉一挑,故意道:“哦,你舍得?”
宋大夫人心头一堵,酸涩得不行,却强行挤出一个笑容来:“为宋家开枝散叶,也是做主母的责任……”
唇上忽然一暖。
宋致远的手指压住了她的唇,点了点道:“好了,别故作大方了,这酸气,都快飘出府外去了。我要是想纳妾,早就纳了。子嗣在精不在多,培养好肃儿才只最打紧的,了不起我们给他讨个好生养的姑娘,给我们多生几个孙子。”
宋大夫人心一松,有些窃喜,却道:“是你不要的,将来可别怨我。”
“我敢怨夫人,岂不是晚上得睡榻了?”宋致远撩了一下她的手心,又凑在她耳边说了几句私房话。
宋大夫人羞得满脸通红,捏着拳轻捶了他一下。
“相爷,夫人。”芙蓉在帘子轻叫。
宋大夫人坐正了,道:“进来。”
芙蓉走进来,大方行礼,道:“太夫人那边已经打点好了。”
她声音清脆,把春晖堂的事给说了。
宋大夫人和宋致远都有些意外,竟然用钱就打发了,就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芙蓉福了福礼,微微垂头后退出去,在到门边时,抬头看了两人一眼,咬了咬唇,转身而去。
宋致远轻笑:“那吴氏,倒是个识趣聪明的。”
免了他下手。
第四十九章 出府轧马路
宋慈第二天一早就得知宋老太爷带着两个美妾去温泉庄子了,美其名为休养,其实是丢人,不想在府里。
宋慈也不在意,反正她对老头又没感情,而且那老头儿从前也是常常不在府里的。
“去安排一下,我要出府。”宋慈看着外面晴朗的天色,忽然吩咐身边的红柚。
红柚一怔:“太夫人要出府?”
“对,我们去轧马路去。”
“轧马路?”红柚满脸呆懵,轧马路是啥意思?
宋慈笑道:“哦,就是去逛街。”
来了这么多天,也是时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而不是只在相府当个祖宗,她也要看看古代。
红柚听了连忙去禀告,太夫人竟有兴致出府,这太意外了。
一个时辰后,宋慈就坐上了出府的马车,还带上了家中的两个姑娘和还没去上族学的宋令洲。
宋慈出府,宋大夫人是严阵以待,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像现在,有侍卫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开路,左右和车后都有侍卫随马行在车旁,以免有刺客和突发事件。
除此,还有家丁仆妇丫头,浩浩荡荡的,十分着人眼球。
这还是宋慈要求的低调,若是换了她自己的一品诰命仪仗,人会更多,也会更打眼。
宋慈带着宋令洲坐一辆车,宫嬷嬷和红柚红桃两个大丫头随车,而宋如琪和宋如薇两姐妹则各带了一个近身大丫头坐了后头一辆。
“二姐姐,祖母她怎么突然就带我们去逛大街了?”宋如薇有些好奇。
宋如琪举着手看着自己新染的指甲,瞥了这小妹妹一眼,淡淡地道:“谁知道呢,祖母她行事,总是反复无常的。”
宋如薇道:“二姐姐给我讲讲祖母的喜好呗。你也知道,我许多年不曾回来,也不像你这样时常见着她,万一我不小心犯了她老人家的忌讳,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你年纪还小呢,犯错了又有什么,祖母她还会打杀你不成?”宋如琪呵了一声,想了想道:“祖母么,也不懂什么大规矩,也没什么大智慧,你只要顺着她不和她对着干就行了。”
她家这个祖母,没什么能耐,就是会讲大道理,特别会讲过去的苦日子,让人倒胃口,仿佛是怕人家不知道宋家堂堂相府,其实只是别人口中走了狗屎运的暴发户。
再说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重复来重复去的说有什么意思,宋家可不是那穷得饭都吃不上的宋家了
宋如薇皱了皱眉。
看出宋如琪对祖母的不耐,她也很识趣的岔开了话题,说起京中的繁华又说起手帕交。
“月末我表妹过生辰,我带你去忠勇侯府长长见识,也认识几个小姐妹。”宋如琪傲然地道:“不过你举止可要大方,别做那小家子气的事儿给我丢脸。”
宋如薇一喜,笑着说:“谢谢二姐姐,二姐姐对薇儿真好。”
宋如琪看她乖巧的样子,难得的摸了摸她的脸,道:“你我姐妹,谢什么,家里也没几个姑娘,对你好也是应该的。”
宋如薇又说了几句恭维的好话,把宋如琪哄得笑眯了眼。
第五十章 嬷嬷她总觉得我是老弱病残
距离相府不远的正阳大街上的商铺卖的都是顶尖的好货,好的点肆酒楼,俗称奢侈品,来的人自然非富则贵,可宋慈没去正阳大街,倒不是她买不起,而是她更想看一看平民层的生活,所以选了一条算是中层的街,贵人来得,平民也来得。
朝阳大街,是东西城的中轴,靠城中的运河,位置好,车马粼粼,行人川流不息。
宋慈看着大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啧啧称叹。
红墙绿瓦,飞檐楼阁,色彩鲜艳,各色图案雕琢精美,商铺挂着的招牌旗幡迎风飞扬,人流如织。
不远处,商贩特有的夸张吆喝声顺着风传来,偶有一两声马嘶长鸣,夹杂着从身边走过的行人的欢声笑语,组成一幅生动的动画。
繁华喧嚣,古色古香,泱泱盛世。
宋慈有种置身影视城拍古装戏的感觉,那一张张穿着古衣,笑容真挚自得其乐的路人脸庞却告诉她,这不是群演。
而眼前的建筑,也不是影视城搭建的仿古,而是真真切切的古建筑。
一切非梦,她是真的身在数百年前的古时空。
“祖母,好多人啊。”宋令洲站在宋慈身边,好奇的盯着周围张望。
宋慈叹道:“对啊。繁华盛世,和平安乐,今上英明,治理江山有奇功。”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先帝打下江山,在位不过八年就崩了,当时的大庆还是各种乱象,还要休养生息,既要安内又要攘外,何其艰难。
等今上楚帝接位后,平祸乱,兴变法,重商业,富国强兵,历经近二十年,才有如今大庆的和平喜乐。
如今的大庆,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享和平,百国朝贺,楚帝功不可没。
当然了,楚帝的成功,离不开群臣的支持和出谋献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合格又出息的领袖,有强悍驭下能力,有掌控全局的大气度,否则,你有一手好牌,没能力也只能打烂。
自然,大庆也不是没有一点矛盾,比如一些变革,总有些老古董不支持的,也有一些逆党余孽,叫嚣着反庆复贺,这都是上位者要头疼的事了。
宋慈这样的老妪,像这样逛逛街,溜溜孙子就行了。
“太夫人,可是要雇个轿子抬着走?”宫嬷嬷上前轻声问。
宋慈心一哽,好心情立即蔫了几分,幽声说:“这逛街,当然是逛着才有意思啊,雇那轿子作甚?”
唉,没有什么是比嬷嬷她总觉得我是老弱病残更堵心的了。
“就是,雇轿子都不好看宝贝了。”宋令洲也说。
宋慈捏了捏小胖墩的肉肉的手:“咱走着。”
“嗯。走着。”
宫嬷嬷见这一老一小兴致盎然的,也只是笑笑,后退两步,吩咐车夫把马车停好听候。
宋慈看向身后,两个小孙女各拿了一柄团扇,微微挡着粉脸,丫鬟仆妇们把她们围在中间,免了被人窥视,便道:“先去那家上珍斋看看可有什么好东西淘的。”
她一声令下,就有丫鬟仆妇簇拥着她们往前走,侍卫则是不远不近的跟着。
第五十一章 相府太夫人让路了
“好高啊。”
宋慈和宋令洲看着上珍斋的牌匾,张嘴感叹。
这一老一小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站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宋如琪粉脸滚烫,尤其看到不远处看过来的视线,更觉得羞人。
四弟就算了,祖母这么老的人还作出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儿,那还是相府太夫人的气度吗?
丢死人了,早知道就不出来了。
彼时,正好有伙计送客人出门,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梳着双髻穿着粉衣的丫鬟,另有一个穿着青衣的丫鬟则扶着一个梳了妇人头的年轻少妇。
“哎,你们堵在门口作甚,还不快快让开,冲撞了我们奶奶可怎好?伙计的,你们这店,都不让人守门,让人堵着路,有客人上门成什么样?”
上珍斋,一共五层,卖的是古玩珍宝,这里有文房四宝,有古籍名画,有珠宝首饰,价格奇高,口碑极好,许多贵人都会光临。
宋慈他们一行,也是冲着这一点过来的,没曾想,在店前停了一会看个招牌,就被人奚落了。
宋如琪第一个就怒,想要出声教训那不长眼的贱婢,可看到宋慈,又抿住了嘴。
这里还轮不到她说话。
宋慈看了过去,见那丫鬟撇着嘴斜着她们这一行,便掠过她看向她身后的少妇。
她穿着绫罗绸缎,鬓发插着红宝摇,脸颊圆润,腹部微微隆起,是个准妈妈啊。
“小紫,不许无礼。”少妇声音极柔,喝止了丫鬟,又对宋慈浅浅的笑着,歉然道:“丫鬟没规矩,让老夫人见笑了。”
宋慈看她笑脸温恬,也笑了,道:“是我们的不是,站在路中间堵着你了。”
说着,她脚步往旁边挪着,让开位置,准备让少妇先走。
这一让,让少妇愣了一下,她看得出,这位老夫人,丫鬟仆妇簇拥,还有侍卫跟着,该也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才对,却给她一个小辈让路。
非但少妇愣神,就是宋如琪她们都有些目瞪口呆,凭着她们相府的威名权势,她们还需要给人让路吗?
可祖母让了。
罗婉芳有些惶恐,扶着丫鬟的手向宋慈屈了屈膝:“老夫人不必让,您是长辈,我们等等也可。”
宋慈笑着摇头:“老身虽是长辈不假,但老身堵路也是真,本就不该,你还怀着身孕,我让你是应当的,你辛苦了。”
罗婉芳怔了怔,心头莫名的有些发酸,一句你辛苦了,让她有些感动。
从未有人这样说过呢。
“宋太夫人,您大驾光临,小的失迎了,快快这边请。”一个胖乎乎的戴着帽儿的掌柜满头大汗的跑过来,冲着宋慈点头哈腰的,又对伙计瞪了一眼,怎么让太夫人等呢。
宋慈对罗婉芳点点头,拉着宋令洲的手上了台阶,入了上珍斋。
宋如琪随后而上,淡淡的别了那叫小紫的丫鬟一眼,那矜贵的一言不发的贵女气派,让小紫白了脸。
待一行人全部进了上珍斋,罗婉芳就问伙计,那是京中哪府的人。
伙计苦着脸说:“该是宋相府的太夫人。”
瞧这年岁,又听掌柜后来的话,该是没错了。
罗婉芳十分讶异,喃声道:“相府的太夫人,怪不得这气度这般好。”
一旁的小紫,小脸已经变得惨白,她得罪了相府的太夫人,要完。
第五十二章 教孙,相府该有的气度
宋慈一行被请进了上珍斋的雅间,掌柜的亲自领着伙计端了茶水和点心进来,又是一番歉然的话。
“太夫人大驾光临,伙计们委实是眼瞎,都没认出您来,实在是小的们招待不周。”
宋慈呵呵的笑道:“掌柜太客气了,我们也才刚到,还没进门呢,何来招待不周一说?至于伙计们认不认得出老身么,老身又不是银子,不可能人人都认得啊!”
掌柜:“……”
您这是在怪我?
众人:“……”
您老这是幽默还是在讽刺呢?
掌柜惶恐地满脸堆笑:“太夫人可真会说笑。”
宋慈喝了一口茶,看着宋如琪两个小姑娘豪气地道:“你们都想买些什么,自行去逛吧,喜欢的就买了,祖母结账。”
宋如琪心想,来了哪用自己去逛,直接叫掌柜搬过来就行了,祖母连这个都不懂,真是丢份儿。
上珍斋的掌柜姓陆,也是个机灵人,看宋如琪这脸色,就笑着说:“二小姐而不必出去大堂,我们上珍斋这两天来了好些新鲜的首饰,玉器步摇都有,小的这就端过来让二小姐三小姐掌掌眼?”
宋如琪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矜贵的点头:“都拿过来瞧瞧。”
陆掌柜连忙应声,让几人先喝着茶,就带着伙计下去了。
宋慈道:“既然出来逛街,在外头自己挑着也有意思。”
她知道每个店都有特别招待的客户,像现代的VIP,可这逛街么,不是自己走着逛着才有趣么?
“祖母,我们一会就上楼去看看。”宋如薇乖巧地说。
宋如琪心中仍有一股郁气,看宋慈问宋令洲想买些什么,一会也去随便逛买,就道:“祖母,刚才您怎么就给那位奶奶让路了?我们堂堂相府,哪有给人让路的理,那贱婢,还不长眼色。”
宋慈早就看出宋如琪不痛快,却没想到会是因为这个。
“不过是让个路,有什么问题?”宋慈放下茶杯,想了想,道:“相府是尊没错,可没理由相府为尊就该所有人让着敬着,你错了,就得认,咱们先堵路,让路不是正常的吗?”
宋如琪皱眉。
“即便是咱们没堵路,让个路就丢份了?对方是孕妇,让她又如何?试想想,若咱们执意不让,对方也同样执意不肯让,双方自然就会产生矛盾而争执,争执之下,万一冲撞了那位奶奶的肚子,这会如何?”
“若冲撞了那位,她肚子有什么不好,就变成两府的仇恨了,而这只紧紧是因为让路这样的小事。”宋慈看着她们,道:“你们啊,别小看一件小事,小细节,它往往会激发成大矛盾,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因为这样的小细节而来的。明明只是让个路就可以避免的,何必酿个隐患给自己招大祸?”
“小丫头,让个路而已,不等于咱们尊贵的身份就会丢份儿,咱们堂堂相府,更该有相府的大气度才是啊。争一时之气,不会长胖,反而亏老大,你说有什么好争的?”
宋如琪呆住,一旁的宋如薇也若有所思。
第五十三章 匪里匪气的双标祖母
听宋慈一番道理,宋如琪等人以及雅间里的丫鬟仆妇都陷入了沉思。
宋如薇瞅了宋如琪一眼,那眼神里无不透着问号,不是说,这位老祖宗没什么大智慧吗?
听这番大道理,还挺中肯的啊,还会引用名言呢。
“祖母,您说相让树大气度,可要是有人欺到咱头上来呢?”宋令洲咬着一口点心含含糊糊地开口:“要树那样,也要让着对方吗?”
宋慈拿了帕子给他擦掉嘴角的点心屑,道:“有人欺头上来?”
宋令洲点点头,喝了一口茶把点心咽了下去,口齿清晰地说:“对,咱们明明没先动手,也没先惹事,但对方就是要欺负咱,那我们也要让吗?就为了彰显相府的大气度。”
宋慈呸了一口。
“那当然不能啊!”
宋如琪眼睛微微一亮,来了来了,祖母的粗鄙来了,她没变。
宋慈冷哼:“咱们好好儿的,对方偏要来欺,咱们要是站着不动那就是傻。遇到这样的事,正确的方式当然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加油干?”
“就是干他们!”
咳咳咳。
有几个仆妇咳了起来,太夫人这话,有些色彩啊。
宋如琪忍不住问:“那您刚才还说气度?”
太双标了。
“气度也分场合分人啊,有些人,他们不配咱们用气度对待。你们记住了,相府有相府的气度,同时也有相府的尊严和权威,我们不仗势欺人,却也不是任人欺的主。你们心中要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对方触及了,不必说,直接撸袖子干,自己干不过,喊人来,有事儿大人兜着呢。”
宋如琪嘴角微抽。
这匪里匪气的,不愧是您。
宋令洲眼睛弯弯的,祖母的脾性对他胃口,他喜欢。
宋如薇小心的觑了宋慈一眼,越发觉得眼前这位老人和母亲口中的人有很大的出入,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宋慈不知道孙女们的心思,只道:“祖母再教你们一句,且记得哦,先撩者贱。所以啊,真的遇上不讲理的,气度什么的全给我放一边去,不要怂,干她!”
“祖母,总有人比我们身份尊贵呢。”宋如琪无语。
相府地位尊崇,但头上也还有更尊贵的,比如皇族,就是一些名门望族,也比他们这些新贵要更得名望啊。
“还是那句话,先撩者贱。”宋慈瞥向她:“小丫头,甭说是相府的姑娘,就是小胖墩你们这样的男丁也要记住,相府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知道吗?”
这算是当长辈的教导,哪怕宋如琪他们再不情愿,也不得不站起来应声。
“孙儿(女)谨遵祖母的教诲。”
宋慈过足了做‘老师’的瘾,眯眯一笑,挥手道:“好了,不说那长篇大道理,咱们出来逛街的,你们去逛吧,喜欢什么都买。我在这等着掌柜,喝两口茶再出去,也看看有什么合适的。”
宋如琪想了想,逛逛也好,便拉着宋如薇出去,后面的丫鬟婆子跟了好几个。
宋令洲倒没跟上去,因为他,又吃上了。
第五十四章 崔氏长霄
宋慈坐在雅间,又好好的饱受了一番眼福,这古时的首饰,委实是极具匠心,既精美又精细,愣是管不住手的定下来好几样首饰准备送家里的女人,人人有份,把掌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在雅间过足了眼福,她才拉着小胖墩往二楼去,那是卖古籍书画的,也有纸砚笔墨。
“你马上就要去族学了,挑一套文房四宝,算是老祖宗送你的开学礼物。”宋慈低头看着宋令洲说。
宋令洲笑着谢了,道:“大伯母说过,族学里有笔墨,不必带着去。”
“那平日里练字也要的。”宋慈道:“刚才买了首饰送她们女生,你们几个男丁也得要有,你挑吧,也给你的哥哥们挑一份礼物。”
一旁侍候的伙计闻言就笑着说道:“太夫人,我们这也来了好几个上等砚台,纵然及不上相府收藏的珍品,却也是上好的,您要不要看看。”
这伙计可真机灵,会说话,是干销售的料。
宋慈夸了他一句,和宋令洲一起过去看了,其实墨砚什么的有多好,她也不懂,只觉得上珍斋店大,她的身份又摆在那,断不会欺客,所以对方怎么推,她就怎么买。
就在宋慈想要定下几块端砚的时候,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其实,太夫人若是要给小孙孙选砚台,他还是启蒙阶段,若不差钱,不如选这洮河砚比那端砚要强几分,洮河砚亦是名砚之一,它发墨快,耐用、蓄水也持久、色浓保湿、还利笔,挺适合他这年纪的。自然了,不用也可以收藏,到底是块名砚。”
宋慈转头一看,一个穿着青衣长袍,束发用楠木簪固定,腰间一条银白祥云腰带,挂着一个青玉符牌,手持一柄紫竹笛的青年笑吟吟的看着她。
见宋慈看过来,捏着竹笛向宋慈拱手行礼:“小子崔长霄见过宋太夫人,太夫人吉祥。”
这相貌,这仪态,这声音,好个俊才。
就是,不认识啊。
她看向宫嬷嬷,这什么来头?
宫嬷嬷在宋慈耳边提点了几句。
哇咧,清河崔氏的子弟,真正的名门望族,族中自祖辈不知出过多少进士,枝叶繁茂,现在的族长崔永连并没有拜官,可却是龙山书院的山长,学富斗车,学生无数。
而这位崔长霄就是崔山长的嫡幺子,今年二十,是老来子,听说他娘四十三时才生的他,差点要了老命,疼得如珠如宝。
崔长霄已经是举人,文采斐然,就是这位,挺有些潇洒和闲云野鹤的心态,一直云游天下而不想下场。
不然,在他十七中举那年继续参加春闱,也能中个进士,偏偏人家不去,一直拖到现在还不肯去参加科举,也不肯成亲,说没有功名不想祸害人家姑娘,可把他老娘气得差点卒中。
听了对方来头,宋慈心想,这可是正经的贵族出身,真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儿,品味应该不俗吧?
宋慈堆起满脸褶子,露出狼外婆的笑容道:“崔小公子,老身有礼了,老身有个不情之请,你能允不?”
第五十五章 一腔敬佩错付了
崔长霄不过是多口建议一句,却不曾想,对方却是顺着杆子爬上来了,啥,请他帮着掌个眼做导购?
导购是什么意思,他不太明白,但应该就是帮着挑几份合适的礼物的意思。
宋相府的太夫人,是这样的自来熟吗,他们不过是首次正式见面吧?
心里虽然有些莫名,但崔长霄自小接受的礼仪,也不可能拒绝,笑着应允了,一边询问要送些什么,一边和宋慈攀谈。
原本是应付式的客套瞎聊,可这聊着,崔长霄竟有些意外。
“宋太夫人见过那异人,竟知道那异人何等相貌?”
崔长霄十分惊奇,他就是说起东海那边有一种人,相貌出奇,眼睛有各种颜色,鹰鼻金发,很是怪异。
可宋慈竟然知道那异人的相貌形容,而且称呼他们为洋人。
宋慈倒不慌,呵呵的笑着吹牛:“你看我都半条腿进棺材的人了,啥人没见过,从前战乱的时候,更是见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这要是宋老太爷在此,怕是要呸她一口,你个老太婆扯谎不眨眼,你啥时候见过洋人了?
崔长霄连忙拱手:“小子失敬,太夫人才是见多识广之人。”
“见多识广称不上,多是道听途说,怎比你畅游天下自在。”宋慈羡慕的叹。
嘤嘤,她也很想当个年轻人,把酒论江湖,策马红尘啊。
奈何现实不允许。
崔长霄笑言:“太夫人竟不觉得小子不学无术?”
老人们一般都觉得考个功名当官光宗耀祖才是重要,而不是像他这样,白瞎了满腔文采。
“听说你当年中举是头名,这叫不学无术,那老身岂不是文盲一个?你喜闲云野鹤,也不过是人各有志罢了。再说了,游历山河大川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都是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人生呢,岂是道听途说和光看书本能比的?”
宋慈笑着说:“只有自己亲自见证过了,才更有说服力不是?心中广阔,自有天地,见过这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木,阅历多了,才会心中有丘壑,眉间显山河。”
崔长霄心中一荡,眼中熠熠发光。
“好个心中有丘壑,眉间显山河,太夫人,小子们受教了。”
不知何时,这书画的楼层多了好几个学子,站在一旁把宋慈的这一番话听了去,齐齐向宋慈拱手行礼。
宋慈微微转头,看到几个穿着统一衣袍的学子,想了想,道:“哎哎,你们千万别抬举老身,老身可不是在教你们,就是在瞎说呢。崔家小子出身名门,家中有财,才能心无挂念云游四海。可出身寒门的,没几个钱,还是老老实实的读书拼功名吧。当然,也不能死读书读成个书呆子,闭门造车是没用的,远的去不了,就看近的。千万别学他那样随便云游,然后说是老身教的,这罪我可不认啊。”
众人:“……”
崔长霄嘴角微抽,刚刚涌起的一腔敬佩,到底是错付了!
一旁的宫嬷嬷瞧着宋慈感觉怪异,凝了凝眉,看到宋如琪身边的丫头满脸急色过来,听了对方禀报,便走到宋慈身边,小声道:“太夫人,小姐们那边似是起了争执。”
第五十六章 小姑娘们的是非
宋如薇的手轻轻的拽着宋如琪的衣袖,抿着唇,神色有些惊惧。
“二姐姐,算了吧,这步摇我不要了。”
宋如琪甩开她的手,道:“为什么不要,这本来就是你先看上的,咱们相府又不是买不起。”
“可是……”
对方是郡主府的小姐啊,是县主,她们惹不起的。
“宋如琪,你妹妹倒是有几分知情识趣,知道争不过本县主啊。”赵明瑶手里拿着一直蝶恋花红蓝宝石流苏步摇,似笑非笑的晃着。
宋如琪冷笑:“争?这步摇我们都要拿下了,是你明抢过去,赵县主可真威风,就喜欢抢别人看上的。”赵明瑶脸一绿:“宋二琪,谁抢了,你敢再说一句?”
“谁喜欢抢谁心里有数?”宋如琪呵呵的讥讽:“毕竟都不是第一次了。”
赵明瑶气得脸色涨红,瞪着宋如琪的眼神都似要喷火,对方这话,让她想起了过去一些丢脸的事。
两年前,宋家嫡长女宋如茜和士族古家嫡长子古阑青议亲时,双方都已经有意,只差正式定亲交换婚书了,而当时纯平郡主的嫡女赵明瑶偶然遇见翩翩绝世佳公子古阑青,竟是一见钟情芳心暗许,缠了母亲去古家探问求亲。
说起纯平郡主,乃是开国异姓王周靖之女,先帝犒赏群臣时,赐了异姓王,人称周王爷,周王爷只得一女周锦心,请封了郡主,后嫁给明阳伯府的长子赵均松为嫡妻。
赵均松却是个生性风流多情的,碍于岳父的威严,不敢胡来,但周王爷一死,他就纳了早已有苟且的表妹为贵妾,生下庶长子。当时纯平郡主气得搬回了郡主府,闹到了宫里去,那位贵妾被罚禁足整整两年,而那两年纯平郡主和赵均松才有所缓和,然后生下了赵明瑶,也是她唯一的女儿,请封了县主,封号和慧。
赵明瑶一直跟着母亲在郡主府居住,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明阳伯府,对于家中的庶兄姐妹,是一百个不屑和厌恶,也因为受宠,性子骄纵蛮横。
赵明瑶看上了古阑青,纯平郡主爱女心切,也只得托了人去试探,得知对方正和宋家议亲,也没想纠缠。
可赵明瑶却是认为,两家还没婚娶就有可能,愣是以死相逼想要纯平郡主去请旨赐婚,把原本宋古两家还在咎虑的婚事稳稳的推快了一步,两家直接高调的交换婚书。
看到两家定亲,当时纯平郡主想以老王爷的旧情去请旨,楚帝也没应允,反而白得了太后一番‘敦敦教诲’。
这事当时闹得挺大,赵明瑶闹了一阵子就算了,毕竟当时还是小姑娘心性,但两家结仇是结定了的,赵明瑶讨厌宋如茜,也讨厌宋家所有人,是他们阻挠了她的美好姻缘。
所以在公众场合,赵明瑶必定和宋家人对着干,一如眼下。
宋慈从宫嬷嬷口中了解了这一番是非恩怨,在宫嬷嬷疑窦的眼神下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那丫头,看我都老糊涂了,也给忘了。”
宫嬷嬷:“……”
你这理直气壮的样子,我差点就信了。
“我也不必抢,这步摇你们给钱了吗,没有就不算你的,我出双倍的价钱买,你说他会卖给谁?”赵明瑶尖锐的声音传了过来。
第五十七章 宋太夫人大大的坏
上珍斋的伙计满额是汗,他也十分为难,偏偏就来了两位祖宗,都得罪不得,面对赵明瑶的‘威胁’他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急得脸都红了。
“怎么,双倍不卖,三倍的价钱总行了吧。”赵明瑶来了气,盯着伙计的眼神都快冒烟了。
伙计咧了咧嘴角,看向宋如琪,后者脸色一变,唇线抿了起来。
“二姐姐……”宋如薇都快哭了,扯了扯宋如琪的袖子。
宋慈走过来,道:“都看上什么了?马上就午时了,麻溜的结账去干饭。”
她顺手拿了赵明瑶手上的那支步摇,道:“逛这么久,就看上这支?”
赵明瑶愕然的看着空空的手。
“祖母。”
宋如琪看到宋慈,莫名的有种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觉。
宋如薇更是如蒙大赦,向宋慈行了一礼:“祖母,我们买好了。”
祖母来了,她们有人撑腰了。
“咦,你们在这啊。”宋慈仿佛才看见两个孙女,再扭头看向赵明瑶,故作讶然:“这美丽的小姑娘是哪个啊,老身这老眼昏花的,都以为是我家孙女了。”
赵明瑶从愕然中回过神来,看到对方的银丝及满是褶子的笑脸,想起对方的身份,非但是一品诰命夫人,还是祖母辈的长辈,心中再不愿也只能屈膝:“赵明瑶见过太夫人。”
宋如琪有些得意,任你再嚣张,在我家祖母面前,还不是要低头行礼。
“不必多礼了。”宋慈摆摆手,举起手中的步摇,道:“老身认错人了,这是你的?”
宋如琪急了:“祖母,这是三妹妹看中的步摇,我们正准备结账,她赵明瑶愣是要和我们争抢。”
“还有这事?”宋慈看向赵明瑶。
赵明瑶道:“我家中妹妹这个月过生辰,我看这步摇挺适合她的,准备送她做生辰礼呢,太夫人,贵府可愿成人之美?”
“呸!谁不知道你最厌恶你那些庶妹,你会有这么好心送生辰礼?分明就是故意要和我们争,在这恶心谁呢。”宋如琪呸了一口。
赵明瑶刚要发作,宋慈就斥了一句:“琪儿,不许对和慧县主无礼,还不道歉。”
“祖母。”宋如琪怔住,说好的先撩者贱,对方欺上来就撸起袖子干呢?
“道歉。”
宋如琪眼圈都红了,在宋慈的微微摇头下,垂了垂头,低声说了一声抱歉。
赵明瑶得意的笑了:“还是太夫人懂规矩,不像某些人。”
宋如琪大怒,死死的咬着唇。
“礼仪规矩么,相府还是懂的,和慧县主得纯平郡主亲自教养,想必更懂。”宋慈勾着唇说。
赵明瑶傲然地抬头:“那是自然。”
“太好了!我就知道纯平郡主的规矩不会出差错,县主也知道君子不夺人所好的呢。来,薇儿,戴着吧,县主逗你玩呢,哪是要和你抢。”宋慈把步摇递给宋如薇。
赵明瑶一怔:“不是,这步摇……”
“怎么,县主要夺人所好?”宋慈故作为难,叹道:“老身还想好好跟纯平郡主讨教一下规矩礼仪,原来是老身错了?”
赵明瑶:“……”
她错了,小的坏,老的是大大的坏,这是挖了坑铺了草,把她往坑里带了。
第五十八章 宋慈失望
宋慈从前混娱乐圈的,哪里不知道争斗,这赵明瑶是存了心思要和孙女们抢这步摇,想要为难她们呢。
她也不傻,不直接抢回来,一来是因为她的身份,二来么,小孩子干架,出动老长辈来帮忙抢,传出去,还是相府丢人。
可也不能让赵明瑶抢了去,不然以后相府小姐买东西还是处处让着别人吗,所以迂回了一下,拿礼仪规矩挖了个坑带着赵明瑶往下跳。
这里人多,你刚才还说了你母亲的规矩礼仪很懂呢,我那么捧着你,你再强夺,你就是不懂规矩不懂礼,看你和你娘还要不要名声了。
赵明瑶心里气得要命,却不好明着辩驳宋慈的话,她是横,却不傻,应了宋慈的话,就代表着她和母亲的规矩礼仪不行。
可不代表着她就让那小蹄子这么容易得了去,就讽刺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本县主自然懂的,贵府的小姐们也是幸福,太夫人疼着呢,连一个小玩意也帮着买。”
“那自然了,老身的孙女老身自然疼的,明阳伯太夫人就不疼县主么?”宋慈呵呵的笑,只当听不出她的讽刺。
赵明瑶的脸色有些难看,她的祖母,只疼那庶子罢了,哪里会疼她这个姑娘,就连那几个庶妹,都能得她些好。
现在宋慈这么说,还不是故意挑她心底的刺。
“祖母,薇儿有步摇,县主实在是想要这步摇,薇儿愿让出。”宋薇双手捧着步摇递给赵明瑶。
“三妹妹,你明明就很中意这步摇,还是一眼就相中了的。”宋如琪有些不敢相信,祖母刚刚帮她争得这步摇,她却要让出去,这是要打谁的脸?
宋如薇笑了笑:“二姐姐,薇儿也想当一回君子,成人之美。”
我去你的成人之美,你才八岁,你装什么老成成人之美呢?
宋如琪呕得不行。
宋慈眸子半眯:“薇儿,你说老实话,真不想要这步摇了?你想要,它就是你的。”
她的语气,有些认真。
宋如薇愣了愣,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精美的步摇,轻轻咬了一下贝齿,摇摇头道:“祖母,薇儿并不算很喜欢。”
宋慈眼中掠过一丝失望,也不知是因为这八岁的孩子懂事过头,还是因为她口不对心。
宋如薇的心突了突,有些发慌。
赵明瑶不过是想给宋如琪添堵罢了,哪里就真想要这步摇,看宋如薇故作大度的样子,她就满脸不屑,道:“不用了,君子不夺人所好,你自己留着吧。太夫人,告辞了。”
她向宋慈福了福,带着丫鬟离去。
宋如薇越发的慌,手中的步摇如着火般烫手,她像是做错了什么?
宋慈拿过她手中的那支步摇,递给伙计:“包起来吧。”
伙计战战兢兢的接过,笑着说了几句好话。
“都买好了,咱们去一品香用午膳,听说那里特别好吃。”宋慈只当没看见小孙女那慌乱的表情,笑眯眯的转身。
一行人跟上离开,这场不值一提的小风波,在有心人的传扬下,很快就传了出去。
第五十九章 带偏小孙砸
目送宋慈一行人离开,崔长霄拿着长笛在手上敲了敲,勾了勾唇。
“仲初兄,你看什么呢还面带笑容,莫非是瞧着哪位漂亮的小娘子了?”有人一拍崔长霄的肩膀,喊着他的表字。
崔长霄回过头来,看到来人,拱了拱手,笑道:“没什么,就是觉得出来一趟还不错。”
“哦?”
“遇见宋相府的老太君,还挺有意思的一个人。”崔长霄笑着说了一句,勾着他的肩道:“走吧,咱们也去一品香干饭。”
那位老太君好像是这么说的,干饭,倒是挺有意思的用词,该是吃饭的意思吧?
……
一品香。
宋慈有些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接过红桃递过来的手帕拭了拭嘴角,又擦了一下手放下。
“一品香,果真名不虚传,出品极好,奈何我这肚子不争气,吃不了多少。”
宋慈轻叹,这身体,只能少吃多餐,大饭量是绝对承受不住了。
宫嬷嬷递过一盏茶说:“您喜欢,下次再来就是了,可不能撑着,克化不好。”
“那是。”宋慈指着一道醋鱼:“这鱼不错,鱼肉鲜嫩,醋汁酸甜适中。哎,小胖墩你别吃撑了。”
宋令洲抬起头,咧着嘴笑道:“祖母,我不撑的。”
他的乳母杜氏拿了帕子帮他擦手,笑着插嘴:“太夫人,小少爷在山西时,能吃两大碗白米饭呢。”
“怪不得你圆成球了。”宋慈捏了捏他结实的小臂,道:“养生要少吃多餐,有七分饱就够了。”
宋令洲闻言,就放下了手中筷子,他可是要长成高富帅的人。
宋慈看向另外两个孙女,在她放下筷子的时候,两人就已经跟着放下筷子,正捧着茶喝呢。
“可吃好了?”她笑着问两人:“还要去哪逛吗?要不给你们买几套新衣裳?”
宋如琪放下茶,道:“祖母,出来这么久您不累?不回去歇着么?”
“难得出来一趟,也才逛了一个上珍斋,就这样回去,难免扫兴,再逛一圈无碍。再说这累不累的倒还好,老人不必睡太多,以后有的是长日子歇着睡着呢。”
宋如琪听出这话的意思,沉默着抿着唇,忽然觉得有些不愉快。
“祖母若不累,那我们去逛点心铺子吧。”宋令洲睁着大眼睛提议:“来京之前,孙儿就听闻京中御点阁的点心是一绝,还是皇帝老儿赐的名儿呢。”
宋如琪:“四弟,你就只顾着吃吃吃,就没其它想干的。”
“民以食为天,我立志吃遍天下美食。”宋令洲傲气地说。
宋如琪哈的笑了:“你吃遍天下,那你就一辈子跟祖母口中的高富帅无缘了。”
宋令洲闻言脸一苦:“这倒是个问题。”
美食这么好吃,让他不吃,太难了,可他也想又高又富又帅,哎哟,这可让他怎么选择。
小小的宋令洲人生第一次陷入了选择题。
宋慈笑着说:“你既想吃美食,又想变帅,那就练武,练武可以消耗很大的体能和你的肉肉。”
宋令洲眼睛一亮:“这个可以。”
宋如薇在一旁听着,有些着急,洲弟是要读书考科举的,怎可当武夫,祖母这是要带偏弟弟了。
第六十章 医女来府
就在宋慈带着几个孩子逛大街的时候,相府的宋大夫人正接待着娘家大嫂,也是忠勇侯府夫人。
“听说你婆婆好全了,我和你大哥都松了一口气,娘更是连吃了三天斋。湘仪,你也算是个福气厚的。”忠勇侯夫人娘家姓罗,拉着宋大夫人的手很是感慨。
宋大夫人笑着说:“都是托了娘的福还有家中的帮衬,还有这次也是,这么快就寻着医女,大嫂,这林医女可是有真本事?”
顾夫人啧了一声,嗔道:“我和你大哥,如何不知你们府中太夫人最是紧要,没有点真本事的医女,又岂敢带到相府中来?你放心,这位林医女师承杏林世家陆家,医术是极好的。”
宋大夫人一惊:“陆家?莫非是那曾有子上山当了和尚却又医术极神的那个陆家?”
“正是。”顾夫人灿然一笑:“这位林医女,就是师承那位不悔大师的亲侄,医术奇佳。”
宋大夫人闻言有些不解:“既然传承陆家,她怎么会愿意长驻一府做府医?”
顾夫人捧着茶盏抿了一口,道:“林医女出师后,一直在陆家的医馆做大夫,闲时也去出诊,在一次出诊时,她被临川知府的妻舅看中了想要纳了二房。林医女她是自梳女,自然不从,那位被抹了面子,便去医馆日日骚扰,林医女不想连累医馆,便自己出来了。”
“陆家是杏林世家,敢轻易得罪他们家的,怕不是个傻子吧?”宋大夫人嗤声。
医生最不好得罪,毕竟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不需要医生?而陆家是杏林世家,医术摆在那里,敢保证求不到他们去?
顾夫人压低了声音,道:“这都是对外的说法,也有一个说法,是林医女心仪那位不悔大师,那位却不愿还俗,她是死心了离去的。”
宋大夫人恍然。
原来是受了情伤。
“不过不管她是什么原因,医术摆在那就行。而且,她说了只待三年,三年后她可能会离府云游悬壶救济了。”顾夫人说:“所以这几年,能不能留住人,就看你们自己了。”
宋大夫人说道:“只要她是个有真本事的,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我看她是有两把刷子,就比如我……”顾夫人红着脸凑在宋大夫人耳边说了几句私密话。
宋大夫人也是脸红红的,咳了一声,抿了抿唇,道:“大嫂,你说我让她把把脉,能不能调理一下,让我再生一个?”
顾夫人皱眉:“怎么,你婆婆有话说了?”
“倒也不是,是我自己想。您也知道,只有肃儿一个,没个亲兄弟帮衬,总是遗憾。”宋大夫人咬唇:“我自己生,总比别人替相爷生要强。”
顾夫人神色一凛:“相爷他有这个心了?”顿了顿,又说:“湘仪,你就是性子倔,其实在你那几个丫鬟抬一个上来,总比他自己寻要省心些,好歹自己能拿捏不是?”
宋大夫人闻言有些不是滋味,道:“不是啦,相爷没这个心思,我就是提,他也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