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3章 “御赐一品诰命夫人罗氏”紫檀灵位
现在她还不知道罗氏被封一品夫人的事。
等知道后,恐怕会怒极、恨极,却无能为力了。
而御封一品诰命,早已超出楚怀忠本身官阶,这也是皇上在为这整件事拍下结局。
对楚怀忠的定论。
看热闹的人群好半天后才反应过来。
一时竟忘了这是多么庄肃的场面,而控制不住地议论起来。
皆是替罗氏欢喜、为罗氏惋惜、唾骂楚怀忠和吴氏的声音……
楚家兄弟也回过神来,差点哭出来。
最后还是楚默云推了大哥一把,这是追封祖母的圣旨,爹不在场,应该是大哥出面。
楚星河这才回过神来,神情严肃地上前接过圣旨。
兄弟二人偷偷相视一眼。
都明白此时这道圣旨,不只是替桃林一脉出头,更是为如今的他们兄弟撑腰的。
他们兄弟虽然官阶不高,但作为新贵,要么被各方势力踩、要么被谁明里暗里拉拢。
不会任由他们自己野蛮生长的。
这时候一道一品夫人圣旨在家,楚府底气就足了。
他们可以拒绝不愿意的事情,也可以不惧别人的找茬。
罗氏虽已故去,但封号是追封的,就永远也不会收回去,就会成为镇宅之宝守护后代。
同时,这也代表皇上的意思,一般人家若想找麻烦就要惦量惦量了。
这也是震慑。
除了圣旨还有鸾锦玉轴身份文书、“御赐一品诰命夫人罗氏”紫檀灵位。
其他诰命下封时都不可能配灵位,配的是诰命服。
这不是罗氏已故这么多年么。
就用这么贵气的灵位代替诰命服了,放在祠堂里享子孙香火也更有派头。
楚默云和大哥一起再谢圣恩。
再喊了罗家兄弟们来将罗氏的文书、灵位都拿去祠堂。
楚默云询问林常胜,可否将状元及第匾挂在祠堂里。
林常胜点头,微笑道:“这是你们家族的荣耀,当然可以呀。”
“很多人都会将获得的荣耀、圣旨、御赐之物都放在祠堂里,不过……”
“你这宅子还太小了,祠堂也局促了些,以后还是再换个大宅子吧。”
林常胜知道唐妹妹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因此提议让他们赶紧去城东换大宅子。
楚默云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回应这个话题。
“好啦,热闹都看啦,诸位也赶紧散了吧!”
林常胜转身朝挤满长街的人群挥了挥手。
他一个大将军、世家子,此时也没什么架子地挥了挥手。
人群原本还有些犹豫,谁知就见一队带刀巡城卫跑了过来,这才吓得人群赶紧散了。
而就在这时,若还有人回头看向楚府,就会发现有两辆马车竟然驶入楚家大门……
而此时前院里热热闹闹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跟着状元及第匾和罗氏的封诰,一起跑向祠堂。
原本是想将状元及第匾挂在大厅门廊下的,但……
就在不久前,在他们等着迎匾时,楚星河提议放在祠堂。
这么风光的事情,不应该只是对外炫耀,更应该是让先祖们觉得荣耀。
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楚默云没纠结就同意了,长辈们那边也觉得有理。
若不是路途遥远、若不是他们如今都不住在桃林村,这匾就应该送到桃林村祖宅去的。
第2944章 这是小寒寒,快抱抱!
祖宅不是分家被分给楚志豪了嘛,外室子孙也不会去那里。
但他们以后都是要立足京城的,因此留在京城也是最好的划算。
他们的祠堂迟早要扩建的。
只是没想到,林常胜已经在提醒他们换大宅了……
楚默云和楚星河走进大门,看一眼停在护卫住的角院门前的两辆马车,不由微微一笑。
林常胜挥退了路人、将岳北送出来的一大包银叶子丢给随来的手下等人。
吩咐他们回去复命,就转身也走进了楚府大门。
岳北等他最后一个进来,立刻一挥手,几个护卫快速关上大门。
再次将外头各种视线关在门外。
门外依然杵着两个护卫,守在小门口。
有刚看完热闹的考生们好奇上前,小声询问护卫,楚兄今天可有空参加他们的席?
护卫一见是考生,连忙抱拳还礼,客气解释:家中亲戚有喜酒,明天要回乡,不得空。
一听不得空,几位考生到没失望,但明天要回乡,就令所有人怔愣了一下。
这时,一个护卫匆匆出来,吩咐门口的护卫去给福安客栈传信儿。
“让胡掌柜通知春闱的各地考生,墨池先生已到京城,今天下午、明天、后天,皆在福安别院小住,与众人一聚。”
一听墨池先生到京了,还要到福安别院小住。
那几个考生顿时先欢呼起来,满脸惊喜地转身就跑,去呼朋唤友传递这个消息去。
三个护卫相视一眼,这个撇撇嘴,那个耸耸肩,却是没吐槽什么。
只用锤子剪刀布的方式,迅速派出一人去客栈传信。
而此时前院里,楚默云牵着唐简走去马车前,看着车上走出来的人……
其他人都在看罗家兄弟和护卫们将状元及第匾挂到祠堂,又商量要建一个更牢固的架子,才稳当。
因此,这匾暂时不面向厅门,而是挂在侧面的实墙上。
罗氏的诰命文书、灵位、追封圣旨,都放到长案上,与原来罗氏的灵位一起放着。
罗家人都开心地磕头上香,其他几家也排着队去上香敬贺。
楚默云和唐简却是朝刚抱着孩子下马车的墨池先生行礼。
“这是墨寒,快抱抱!”
墨池先生上前,就将怀里一百多天的水灵可爱的孩子递向唐简。
唐简连忙伸手,吓得楚默云连忙将墨寒先接了过来,不让小媳妇直接抱住。
自己挺着那么大的肚子,再抱个活泼蹦哒的孩子,可麻烦着呢。
墨池先生也看一眼唐简圆滚滚的肚子,挑了下眉,又将跟着他下马车的清秀少年拉过来。
“这是小白的舅舅陆子敖。”
随着他的介绍,少年连忙收回好奇打量唐简和楚默云的目光,敛手一揖。
唤了一声:“楚二哥、楚二嫂。”
一声楚二嫂,唤得楚默云甚为欣慰。
抬手扶了少年一把,又笑着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热情道:“以后常来家里玩儿,我家里也有很多你这年纪相仿的少年。”
陆子敖听得也很期待。
他一直在府城南风学院读书,也不是不擅长与人交道,只是多比他年纪大。
又有他父亲和姐夫的名声与人脉,多是照顾他的,其实少能谈心之人。
第2945章 小墨寒奈何不能自己走,不然……
这次跟着姐姐姐夫来京城,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京城是既好奇又有些忐忑不安。
怕交不到朋友。
怕得到的只是照顾。
就在楚默云抱着墨寒与陆子敖寒暄之时,墨池先生已转身快步去到另一辆马车。
因林常胜先到,先下马车的是孟纤纤。
等他赶到,刚好将陆芷青扶了下来。
最后下来一个婆子,手里提着一只装替换尿布的袋子。
马车立刻停到了护卫角院里去,前院里才空旷了些。
“陆姐姐!”
唐简笑着朝走过来的人开心地喊了起来,慢慢地迎过去。
这时刚出祠堂的人才发现,东家和东家夫人来了,连忙过来寒暄。
在外头没进祠堂的姐妹们也听见了声音,扭头一看,连忙跑过来拜见陆姐姐。
又看向楚默云手里抱着的孩子,纷纷询问着,是不是小白的弟弟。
“是我弟弟!是我弟弟小寒寒啦!”
小墨白和楚扬他们刚出祠堂,听见这边声音连忙飞快地跑了过来。
小寒寒看到这么多人,却没丝毫怯场反而很高兴地扑腾着小脚、拍打着小手。
这时看见了哥哥,更是开心得笑脸如花。
奈何年纪太小了,小手小脚扑腾的动作有限,不能去和哥哥抱抱。
看着性格活泼可爱的墨寒,小伙伴们都惊喜地朝他招手。
纷纷喊着:
“小寒寒!”
“小寒寒!一起玩儿!”
“小寒寒!姐姐抱抱!”
“……”
小家伙们一个个热情得很,小墨寒奈何不能自己走,不然早就扑过去了。
唐简忙道:“去我们东院那边坐吧。”
于是一行人都不寒暄了,一起进了二门,并未在大厅留座。
经过正院看到门头贴了大红婚联。
再走到东院这边,就看到隔着竹篱笆能清晰可见的一片桃花林。
陆芷青就忍不住赞道:“原来唐妹妹喜欢桃花呀!”
“嗯,梅花开完桃花开,桃花开完长桃子、吃桃子,很不错。”
唐简笑道。
陆芷青……
“哈哈哈,我就说,唐妹妹肯定不只是盯上桃花的,就像梅花在她眼里,也是梅花酒的好材料!”
林常胜一听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孟纤纤捶了林常胜两下,怎么能当众笑话别人呢。
唐简却理所当然地道:“那是,在我眼里,任何东西都不会只有一样价值的。”
“只要开发开发,挖掘挖掘,肯定有更多价值,可观可赏可吃可用,多好!”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恍然。
从最早的那些干货、食方,后来以方合伙、以策略联手、还有夏天的冰、秋天的葡萄酒……
哪一样是表面单一价值呢?
对此,墨池先生和陆芷青是深有同感的。
大家来到厅上坐,林常胜却道:“林子外头不是摆了桌椅么,我到习惯坐到那儿去了。”
“桃花已暮,花叶同期,就怕影响了你们赏花的心情了。”唐简忙道。
话虽如此,小墨白他们根本没进来,是直奔桃花林那边了。
可以在林子里玩耍,外头也有吃有喝还有座儿,他们可是心情大好。
刚才进来的时候,楚默云已经喊来了少年们招待陆子敖。
第2946章 感谢墨池先生,给了我这么多优秀的小弟
陆子敖今年十四,与邱常真、赵学良、赵学义也就是差着月份的同龄人了。
底下再小一点的还有罗正唯、邱常宝、罗彦光、唐耀、张泽福他们。
那也是差不太远的相仿年纪。
不比读书成绩,只比少年心性与话题,还是能玩到一块儿去的。
再说这些少年们虽然没去过什么学院,甚至没上过比较有名的私塾。
但他们这一路也都被唐简催着赶着读书没停过的。
就连曾经成绩一般的赵学良、赵学义兄弟,都打算等出力气了就去镇上做工的。
如今却因为不愁吃喝而专心读书,成绩竟是好了不少。
虽说不见得就能闯一闯科举,但将来考个秀才应该不在话下了。
现在,小墨白带着林家兄弟和其他小伙伴们已经玩儿到一块儿去了。
赵学宝、罗彦亭、邱常磊他们几个小的也加入队伍,林铭豪也能多几个说得上话的小伙伴了。
大人没管他们,还是在厅上坐下。
楚默云一边喊护卫泡茶、一边将孩子送到唐简面前。
刚才在外头,唐简自己都站不稳当,哪能将孩子交给她抱?
这时候她坐好了,又怕压着肚子,只能抱到她面前给她摸摸、看看。
顺便诊一诊孩子的健康。
看唐简在检查孩子,陆芷青毫不意外,只接过来护卫奉的茶,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
这些护卫都是墨池先生送的,现在原主子来了,亲自奉茶自是半分也不敢怠慢。
但是……
陆芷青又看一眼屋里。
这才道:“唐妹妹还没安排人手在屋里么,还是自己照顾自己?”
她的话有些含蓄,却又十分直接。
在座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唐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还是农家人习惯,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习惯了,再者……”
“当初来京时已是入冬,我家夫君他要读书,我也有自己的事儿,屋里杵着人不习惯,也怕打扰到我们自己。”
“再者我们带了几大家子来京城,本来老小就多,屋子也住得满。”
“来来往往都是自家人,若是我们屋里杵着丫环婆子,难免令长辈们拘谨、孩子们也不自在。”
“去年夏天时还安排了婆子丫环在屋子外头听差遣,到了冬天、雨雪天气就冷了,不方便。”
“你们知道我畏冷,整个冬天很少出屋子,西屋一直烧炕,家里边那些孩子们都喜欢在我这里。”
“我也不想让外人影响到我们自家人相处的自在。”
“因此,只有每天早晚会有人来收拾屋子、送水什么的,其他时候不吩咐就不会出现。”
“日常要做什么,护卫们也很勤快,对我这个老大也十分照顾。”
“在此可要感谢墨池先生,给了我这么多优秀的小弟,要是再多给几个应该就或可够用了。”
墨池先生……
陆芷青扑哧一笑,莞尔道:“唐妹妹还是一如既往的爽快性子。”
“刚说屋里伺候的丫环婆子呢,怎么就转到护卫这里了?”
这小算盘打得明晃晃的毫不掩饰,可不就是他们当初在青石镇上熟悉的唐妹妹?
林常胜在旁剥着瓜子看着热闹。
只不过他剥的瓜子都喂给他家夫人了。
第2947章 唐简一愣,这是在骂她戏精?
孟纤纤才认识陆芷青不久,到是听林常胜说起不少墨池家的事情。
这时候见了陆芷青与唐简说话,心中也不由咋舌。
她与唐简说话还有些委婉,怕小神医不高兴,她还总埋怨自家糙汉太无礼了。
现在才知道,墨池先生刚才翻白眼了,陆芷青说话也好直接。
敢情他们的交情就是这么直来直往的呢……
真是令人羡慕呀。
想到以后陆芷青和唐简都住在京城里,自己也算多了两个能说话的朋友,她也很高兴。
这边唐简丝毫不觉得心虚,笑着与陆芷青道:“这不想一出是一出嘛。”
“虽说我们不喜欢在屋里安排人伺候,小宅子也有小宅子的方便,但三个月后我家夫君就要出门做官了。”
“明里暗里仇家应该有不少,我不放心他,他一样不放心我和孩子们,定然是不会带上岳北他们的。”
“听说这次会试他们也很艰难。”
“除了有林公子那边细心周到的安排,他们每次回家都防贼一样,路上要甩掉跟踪的才敢回来。”
“听说第三场考完的那天下午,我们家外头都业了好多不明来历的人,夜里还有夜行人乱闯,太吓人了!”
唐简说着还露出一副“我好怕怕”的表情。
忽然目光一转看了林常胜一眼。
又笑道:“得亏林公子早有防范,派了很多人手过来保护我们,不然……”
“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如今我身子沉,要逃跑是肯定跑不动的。”
墨池先生听不下去了,无语地开口。
“我突然想起你在《嫡女风华录》里说过一个有趣的词:戏精。”
唐简一愣。
这是在骂她戏精?
她不高兴地翻了个白眼。
语气平板道:“哼,我虽不惧,但我如今身子笨拙确实不方便还手。”
“以后要养娃呢,两个娃呢,可不就是妥妥的两肋嘛,自保才是我现在优先考虑的事情。”
她说的,是她有神医的本事。
可以配出那种令人瞬间僵麻甚至昏倒的药,比加强版蒙汗药还好使。
她以前给配的那几种药,除了有自保的还有各种可使手段的,像林常胜就很喜欢。
但她现状不是自己面对强敌,而是要保一家人安全,尤其是楚默云和孩子们的安全。
毕竟都走到明处了,等于撤去了防御暴露在敌人面前了。
“因此,家里边的人手肯定不能分散调动了。”
“林公子的人手是好用,那也是人家的,也不会给我们呀。”
“那我们才刚在京城安家还不算立足呢,人手少,可用人手更少。”
“我夫君出门可以自己走路、自己赶车,却不能没个保护他的人在身边呀。”
“岳北他们那么可靠又好用,我当然想再找东家你多讨几个了。”
“他们的师兄弟什么的,实在不行师侄也行啊。”
唐简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望着墨池先生,说出来的话却是充满了精明算计。
说什么师兄弟,说什么不行就师侄也行,说得好像退求其次似的。
暗卫营哪来的退求其次可选?
每一个能出来用的,都是如岳北这般可靠好用的!
第2948章 既然志不在朝堂,那就心怀天下吧
唐简的算盘叭啦响。
其实她早就让岳北张罗着培养少年人手了,只不过现在还派不上用场啊。
她并不知道墨池先生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有给她准备人手。
她只是在经历了京城躲躲藏藏,还有知道会试期间那么多事情后,心中所想难免更加慎重一些。
如今再看到墨池先生,当然是沉不住气就先开口讨要了。
楚默云却似没听见一般,任由小媳妇找墨池先生讨要好处。
他将小墨寒交给墨池先生后,就出去了一趟。
这时候墨池先生抱着小儿子,语气无奈道:“京城水深,豪门争夺事儿多。”
“就这么点小动作,就吓得你要里三层三外层保护起来?”
“是不是以后不见外客、也不出门应酬了?”
唐简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我志不在那些事儿上,我就喜欢在家带带娃,做点好吃的,写写书,琢磨琢磨赚钱事儿。”
这个话,她以前也与林常胜和孟纤纤说过。
此时再说一遍,林常胜和孟纤纤已经不会惊讶了。
就算楚默云考上了状元,官拜四品又如何?
他们夫妇早就发现,这小俩口真的没什么野心斗志。
或许支撑着他们走到这里的动力,就是要让桃林一脉天下知,为祖母罗氏和他们的父亲出一口恶气。
如今得偿所愿,恐怕动力也差不多用完了。
林常胜发觉了,也将这想法告知了墨池先生。
“既然志不在朝堂,那就心怀天下吧,你们有才学和真本事,可莫荒废了。”
墨池先生正色道。
唐简看着他,思考着他的话。
心怀天下?
要他们做什么?
“今年初北豫州南带一带与西应州、南云州干旱。”
“虽然能从北边调一批新收的麦子过去,之后再从南边调粮,但……”
墨池先生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不只我们各地的干货生意会受到些影响,春粮的粮价已经受到影响了。”
“各地粮食欠缺,接下来半年日子可都不太好过……”
唐简听得睁大了眼睛,心里也开始迅速转动起来。
忽然道:“他们兄弟几个除了陈爽去应天府,张逸廷是户部员外郎,大哥是户部主事,我夫君是监察御史。”
“莫不是要他们办什么事儿?”
张小柏是吏部员外郎,监察、考核百官的。
与钱袋子、粮仓到是没有关系,也不管户籍人丁、田地山川啥的。
“那到不是,户部其实是六部里最重要的部门,人只有在有钱有粮时,才能谈及任何事。”
墨池先生微微一笑,感觉到儿子趴在自己肩膀上,小舌在舔自己脖子,忙将儿子交给陆芷青。
陆芷青一见不由笑道:“小家伙饿了。”
唐简忙道:“陆姐姐去西屋,那床是给楚扬安置的。”
“就前段时间会试,大哥不在家,大嫂带扬儿来住过几回。”
“若要用水,面架旁边带盖的水桶里是冷水,暖瓶里是热水。”
“好,我自己弄。”
陆芷青早就出了月子恢复了身形体态,这时候抱着四个多月的儿子,笑眯眯地去了西屋。
一直跟着的婆子也连忙跟过去。
第2949章 若论人脉和声望,你远超京城那些夫人
婆子是从纪阳县带来的,唐简也见过,知道是原来帮着照看小墨白的。
有婆子在身边,带孩子时确实有帮手能轻松一点。
唐简心想,看来等她生了孩子以后,还是要安排两个婆子在身边帮忙的。
两个孩子不可能时时由她和楚默云抱着,总有照看不来的时候。
这时孟纤纤目光一转,也跟着去了西屋。
这样厅上就只有墨池先生与林常胜,一个在磕瓜子、一个端着茶却没喝。
唐简就纯坐着。
孟纤纤将唐简丢下了。
但唐简却清楚,孟纤纤是借机回避呢。
于是厅上只有三人时,唐简压低了声音。
“先生突然说到心怀天下,又说到西边三州干旱缺粮,可是希望我以多做善事弥补在京城人脉、声望的不足?”
“若论人脉和声望,你远超京城那些夫人,你的实力只有知道你的人最清楚。”
“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你去做什么弥补,只要你愿意,诰命甚至执掌医药署都可以。”
“我说到干旱,确实许多年不曾发生过了,到也没有太严重,但……”
“俗话说一旱旱三年,不得不及早周全。”
“西境边军的军粮也要及时供应下去,我来京路上收到了林常胜的传书,就已经安排人手四处买粮了。”
“要稳住旱情除了当地应对,也要有粮食保障,人有粮心不慌,没粮还没人帮,就容易出乱子。”
“国泰民才安,民安才有国泰。”
墨池先生说了这么多,见唐简听得认真,这时才小声说起他真正的目的。
“我听说你们年前在南边买了不少大庄子,还开起了粮行,不知今年能收到多少粮?”
“先生是让我们将各田庄产粮送去西边?”唐简回过味儿来。
“朝廷每年都会囤官粮,只不过今年西边的收不回来,其他地方的能挪一些去西边,但能救急而已。”
救得眼前急,救不了一年半载下来那么多粮食缺口啊。
何况还要预防三年之苦。
“粮要怎么运过去?”唐简心里划算开了。
她空间里囤了太多太多粮,远处的山岭早已显露出来,山林里多了许多珍贵树木。
最近感觉到山岭另一处隐隐有形成河流之势。
只不过那一片还笼罩在迷雾之中,显然有待继续升级。
但灵泉水和赤灵泉水却明显感觉到更加充盈了。
灵水石和赤灵水石依然丰富,甚至在羊脂白、白中带赤的颜色中,又多了更浓郁赤色软玉石。
还有灵水石也多了白中透紫、透绿两种稀缺颜色的品种,而且石头形状和大小更有可塑性。
也就是说,除了以前的玉簪、玉佩、平安扣和拿在手中把玩的小玉石、棋子。
还能做成玉镯、小型玉雕桌饰甚至玉灵芝、玉如意什么的。
只不过这是按大小与形状来判断的。
但她可不会将这么重要的石头,做成离体太远的摆饰。
摆饰仅可观赏罢了,哪有随身携带养气、避毒、驱蚊蝇还冬暖夏凉更重要?
她感觉到空间快要升级了,但她从钱庄取回来钱放进去却不像以前那么变化了。
这两个多月来也试过一些方法,都没有松动。
刚才听到墨池先生那句“心怀天下”,莫名有些受震动。
第2950章 朝廷官仓一动,天下皆知,到时……
也许这是一个契机。
也许她将空间囤了两年的粮食放些出去,会有帮助?
既然放钱与拓铺这两个原来有用的办法,现在不管用了,当然就要变通了。
见她不是说没粮,也没别的推辞,却只问:粮要怎么运出去。
墨池先生一阵感动。
林常胜嗑瓜子的动作也是一顿,心里肃然起敬。
大夏王朝一直算富庶强大的,在六国之中属于上游大国。
粮食自然一直都是立国之本。
只是今年突发干旱,接连三州受灾,各地囤粮很快就要见底,绝对不能造成百姓恐慌。
朝廷就要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响应。
如此才能压制各地粮商,并一些想要趁机囤粮抬价发国财的无良商家。
大厦三十余州,除了西北边一向积弱一些,东南一带与京城周边是最富庶的。
但南边种稻还不到收割新粮时,到是北地各州正是新收麦子时,已经从北地调粮了。
解决春夏粮食缺口,再等南边、东南一带新稻收上来,正好接上麦子供完的链子。
计划当然很好,只不过朝廷不会将一切都想得那么美好,最坏的打算应该如何应对?
为了不惊动地方,不让无良商家起心思,有些事就要或明或暗去做。
民间粮商在这时候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朝廷官仓一动,天下皆知,到时什么传言都会有了。
但若是民间粮行从各地收粮,私下小规模调动,则低调又安全。
朝廷可以拿银子出来找各地粮行买粮,却也不能大规模去做这件事情。
墨池先生手里握着一批在各地的田庄。
不过是去年为了种葡萄解决葡萄酒原材料而准备的,种粮的庄子并不多。
而种粮则多是为了掩护种葡萄,并且大量种植的是黄豆、绿豆、红豆这些。
这些杂粮则多是干货原材料、糕点原材料,甚至有的还大量种植了桂花、梅花、覆盆子、杏子、杨梅等等。
总而言之,墨池先生去年大量添置的田庄,竟然不是为种主粮而买,全是为了增产原材料……
所以他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唐简这些田庄上。
“以粮行名义往各地运粮,不能让朝廷出面,招人注意。”
墨池先生小声说了不让朝廷出手的苦衷。
“正好吴记车马行这一年来也打通了不少州县运输线,可以交给吴记车马行来运粮。”
“若你能将田庄的粮食交出来,运送的事儿我负责,粮价就按行价的八成可行?”
墨池先生说完便期待地望着唐简,望得唐简一阵无语。
“不对呀……刚才不是在说护卫的事儿?然后说到我不爱出门、不爱与人打交道的事儿。”
“结果就怎么说到心怀天下了?我的理想是当个女大儒,怎么就说到粮食的问题上了?”
唐简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带着几分质问的眼神望着墨池先生。
哼,之前是谁说她戏精的?
墨池先生……
林常胜刚送到嘴边的瓜子掉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墨池先生一眼。
这小神医的钱可不好糊弄啊。
你说粮就说粮,怎么突然就说到粮价了呢。
第2951章 这名声太大,我们楚家应是承受不起的
还八成呢,但凡说个九成,小神医也不见得就这么快清醒过来了。
说不定就将她家那十几座田庄的产粮交出来了。
小神医可是很善良的。
小神医为人、行事也很大方的。
就是提不得钱,提钱就精明了!
“大儒不一定是写书著说就能达成理想了,心怀天下不只是大儒,每一个读书人心中也会有此抱负的。”
墨池先生尴尬一笑,手中的茶杯终于不虚端着了,他连喝了两口,心中有些哀怨。
说得口干了,唐妹妹这是不肯给粮么?
“给粮没问题,毕竟事关百姓,能为朝廷出力,我们楚家也是欣然甘愿。”
唐简觉得扛不住那理想、心怀天下、抱负的大帽子,连忙表态。
楚默云刚入仕,还摸不准墨池先生的家世。
但他们都是太子阵营的。
那也就意味着,此时墨池先生想要她做的事情,其实也是太子的意思。
别说她不会也不能抹了墨池先生的面子,毕竟墨池先生开口了。
就算她能拒绝墨池先生,其实也拒绝不了他背后的太子要求。
如今默云不再是普通读书人了,她也不能当自己是只闲云野鹤。
身不由已是肯定会时常发生的。
她能做的就是如何从身不由已的环境中,为自己争取更多舒适状态。
比如刚才墨池先生提到的,既然志不在朝堂,那就心怀天下。
其实就是给他们的选择。
志在朝堂,难免要经营、要应酬结交、要有取舍权衡,与人说人话、与鬼说鬼话。
她表露了不愿意做那种应酬。
那因此带来的损失、留下的隐患麻烦,就要由靠山去负责,至少要保他们的安全舒适。
而因此她要支付相应的回报,那就是心怀天下。
眼下就有西边三州干旱,需要她出力。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权衡,唐简没再纠结话题怎么转到了粮食上。
“你把余款给我,等我出了月子让我和夫君出京城去一趟西边几州。”
“找个由头或者干脆私访不让人知道我们出了京也行。”
“我去多开几家粮行,自有我的办法调粮,只要各地都有大量我家粮行且有大量囤粮。”
“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随意起价,只要粮价一直稳住并有大量囤粮,百姓基本盘就不会乱,剩下的……”
“朝廷出面放一批粮给靠种粮卖粮为生、却无粮可卖无粮可吃的穷苦百姓吧。”
“作为民间粮行,我能稳住粮价并保障囤粮,救济农家百姓的善举,是朝廷职责,这口碑声望也应该有朝廷来领受。”
“不然,全天下皆知西边干旱,救百姓于水火的竟然是楚大人家,这名声太大,我们楚家应是承受不起的。”
“我也害怕木秀于林,心怀天下的努力,你们看在眼里就好了。”
“再说,我粮行的名声也还是能攒下一些的,不亏。”
唐简慎重思虑着,将话直接说透,毕竟面前这两位,都是太子阵营地位很高的人吧。
她就知道林常胜的哥哥林常欣,是太子的伴读。
也就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从小就绑在一条船上的重要人物。
说不定墨池先生也有哥哥是一样的人呐。
第2952章 说到书局事,唐简又有话说了
“好,这事儿之后再找时间详谈。”
墨池先生看一眼院门口走进来的几人,连忙说道。
唐简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林常胜又继续嗑瓜子,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走进来的是楚默云,后头跟着楚星河、张小柏、陈爽和张逸廷。
先前楚星河他们几个都在祠堂里安置状元及第匾。
大家都在那儿祭拜罗氏以庆贺罗氏被追封一品诰命夫人的喜事。
他们听说了墨池先生到了,但手里活儿还是要做完的。
刚才楚默云过去又商量了一下摆桌的事儿,忙完之后这才一起过来的。
大家进来拜见了墨池先生,大略说了下春闱的情况。
墨池先生也说已让人传出了消息,今天下午和这两天都会住在客栈别院,与读书人聚一聚。
干旱、粮食、护卫和以后的事情都暂时不提了,墨池先生与兄弟们说起读书人的事情。
对楚默云时机恰当自曝《楚山寓言集》并楚山客大名一事,表示了称赞。
扬名立万,时机选对自然水涨船高。
又在昨天适时亮出了唐简是唐九的消息。
光是昨天一天,京城墨香书局全套二十册的《嫡女风华录》就被抢购一空。
还有人下了定,让赶紧加印。
说到书局事,唐简又有话说了。
“先生,趁着春闱刚结束,没考上的要回去再熬三年重来。”
“考上的没得官的也要熬着等待,得了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富贵家底。”
“但读书人尤其是入仕的读书人,能做的事情其实是有限的。”
“誊抄书册已不合适他们的身份,写书应该是他们最好的副业。”
“但又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擅长天马行空去想一些有趣的故事。”
“也不是所有读书人就会想到,自己可以靠这条路子赚些家用。”
“我提议,墨香书局趁着京城有一大批外来读书人的机会,放出几场有奖征文。”
“有奖征文?”墨池先生微微挑眉,有些诧异。
“可以适时开一个短篇的大奖征文,比如一个大约十万字左右的完整故事,大约可分两册上架。”
“再找一些合适的人来评选,选出一、二、三奖,以及十名参与奖。”
“发放不同银两作为奖励,并出书按平时收话本子一样给钱。”
“虽说只发了十三个奖,但参与者肯定不只十几人,关注的人就更多了。”
“到时书一出来定然会有好销量的。”
“这个征文就像命题策论,或是定题诗词一样。”
“在规定的要求内,各人自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灵活性还是很强的。”
“另外,我再出几个像以前阿飘那样的构思,我敢想不敢写,你买了我的构思再找敢写能写的读书人接手。”
“到时这些人能赚些钱贴补家用,写书于读书人也是体面活儿,不用担心被别人嘲笑。”
“而书局多了更多写书人,可卖的书更多,甚至……”
“将同类型的故事、话本分别同时交给十个人去写。”
“因为构思、大框架一样,但人物、家族、门派这些,就由十个人自己去安排。”
“这样每个人的故事有背景、大局上的相似之处。”
“但不能说是同样的故事,因为书中人物和格局是由十人各自安排的。”
第2953章 唐妹妹这一张口,他又要大赚一笔了
“可以先安排人写,收了稿不急着发出来,等写得差不多了,再交叉上架。”
“比方说,在京城有十个人写了十个相似又不同的故事,到时在京城上架两本,在南怀州上架另两本,在五个地方同时上架两本。”
“之后,再把京城外其他四处地方上架的书也陆续在京城上架,京城的也去其他地方陆续上架。”
“这样,就不会同时能在同一家书局出现十个相似的故事了,购买者就不会十选一去挑选。”
“在京城的购买者同时买到两本相似的书,也不会想太多,相信话本子总有相似的情况。”
“等这两本出到一半,再上一本新的,这本新的其实早在别的地方上架了。”
“就像梯队,分成五队、五地同时上架,再循环交叉补向别处。”
唐简将销售拆散再互递的方式仔细说了一遍。
墨池先生开书局多年,自然就听明白了,饶是如此也在暗叹。
唐妹妹这一张口,他又要大赚一笔了。
“正好我们家这些读书人以后不用拼命读科举书了,他们也可以继续写话本子。”
“有了以前的故事练手,如今他们也可以自己想故事,也可以来找我拿故事。”
“我手里头到是有很多想法,只不过我的精力早就不在写话本子了,以后或许也不会写。”
“正好,我卖故事点子,就像当年在镇上时那样,只不过你不用去找熟悉的人写,人手少效率慢。”
“从这些读书人里挑一批出来,他们赚点稳当工钱,你手下也多了一大批人手,合则两利。”
“你这两天不是要去会会那些读书人吗,可以留意他们的兴趣爱好。”
“有喜欢看各类书的,有喜欢看话本的,有自己也写话本的。”
“我想,他们应该愿意和大儒聊些科举以外的读书人话题。”
“墨池先生就是墨香书局东家的事儿,在读书人里已经都知道了。”
“以后他们去书局接话本订单,也不会觉得失了身份,反而觉得给大儒做事更有体面。”
“这是个心态问题,若从一开始就摆正这态度,对他们、对书局、对广大看书人都有好处。”
“甚至,你还可以从他们当中征集一些命题诗,比如以桃花为题、以梅花为题、咏荷、咏月、春游等等这类的命题。”
“说不定一天就能搞起几千首,再从中挑出一千首就成册《千家诗》。”
“给那些刚开始学诗的孩童、少年们作读物。”
“也可以每个月出一册文集、杂记、闲论,不用只固定由某一个人去写,太慢。”
“可以按篇数投稿,找一批有经验的文人去挑选成册。”
“给那些时间不多、又有才华、又有想法、又可以借机扬名再赚点小零用钱的读书人,一篇也可以出手的机会。”
“可能是个朝廷大官开个小号、可以是太学里正在苦读的学生、可以是哪家私塾有这爱好的小学童。”
“大家都顶着代名,只要书局掌握真实信息而不暴露就行了。”
“这么做是怕以后同一代名下出现不同的身份,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2954章 唐简适时推出编辑部的功能
当然还可以搞点更犀利的,比如读书人最爱做的指点江山、时弊……
只不过话到嘴边,她还是默默咽了回去。
这里毕竟不是她原来那世界,更不是需要大刀阔斧搞改、革的时代。
可以唤醒读书人的自主意识。
但不能被有心之人反过来利用,成为搞死对手、树立已方美好形象的工具。
虽然她刚才想的是让墨池先生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
以大儒身份和书局的优势,带动天下读书人走向正能量的局势。
自古文人风骨,抓住文人喉舌便能掌握天下大势。
只不过她还没有失去理智,图表现是图表现,也不能太冲动冒失。
便最终会走到这一步,也不能现在就说出来。
现在……
墨池先生笑道:“好,那我先去了解那些读书人的喜好,机会合适就先放出征文的消息。”
“如今我搬回京城了,以后再每月搞一个读书人聚会,与这些人保持联系。”
墨池先生从这些个三方有利的合作策略中,听出了维持读书人关系的好处。
“嗯,不管是征文还是以后的话本子、命题诗画什么的。”
“都要有大批读书人手来专项应对,才不至于弄乱这一局。”
“可以找那些没有考上的考生来做工,建立一个专门的像帐房那样的人手部门。”
“具有筛选、收编、审核甚至修改、编写的作用,可以叫……编辑部?”
唐简适时推出编辑部的功能,她的解释也简单易懂。
墨池先生点头微笑道:“墨香书局对外收稿一般都是掌柜过目审核,觉得可收就收了。”
“因此掌柜都是举人功名,且都有喜欢写写画画的爱好和多年阅读经验。”
“付印时还有一批人手复核,过了才会付印。”
“若收错了书被付印驳回,也就是一点小损失,若将错书、不合适的书付印上架了,才是大损失。”
“不过你说的这个编辑部……好像事务更集中、人手更多更职业。”
“若真要搞你说的这些,真是得有这么多人手来专门负责的。”
“光靠掌柜肯定不行,忙里不能出乱子。”
“审核是需要时间的,当年我们去投书也要等半天,这还是在何先生知晓我家夫君根底的情况下。”
“若以后十个人来投话本,一两个人岂不要审半天?”
“我建议是,这批人手先不对外,只在今科这批人里选。”
“一层一层筛选出来,先对所有你接触过的人有个初步了解之后,你再放出消息。”
“让那些有意向的人去报名。”
“在报名处由他们自己登记身份信息后,领取我刚说的比如同一个阿飘命题。”
“这个命题再扩散成十个构思框架,再由这些人自己选择哪一个构思框架。”
“领回去自己增加人物、家族、门派、势力或是丰富背景,同一个命题就能彻底变成十本书了。”
“等他们交上第一册,能不能用就大致知道了。”
“负责审核的人手也要注意,过审后可以当场算钱,但要立刻交给上层的人复核。”
“也就是初审一人对一本,得有十个人,复核安排一到两个人,是防止写书人私下有沟通。”
“或无意或有意地碰到了同个命题。”
第2955章 那些各怀野心的阵营,在正统面前……
“交流沟通之后思想上会同化,写出一样的构思和人物,增加了故事的重复度。”
“我们要的是将同一个想法交给不同的人去扩散思路、发展成不同的命运轨迹。”
“而不是又变成同一个想法轨迹被反馈回来。”
“这就是初审虽然给了钱但要迅速将书交给复核人去检查的原因。”
“若有问题在付印之前先被查出来处理解决,追查原因是无意之中发生的还是故意投机取巧。”
“这一套路子若能做顺做熟,以后至少话本子这一块,能够批量上架了。”
“话本子这一块的构思,还可以由书局的人先细化分出几个类型,再交给各十人去继续发散。”
“具体操作你们可以集思广益,而征文、命题诗画这类型也可以继续分散细化。”
“再找些不同身份、声望的读书人来参与评估审核,不要那种沽名钓誉、名不副实的家伙。”
“若能真正形成读书、学问圈子的积极向上的点评、互相学习、熟悉结交的气氛,才是一个好结果。”
“顺便,还能为那些外地来的今科新官们提供一个新的圈层靠山。”
“而不用担心自己两手空空毫无背景地从农门、寒门、各地底层来到京城。”
“在这权贵众多、世家林立的繁华帝城,必须选择一个阵营才能立足。”
“不要太快磨灭了那些读书人的气节和初心,让他们多些施展抱负的机会。”
“也能间接打破京城里那些不抱团就死的诡异消极的氛围。”
“要让所有人乃至这个天下明白。”
“身为大夏臣民,忠君、爱国、仁善,才是大家应该拥有的气节操守,拥护正统才是正确行为。”
从书局收稿、征文、编集、结交读书人到拉拢所有在京乃至去了地方的今科考生们形成新的朋友圈。
到最后做这一切所有的目的,就是拥护正统。
君王就是正统,太子就是正统。
其他那些各怀野心的阵营,在正统面前就要不堪一击。
在这大风气下若还要去到别的阵营,也说明你这人心怀不轨,是不忠之臣。
不用人说,甚至不用御史去弹劾,也不用去调查你的行事是否有问题。
阵营就决定了你的立场、你的小心思了。
同样在这大风气下,随大流、抱团互助原本就是每个人的本能。
通过整个春闱其间各州县考生的结交,以及这次会试放榜以后考生们的趋向,就很清楚了。
最开始是各地考生抱团,结交熟悉之后也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子。
但有一个团却是谁也掺和不起来的。
那就是以周响为首的三十余州解元形成的团体。
楚默云身为东阳州解元,也身处楚家事件的漩涡,但他一直没有露面,立场不明。
但在福全酒楼一露面,周响他们就到了,并且丝毫不计楚默云之前如何了,就要拉他进团。
这就是只有解元才可以参加的阵营,谁拥有这个阵营谁就是今科仕途最大的赢家。
奈何楚默云一路走高,表现又谦和大方,周响的气势一下被压制了。
之后周响自己离开皓月楼,算是在一场还没到最后终局就先任性离场的战斗人员。
第2956章 手握天下士学,墨池先生的力量……
自己放弃了再挣扎一下的机会,后果就是彻底失去了经营几个月的风头最盛的团体。
楚默云顺手捡了个漏,表现更好,那三十余解元也更甘愿追随于他。
又是状元,官阶也最高,还是墨池先生指点出来的,也更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抱团追随。
唐简从这些人的抱团习惯来看,便知道墨池先生的到来,会是一个更好凝聚这些读书人的机会。
手握天下士学,墨池先生的力量能成为他们阵营中最坚实的底气。
“不愧是要做女大儒的人,你的眼界很高,看得很远,这路子可行!”
墨池先生一脸欣慰地赞赏着唐简。
唐简笑得一脸得意,却谦逊地摆摆手。
“最近闲着也是闲着,就琢磨了点这些事情。”
张小柏他们几个则是在一脸震惊中,小表嫂要做女大儒?
这个厉害了!
这时,张小虎一脸喜气地跑进来,喊着“吉时到啦!快迎亲去啦!”
还在院子里就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激动似的。
进了厅上看见墨池先生连忙抱拳一礼,嘿嘿傻笑着。
“恭喜新郎倌今天得偿所愿,抱得佳人回呀!”
墨池先生起身拍了拍张小虎的肩膀。
“走!走!走!迎亲去!”
林常胜也不嗑瓜子了,起身将桌上的茶一饮而尽,高兴地起着哄。
他在北境戌边时,到是在街头见过边城百姓迎亲队伍的热闹。
也就看过那几眼,听墨池说去过村子里瞧热闹,也是很好奇的。
于是大家一起朝外走去,林常胜的大嗓门还喊了一声。
“纤纤!纤纤!看迎亲去啦!”
西屋里传来孟纤纤的应答声。
墨池先生却是直接走进屋,因为陆芷青在喂孩子,别人肯定不方便进屋。
唐简却是看了楚默云一眼,转身往东屋走。
楚默云立刻了然地走过来,扶着她回了东屋。
等他们从东屋再出来时,唐简手里已拿了两只锦盒。
外头厅上已经没人了,但西屋里有说话声。
楚默云没有进屋,只伸着手将小媳妇送进屋里,便站在门外。
西屋里,因为墨池先生进了屋,那婆子已经站到外头廊下去了。
唐简进屋,诧异道:“孟姐姐已经走啦?”
“林常胜带她过去看唐家那边了。”墨池先生自屏风后走出来。
西屋是窗下大炕与面架、茶案、座榻等围成一个格局。
座榻后头是大屏风,大屏风后头隔着几步距离就是碧纱橱。
碧纱橱就像一个宽敞内室,不但带了床头小桌屉、衣柜、衣箱还有角落有净室,用角屏挡着放了马桶。
东屋沿成一线格出了四个功能区域:软榻、妆台、卧间、净室和澡间。
西屋则是以大屏风为格,主功能区域其实只有两个,因而会显得更宽敞。
陆芷青就坐在碧纱橱床边喂孩子。
墨池先生一出来就看见唐简手里拿着两只锦盒,诧异地挑了下眉。
“这里边有几块石头,小寒寒是头回来,要给他见面礼。”
“还有小白白今年生辰礼,他已经找我讨过啦,当时没空去拿。”
“还有子敖也是头回来,也给他一块玉石把玩,读书的时候有清心提神的作用。”
“剩下的小件儿给你和陆姐姐了。”
第2957章 是她忘记了墨池先生这不吃亏的性格
“啊,里边有对玉镯是好东西,效果比以前的石头更好。”
唐简说着将一只大些的盒子递给墨池先生,又解释了那对镯子。
墨池先生一听,当下就打开盒子看了看。
盒中有一大一小两块白里透紫小玉。
但从形状可以分辨出来,小的肯定是给墨寒做项圈挂坠的。
小白早就得过了,现在还戴着呢。
孩子这两年来身体健康,与以前时不时还着凉咳嗽时完全不同。
因此他们知道,这玉肯定有些名堂的。
墨寒出生之前,唐简其实已经给过了。
现在又给,显然是多一个选择,这么小的孩子也就项圈佩玉方便用了。
这两块小玉,还都雕了牡丹图,看着就令人惊讶。
“你这石头大小、形状都不同,听说还很难雕刻,你都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个嘛……”唐简一副神秘的表情,“梦里请神仙姐姐帮忙?”
墨池先生……
陆芷青已咯咯地笑了起来。
每次听唐妹妹说话就觉得太有意思了,墨池那性子都能无言以对。
“哼!”墨池先生无语地哼了一声,继续扒拉了一下.
“上回的红玉你也没给个说法,这次的紫玉怕是还没想好说法吧?”
“小寒小白的有了,你陆姐姐的有了。”
“子敖的是这块石头吧,和上回给我的形状略有不同,应该还是同一种玉。”
“这几块平安扣应该也是差不多功效,孩子们都有了,我可以拿去家族送礼么?”
“可以呀。”唐简点头。
“那我的呢?”墨池先生扒拉完,突然一脸郁闷地看着唐简。
唐简也一脸无语地看着他。
“那几个平安扣不就是嘛,还是有几个的……”
唐简没想到她都送这么多了,墨池先生还嫌少。
看来是有阵子没打交道了,是她忘记了墨池先生这不吃亏的性格呀。
她给孩子们的是白里透紫石头,给陆子熬的是赤灵水石,给陆芷青的是白里透绿石头。
虽然都不是纯色,不如最初的灵水石那羊脂软玉纯正,但一样晶莹剔透、温润清泓。
同一条溪水里增加的不同颜色,唐简感受过,应该是功能更多更强。
空间出品定是精品。
显然墨池先生也知道这东西的好处,哪肯放过自己那一份?
最后,在他不开心很明显的脸色下,唐简无奈自袖中一摸,摸出两块石头。
“这个不太好做压袍玉佩,还是挂个穗子拿在手中把玩吧,随身带着总有好处。”
就差没明说离人太远价值大跌,就不做摆饰什么的送人了。
“这两种颜色也可以再做副棋子来,别有新意。”
墨池先生开心地接过那两块石头,却笑道。
真是得了两块石头还不够,还想要棋子?
“棋子还是黑白色更好,可惜我没有黑石头。”唐简面无表情地反驳。
墨池先生这才打了个哈哈,目光一转又盯向另一只盒子。
显然自家的盒子大也就是自家收得更多了。
“这盒是给孟姐姐的,他们俩儿子也是头回登门,再有孟姐姐也有一对红玉镯子。”
“你这不同颜色的玉都是从哪儿来的,虽有两色却丝毫不乱,给人一种色泽天成的感觉。”
“握在手中就知道是上品,是哪家铺子买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