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虎子
沈依依虽然虚岁已经十岁了,可因为长期营养跟不上去,小原主又过于身材偏小,所以顾祖墨一直误以为这丫头才七八岁。
而健在刘家堡的小学校已经停课一年多了,这丫头肯定还没机会上学。
顾祖墨可没想到沈依依是认字的,就算不看那几个幌,人家姑娘也知道这里是饭店好不好。
“他们要也要不了这么多,而且咱们和那里的人不认识,还容易惹事。”
顾祖墨的话她听明白了,就是他们不认识饭店里的人,如果贸然去卖鱼,不但不会卖个好价钱,还有可能会被人举报。
这小哥哥看着年纪不大,貌似想事情比她考虑的都周全。
沈依依别看嘴里甜甜的喊着小哥哥,一副幼稚的不能再幼稚的样子,可心里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句,姐可是二十五岁了,咋还比不过你个小屁孩儿。
好吧,目前看,无论是力气,还是智商,貌似她这个二十五岁的大姐姐还真没有过碾压十五岁少年的可能。
走到前面十字路口,顾祖墨终于转弯了,而且一头就扎进了一条死胡同里,还神秘兮兮的四下看了看,然后吩咐沈依依:“你先等在这里,我去去就回来。”
啊,原来这还是一个有野路子的。
沈依依有些兴奋的点点头:“嗯,你放心吧,我就等在这,哪都不去。”
顾祖墨也没多啰嗦,出了胡同又拐上那条正街,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乱世出英雄,这个时代的人为了一口吃食,像顾祖墨这样的小孩儿算不算英雄她不敢说,可一想到后世那些个就算她这么大都不知道疾苦的孩子们,沈依依对顾祖墨又增添了几分崇拜。
没有表,也没有手机给她看时间,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估摸着半个小时肯定是有了,才见顾祖墨领着一个穿着蓝色半截棉大衣的男人走了回来。
男人个子不矮,长相也很周正,看面貌到不像个坏人。
而且从他的穿着上看,这人还有可能是个富人。
沈依依快速把男人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棉大衣是八成新的,脚上的鞋是皮的,棉帽子也是七八成新的,而且脸色虽然不能说油光光的,但一看就是平时吃的还不错,最起码能吃饱,不是个缺粮食的。
这年月能吃饱,不穿带补丁的衣服,就算是富人了吧?
李虎子给沈依依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有钱,面善,应该不会坑小孩儿。
李虎子可不知在他和顾祖墨小声说话期间,沈依依已经对他做了一番评估,还给他暂时贴上了一张好人标签。
至于为啥是暂时的?沈依依也有着自己的理论,人不能完全以貌取人,万一这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呢?
对于站在爬犁跟前的小姑娘李虎子都没怎么在意,走过来的时候只说了句,把妹子都带来了,然后就弯下腰去看那些鱼。
“这些鱼都是二斤以上的,共计十五条,这还有两条超过三斤的,算是送给你的。”顾祖墨在李虎子看鱼的时候,也蹲下身,小声说道。
第47章 卖鱼
每条都二斤以上,十五条就是三十几斤,这还有两条三斤以上的,加上这个筐的重量,少说也得有四十斤。
哎妈呀,这都快赶上她沉了。
沈依依默默的算了一下重量,就瞪着眼睛瞧着,心说这人要是敢往下压价,她非得好好和他掰扯掰扯,说一说小哥哥把这么多鱼带来城里有多不容易。
李虎子见鱼都很新鲜,直起腰又拎了拎筐的重量,觉得和顾祖墨说的差不多,就笑着回道:“你弄这些鱼不容易,哥不会白拿你的,加上那两条大的,算你四十斤如何?”
这人还真不坑小孩儿。
没等顾祖墨这边开口说话,沈依依那边先笑眯眯的答应了:“大哥哥的眼光真准,这些鱼四十斤只多不少哩。”
顾祖墨和李虎子都看过来,见沈依依笑眯眯的眨着眼睛,看似很无害的样子,却一脸的防范,李虎子呵呵笑着回道:“小姑娘,放心吧,大哥哥和你哥认识这么久,可从未让你哥吃亏过。”
难怪顾祖墨进城之后不慌不忙的,原来人家早找好了销赃,啊呸,找好了买主。
李虎子又转向顾祖墨:“虽然说现在年关,家家都想买条鱼吃,可你也知道,这时候能拿来卖的都是鱼,反到是肉最缺,所以这些鱼,我只能给你八十斤包谷面,你看咋样?”
四十斤鱼换八十斤包谷面,也就是一斤鱼才给二斤包谷面?
她记得包谷面才一毛多钱一斤?不过那都是粗面,俗称次品,好一点的应该也能卖到两毛钱一斤。
就算两毛钱一斤,那这条鱼也才四毛钱,这也太便宜了,这简直就是白菜价。
啊,不对,好似这个时候的白菜才几分钱一斤。
她这脑子里小原主的记忆对啥都一知半解,沈依依也不敢搭话,不然搅了顾祖墨的生意,更何况人家还是老主顾,那她可就罪过大了。
顾祖墨那边只是稍加考虑一下,就点头答应了:“嗯,行,那就谢谢李哥了。”
“放心,哥不会坑你,哥这次拉回来的包谷面都是精细面,可是抢手了。”
听到这,沈依依总算是听明白了,这位李哥貌似是个开车的,好似还是个开大车的,全国各地跑的货车司机。
难怪瞧着小日子过的不错,这年月开货车的比坐办公室油水可大多了,会干的,就没一个不发大财的。
不知顾祖墨是咋搭上这层关系的?不过瞧着是个靠得住的。
沈依依见顾祖墨已经拉起爬犁,准备要给人家送鱼去了,忙挤过来,打开自己的小背篓,露出里面的腊肉:“李大哥,这个你要吗?”
沈依依清清楚楚看见李虎子眼睛里精光一闪,见他看见这些肉,比看见那些鱼高兴,就知道他刚刚说的那番话应该不是瞎说的。
这时候上山打猎的不多,可冒险凿冰捞鱼的却不少,所以他那番缺肉不缺鱼的说法定是真话。
李虎子已经拿起一块腊肉,在手上掂量着,然后又往筐里瞧了瞧,估量一下:“这五块腊肉一斤一块,就是五斤,我都要了,小妹妹你说你们想要钱,还是要粮,说个数吧?”
第48章 交易
这人这手都赶上秤了,掂量掂量,就能准确说出重量。
她这几块腊肉,还真都是一斤一块的。
因为前世走的是网购,腊肉也都是密封好的,有一斤重的,二斤重的,最多是五斤重的。
这次她没敢往出多拿,只拿了几块一斤重的探探路子。
这时候的猪肉好似才几毛钱一斤,就算熏成腊肉,估摸着也就一块钱一斤。
赶上过年,能卖个好价钱,也就能多个两三毛。
沈依依在心里早打算好了,张嘴就道:“我要粮,而且还必须是细粮,一斤腊肉三斤大米,白面也要三斤,不然我不换。”
李虎子被沈依依较真的模样逗笑了,知道这丫头不是好说话的,也没敢把她当小孩儿看,细心解释道:“小姑娘,你知道大米白面现在多少钱一斤吗?”说着伸出一根手指,“要过年了,谁家都想吃点细粮,吃顿饺子,大白面都一块钱一斤了,大米也炒到八毛钱了。”
沈依依转头去看顾祖墨,见他点头,知道李虎子没骗她,就反问道:“那过年也得吃肉吧,这么好的腊肉,还换不来三斤精细粮?”
李虎子点头:“还真就换不来,不过你这些腊肉的确看着不错,李哥想自己拿回去吃,就给你四斤白面,六斤大米如何?”
按现在大米白面的价格,一斤换二斤,是给的不少了。
沈依依点点头,然后伸手给李虎子拿肉的时候,又掀开一层,露出里面的三根香肠。
沈依依瞧的真真的,李虎子这个不缺吃食的人,瞧见香肠都咽了一下口水。甚至没等沈依依开口,就主动说道:“这三根香肠真不错,一根一斤精白面,咋样,李哥没亏着你们吧?”
白面已经有四斤了,吃饺子足够了,沈依依摇头:“我不要精白面,李哥你再给我五斤大米,这几根香肠就归你了。”
五斤大米换三根香肠,咋想都是自己亏了,可这东西看着太馋人了。李虎子咬咬牙,点头应道:“行,走吧,跟李哥拉粮食去。”
这年月粮食有时比肉都金贵,这一点沈依依也清楚,估摸这要不是赶上过年,她拿出这点东西,还真换不来这么多大米白面。
十一斤大米,四斤白面,足够她蒙一阵子了。
毕竟她只是想用这些大米白面做引子,好把空间里那些大米白面拿出来一些,否则咋凭空变大米白面啊。
李虎子的确是个痛快人,很快就让沈依依和顾祖墨拉着粮食离开了。
而且这人还不多话,一句都没打听她那些腊肉香肠是打哪弄来的,甚至都没问她和顾祖墨是不是一家的。不过他到是说了一句,只要是小墨领来的人,他没啥好怀疑的,可要是换别人来,就是一斤换一斤,他都不敢换。
可见她这次还真是借了顾祖墨的光。
俩人回去的重量比来时还重,走到国营饭店门口的时候,顾祖墨让她等一下,跑进去买了几个二合面的菜包子,出来全都塞给沈依依了:“早晨我把你的馒头吃了,你吃包子吧。”
第49章 满载而归
这包子就一股子酸菜味,连点香味都闻不到,实话说,这样的包子,沈依依还真吃不下去。
四个包子沈依依就拿了一个,剩下三个又都推给了顾祖墨:“我真吃不了这么多,一个就够了,我妈说我从小就是吃猫食的,有一口东西就能吃饱。”
顾祖墨接过包子,还真信了沈依依的话,能不信吗,这时候哪有嫌弃粮食不好吃的,更何况这还是包子。
包子虽然接过来了,不过顾祖墨并没有吃,早晨五个大馒头一根香肠,肚子里一点都不空,这些包子他就是买给她吃的,她吃不了,等下让她拿回去,也算是还她一个人情。
沈依依可不知顾祖墨是这样想的,见他把包子裹严实,又揣怀里了,还惊讶的啊了一声。
啊什么啊,等下回去万一她路上饿了,这不是省得吃凉的吗。
他可是知道的,饭量小的人,饿的都比较快。因为他妈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一样挨饿的时候,她妈虽然容易饱,也是最先喊饿的那个。
这里是镇上,不知有没有百货大楼?或是大一点的供销社?
小原主记忆中虽然和她四哥进过一趟城,可却只去了农贸市场,混到一根麻花吃。
当时把她给香的,都忘了要好好逛逛,所以就算这条街,都没有溜达过。
可怜的丫头,等着,姐一定替你把你没逛过的街好好逛一逛,没过过的好日子,好好过下去。
啊啊啊啊,她终于看见了,这里还真有一家百货商店,虽然只有二层楼,可瞧着也够气派了。
“小哥哥,我想去那里看看。”
见沈依依手指的是百货商店,顾祖墨可有些头疼了,他兜里就那点钱都给她买包子了,他知道她兜里肯定也没有钱,两个都一分钱没有的人,去百货商店做啥?
顾祖墨先是眉头皱了皱,随后指了指爬犁上的粮食,一脸的为难:“我们带这么多粮食,万一被人看见,就怕到时说不清楚这些粮食的来源。”
“……是哈,那咱们还是赶紧回家吧。”这时候吃商品粮的,一口人每月也只有十几斤,而且还都是很普通的粗粮。
现在又不是月初领粮的日子,他们俩拉着这么多精细粮在大街上溜达,这要是碰见巡查人员,可不就不好解释。
沈依依再不敢乱瞧了,收回视线,催着顾祖墨赶紧往回返。
糊弄小孩儿的人心里也是很愧疚的,走了几步,承诺道:“等过几天,我带你再来一趟,到时保证领你去百货商店。”说完还补充了一句,“给你买糖吃。”
他还真把她当小孩儿了,不过一想自己刚刚还要拉着这么多粮食去百货商店,还真不像一个大人该有的行为,沈依依默默的低下了头,应道:“好。”
天还阴着,不过雪到是停了。
村里一户有钟表的人家都没有,包括她爸工作的大队部,可却一点都不耽误村民上工下工。
习惯了根据太阳看时间的人,虽然今天的太阳一直羞答答的躲在云层后面,只影影绰绰的能看见个大概,但就连沈依依都看得出,现在应该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第 50章 老阿姨的心
冬天就这样,白天短,夜里长,四点半几乎就全黑了。
想早点回家的人,忙把羊皮袄脱下来,因为之前有准备,他还找李虎子要了一些干草。顾祖墨让沈依依坐在干草上,然后用羊皮袄把她裹严实了,这才放心拉着爬犁跑起来。
二十里地,对一个大长腿少年来说,真算不得什么,更何况秋天那会他可是差不多两天一趟,这条路早跑熟了。
百十来斤的粮食,加上一个四五十斤的她。
沈依依就觉得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见顾祖墨一会跑,一会快走,拉着这么重的爬犁一路轻轻松松的样子,心里更加佩服这个小小少年了。
小小少年?
低头瞧瞧自己,小小的一团,让人家一件羊皮袄就给裹严实了,她这是哪来的自信管人家叫小小少年?
所以说,穿越重生啥的不是不能接受,就是这年纪,咋还带缩水的。
而且缩水之后还让她带着前世的记忆,让她小小的一个人,连人家腰部都没到,时不时的就会蹦出一句,说人家是小少年。
还好是心里说的,不然咋解释咋解释咋解释吧?
“小哥哥你冷不冷?”嗯,她还是做回十岁的小孩儿更可爱一些。
身上包裹着羊皮袄,一点都不觉得冷,瞧着前面拉爬犁的人,她是真心怕他冷,可她这小胳膊小腿,又拧不过他把羊皮袄给自己盖上。
“不冷,你瞧,我都出汗了。”停下来的人抹了一把汗给沈依依瞧了瞧,就继续欢快的跑起来。
这大冷的天都能跑出汗,最容易感冒了,等下到家,她得记着提醒顾家婶子给他做碗姜汤喝。
二十里地,俩人到家的时候天刚擦黑,估摸四点多也多不了几分,也就是说,这么远的路,他们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因为先路过刘家堡,顾祖墨把自家粮食卸下去,又让他妈称出十斤包谷面,准备等下送沈依依回去,让她拿回家去,也算是先还她一个人情。
周秀云见儿子拉回来这么多粮食,开始还挺高兴,可一听儿子要给沈家那丫头十斤包谷面,就有点不高兴了。
“你爷,你爸昨天回来的,今天你二哥二姐又回来了,这点粮食,咱们自家吃都不够。”这要是对家里其他孩子,周秀云还敢强硬些,可对这个小儿子,她这心里始终怵得慌,不敢直接拒绝,就一边称重,一边念叨。
顾祖墨挑眉看了他妈一眼:“昨天沈依依给咱们家送了五斤包谷面,五斤小米,两斤白面,还有腊肉,对了,好像还有一包榛子。人家给了咱们家这么多东西,咱们就还点包谷面回去,您还觉得亏了?”
被小儿子说的有点脸红,周秀云乖乖的去称包谷面了,而且每一秤都高高的,保证十斤足足的。
顾家今天人很全,一屋子人,沈依依被顾奶奶拉着在东屋说话,都有些蒙了,直到走,才算是整明白这些人都是谁。
那个年纪最大,始终拿着个大烟袋,脸上写满风霜的老人当然是顾爷爷。
穿着虽然破旧,却难掩儒雅之气的中年人看长相,她就已经猜到了是顾爸爸,后来在顾奶奶的介绍下也得到了证实。
第51章 心思
顾爷爷她是看年纪猜到的,顾爸爸她是看长相猜到的。
转向两个年轻人,男的看着比顾祖墨也大不了几岁,而且长相也有几分相似,沈依依猜,这个穿着一身军绿色棉衣棉裤的年轻人应该是顾祖墨的亲哥哥。
那个看见自己就眨眼睛的短发姑娘虽然长得不像顾祖墨,但和他妈长得很像,沈依依猜这个漂亮姑娘应该是顾祖墨的亲姐。
这家人和她们家差不多,都是基因不错的,所以才会男的高,女的俊,嗯,当然也包括她。
有一年没见着自家小弟了,顾西和顾北见顾祖墨回来就去了西屋,他们俩也都跑出去了。
“那是小墨的二哥二姐,他们俩都是响应号召的大好青年,下去的那个屯子就离咱们这不远,这才有机会在放年假的时候跑回来。”顾奶奶见沈依依一脸的好奇,就充当起了介绍的工作:“你顾爷爷和你顾叔因为这场大雪,也没啥活给他们干了,这才让他们回家。”
她听她爸说过顾家,说顾爸爸因为是下来改造的坏份子,顾爷爷也因为受了儿子牵连,爷俩在农场干的活不但要最重,还挣不了几个工分。
农民的口粮都是要靠工分换的,顾家今年摊上这样的变故,肯定变成了倒挂户。
这事沈依依还真知道,倒挂户可是没粮可领的,不过队里也不会眼看着那些倒挂户饿死,多少是会借一些粮食给他们,当然,借来的粮食肯定不多,而且还不能是好粮。
难怪一家人瞧见顾祖墨拉回来粮食了,对她这个小客人连瞧都没瞧,都高兴的跑西屋看粮食去了。
和顾家其他人比起来,顾奶奶就热情多了,见沈依依进来,瞧她冻的直哆嗦,就一直拉着她又是给她捂手,又要拉她上炕,还要给她盖被子暖和暖和。
“顾奶奶,我等下还要走,就不上炕了。”
“不急不急,好好暖和暖和,等下让你婶子给你做点吃的,吃了饭在让小墨送你回去。”
他们家可是半年没人敢登门了,这闺女又是沈大队长家的,顾奶奶对沈依依这么热情,当然是藏了心思的。
沈依依也觉察出不对了,她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儿,顾奶奶对她是不是也太过热情了?
要她真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儿,或许注意不到顾奶奶这份热情有些不太对,可她毕竟不是小孩子了。
顾西那张漂亮的脸蛋及时出现在门口:“沈家小妹,小墨称完粮食了,叫你走呢。”
“顾奶奶再见。”终于有理由把手抽出来了,沈依依和顾奶奶说了声再见,就赶紧往出跑。
沈依依出来的时候,顾祖墨正把一小口袋包谷面往她还放在爬犁上的背篓里放。
他刚刚说要她等一下,马上就好,她还以为他要和他妈说几句话,合着是给她称粮食去了。
正好,她还要留给顾家一些细粮,这下省得找借口了。
沈依依过去二话不说,从背筐里拿出大米白面,就往屋里拎:“婶子,你给我拿两个盆过来,我给你们家留点白面,过年好包饺子吃。”
“我去拿,不就是盆吗。”顾北的动作比谁都快,很快就拿来两个盆。
忙乎完,去了一趟厕所的人,一回来就见沈依依在往出倒大米白面,而他妈,他哥,他姐,居然还都一脸兴奋的在旁边帮忙。
第52章 真生气了
顾祖墨气坏了,过来抢过大米口袋,就要把盆里那些大米倒回去。
顾北和顾西互相配合,赶紧抢回那盆米,周秀云也赶紧把已经倒好的面端走。
甚至就连沈依依,都用身子挡着顾祖墨,小手还用力抓着他:“小哥哥,那些面我本来就是想咱俩一人一半的,还有大米,我才给你家留那么一点。”
“沈依依你是不是傻,那些细粮是你好不容易换来的,你都送人了,你回去怎么和你家里交代?”被沈依依挡住的人,气的指着自家那些厚脸皮的人,“你们赶紧把那些面大米还给她。”
他们都多久没尝到细粮的味道了。
还回去?怎么可能。
自家兄弟就有这本事,从小就能用长相换吃的。当然,那些吃的大部分都到了他顾北嘴里,少部分被顾西吃了。
姐弟俩对于吃弟弟的都吃习惯了,哪肯把到手的细粮吐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顾北:“不还,这可是小妹妹孝敬爷奶爸妈和我这个哥哥的。”
顾西:“对对对,依依你说,这些大米白面,你是不是给我们,不对,是不是孝敬我爷奶我爸妈的?”
还孝敬你这个哥哥的。
对这句话,顾祖墨觉得格外刺耳,抱起挡在身前的人,抬起太长腿就踢了过去。
双脚突然离地,悬在半空的人出于本能,赶紧伸手搂住顾祖墨的脖子:“对,顾西姐说的对,我今天能换来这么多好东西,多亏了小哥哥,留下点细粮给家里也是应该的。”
差点被踢的顾北:“你听听,这可都是人家小姑娘自愿给的。”
小弟可是不打女人的,得意洋洋的顾西:“就是,小墨你说你这孩子,咱可不能让人家姑娘心里不安啊。”
脖子上吊着个挂件的顾祖墨:“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大米白面有多贵?你们哪来的脸吃人家东西。妈,赶紧把那些大米白面拿出来,不然我找我爷奶评理去。”
周秀云早把大米白面藏去了西屋,拿出来是真不愿意,可不拿,小儿子真急了,她也真怕。
已经回到东屋的顾铁柱和顾南山父子俩开始并未注意外屋在吵啥,以为就是几个孩子在闹着玩。
“小墨咋气成这样?”顾祖墨这一声喊,屋里几个老人才注意到不对。
相比爹妈,顾南山的耳朵更好一些,听明白小儿子的话,阴沉着脸从东屋走了出来。
顾南山出来先是瞧了一眼挡在西屋门口的妻子,然后又看向顾西顾北:“小墨说的对,你们赶紧把人家小姑娘的粮食还给人家。”
见老爸出面了,顾西顾北都不敢说话了。
周秀云脸色白了白,还硬撑在那小声嘀咕:“小墨已经给沈家姑娘称了十斤包谷面,这些细粮,我想留着给你和爸好好补补。”
周秀云这样做,沈依依一点都不觉得她自私,真的,这女人她第一次见,就看得出,不是个会往自己嘴里扒拉吃食的人。
沈依依摇晃着顾祖墨,先让自己平安落地,然后就小嘴巴巴的说上了:“嗯嗯,婶子说的对,你看看顾爷爷和顾爸爸都瘦成啥样了,一看就没少吃苦,小哥哥你就听婶子的吧,更何况细粮我们家又不缺对吧?”
第53章 误会
沈依依边说边推着顾祖墨往外走:“走了走了,小哥哥你快点送我回家吧,不然我家里一定着急死了。”
小丫头半是撒娇的语气甜甜糯糯的,还真管用,顾祖墨的火气一下就消了:“你们家不缺细粮,你会用肉换,傻不傻,换回来还送人了。”
沈依依眨着大眼睛,嘴角上翘着回道:“又没送外人,我愿意还不行吗。”
顾北惊得瞪大了眼睛:“……这些乡下的小姑娘都这样了吗?小墨,你听听,人家小姑娘都说愿意了,你还有啥说的。”
这小姑娘说这话时脸都不红一下,这也太早熟了。自叹不如的顾西:“是啊小墨,我瞧这姑娘不错,既然人家愿意……”
“闭嘴。”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反正顾祖墨此刻的脸也有些红,而且还气急败坏的拉起沈依依就走。
大家是不是误会她刚刚说的话了?
后知后觉中的沈依依也吧嗒出不对了,而且她刚刚说的那话根本就不像一个十来谁小孩儿能说出来的。
可现在俩人已经都走出顾家了,而且这一耽搁,天都黑了。
咋办?她好想回去和大家解释一下,她刚刚的意思,只是想说,有钱难买她愿意,她就愿意把东西送人。
可她咋就笑眯眯的冲着小哥哥那张俊脸说成了‘我愿意还不行吗?’
这话还带这样简略的。
啊啊啊啊,别说那话听近别人的耳朵里,就她自己,现在都觉得有向小哥哥表白的意思?
不能回去和顾家人解释,那她就先和小哥哥解释解释吧,要不然她成什么了,就是恨嫁,也不能恨的这么早吧。
沈依依:“那个,小哥哥,我刚刚说我愿意,是说我愿意给你们家,给爷爷奶奶细粮吃。”
顾祖墨:“……”不然你还能愿意啥?
天太黑了,顾祖墨也不说话,只是看过来一眼,就大踏步前面拉着爬犁先走了。
沈依依也不明白他听没听明白自己刚刚的解释,不过她这一早就跑出来的人,是该回家了。
那会听顾奶奶说,她二哥已经来顾家问过一次了,估计家里现在都知道她和小哥哥去镇上了。
沈依依赶紧甩开小腿追了上去。
二里地并不算远,而且今晚还有月亮,不过不说说话就这样默默的走路,还是有点瘆得慌。
沈依依正要再找点啥话题,就见前面有手电光一闪一闪的照过来。
全山沟村,只有他们家有手电筒,不用问了,一定是自家人来接自己了。
想到还没往竹筐里放大米白面,沈依依有些着急了,她本打算等顾祖墨把自己送到家门口,转身回去的功夫,在放也不迟。
可要是大哥二哥来接她了,顾祖墨不会把爬犁拉回去吧,那样她可就一点机会都没了。
“肯定是我大哥二哥来接我了。小哥哥你可不可以把这爬犁借我们用一下?明,明天在还给你?”
就这点粮食,加一起都不足二十斤,还拉着个大爬犁,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觉得心虚。
好在有些心不在焉的人理解错了:“你累了不早点说,我从镇上把你拉回来,还差这二里地。”
第54章 拿出粮食
她啥时候说自己累了?坐了二十里地的爬犁,本就没啥肉的小屁股到现在还疼呢。
这副小身板太瘦了,估摸这都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这回粗粮细粮都有了,空间里还有那么多肉,干菜,等下也得拿出来点。
不吃好点咋长高高,这一世的基因这么好,看几个哥哥的身高,未来她定是个大长腿美女。
既然顾祖墨误会她借爬犁是因为累了,那就让他误会好了:“是啊,我是很累,可你也很累啊,我就没好意思坐上去。”
“前面是小五和顾小同志吗?”传来的声音是沈二柱的。
下午的时候,沈二柱已经来顾家问过了,知道顾小同志去了镇上,自家妹子有可能跟着一起去了,家里到也没太担心。
村里孩子贪玩,小五也是个贪玩的,之前也有过不黑天不知道回家的时候。
今天又是和顾小同志一起出去的,沈家人更放心了,只是这天都黑了,沈老娘才打发俩儿子出来迎迎闺女,不然还得麻烦人家顾小同志送回来。
“二哥,是我们。”沈依依扬了扬手,就赶紧从顾祖墨手里把绳子接过来,“小哥哥你听,是我二哥来接我了,你这也累了一天,快回去吧,爬犁明天让我二哥给你家送回去。”
“爬犁不用送,我明天来你家里取。”揣在兜里的包子都已经变成冻包子了,顾祖墨掏出包子,塞给沈依依:“这几个包子你拿回去热一热在吃。”说完转身就跑了。
四个包子她就吃了一个,剩下的几个让他吃他说不饿,沈依依还以为顾祖墨是要留给爷爷奶奶。
看着跑走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包子,沈依依只感动一秒,就赶紧转身用意念把大米袋子填满。
她空间里最不缺的就是面口袋,米口袋。
她这次准备的两个口袋都是五十斤装的,之前换来的十一斤大米,她只来得及给顾家倒出去二三斤。
实际她打算倒出去一半的,可被顾祖墨中间拦了一下,所以她这边就剩的多一点。
估摸这次拿出来的大米最少有四十斤,这么多大米,她妈这回应该不会整天给全家人做糊糊吃了。
白面沈依依没敢拿出一整袋,只拿出二十多斤。
瞧着顾祖墨坚持给她拿的那口袋包谷面,沈依依又拿出一些包谷面,把这个口袋也都填满了。
只是顾祖墨家的口袋也太小了,就算填的满满的,估摸都不足二十斤。
终于把几个口袋都装满扎严实了,等下大哥二哥瞧见这么多粮食,不知会不会高兴的笑晕过去。
这么多粮食,估摸全屯子里都找不出谁家还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沈大柱和沈二柱也是跑着过来的,很快就跑到跟前了,沈依依觉得要不是自己动作迅速,非让他们逮个正着不可。
想到还没往出拿肉,往回走的时候,趁俩哥哥不注意,沈依依又往筐里扔了一块腊肉,和几捆干菜。
小五可真本事,居然能弄回来这么多粮食。
沈大柱和沈二柱拉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和自家小妹,简直就是健步如飞,没一会就到家了。
第55章 提前过年了
在农村就没有点灯吃饭的,全屯子走一圈,就没有一户点灯的,只有他们家,饭桌都已经放好了,碗筷也都拿上来了,可全家人还得坐在屋里干等着未归家的闺女。
沈大队长磕了磕烟袋锅子,抬头瞄了一眼一直不发话开饭的沈老娘,暗自哼了一声:“这小五也不小了,还整天跟顾家那个小孙子往出跑,你这当娘的也不说说她。”
她这琢磨一天了,越琢磨越觉得闺女的怀疑差不了,自家男人一定不是沈家两老生的。
可一听沈大队长这口气,沈老娘又有点信心不足了,男人这语气咋听咋像沈老太太,闺女才多大,当爹的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也不瞧瞧两个儿媳都在屋里坐着呢,还有几个小的,这话要是传出去,她闺女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一边纳鞋底一边等闺女的沈老娘抬起头,不满的教训道:“顾小同志那可是咱小五的救命恩人,送去的粮食又没收,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孩子,我还就放心让小五跟他一块玩哩。”
“你个妇人懂个啥哩,那顾家儿子可是坏份子,你让小五整天跟着那家孩子后面跑,万一被人传出去,我这个大队长还当不当了。”
“顾家儿子是坏份子?”沈老娘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家男人,“这事你不说,我咋知道哩,估摸小五也一定不知道。放心吧,等闺女回来,我嘱咐嘱咐,小五是个懂事的,知道该咋办。”
“我姑回来了。”冬天嚷嚷着跑进来,“还带回来好多粮食,我爸和我二叔两个人都扛不回来了,是借了爬犁拉回来的。”
一家人从震惊中惊醒过来,赶紧下地穿鞋往出跑,就连沈大队长都在炕上坐不住了,也赶紧趿拉着鞋跟了出来。
沈大柱扛着一口袋大米,沈二柱左手一口袋白面,右手一口袋包谷面,哥俩拎的粮食不同,嘴型到是一致,都笑咧着嘴,激动的话都说不出了。
沈爱民和沈冬天跟在后面帮着抬筐,就连他们娘要伸手帮一下都不让,非要他们自己抬着。
沈老娘拉着闺女一脸洋洋得意的走在后面,瞧见沈大队长,想起他刚刚那番话,就更加得意了:“小五说了,这些粮食可都是顾小同志用鱼换的,你要是怕受影响不好,就不吃。”
沈大队长白了婆娘一眼,跟着进来,想想,又返回去,把门给插上了。
这些个被粮食冲昏了头的,那鱼虽然不能说是公家的,可这么多粮食都拉回自家了,要是让人知道,闹起来也是不好说的。
今晚家里吃的还是掺了甜菜樱子的糊糊,面对这么多粮食,别说孩子们,就连沈大队长和沈老娘都觉得那些糊糊有些难以下咽了。
沈依依看出大家的意思,乞求的看向她妈:“妈,我想吃大米饭了。”
以前闺女要是说想吃大米饭,她可没地方整大米去。
现在面对这么多大米,闺女说想吃大米饭那就得吃大米饭。
沈老娘瞧向两个就知道傻笑的媳妇,扯着嗓子吩咐道:“你们俩还傻愣着干嘛,没听见你们妹子说想吃大米饭了,还不赶紧烧火捞饭去。”
家里要做大米捞饭吃,都不记得上一顿吃大米饭是哪年的事了。俩媳妇赶紧动作麻利的去忙乎了。
沈依依赶紧又从竹筐里拿出一小捆豆角干,还有那块三斤重的腊肉:“妈,好饭不怕晚,让我大嫂二嫂把这个炖上,就着大米饭吃,可香了。”
让沈依依这样一说,屋里响起好几声咽口水的声音。
就连沈老娘都有些控制不住的直吞口水,可是:“闺女,这东西得泡了才能炖,今晚吃肯定是来不及了,这样,这菜明天炖,今晚让你大嫂给你炖酸菜吃行不?”家里那点酸菜可是要留着过年的,谁让沈老娘今天高兴,还留啥留。
干菜泡一泡吃才好吃,她咋把这件事给忘了:“行,那让我大嫂多切点肉,今晚大家都要尝尝肉味,还有大米饭也别做少了,必须要做够全家吃的。”
“大米饭那可都是城里人吃的……”沈老娘话说一半,一想起柜里那些自己会变多的粮食,也来了精神,“行,那就多㧟几碗米,今天咱们全家都吃大米饭。”
沈大队长瞧着这些粮食也高兴的笑眯了眼,而且这可都是精细粮,咳咳暗示了好几声,见婆娘一直装糊涂,只得自己开口了:“那就再多㧟两碗米,把你爷奶那份饭也带出来,还有宝生的,不带出来那小子的,你们爷奶也吃不好。”
第56章 演戏
她爸的老毛病又犯了,吃一口东西也要送去老院半口。
被孝字压着,沈老娘有气也不敢说,儿子媳妇就更不敢说啥了,虽然大家都明白,如果让老院知道他们家有精细粮吃,以后这个家也就别想有消停日子过了。
拿她的粮食给小原主的仇人吃?那咋行,那肯定是不行的。
她沈依依做人也是有原则的,有恩报恩,有仇现在报不了也得先记着,迟早还回去。
十口人吃顿饱的就是一大盆米,瞧着米口袋下去那么大一块,沈老娘忍着口水:“招娣,兰香,糊糊先别端出来,等下咱们娘三还是吃糊糊,就给他们爷几个和孩子们做大米饭就行。”
俩媳妇都是孝顺听话的,婆婆这样吩咐了,欣喜的心虽然一下跌倒了谷底,却不敢不答应:“知道哩妈,那我就少㧟两碗米。”
她妈这招不错,沈依依眨着大眼睛瞧着她爸,她就不信她爸能狠得下心,让给自己生儿育女朝夕相伴的婆娘吃野菜糊糊。
果然,沈大队长抬头看了一眼沈老娘,摆了摆手,示意儿媳妇不用往出㧟米:“糊糊留着明天吃也坏不了,今晚都吃大米饭。”
然后呢?老院那边还是不能不送?
沈大队长这是被沈老太太错误的教育了好几十年,而且还有那么个能装好人的爹,整天给他讲为人子女的孝顺之道。沈依依曾亲耳听过,她爷给她爸讲谁谁家儿子,在大灾大难来时,宁愿自己饿死不说,还割肉给爹娘吃。
“妈,那我也跟你们吃糊糊吧,把我的那份也给我爷奶沈宝生送过去,不然我怕下一次,我爷奶亲自动手,他们可是一直都说要掐死我,把口粮省下来给沈宝生,还说我个丫头片子吃啥吃,每天给一口稀的喝,饿不死就行。”
沈老娘刚要张嘴大骂,见闺女冲自己眨眼,立刻反应过来,抹了抹眼睛:“小五说的对,这次你能活下来,那是运气好,遇到了顾小同志,可下一次,妈又不能整天守着你……”沈老娘说着干脆把大儿媳㧟好的米又倒了回去,然后招呼沈大柱:“这要是让你爷奶知道咱家有精细粮,指不定咋闹哩,为了你妹子的命,你们也都别吃了,都送去给老院吧。”
她妈的演技不错啊。
瞧着她爸一直在那张嘴闭嘴,不知说啥的样子,沈依依又扔出一句:“把那两口袋大白面,包谷面也拿过去吧,这样二叔家就能过个好年了,沈宝生也能吃的胖胖的,以后打我也能使得上力气了。”
憨厚的沈大柱还以为沈老娘和妹子真是这样想的,很配合的边叹气,边扛起大米,还招呼沈二柱:“二柱,那两口袋面你帮大哥拿一下。”
沈二柱过来不但把两袋面拎起来了,还有那筐干菜,连同自家媳妇已经拿到手,要拿出去切的肉,也重新扔回筐里:“我看这些也都拿过去吧,免得爷奶过来翻,累着咋整。”
第57章 大米饭好吃
还没看出这是一出大戏,已经彻底傻了的王招娣和刘兰香,齐声问道:“那酸菜还切不切了?”
刚刚还欢腾如过年一样的几个孩子,见大米饭炖肉吃不成了,都红了眼圈,夏天更是没忍住,哇哇哇哭出了声。
“那还切啥了,粮食肉都拿去孝敬爷奶沈宝生了,我们有口稀的饿不死就行。”这话当然是沈依依说的。
一直不爱说话的沈爱民见这样他爹还闷着,担心等下他妈和他姐不好收场,也跟着补了一句:“可这些粮食不是顾小哥给我姐吃的吗?”
这一家子精的,就他那个傻大儿子,就他还当真要把这些粮食都送去老院。
他不开口,就是想看看婆娘和闺女等下咋往下演,算了,难得小儿子都开口了,也算是给所有人找了个台阶。沈大队长磕了磕烟袋锅子,借坡下驴道:“爱民说的对,既然这些粮食是顾小同志给小五的,那送不送,都给谁吃,就小五说了算吧。”
哈哈,她就知道,就算开始她爸信了,后来大家演技都太过了,她爸要是真信他们会把粮食送走就怪了。
沈依依也不装好人了,装啥装,正好借着今天这件事,她干脆把话挑明了说,也免得日后她爸再说废话。
“既然我爸都说了,妈,你记住了,以后只要是我拿回来的吃食,一口都不准给老院送。还有我爷我奶,既然他们只认沈宝生是沈家的金孙子,我看咱们也就别巴巴的送上门去让人骂了,以后老院,大哥二哥,你们也都少去。”
沈依依这番话说的特别冷,意思表明的也很清楚,只要是我拿回来的吃食不准送,至于她爸自己赚回来的,你愿意送就送,当闺女的也不会拦着你去尽孝。
屋里突然静的可怕,就连夏天都不敢哭了,瞪着大眼睛在那瞧着小姑。
沈大柱突然不适时宜的嘿嘿笑了一下,把扛起来的米又放了回去,后见大家都瞧他,愣愣的说道:“小,小五刚刚不是说了吗,她拿回来的吃食不准送去老院。”
贼精贼精的沈二柱:“嗯,我大哥说的对,那我也听小五的吧。”然后把两袋面也放了回来,还眨眼让他妈打开米柜,帮着沈老娘把粮食都拎到了柜里。
终于吃上大米饭的一家人,都用感激的目光瞧着沈依依,特别她大嫂,居然还控制不住的在那偷偷的抹起了眼泪。
每人两片肉就算全家吃一顿大肉了,不过放了肉的酸菜的确好吃,沈依依把自己的两片肉都夹给了沈大队长:“爸,你多吃点,以后不但这个家要靠你撑着,就连整个山沟村可都指望着你哩。”
闺女经历这次事后,虽然有些变了,可心里还是有他这个爸的,这沈大队长哪能不清楚。
沈大队长又把薄薄的肉片夹回闺女碗里,这腊肉熏的真好,刚刚他已经吃了一片,简直满口留香。
闺女这是寒了心,这要是以往,咋会不同意给爷奶送:“小五,那毕竟是你爷奶……”
第58章 睡蒙了
呵呵,谁爷奶啊,那是沈三丫,沈宝生的爷奶才对。
她就不信,这件事她都看出来了,她爸会看不出来。
而且她才过来几天,她爸可是跟在她爷奶身边四五十年了,会看不出那老两口有多偏心。
“爸,老闺女知道你是个好人,觉得他们养了你,咱就不能做出忘恩负义的事。可你细想想,他们有养过你吗?而且他们也从不把我们当家人,甚至在沈三丫和沈宝生想害死我的时候,还替他们说话,说那是闹着玩的。呵呵,对于那种人,反正我是不会送上门去让他们折腾。”
只顾着吃饭的全家人,并未注意沈依依都说了些啥,只有坐在沈大队长身边的沈爱民,突然咧嘴笑了一下,还把自己碗里的肉夹了一片给沈依依:“姐,你吃。”
“你吃吧小六,瞧你那小细胳膊小细腿,足足让沈宝生落下一大截。”沈依依边说着,偷偷瞧了一眼她爸,又把肉片给弟弟夹了回去。顺便又把自己碗里的肉,都夹给了沈大队长。
被闺女说愣住的沈大队长下意识的夹起肉就往嘴里送,直到发现自己把闺女夹过来的肉都吃了,才猛的惊醒,然后看看小儿子,在想想沈宝生,心里顿觉不是滋味起来。
二弟家的宝生等于是两家人在供着,可他自己的儿子,都是同样大的孩子,却吃饱都是个问题。
好在自家这俩孩子都是聪明的,这一点还真不是沈宝生能比的。
沈大队长欣慰的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又抬头瞧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闺女,顿觉吃进嘴里的饭菜更香了。
沈依依觉得她刚刚那番话一定起到作用了,就算她爸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是老沈家的儿子,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送东西去老院了。
有好东西就得孝敬爹娘,她爸被沈老太太这样教育了几十年,思想都根深蒂固了,想一下改过来也难。
不过只要她爸对老院那两个老的有所动摇,那些人又那么能作,迟早有一天会有让她爸彻底寒心的时候。
她知道他们家每年要给那两个老的一百斤孝敬粮,嗯嗯,这个她是不会阻拦的,就让他爸一直给下去都成。
今晚沈依依是回自己屋睡的,白天累了一天,简单泡了个脚,她是躺下就睡着了,几乎就是秒睡。
一大铺炕就睡她一个人,真是想睡哪就睡哪,而且炕烧的还热乎,不过就是她还是不习惯盖家里的棉被。又厚,又沉,还有一股子陈棉花的味道。所以睡到半夜的时候,迷迷瞪瞪的,沈依依又把那条驼绒被拿了出来。
听见外屋有动静,好似是她妈和两个嫂子起来做饭了,沈依依扑棱一下就坐了起来,然后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足足坐了好几分钟,还一副我是谁?我在哪?想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谁。
看着盖在身上的驼绒被,沈依依暗自后怕。
还好她有睡觉插门的习惯,否则咋和她妈解释吧,总不能说这也是她亲爷奶送来的吧?
第59章 姑好
沈依依一边穿衣服,一边细细打量她这屋,一铺大炕差不多占据了一半的空间,和她妈那屋一样,她这屋的炕稍也有一个黑不溜秋的炕柜,就是那种长度和炕一样长,矮矮的一种柜,上面可以放棉被,柜里还可以放衣服。这种柜后世农村有的人家也有,不过后世的炕柜那花样可就多了,不像这个,看着就很有年头的样子。不过别误会,就这破柜子也不是她爷奶给的,估摸是她们家分出来以后,她爸不知在那淘来的旧货。
除了这个炕柜,她这屋地下还有两口小柜,暗红色的,上面还画着不知名的小花儿,看着还挺好看。
沈依依穿好了衣服,对着放在窗台上的小镜子把头发梳好,嗯嗯,梳的是两条麻花辫,不长,刚过肩,而且还没什么光泽,不过到是挺浓密,估摸这也和他们家的基因有关,瞅瞅她爸妈,再瞅瞅她那几个哥哥的头发,她到是不愁自己这干枯的黄毛有变黑的时候。
所以梳不好,她可不承认是自己只会梳马尾辫,就这干枯的头发,想梳顺滑的难度还是有些的。
在返工多次后,沈依依终于把两根麻花辫梳的像点样了,这才从炕上下来。
她知道小原主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包括住的屋子,和这屋里的摆设,都是家里最好的。
她没啥印象地下这两口小柜里都放了些啥,沈依依很是好奇的掀开两口小柜看了看,见里面都是一些包好的包裹,一包包很整齐的放在柜子里,虽然那些包袱皮很破,有的包袱皮甚至用的就是牛皮纸,但却码的都很整齐。
包裹里都是些打着补丁的衣服,虽然每件都打着补丁,但却都洗的很干净,而且都叠的板板整整的。
瞧着这一切,沈依依顿觉心有点酸,鼻子也酸酸的,她妈多好的女人,又干净又利索,又是个会过日子的,而且长得也比她二婶李荣强多了。
这要都是亲的,瞎子才会偏着李荣那个好吃懒做,家里埋汰的跟猪窝差不多,满脑袋虱子乱爬的儿媳妇。
咦,一想起她二婶那副埋汰样,她这胃里就直翻腾。
这两口小柜看着比他妈那屋的两口柜要新一些,里面装的也都是一家人的衣服,不像她妈那两口破柜里装的都是粮食和杂物,一打开柜,除了粮食和糠的味道,就是一些难闻的杂味,嗯嗯,反正比她这屋的味道难闻多了。
对,就是她这屋的味道,沈依依也有点闻不惯,可又有啥办法,她现在就生活在这种炕是土的,地是土的,墙是土的,就连地下摆着那几颗大白菜,大萝卜都埋在土里。在这哪哪都是土的屋子里,她的确没奢望能有啥好味,好在他们家干净,眼睛看到的地方还算是清爽舒服。
沈依依一出来,两个嫂子都满脸堆着笑,抢着和她说话。大嫂王招娣:“小五咋起来的这么早,昨天那么辛苦,咋不多睡一会。”
二嫂刘兰香:“是啊是啊,昨天小五可给家里立了大功,就连小秋这两天都会说姑好了。”
“小秋会说两个字了?”不错不错,看来她那些奶粉小米粥没白喂。
“可不,之前偶尔能冒出一个字,都把你二哥乐的什么是的。”刘兰香抹了抹眼泪,继续说道:“谢谢你小五,你二哥说了,小秋虽然不会说话,但心里一定有数,不然不会也没人教她,就知道说姑好。”
第60章 偏心的沈老娘
沈老娘端着大米从东屋出来,听见二儿媳的话,拔了拔腰板:“还行,还不算白眼狼,知道他们姑好就行,免得又说我这个当奶的偏心。”别以为她不知道,刘兰香那个娘家妈背后可没少造谣,说她偏着闺女,刻待媳妇,都快把她们家小外孙女饿死了。
今天不用出工干活,刘兰香还真回了一趟娘家,她娘还真是这样说她婆婆的。
家里现在都是小五在往回倒腾粮食,那大米饭的香味,她到现在都没忘哩,咋会不知道小五的好。
刘兰香心虚的瞧了一眼小姑子,忙表忠心:“知道,我们都知道小五的好,再说妈也没偏心,昨晚的大米饭我可是吃了满满两大碗哩。”
“哼,一个个瘦的皮包骨,也不知那些好东西都让你们吃哪去了。”沈老娘白了一眼两个又瘦又高的儿媳妇,转向闺女的时候,马上切换成笑脸:“小五你咋不多睡一会,是不是你俩嫂子没轻没重,把你给吵醒的?”
刚起来,没刷牙没洗脸,她真不愿意开口说话。
可遇见这样热情的家人,还有她妈动不动就给两个儿媳扣帽子,沈依依赶紧回应:“不是不是,我昨晚躺下就睡着了,睡够了,就起来了。”
“睡够了?那正好,你爸说找你有事,小五你去东屋和你爸唠会嗑,等着妈一会给你煮大米粥吃。”沈老娘边说着,边动作迅速的已经开始淘洗米了。
沈依依嗯了一声,就往东屋走,都走到门口了,才想起她妈刚刚手里那半碗米。
就那点米,怕是也只够她一个人吃的。
她妈这是又要给她开小灶啊。
这么偏心,还怪人说,她妈这么不讲理不是也跟沈老太太学的吧?
几个小侄子侄女,还有她那个小兄弟,都默默的吞咽着口水,然后他们吃着稀溜溜的野菜糊糊,瞧着她自己一个人在一边喝着粥?
这样的画面一出现在脑海里,沈依依也不跟沈老娘废话,走去碗架子上面,拿过一个盆,去东屋柜里又㧟出半盆大米,就往她娘淘米的盆里倒:“要煮就多煮点,让大家都尝尝大米粥的味道。”
盆里都是水,这下都泡了水,可把沈老娘心疼坏了,作势就要往出捞:“就那点米,都吃没你吃啥?”
“妈,你忘了……”沈依依握住沈老娘的手,使了个眼色。
瞧着闺女的眼神,沈老娘猛的想了起来,说不定等那些大米要见底的时候,孩子们的亲爷奶就又送粮食回来了。沈老娘:“对对,你瞧妈咋把顾小同志给忘了,他不是说了吗,以后会经常给咱家送粮食。”
她妈演技真好。
沈依依:“也不算是他白给的,实际他去城里换粮,我也是出了力的,不然人家咋会白给咱们家这么多粮食。”
小五可真行,才多大啊,就敢进城去换粮。
在两位嫂子崇拜的目光中,还不知给自己挖了大坑的沈依依吹完,就迈步去了东屋。
刚刚婆娘和闺女说的话沈大队长可都听见了,此刻正笑眯眯的瞧着闺女:“小五,你昨晚拿回来的那些粮食,真都是那位顾小同志用鱼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