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女有田有点闲TXT下载农女有田有点闲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女有田有点闲全文阅读

作者:饭团开花     农女有田有点闲txt下载     农女有田有点闲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油尽灯枯

    王永珠出得宫来,宋重锦已经在宫门口等候多时了。

    还是小路子将人送到了宫门口,跟着王永珠一起出宫的,还有一大堆皇后和皇帝的赏赐。

    旁边人多眼杂,又有卫国公府派人来接,打头的那个就是宋五。

    宋五先上前来给王永珠请了安,又让人将宫里的赏赐都搬上车,这边就请王永珠上马车。

    宋重锦则是给他准备了高头大马,看那架势,就知道有话要跟他说。

    王永珠也就淡定的上了马车,马车里准备热茶水,点心也都是温热的,还有一个小薰笼,暖烘烘的。

    王永珠一直都知道宋五是个极为细心的人,只是不知道他居然能妥帖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之前宋五就算对他们夫妻有足够的尊重,看起来也恭敬有加,也不过是浮于表面。

    真正他忠心的,只有宋弘一个人。

    可这次这种不着痕迹,但是又妥帖的安排,就有些意思了。

    难道?

    王永珠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外头,宋五正跟宋重锦说话。

    先是问候了宋重锦一路的辛苦,才缓缓说到卫国公府如今的情况,只说宋弘知道宋重锦夫妇回来,很是高兴,所以才特地一早就让他带人来接。

    话里话外都是宋弘对宋重锦的看重,还有思念疼爱之情。

    这话说实话,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如同宋五这般说得感情充沛,听起来好像宋弘真是一个牵挂儿子的慈父一般。

    真正演绎了,只要说的人不尴尬,反正尴尬的就是别人。

    最起码跟在宋重锦身边的宋小午几兄弟,就十分尴尬,他们是知道国公爷跟世子爷之间的情况的。

    以前国公爷跟世子,看上去哪里像是父子?仇敌差不多!这几年距离远了,国公爷这边态度缓和了一些,世子爷也就一个面子情,看上去才好些了。

    就这也叫父子情深?

    不得不佩服宋五,果然能混成国公爷身边第一人,别的不说,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起码就是一等一的。

    不过宋重锦脸色是半点都没有动容,宋五这一番话,对他来说如同清风过耳,半点没入心。

    连敷衍都没有一句,能偶尔点个头,就已经很难得了。

    宋五早就知道宋重锦的性子,半点不意外,他说这番话也没指望宋重锦能听进去,不过是表明一个态度罢了。

    见宋重锦不接话茬,他也就换了话题,倒是说起京城如今的局势来。

    这些消息正是宋重锦需要知道的,倒是听认真了。

    一路到了国公府,中门大开,将人给迎接了进去。

    夫妻俩自然先到前头正院去拜见宋弘。

    多时不见,再见宋弘,即使是宋重锦一贯黑脸看不出情绪的人,都忍不住愣了一下。

    宋弘瘦得脱了相,往日高大威猛的身体,如今裹着厚厚的裘皮袍子,看着还空荡荡的。

    屋里烧着火墙,一进来热气扑面,王永珠和宋重锦身上的大衣裳就穿不住了,可宋弘这样还抱着一个暖炉,脚下还垫着一个薰笼。

    头发也已经白了一半,皱纹增加了很多,完全看不出往日的半点威风凛冽来。

    倒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年人了。

    一时,宋重锦和王永珠都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子,宋重锦才回过神来,和王永珠上前见礼:“见过父亲大人。”

    宋弘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然后才开口,还没说话,就先咳嗽了半日,勉强止住了才道:“行了,回来就好!”

    说话的声音也是有气无力的。

    犹豫了一下,王永珠还是开口问道:“国公爷的身体这是怎么了?”

    宋五一脸愁容:“去岁皇子谋逆,国公爷本来身体就有暗疾不能费神,可因为出了这事,国公爷一个月都没好好休息,受了凉,身子一下子就垮了。尤其是今年一入冬,那暗伤就已经压不住了——”

    王永珠听了这话,看了宋重锦一眼,开口道:“国公爷若是相信我,容我给国公爷把把脉。”

    宋弘看宋重锦没有反对,默默地伸出了一只胳膊放在了旁边的桌案上。

    这只胳膊,以前孔武有力,肌肉虬结,如今却瘦得只剩下皮包着骨头了。

    王永珠默默地上前,坐在了桌案边,宋五见机极快的递过一张干净的帕子,掩在了宋弘的手腕上。

    两根手指头搭在宋弘的手腕上好一会,王永珠收回了手,说不出是什么感受。

    宋弘的脉象不算太好,几乎是油尽灯枯了。

    以前身体强壮还能压制得住暗伤,如宋五所说,皇子谋逆一事,宋弘是皇帝的心腹,后续很多事情,皇帝不相信别人,只能交给他去做。

    皇帝信任,这是恩宠,就算是肝脑涂地都得去做。

    宋弘自然不能将这恩宠信任给推出去,别算只是暗伤,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替皇帝干活。

    偏巧又是冬天,宋弘在外奔波,殚精竭虑一个月,铁打的身子都受不了,何况是他这种隐患重重的身体?

    所以身体迅速的衰败下来,如今这个情况,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卫国公位高权重,有太医给他看诊,天下的珍贵药材任由他取用。

    换做普通的军士,恐怕早就死了。

    屋子里其他三个人都没说话,只看着王永珠的神色,就都明白了。

    宋弘比谁都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为他调养身体的,是杜仲景,太医院的院正。他勉力都只能保证让情况不在恶化下去,却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更何况其他人。

    倒是宋五,还抱着一点微薄的希望,忍不住开口:“世子夫人,国公爷的身体?”

    王永珠沉吟了片刻,说实话,宋弘这人,虽然小节有亏,可对于大楚来说,功勋卓越。

    他率兵打退了草原骑兵,护住了边关的百姓,也护住了大楚。

    看着他饱受病痛的模样,王永珠心里也有些叹息。

    想了想,她掏出一瓶药放在桌上:“这药能补气养血,吃上一丸,能让国公爷晚上睡得安稳些,只是一天只能服用一丸。”

    宋五还想说什么,被宋弘打断了,他拿过瓷瓶,点点头:“心意我领了。你们这一路辛苦,早点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改日再说。”

    宋重锦和王永珠立刻就起身告辞出去了。

    宋五将两人送出院子,进来看见宋弘握着瓷瓶出神,忍不住道:“国公爷为何拦着属下,让属下多求求世子夫人,说不得国公爷的身体还有法子……”

    宋弘一笑,从瓷瓶中倒出一枚药丸来吞下,才朗声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今日能有这一瓶药,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你也不用私下去求药,就算勉强能多活几日,也是痛苦。倒不如早点下去,倒也痛快!你们且放心,老大虽然面冷,心却不是那狠硬的。我已经将你们的退路都安排好了,等我去了,老大和老大媳妇也不是那会迁怒的,只安心过你们的日子就是了。”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好心办坏事

    宋五看着宋弘不容置疑的样子,还能说什么?只能将所有的叹息和打算都又咽了下去。

    那边,宋重锦和王永珠回到院子里,有宋五提前吩咐下去,自然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如今这国公府里,长眼睛的都知道,国公爷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其他几位少爷都已经提前被分出去了,将来这当家作主的就是世子爷了。

    一听说世子爷和世子夫人要回府了,谁不想去烧着个热灶?

    那真是上下一心,将世子院几乎翻新了一遍。一应当用度,摆设,都是从库里捡最好的搬出来陈设上。

    宋重锦他们因为一直没在京城居住,院子里只有几个粗使的婆子照顾着,如今听说夫妻俩都回来了,那伺候的下人,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往这院子里钻。

    按照规矩,宋重锦夫妇院子里,一等丫头就应该有八个,二等丫头十个,三等丫头和粗使的婆子二十个。

    还有宋重锦身边的小厮和随从,虽然不能进内院,可也十分吃香。

    家生子里,有闺女的,更是动了心思,要知道这世子爷和世子夫人成亲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孩子。

    这换做谁家里,只怕都容不下这样的儿媳妇。

    当然世子夫人是皇家钦封的定国夫人,不能休弃,可为了子嗣,纳上两个美妾传宗接代是很有必要的吧?

    几年没回京城,当初那一批有野心的丫头已经都嫁人了,如今这一批年轻貌美的,都胆大心空,野心勃勃的想着,若是能被世子爷收用,生个一儿半女的,后半辈子可就不愁了。

    就看府里,国公爷的那几个姨娘,不仅比寻常官宦人家的正房夫人日子还舒坦,娘家也跟着受用了不少好处。

    有个一儿半女的,分家了还被儿子接过去,只要不出门,也是个老封君老太太,被人奉承呢。

    因此,夫妻俩一进院子门,就看到一团团的花团锦簇,香风拂面而来。

    院子里两边,分列开两排美貌的丫鬟,一个个都眼含情,嘴含笑的迎上来,娇滴滴的拜见:“奴婢拜见世子爷,世子夫人!”

    王永珠这一眼看去,就没一个熟悉的面孔。

    再看这些丫鬟们,一个个眼珠子都快沾到宋重锦身上去了,这么冷的天,这些丫鬟们为了展现自己身材的曲线,一个个都穿着春装,腰勒得紧紧的,越发显得前凸后翘。

    顿时就明白了,似笑非笑的看了宋重锦一眼。

    宋重锦脚步一顿,脸一沉,扫视了一下院子,冷声道:“国公府已经穷到给下人做冬天衣裳的钱都没有了?”

    啥?满院子的丫头婆子都愣住了,没太明白过来。

    “一个个寒冬腊月的穿成这样,搔首弄姿的,知道的这是国公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青楼呢!都给本世子滚下去,一个个冻得鼻青脸肿,脸涂得跟猴屁股一样,这是要干什么?怎么着?这国公府如今没人管了?这些货色也往本世子院子里塞?”宋重锦毒舌起来,也是杀伤力惊人。

    顿时,一院子怀揣美好梦想的丫鬟们都花容失色,有些脸皮薄的,当场就捂着嘴哭出来。

    “这是谁家的规矩?快过年了,在主子院子里哭嚎?如今谁管家?给本世子滚过来!”宋重锦眼带厌恶,一点都没掩饰。

    这才有先前留下的粗使婆子小心翼翼地上前来禀告,因为宋重绣也出嫁了,加上宋弘将几个儿子都分了家。

    成年的就分出去了,愿意接自己姨娘过去养老的就接出去。

    不愿意接姨娘出去的,也就继续留在府里养老。

    其他几个姨娘,有成年儿子的,都被接出去享福去了。她们也看清了,宋弘的意思就是让她们跟着儿子。

    而且宋弘年纪大了,身体又有暗伤,这几年修身养性,连身边伺候的丫头都许配了人,更是久不到几个姨娘房里去了。

    再加上时间久了,高氏被软禁的消息外头人不知道,也没能瞒过她们去。

    当初争风吃醋,恨高氏恨得不行,如今看高氏这个下场,却有些兔死狐悲。

    连高氏这个明媒正娶的夫人都落得这个下场,何况她们这些姨娘?

    因此倒是收了那情爱的心思,只一心跟着自己的儿子,过几天舒坦日子。

    唯有孟姨娘是生了两个闺女,还有董姨娘因为唯一的儿子宋重钦还没成亲,所以还留在府里。

    宋重绣去岁也已经嫁人了,府里如今内院就是两个姨娘代为掌管着。

    今儿个这一出,也有她们的私心。

    不说别人,孟姨娘是知道的,将来她两个闺女肯定能依靠的唯有宋重锦这个兄长。思来想去,趁着他回来,得卖个好才是。

    想来想去,没个讨好的机会,只想着宋重锦如今还没个孩子,将心比心,肯定也是着急的,不然将来这偌大的家业交给谁去?

    因此就从家生子里挑了个容色格外出众的,想着她们到底出生低微,生个孩子,能养在王永珠名下,既能解王永珠之急,也能方便王永珠拿捏,翻不起浪来。

    本以为是做了一个大好事,没曾想,这世子爷和世子夫人才进院子没多久,就来人让她和董姨娘去见世子夫人。

    两人不敢耽搁,略微收拾了一下,就忙出来了,路上碰到了,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进了世子院子,才发现,满院子都跪得都是丫鬟,一个个穿得单薄,冻得浑身发抖不说。

    还有几个粗使的婆子,端着水,拿着抹布,粗鲁的给这些丫鬟洗脸。

    这抹布都是擦桌子的,本来就粗糙,婆子们手劲还大,这水也冰凉,被擦过脸的丫头,就跟被风雪摧残了的花朵一般,看上去十分凄惨。

    两个姨娘顿时慌了手脚,互相看了看,不敢往里面走了。

    孟姨娘是发现自己这好心只怕办了坏事,而董姨娘她是害怕啊,她在这次给世子院挑人的时候,也偷偷塞了两个自己的人,想着以后能透漏点消息出来的意思。

    没想到,这才世子和世子夫人一回来,就将这所有的人,一股脑全罚了。

    两人再不情愿,一步步蹭,也蹭到了花厅。

    王永珠已经换了一件家常的衣裳,捧着热茶等候多时了。

    将两人进来,也就略微点了点头,毕竟她如今可是定国夫人,一品诰命,而两个姨娘身上并没有诰命,还要先给王永珠见礼。

    王永珠受了礼,示意搬来两个小春凳请两个姨娘坐下了。

    两人战战兢兢的坐下来,还是孟姨娘鼓起了勇气问道:“世子夫人,敢问叫妾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动手

    王永珠看着两个姨娘谨小慎微的模样,恍惚间想起,似乎不久之前,她和宋重锦带着张婆子刚进入卫国公府的时候,这几个姨娘的态度可是踞傲不屑的。

    当时估计是将他们夫妻和张婆子当作从乡下来的打秋风的,估计她们没想过,有一天,要看着王永珠的脸色过活吧?

    突然间,王永珠就觉得没啥意思了,本来是想给两个姨娘立威,训斥几句的,见她们这样,也懒得多说了。

    直接就吩咐道:“一会子你们将府里的账册,对牌还有钥匙都交上来吧。”

    两个姨娘对看一眼,脸色一白,低头顺从的答应了。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世子夫人回来了,这后院自然是该她掌握才是,虽然她们心里百般不舍得,要知道掌着中馈,不仅府里上下恭敬,也能捞不少好处。

    两个姨娘,都是有私心的人,一个想给自己儿子多捞点老婆本,一个想给两个女儿多留点私房。

    宋重绣管家的时候,孟姨娘就从中捞了不少好处,宋重绣出嫁后,董姨娘和她一起管家,两人都颇有默契,荷包如今也丰厚的很。

    突然要将这权利交出去,心里都不是滋味。

    可胳膊怎么也拗不过大腿,再心不甘情不愿,也不敢拖延。

    白着脸回了自己的院子,就吩咐下头的人,将东西都整理出来,一面又吩咐人去打听,世子和世子夫人回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多久就打听到了原委,两人吓得腿发软,想起王永珠当年的彪悍,不得不庆幸,今日好歹还给她们留了脸面了。

    当下再没有任何心思了,那账册对牌留在手里就跟烫手的山芋一样,忙不迭地连午饭都没吃,就恭恭敬敬的给送来了。

    王永珠早就吩咐下去,让宋五又送了一批丫头婆子来,亲自挑选了几个顺眼的放在身边伺候。

    先前的那一院子的丫鬟都被退了回去,不仅如此,还申斥了一番,警告府里要是再动歪心思的,就不是退回去,而是直接被逐出府去。

    然后清查了一番账册,又将府里一些陈腐的规矩给大刀阔斧的改掉了。

    之前她懒得理,是因为她不用住在这国公府,如今看皇帝的意思,她和宋重锦这几年都不要想离开京城。

    住在这国公府里,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国公府的下人,都是世仆,经年的老人,就算是高氏管家的时候,也有倚老卖老的时候。

    更不用说几个姑娘和姨娘管家,虽然外面看着卫国公府行事大差不差的,可内里问题也是不少。

    如今王永珠这一动手,这些老仆就受不了了,先是在宋五面前挑唆,见宋五不为所动,又大着胆子告到了宋弘面前。

    宋弘是什么人?这些年不过是见没闹出大乱子来,所以懒得管而已。

    他又不傻,孰轻孰重心里清楚明白的很,就算跟宋重锦这个儿子关系不可能太亲近了,可也没必要往外头推不是?

    因此这些告状的老仆,被当场让人各打了二十大板,然后让人拖出去,警告了全府,如今这府里就是世子爷和世子夫人当家,谁若是敢怠慢世子爷和世子夫人的话,下场就跟这些人一样。

    那些人腿都被打折了,大冬天的拖出去,雪地上留下一道道的血印子,还不准人扫干净,留了三日警示府里的奴仆。

    一时之间,整个府里,人人自危,哪里还敢有别的心思?不过月余的功夫,整个国公府就焕然一新了。

    那些素日里仗着老资格,拈轻怕重,各种吃回扣的老仆,要么被贬到庄子里去了,要么就直接被发卖了。

    国公府这些年,家生子衍生了不知道多少人,府里如今的主子只有这么几个,哪里用得着这些人?

    不过王永珠也是有分寸的,宋弘身边的亲兵,还有当年跟着他一起上过战场的那些人,年纪大了,或者有伤病的,都好好安顿着,不仅给他们涨了月饷,待遇还提高了。

    这倒是让宋弘和身边的人都放下心来。

    那边宋重锦回来缴了差事,皇帝只给他派了一个闲职,每日里倒是空闲不少。

    恰好王永珠要的赏赐,京郊的一片山林的地契都给宋重锦他们送了来,任由他们挑选。

    宋重锦和王永珠抽空去了那山林,倒是选中了一片地。

    又请人来勘探了一番,果然发现了好几处温泉眼。

    自然就圈起来,打算建一个温泉的别院,这些日子,宋重锦就忙活着这些事情。

    看在皇帝眼里,自然是满意的。

    因着宋重锦身上还有西北道巡察御史的官职,让别人去接手,不说皇帝不放心,也不能服众。

    索性就让宋重锦还挂着这个名头,下头管事的除了几个皇帝的人手,又将历长楠给提了上来,如今他也是从六品的官职了。

    若是再用心当差办事,将来也前途可期了。

    历家也就是当初开国的时候,因为捐献了大半的家财,得了虚爵和一个六品的官职。

    这么多年来,也唯有历长楠是从开国到现在,除了历家当年的家主外,官职最高的人了。

    历家得知了这个消息,不是不后悔的。

    历家那边也托人,辗转带了话,大意是想让历长楠再回归历家,还许诺了无数好处。

    可如今的历长楠,已经不需要这些了,反倒是历家如今要巴结他了。

    历长楠隐忍这么多年,终于扬眉吐气。

    只是跟历家隔阂已深,自然没这么容易就芥蒂全消。

    历家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说出口,只得慢慢磨着,期待着水磨工夫,终究有一日,能让历长楠回心转意不提。

    只说王永珠理清了这国公府,才去接张婆子回家。

    张婆子当日到了京城,本是想回当初她们入京自己买的院子,可顾家得了消息,哪里会同意?

    顾长却亲自来接,张婆子却不过,也着实想念家人,也就顺势在顾家住了下来。

    顾家如今三房都分开了,顾子枚也嫁人了。

    倒是顾长卿的长子,顾子栾已经结束外放,带着妻小回到了京城。

    顾子栾的妻子华氏,生养了一双儿女,小女儿的如今才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冰雪可爱的时候。

    顾家老夫人和大夫人如今一心都在这小姑娘身上,除了偶尔操心顾子楷还成亲外,日子自然也是极为平顺的。

    听得张婆子回来,更是高兴不已。

    这华氏是长孙媳,当初就是千挑万选求娶而来的,自然别有一番气度。

    见到张婆子这个姑母,恭敬又亲热,事事都妥帖齐全,让张婆子都不得不喜欢这个大侄媳妇。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丧礼

    因此王永珠来接,张婆子就不太想去国公府。

    对她来说,如今去国公府里,上头还有一个国公老夫人钟氏,虽然是常年隐居后院,不问世事,再加上高氏也对外说告病,终年不出来见人。

    更有宋弘姨娘就剩下两个还在府里,其他姨娘都跟儿子出府住了,她一个外人搬进去,恐怕有些不妥。

    再有顾长卿的意思,虽然他不知道王永珠和宋重锦到草原一行的内情,可他了解皇帝。

    立了这大功回来,宋重锦又年轻,正该得重用的时候,偏偏召见他回京后,虽然还挂着巡察御史的名头,却不让他去西北道,只留下京城,又派了一样闲职,那意思明眼人就明白了。

    要么就是功劳太大,皇帝这边不好给赏赐,要么就是这里面有内情,有皇帝也忌惮或者不太痛快的地方。

    如今宋重锦倒是要韬光养晦,低调行事才对。

    就怕有些人,正盯着卫国公府,想法子给他们下绊子呢。

    张婆子搬到国公府去住,虽然不是大事,但是被人在背后说多了,对名声也有妨碍。

    张婆子将这话是听到心里了,她虽然不懂这官场朝中的大事,可她知道,顾长卿不会害她和闺女女婿。

    自然不能连累闺女和女婿,因此只执意不去国公府。

    王永珠也没法子,只能督促宋重锦加快温泉庄子的进度,等到建成后,索性带着张婆子住到温泉庄子里去,也没人说闲话了。

    只说顾家这边,顾子楷的密折到了皇帝手里,没多久,皇帝就专门指派了军队去接手了那金矿。

    据说那金矿产量很是不错,皇帝龙颜大悦,直接提拔顾子楷为西州府知府,一时间顾子楷一跃成了朝中新贵,皇帝看好的能臣。

    顾家也门庭若市,尤其是听闻顾子楷如今还没说亲,那些家中有正值妙龄闺女的人家,都蜂拥而至,推销自家闺女。

    顾家大夫人和华氏接各种拜帖和请柬接得手都软了,天天都有邀约,请她们去赴宴的。

    有了顾子楷在前头,盯着宋重锦和卫国公府的人倒是少了。

    过了新年后,温泉庄子那边差不多竣工的时候,国公府老夫人钟氏却不行了。

    这些年她一直窝在后院,不管府里的事情,只吃斋念佛,也就是宋重锦被认回府那一年还见见人。

    后来,除了宋弘,府里的不管是孙儿还是孙女,一并都不见了,真跟出家了一般。

    因此府里上下,除了老夫人院子里的人,平日里日常用度不怠慢外,对于这个老夫人,着实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此刻听得她病重,已经下不了床了,这才意识到,这府里居然还有这尊大佛。

    宋弘不顾自己身体,倒是朝夕在老夫人面前伺疾,延医请治,亲自尝汤药,一时都不离开身边。

    可他这身体,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不过两日,就先倒下了,情况危急,若不是杜仲景和王永珠合力救治,恐怕他倒是要比钟老夫人先走了。

    这个时候自然宋重锦和王永珠要顶上去了,一边要照顾宋弘的身体,一边还要盯着老夫人这边。

    虽然下头有无数的下人伺候,可如今不也讲究个孝字,父母长辈生病,自然要在身边亲自伺候才好。

    因此夫妻俩人也忙得脚不沾地,一日里都只能晚上才能见面说说话。

    不过很快宋弘的其他儿女们,得了消息也都回来探望。

    几个姑娘只每隔几日回来看看,或者送些药材之类的。

    倒是宋重钧他们每天起来都要往国公府来,晚上才能回去。

    又探听得宋弘和钟老夫人这身子恐怕都没多少时日了,就动了心思,想着在宋弘面前多刷点好感,等宋弘临去之前,不是还有私产么?说不得见他们孝心虔,那私产能多分他们一点呢。

    这分家出去后,虽然他们分得的家产都不菲。可他们过惯了那奢靡的日子,自己当家了才知道柴米油盐贵,才知道了那黄白之物的好处。

    所以都厚着脸皮,想多赖在国公府里些日子,再享受几日。

    宋弘虽然病了,可脑子还清楚的很,不等宋重锦开口,自己先拒绝了,只说早就分家了,若真有孝心,一心为朝廷为圣上好好办差,能顶门立户凭自己的能力让人看得起,别给他蒙羞,就是最好的孝敬了。

    至于其他的,每隔两三日来看看就是了,家里上有他们的兄长和嫂子,下有奴仆,不比他们强?

    宋弘虽然病了,可余威犹存,这些子女们,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虽然心中有想法,也只得答应了。

    王永珠这边,和杜仲景研究了许久,钟老夫人那边是人力无法挽回,医者只能治病,可人的寿数到了,任何药力都已经无用了。

    倒是宋弘这边,用了新做的药丸,倒是让宋弘继续吊着命,虽然还不能下床,可总不至于看着要去的样子。

    钟老夫人那边,也没熬过多久,不过半个月功夫,就闭眼去了。

    到底是国公夫人,卫国公府如今看着也是一直都得皇帝看中的,得知了消息,自然是一番多加抚慰,皇帝和皇后都亲派了人来吊唁。

    看到皇家这个态度,自然全京城的官员,都不会怠慢了。

    比起当年荣宜县君的丧礼,还要风光几分。

    因着钟老夫人的丧礼,被软禁多年的高氏也出来了,每日带着一干女眷在灵前哭灵。

    高氏多年没有出现在人前,这次出来,人消瘦得不行,哭灵都要人扶着。

    哭完就被下人搀扶着回去躺着了,那些和她交好的夫人,想上前寒暄两句都没机会。

    有那有心的就感觉出不对来,只是这到底是别家的家事,她们也不能插手,还只能闷在心里。

    倒是高氏,寻了个机会,见了王永珠一面,单刀直入的问:“宋弘是不是没多少时日了?”

    王永珠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高氏苦笑:“我就说他怎么肯放我出来,原来如此!”

    王永珠不解。

    高氏如今跟宋弘早就撕破了脸,也不肯再替他瞒着,只道:“多年夫妻,我是知道他的,他没多少日子了,自然也不会放过我!只怕他走之前,就会先送我下去。如今肯放我出来,不过是为了老夫人走得圆满罢了!”

    “你也不用多说,这日子我也过够了!这辈子跟他纠缠了一生,死也好,活也好,是他欠了我,还是觉得我欠了他,到了底下我们再算个清楚!”

    “今儿也就算咱们道过别了,你这孩子我是知道的,我走了后,伺候我的那些人,愿意出去的就让她们出去,愿意留下的,也求你给她们一个容身的地方!”

    说着高氏起身,给王永珠正经的行了个礼。

    王永珠侧身避开了高氏的礼,点点头:“夫人放心!”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结局

    果然如同高氏所说,钟老夫人的丧礼还没过五七,宋弘的身体衰败的势头就止不住了。

    他早有所预料,折子是提前就写好的,这个时候让宋重锦给递了上去,将卫国公正式传给了宋重锦。

    皇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年纪越大,身边当年的老人慢慢的也就少了,举目在朝堂上看去,熟悉的老面孔已经所剩无几了。

    就是皇帝也颇有感触,据说当晚皇帝独自在寝宫,灯亮到了三更,第二天,折子就批复了下来,自然是准了。

    这么一来,宋重锦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卫国公了。

    其他的宋弘早就安排好了,在他死前回光返照之际,让人将高氏接到了他的面前。

    他收拾得整整齐齐,端坐在桌前,面前放着两杯酒水,见高氏进来后,也没多说,只示意高氏坐下,然后先举杯示意。

    高氏早就有准备,也是难得打扮了,见了宋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露出一个说不出意味的笑容来,干脆的也拿起剩下的那杯酒,一饮而尽,只留下了一句话:“我在下面等你!”

    然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当天晚上,先后就从宋弘和高氏的院子里,传来两人都去了的消息。

    本来满府的白布白灯笼就还没取下来,如今又用上了。

    宋弘生前得皇帝看中,死后哀荣,不仅得皇帝封了谥号:忠武,还允许他陪葬皇陵。

    这已经是武将能得到的最高褒奖了。

    死后的丧礼,有皇帝身边的苏大总管和皇后身边的怀大总管亲自来吊唁,这份殊荣,也是本朝首例了。

    因着宋弘要陪葬皇陵,最后只得在宋家的陵园里建了一个衣冠冢,而高氏则怀里揣着她未出世的那个孩子的往生牌,随葬在侧。

    王永珠不知道高氏是否满意,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这个安排已经最合适了,起码高氏和她未出世的孩子还能享受后人祭祀烟火,不至于孤苦伶仃了。

    宋重锦因着守孝,上折子丁忧三年,皇帝也爽快的批准了。

    再是轰轰烈烈,等丧礼过后,卫国公府就闭门谢客了。

    倒是有人感慨,这卫国公府只怕后继无人了,宋重锦和王永珠至今还膝下无子,又要守孝三年,将来只怕便宜了那些分家的兄弟了。

    就连宋重钧他们也动了心思,琢磨着自己出孝后快生个儿子,到时候过继给宋重锦,这国公位不就回来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皇后那边就赏赐下来了,原来王永珠已经有了身孕,都足三个月了。

    算日子,是在钟老夫人去世之前。

    这下那些明着惋惜,实际幸灾乐祸的人,也被堵住了嘴。

    等出了百日后,宋重锦带着王永珠就出了京城,直接到温泉庄子去守孝去了。

    几个月后,王永珠就在温泉庄子产下一个大胖小子。

    据说不仅皇后赏赐了几车的东西,皇帝还给赐名了,要知道只有皇子才有幸得皇帝赐名。

    哪有大臣王公家的孩子,能让皇帝赐名的?这等殊荣,让人侧目不已。

    也让大家知道,这卫国公宋弘虽然去了,宋重锦也还简在帝心,不容人小觑的。

    京城官员倒是想上门道贺,只是宋重锦他们一家子三年内,除了将张婆子接到温泉庄子,和顾家有书信往来外,几乎是不出温泉庄子,就算有人上门求见,也只借说守孝,从不见客。

    宋重锦和王永珠的儿子,被赐名宋见深。

    王永珠听到这个名字,要不是还没出月子,恨不得连夜去皇宫,将皇帝给暴捶一顿,抢了他们夫妻给孩子的命名权不说,还取这么个鬼名字。

    要知道,历史上取同名的那个朱家的皇帝,别的也就罢了,最出名的就是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岁的女人,纵容这个女人在后宫残害自己的子女。

    要不是知道皇帝不是穿越的,她都要怀疑皇帝是故意恶心人的了。

    可如今皇权之下,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孝期一满,草原那边传来消息,巴雅尔已经坐稳了草原王之位,寻了个乌孙国的小错,然后大做文章,挑衅得乌孙那边失了理智,然后下令攻打。

    这边大楚为此已经准备了三年,两国联手,很快就将乌孙和若羌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最后两国坐下来分赃,不,分地盘!大部分的城池都归了大楚,草原意思意思的,将挨着草原的一个城纳入了囊中,算是履行了诺言。

    听说,这场战争,草原那边伤亡不少,其中大部分是当初齐乐留下的那只精锐。

    至此,齐乐在草原最后的一点印记也被抹去了。

    宋重锦出孝后,就被封为卫国公,又被委任负责这场战争的后勤粮草。

    等到战争胜利后,论功行赏,自然也是头等。

    被打下来的乌孙和若羌被大楚合并设立了安西州,着宋重锦任安西巡抚,统领安西州一应事务。

    这既是肥差,也是烫手的山芋。

    安西州初设,百废待兴。更不用说那本是他国之地,虽然如今还有大楚的驻军,可真想将那些当地百姓收复,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更不用说,乌孙人本就彪悍,若是还有那不臣之心的人潜伏,大楚官员在那边的人身安全时刻都受到威胁。

    干得好,那是荣华富贵一辈子,干得不好,小命就丢在那里了。

    皇帝委派宋重锦去,满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气,反正若是宋重锦干得好,等安西州彻底平定了,他们再去摘桃子也来得及。

    宋重锦未必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和满朝文武的心思。

    只是他在京城只觉得拘束无趣,远不如当初在赤城县痛快。

    如今去安西州,对别人来说是苦差事,对他来说,却是求之不得。

    驻扎在大楚的驻军本是宋弘当年的手下,顾子楷所辖州府和安西州也挨着,又有历长楠这个西北道巡察的真正主事人。

    他并不太担心。

    更不用说,他要去安西州上任,宋弘当初留下的那些人,除了真的老弱病残,不能长途跋涉的,都纷纷请命,要求跟着一起去安西。

    包括宋五一干亲兵,还有最后剩下来的几个暗卫。

    宋重锦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宋弘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千金都难聘请到的个中好手,更不用说,他们比花钱请来的更忠心。

    这几年来,宋重锦已经慢慢学着和过去的自己释怀,对于宋弘这个父亲,那些恨和怨也被时间慢慢冲淡。

    自然也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宋弘留下的这些人手。

    高氏留下的那些人,有求去的,也有要跟着他们一起的。

    王永珠挑选了合适的人选,又安排了人手在京城守着这偌大的府邸,还有庄子和生意。

    高氏留下的那些生意都被王永珠给兑了出去,只留下铺面留着收租。

    毕竟她们这一去,也不知道多少年,就算有顾家帮忙看着,可京城风云突变,没有他们在京城,就怕出了事,损失银钱事小,被人牵连栽赃祸害事大。

    国公府的也是,只留下庄子和铺面,这些收益是固定的,真有损失也不碍事。

    虽然收入会少很多,可对于王永珠和宋重锦来说,他们并不缺银钱。

    国公府多年积攒的底子本就丰厚,就算分家了,给他们留下的那是大头中的大头。

    还有宋弘的私产,除了一小部分分给其他子女,大部分都留给了宋重锦。

    钟氏老夫人也是如此,她的嫁妆全部留给了宋重锦,别的孙子孙女一根线都没留下。

    这些东西合起来,就够一个家族几代富贵了。

    安顿好这一切,时隔三年后,宋重锦带着妻小和岳母张婆子,再度踏上了西行之路。

    这一去,天高云阔,前途未知,但是宋重锦和王永珠却十分的高兴。

    顾子楷这三年间,顾大夫人也给他寻了一门亲事,终于成亲了,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如今也有妻有子了。

    皇帝如今最疼爱的就是九皇子,在他之后,后宫再无皇子出生。虽然年岁不大,可皇帝已经将他当作下一任君主在培养了。

    满朝文武如今都知道,这九皇子只要不出意外,就是铁板钉钉的下一任君主了。

    只是九皇子如今年少,也威胁不到皇帝,等他长成,皇帝只怕也就寿数到了,因此大家都高兴,不用在皇帝和预备太子之间摇摆,能平平安安过度到下一任帝皇上位,简直是为臣之大幸。

    至于齐乐,晨星很久之后才给王永珠传了一份资料,上面记录了齐乐真正的身份,果然是当初的叛逃者之一。

    她在这个时空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离开这个时空,那座山谷里藏着一架飞船,就是她唯一的希望。至于飞船的来历,晨星给的资料上没说,王永珠也没有追问。

    几百年来,不知道多少人都因为她而死。

    如今她被带回了联邦,等待她的是联邦的审判。

    不说别的,起码这个时空再不会有人因为她,而失去生命了。

    王永珠早就猜测到了这一切,看到这些资料,也不过一声叹息。就算齐乐再得到惩罚和审判又如何,因为她而死的那些人,也不能再活过来了。

    对于联邦的那一切,王永珠都不想再过问,至于以后,还有漫漫的几十年,够她去想清楚了做决定。

    她收好资料,联系上晨星,在她死之前,不用再联系了,她的余生会真正的融入到这个时代,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正在王永珠感叹的时候,外头,宋见深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嘴里喊着娘,手里还举着一只风筝:“娘,娘,咱们去放纸鸢好不好?”

    后头,跟着越发精神的张婆子,她自从跟着到了这安西州后,这一块民风和大楚不同,女子更自在大胆些。

    他们住的安西州府,如今倒是挺安全的,百姓们大多不在意谁统治他们,而是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行。

    宋重锦刚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还不时有人跳出来搞个刺杀什么的,可随着时间过去,在宋重锦的手段和治理之下,安西州慢慢安定了下来。

    又有王永珠的策划,现在安西州成了另一个重要的连同西域和大楚的商业重镇,日渐繁盛起来。

    张婆子熟悉下来后,看着比在京城快活多了,又因为闺女和女婿有了孩子,她是有孙万事足。

    王永珠和宋重锦没时间的时候,都是她天天带着外孙,骑着马到处溜达,倒是越发年轻了。

    此刻春光正好,风和日丽,难得又是宋重锦休沐的日子,城里的人,都会带着孩子出去踏春,放纸鸢去。

    宋见深跟小伙伴早就约好了,因此一早就来催促父母。

    几年过去了,宋重锦手握大权,威望日甚,看上去不怒自危,一般人见了他,都忍不住心惊肉跳。

    唯有在娇妻爱子面前,才会露出他温柔的一面来。

    听得儿子催促,牵着王永珠的手走出来,一把将宋见深抱在怀里,朝着外面走去。

    宋重锦年少的时候从来没有享受过父亲的慈爱,如今似乎想要将当年自己没有得到的,全部补偿在儿子身上,似乎当年年幼的那个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享受到一般。

    所以在他这里,没有什么抱孙不抱子的规矩,如今宋见深都五岁了,可还是会经常被宋重锦抱在怀里。

    父子两人的感情也比别家的要亲昵无间。

    张婆子和王永珠在后头看着父子俩,头碰头的一起说着悄悄话,忍不住也笑了。

    自从生了宋见深后,宋重锦就说不要再生了,有这么一个孩子就足够了。

    因为这个,宋重锦和张婆子两个人将宋见深宠得不行,若不是王永珠扮黑脸,武力镇压着,只怕宋见深都要上天,成为安西一霸了。

    对于宋见深来说,他最怕的是娘亲,最喜欢的也是娘亲。

    此刻被父亲抱着走出老远,看到娘亲和外祖母还落在后面,忙招手:“外祖母,娘,你们快点——”

    宋重锦回头,等着岳母和娘子慢慢走进,眼中的柔和和笑意快要溢满出来了。

    对于他来说,前近乎二十年的苦难,在遇到王永珠后,终于结出了甘美的果实。

    这一生,足矣!

新文《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已开

    新书《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已经开了,大家多多支持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739/ 第一时间欣赏农女有田有点闲最新章节! 作者:饭团开花所写的《农女有田有点闲》为转载作品,农女有田有点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女有田有点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女有田有点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女有田有点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女有田有点闲介绍:
和谐全家,发家致富。
十里八乡一朵俏金花!
……
--------------------------------
新文《重生之农门小辣椒》又名《张婆子前传》,新笔名:花生白露:
简介:
穿越成可怜的书中炮灰。
看看这炮灰的命运,被恶婆婆挫磨几十年,跟儿子离心,女儿被人退亲跳河自尽,最后家破人亡。农女有田有点闲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女有田有点闲,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女有田有点闲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