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个好厨子
因是舅舅们给的添妆,楚志豪和张家人还有后来进来的楚星河,都没有说多的话。
唐简就和楚默云将添妆拿回西厢去。
性子活泼的少年提出要去楚默云的书房找书看。
楚默云就说他手里有一些过往童生考的头榜文章,让将要考童生的少年多读读,了解别的童生的优秀,增加见闻。
于是俩人就在书房谈论起读书事。
早就以头名考上童生几年的楚默云,与才刚十五岁还没有去考过科举的少年,这一场谈论无异于师生对谈。
唐简再回堂屋解释她要去厨房做菜,就告退了。
邱连武便看了一眼还在琢磨糕点做法的侄子:“你去给表妹打打下手。”
“好。”邱常贵立刻起身跟着去了厨房里。
他本来就是在大厨房里当学徒的,打下手这种事儿,无外乎红白案,考较刀功和手法。
至于洗菜、洗碗盘、搬运拿放那些则是纯下手要做的事情,算杂工。
只不过厨房里的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根本没有邱常贵能帮忙的。
“表哥你在酒楼里学厨,回了家会下厨做菜给家里人吃不?”
唐简开始准备小炒,又好奇地问邱常贵。
这世界里的酒楼厨师,她还是头回见,她也没吃过酒楼大餐,并不知道是什么风格的。
“偶尔会被我娘喊去帮忙,只不过家里厨房哪能和酒楼的比?”
“我是在酒楼学厨,回到家就总觉得施展不开,被二叔骂过好几回了。”
“二叔说,一个好厨子是可以适应环境的,就地取材而非墨守成规。”
“脑子太固执就会不灵活,匠心,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变通。”
“二舅说得对,等我们的小厨房做好了,你来我小厨房里练练手,给你就地取材的机会。”
唐简笑着提议。
“好吧,到时你可要教我做点心,有了这门手艺,我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副厨了。”
说起自己的前程,邱常贵两眼放光,看来是真喜欢这份工作。
“好。”唐简笑着答应了,“我还会几手面点手艺,回头咱们交流交流心得。”
“好,这个我有跟着二叔学的。”邱常贵立刻答应了。
很快,他就被唐简做的菜吸引了。
剁椒泡萝卜、紫苏拍黄瓜两碗为凉盘;
卤切小肠片、香辣小鱼干、卤土豆、花生米四碗为下酒菜;
虎皮辣椒、麻婆豆腐、豆角茄子、醋溜土豆丝、蓊菜、萝卜菜六个小菜;
再就是一盘酥炸排骨、一盘粉丝肉沫、还有一大碗红烧猪蹄和一大碗红烧肉里边,不知道都放了啥为荤菜;
清汤萝卜、红枣鸡汤为浓、淡两个汤。
身为未来的大厨,邱常贵一溜眼望过去,就知道什么叫就地取材了。
难怪刚才二叔夸了二丫灵巧,确实将有限的食材和作料搭配出了层次感,且体面。
而且几样菜一看就是手艺人的实力。
“二丫!二丫!快把菜拿去!”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大舅的喊声。
是张家大舅张春山回来了。
菜?
唐简猛地目光一亮,连忙跑了出去。
果然,是知道今天家里有客的大舅在镇上带回来的几条鱼还有两只脆皮大烤鸭。
“多谢大舅!”唐简也没客气,立刻欢喜地接过篮子和一只鱼篓。
“二表哥有你帮手的机会了,赶紧剖鱼,会片鱼么?”
邱常贵……
第212章 未来大厨
“啧~哥哥我好歹也学了那么久了,连条鱼都不会剖,二叔不得打死我呀!”
邱常贵无语地白了唐简一眼。
随即接过鱼篓就去寻刀,还挑了一下,还想磨刀,被唐简提醒。
“你凑和吧,别把鱼胆弄破了,鱼鳞打干净就行了,别太讲究,这菜都要上桌了。”
瞧把这未来大厨矫情的……
等邱常贵剖好两条大鱼洗干净时,唐简这边也把两只烤鸭给蒸热了,就等着他手里的菜刀。
本来邱常贵还想得瑟一下的,可看到表妹已经准备好姜、蒜、小葱、紫苏……
“你来做这道鱼,认真点别太激动了,我来切这些作料。”
唐简暗道不愧是学厨的,两条鱼很快就收拾干净了,且片鱼也很干净利落。
就想着这手法怕是知道这鱼怎么做,就决定交给他。
“好咧,不过这鱼要做糖醋的,可好?”
邱常贵果然会这道菜,一听由他来做立刻两眼放光。
“好。”唐简一听就知道基本做法了,她立刻拿来糖罐由他调汁。
她把不用的东西收到一边去,立刻准备了大碗放在案桌上,洗干净砧板擦干水渍,就开始片烤鸭。
邱常贵偷看看了一眼,也是惊讶得差点忘了自己手头的活儿。
这刀法!
“小心锅里烧着了。”唐简没有回头也知道有人分神了。
“啊呀嘞,表妹你这手艺能把我们副厨给比下去了,厉害啊!”
邱常贵连忙夸了一句,就手忙脚乱忙自己的去了。
坐在灶下负责烧火的是楚袁氏。
她一大早就被所有人叮嘱了一遍。
本来是不高兴的,但刚才看邱家这阵仗,她也知道以后要注意点了。
真要闹起来,他们袁家怕还没有这阵仗能对抗邱家。
或者说,如果要闹架,邱家肯定会来很多人帮唐二丫。
袁家却不会这么帮她,至少她就没有这么多个舅舅。
这就是靠山差距,她不能大意。
“楚大嫂,火可以小点儿了,撤柴就行。”邱常贵交代烧火的人。
大火煎鱼、中火浇汤、小火收汁,再调个勾芡浇上,撒上香菜就好了。
唐简让楚扬去喊二叔来张罗摆桌。
楚扬一会儿跑回来说:“二叔去唐家了。”
唐简这才想起来,还没通知爹过来吃饭的,她抚额尴尬地咧咧嘴。
不一会儿楚星河过来了,后头跟着刚到的汪文凯。
“哇,人还在外头就闻到香了,咦,这掌勺的是?”
汪文凯笑眯眯的声音还在门口就传进来了。
“文凯哥,这是我邱家二表哥邱常贵,他跟我二叔在镇上福全酒楼做厨子。”
唐简立刻解释,传递了一种信号。
“哦,原来是大厨来做菜,今儿我是口福不浅了,福全酒楼可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汪文凯连忙笑着恭维了一句。
邱常贵常在厨房里呆着到是不像唐枫那样会察颜观色、八方玲珑,但也作了个揖算是打过招呼了。
“宇表哥!”这时院子里又传来唐耀开心的喊声。
“你小子到是会跑啊,知道来这儿吃饭。”邱常宇笑着打趣表弟。
不一会儿俩人就直接跑来厨房了。
“你们俩打水洗手,帮着端菜。”唐简直接吩咐。
等楚默云去唐家接了唐福生过来时,堂屋里已经摆上了两张大圆桌。
第213章 表达善意
虽然一开始买那么多肉菜,毕竟不知道会来这么多人。
但经过唐简合理安排家里的干货和小菜、又有张春山带回来的鱼和烤鸭两道大菜赶上趟了。
这两桌摆起来还是很丰盛的。
酒则是楚默云成亲时,楚志豪准备的。
家里还剩下不少,他一拿就是四坛子摆上,吓得众人以为他要与人拼酒。
不过今天看到邱家这么重视二丫,作为公爹他也是高兴的。
他想的是有邱家护着,唐家父兄也表了态,唐家娘是不敢再闹了吧。
而楚家这边对婆媳也是一个很好的震慑,省得总以为小媳妇是好欺负的。
只要以后家里边这种吵闹事儿少了,就不用再闹着要分家了吧?
小媳妇要砌小厨房,那就砌去,总还是在家里边,不是搬到外头去了。
楚志豪高兴,人都精神了很多,完全看不出病态。
其实唐简在把这位倒霉公爹治好了七、八分之后,就没有再继续治了,放任他服用外头买的药慢慢调理。
所以如今的身体情况,其实就是总差着一口气喘不上。
久病之下也没什么力气,再加之不知道自己已经好了大半,习惯使然还是个病人姿态。
也就是说,楚默云是在装瘸,当爹的是不知道自己好了,还活在病中。
所以楚默云随时记得自己要装瘸不能露馅儿,当爹的却时不时会忘记,看起来就跟康复一样了。
邱家人也是在看着楚家的人。
虽然今天舅娘表嫂们都没有过来,楚家也只有张老太太在招待邱老太太。
楚张氏只是出来寒暄了两句,打了个照面又不知道忙啥去了。
楚袁氏压根没有露面,就一直呆在厨房里。
但从这简单的互动里,邱家人也猜测得到,楚家并不如表面的融洽。
至少今天这情况,就不该由着二丫来掌勺忙碌。
二丫应该陪外婆说说话,才是一家人应该有的安排。
只不过他们是来表达善意的,可不是来理论什么的,自然不会多问。
两桌摆好,大家入席。
邱家老俩口和张家老俩口先在主桌坐下,之后张春山和楚志豪也招呼邱家三个舅舅落座。
酒菜最先摆上,看着一大桌子层次分明的菜,大厨子邱连武露出满意的笑容。
“二丫这孩子是个灵秀的,这厨艺中看。”
“二丫在厨房里的心思可多着呢。”
张老太太一脸骄傲地说起唐简做过的那些吃食。
“张大哥,你把这个泡萝卜还有那什么萝卜,都送到富贵酒楼去了?”
一听这泡菜的好,邱连武立刻夹了一筷子来吃,便看向张春山。
“哎呀,我这往年都是往富贵酒楼和醉仙居送菜的。”
“我小儿子在富贵酒楼做小二,最近还有一家美食楼也要我送货。”
“福全酒楼我去过,没认识的人送不进去,要早知道连武兄弟在那儿掌厨,我早就直接找上门了。”
张春山连忙解释,脸上笑容是很畅快的。
张家是知道邱家的,只不过以往没任何往来呀。
而且福全酒楼收菜,走的是一个厨房里人的关系,他自知挤不进去,也就没有去费心思。
谁会想,邱家人一来,镇上最大酒楼的大厨就与他同桌喝酒了。
第214章 人脉关系
“那你明天去找我吧,我们福全酒楼也要给客人上一些开胃小菜,这个就很好。”
邱连武直接拍板了。
“好,那我明儿多做一些,不知摆桌的点心……”张春山连忙应下,顺势又探问。
“像今天摆桌的那两样点心,可以各送一百块,只不过是应急,酒楼不愿意在外头买糕点,成本高了。”
邱连武坦率地解释原由。
毕竟酒楼的糕点不比茶楼,都是免费赠送给包厢客人的,大厅里客人还没有这优惠。
“厨房里本来是有做糕点的副厨,前些天去了县城的酒楼,新来的副厨不擅长做这个,不过二丫答应教我侄子这手艺了。”
做为新亲家谈买卖,有些话还是一开始就说开的好,以免误会引人不快。
“也可,还是在酒楼现做更方便一点。”
“虽说我们糕点只卖一文钱一块,但从楚家送到镇上,也花时间又不好控制数量,还容易颠散。”
“我一般也就是送到铺子里他们自己打腰餐吃吃,有单子就送,没单子就在街上叫卖,货也不多,主要还是在送干货。”
张春山还主动递了台阶以免邱连武尴尬,话很快又转到了干货上,又伸筷子夹了一筷红烧肉碗里的打底豆皮。
“这个干豆皮,也是二丫做出来的。”
“如今楚家就靠卖这个干货赚钱,我就负责送货到镇上,目前只给徐记干货铺送货。”
“上月谈这桩买卖时,人家要货一万斤,约定半年内不许我们散卖,以免影响他们生意。”
“不知你们酒楼可有买这个干货做菜?”
“听说过,还没买过,镇上酒楼还没有出这道菜的。”邱连武也夹了一筷子来尝。
“这是豆子做的,味道很正,口感不错,做小炒应好卖,不过像这碗红烧肉一样搭配也好,就是用得会少点。”
“等你能送的时候就给我们酒楼送些来吧,这个可以收货。”
邱连武见他们有与干货铺约定,并未说现在就送,也是很细心了。
张春山连忙答应了。
有了邱连武这个人脉关系,福全酒楼的供货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干豆皮什么的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其他干货、泡菜、时令蔬菜等等送货。
而干豆皮送货的事,他今天往徐记送糕点的时候,自然是问过的。
只不过没时间细谈罢了。
但这件事是他与唐简来谈的,不会在酒桌上细说。
一个常在镇上走、一个就在镇上大酒楼做厨子,娶的还是镇上女子,可以说如今邱连武已是半个镇上人的。
这两边的舅舅到一块儿自然是说得上话。
唐福生也在与楚志豪结交,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亲家,今儿才首次同桌喝酒。
而另一桌那边则是散桌,三个表兄弟在那边,加上楚家兄弟、汪文凯。
楚星河在与汪文凯一边喝酒一边说着作坊进度,谈的也是正事儿。
不过汪文凯毕竟是在外面混的,很快就与邱家兄弟碰杯相识了。
又去主桌敬酒,从而认识了邱家三个舅舅。
一听三舅做木匠最近在县城有活儿,更是立刻就攀谈起来。
他是带施工队的工头,队伍里有泥瓦匠、木匠、下手小工,自家弟弟汪文跃也是木匠。
自然,与邱连志一下熟络起来,约定互相带消息。
也就是推荐工作。
第215章 亲自招待
楚默云去主桌敬酒之后,就专门招待三个表兄弟。
小舅子唐耀就是来吃饭的。
他看到一桌子好吃的菜,只顾上埋头大吃都懒得说话,不过也没放筷子大抢。
他毕竟是读了三年书的,懂得斯文。
唐简最后过来,先到主桌聊了几句,得到许多夸奖之后,再回来散桌,就在弟弟身旁坐下了。
这也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与唐家人同桌吃饭。
令人同情的是,原主印象中就没上过桌,正儿八经与弟弟一起吃饭的机会自然也少。
她见弟弟喜欢吃烤鸭和糖醋鱼,便笑道:“每样菜都吃些,营养要均衡。”
“知道了。”唐耀这才将筷子转向其他的菜。
这时楚扬委屈巴巴地走到唐简身边,手里还抱着一只空碗。
“哎呀,扬儿还没吃饭呀。”唐简大吃一惊。
她蒸上蛋羹之后看到婆媳都在厨房里吃饭,虽然都不与她说话,但也没有为难她。
当时见楚扬在楚袁氏身边,就没有喊他过来。
没想到楚扬自己抱着一只空碗过来了。
“二婶忘了。”小家伙埋怨着。
“还真是,饿着扬儿小可怜了,不哭哈,二婶给你盛饭来。”
唐简懒得去计较为啥到现在楚扬还没吃饭。
她一边接过碗搁桌上,一边先把孩子抱起来安抚了几句。
等他把眼泪咽回去了,这才牵着他去盛了半碗饭,舀了排骨清汤来泡饭,再夹了一只鸡腿给他。
见唐简没有说什么,楚星河沉下的脸色总算缓了缓。
只不过这次还真不是楚袁氏故意找茬。
而是这些日子以来,楚扬习惯了跟着二婶跑,吃饭也多是二婶照顾。
今天刚把围兜系好,就自己抱了一只空碗跑过来了。
楚袁氏见状也很郁闷,总觉得自家生的娃儿被养成别人家的了。
她不高兴就干脆不管了,任由楚扬自己过来折腾。
唐简要照顾楚扬,就顾不上照顾小弟了。
好在楚扬很快又开心了,他自己拿过小勺舀饭喂自己。
唐简只需要多盯着些就成了。
“二姐,我吃饱了,我可以去姐夫的书房看书不。”
唐耀吃完饭小声询问唐简。
这要是之前,他直接就无视了这个二姐,和楚默云说话去了。
除了那天唐简对他的维护和说的那番话,也因为这个二姐会做这么多好吃的,一下就把他骄傲的心给收服了。
“去吧,等你宇表哥一起,我看他也惦着那些书。”
唐简微微一笑,看向对面一听说去书房就明显加快速度在吃饭的少年。
“宇表哥不着急,我等你一起。”唐耀连忙好心地道。
“我到是想找个地方睡一觉,喝多了……”
邱常贵年轻的脸庞此时红通通的,看来是不擅酒力。
“书房有张春凳,不过是我平时用来写字的,你不介意就躺会儿。”
唐简连忙说。
这时两个外婆也先下了席,留下大家还在喝酒、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外婆。”唐简连忙起身,笑看着她们。
“两个外婆不如到我屋里去歇歇,窗下有张罗汉床,坐那儿说话也好。”
若不是楚张氏把关系弄得这么僵,原本正房是带小厅的,完全可以由楚张氏出面带着两个老太太去小厅坐。
而现在……
唐简只能让出自己的屋子,对这些亲戚,也只能由她亲自招待。
她们是长辈,到小辈屋里坐是去得的。
第216章 叮嘱爹
“好、好。”见她周全,邱老太太立刻笑着应了。
张老太太本是打算自己领着老亲家去闺女正房小厅上坐的,见状也就跟着应了。
唐简领着两位老太太去西厢,打开屋门,就先拿了个枕头去书房。
春凳是她用来写字的地方,不过现在空着,又拧了块抹布过来擦了一遍,搁在太阳底下晾着。
等邱常贵过来的时候直接搬回屋里,搁上枕头就可以睡觉了。
之后她又去厨房拿了几只空杯回屋,直接从屋里挂上挂着的竹筒里倒出灵泉水,给两个外婆还有表兄弟他们都喝了。
再回堂屋,就见汪文凯刚和大家告辞,正要走。
“文凯哥不喝了茶再走?”她连忙笑道。
“不了,我今天也喝多了,赶紧回去睡一觉,下午还要去量地,你要不要去河边看看?”
汪文凯其实并没有喝多,不过是还有事情不愿多呆了。
“我得空儿就去,作坊图纸给大哥了,让他去看就行。”唐简道。
“好。”汪文凯说着就迈出门走了。
今天吃到了干豆皮,确实很不错,对这桩买卖他是有信心的。
刚又结识了常在县城走动的邱连志,邱连志认识不少县城人,以后这条线自然是要搭起来的。
他见张家大舅与邱家二舅谈得欢,就没有参与进去,当初说好的,大舅的地盘他不沾。
“弟妹倒杯冷茶给我。”楚星河送汪文凯出去,交代了一句。
于是唐简连忙去厨房里。
见婆媳都不在厨房里,她干脆将桌上茶壶里的水全换成了灵泉水,再倒了几杯出来。
她的空间灵泉有舒缓、治愈、调理、调节等功能,常喝不但解乏提神,还能美容养颜呢。
自然,解酒在解乏、调理功能里。
先给往回走的楚星河送去一杯,之后端着托盘再去堂屋,给主桌送了过去。
“二丫,我也要回去了,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今天多喝了两盅,要歇一歇,下午还得下地。”
唐福生很开心地看着懂事的闺女,说完接过茶,又叮嘱道:“看你在楚家过得好,爹也放心了。”
说完以茶当酒一饮而尽,放下杯子起身又与众人作揖告辞。
楚志豪连忙起身要送他出门。
唐简也赶紧放下茶盘,说让她来送爹出门。
楚志豪猜测她有话要跟她娘家爹说,就没有跟出去。
唐简送唐福生到门口后,就叮嘱爹。
“爹,只要娘不闹腾就别跟她计较了,如今我有邱家关心,不稀罕她一个。”
“还有昨天耀儿说,你答应给我弹两床棉被作陪嫁,若娘不肯也别跟她吵了。”
“我这里有舅舅们给的添妆钱,我给你一吊,付两床棉被钱应是够了。”
唐简从袖中摸出一吊钱来,要给唐福生。
唐福生连忙摆手不肯收。
一脸惭愧道:“二丫,以前委屈你了,是爹没用,但这钱绝对不能要。”
“再说两床棉被也要不了多少钱,就算你娘不给,爹也会自己赚来。”
“只是眼下天热着,不急着要棉被用,等入秋收新棉了再给你弹新的,你放心,爹不会食言。”
“知道了,爹,反正我以后不想搭理娘,唐家的事你要多和大哥说,我已经嫁人了,也不好多管。”
看着一身朴素连肩膀上都有补丁、却能一脸坦然来做客的汉子。
唐简知道他心里其实是很正派且坦荡的。
但凡性格上有自卑或多想的因素,言行上难免会拘谨或捧高踩低。
看着他想要弥补,她心里也释怀了。
只不过,以后她还是不能直接伸手去帮衬这个娘家。
最多暗中培养一下小弟,再等两个妹子出嫁时出些添妆。
就像今天邱家做的这样。
第217章 举一反三送食方
“好,你先照顾好你自己,也照顾好你那夫婿。”
“我看你楚家父兄为人坦荡,待你也不错,婆媳和妯娌是哪家都会有的问题,你自己注意些,也莫太计较了。”
唐福生殷殷叮嘱闺女,显然他也看出问题来了。
“知道了,你不用担心我。”
唐简不想让这老实软弱的爹又为自己这边多担一份心,连忙笑道。
见她如此,唐福生也笑了笑,就回家去了。
刚喝了一杯茶,人到是变清醒了不少,只觉浑身舒坦。
唐简再回堂屋,见桌上残局,但众人还在闲聊,时而举杯,她连忙道:“鱼篓里还有鱼,我再去做一道来?”
“好,快去快去!”张春山连忙道。
张春山刚与邱连武聊熟了,现在又在和邱连志聊县城的情况。
当然他家也有木匠只不过他不提木匠活儿,只是问县城里生活,城东、城西、城南、城北那些繁华。
张春山几年前去过县城,因而有些感慨。
酒桌之上本来就是东拉西扯很多话题可聊,聊什么不重要,气氛好、关系熟、酒喝得舒坦,就什么都好。
因此,这时候唐简要添菜,自然都是乐意的。
到是身为厨子的邱连武突然来了兴致。
“春山哥,我去厨房里看看那丫头怎么做鱼,桌上这道糖醋鱼一看就是我那侄子做出来的,我看二丫换什么吃法。”
厨子永远最关心吃,大家都哈哈笑着,便由他去了。
唐简一个人在厨房里立刻将鱼剖了先抹料腌渍,有些料是直接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能从空间里拿出来自然是好混在一起瞧不起本质的,不然也怕被人好奇多问。
然而她还在抹料呢,邱连武就在厨房门口张望。
“二丫,鱼咋吃呢?”
唐简回头见是大厨舅舅来了,连忙笑道:“二舅可喜欢吃松鼠鱼?”
“松鼠鱼?”邱连武惊讶极了,“我就听说过,南边有这道菜,难道你会?”
“哎呀,我不知道南边有这道菜,但我确实琢磨过一种吃法。”
唐简也故作惊讶地说。
她当然知道南边有,但也不是说这世间只有一种松鼠鱼吃法。
为了顺应环境和取材的问题,她做出来的当然不是规范的那一种。
但也够看、够吃了。
“你这孩子对做吃也是极有天赋了,二舅可不会,你若不介意就让二舅在旁边瞅瞅?”
“好呀,若是二舅想学,我刚已经剖好鱼了,再给你剖一条看看?”唐简当然是乐意的。
“不用麻烦,你比着这鱼给我讲讲刀法顺序就好。”
“好。”唐简立刻遵照二舅的意思。
将手中的鱼重新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再逐步讲解和演示,最后变成她手中的模样继续抹完料腌渍。
之后她又去准备其他作料,配盘用的是黄瓜雕花,又舀来一小勺剁椒。
“也可以浇上糖醋勾芡,不过贵表哥已经做了一道糖醋鱼,我不能再做同样口味的,舅舅你以后可以往这方向琢磨。”
“还有这松鼠鱼是形状一瞧有点像松鼠,但具体刀法以及摆法,也是可以变通的。”
“就如二舅说的,这点心和做菜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形状、色泽、味道、香味的变化,都可以增加新的吃法。”
所以,若二舅领悟了这种规律,也就达到了她举一反三送食方的目的。
她不能将所有吃法一次全部明白说出来。
二舅自己悟的话,也会让他更有成就感吧,反正方向她已经指出来了。
第218章 大厨舅舅回报利益
她原就有意要把这个吃法教给二舅,作为对邱家的回报,才选择做松鼠鱼的。
邱家不管给她多少添妆,起码在得知她嫁人以后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而且三个舅舅都到了,这就是给她最大的体面,也是对她在楚家最大的维护。
看今天那对婆媳多安份就知道了。
显然邱家也有这个威慑楚家莫要欺负她的意思。
就连王大娘都说,让她多依靠邱家。
作为回报,她自然要投其所好,对厨师来说最好的就是食方,新鲜吃法。
对在家种田的大舅那边到是不太好弄,但以后她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
木匠舅舅这边是最不好弄的,她总不能画一些现代家具图纸给他。
她知道得太多了,涉猎面越广越容易招人疑惑。
反而是吃吃喝喝比较容易解释。
不过邱家没分家,回馈到其中一房也可以。
唐简没想到,她的好意回礼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等下把具体的食方写下来,明天我拿到酒楼去找东家要钱。”
二舅学完整个过程,在这道松鼠鱼出锅后却小声道。
“哈?”唐简愣了愣。
“酒楼从外面收食方,是要给钱的。”
“我敢肯定在这纪阳县里也没人会做这道菜,你还给我举一反三提供了不同吃法方向。”
“我看这道食方要个五十两是没问题的。”
“若不是舅舅我在那儿做厨子,有些顾虑不好说,不然,一道变三道,不说一百五十两,一百两肯定得要。”
“只要舅舅拿着这方子以后做出新的吃法,若你刚才说的糖醋、清蒸,那就是舅舅的表现机会了。”
“对舅舅在福全守住掌厨地位也很重要。而这份好处是丫头你带给舅舅的,你的美意,舅舅先领下了。”
邱连武将这层意思也搁在明面儿上说了,目光坦然地看着唐简。
“好二舅!”
唐简早就被那五十两给激动得两眼放光,她搁下锅铲就握住了邱连武的手。
开心道:“你以后想要新菜吃法时,外甥女再给你琢磨新的。”
“我们书房瓦缸里还做着皮蛋呢,等一个月后做成,再给舅舅添菜。”
“皮蛋?”邱连武诧异挑眉。
五十两就把这孩子给乐成这样了,立刻又说出皮蛋。
看来她手里是真有不少好东西的。
以前到是他疏忽了唐家这边。
若早些关注到这个因算命先生的话而从小就不受待见的孩子,是不是早就能得知这些吃法?
说不定已经将她带进福全酒楼做副厨了呢。
从她刚才做这道菜的手法,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她就有资格做上副厨的。
“嗯,我做出来的一种蛋的新吃法,就像干货一样,是打算大量攒货。”
“再找酒楼谈下这买卖,通过酒楼推向客人,再由客人传播皮蛋的名声,进而要货的买家就多了。”
“这个不是现做现吃,是干货,舅舅不用买方,到时皮蛋入菜的吃法,我再说与舅舅,很容易,不用买卖食方。”
“好。”邱连武听后不禁笑了,这孩子不趁机卖方也是实诚。
“到时我给县城我师兄们也推荐皮蛋,不过你的食方怕是守不住,不然别人怎么做菜呢。”
邱连武想帮外甥女拉些生意,也是回报她利益。
“多谢舅舅,舅舅真是我的及时雨呀。”唐简开心极了。
“你很缺钱?”见她这么说,邱连武不解。
第219章 掌控自己的命运
“嗯,算是吧。”唐简没有完全否认,她继续给这道菜做后期处理。
也说起自己的事情。
“我嫁到楚家,聘礼是一两银子加一些粮还有一匹布,算起来也有三两。”
“这是我被退亲坏了名声后,还能谈到的价钱。”
“我娘一个子儿没出,我就穿着平日里的补丁衣被推出了门。”
“所以,以后都别劝我谅解我娘,我不会原谅她的狠心无情。”
“而我不但空手还很寒酸地进了楚家门,嫂子瞧不起总找茬,小姑子当面给难堪。”
“婆婆本来还好,也因为我娘太泼悍而后悔娶我进门,觉得丢了读书人家的体面。”
“我夫婿多次护我,就想分家另过,可是公爹又担心我们吃苦而不肯分家。”
“其实这两天家里正闹着呢。”
“我想,若有大把的钱攥在自己手中,我就能掌控住自己的命运了,再也不是算命先生说的命贱如草。”
“若我们二房有钱傍身,公爹也不会担心我们吃苦而过多阻挠我们另过。”
“如今这厨房里一切都是握在婆婆手中的,我要拿个盐罐都得找她,根本不可能随我心意地做菜。”
“所以,有了钱我先把小厨房建起来,分家慢慢分着,等我做出新的吃法再通知舅舅,对了……”
唐简解释原由,忽然想起来邱常贵的事。
“还有贵表哥可是心心念念要当副厨的,做面点我也在行,糕点我也会不少。”
“等我有小厨房了,他放假就让他来家里小住,我教会他。”
“好。”邱连武明白了来龙去脉,也不多问就应下了。
又笑道:“若他真能把这一行做通,还做什么副厨,到时你们俩可以合伙在镇上开个小铺,卖糕点面点什么的。”
“那皮蛋除了酒楼,也可以往其他铺子送货,零卖都好,镇上有铺,买卖会更方便。”
“舅舅说出了我的理想!”
唐简没想到二舅想的是开铺,而非扶持表哥在酒楼立足,惊讶之余也很激动。
她当然想开铺呀,可是镇上租一间铺子又得多少开支啊。
一个铺头不顶事,两个铺头又贵了。
一座小院落的价远没有一个铺头的价高,几乎是多一个铺头都能翻一倍价钱了。
“在镇西南街上寻铺面,我会帮你留意些的,你先想新的菜式,多赚点卖食方钱,租铺子也就有钱了。”
“到时开个小饭摊这种的也行,糕点和饭菜、面点、汤面饺子都可卖,早饭、中饭、晚饭都可以做。”
“东南街的铺面比西南街的要贵,位置地方其实都差不多,不过卖价也会有些差别,糕点铺就是如此。”
邱连武娶的是酒楼掌柜的侄女王氏,也就是镇上姑娘。
十几年来他一直住在岳家。
也经常会把酒楼剩食挑看相好的拿些回去,每月也会给些银钱当租金意思一下。
对镇上情况自然也是很熟悉的。
他是大厨也是厨房管事,一个月工钱就有十五两,和其他管事差不多,只有掌柜有二十两。
所以唐枫的志向就是混到掌柜之位。
而副厨有十两,也是邱常贵的目标。
但在福全酒楼里只要有他在,邱常贵永远也混不到掌厨的位置,工钱有限。
若真做到副厨,酒楼里也会有人闲话。
毕竟他们是亲叔侄,厨房里却不只他们叔侄,为利争斗的情况,厨房里一样有。
现在唐简一张食方就能赚到五十两。
邱连武想的却不是自己因此得到多少利益,而是想为侄子谋一条更好的出路。
第220章 大厨舅舅帮铺路
“好,到时够本钱的话都可以考虑,眼下我到是想多卖掉几个食方。”
“做菜我真的好喜欢,脑子里也有好多吃法就等着试一试手了。”
“开铺的事需要很多精力,还需要人手。”唐简解释。
“我到是想要把更多干货、泡菜、小吃的都做出来,将铺子当作坊,作为一处据点库房,由更多人手向外送货。”
“给酒楼、茶楼、干货铺、杂货铺、各种铺子和大户人家送货,其他镇的买家也可来找我进货。”
“而不主做酒楼这样直接面对客人在场吃的生意,铺面大了要本钱,铺面小了来不了几个客人。”
越是大铺越招人关注,越开大铺越赚钱快。
但开大铺的可不是普通人家,背后必然有一个大家族撑着。
“不过若能开铺,铺面上的生意肯定要稳住了的。”
“作坊可以开在后院里,往外送货要的是人手并不占多少地方。”
见二舅眼底一闪而过的遗憾,唐简立刻转过话锋继续道。
“昨天我和夫婿商量搬去镇上租院子时,也有说到这个问题。”
“那时我还不知贵表哥也在二舅手下当学徒,只知道二舅是肯定不会离开酒楼来我这工钱还不稳当的小地方。”
“如今有贵表哥帮手,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二舅帮我留意铺子的时候,若铺子不大,就再看看附近有没有居住的院子。”
“到时两家合并一处,用来住人当作坊也是好的。”
“到时贵表哥若能独掌厨房,就让富表哥也去厨房打下手。”
“二舅娘去帮着照看铺子,二舅娘出身镇上,我想她来照看铺子问题不大。”
“那张家呢?”邱连武目光微闪,立刻问道。
张家大舅的结交之心,他岂会看不出来?
只不过这也没有坏处,张家在结交他,他又何尝不是在结交张家?
“张家负责作坊里的事,作坊和铺面都由我来租地儿,我出经营法子和手艺,分别与邱家、张家合作联手。”
“我夫婿只是个读书人,他肯定不会出来管事,我精力有限,所以我从两边抽分利,也不吃亏。”
“如此甚好,那你得多想些食方出来,我瞅瞅可行的就换点钱回来,本钱不够可不好搞。”
邱连武笑了,又叮嘱道:“我确实不会从福全出来,可帮不到你什么。”
“铺面上的事,到是可以指点一些的,你也不用太着急,做买卖急不来。”
“好,二舅不也给我指点了卖食方的路子嘛,这是帮的大忙。”
“还有收货的事,给县城大厨们推荐皮蛋的事,都是帮我铺路呢。”
唐简笑着指出舅舅出了力帮了忙的地方,表示她心里明白得很。
说着就将配盘摆好了,端起那道松鼠鱼。
“你撤火收拾厨房,我端过去就行,我得好好尝尝。”
邱连武连忙把盘子端了过来,身为掌厨,很自然地吩咐着。
厨房里的大小事情,他虽不做,但管起来可是细心得很。
唐简连忙答应着,就留下来收拾厨房。
忙完去堂屋一看,一道费了些功夫做起来的松鼠鱼已经快吃完了。
看到她来,都夸好吃。
“丫头,这道菜能作福全最新的招牌菜了,你也别在这里耗着了,赶紧去把方子仔细写下来。”
邱连武笑着叮嘱。
其他人还没想到能卖方赚钱的事,只简单地以为是这位大厨有兴致学了这道菜。
第221章 多写了一个食方
唐简连忙答应着就回西厢去,就看到楚默云正在做覆盆子酱封坛。
书房里,富表哥躺在一张竹床上打盹,贵表哥已经在春凳上睡得正香,只有宇表弟坐在书桌前在认真地看书。
隔壁屋里还有两位老太太在聊着她们的往事,时而有笑声传来。
“你辛苦了,这酱成色不错吧?”
唐简走到书架后,在男人身边蹲下来,突然自袖中摸出一条丝绢儿为他擦汗。
小声地问着。
这几篮子覆盆子都是邱家今早现摘的,自然新鲜。
只不过一路在驴车上颠簸肯定也会有些挤压。
当时她忙着寒暄待客、忙着在厨房里做菜。
是楚默云趁空儿清洗好了放在筛子上晾干水。
她一直在忙除了吃饭都没空闲坐下来。
也是他趁这会儿两个表哥都在歇中觉,就让表弟自己看书。
他就赶紧忙着处理做酱封坛的事。
是他体贴周到,帮她分担了这些事情,不然她都忙忘记了。
“袖子里塞这么多东西不热吗,你这一身油烟味儿是又在厨房做什么了?”
楚默云享受着媳妇儿的体贴,笑眯眯地瞥着她。
好像……这丫头总爱从袖口或腰带那儿摸东西,也不知她平日里都怎么放的。
“刚做了一道松鼠鱼,二舅看着我做的。”
“他要我把这吃法仔细写成食方,等他拿去酒楼,估计能卖到这个数。”
唐简直接忽略了他的问题,小声说起赚钱事儿,眼中尽是“要发财了”的兴奋。
看着她伸出的五根手指,楚默云诧异:“五两?要写几张纸?”
他写满六十张纸有十五两,她写满两百张纸有二十两。
一张食方应该比一个故事要更有传世价值,带来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
五两会不会有些少?
“是五十两。”
唐简看了看自己张开的手指,又比了个十字手势,最后还是凑到他耳边报了数。
“那还行。”楚默云这才笑了笑,不过也凑到她耳边小声嘀咕。
“估摸是二舅自己是大厨,他其实不好谈价才报了这个数,但在酒楼没熟人,同样卖不好高价。”
原来是这样?
唐简不禁摸着下巴有些猜测。
二舅让她与贵表哥联手开铺面,一个是为贵表哥谋出路,一个也是让她自己把食方留着。
靠卖酒楼其实是眼前小利,并不划算?
这果然是个两难的选择。
为了筹开铺租院子的本钱,最快的来钱方式确实就是卖食方了。
等她默写出十个食方那可是五百两银子!
来了这么久她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但她拿方太快,二舅也会起疑吧?
会不会怀疑她其实有一本什么绝世厨神的秘籍呀……
“嗯,我就多写一个食方好了,一百两应该差不多了。”
她想到了应对办法。
听她嘀咕,楚默云勾了勾唇,伸手轻捏了了捏她的脸颊。
“媳妇儿,赶紧写去,宇表弟在那边看书呢。”
也是提醒她,有些话莫多说了。
“嗯。”唐简连忙起身,走到书桌那儿。
邱常宇立刻扭头看她,还朝她挤眉弄眼裂嘴嘲笑。
看来她一进来直奔楚默云,被这表弟看作是恩爱小俩口在说悄悄话。
“宇表弟,你到门口坐会儿,我写个食方,是你爹、我二舅要的。”
唐简凑近了小声说道。
一听是他爹要的,邱常宇连忙拿着书起身,拿了小马扎就坐到门角去了。
唐简研墨铺纸,很快写完松鼠鱼做法,又多写了一个食方。
但她并未多提松鼠鱼的其他吃法,这个提醒了二舅就好。
第222章 镇上读书贵
唐简拿着两张食方兴冲冲地去了堂屋,看到她手里的纸有几张,邱连武不禁笑了起来。
这丫头是真的很积极,也不矫情。
“二舅,这是松鼠鱼的,这里还有一个藕合你瞅瞅,外头有没有?”
“这个还能做糖藕,是我去年偷偷试过的,我觉得这吃法也是能举一反三的。”
唐简也顾不上别人好奇的目光了,直接和大厨舅舅说起了方子。
“糖藕我在县城酒楼吃过,大概知道一些做法,但怎么调制才好吃,甜而不腻,火候、色泽、香味、口感,掌控不好。”
他立刻说道。
“那要不,我把糖藕的食方也写写?那可是我偷挖了别人家的藕做了几次才做成的,不知与县城的是不是一个味儿。”
唐简咂咂嘴,表示她也好奇这个问题。
“你且去写来,我明儿先拿糖藕试试,以后再出你这个。”
邱连武接过那些纸张又挥挥手,于是唐简再去写方。
邱常宇刚坐下来,又被她赶到小马扎上去坐,一脸无语地看着她。
“表弟,别这么看着我,若是我这食方卖到钱了,可是能去镇上租铺面了,你以后也可以去镇上读书了哟。”
“我能去镇东的方家私塾读书吗?”邱常宇故意丢下难题。
“方家私塾很贵吗?”唐简扭头,她想到了唐耀。
村塾当然也好,也培养出了楚家两个童生,但……家里环境总是差些的。
若从小就能接触更多外面的事物,结交更多不同家境和读书天赋的同窗,不比在村里机会更好?
村里娃读书主要还是识字、学术算,将来不作大字不识的白丁,也从书里学规矩、长见识。
真正走科举的人并不多,还是要靠读书郎自己有天赋和努力。
师长只给领进门,不能带着你考科举。
既然唐耀从小立志是走科举,当姐姐的自然也要为他铺路。
“这么说吧,村塾里一季只要五百文,一年也就二两。”
“但在镇上私塾则是八百文起步,好点的提供中饭,就是一两以上。”
“而方家私塾提供三餐还有住处,就是住在塾里读书,夜间也会有读书课。”
“夫子抓得很紧,就是一两银子一个月了,一年光束修就是十二两,还不算买书和笔墨纸张、其他花费。”
“像我这样的若在镇上读书,若与同窗们出门一起逛街。”
“吃个饭、听个书、喝个茶,再买个什么,那花费很有可能把我爹一个月工钱都用掉。”
邱常宇说着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爹就是在他还没把一个月工钱都用掉之前,把他送回了北山村。
一个比仙村村、桃林村都要穷的村子,除了读书用品,他的花用几乎没了。
当然他不是在方家私塾读书。
经常收到同窗们寄书信来表示问候实则是嘲笑。
他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想要考童生,想要证明自己不比在镇上读书的同窗差。
若还能回镇上读书,他的第一目标当然是方家私塾,这才够解气。
“你不是明年要考童生么,考完看结果再说。”
唐简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一年光束修就要十二两,结交的都是镇上有钱子弟,零用钱都不能少。
这花费,她都不知道能不能供得住小弟。
这位就算去镇上读书,也读不了多久而肯定会考上功名的,还是不瞎承诺了。
第223章 商业营销
写完糖藕吃法,唐简再次匆匆去到堂屋。
把食方给二舅看时,她又细说了藕合也可不裹面浆来炸。
直接塞上肉馅、蛋馅,以平底锅小火慢煎,或浅勾芡、或只撒葱花,
算是举一反三的吃法,这对厨师来说自然是乐意尝试的。
“我下午就回镇上去,先把这食方的问题解决。”
“若换到钱,就明天早上交给你张家大舅带回来,他要去福全送货。”
邱连武收好方子,说道。
唐简开心的笑容溢于言情,毫不掩饰,一个劲儿点头。
看她小财迷的样儿,邱连武也笑了起来。
刚才知道方子可以换钱的众人……
只不过邱连武并没有说能卖多少钱,只是说可以找东家谈谈,不能白给。
唐简见大家已经吃完了,又去泡了茶来。
再让两个外公和舅舅们转到另一张已经收空的桌边坐,她好把这张桌碗筷收拾了。
这时楚默云也过来了,见状连忙上来帮手。
俩人把碗筷送到厨房里。
“我来洗碗,你去抹桌,陪舅舅们说说话,我腿、脚不便,少走路。”
楚默云最后几个字咬得有些钝,眼中幽光闪烁地望着唐简。
唐简扑哧一笑,踮脚在他唇上啄了一口,往外溜时笑道:“今儿辛苦你了!继续努力!”
一语三关,也就只有他们自己懂了。
之前忙碌的;
现在要忙碌的;
还有在外人面前装瘸,却还要不停走来走去甚至走去了唐家。
可不就是辛苦了?
“二丫,我们邱家也可以晒豆皮不,一并交给你张家舅舅拿去卖。”
这回,换邱家大舅邱连文开口了。
显然刚才邱连武说过外甥女本事,又知道楚家在村里办干货作坊、张家帮着卖干货,都能一起赚钱。
自然难免心动了。
“可以呀。”唐简连忙笑着搬了张杌子也坐下来,就说起晒干货要注意的事项。
这干货买卖肯定不能局限在纪阳县内,总能越卖越远的。
只要找到更多买家,或是提高收货量,生产线就肯定要继续扩大。
又怎么会容不下一个邱家呢,她还想等路子走稳后,把罗家也带进来呢。
罗家可是舅爷爷家,是没有什么亲戚的楚家第一个最亲的亲族了。
“这买卖一道,我是这么想的,不外乎做出货的作坊、中间商、买家。”
“现在我们楚家就是作坊,也是出货源头,张家大舅和干货铺就是中间商。”
“买家也可能是干货铺以及其他铺子、酒楼、各户人家。”
“想要扩大买卖多赚钱,首先要有更多订单,也就是增加买家。”
“一个镇子只有那么大,要继续寻找更多镇子、县城肯收货的人。”
“咱不把精力用在很远的地方直接面对零散买家,找干货铺大量收货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徐家干货铺目前是在邻近两镇和纪阳县都有分号,好像是说府城也有路子。”
“那一万斤干货铺货下去,各处分号根本就没多少货。”
“要么还没送那么远、要么还压着货没出、要么乱喊价影响销量。”
“连二舅都夸好的干豆皮,不可能不好卖的。”
唐简给舅舅们讲商业营销课,希望能增加些他们的眼界,扩充生意认知。
“二丫,我今天去过徐记问了管事,只是时间匆忙我也没等。”
“他答应我明天去送货时,会给我答复。”
“不过我看他那态度,肯定是会加货的,只是加多少还不知道,我怀疑他们会趁机压价。”
这时,张春山连忙道。
第224章 让中间商都卷起来
“若他们压价,就说我们还想涨价呢,为了供货我们也要花大本钱办作坊,现在是亏着本在做。”
“不过熬过这回,以后几天就能出一万斤了呢,要多少货都供得上。”
“这样说,就算咱们不明说自己也可以向外送货,想必徐记的人也清楚这点,至少压价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唐简立刻说道。
几个舅舅们听她这反应都不禁笑了起来。
他们可是常在外头走的大人,她一个小姑娘这反应也算精明迅速了。
“大舅。”唐简看向张春山。
“不管他们要多少货,把数量定下来后,就告诉他们。”
“在我们送完订货之后,不能等半年再散卖,会影响我们出货。”
“就说我们作坊打算向别的县城和镇子找出路。”
“不能他们要一万斤、两万斤滞销了,我们就不能做这档买卖了,每一家的买卖路子和人脉圈子不同。”
唐简再提了解除供货限制的问题。
当然也是在提醒徐记。
若不想他们作坊对别的铺子送货,就只能由徐记自己去加快开发新的供货渠道,继续扩大收货数量了。
也就是:你不跑我就跑,你不想我跑过你,那你就跑快点。
这套路的目的,就是逼到对方不能消极卖货,让中间商都卷起来。
“知道了,本来今天就要探下路的,只是我这不是赶着回来吃饭嘛,就没多说。”
张春山自然清楚唐简的意思,有关干货出路,他们也是商量了很多回的,当下笑道。
供货问题暂时没有更深的问题要商量的,唐简又说起晒干货的事情。
桃林村目前定下二十人手。
只等作坊建起、锅灶和柴配齐,盘箕和晒架到位,就能忙起来了。
而邱家那边,她最近不得空过去,借口是要关注作坊的进展,实则是要赶话本子。
关于灶架,她让三舅自己去厨房外头看样品,回家自己打一个。
还有其他装备,都准备好后,她再去邱家。
她细说的准备工作,大家都仔细听了,她说得条理清晰根本不需要再问什么。
这一说就到了未时中,邱连武还要回镇上去,就说要走。
几个舅舅看他一眼连忙起身告辞。
大家出了厨房喊了一声,西厢那边就传来动静。
“我还想看书呢。”最先不情愿嚷起来的是邱常宇。
两个老太太也从屋里出来。
邱老太太就笑嗔了一句:“在家读书也不见你这么用功。”
“奶奶!家里可没有这么好的书!这可是科举书!”
邱常宇拿着书站在书房门口,看见唐简从堂屋过来连忙招手。
唐简走过去一看,正是上回在书局换回来的两套童生考策论其中一套。
是楚默云还没有看的,楚默云在看的放在书桌上。
想来少年挑书时就知道在书桌上的书必是常看的,特意避开了。
“你把这套书带回去读,要写读书笔记,看有所悟,有悟才有得,别看过就忘岂非浪费时间?”
唐简立刻道。
“知道了,你这丫头说话咋这么像夫子呢。”邱常宇白了唐简一眼。
这时楚默云从厨房过来,笑道:“你表姐说得不对嘛?”
“表姐夫,你同意我借走这套书了?”
不肯喊表姐的人,看到楚默云却立刻变得乖顺起来。
“当然了,你既立下目标,就要好好努力了,欢迎你常来借书,不过记得看有所得。”
楚默云笑道。
邱常宇一下舒坦了,开心地打包那些书。
第225章 唐二丫是有人护着的
邱常富和邱常贵兄弟打着呵欠出来,到井边打水洗了把脸,就去牵出驴车。
楚志豪喊楚星河搬出一担干豆皮作回礼。
唐简也要把邱家拿来的覆盆子算钱交给外婆,却让邱老太太赏了一板栗。
“你这丫头,几篮子野货而已,要不是来一趟不方便,还能再给你寻几篮子过来。”
“外婆,要不我把法子给你,你自己在家做吧。”
唐简心念一转,扭头就喊:“富表哥你快过来!教你个小法子!”
邱常富学厨,做这种腌渍的东西自然是听听就懂。
她拽着人进了书房角落,把楚默云刚封好的坛子打开。
里边都是铺满的覆盆子,红艳艳的很好看。
她仔细把方法一说,又叮嘱了几处要注意的地方,听得邱常富连连点头。
“一定要记得选果,坏的不能要,未熟的不能混在熟果里边,会影响发酵整体性。”
“我这是用盐收水做的咸酱,可以多存些日子。”
“你也可加入冰糖或蜂蜜,拿擀面状碾碎搅拌,下锅添水用大火烧开、小火慢煮收水,做成甜酱。”
“可以入菜,可以做馅料,做点心用。”
唐简细细交代着,邱常富认真听了,一一应下。
北山村靠山,山货多,这覆盆子在山岭下就成片成片地长着。
也就是村里娃们寻个零嘴,还真没人重视它。
不过他还有两天假,回家就可以试手。
“瓦坛子要干净,用新坛子洗干净晾干,封好莫跑了气影响口感,甜酱要现做现用,别做多了会坏掉。”
这东西也是端午时令上的野物,下个月估计就少了。
等邱常富学仔细了,唐简再次把坛子封好,起身时看到那十斤干豆皮。
连忙让他拿出去。
“哎呦,你公爹刚送了我们一担,你怎么又拿来这一篮子。”
邱老太太笑着拦下,不让唐简再往外拿。
“外婆,这本来就是节礼时分到我们二房的。”
“那天耀儿和四喜过来拿糕点,我看他们是走路去,路上不好拿这么多东西,就没交给他。”
“想着等空了我和夫婿自己跑一趟北山村的,就一直搁在我们屋呢。”
“这节是过了,礼还是要送的。”
“外婆就别嫌弃了,赶紧往车上放吧,下回我们过去还能空着手落个轻松呢。”
唐简笑着解释,坚持要把这篮子干货给邱家。
邱老太太见她说是节礼,这才收了。
若是不收,以后这孩子又怎么登门呢。
也就说得好听,其实昨天没有同去的原因,还是因为邱家不知道她嫁人了,没有接她和夫婿而不好登门。
“好孩子,任何时候来外婆家都行,不管在哪里受了委屈,都来告诉外婆。”
老太太拉着外孙女的手,又是一通叮嘱交代,就怕她太老实,被两边娘欺负。
“知道了外婆,三春就辛苦邱家管教了。”
“不在娘身边,她的性子当是要收敛些的,多教教她女红中馈,莫做懒人。”
唐简也叮嘱外婆,别总担心她这边,带回去的麻烦才是要费心呢。
说起唐三春就想到了把自己活成泼妇的那个蠢闺女,邱老太太眼眶一红,差点就要哭。
“外婆别难过,事情总会往好里走,我娘想必也会收敛些的。”
唐简连忙又劝。
那边邱家人也都寒暄完了来到院门外,上了驴车。
唐简连忙扶着外婆坐上驴车。
楚家人和张家人都在门外,热热闹闹地送走了邱家人。
两辆驴车出村,阵仗是很大的。
邱家人来这一趟,整个桃林村的人都知道,唐二丫是有人护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