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TXT下载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全文阅读

作者:月下茶     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txt下载     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81章 正是在春雨巷中

    说了会儿话,唐简朝园子里看了一眼。

    果然几棵树和一棵树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花园里有几株都是红梅,也有几株是腊梅。

    正是红的艳丽、黄的灿亮,都在这雪白的世界里映衬出一道鲜活的风景。

    “原本,在这儿摆上一桌酒席,大家吃喝之余也好赏花,只是……这儿地方太小,不好摆席。”

    “因而,给大家另外安排了一处清静暖和的地方,只不过窗外只有一株红梅花树了,也开得还不错。”

    唐简笑着解释,看着大家。

    大家自然没有异议,都热情地附和着,有酒有菜有花可赏,在这雪天里就是一件美事。

    于是,岳北先去通知周管家安排酒菜,唐简和楚默云领着大家回到廊下,往隔壁宅子走过去。

    就在众人就连杨掌医都以为,是要往前头去时,没想到是个反方向。

    “东家?”杨掌医诧异地开口。

    他来过,自然知道这边方位。

    然而,下一刻他就闭了嘴,因为看见这条长廊另一头,还有格局。

    “你们久居京城,在铺子附近的环境应该都很熟,我既然请了你们过来也就不再隐瞒了。”

    “你们两家铺子后头的两座宅子,都被我买下也打通了。”

    “因而你们只知医馆旁边的大门一直没有打开,不知隔壁这边的宅子,大门进出就多了。”

    “这边大门正是在春雨巷中,因而,我不管是从南三街还是南二街下来,都可以回家。”

    “至于我为何不早点说出来,为何不去隔壁串门儿,为何你们隔壁那扇大门不开?”

    “这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刚才我提过的。”

    “也是你们维护的,想必京城里的事儿,你们比我和夫君知道得还多。”

    “毕竟我们乡试之后再回京城,发现事情发酵、市井皆知,还有人在找我们。”

    “那我们为了自保,当然是不能露面了。”

    “不然被坏人弄死了咋办?被坏人设计害我们不能参加明年春闱了咋办?”

    “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当年我夫君刚考上童生冠首,就突患腿疾,银针无效、药石无医。”

    “再加上我公公也突发离奇大病,遍寻医者而不治。”

    “原本还算殷实的耕读人家,本该前程似锦的读书人,差点就被害得害破人亡。”

    “有此前车之鉴,这次我们回来京城听说了这风风雨雨,自然也要万分谨慎,不敢大意。”

    “夏天里我们来京城时,还在街上行走,这次真是不敢出门啊。”

    唐简说得感慨、一脸无奈,众人都是知道这些事儿的,也是感慨地附和着。

    还不时偷瞄一眼楚默云。

    虽说命运坎坷,那也是楚怀忠大人的嫡孙呢。

    可笑京城这一房儿孙,庶脉夺嫡房名份,早已引为笑柄。

    当然,在京城这样繁华的帝城,大户人家多是有妻妾的,自古的规矩也是嫡庶有别。

    楚家的事自然也惹怒了别家嫡庶争宠争产的那些人。

    楚吴氏的行为,令一些正室夫人都觉得可怕。

    也有出身低垂的普通人家,尤其是家境贫寒以及那些正考着科举的寒门学子。

第2282章 已知东家身份,自然……

    他们若是娶妻生子,这件事情也被他们的妻儿拿来重点谈论。

    都说害怕有一天也被平步青云的人给抛弃,连小命都保不住。

    这话或许是严重了,但无非是以此为警醒,在暗示着那些即将前程似锦的人罢了。

    楚怀忠和楚吴氏的行为,无疑成了所有知道这些事儿的人,一个警钟。

    作为负面丑闻,也被朝堂百官拿来引以为戒的同时,顺便踩上两脚。

    而这整个过程变数里,被遗弃的那一刻儿孙,甚至都没有露面。

    现在满京城都在猜测,楚家人在哪里?

    为何派去纪阳那边打听消息的人,都传不回什么消息?

    少数人猜测楚家兄弟已到京城,毕竟明年春闱是肯定要参加的。

    但在京城里各种查探,也没有消息。

    便有人猜测,楚家兄弟可能在路上了。

    毕竟北地的冬天那可是冰天雪地、大雪封了路就是十天半月也出不了门的。

    为了不耽搁明年二月下旬开始的春闱,自然要早些出发,而不是等年后再走。

    各种议论都有。

    药铺也罢了,医馆的郎中经常出诊,或是坐馆接诊,总能听到各种闲议的声音。

    他们已知东家身份,自然是不会多嘴。

    一行人来到书轩,就将这些事儿悄悄说了。

    因为唐简刚说过,京城里的事儿,自家夫妇没有出门,因而他们会知道更多。

    可不就是如此?

    书轩上午就烧起了地龙,炕也烧起来了,虽只有精致的三间房,在这雪天里却是暖洋洋的。

    一个小厮小心地泡好茶,拿着茶盘端过来摆到了小厅的圆桌上。

    另一个小厮则摆上了几样糕点和零嘴。

    小厮们退下之后,书轩就只留下岳北在廊下,一般闲人不能跑进来这里。

    几个郎中们也就少了些许拘束,外头赏了会儿花,直呼这环境真不错。

    他们是普通郎中,家也在房价便宜的城西一带。

    小院子里也有种上一两株桃树或是石榴、海棠什么的。

    谁会种这种大多时候就光秃秃的梅花呢。

    梅花,除了天生野生的以外,多是高雅或自命高雅的人,才会费心去种植吧。

    没个几十、上百年树龄,都长不出这么大的梅花树啊。

    而这么大的梅花树,却需要宽敞的院子,才能显出风华。

    矮小、狭窄的院子,撑不起这一树美景。

    而陈掌柜则是一脸好奇地试了暖炕,直呼北方人会过日子。

    于是很快,其他郎中们也都进了屋,试着那张大坐炕的暖和。

    “我到是在一些有钱人家出诊时,见过这种炕。”

    “只不过人家那炕长是长,没有这么炕,就像一个砖砌的座榻吧,也矮矮的,没有这个高。”

    “我们这是按北地习俗砌的,能坐、能待客、也能睡。”楚默云在旁笑着解释。

    “南边的座炕取暖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是更像地龙的方式吧。”

    “原来如此。”陈掌柜听后忽然有了主意。

    “东家,可否给咱们药铺后头也砌几张炕啊,像这样天气多暖和呀。”

    虽说这几天下雪了,但大家都是习惯的,被子盖厚一点,再用上汤婆子,也没人觉得多冷。

第2283章 南北习俗的差异

    家境好些的,也会烧个炭盆。

    一般人家就图省事儿,因而汤婆子销量是不做的。

    现在的和安药铺,就是从陈掌柜手中买下的,原是陈掌柜的家传产业。

    只是遭了变数,陈掌柜欠债破产了,最后只得卖了药铺。

    如今虽住着熟悉的铺子、照旧管着事儿,但铺子已经不是他的产业。

    便想要砌暖炕,也得先向东家请示,得到东家同意才行。

    “可以呀,你想何时砌,到时我安排人过去,这个要手艺的。”

    唐简没有拒绝。

    虽然自家砌那么多炕是北地人的习惯,南方人没炕也过了无数个寒冬。

    但陈掌柜提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她自然不会做小气人,伤了和气。

    “等合适的时候就可以,我也不在睡觉的屋里砌。”

    “就整这么一两间屋子砌上,白天可以坐炕上喝个茶、算算帐呢。”

    陈掌柜说着看了这屋子一眼,知道这里并没有住人,所以东家才会选在这里待客。

    药铺原本就是他的家,虽然家里人已经搬出去了,但他还住这边。

    如今药铺搭着医馆的便利也忙得很,只不过他这个掌柜并不需要时时都在铺中的。

    他想在铺子后头的抱厦砌一座炕,白天就待在那里,管事也能来陪他喝喝茶。

    听他这么说着,其他郎中们也觉得美滋滋的,便动了心思,看了杨掌医一眼。

    “那我们也在后头厢房砌两个,小郎中们休息时也有地方。”

    “冬天里耗炭的成本怕还多些。”

    杨掌医见状便开了口。

    “那就等这场雪后吧,总要等天晴些,太过潮湿不好砌炕,炕砌好后还要晾干,再以小火慢慢地烘。”

    “不能直接烧大火,用炕也有学问的,到时砌炕时会有人告诉你们,你们仔细记着便是。”

    唐简想到南北习俗的差异,怕这些南边人只是图新鲜而不擅用,又多叮嘱了几句。

    如今府里下人院子也多有炕,护卫们也都睡炕。

    唐简自己是觉得,这潮湿的南边天气里,烧炕有利温子干燥、被子、衣裳都干燥好用,也少湿疹。

    只是各地有各地的生活习惯,她也不好太过推广什么。

    没多久,周管家就领着人来摆席,与大家热情地打了招呼。

    周管家原来也住城西那边,与古郎中家算是一条巷子里的邻居。

    古郎中此时看到他是在这家做工,顿时惊到了,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管家抱拳连作两个揖,呵呵笑着,也没解释。

    但多余的话也无需解释。

    熟人相见,以后再话家常呗。

    周管家早已带着一家人搬到小宅里来了,家里人也在府里做事。

    儿子更是在福星阁做伙计呢,大儿子去了福味斋酒楼做小管事。

    一家子算是受益非浅,还不用远离。

    就像这边守门的老周头,也是福安客栈里出来的,儿子还在客栈里做工呢。

    周管家记得自己的职责。

    与古郎中寒暄了一阵儿之后,在二公子的挽留下,只敬了几个郎中和陈掌柜他们一杯酒,就赶紧退下了。

    二公子留他一起吃饭,那是二公子给他体面。

    可他身为管家却不能主次主分、主仆不分,坏了规矩。

第2284章 比上次更有自信

    他是与古郎中邻里多年没错,但如今他是府里管家,古郎中才是府里客人呐。

    唐简没拿葡萄酒,用的是作坊里已经酿好的桂花酒。

    暖瓮里一烫,浓甜的桂花酒香气四益,与外头的梅花清香又是别具一格的风味。

    “承蒙东家伉俪招待,我们先敬二公子一杯。”陈掌柜端起酒率先笑道。

    不敬东家,那当然是东家有孕不能喝酒。

    当然,就算是夏天时的东家,那也是不喝酒的,那时在福安酒楼吃饭,都是二公子喝酒。

    楚默云也不矫情,当下就爽快地喝了,又回敬了各位一杯,大家这才提起筷子吃菜。

    几个热乎的火锅、美食的香味,足以御寒、心情畅快。

    大家边吃边各自说了自家铺中的经营情况,只不过涉及帐目核心,却都识趣地有所保留。

    虽说都是同一个东家的产业,又是隔壁铺子,关系也早就熟得很,甚至还有经营上的配合。

    但帐面可都是各管各的,业绩如何,还是各家自己的事儿。

    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说说笑笑、关系融洽。

    唐简与楚默云虽未在市井与这样的生意人打过交道,但凭他们的智商自然也看得懂。

    他们只是微笑听着大家说话,唐简最后只关心了药丸生意的进度。

    除了一些小药丸子早已上市,因为方便且药效更加凝练而大受患者欢迎。

    排毒养生丸和清血降脂丸已在和安药铺售卖。

    因涉及一个“毒”字,难免吓到客人,还得多费些唇舌来解释。

    最后,这两种药丸在仁客医馆做了招牌详述作用、所治病症范围后,才慢慢让人接受。

    当然,也与仁安医馆最近名声提升有关系。

    能治好不少疑难杂症、陈年旧疴的仁安医馆说这药好,自然就是好。

    至于美容养颜丸、降糖丸,还是月初时才将方子交给杨掌医。

    现在刚炼制出一小批没有坏掉的药丸,正在总结多次炼制的经验和教训。

    整明白了再炼制第二批,若能常规化,也就能够囤货了。

    杨掌医说,最迟月底定能实现囤货,下月就可以试卖。

    见他们说话间毫不迟疑,甚至杨掌医的表现比上次更有自信,就知道他们已经渐渐摸出门道了。

    不是说医者没有炼制过药丸,而是唐简的方式与别人不同,还需要一些适应过程。

    技术上熟练了,结果自然会越来越顺利。

    杨掌医他们几个下午还要回医馆坐诊,酒过三旬便自觉扣了杯。

    陈掌柜见了顿时也不好意思再喝,他是可以多喝一些,下午回铺子也能歇着。

    铺中有伙计守着就行了,但……

    老杨他们不喝,岂不显得他像个好酒贪杯之人?

    见他们都不喝酒了,唐简也没有劝酒,只笑道:“白天还有铺子里的事要做,少喝些也好,这是对病人负责。”

    “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坛桂花酿,还有一小桶葡萄酒,你们拿回家晚上小酌几杯就是。”

    既然他们将药庐经营得这么顺利,药丸子也能打开销量,自然也要嘉奖一下。

    于是唐简拿出了葡萄酒。

    一听是百两一斤的葡萄酒,几个人当场睁大了眼睛,一脸激动。

第2285章 来东家府上做客

    “这、这、这……”

    就连杨掌医自认知晓了东家身份的人,一时也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看着他们的反应,唐简暗叹,幸亏有准备两斤装的小酒桶,两斤也就是两百两。

    若是给五斤,他们敢收吗?

    她也不敢这般炫富呀。

    最后,大家推却了几句,就红着老脸道了谢。

    葡萄酒哎!

    每年都会引起一阵轰动,只因这酒贵,数量还少,因而百两的价经常会被涨到两百两才卖完。

    但今年听说有新的酒商进了京,涨没涨价他们不知道,但知道的确实是还卖一百两。

    只不过是酒庄的价,到了酒楼一小壶都可能卖到一百两了。

    他们还是喝不起。

    反正不管怎么卖都不会低于一百两的价了,他们工钱几十两还要养家,哪舍得买这么贵的酒喝?

    就算合伙买也不舍得。

    但是不久前有个治好的病人来道谢,请他们在福安酒楼吃饭时,有点了一小壶,让他们有幸尝到滋味。

    美酒余香缭绕心头,多日不散。

    饭后,大家坐到暖炕上开了窗子,喝茶赏花。

    唐简喊了周管家来陪他们说说话。

    毕竟人家是认识的,又是府里管家,由他代为招待一会儿也说得过去。

    唐简和楚默云则回了东院,准备去东屋“拿”酒,人不害正院这头,就听见西屋琴声悠扬。

    他们相视一笑,便知道小的们并不因他们不在,就不来练琴了。

    想必那些个小萝卜们,也在了。

    他们默契地悄然进屋,没有管西屋那边,先到东屋一趟,拿出来几小桶葡萄酒。

    这次多留了几小桶在交给楚默云搬去库房收着,有两斤的小桶、有五斤的小桶。

    多放了几桶出来,以后自家用时方便一点,不然每次都要像今天这样,她还得亲自回来一趟。

    再拿了五小桶交给护卫拿去外头的马车上。

    杨掌医他们是自己走过来的。

    有杨掌医领路,其他几人是一路震惊到了花园里,还没有回过神来。

    谁知道神出鬼没的东家,竟然就住在隔壁呢?

    但大家都喝了酒,一会儿还要带酒离开。

    唐简刚才吩咐了岳北安排一辆马车,再找张家二舅拿几坛两斤装的桂花酒。

    就这两种酒已是一份厚礼,没有再准备别的了。

    唐简趁空儿才到西屋看了一眼,见外婆在这里坐镇,赶紧又走了。

    知道他们还在待客,张老太太喝止了孩子们的呼喊,让他们老实待着听琴,困了就睡去。

    西屋里这才又重新安静下来。

    唐简和楚默云再去隔壁时,就见一行人已经在周管家的陪同下下往这边走过来了。

    “东家、二公子,我们也要回铺中去了,走之前再到花园里转转。”

    陈掌柜笑眯眯地开口。

    他们是利用吃中饭的时间,过来东家府上做客的。

    吃吃喝喝又说了铺中情况,已经比平时吃饭花费了更多时间。

    也不能说下午就不回去了。

    他到没什么,杨掌医他们是医馆大郎中,医馆是一天也不能缺大郎中的。

    让小郎中们撑一个中午到还好,半天就让人不放心了。

第2286章 试探她的想法

    也不是说小郎中们就不能单独治病了。

    而是最近医馆名声大噪,来这边问诊的病人多了,有时还有需要出诊的时候。

    他们大郎中确实比以前忙了很多。

    当然,他们也谨记东家的吩咐,治病不分贫富,收费合理。

    若遇出不起钱的贫穷人家,便将出诊金抹去,保住医药钱,这个是成本总不能亏着走。

    东家承担他们的薪俸,他们将出诊金抹去,在成本上也算是负担小了些。

    这都是经营上的问题了。

    但来求诊的病人多了,医馆怎能连个坐馆的大郎中都没有呢。

    今天来喝酒、赏花,还知道了东家住处早已是心满意足了,心中安定了不少。

    这时候也该回去了。

    不过……东家府上有这么多梅花可赏,还住得这么近,他们岂能不多看几眼才走?

    听他们说笑着调侃以后还要常来赏花,自带酒菜都行时,唐简哭笑不得。

    “这花刚开一点,等过些日子开得更好时,你们再来便是了。”

    “你们提前通知一声,酒菜什么的,让周管家安排就行,下次让周管家陪你们喝酒吧。”

    “我家夫君喝酒少,可拼不过你们老江湖呀,他还要照顾我这个孕妇,喝酒也有顾虑。”

    “显然你们也没能喝尽兴的,你们不嫌弃,以后自己过来不用通知我,我和夫君也不特地招待你们。”

    “大家都随意一些,如何?”

    唐简见大家在试探她的想法,还想再来,但她和她家读书人也不能次次都腾出时间来款待。

    干脆这么提议,大家都自在些,各忙各的就行。

    “东家英明!”陈掌柜就先作了个揖夸道。

    “如此甚好,若东家住得远也罢了。”

    “如今咱们占着这天时地利人和的,不来占这个便宜,实在说不过去了。”

    林郎中嘿嘿笑着,虽然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但话还是要说的。

    他心里的小九九,可不只是来赏花喝酒。

    而是想要跑熟了东家府上,以后能多些来请教医术的机会。

    只要没人知道这就是东家府上,只要没人知道楚家就住在这里。

    他们也不可能往外说这种事儿,他们本就是这条街上的医馆郎中,在附近走动还能出了错?

    不行就说是出诊呗。

    其他郎中们一听就懂,连声附和着林郎中。

    就仿佛许久以前他们就曾打过的小算盘。

    只不过那时不知东家住处罢了。

    唐简见他们小眼神转得欢,也不禁笑了,道出一个事实。

    “医术上切磋也没什么,只不过我如今安胎为重,不能碰药材。”

    “最多就是与大家交流一下医术心得罢了,你们有需要我帮忙的病例,照旧行事。”

    所以,想要与我讨教医术没有问题。

    但我精力不够,你们身为郎中当然也最清楚,此时的孕妇是最需要休息的。

    但若有解决不了的病例,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送到我这里。

    唐简的言下之意,几个郎中们只好讪笑着答应了。

    “那我们过几天再来赏花,让老周陪我们喝几杯。”古郎中便开口道。

    “好说、好说。”周管家在一旁见当家主母都这么提了,心下自然也很高兴。

第2287章 最重要的收获

    就算是明知二公子和二夫人不得空。

    而他作为管家被安排来负责招待,那也是主子的倚重,他自然很高兴。

    大家说笑着就去了花园,正好岳北来报,酒都送到马车上搁着了。

    一听还有马车相送,几人顿时又不好意思了。

    “东家,其实巷子就这么远,我们走过去就是了。”杨掌医讪笑道。

    东家一直很客气,今天更是好客到太隆重了。

    他们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收获,其实还是来拜见东家,知道东家住处。

    于他也是解决了一个秘密。

    他自上次过来一趟之后,可是守着两个秘密的,心里压力自然很大。

    现在解决了一个,剩下那个负担总要轻些。

    他记得上回东家也是安排了马车,从另一边绕回了医馆,难道今天又是?

    其实穿过巷子回去不是更近?

    “今天你们几个人带着酒回去,难免有些招人注意了。”

    “坐马车从南三街绕过去,或者将你们送回家把酒放在家里,再回医馆,会低调一些吧。”

    唐简淡定地解释。

    她没有说的是,每个郎中都带着一小桶葡萄酒,远比只带了桂花酒坛子,要招人注意多了。

    一坛桂花酒最多十两左右的价钱,到酒庄去买还便宜一些,去酒楼价钱再贵也贵不出二十两。

    可是葡萄酒是热卖之物,越到后头存货越少,价钱自然也会跟着提起来。

    在别人眼中,他们拿的怕不是一小桶葡萄酒,而是几百两银子。

    几人心念一转便明白其中道理,连忙点头附和。

    “那就有劳东家安排马车,送我们回家一趟了。”

    “省得晚上我们回家时,手里还要拿那么多东西,怪重的,雪天里走路还辛苦。”

    住在城西那边的几人忙说道。

    陈掌柜和杨掌医则都是住在铺中的,不用专门回家一趟,不过……

    “有顺路马车坐,那我也回趟家,把酒送回去吧,晚上和家里人喝上一杯。”

    这么一说,就连杨掌医都想回家了,只不过大家都这么说,他也不好意思再附和了。

    几百两银子呢,他都舍不得喝。

    大家说笑着,周管家在旁却是一脸羡慕。

    约定了月底再来后,杨掌医陈掌柜他们一行就从东角门出去,经过那片小桃林时,心下一阵火热。

    自家也有种桃树,可哪里比得上东家府上这一片桃树成林?

    这也意味着,他们以后不但冬天能过来赏雪赏梅,春天也能过来赏桃花啊。

    果真是占着天时、地利、人和呢。

    看着他们开心说笑,唐简也没反对。

    既然刚才说了他们想过来自己过来的话,那自然都作数的。

    只要不用她专程招待就行。

    不过,杨掌医细心,主动约定了以后都走隔壁那边,只找周管家,而不走这边了。

    杨掌医还特地叮嘱了大家,他们进了府才知道两边是相通的,都是东家的宅子。

    但别人不知道呀。

    因而,他们避开离铺子最近的大门,从另一边只作寻常串门也安全一点儿。

    见他这么说,众人一想有道理,连忙都答应下来。

    而且也约定要来一起来,不然周管家岂不忙死?

第2288章 跟掌事之人打好关系

    这么一说,周管家先就忍不住抚额笑了起来,暗道:你们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呀。

    一个护卫赶马车,几人在马车前再行作了个揖,这才上了马车,从后门出去。

    按他们的要求先经过医馆门前,杨掌医先下马车去看看,若医馆没什么事儿再回家一趟。

    有了这美酒,大家心里都很喜悦,可一点儿也不嫌麻烦。

    唐简与楚默云送客出门之后,赶紧回了东院。

    西屋里琴声还在继续,只不过小萝卜们已经躺在炕上了,还有楚扬也来了。

    张老太太给炕添了火,屋里不冷,有她在这边照顾着。

    看到唐简和楚默云回来了,这才关心地开口。

    “怎么专程招待那些掌柜和郎中了?可是铺中有什么事儿?”

    “没啥事儿,就是以前来京城时我们俩代东家去巡过铺子,只是没告诉那些人,我们住哪儿。”

    “上回不是都担心我安胎的问题嘛,我自己诊断是好着呢,后来还是请了铺子的郎中过来一趟。”

    “正是管铺子的掌医,他来了一趟知道我们家其实离铺子好近,就想着告诉其他人。”

    “我就请了他们等下雪梅花开时,过来喝酒,也是对他们没有东家在也能好好经营铺子的一个感谢。”

    “他们管的是医馆和药铺,与前边的客栈酒楼那些不一样。”

    “客栈酒楼还有福星阁的掌柜都是知道我们家在哪儿的。”

    “他们有时候还会自己跑过来找周管家喝酒呢,还有高大掌柜和林大管事也是,也不用我们去招待。”

    “今天这几位是还不熟的,就招待一次,以后他们自己过来,也交给周管家去招待吧。”

    “跟他们这些掌事之人打好关系,也能注意到他们的经营情况。”

    “不然我们也没去铺子看,谁知道他们怎么经营的呢,吃饭的时候问一问、看一看,也融洽一点啦。”

    唐简一边解释、一边就去了茶案那边。

    趁着外婆被她的话转移注意力时,便装了一壶灵泉水出来。

    只是这次不知外婆是否提前倒过水,她也不敢直接兑换温茶水出来。

    还得多一步手脚,装模作样地兑好了,这才过来先给了外婆一杯、再给楚默云一杯。

    孩子们躺在炕上还没睡着,听见她说话时早就一个个爬了起来,趴在炕边等她来喂茶喝。

    看着他们一副“二表婶快来喂我”的期待表情,唐简忍笑地走过去。

    一个个耐心地喂完,才让他们重新在自己的位置躺好。

    若不按位置躺好,一会儿哪还有她的位置?

    自然,也少不了两个练琴的小丫头那一口。

    正好张慧儿弹完一曲,交接之时,俩人都就着杯子小心地喝完茶,立刻轮到罗春儿练习了。

    以前在自己那边练琴时,还没有练得这么专注认真,有时弹过一两遍就玩耍去了。

    如今到了二表婶这里,反而正规了很多。

    因为二表婶会指点她们指法,若有弹错也会指出来。

    她们的练习有明显地进步,也有了些经验的感悟,练起来也就更起劲儿了。

    俩人约定每天中午都过来练上半个时辰,晚饭后就练上大半个时辰。

第2289章 不再只是依赖自己

    就这么轮流练习,练一遍、歇一歇、继续练。

    看她们这么有计划地努力,唐简自然是支持的。

    而这个时间量,她们又是轮流练习,实际一人只有一半时间,也就不怕她们太过劳累。

    唐简陪外婆说了会儿话,也上炕睡了。

    孩子们在练琴,张老太太也没立刻离开,她手里继续纳着鞋底。

    年纪大了太复杂的针线活儿,做久了眼睛会受累。

    刚到京城时,其他人都忙着给自家添置冬衣、替换衣裳。

    老太太就负责做小衣裳、襁褓,帮唐简解决了孩子衣物的问题。

    之后其他人不是去洗护用品作坊帮忙,就是继续赶做衣裳,或是绣花。

    老太太们闲不下来,就负责家里人的鞋子。

    妇人针线手艺是一辈子的事儿,这比绣花时间更长。

    从小拿针就先从做手帕子、做小荷包开始,再大些就是纳鞋垫、做鞋底了。

    这个对针线没什么考究,就是熟能生巧。

    熟到不需要眼睛细看。

    无需去管一针一线是否整齐、密集,每一针都会熟练地保持平整干脆。

    在村子里,村妇们出去串门儿时,手里也多是在纳鞋底儿,而不会拿个绣绷到处跑。

    万一说笑之时一针走错,绣品可就毁了!

    就是缝衣裳时最多在自家门前,而不会拿着到处跑,也是为了更专注一些早点完成任务。

    唯独鞋底儿是最好把控的,无数次穿针引线时,动作便刻在了骨子里。

    而今,老太太们早已无需为家里人所需去忙。

    只要还有适合做鞋底儿的布,就不愿意让双手停下来。

    针线活儿,早已经是刻在骨子里的任务,闲不下来。

    炕上叽喳的声音安静下来,楚默云检查了炕的热度,没有再添柴,他拿了书坐在一旁看。

    琴声依然,没人说话,这并不影响他看书,反而有琴声舒缓这份安静,他也变得很悠闲。

    张老太太见外孙并没有被影响,也放心不少。

    ……又过了两天,杨掌医那边又送来一个病例。

    只不过这次他们自己的诊断方案写得更详细一些,就像一份学术研究报告似的。

    岳北回来禀报,杨掌医说是已仔细会诊过,研讨半宿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的方案。

    因此想要东家过目,指点他们学习。

    因为东家医术出手的带动,如今仁安医馆几个大郎中们时常会把自己接诊的病例拿出来探讨。

    互相学习、各取所长、规避所短。

    遇到疑难杂症就一起会诊、商量办法。

    实在解决不了时也不纠结,赶紧整理详细病例资料,往东家这边送。

    而这次来赏花喝酒也探讨过医术话题,唐简肯定了他们会诊、共同探讨诊断方案的正面好处。

    因而,之后他们也默契地将这种方式继续发扬下去。

    这次甚至更进一步。

    在假设没有东家出手的前提下,他们应该如何医治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好的结果?

    就有了这份需要东家过目的方案。

    看着他们不再只是依赖自己,而是懂得先去三思出一个最好的方案之后,再来找自己。

    唐简很是欣慰。

    这就是进步。

第2290章 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也有些像自己此前感慨过的,想要组一个可以互相学习研讨的学术交流会。

    没想到这个构想,最先在自家医馆最先形成了雏形。

    若这个雏形日渐成熟稳定后,会不会有利推动全京城医者们的专业交流?

    进而推广到整个大夏甚至六国,再至全世界?

    别人以为六国就是这个天下了,唐简当然知道这世界不可能只有这么大。

    有些翻山越岭、漂洋过海的国家,只是距离太远,远到超出了大家的认知罢了。

    大雪时下时停,之后竟然出了太阳。

    唐简每天利用饭前饭后的时候在外头稍微走一走。

    其他时间就窝在屋里,给医馆那边的病例提供评定、完善治疗方案。

    没有病例送来时,就继续悠哉地赶医书进度。

    她的孕期虽仍有些嗜睡,但孕吐的问题依靠医学上的经验减轻了不少。

    每天饮食、作息和心情,也都好好地保持着,她的安胎还是很轻松的。

    就连表嫂她们都说,她的头一胎很乖,将来肯定是个乖宝宝。

    冬月十八下午,出门添置田庄和拓铺的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原来他们前天就回到了南怀州府城,夜里是在东郊镇住的。

    一早到东郊镇的几家铺子巡了一遍,这才往回赶。

    南边的雪浅,虽然官道上也有积雪,但跑马车没什么影响,慢些儿走就是了。

    他们先前出京城,最先在东郊镇停留,分成三队人手。

    一队给福安客栈、福安酒楼、福星阁拓铺;

    一队人手盘下福味斋酒楼和福余粮行;

    一队就出城买了两座田庄。

    在一座镇外买了两座田庄,不算少了,都是以种粮为主,山头不多,能种些红薯。

    分成了三批人手,一批说是府城来的,一批说是京城来的,一批随便报了个南北线上的县城名字。

    都自称是代东家拓铺的管事,他们不肯吐出实话,中人自然不会追问。

    这天下多的是有钱人派出来的手下拓铺,甚至连管铺子的事儿都不需要自己动手。

    有可靠的手下人就行。

    何况京城之大,在于各地生意人都有、市井之中更有三教九流,少问保平安。

    这些常识,在出发的路上,林大管事就与大家提过,因而,都不会露怯而被人觉察什么。

    谁会想到最近来置产的三批人,竟然来自同一家呢。

    为此,在京城的这几家铺子,在京城外最近的东郊镇,也有了同样的分铺了。

    另外还增加了福余粮行。

    唐简当初的意思,当福余粮行遍地都是时,就没人知道它是从哪里发展起来的了。

    要藏起一个东西的源头,最好的办法就是遍地开花,藏木于林。

    他们在东郊镇就花掉了好几天,之后再去到府城。

    这次邱连武重点关注先前开的酒楼和客栈生意,其他人则继续去拓铺和买庄子。

    他们把买庄子的人手又分成了两批,一共添了四座田庄,都在府城外一百多里。

    离府城远了些,但附近又有一座只隔了五十多里的小镇,青山镇。

    这距离就有点像纪阳城外那座田庄了,离双阳镇很近。

第2291章 种粮没有问题

    为此,他们在那镇上又添了一座粮行、一座酒楼,没再添别的了。

    那座小镇在地理位置上,当然不能与东郊镇相比。

    东郊镇虽是小镇,却在京城外,与府城之间,若不是离这两座大城太近,便建县城也可。

    他们这一趟出行半月时间,就在东郊镇、南怀州府城、府城外青山镇这三个地方停留。

    算算时间不能再跑了,不然赶不上邱娇杏及笄,这是邱、张两家约好的事情。

    再说天气越发冷了,前些日子还下了雪,他们自然不会继续往北走了。

    盘下的铺面也要张罗到开张,等一应人手上岗,才能安心交与掌柜和管事们去经营。

    这些都需要时间。

    好在人手够,随时能折分出好几支小队伍,不然真忙不过来。

    这一趟时间赶、出行辛苦,但大家却兴致勃勃、喜气洋洋地和大家说着他们此行的诸多细节。

    其他人是各自回了家,张春山和邱连武却是先过来东院,与唐简和楚默云说起此行收获。

    这一趟如唐简计划,该盘的分铺都张罗起来了、该添置的田庄也都买到了。

    半月时间,实际只去了东郊镇、南怀州府城。

    府城外的四座庄子离青山镇近,才顺便再开了一家粮行和一家酒楼。

    往多里说也就是三个地方。

    唐简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除了庄子小的一百亩田、十几亩山地,庄子大的有三百多亩田、没有山地。

    这数量不整齐,各家与她五五分,利益上就有了差别了。

    当她表达了这样担忧的时候。

    张春山忙笑道:“不妨事儿,各家都有人去,我们商量清楚了再分配的。”

    “东郊镇这边一百三十亩的庄子,张家来分,一百五十八亩的就由罗家来分。”

    “青山镇那边的四座庄子,一百亩的由唐家分,你大哥自己选的,说唐家分那座庄子够了。”

    “之后最大的三百二十五亩的还是由罗家来分,罗家有老两房人,他们分大庄应该的。”

    “我们分了两百亩的,邱家分了一百八十亩的。”

    “除了那三百多亩的没有山地,其他每一座都有十几亩到三十亩的山地,不多,种些红薯和杂粮没有问题。”

    “种水果怕是不行了,前面的主家也没种水果,我们离得远了不好管,干脆也不种了。”

    “中人也说,他做中人十几年,这庄子在他手中过了几次手了,种粮没有问题。”

    “附近也有专门种水果的庄子,价钱更贵一些,若我们只想收粮,这样的庄子就合适了。”

    “我们都去看过,庄子没有问题,附近村子和我们那边差不多。”

    “我们也找村子里打听过了,越是大城边上,农家自己的田地越少。”

    “有的是自己卖掉了,有的是根本分不到户。”

    “便是开垦出来的荒田,也多是早早就划成了庄子来卖,分到农家手上的田地很少。”

    “而庄子田价也比农家人手中放出来的要贵很多,缴的粮税也多。”

    “田价比咱们北边县城的价高,粮税也比我们县城那边的高,你双阳镇那边的庄子,我们是知道粮税的。”

第2292章 没有大量添置的必要

    “我们已经在想,明年直接回北边去买庄子,没必要在南边添置这么多。”

    “南边一座庄子能省出北边半座庄子的本钱来了,在南边有添置的价值,但没有大量添置的必要。”

    “因而,在没有更多更合适的庄子资源时,我们也没坚持非得买上四座五座的,就这么分了一下。”

    “主要是张家和罗家在分,你邱二舅说了,邱家还有福味斋酒楼呢,庄子有一两座就够了。”

    “你大哥也是这个意思,他就挑了最小的那座庄子。”

    “这一趟,田地、山地、庄子和中人费、衙门里过户手续、茶水钱、安置庄子人手,一共花了五万两千五百两。”

    “之后铺子……福余粮行在东郊镇是一万两、在府城反而是八千两、在青山镇是四千两。”

    “福安客栈……”

    张春山说了大致情况之后,就打开了一本明细帐册,开始说这一趟各处所花成本。

    福安客栈是当初南下时就在南怀州府城开了一家的,这次只在东郊镇再添一家。

    以后他们北上就能住自家客栈,也算省些成本了。

    福安酒楼也只在东郊镇开了一家,南怀州那边没有多开。

    而福味斋酒楼则没有在东郊镇开,其实就是将客栈和酒楼放在一起经营,却不将两家酒楼重复开起来。

    怕自己内卷损坏生意。

    福味斋在青山镇开了一家,这个帐目不在总帐房,而是由邱连武这边单独记帐。

    最后就是福星阁,在东郊镇和南怀州府城都开了一家。

    唐简要将京城福星阁的生意向外延伸出去。

    方便以后唐简增加的产品项目,能有更多销售平台,从而提升销量。

    就像当初与墨池先生和陆姐姐合伙的那些生意。

    若同样的产品在一个地方销量有限,那就增加分铺、扩散网点从而提升总销量啊。

    张春山与邱连武手里的帐最后一合计,这一趟出门盘铺添置田庄,一共花去了十九万八千五百两。

    便有些零头出入,也多是出行吃住、请中人吃饭等花费。

    虽只是费用,但张春山和邱连武都认为,应该算进成本里边,将来也好分摊。

    他们带着四十万两本钱出去,最后只花掉了十九万两八千五百两。

    剩下的,当然是年内在京城继续。

    “我们在路上合计了,京城这边就差一间福余粮行了。”

    “只是现在盘粮行真是可遇不可求,不然盘了铺子还要储粮。”

    “现在不是收粮时节,怎么都是不划算的。”

    “正好要买庄子,到时我与邱二舅分还有林大管事,分三路来找中人。”

    “哪怕我们先后找了同一个中人,也能低调一点。”

    “当然,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开找同一个中人的,六月的时候我们为了盘铺子,已经认识了两个中人了。”

    “若找这两个中人就没必要分成三批人手了,传出去也不太好听。”

    “因此,我们打算先去城南的盘龙镇、向阳镇和祁家镇看看,价钱定然也比京城这边出价低。”

    这三座镇子与东郊镇一样,都是离京城最近的镇子,并不属于其他州县管辖。

第2293章 还是依靠京城

    而是归于京畿之地,京城周边属顺天府管辖。

    这些地理位置特殊的镇子及附近村子,走科举的都归京城贡院。

    读书也没有县学、府学,只有国子鉴,下设四学。

    与各地州县相比,京城周边读书人,是有着领先的地理优势的。

    但镇子距离京城四门还是很远的。

    一百里内都不算各镇的田地,怎么也得是两百里外到三百里内的距离了。

    有的甚至离附近州县近,却偏不属于各州县管辖。

    东郊镇位于京城东南,是北上必经之地。

    张春山刚才说的三镇,而分布在东南、南边、西南三个方向,离得也不算远。

    为的当然还是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多选出几座合适的庄子。

    虽然他们一路北上顺利添置了几座庄子。

    但他们知道,按唐简的计划,重点还是在京城周边。

    为的还是依靠京城这座天下最繁华的帝城,经营巩固他们的生意盘子。

    为了合理利用时间,他们先往南怀州去。

    这是经过的路,来时盘铺待了许多天的地方,也是他们在京城之外最熟悉的地方。

    在这一片范围里累积了经验之后,接下来就返回京城,继续拓展生意盘子。

    大家又畅谈了之后的计划,张春山和邱连武也回去歇着了。

    张春山还将总帐房的帐本留下来,方便唐简细看了解。

    就怕他说的有细节上的疏漏,但在这一趟行程里,他却是详细记录了帐目的。

    从帐目就可以了解整个细节。

    西屋里只有唐简和楚默云时,唐简将帐册交给楚默云去看,她则拿了把算盘出来,开始扒拉算帐。

    末了,笑道:“各处铺子有咱们自己的庄子的粮产供应,能省不少成本。”

    “多的粮在粮行放卖,咱们形成的这条产业链还是很顺利的。”

    “就是没有合适的种水果之地,水果买卖做不起来,果脯、果酒的生意就被影响到了。”

    说到这里,唐简无奈地叹了口气。

    “果脯、果酒不是有给墨池先生那边么。”

    楚默云一边浏览着帐目、心算数目,一边说道。

    当初为了茶楼、酒楼的生意有特色地兴隆起来,还有皓月楼的合作。

    果脯、泡制酒这类,都交给墨池先生了。

    只有葡萄酒方子,才拿出来郑重地买到了好价钱。

    当然,其他泡制酒根据男酒客和女酒客的不同,也有酒精浓度与甜度的控制。

    但在制作上,远没有葡萄酒麻烦。

    更没有葡萄酒的暴利。

    唐简自然是想种水果,再将果脯和泡制酒这一块的供货自家完成。

    自家开酒楼了,当然希望这样的订单自家消化,而不是上别处去进货。

    唐简打完算盘趴在炕桌上,嘀嘀咕咕说着她的想法。

    楚默云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道:“不着急。”

    “目前舅舅他们也是以产粮为主,没有合适的山头自然会放弃,不会想要专门去买果庄。”

    “咱们已经添了不少田庄,不是说以后不能在同样的地方继续增加了呀。”

    “等合适的机会,哪怕再折回东郊镇、青山镇,只要有合适的果庄,一样可以买下来。”

第2294章 这是主家在奖励他们

    “嗯,对哒,他们这一趟出去,作为还不是老江湖却要盘铺买庄子,肩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

    “分心越散越不好拿捏,眼下的两件事已经顺利完成了,明年再集中添置几座果庄也好。”

    唐简稳住了心态,也就不再多想。

    赶在傍晚之前,林大管事也过来禀报了他那边的工作情况。

    虽然此行是配合总帐房办差,但林大管事也要从他的立场复命。

    唐简对他此行辛苦表示了认可和感谢,让他歇两天,之后继续买庄子去。

    唐简想到此前招待杨掌医他们时,周管家脸上的羡慕表情。

    便邀请了林大管事和一直在京城照看几家铺子生意的高大总管,明天到书轩赏花喝酒。

    当然还有胡掌柜、李掌柜、钱掌柜三人。

    都是她家产业的主要话事人、忠心的经营者。

    林大管事一听东家请喝酒赏花,没作多想便高兴地答应了。

    到吃晚饭的时候,唐简就交代了周管家。

    让他明天自己安排酒菜席面,到时让大舅陪他们小酌。

    周管家高兴地答应了,知道这是主家在奖励他们这些管事之人。

    而张春山作为总帐房,陪这些管事之人喝酒,情理上都合适。

    第二天阳光一早就出来了,照在寒雪之上微微泛出暖光。

    时不时有北风吹起,吹起一片雪花飞扬,院中的梅花树有屋子遮挡,到没受什么影响。

    但花园里那些花树,却被风吹起落雪,簌簌纷飞、红梅又绽放得红艳了几分。

    这风景怎样都很好看。

    唐简和楚默云出屋子的时候,大舅已经在那儿赏花了,与外公和二舅一起,正在低声说话。

    看到他们出来,都笑了起来。

    “二丫,若在京城附近买到庄子,不管有没有山头,咱们都多种些梅花。”

    “咱们秋天卖桂花酒,冬天买梅花酒。”张春山很有兴致地笑道。

    “梅花酒多囤一年,入冬就开始卖头一年囤的酒,价钱估计还能高一点。”

    他们是靠酿酒作坊赚钱,目前销量主供福全酒楼、皓月楼以及自家的酒楼。

    还没有卖与其他酒楼或是商铺、大户人家,更没有在街边散卖。

    没有那么多货。

    便有,也都是福全酒楼收了去,再往各地的福全酒楼运货。

    他们只管酿酒,根本不愁销路。

    在青石镇上时,供货价是六百文。

    如今来到京城考虑到京城行情以及物价不同还有各种人工成本。

    唐简把价谈到了纯酒一千文、桂花酿、桃花酿、梨花白都是一千五百文。

    只有梅花酒是两千文的价,价钱最好,出货却最少。

    这个价钱按五十斤一缸出货,送缸,若要带酒坛的另外加价。

    也就是说,五十斤为单位,两缸以上出一次货。

    蒸馏酿酒法再加之囤酒沉淀的意义,都令他们出的酒品质高、口喊好、后劲纯厚不烧喉、不上头。

    福全酒楼因为这种酒,生意也有加分。

    但他们目前出得最多的,还是桂花酒,其次是桃花酿、梨花白。

    梅花酒没有梅花优势,出得少。

    这一趟出门,又开了两家酒楼,再看到府城那边的福味斋酒楼生意做起来了。

第2295章 地方一定要选好

    张春山自然也想要在酿酒生意上,好好地做起来。

    如今看到自家也有梅花了,难免心情激动,觉得以后梅花酒这一块不成问题。

    “嗯,最好是买到山头、山坡,就算田地少些都行。”

    “到了这时节,可以招游客赏花、喝酒、烤肉,等花赏得差不多,咱们再摘花。”

    唐简却笑着说起了另一个生意路子。

    “这个怎么说?”张春山忙问。

    唐简便顺势将温泉山庄的生意说了起来,原本也是要等舅舅他们回来才说的。

    “是这样……最近我与东家还有林公子,在合伙做温泉山庄的买卖。”

    “那庄子我们还没去过,原是林公子的产业,去年林公子要入伙药铺生意就拿出来做成本。”

    “东家说以后医馆和药铺都要我来管,我住得近又在学医,我管最合适,做为酬劳就把庄子给我了。”

    “那庄子没什么田,都是林公子自己用来消遣的,有一片草场、山头还有鱼塘。”

    “前儿林公子夫妇过来,我们在福安吃饭就说起来要拿温泉山庄赚钱的事儿。”

    “我是觉着这么好的庄子闲放在那儿,有些可惜了,如今我们不便出门,连去用用的机会都没有。”

    “不如再建点什么,明年拿出来迎客赚钱,总比空在那里要强些。”

    “那庄子的山头多种桃花,春天风景正好,适合郊游。”

    “刚才大舅你说再买到庄子要多种梅花,我就想起来了这个。”

    “虽说不是温泉庄子,但咱们还是可以种梅花,走另一条赚钱路子。”

    “冬天里闲着嘛,城里住腻了也有可能想要出城走走。”

    “咱们也在那儿建一座小客栈、小酒楼,提供客人吃住。”

    “推开窗子就能赏到花,再吃些乡里美食、喝些美酒,就如书中有诗:偷得浮生半日闲。”

    “咱们是乡下来的,平日里谋生计就很劳碌辛苦,也知道有农闲时,不去做工也在家歇个空闲。”

    “城里人其实也一样,在城里无趣了、闲着无事了、做工的还有做官的放假了,想要出城走走散心。”

    “咱们提供不输于城里的客栈酒楼,吃住方便,去一趟也就容易了。”

    “甚至与吴家车马行打声招呼,到时便有散客要去,也能知道地方。”

    “但做这个,地方一定要选好,不能太近、不能太远,附近有不错的风景,还有寺庙。”

    “这个,温泉庄子就占据了优势,在东南百里龙盘山附近,那里有香火鼎盛的龙泉寺。”

    “龙泉寺山头背面清泉岭下,温泉是从清泉岭深入流出来的。”

    “所以龙泉寺风水好、算得上京城第一大寺,还享皇家香油贡奉。”

    “有了这天时地利,那温泉庄子也很贵,附近几处庄子都不是咱们之前买庄那种。”

    “咱们要买,肯定只能再远一些了,但又不能离京城太远,几天才能来回的不合适。”

    “就一天能够来回的最好,加上赏花游玩,嫌累的就会留下住一晚。”

    “这是冬天好赏的美景,咱们建一座梅花岭,多种几种梅花,拉长花期。”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40/ 第一时间欣赏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最新章节! 作者:月下茶所写的《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为转载作品,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介绍:
【种田文+甜宠+发家致富+家长里短+科举+医毒双绝】
穿越过来就要被卖嫁?一个被退亲、一个腿有疾,难怪都说是绝配谁也别嫌谁。“小哥哥,我会治好你,等你金榜题名也让我风光风光!”
唐简一点也不介意嫁的是病汉,身为神医娘子她不但要治好潜力股夫君,还要带着他发家致富为将来铺路。“娘子要去哪里闯?记得带上为夫为你遮风挡雨!可盐可甜!”楚默云放弃家族迟来的攀交示好,一心守着他家神医娘子海角天涯携手相依。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