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章 阿善婆病了
丁香猜测,杨志表哥会这样放下脸皮来劝她,肯定是堂姐的意思。
这样看来,杨志表哥和堂姐艾金莲,是真心相爱了,只是苦于表舅妈和大伯姆不和,两人才没捅破那层纸。
丁香最看不得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这个人情看来她不卖也得卖。
她直接就问杨志:“表哥,是不是堂姐让你来劝我的?”
杨志尴尬摇头:“不是。”
丁香抿嘴笑:“那就是说,是你自己想到来劝我的?你想讨好我那大伯娘,让她早点松口松口,你好早点娶金莲姐姐过门?”
杨志更加尴尬了:“你别乱说,我和你堂姐,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话丁香肯定是不信的,可她也不能太八卦了一个劲地追问。
丁香问他:“表哥,那你要不要我帮你和金莲姐姐一把?”
杨志极不自然地说:“你不再追究谣言的事,就是在帮了。”
丁香爽快道:“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放大伯娘一马,不过你这样做,也大不划算了一些,做了好人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她也不是真的要追究谣言这件事,鸡婆凤毕竟是她大伯娘。
杨志临走时告诉丁香:“你堂姐说你家割稻子的时候,她过来帮忙。”
听到堂姐愿意主动对她家示好,丁香心情太好:“那你替我谢谢金莲姐姐了!”
*
下午的时候,丁香没再去田里帮忙,她知道她其实帮不上什么忙。
她一个人在爹爹的药房里,登记药房里所缺失的药材,准备下次去镇上的时候补回来。
这些缺失的药材,全部是艾丰书带来的人毁掉的,丁香心里肯定记着这笔仇。
她注意到了,艾丰书已经去了镇上好几天,他家里收割稻子也不见他回来,不知道他在镇上搞什么鬼?会不会再出什么阴招对付她家?
她没有武功,阿弟还小,阿娘不强势,表舅和表哥又隔他们家有些远,要是艾丰书突然带那些混混晚上来偷袭,那就麻烦了。
为了保险起见,她本想配一些毒汁出来,制成毒针用来防身,但她在药房找不到她要的药材,这计划她只能推后。
傍晚的时候,有村民们陆续来丁香家买凉茶,回家煲给全家人喝。
凉茶所用的药材,价格都比较便宜,药房里存货也比较多,很多都是村子里就地取材的,所以,一包凉茶并不贵。
不用十文钱就能买回一家人够喝的凉茶,村民们都很高兴。
让丁香意外的是,堂姐艾金莲也来了。
丁香以为她也是来买凉茶的,或者是来替她阿娘道歉的,没想到艾金莲是来叫她去看奶奶。
阿善婆上午还精神得很,负责在家煮饭和晒谷子,下午的时候就说有些头晕,傍晚艾金莲一家人割完稻子回家,发现她已经躺在床上,全身无力,连话都不想说了。
她额头上还有些发烫,艾友财很担心,他怕老娘出事,艾金莲便过来喊丁香。
不是说丁香会治病救人吗?喊她过来给奶奶瞧一下,看奶奶究竟是怎么回事。
丁香听了艾金莲的描述,已经猜到奶奶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百五十章 生性多疑的奶奶
丁香知道,奶奶身体很好,是属于那种不是肥胖型,但很健康的老人,这与她有一个做大夫的儿子有脱不开的关系。
一个健康的老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病倒。
进了奶奶的房间,丁香礼貌地喊过奶奶后,便摸了一下奶奶的额头,奶奶果然发烧了,还好不是高烧。
古时候没有温度计,丁香只能凭感觉判断奶奶的体温。
给奶奶把完脉后,丁香就诊断出来了,奶奶果然是中暑,慢性中暑。
慢性中暑和急性中暑一样,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一样会死人。
肯定是今天的太阳太猛,而奶奶只在头上戴一顶斗笠,在太阳底下晒谷子,要弯腰不停地帮谷子翻身,她毕竟年龄大了,一不小心就被太阳晒出了病。
阿善婆看着认真帮她把脉的丁香,本就没什么精神的她,恍如在梦中。
她从没想到过被她各种看不惯的丁香,竟然能够像她爹爹一样给她看诊,丁香一脸沉着,认真无比的样子,她有一种眼前的丁香会不会是别人假冒的感觉。
从那天她送肉过去和丁香正面接触后,她就知道她以前太忽略丁香这个孙女儿了,丁香其实和传闻一点都不相符。
当村里有人告诉她,丁香不仅治好了杨桂花爹爹的咳嗽,还救活了杨大壮的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了各种怀疑。
她本就是一个疑心比较重的老太太,她想到了小儿子的死,想到了孙子艾丰书被人要挟那件事,还想到了丁香轻而易举弄到的银子,她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
这时候,丁香对她说:“奶奶,您是在太阳底下晒得久了,晒出了病,如果不治疗会加重病情,所以,我现在要给您针灸。”
“等等。”听到丁香说要针灸,艾有财多少有些担心。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丁香会治病救人的事,他没亲眼见过不太相信。
要是丁香扎的位置不对,老太太受罪是小事,万一伤及了性命,那他就是不孝子!
没想到虚弱的阿善婆说:“没事,就让丁香扎吧,我信她。”
老娘发话,艾有财不便再阻挡,看老娘有气无力的样子,再不给治疗,只怕会有生命危险。
大晚上的,带老娘去镇上大药房看诊不方便,也已经来不及,那只好是希望丁香真的能行了。
对于奶奶的信任,丁香并没有多高兴。
她知道生性多疑的奶奶怀疑她了。
她从小木箱里,取出她爹爹用过的一排银针,在奶奶身上各处扎了五针,又快又准,阿善婆几乎没感觉到痛。
丁香每扎一针,艾金莲的心都会猛烈跳动,她和他爹爹一样,也担心丁香会扎错穴位,害了奶奶。
过了一段时间后,丁香取下银针,阿善婆觉得自己的头不晕了,全身的无力感也基本消失。
艾金莲迫不及待的问:“奶奶,您感觉怎么样?”
阿善婆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奶奶没事了,头不晕了。”
艾金莲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啊,丁香丫头,没想到你还真的能给人治病!以前真是小看你了!”
一百五十一章 给丁香道个歉
居然治好了奶奶的病,没出什么岔子,艾金莲比谁都开心,因为丁香是她自作主张喊过来的。
丁香却说:“奶奶,您已经没有大碍了,不过,您还要喝中药才能完全好转,金莲姐姐,你跟我回家拿药吧。”
她说完便收拾东西回家。
艾金莲高兴道:“好的!”
她本就是个直性子的姑娘,以前是因为丁香看不起她,不屑喊她做姐姐,也不屑和她一起玩,她因此也不喜欢装模作样的丁香。
顺带着也不喜欢被三叔护上了天,什么农活都不用干的三婶。
她是这样想的,三婶以前是千金小姐,不会干农活她理解,但是她可以学啊,既然嫁给了三叔,定居在大潭村,就要入乡随俗!
三五年学不会,她理解,快二十年都学不会,她不能理解了,何况她还教导出一个懒女儿,有其母必有其女!
这种情绪,特别是在她奶奶骂她阿娘的时候,尤其强烈。
虽然说同人不同命,但这分别也太大了!
所以,她对丁香母女,是亲近不起来的,在她心目中,她甚至认为丁香母女是外人,只有三叔和堂弟艾桔梗是她的亲人。
以至于三叔惨死,丁香一家落难,无能为力的艾金莲,也只是关心艾桔梗,有什么好吃的,也只是给艾桔梗一个人。
她二哥谋划丁香家的房子,她也知道不对,但她没有办法阻止二哥,因为连爹爹娘亲都参与,一家之主的奶奶,还默认了二哥的行为。
她只能是选择闭嘴了,并在心里打定主意,丁香他们搬回老房子住之后,不管怎样,她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
现在,她发现丁香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不再眼高于顶看不起她,还会很自然地称呼她做姐姐,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试过的。
最重要的是,她发现丁香特别聪明,嘴巴也厉害,她会学着出门干活,一学就会,她还真的会治病救人,而且,这么能干的她,反而一点架子也不摆了。
那天,虽然丁香害她跌落水潭,但她知道她也有不对,所以她现在一点也不恨丁香。
这时候,阿善婆发现了在房门口偷偷张望的大儿媳妇,便对大儿子说:“友财,听说今天村里传的那些谣言,是你媳妇作出来的?”
鸡婆凤一听,连忙缩回了脑袋,改为在房门外偷听。
当着丁香的面,说他媳妇,艾友财脸上有些挂不住,他呐呐道:“阿娘,这个儿子不知道……”
阿善婆打断他的话:“村子里到处都在说,你还会没听到?趁着丁香丫头在这里,还不赶快让你媳妇过来,给丁香道个歉?”
老娘发话,艾友财不敢不听,只得答应说:“好,我这就出去找她过来。”
阿善婆转而对丁香说:“丁香丫头,你看在奶奶的面子上,就不要计较你大伯娘的错了,行不行?”
丁香深深地看了奶奶一眼,平静道:“行。”
这是一个精明得有些过头的老太太,她看着是足不出户,但村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她比谁都清楚。
一百五十二章 泡药水
丁香相信,凭她在村长面前展露的医术,还有村长惊喜的表情,对她说话的口气,要是她不依不饶地追究谣言的事,村长肯定会拿鸡婆凤开刀的!
一个真正的大夫,对于一个深山里的村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奶奶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让大伯娘来给她道歉。
别看奶奶现在是一副教训儿媳妇的样子,丁香知道,她其实是在护着她自己的面子,还有全家的声誉。
要是大伯娘受了村规处罚被打了板子,她脸上肯定挂不住,在同村的老太太面前她肯定抬不起头来。
艾友财拉着鸡婆凤进来了,鸡婆凤也不扭捏,乖乖地道了歉:“丁香,大伯娘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乱说话,你看这事……就不要再闹到村长那里了吧?”
“嗯。”丁香淡淡地答应了一声,也不说多余的话。
丁香先是答应了杨志表哥,刚才又答应了奶奶,她肯定不会再为难大伯娘。
冰冻非一日之寒,要想大伯娘从此改过,那是不可能,她现在肯定是口是心非,想着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不然的话,她不可能乖乖道歉。
*
晚上,在镇上一所大房子里的一个安静房间里,萧三郎全身光溜溜的,泡在了一只大药桶里,空气里有淡淡的药香飘散。
药桶里的药水是热的,萧三郎斜靠药桶闭目养神,脖子以下的地方全泡在了药水里,他的周身环绕着一层水雾。
药桶旁边的一张躺椅上,半躺着神情安静的凌子君,一身白色衣袍的他,正拿着一本古医书在不经意地翻看着。
一会儿后,凌子君听到了声响,萧三郎从药水里站了起来,抬起大长腿,跨出了药桶,顺手从衣架上取了干净棉布,将自己的下身围着。
萧三郎做这些的时候,凌子君脸露微笑道:“又快了一些,你的功力越来越深不可测了。”
“不如说,你的医术越来越高明。”萧三郎回他微笑,已经恢复正常的他心情特别好。
他十八岁时开始泡凌子君配制的药水,一个月泡一次,每次都要泡两个时辰以上,泡得皮肤起皱,才能将体内令人发狂的亢奋平息下来。
后来凌子君的药水成分不断改进,他的功力也不断深厚,虽然还是要一个月泡一次,但时间是越来越短了。
刚才他浸泡的时间还不够半个时辰,便完全恢复正常,而且身上皮肤光滑富有弹性,并没有因药水浸泡而起皱。
凌子君向着门外喊话:“可以进来换水了。”
门外马上有人应答:“是!”
很快就有几名劲装侍卫,将干净的热水抬了进来,再将药桶抬了出去。
萧三郎重新浸泡在干净的热水里,看着他露在外面的肌肤,凌子君不禁笑道:“萧三公子,没想到你的皮肤越来越好了,只怕比女人的还要光滑,这药水堪比美容圣水。”
这个比喻萧三郎可不怎么喜欢,他凉凉地对凌子君说:“我下次泡浴的时候,不准你在旁边了,免得被人说我男女通吃!”
一百五十三章 古怪的病症
凌子君好笑道:“还是个处,男女通吃四个字,亏你说得出口!”
萧三郎嘴角挂上一丝戏谑的笑:“是个处又怎么了,请问凌公子,处男和非处男有什么区别?”
凌子君哈哈笑着掩饰道:“这个嘛,处男和非处男的区别,各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什么时候萧三公子开了荤,自然就知道个中滋味如何了!”
萧三郎也哈哈笑道:“凌公子将男女之事说得这么神秘莫测,不知道的,还以为凌公子已经尝试过个中滋味!”
凌子君俊逸的脸上掠过尴尬之色,随即淡然道:“是谁告诉你,我没尝试过?”
萧三郎嗤道:“要知道这点有何难?没试过就没试过,何必要来骗我?你以为你可以骗过我?”
他手下的情报人员,遍布国内外,组成了庞大的情报网,可以说,南丽国内外,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想,他都可以查探清楚他的祖宗十八代,以及他的所有隐私秘密。
他早就知道凌子君有了心上人,是当朝陈贵妃弟弟的女儿陈婉如。
陈婉如比凌子君小七岁,今年才及笈。
在等待她长大的日子里,凌子君为她守身如玉,拒绝了家里为他选定的那些小姐们,就连家里从小就配给他的两名通房丫头,他也未曾动过她们。
这些事本来是极秘密的,但偏偏萧三郎知道得清清楚楚。
凌子君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没想到萧三郎连他还是个处都知道。
萧三郎脸上却露出邪魅的笑:“真不明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神魂颠倒?一个小丫头,竟然有本事,能让咱们英俊潇洒的凌大公子,二十二年来守身如玉,啧啧啧,真是匪夷所思!”
他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不能开荤,他肯定不会到现在还是个处。
凌子君脸上飞起一层红晕,不紧不慢道:“你现在不用来取笑我,等到你遇上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你做出的事,只怕比我还匪夷所思!”
萧三郎昂头大笑:“能让我神魂颠倒的女人,只怕还没出世!”
他们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话不可以说。
萧家和凌家是世交,他们两家在京城里头,是除了那些皇亲国戚之外,身份地位最显赫的两大家族。
萧家是武林世家,世代封王,家族人才辈出,每一代萧王,都镇守在帽子山边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凌家是医药世家,医术无人可及,祖上曾经得过神医称号。
萧三郎和凌子君两人同龄,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发小。
京城街头,处处都有他们儿时一起嬉戏,一起打抱不平,一起和其他男孩吵架斗殴的身影。
萧三郎十三四岁时,便去了边关他爹爹军营里历练,两人这才分开了几年。
四五年过后,凌子君十八岁,也离开了京城,到了帽子山边关。
这时候的萧三郎,已经被朝廷封为大将军,从他爹爹萧王手里,接过了驻守帽子山边关的重任。
凌子君到帽子山边关,也有一个重任,就是要想方设法,治好好友萧三郎身上古怪的病症。
一百五十四章 被阴了一把
萧三郎身上的古怪病症,说起来话长,要从他家祖上说起。
几百年前,帽子山上有一个与世无争的武林宗派,叫南丽剑宗,有几百名弟子。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武功心法和剑招招式,就剑术而言,南丽剑是天下第一。
剑宗里有三名特别出色的弟子,一个姓萧,一个姓赵,一个姓林。
姓萧的就是萧三郎的祖上,姓赵的,是当今圣上的开国先祖。
三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了好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帽子山上一处隐秘的山洞里,发现了三本牛皮古书,书皮上分别写着:阴,阳,医。
三人同时伸手,各抓了一本,然后各自翻看。
一会儿后,他们各自合上古书,各自掩饰着自己心里的惊涛骇浪。
萧姓弟子性子直爽,举着手中的古书宣布说:“我这一本是武功秘籍。”
赵姓弟子为人深藏不露,他想了一下也宣布:“我这一本也是武功秘籍。”
林姓弟子家里是开医馆的,他自己也懂医术,所以他才会一手抓了“医”书,他老实告诉他们:“我这一本是古医书。”
南丽剑宗的宗规规定,本宗弟子不得修习其他门派的武功,而且,这三本书是帽子山上找到的,是属于宗门之物,按宗规是要上交回宗门。
人都是自私的,到手的宝贝谁都不肯再交出去。
三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各人手上的牛皮书归各人所有,并且发下重誓,决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
没想到当天夜里,林姓弟子便跌落山崖而死,他是在夜里当值的时候,失足跌落山崖的。
帽子山地势险要,一不小心就会跌落山崖,但作为一个南丽剑宗的弟子,在当值的时候跌落山崖,还是很奇怪的事,因为以前从来没试过。
帮他整理遗物的时候,萧姓弟子和赵姓弟子找遍了所有地方,还是没发现那本古医书,只得作罢。
过了一段时间后,两人见林姓弟子的死风平浪静了,他们便也开始了各自练习武功秘籍里的功法。
武功秘籍里的功法果然神奇,两人很快就像脱胎换骨一样,功力大增,但他们都隐藏得很好,从不敢外露武功秘籍里的武功。
五六年后,当年的少年已经十八岁,长大成人。
那个时候,还没有南丽国,当时的朝廷腐败软弱,摇摇欲坠。
天下群雄争抢地盘,四分五裂。
平民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萧赵两人奉师门之命,带着宗门弟子,下山拯救苍生。
他们两人拿着师门的介绍信,得到了朝廷的信任,拿到了平乱的兵权。
两人凭借自己实力,还有南丽剑宗的名头,振臂一呼,江湖群雄纷纷投奔他们。
他们的军队越来越壮大,为朝廷收复的失地越来越多。
眼看就要天下太平,他们两人心有不甘。
为何他们打下的江山,要拱手交还给软弱无能,荒淫无度的皇帝?
照着朝廷现在的制度,民众还是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心有不甘的萧赵两人,打着改天换地的旗号,决定反了朝廷,然后平分天下。
他们轻而易举地推翻了朝廷,萧姓弟子却发现他被赵姓弟子阴了一把。
一百五十五章 掉入陷阱的感觉
萧三郎的祖上得到的武功秘籍,是逆天的,能使他体内拥有逆天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以转化为热气流。
热气流可以从他手掌心里直接打出,形成气箭,可以贯穿人体,被打中之人必死无疑。
此功法炼成之后,他欣喜若狂,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这种功法的弊端。
他自十八岁开始,每个月的十五夜晚,就会觉得自己异常亢奋,血脉喷张,整个人像要发狂一样,急切需要女人发泄,发泄过后他会暂时功力尽失,需要休息一整个晚上,才会恢复正常。
在此期间,如果遇上仇家,或者遇上敌人偷袭,他就只有等死的份。
他也试过不想用女人,想用泡冷水或者是用药物控制,结果一点用都没有,唯有女人能帮他。
他明白了这所谓的武功秘籍,其实是一种邪功,此时的他,想后悔已经来不及。
那段行军打仗的日子里,他只得在每个月的十五前一天,预先找好女人,装扮成侍卫带在身边。
而当今皇上的先祖,得到的武功秘籍,也是逆天的邪功,炼成之后能使他体内拥有逆天的阴寒之气,这些阴寒之气可以转化为气箭。
气箭可以从他手掌心里直接打出,可以贯穿人体,被打中之人必死无疑。
他和萧三郎的祖上一样,每个月的十五晚上,也会发病,也需要女人才能帮到他。
他们两人的邪功,一阳一阴,都有弊端。
他们两人在为朝廷平乱的时候,为了取胜,不可避免地使用这两种逆天功法。
纸包不住火,这事被他们的师门所知晓,知道他们学了其他门派的邪功,已经下令他们回师门解释事情经过,并接受处罚。
南丽剑宗的处罚非常变态,无论是那种情况,偷学其他门派武功,特别是邪功的,一律废其武功,终身在帽子山上做些端茶递水,打扫洗刷的活。
他们两人同病相怜,肯定不会傻傻地等着被惩罚。
所以,结为同盟,推翻朝廷平分天下,是他们不得不要为之的。
只有坐在最高处,南丽剑宗才不敢动他们。
可是,在划分国土的时候,狡猾的赵竟然以完整国土,天下一统为理由,要求萧为臣,他为君。
江山是两个人打下的,萧肯定不会答应。
眼见又要来一场势均力敌的内战,赵便约了萧谈判。
赵直接问萧,问他每个月十五晚上的亢奋症状,是不是越来越严重?
现在是不是一个女人已经不够,要两个女人了,而且,发泄过后,只休息一个晚上已经不够,要休息一日一夜才够了?
萧大惊失色,这些只有他身边的贴身侍卫知道,赵怎么会知道的?
赵阴险地告诉萧,他那种病症症状,每隔三年会翻倍加重,发泄后,恢复功力的时间,也会加倍。
也就是说,萧十八岁开始,每个月十五晚上要一个女人做解药,要一个晚上恢复功力,二十一岁开始要两个女人,一天一夜,二十三岁开始,则要四个女人,而且,恢复功力要两天两夜!
萧暗暗心惊,他有一种掉入陷阱的感觉。
一百五十六章 无可奈何
赵说只要萧答应不和他争皇位,他便有一个妙法可以帮到他,能让他每个月十五晚上不再发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他说他就是用了那个妙法,所以,他现在是正常人了,每个月十五晚上不会再发病,如果萧和他斗,吃亏的肯定是萧。
他还应承诺,只要萧肯俯首称臣,他会下旨封他为萧王,并且此王位是世袭的,可以让他们萧家世世代代享尽荣华富贵。
这时候,萧就算再蠢,也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当时那位林姓弟子并不是失足跌落山崖,而是眼前阴险奸诈的赵把他杀死了,将他的“医”书,窃为己有。
他也明白了,“阴”“阳”两本秘籍上的邪功,虽然有弊端,但这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克服这弊端的方法,就在“医”书里面。
可叹的是,他当时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只有阴险狡诈的赵想到了,第一时间抢夺了那本书。
赵开出的这两个条件诱惑非常大,当时萧刚好满了二十三岁,第一个月的十五晚上,果然如赵说的一模一样,他用了四个女人做解药,还躲着休息了两天两夜,这才恢复了正常。
而这两天里,赵果然没发病,他像没事人一样,出现在萧的手下面前。
恢复正常的萧,想到再过三年,他就要用八个女人做解药了,他痛苦地抱着头。
走投无路的萧,不得不答应了赵的无理要求。
他没想到的是,赵说的妙法,就是将赵的亲妹妹嫁给他做王妃!
赵对他说,只要他一个月内和他妹妹同一次房,他在每个月的十五晚上,就不会再发病了,而他的妹妹,则需要每个月都服药。
换句话说,赵将他的亲妹妹制成了药人,供他解毒之用,而他则可以利用药人来控制萧,指挥萧。
只要萧有任何谋逆之意,赵就会停止给他妹妹送药,这个药人就会无效,没了药人,萧便会生不如死。
无可奈何的萧,只得做了萧王,而且被赵派往帽子山驻守边关。
这时候的南丽剑宗,早已经被心狠手辣的赵,秘密派军队踏平了宗门,然后放了一把火,宗里弟子全部遇难,没留下一个活口。
赵还假惺惺地宣告天下,建立新的国家名为南丽,就是为纪念南丽剑宗。
他顺利登基后,派人重建了南丽剑宗的一切建筑,将死去的人一一供奉在里面,南丽剑宗再无昔日的热闹。
除了在哪里守卫的兵士,一般闲人还不得上山。
萧王自从有了一个药人王妃,果然没再发病,但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他每和药人王妃同房一次,他的功力就减弱一分!
四十岁还没到,他的身子就被渐渐掏空,手掌心里发出的气剑越来越弱。
他被气得发狂,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赵冷冷对他说,如果不利用药人,将他体内的邪功慢慢导出去,他会死得更快。
萧王不相信赵的话,他坚信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他是被赵蒙骗利用了!
他接受不了他的功力慢慢消失,然后被赵斩草除根。
一百五十七章 有了改变
这时候的赵已经坐稳了皇位,还为他的后代安排好了一切。
他对萧王说,你可以在你的儿子们中选一人练习此邪功,接替萧王之位,驻守边关,此后每一代萧王,都会得到一位公主做萧王妃。
赵的意思很明显,只要萧家继续替赵家守住边关,他就会不惜牺牲一名公主作为药人,以示他的诚意。
萧王嗤道:“我的后代,干吗还要为你卖命,被你控制?对不起,我的儿子们,不会习此邪功!”
赵冷冷道:“那好,你把你那本邪功秘笈交出来,朕准你告老还乡!”
萧王同样冷冷道:“邪功秘笈早已被我销毁,这害人的东西,你休想得到!”
赵阴狠道:“既然如此,就别怪朕狠辣无情!朕只要给你们萧家加一个罪名,便可将萧家全家抄斩!还可以株连九族!更可以将你的家人们,当着你的面,一个个生煎活剥!”
萧王气得浑身颤抖,却不敢再口硬。
最狠帝王心,赵连师门都敢灭,何况是他萧家?
见他沉默,赵便缓了口气道:“朕如此做,不是为了私心,实在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东岳和北幽,一直对咱们南丽虎视眈眈,要是边关没有一位镇得住他们的大将军,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
你别忘了,想当年,朕和你联手动用逆天邪功,用了三年时间,才将东岳北幽赶出帽子山,要是帽子山边关再失守,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肯定也不想看到民众处在战乱中吧?”
萧王继续沉默,他不是不愿意他的后代继续驻守边关,而是他觉得他的后代要一直受皇上控制,他心里不爽!
赵继续道:“每一件事情,有利便有弊,你的后代习此邪功,保家卫国,受民众爱戴,虽然受皇家的控制,但萧家九族可以继续享尽荣华富贵,你的后代一样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和平常人并没有两样。
反而是皇室的公主,虽贵为王妃,但因为服药的原因,却不能生下一儿半女,还得不到你们萧家尊重,当你们不需要她的时候,她只能是一生孤独终老!”
交出秘笈,那是不可能的,萧王权衡了一下利弊,最终答应了皇上。
后来他才知道,此邪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练成的,体质不合者而执意练习,会气血逆转而亡。
说来也怪,在每一位萧王的儿子里面,总能找到一个适合练此邪功的人,萧家的邪功得以代代相传,皇家也没有再逼他们交出秘笈。
这些秘密,除了萧王本人和下一位萧王,以及皇家的若干人,再没人知晓。
在外人看来,每一位萧王都娶了一位公主做王妃,皇上对萧家,恩宠有加。
唯一让人们奇怪的是,每一位萧王妃都生不出孩子,但每一位萧王都会将其他侍妾生的孩子,转到她名下。
这样的事持续了几百年,直到萧三郎的父王萧宏练习了邪功之后,才有了改变。
萧三郎的爷爷和凌子君的爷爷交好,他将这件秘密事告诉了凌老爷子。
一百五十八章 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凌老爷子不愧是医药世家传人,很快他就想出了办法,他决定用药水浸泡,来替代用女人发泄。
那个时候萧宏十八岁,还是处男,第一次发病,凌老爷子配好了药材熬成了药汁,让萧宏全身浸泡在药水里,运功将体内的亢奋压下去。
浸泡两个多时辰后,萧宏果然压下了体内的亢奋症状。
凌老爷子信心大增,正当他不断改进药水功效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药水浸泡,对已经开荤破了处的萧宏,已经一点效果都没有了。
这也怪不得萧宏,他已经二十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不可能一直处下去。
他只是没想到,开了荤后的他,会难于控制自己,会一定要用女人才能压下体内的亢奋。
于是,萧宏又和历代的萧王没有两样了,他只得将希望寄于许配给他的公主。
可惜萧宏是历代萧王中运气最不好的。
他在二十三岁那年,迎娶当朝六公主,六公主却在半路被人打劫,随行人员全部死于非命,包括六公主本人。
六公主成了史上最短命的萧王妃。
苦命的萧宏,只得继续忍受邪功给他带来的折磨,因为皇室给他的答复是,药女起码要服药五六年后,才能有效。
二十三岁之后,在没有药女的那段日子里,萧宏每受一次折磨,功力便开始减退一分。
五六年过后,受尽折磨的萧宏终于等到了药女,有了药女后,虽然功力在慢慢减退,但他不再受折磨了。
所以,萧宏和历代萧王一样,受了屈辱,反而对朝廷更加的死心塌地了。
因为他没办法改变现状,他们萧家命中注定要被皇家吃得死死的,为了萧家的千秋万代,他们必须世世代代为皇家卖命!
萧三郎可不这样想,他在心里下定了主意,他们萧家注定要为皇家如此屈辱地卖命的历史,一定要在他这里终结!
他年幼时被父王选中,亲自教导他习此邪功,当时父王并没有告诉他会有后面的结果。
他是后来才知道的,也知道了要想不受皇家控制,就一定要保全处子之身。
凌老爷子将医治萧三郎的重任交给了凌子君,因为凌子君不仅是萧三郎的好友,他还是百年难遇的医学天才,他小小年纪,医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爹爹。
事实证明,凌子君没有让他爷爷失望,萧三郎浸泡药水的时间越来越短,功力也越来越深不可测。
凌老爷子有个预感,萧三郎将会是一个奇迹,他期待他的孙子会有重大突破,能彻底医治好萧三郎。
凌子君却说,要彻底医治萧三郎的亢奋症状,好像还缺少一样药引子。
要什么样的药引子,凌子君又说不上来。
直到有一天,萧三郎告诉他,他的人在皇宫里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皇宫里暗中养着一只很小的火灵狐!
这只火灵狐已经养很久了,久到没人知道养了多少年。
萧三郎猜测,这只火灵狐绝对和皇家配给他们萧家的药女有关,他怀疑所有药女就是喝了火灵狐的血而制成的。
一百五十九章 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
传说中,火灵狐和一般的狐狸不同,光寿命就比一般的狐狸长好几十倍,最特别的是,它的血能解世间百毒,是压制邪毒的天然圣品。
凌子君恍然大悟,难道医治萧三郎的关键,就是那只火灵狐?
难道皇家为了控制住萧家,故意弄出药女,不给萧家根治的方法,还故意让萧家历代萧王的功力,一分分退减,以确保萧家不会对皇家造成威胁?
不过,有一样让凌子君不解的是,历代萧王活不长久,而历代君皇也活不长久,他们很少能活得过五十岁,这肯定是和他们练了邪功有关。
真正是什么原因,他也不知道。
要知道火灵狐是不是治好萧三郎的关键,他得用火灵狐的血亲自验证过才知道。
皇宫里戒备森严,想把火灵狐偷出来是不可能,他们想到了项山上曾经传说过的火灵狐。
虽然时隔多年,但因为当时来找火灵狐的人比较多,影响力比较大,据说当时还惊动了皇室的人,皇上暗中派了大量武功高强的人到项山,可惜个个都空手而归。
现在,火灵狐的传说再度掀起,虽然大潭村的村长告诫了村民们不要泄露出去,但人多嘴杂,这消息还是被传了出来。
萧三郎是得到了“优草堂”的林管事禀报,才和凌子君借住在陈老夫子家,想探查一下传闻究竟是不是真的。
结果是传闻不假,真的让他们发现了火灵狐的踪迹,可惜被火灵狐逃脱。
火灵狐动作敏捷,昼伏夜出行踪不定,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它百毒不侵,居然连凌子君从域外弄来的迷幻药也不怕。
怪不得多年前,来了那么多人,出尽法宝,还是没人能捉到它。
不过,再难捉他们也一定要尝试捉到它!
*
洗浴干净的萧三郎穿好衣服,侍卫们进来抬走了浴桶。
这时有一侍卫打扮的英俊男人进来见他,萧三郎随口问:“是不是艾丰书近来有什么动静?”
萧金回答:“回公子,艾丰书这两天还是到处找人找不着,他是在找先前给他银子的中年男人,那中年男人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无影无踪,咱们的人至今还未查出他是谁的人,现在躲到了哪里,属下们无能,请公子……”
这个问题萧金早就向萧三郎禀报过,主子对艾丰书这个小人物过于关注,让萧金有些疑惑。
但身为萧公子身边的五大侍卫之首,他知道管好自己的嘴,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心里清楚。
他想说请公子再宽限几天,那中年男人太小心了,没留下一丝一毫的线索。
萧三郎打断了他话:“继续盯着他。”
有些事情急也急不来,不过,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
萧金回答:“是!”
他转而禀报了另一件事:“大潭村的艾大夫之死,有了最新发现,他出事那天下午,江湖大盗风无痕和水无波两人,刚好骑马出山,他们两人是装扮成去项山上找药材的侠客情侣。
他们所到之处必有宝贝失窃,属下们猜测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进山,所以,属下已经给沧州的人发了密信,让他们追踪风无痕和水无波。”
一百六十章 轮到她家割稻子
风无痕和水无波,是江湖上来无影去无踪的雌雄大盗,他们所到之处,必有宝贝失窃,他们从来没有失手过。
换句话说,他们进山再出山,是已经将宝贝偷到了手?
这大山里面,有什么宝贝是他们看上眼的?
他们出山之时,刚好是艾大夫遇害之时,时间那么巧,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和艾大夫之死是有关系的。
难道艾大夫真的藏有什么宝贝?这才引来杀身之祸?
也许找到雌雄大盗,就是查清楚艾大夫之死的关键。
萧金出去后,凌子君皱眉道:“还以为艾大夫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大夫,他身上不应该有什么秘密才对,但现在看来,艾大夫其实是有秘密的,只不过他隐藏得很好!”
萧三郎点点头,艾大夫肯定是有秘密的,对于艾大夫这个人,他越来越好奇了。
好奇一,他死后,居然会有人指使他的侄子艾丰书,谋划他家的房子,要找什么牛皮书,不知道这是一个幌子,还是艾大夫手里真的有这么一本书?
好奇二,他家闺女以几百两银子卖出的药丸配方,居然是出自高人之手,连凌子君都赞叹不已,她却说这配方是她爹爹留下的,还有她那个蜡封药丸的法子,据凌子君说,连他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好奇三,他家闺女也太聪明睿智了,不仅嘴巴厉害,脑瓜子也厉害,她居然能想到用后院的药材做抵押借银子,她还敢到“优草堂”里卖药丸配方。
她就不怕“优草堂”的大夫赶她出去,呵斥她班门弄斧!
据林管事说,要是他一开头答应了她,肯以药材做抵押借银子给她,他敢肯定,她是不会给他止痛丸的,更不会把止痛丸配方卖给他。
可见她是因为走投无路,才会将药丸配方拿出来。
这一切都为保住她家的房子,她家的房子里或许真的有宝贝。
让萧三郎更感兴趣的是,一个曾经懒得出名,家务活都不会干,势利刻薄,看不起同村姐妹,只知道整天做着少奶奶梦,被人退亲会伤心得跳水潭自杀,懦弱得要依附别人才能活的小姑娘,却突然宣布她会治病救人,而且真的能把人从死门关拉回来。
而且她性子开始变得随和,主动出门干活,与村里人和睦相处,这和以前的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虽然说传闻不可信,但也不可能和事实相差那么远。
萧三郎决定了,等过几天他的帮手到齐,他和凌子君不住在陈老夫子家里了,他得想方设法住到丁香家里去。
她家房子那么大,凭着他是她的救命恩人,借住一段时间,应该没问题吧?
*
第二天,丁香起了一个大早,昨天是表舅家割稻子,今天轮到她家割稻子了。
她家的稻田不多,只有两亩地,离她家并不远,不用在稻田里脱谷粒。
可以直接将割下来的稻子担回家,在她家前院空地上放了一块大石头,到时候在大石头上将谷子打下来就是了。
她爹爹在世时,她家的农活是请村民们干的,一天一百文钱的工钱,外加吃一顿午饭。
一百六十一章 说不定他们是来赊账的
现在她爹爹死了,家里连一个劳力都没有,割稻子就更加要请人了,好在丁香想了个好办法,用后院药材抵押,借了银子回来,不然的话,家里连请人割稻子的钱都没有。
杨桂花昨天在村里说了丁香家割稻子的事,马上就有村民举手愿意帮忙,并且说工钱可以以后再说。
来帮忙的人员定了下来,加上杨桂花家里的四个劳力,共有十二个人,估计一天时间能将活干完。
没办法,要割稻子,要将稻子挑回来,还要将谷子打下来晒,没有十多个人一天干不完。
丁香算了一笔账,加上工钱加上伙食,请人割一天稻子,大约需要一两银子,在现代大约就是三百块钱,算起来也划算。
只是欠了表舅家的人情,给工钱他们肯定不会要的。
请来帮忙的村民吃饭是比较简单的,有猪肉豆腐做主菜就可以了。
今天艾友财在村里杀了一头猪,他家昨晚还做了一桌豆腐。
天还蒙蒙亮,艾友财和鸡婆凤就在村口的大树下,摆开了猪肉档,猪肉档旁边,还摆了一桌豆腐,既卖猪肉又卖豆腐。
遇上农忙季节,村民们会比较舍得买肉吃,而猪肉焖豆腐是最好的搭配。
芸娘怕去得迟了买不到猪肉和白豆腐,天还蒙蒙亮,她就吩咐艾桔梗:“桔梗,你赶快去你大伯哪里买猪肉,再买二十多块白豆腐回来。”
艾桔梗从阿娘手里接过钱袋,赶快提了篮子出门。
丁香心里有些无语,她才是做姐姐的,可是阿娘每次都是吩咐阿弟干活,压根就忘了她的存在。
猪肉加上白豆腐,少说也有十斤,阿弟才八岁,一路提回家肯定会手酸,丁香也有点不放心大伯,她担心大伯欺负阿弟不识货,割一些没人要的猪肉卖给他。
丁香便跟了出去:“阿弟,阿姐和你一起去!”
两姐弟高高兴兴出了门,丁香从阿弟手里接过篮子,她是姐姐,应该由她挽着篮子才像样。
艾桔梗蹦跳着跑到前面去了,伸手撕下几块干净的芭蕉叶,垫在了篮子里面,这样垫着,一会儿篮子里装着白豆腐的时候,就不会往下滴豆腐水了,豆腐水也不会弄到衣服上。
这个丁香可没想到,阿弟是极聪明的,懂得就地取材,这些生活上的细节,他永远比她想得周到。
姐弟俩到了村口,艾友财的猪肉档前,已经有人在买猪肉了,他们不是最早来买猪肉的。
艾友财抬头,远远的见了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丁香他们今天是大主顾,他们起码要买三斤肉以上。
鸡婆凤站在他身边,撇撇嘴说:“高兴什么?说不定他们是来赊账的!”
艾友财愣了一下,这个他可没想到。
三弟死了之后,他记得这是艾桔梗他们第一次来他这里买肉。
上一次是他阿娘阿善婆亲自来割的一斤肉,说是送去给艾桔梗补身子,那个他肯定收不到钱。
再上一次是张海山来买的肉,买了两份,他知道有一份是买给芸娘家的,但他装作不知道,心安理得地收了钱。
一百六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
艾友财在心里想着,这一次,如果丁香他们真的要赊账,他作为大伯,给还是不给?
提着猪肉付了钱的男人嗤了一声道:“艾友财,你作为大伯,就算送两斤肉给侄子侄女儿吃,也不算过分,赊账都不肯的话,以后你也不用自称是他们的大伯了!”
艾友财尴尬地反驳:“谁和你说我不赊给他们了?”
算了,还是给吧,不给说不过去。
只要他们不超过两斤肉,他就赊给他们,艾友财说服了自己。
丁香姐弟俩到了猪肉档前,艾桔梗很有礼貌地喊:“大伯,大伯娘早!”
艾友财点点头不说话,鸡婆凤鼻孔里轻哼了一声,更加懒得搭理他们。
丁香看着他们两个讨厌的嘴脸,如果不是村子里只这里一档猪肉,她肯定会拉着阿弟走人。
艾桔梗说:“大伯,我是来买猪肉的,阿娘说买四斤左右,还要二十二块白豆腐。”
艾友财一听便犹豫了,赊账的话这钱有点多,还是劝他们买少一点的好,他说:“桔梗啊,你家还有债没有还清,这猪肉就不要买那么多,节俭些,两斤就足够了。”
他说着便拿起了杀猪刀,在猪颈上的刀口边割肉。
刀口边的肉有血水,又脏又臊,最不好吃了,艾桔梗连忙阻拦道:“大伯,我不要这个!我要从那边割肉,那边的肉嫩一些!”
这是爹爹告诉他的。
丁香暗笑,看阿弟的样子,他原来比她懂得那个部位的肉最好吃。
艾友财手下的刀还是不停,嘴里哄着他:“这边的肉虽不好看,但便宜些,只要三十文钱一斤,那边的好看些,但要三十五文钱一斤,同一头猪,都是一样的肉一样的好吃,小孩子家家哪有那么多讲究!”
艾桔梗虽然没单独来买过肉,但他跟着爹爹来买肉的时候,是记着爹爹买的肉是什么部位,猪颈子上的脏肉,他可不想要。
听到靓肉要加价,他看向阿姐。
这时候艾友财已经割好了一块肉,大约有两斤多,他拿过干禾杆就要绑起来过秤。
丁香忍着火气道:“大伯,你别绑了,这块肉我们不要,我们要那边的,割四斤多一些,不准超过五斤!”
鸡婆凤却两脚跳了起来,大声说:“要赊账还那么多讲究,还要割五斤那么多!我跟你们说,就这块猪肉,要就拿走,不要就算了!”
丁香冷冷道:“大伯娘,是谁告诉你,我们要赊账了?我连讲价都懒得和你们讲,又怎么会想着赊账!”
艾桔梗一听,从怀里取出钱袋,“汀”的一声放在猪肉桌上!
他也生气了,原来大伯大伯娘是想着他们会赊账,所以才给他们脸色,给他最不好的肉,还骗他说都是一样的肉一样的好吃,真是……狗眼看人低!
艾友财和鸡婆凤都愣住了,他们多少有些尴尬。
丁香不想再多看他们一眼,口气很冲地对艾友财说:“大伯,我们就要那边的肉,别处的不要,你到底卖不卖?不卖的话我们走了,我们可以让表舅去杨梅村买肉!”
艾友财自知理亏,赶紧乖乖割肉。
一百六十三章 这个没得商量
艾友财杀了二十多年的猪,割猪肉很有一套,仅靠眼力他就能割得很准,不多不少他割了一块五斤重的肉。
能卖得多点,肯定是卖多一点,丁香说不准超过五斤,那就五斤刚刚好。
丁香也不和他计较,猪肉多一些无所谓,她阿娘做的红烧肉味道不错,吃不完放到明天再吃也行。
猪肉是一百七十五文钱,白豆腐是四十四文钱,丁香淡定地取了两吊钱出来,还数了十九文钱给艾友财。
然后提着篮子和阿弟回家。
艾友财忍不住骂鸡婆凤:“都是你,说什么他们是来赊账的!害得我这做大伯的失了脸面,丁香丫头会治病救人,卖药挣钱,你还怕她连猪肉都买不起?你看她多大方,大气大方还大度,一看就是个富贵命,哪像你,天生是个穷鬼命!”
鸡婆凤跳了起来:“还不是嫁了你这个不会赚钱的穷鬼,我这才成了穷鬼命!”
这时候,又有村民来买肉,艾友财夫妇这才闭了嘴,不然肯定要吵上好一会。
*
丁香两姐弟快回到屋里的时候,艾金莲便隔着一块水田在喊她:“丁香,奶奶喊你过去给她看诊!”
丁香吓了一跳:“奶奶怎么了?她是不是又有哪里不舒服?”
艾金莲微笑道:“没有啊,奶奶已经起床,精神很好,但她让我过来喊你给她看诊,可能奶奶是不放心,以前奶奶病了,三叔可是一天来看五六次。”
丁香无语,只得将篮子递给艾桔梗,跟着艾金莲去了老房子那边。
她进了老房子,却发现奶奶在厨房里,帮着堂嫂秀儿在煮早餐。
丁香满额黑线,奶奶明明已经没事了,却还要叫她过来给她看诊,浪费她的时间,奶奶不知道她家今天割稻子吗?
她要回家帮着做家务,早点吃了早饭,好早点儿开工。
阿善婆也不解释什么,她将丁香叫进了房间,伸手让丁香把脉。
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出于对长辈的尊敬,也出于一个做大夫的责任,丁香认真地为奶奶把脉。
一会儿后,丁香起身告诉奶奶:“脉象平稳,奶奶您已经没事了。”
听到没事了,阿善婆脸上露出一丝笑:“丁香丫头,你在奶奶这里吃了早饭再回去吧,奶奶让你嫂子给你煎两只荷包蛋。”
丁香摇头拒绝道:“不用了,奶奶,今天我家里要割稻子,我要赶紧回家帮忙。”
阿善婆却说:“奶奶有话和你说,耽搁不了你多少功夫,等会奶奶让你金莲姐和你秀儿嫂帮你们家割稻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丁香只得重新坐下,心里在猜测着奶奶要和她说什么话。
阿善婆咳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问她:“丁香丫头,奶奶知道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奶奶也知道你阿娘是个没主见的,现在家里是你在做主吧?”
丁香不解道:“不知道奶奶这样问是什么意思?”
阿善婆便不再拐弯子了,直接就说:“奶奶是想让你将房子借给你二哥一个月,你们搬回老房子住。”
丁香一口回绝:“不行!这个没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