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总结会
高会长想要在退休前,最后发挥一些力量,助力中餐申遗。
但这件事凭他一个人,到底也不可能实现,还必须要全国烹饪协会牵头组织。
所以一时半会,至少在明年两会之前,才能拿出一个统一的计划。
两人在办公室聊着申遗的事情,高会长的助理敲开门,通知他们前往会议室开会。
这次会议人到的很齐。
不光全国烹饪协会大大小小的领导都来了,还有国家烹饪队组委会全体成员。
上级单位商务部,也派出了一名副部长率领的五人队伍到场参加。
有大领导在场,自然轮不到苏会长讲话。
在主持完开场以后,他就自觉把舞台让给了那位副部长。
“这次国家时隔二十八年,再次组建烹饪队,参加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取得了瞩目成绩。
团体赛糖艺展示项目,和个人赛现场食品凋刻项目,都斩获金牌,为国家在这项比赛上,增添了新的履历……”
不用想,开场肯定是一番公式性的总结。
首先提到了成绩,紧接着对比赛时发现的问题,都一一挑明。
杨振兴虽说没有昏昏欲睡,但他还是装了个认真听的样子,脑子里依然还想着刚才和高会长的对话。
不是他态度不端正,领导的发言稿,很多内容其实都是他之前上报上去的,实在没什么好听的。
这位副部长,似乎也很讨厌这种死板的会议气氛。
在他走完程序,把发言稿念完,随即丢到一边,换了一副轻松的语气,说道:“该说的刚才已经说完。
接下来大家也别按照公式说废话了,毕竟每个人手上的工作还有很多。
杨副会长,你来简单说一下这次国家烹饪队的表现,还有发现的问题吧。”
见大领导都这个态度了,会议室里的气氛,肉眼可见的轻松许多。
杨振兴也被领导的点名拉回思路。
他点点头,没有提表现,而是直接点出了问题,还有他考虑的改正建议。
“这次队员们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
我在私底下和世厨联主席托马斯古格勒交谈时,对方也非常直接的跟我讲了,我们队员的水平,有很多完全达不到出现在顶级赛场舞台上。”
谁都喜欢听夸自己人的话。
听到杨振兴说,世厨联主席居然毫不留情给在全国选拔出来的顶尖厨师这样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些不高兴,但更多的则是思考。
杨振兴根本不管其他人是什么心情,至少他没有不高兴,还十分赞同托马斯古格勒的评价。
“在比赛期间,我带着几名教练,走访了各个赛区,观摩了所有参赛队伍队员的表现。
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国内在这方面,跟国外顶尖的几支队伍,存在巨大差距。”
副部长抬手打断了杨振兴继续往下说,首先确认道:“这次大赛的冠军,听说是瑞典代表队?”
“是的,上届大赛冠军是新嘉坡,瑞典是亚军,这次他们成功夺得总分冠军,亚军则是老牌强队意呆利代表队。
新嘉坡代表队,这次取得了季军,南朝鲜代表队获得第五名,是亚洲表现最好的两支队伍。”
点点头,副部长继续说道:“我知道了,你接着往下说。”
“通过观察,我发现国外代表队,包括我们的邻居新嘉坡和南朝鲜,在梯队建设方面非常完善。
他们的队员,二十岁之前,首先代表青年队打比赛,四年后,最多不超过二十五岁,直接选择优秀队员,进入国家队,从帮厨做起。
在老队员的带领下,全方位了解规则,提高技能水平。
期间通过参加各项国际赛事,磨练个人水平,锻炼队伍实力。
等再过一个四年,在叁十岁之前,成为正式队员,参加一次大赛。
再然后,叁十岁出头,他们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时候作为老队员,可以保证队伍的成绩,同时由他们继续起到老队员的作用,带领培养下一批年轻队员。”
没想到在国外,为了比赛,已经有了如此成熟的梯队建设体系,让所有人都有些动容。
说完国外,杨振兴开始说起他们自己的问题。
“我们的队员,就拿这次来说,许多人年纪就比其他国家队的队员大很多,从正式队员到青年队员都是如此。
国外青年队员,没有人卡着二十五岁的底线,全都是十七八的小伙子,因为他们二十五岁的队员,已经进入主队开始打下手。
我们队员年纪大,又是通过全国选拔出来的,之前没有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对规则不熟悉,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也需要从头抓起。
经验不如他们,在体能方面同样落后于人。
这次队伍里,不少队员,虽说在和他们沟通时,发现依然有冲金的梦想,但体能上的不足,让他们无法继续参加下次大赛。”
这一点,得到了旁边赛事总监朱师傅的证明。
他看到副部长把视线投过来,立刻说道:“的确存在这个问题,这也导致我们如果继续组建队伍,参加下一届大赛。
我们没有老队员,可以去带领新队员参赛。
虽然他们可以进入教练组,进行指导和帮助,但效果肯定不如在比赛时手把手的指导。”
副部长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
等他再次把视线转移过来,杨振兴这才继续说道:“我们的青年队队员,都是从各院校选拔出来的。
接下来他们即将进入不同的饭店餐厅入职工作,如何平衡自己本职工作,和下次入队参赛,是一大问题。
饭店方面,一方面肯定希望自己的厨师进入国家队为国争光,这是他们最好的广告。
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自己员工不在的时候,造成的员工缺口如何解决。
队员们内心里,也需要承受长期不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是否出现问题的担忧。”
他最后总结道:“所以我认为,接下来如何做好梯队建设,协调好各方面问题,是我们必须立刻着手解决的事情。”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假期
“我们国家有两千万名厨师,但世界却并不了解我们,只有取得更好的成绩,让人家看到我们中国厨师的力量,看到我们也很懂规则。
整个餐饮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会越来越强。”
在会议最后,副部长例行进行了总结。
也不亏是当领导的,说话就是比一般人更厉害。
“走出去,是我们中国厨师必须要做的,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很多经验,才能发掘全部潜能。
杨副会长刚才说的一点我认为非常好。
一支队伍想要不断前进,就需要参与更多的竞争,以此磨练技能,寻找新的发展趋势,并不断追赶领先的队伍。”
他最后对全国烹饪协会做出了指示。
“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们中国的厨师、中国的厨师队伍,一定要走出去参加国际比赛。
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必须如此。”
“之前李师傅在跟我交谈时说过,国际比赛有很多规则,包括一些潜规则,你只有深入到里面去,才能更深刻的去了解。
我们不光要派更多厨师和队伍出国参加各类赛事,内部梯队建设也必须走上日程。
学习国外领先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条件,争取早日追上并赶超他们。”
会议到此暂时告一段落。
大领导在表扬了杨振兴等工作人员后,便带人离开了。
等送走领导以后,苏会长召集剩下所有人,又再次来到会议室,继续召开协会内部会议。
一方面,他们要抓紧开会落实领导刚才指示的工作,委派人员单独负责某个任务。
同时还需要商讨这次队伍参赛回来的奖励政策。
不管是队员还是教练,亦或是其他工作人员。
大家在一起忙活了一年多时间,把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完全丢到一边,全身心投入到任务中。
而且也超额完成了赛前制定的目标,拿回了两块金牌,和几枚银牌铜牌。
怎么说都要进行一番奖励,不然说不过去。
不过杨振兴到不在意奖励是什么,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够个比较长的假期。
家里面还有个待产的妻子。
之前因为国家烹饪队的事情无法分身,已经让他心里感到十分亏欠。
如果再被委派了大量工作,没有太多个人时间,他以后真的无法面对冒着高龄风险,给他们杨家添丁生子的高园园。
好在苏会长说话算话,并没有再让他负责任何工作。
其他人面对这样的安排也都没有意见。
大家都知道杨振兴家里的情况,还有刚完成重要任务,理应休息一段时间。
最主要的是平衡问题。
你杨振兴身上工作任务不断,不停的完成任务,丰富自己的履历,那其他人还要不要‘进步’了?
合着大家就只能默默帮你做后勤,你自己一个人风光无限,各种称赞和荣誉拿到手软。
谁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于是顺理成章的,杨振兴获得了希望的长假。
他终于有了时间,可以陪伴家人,有精力处理生意上的事情。
……
“这都走了两圈了,活动量够了吧?你可别累着了!”
回归家庭的杨振兴,小心翼翼的扶着高园园,按照医生要求,陪着在小区里散步。
看到他这幅表情,高园园翻了个白眼,无语的说道:“瞧你那小心的劲儿!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平时我都跟着娟儿姐逛五六圈儿,也没见怎么着,怎么你一回来就这么多事儿呢!”
被妻子在外面毫不留情的教训了一通,杨振兴丝毫没有觉得丢面子。
他理所当然的反驳道:“医生让你活动,是让你分时间活动,没说一下子把一天的活动量完成。
人家的意思是,这会儿走几步,等吃完饭休息以后,再下来活动活动,不要集中到一起。”
“行行行!杨大大夫,你说的都对,我听你的还不行吗?”
两人甜甜蜜蜜的上楼,高园园坐在沙发上,拿手绢擦了擦汗,抚摸着肚子,幸福的说道:“你说我一下子给你们老杨家添了俩儿子,你该怎么报答我?”
杨振兴在一边端茶倒水,接过手绢,讨好的说道:“都依你,你想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全听你的!”
怀孕两个多月时,通过抽血检查,得知了这次怀的双胞胎,是两个小子。
等六个多月再做B超,彻底确认了这一点。
检查结果让杨振兴和高园园都十分高兴。
他们呼朋唤友,趁着那时候杨振兴还在负责集训,只能回来一天的空挡庆祝了一番。
后来更是来到四合院,在祠堂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爷爷和杨家先祖,请他们保佑顺利生产。
后来杨振兴更是罕见的没有听高园园意见,又多找了一位保姆阿姨。
现在他们家有两位保姆,专门伺候高园园。
本来高园园还很生气,但看到多了一个保姆后,自己爸爸轻松了许多,也就默认了这个安排。
毕竟家里面现在除了她这个产妇以外,还有上学的杨婉如需要照顾。
更别提之前高爸爸在得知自己宝贵女儿又一次怀孕后。
刚到高瑞那边,便立刻赶了回来,顺便还把他还不到上幼儿园年纪的大孙子高瑞也带了回来。
一个人照顾仨人,即便有保姆,还有高园园经纪人,和杨振兴助理帮忙,许多时候还是有些照应不过来。
多了一个人,至少有些时候,还能帮着照看高阳,或是去学校接杨婉如回家。
距离待产还有一段时间,不过两口子已经开始琢磨给即将出生的两个儿子起什么名字。
在爷爷杨兴盛在世时,一向不怎么待见老爷子传统封建的杨振兴,现在却罕见的继承了这个传统。
“我们杨家名字是按照‘怀光兴继振,德文保安康’走的,我是振子辈儿,我儿子肯定得是德子辈儿的。”
“爸爸,为什么我不是德子辈儿的!我应该叫杨德茹才对!”
完全无视了旁边气呼呼提出抗议的女儿杨婉如,杨振兴斩钉截铁的把自己考虑好久的名字讲了出来。
“‘乘骐骥以驰骋兮’,我儿子必须是骏马,就叫他们杨德骐和杨德骥了!”
请假...
这两天济南一直有疫情,被委派做志愿者,一忙忙一天,晚上八九点才结束,等回家就不早了,只能舍了全勤,含泪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