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立体的比平面的更好
来到镇南的铺子,唐简拿钥匙打开了小门。
张秋生进去先卸下两块门板,这样铺中敞亮了些,方便打量铺中环境。
就只看到果然只有那几张桌凳,连柜台都不见,干净得不像开铺的。
而唐简画的柜台不是一张小桌,而是一个半弧的折弯型。
贴近柜台处有三个抽屉,其中放钱的那一个底板却有一半为空。
这样能将银钱从这个空隙推入底下暗柜的布袋中,当抽屉半开时是发现不了端倪的。
以后邱王氏就在柜台后头坐着,记记铺中流水帐就行。
铺中再有一个伙计,铺子外头还有张秋生摆肉案,若有人生事,也不是无人照应。
铺子后头角院也近,邱常贵就在那里忙。
而后头大厨房还能做其他作坊用,就得等唐简一点一点来完善了。
“二丫,以后生意做起来,铺中若要再添伙计时,考虑一下赵家表弟。”
刚看完铺面,听唐简说布局和作用后,张秋生就提了一句。
他说的赵家表弟,自然是十六岁的赵学正。
“好,若他愿意头三个月工钱一两,就先来做个伙计。”
“三个月后若他还愿意在这里,就提到二两工钱。”
“啊,自然是管吃住的,和贵表哥、杨清同屋应该住得下。”
唐简连忙说道。
昨天只说了安排的人手,还没说工钱。
她是打算再找二舅聊聊的,毕竟主要人手都是邱家这边的。
“才三个月算啥,酒楼一做就是一年呢,第一年别想涨工钱。”
张秋生一听便笑了,一个新铺用新手干活,起价一两工钱已经不算少了。
张家舅舅们还不知道唐简要卖卤方的事,以卤方的利益养这么一间铺子算什么呢。
这点工钱,唐简就算不动用卤方所赚,也可随时卖个食方就有了。
“我先去送货。”张春山没多呆就要走。
“大舅,你忙完直接去那家布庄等我吧,我一会儿要去买布。”
唐简连忙说道。
张春山没多想,答应了就赶着驴车走了。
“那赶紧去后头转转。”
张秋生将拆下的两块门板又安上了,再栓上小门。
接着先去看了西边的角院和侧院。
果然如楚默云所画,不过目测感受,立体的比平面的更好,因为更显宽敞。
这西侧院的三间屋其实也很宽敞,与西厢屋子是平行座落。
院子不大是个长方型,一头接西角院、一头是座宽檐围墙,隔开后院。
“这样的院子被一家茶楼闲置,是有些浪费了。”
看完西角院的驴棚、西侧院的库房,再回正院去看六间厢房时,唐简就有些感慨。
上一任租家并未好好发挥铺子格局,没将资源发挥出最大利益。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么多手艺,也不会如你这般会让别家人也参与进来。”
“开铺的都是只有自家人,最多请一两个伙计,伙计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
“只有长房或是继承人才能参与经营,家中其他人都不会参与太多。”
张秋生笑了笑,分析给唐简听,不是所有人都与她一样思路开明、用人豁达。
第452章 你来帮我酿酒
“其他人不参与也能从公帐拿钱用,干活的会甘心么?”唐简不解。
她给楚家张罗了作坊买卖,她自己不参与,也不从公帐拿钱。
分家不分家都是分开财务自由的。
“你们婆媳的事只能算个别情况吧,正常都是我们张家这样的。”
张秋生无奈一笑。
笑的却是楚张氏也是张家人,在张家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谁会想到在楚家就成了这样?
唐简到也没在意,毕竟娘连外婆连大舅都约束不住了,她再揪着说有何意义?
但张家杂货铺确实是大房在管,二舅他们一家就另外在做别的。
而大舅没交接之前,大表哥只做木匠也不参与,但大表嫂却是能帮着守铺的。
这情况就确如二舅刚才所言了。
“幸亏开茶楼的搬了,这铺子在我手中定能发挥更好。”
唐简一笑,目光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她四处看了一遍就知道,这铺子可以分成三个区域经营。
一个是西侧院、一个是东角院、一个是后院。
不知道是这铺子就是这样,还是镇上宅屋风格都是如此。
正房前后屋檐也都是宽檐,穿堂也盖了屋檐,能避风雨,整体可替代抄手游廊。
厨房是和农家厨房差不多,但有两个大灶和一个小灶。
两侧各有一间宽敞偏屋。
一间是杂房,屋檐下还堆着两捆散柴。
一间显得干净明亮一些,有一张圆桌和一张方桌但凳子却很残缺。
唐简猜测这屋是饭厅,可能只是伙计或下人吃饭的地方,可能也是主家吃饭的地方。
“你要在这里做皮蛋和果脯?”
张秋生看过平面图,记得唐简说过偏屋也要利用起来不能只当杂屋用。
“嗯,是用那间偏屋。”
“这间靠外边,我想建一座酿酒大灶,彻个烟囱,收些谷子和老玉米回来酿酒。”
唐简说着在屋中走了几步,觉得砌完大灶也还宽敞,可以再搭个蒸馏装置。
“外头还能再搭个大棚做杂用,放酒缸也好,比纯种菜划算。”
唐简又指了指靠菜畦空地那个方向的墙。
将所有能利用的资源都利用起来,谋利。
别人开铺开作坊那是一家人做一个手艺,甚至几代传承下来就是那一个手艺。
若她一个穿越者也这么做,才是浪费资源。
“二舅,你守肉案太浪费力气了,到时把肉案归到铺面一起管,钱让学正帮你代收就是。”
“你来帮我酿酒,这个不好请外人。”
“好。”张秋生连忙答应了,也是扭头四顾。
脑子里却想像不到酿酒是个什么画面,只能更加佩服这外甥媳妇的厉害了。
一间空屋就已经被她想到要做什么,她不赚钱谁赚钱?
俩人又来到屋子外头,看了屋侧要搭瓦棚的地方,大致估了面积。
最后将这瓦棚留作放酵料的地方,酿好的酒放到正房后檐下即可。
最后还能剩下一小方块菜畦继续保留吃用的菜。
以及正房与厨房三屋之间的空地不变,方便通风、采光和行走、搬物。
这座两进铺子,没有后门通往外面,只有侧门方便西侧出入,后院和东侧有井。
唐简实地走了一遍,很是满意,就准备去布庄。
第453章 新布上货
“那我在这儿锄草,这菜能救的再种种,不能救的就铲掉。”
张秋生去放杂物的地方寻到一把锈锄。
不愧是种了那么多菜地的张家,他们兄弟都很关注这些菜能不能种活。
“好,那我把铺门锁了,这样回来时就不用拍门怕听不见。”
“西角院是里边栓着的,二舅想出去就走那里。”
唐简说着背上了小背篓,往外走。
张秋生只是随意地应了一声,也不担心她这样有能耐的人在镇上会走丢。
唐简重新锁好铺门,也不闲逛就直奔镇西那家布庄。
却不想又在差不多的地方碰见了楚默云当年的同考,范大同。
只不过这位应该在县学读书的范秀才,此时却陪着另一位妙龄女子在逛街。
这时已是上午,日头高照,天儿自然也热起来了。
妙龄女子拿绣花轻纱团扇遮在额头,却仍是兴致勃勃地逛着。
范大同一手提着买好的东西、一手不停摇着折扇,神色微有不耐。
唐简勾了勾唇,便转开目光快步走进布庄。
今天她家读书人不在,她又穿的女装,就算当面走过,只怕也不会被注意到。
也就是她这眼力,才会注意到对方。
她没想到的是,一脸不耐烦的范大同,还偏就目光刚刚好恰恰转了过来。
看到她的侧影走进布庄。
眼熟。
是谁?
“大叔。”唐简笑着和掌柜打招呼。
“张家外甥媳妇你来啦,今儿有批新布刚好上货,价钱一样,要不要瞅瞅?”
掌柜一见是她便笑着提议。
“好呀。”唐简答应了,立刻有个伙计走上来,领她去另一处布架。
唐简看那布依然是细棉布。
但都有隐隐暗花,是挑线密织之法,不绣花也会很好看。
只不过她看完之后担心这布染上手艺跟不上,万一下水一洗就糊了呢……
不然以这手艺,价钱怎么也得多十文,又是新布上市,怎么会是原价不变?
她买布是为送礼。
稳妥起见,她不想当头个吃螃蟹的人。
看完一圈后她又去熟悉的布架那边,见她无意,伙计诧异地挑了下眉。
“你放心,我们布庄进货不会乱来,做的也多是回头客买卖。”
伙计连忙保证着,不明言如何,也是机灵。
“嗯,我下回自己添新衣再买,这回是要买几匹布送亲戚,怕人家不喜欢。”
唐简无意得罪人,连忙小声解释。
也就不会令其他客人听见,不影响布庄生意。
伙计这才恍然,连忙点头,不再多话。
唐简来过几回,对这铺中有什么布,什么质量都差不多是熟悉了。
因此也没挑多久,很是干脆就选了几匹布出来。
见她又是成匹买,还是几匹之多,伙计当下满脸笑容,还调侃地问她。
“今儿你夫婿没同来?舅舅会来接么?”
“嗯,大舅送完货就直接过来。”唐简点头。
“丫头,上回你大舅买布,也是你要买吧?你买这么多穿得完吗。”
掌柜也走过来寒暄,可不敢轻看这小媳妇,不来则矣,一来就很豪气。
“嗯,那也是送人的。”
“大叔的布庄经营公道,布料又好又实惠,我可是一个十足十的回头客了呢。”
唐简笑道,也意有所指地看了伙计一眼。
第454章 讨便宜从不含糊
伙计讪笑一声,不敢说话。
“知道了,最近有几块好布头,给你留着呢。”掌柜地好笑地回应了暗示。
“多谢大叔。”唐简连忙笑着福了福。
唐简这次出手就是十批布,其中还有四匹是雪绸料子,难怪掌柜会走过来与她寒暄了。
布料挑好就交给伙计拿去打包,掌柜亲自拿了两包布头来给唐简挑选。
唐简又要配线,又多要了两包针,对于讨便宜的事她可从不含糊。
掌柜见她虽贪小利但从不还价,且都是整匹在买,自然也乐得在这种小利上让她高兴。
唐简挑布头只捡大块且不是细棉就是细绸。
掌柜看得忍不住问:“丫头,你要这么多小布用得完嘛?”
若非知道她是桃林村读书人家的小媳妇,如今家里干货作坊生意好着。
他都要以为她是在这儿进货,转身去摆摊卖碎布呢。
“大叔只管把这些便宜卖与我就是,搁在你这里还占地儿呢,扔掉可惜不是。”
唐简自然不会说出实情,手底下利落地挑选着。
淘地摊也是一大乐子呢。
“嫂夫人?”突然一个男声惊讶地传来。
唐简扭头看一眼,抿了抿唇,随即淡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是范秀才。”
“呀,果然是嫂夫人你呀,范某刚还以为是眼花了呢。”
范大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就领着人进来布庄买布,他自己则是寻着过来了。
正面一看不由眼睛一亮。
穿回女装的楚家娘子少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与掌柜说话时脸上带着微笑,更显温婉,也更漂亮了。
“怎么不见楚兄?”范大同朝附近张望了一下。
“外子有事不得空儿。”唐简随口回答着,又继续挑选布头。
“哦,嫂夫人挑的这是碎布?何用?”范大同见唐简不太理人,也不在意,继续寒暄。
只不过看到她手中拿着的都是小块布而非大匹布料,也非在量布,不禁奇怪。
一个读书人自然对这种生活事并不了解,只是下意识说出实话,而并不知布头的妙用。
“范秀才关心一个妇人挑布用处,何意?”唐简再扭头看了他一眼,神色又淡了几分。
范大同顿时尴尬了,一时竟不知如何解释。
“夫君,你怎么走到那儿去了?”
这时,那位拿着团扇的妙龄女子走了过来,看到唐简时目光沉了沉,随即一脸嫌弃地撇撇嘴。
“夫君,这种布头只有穷人才会买,你来看什么。”
“要来做小衣都嫌不够料,能有什么用,无非就是几块布拼一拼凑和穿罢了。”
妙龄女子穿着纱裙戴着首饰,一身富贵温婉,就是这一张口就暴露了素质人品。
她拿着团扇遮住嘴,看似小声但就近几人全都听见了。
范大同更尴尬了,涨红了脸横了妙龄女子一眼,低斥道:“挑你的布去。”
“奴家想让你拿个主意嘛,给你量两身新衫料子,回去县学也是新面貌。”
妙龄女子连忙拉了拉范大同衣袖,撒娇地说。
“大叔,今儿能卖几斤给我?”
唐简浑不当回事儿,继续又挑了几块,估摸着差不多了时,才看向掌柜笑问。
第455章 买了十匹好布的穷人
“嫂夫人见谅,范某……”范大同抱拳表达歉意。
“无妨无妨,范秀才赶紧忙你自己的事儿吧,告辞不送!”
唐简摆了摆手,没再看尴尬的范大同。
范大同见她还是这么不客气也不知礼,都不能好生说话。
也懒得寒暄了,便抱拳转身,随新婚娘子去到另一边看新布去了。
“丫头,不生气?”掌柜收回目光,诧异地看向唐简。
刚才那俩人在她面前说了一堆。
不管是来寒暄的,还是拿腔捏调的,都有些难听了。
而她却手底下都没停过,毫不在意的样子。
换了谁被这么说,都会不高兴的吧。
“失礼之人是他们,我为何要生气。”唐简歪头,表示不解。
见她这样,掌柜呵呵一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唐简将手中布头晃了晃,提醒掌柜。
“老规矩。”掌柜便笑道。
“大叔,别人都说这布头只有穷人会买了,你还卖这么贵。”
唐简嘿嘿一笑,伸手指了指针线格子那边:“多送些线给我,我还想要点绣花线。”
“行、行,你这个买了十匹好布的穷人,今儿就把布头的线也一并送你。”
掌柜被她斤斤较利的行为给逗笑。
明明买那么多布时连眼都不眨一下,转身挑这些小东小西却尽是小算盘。
但这样的客人,他是乐得打交道的。
最后将布头拿给伙计一上秤,四十五斤。
就连掌柜都咋舌不已。
就这会儿功夫她就挑了这么多!!!
但只一眼,掌柜就明白了咋回事儿。
这丫头专拣大块布头挑了,且以细棉布居多,雪绸也有不少。
正是矮个子里选高个儿,自然快得多。
掌柜下意识朝唐简身上打量了一眼。
“大叔,你以为我会像别人那么傻呀?还有我身上的料子都是整匹买回去的好吧。”
唐简立刻明白了掌柜的质疑,撇着嘴不高兴地说。
“罢了罢了,也不管你想干啥了,你说得对,你帮大叔清了库存也好。”
掌柜的毕竟是守铺多年的老掌柜了,当下就打了个哈哈,不再多事。
就让伙计拿包袱布赶紧将布头都打包起来,又让唐简去挑针线。
缝衣不能少线,也很耗针。
因而几乎是每次挑选完衣料,都会配上相应的针线。
平时多出来的线是要付钱的,今天掌柜全送了。
连布头要用到的线,还有唐简额外索讨的绣花线。
这绣花线若在绣庄买,定然是要几个子儿的。
但到了布庄,就便宜很多了。
“大叔,给我留一批细棉布的布头,我这两天还会过来买几匹布。”
“匹数只多不少,应该全要细棉布。”
唐简挑完许多针线等伙计拿棉纸来打包时,见掌柜并未埋怨或不耐,才又开口。
“丫头,你不会要自己开布庄吧?”
掌柜这次表情错愕下意识就问了出来。
再买下去,不给人打个折扣都有些对不住回头客了。
“行,库房里还有两大包布头,别说细棉布,雪绸布还有雪云纱也一样给你挑。”
“到时送你二十斤细绵布和针线。”掌柜这次主动让利。
唐简连忙福了福,表达了谢意。
“你舅舅在外头了。”打包的伙计看一眼铺子外头,便提醒唐简。
第456章 大写的尴尬
“那就赶紧算帐吧。”唐简扭头一看,连忙催促掌柜。
伙计立刻帮她把一大包布头搬到柜台那儿去,十匹布料都搁在靠近柜台的侧柜上。
整匹的料子很好算,根本不用拨算盘就知道有多少钱了。
不过出于职业习惯,掌柜还是迅速拿来算盘一阵噼哩叭啦响。
“大叔,那布头按四十斤算呗。”等算盘拨完整匹的价,唐简适时开口。
掌柜手指一顿,便无奈地应了。
十匹布六百二十文,布头按四十斤算刚好是八十文,竟取了个整数。
掌柜挑眉看了唐简一眼。
唐简又是嘿嘿一笑,就要拿钱。
“嫂夫人挑完啦,掌柜把帐算到我这里吧,我帮嫂夫人付钱。”
这时范大同抱着两匹新上货的细棉布大步走过来。
妙龄女子还想再挑,但一扭头看自家夫君又同那挑布头的女子在说话,顿时脸色沉了沉,也赶紧走过来。
“夫君你干什么给别人付帐?钱多不会施舍给街头乞丐吗。”
妙龄女子不高兴地说,一双如黛秀眉拧着,目光鄙夷地看着唐简。
“身为女子竟然想让陌生外男付帐,你夫婿若知道脸面往哪儿搁呢?”
“这位嫂夫人说得很是,因此我也想替我夫君问下范秀才,你急着为别人的内子付帐,是何意?”
唐简瞥了那妙龄女子一眼,便笑看着范大同。
她的笑容并不带任何嘲弄,但在其他几位客人包括掌柜的“呵呵”声里,就被烘托成十足的嘲讽了。
范大同再次尴尬,讪讪道:“我只是好意,毕竟我与楚兄交好。”
“既是如此,你的好意也当先知会你的内子。”
“莫让其误解,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言乱语,乞丐不如,末了你秀才声名。”
唐简说完朝范大同抱拳行了个男揖,坦然道:“我代我家外子问候范兄,再次告辞,不送。”
唐简的话说得……有些不伦不类的,但是每一句都说得明白,没人听不懂。
范大同知道自己还是被嫌弃的那一个。
而被嫌弃的原因多半又是被身边无知女眷给连累的。
他皱眉不悦地横了身边女子一眼。
“这是我同年楚兄的娘子,还不赶紧向嫂夫人致歉。”
这是他唯一能挽回一点颜面的机会了。
妙龄女子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但她瞥一眼柜台上的大包袱,脸上嫌弃之意没有淡去,撇着嘴不吭声儿。
唐简呵呵一笑,自袖口摸出一张一两银票。
“大叔,结帐。”
“那我秤出三钱与你。”
掌柜连忙接过银票,手指一翻就检验清楚了,打开抽屉选了块碎银出来。
拿小秤一过,二钱七分,连忙又找补了三十文钱,五五一划铺上桌面。
唐简一挥手将三十文拢起,三两下就把钱收了起来。
立刻有两个伙计上前,帮她又拿包袱又抱布匹,唐简自己不拿东西就走出去了。
一旁,范大同看着两个伙计为之送布,还送到一辆驴车上。
顿时愣了愣,再次满脸通红,失了神,说不出话来。
“哟,那小媳妇买了那么多匹布呀,怕是当不成街头乞丐了呢。”
一个妇人带着媳妇裁好衣料也过来付帐,将刚才的事情都看在眼里。
便嘲笑地看了一眼那妙龄女子。
范大同心里是大写的尴尬,连忙拿钱付帐,赶紧走人。
第457章 乱花钱了
身后还有那妇人的嘲笑声。
“买两匹布的竟然在瞧不起买十匹布的,还骂人不如街头乞丐,咋想的呀。”
“乞丐?呵呵,那小媳妇家里可是开作坊的,最近还在南街租了铺子,不比咱这布庄小呢。”
掌柜的替唐简不平,声音还大了两分。
范大同脚步一顿,经过驴车附近时只是看了一眼。
见唐简压根没看他,只得从旁边走了。
“夫君,等等奴家。”
妙龄女子正看那往驴车上放的布料,还没想明白是谁买的。
就见自家夫君大步往前走,连忙喊了一声,提裙追上去。
太阳晒着,又忙将团扇遮在头上。
唐简听见她的声音这才看了一眼,不禁呵呵一笑。
“丢人丢大发了。”一个伙计也不禁好笑。
“你们可别得罪他们,那人是去年的秀才,在县学读书。”
“上回还是陪表妹逛街,也是这般惺惺作态,这次换成内子了,应该是成亲不久的。”
唐简怕布庄的人不认识范大同,无形中议论别人而得罪人。
便将范大同的情况说了一遍。
两个伙计连忙朝她抱拳一礼,不敢再说了。
“大叔,生意兴隆,告辞!”
唐简上了驴车,朝刚结算完那婆媳帐目的掌柜挥了挥手,笑眯眯地喊了一声。
刚才掌柜故意说的话,她这么好的耳力自然听见了。
不怪掌柜乱说话,她到理解大舅往外说的用意。
是在开铺之前暖铺,与认识的、打交道的镇上店铺都打声招呼。
镇南有家新铺要开了。
做买卖的人岂会收着不让人知道?
自然是不放过任何机会,也要为自己的买卖做宣传的。
经过糕点铺时,唐简去买了几包糕点。
有芙蓉糕、江米油糕、杏子糕还有梅花糕。
每一种六到八块不等,四种各一包绑在一起,再照样又打了四包。
“你买这么多干什么,你自己不也会做糕点。”
看到她提了几包糕点出来,张春山终于忍不住埋怨了。
刚才在布庄看到她买这么多匹布,还当是实用而不说什么,现在这么多糕点,就有点儿……
乱花钱了。
“大舅,我还想去买烤鸭呢。”唐简笑眯眯地一点也不在意。
“回家我还有事儿要做,不想再费力做菜了。”
“早上的馒头还有多,烤鸭买回去估摸还是热的。”
所以烤鸭配馒头,解决一餐了。
“罢了,知道你昨儿也赚了不少,吃点好的也怪不到你。”
张春山知道她忙,这才心软不说了。
没有人会带着几家人去赚钱,自己却几乎没有分利,要赚钱还靠自己另外去赚的。
而这小媳妇,就是这么特别的一个。
又买了两只烤鸭打了包,那三百文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唐简看自己买了一车东西才一两银子,觉得还是划算的。
当然这个划算只是对她而言。
对村里人家、一个子儿也恨不能掰开花的人家,是不能对比的。
再回到镇南,唐简立刻打开铺门去后院喊二舅回家。
张春山守着一车东西就没进铺。
不一会儿张秋生就一边喝着竹筒里的水、一边同着出来了。
锁好铺门上了驴车,立刻出镇而去。
经过桃林村外时,张春山正要将驴车转向桃林村。
第458章 有此用心
“大舅,就到这儿吧,你还赶着回去张罗我清单上的事儿呢,就别浪费时间了。”
唐简却阻止了。
“什么话,我若不去,你这么多东西咋弄,买的时候咋不想想这时候呢。”
张春山没好气地横了她一眼。
然而唐简却已跑下驴车,将背篓背上了,只拎起了那只大包袱。
“舅舅啊,这一车都是我和夫君的心意,给张家买的啊,就劳烦你自己拖回去了呗。”
唐简笑眯眯地说完,转身就朝村口跑了。
在路上时,她就悄悄将自己那一份烤鸭和糕点装进了小背篓里。
现在跑起来自然快。
张春山……
“哈哈哈哈,这丫头也太有趣了啊!”
“这一路没少听你埋怨竟然也不吭一声儿,亏她忍得住啊。”
张秋生哈哈大笑,忍不住说了起来。
张春山看着唐简跑得跟兔子似的,忍不住嘀咕。
“那一包不是四十多斤吗,亏她力气大,就不知道喊你去送一下。”
就算这一车都是送给张家的,就算怕家里那婆媳生事而不让大舅用驴车送回家。
喊个空手更有力气的二舅去送不行吗。
“算了吧,这丫头一看就是早有计划的,瞧她跑得多快,这就没影儿了。”
张秋生感慨,便让大哥继续赶车,没有纠结这一车礼。
“这丫头在铺中琢磨了很多细节,还要在后院里建酒坊,让我跟她酿酒呢。”
“还有这事儿?”张春山有些吃惊,看向弟弟。
“能行吗?地儿够吗?她还会酿酒?”
自诩精明世故的张春山,在心里再一次感慨:还有啥是这外甥媳妇不会的?
“能不能行不知道,但她有此用心,实属难得。”张秋生叹道。
“所以呀,她送什么就收着吧,她和默云都清楚,还要我们张罗的东西多了。”
“你若不收,他们只怕不敢开口了。”
“可我们若不帮手,楚家又有几个人手得力?”
“星河太忙,当爹的病是好很多了但还使不上大力,当娘的又那样儿,不闹就谢天谢地了。”
“当嫂子的连儿子都塞给他们二房养着了,不帮倒忙、不使绊子就不错了。”
张秋生将楚家情况说了一遍,张春山只叹了口气,便赶着驴车回家去。
有时候收礼不是贪便宜,而是让送礼的人宽心。
唐简回到家就看到楚扬正趴在篱笆上朝外张望着,看到她立刻激动地喊了起来。
听到孩子喊声,在屋里看书的人立刻冲了出来。
一把将孩子从篱笆上搂下来,就大步迎了出去。
在半道上将大包袱接了过来。
“都买啥了啊这么重!”一过手就沉了沉,楚默云好笑地看着她。
“不会把存货都搬回来了吧?那掌柜也肯放这么多货?”
“我可买了十匹布,能不放?还白送了五斤呢,还有针线,今儿可赚了。”
唐简开心地说,就将镇上之行简单说了一遍,走到院门口时,就说到了那范大同。
“没想到他娶的竟然不是表妹呀。”楚默云诧异,脱口而出。
“上回看那阵仗,还以为他们至少定亲了呢。”
“说不定这个是另外的表妹呢,品行都一样……差劲。”唐简调侃地说道。
“你们在说什么呢?”
第459章 持家要勤俭
楚志豪正在院子里翻晒豆皮,听到他们的说话奇怪地看过来。
谁定亲?谁品行差劲?
“是以前一起考过童生的镇上读书人。”
楚默云只说了这一句,就不说了,拎着大包袱回屋去。
唐简见爹还望着他们,这才接口继续说原由。
“我第一次和夫君去镇上就遇见了那人,他带着表妹在西市闲逛。”
“与夫君打招呼装模作样很是虚伪,他表妹更是高高在上很失礼。”
“这次在布庄认出我就一个劲儿找我寒暄,他媳妇比他表妹更加恶劣,说话难听又不过脑。”
唐简当下将情况说了一遍。
听得楚志豪也是皱眉不已,不过最后却也没有忽略另一个重点。
“所以你送了十匹布给张家?”
说这话时他压低了声音,扭头朝厨房那边看了看。
这时候婆媳正在厨房里干活。
“嗯,一直以来多得张家和邱家关照,做人总要记恩。”
唐简一脸坦然地说道。
她送礼虽不想被婆媳看见,但不是说她心虚要偷偷摸摸。
若她真是如此,又叫收了礼的张家情何以堪?
只不过不主动让那婆媳知情罢了。
但她所做的事是他们二房的事。
“嗯,你做得对,也莫忘了答谢邱家。”
“只不过你一惯精明能干,爹也信你懂事,办事周全。”
“但在持家上还是要收着些,花钱容易,赚钱也辛苦。”
楚志豪依然压低了声音。
却是在教导儿媳妇,就算理由充足,持家还是要勤俭些。
居安要思危。
“知道了。”唐简连忙答应了,没敢说还有糕点和烤鸭呢。
只不过楚志豪还是闻到了烤鸭隐隐的香味,目光便扫了一眼她的背篓,笑了笑。
“忙你的去吧。”
他并未多问,反而让唐简走了。
唐简有些不好意思,福了福就赶紧溜了。
屋里,楚默云已将那一大包放到了炕上,正抱着楚扬坐在椅子上等着她。
唐简关上屋门,就摘下背篓。
“把油纸拿几张来,我买了几样糕点,重新打两个包。”
唐简拿着荷叶包烤鸭先去隔壁。
又打了水洗了把手脸,再拧了帕子过来给楚扬洗了把手脸。
楚默云只擦了擦手。
油纸已铺在桌上,四个纸包全部打开。
每一包都各挑了两块出来,八块点心合打一包。
这样打了两包之后,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楚扬手里拿了一块芙蓉糕在啃,唐简直接将新打的拿一包给他。
“拿去给爷爷。”
楚扬便提着绳子噔噔地跑了出去,在院子里完成了任务。
看着孩子在吃的东西,楚志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把那一包糕点拿去厨房搁着了。
经过了他的手,楚张氏再闹意义就不一样了。
唐简在屋里把对铺子的构思又补充了一些。
与楚默云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就铺纸开始写执行计划。
除了铺子里外布局,还有每一个买卖的品种以及装备和手艺,并涉及到人员。
琐碎的事儿多了,自然要将步骤记下来,当作备忘录,一件一件提上日程。
还没写完,唐耀跑了过来。
第460章 被人以为不值钱?
“二姐,娘问今天驴车可来了?家里边的驴棚已经建好了。”
唐耀站在门口不好意思地挠着头。
“跟娘说明天不来后天肯定能来。”唐简头也不抬地说着,继续忙着写备忘。
“哦。”唐耀见状没敢多说,转身要走。
“等一下。”楚默云从隔壁屋里出来,隔着窗子看唐简,“他来了就让他带回去,省得你跑。”
“对哦,我都忘了。”唐简这才回神,连忙放下笔。
“还有布头,上回答应娘的,你也一半拿回去。”
唐简起身去打开大包袱,她在挑选时就顺手都叠了叠的,这时候也好拿。
很快挑了一些合适的布头出来,重新拿块包袱布打了个包。
看一眼弟弟,就把包袱给他背上,系紧。
“这个糕点是我在镇上买的,分一些你们吃。”
“我刚片烤鸭呢,给你也包两片回去吃,家里只有几个馒头,就不留你吃饭了。”
楚默云也在外头说。
转身就去拿油纸包了一只鸭腿、几块鸭肉片,用系糕点剩下的麻绳绑好。
唐耀没想到一下多了这么多好吃的,一脸欢喜笑得有些晕乎乎的。
“多谢姐夫和二姐。”少年还没忘记道谢。
“路上别跑,小心包袱颠散了。”唐简提醒着。
毕竟她也没背过这样的包袱,不知道能不能行。
“知道啦。”唐耀答应着,但他脚步并未慢下来。
只要不跑不颠就行,大步走不就行了?
看着他一副机灵劲儿,唐简忍不住笑了笑。
“我们也吃饭吧。”楚默云提醒唐简。
接下来又要操心铺子的事,还要去几趟镇上。
消耗的都是她写话本子的时间。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她分担琐事、帮她挽回一点时间。
楚星河回来吃饭。
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只啃了一半的鸭腿跑出来让他咬,不由好笑。
但他可不矫情,立刻过来拈了两块鸭肉吃了,这才回去吃饭。
早上剩的锅巴粥和馒头,配着烤鸭,三人都吃饱。
收拾干净后,唐简就回屋重新铺纸。
开始搜寻记忆中有关原著的内容,思索改编的话本子接下来的剧情要如何写。
写了半个时辰后,看到打着小呵欠走过来靠着她的孩子,便放下了笔。
“我也去睡会儿。”
最近思索的事情太多,她偶尔也会歇个中觉,让大脑放空,也不去空间忙碌。
“去吧,半个时辰后我叫醒你。”
楚默云将一只沙漏扣在书桌上,目光怜惜地望着她。
若非要装瘸,若非要让人继续以为他腿脚不便,他能为她做的事儿会更多。
可现在却只能看着她忙。
唐简一觉睡醒之后却突然道:“我还得准备两个食方。”
“哈?”楚默云刚给她倒水喝,闻言吓了一跳。
“我知你机智过人,但食方卖得太勤了会不会被人以为不值钱?”
上回未见着她做的那些菜。
但听她说了,十二道菜,只按十个方子卖了五百两。
什么辅食什么汤都不说了。
若这十二道菜是分开来卖,怎么也得多一百两吧。
“嗯,是有这风险,但这次我只出两道,也就是一百两,少一个子儿不卖就是。”
唐简将杯子放到桌上,小声解释。
“我想用这一百两,当作铺子买卖的启动资金。”
第461章 并不能面面俱到
“虽说邱家合作定然也会拿本钱出来,不会用我铺子、用我手艺再来分利。”
“还有邱家安排的人手,工钱怎么说,也还没有谈,那天实在太匆忙了。”
“但我酿酒既找了张家,那就不是和邱家合作了。”
“不过这买卖能做成什么样子,有没有钱赚,我也不知。”
“所以我想直接给二舅算工钱,别让他跟着白干活儿。”
“若按五两工钱来算,一年下来也得准备六十两。”
“还有二舅想让学正去做工,按二两算,也得二十多两。”
“贵表哥和王家表哥还有二舅娘,肯定是邱家那边安排,我可以不管。”
“还有食材和酒料、鸭蛋、桃子、杏子、李子这些要继续收,也得本钱。”
这些是她自己的买卖,本钱自然要由她准备。
“那你试试吧,短期要来一百两快钱,也只有卖食方了,对了……别忘了把皮蛋带过去。”
楚默云连忙提醒。
上回唐简将最先的那一批皮蛋开缸检查了一下,没有问题。
“嗯。”唐简连忙答应了,最近要办的事儿多,并不能面面俱到。
当天晚上,唐简拿了一个皮蛋回屋剥开,看着成型且色泽不错的蛋型,很是满意。
俩人分吃了一个皮蛋,漱口时楚默云嘀咕,有沁凉的感觉。
一个古代人第一次吃皮蛋并没有排斥,吃完也只有沁凉的感觉,那就是高度认可了。
唐简心里有些小得瑟。
因为她的工艺已经是改良版,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
第二天早上,她想用皮蛋做皮蛋粥,但被楚默云阻止了。
“你可以教酒楼这样的吃法,但咱们还是别浪费皮蛋了,攒一缸太不容易了。”
这可不是干货,一天就能攒下多少斤,几天就能出一批货。
这一缸不计多少都要满足一个月呀,时间太长了。
最后摊了蔬菜鸡蛋饼子。
直接用锅铲划成了几块,盛入盘子里,又把切碎的西红柿浇在上面。
楚星河今天要早些去作坊,直接过来将西红柿卷进饼子里吃,边吃边走了。
作坊昨天开始加人了,手艺熟没熟,赶货依然在加快脚步,作坊里所有人都会很忙。
做为楚星河自己,肯定只会更忙。
张春山过来时说,家具已经刨木料了,两个表哥会日夜赶工尽快完成。
今天二舅和三表哥去镇上送完菜,就买石灰把所有屋都刷一遍。
这个需要晾干得优先做。
还有厨房锅灶、桌凳,米面、干作料,还有唐简要的卤料单子,这两天都会办好。
还有驴车,下午会有外公送来。
又代张秋生问,现在可否让赵学正就去铺子帮忙干活。
唐简一听连忙答应。
“可以的,这个月才开始,应该算整月工钱,我去趟赵家看他如何安排。”
“我去吧,什么如何安排,只要在家现在就同大舅去镇上干活。”
楚默云却拦下了她,喊了楚扬出去溜达。
于是唐简把昨天的一些想法又与大舅说了说。
“好,想法越来越完善了,只会越做越好的。”张春山笑道。
“你也不要太着急,没有一口吃饱的胖子,事情总要一件一件来做。”
“人手问题也不用担心,除了送货那两天,其他时候舅舅和表哥都能帮手,你只管说就是。”
第462章 唐简的远大志向
唐简连忙答应了。
现在就是铺子刷墙、家具柜台、炉灶到位,食材和作料完善,开张买卖就可以做起来了。
本月十八要去给墨池先生复诊,她计划本月二十开张。
今天初五,还有半个月时间。
张春山听后觉得这个时间还有些晚,提议选在初八开张,初十推出优惠价暖暖铺子。
这些天他在镇上走动,只要是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上前寒暄一番,推出镇南那家铺子。
“铺匾下午就会送来,让默云把字写上去。”
“还有你要卖的那些东西,你大表哥也有准备一块桌面大的木板,到时你自己写就是。”
“不过定价的事,要听你厨子舅舅的,酒楼定价他在行。”
“知道了,我明天去镇上都办了,明天让我爹练练赶车,我让他去镇上转一圈儿。”
唐简连忙笑道。
……到了下午赶在傍晚前,张老爷子赶着新驴车拖来两块木匾。
还有两口小缸,缸里边还放了一些谷壳。
唐简这边做皮蛋的材料不太够用了,缸也没多的可用了。
看到外公都准备好了,明天他们又可以继续做皮蛋,唐简很高兴。
“驴车是直接赶到唐家去么?”
张老爷子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笑着问唐简。
“等下我自己赶过去试试,我也想学学。”
唐简两眼闪烁着雀跃的光芒。
这也是她在这世界里买的第一辆车。
驴车虽然比不上马车,就近用来代步和运货,却是很实用的。
“你赶车?”
张老爷子惊讶地看着她,脑子里有些反应不过来。
还没听说哪家女子赶车的。
“外公……人家不但要学会赶车,以后有钱了再买匹马,还要学骑马呢。”
唐简感觉自己被小看了,立刻强调自己的远大志向。
“呵呵。”张老爷子一笑,却将目光转向楚默云。
楚默云也是呵呵一笑,连忙道:“一会儿我同她去,我会赶车。”
张老爷子这才放心了。
“那你们趁天没黑赶紧去吧,我等你二舅过来接我回去。”
张老爷子笑眯眯地说完,就去帮着楚家收拾菜地去。
楚志豪这时候也正在菜地里浇水,过来见了岳父又看了眼驴车,没有多问又走了。
楚张氏从厨房出来也围着驴车看了两眼。
但见儿子态度仍是不好,几次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忍下了。
她爹就在这里,若她又发脾气,张家又不让她回去了,她也没招可使了。
见娘竟然沉默着走了,唐简自然乐得消停,连忙把屋门一锁,就吆喝着要赶驴。
“你再学学。”
楚默云上前接过赶鞭,不让她做多余的动作,只是摸摸驴头,就牵着驴调头朝村尾方向。
楚扬也想去,但被楚袁氏给抱回了东厢。
一辆新驴车,两个生手,她哪敢把孩子放出去?
村里人看到楚默云赶着驴车去村尾,都很惊讶。
“是我爹托我们找人买的驴车,刚送到。”唐简笑着解释。
不说是自己买了送给爹的,只说是爹托她去买的。
这样在旁人听来,就以为是唐家自己买的了。
“你爹一个种地的,买驴车干啥呢?听说这老贵了。”
终于也还是有人问出疑惑。
第463章 还能为她着想了
“我爹也想有辆驴车,去外头找找营生,没有驴车怪不方便的。”
唐简没有回答别人关于老贵的问题,含糊地解释。
村里人不知道唐福生要找何营生。
想到楚家的作坊、张家跑的买卖,心下也还是有些猜测。
经过唐家的菜地时,唐福生看到他们赶着驴车来了。
顿时眼睛一亮,扔下锄头就跑了过来。
“这、这就是咱们家的驴车了?”老实汉子这时候也掩饰不住地激动。
“爹,你会不会赶车呀?”唐简却只担心这个问题。
“自然是赶过的,爹小时候家里也是有驴车的,后来你爷爷病重没钱治了,就卖掉了。”
“你娘还是坐着那驴车嫁到咱们家来的呢,现在知道为啥你说买驴车,你娘那么高兴了吧。”
唐福生跟着驴车慢慢走回家里,说起了很久以前的事儿。
唐简这才恍然,难怪这几天娘一直在催问驴车何时有。
唐邱氏正在院中收衣裳,看到他们真的赶来驴车了,一时睁大了眼睛竟忘了说话。
“爹,竟然家里以前是有驴车的,那怎么养驴的事儿就不用我多说了。”
“你自己把驴车收拾起来吧,明天早上赶着驴车来楚家,同我去趟镇上,回头再去趟邱家。”
唐简知道娘很高兴,就叮嘱了爹几句,准备回家了。
“媳妇儿。”楚默云却拉住唐简,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
唐简连忙点头,就进了院子。
“娘,我再叮嘱几句哈。”唐简拉着唐邱氏就低声说了起来。
“别让人知道这驴车是我们买的,免得楚家那边不高兴闹腾,咱不给自家招事儿。”
“刚才村里人也问起,我只说是爹想有辆驴车方便去外头找营生。”
“到时你就只管与人说是自家买的便是。”
“我大哥在镇上做工也有多年,咱们要买也不是买不起,不用怕别人说什么。”
“这驴是通过我们托张家找人买的,张家刚添新驴车有经验,才托的他们。”
“这头驴是八两,是拉货正得力的壮驴,才有这么贵。”
“还有车架是张家木匠打的没要钱,如今张家和邱家也是姻亲,这点面子,唐家也有。”
唐简细细交代着娘如何应对。
唐邱氏脑子里晕乎乎的,只管点头应下。
“二丫,这是你们送的为何不能……”
唐福生走过来,不理解闺女为何给娘家送东西却不能说出来。
“爹你太实诚了,总之这事儿听我的就行。”
唐简看了他一眼,不愿意再费力去说服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
但她知道,娘肯定一听就理解了。
因为换位思考,若是大哥送一辆驴车给许家,娘肯定要跳起来骂的。
“当家的你可别在外乱说话,别让二丫花了这么多钱,还要给楚家那恶妇责骂。”
见唐福生不认同,唐邱氏立刻白了他一眼。
“我们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干啥一定要让外人知道咱们家的事儿?”
“再说你如今有了驴车,二丫和女婿去镇上不是就方便了吗。”
“二丫以后有事儿交给你做,你只管出力就是。”
“少问那些有的没的,二丫和女婿又不会亏待咱们。”
这样实在的话从唐邱氏嘴里说出来,唐简心里暗叹。
这娘哄到位了,还能为她着想了,真不容易啊……
第464章 铺匾
“这回是娘说得对,爹你别想多了,明天早上赶车过来送我去镇上。”
唐简连忙附和,又叮嘱爹。
唐福生连忙答应了。
“二丫,难得和女婿一起过来了,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吧。”
见他们要走,唐福生连忙挽留。
“不了,我们忙着呢。”唐简连忙拒绝了,拉着楚默云往外走。
“二丫,你可是还在怪娘,当初……”唐邱氏突然喊了一声。
唐简回头,就见她正一脸懊悔地望着自己,便笑了笑。
“怪肯定是怪的。”
“已经这样了,这是怎么弥补都弥补不来的,就不要再说了吧。”
唐简叹了口气,看一眼楚默云。
“娘,你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答应了楚家的提亲,让我嫁给了我夫君。”
“所以呢,我也不想再怨你了,都好好过日子吧。”
唐简把话摊开来说,唐邱氏这才脸色缓了缓,稍稍安心了点。
“嗯,我们回去了,爹、娘,你们赶紧把驴车收起来吧。”
唐简又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他们还没走远,唐福生又追了上来。
“你们摘几个玉米回去煮了吃。”
“等明年我帮你们沿着地边也种几株玉米,吃新鲜的好。”
唐福生笑着说,这种夏玉米就要吃鲜嫩,清甜可口,要种秋玉米就磨玉米面。
“好,家里那点菜地就辛苦爹帮我们操持了,我们也不得空儿收拾。”
唐简连忙笑道。
楚默云要读书,她也很忙,除了偶尔会浇水,其他活儿都是唐福生在那边张罗。
唐福生掰了八个玉米,唐简提着玉米穗子开心地走了。
回到楚家,楚扬立刻跑了过来,一脸委屈巴巴地。
唐简摸摸他的头,带他去煮玉米吃。
对于孩子这次没有跟脚的事,她心知肚明,也不提孩子为何不开心。
楚默云已经把谷壳收了起来,又去打水来洗缸。
唐简却是看着空木板琢磨了起来。
铺匾可不是普通一块方木板的事儿,而是按照她的图纸凿了一束麦蕙子在上头的。
而另一方边角则有两片叶子的形状。
分布于上方两角,点缀了长方形的色彩。
现在就差要写字了。
“夫君,咱们铺名用隶书写么?还是魏碑、行书?”
等楚默云过来时,唐简歪头问他。
“就用隶书吧。”楚默云看一眼铺匾大小。
觉得隶书更好展示字体美感,以及表达他们开铺的风度。
其实很多开铺的也多会用隶书做匾。
他们也不用在这上边太过特立独行,反而容易走偏。
听了他的提议,唐简想了想就同意了。
若真要按她的意思,可能会搞个更有创意的广告体,只不过……
已经在匾上凿过穗子和叶子了,特色太多反而淡化了主次感。
很快,“福味斋”三个浓墨饱满却毫不拖泥带水的隶书字,就呈现在刷过树脂光漆的木板上。
外公也有带来一点树脂光漆,是要等楚默云写完字晾干之后,再刷一次漆的。
楚默云把铺匾放到院子里晾晒。
过了会儿张老爷子和楚志豪回来,见他写好了连忙过来欣赏。
第465章 时间不够用
第二天早上,唐简再次蒸了馒头,把剩下的四个玉米和鸡蛋一起煮了。
鸡蛋、玉米、白馒头,就是今天的早饭,剩下的就给楚默云当中饭。
张春山过来一看,只拿了一个鸡蛋,就去大厨房那边吃早饭。
就怕把外甥的中饭给吃了。
唐简把第一缸皮蛋开缸,装进箩筐里扣上盖上。
楚家人只是过来看了下稀奇,有心想试试味道。
但这是十文一个的赚头,到底还是忍住了。
箩筐里装了五十个,可是要换成五百文钱回来的。
“二媳妇,若酒楼肯一次买下,便便宜一两文也使得的。”
楚志豪还担心头回生意不好做,提醒唐简莫要太硬气,先把路子打开。
唐简随口答应着,懒得多说。
等唐福生赶着驴车到了,没想到唐邱氏也挽着只竹篮坐在上头。
唐简无奈,只得上前问爹娘吃早饭了没。
“吃啦,我蒸了白面馒头呢,还有一碗豆豉辣椒。”
“你也不用担心耀儿他们,有剩的呢,中午他们回去不用烧火,就能吃了。”
唐邱氏笑眯眯地解释。
唐简还能说什么?她看一眼娘的竹篮,里边只是一些针线品。
看来平日里也会绣些小帕子、荷包什么的拿去绣庄卖。
不管她平时是怎么去镇上的,今天坐着自家的驴车那是神情气爽、心情大好。
唐简与楚默云低语了几句,就背上了她的小背篓,坐上了新驴车。
张春山还要等汪文凯一起,要晚一步走。
唐简让他们先把铺匾送到铺子,再把皮蛋送到福全之后,就直接去书局。
找何掌柜安排去吴记车马行的事,她就不过去了。
实在是因大舅提议将开铺的日子提前,她的时间不够用。
但她仍然不想耽搁读书人备考的时候。
在家里人眼中,楚默云已无缘科举,趁此机会开铺赚钱也是一条后路。
但真相他们自己知道,当然不能被使唤出去,耽搁了自己的正事。
这时赵学正也到了,看到唐福生的驴车先走,立刻爬到车尾坐着了。
唐福生也没在意,直到唐简解释。
“他在镇上铺子里做工,是我们二房和邱家、张家合开的铺子。”
“哈?”唐邱氏最先大吃一惊,不敢置信地望着唐简。
“你、你们开铺了?啥铺啊?”
“卖吃食的铺子,是二舅让我们开的,还让贵表哥出来与我们一起。”
“二舅说贵表哥学了厨子在福全也没什么前途,出来开铺才好。”
一听是邱连武的意思,唐邱氏这才恍然有些明白,没那么惊讶了。
“你二舅可是大厨子,你跟着他们赚些钱也好。”
唐邱氏以为是舅舅带外甥女赚钱,并不知是外甥女在带舅舅赚钱。
唐简自然不会说明白的。
唐简朝车尾看了一眼。
有心想问问赵学正铺子里的情况,又怕娘听多了会好奇,干脆闭了嘴。
驴车进镇不久,赵学正就下了车。
他朝唐福生抱拳道了谢,又看了唐简一眼,再瞥了唐邱氏一眼,便什么也没说地快步走了。
“铺子开在哪儿呢,咱们不去看看么。”唐邱氏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