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人情面子
只是她也不好意思饭碗一放就喊走,毕竟是唐家宴客,叫村里人咋看呐。
想了想,她就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去楚默云那桌,看他喝酒。
看他眯着眼看自己笑,脸上带着醺意,再看其他人谈笑风生,一个个虽未斗酒但也喝了不少。
她便去厨房提了一壶放了解酒药粉的茶出来。
“喝了这么多酒口渴不,喝杯茶漱漱口。”
她提着茶壶过来,看谁的杯子刚好空了立刻满上一杯茶。
大家见是她倒茶,自然不会有意见,都笑呵呵地道了谢,端起就喝。
“这茶怎么有股酸酸甜甜的味儿呢?”一个敏锐的后生笑着开口。
“这茶好喝又解渴呀。”唐简笑眯眯地,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大家便只调侃他们,而不再追究茶的味道如何。
楚默云却是心知肚明,默不作声又多喝了一杯。
唐简也没一直呆在这里影响他们喝酒,说笑几句后就提着茶壶走了。
这会儿功夫,已有帮忙的妇人赶紧将院中散了席的桌子收拾了。
几扫帚下去打扫干净,地方就腾出了一些,小孩子们可以玩耍游戏了。
唐简也就打消了回楚家的念头。
慢慢地其他桌也陆续撤了,唐简没有去帮忙收拾桌子。
这都是安排好帮忙的人手来做的,她一个做客的外嫁女无需伸手。
待到午后,唐玲珑睡醒了,唐简又领着小朋友们去找唐玲珑玩了会儿。
大家看到她走到哪儿总有一群孩子跟着,心下也是感慨、不解。
不急着生娃的人,明明那么讨娃儿们喜欢,若今年生了娃不是更相得益彰吗。
下午,村里人也都散去,只有帮忙的人在收拾场地。
汪文凯也将他拖来的桌凳搬上车,准备走了。
楚默云被大哥暗示,忙走过去与汪文凯寒暄了两句,这边唐枫拿着两包糕点也走了过去。
唐邱氏没舍得把糕点拿出来摆桌,是打算留着给亲戚们分一分,当回礼的。
但唐福生说,帮忙的人家也要送一些,人家肯来帮忙也是人情面子。
唐枫也说给亲戚当回礼只是意思一下。
无外乎就是邱家与许家,也都是常来常往的嫡亲,少给两包糕点也不得罪。
昨天唐枫去北山村,唐简已经拿了几包糕点给他带去,邱家和许家都有。
唐邱氏这才不再说什么,当下将糕点清点了数目,多出来的都是给帮忙人家的谢礼。
汪文凯帮着借了几车桌凳,自己更是亲自跑了几趟。
在这桃林村里还没有哪家能有这样大的面子,能让他亲自帮忙的。
他能吆喝一声安排人手过来,就已经是人情了。
就连唐邱氏都知道,这是楚家的面子。
所以,当唐枫拿走两包糕点时,她没有反对。
唐简见院子渐渐还原了,也想回镇上去,就去找娘。
“难得回来的,在家里吃晚饭吧,晚了不还有回楚家去住么。”唐邱氏忙挽留。
她不是在安置宴客善后的事儿,就是在招待亲戚,忙得不行,这时见闺女要走便有些舍不得。
她招待了别的亲戚,却根本没空儿招待自己的闺女和女婿,也让她有些歉意。
第1067章 没那么多深刻的共情
“我们回镇上去吃也方便,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儿,在这里也是闲着。”
唐简连忙婉拒。
“唉,你们赚钱是赚钱,却也是真忙……”
“娘也知道说不了你,你也比娘聪明能干,自己照顾好照顾就是了。”
“难得楚家不催你生孩子,你自己却不能不着急,今年不许再避子了。”
唐邱氏见闺女执意要走也不便多留,却仍是念念不忘地叮嘱着。
闺女能赚钱、女婿又疼闺女,她也没啥好担心的,就焦虑这一件事儿。
“知道了。”唐简懒得再说什么,随口应着。
“你们走之前还是要把外公外婆他们送回去的,这天气坐驴车还是有些冷。”
“以前日子都苦,有驴车坐是不错,如今这不是有马车了么,娘就想让他们也沾沾你们的光啊。”
唐邱氏又道。
“知道啦,再等一会儿,我去看看你女婿他醒酒没有,等醒了就能走了。”
唐简忙笑道。
让外公外婆沾外孙女的光,不是天经地义么。
今天舅舅舅娘他们都来了,除了二舅和二舅娘在镇上不得空,邱家还是来了不少人的。
之前外婆还拉着她的手直嘀咕,去年没能给她送嫁有些遗憾。
今年玲珑被人重视着,以后的日子总会好过的。
唐简也没多说什么。
原主已经不在了,不管与之有关的所有人是懊悔还是遗憾,原主都不知道了。
而她只是一个外来者,对这些感情也没那么多深刻的共情。
不过是维持着一个属于这世界的亲戚和人情关系。
以及做一个正常人正常的三观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唐简去堂屋找楚默云。
看他解酒茶已起到了作用,这时候清醒了不少。
正在陪张家外公、邱家外公还有赵大爷、许家长辈们说话。
她便没有说送邱家回去的事儿。
邱家人自己还没起身,她这一开口就好像在逐客一般,自然是等邱家何时走,就去送。
他们便摸黑回镇上问题也不大,他们坐的是马车很方便。
于是唐简也陪着长辈们闲话家常,过了会儿,先提出要走的反而是张家。
张老爷子起身告辞,说今天带的曾孙们太小了,下午还没歇中觉呢,得赶紧送回去才好。
于是邱家也说要回,家里还有作坊要忙。
唐简这才交代楚默云送邱家回去。
许家也想走,邱老爷子道:“你们是外婆家不用急,唐枫自然会送你们回去。”
许家爹却笑道:“唐枫难得回家的,我们早点回去也好让他们一家人歇歇,让他也有时间陪陪媳妇和孩子吧。”
许家爹这话是体谅女婿,其他人便纷纷附和,就都往外走。
唐枫和唐福生刚好送最后一批桌凳去了还没回,唐邱氏慌得喊他们两家人等等,又喊唐许氏快过来帮忙。
许家娘只得帮忙抱唐玲珑,唐许氏赶去婆婆那边把给许家的回礼分出来。
有唐简拿回来的糕点,还有家里摆席剩下的瓜子花生也打了包。
也有菜地里开春后长势正好的青菜苔、还有春笋。
与镇上人家的回礼不同,农家人送礼都讲实惠,你有的正是人家缺的,这礼就十分得人心。
第1068章 一边是情意,一边是欢喜
唐家在年前做的干菜、腌菜、酱菜,唐邱氏早就送了许多给邱家,也给了一些唐简。
许氏也有机会往娘家送了一些。
北山村农田少,都用来种田就不会多种菜了,邱家人口多,一直都是缺菜吃的。
不过今天的礼,邱家有的,许家都有,许家人也很高兴。
大家热热闹闹在院子里说话,唐四喜跑去找爹和大哥回来送客。
唐枫见许家也要就回,又去拿了两块多出来没上桌的扣肉拿干荷叶打包,给了许家和许二叔家。
转身再把猪头猪耳给了邱家。
摆席就这样,总有剩菜,亲戚们留下吃晚饭就会在剩菜的基础上再加些小菜凑和吃了。
若不留下吃晚饭,家里边剩下这么多菜也是要吃好多天的。
但将成色好些的打包给亲戚带走,也只有嫡亲并且关系好的嫡亲,才能这么做。
一边是情意,一边是欢喜。
两家都欢欢喜喜地上了马车,带走的吃食各有一筐绑在马车后头。
张家和赵家这边,则是唐简找娘拿了两包糕点给带回去小的们吃,其他都没拿。
张家和赵家都不缺这些吃的,也不是唐家的嫡亲,唐简不会在唐家使劲拿东西送给张家和赵家的。
张老爷子自己赶马车,把赵家也顺路搭回去。
楚星河没搭顺风车,而是喊了楚袁氏一起在村里走走。
以后回村的次数越来越少,毕竟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有这空闲走走也好。
顺便还把赖着不想走的楚扬也牵走了。
之后楚默云送邱家,唐枫送许家。
院子里就真正空了下来。
唐福生和唐邱氏去把办了席剩下的菜都收拢了,不过没再打包,直接拿碗装了,挨家去送。
有帮了忙的多送些,没帮忙的邻里也多少送了些。
这既是习俗,也是唐枫的意思,剩下的菜自家吃是能吃上好几天,但给邻里送一送也是积攒人情。
过往娘的泼悍得罪太多人,如今头胎生了闺女,唐家越是客气隆重,村里人就越不敢说闲话。
顺便,也给娘挽回一点名声。
只不过这想法,唐枫是不可能直接告诉娘的,而是把爹叫到一旁去说了。
唐枫自己常年在外,家里边爹又要往北山村作坊里跑,家里小弟年纪又小。
若临时有事要找人帮忙,有了人情,人家才会积极帮你。
就是善交邻里,也好有个照应。
唐邱氏虽然舍不得,但长子说的话还是听的,也就照着办了。
唐简这会儿抱着唐玲珑在院子里晒太阳,与附近的婶子大娘嫂子们闲聊。
唐许氏就忙着洗尿布去了,没有使唤唐三春和唐四喜,或者当着唐简的面儿也不敢使唤。
唐三春与唐四喜带着邱银娣和邱春阳在厨房里洗了碗,就出来找姐姐。
“姐姐,我一会儿回镇上?”唐三春征询着。
“想回就一起回,想再住下就同大哥回。”唐简让她自己选择,不会再强制约束她了。
“我还是回吧,反正银娣和春阳也回,明天四喜要去作坊了,我呆家里也闲。”
“在家无非就是帮娘做点事,可我又不能一直在家,不如早点回了。”
唐三春连忙说着她的想法。
第1069章 这些都不重要
村里妇人见那个最像唐邱氏的丫头,如今已能头头是道地说话,以往总欺负二丫如今却是二丫在管她。
都是诧异又欣慰不已。
唐家如今这样,才像样子了。
“那就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等你姐夫回来。”唐简便道。
唐三春就回屋去收拾她的东西,唐四喜和邱家姐妹没有同去,而是逗着唐玲珑玩儿。
唐玲珑原本就爱笑,性子很好。
这时候被逗得咯咯地笑着,一会儿朝这边扭头、一会儿又朝那边扑腾。
唐简暗自无奈,也是她臂力够,不然哪抱得住这么个活跃的小包子?
唐许氏忙完了过来把唐玲珑抱走,唐简才总算轻松了些。
唐玲珑不想回屋,哇哇地哭着,不过没人理她。
等重新收拾干净了,吃上了,这才不哭闹了。
唐邱氏回来又要给唐简收拾回礼,唐简直接不要。
“娘不用操心了,我在镇上什么没有,不用带回去。”
“哼,有一样东西你在镇上就没有!”谁知唐邱氏却白了她一眼,有些得意地说。
“春笋!”
唐简……
“行吧,娘给我两个,拿回去晚上就炒了吃,一个吃一餐,两个够了。”
唐简连忙改口,不再拒绝。
刚出的春笋肥着呢,一个炒两碗,铺子里人多也够吃。
唐邱氏便笑着拿了四个春笋装进箩筐里。
唐简从镇上装货回来有三只箩筐,刚才给邱家和许家装东西就给用上了。
不过唐简不在乎。
反正爹往镇上送东西也要箩筐装,都是装来装去的又不用她掏钱买。
唐邱氏把瓜子和花生打了两大包,再加四只春笋和一些干菜,也有一筐了。
“那些剩菜就不给你了,这么一送剩下的不多,油汤油水的你也不好拿。”
“上水和下水你在镇上买更方便,也不缺肉吃。”
“娘能送的也就是这些你都用得上,你就莫嫌弃了。”唐邱氏将箩筐搬到院子里。
对农家人送肉菜会得人欢喜。
唐简如今住在镇上铺子里,吃用都很方便,也有家底,自然不会稀罕那些东西。
因此唐邱氏拿了四只竹笋,这时节若放到镇上去卖也能卖个好赚头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唐邱氏的话诚恳实在,是一个娘对闺女说的话而非客气话。
在春菜还不多时,干菜也能顶一顶。
再过个十天半月的,野菜旺盛了,春菜也陆续出了,就不缺小菜吃的。
瓜子花生是自家大量买了炒过的,拿些去铺子里没来的人也能嗑一嗑。
糕点本就是唐简带回来的当然不用再回给她。
说来说去,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那四个大笋。
唐简连忙收下了没有二话。
在她以为只有这么多时,没想到唐邱氏又去鸡笼里捉了两只鸡出来,抽了两根稻草搓了根绳,将鸡脚和翅膀绑了。
唐简都看愣了,直到一只鸡笼也搁到面前。
“你大哥说了,对有钱的妹子真不知道能送啥回礼,办酒席买的鸡,特地多买两只给你备着呢。”
唐邱氏笑着解释。
在院门口闲聊的一群妇人们见了,也是哭笑不得。
当初二丫出嫁啥也不给,如今到是知道一个娘家要如何当了啊?
第1070章 三春的亲事你上心些
唐简想到今天娘的表现,心里清楚有大哥的意思在里边,也就没再客气。
等楚默云同唐枫都赶着马车回来了,唐简就喊了姐妹们上车。
这时候唐玲珑睡着了并不知道,不然怕得要哭。
“再二十天是你的生辰了,如今你已是楚家媳妇,却不用看婆婆脸色,想吃啥都别舍不得,待自己好些。”
唐邱氏又叮嘱唐简。
唐简抿唇,心想她与原主唐二丫是同一天生辰。
日子到也巧,可以只过一个生辰而不用另外再悄悄过一个了。
只不过原主上一个生辰是及笄。
唐家没有为唐二丫宴请亲戚,不过那天家里也是有一碗肉、一碗鸡汤的。
虽说那时炖鸡汤也是因大嫂有孕要补身子,不全是为唐二丫过生辰。
唐二丫到底是上桌吃了饭,有吃到肉、喝到鸡汤的。
转眼一年了,今年的生辰是她唐简来过,自然不会如此寒酸。
“还有三春的亲事你上心些,别总让娘催促你,看看可有合适的好歹定个亲。”
看一眼已将东西都到车厢后头的女婿,唐邱氏压低了声音突然说起另一件事儿。
“你大嫂的妹子荷香已说到咱们村来了,今儿两家人还到一起聊了半天呢,看来是都很满意的。”
“荷香端午前及笄,两家已经商量秋收后过门呢。”
“这么快!说给哪家了呀,是娘牵的线?”唐简诧异。
她记得当初娘有说过,许家安排了大嫂的大妹许荷香过来照顾。
一个是年纪大些能帮得上忙、使得上力,一个也是想借机在桃林村相看一个婆家。
有娘帮着牵线,许荷香自己在村里走动也方便养小子的人家自己了解。
村里人家可不是大户人家,千金养在深闺全靠牵线作媒。
同村或亲戚间的亲青竹马成就姻缘的很多,亲戚和同村互相介绍的也很多。
职业媒婆什么的在村子里不太吃香,因为人人皆有可能促成一桩亲事。
而相看不只是两家相看,自己相看到对方的机会也很多。
唐简自己与人牵线时,除了要合计两家的情况、双方当事人的情况。
也会尽力促成当事人自己对上面,同意了才接着说。
所以对许家的安排,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也说明许家其实重视闺女,希望闺女找个好婆家。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世界里小姑娘就这么急嫁的嘛……
“这还用我特地牵线吗,就坡下的田大娘家离咱们家又不远!”唐邱氏撇撇嘴。
“田大娘婆媳三代都瞅好久了,还主动与荷香搭过话呢。”
“到正月里才找的我打听,说要给田二壮说媳妇。”
“唉,当年若不是我早早把你说到了北山村,这二壮到也是咱们家看着长大的,与你年纪也合适,可惜……”
唐邱氏说到这里突然叹了口气。
唐邱氏是北山村人,与北山村徐家关系好,才会将自己闺女说与徐有荣的,没想到……
是她瞎了眼没看清人,误了二丫,还错过了田家小子。
“娘叹什么气啊,我夫君在那儿呢!”唐简蹙眉。
原主的事儿她没法管,但她已是有夫之妇呢,娘这一叹气,叫她家读书人见了又咋想呢。
第1071章 不管是三春还是四喜
“对噢,我女婿可是读书人,哪哪儿都比别家强!”唐邱氏回过神来连忙讪笑道。
“对了,田家……我想着你之前的叮嘱,就和你大嫂商量了,让你爹先给许家带了信儿。”
“许家婆媳带着荷香来看你大嫂,我就带她们去田家串了门儿。”
“让荷香和田二壮自己见上了面儿,之后再问了他们的意思,都愿意了才接着说的。”
“咱们家的百日酒已经办了,接下来就是田家要去许家提亲,再接许家到田家来定亲了呢。”
“这许家妹子有着落了,你自己的妹子今年十四,明年就及笄了,你别以为还早着。”
“今儿还有不少人在问我,给亲家闺女说婆家了,自家的可有什么打算呢。”
唐邱氏一想夏荷香也大不了多少,如今相看到不错的人家。
她家三春如今学好了,又是在镇上长过见识的,怎么也得更好才行。
唐简却有些为难,因为这不大不小的年纪,现在相看其实也很难有合适的。
铺中四个少年郎,两个大的都有主了,两个小的又不着急说亲,都还想着去京城见见世面呢。
再说这个年纪现在就让他们说亲也确实难为了他们。
去年十六的今年也才十七,怎么也得有个十八、十九的年纪才好吧。
早点说也行,可自己还没定性呢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改变主意?
可别冤家变怨偶,她这牵线的担不起这感情失误的后果。
“娘,你说今天有不少人在问你三春的事儿,莫不是家里都有年纪合适的小子?”
突然转过念头,唐简连忙压低了声音反过来询问。
唐邱氏一愣,随即撇嘴。
“有些是有,有些没年纪合适的,我这不是想让你帮着找更好的嘛。”
“娘,这好不好也别只看家境,关键还得看家风,还有为人如何。”
“楚家还不错吧,我夫君也疼我护我,可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不行呀。”
“这大嫂还是最近才改变态度的,不然我真是要一人对上她们三个呢。”
“这也就是我,你说若换了三春嫁到这样的人家,你就算不去吵架,也是很操心的了。”
“你再看邱家,玉梅表嫂娘家多差,可她嫁到邱家日子好过了吧。”
“富表哥待她好着呢,外婆、舅娘她们也不苛待,大表姐人也好不说人闲话。”
“你再看楚家小姑子嫁到仙桂村,当年在桃林村也是风光出嫁的吧,除了许多嫁妆,压箱钱就有六两呢。”
“楚家够宠这闺女了吧,在宋家也过了一阵嚣张日子呢。”
“结果还不是生了闺女这地位一落千丈,鸡飞狗跳闹了多久,几个村子都传遍了呢。”
“所以呀,这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儿。”
“我是宁愿吃些苦,也不愿意被人这般欺负,成天里没个消停日子过。”
“不管是三春还是四喜,我都不希望她们嫁进这样的人家,再有钱也不行。”
“何况咱们唐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日子总是过得去了,相看婆家就不要只看家境,得看家风和人品。”
唐简说的都是唐邱氏熟悉的事儿,一番道理讲下来就令唐邱氏十分认同,连连点头。
第1072章 不能添乱
“那就再等等,若咱们村里有合适的,就让她们嫁在村里,在老娘眼皮子底下也能安心一点。”
唐邱氏原本是希望唐三春能在镇上找到婆家,就像张家闺女那样。
但唐简说的这些例子也令她担忧。
不管嫁在哪里,若家风不行,婆媳姑嫂妯娌关系不好时,当然是离娘家近才好帮衬。
若嫁得远了,被欺负也不知道,娘家人也照看不到啊。
“娘以后有机会也可以探探三春自己的想法。”
“若她有喜欢的人,或是有人喜欢她,娘不问清楚就给她说亲,岂非棒打鸳鸯?”
唐简又适时提醒一句,就怕这个娘又生什么幺蛾子,就算她有自己的理由,也不能添乱。
当初擅自答应了许家入伙,造成的后果也是唐家和邱家在承担。
唐邱氏愣了一下,到是没想到已经过去的这件事儿。
但唐三春依然是她最喜欢的闺女,秉着为闺女好的心思,也连忙答应了。
“娘,这件事先这样了啊,我得走了,再晚到镇上都天黑了。”
唐简见姐妹们都上了马车,楚默云牵着马扭头看着她,连忙说道。
唐邱氏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挥了挥手:“去吧,照顾好你自己,也照顾好三春。”
“知道了。”唐简随口应答着,人就跑出了院子。
“爹,大哥,我们先走了。”
唐简又与车前的唐福生和唐枫笑着打了招呼,就扶着楚默云的手上了马车。
楚默云作了个揖,收起车前凳就赶着马车走了。
来到楚家,楚扬与赵学宝正在院子外头蹦蹦跳跳,看到马车过来都欢呼起来。
“哈哈哈!终于回来啦!”
“二叔!二婶!”
楚星河与楚袁氏也在门前与邻里说话,看到他们到了,就赶紧去关门窗。
唐简与楚默云也下了马车,与聚在这里的邻里行礼打了招呼,也去帮着把西厢的门窗关好。
他们来时没回家,是大哥帮他们把门窗打开通风的。
这时候大哥在关上房那边的门窗,他们这边就自己动手了。
唐简看一眼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下一叹,便转身走出院子。
这里,是她曾经生活了几个月的地方,也是她来到这陌生世界的家,是她的起点也是她的新手村。
今天离开,下次再回怕要等四月下旬了,或者……
很快,马车出村,车厢里热热闹闹叽叽喳喳,都是楚扬与小姨姨们在聊天儿。
楚星河没进车厢,与楚默云都坐在外头,正在说这个月的童生试。
当年,还有当年的当年,他们兄弟俩头回去县城考试时的紧张不安和意气风发感受。
将来,还有将来的将来,他们的儿子也会走上科举这条路,也会面临这一刻,就不知会不会有他们相似的感受了。
回到镇上时已是傍晚,晚霞满天,未来还会是大晴天。
马车停在西侧门外,唐简她们下了马车走去铺中,楚星河穿过铺子去西侧院开门,兄弟卸下马车,喂马。
唐简已喊了邱常贵,晚上可炒一只春笋。
姐妹们却是迫不及待跟去了西侧院,一起把箩筐抬了过来,喊着分瓜子花生吃。
上房暖间,张彩云抱着孩子朝外看了看。
第1073章 手中多了一杯葡萄酒
唐简没立刻回自己院子,她靠在柜台旁与邱王氏闲聊。
邱王氏低声将今天张彩云过来的事儿简单说了说,没有抱怨的话,不过脸色也能透露一些东西。
唐简也就恍然了。
这张彩云和楚明月不愧是表姐妹,这性子应是极相似的。
最好别张嘴,张嘴就会说难听的话,总有本事膈应人而不自知的那种。
也不能说她们多坏,最多就是智商一般、情商不及格吧。
唐简懒得搭理这种人,安抚了邱王氏几句,听见楚默云在院子里喊,就赶紧走了。
在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张彩云已经回到暖间了,一副没打算打招呼的态度。
到不是她不想继续炫耀自己生了儿子,而是昨晚被许欣发训斥了。
今天来到爹娘这里,又被娘各种教导各种劝,早已听得不耐烦了。
在知道唐简肚子没信儿是自己在避子后,嘲笑了几句被娘瞪了,这才不再继续说。
既然与唐简的较量没什么意思了,她自然也就懒得搭理了。
唐简和楚默云回到自己屋里,就先把炕烧了起来,没有再烧地龙。
早春冬雪未化完,天气没有冬天冷但还是很潮湿寒凉的,因此屋里烧炕不会太早熄掉。
唐简忙完收拾了一下,将外面的衣裙换下来,又把长款的棉袍穿上了。
接过楚默云拿来的汤婆子抱在手里,这才懒洋洋地坐在廊下美人靠,观赏夕阳晚霞。
一般到了傍晚时天空的主色都是灰色,灰蓝、灰黄、灰白,界线夹杂。
而地面也就渐渐暮色沉沉、万物陷入昏暗之中。
这时候很多人关注的都是地面情景。
天黑了,收衣了、赶鸡进笼了、牵牛回家了、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们也要吆喝回家了……
炊烟起,一家人聚在一起想到的是可以歇歇了。
真正闲适地抬着头欣赏天空美景的人……有,不多。
尤其是在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小地方,生计、温饱,才是人们更关心的问题。
这时候会去赏景或是把酒临风、吟诗赋对的人,则多是文人,有钱有闲、没钱却有闲的人……
至于唐简……
嗯,她只是一个穿越者,这个世界的过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见瑟瑟半江映残红,君亦可偷得浮生半日闲,把酒临风。”
唐简伏在美人靠上欣赏半天风景,在楚默云走过来时,突然念叨着。
待收回目光看向他时,手中已多了一杯葡萄酒。
白瓷杯,艳红的酒液,鲜明的对比撞入楚默云的眼中。
楚默云微笑接过酒杯轻饮了一口,便在她身旁坐了下来。
“已偷了一天空闲了,晚上要加紧读书了,过几天还要去县城,恐怕又是两天。”
“这一趟咱们不在县城逛吧,等院试时再逛不迟,现在能省一天是一天。”
唐简就着男人递过来的杯子,也浅尝了一口葡萄酒,划算着之后的时间。
“也好,时间有限,如非必要就不要零零碎碎地浪费了,只是不能去拜访墨池先生了。”
楚默云同意。
他是许久不去县城,去年去也只是去双阳镇而经过。
这次去陈家,自然也要去拜访早已回去县城的墨池先生,但……
第1074章 不好多嘴
俩人商议着等四月中旬去县城住几天,他要考试,出考场后也是可以陪她四处逛逛的。
楚扬跑过来喊吃晚饭了时,唐简才起身伸了个懒腰,酒杯已经收了起来。
楚默云回屋倒了茶喝了两口,关上窗子,便牵着唐简往那边院子走。
张小柏也出了屋子,不过是去后院喊爹和四哥吃饭。
刚过花瓶门,就看见许欣发也到了,看到他们连忙笑着行礼。
对这个带不动一家憨憨的精明人,唐简心里其实是有些同情的。
再说许欣发并没有得罪他们,因此唐简对他还是能笑着打招呼的。
在院中寒暄了几句,少年们已端着菜过来了,大家这才往厅上走。
檐灯和厅上的灯台都点了起来,屋里很亮堂。
张赵氏抱着外孙从暖间走出来,笑道:“这小子会挑时间醒,这时候非要抱着才不哭了。”
唐简看了一眼没有凑过去抱孩子,免得又给张彩云找到话说了。
不过有些孩子确实是有这习惯,搁下就哭,抱着就睡,沾床就醒,晃一晃又舒坦了。
其实都是大人惯出的坏习惯,只不过她也不好多嘴。
等所有人到齐了,正在东侧间里打算盘盘帐的邱王氏也收好东西上了锁,拿着烛台走出来。
依然是摆了两桌,不过是男人一桌、妇孺一桌,于是唐简便与张彩云同桌吃饭了……
不过这是自己家里,唐简也不理张彩云,只与姐妹们和舅娘们说话,不时还要应对楚扬的问题。
楚扬平时跟着娘或姨姨们吃饭,已经很少在吃饭时黏二婶了。
今晚突然抱着碗非要坐在二婶身旁,还要二婶给自己夹菜,看得众人都觉得奇怪。
到是楚袁氏没好气地解释。
“中午吃饭,他二婶旁边都是莲儿、泽祥、泽瑞几个,他都没同桌,惦着呢。”
众人这才恍然。
唐简哭笑不得,这爱吃醋的臭小子,与他二叔有得一拼。
这时,张彩云便笑道:“小孩子都这样啦,我家福宝这么小也黏人得很,一会儿不抱着就要闹。”
其他人便呵呵一笑,除了张赵氏这个外婆附和地逗了孩子两句,其他人便继续吃饭。
福宝大名许嘉福,昨天才满月,根本看不懂周围是什么情况,只不过抱着就舒坦了。
张彩云要吃饭,就由张赵氏一直抱着站在桌旁。
孩子太小、早春时节都还穿得多,抱着坐下吃不太好饭,干脆先不吃了。
唐简想说这时候就算把摇床搬过来搁在桌旁也行,就是别这么惯着孩子,但想想也没吭声。
许家来做客并未随身携带摇床。
暖间其实也亮堂还暖和,将孩子搁在炕上,派一个人在旁边陪着也能吃上饭。
不过张彩云嫁的是镇上开铺人家,生的又是儿子。
许家重视,大家自然都会有些娇惯,她也确实不好多嘴,与关系好坏无关。
最后还是张林氏加快吃完了去换手,才让张赵氏腾出手来吃饭。
只有张彩云全无自觉,多次找话说、说的还都是生儿子、带儿子的家常话。
偏生这一屋人吃饭,除了张家自己人,又是小姑娘们和少年们为多。
还都不喜她,肯接她话茬的人是真的少。
第1075章 爱学习的好孩子
吃了晚饭,张小柏就被爹娘吩咐,去套了马车把人送回许家。
孩子太小,别吹了夜风会冻着。
张小柏便朝邱娇杏使了个眼色,邱娇杏白了他一眼扭头不肯搭理。
唐简看见不由好笑,在他们俩人看过来时,连忙转开目光不理他们的小动作。
张小柏欲言又止,最后只好自己去了。
邱娇杏犹豫了一下,目光跟着他的背影似有些想去。
唐简这才上前低声道:“想去就去,他回来路上也有人说话儿。”
“别忘了你年纪再小也是嫂子,别人欺不到你,你不搭理就是。”
张小柏想让邱娇杏同去,回来俩人确实能说说话,他一个人赶车跑这一趟怪闲的。
但邱娇杏不愿意去,却是不想搭理张彩云,毕竟是小姑娘,喜恶都很直接。
而邱娇杏也明白张小柏的意思,心里其实是想去的。
唐简推了一把,邱娇杏就立刻追了上去,与张小柏一起去西侧院赶出马车。
许欣发与张家人寒暄之后接过儿子抱着,张彩云拿了虎头披风出来裹好孩子。
俩人便也去西侧院。
张彩云看见邱娇杏也去,进车厢时嫌弃地看了一眼想说点什么。
许欣发却扭头盯了她一眼,催促她快点进车厢,这才避免了一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邱娇杏就坐在车把式旁边,记得简姐姐的叮嘱,直接无视了张彩云的态度。
张小柏心里高兴,也不想这时候计较,坏了他和小姑娘约会的心情。
很快出门往镇西而去。
唐简陪大舅二舅说了会儿话,也回自己院子去。
楚扬正同姨姨们玩耍,这时候看见二婶要走,立刻想起来今天的功课还没写。
连忙喊着“二婶等等我”就跟了上去。
看到小家伙竟然能主动想起读书的事情来,唐简很是欣慰。
“爱学习的好孩子,写字时还要认真一点,不要拖拖拉拉的,写完两个字,剩下的两个字就留到明天去补了。”
“噢,明天恐怕补不完,还有昨天的任务没完成呀。”
楚扬讪笑着,为自己欠下太多字觉得不好意思。
昨天在许家做客,又和小伙伴们玩耍,也是到晚饭后才开始写字的。
今天回了桃林村,这欠下的字债刚还掉一些,又累积不少了。
下个月就要满四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他二叔已在计划要给他每天加一个字的任务了。
按唐简的意思,以后就从五言诗开始教字。
一天一句五言诗,如果里边的字是已学过的,那就添一个姓氏单字上去。
过去一年重点学的是《三字经》,并未教他《百家姓》。
只是每天四个字,从简单笔画慢慢过度到笔画多些的字。
如此累积着孩子的认字量。
所学的字会解释是什么意思,再增加几个词组的认知。
昨天唐简有和大表哥说,要做几副字牌出来。
可以拼偏旁部首而组成不同字的那种,适合小孩子不写而认字。
张家几个小的也要两、三岁了,可以提前把认字当游戏玩耍,培养一下认知。
她还打算送一副给小墨白。
那孩子还未写字,但能认不少字,定也是墨池先生和陆姐姐费心教的。
有一定认字量,玩这种字牌积木才好上手。
第1076章 王嫣然和陈凤同一天出嫁
接下来几天,唐简和楚默云都闭门不出,读书、写字。
楚扬也每天早饭后就过来这边忙着补功课。
一屋子学习气氛好,在这样的气氛下,本该贪玩的孩子也早早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到了初十这天清早,唐简才同着邱王氏去了趟王家。
今天王嫣然出嫁,她也去送添妆。
王家是邱王氏的娘家,与楚家并无人情往来。
但唐简是邱王氏的夫家外甥女,这关系就拉动起来了。
何况王丞跃在福味斋做工,王家还多次来帮忙干活,如今王嫣然出嫁,唐简肯定要去送添妆的。
只不过不能留下来喝送嫁酒了。
其他人都可以去王家添妆、送嫁,留下来做客。
只有她准备了四盒绢花,陪着寒暄了会儿就要告辞离开。
今天是王嫣然和陈凤同一天出嫁,她来了王家,还要去陈家。
若表姑没有亲口请他们,她和楚默云可以不去。
但表姑请了。
再说还有表姑父的手也要复诊,还有陈家要酿酒一事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
转眼就是将近十天的时间过去,陈家定然盼着她去的。
王家受了唐简的添妆而未能请到人家吃饭,本来是不好意思的。
但有邱王氏和张赵氏帮忙解释,王家知道他们还要去县城给表妹送添妆,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从青石镇去县城路途有些远,要早些出发才行。
毕竟是送嫁而不只是喝喜酒,去晚了迎亲队伍都把新娘子迎走了。
王家娘就忙着又拿了些吃的出来,让唐简在路上可以打发下时间。
唐简都笑着收下了,领着楚扬离开。
楚默云一早赶车送他们过来,又去了趟书局交书稿。
这些日子他完成了一册故事集,唐简也完成了两册话本子。
今天交稿又走了亲戚之后,他就要闭门不出了。
就算家里人都知道他要去参加院试,也不打紧了。
回程到王家接了唐简和楚扬立刻回去铺中。
楚星河和楚袁氏已准备好了两匹布料等在铺中。
唐简跑回屋拿了另四盒绢花赶回来,他们加上张林氏,一行人上了马车就匆匆往县城而去。
之前被张家赶回去的那辆马车,今天清早送去了罗家,由罗家人赶了去县城做客。
今天是沐休日,罗家两房老少就算不全部都去,这人数也有不少了。
一辆马车坐不下的,也赶了自家的驴车提早过来,到福味斋又换了一辆马车。
这样去县城就跑得快一些了。
罗家在前头先走,楚默云回来晚一点,跟在后头慢慢地也能看见前面的马车了。
三辆马车前后进了县城,一路往城西来到陈家。
陈爽抱着小侄子在巷口张望着。
看到三舅赶着马车在前头过来,顾不上打招呼就赶紧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娘。
很快,陈豪就拿了鞭炮从屋里跑出来,陈爽将侄子往娘怀里一塞,也去帮大哥点鞭炮。
三辆马车刚到巷口就停下了,等陈家的鞭炮放过之后,这才放慢速度来到院门外。
外婆家来了人,陈家原本只有邻里过来瞧热闹的,这一下就变得十分热闹起来。
第1077章 就怕怠慢了你
陈家在县城二十多年,早已买了一座两进带角院的院子。
一起做工的人家也多是各村各镇搬来的,或租宅或买宅、或是借居亲戚家……
都聚居在附***日里也多有照应,不容易被县城人欺生。
这时候谁家有嫁娶办宴,也会有人来帮忙。
今天陈凤出嫁,自然也有人来看嫁妆,也给添妆。
邻里先到,送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添妆,之后同在县城的亲朋也来送添妆。
这样的热闹从一大早就开始了。
再是楚志豪带着楚张氏,罗二表伯夫妇、罗月媛和罗月娥带着孩子们都坐着楚家的驴车来了。
二月中旬天气转暖,不过路上风还是有些寒凉。
好在驴车有装车架绑上了遮风的棉布帘子,就像一个简陋的车厢,坐在里边没有太冷。
小娃们最喜欢走亲戚了,一个个都穿上了带帽子的小斗篷,被放在驴车中间坐着。
底下还铺了一棉垫,身上盖上一床不知道哪个娃的小被子,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就开心地来到了县城。
这时候因为外头放鞭炮,他们都被娘拉到屋里去玩耍,听到外婆家来人了才都开心地跑了出来。
罗家匆匆赶到县城虽还是上午,但他们已算到得晚的客人了。
唐简跟着罗家人后头进了陈家院子,就看到一院子不认识的人。
好在很快就有一群小萝卜头叽叽喳喳地跑过来,总算有认识的人了。
罗家的读书郎们今天不上学,也来到了县城做客。
罗家可不认为今天来做客会耽搁了孩子们读书,反而是乐意他们来的。
在县城多跑跑,将来路熟好趟生计,总比足迹不出村子的有见识。
少年们来了,两个小姑娘肯定也是要来陪伴表姐并送嫁的。
下一辈孩子里,罗彦光和罗彦亭、王宇都已经上学了,喜欢跟着小叔(舅)们跑。
罗春儿刚满六岁,干不了活儿,就帮忙领着一群小弟小妹们玩耍。
底下的罗彦飞和罗彦玉与楚扬同龄人,自是一下马车就到了一起。
再与王吉、王玥、李泽几个会合。
他们根本不在乎是否陌生的环境,小伙伴们在一块儿就能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玩耍了。
就连陈晋都不肯跟着奶奶和娘,跑去和表哥们玩耍起来。
罗四表姑见状自然不拦着,只交代罗正胜的媳妇罗袁氏和罗正诚的媳妇罗唐氏帮忙看顾一下。
这时候家里小姑子出嫁,做为大嫂的陈徐氏也很忙,好在罗刘氏能帮上忙。
罗刘氏是巷口杂货铺刘家的次女。
与早年来学木匠的罗正晓自己看对了眼,年纪合适就嫁过来了。
也不嫌罗正晓一直住在陈家,没有自己的宅子。
但罗刘氏性格机灵通透、有眼力劲儿,在陈家没与人起过嫌隙,相处还不错。
这时候唐简随着罗家人进来,陈家忙着寒暄难免有疏忽的时候。
是罗刘氏率先与唐简说上了话,不让她被冷落了。
待罗四表姑缓过劲儿来,连忙拉着唐简的手,一脸歉意地解释。
“丫头啊,姑实在太忙了,你头回来咱们家,本应好好招待你,只是这会儿客人太多,就怕怠慢了你。”
第1078章 罗刘氏自己避嫌
“表姑快别这么说,我要不好意思了。”唐简忙笑道。
“今儿表妹出嫁,表姑忙里忙外的,就别惦着我了,我还有这么多表姐、表嫂、表弟媳陪我说话呢。”
唐简刚才已同着罗家去陈凤屋里送添妆了,陈凤是认得张林氏和楚袁氏的,却不认得她。
但有罗刘氏在旁作了介绍,陈凤自然就知道这位楚家表嫂的身份了。
近来给爹治了手伤,还给陈家赚儿手艺的可不就是这位楚家小表嫂么。
陈凤性子像娘,当下就爽利地喊了唐简小表嫂,还行了礼,也是个会说话的。
最重要的是,陈凤热情与唐简寒暄之余,还没有冷落一旁的楚袁氏。
她的大气和精明,令唐简刮目相看。
这陈凤比张彩云可强太多了。
唐简都忍不住想,幸亏二舅娘没来,不然看着人家的闺女如此识趣懂事,怕不要羡慕了。
她们在陈凤屋里说了会儿话,嫌屋里人太多了就出来在廊下说话。
有小姑娘端着茶盘过来奉茶。
唐简接了红枣糖茶正喝着,罗四表姑就匆匆寻过来了。
对陈家人印象都不错,唐简又怎会在意陈家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会不会怠慢她呢。
罗四表姑正陪唐简说话,那边罗徐氏又在喊,她连忙答应了一声,无奈地看着唐简。
“姑要忙去了,等把你凤表妹发嫁了,咱们再说话啊。”
唐简连忙答应了,罗四表姑又匆匆走了。
罗刘氏继续陪着唐简说话,主动小声说起了陈家做糕点买卖的事。
还有她没厨房,回娘家试着做了糕点,被娘家学去手艺的事情。
首先是陈家这边。
虽然不是什么大赚头,但陈家老爷子每天担着一小担去街上走一圈儿,基本都能卖光了。
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一小担是小一百块,一天就是一百五十块到两百块的范围。
才几天就有了好几个小订单,稳定了生意。
这赚头令陈家欣喜,每天都是劲头十足的。
陈朝的手还不能太使力要养着,帮着单手磨豆粉却是容易的。
陈豪出去做工之前,也能在厨房里帮着打打下手。
唐简是不反对陈凤将手艺带去夫家的,因此陈凤也是做糕点的主力。
到是罗刘氏自己避嫌,不会在陈家忙着做糕点时故意跑去厨房。
罗刘氏没有自己的厨房可用,就悄悄回了刘家。
与自家娘在家里琢磨着,利用家中现有装备,愣是把这手艺也给琢磨成型了。
于是刘家的杂货铺每天也多了糕点的买卖。
刘家不在街头叫卖,不对外拓展订单,每天准备的数量也不多,就不算与陈家争生意了。
不过原本就有杂货铺的熟客,这买卖也能做起来,一天纯赚个几十文还是容易的。
罗刘氏也没白给娘家这手艺。
她拿着教手艺人是给罗家方便、而她是偷学来的由头,与娘家分利。
最后约定她不出成本和人工,刘家所卖分利两成与她。
刘家平白多了桩买卖,又是自家闺女,也就同意了。
罗刘氏转个手就赚了两成利,为自己和罗正晓谋了点私房体己钱。
第1079章 这表弟媳心思深
罗刘氏没与陈家主动细说这件事情,陈家却很快就知道了但没吭声。
毕竟当时唐简是在罗家当着大家的面儿,说起来的这手艺,谁听到都有份。
反而是罗正晓知道后训斥了罗刘氏,又与陈家赔礼,说要去阻止刘家做这买卖。
罗正晓维护陈家、不偏袒刘家的态度,陈家心里舒坦了,自然不会在这事儿上计较。
便拦下了罗正晓,说陈家的糕点是去了街上散卖,刘家的糕点只在自己铺中,也不算有冲突,就各卖各的吧。
这事儿才平息下来,罗刘氏才给陈家道歉,解释说也是想给自己攒点儿体己钱,手里宽裕点儿。
罗刘氏只字未提是在罗家听唐简说的手艺,并不是在陈家偷学。
但陈家人却清楚手艺内情,这事儿其实怪不到她头上。
只是她私自教娘家做这手艺的心思,令陈家人有些不痛快罢了。
但陈家是亲姑家,之后也不会再计较,日子照常过着。
罗刘氏主动包揽了许多家里活儿,给陈家人腾出时间做糕点。
陈家人见她如此,也就真正释怀了。
今天唐简来了,罗刘氏就一直陪着唐简,找到这个机会将糕点的事儿悄悄说了。
不辩解、不埋怨、不委屈、不尴尬。
只是将她知道的陈家做糕点买卖的大致情况说了,说到自家时,重点说了分利一事。
唐简自然不会怪她过错。
反而觉得这表弟媳心思深、行事很有章法,将所有人都拿捏得死死的。
甚至对她也是如此。
在她当初在罗家当着一屋人说起这手艺时,就清楚她不会阻止大家自己做糕点了。
在陈家,罗正晓只是借住的,吃住都是陈家的。
因此,罗刘氏回娘家借用娘家的人手和厨房来做糕点,并无过错。
刘家人学到了手艺要做买卖,是谁也拦不下的,如此顺势而为谋到两成利,不是皆大欢喜吗?
在陈家,罗刘氏先是理所当然私下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才向罗正晓解释。
罗正晓生气训斥也不哭闹,后又向陈家赔礼道歉,并包揽活儿。
算是能屈能伸、伏低做小却无怨言私忿。
这样的小媳妇才十六、七岁,算是智商、情商和眼界都很高了。
“这事儿只要表姑不怪就行,我教做糕点本也是好意,不是让你们起嫌隙的。”
最后,唐简只笑了笑说出这样一句话。
罗刘氏没有提酿酒的事儿,唐简也没问起,相信陈家有自己的安排。
俩人又闲聊起别的事情,罗刘氏还想留唐简在县城住上两天,她在县城长大,可以带唐简四处逛逛。
唐简可以在镇上开铺,同样可以在县城开铺,言语之间她便流露了这样的意思。
唐简忙笑道:“我在县城已有合伙的茶楼,只不过我只投入并不管事。”
“其实我不爱管事儿,每天就看看书、写写字,做点吃的就好。”
唐简的话令罗刘氏眼睛都亮了起来。
“若是小表嫂以后想开什么铺了需要女掌柜或是管事,我可以呀,我从小就帮爹娘守铺呢。”
原来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
“把手伸过来。”唐简微微一笑,突然开口。
第1080章 说到生孩子的事儿
市井小铺经营者,都是家庭小作坊,或自产自销、或进货零售。
守铺的都是自己家里人,而不是外面请的伙计或掌柜了。
这样人家出身之人并不是人人皆有这精明伶俐的本事,显然罗刘氏是这样家庭中优秀的。
她很有心思,会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
只不过——
唐简却突然给罗刘氏把脉,知道她身体健康后才微笑看向她。
“铺子也不是说开就开的,到是你身子康健,指不定哪天就传喜讯了呢。”
“你是说……”罗刘氏微愣,随即露出欣喜的表情。
说到生孩子的事儿,罗刘氏显然更在意,一下就将开铺的事情抛到脑后去了。
“不知我可有……”
“还没,以后自己注意些,月信迟迟不到就去请平安脉,或是不知不觉就开始害喜也是有的。”
月份太小,没有专业装备诊断,就只能凭医者经验,以及孕妇自己的身体预警了。
但她确实没诊出喜脉,而是在提醒罗刘氏,孩子缘到了,就是指不定哪天的事儿。
罗刘氏认同地点头,也顺势不在提开铺的事儿了。
识趣,也是唐简愿意与她闲聊的原因之一了。
这时院子外头传来锣鼓声,随后是陈爽的吆喝声,原来是迎新队伍到了。
陈凤要嫁的夫家是在镇西开私塾的张家。
张家次子张逸廷是陈豪同窗,却比陈豪小一岁多,自家私塾,启蒙也早。
张逸廷前年已考中秀才,目前在塾里帮着带小班。
陈爽在张家私塾读书时就比大哥有天份,也喜欢找张逸廷问功课,考科举时常去求教,与张逸廷私交不错。
从小到大走动多了,张逸廷喜欢上了性子爽利、伶俐大方的陈凤,去年陈凤及笄就登门提亲了。
一个知根底的秀才来求娶,陈家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
都在城西住着,隔着两条小街也不算远,因此迎亲队伍也没早早过来,这都快中午了才过来迎亲。
门外鞭炮一响,罗四表姑那边吆喝着厨房里快泡糖茶来、快送红枣桂圆百合莲子羹来……
小孩子们雀跃地跑去门口瞧花轿,大人们将院中让出道来,让新郎进门。
唐简同罗刘氏就站在陈凤门外屋檐下,看着一院子的热闹,也闹哄哄地,不禁咋舌。
这是她来到这里后在村子里和小镇上没有瞧见过的热闹。
只不过……这么多小娃们竟然不知道伸手讨要开门红包,伸着的小手被一块糖酥就给打发了。
院子里,张逸廷正与陈家这边的亲戚行礼寒暄,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都有陈豪帮他引见。
这时罗四表姑就端了一碗红枣桂圆百合莲子羹来给新女婿吃,里边还藏了鸡蛋,装了满满一碗。
其他人就只有红枣芝麻糖茶了。
唐简看着意气风发新郎倌,他并未穿大红新郎袍,而着一袭文士蓝袍,只有腰带与发带是正红。
罗刘氏在一旁小声告诉她,就算是县城里,不是有钱人家都不会专门为新郎准备红袍。
因男子平日里着红袍次数不多,也有人平日里不喜这种艳丽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