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不能在核心位置
“我当时一听这样纠纷,本无意买下,但见他们可怜,还是被放贷人贱卖抵债。”
“这若被分散到不好的地方去,也是几条性命,就买下了。”
“主子若不敢用,可派去干粗活儿。”
林管事这次拿手遮了遮嘴,声音更低地解释原由。
大约,都是姓林的缘故,让他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行了方便。
唐简点头,知道这一家子可怜。
但也说明这一家子老实到愚笨,竟然能被人骗去给贷高贷的人担保,不知道担保的后果吗?
但想到这种事情在她原来的世界里,也是很常见的。
也发生过借贷人跑路,担保人被逼得家破人亡的事情。
这样的人可以留下,却不能留在核心位置。
“周管家,给他们一家安排合适的事情做,也别欺负他们。”
“读书年纪的也跟着到文大爷那边读书认字,将来年纪大些也好多条出路。”
“小姑娘还派不上用场,看府里可有针线手艺好的,跟着学学针线,将来嫁人也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唐简说着又看了周管家一眼。
周管家心里已很明白,主子其实是个很仁善的人。
除了问出身、擅长之事,都没有什么挑剔可言。
甚至还安排小子们读书,这在别人家里几乎不可能。
就是在这些小子们出生的家里,也是没可能的。
不然,哪有这么容易被卖出来?
周管家起身,躬身一揖,神情很是恭敬地道:“属下领命,这就去安置他们。”
“对了,这边前院除了门房可住,角院都有安置了,小子们读书要图方便可不太有地方了。”
“大门常年不开,门廊下不是宽檐廊子么,在门房附近摆桌凳便可。”
“能读书已是不易,难道还要再建个塾不成。”
唐简立刻道,又补了一句。
“其他人只要闲着的,都可去认字,女子想认字也一样。”
“只要不误了主子正事,我定的规矩不要违背,平时闲着也是闲着。”
“多识几个字、认得清钱、算得明白帐、拎得清道理是非。”
“出门能更好为主子办差,其他之事,可就事论事。”
“总之,我要的是能办事的帮手,而不是一天天杵木头桩子一样、杵在那儿摆着的奴才。”
“我们月中就要出发回乡,赶在年关回来。”
“人手也招得差不多了,如果还不够,管家你和林管事仍然可以接着招。”
“相信这两天你们与我共事,也知我的喜好和习惯,以后办事不难揣测。”
“目前可以确定的就是,这边宅子我们都选好了院子。”
“下人院子用来建作坊,两边已打通。”
“那边院子正院和东边三院,留给我两个舅爷爷家,西边三院留作客院。”
“二门那边两院你暂时作库房用,以后等我们来了有什么要调整的再说。”
“这些下人,除了文家具体安排了,其他的你都看着办。”
“我家没有那些无事折腾的事儿,规矩要有,同样都可以读书、习武、强身健体。”
“我相信手下强了,主家也是能够水涨船高的。”
“但主家宽仁,不是说主家都是随便可捏的软柿子。”
第1217章 无籍之人,无处安身
“我们不在的这几个月,剩下的事情你们就赶紧安排,这一府的人也要赶紧操练起来。”
“还有,我们若恰是赶在除夕才能回来,这过年事物、米粮菜什么也要先安排起来。”
“有任何问题这几天你们都可来找我。”
“以后,这些日常事务,我不会件件过问,管家你要费心了。”
“是。”
周管家听主子再三叮嘱,又划下了规矩和要办的事情,连忙再次一揖。
“那属下就去安置这些人了。”
“等入冬前把那边院子都安置起来,太舅老爷家过来直接能住下。”
“嗯,今年新棉出来多采买些,做棉被用,留些弹好的棉花给我,回头做棉袄好用。”
唐简又交代了一句。
周管家一一记下,便领着林家人走了。
三十个丫环、三十个婆子、二十个半大小子、二十个护院一共一百人。
再有文、林两家人。
就是林大管事今天一早去牙行办成的差。
“主子还有什么吩咐?我今天就去趟书局传信儿,若有什么书籍纸笔采买,也可一并带回来。”
林大管事也起身,征询地请示。
“不知府里帐房是谁,昨天好像没见着这么个身份的人出来。”唐简突然问。
“府里的帐房由管家兼着,铺子和帐房总帐由高大掌柜管着。”
“目前府里一应用度开支,都是从铺子经营中领取,由周管家带着细帐与高大掌柜报帐、领用。”
“而府中采买则是由我来办,我找周管家报帐。”
林大管事连忙说了这一出,也就是三人互成犄角、互相监督。
但林大管事与高大掌柜,是墨池先生在京城的大管事安排的人。
实际是墨池先生的人,和岳北他们一样。
而周管家又是林大管事在牙行挑选出来的人。
牙行属衙门管,是正规行业。
不只是将外地穷人、落难之人或是官没之人变成奴籍买入牙行再卖出。
也有一些做长、短工之人,也会在牙行留名,等着合适的主家。
所以进大户人家的下人,不一定全是签了死契的奴才,不会任由你打杀欺凌的。
多是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活契。
有些打小被家里卖出来的,恢复自由之身后也会找回家乡去。
就算家里人关系不好,只要有籍在,村里也会负责分一块地给人安身立命。
户籍归入原出生地,有钱再买块田地种着,或是出门做工。
也就是当年卖身为奴,身籍在主家。
恢复自由身后,就要由原出生地接收回去,成为一个有户籍有出处的合法百姓。
之后种田做工都不再是奴籍,统一有衙门管理了。
能够卖来卖去的,就是身契年限未到,或是死契,作为主家财产的一部分。
打死不被官判的,是死契。
通过刚才这批人,唐简从林大管事这里知道了一些这世界里招聘的规矩。
暗叹人生啊……
难怪当初她嫁进楚家,楚默云会交代她就说唐简这个名字,是他取的。
又将她的户籍划入自己名下,后来还与她说过,有户籍有出处,出门才方便。
无籍之人,无处安身,除了卖身为奴就没有第二选择。
第1218章 狡兔三窟,利于藏身
也难怪刚才见文家人那神情,尤其是文天青。
可以理解他一个读书人家、身子里刻着傲气之人,在这样的境地无力回天,心里有多么绝望。
只是安排了一个管理书楼的任务,就那么欢喜,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活转过来了。
这就叫投其所好、收服其心。
“今天就先去书局传消息,办文家转农籍的事,还有告诉书局掌柜……”
“我们府中有座阁楼要做书楼,不用一夜之间藏书万册,但要在半年内陆续把书架放满。”
“还有府中下人都打算识字,需要笔墨纸张,入门书……”
“入门书就让文家人自己用小楷体默写吧,默写一些五到十五岁合用的蒙书。”
“这个不难,我夫君以前就没少默写,不过他现在要备考乡试,不得空。”
“文家既然是读书人家,这活儿应该是容易的,多备些笔墨纸张给他们用。”
“顺便再让周管家关注一下文家是否真读书人家。”
“性格、品德、行事,若真周正诚实,以后我或会把府里帐房交给他们家。”
“周管家要管两边宅子的大小事务、库房,平日里琐碎事情多,也不容易。”
“另外,忙完这个后,你去找可靠中人,看看这一带可还有酒楼、杂货铺和咱们这样宅院放卖的。”
唐简叮嘱完,见邱常贵他们几个抱着扬儿出了门,突然低声又说了几句。
林大管事诧异地看着她。
见她是等其他人都走了才说的,定是不让其他人知道。
连忙也压低了声音:“主子还要置产?”
“呵呵,这里是京城嘛,当然要不断置产,且不能全拿在明面儿上,狡兔三窟,利于藏身。”
唐简微微一笑。
林大管事神色一怔,忽然想起来重要的事情。
忙道:“三铺两宅还有城外温泉庄子的交易文书、地契、铺契,我没有带在身上。”
“等晚上我送过来给主子收好。”
“还有主子不曾出门,不知这两座宅子隔壁也是铺子,是一家医馆和一家药铺。”
“听说主子你要在京城做药材生意,东家那边安排人从各地购置的药材,现都存放在药铺之中。”
“主子只在京城十来天时间,不知可有时间去隔壁看看?”
“医馆也在主子名下,书局东家说了这个不用明说,就如主子刚说的,不放在明面上。”
“药铺虽不在主子名下,但想必也是主子你的。”
林大管事没有直接问药材生意要如何做,需要什么人手。
刚才唐简说过月中要离开京城。
今天正是六月初一,不到半个月时间。
今天还只是在挑人手,对各处的安置,还有主家的人在改宅子格局。
昨天说今天去前头铺子,这不就根本没有空么。
高大掌柜今天都没进来,应是正在清理帐本,等着主子过去呢。
他不敢多嘴帮别人一问,但自家这边的事情,还是赶紧整理好上交吧。
“药铺和医馆啊,我要看之后有没有空,只怕有点儿难。”
唐简蹙眉,有些为难。
第1219章 只是你没见,不是说不存在
她确实还有不少事情要做,还有需要岳北他们去做的事情。
只是她眼下还在处理面前的事情……
“你先去了解一下可有合适的铺子和宅子吧,就在这附近的。”
“以后方便我去管,暂时不找太远的。”
“趁着我还在京城,早点搞定,若是没有合适的就没办法了,稍远一些也行。”
唐简只得先撇下医馆药铺的事情,先解决眼下的问题。
酒楼或是杂货铺是帮唐家准备的。
今天二舅说的话,她也不得重新考虑一下。
“杂货铺也可以的,小一点也没问题,地段不能太偏了。”
“三教九流有自己的路,但若鱼龙混杂,总要安全为上。”
唐简一番叮嘱,林大管事连忙答应下来。
“另外的宅子不能比这两个小,格局上像隔壁的最好。”
“以后我还要多安排些护卫、伙计人手用,咱们这两边宅子显然住不下的。”
“还可能会有其他小作坊要建,就像今天后头下人院被分出来建酿酒作坊、炭窑,”
“以后干货或其他工艺什么的就没地方了。”
“我要做药材生意,也不想将所有药材全部放在一处,总要搞个备用库房。”
唐简想了想,便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想令林大管事自己瞎猜。
林大管事一听果然明白了些,这宅子不是用来过生活享受的。
而是方便实用,多些单独院子而少些花园闲置之地。
林大管事心里有数了,便领命而去。
敞轩里只有她自己了,唐简没有再出门,而是穿过院子回上房。
上房只有楚默云一个人坐在新收拾出来的书房里看书。
窗子已经能打开了,外头不再灰尘飘扬,砸散的砖头也都码整齐了堆放在道旁。
大家不在这附近了,楚默云也没管外头的事情,只专注于书本。
京城墨香书局送来的书,他还没有翻开,正在将镇上带来的那些没看完的书先看完。
唐简进来时,手中便提了一小壶灵泉水,搁在桌面上。
楚默云这才抬头,一抬手将她拉到腿上坐下。
“外头来了很多人?”
“嗯,大管事在牙行买了一百人还有两家子。”
唐简偎在男人怀里,撇着嘴说了一遍外头的事情。
“人也要买来买去,而不是招聘、不是聘用,好奇怪呀。”
“现在这么一看,咱们从偏远村子里来的,还真是自由自在。”
“傻媳妇,你没见只是你没见,不是说不存在,只是恰好咱们附近几村这情况极少罢了。”
“至少我没见过十里八村谁家卖儿卖女了,也没见全家卖身为奴的呢。”
“有些人家无情,谋利而已;有些人家是迫不得已,为了谋生;”
“有些就如文家、林家那样,被人陷害,为了保命。”
“你也别为这些事情纠结了,不如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
“他们若去了别人家里,不一样要守规矩当奴才?可能主家厉害,他们日子会更难过呢。”
“至少你有善待他们,还给人读书识字学算帐的机会。”
“以后也会因材施用,让他们发挥长处,以后说不定是伙计、是管事呢。”
第1220章 以后再慢慢买街
“他们能来到咱们家,能有你这样大度、义气、善良、明理又有远见的主母,是他们的运气。”
楚默云一席话,令唐简想开不少。
他说得对,她并不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她也无力改变这世界里自古而今形成的规矩。
但她可以善待这些下人、可以挖掘和培养人才,可以让大家都有一个安稳且适用的人生。
她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她能尽力去做的,她也没有退缩。
她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这么多,她对得住天地良心了。
“我让大管事继续看铺看宅了,咱们有钱可以慢慢增加一些产业,先买合用的。”
“以后再慢慢买街。”说到这个,唐简又开心起来。
大家只知她去年卖方子赚子五十万,她很容易就将四十八万含糊成了五十万。
成功解释了这三铺两宅的出处,以及出发前又有了十九万两的存款。
让大家都能安心跟着她出发。
以后炭窑就算不赚钱也能节省自家使用的开支。
酿酒却是能赚上一些钱的,她分别与张家、罗家分利,每月现钱到帐,多痛快!
这是明着的生意。
以后她暗中投资买的宅子和铺子,可以继续培养人手,可以继续赚钱或放租。
明面上的人只是普通维持,暗中要培养的人,还需要很多。
有了那批人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
“夫君,你继续读书吧,我到其他地方再看看。”
“等舅舅表哥他们把院子都弄好了,还要继续种树。桃树、海棠、石榴……”
“都可以,混着种几种,花园里有几株梅花树了,也可以再种几株,将来自家收摘梅花也好。”
楚默云笑着提醒。
知道小媳妇种这些果树是四季开花可赏、结果就是钱,嗯,一些花开了也是钱。
不能说小媳妇满眼都是钱、满心都想赚钱。
若没有她这玲珑心思,他们如何来到京城,置下这么大产业?
唐简走时又放下几块糕点给读书人吃。
她自己脚步轻盈地走了。
这次来到院门外,看到守在这里的两个护卫,不由一笑。
“后边围墙都拆了,你们光守在这里没用啊,以后不如把院门栓了,守那一头去。”
她的话刚说完,就听两锤“轰、轰”声,随之就是“哗~”
她连忙朝院子里跑,就看到往正院的隔墙被墙下了。
她立刻后知后觉地看一眼西屋窗子,才发现已经被人关上了。
刚才她去找楚默云时还没关呢。
看来是有人从后头进来把窗子关上了,再去的隔壁。
“二丫,这里也不做什么水瓶门了,直接把这面墙修整齐了就行。”
张秋生和邱连武、罗家三表叔和表哥们都过来了,不过都在正院那边。
张秋生提议,以前在镇上要做水瓶门,是那一面全是围墙,没有屋墙,不能全给拆了。
现在正院与东院就是这五、六尺宽的围墙隔着,一边是上房偏屋、一边是厢房。
因此只要将围墙全部拆掉,留出五、六尺宽的过道就好了。
唐简看了看,就点头答应了。
第1221章 拆得很彻底
“好呀,这屋檐好像也连着了,以后哪怕雨雪天气,大家串门儿直接从廊下过来了。”
唐简想到这个还是很满意的。
她写话本子、她学医、读书写字算帐,大家都是知道的,就算看见也不会太奇怪了。
过去一年,她一点一点展露出来的天赋才华,也不是白表现的。
以后这么亲近地住着,往来也不能算是客人了。
就算大家在她屋里待着,她也不用时时招待,一样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既热闹,又可以互不影响,还是一大家子相处融洽的人,她是乐意的。
她都能想像,小莲儿他们以后恐怕就要像报时雀一样,每天叽叽喳喳地屋檐下喊她了。
相邻的是西屋,不是卧房,也不影响他们休息。
现在光是想想,就很庆幸将读书人的书房换到后头抱厦里去了。
“好了,西院外头往邱家那边的围墙也拆掉了,以后四通八达,咱们互相串门都容易。”
又是几锤下去,所有墙面都拆掉了,张秋生越过砖堆走过来这边,笑眯眯地道。
“就西院没拆了,我这东院可是拆得彻底呀。”
邱家三座院子,果然在里边把能拆的围墙也都拆了。
少了一面墙,不只是视野宽了,面积也宽松了,变成了一座大院。
除了小最小院子只开了一道水瓶门。
既然是清静小院,当然是继续保持清静。
那面墙也不敢多拆,怕损坏门侧的小敞轩。
邱连武和邱常贵都看过,觉得这样确实更好住了。
接下来就等买回来的材料,把各处都修整好。
“二婶,大舅爷爷回来啦!”
楚扬又骑在杨清的肩膀上,从院门那边喊过来。
大家一听,都越过砖堆来到这边朝外走。
唐简看了不由莞尔。
“果然是路口多了随便走,喊人也方便多了。”
大家出了院子,就看到东角门那儿好几辆马车拖着砖、沙、木材等物回来了。
原来他们去西城门附近的作坊人家了。
家里刚好是八辆马平马车,全部用来拖货。
岳北安排的护卫也帮忙赶马车。
加上周管家派过来的几个手人,这一路还算顺利。
除了讨价还价浪费了一些时间,到是没有遇到麻烦。
毕竟是在城西,他们人也不少,一般街痞不会送人头。
“还有一些,送货上门有点贵,我准备再跑一趟。”
张春山一边让人分两处卸货,一边和大家说道。
邱连志同着去了,他就领着那两车木料往阁楼那边去了。
张小平和罗志晓也连忙过去,看看京城这边的木料成色如何。
其他人有的去阁楼那边,有的就去后院那边,都跟着跑了。
张春山却朝东院走。
唐简连忙跟了过来,见大舅往敞轩里坐,就赶紧回屋提了一壶灵泉水过来倒茶。
这样的机会,也只能当作机会可遇不可求了。
“这一趟弄完之后,下午就不用出去了。”
“你昨晚说的看帐册的事情,盘帐是去铺子还是让人把帐册送过来?”
“我是觉得,咱们就去铺子也要低调一点,不要影响了铺中经营。”
“既然请了掌柜和管事在里边,就不要事事亲为太过,让这些管事之人失了威信。”
第1222章 大刀阔斧不能着急
“你看咱们镇上的福全酒楼,陆东家就不会每天呆在铺中,偶尔来一下,或者来看看就走了。”
“铺中有掌柜、厨房有掌厨、后院还有管事,他更多的是把自己当作客人吧。”
张春山仔细思量过,觉得昨天见到的大掌柜、大管事他们瞧着不像奸滑敷衍之人。
三家铺子有两家掌柜来过,一家是在铺子前头打过照面的。
上头有大掌柜和大管事,自然也不怕他们这些底下的闹什么心思。
因此,张春山是在提醒唐简。
抓住上头的大掌柜和大管事就行了,对底下铺子适当松松手。
大刀阔斧不能着急。
唐简知道大舅是怕自己年轻气盛,一来就雷厉风行与那些管事之人意见相悖,留下隐患。
他们马上就要走的,铺子却在这里。
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亲信,是可靠手下,而不是得罪人。
唐简点头,忽然低声问:“大舅,大哥那边可有告诉你院试的结果?”
“昨晚他专门去了正院告诉了,让我们不要在外议论,结果搁在心里就行。”
张春山连忙点头。
正因为知道这结果,也就知道他们这一趟待的时间不长。
如果是没考上,他们就能待到秋凉后再回。
这趟回去就是小柏和娇杏成亲,再几家人收拾收拾,搬过来的事情。
因此只要留下往返三个月时间就行了。
但现在要去府城参加乡试,时间肯定来不及。
还有许多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先捡最急的事情重点做了。
比如作坊先建起来,酒要存上一批。
反而是前头的铺子已经在维持经营又有人在管,就先撂在一旁吧。
“大舅,我有个想法。”唐简压低了声音。
“这月我们一家走,你们全部留下继续后面的事情,中秋前后你们把这边料理清楚了再回。”
“就夫君和大哥,我和大嫂带着扬儿,一辆马车再带两个护卫。”
“之后你们回去把所有护卫都带回,再把护卫搁在纪阳让他们去找东家复命。”
“等我们从府城赶回再去县城先看陆姐姐,再回镇上。”
“咱们兵分两路,时间上就没这么赶了。”
唐简想到的,是实际参与不进京城事务的几人,分开专注科举就行。
其他人留下来的时间长了,事情就不用慌慌张张去办。
“这样也好。”张春山想了想,就同意了。
不足半月的时间,确实怕作坊这边完不成。
就是阁楼那边打制家具也不够时间。
他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赶来京城,待不到半个月要走,回去再待上几个月时间才能再回来。
今年要办的事情几乎都得等明年了。
“那我留下来挑几个可靠人手,等进入八月就先把白炭窑烧起来,一个月时间能攒一千斤货。”
“顺便再挖一座黑炭窑吧,烧些黑炭铺子和宅子都好用,白炭就全卖掉,像去年那样。”
去年尝到暴利甜头的人,知道不能多烧太耗树木的白炭,就想着一年一千斤不多烧。
赚上一千两也有五百两的分利,是划算的。
第1223章 我都不忍心提醒她们
“可以,炭窑图纸我晚上弄一弄,回头炭窑弄好,走之前我再讲讲黑炭窑的不同。”
“顺便把白炭窑的手艺再温习一下。”唐简同意了。
知道大舅心心念念这个,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炭木从哪儿来呢?
似乎猜出她的疑虑,张春山笑道:“你不用担心炭木了,我在木材坊打探到了。”
“城西外两百里就是普通村子了,有山头的。”
“不过我要先去探路,打听清楚,直接从村子里请人砍。”
“村里人赚到工钱,再给村里一些见面礼什么的,怎么弄也就好打交道。”
不愧是常在镇上行走的人,这一趟买木材就能把炭木的问题给解决了。
唐简却笑着忙提醒。
“大舅,就算有这个方向,也要先找村子打听清楚,有些山地可能有主的。”
“京城遍地贵人,谁知道在哪里不小心就得罪人了呢。”
当下她就把今天进府的那两家子遭遇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得张春山也是一阵感慨。
被女婿哄骗担保的人家是可怜又可气,但也没办法,谁让你自己同意担保呢。
而文家的遭遇,就是得罪了自己族里掌权的人。
几代人被压制了几十年,到头来还要被逼得全家卖身为奴、被家族除名的地步。
就有些可悲可叹了。
“嗯,明天我先在城西这一带都跑跑,了解一下卖柴的铺子。”
“正好府里也是要烧柴的,我就去采买一些回来,也好搭上话。”
张春山有了主意,从木材到卖柴,全是与山上伐木有关的事情。
“先找周管家问这柴是谁负责的,从哪家铺子买的,弄清楚行价。”
“若府里就有人知道这些柴的来处,也多些讯息。”唐简提醒。
又说了会儿话,张春山听见马蹄声响,就再起身要走。
“再跑一趟,下午歇歇,正好你让人把帐目都送来。”
“盘不盘帐的,帐还是要看,表达一下主家的关注,把握好用人的态度。”
张春山叮嘱唐简。
唐简连忙答应了。
“我让人准备中饭,大舅回来正好吃饭。”
“好,这一趟只拖货,不用太久了。”
张春山说着就到了角门那儿,上了一辆马车。
岳北从后头匆匆走过来。
“老大,那些个丫头都问清楚了,与牙行名册记载没有问题。”
“有几个家里是后娘当家,觉得卖掉比赚嫁妆好就卖掉了,签的是二十年身契。”
“剩下的或是为家里还债,或是为家里哥哥们赚聘礼、或是为弟弟赚束修的。”
“签的是五年到十年的身契,她们是还想着回家去的。”
“我都不忍心提醒她们,二十多岁都是老姑娘了,还回家去能有什么好下场?”
带着这么多年攒下的工钱积蓄回去。
钱还不得是交回家里,再让家里给找个年纪更大的光棍或是鳏夫嫁了?
“至于那些个从邵府被转卖出来的。”
“除了那一个有经历,剩下原本就是各院里三等丫头或是杂院里干粗活的。”
“听说能在主子面前得脸的,都会被带走。”
“她们这些算是府里不常用的杂物一般,带走累赘就会扔弃,转卖还能换些银两。”
第1224章 为老大分忧
岳北一阵说,就把这二十九个丫环的事情都解释了一遍。
又道:“还有那二十个小子,我们也帮周管家打听清楚了,境况比那些丫头好点。”
“毕竟年纪不大,十年后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另谋出路的。”
“主子要不要好生培养一下,将来也是干伙计的料。”
岳北没说这些人好给主子们做小厮用。
看着主子这一大家子都是农门出身。
自己动手下厨房、自己动手捶墙,自己带队去采买材料……
还指望分几个小厮伺候?那些丫环更不可能分派到主子们面前了。
显然他们更习惯自己动手干活的。
因此,岳北出于江湖义气,十分贴心地给老大提了这样的建议。
因为这帮半大小子干不了什么活儿还得花钱养着,不能饿了、病了。
没道理养大后就放他们回家去呀。
听着他嘀嘀咕咕说着这些的问题,唐简欣慰地笑了。
别嫌岳北话多,他是像个大哥哥一样在替她着想了,怕她吃亏。
“嗯,我交代了周管家,让守门房的文大爷教府里人识字。”
“这帮小子平时就跟着读书,再跟着你们习武吧。”
“你们这些日子也管管护院,咱们护院也没啥活儿,当个有力气的伙计使唤也行。”
“若有人闯进门威胁到主家安全,他们就是护院了,也还是有力气的伙计。”
“我这家里除了那些半大小子和小丫头们,是不养闲人的。”
“不是说护院就只呆着,我家也不是每天都有架打。”
“我们出门也用不上他们,因此,规矩,也要你们帮着周管家给立清楚。”
“你们都是过了招的,他们应不是对手,你们拳头大当然是你们说了算。”
“等秋天你们同着回纪阳县时,那帮小子们就跟着护院学武吧,年内我们再回来。”
唐简顺便说了之后的行程安排。
他们去府城的这一批,只带走两个护卫,剩下的都跟着大舅他们一行人。
至于为何要带上楚袁氏和楚扬?
当然是为了节省马车啊。
不然到时楚袁氏一个妇人不好与其他人同处一个车厢,还得单独为她安排一辆马车。
岳北他们是墨池先生安排的,墨池先生都说是与李十二他们一样的人。
也就意味着都是同出一门,由一个地方训练出来的。
因此,唐简没说院试结果,却说了要去府城,岳北就知道为何了。
“是,属下定为老大分忧。”岳北抱拳一礼,低声领命。
岳北走后,唐简就朝阁楼那边走去,看大家已经在抬木料靠向围墙角。
楚扬远远地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
看到唐简过来,立刻要跑,但伤口立刻被牵扯动,疼得他呲牙。
“二婶……”小家伙立刻一脸委屈地伸着小手。
唐简却不抱他,而是走过去站在他身边,看了一眼他的掌心。
想必是之前拿了荷花的。
荷花杆可不光滑,导致搽了药的地方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痕迹。
“不疼了。”楚扬有些心虚地将掌心攥了起来,不让唐简看。
第1225章 活路
“哼,疼也是你活该,让你不好好听话,花呢?”
唐简哼了一声,嫌弃地瞥着他。
“……花给娘了,娘看到我在外头跑,出来问我疼不疼,我就说……不疼。”
楚扬连忙解释经过,把这些话也报告给了二婶。
唐简哭笑不得地抬手揉了一下他的小脑袋,这个傻孩子!
“娘说等爹有空,也要过去那边瞅瞅,她还没去过呢。”
楚扬仰起笑脸,连忙又说道。
“嗯,都去得,就你不能一个人去,以后都不准,尤其是不许去水边,知道吗。”
唐简叮嘱孩子。
“知道,水边有危险,小孩子容易掉水里,没有大人救,只能淹死。”
楚扬立刻将唐简以前教过的话说了一遍,突然抱着双臂哆嗦了一下。
“太阔怕了呀!我可不想有危险。”
“我还有好多好吃的没吃过呢,我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没去过呢。”
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唐简一时都呆住了。
该说他小小年纪就知怕死呢,还是该说他的人生有目标、有志向呢?
“好啦,你这小家伙说什么死呀活的,乖乖听话就好了。”
唐简伸手将孩子搂了搂,不知说什么好了。
刚才他这番话,她可没教过。
“嗯,我有乖乖的,就是今天的字还一个没写……”
楚扬靠着二婶,小心翼翼地眼睛向上瞄着她。
“明天都要补回来,这么多天都不知道欠下多少个字了。”
唐简垂眸看他在打小算盘,立刻灭了他的小九九。
“知道了……”小脑袋立刻蔫儿了。
这时,有几人从西院那边走过来,唐简扭头看过去,却是文家人。
文天青走在前头,跟在他身后的是几个小的。
“二夫人。”来到近前,文家人一起躬身行礼。
先前文家人去了那边院子安置,已经有人将主家的情况和身份告诉了他们。
因此,知道当家主母是二夫人,这宅子和前头铺子都是二夫人掌事。
他们还没见过大夫人,更没见过什么老夫人,因此没人知道楚家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但所有人包括管事管家们都听二夫人的,有事情也是向二夫人禀报。
因此大家心里都有了一个认定。
二夫人就是当家人。
“你们刚才从后院过来的花园那边,经过了三座大小院子,是一家子。”
“再往前走花圃那儿的西院,是大公子大夫人的住处。”
“这边正院也是一家子,与我家是嫡亲关系,以后你们熟了就清楚了。”
“你们文家来自村子,我们几家也来自村子,你们是读书人家,我们家也是。”
“因此,我也希望能帮到你们。”唐简坦率直言。
“以后你们就在这里安身立命,便恢复了农籍,也不要再回什么文家庄了。”
“以后想考科举……没有原籍和三代家世似乎有些难了。”
“但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个生计、闲时也能读书写字,我这里却是方便。”
唐简把利弊和现状说与文家人听。
“多谢主家给了我们一家活路。”
这次走上前长揖到地表达谢意的,是文大爷。
第1226章 死而无憾
这老头先前在东院见主子时神情还有些……
更像是游魂似的,失魂落魄、任人提线牵扯,完全不在状态中。
这时候却是精神奕奕,就像木偶被注入了生命,一切都鲜活起来。
“老朽读了一辈子书却已无缘科举,早不作打算了,两个儿子更是早早弃了这条路。”
“只奈何天青有读书天赋,却在文家庄那样的地方,根本不得出头,甚至连族学都读不了几年。”
“原本老朽一家前路茫茫,能得二夫人看重护持,实是老朽一家之幸。”
“如今有庇护之所、衣食无忧,还能读书,老朽早已死而无憾。”
“听闻二夫人有意让老朽教府里下人读书识字,老朽得了这任务心里也踏实了。”
“文家无以为报,能为主家分忧,也是幸事。”
文大爷说完又作了个大揖。
其他人没有说话,但他每一次行礼,其他人在后头也跟着行礼。
可见这一家子确实守礼,且神态情绪都和先前不一样了。
先前都是压抑着内心的茫然、不安、悲愤甚至还有绝望。
现在却仿佛获得了新生。
一个没家没产没家族的人家,能在一起不分开、能不为恶,是他们最后的底线。
如今不但不违这些底线,还能得到如此善待,如何不生出希望?
“文大爷不必如此大礼,文天青你可以去阁楼瞧瞧,以后你的读书、做工都在这里了。”
“文大爷,你与文大娘就住在这边门房,日常管小门出入,大门这边不要打开。”
“遇到要打开的情况,你要来通知我们,我们主家不在,谁来也不开,赶紧找管家禀报就好。”
“我计划就在大门内廊檐下摆些桌凳,有除了那些小子们,其他人想跟着读书认些字的,也可过来。”
唐简自己并没有动,却是两边指了指,解释了一遍自己的想法。
文天青立刻就抱拳一礼,匆匆走去阁楼那边,又朝向他看过来的人抱拳。
他还不认识其他主家人,但这也算是打过招呼,就自己进了阁楼。
唐简没说阁楼是什么样子。
他一个读书人,实际年龄是十八岁,这点地方是难不住他的。
而文大爷一家人未经允许不敢去阁楼,便同着去看门房那边。
除了文大爷和文大娘以后是要住在门房的,其他人都在隔壁有了安置。
“二婶,他们都是谁呀?”
楚扬仰着小脑袋看看这边、看看那边,最后拉了拉二婶的衣袖。
刚才他看到有几个小哥哥,想要跟他们玩耍,可是又不认识他们。
“他们是到咱们家里来做工的人家,那个老爷爷是夫子,不过你不跟他读书,你跟着二叔二婶读书。”
唐简这么解释。
还没走远的文家人……
文大爷忍不住抬手抹了把老泪。
没想到被欺压一生,到老竟然会遇到明主,给了他尊重。
这时,楚星河和楚袁氏从西院过来了。
他们本来是要到东院的,看到这边热闹,便直接走到这里。
楚扬看到爹娘,却不似以往立刻跑过去撒娇。
反而脚步挪了挪、又挪了挪,最后竟然转到唐简的另一侧去了。
第1227章 读书人的父爱
“扬儿。”楚星河见状,便喊了一声,“过来。”
“爹爹……”楚扬小脸不安地瞄了一眼。
两只小手紧紧拉着二婶的手不肯放,还将头低着。
仿佛只要他不抬头,就没看见爹爹。
“这才第一天早上,你就把自己给摔着了。”
“以后每天早上还怎么让你自己去东院找二叔二婶呢?”
楚星河知道孩子在怕他,便没有走过来,不过道理还是要讲的。
有些话二弟不好说,该他来说。
“我错了……”楚扬弱弱地认错。
“以后要么好好走路,要么根据自己的实力慢慢跑步,不许做超出实力的事情。”
“知道了。”楚扬连忙答应,这种话,之前二叔二婶也念叨他半天了。
“若是再这样摔了,就自己疼着,不许二叔二婶管你,不许搽药,谁都不许理你。”
楚星河又搁了一句狠的,让这臭小子长长记性。
楚扬哆嗦了一下,噘着嘴就快哭了。
楚袁氏见状连忙伸手拉了拉楚星河的衣袖。
唐简也垂眸看着孩子的表情,但没有在这时候去安慰他。
小孩子在被家长批评时,为他好就不要在这时候滥好心表达善意。
这只会让孩子的注意力转到“我好委屈、我好可怜、我要抱抱”的情绪里。
而无暇再去思考家长的批评是为了什么、对不对。
甚至有的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不长记性反而觉得大人批评了自己,是自己的委屈和伤害。
有的甚至还将这份委屈转为怨恨。
“好了,知道错了就要改进,过来让爹抱抱,看看好些没有。”
楚星河训完儿子,这才伸出手。
但他没有走过来,而是让楚扬走过去。
这次楚扬也不敢装没看见了,老实巴交地松开了二婶的手,乖巧地走了过去。
还主动将一双掌心伸给爹爹看。
“二婶搽药了,香香的,凉凉的,不痛了。”
楚扬辩解地解释着。
楚星河看了看,又蹲下来掀起他的裤脚看了膝盖,这才将孩子抱了起来。
先严苛再安抚。
孩子得了这颗糖能心安一些,心里也会觉得懊恼,下次就会长记性一点。
唐简看着大哥教儿子,觉得不愧是读书人,其实都是有一套的。
没有一味的苛待,也没有一味的娇惯,但又会适时表达父爱,给出疼爱。
这样的人家若能将此做为家风维系下去,再过两代必是鲤鱼跃农门,终成人上人。
那时他们的府第,也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分来分去、锤来改去。
家规也不会再是她临时一通训话,下人也要临时买进。
更不会再出现婆子丫环追着问,在哪里摆桌、在哪里奉茶……
文天青在阁楼上转了一圈下来了,过来拜见了楚星河夫妇。
没人介绍楚星河身份,但文天青根据楚扬的情况,试探地请教了,一猜就中。
楚星河一大早就在西院读书到现在出来走动一下,还不知道外头的事情。
唐简连忙将今天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重点说了文家情况。
不过略过了文家被家族欺压一事,这种事情被人在外头反复说,于文家读书人也会难堪。
第1228章 谁还讲这么多规矩?
但文家因病花光积蓄又债台高筑,最后田地屋产都被抵了债。
无家可归、无处可去时,一家人投身牙行的事,却令楚星河莫名心痛。
“如果楚家当年没有亲戚帮扶,没有这么多田在,怕也是差不多下场了。”
楚星河目光恍惚地嘀咕了一句。
他的话,邱家人不知,在场的张家人和罗家人,却是很清楚的。
仅是这一句话,就令他们对文家人多了几分怜悯和惋惜。
这些人到东院时,除了邱常贵四人,其他人并不在场。
邱常贵他们又不知楚家事,说也不会说得太细致,大家只知来了这些人,并没什么感受。
文天青不知楚家旧事,眼中闪过疑惑,但没有多问。
他张目扫了一眼四周。
“你家人去门房了,你从那边垂花门出去,穿过大厅就到了。”
唐简连忙指了指路。
文天青抱拳一礼,就匆匆走了。
按理他们这样的男子是不能进二门的。
但这毕竟不是规矩森严的名门贵族,各院又自成院子,到没立下这样的规矩。
就连东院都把围墙拆成那样了,谁还讲这么多规矩?
楚星河抱着楚扬,带着楚袁氏,说也去那边院子瞧瞧。
楚扬已经到处跑半天了,对这路都熟得很,由他带路,其他人也不用跟去。
唐简就在这里与大家商量打家具的事情。
阁楼除了碧纱橱和坐榻、椅子、折叠屏风架这些有库存,其他书桌椅、书架都需要现打。
三个木匠再加上几个打下手的,要赶制到也不难。
只不过,大家还没出过门,没去过京城街头,因此,很快话题就到了外头的繁荣热闹上了。
“等过两天咱们一起去吧,再到京城的福全酒楼去吃饭,感受一下京城的福全生意怎么样。”
唐简便道。
大家连忙点头。
邱常贵就忍不住提醒。
“二丫,我和二叔去你掌眼厨房里事的呢,怎么还没安排起来?”
邱连武立刻看向唐简。
他一个厨子,都跑到这里给木匠当下手了。
“上午不得空,下午我让大掌柜把帐册拿过来,你们就同着大掌柜过去那边。”
“把三家铺子都巡一巡,厨房各处也看看,我和大舅就先看帐本。”
“既然咱们事情多了,就要分工行事,今天你们把宅子弄了,明后天作坊也能弄好。”
“之后就去外头逛逛,再回来看哪个屋要盘炕的,反正我们西屋要盘一个。”
“忙完这些,歇一天,再去京城四处逛逛,估计逛一天需要歇一天,京城太大了。”
“等之前,去城外转转,龙盘山龙泉寺逛一下,再到温泉庄子住两天,再回来。”
“之后可以再逛逛一些特产铺子,想想能带什么回去。”
唐简给他们整理了一下行程,心里就有数了。
“不是要先去府城么?”张小虎抬头朝四周望了望,压低了声音。
大家都知道院试结果了,也知道不能在外议论,目的是低调到乡试结束出来。
“分开行动,你们到中秋后回家,我们去府城。”
她没具体说你们都是谁、我们又都是谁。
但大家立刻就想到了。
第1229章 宁信护卫,也不愿意……
楚默云去府城应试,二丫肯定是要去的。
“也好,那咱们还有的是时间做这些事情。”罗正晓忍不住嘿嘿一笑。
还以为只有十天时候呢,那得日夜赶工了。
刚才小表嫂说去哪里玩儿的时候,他还在想,时间够吗?
原来是分开行动呀!
大家的兴致又高涨了起来。
唐简想到还没去安排中饭,连忙朝后头走去,就看到周管家刚从厨房里出来。
“主子。”看到她过来,连忙小跑上前。
“我忘记说中饭可以做了。”唐简尴尬地解释。
“等我大舅他们再拖材料回来,就可以吃饭的,现在可来得及?”
大舅都出去好一会儿了,结果她在阁楼那边这么久……给忘了。
“主子放心,饭菜已经备上了,汤已炖上,要炒的菜等主子们到齐,就能陆续开始炒。”
周管家一听连忙道。
“主子身边还是要留几个丫环婆子的,像刚才这种事情,总不能次次都要主子亲自跑来。”
周管家委婉地提醒,没好意思说,这样一点儿也不像个主子。
这一院子恐怕除了两位公子,没一个像主子的。
但他也知道主子来历,没什么好埋汰的,就是身为管家,这种事情还是提一下比较好。
“有道理,原本我们这一趟不久待就没想现在安排人的,既然如此,先安排两个过来吧。”
“一个婆子领两个丫环,应该也够了。”唐简思索了一下没有再反对。
“不过还是离我远一点儿,我一家子说话行事,也不想被人跟在身边听。”
“找人时有人可找就行了。”
唐简还是不喜欢身边跟着一群,除非是一群管理人员,或是研究人员。
以前她身边是有一群人,不过都是在做学术研究的。
何况以后她还要做别的事情,身边跟了人并不方便。
“老大,我们跟着吧。”
岳北自那边快步走过来,他远远听见了这边的事情,几个跨步就到了附近。
“也好,就交给岳北,丫环婆子就不要跟在我身边了。”
唐简立刻推翻了前面的话。
十二护卫是墨池先生给她的,至少知道她是神医,自然也是亲信了。
见她宁信护卫,也不愿意用丫环婆子,就更莫说给二公子身边安排丫环小厮了。
周管家无奈,只得应下。
周管家一走,唐简就走进厨房里。
看到厨房很大,两口大锅、三口小锅、两个瓮缸,中间大案桌上摆着两块砧板。
也就比福全酒楼大厨房小那么一点吧。
唐简看了才明白,为何贵表哥会那么喜欢接手厨房里事儿。
这大厨房确实会让人有回到福全的感觉呀。
而且这里也有一个掌厨,几个下手,正在忙碌,是昨天唐简见过的那批人里的。
见到她来都过来行礼打了招呼,又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唐简也没四处转悠。
她自己会厨艺,自然明白做菜的人是不喜欢别人跟在身边紧盯着的。
看了会儿知道吃饭不会耽搁,这才走出来,就朝旁边的院子走过去。
其实这里她还没有过来瞧过,先前也只是经过。
第1230章 不养闲人
“老大,你不喜欢别的下人跟着,我以后就安排两个护卫随时跟着,东院再派人守着。”
“毕竟院墙都拆成那样儿了,不守着怕人打扰到二公子读书。”岳北主动解释。
“好。”唐简答应了,不过又呵呵一笑,提醒道,“不过你们也要跟远一点。”
“不然你们二公子可是不高兴了。”
“……知道了。”岳北一愣,随即失笑,但也连忙应下。
身为护卫,他们自然也是接受过这些规矩训练的。
主子不唤时随便呆着,主子要用人时,那就是四处皆有人可以冒出来领命。
后面一处院子里,张秋生和罗表表叔、罗正德、罗正诚几个就在这边。
已经挑好了要砌大圆灶的屋子。
“二丫,这院子也不错,腾空出来再刷一遍石灰水,这天气不要了太久,这大灶就能砌起来了。”
张秋生高兴地说。
他是最先参与建酿酒作坊的人,因此全程的手艺他最清楚。
除了唐简的图纸,他有实际经验,罗家反而只有兄弟俩是学过酿酒手艺的。
唐简也四处看了看,理解二舅的意思。
这一座小院相当于三合院,都是几间厢房拼成的。
正好各作用途、归类整齐。
唐简又去看了隔壁几间院子。
除了浆洗院子有口水井、有两排屋子是敞屋而没有隔出那么多间,用于天气不好时晾衣方便。
其他屋子都是一样的格局,安置下人居住,实用为主。
唐简便将刚在阁楼那边与表哥表弟们商量的行程说了一遍,让二舅他们这边也有规划。
“好,正好刷了石灰水要晾一下,我们就去逛逛,这两天就再把各处砸了院墙的地方整理一下。”
张秋生便道。
唐简想到那些墙,便看向岳北。
“今天那些人先学规矩,适应府里的环境,明天让二十护院都过来听从我舅舅安排。”
“是。”岳北连忙领命,心中莞尔。
老大先前就说了,护院也没那么多架打,就是有力气的伙计。
没说小厮,没说粗役,说伙计还算体面的了。
就是不养闲人,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先前岳北就去与那二十护院沟通过了,他们是同意的,会些把式,也是出来混口饭吃。
这样的主家不上不下,看着也不是惹事的门第,他们当然乐意安稳地做工了。
一听有二十个有力气的帮手,张秋生他们可高兴了,立刻就准备开始干活。
唐简连忙拦住道:“二舅,大舅也快回来了,咱们先吃了中饭,歇个中觉再开始吧,下午还长呢。”
这南方夏天的下午,天黑得晚呢。
张秋生也笑了。
没多久就听马蹄声响。
大家赶紧往外走,就见又是两车砖头和泥沙运了过来。
剩下的肯定都是木料,去阁楼那边了。
这些砖头肯定是用来砌大灶的。
谁知唐简一嘀咕,张秋生却摇头。
“砌大灶的之前就运过来了,这是盘炕的。”
“噢!”唐简立刻高兴了。
“你们既然要提前走,那就等你们走后,我们再把炕盘了。”
“虽说南边冬天不冷,咱们有个大座炕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