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唐三春不想回家
唐邱氏知道闺女是惦念家里,连忙都答应下了。
又问道:“这才九月呢,离天寒地冻还早着呢,咋就说那么远的事儿了?”
“到是你大嫂……是该接回家来才对,你大哥不在家,我再生气许家,也不能跟我孙子过不去。”
“等明天我就同着你爹去趟许家,商量下你大嫂的事儿,若是担心我一人照顾不来,还有三春呢。”
“四喜如今在作坊也能给她自己赚个体己,她自己也过得开心,就不管她了。”
唐邱氏言下之意,四喜有活儿干,一个这么小的丫头能赚点钱在手中,也是好事儿。
三春能回来了,她心里也踏实了,不过……
“对了,将来等你大嫂出了月子,让三春也进作坊吧,四喜能干得,她当然也干得。”
“娘,我不回,我在镇上过得好。”唐三春一听连忙开口。
“虽然活儿忙些,但与姐妹们在一起,还学认字、学算帐还有绣花,比去作坊强多了。”
“我也有工钱呢,和大家一样,每个月有一百五十文呢。”
“上回买布都是姐姐另外给的钱,没花我自己的。”
“对了,上回铺中做月饼赚了钱,还给我们分了二两呢。”
唐三春不想回家,忙忙地说着在镇上的好处。
“二两!”唐邱氏眼睛一亮,继而诧异地望向唐简。
“这是赚了多少啊,竟然还给她们二两?是拢共二两吗?分到手多少?”
唐简差点抚额,来时她应该交代唐三春几句的。
利益之事,娘这心思有些难猜,一直以来她都是拿小利哄着娘的。
唐三春在镇上知道太多赚钱事儿了,若都一古脑儿告诉娘,谁知道又是啥局面?
是她大意了!
只不过没想到唐三春竟然会这么快就自己说出二两的事儿。
这可是酒楼里普通伙计一个月的工钱呢。
好在其他人分帐,包括赵学正杨清他们分到的五两,都是分开给的。
姐妹们也不知道,不然……
“是我们都有二两!”
唐三春这些日子过得太轻松太单纯了,全部说了出来。
“是舅娘看她们几个丫头一直以来干活儿勤快,表现也好,就说给她们点儿。”
“不枉跟我们到铺中帮忙这么久,以后出嫁也是个体己私房钱。”
唐简忙解释,可不敢说是自己要给的。
又提到出嫁这么远的事儿,也是在提醒娘和唐三春自己,这钱不用交到公帐上。
再说唐家公帐现在可不缺钱。
家里田地是不多,但大哥在镇上时可是三两工钱,一个月稳稳地收入呢。
爹娘也不是好吃懒做之人,又只供着小弟一个小读书郎,担子并不算重吧。
公帐原本就能养活一家人,只是在苛刻唐二丫而已。
如今唐枫做小管事工钱是八两,爹又有了炭窑收入,家境自然殷实起来了。
只不过人的本性,不太好说。
“一人二两,也得不少钱了呢,你们铺子很赚钱呀,这还只是中秋节赚的?”
果然,听到赚钱事,唐邱氏就忍不住打探起来。
“娘,这是楚家与邱家的生意,赚不赚钱你别管了。”唐简目光沉了沉。
唐三春这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不安地看向姐姐。
第857章 有了心虚的事情
“娘,爹最近都回来这么晚么,我还想问问他炭窑的事儿呢。”
唐简直接转移话题。
说到炭窑,唐邱氏心里揪了揪,立刻想起了当初的事儿。
正是她没将二丫的话放在心上,一时得意就被许家人钻了空子,白白被别人分了炭窑的利益。
有了心虚的事情,也就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强势过问二丫的事情了。
她忙道:“你爹最近在那里熏腊肉呢,不是你让他做的么。”
“刚熏好一批,他说再熏一些,就给你送到铺子里去。”
“好,我还担心爹忘了呢,炭窑少赚些,熏肉多少也能赚些,家里有驴车,拖货也方便。”
唐简便笑了笑。
见娘还要说什么,连忙催道:“娘,赶紧做饭去,吃了饭我们还得回镇上呢。”
“今儿就是回来送这些东西的,楚家那边收了粮,还让我们拖一车回镇上去呢。”
“对了,爹每天那么忙,家里收粮种菜这些可忙好了?”
唐简又东拉西扯了不少事,不让娘再想起那二两银子的事情。
“嗯,咱们家本来就没多少田,你爹和你三舅、你大表哥、表姐夫几个来收了两天。”
“今年的粮也没往外卖,都便宜给邱家了,家里的菜也是,只要能摘就送两筐过去。”
“邱家啥情况你也知道的,娘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娘家小气的。”
唐邱氏连忙又说了家里的情况。
当然她这么大方也是因炭窑的事,愧对自己的娘家。
她说完就把布先拿回屋里去了。
看到唐简给唐耀和唐四喜做的无袖夹袄和棉内胆,又仔细看了看。
听唐简说大家都这么穿,便说回头也照这个款做两身。
唐简还带了重阳糕和酒,也都收了起来。
至于给唐耀的那两刀纸、两支小毫笔,则搁在堂屋里,等唐耀回来自己搬。
在娘忙着搬东西回屋时,唐简立刻叮嘱唐三春,铺中的事情别给家里说。
不管是做的那些买卖还是赚的那些钱,都是楚家、邱家、张家的手艺买卖。
若什么都往外说乱了嘴,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女孩子可以碎嘴,但不能长舌,说话要过脑子,谨言慎行才能积攒品行。
唐简趁机教妹。
唐三春如今肯听她的了,连连点头应下,又为难地看着她。
“姐,那我的钱已经说了咋办?”
“若娘想要这钱,给她便是。若她不问你要,你自己就攒着。”
“娘若再问中秋生意,你直接说那是张家买卖,张家在镇上卖糕点的,也有一些放在铺中卖。”
“你们帮忙打了下手,两家舅娘客气就分了些钱,你是沾了邱家的光,多的不要说了。”
“若娘还想问铺中事,就说你们姐妹只是在铺中帮忙洗衣做饭,习字学帐绣花。”
“别的事大人也不会让你们参与,并不懂。”
怕她经不住娘的问,唐简又细细叮嘱着,一问三不知,就是最好的应对之法了。
有了她这主心骨,唐三春连忙点头应下,心里有数了。
果然娘那边一忙完,就喊唐三春去厨房帮她烧火。
只喊唐三春不喊唐简,显然是要单独问自己最疼的这闺女一些话了。
唐简只作不知,让唐三春过去。
第858章 时光不能重来
唐简没喝刚才唐三春泡过来的茶,拉着楚默云站在院子里晒太阳。
她看一眼当初住了一晚的屋子,满心感慨。
“你住那里?”楚默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猜测着。
唐简点头,拉着他又往外走了走,小声说了当时的情况。
楚默云已知她来历,现在知道那屋子就是她来到这世界的起点,一时也是目光复杂。
她就是从那屋里醒来,听见两个娘在门外商量亲事,对聘礼的讨价还价。
第二天早上就被推出了屋子,自己走到了楚家……
“唐家和楚家都亏待了你。”
楚默云拉着唐简的手,将她拉入怀中抱住,在她耳畔低喃。
这也是他无法补偿的亏欠。
因为时光不能重来。
若时光真能重来……
他便是再瘸,再租不起花轿,至少也要亲自来迎亲,亲自从唐家将她领回楚家。
“好啦,都过去了。”唐简没想到男人突然感性起来,连忙推开他。
突然朝旁边看过去,就看到院门口两张明晃晃的笑脸。
唐耀和唐四喜回来了。
“回来啦,有带吃的哦。”唐简捶了楚默云一下,连忙看着两个小的讪笑道。
“噢!”唐耀一听有吃的立刻就朝屋里跑。
“二姐,二姐夫。”唐四喜到是还记得行了礼。
刚才姐弟一起回来,老远看到姐姐和姐夫在院门口说话,本来要喊的,结果他们突然抱上了。
俩人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没喊,跑到了他们面前时,还想着这是打招呼呢?还是不打招呼呢?
厨房里,姐弟也看到了唐三春,一瞬间表情都是僵了僵。
唐三春也有些不知所措。
唐简进来只作不知,开口笑道:“拿到重阳糕了吗?我带了两种口味的呢。”
“哎呀,今天是重阳呢,我还没吃过重阳糕呢。”唐耀立刻开口,眼神亮晶晶的。
唐四喜在一旁连连点头。
唐邱氏看着姐弟几个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融融的,连忙去拿出一包打开。
唐简便说每一种都有两包,两包绑在一起。
于是唐邱氏又把刚放下的那一包也拿过来。
她也没吃过呢。
“尝尝就好,一会儿还要留肚子吃饭呢。”
“你二姐拿了卤肉和干豆皮过来呢,我再去买只鸡回来炖汤。”
唐邱氏也一样拿着一块吃了,就往外走。
虽说家里就他们几个,可如今女婿来了,这还是二丫第一次带女婿回娘家吃饭呢。
她怎么也得杀只鸡才行。
唐邱氏匆匆走了,唐三春便小声将刚才娘果然问她那些话说了。
知道没有大问题,唐简便安抚了几句。
有唐简在,唐三春终于也与小弟小妹说上了话。
看唐简态度,唐耀和唐四喜心里也轻松了些,慢慢地他们三姐弟气氛自然了许多。
唐简看家里的菜,她带回来的卤肉一半炒干豆皮、一半就炒秋辣椒。
还有一个清炒莴笋片,锅里有一块腊肉已经先炖上了。
“二姐,这腊肉也香着呢,是爹在作坊里熏的。”
“前儿拿了一块回来,说给我们也尝尝,娘舍不得吃呢。”
“这两天我还有些埋怨,现在幸亏娘舍不得吃,不然等你和姐夫回来就没得吃了,嘿。”
唐耀拿着点心站在一旁开心地说了起来。
第859章 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是很香,今儿我可要多吃两块。”唐简也忍不住想当吃货了。
一直以来她做各种吃的,写食方,但腊肉的独特风味却勾起了她以前在山上训练时的美好回忆。
“等爹回来,让他多熏些,咱们可以把腊肉生意提前了,不用压货。”
“我想,福全酒楼是愿意大量进货的,提前做过冬生意了,现在的天气是好做这买卖的。”
唐简很快又想到赚钱的事情。
新鲜肉价,肉案上是二十文,他们从宰猪场买还不要这个价。
但他们做成卤肉卖出去,是一百文的价。
贵的不是肉,而是卤味。
现在做腊肉都是整猪买卖,一块腊肉上连皮带骨都有,而骨头价格又是不同的。
但做成腊肉后自然也要提价卖的。
小块腊肉也得两三斤,大的尤其是带腿肉的五斤绝对有。
按块还是按斤呢?
“既然大小不一,有的带排骨,有的带杂骨,有的带腿肉,卖肯定是要整块卖的。”
“但要按斤算,供客人自己决定买带排骨的,带腿肉的,还是带尾梢的。”
“选中了过秤,就不要嫌弃了,价格都一样只称重算钱了。”
“到时带腿肉的肯定最好卖,卖完了,就只能挑次选了。”
楚默云在旁提议。
“让福全先选,剩下的放在铺中卖吧。”唐简补充道。
最后俩人商议了一下,决定等回镇上了再商量卖价。
他们给爹的进价,先按四十文的底价再看自己能卖出多少价钱。
不过他们对行市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做的就是提前吃新鲜,腊肉也是窝冬、过年的大菜。
现在突然准备了一批货去卖,别的商家已经落后两步了。
所以,价钱上还是有优势的。
等唐邱氏回来后,唐简就说了熏腊肉的事儿。
让爹找帮手尽快多熏腊肉出来。
一旦开卖就是一阵儿的生意,若存货少了别人会见机跟上,会影响自己的利益。
唐邱氏不懂这些,但一听会影响自己的利益,连忙答应了,不敢怠慢。
饭菜做好,爹不在家,唐简让把菜都留一半晚上吃,他们就这几个人,菜也不少了。
吃完饭,该说的都说了,也没在邱家多留。
楚默云去套驴车,唐邱氏拉着唐三春很是不舍。
唐简却是让小弟小妹给拉着依依不舍。
唐简问了唐耀功课,问了唐四喜在作坊的事儿,最后叮嘱他们继续加油。
唐四喜得了新衣料子,还有冬天未来棉衣已做好,满心欢喜。
唐耀到底是得到一套《论语》,又有了姐夫为榜样,原本就有些天赋,如今读书更是认真,常得先生夸奖。
这时候也与姐姐和姐夫说了,求夸奖的小表情毫不掩饰。
唐简却与他说,读书的路任重道远。
科举更是山高路远,是一条有些人穷其一生也走不到山那一边的辛苦路。
所以,一定要勤勉自律、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谨言慎行。
还有更多的道理,随着读书越多就会越通达,但也不要忘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唐耀撇着嘴答应了。
唐简见状摸摸他耷拉的脑袋。
如他所愿地笑道:“不过你姐夫说了,耀儿读书是有进步的,只要继续循序渐进,自有成就。”
第860章 懂得疼二丫了
唐耀这才露出笑容,开心地用力点头。
“二丫,三春在镇上过得更好,你还是把她带回去吧。”
“等你大嫂生了,让你大嫂的妹子来帮忙照顾月子就行。”
唐邱氏还是把唐三春的那二两银子收起来了。
说等她出嫁时做嫁妆,别搁镇上大手大脚地花掉了。
又听说在铺中也有一百五十文的工钱,自然是希望唐三春回镇上的。
虽然还没四喜在作坊里赚得多,但邱家姐妹几个都在,还能学东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三春年纪和娇杏相仿,如今娇杏说了个好婆家,我也不要你非在镇上给三春找一个。”
“你至少搁在心上,帮她找个好归宿。”
唐邱氏将唐简拉到一旁压低了声音提醒,态度十分和气,只为给唐三春谋个好亲。
“这事儿机会来了自然有,机会没来也急不来,我会留意的。”唐简没有拒绝。
唐三春肯学好,这些日子也确实努力改变了,她也没什么大仇大怨要报复一个小农女。
自然不会在还没影儿的事情上立刻拒绝。
何况,若交给娘去说,谁知道又说成什么样儿了?
见她说会留意,唐邱氏满意地笑了,又跑去准备了一些菜,还有一只鸡篓。
“以前是娘不好,让你不愿意回娘家,如今你肯回来,还这么惦着家里,娘很高兴。”
“也给买了两只鸡给你拿回镇上去,莫让你镇上的舅娘们看到你回趟娘家,满车来,空车回。”
“你不用推辞,咱如今手里有钱了,也要个面子,也不能让你婆婆又嘀咕闲话,我知道她不好。”
唐邱氏先前买鸡时认真想过了。
二丫以前也没少给家里买鸡吃,这回她也买两只给闺女吃怎么了。
村里早就传遍了,楚张氏只疼自己闺女,对两个媳妇都不好。
好在二丫有本事赚钱,到不怕被婆婆拿捏,她也不担心,也听二丫的不去楚家闹。
但她也可以疼一下自家闺女,也让村里人看看,她唐家也不差。
唐邱氏忘了当初是怎么把唐二丫嫁出去的,现在只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表现一下。
卖鸡的邻居大娘见了还问怎么一下买这么多。
她很骄傲地说:二丫和女婿回来了,多准备两只给他们带回镇上去。
当时邻居大娘婆媳都很惊讶,直夸她懂得疼二丫了。
被村里人称赞的滋味,原来这么好啊。
唐简看娘这么热情,也是惊讶不已,见小弟一直在晃她手暗示她收下,便没拒绝。
唐邱氏又领着唐三春和唐四喜去地里摘菜,非要送一筐菜给他们带走。
他们走后,唐简看向弟弟。
唐耀挠着头,讪笑道:“你收不收这些,娘要什么,或是你要送什么,又少了哪一样呢。”
“还不是你要操心?难得娘肯送你这些,不吃白不吃么。”
“何况娘现在也变好了,家里也没那么闹了,我和四姐也过得不错。”
“这不是好事儿嘛。”小少年的理解很简单,但也很实在。
唐简笑了笑,伸手点了一下他的额头。
“现在这日子来得也不容易,好好珍惜。”
“知道了。”
等一筐菜和装着两只鸡的鸡笼放上车,唐简和唐三春上了驴车。
楚默云就牵着驴车往外走。
第861章 把扬儿留下
不过很快,唐耀和唐四喜也爬到驴车上,他们要上学和去作坊,能搭一段路的顺风车。
而唐邱氏已经和串门儿的村里人开心地聊上了。
她会说什么、能说什么,唐简不用猜也知道。
不禁暗叹,娘如今也是挺积极的。
不过也好,不管因为什么理由,这种积极也能改变生活态度,让一切向好的方面发展。
楚默云赶着驴车到了岔路上,就把唐耀和唐四喜放了下来。
“二姐,下回啥时候回来?”
“不确定,可能是大嫂生娃以后吧,还是要回来看月母子的。”
“好吧,爹也不让我去镇上,我就在家认真读书好了。”
“别读成了书呆子,要劳逸结合,夜里不许读太晚,既累又费眼睛。”
“知道了。”
唐耀又朝楚默云抱拳一礼,便上学去了。
唐四喜连忙跟上。
“他们都不问我下回啥时候回来……”唐三春委屈地撇着嘴嘀咕。
“慢慢来吧,只要你是真心改好了,你待他们的心意,他们会感受到的。”
唐简笑了笑,没有多的安慰。
这本来就需要时间。
而唐三春现在又在镇上生活,姐弟离得远相处不多,生分和隔阂自然会有。
他们去了弹匠家。
将弹匠正在弹、准备给人做被子的新棉花二十斤给买了,又把晒干了还没弹的三十斤棉花也给买了。
他们一来就买了五十斤棉花,弹匠家里人都是咋舌不已。
不过唐简想要弹过的棉花,付了钱后,让弹匠将剩下的棉花也赶紧弹了。
不过,就算不是弹棉被,只需要将棉花弹松软也是一件费时间的活儿。
好在弹匠也是家传手艺,祖孙三人能够分三张木板铺棉花,家里妇人也能打下手。
等几大包棉花弹好、打包、过秤,多送了两斤以平衡包袱布的重量,付钱之后回到楚家。
楚扬却刚被楚袁氏哄睡。
“这些日子有妹夫帮爹干活儿,我不用早起去帮忙,就让扬儿在家住几天吧。”
“你大哥也快回来了,等你大哥再去镇上时,再把扬儿送过去。”
楚袁氏说道:“这些日子得亏有你们细心照料,扬儿也被你们教得很好,多谢了。”
楚袁氏说得这么客气,意思也很清楚,楚默云和唐简自然不会说什么。
扬儿本来就应该在家里生活,只不过是家里都在忙作坊的事儿,人手不够带不下孩子。
但如今宋大诚来了能帮家里分担,楚张氏也一心帮着照顾妞妞,楚明月就在家绣花也能赚钱。
或许楚袁氏心里也有想法了。
楚张氏有时间能带外孙女,孙子却只能跟着二叔过?没这样的道理。
或许是楚张氏母女在家中成为了强势阵营,令楚袁氏落了单;
或许是看到了二房越赚越多、日子越过越好想要结交;
或许是终于想明白自家得了二房的许多扶持,也有利可图……
总之,楚袁氏最近待二房的态度好了不少,没再阴阳怪气还知道道谢了。
他们这边正说着话,楚志豪同宋大诚从作坊过来了。
宋大诚看到二哥二嫂,立刻跑过来向他们道了谢,又说了自家的情况,大有汇报进展的意思。
第862章 事关孩子
“你先这么呆着,等大哥回来,再给你安排别的活儿。”
楚默云低声交代宋大诚。
宋大诚连忙点头,又跑去屋里把妞妞抱出来。
妞妞快三个月了,在张家过得也不错,小脸长了肉,看着更可爱了。
不知为何,当她被唐简抱住时,突然哂嘴一笑,就像一朵突然绽放的灿烂小花。
唐简不由也跟着笑了。
虽然楚明月那性子真的很讨厌,但孩子只要后天不跟着养歪,性子应该是不错的。
唐简悄悄检查了一下孩子,叮嘱宋大诚。
让楚明月饮食上清淡些,莫吃太油腻辛辣的菜,会影响孩子,平时也多给孩子喂一点温开水。
宋大诚愣了愣,但事关孩子,也没多想就连忙答应了。
在唐简逗孩子的时候,楚默云那边也与爹说了会儿话,就过来催促回镇上去。
至于爹要给他们的粮,他们最多还能放上两袋,楚志豪还是去搬了两袋谷子出来,绑在车尾。
楚默云也去西厢这边的菜地里摘菜,还有几个南瓜,就装了两满筐都放到车上,拿麻绳固定好了。
原本做厨房的这块菜地,过了生长季后也没重新种新的菜,就空在那儿了。
上回他们回来还放了驴车架。
若过年他们回来,这里肯定就当厨房用了。
唐简将妞妞还给宋大诚,也没回西厢就直接上了驴车。
既然扬儿今天不回了,他们路上还能走快一些,这已是下午了。
他们先前送扬儿回来时,楚张氏站在廊下没有过来,他们也没有与娘打招呼。
这次,楚张氏直接在屋里不理会。
楚明月在屋里绣花,两次都没有出来见过兄嫂。
楚志豪和宋大诚也不说、不提,好像都假装一切正常,就以为没有问题在了。
出村的时候,唐简叹了口气。
“只希望爹和大诚能有所警惕,将来不要将妞妞也养成这副性子了,不然吃亏的会是妞妞。”
“先看着吧,若是不行,等妞妞像扬儿这般大时,把她接过来我们养几年,好好教规矩,让她明道理。”
楚默云沉声道,显然不高兴了。
“嗯,继续交给张家表嫂带着就行了。”唐简笑道。
“张家小朋友多,一群人生活在一起,亲情氛围更好。”
她说着看了一眼唐三春。
虽然在唐家也是姐妹几个,但娘偏心不辨是非,教育上自然欠缺了。
再看邱家,姐妹兄弟之间相处多融洽、多团结,大的懂得维护小的、照顾小的,小的也会听从大的。
要学好都会学好,家风自然就正了。
不过也是有唐三春在,唐简与楚默云也没有多说体己话。
这一路又没有扬儿陪聊天,没多久唐简连打了几个呵欠。
“可别睡着了,驴车也颠得很。”楚默云立刻注意到了,回头提醒了一句。
“知道啦。”唐简嘿嘿一笑,也跟着提醒了唐三春一句。
“我精神好着呢,我都没打呵欠。”唐三春笑道。
若是以往在铺中,姐妹们也会歇一会中觉的,下午才会有精神。
但今天是终于回了许久不能回的家中,见了娘和小弟小妹,心里一直很激动,哪里会有瞌睡?
回到镇上时,铺中已清闲了不少,重阳糕却是早早卖光了。
第863章 下一个目标
这一趟重阳节生意并没有中秋月饼赚钱,但也是一笔应季生意,只赚不亏,何乐不为。
吃晚饭时,用唐简带回来的鸡炖了一大锅鸡汤,还有一只留到明天再吃。
晚饭后,邱王氏与张家对了帐,就把重阳糕的成本与赚头都算出来了。
这一趟毛利一百四十六两,三家各分了四十两现银。
剩下的去掉成本,再给铺中四人和张小虎各一两奖励,又给了姐妹们各五百文。
再余下的数,和中秋赚头一样,全部放到铺中公帐用于日常开支成本。
对这种临时赚一笔的买卖,这样大家都有利益可得,还为铺中节省了一笔原本要增加铺子成本的开支。
都有利可图,刚过重阳,就喊着下一个赚钱目标,要早为新年生意做准备了。
中秋卖月饼,重阳卖重阳糕,新年当然是卖福饼、四喜糕。
唐简答应尽快画模具图,好让大表哥早作准备,多做几个模具出来,这样帮忙的人手也能多一些。
而福饼和四喜糕,也要调整糕点配料方子了。
当晚没有楚扬需要照顾,唐简也没有立刻画糕点模具图,而是专注于赶话本进度。
楚默云则是提前去守上半夜的炭窑了。
张小虎回来后,楚默云也不再与张小柏同时守炭窑,而是改在了他守亥时中到子时一个半时辰。
张小虎丑时中前后接班,守到卯时张小柏来接班,一个半时辰到两个时辰。
补觉之后他能帮着酿酒,在人手上得力了许多。
第二天就是九月的第一个集日,邱老爷子又带着邱常宇他们来了。
如今似乎养成了习惯,能干活儿的、不能干活儿的,都来了。
天凉了,敞轩拆掉的门扇也都装了起来,廊檐下还挂了竹帘子,遮了风也能暖和些。
张小柏交班之后,就在敞轩看书,顺便指点小舅子们功课。
邱常宇和邱常真却是在铺中帮忙,帮了几次之后也越来越熟练,颇有伙计范儿了。
唐简去铺中看了看,发现排队的客人没有以前集日那么多,就知道该换口味了。
下午,唐福生送来满满六百斤腊肉,说还有两百斤正在熏,还得几天。
唐简看到这么多腊肉,知道爹把她当初的叮嘱记心上了,这效率是可以的。
不过从村子里杀猪还是影响进度,就说明天从镇上买肉,在铺子里腌好、晒好了再送去北山村。
唐福生忙答应了,这个过程刚好缓解他熏烤炉的压力,当然他也会继续从村子里杀猪。
从村里买猪现宰,猪上水和猪下水他用不了许多,也会在村里便宜现卖掉。
唐简也没说铺中要,毕竟为一头猪的这点杂货跑一趟镇上,也不划算。
唐简没有立刻给钱,只说等下次送货来时一并结算。
唐福生也没多说,喝了杯茶就同着邱老爷子一并回了。
当晚,等邱连武从福全回来,唐简就问他腊肉行价。
知道能卖到六十文的价后,她就决定还是给爹四十文的利益。
这其中成本和人手工钱或是分利,都不会少,总要让爹在这上头赚点钱。
这六百斤腊肉,邱连武没含糊当下就全要了。
唐简转手就赚了十二两。
第864章 大哥也想考科举
第二天早上,张秋生也去了宰猪场,以九折优惠买下五百斤肉,猪上水和猪下水也要了。
回来就将肉切出三到五斤的大块,猪头分半、猪耳尖单切下来。
清洗干净之后,就抹盐铺进大缸中腌了起来。
剩下的上水和下水除了要做卤味的,其他都添菜。
忙完这些又继续酿酒。
偏屋中储备存酒缸越来越多了,张春山去买了很多五斤装的酒坛子回来,准备灌装再继续封存。
打算十月才开始陆续出货。
这酒越陈越香,也需要一个沉淀过程。
九月十二在天黑之前,楚星河才回到青石镇。
铺中刚吃完晚饭,立刻又给他热菜热饭,另炒了一个莴笋卤肉,张春山、张秋生和楚默云都陪他喝一杯,并说起粮行后继之事。
唐简反而没有过问,她又回去写话本子了。
双阳镇那边开铺是兄弟联手,他们只出钱,并将田庄所产供货给粮行。
粮行开铺已张罗起来了,后继守铺也是罗家表伯,他们不需要操心,只管到时候分利就行。
反而是这个月要写完两册话本子,她还要把新的卤料配出新方,并且改变销售方式。
以及要将《医术日常小论》预防篇前三册的病例挑选出来,列上清单。
这样下个月集中写时就不分散精力了。
这两天楚扬不在身边。
除了做重阳节买卖和集日会与大家一起忙一下,其他时候她都在小厅上安静地写字。
没那么多分心事,进度也快了很多。
上次买回来那么多棉花,给其他人分掉了二十斤,剩下的三十斤她偷藏起了二十斤。
不想写字时,就开始做冬天御寒的斗篷式棉袍,比这世界里常规斗篷披风实用多了。
楚星河同着楚默云过来这边时,已经是亥时了。
“大哥也想明年去院试看看。”楚默云解释了一句,就点了盏油灯去书房。
楚星河嘿嘿讪笑着。
“这些日子在双阳镇,我每晚再忙还是会写一个时辰的字,虽然进度慢了,但话本还是没落下的。”
“只是有个想法,如今家里不欠债、不缺钱花,也有产业了,我也不能继续当农夫,我得重拾书本。”
“以前没条件继续读书科举,以后总要试试,实在考不上也就算了,但总要去考考才知道。”
他没说,不管是为楚家争口气,还是为自己闯一下前程,又或者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但他想继续读书、想继续走科举路,这个念头在这些日子里一直藏在心里,越来越强烈。
刚才吃完饭去看炭窑时,他就与二弟悄悄说了这想法。
二弟也支持他,就要过来给他拿备考的书。
他早就知道,二弟已经备考许久了,这些书都是书局东家安排的。
他越发坚定相信,自己这个决定是对的。
就算明年考不上,也该去感受一下考场气氛,为下一科早作准备。
“大哥既然决定要做这件事情,话本子闲时写写就好,分清主次。”
“到明年院试之前,你所有的事情重点就是备考,其他都在其次,莫自乱阵脚,争取一举考过去。”
唐简笑着提醒楚星河。
第865章 总要拼一把
她听楚默云说过了,大哥成绩也不错。
只是家里原因,或者说被他所累,才不得不早早放弃了科举。
这是大哥的担当,但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大哥并未忘却初心,也是难能可贵。
“嗯,我打算搬到镇上来住,你们不是还有一间屋么,镇上人手多,庶务杂事不用我操心了。”
楚星河解释,不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唐简。
“就是……你大嫂也要过来了。”
“我会与她说明白,来了老实帮着舅娘她们干活,若不安份就让她一个人回家。”
“这样扬儿也有你大嫂自己带着,既能住在镇上又不用太分散你们的精力。”
“你们也能多些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家里边我已经听二弟说了,你们让大诚学酿酒不错,还能打开双阳镇那边买卖,让爹帮着他。”
“迟早都要搬的,不若早点搬,罗家、李家和王家都在双阳镇,他们搬过去也不会举目无亲。”
“有新的赚钱手艺,也不会分割罗家红薯粉的买卖,还避开了被宋家纠缠。”
“爹就在后院里帮着酿酒,让他自己与大诚分利,也能堵了娘和明月那点心思。”
“我们兄弟就不参与了,供货到粮行卖也是我们的赚头。”
“不管怎样,还有半年,我也拼一把,尽人事、听天命,不管考没考上,去京城时心里也有数了。”
楚星河细细解释,兄弟俩已经商量过了。
只是担心楚袁氏搬来铺中格格不入,毕竟那是个利已主义者。
更怕唐简心里不舒坦。
不过这确实是大哥想要集中精力备考最好的选择。
不是不能搬去双阳镇,那边也有很多人手能分担庶务杂事。
但那边没有楚默云和张小柏可以探讨读书心得,没有这么多备考的科举书。
更没有时常能回来交流指点他们的墨池先生,以及随时能够去请教的何掌柜。
唐简何其聪明,一听他们兄弟这样的决定,就大致明白了利弊。
她笑道:“大哥想法不错,尽人事、听天命,总要拼一把才不负初心,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花瓶门那边的屋子砌了长炕,带孩子住是方便的,就是怕你读书不方便,每天过来过去的人也多……”
唐简沉吟了一下,看向楚默云。
“天不冷时,哪儿都能读书,敞轩也可。”
“让姐妹们去上房练字也好,帐房也在那边,她们本来在那里帮忙也方便。”
“等风雪天时,敞轩就是烧炭盆也还是冷了些。”
屋子是多,杂用的闲置的也多,就是没安排这样一个读书的地方。
“无妨的,在家我冬天也是在自己屋里读书,不去书房的。”楚星河忙道。
“你大嫂那性子……就是眼皮子浅了些,护食。”
“如今你帮扶我们也赚了钱,还把公帐分下来了,她手里头攥着钱呢,没那么闹腾。”
“再说我是要明年去参加院试的,她拎得清,这也是她想要的光鲜,是她的利益。”
毕竟是夫妻,楚星河还是知道袁氏那点心思的。
“那行,先住着,若到时读书不方便了再整别的,扬儿肯定也愿意。”
之前扬儿村子和镇上两边住,只能二选一,以后方便了,自然最满意的就是他。
第866章 去京城砸钱还不行
“好,那我明天回去就安排起来,就住六个月,我也不添什么。”
“听说你们打了大炕桌,我也打一个用上,家里衣箱也有,搬过来方便,袁氏肯定愿意。”
楚星河见弟媳并没有不高兴,反而以他的科举为重设想这么多,心中感激不已,也很感慨。
回去他自然也要与袁氏说明白。
二房都能为他去科考而提供这么多帮助,他们大房作为哥嫂,岂能只顾着占便宜,而不知感恩?
再有娘和明月的例子,还有宋家那些人的嘴脸,也该让袁氏明白。
做人不可以这样,这是不对的,令人厌憎的。
楚默云到书房把院试的多套策论大全拿出来,还有一些其他大儒书籍。
他和张小柏早就读完了。
他们的读书进度已到了只看乡试策论大全,只因何掌柜那边为他们准备了许多套。
上回买的《大夏风物志》、《游学天下》就只能抽空读了。
虽然书很多,但他们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知道这只是一部分,何掌柜那边还有书在陆续送过来,且是要在院试之前读完的。
院试之后要读的书,会在京城墨香书局,照着清单去买。
楚星河是要搬过来住的,不用将这些书都带回去,但他还是先全部过目一遍,有个心里准备。
他们在厅上也说了许多明年要做的事情。
毕竟今年许多事情已经做起来了,前路也变清晰了,有盼头了。
剩下的就是科举结果以及去京城的问题。
唐简提起茶壶给他们倒了灵泉水喝着,没有打扰他们。
之后楚星河就去张小柏那边住,楚默云又与唐简说了会儿话,也去守炭窑了。
张小柏在读书,张小虎已经睡了。
楚星河与他们都是嫡亲的姑舅表兄弟,自然不存在拘束,小声说了两句话也上炕歇着了。
第二天早饭之后,楚星河在铺中等到了来送菜的张老爷子,同着张老爷子去送菜。
他让外公坐着,他来赶车,这一路就顺便在镇上转了一遍。
他在双阳镇开铺,自然也将双阳镇逛了许多遍,回来再逛青石镇,也是出于经营之道。
熟悉、对比两镇的经营行市。
就算他并不搬去双阳镇,以后会长住哪里并不知道,但这也是积攒经验。
一个为家计只能弃文种田的村里男儿,如今有机会走出来,当然不能只靠二弟和二弟妹,不能只等着二房扶持。
他自己也要争气才行。
之后他就同着张老爷子的驴车回村去。
也是这天,唐简同着大舅的驴车去书局送上一册话本子,没想到何掌柜却传来了东家的消息。
墨池先生问她,想在京城什么位置开铺。
有了选择,他能事先安排人帮着寻铺,不等他们去了再寻,太慢了。
一听现在就选,唐简有些蒙。
因为现在选了可有机会做今年的新年生意啊,可是她还没去,这生意能做起来么?
“你想多了,越是大地方越难寻铺,谁会没事放着寸土寸金尤其是黄金铺面自己不赚钱,让出去?”
“何况那是京城,能在半年内寻到铺子都是运气好,不然,就只能砸钱了。”
“你是赚钱厉害,可要去京城砸钱,恐怕还不行。”
第867章 相信京城人的眼光!
何掌柜见她竟然在纠结这些,立刻好笑地道。
“我是去赚有钱人钱的,我可舍不得砸钱。”唐简立刻撇嘴道。
“呵呵,那你只能请东家帮你提前寻铺了,这样机会若好,能省不少钱了。”
何掌柜被她明目张胆爱财的话,给再次逗笑了。
“在整体行市偏中档买卖的地方吧。”
“就是假若东家他选了城东,毕定是最繁华富贵也有钱人最多的地方,那我就退求其次。”
“就像福味斋,镇东的铺子盘不起,东南街也比西南街贵,我们就选了西南街。”
唐简没有直接说城西,万一城南也有合适铺面呢?
她这么解释地将可选范围放大,就让墨池先生安排的人自由发挥好了。
她相信京城人的眼光!
“知道了,就是放过最繁华、最有钱的选择,退求其次,遇上哪里合适就在哪里。”
何掌柜听懂了。
唐简连连点头,就请何掌柜这样回复东家。
“东家还在府城么?不知陆姐姐的卤味铺子生意可还好?”
“我发现最近福味斋生意没有早两个月好了,正打算配出新的卤方来,这次直接磨成卤粉。”
“一个是更保密了,再个也便于携带和自己调配出更多卤味来,对开酒楼的肯定更方便。”
“就是这些事情若都告诉东家,只怕飞鸽也传不动这么多字啊。”
唐简故意透露了一个信息。
何掌柜一听却立刻道:“无妨,若飞不动,那就用跑的。”
“正好最近有批货要送到府城,我着人带信儿就是,你的配方弄出来了没?”
“还没呢,缺配料,我想加入一些干海鲜进去提鲜,但我没有。”唐简摊手,一脸无奈。
“把清单写下来,三十个字内,我让人安排送来。”何掌柜十分积极地道。
唐简疑惑地看着他。
“看我作什么,东家吩咐了,只要是赚钱上的事情,你要啥就都想办法提供。”
原来如此!
“三十个字写不来,不过可以分几次写,先生也分几次传书,再让人一起送过来便好。”
“万一哪只鸽子被谁打下来下酒,也不会泄露了配方。”
唐简一脸认真地道。
“你这丫头怎么说话呢!”
何掌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手中还拿着书稿呢,作势虚打了两下。
“咳咳,我错了。”唐简讪笑着打了个哈哈。
“赶紧写去。”何掌柜仍是没好气地喝斥了一句。
唐简就赶紧去吴帐房那里借了纸笔,写了二十多种干海产品种。
没写要多少份量,但这是要配方子用的,相信不会少送。
她写完放下笔,这才笑看着何掌柜。
“有劳先生安排,等这些东西到了,我就配新的卤方,到时也可用飞鸽方式传信。”
“在你们日常送信时,每一次加上一两句就是。”
“次数多了,自然就将方子攒齐啦,单看也很难发现秘密吧。”
她相信书局有飞鸽就肯定平时是经常要联络着的,因为用得多才会专门准备着。
所以,多飞几次咯。
“这个你就别管了,弄出来了就送到我这里,我自会安排下去。”
何掌柜已经对这小媳妇的鬼灵精怪和奇葩想法,没有想法了。
第868章 这钱赚得轻松!
唐简拿到话本子的钱二十两,何掌柜又塞给她三套才从其他州府送来的乡试策论。
大夏王朝三十余州,现在送来的各州乡试近几科策论,还不到三成。
恐怕还没有谁有这样的条件,能够读齐这么多地方最优秀的文章。
所以,楚默云和张小柏是幸运的。
他们还没有行万里路,就要读破万卷书了。
唐简知道这次何掌柜没有按她交来书稿的数量给书,连忙道了谢也不客气就收下了。
当然,她过来也有准备两包南瓜酥。
是在书局糕点订单以外,特地做了讨好这两位先生的。
就算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不也是好吃喝这一口嘛。
唐简看这些书自己拿得动,就没多买东西也不让书局安排车马,三套书全塞进小背篓里。
“告辞。”她朝何掌柜与吴帐房福了福,背着小背篓就大步出了书局。
重阳之后的天气凉了许多,走在街头闲逛正好。
经过福全酒楼时,刚好看到陆东家站在门口,似乎正与王掌柜说话。
唐简迟疑了一下,正打算这次就算了时,陆东家却是看见了她。
“唐丫头!”陆东家喊了一声,朝她招手。
唐简只得走了过去,行礼打招呼,又朝王掌柜行了礼。
“我刚回,准备去趟府城,这次可有好菜?”陆东家笑眯眯地问。
只说好菜,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是什么,来来往往的人却不会多想。
“自然是有的,过年全部上新菜都行。”唐简一笑,立刻小声道。
“哦,那是不错!”陆东家眼睛一亮,随即笑得更高兴了。
当然过年不用全部上新,他们在各地新开了那么多家酒楼,几乎都算是新菜了。
一个月推出一两道就行了。
而且各地也有各地饮食特色,有些酒楼也有自己的祖传吃法,可是……
他们手中越来越多的食方却囊括了天南地北、各地相似的吃法,什么菜系都有那么一些了。
这对他们在各地的生意是十分有利的。
“我刚从书局出来,要回铺中去,陆叔若有空就去我那儿喝杯茶,菜自然就有了,就是要比上回多一倍的钱。”
唐简微笑道。
“好,那我现在就过去一趟,不能多呆,中午还有事情。”
陆东家连忙答应了。
他中午要在自己的酒楼宴请几位朋友,刚过来安排席面的。
唐简才不管他多忙呢,大把的银子进帐令她开心不已。
幸亏她得空儿就默写几个方子出来,攒着攒着就有不少了。
这钱赚得轻松!
比写话本子轻松太多了!
陆东家要安排马车,唐简歪头疑惑,这也没多少路吧。
“有时坐马车不只是省力气,更是省时间。”
陆东家看出她的不以为然,便笑着解释。
唐简这才明白过来,像陆东家这样事业正在上升期的老板,每天忙得很,时间自然是宝贵的。
她连忙道:“要不,我回去一趟拿过来?我走快点儿不用多久时间的。”
“无妨,我也不白去,你不是酿酒么,我去看看货咋样了。”
陆东家以为自己说忙吓到她了,忙笑道。
“有些货了,本也是打算存到下月再来谈买卖的。”
唐简连忙解释,也就不再纠结时间问题了。
第869章 你们不会竞争
陆东家安排了马车,唐简随他坐马车回铺子。
路上短短的时间,她就将刚在书局那边要传消息给墨池先生一事,又与陆东家说了。
“既然陆叔是要去府城的,若见着了先生与陆姐姐,就帮我再传达一下这些事情吧。”
“代我新配方出来总归也是用在卤味铺的,不用另行花钱买了。”
“酒楼要用,还是直接从卤味铺买货就行,这比现在要方便许多了。”
相当于还是让利给福全酒楼了。
陆东家连忙答应了。
唐简又把要让书局飞鸽传信,说京城寻铺一事的想法细节,与陆东家说了说。
这样陆东家去了府城,自然也能更清楚地替她带口信儿去了。
“你这想法好,我是听说你们要做酒楼客栈茶楼一体的大生意,墨池肯定是要在城东最繁华之地开了。”
“你这生意与他那档生意其实是重了。”
“但你说得对,酒楼都可比邻开了,京城那么大,只要隔开两条街,都不会影响太大了。”
“其实吧,差不多的买**着开,反而更招客来,只是……”
“你们这买卖本身就已经囊括太大范围了,比着开就一定要有竞争才行,显然你们不会竞争。”
“现下你拉开距离,他开城东、你开城西,到是个好主意。”
“客人档次也有分别了,客人可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我到觉得,他开城东重点在酒楼和茶楼买卖,客栈提供包间更好。”
“你退求其次,主要做客栈,提供酒楼和茶楼美食,则更招外地客商,还有你要做的春闱买卖。”
这样,重复的买卖也能做出不同的主次差别了。
唐简点头,她要做的都是星级酒店啊。
来到福味斋,陆东家随唐简走进铺子。
看一眼来买卤味的客人,暗道这生意也没差啊,瞧着与以前差不多。
来到隔壁小院,陆东家看到小姑娘们正在打扫敞轩,擦抹栏杆靠椅,便没有过去。
“陆叔到这边来喝杯茶吧。”
唐简觉得也不能将人晾在院子里,便客气地邀请了陆东家到小厅上去。
陆东家知道农家院子小,一大家子人都挤得拥挤,没有那么多规矩,便同着去了。
楚默云正坐在廊下长椅上看书,张小柏也在这里与他探讨一个策论问题。
看到陆东家来了,哥俩连忙起身迎出来,行了礼。
陆东家便没进屋,在廊外与他们说话。
唐简匆匆走进侧室假装拿东西,出来时手里已多了一只布袋。
陆东家见到这才走到小厅上,在方桌旁坐下。
唐简将布袋里的一叠食方拿给他,直接将扣着的茶杯倒了一杯茶出来,递过去。
陆东家看一眼她的茶,不解地瞥她一眼。
“这都快入冬了,怎么还没添热茶?”言下之意,拿冷白水待客?
当然,他这问题完全是从长辈身份出发,并未觉得怠慢了什么。
“陆叔可别小瞧这冷茶,墨池先生可是要花钱买呢。”
唐简本是为方便,没想到会被人挑毛病,立刻撇着嘴一脸傲然道。
“原来这就是他喝的那竹筒里的水?”陆东家一听,立刻端起茶杯喝了。
第870章 再多食方也要吃下
没想到她就说了这一句话,陆东家的态度竟是如此干脆,唐简都愣了。
看来墨池先生带着竹筒水喝的事儿,陆东家也很清楚嘛。
“等我去了府城,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陆东家放下茶杯时,感慨了一句。
“不过也得下个月了,你说的那些事情,不管是飞鸽传书的,还是我带口信儿的,都给你办好。”
就冲着这一叠食方,也要回报一下唐丫头啊。
他粗略看完竟有二十个食方,难怪说要他准备比上回多一倍的钱。
当时他心里也有数了,不过真拿到这么多道菜,还是很高兴。
全部上新是不可能的,但手握这么多生财手艺,妥妥的都是财富呀。
唐简看陆东家一脸笑容地检查着食方,眼神都光芒闪闪就差没变成银锭子形状了。
她微微勾唇,心中暗道:幸亏只拿出来二十个方子,若再拿二十个,怕不是要疯!
她得空儿就攒几张方子,自然不止这二十个。
但她也不能为了赚这个钱,就全部都拿出来,太招人怀疑了。
她可以是行走的美食家,也不能是自动书写食方的印刷机呀。
手艺可以慢慢出,密方可以慢慢拿,表示她确实努力过了就行。
陆东家已浏览完二十张食方,立刻就拿钱出来了,两张五百两的大额银票。
唐简一向收的都是百两银票,没想到这次拿到的是五百两的。
这还不是陆东家带着的最大面额,她依稀看到了一万两的数字。
心中咋舌不已,不愧是有钱人呐!
这家财万贯就这样随身带着?
但也给了她一个新的认知,家财万贯只是一个有关财富的形容。
对有钱人来说,一万贯不算什么资产吧。
能随身携带大额银票的人,在钱庄必也有一定的财富储备。
陆东家将一千两银票递了过来,又自己提起茶壶倒了一杯冷白水喝了。
看他神色自若,仿佛喝的不再是天冷了不愿意喝的冷茶了。
唐简勾唇轻轻一笑,便将银票收了起来。
“我走了,你有空儿多琢磨琢磨新的吃法,对酒楼来说,再多食方也要吃下。”
陆东家起身往外走时,不忘提醒唐简。
“知道了,有钱收定不忘记。”
唐简嘿嘿一笑,十分爱财地表达着自己的积极性。
陆东家哈哈一笑,便大步走了,楚默云连忙送客。
陆东家又问起他读书的情况,楚默云一一答了。
至于酒的储备情况?
来时唐简报了个数,哪一批酿好的是多少,哪一批可以上货,哪一批还要存放多久。
自然不用再看了。
等楚默云回来时,唐简已把那三套策论大全拿了出来。
其实硬塞进小背篓,根本塞不下。
只不过看着她塞书的何掌柜,只是惊讶了一下,竟然塞满了。
却不知道是有一部分早已进了空间。
换言之,除了唐简,没人能将这么多书装进这个小背篓。
亲眼所见,也不一定为实了。
唐简让他们自己去分书,她又继续忙了起来。
今天去交了一册书,手头其实还有小半册存稿没交,再去就是月底了,也会直接交上两册。
今天若非想去传递卤粉新配方的信息,她也可不用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