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宋重锦回来了
也有旁边围观的看不下去了。
“婶子,差不多就行,别真闹出人命来!”
“可不是,不说别的,看在宋家那小子给你们家干活的份上,不能真让人家亲娘出事啊!”
还有人就去劝王永珠:“永珠啊,快劝劝你娘,要真出了什么事,你跟宋家小子那亲事可就真不成了。”
这是王家族婶,跟王老柱一家关系还不错,就住在王家不远处,宋重锦对王永珠啥样,她都看在眼里。
这眼见张婆子是要下狠手收拾宋春花,别的倒还罢了,又不怕宋家,就是担心这要真把宋春花收拾个好歹来,两家就要结仇不是结亲家了。
王永珠一直看着张婆子的动作,她知道张婆子这是为她正名,出气,不这样闹腾一番,宋母那话传出去,自己本来才好转一点的名声可就完了。
张婆子满心都是为了自己在个闺女打算,自己却为了外人,而伤她的面子和心,自己又不傻,会干出这种事来?
因此纹丝不动,含笑道:“婶子放心,我娘有分寸呢!不会出人命的!”
那位族婶看看王永珠笑微微的样子,有些闹不懂了,这永珠丫头是聪明啊,还是糊涂啊?
换做任何一个丫头,这未来婆婆被自己亲娘按在沟里喝水,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也得上前做势给劝劝啊,不然那男人知道了自己亲娘被这么对待,喜欢的姑娘在旁边干看着,哪个男人受得了?
对于王永珠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如果宋重锦真要跟她在一起,那么宋母的态度和宋家的问题,就应该是宋重锦该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她王永珠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男人,想要跟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连家里都摆不平,成家干啥?跟亲娘过一辈子好了。
就算是要完成任务,王永珠也没有委屈自己,委屈张婆子去迎合宋家的想法。
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看看宋重锦到底是如何想的,也好确定她以后的态度和方向。
被按着喝了几口脏水,张婆子感觉到宋母确实差不多了,这才将她甩到水沟边上。
宋母半跪在地上,头发湿哒哒的贴在脸上,脖子上,衣服前襟上也湿透了,好不容易逃脱了张婆子的魔爪,来不及多想,就侧过头吐了起来。
“宋家后生来了!”
“宋重锦回来了!”
……有人小声的喊道。
宋家人一听,立刻觉得有了依靠,一个个气势都硬了起来。
王家人和张婆子自然也听到了,张婆子和王永珠还没啥,可王永富和林氏,还有金斗他们就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
毕竟,自家可是受了宋重锦的大恩德的,可这,背着人家让自己老娘欺负人家老娘,还被抓了个现行,这放哪里也说不过去啊?
一个个也就气势弱了下来。
王永珠就看着,人群慢慢的分开,宋重锦走过来,半路就被宋家人给拦住了。
“哎呦,重锦啊,你可回来啦!你要再不回来,你娘就要被王家那母女给逼死了啊!”
“重锦啊,快去救救你娘啊,你娘快不行啦!”
“你看看你,都是你个孽障惹得祸,你姓宋,不到宋家帮忙,跑带王家来帮什么忙?被狐狸精迷了心窍的混帐东西,你看看,你娘都被那狐狸精母女给折磨成啥样了?”
宋重锦面无表情,充耳未闻。
走到王家人面前。
冲王永富点点头:“大哥”
王永富越发的羞愧了,这宋重锦说来说去,还是为了王家的事情出门去了,这……
顿时老脸一红,叹口气,收起镰刀,让了开去。
宋重锦穿过王家人的镰刀人墙,对上了王永珠。
王永珠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宋重锦。
宋重锦也静静地看着王永珠,两人对视了一眼。
王永珠发现,她在宋重锦黝黑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的情绪,说不好是生气,还是什么。
心里咯噔一下,不过立刻就稳住了:“你娘在那里。”
还很贴心的给指了路,倒是一句没解释。
宋重锦点点头,朝着宋母走去。
张婆子还在宋母旁边,看到宋重锦,再泼辣,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开口想要说点啥:“那个,重锦啊,事情”
“婶子,不用说,我都知道了!”宋重锦打断了张婆子的话。
蹲在了宋母身边:“娘,你没事吧?”
宋母还在抠着喉咙口,一心只想将那喝道肚子里的脏水给吐出来,也顾不上宋重锦。
到是张婆子,有点心虚气短的,一溜小跑的蹭到王永珠身边,小声的道:“闺女啊,娘,娘今天没收住,你……”
这看宋重锦这样,只怕今儿这事,要伤着闺女了。
忍不住的,张婆子就觉得对不住闺女,早知道,自己该收着脾气的,因此看向王永珠的眼神都充满了愧疚。
王永珠一笑,握住了张婆子的手:“娘,这咋能怪你?宋家都欺负到咱们王家头上来了,咱们还能忍着不成?再说了,您都是为了我!我觉得您刚才的样子老厉害了,将来我也要像您这样厉害,才不会受人欺负呢!”
张婆子眼圈一红,拍了拍闺女的手,不说话了。
一时,大家都看着宋母和宋重锦,此刻的关键就在他们母子俩身上了。
宋母好不容易将肚子里东西都吐光了,只剩下酸水了,才回过神来。
拿袖子一抹嘴角,抬头看到宋重锦,先是一愣,然后就扑上来,劈头盖脸一顿打:“你个逆子!你跑哪里去了?你亲娘被差点按到水沟里淹死啊!你要再迟点回来,就要给你亲娘收拾了,你知道不知道啊?”
宋重锦站在原地没动,任由宋母拳打脚踢了发泄了好一会。
宋母本就没啥力气,又被按着喝水挣扎耗掉了大半,再呕吐也伤身子,才踢打了一会,加上宋重锦身上的肉硬邦邦的,捶上去,疼的是自己。
没一会,宋母就收了手,捂着脸又哭:“我命苦啊!生下你这个孽障啊,你为了这王家的闺女,连你亲娘的死活你都不顾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说着就要往水沟里奔。
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确定吗?
宋重锦忙一把拉住,宋母立刻就鼻涕眼泪的,抱着宋重锦嚎啕起来。
宋家在还被王家人拦着,在外面记得直跺脚:“重锦,咱们也不能这么就绕过王家!得要王家赔钱!”
“对!赔钱!”
“重锦,你要是再向着王家这狐狸精,我们宋家就当没你这个外孙!”
“对!把你赶出去!”
……
王永珠听着宋家人的闹腾,一时不知道是同情宋重锦好,还是同情宋重锦好。
脸上的表情,就有些说不出的纠结。
宋重锦自然也听到了这话,眼中有什么一跳,很快就掩下去了,猛得回头看向了这边,正好看到王永珠脸上那难为描说的表情,停顿了一下,就收回了眼神。
王永珠一愣,那边宋重锦低下头,不知道在宋母耳朵边说了几句什么,以王永珠如今的五感,也只隐约听到:“……银子……赔偿……一刀两断……再无干系……遂了娘的心愿……”模糊的句子。
宋母本来还是嚎啕大哭的,听了宋重锦的话,慢慢的哭声就降下来了,到最后,已经一滴眼泪都没有,全副心神的听宋重锦说。
那边宋家人还在闹腾,这边宋母已经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没一会,宋母抬起头来,只抓着宋重锦的手问了一句:“你说的都是真的?不骗我?”
宋重锦面无表情:“你是我亲娘,我骗你做甚?”
宋母的表情僵了一下,沉默一下才再度开口:“你这么说,王家能答应吗?”
王永珠听到这里,眼神看了过来。
宋重锦似乎是惨笑了一下:“同意不同意有什么区别吗?娘是长辈,娘的要求,儿子不得想着法的满足吗?要是娘觉得这个法子不行,就当儿子刚才的话没说过”
“我没说不行!”宋母连忙道。
宋重锦的身子一顿,眸子中闪过一抹深切的悲哀。
王永珠不太明白他们母子说了什么,可是莫名的觉得,宋重锦此刻的心情非常的不好。
宋母说话这话之后,自己都觉得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想解释,“重锦啊,娘不是那个意思,你也听到了,今儿个这事,要是不办好,你姥爷他们就要把咱们赶出去了。娘这也是没法子啊,如今这样,好歹,咱们娘俩都还有个靠,娘没别的本事,帮不了了你,能让你有个落脚的窝,有个家,也算对得住你了!你也别怨娘,娘也不想的……”
说着,捂着脸,就往宋家人堆里跑。
宋重锦看着宋母跑远,眼神带着说不出的讽刺。
慢慢的走到王永珠身边,犹豫了一会开口:“一会,能不能不管宋家提什么条件,你先答应了……”
张婆子一听,那还了得,宋家都是喂不饱的狼,要是任由他们提要求,不得把全部家当都给要过去啊?
再说了,凭啥啊?就算宋重锦对王家有恩,那也是对老大一家,有本事,对着老大说去,让老大给宋重锦做牛做马都没问题,想祸害自己闺女,做梦!
跳起来就要不同意。
王永珠拦住了张婆子,看着宋重锦,“你确定吗?”
宋重锦的眉头纠结在一起,似乎也在犹豫,可是半天后,他闭了闭眼睛,点点头:“我确定!”
“不后悔?”
“不后悔!”
“好!”王永珠点点头,然后再也没有多看宋重锦一眼。
张婆子狠狠的瞪了宋重锦一记白眼,忙过去抱着闺女:“闺女啊,你可不能犯傻啊!不能为了宋家那小子一句话,就答应这么没谱的事情啊?宋家那群人,就是吸血的蚂蟥,听不得水响。要是知道能讹咱们王家,他们那心,不得把咱们王家全吞下去啊!“
“宋家那后生对咱们家是有恩,可是那是对老大啊,大不了咱们把老大一家给分出去,让他们一家给宋家报恩去!”
一旁听了个正着的王永富一家,一个个露出难以名状的表情来。
这是亲娘/亲奶奶吗?
王永珠即使是满腹的不痛快,听了张婆子这话,也忍不住乐了。
安慰张婆子:“娘,你放心,宋家要是提出来的条件不过分,咱们也就当报恩了,可要是太过分了,我又不傻,为啥要把咱们王家的基业白送给宋家?大不了把大哥送给宋家去报恩嘛!”最后一句话是玩笑话。
可王永富听了,却当了真。
一咬牙:“娘,妹子,要是真有难处,宋家要是太过分了,咱们家可别答应他!把我跟杏花分出去,我们给宋家报恩去!”
不说别人,宋重锦听到这里,忍不住眉心跳了几跳,想说点什么,还是忍住了。
且说宋母跑会宋家人堆里,拉着她爹宋铁蛋,还有她娘,还有宋春叶和几个哥哥,叽叽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宋家人脸上的表情一喜。
“真的?”
宋母点点头。
“那这是不是太便宜了王家了?”宋家大哥忍不住贪心起来。
“大哥,这样已经很不错了,重锦说他已经打听过了,王家如今也就这么多现银子了,再多也没有了,要是真逼急了,人家不干了,咱们可就一文钱都拿不到了。”宋母小心翼翼地劝。
“春花说的是,这事,事不宜迟,早点定了好!钱到手了才是真的,不趁着这个机会弄到钱,等事情过去了,王家人不承认了,那银子可就飞了。”
“爹,您同意了?”
“我同意了!”宋铁蛋最后拍板。
然后勉强摆了摆架子,咳嗽了两声才道:“今儿这事,想解决也容易!拿一百两银子来”
“什么?你去抢吧?”王永贵一听,一跳三尺高,恨不得上去就给这宋家老头子一顿胖揍,忒不要脸了,这就要讹王家一百两?
围观的人也傻眼了,我去!宋家人是想钱想疯了吧?
你家闺女喝两口水就值一百两啊?你家闺女的嘴是金嘴啊?
王永珠听到这里,看了宋重锦一样,宋重锦默默地看着她。
张婆子可急眼了。
家里就那么点家当,加上昨儿个从孙氏哪里搜来的,也就堪堪两百两,这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半,这是要她的命啊!
宋家为何要这么多银子?怎么会知道王家有这么多银子?张婆子心眼子一转,就猜到是宋重锦方才在宋母面前吐的口。
第三百九十章 断绝关系
顿时眼都急红了,恨不得扑上去挠宋重锦两爪子,这小畜生,亏自己还以为他改好了呢,感情都是装的,在这里等着呢。
王永珠最镇定,拉着张婆子,淡定的问:“还有呢?”
宋铁蛋一看王家人一个个脸上都不赞同的表情,再看看周围人受到惊讶的样子,也不敢再大喘气了,忙忙的就将剩下的要求给说来出来。
“一百两银子,我们家重锦就卖给你们家当上门女婿了,从此以后生死不相干,宋重锦就是你们王家的人了,你们要他当上门女婿也好,要他当长工也罢,都跟咱们宋家没关系了!这一百两,就当他还了我闺女生他养他一场的恩情了!”
……
四周一片寂静。
宋铁蛋说完,见大家都没反应,又忙忙的补充了一句:“不同意,我们就去告官,告你们要谋杀我闺女……”说到最后,自己都觉得心虚气短起来。
所有的人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
张婆子低声道:“闺女,是不是娘听错了?你快掐掐娘?”
王永珠看向宋重锦,宋重锦眼中有笑意闪过,做口型道:“快买下我!”
王永珠抹一把汗,服了!
还有这种操作!
丢给宋重锦一个,你狠的眼神。
然后才转过去,慢吞吞的道:“要想我出这一百两也行,不过得先答应我一个条件,不然,咱们就去告官,我还要告你们讹诈呢!”
宋家人满心都是那一百两,就怕王家人不同意,此刻见居然还有可能,忙问:“啥条件?”
“让宋重锦的亲娘,还有你们宋家,写一封亲子断绝书!上面写明,跟宋重锦断绝亲子和外家的一切关系,从此就是陌路人!以后不得再以任何名义,找宋重锦提要求!然后由宋家族长,我们王家族长,还有里正都在上面签字画押做保!”王永珠冷笑,自家的那一百两是这么容易拿的吗?
宋铁蛋想了想,这也忒麻烦了,而且,几家族长还有里正都做保,这以后……
再想想如今家里等着这银子,先顾了眼前吧,忍了。
点了点头,“行!”
“那就这么定了,等秋收后,一手交银子,一手交断绝书!”王永珠也不废话。
“不行,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正好把事情办了,免得你们耍赖不想给钱了!现在就去,老二,去请族长过来!”宋铁蛋生怕拖延坏事,当即反对。
王永珠也无可无不可的,在金壶耳边嘀咕了几句,让他去请王家族长,让金斗去把王老柱给请来,又让王永贵去请里正来。
毕竟这也是大事,不能不知会一声。
王永贵哪里肯啊,这呼啦吧的一下子就没了一百两啊!还买个他看不顺眼的人进来!凭啥啊?
家里的银子,上次发月钱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一百二十来两,加上妹子手头买马车剩下几十两,还有孙氏那搜来的只剩下几十两,这一下子就没了一半家当,王永贵要心疼死了。
“快去,不会用家里的银子的!”王永珠举起拳头,低声威胁。
王永贵这才半信半疑的去了。
剩下王永富还好,宋重锦对他和林氏都有救命之恩,花一百两银子,他觉得值得。
林氏跟割了心肝一样疼,还不敢说,不过脸上还是带出来几分。
江氏却对小姑子有信心,原来家里啥都没有的时候,小姑子都能挣下这家业来,如今家里好过了,这田里又有收成,算下来,也能过得去啊,也就特别平静。
几个孩子半懂不懂的,只在旁边看着。
本来秋收就忙,这宋家王家还出这种事,宋家族长只觉得没脸,为了一百两,就将,好吧,虽然只是半个宋家人,可冠着宋家的姓啊,就卖给王家了?
王家族长倒还好,他家子孙多,人手足,这一时半会的时间耽误得起。
尤其是这王家看起来吃亏了,花一百两买个上门女婿,可宋家就被王家给踩下去了,这可是长脸的事情。
因此,乐滋滋的就来了。
加上里正,里正真是被王家一出一出的戏给闹得,不过不是自家,只要双方都同意,他也就当看个热闹。
到了地头,几乎附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
王家族长拉着里正笑眯眯的说着闲话,宋家族长自觉脸上无光,黑着脸坐在一边。
没一会,王老柱也来了,一路上听金斗说了经过,王老柱差点没晕过去。
本来想反对的,这一路走,一路想着闺女那手段,那力气,再加上如果宋重锦这小子真到自家做女婿,还真不错,等到了地头,那股子气也消下去了,反倒期待了起来。
既然双方都没意见,很快,里正刷刷刷,就写好了一张亲情断绝书,上面注明,宋春花,还有宋家,和宋重锦断绝母子关系,外祖关系,又写明了,宋重锦给予宋春花一百两银子作为赡养奉老费用,签下此书后,从此就再无瓜噶,形同陌路之类的话。
宋铁蛋第一个上去按压了手印,还有宋春花的大哥,二哥也都上去按了手印。
轮到宋春花了,她迟疑着,看了宋重锦一样,似乎想说点什么,被宋铁蛋瞪了一眼,忙低下头,匆匆按下了手印,收回手在袖子里,手心都掐出了血印子来。
宋重锦默不作声的上前也按了手印,然后两家族长签字画押,里正签字画押后,一式三份,尘埃落定。
“银子呢?银子什么时候给我们!”宋家人迫不及待的先问这个。
没人管宋重锦和宋春花。
宋春花被自家大哥给一把推倒一旁,撞到了宋重锦的身上,张了张嘴:“重锦啊,娘”
张婆子就在旁边,奚笑道:“如今重锦可是我们家的人了,和你宋家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你喊什么喊?你是哪门子的娘?”
宋重锦退后一步,站到了张婆子的身后,表明了立场。
那边,王永珠让大家等着,快步跑回王家,做势从家里取出银,想了想,又换成一半银票,剩下的一半又包了几个银锭子和一些碎银子,凑足了一百两。
又拎着到了地头。
第三百九十一章 策划这一切
递给了里正,让他当面清点后,再交给了宋春花。
宋春花接过银子,还没拿稳,就被宋铁蛋一把给抢过去,心急火燎的数了一遍,这才放心。
然后这断绝书,宋春花一份,里正一份,王家一份。
王永珠接过断绝书,看了一眼,就要递给了宋重锦。
宋重锦先前就看过了,摇摇头,表示不要。
王永珠只得收了起来。
那边,王老柱在跟里正和族长道扰,约着等秋收忙完了请他们吃饭,才送走了里正跟族长。
宋家早就抱着银子,生怕别人抢去了,急急忙忙的跑了。
留下宋春花一个人,手里捏着那张断绝书,看着宋重锦毫不留情的转身就走,不知道怎么的,心里空落落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围观的人,看没了好戏,摇着头慢慢散开了。
红花她娘心里看不上宋母这样的,此刻看到宋春花流泪,冷笑一声:“哎呦,春花婶子,你哭啥呀?这可是大好事啊?谁家的儿子能卖出一百两银子啊!也就只有你们宋家了!这么多银子,您这辈子都不愁了啊!我可真羡慕你有这么孝顺的一个儿子啊,为了让你孝顺娘家,把自己个都给卖了!这可真是千古的大孝子啊!”
还有没走远的人,听到红花她娘这话,忍不住都笑起来。
宋春花这才回过神来,捏着断绝书,捂着脸,远了。
等到人都散去了,王家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了王永珠和宋重锦。
金罐小心翼翼地问:“老姑?以后重锦叔就是咱们家的人了吗?”
王永珠还没说话,宋重锦就点点头:“对”
“你给我闭嘴!一会再跟你算账!”王永珠沉下脸来。
然后看着张婆子:“娘,我先回去做饭。”说着掉头就走。
宋重锦在后面,收拾起王家人中午吃完的碗筷什么的,跟了上去。
等两人一走远,王永贵就呲牙裂嘴的凑过来抱怨:“咱们家干啥要当这冤大头?一百两啊!可以打宋重锦那个大银人了!”
张婆子眼睛一翻:“那银子是你妹子挣的,她要咋花就咋花,有这闲工夫,去把谷子收收,今儿半天时间都耽搁了,赶快把这地里收干净了,明儿个还有你妹子租的那地要收呢。”
这一下午,都人心浮动,虽然在田里忙活,可都跟梦游一样。
就连张婆子都时不时的走神,好不容易清醒点,一看大家都在摸鱼,吼两嗓子,大家又加紧干活。
没一会又都梦游了。
只有几个孩子还不太懂,老老实实的在田里捡谷穗……
王永珠憋着一口气,在前面走,宋重锦好半天才追上,“永珠,你听我解释!”
没搭理他,王永珠一路进了院子,王永平也听到金斗先透露了几句,忙要问,看气色不对,老实的缩回去了。
然后就看到宋重锦急急忙忙的追在后面,又想开口,宋重锦压根没看到他,就追进王永珠屋里去了。
王永平摸摸后脑勺,难得有眼色的到院子门口守着去了。
宋重锦一进屋,王永珠就将那亲子断绝书丢给了他:“拿着。”
接过断绝书,宋重锦知道王永珠在气头上,没说这事,反而说起了孙氏的事情来。
“孙氏和那个同伙已经被送到镇上的治安保长那里了,银子也已经塞了,他保证,会将孙氏和那个同伙送到县城的衙门大牢里去。”
说到正事,王永珠也不能板着脸了,“那根簪子呢?”
宋重锦一笑,“你不是都算好了吗?那簪子,在经过田老板的马车的时候,不小心和他的车撞了一下,我和老叔下车去看情况的时候,那簪子就到了田老板手里了。”
王永珠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露出一个笑容来。
很好,只要田老板拿到这根簪子,看到里面她特意为田老板准备的染料方子,剩下的事情,就等着田老板自寻死路吧!
至于孙氏和那个同伙,关在大牢里日子会很惨,可要是出了大牢,将来日子说不定比在牢里还惨!
这个事情已经算解决了,就等几个月后看效果了,这么一想,王永珠的心情好多了。
“说吧,你策划这一切有多久了?”王永珠事后一想,哪里还不明白?
这事情肯定离不开宋重锦的手笔。
宋重锦看看王永珠的脸色,才将一切娓娓道来。
早在那次宋重锦跟宋母说要当王家的上门女婿后,他就起了这个心思。
后来看到宋母果然心动了,可是他知道,先不说王家接受不接受,就算接受了,自己不处理好宋母和宋家的关系,只怕王家将来也要被拖垮。
因此他那个时候开始布局,宋家老大和宋家老二本就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有一点银子,就跑到镇上去赌的人。
被宋重锦先是让人想办法输给了宋家老大和老二十来两银子。
两人觉得自己手气太好了,天天恨不得就呆在赌坊不回家,没日没夜的,没多久,两人的好运气就用光了,赢的钱全输了不说,输红了眼的两人,在旁人的几句挑唆下,又找赌场借银子赌。
这不如肉包子打狗么?一下子越陷越深。
等到两人清醒过来,已经欠了赌场七八十两银子了。
赌场的人威胁他们,一个月要是不还银子,就要他们的胳膊来还。
宋家老大和老二吓坏了,屁滚尿流的回到家。
他们有什么法子啊,家里也没钱,可总不能真等着赌坊的人来砍胳膊吧?
一家人想来想去,主意就打到了宋母和宋重锦的身上。
当初宋母说过的那个宋重锦入赘的话,又被他们提起,天天给宋母洗脑。
一会哥哥嫂子求宋母救救他们一命,一会就是几个侄子侄女哭着让宋母帮忙,不然他们就没爹了。
再有宋春叶在中间天天念叨,宋铁蛋骂着,宋家老娘天天哭哭啼啼的逼着。
没几日,宋母就妥协了。
她将宋春叶的话给听进去了,儿子当了王家的上门女婿还是享福了,怎么都不算亏待他。可自家哥哥等不起啊,真要被砍了胳膊,哪里还有活路?
就算能侥幸留下命来,以后的日子咋过?
这么一想,宋母也就不愧疚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辈子都卖给你,要不要?
只是不好开口,宋母本打算秋收后,再跟宋重锦谈这事,想着到时候自己哭一哭,求一求,不管怎么说,先保住哥哥的命。
没想到碰到了红花他娘,还听到了宋重锦在王家帮忙的消息。
宋母跟宋家人一说,宋铁蛋立刻觉得这是个机会,所以才纠结这一大家的人,跑到王家来闹。
宋重锦早就回村了,那一场闹剧,等到快结束了,他才出现。
然后借着机会,就搞定了宋母,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王永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先前她还想着,要是宋重锦处理不好宋家的事情,她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自己这都还没露出这个意思来,宋重锦居然就把宋母和宋家给解决了。
当然后续可能还有一些麻烦,可是,断绝书在手,到时候只要保证宋母吃饱穿暖,一切都是小问题。
只不过,王永珠想起宋重锦被宋母彻底放弃的那一瞬间,鬼使神差的开口:“你真的要放弃你娘吗?”
宋重锦嘴角翘起一个说不出意味的弧度来:“我就是这样凉薄的人,怎么办?如果我不跟她,跟宋家斩断关系,我就要被拖进宋家这样的泥潭,一辈子不得翻身。也许我天生就是不甘人下的人,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给宋家做牛做马过去了,我想跳出这泥潭,想要堂堂正正当个人,想要自私一点,为自己活,那就只能用尽手段,也要给自己找一条活路!”
“这样的我!这样的宋重锦!是不是很可怕?”宋重锦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王永珠,不放过她脸上的任何一点表情动静。
然后蹲下身在,平视着坐在炕上的王永珠,将自己手里的断绝书递到了她的面前:“永珠,这样的人,将他的一辈子都卖给你,要不要?”
王永珠垂下了眼睛。
宋重锦执拗的将断绝书举在王永珠的面前,好像王永珠不接受,他就能一直举着。
沉默了半晌,王永珠才开口:“我没钱!买不起!”
宋重锦一贯深沉如渊的眼睛里,亮亮的,荡漾开温柔的湖水:“我出钱,自己将自己卖给你!”
王永珠这才接过断绝书,小心的收起,瞪了宋重锦一样,自己也忍不住笑开来。
宋重锦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喜悦之情,让他不由自主的握住了王永珠的手:“永珠,永珠……”
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喊着永珠的名字,就能特别的心安。
王永珠咳嗽了一声,推推宋重锦:“行了,拿银子来吧!一百两!”那可是家里要做生意的银子。
她都琢磨着,实在不行,将那金子给去换了,听宋重锦这么一说,哪里还客气,自然要把银子给收回来。
宋重锦一只手握着王永珠的手不放开,一只手从怀里摸出几张银票来,递给王永珠。
王永珠接过银票,零零碎碎的,合起来也有一百多两,看来是宋重锦的全副家当了。
不过这宋重锦在跟王家退亲的时候,可还是一贫如洗的,这半年来,要养家糊口,他一个人还能存下这些银子,也算不错了。
宋重锦看着王永珠清点着自己的全部家当,那财迷的样子,在他眼里都怎么看怎么可怜可爱。
王永珠清点完宋重锦的身家,挑出一百两的银票,剩下的要还给宋重锦。
宋重锦死活不要:“我人都卖给你了,身上所有的东西,自然就都是你的!”
王永珠才看不上这剩下的二十几两银子,往桌上一放:“快收起来吧,你将来出门在外的身上不得有银子?”
说完忍不住嘀咕:“你这银票银子也好歹弄个荷包装一装,这么散着,也不怕丢了?”
宋重锦眼神一亮,上杆子就爬:“永珠,那你给我绣个荷包吧”
王永珠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叫你嘴贱!
不过看宋重锦那渴求的样子,没办法:“行,等秋收完了,有空了,我给你绣一个。”
宋重锦见好就收,断绝书已经硬塞出去了,荷包也要到了,小手也摸了,剩下的要徐徐图之。
更何况,虽然王永珠默认了,可王家,还有最难对付的一关要过,张婆子。
王永珠收拾好东西,那银子宋重锦死活不要,非要连荷包一起收,没奈何,王永珠只好收起来。
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要做饭了。
宋重锦正是要图表现的时候,将院子里的马车驾着去地里把谷子给拖回来。
宋重锦前脚走,王永平后脚就凑过来:“小妹,你和重锦兄弟?他要成为我妹夫了?”
王永珠白他一眼,没否认。
王永平乐得:“这是大好事啊!以后重锦兄弟就是咱们王家的人了?是做咱们家上门女婿吧?”
“去去去,到外面守着去。”王永珠有几分羞恼,将王永平给轰了出去。
晚饭,桌上的气氛也十分的诡异。
宋重锦这次就大大方方的坐在了王永珠旁边,顶着王家人各式的眼光,淡定自若,就跟在自家一样。
王老柱是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王永贵想说点啥,被张婆子一眼就给瞪得老老实实吃饭了。
大家各怀着心思吃完饭,王老柱将宋重锦和王永珠喊到上房。
其余的人也都跟着进去。
王老柱敲敲烟袋锅,先开口了:“重锦啊,今儿这事,你到底是咋想的?你老叔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先前所谓的让咱们王家把你买下来当上门女婿还是长工的话,那都是宋家说的,当不得真。”
“不说别的,就你救了我们家老大的命,还给老四还有老大家的那补血的药,你这孩子对咱们王家就有大恩。咱们出钱帮你一把,那都应当应分的。”
“老叔看得出来,你是将来有大出息的孩子,就想问问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要是你暂时没地方去,就住在咱们家,等有了合适的地方,你再走,以后就当我们王家是亲戚,常来常往;要是你真有当咱们家上门女婿的心,今儿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以后就再无反悔的机会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打上我们王家的戳!
王老柱不说别的,除了在家事上,重男轻女,一心为了所谓的王家面子和子孙后代有些糊涂外,对外面为人处世,还真的没得说。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完全是一个长辈的态度,没有因为王家出了这钱,就高高在上,真将宋重锦不当回事。
宋重锦还没说话,王永珠先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将宋重锦交来的一百两银票拿出来:“这是宋重锦私底下还给咱们的银票,这一百两算是他自己出的,咱们家可没掏一文钱。”
不说别人,王永贵和林氏先心里松了一口气。
只要银子回来了,啥都好说。
倒是张婆子脸色变了一下,想说点什么。
王老柱也一愣,“那就更好说了,这买断的银子都是你自己掏的,那我刚才说的……”
宋重锦忙恭恭敬敬的站起来,行了个礼:“当初退亲一事,本就是我不对。如今老叔还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感激还来不及。我……我愿意当永珠的上门女婿。”
这话一出,张婆子先松了一口气。
“哎呦,这感情好!感情好!”
扭头就找王老柱商量:“老头子,你看,咱们是不是看个好日子,尽快的把婚事给办了?”
免得夜长梦多!
王老柱听了宋重锦这回答,也不是不满意的,自家闺女这脾性,这心思,他冷眼看着,也只有宋家这后生能压得住。
今日那事,他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宋重锦在顺手推舟。
此刻一看,果然猜得不错,看宋重锦连买断的银子都准备好了,那就证明这事他应该已经谋算很久了。
这后生,年纪轻轻,家里又是那个境况,还能赚到银子,为自己打算,不容易啊!
男人就该这样,看得出来,宋重锦将来不是池中之物,这样的好后生,尤其是和宋家已经完全断绝了关系,就算有个亲娘,将来也就是一些粮食的事情。
宋重锦没有亲人,自然就要拿王家人当亲人,这样的上门女婿可难求啊,将来再厉害,也都是归了王家。
就算将来宋重锦出息了,也不好意思不拉扯王家吧?
这么一想,王老柱的心就火热起来,也就顺着张婆子的话道:“明儿个,咱们翻翻黄历,找个人算算日子”
王永珠不乐意了:“爹,娘,婚事的事以后再说吧,四哥还没成亲呢,哪里就轮得到我?”
这才确定关系就成亲?开什么玩笑,自己目前才15岁好吗?
这话一出,宋重锦就看向了王永平。
王永平只觉得后背汗毛一竖,连忙摆手:“我不着急,我不着急,妹子你先,你先”
这话说出口后,王永平的后背才没那么凉飕飕的了。
张婆子见闺女好像是真不想这么早成婚,犹豫了一下:“那要不,婚事得先定了,名分先定下来。”
宋重锦看着王永珠。
王永珠扶额,深吸一口气:“当然要定下来,不然我看好的上门女婿被别人看上了咋办?先打上我们王家的戳!告诉别人,宋重锦已经名草有主了,都别打他主意!”
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一旁的王永贵一口水差点没呛死自己,哎呦,老妹这也太生猛了吧?
再看宋重锦,那张黑脸,居然露出一身笑意来?
简直都疯了!
王永贵觉得自己还不老啊,以前那也称为了媳妇翻墙,大晚上跑几十里路就为看一眼媳妇的风流人物。
怎么对这当今的年轻人的套路就看不懂了呢?
不过反过来一想,这宋重锦是上门女婿,相当于自家媳妇,这妹子就相当于自己,这么一互换,就能接受了。
王老柱听了闺女这话,差点没从炕上给跌下来,这闺女,就算有这心思,也别喊出来啊?把人家给吓跑了咋办?
再一看,宋家那后生,哪里是要被吓跑的样子,反倒笑微微,眼睛都快沾到自家闺女身上拽不下来了。
得,这还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
张婆子一听闺女这话,十分赞同:“娘想着也是,你才十五,成亲是早了点,老四也还没说上媳妇,说出去也不好听。等秋收完了,咱们先办个订亲宴,把族长,里正他们都请来,也好宣扬出去,看以后还有谁家闺女敢打我女婿的主意。”
本来宋重锦听到张婆子那句,成亲是早了点,脸就一黑,可后来听到张婆子都称呼自己为女婿了,那点子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张婆子扭过头来,就拧起王永平的耳朵:“我可告诉你,这段时间好好的给我把伤养好,到年底了给你说门媳妇,要是因为你耽误了你妹子的婚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永平捂着耳朵哀哀叫着同意了。
说实话,就算娘不说给自己说媳妇,他看着自家妹子和宋重锦那样子,也有几分心动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王永珠才开口:“这几天,你先在咱们家,跟我四哥凑合凑合,等秋收完了,咱们家的屋也不够住了,正好一起去里正哪里去买两块地,到时候一起起屋子,省事又省钱。”
“咱们家要起大屋?”王老柱刚要点头,点到一半愣住了,这么大的事情,咋在闺女眼里就跟搭个棚子似的?
而且看大家都好像不吃惊的样子,这事只有自己不知道?
王老柱有些心梗。
“我上次就说过了,金斗他们也大了,过两年也要成亲了,这屋子就住不开了。这不正好么,先把地看好了,再找里正批了,买下来,慢慢在起吧。”
听说要起大屋,大家想起上次王永珠说的要起个青砖大瓦房,还有大院子,大家都喜形于色。
王老柱听了几句,这老闺女考虑到周全啊,家里上上下下都考虑到了,这要真起了青砖大瓦房,可是七里墩独一家了。
也点头:“这是正理,到时候这批房子地的事情,我去找里正去。重锦啊,不是咱们家不留你住,如今你们虽然名分定了,这段时间住家里还能说是情有可原,可等忙过了,还得给你弄个住的地方才行。”
宋重锦也明白,“老叔,我明白的。”
说完这些事情,天色已经不早了,明天一早还要下地干活。
大家才散去,回屋歇息。
宋重锦已经跟宋母断绝关系,自然不可能会去拿自己的东西,再者他在宋家本就没什么私人物品。
王永珠见他连换洗的衣裳都没有,只得先让王永平把他的衣服借一套出来先应急。
这边张婆子就提醒:“你趁着这几日,给重锦做几套衣裳出来。我看这孩子也可怜,穿的衣裳都是铺子里买的,宋春花那婆娘还说给大户人家做过丫鬟,自己儿子却没穿过她做的衣裳,都是作孽啊!”
说着又小声提醒:“你用心做,这可是收男人心的好时候,知道不?衣服料子都在我屋里,自己去拿。”
王永珠很无语,她才答应给宋重锦做荷包,好嘛,一下子又要做衣裳了。
可也不能真忍心不做,只得默默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
当晚,这宋家把宋重锦卖给王家当上门女婿的事情,就传扬得全村都知道了。
一晚上,几乎每家每户,拖着累了一天的身子,还强撑着八卦。
有觉得宋家发了的,一百两啊,多少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啊!
也有觉得宋家太不地道了的,尤其是看到那银子到了宋春花的手,还没摸着,就被宋家人给抢走了。
这好歹是人家卖儿子的钱啊,卖了这么贵,居然一文钱都没捞到,让人真是不好说啥。
还有说宋春花傻的。
放着那么孝顺的儿子不要,逼着把儿子卖了,拿银子贴宋家那个无底洞,只怕是当初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把脑子给当坏了吧?
也有羡慕嫉妒宋重锦的,好家伙,居然把自己卖这么贵啊?一百两啊,要是早知道王家这么有钱大方,早就把自己儿子丢去卖一卖了,那一百两拿回来可以给剩下的儿子都把媳妇给娶上了。
家里有儿子,也有打算把儿子送到王家当上门女婿的人家,一个个在家后悔的跌脚不已。
更多是大姑娘小媳妇,自己心里的那个只敢梦里想一想的男人,居然还是没逃脱王永珠的魔爪,让她得逞了。
晚上一个个都默默地哭湿了好多条枕巾。
宋重锦和王永珠一下子成了七里墩未婚小伙和姑娘们最嫉恨的对象了。
一大早,宋重锦这跟着王家人下地,这一路就收获了无数同情的,可怜的,嫉妒的目光。
不知多少大姑娘,找着各种借口,经过宋重锦身边,想找个机会安慰安慰。
只可惜宋重锦十分规矩的跟在王老柱身后,嘴里跟他讨教种田的各种诀窍什么的,完全没看到那些个大姑娘们殷切的目光。
倒是张婆子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又气又得意。
如今全村最俊的小伙,是自家闺女的了!
一面又气这些大姑娘不检点,明知道是自家闺女篮子里的菜了,还凑上来做啥?
这初初当上丈母娘的心情实在复杂!
※※※
且说宋母,捏着那断绝书,浑浑噩噩的回到了家,晚饭也没做,也没吃,躺在床上,不知道怎么的,那眼泪就流不干。
她自己都奇怪,自己不应该高兴的吗?
自己这一生被村里人笑话,抬不起头来,不就是因为这个儿子吗?因为有了他,自己才在村里,在家里抬不起头来,被爹娘骂,被家人嘲笑。
她曾经无数次想过,要是没有这个儿子,就算被贵人收用过,谁知道?到时候远远的嫁了,自己如今也应该过着有男人有孩子的滋润小日子,就跟姐姐一样,儿孙环绕,多好。
可就是因为宋重锦,这一辈子,她都没了指望。
她想恨,又不敢恨!
现在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宋重锦真的,去王家当了上门女婿。
回想起宋重锦拉着自己说的那些话,他说他知道自己这个当娘的不喜欢他,觉得连累了自己,这么些年来,让自己在娘家抬不起头来做人。
他说,他知道在自己心目中,这个儿子还不如自己的几个侄子。
他还说,他知道了如今宋家缺银子,他最后再孝顺自己一回,卖给王家,凑齐银子,给她拿去给宋家,让她在宋家有面子,就当还了养育之恩。
她当时怎么想的?她当时心里是高兴的。
虽然有那么一丝怅然,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如果真的答应了,就彻底失去这个儿子了。
她也犹豫了那么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因为她知道宋重锦这孩子,脸黑,心软。
将来若自己真有个什么,想必他也不能真看着自己这亲娘去死。
就算是去做上门女婿,可王家若真逼着自己儿子不管自己,那名声也就臭了。
其实算来算去,这儿子当不当上门女婿,都不会少了自己的。
爹娘还有大姐,哥哥嫂子他们不是都跟自己说明白利害关系了么?
只不过宋重锦这孩子肯定会伤心,不理自己一段时间,等时间久了,就好了。
男人么,伤心也就那么一会,没啥大不了的。
她不是都被说服了么?
怎么躺在床上,却心里空荡荡的呢?
以往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重锦那孩子去山上打猎,几天几夜不回来的时候,她也没这种感觉啊?
宋母就这样流了一夜的眼泪,早上强撑着爬起来,到隔壁屋子里。
推开门,屋子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炕以外,墙上挂着一张弓,几条绳索,还有几样下套子的工具。
炕上除了一床洗得发白的薄被子外,搭着几件灰扑扑的衣裳,墙角放着米缸,里面的米、面已经被她都不是偷着拿到娘家去了,就是做成馍馍送到宋家地里,给娘家人吃了。
屋顶檩子上原来还挂着一些风干的野味,也被自己送到娘家去了,只剩下几条空空的绳索,风一吹,晃悠着。
这就是宋重锦的屋子。
宋母以前也曾进来过,每次都是提心吊胆,只想着拿点吃的藏起来,生怕被宋重锦看到,还从来没有认真打量过。
此刻看着,只觉得这屋子空荡得可怕。
她自己的屋里,自己身子弱,靠着炕有一扇大衣柜,柜里装着四季的衣裳,尤其是冬天的衣裳,里面絮着厚厚的棉花,还有一条兔皮的褥子,兔毛的手笼。
里面还堆着几床厚厚的棉被,冬天盖着绝对的暖和。
炕桌上,有茶壶,有茶杯。
炕桌的抽屉里,有个小罐,里面会放些蜜饯,是因为她说喝药太苦,重锦后来每次买药都不忘记给她带一点回来。
平日里不知不觉,只知道,没有粮食了,跟重锦说一声,第二天,米缸里就有了。
身体不舒服,咳嗽两声,第二天就有药开回来了。
天气一冷,厚厚的棉袄就被儿子买回来放在了炕上,然后翻年就被大姐看上拿走,或者被她孝顺给了亲娘。
现在,宋母才后知后觉,这以后,儿子都不在家,住到王家去了,还有谁来照顾她?
银子也被爹娘拿走了,她手里就以前存着,谁都不知道的二两银子。
可这二两银子能够干啥?她知道,自己吃的补药,一个月都要不少钱。
以前有儿子在,她啥都不用操心,如今,该怎么办?
再看看这屋子,宋母捂着胸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第三百九十五章 早知道今日,何必当初呢?
直到太阳照进屋子来,她才好像被惊醒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拔腿就往外面跑去。
村里此刻都下地干活去了,没有什么人,顶多也就是几个老人或者孩子在家里准备做饭看屋子的。
看着宋春花疯魔了一般的跑过去,有那眼明心亮的老人看了,就摇头,早知道今日,何必当初呢?
宋春花难得,一口气跑到昨儿去过的王家地里,却发现王家地里早就收得干干净净的,一个人都没有。
隔壁的红花她娘看到宋春花过来,老远就吆喝:“哎呦喂,这不是春花婶子吗?怎么?昨儿将儿子卖了一百两,还嫌不够,今儿个还要来要钱不成?我说春花婶子啊,做人可不能这么不要脸啊?昨天你们可是当着里正和族长的面签字画押了,不会又反悔了吧?”
宋春花脸色煞白,哆嗦着嘴一时不知道说啥好。
旁边地里的人看到她,也都远远的指指点点起来。
倒是红花她爹看宋春花这样,怕万一把人气出个好歹来,赖到自家头上可如何是好?
拉一把红花她娘:“行啦,少说两句。”
红花她娘嘴一撇,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红花他爹好声好气的问:“春花婶子,你有啥事不成?”
“我……我找我们家重锦……王家的人呢?他们不下地吗?”宋春花忙问道。
红花她爹指着远处:“他们家的这块地昨儿个就收完了,今儿个到他们家租的地里去了,在那边”
宋春花顾不得其他,拔脚又往被指的那地方走去。
身后,红花她娘愤愤地道:“都断绝关系了,还有脸叫我们家重锦?早就是人王家的了!真不要脸!她爹,你说莫不是她后悔了,又要把儿子要回去吧?”
红花爹的声音:“说啥呢?那么多人看着签字画押,银子都给了,咋要回去啊?把银子还回去不成?那银子可被宋家人都拿走了……”
宋春花恍恍惚惚的。
可不是吗,自己去找重锦,能做什么?要他回家?可宋家收了王家一百两银子,这银子,估计已经被拿去还赌债去了。
拿什么把儿子赎回来?
至于宋重锦愿不愿意回来,这个问题她拒绝去想。
心里这么想,可脚却下意识的还往地头走。
远远的,就看到自家儿子,在地里忙活的身影。
她不敢靠近,就悄悄的躲在树背后看着。
到了晌午,就看到王家的丫头,背着饭菜到地头,看到儿子上了田埂,冲着那王家丫头笑了笑。
王家丫头跟他说了句什么,儿子乖乖的去洗手,然后王家丫头给他一块帕子,擦汗擦手。
吃饭的地方距离宋春花躲着的树很近,可以闻到扑鼻的肉香。
宋春花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吃着王家的饭菜,张婆子还不时的让王家丫头给自己儿子夹肉。
吃完饭,那王家丫头还准备了绿豆汤。
儿子喝汤时候,那眉眼间的满足,是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宋春花终究还是没脸出去,默默地原路又返回了。
这大中午的,顶着太阳回到自家院子里,发现院子里自家的小侄子正在屋子里,屋子被翻得乱七八糟,被自己放在炕桌里的蜜饯也被翻出来。
小侄子嘴里塞了满满的一嘴,看到宋春花进来,“老姑,爷让我问你,你中午咋不送饭去?家里人都等着呢,你跑哪里去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侄子不过十多岁,见惯了爷奶爹娘平日里跟这个老姑说话,半点没带客气的。
宋春花一愣,恍惚了一下,才结结巴巴的解释:“我……我忘了……“
那侄子眼睛一翻,十分不耐烦:“反正我话带到了,你快点做了给咱们家送去!”
说着将那蜜饯全部抓在手里,一溜小跑出去了。
宋春花看着满屋子的狼藉,已经习惯了,自家侄子每次来,都会将屋子翻个底朝天,找些好吃的,值钱的拿走。
她也想说,可娘说了,自己侄子翻一下,有什么打紧的?将来能给她撑腰做主的,不就指望哥哥和侄子吗?
渐渐的,宋春花也就习惯了。
想起侄子的话,宋春花连屋子都没收拾,习惯性的起身去宋重锦屋里去舀面去,打开米缸,才发现里面的面粉所剩无几,连缸底都盖不住,估计也就够自己一个人吃的。
宋春花顺嘴就嘀咕:“缸里没面了,得跟重锦”话没说话,自己先呆住了。
如今哪里还有人管她?
喊再多声,也没人再往这米缸里添粮食了。
※※※
宋春花躲在树后,别人不知道,宋重锦和王永珠可是知道的。
王永珠只看着宋重锦。
宋重锦面无别色,只当作没发现。
洗手吃饭,淡定的很。
眸色中压根看不到一丝的难过,伤感,或者感动?
似乎随着那一封断绝书,就斩断了他和宋春花之间的母子之情,真的就如同陌路了一样。
王永珠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不过也没多想,只提防着宋春花真不要脸的冲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只怕最难做的还是宋重锦。
不过有张婆子这个亲娘在,十个宋春花也不是她的对手。
没曾想,宋春花居然关键时刻还是要脸的,最后默默地回去了。
王永珠和宋重锦交换了一个眼色,“那我也回去了。”
这块地比王家的地小,又加了宋重锦这个壮年劳力,他这几天已经算是个熟练工了。
尤其他还虚心,跟着王老柱,问各种种地的问题。
王老柱本就最爱显摆他的除了种地本领就是木匠手艺,家里两个大孙子有老大教,老三是个滑头,恨不得溜得远远的,难得有这准女婿这般好学,那真是恨不得一时,将肚子那点存货都拿出来。
两准翁婿此刻吃完饭,就一个教一个学,都十分的认真。
尤其是王老柱,看这准女婿的眼神,那叫一个喜欢啊。
张婆子都吃惊,偷偷的拉着王永珠笑:“我女婿是个有心眼的,看你爹被哄得,就差当亲儿子了。”
王永珠只是笑着收拾起东西,还别说,宋重锦真要讨好一个人,就王老柱那个段位的,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就连亲娘张婆子,这从昨天起,那就一口一个女婿了,比对自己生的几个儿子都亲。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没闪着腰吧?
看宋重锦如鱼得水的样子,王永珠也懒得担心他了,径直回了家。
昨儿个宋重锦的衣服,他换下来后自己就顺手给搓洗了,晾在院子里。
王永珠见已经干了,收下来,拿到屋里,打算比着衣服料子好裁衣裳。
这才发现,衣服早就起了毛边,料子也不怎么好,嘎吱窝,还有后腰处有针线缝补的地方,摸上去针脚粗糙,勉强能连在一起。
王永珠看着宋重锦的这衣裳,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将那些随便缝在一起的针脚给挑开,细细的给补上。
本来只打算给宋重锦做一套衣裳的,又取出一匹靛蓝的布料,裁剪起来。
本来以为地里收割稻谷事多,这衣服要做好几天的。
可没想到,因为有了宋重锦的加入,加上有了马车,王家人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第二天就将王永珠的那五亩稻田给收割完了。
剩下的就是将拖运回家的粮食,在门前的晒谷场上给脱粒,然后晒干。
这些事情,自然轮不到王永珠。
被拖运回来的捆成一捆的稻谷被散开,均匀的铺在晒谷场上,然后在骡子身后拖着石头碾子,王老柱牵着骡子,一圈一圈的在稻谷上碾压着。
他的后面,林氏和王永富用扬叉将稻草翻一遍,好让它们受力均匀些。
等到全部脱粒成功,再将稻草给叉到一边堆好,然后将这些脱粒下来的稻谷上的大的杂质,用扫帚轻轻的拂去后,
再暴晒在太阳下,隔开一段时间,就要人去铺着的稻谷里,用脚来回答踢出两条道来,让稻谷均匀的晒干水份。
到了晚上,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才会将稻谷收拢,然后用木头做的专门的扬锹,看准风的方向,轻轻的扬起,沉甸甸的稻谷就会落在地上,而那些稻谷里的杂质和干瘪的稻壳,就会被风吹走。
余下干净的稻谷来。
这些稻谷又会被用箩筐和麻袋装起来,放在屋里面,免得留在晒谷场上,一夜就会浸润了露水。
第二天,这些没晒干的稻谷,会再度被搬到晒谷场上去晾晒,这个时候就轻松多了。
留下孩子们照看着,一人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上面绑着布条子,每个人分一个方位,守着稻谷,别让鸡鸭家禽来偷吃,叮嘱他们隔半个时辰就去踢一次稻谷。
大人们则又忙着将脱粒了的稻草,又一捆一捆的捆起来,然后整整齐齐的码成稻草垛。
这是骡子牛马冬天的草料,还能当柴火用。
这码稻草垛的事情,只有男人才有力气,稻草垛越高,越需要力气,下面的人用扬叉将稻草捆举到空中,站在稻草垛上的人要将稻草捆取下,两人要配合的好。
王家家里,以往这事,都是王永富和王永平配合,今年两个腿都受伤了。
还好有宋重锦和王老三。
王老三虽然惫懒了些,可这些日子,已经被张婆子骂得不敢偷懒了,当然此刻还是挑了个轻省点的,站在上面。
张婆子忍了又忍,才勉强当自己没看到。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个劲拿勺子往宋重锦碗里舀肉,生怕把宋重锦给闪着腰了,这男人,腰最重要了,可不能出岔子。
一边给宋重锦舀肉,一边还特关心的问:“重锦啊,今天累着了吧?没闪着腰吧?”
宋重锦一块肉夹到嘴边了,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婶子,我没事,不累!”
张婆子一愣,继续给宋重锦分好吃的:“没事,不累就好!多吃点肉补补,补补……”
这孩子年轻,估计闪着了也不好意思说,不行她明儿个得去老刘大夫那里问问去,看是不是给弄点药油回来。
虽然现在才是宋重锦的准丈母娘,可张婆子已经以丈母娘自居了,丈母娘也是娘,自己的女婿,看在闺女的份上,也得多疼疼。
自己多疼疼女婿,女婿将来就多疼疼自己闺女,这笔买卖划算!
王永珠差点没憋出内伤来,看宋重锦这一贯面无表情,泰山崩于面前都能不动声色的人,愣是被张婆子逼得破功了。
宋重锦哪里看不出来王永珠在嘲笑他,垂下眼睛。
等晚饭吃完,宋重锦就趁着大家都忙活,溜进了王永珠的屋子。
王永珠一愣:“你进我屋里来干啥?还不快出去,小心我爹看到了抽你!”
宋重锦脸上面无表情,声音里却带了一丝委屈:“永珠,我没闪着腰,不信你摸”
王永珠……
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宋重锦!
“我信!你没闪着!你腰好着呢!”王永珠见宋重锦大有你不相信,就要上手抓她的手去摸的架势,真有点hold不住了,忙表态自己绝对相信他。
宋重锦遗憾的收回手,“永珠,我的衣裳做好了没有?”他这几日可看到了,永珠每天忙完家务活就在做衣裳。
丈母娘已经说了,这衣裳就是给他做的。
一想到能穿上永珠给亲手做的衣服,宋重锦就期待万分。
上次换洗下来的衣裳,后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炕上,他一穿上身,感觉就一样了。
原来自己随便缝了两针凑合的衣裳,如今破的地方已经被妥帖的修补好了,乍一看,看不出来修补过的痕迹。
除了永珠还有谁?
宋重锦摸着那些被重新修补过的痕迹,心里说不出的感觉。
他从懂事起,似乎就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依靠自己。
亲娘每天都喊不舒服,躺在床上,还要吃药,哪里有心思和力气管他?
他要养活娘和自己,最开始那些年,真是一个铜板恨不得当成两个花。
别的人衣服破了,都有娘亲或者姐妹什么的缝补,他却没有,娘多拿一会针线就说脑壳疼。
至于宋家那些人,除了嘲笑,什么都不会给他。
再后来大些,那些所谓喜欢他的大姑娘们倒是一个个想着给他补衣服,他却敬而远之。
如今,有永珠了,她是自己喜欢的姑娘,以后是自己的媳妇,将来,还是自己孩子的娘,她会给自己裁衣服给自己做饭,给自己生儿育女……
想到这里,宋重锦的神色柔和下去,眼中充满了向往。
第三百九十七章 订婚
王永珠如今倒是知道,宋重锦也有轻微的洁癖,总是让他穿自家四哥的衣裳,他也难受。
加上这几日,晒稻谷,码稻草垛都用不上她,她也就有时间了,已经给做出来了一套。
看宋重锦那个样子,从衣柜里拿出衣裳来,往宋重锦的怀里一塞:“先穿着吧,还有一套过几天才能做出来。”
宋重锦喜滋滋的就拿着衣裳往自己身上比划,一边还问:“那我的荷包呢?”
王永珠想起就后悔头疼,只得含糊道:“过几天再说……”
“那咱们订婚的时候能做好吗?”宋重锦这是铁了心要拿到荷包了。
他可是听说了,这荷包只有自己的媳妇才能做,他是有媳妇的人了,怎么能没有荷包?
王永珠眼看拖不下去了,只能点头:“行行行,好好好,总可以了吧?”
宋重锦目的达成,抱着新衣裳出去了。
王老柱在上房里看到了,忍不住摇摇头:“老婆子,明儿个你就去找那村口的瞎子算算,要个最近的好日子,尽快给他们把婚事定了。”
再不定,保不准还要出什么事呢?
张婆子连连点头,这可是大事。
今年秋收,老天爷给饭吃,一直都是大晴天。
没几天,王家的谷子就都晒好,颗粒归仓了。
留下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粮食,又挑出来最好的种子,剩下的,就是税赋和要卖出去换银子的了。
往年,王家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来自这里。
今年,有了王永珠那五亩地的收入,王家的谷仓里,堆得慢慢的,一打开,金灿灿的稻谷,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王老柱倒是想起一件事来:“闺女啊,那五亩地的租子是多少?咱们是交粮食给吴家,还是直接折算银子?”
王永珠……
完蛋,完全忘记这回事了。
旁边的宋重锦接口道:“老叔,吴家一般租出去的地都是折算成银子,他们家的地都是四六分,折算四成的银子给吴家就行了,大家都省事。”
如今在世道,租人家的地,租子要么就是五五分,要么更狠毒还有七三分的,吴家只要四六分,已经很厚道了。
王老柱点点头:“果然是吴大善人。”
王永珠默然,这要是让王老柱知道,那可不是吴大善人的地,而是自己的,估计就不会喊吴大善人,而要喊孽女了。
王家的谷子虽然收好了,可别人家的还没有。
乡户人家,一般这个时候会窜工,就是你到我家帮忙,我到你家帮忙。
王家今年速度这么快,别人家都羡慕坏了。
尤其羡慕王家这马车,不少和王家关系还不错的,都来王家借车用。
也不白借,包一日三餐,一天给十个大钱。
这钱可是自动送上门来的,哪里有不赚的,张婆子立刻就答应了。
王永贵开始还抢着要去,心里想着中间给别人家捎带一点,也能多赚个一文两文的,攒个私房钱啥的。
结果去了一天,第二天打死也不去了。
问他为啥,他十分郁闷,原来去人家家,一日三餐,不是窝头就咸菜,就是馍馍就咸菜。
好不容易有点肉腥,一人就够一筷子的,有啥用?还不如在家呢。
不说别的,这次回来,王永贵到目前为止,虽然总是被逼着下地干活,每天累得跟狗似的,可他还真没打算走。
一是手里还没捞到钱,二嘛,就是家里的生活太好了,每顿或多活少,都有点荤菜吃。
尤其是这准妹夫到自家后,没事跟妹子上山一趟,回来就能拎一只鸡,两只兔子啥的。
就为这个,他看宋重锦就越来越顺眼了。
忙忙碌碌差不多快大半个月,税赋交了,粮食卖了,仓库里有粮,手里有钱了。
七里墩的村民们才总算能歇口气了。
王家老早就开始准备了,找人算好了一个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又早就请了里正,还有王家的族长,还有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给宋重锦和王永珠当订婚证婚人。
王家大手笔的定下了大半只猪,十几条大草鱼,又有鸡和鸭,还跟村里卖豆腐的那家定了一大板豆腐。
村里人看了,都啧啧称奇,知道王家这是要大办。
宋重锦更是天天早出晚归,在山里寻摸,每次下山都没空手,打些猎物,小的山鸡和兔子就留在家里,到时候宴席上用。
大一点的,就拿到镇上去卖。
王永珠这几日,啥都不许干,在家里给自己和宋重锦做新衣裳。
这布料,还是得知了消息的吴掌柜给派人送来的,还说了,订婚那天,一定会亲自来吃酒的。
吴大善人还有吴中宝,镖局的陆管事,关一飞都接到了喜帖,都答应到时候亲自来道贺。
宋重锦的衣裳是稳重的青色,而王永珠身上的衣裳,则是上次那位宫里的总管带走的绛红色的布料。
她本来想挑别的颜色的,吴掌柜让人给她送来这个颜色,还交代了,说宫里娘娘已经试穿过了,十分喜欢。
吩咐下来,这个颜色要多进贡些到宫里,如今京城已经有以穿绛红色为荣了。
所以也就没了忌讳。
王永珠天天埋头做衣裳,外面张婆子忙的脚不沾地。
吴掌柜不仅送来了衣料,还将他们酒楼的厨子给借了一位过来,那天做主厨。
打下手的自然就是江氏和族里其他家的媳妇。
到了订婚那日,王家还特特的买了一挂鞭炮来放,顿时气氛就热闹起来。
屋檐下挂着两个红色的灯笼,院子里席面都摆不下了,在院子外面,顺着墙摆了一溜。
酒楼的厨子拿出来看家的本领,什么四喜丸子,什么扣肉,还有红烧兔肉,白切鸡,还加上一道鱼块,再加上一道野鸡汤,豆腐,再配上两三样青菜,整整十个菜,就有六荤,实乃是七里墩这几十年来都难得一见的喜宴了。
这是院子里,家里实在亲戚才有的席面。
摆在院子外面的流水席,也是有一道肉,一个炸豆腐肉丸子,一个鸡汤,加上一个炒鸡蛋,配上四个青菜,这就比平常人家儿子成亲都还体面了。
好多村民也就送上一两个鸡蛋,或者拿上一两文钱来,就带着孩子来,吃得满嘴流油而去。
第三百九十八章 金簪
这阵势,吃过的人都竖起大拇指,说老王家气派,有排场。
院子里主桌上,自然是里正,族长,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有王老柱、王永富和族里几个同辈的相陪。
吴掌柜,吴大善人,吴中宝,还有陆管事和关一飞坐在旁边一桌上,由王永平和王永贵陪着。
王永贵平日里油嘴滑舌,可这个时候,那真是有了用武之地,有他一张嘴,这桌上那气氛一直不错。
订婚也是要有聘礼的,还要有婚书。
聘礼宋重锦早就准备好了,依照乡户人家的礼节,只增添了一二。
其中最珍贵的,是用一个匣子装着的一只金簪,簪子用金丝扭做成一朵攒瓣梅花,梅花中间,镶嵌了一颗小拇指头大的粉色的珍珠,盈盈生光。
吴掌柜等人见过世面,看到这珍珠,眼睛都一缩。
这珍珠本就难得,尤其是这么大的,浑圆的,珠光莹润,更是少见。
在省城京都算上品了,却出现在了七里墩。
大家心照不宣的交换一个眼色,又都笑眯眯的夸起今日的男女主角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起来。
不说吴掌柜他们见过世面的看到了都惊讶,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就连老婆子们,看着这簪子,一个个羡慕妒忌的眼睛都红了。
这么漂亮的簪子,还是金子做的,得值多少钱啊?
也不知道是这宋重锦为了讨好这未来岳父家,打肿脸充胖子呢?
还是王家为了自己的脸面自己掏的钱?
林氏和江氏看得眼睛都不眨,张婆子更是手在衣服上擦了好几次,才敢伸手去接这个匣子,生怕不小心给摔了。
张婆子自然知道,这簪子是宋重锦自己挣钱给自己闺女买的,可没花王家一文钱。
因此就越发的满意了。
闺女好眼力,这女婿找得好,是个疼媳妇的人。
婚书自然是有里正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起写的,还都签上了名字,这也算是七里墩独一份了。
若是说之前,里正还有几分不太情愿,不过是情面上却不过,此刻看到那根簪子,再看来道贺的吴掌柜他们,哪里还有半分不情愿,一直都笑眯眯的,态度好得不行。
尤其是今儿个,宋重锦穿着王永珠给他新做的青色的长袍,这几日,因为得偿所愿,眉宇间以往的那股子郁气消散了不少。
嘴角微微翘起,眉眼带着喜色,更是显得俊朗无敌。
王永珠坐在屋里,把玩着宋重锦送的这根簪子,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来。
金花和竹叶还有王家族内的几个族妹,在屋里陪着王永珠,都羡慕的看着那根簪子,还有王永珠今儿个的衣裳。
绛红色的衣裳,显得王永珠皮肤白皙,气色极好,头上戴着当初宫里娘娘赏赐的簪子,上面红宝石闪着耀眼的光芒。
乡下姑娘,能见到几朵头花,能买上两根银簪子就不错了,哪里见过这样金子镶嵌珍珠宝石的。
一个个都只敢远远的看着,连摸都不敢摸。
只在心里羡慕王永珠如此受宠,家里四个哥哥,还怕她受委屈了,要在家里招上门女婿。
偏偏还招了这么好看的一个上门女婿,怎么就怎么好命?
王永珠自然将那些女孩子们心里眼里的嫉妒看在了眼里,只能无奈了。
她本来觉得不就订婚么,请人吃个饭,写个婚书拉到。
可偏偏不管是王老柱张婆子也好,还是宋重锦也好,都要大办。
王老柱是想借着这个喜事,一洗当年被退亲的晦气。
张婆子这是心疼闺女,上次订婚的时候,聘礼是从王家抬出去到宋家,宋重锦还不在家,订的什么婚?
如今这次,怎么着,也得风风光光,扬眉吐气,把全村的姑娘都得压下去才行。
宋重锦心中歉疚,自然想将自己能负担的最好的给永珠。
三人一拍即合,压根就没王永珠什么事了。
看着外面的热闹,王永珠想着,这一次后,不知道又要拉多少仇恨了。
※※※
王家闺女和宋重锦订婚的事情,早就在村里传开了。
和王家关系好的,差不多的,都接到了邀请。
如今农村闲暇时候,本就没啥事,农村婆子们好不容易有个事情嗑牙,个个都对这订婚十分感兴趣。
宋春花即使是躺在屋里,那外面偏偏站着两个婆娘,说话的声音还特别大,一听就是故意说给宋春花听到。
“唉,你听说没,王家这次可是下血本了,光猪就买了大半扇,还买了十来条大草鱼,还定了一板豆腐,听说连掌厨的都是从镇上酒楼请来的厨子……”
“我当然听说了,一早上,王家那头就放鞭炮了,好几百响呢!”
“张春桃这婆娘,这次是为了她那闺女,什么都舍得啊!”
“那可不是,谁像有些人,虎毒还不食子呢,偏偏有人能卖自己的亲儿子!”
……
宋春花一阵恍惚,重锦那孩子真的要跟王家丫头订婚了?
她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躺在床上,一点力气都没有。
自从卖了宋重锦之后,宋家得了银子去还了赌债,手里还余了一些银子,那几天,她家里的粮食都被宋家吃完了,没奈何,想着当初侄子和哥哥们说的,只要有他们一碗饭,肯定就自己这个当老姑的一碗。
她到宋家,说家里的粮食吃光了,那嫂子的脸色就难看起来。
好歹爹娘还是疼自己的,让自己就在宋家给田里干活的人做饭,也有口饭吃。
她做好送到地头,大家都一抢而空,她能留得一个馍馍就不错了。
宋春花也不挑,想着娘家日子不容易,比不得以前,能吃饱就不错了。
然后白天在宋家做饭,晚上那侄子侄女就说不放心她,陪她回家住,然后今儿说家里缺棉被,明儿说喜欢老姑那袄子,后天又说看上了啥。
三天五天的,她屋子里值钱的东西,就被侄子侄女给搬空了。
可等到秋收后,宋家的粮食一卖,爹娘塞给她十斤谷子,就让她回家了,说没有出嫁的闺女,天天赖在娘家吃饭的道理。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她点谷子,回家先吃着。
第三百九十九章 活不下去了
她说扛不动,想让侄子侄女帮忙,平日里跑得飞快的侄子侄女,一个个都好像突然换了张脸,不是说有事就是不耐烦。
嫂子还骂她,装什么大家小姐,都是农村丫头,十斤谷子都扛不动?干脆连饭都不要吃了,这样的废物活着干啥?
宋春花没奈何,扛着十斤谷子回家,都不知道怎么做,厚着脸皮求了邻居,换了五斤糙米。
发现家里柴火也不够了,以前家里的柴火从来就没有缺的时候,永远都是满满的码在那里的。
宋春花回去求哥哥和几个侄子,给砍点柴火,被嫂子骂出了门。
说她一个出嫁的小姑子,天天回娘家,要这个要那个,说她不要脸,说她不就帮着还了点赌债吗?咋就事那么多,前天要米,今天要柴火,后天是不是要娘家人的命啊?
要宋春花要点脸,能忍就忍,能省就省着,哥哥和侄子还有自己的家要顾呢,哪里管得上一个出嫁的老姑?
别有事没事的回娘家讨人嫌。
宋春花本就不会骂人,被嫂子骂得脸色涨紫,捂着脸哭着回了家。
没力气捡柴火,就每天煮一顿粥,一天到晚凑合。
本来以前还没事就头疼脑热,下不了床,这么一天一顿粥的熬着,居然没犯病。
外面就有些不好的话,说她装病,说她真是比后娘还狠!装病让亲儿子那么小打猎养家,如今亲儿子卖了,这不吃药,一天三顿稀饭身子倒好了。
宋春花满心觉得自己冤枉,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前两天,不是那糙米就煮粥吃也吃完了,她实在没法子了,只能去宋家要,想着要回点银子,自己买点米什么的,也好啊?
回去,口一开,就被亲爹给了一记耳光,骂她没良心,不孝顺,白眼狼。
给家里的银子还要要回去?不知道都还了赌债了吗?这是要逼爹娘去死?还是逼哥哥去死?
宋春花哭自己活不下去了,宋老母就骂她是个蠢货,自己活不下去了,找亲儿子去啊,又不是没儿子。
宋春花说已经写了断绝书了,没脸去找。
就被送老母一顿掐,一边掐一边骂,说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就算卖了,也是亲娘,他宋重锦要是敢不养,就去衙门喊冤去。
还说上次给她十斤谷子就已经仁至义尽了,哪里有出嫁的姑娘还要老爹娘和哥哥嫂子们养的?简直是笑话。
让宋春花滚,要么回家等死,要么就去找宋重锦去。
宋春花灰溜溜带着一身的伤痕回家,躺在床上哭了一天一夜。
她才知道,自己以为能依靠的娘家,到了关键时刻一点也靠不住。
可惜如今已经迟了,她没脸去找宋重锦。
可此刻听到外面的鞭炮声,还有那几个婆子的描述的场景,她的心思又忍不住动了。
宋春花咬咬牙,也不知道从哪里又来了一股力气,从床上爬起来,就往王家走。
院子外几个婆娘看到了,知道她要去王家,都跟在后面去看热闹。
宋春花远远的就听到了王家的热闹,闻到了那饭菜酒香。
再看连院子外都摆着宴席,那肉香一个劲往鼻子里钻。
宋春花又饿又急,脚步匆匆就往王家院子里钻。
她老远走来就被人看到了,有那帮忙的就要拦着,这人家大喜的事情,宋春花来,除了闹事还能有啥?
就劝她回去,宋春花哪里肯,肚子饿得厉害,咕咕叫得帮忙的人都听到了。
把她拉到一边,给她端来饭菜给她吃,看着她吃,就劝:“春花妹子,不是嫂子说你,今儿你真不该来!你吃了饭就早点回去吧!不然你进去,像什么样子?今儿个来了不少体面的客,你要是去了,这跌了王家的面子,重锦的日子也不好过不是?不管怎么说,你生养了他一场,他都替你卖身了,连这点子的面子你都不给他留也说不过去啊?是吧?
宋春花只听到说今儿来了不少体面的客,心中一动。
大口的扒拉完饭菜,真香啊,宋春花已经好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了。
两碗饭下肚,她才觉得肚子饱了。
一抹嘴:“嫂子,我好歹是他亲娘,我也不是来闹事的,用嫂子的话,毕竟我生养了他一场,如今他订婚,我这个亲娘来看看都不行?”
那帮忙的婆娘也恼了:“春花妹子,别太过分了啊!你亲子断绝书都签了,银子也收了,咋滴,现在想不认账啊?你今儿来,看在你生养一场的份上,给你两碗饭吃,就不错了!吃完走人,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你好我好大家好,非要大喜的日子给找不痛快是吧?”
宋春花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如今活不下去了,宋家没了指望,她不想死!她要活!那就只有找宋重锦,她可以给宋重锦赔不是,说自己错了,对不起他,让儿子原谅自己。
自己也不要求别的,就只要跟以前一样就行,保管她再也不说什么了。
因为吃饱了饭,浑身有了力气,宋春花瞅个空子,就钻到院子里去了。
刚好此时,宋重锦和王永珠正出来给里正那一桌,和吴掌柜那一桌谢酒。
宋春花看着王永珠身上的那一身绛红衣裳,再看看她头上两根金光闪闪的簪子,她当年跟着贵人的时候,也曾见过一些世面,知道这簪子珍贵。
再看儿子,一段时日没见,穿着体面的长袍,神色间充满了淡淡的喜悦,让她几乎认不出来了。
院子里的人大部分都认识宋春花,一见她冲进来,顿时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吴掌柜那一桌子虽然不认识,可看气氛有异,也都放下酒杯,看了过来。
张婆子在灶屋忙活呢,忽然金罐跑进来,嘴里喊着:“奶,不好了,姑爹那狠心的亲娘来了!”
顿时眉心一跳,宋春花那个贱人,居然敢在今天来?要是搅和了自家闺女的好事,自己非得要了那贱人的命不可!
抄起一把菜刀,就冲了出来。
才出灶屋,就看到宋重锦淡淡的看着宋春花,就跟看陌生人一样:“你怎么来了?”
第四百章 告你不孝!
宋春花眼泪刷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往宋重锦面前扑:“重锦啊,娘错了!娘不该卖你,不该签那劳什子的什么断绝书啊!娘后悔了!都是娘的错啊!重锦啊,你看在娘生养你一场的份上,你就原谅娘吧!”
宋重锦看到宋春花扑过来,拉着王永珠往后退了一步,等宋春花说完,才缓缓的开口:“您忘记了,前些日子,当着里正和两位族长的面,已经签了亲子断绝书了吗?您为了宋家,将我卖了一百两银子给王家,从此以后亲情断绝,再无干系了?”
宋春花哭声一顿,不过马上又哭起来:“重锦啊,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你亲娘饿死吗?你就真的这么狠心?我当时卖你是不得已啊,我也没法子啊?可如今娘已经知道错了,你难道就不能原谅娘?再说了,娘生养你一场,难道就只值一百两银子?”
宋重锦眼中有寒芒掠过,声音却很平稳:“对不起,如今我已经是王家的人了,身上所有之物,所挣的每一文钱都归王家!您在卖我之前,不是已经很清楚,上门女婿是怎么回事么?断绝书上也写得清清楚楚了……”
“我不管!你是我生的!我的儿子!如今你穿着长袍,吃着酒肉,还给王家丫头买这么好看的金簪子戴!都是因为我,不是我将你卖到王家,你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吗?如今你亲娘都快饿死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你居然要见死不救?”
“你不就贪图王家的好日子,要抛下你的亲娘吗?我要去衙门告你去!告你不孝!告你不奉养亲娘……”
宋春花声嘶力竭的喊道。
“啪”一记耳光将宋春花直接甩到了地上。
张婆子一脚踩在了宋春花的腿上,手里还举着菜刀:“宋春花你个贱人,今天我老王家大好的喜事,你非要来闹是吧?”
“要去衙门告?去啊?老娘送你去!谁不去,谁就是王八犊子!老娘还要告你呢!咋滴,收了我王家一百两银子,如今想赖帐是吧?”
“我呸!后悔可以啊,拿银子来,老娘都不收你利息,一百两银子拿来,老娘立刻就松口,让重锦奉养你!你拿得出来吗?拿不出来,你跑来喊什么喊?”
说着,手里的菜刀背拍拍宋春花的脸,低声威胁道:“宋春花,老娘警告你,要是老实点识趣点给老娘滚出去,今儿个这事,老娘就算了!你要再想出什么妖蛾子,搅和我闺女的好事,老娘今儿个拼了这条命,先取了你的狗命再说!免得留你这个祸害,以后再祸害我闺女女婿!”
这话声音压得很低,除了宋春花,估计也就宋重锦和王永珠听到了。
宋春花脸色一白,扭头就看向宋重锦:“重锦你听到没有,王家人都不是好的!这婆子,她要杀了你亲娘啊”
宋重锦无动于衷,附和着张婆子的话:“岳母大人说得极是,只是小婿却不是不守信之人,既然已经卖于永珠为婿,那自然一心一意,并无他想。”
张婆子听得心里舒坦,不愧是自家闺女看中的女婿,这说话多好听啊。
越发的对宋春花厌恶起来,收起菜刀,踢一脚呆住了的宋春花:“行了,听到没,就算你拿银子来,也买不回去了,你儿子以后就是我女婿了,我一定会拿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的!说起来,还得谢谢你啊!多谢你这个蠢婆娘,将这么好的儿子,为了你那吸血鬼娘家,卖给了我家!”
说到后面,忍不住洋洋自得起来,哎呀,这买卖划算啊,尤其是,自家一个大子都没掏啊!
旁边的人也都附和着笑起来,不管是真心实意的,还是觉得如今王家强旺要巴结一二的。
还有那快嘴的就道:“可不是,重锦这孩子,又懂事又知礼还孝顺,这就是没托生个好娘,才受了这么些苦。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到了嫂子家,那以后的日子就舒坦了,比跟着宋春花这种不着调的娘可好上百倍!”
“就是啊,老话说的好,歹竹出好笋,也不知道宋春花这婆娘上辈子积了多少德,才生了宋重锦这么好的孩子啊,可惜她还不惜福,生生的将这么好的福气给折腾没了!”
……
宋春花眼睛赤红,看向说这话的那个婆娘。
那婆娘被宋春花这么红通通的眼睛,像看杀父仇人一样的瞪着,先是吓得退了一步,觉得有些丢脸,马上又上前两步:“咋滴?你做得老娘说不得啊?就你这又窝囊又没脑子的样,能生出宋重锦这样的后生,难道不是祖上积德?谁要是有这样一个好儿子,会舍得卖给他人?你比那后娘还狠心呢”
“你胡说我怎么生不出宋重锦这样的儿子来?我儿子比宋重锦这野种强多了!要不是我儿子死了,轮到他当我儿子?他连我儿子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宋春花一把掐着那婆娘的脖子,嘶吼道。
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那婆娘目瞪口呆的被宋春花掐着脖子,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大家也都被宋春花这话给惊呆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才好。
还是王永珠看那婆娘被掐得眼珠子都翻白了,忙上前,手下一使劲,宋春花的手就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把那婆娘给抢了过来。
婆娘蹲在地上一边咳嗽呛气,眼泪鼻涕一起都出来了。
宋重锦听了这话后,脸上本来带着几分喜色的,一下子消散了,定定的看着宋春花。
好半天才开口:“你是说,你不是我亲娘?那我爹娘是谁?”
宋春花刚才手腕被王永珠一捏,生疼的,让她一下子清醒过来,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再看看院子里,大家都看着自己,知道那话大家都听到了,急急忙忙的摆手:“没有!重锦,你是我的儿子,我亲生的!我刚才那是气糊涂了!我胡说八道的,重锦……”
“放屁!老娘就说呢,谁家有重锦这样的好儿子,不得感谢老天爷啊!又孝顺又懂事,十来岁就进山打猎养活你这个病秧子娘,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挣的钱全花在你身上。”
第四百零一章 捡来的孩子
“就算是后娘,有这样一个儿子,那铁石心肠也化了。你倒好,挫磨着这么好的儿子,榨着儿子的血肉养你那吸血鬼的娘家,宋春花,你简直不是人!你不会是自己的儿子死了,偷了人家的儿子吧?去告官,看看有没有哪家儿子不见了的……”
张婆子想得深远,立刻就跳了出来。
“我没有……我没有偷人家的儿子!”宋春花急眼了,她一听要告官,心里也发虚啊,连忙摇头摆手。
“那是咋回事?你儿子是啥时候没得?重锦是怎么被你抱回家的?我可告诉你,重锦如今是咱们王家的女婿,你要是不说清楚,我们老王家可不是好惹的!”张婆子这是将宋重锦划到自家了,自家人自然要护着。
宋春花左看右看,求救的眼神,对上宋重锦。
宋重锦的神色说不出来的难看,看到宋春花看过来,别过眼去。
主桌上的里正脸上挂不住了,这宋春花是七里墩的人,闹出这样偷人家孩子的事情来,要是就在村里闹也就算了,可今儿个,这么多人,还都有头有脸的。
真是把七里墩的脸都丢干净了,要是今天不说个清楚,七里墩的名声可就坏了。
因此跟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低声商量了两句,就沉着脸:“宋春花,你快老实说,重锦是怎么被你抱回来的?你儿子是怎么死的?”
宋春花见里正满脸怒气,那胆都快要吓破了,哪里还敢隐瞒,忙忙的就交代了。
原来,当初宋春花怀着那贵人的孩子回来,在娘家待产,也不知道是她怀着对时候吃的太好了,还是运动的太少了。
生孩子就不是很顺利,不仅把宋春花折腾的去了半条命,她的儿子估计是在肚子里时间长了。
出生后,身体也不太好,总是病病歪歪的。
宋春花知道这儿子是她的护身符,当初那贵人,也是因为她怀了孩子,才高看她一眼,给了一大笔钱让她养胎生下来,还许诺,等孩子生下来后,就将她接到身边去,让她做姨娘。
贵人气派非凡,伺候贵人的那些日子,宋春花是看到了的,连身边伺候的人都一个个比自己主家还矜贵,那贵人的姨娘得是多么好的日子啊。
那些日子,因为伺候了贵人,她穿金戴银,每天什么都不用做,就有肥鸡大鸭子,还有什么燕窝之类的吃,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所以,这个儿子就是她的命根子,是她将来荣华富贵一生的保证。
要是这儿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知道,她的姨娘梦就要碎了。
所以,那些日子,她到处打听,有没有哪里有大夫。
银子不知道花出去多少,孩子的身子也没见什么起色,甚至有一位大夫说,这孩子身子太弱,要是精心养着的话,估计能多活几年,要是看护不精心,随时都有可能去了。
宋春花如遭雷击,这可是她下半辈子的指望,要真去了,她怎么办?
大夫不管用,她就到处求神拜佛,保佑自己儿子身体好起来。
后来,不知道怎么听说县城郊外山上,有一座小庙,虽然不大,可是香火极为旺盛,信徒们要是有所求,去庙里住上几天,求个符水什么的,回来都说灵验。
宋春花就动了心思,不然自己这儿子天天病病歪歪的,就算贵人来接,看到孩子被自己养成这样,要是怪罪自己可怎么办?
这么一想,宋春花就雇了马车,带着孩子,去了县城。
她本是为了治好孩子的病去的,一时心急,那几天孩子刚好也不太舒服,她想着快点赶路到庙里去,赶到庙里孩子就好了。
结果孩子哭了一路,到了山脚下,本来不哭的了,她刚松了口气,觉得这庙真灵验啊,还没上山,这孩子就不哭了。
埋头就想赶快爬上去,好快让儿子好起来。
爬到半山腰,就听到孩子的哭声,她以为是自己的儿子,结果打开背着的孩子包裹一看,儿子小脸青紫,身体都冷了。
宋春花当时就傻了,抱着儿子坐在半山腰哭得眼睛都肿了,一时心疼儿子,一时心疼自己,这遭了这么多罪,还没等到贵人,咋后半生的依靠就没了呢。
也不知道哭了多多久,还是有个好心人看不过去了,拍着她,要她节哀顺变,虽然其中一个孩子去了,可不是还有一个吗?
宋春花这才发现,脚边有个篮子,篮子里躺着一个健壮的孩子,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小脸睡得红扑扑的。
那一瞬间,宋春花想着,要是自己的儿子跟这个孩子一样健康,该多好啊。
有了这个念头,加上那上山的香客误会这个孩子是自己的,还说让她想开点,虽然去了一个,可这还有一个,好好抚养着,将来也能养老啊。
宋春花被点醒了,脑子里起了一个念头。
她擦干眼泪,求人帮忙把那个健康的孩子一起给抱到了小庙里,然后谎称自己生了两个孩子,这小的身体不好,本来是来求平安的,没想到就这么去了。
太小的孩子去了,一般连祖坟都不让进的,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埋了。
宋春花求着庙里的和尚,将儿子给埋了,又给点了长明灯,念了几卷转生经书。
让儿子好好的去投胎去了。
然后再看这捡来的孩子,身上的襁褓料子不好不坏,看不出来什么明显标记,也没有留下纸条啊,或者表记什么的。
一时倒也说不好这孩子是被人丢了,还是怎么了。
宋春花抱着这孩子在庙里呆了一段时间,见无人来找,就抱着这捡来的孩子回了七里墩。
本来这小孩子就一日三变,回来后,大家只看到说这孩子变白了长胖了,宋春花就说是庙里香火灵验,孩子的身体已经好了,也将大家都瞒过去了。
这个孩子就是宋重锦,刚开始的时候,宋春花对宋重锦也还不错,还想着用宋重锦圆自己的姨娘梦,真跟自己亲生的一样。
加上宋重锦健康,比起自己那病歪歪的儿子好带,宋春花还真是挺喜欢省心的。
第四百零二章 宋春花的盘算
等到宋重锦快一岁的时候,那贵人还没消息,宋春花着急啊,怕贵人把她母子给忘记了。
多方打听,贵人的消息她不知道,可当初主家的消息还能打听到一二的。
开始主家还托人带信来,让她耐心再等等,过些时日就来接她。
等啊等啊,等到宋重锦都会走路,开口说话了,还是没人来接。
再打听主家的消息,就已经没有音讯了。
宋春花知道这是指望不上了,宋家人也开始在她耳边唠叨,说她这下可好,贵人指望不上,还留下这么个拖油瓶。
碍着贵人的面,还不敢改嫁,不然没有这个孩子,以宋春花的样貌,改嫁还是很容易的。
天天在家听闲言碎语,摔锅打碗的,加上外面也有人笑话,宋家人以前还觉得攀附上来贵人,到处显摆。
如今贵人没影子,钱也快花光了,留下个孩子要吃要喝,还有个没嫁人就生孩子的姑娘在家,败坏名声。
宋家人对宋春花也就越发的不好起来。
宋春花也后悔啊,早知道贵人靠不住,那儿子死了就死了,她干嘛要捡回来一个野孩子当儿子啊?
不然这个时候,她手里还有点东西,轻松可以找个人家嫁出去。
而不是这样,为了个不知道谁家的野种,让自己这么不上不下的。
因为这个,宋春花再看宋重锦,就不是能让自己当姨娘的助力,而是害得自己不能嫁人的拖油瓶了。
那态度慢慢的就冷淡了下来。
宋家的人本就对宋春花都不耐烦了,开始还对宋重锦有些忌讳,后来看宋春花这个亲娘都不待见宋重锦。
小孩子就先试探着推攘宋重锦,宋重锦小,被推倒在地,哇哇大哭。
要是以往,宋春花肯定会护着,可如今就只当没听到没看到。
宋家人哪里还不明白,就越发的欺负作践起来。
尤其是小孩子,以前都说要让着宋重锦,什么好的都要给宋重锦,谁心里舒服啊。
如今这能欺负了,那真是,宋重锦那么小,身上一天到晚都是伤。
宋春花开始还有些心疼,后来发现,大家都去作践宋重锦的时候,就没人说她了,她也就听之任之了。
宋重锦这个孩子,天生就聪明,开始受伤了,还找宋春花告状,一次之后,发现宋春花压根没有帮他的意思,后来,不管受再严重的伤,他都没再找过宋春花。
天天被宋家的大人孩子骂,他都默默地忍耐了下来,后来被宋家赶出来,他也一个人承担了养家的重任。
她被赶出宋家后,一时怕人说闲话,二是伺候过贵人,见过大世面后,就看不起村里人了,一般也不出门,就闷在家里。
宋重锦话又不多,她唯一能说话解闷的只有娘家,开始回去,总是被骂。
等到宋重锦会打猎,能养家的时候,一次宋春花带着宋重锦打的猎物回娘家,发现娘家人的态度又变好了,变得跟以前她有贵人撑腰一样了。
宋春花才发现,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起码让她在娘家好过了。
看着家人巴结她的样子,她有找回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所以,她不仅是因为要孝顺爹娘,也是想让爹娘看看,她宋春花虽然没嫁人,虽然没攀附上贵人,可也是家里最有出息的。
宋春花沉迷于这种感觉,对宋重锦又好过一段时间,可后来看到侄子跟哥哥嫂子,开口要东西,耍赖的样子,再看自己跟宋重锦,冷冷淡淡的。
宋重锦不主动跟他说话,一天都能不说一个字,总是板着个脸,一句好话没有。
哪里像几个侄子侄女,嘴巴甜,会说话,哄得她开心。
她心里就想着,这不是自己亲生的,果然不贴心。
再加上宋重锦越发大了,那眼神,那样子,看一次,她心里就发虚一次。
她自己虽然算是村里好看的,贵人也是她觉得很好看的,可宋重锦这个孩子,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地方跟自己和贵人想象。
看一次,心里就堵一次。
加上这儿子,成天不着急,在家也不说话,远不如几个侄子侄女贴心陪伴,她的心就偏向了娘家侄子。
想着,这儿子不是亲生的,万一将来有一天要是亲生爹娘找上门来,这儿子就是别人家的了,不指望养老了。
可她又不能嫁人,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娘家侄子。
有了这个想法,她就越发的将家里的东西,往娘家搬,想着多贴补娘家,娘家日子好了,侄子将来好过了。
才好给她养老啊!
宋家人那是闻到血腥味都要围上来的人家,见宋春花偏向娘家,就天天奉承洗脑,到最后,宋春花越发觉得自己做的决定正确。
反正这个儿子跟自己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是别人家的,她也不心疼,要心疼,就心疼自己的侄子吧,好歹是同一血脉呢。
所以,为了侄子,宋重锦就是她挣钱养家的工具,为了娘家,卖了宋重锦也是划算的……
听到这里,不说别人什么感觉,王永珠就先受不了了。
看看宋重锦,站在那里,虽然面无表情,可人人都能看出来他不好受,孤零零的看起来可怜。
有那感情充沛的大姑娘,已经哭得手帕都湿透了好几条了。
就是心肠硬的男人们,想想过去宋重锦受的苦,都忍不住摇头叹息。
王永珠默默的站到宋重锦的身边,伸出手去,握住了宋重锦的手。
他的手冰凉,王永珠忍不住手一缩,就被宋重锦一把紧紧的握住了。
宋重锦的手很用力,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永珠心中叹了一口气,回握了一下。
那边张婆子一跳三尺高,“好你个宋春花,平日里看着一声不哈的,原来是个蔫儿坏啊!平时装得跟受气包一样,开口就哭,闭口就嚎,老娘就说你是个憨面刁,看着老实,心里一肚子的坏水啊!就算我家女婿不是你亲生的,他那么小你抱了来,那跟你亲生的有啥区别?”
“更别提我女婿多老实多孝顺的孩子啊?他是不爱说话,可你吃得穿的用的,吃药的钱,哪样不是重锦挣的?他十来岁,那么小就到山里打猎,拼死拼活的就为养活你,你心咋那么硬啊?你怎么看得下去啊?还把他用命换来的猎物和钱贴宋家那些不要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