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6章 没人敢表现出来
早作安排,莫到临阵时才发现各种为难。
当初买入府那么多婆子和丫环,个个都是要求会针线活儿的,不说绣艺多好,缝衣做鞋总要熟练吧。
因而,府里下人的衣裳,除了外衣统一安排是从成衣铺订做,里边添置的衣裳都是这些人来赶做的。
至于冬天囤柴、囤粮,那是一到京城就确定过的。
现在又确定府里各处的火炉、汤婆子的配备问题。
唐简拥有未来世界的思想,不说全部平等,在对待下人的问题上,她还是很善良的。
是个善待员工的好老板。
但她也清楚,怕惯出记吃不记恩情的白眼狼。
因此这些琐碎的事情,她都是提点周管家,让周管家斟酌着去安排。
除了第一天见面给了赏,其他时候她并不亲自去示好。
当然,她手下的三十二护卫,又当另外对待,这不只是员工,更是下属兄弟。
因此,他们那边的过冬安排,还有衣物,都是交代岳北去安排。
缺什么、添什么,让岳北直接跟周管家说,甚至不用请示她。
至于自家……
唐简要的那些东西都是小件儿,大家可用可不用。
但唐简还是要求都给配备上,这样只有需要用时才真正方便。
周管家知道主子重视亲戚们,二话没说全部应下。
等少年们也去看了自己下个月读书的课室之后,这边所有人也都到齐了。
大家说着今天气温有些凉,估摸他们家乡已经快要下雪了。
去年这时候的雪是晚了些,但前年这时候已经下过两场小雪了呢。
说起家乡,大家的话头又多了起来。
来到京城是没几天,但他们已经离开家乡两个月了呀。
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只是……
没人敢表现出来。
各家大人都很清楚,他们出来是跟着赚钱的。
如今好吃好住还能像大户人家那样接触到琴棋书画,这么好的日子还要去叨咕什么不舒适、不习惯,岂非太矫情?
好在,孩子们都没有太多想家感受,毕竟他们的家,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呢。
每一桌都有自己热闹的话题,一时还没有人注意到,唐简几次伸筷,几次眉头微蹙,最后能吃的菜越来越少。
她试了几次,确实在反胃了。
不过状态还没有太明显,或者说她早有心里准备,又本身是个医者,最清楚这种反应的状态。
因而并没有突然地作出呕吐状,没有将那股反胃难受的反应表现出来。
同桌的姐妹们,邱娇杏刚好坐在斜对面,终于在夹菜的偶然视线里,发觉了简姐姐的异样。
“简姐姐你怎么了?”
一句诧异的问话,顿时令同桌其他姐妹们还有附近几桌纷纷看了过来。
“二丫不会今儿凉着了吧?下午就瞅着不太精神。”张老太太立刻开口。
“二丫你不是学医嘛,给自己看看?”邱老太太也连忙提议。
几个老太太们便纷纷关切着,反而令正喂唐玲珑吃辅食的唐邱氏,抬头一脸莫名其妙。
却突然说了一句:“是有了身子没什么胃口了吧?”
这话歪打正着,大差不差,顿时令许多人反应过来。
第1997章 没办法一眼看准的
“二丫这都两个月了,这情况来得比较晚。”
“是啊,我都快忘记了,刚怀上时是有点难受的。”
“我刚怀玲珑那会儿,那鼻子里闻啥都不是味儿,在厨房里尤其难受。”
这时,唐许氏也说了起来,当初差不多有两个月时间,简直是要崩溃。
若不是肚子饿,她一点也不想吃东西,若不是怕婆婆骂,她也一点都不想进厨房。
然而,她怀的是闺女,她这时候说的话顿时令大家心里咯噔了一下。
“都差不多,玉梅怀彦书时,一开始也是蔫蔫的。”
“害得常富每天干活去都不安心,半路还要跑回来问好些没。”
这时,邱姜氏连忙笑着开口。
“后来就闻不得油气,还好家里能干活儿的人手多,不用她进厨房,不然更难受。”
邱姜氏几句话把尴尬场面圆了回来。
而邱家人手多,张玉梅也是怀的头胎,但她怀的是儿子呀。
刚还有些担忧的几个妇人,心里也敞亮起来。
楚家人丁单薄,肯定想要生儿子的吧。
不过楚家似乎也不那么在意。
当初楚明月生的是闺女,被宋家婆媳三代轮着骂、联手骂,却被楚家宠养着呢。
只不过唐简与楚张氏的关系并不好,若楚家千盼万盼,盼来的是个孙女。
难免……
万一……
二丫又是个要强性子。
到时若婆婆埋怨几句,她又不肯示弱,岂不是婆媳关系又要恶劣起来?
这也是一些妇人在心里担忧,若唐简知道肯定会觉得,真是瞎操心。
如今他们在京城住着,公婆在双阳镇,离得一两个月的距离呢。
她生儿生女又怎样?
她当娘的疼着,还有当爹的护着,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家读书人还巴不得是个闺女呢,他喜欢闺女。
席间,到底是因为怀胎十月的话题,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只不过张李氏话比较少。
虽然小莲儿活泼可爱、乖巧懂事,很得长辈们喜欢,也是一家子宠着的宝。
就连大不了多少的泽祥、泽瑞都让着小莲儿,说“疼妹妹”。
然而,张李氏心里清楚,她头胎生闺女毕竟是普通人家。
楚家却是走科举的。
这样人家若无长子,以后家里长辈难免有怨言。
二丫那么好的人,不应该被姑母那样的人埋汰。
吃完晚饭,唐邱氏立刻喊住唐简。
“二丫啊,你学医毕竟没多少时间,也不是什么都懂,这都两月了,还是要请郎中诊脉看看的。”
唐邱氏迟疑了一下,将孩子交给唐许氏,她上前拉着唐简走到一边去说话。
“以前你有主意不肯早点生,如今竟然有了,就要好生对待,别太随便了。”
“如今你有孕,情况如何,还是郎中说了算。”
“或者找个有经验的接生婆来瞅瞅,是……儿是女?”
“不过也有男生女相的情况,这个是没办法一眼看准的。”
“娘也不着急催你什么,如今你家底厚,女婿又人好,便生了闺女也没啥,娘不愁这个。”
“娘只是希望,你能好好安胎,不要太折腾了,头胎是很辛苦的,不要大意了。”
有些人头胎辛苦也罢了,命不好的可能头胎就滑了。
第1998章 生儿生女她管不了
甚至身子骨弱的,很容易养成习惯性滑胎,甚至再也怀不上了。
毕竟是自家闺女,自己以前是怎么苛待她的,唐邱氏心里有数。
虽然看着闺女如今长开了模样好、面色也红润,身子骨自然不比小时候。
但……
凡事也有万一,她现在心虚得很,就怕二丫身体底子不行,若有万一可咋整?
以往不曾在意的事情,以往不肯认错的问题,如今都令她懊悔不已。
当年二丫进门那么久没有喜讯,她就担心是身子骨弱、宫寒什么的毛病。
后来二丫亲口说现在不得空生娃,是在避子。
她才安心了些。
如今有喜了,这就有如一个愿意得以实现,她自然是很高兴的。
一开始在路上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那时的二丫精神不错,瞧着与平时无异。
可这两天大家看着她困倦、看着她没精神,如今又开始畏寒了。
今晚还开始胃口不好吃不了半碗饭了……
怎么不让人担心?
“娘放心啦,你都生那么多个了,咋不明白这就是刚怀上时害喜的正常反应呢。”
唐简见娘吞吞吐吐表达着对她肚子的担忧,无奈地说道。
又怕她怀孕不顺利、又怕她怀闺女、又怕她听了不高兴……
她听了当然不高兴呀!
“医书我也看过不少了,我咋就不懂这些呢。”
“害喜就是从有孕一个月开始的。”
“快的一个月就开始了,慢的两、三个月,这过程得有三、四个月呢。”
“害喜不只是吃东西没胃口,对油腥、油腻、鱼腥还有一些味儿重的吃食,都易反胃。”
“早起还倒酸呕吐呢,我这不刚开始嘛,你大惊小怪啥呀。”
“我先开始的是贪睡呢,以前我从不歇中觉,如今歇了,今天开始上午都要睡一觉呢。”
“哎呀,你就放心啦,有我夫君照顾我呢,他都盯着我呢。”
“他都读了那么多书,医书也有读过一些呢,他知道怎么照顾媳妇的,娘你别管啦。”
唐简见唐邱氏几次欲言又止,不耐烦地说了一大堆,也打断了她的话。
身体问题她能掌控,生儿生女她管不了。
再说了,现在才两个月,有经验的接生婆就能看出来?
她都看不出来,这时候的接生婆是神婆吗!
唐简撇着嘴不高兴地转身走了。
唐邱氏看着闺女生气了,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是好。
她担心闺女身子,那是她在为以前的苛待而愧疚,心怕留下什么隐患,会影响到身孕。
她担心生儿生女,还不是怕闺女在楚家若头胎生的是闺女,会抬不起头?
楚家大房生的可是儿子!
“二丫是个有主意的,你已经提醒了就算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她自己和默云去决定吧。”
邱老太太走了过来,头一回没有骂蠢闺女。
这蠢闺女也是当娘的人,担心自己闺女,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现在就表达要生儿子、怕生女儿的担忧,确实很令人难受。
二丫不高兴是应该的。
这也就是母女,若是婆媳,说这样的话真的是很伤人的。
这时候唐许氏抱着唐玲珑站在不远处,心下一阵惶恐。
第1999章 要她提前窝冬
虽然一直很庆幸婆婆喜欢玲珑,不计较她生的是闺女。
但刚才看婆婆对二丫说的那些话……其实婆婆还是喜欢男娃的!
而她最近是不是太得意忘形了?
以为只要玲珑受宠,她这当娘的就跟生了儿子一样可以昂头挺胸。
原来,一切只是自己以为。
唐简没想到因为自己正常的害喜现象,竟然引来这么多人各有心思。
她只是不高兴娘竟然就开始操心生儿生女的事儿。
她有些气闷地回到东院,坐在西屋里不说话。
楚默云刚把新曲谱拿给张小柏,他和其他人今晚在正院那边练练筝。
“媳妇儿,怎么了?”
楚默云刚进西屋就看见小媳妇不高兴,连忙走了过来在她身旁坐下,将她搂在怀里。
唐简语气不好地将刚才娘找她表达的意思说了一遍。
“傻丫头,那是娘的想法,又不是你的,更不是我的,有什么好生气的?”
楚默云听后笑了笑,不以为意地道。
“你出身不同,思想比其他人高了不知道多少境界。”
“而我是你的夫君,你怀着我的孩儿,我也会是一个好爹爹,这与是儿是女无关。”
“这不就够了吗。别人有别人的眼界局限,你又阻止不了她们的想法。”
“你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生气,伤的可是自己的身子啊。”
“说不定咱娃现在正在肚子里嘲笑你这个笨娘亲呢。”
楚默云说着,垂眸伸出手掌轻轻抚在小媳妇仍然平坦着的小腹上。
那里没有什么动静,但他似乎能够感应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那里恬静地睡着。
白天他可以哄媳妇说,你不想睡,可是孩子想睡,你是在陪孩子睡觉。
其实,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孩子在睡,所以当娘的也要多睡,陪着孩子一起。
因为孩子不想吃,孩子在挑食,所以当娘的没胃口,甚至有些排斥。
“如今你害喜症状越来越明显了,正好天气又凉了,而我也是要读书备考的。”
“所以呢,从明天起,我们俩就在家里提前窝冬吧。”
楚默云手掌轻轻挪了挪,仿佛在跟睡眠中的孩子打招呼,嘴里却轻柔地笑着,很是期待。
“嗯。”唐简偎在他怀里,懒洋洋地应了。
不过,很快她直起身,无奈地看着楚默云。
“作坊还是不能拖了,原本……”
原本她想从空间里拿些好料出来,自家用的洗护用品,当然要更好一些才是。
事实上她以前已经拿出来用的,送给大家的,都全部是空间产物。
而现在所有材料,一一对应的都在外面采买,从清单上来说也不缺什么。
但,她想替换掉一些,只是一直没找着机会。
一开始是要减少出门,不让人知道他们早已来到了京城。
为此就连拜访秦晨都还没有去。
后来是为了寻找机会亲自去趟青竹巷,一个要看看药庐进度、一个是为了打信息差、增换一批药材。
除了没找到机会,也是因为她有孕在身还未过三个月,不敢再快接触药材。
就算是医者,她也不敢大意呐。
但现在夫君大人要她提前窝冬。
第2000章 竟然说他是夸夸教主?
而她现在除了看看琴谱、抚抚琴,确实有些懒洋洋的,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致了。
那就……干脆只用外头的药材吧。
她给墨池先生的方子,若做起来不也只能从外面采买材料么。
想通了这一点,唐简有些无奈,也有些恍然。
感觉自己太容易理想化,却又总忘记现实就是这么真实。
当她细细说明这个问题,耷拉着脑袋已经低垂到楚默云胸前了。
楚默云含笑将放在她小腹上的手掌抬起,撑着她的下巴缓缓支起她的头,仰起她的俏脸。
她腼腆地笑着,为自己拖泥带水的计划感到不好意思。
“媳妇儿,其实怎样都好,毕竟你手里掌握那么多手艺,就是本事。”
“这么有本事的我媳妇儿,有什么好懊恼的?那是别人家媳妇羡慕不来的呢。”
“啧~我家夫君大人都快成夸夸教主了!”唐简被男人嚣张的话给逗笑了。
晚上的郁闷也一扫而空。
她在他怀中撑起身,伸着手去捧起他的脸颊,倾身上去吧唧了一口。
楚默云看着小媳妇收了愁云,绽放出笑脸,也松了口气,不过……
媳妇儿竟然说他是夸夸教主?
这新鲜名词他可是第二次听说了呢,就是在嘲笑他拍马屁呗。
“好啦,那我的教主夫人高兴了没?我们去隔壁看他们学琴去。”
楚默云眉眼弯弯地拉起小媳妇,要往外走。
刚才那边的琴声从一道变成两道了,不太整齐,这会儿到是齐了些。
应该是几人读了谱,正摸索着练习呢。
几人不同不同节奏、不同音阶地练习,还没有受到对方干扰而乱了自己的方寸。
其实是很厉害的。
非常厉害!
就像多重奏,层出不穷、杂而不乱。
俩人刚出来正要往正院去,就见楚扬拽着爹爹过来了。
“二叔!二婶!”
一见到楚默云和唐简出来,楚扬立刻开心地喊了起来。
“我和爹爹说啦,我要学笛子!”
原来小家伙刚在这边听琴呢,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儿,就跑去跟爹爹说。
楚星河听说还有笛子,也是一愣。
听儿子说是买琴送的,便有些恍然。
不过,他也多年没吹过笛子了。
似乎是从二弟不再吹笛子还将笛子送与了表弟之后,他也不再吹了。
因为他理解二弟的心情。
那是从光明大道坠落泥沼的无力感,内心有多绝望就有多颓废。
这样的心情怎么吹得响笛子?
二弟从小是跟他学的笛子,如今二弟将笛子放在书房里,对扬儿说写完了字,就可以吹笛?
一时之间,太多往事涌上心头,心神恍惚之间,就被儿子拽过来了。
小家伙哪里知道,今天二叔对他做的事情,也是当年爹爹对二叔做过的事情呢?
那时少年兄弟都是意气风发、充满理想、怀揣着目标的。
就算他们知道有个祖父在京城做官,也并没有念想过。
因为他们包括爹和祖母都清楚,其实他们已经被祖父遗弃了。
而这也是他们兄弟曾经奋斗的动力之一。
那就是要让他们这被遗弃的一脉,将来要平步青云成为人上人.
要让京城那人知道,他遗弃的是什么。
第2001章 有外婆护着呢
那时,他们兄弟一样也会遗弃京城那人,让他悔过无门。
那时,他们兄弟也为慈祥的祖母争一口气。
只是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当年竟气风发的兄弟,如今也经历风雨坎坷,心思沉稳起来。
再见到笛子时,心思难免浮荡、情绪翻涌。
楚扬自己跑去书房里,爬上椅子,将插在竹笔筒中的黄玉竹笛拿了出来。
看也没看又跑回厅外,开心地递给楚星河。
“爹爹!笛子!”
小家伙已经认识这叫笛子了。
“扬儿,这笛子送给你了,你让爹爹教你,不过写字的时候不许吹哦。”
楚默云见大哥没有立刻接过笛子,而是目光幽深、表情复杂,连忙开口。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他也从泥沼中走出来了,摆脱了黑暗,来到了有他媳妇儿的光明之中。
他也不想再沉浸在那段痛苦的回忆里了。
因此,他没有与大哥缅怀过去,而是再次强调把笛子送与侄子的事儿。
“噢!多谢二叔!”楚扬开心地挥了挥小手,手中的笛子差点打到楚星河。
楚星河这才回过神来,无奈一笑,自廊下起身。
眼中已多了一抹坚定明亮的光芒。
说道:“罢了,既然你还有一管萧,那我就把笛子拿回去了。”
“扬儿,咱们回去学笛子去。”
“噢!学笛子喽!”
楚扬一听终于有一样可以让他学的事情了,开心得如太阳花缩放似的。
之前大家学古琴,二婶说他年纪太小;
后来大家学古筝,二婶说他年纪太小;
今天他说要学笛子,他好害怕二婶又说他年纪太小呀!
还好,二叔不但同意他学,还把笛子送给他了。
他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楚扬生怕磕坏了笛子,连忙交给爹爹帮他拿着,他就在前头开心地跑着,逢人就说他要学笛子啦!
于是很快,聚集在正院那边喝茶、闲聊、听琴的其他人,都听说了这事儿。
也都看见了楚星河手里的那支长笛。
于是也有人想起来,他们也有笛子呢,好像放进行李里了,在哪口箱子来着?
不说之后有人回去自己屋里开始寻找自己少年时的笛子。
就说厅上古筝的旋律越来越整齐,慢慢都熟练了。
而唐简也与楚默云来到这边,陪大家聊聊天儿。
这时候的唐简看着又精神了些,明白是害喜之后,大家的关心里也就少了几分担忧。
毕竟谁家妇人还没生过娃?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嘛。
不过邱老太太和张老太太还是把唐简和楚默云一起叫了过去。
两个外婆刚才也就先前唐邱氏的话,作了长辈间的沟通。
她们知道二丫是生气回东院的,因此这时候见他们过来了,就叫过去把话说清楚。
“二丫,刚才你邱家外婆告诉我了,你娘担心,那是出于你娘家娘的担忧。”
“但是外婆我可以告诉你,不管生的男娃女娃,都是咱的曾外孙,是楚家盼着的宝贝疙瘩。”
“也不用管你婆婆会怎样,她太远管不着,你也不用担心听她唠叨,再说还有外婆我呢。”
所以,有外婆护着呢,你不要有任何担忧,不要有心理负担!
第2002章 就怕她心里在意
外婆有力的话语,是在表达长辈们的关爱和维护,想要让唐简和楚默云知道,莫要杞人忧天。
唐简没想到这事儿还惊动到外婆她们了,连忙笑道:“我知道啦,外婆你们也别担心了。”
“刚才夫君他也说,不管男娃女娃都是他的娃,他会是好爹爹,也是让我莫要多想。”
唐简怕外婆接着又要训楚默云,连忙替他先表态了。
“呵呵,这就对嘛,默云这孩子是明白人。”邱老太太一听就笑了起来。
“那你们就不要多想了,你娘说的也不管用,但你也莫往心里去,她只是担心罢了。”
邱老太太又道。
若是别人说的什么闲话,老太太相信她这聪明的外孙女,肯定不会在意。
但说这话的是自己的娘,就怕表面说没事儿,心里其实在意。
老太太毕竟是活了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在村子里也见过重男轻女的人家。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令她搁心不下的是,二丫以前就被苛待过的。
这个才是大家担心二丫心里在意的事情源头。
如今见楚默云表态了,这对二丫无疑就是一个底气,有这样的夫婿撑腰,二丫心里总会好过一些的。
长辈们也松了一口气,便纷纷笑了起来。
这时表嫂们也凑了过来,似乎也是早就商量好的,纷纷说着她们安胎时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的经验。
其实这些早就谈过了,只是二丫刚开始害喜,怕她忘记了,这才聚过来又提醒一遍。
唐简感受到大家的好意和关心,连忙打起精神认真记下。
她心里却想着,这些农妇们的经验很朴实,也能引起理多家境一般人家的妇人们的经历共鸣。
回头可以作为案例写入《女子日常二三事》里。
这两天她都没去想医书的事儿,以前写完一套都会继续琢磨新的,甚至提前拟好病例清单。
但这两天忙于学琴,可是真的不曾想过分毫了。
抛开得很彻底,就当自己在度假吧。
闲聊了一阵儿,在厅上琴声再一次合奏展示了大家学习结果之后,就彻底停了下来。
陈爽和张逸廷走了出来,他们要回去读书了。
罗家这边的人便也跟着离开。
刚才算是晚饭后的消遣,热热闹闹之后,便也各自散去。
邱老太太又叮嘱了唐简几句,让她也赶紧回去歇着,夜里凉了别冻着。
原本就畏寒的人,在冬月将至时节,更该注意些,可是半分也冻不得的。
唐简知道自己让大家担心了,这时候也不敢多辩什么,连忙乖巧地应下。
邱家这边的人也走后,正院里就是张家的人。
唐简与楚默云去了厅上,看着正站在古筝旁听张小柏讲指法的张家媳妇们,还有张彩霞张慧儿姑侄。
“书楼还有古筝入门基础的书,我拿回来的全是各类曲谱。”
“你们要学古稀就去看入门书,先把常用指法熟练了,再练曲谱会容易点。”
唐简便笑着走过去。
刚才还与她聊天聊得热火朝天的表嫂们,这会儿又开始学琴了。
导致几个小萝卜们也在旁蹦哒,吵着要学琴。
若不是楚默云在旁拦了拦,小萝卜们刚才又要扑到她身上了。
第2003章 她们识字是有限的
“嗯,曲谱我们看不懂,入门书我们也……呵呵呵……”
张王氏讪笑着解释,到也没觉得多尴尬。
她们农家闺女能识得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已经是很好的了。
并不是谁家都有自学成材的天才呀。
也不是谁家都有能打小跟着家中兄弟认字甚至还有大人教算帐的呢。
张王氏、张袁氏、张李氏,她们能认识的字是有限的。
这还是进了张家门,从小叔子们读书时跟着也能背得出《三字经》什么的。
张王氏的长子张泽福启蒙读书前,就跟着五叔张小柏认字背书了。
因而张王氏也沾了光,从儿子那里多少再学了些字。
但琴曲哪怕是入门书,岂是多认几个字就读得懂的?
这里也就邱娇杏有优势一点,她从小跟着哥哥们是认得一些字的,还有娘教她识字算帐。
后来到了镇上,唐简是要求姐妹们读书写字的,其次才是学算帐。
她们一样有启蒙书,有纸笔,每天要认字、练字,还有张小柏开小灶教她呢。
所以姐妹们里,读书最好、认字最多的也是她。
现在能将谱读出来的也是她。
当然这也是张小柏昨天上午教她认谱的结果。
此时小姑娘们学琴正在劲头上,嫂子们反而只是好奇上手,过把瘾就算。
唐简见大表嫂这么说了,便亲自过来教了她们几个控琴的经验。
这样在练习指法时,就更容易上手些了。
大家学了半天,最后还是张老太太过来赶人。
“好啦你们,要学明天学,天晚了,得让二丫回去歇着了,小的们也困了呢。”
唐简……
外婆这是将她和小的们相提并论了!她能和小的们放在一起比较嘛!
唐简看向靠在表嫂们身旁的三个孩子,此时一个比着一个地打着呵欠。
小莲儿还在揉眼睛。
这时表哥们走进来,看见孩子们犯迷糊了也不肯离开,还仰着小脸看琴,也是哭笑不得。
他们也没因此训斥媳妇没有带好孩子,毕竟学琴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如今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那我们就回去吧。”唐简笑道。
“二表婶……琴琴……”小莲儿突然睁了睁眼,软糯地喊着。
意思是二表婶继续弹琴,她想听。
只是瞧她这困盹小模样,也算是执着了。
“莲儿明天再听。”张李氏笑着将闺女抱了起来。
一看手中拨片指套还没摘,就顺手拨了几个音符。
小莲儿坐在娘腿上,一听琴音立刻扭头看过去,便开心地笑了起来。
不过没有白天那么精神,整个人像极了懒洋洋的小兔子。
张李氏喊了张彩霞过来帮她把指套摘了,这才抱着孩子离开。
张王氏和张袁氏那边,对儿子就没这么细致了。
她们不慌不忙地摘下指套收进小盒中,这才起身搂起儿子走了。
唐简和楚默云在廊下又陪外婆和大舅娘说了几句话,这才从穿堂过去东院。
热水都已经送过来了,就搁在厅上东屋外头靠墙角放着呢。
楚默云去小厨房里打了冷水过来,先照顾唐简洗漱,俩人一起泡脚。
唐简白天睡了两回,这会儿并不困。
第2004章 冬天真正来临的时候
何况这是其他人的休息时间,原本也不是他们俩口子的。
以往这时候,他们一个在看书、一个在写医书,起码还要再忙一个多时辰。
最后,楚默云把备用被子搬了回来,关上东屋的窗子。
唐简靠着被子,身上还搭了一床被子,偎在楚默云身旁。
她手里闲闲地翻着新的曲谱,就像看话本子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这也就是看得懂,能够从曲中品味到作曲人想要表达的故事。
还有曲中诠释出来的浓淡相宜的情绪。
若是外行,这一个个字表达了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又如何理解个中真味?
等唐简终于感到倦意时,楚默云连忙照顾她收拾一番,再回到床榻那边去好好睡下。
之后楚默云也转移到那边去靠在床沿继续看书。
……第二天早上,唐简醒来时仍是呵欠连天,于是又磨蹭了半天这才起来。
这也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
楚默云看着她,认真道:“媳妇儿,以后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要管以前的习惯如何了。”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孕妇,当然是不一样的。
唐简却莫名觉得,这是要让她过上猪一样的生活?
她嗔了他一眼,没好气道:“知道了!”
穿上夹袄要出门时,楚默云立刻拿来斗篷给她披裹好、系上带子。
“媳妇儿,外头凉了,咱们得准备几年带毛领的斗篷才好。”
楚默云细声解释着,又提道。
以往在农家,他们冬天的斗篷是夹棉的,连帽也是,带着宽宽的遮脸帽搭,扣上不冻脸。
只是现在还不到用那种冬天斗篷的时候。
像今天这样寒凉的天气,若有条毛领,媳妇儿也能暖和一点了。
也就是说即使是南方,到了十月底也是立冬之后气温下降、冬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了。
在北方已在酝酿大风雪,在这南方,风里传来冬天的气息,也是南边人习惯的温度。
对北地人来说,却也是不太习惯的另一种冷。
若在家乡,这时候不就可以烧炕、烧火炉了吗。
但在京城,又还不到时候。
这就出现了温差与习惯差异,若说水土不服,这时候就能算一个意思了。
“就算咱们现在还不烧地龙、不烧炕,等周管家把火炉、手炉、汤婆子都买回来,就可以先用上了。”
“袖笼好是好,就是戴上只能闲坐着,想必大家这会儿都是不得空戴的。”
唐简立刻说道。
她同楚默云来到院子里,就算她磨蹭晚起了,其实也还是很早。
随着天气转冷、日子过得悠闲,首先孩子们是肯定睡到自然醒的。
大人早起了也会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会太早出门串门儿的。
他们也没出去,就在院子里头随便转了转,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呼吸着沁凉的空气。
知道今天确实比昨天冷多了。
“不知去南怀州的人出发了没。”唐简突然说起来。
今天一早,是要派一个护卫去南怀州府城了解情况的。
三十二护卫,只有三十人回来了,还有两个跟着二舅那边呢。
这些天二舅那边也没传消息回来,但是大家到京城的第二天,林大管事就去了。
第2005章 护卫的本事
事情应该是顺利的,不过还要等开张看看经营情况,需要些时间。
所以她早就知道得等月底月初了。
不过还是要了解进度,再者也给大家互通下消息,不能什么都只找书局飞鸽。
书局的飞鸽都是为了方便远距离各家书局互通消息的,又不是专为你家养的,什么事儿都要传一下。
至少南怀州就一天路程,直接派个人过去就是了。
“先前岳北来过,说已经出发了,等城门开就出去,天黑前足够到达。”
“为了方便掩饰身份,是从吴记车马行租了辆马车去的。”
“这样就能化身车把式,别人会以为马车里还有人。”
楚默云便将一个时辰前,岳北来到窗下禀报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姐妹们还有二舅娘要捎带的信,早在前晚就交给唐简了。
唐简叮嘱岳北安排个沉稳的出门,也务必将信带到。
知道护卫已出发,唐简想了想,笑道:“那我们今天也把作坊的材料都搬回来吧。”
“这个随时都可以,让岳北带人去一趟就是。”
楚默云见她想通了就要快点把作坊开起来,不由笑道。
“对了,给秦家的礼,让岳北送过去吧,就说我们不方便过去,借此也知会一声,我们回来了。”
“好。”唐简裹了裹斗篷,笑眯眯地道。
楚默云便打开院门……
其实他们这院门真的对护卫们毫无用处。
就像岳北先前来禀报事情,就直接出现在东屋窗外。
护卫们白天有时会在敞轩小歇,晚上则不会,他们只是以东院为中心,藏在外围守护着。
如今人手多、轮值人数和班次也多,因而不需要就近打盹儿也要守着。
但楚默云每天早起都会在窗前就着外头的檐灯看书,既陪伴了小媳妇又有自己的清静。
晨风吹着也醒瞌睡。
这事儿其实护卫们都知道,别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是护卫的本事。
因此,只要知道二公子在读书了,他们要禀事就可以自己翻围墙进来。
出去的时候还不打开院门,直接又翻出去了。
甚至正院那边开院门了,他们也不走那捷径,而是悄悄在东院来去。
唐简和楚默云也习惯了,懒得说他们。
他们在院子里转了转,看了梅花光秃秃的枝条下竟然已有不少叶芽儿冒出来了。
“这怕是快要出花苞儿了呢。”唐简发现这个现象后,很是高兴。
南方气温没有北边低,冬天的花开得早一点儿、花期长一点儿,也很正常。
石榴树种在敞轩那边,梅花树在厢房与西屋中间。
如今这个中间将隔着的院墙整个拆掉了,这株梅花树就有一半显露在正院视野里。
东院那边一直到院门都是空地,就连院墙外头是桃花林,当初也没将这一片院墙拆掉。
只有抱厦那边,为了更好的打开观赏花园风景而将院墙拆掉,换成了篱笆。
篱笆外隔着距离又种了不少桃树和海棠。
等开春时,可以想见以花园为主体的这座院子,花开得会有多灿烂。
后院墙改成了半人多高的竹篱笆了,暗理说应该没那么安全。
第2006章 真是煞风景呐!
但花园一角刚过竹丛,就建了一间长方型敞轩,那是护卫明哨或休息的地方。
后院这一片又都在护卫们的视野里,所以是安全的。
昨天唐简和楚默云去后面花园里看梅花,光秃秃的枝条毫无动静,到是茶花和茶梅开得很灿烂。
之前也没什么异常的院中梅花树,仿佛一夜之间冒了起码好几十个小芽儿。
现在看不出是叶芽还是花芽儿。
但这时候根本不是长叶时节,因而,花苞的可能性更高。
俩人正在那儿讨论着这个话题,正院那边又热闹起来了。
几乎每一天早上,随着小萝卜们的醒来,正院的热闹就开始了,还传到东院这边来了。
没多久,先过来的却是刚梳好头发的张彩霞和张慧儿。
张慧儿还在自己往身上套着一件薄棉长半臂,下摆能遮到膝盖的那种款式。
一眼看到二表叔二表婶站在穿堂那一边,在盯着树?
小丫头立刻就好奇地跑过来,张彩霞也看见了,跟在后头。
“二表嫂看啥呢?”张彩霞不解地也朝树上看了几眼,没看见什么。
“看梅花树呢,今天长花芽儿了,再等几天长成花苞就容易开了。”
唐简开心地说。
于是没多久,张家那边几乎都过来了,好奇地朝树上看了看,再朝唐简看了看。
心想,二丫这是真闲得慌呀,这花到时节就开,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转念一想,梅花呢!
他们村子里也没有梅花呀,不过去年酿酒有在别处收了一批货回来。
那都是已经晾至半干的半开梅花苞儿呢,长势正好就被摘了。
说到梅花,大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梅花酒。
梅花酒比桂花酒更好卖。
桂花到处都有,花期长,花香浓郁又经放,因而一年四季糕点铺都有桂花糕卖。
他们自家不也常做桂花糕嘛。
在这大宅里每天都有桂花糕安排到各家。
但是梅花得冬天时才会迎着风雪绽放,等来年开春时就默默谢落,枝头会被绿叶茂盛的模样替换。
因而,花期相对没那么长,且采收也没那么容易,卖价也会贵一些。
梅花酒,也是冬天赏雪时拿出来品尝的好酒,能喝到过年,喝到来年桃花满山满林,春满人间时。
听着舅舅们在那里说梅花酒、说梅花采收难、说今年光几座宅子就可以采买一批梅花好货……
唐简哭笑不得。
这花还没赏呢,舅舅他们就已经把这花当货物在品论了,真是煞风景呐!
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
就算舅舅他们真的要摘,她也不会阻挠。
没有别的,这酿酒手艺是她教的,这酿酒买卖却不是她一个人在做。
这还关乎张家和罗家甚至还有现在的赵家、唐家的利益。
几家人跟着她搬来京城,远离家乡和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和事,为啥?
不就是想来京城多赚些钱吗。
若只是酿酒,在纪阳也可以呀。
纪阳还有那么多镇呢,还有府城呢。
光是只给福全酒楼送货,就够这些亲戚们赚的了。
可大家为何还要搬来京城呢?
不就是因为,她需要大家?!
第2007章 方便照顾小媳妇
需要这些人手帮她在京城打开局面。
需要这些人手启动更多新的作坊,囤出更多好货,再打开京城及京城周边的生意?
所以,舅舅他们在做的,在操心的,其实只是作坊里生意。
她早就不出力也不操心了,又凭什么要阻止采收府里的梅花呢。
不过……
她又想,这两座宅子其实梅花树还是有好多株的,不一定就先从东院里这株开始摘花呐。
一定要摘,那就先从花园里的开始吧。
终于,她缓缓开口,说了这个想法。
张春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了。
讪笑道:“放心,放心,舅舅会划算好的,不会让你们连花都还没赏两回,花儿就没了。”
这话一出,原本还没多想的其他人顿时都恍悟过来,一阵哈哈地笑声响了起来。
反而笑得唐简有些不好意思了,抱着楚默云的手臂低了头。
小萝卜们也不知道大人在笑啥,反正大家都在笑,他们也开心得直蹦哒。
这时候小莲儿就过来拉了拉唐简的斗篷摆,闹着要听琴。
小丫头看来也是有眼力劲儿的。
知道二表婶抚琴最好,直接就找上她了,甚至都不去吵自家五叔五婶……
“好吧,那就练一曲,正好昨晚又记了两首曲谱中,我试试手。”
唐简看着小萝卜们仰着灿烂的笑脸,期待地望着她,便答应了。
顺势也让大家知道,她学新曲有多快。
只有先亮出自己的曲库了,以后才可以随时随手即兴弹奏呐。
楚默云要去搬琴,张小柏和张小虎立刻跑过去帮忙。
这时,负责送早饭的婆子领着小厮过来了,直接送到正院里。
张老太太一声喊,就把早饭搬到东院敞轩搁着,直接让人把东院的早饭也送过来。
张老太太还不让唐简在外头吹风,让把古筝就摆在厅内,只是靠门口一点就行了。
这样外头的风经过宽屋檐的缓冲,就吹不进屋里了。
不过唐简说她不冷,她穿了夹袄、棉半臂还裹了斗篷,已经比大家穿得多了。
弹奏也能活动双手,没什么不好。
见她这么说,张老太太也没勉强。
于是早饭是红枣鸡丝粥、卷鸡蛋白菜丝酸菜饼、小笼的香菇肉包、芹菜肉包和白菜肉包三种。
今天早饭就是粥配肉包和卷菜饼。
简单,其实还算丰盛且有营养。
楚默云直接端了一只盘子,拿着一双筷子,就坐在唐简身旁。
他先咬了一口小笼包,确定里边没有溢出的汤汁了,这才将剩下的半个喂给小媳妇吃。
这样小媳妇就能一口半个,方便她吃。
他自认为这个办法很方便照顾小媳妇。
而唐简那边双手不得空儿,却能抽空来吃一口包子,也觉得方便。
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画面看在其他人眼中,得要暗笑多少回。
琴筝是多高雅的乐器!
抚琴弹筝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有实力展示的技艺!
会指法不代表就会弹奏,会弹奏不代表你琴艺高超!
而唐简就是可以在展示高超琴艺的同时,还能轻松地做着扭过头,张嘴吃下夫婿喂来的食物。
她一边悠闲地嚼着口中食物、一边神情自若地继续抚着琴。
第2008章 在于结交
且琴声依然悠扬、乐韵丝毫没有中断也没有改变。
若不是亲眼瞧着,谁能想像这么一曲美妙音乐,是在这样真实的场面弹出来的?
这次其他几家没有再出来,毕竟他们也知道,以后或许会成为常态。
早上都有二丫的琴声传来呢。
因而,隔壁宅子的人没有再过来凑热闹。
邱家这边的人只是端着早饭坐在长廊下远远听着,不耽搁自己吃饭,也不耽搁吃完早饭还要忙自己的事情。
经过了这两天的热闹,长辈们也明白,这样的日子变得很寻常。
而大家的日子也还要照过,手里头的活儿也要早些完成呐。
唐简也果然只弹了一曲,只不过这一曲连弹了两遍罢了。
双手轻轻压下琴弦颤音,收回手,也平复了内心的情绪。
唐简微笑着看了身旁又伸过半个小笼包的男人,张口接过包子吃起来。
“二表婶厉害!”张泽祥率先开口,小手还鼓起了掌。
只不过小家伙嘴里也在嚼着小包子,口齿不太清晰。
“谢谢夸奖!”唐简笑着回了一句,站起身去敞轩那边。
瓦罐里还有红枣鸡丝粥,用一只吃火锅的小炭炉余温煨着,不至于凉得太快。
邱娇杏已经手快地盛了一碗热粥,递给她。
“哎呀,一开始我还想着,都学一学呢,现在来看,还是老实地听着吧。”
“这要像二丫这般首首都学,估计我这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呀。”
张老太太放下粥碗,擦了擦嘴,笑眯眯地说道。
“得了吧,二丫这么聪明,一天能学几首曲子呢,就你一天一首,就算再年轻二十年也不够学。”
张老爷子立刻嘲笑了一句。
张老太太也立刻回了他一记白眼:“哼!给你年轻三十年你也不够学!”
竟然敢嫌老婆子,不是找骂吗。
大家却看着老俩口拌嘴,像个老顽童似的,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早饭之后,大家散去。
唐简和楚默云也让人通知岳北过来,交代了去青竹巷拖货的事情,还有要给秦家送的礼。
一些北地特产、两包空间出产的茶叶和一小桶五斤装的葡萄酒。
这些礼在别人来算价值是不少了,但对唐简来说,空间出品,节省成本。
唐简又交代岳北,要与秦晨私下说话不要让别人听到。
要解释是现在不方便出门以免生出事端,目前以保春闱为重。
秦晨自己就是读书人,因身体弱而无法科举。
但秦家已出了一个四品城守,也不是什么普通人家。
因而,京城里的事情,秦家自然有听说一些,他们这么解释,原因也就了然。
同时这样解释,也是在提醒秦家谨慎,莫透露了他们的情况。
而他们给出世人眼中的价值昂贵的礼,也在于结交。
等明年春闱之后,家里小子们去秦家私塾读书,也能多得些照料。
商量来、犹豫去,最后他们还是放弃了就在街对面的另一家更有名的大私塾。
因为,离得太近了,更招人注意,以后更多人知道楚家就住在这里,岂非又给自己添了麻烦?
去远一些,又有秦家关照,麻烦也就相应要少一些了。
第2009章 秦家的态度
当天上午,岳北就带着人用了四辆平板马车,一次将那些送去青竹巷的货都给搬回来了。
虽然从药铺到宅子的距离更近,然而为了避开宅子的风险,愣是绕远去了青竹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而秦晨病好之后在自家私塾里并未多带班,而是有更多时间和体能,可以更好的读书了。
错过了今年,三年后科举,他是肯定要参加的。
这事儿秦老夫子高兴得哭了两晚,秦家自然也视楚二夫人为救命恩人,而非一般郎中治病。
何况一般郎中也治不了秦晨的病。
秦晨去了北豫州见到大哥也说了自己的事儿,提到了楚二夫妇。
那时他们还不太清楚京城里这层关系,后来回京后没多久就听到满京城在说。
秦家是认得楚二夫妇的了,为此震惊得几天都不敢开口提及楚家,就怕一时不察给楚二夫妇添了麻烦。
之后才缓过来,一家人商量也是替楚二夫妇保密,不对任何人提及,并不参与京城这些事情的议论。
毕竟是读书门第,是开塾人家,秦家不议论、暗中关注着,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岳北登门送礼,也就明确表示,楚二夫妇已经回来京城了,不过也因为外头的事情,不敢露面。
秦晨理解楚二的苦衷。
连忙也解释了秦家支持楚二的态度,叮嘱让楚二专心备考,希望明年春闱再传捷报,到时一并相贺!
而秦晨知道楚二夫人还惦记着自己的病情恢复情况,心下很是感动,连忙说他会去仁安医馆请杨掌医复诊。
一般郎中治不好,有没有病还能诊不出来?
因此,他这边的问题都不大,也算了了。
作坊材料运回来,岳北还代唐简去看了药庐进度。
药庐安排了医馆的小郎中和药童们在搞,杨掌医亲自盯着。
为此,他们已经囤了一批药丸子售卖,外面的人却不知道京城出现了这样一家药庐制药坊。
而唐简回到京城后就给了新的方子,杨掌医亲自炼制,第一批数量不多,几乎作废。
第二批刚刚炼出来,这两日就能够拿样品来给唐简瞧。
唐简听岳北回来禀报,心里也明白,这些药丸炼制方法,她确实写得很详细了,但……
毕竟一些细节上的把握,非自小接受训练的人,是很难冒然上手的。
工具装备不够齐全,设备简陋的前提下,技术上更依赖经验判断。
而她又没有像以前那般带着人手先炼制一次,给大家打个范儿。
现在只能让人拿着方子自己摸索掌握火候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今她正在初孕期,吃食上都开始挑了,若去闻着药味儿,不是给自己折腾死?
所以年内,她是没可能去管药丸子的事儿了。
正好又遇上不便出门的理由,干脆连医馆和药铺那边,都不去了。
药铺那边陈掌柜只奉命将采买的材料和装备都送往青竹巷那边。
现在岳北把东西都拿了回来,送到隔壁小宅那一座选为作坊的小院中。
等岳北复命之后,唐简这才与楚默云悄悄去看了看。
第2010章 作坊不能着急开
上午时,大家又聚集在琴室那边。
在听见一阵马蹄声后都出来看,见是岳护卫带人送了东西去那边院子,便知道是作坊的东西。
也有人好奇跑过去看,却被岳北拦下了,解释说还早着,这些材料不能乱动。
岳北是奉唐简的命令办事。
他这么说就定是唐简的意思,因而大家只得歇了好奇心,又回琴室去了。
很快琴室那边所有人都知道作坊快开始了,一个个都很兴奋。
今天上午又是陈爽来讲课,他听见大家说作坊快开始了,心里也是一阵激动。
终于不用每天被抓来教琴了!
大家去了作坊,学琴的人数至少要减掉一半,听琴的也要再减掉大半。
他们哥几个的任务不就轻松了吗。
今天张逸廷和张小柏都不在这边,他们去了书楼。
因昨天小子们与文大爷下棋下输了,唐耀搬救兵反被教育了。
后来罗家这边小子们就拉着张逸廷要教他们下棋。
明明大家都会下象棋,原本也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想到……
现在都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这时候就想再精进一下棋艺,非要拉着高手过去练练手。
琴棋书画这些,张逸廷自小在私塾就接受了良好环境熏陶。
这时候见小的们劲头十足,也便想给他们讲讲入门基础。
而不只是学会了下棋。
以后也要学会看棋谱、破残局,这才是高手。
会与章法,是两回事儿。
今天张逸廷就过去给小子们讲这两回事儿。
张小柏则因为邱娇杏今天去了琴室,他又不好来找眼下一心只守着小表嫂的默云哥,也干脆去了书楼。
一个摆开象棋讲基础、一个拿出围棋当陪练,到也自得其乐。
唐简在岳北来复命后,看看时间还早,就和楚默云悄悄过去那边。
见这时候人都还聚集在琴室那边小院里,并没有人在外头。
连忙溜进了作坊院子,楚默云还将院门给栓上了。
没有别人的打扰,唐简这才去看了所有材料和工具装备。
陈掌柜按着她的清单准备的东西,都还不错。
有些药材成色也还可以,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差。
唐简很满意,就没有替代那部分药材。
毕竟作坊是长久的事情,以后产量高了,一边进材料、一边出货也是常态。总
不能次次都要偷偷摸摸替换,不如一开始就维持一个平衡的质量环境。
他们仔细检查了这一批物品。
在唐简几次反胃难受抗不住了时,才关上厢房的门,出了院子。
“媳妇儿,你现在对药材也难受,这作坊还是不能着急开。”
锁好院门,楚默云立刻开口,神色间有些凝重。
刚才小媳妇有戴口罩和蚕丝手套,并没有直接碰触那些药材。
但她依然有反胃想要呕吐的反应,若之后还要在作坊里教手艺……
不行!
不行不行!!!
楚默云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了,连忙摇头,再次一脸严肃地提醒唐简。
不可以!
唐简无奈地撇撇嘴,拉着他的手摇了摇。
“知道啦,只能等我孕吐期过去再说了。”
若昨天是闻之不适的开始,那今天早起洗漱时就已是反酸呕吐的症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