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9章 房子是必须的
原来白父喜欢书法,就时常混迹于书法圈子,苏外公恰好就是这个圈子的元老级人物,而且他的书法造诣也是蛮高的,白父私下请教过他几回,私交挺不错。
“这世界确实小,转来转去都是亲戚呀,小白你放心,薇薇嫁到我们家来,肯定会舒心自在,不用和公婆住在一起,他们小两口自己住,我们大人不管他们的事,只有一点,给我们生个重孙带,你们不知道,我和老头子做梦都想带重孙哟。”
苏外婆笑意晏晏地说着,诚意十足,她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事都想开了。
对儿媳妇她都没太苛刻,自然不会对孙媳妇有过多的要求,只要给她生个重孙,小两口爱干啥干啥,她老太婆才不管。
常大红却不乐意了,她还想过过当婆婆的瘾呢,自打嫁进苏家后,就一直被老太婆管着,她连家都没当过,现在好不容易熬出头能当婆婆了,她当然得过足瘾啊。
可老太婆一张嘴,就把她这念头给灭了,常大红自然不高兴,就要发表下她这准婆婆的想法,只是才一张嘴,苏外婆就瞪了过来,冷冷的眼神像刀子一样,常大红后背一寒,老老实实地闭了嘴,连屁都不敢放了。
委屈的常大红扁着嘴,心里打着小九九,哼,她肯定比老太婆活得长,老太婆总不能管她一辈子,等儿媳妇嫁进来,她这婆婆摆点谱也是应该的,谁还能说出个不字来呢?
苏外婆一眼就看穿了儿媳妇的小心思,不就是想摆婆婆的谱嘛,脑子是真的蠢,也不看看白薇家是啥条件,人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自己也有好事业,条件比他们苏家优越多了,嫁到苏家是低嫁,这蠢东西摆的哪门子谱?
好在她身体还健着,有她压制着,这蠢东西也不敢作妖。
两家人谈得十分愉悦,气氛也很轻松,对于生孩子这事,两家人意见很统一,都希望白薇能早点生孩子。
“年纪也不小了,都三十了,再不生就是高龄产妇了,不管怎么样,至少得生一个,有了孩子家才像个家,没有孩子的家是没有烟火气的。”白母轻声细语地说着。
白父也不住点头,他其实也想抱外孙了。
白薇和苏丹青都红了脸,羞答答地低下头,其实不用大人说,他们也想生个可爱的娃娃呀,人类幼崽小时候多可爱,生出来可以玩好久的呢。
两家人愉快地达成了一致协议,决定下半年就办喜酒。
“丹青自己买了套房子,在淮海路那边,面积也还算大,有一百二十个平方,去年装修过的,他们小两口可以住那边。”苏外婆说了自家的情况,房子是一定要有的,这是成家立业的基本前提。
其实苏丹青有两套房子,都是唐小囡帮他买的,这些年苏丹青卖画也赚了些钱,唐小囡就劝他买房,总共两套,一套出租,一套则装修了自己住。
白薇父母都挺意外的,没想到还有自己的房子,面积也不小了,他们本还打算出点钱,让小两口去买套房呢。
第2010章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有房子就好,我们还打算资助些钱,他们自己再凑凑,弄个首付,买套房子当新房的呢。”白母笑着说,神情极满意,看苏丹青的眼神也极慈祥。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现在看起来,苏丹青这小伙子真挺不错的,除了得了癌外,其他还真挑不出一点毛病了,家里的大人都蛮明事理的,而且婚后也不住在一起,不用担心婆媳不和,小两口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生活不要太惬意呢。
至于癌这个毛病,现在想想么,也不算大问题了,霍谨之说得对,人生无常,睡在家里都还要担心被雷劈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寿数这种事,真的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有些人一辈子健健康康的,连伤风感冒都没有,可突然就没了,连一点征兆都没有,说走就走,招呼都不打一声。
像她以前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才四十出头,年富力强,还是学校的精英老师,正是发挥大好才华的好时候,而且这同事平时身体极好,也喜欢锻炼,更没不良生活习惯,但有一天上课时,这同事突然就心梗了,一头摔在地上就再没起来过。
毫无征兆就走了,她听到这个消息时,还以为别人开玩笑,可事实上就是真的,第二天就去参加这位同事的追悼会了,同事的妻儿哭得死去活来,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走得又这么突然,一点交待都没有,娘俩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
白母又想到了她的一个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过着十分安逸的晚年生活。
这个老师比她大二十来岁,一生坎坷,少年丧母,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人生三大哀事,全被老师遇上了,而且这位老师打小就体弱多病,那些年还去了农村改造,吃了不少苦头。
最可怜的是,老师在农村改造时,还查出了肠癌,做了手术才四十天,就又回农村劳动了,也没好好休养,更别说有什么补药了,大家都以为老师挺不过去了,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还等到了摘帽子。
只不过老师的亲人都离开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身体也不太好,可现在老师都将近八十了,依然好好活着,前些天白母去拜见老师时,老师还开玩笑说要过八十大寿呢。
有了这两个鲜明对比,白母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就想,寿命这个东西,可能出生时就已经决定好了,并不是你努力就能多活几年的,人生在世,还是及时行乐比较好,别太为难自己,也别为难身边的亲人。
白父之所以能同意,也是白母劝说的缘故,他们只希望女儿能幸福快乐,既然女儿现在想嫁给苏丹青,那就嫁吧。
万一苏丹青真的出事了,他们就再把女儿接回来呗,都养了女儿前半生,再养后半生也不是不可以啊。
苏外婆也笑着说:“丹青自己有两套房子,一套在淮海路,另一套在延安路,延安路那套出租了,这孩子挣的钱都交给他表嫂搞投资了,他表嫂就帮他买了这两套房子,还有我们老两口也有一套房子,虽然不大,地段还是不错的,我们就丹青一个孙子,等我们两个老的走了,房子肯定要留给丹青的。”
自家的条件虽不如白家,可也不算差,苏外婆这样说倒不是显摆,只是不想让白家看低了孙子。
第2011章 回礼
白薇父母交换了讶异的眼神,本以为苏家只是平常百姓人家,没想到人家的家底挺厚实呢,有三套房子真的很不错了。
淞城好多人家连一间十平方的鸽子笼都没有呢,还在租房子住,一家三代挤在十平方的鸽子笼里,上个厕所都要憋着排队,这样的人家比比皆是。
这样说起来,苏家的条件是真的很好了,不比白家差的呢。
常大红终于没忍住,有些得意地说道:“我和丹青他爸现在住的老房子,虽然小了点儿,可也有三间,住着还是蛮舒服的,我们那一片都划进拆迁区了,好像这几年就要拆迁掉,到时候政府会分配商品房,我们家的三间房,怎么说也得分两套的。”
隔壁的老弄堂已经拆迁掉了,常大红特意去打听过,和她家差不多的人家,都分了两套商品房,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过得不要太舒服呢。
“这样说起来,还是我们家薇薇高攀了。”白母口气虽是开玩笑,但半真半假的,苏外婆立刻警觉了,朝常大红瞪了眼。
白家是书香门第,说话都很含蓄委婉,白母这样说出来,就表明她心里起芥蒂了,也怪常大红这蠢的,在人家面前显摆啥?
那老房子还没拆迁呢,而且就算拆迁了,分的房子也不算什么,人家白家住的可是带花园的别墅,怎么可能瞧得上普通宅子。
“亲家母这话说的,我老脸都要羞死了,能娶上薇薇是我家丹青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家这点条件哪能和你们家比啊,就是比普通百姓家稍微过得好一点,但不能和你们家比的,但你们放心,薇薇嫁进来肯定不会受苦的,绝对是咱们家心尖尖上的宝贝心肝。”
苏外婆说话细声细气,温温柔柔的,特别中听,白母脸上又布满了笑容,这一番见面,她大致摸清了苏家人的性格脾气。
婆婆常大红头脑简单,没什么城府,还喜欢摆架子,不过这种人好对付,说几句好话就能哄得团团转,而且女儿和公婆不一起住,不是大问题。
苏丹青父亲就更不用担心了,从头到尾一声不吭的,是个老实忠厚人,肯定不会管儿媳妇的事。
至于苏外婆,才是苏家真正的当家人,有心计也有手段,但这外婆明事理,显然不会干涉孙子和孙媳妇的生活。
所以,女儿嫁过去后,过日子应该没问题,她还是可以放心的。
两家人越谈越投机,苏外婆和白母就像是常年不见的好姐妹一样,聊得特别亲热,别人都插不进嘴,唐小囡只得吃着点心,不知不觉就灌饱了茶水,肚子撑死了。
“过几天我打电话约你啊,咱们一起去找罗大师测八字,一定要挑个大好日子。”苏外婆笑眯眯地说。
“行啊,我反正在家没什么事干的。”白母也微笑晏晏。
白父这边则从带来的大袋子里,拿出了两幅画,是他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准备送给霍谨之的回礼。
“这是我自己的涂鸦之作,小霍别嫌弃。”
白父把两幅画作递给了霍谨之,他本来是准备送一幅的,但他也收到了那个国外的画家英年得绝症的事,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画作的价值自然翻了好几番,送一幅就太寒碜了。
第2012章 样样都需要包装
“您太客气了,您的画作可是千金难求呢,论理我不应该收下的,毕竟咱们都成亲戚了,收您的东西像什么话嘛。”
霍谨之话音刚落,白父就说道:“怎么不像话了,你送我的我收下了,我送你的也得收下,礼尚往来嘛!”
“这两幅画我还真和厚着脸皮收下,说来也是巧了,前几天我妻舅哥,就和我提起了伯父,他打算收藏伯父的画,可市场上竟买不到,我还说要向伯父推荐我妻舅呢,正好伯父您就送我画了。”
霍谨之一张巧嘴,比媒婆嘴还能说,白父听得心花怒放,虽然他不是虚荣心过强的人,但被人如此吹捧,他还是很开心的。
便好奇问道:“你妻舅贵姓?淞城收藏界我还是认识几个人的。”
“大名唐爱国,比较喜欢收藏油画,伯父听过他吗?”
白父吃了一惊,内心是震憾的,唐爱国的大名他当然听说过,这个唐老板在收藏界鼎鼎大名,别说是淞城,就算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
据说唐老板最有名的一件收藏,是欧洲一位著名画家的遗作,价值好几千万美金,而在巴黎博物馆的那幅则是赝品,真迹就在唐爱国手里。
“原来唐老板是你的妻舅啊,我可是真的久仰大名了。”白父口气恭敬了不少。
唐爱国在淞城有一家画廊,国际上都很有名气,能在那家画廊举办画展,是所有画家的梦想,白父当然也想在那儿举办画展,只不过他一直没争取到。
现在他突然就有信心了,都是亲戚了,不管怎么说都得给点面子吧?
霍谨之暗自好笑,他很清楚白父的小心思,除了名就是利,或者名利双收。
“我那妻舅其实就是瞎收藏,不过他是真喜欢画,所以自己办了个画廊,经常会提携一些青年画家,办一办画展什么的,昨天我还和我这妻舅聊起了伯父,我妻舅说想邀请伯父您去画廊办画展,不知伯父可否赏光?”
霍谨之也懒得兜圈子,直接了当地说了,都已经是亲戚了,他当然不介意提携一把。
白父在画界的名声还算可以,但还差了点火候,其实就是宣传包装不到位,现在这年头,闷着头干事行不通的,样样都需要宣传包装,否则天下的人才多的是,谁认识你呢?
“能去唐老板的画廊举办画展是我的荣幸啊,怎么可能不愿意,不知是什么时候?我需要准备什么?”白父喜不自胜,矜持的表情也掌不住了,笑得眼角都起了褶子。
他做梦都想去唐老板的画廊举办画展啊,其实那个画廊也不是多高大上,他在其他画廊也举办过画展,可唐爱国的画廊有一个好处,就是唐爱国擅长宣传包装。
有不少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在唐爱国的画廊办了画展后,又被唐爱国手下的团队包装宣传,没几年就成了著名画家,上电视节目,还去大学讲课,画作也一下子炒到了天价,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画家。
明明那些人的画其实也就那样,白父是瞧不上的,可人家包装后,画作比他的贵好几倍,他心里就很嫉妒,还有些不甘心。
第2013章 商业合作
白父以前是很清高的,觉得画画是很神圣的事,不能掺杂铜臭味,可现在他的想法改变了。
都是被那些后来者居上的画家们刺激的。
明明资历没他老,画画水平也没他高,可被包装宣传后,名气和财富都比他多了不少。
最可气的是,有一回他和另一个著名青年画家上电视节目,节目内容和画画有关,白父是嘉宾,另一个画家也是嘉宾。
这个画家年纪比白父小,是近几年才红火的,五年前还是个穷困潦倒的画手,专门给一些画廊画商业画的,几百块一幅打包价,画廊让你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创作思想。
画商业画是所有画家最鄙视的工作,但也是无奈的,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屈服在金钱下。
这个画家运气很好,遇到了唐爱国,在唐爱国的画廊举办了画展,再包装宣传后,一下子就声名鹊起,成为了著名青年画家,自己也创立了工作室,还收了徒弟,在淞城买房买车,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但白父还是瞧不上这个青年画家,因为他觉得这人画的不如他好,事实也是这样,资历也是他老,画界是最讲究论资排辈的,他是这个画家的前辈,自然要摆摆架子。
可上了节目后,白父就大受打击,这青年画家压根不鸟他,电视台也不鸟他,全程都在热情招呼那青年画家,镜头也大半给了青年画家,节目录好后,白父受了一肚子气,之后看电视节目,就发现自己的镜头少得可怜,他明明说了很多意见的,可全让电视台剪了。
那个青年画家说的都是废话,却全都放了出来,白父气得三天都没吃饭,肚子里都是胀气,去中医那儿针灸才放出来。
也是经历过了这次刺激后,白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唐爱国的画廊举办一回画展,可惜他的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他连和唐爱国搭话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天大的馅饼自动掉到了他面前,白父的惊喜比馅饼还大,他都想好了,等举办画展时,那些平时瞧不起他的同行们,肯定会惊得眼珠子都掉下来。
要是那些人再知道,他和鼎鼎大名的唐爱国成亲戚了,只怕眼珠子还得掉回去。
一想到这些,白父就止不住地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完全忘记了艺术家的矜持。
霍谨之笑着说:“您只需准备参展的画作就好,到时候画廊有人会联系您,您和他们接洽就行。”
“好好,小霍,太谢谢你啦。”
白父连连点头,对霍谨之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当然不信霍谨之的话,唐爱国怎么可能主动找他办画展,要找老早就会来找了,这肯定是霍谨之的功劳。
“谢什么,都是自家人,用不着客气,而且也是伯父您的画好,您要是画不好,就算我提了,我那妻舅也不会答应的,他可不会让画不好的画家砸了他画廊的招牌。”
霍谨之说得也很真诚,这也让白父更加感激了,甚至还觉得负疚,因为他之前反对女儿和苏丹青在一起了,还对霍谨之放了脸子,太失礼了。
第2014章 畅想未来
白父和霍谨之相谈甚欢,如同忘年交一般,茶都续了三回,唐小囡在一旁看得直乐,以前她也以为霍谨之冷面冷心,不擅言谈,但后来她才发现,其实霍谨之口才相当了得,只要他想和一个人结交,这天下就没有他拿不下的人。
平时之所以冷着脸,也不和人说话,只是因为他觉得那个人不值得他浪费感情罢了。
“画廊的工作人员会给您打电话,伯父只需静候佳音即可。”霍谨之笑着说。
“哎……太谢谢谨之了,我回去就准备。”
白父激动不已,总算盼到了这一天啊,等办了画展后,他也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这头苏外婆和白母也谈得十分愉快,都聊到孩子上学上了,白母表示将来孩子户口最好上在他们那儿,因为他们家的学区,有全淞城最好的小学。
“树人小学是全城最好的,薇薇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这学校只收本学区的学生,孩子肯定姓苏,但户口最好上到我们家,这样就能上树人小学了,我可不是和你们家抢孙子啊,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外婆您说对不对?”
白母十分诚恳地建议,她是真的为了外孙的将来考虑的,当然也有一点点小私心,在她那边上学,就能住在她家了嘛。
这样她就能天天看到外孙了,家里有小孩多热闹啊,否则天天看老头子,烦都要烦死了。
常大红心里一堵,张嘴就要反对,她的孙子凭啥户口上到白家?
她们这一片的学区也有好学校,虽然没有树人学校好,可也不差啊,像她儿子丹青,不照样成才了?
好苗子不管在哪儿都能茁壮成长,差苗子就算去了东北的黑土地,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她孙子肯定是好苗子,所以学校无所谓了,必须留在自个家。
不过她只张了下嘴,就被苏外婆狠狠瞪了眼,吓得她又闭嘴了,悻悻地低下头,死命灌茶,气都要气饱了。
明明她才是正经婆婆,可从头到尾就没发言的机会,全都是老太婆一个人在说,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太婆才是婆婆呢。
气死她了。
但就算再气,常大红也不敢表现出来,嫁进苏家三十几年了,她都习惯被苏外婆管教了,也懒得动脑子,就算有点不满的小心思,也只是一会儿,很快自个就想开了。
苏外婆笑盈盈地说道:“亲家母说得对,教育可是头等大事,将来孩子肯定要上树人小学的,就是要辛苦亲家母带孩子了,你看我和孩子奶奶都没什么文化,我家老头子倒是认识几个字,可近几年身体也不行了,有心无力啊,孩子的教育上,还得辛苦亲家公和亲家母二位了。”
“您太客气了,孩子也是我们的亲外孙啊,哪能叫辛苦呢,都是应该的。”白母听得心花怒放,更是松了口气,庆幸遇上明事理的亲家了。
唐小囡听得傻眼,这孩子都还没个影呢,上学都安排好了,啧……可真是未雨绸缪啊。
她撇过头,冲白薇挤了挤眼,小声问:“你肚子有动静了没?”
白薇老早都臊得满脸通红了,羞得嗔了眼,摇了摇头,还朝同样红脸的苏丹青瞄了眼,心里却在期待她和苏丹青的孩子了。
是男还是女?
长得又像谁呢?
要不要晚上就开始努力一下?
第2015章 苏外婆的生活智慧
这顿茶喝了足足仨小时,从上午喝到了中午,唐小囡表示直接去附近的酒楼吃中饭,白薇父母当然没意见,还表示一定得他们做东。
吃过中饭后,两家人这才告辞,苏外婆和白母依依不舍地拉着手,开始约下次见面的时间了。
“我先联系好大师,到时候给你打电话。”苏外婆说。
“好,我等着。”
白母也很爽快地应了。
夫妻俩朝女儿看了眼,和苏丹青说悄悄话的白薇,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到父母身边,眼睛还不住朝情郎那边瞄。
白家父母看在眼里,不由摇头,女大不中留啊!
白父开了车过来,一家三口上了车,很快就远了,憋了一肚子气的常大红,这才发泄了出来,不高兴嚷道:“妈,你干嘛不让我说话?咱家的孩子凭啥户口上在他们白家?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完全可以带孙子,用不着他们白家辛苦。”
苏外婆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连丹青你都没带过,还带孙子?”
丹青打小就是他们老两口带大的,文化上老头子管,生活上她负责,常大红夫妇也就是在生孩子上出了点力。
常大红怔了怔,脸上有点臊,辩解道:“那我们那个时候不是工作忙嘛,哪有时间带丹青,等丹青的孩子生出来,我们都退休了,自然有时间带了。”
苏外婆嗤了声,“不是我瞧扁你们,就你们那点文化水平,可别把我重孙给带歪了,人家白家都是教授,有文化还有艺术品位,我重孙交在他们手里我放心,交给你们我不放心。”
要不是她和老头子年纪太大,身体吃不消了,她也舍不得把重孙交给白家,但不服老不行啊,白薇和丹青至少得明年才能生孩子,她都七十多了,真吃不消带了。
苏舅舅听得连连点头,他也觉得自家娘说的有道理,文化上确实是白家有优势,他只是高中毕业,常大红高中都没念,哪能和大学教授比啊。
常大红却还是不服气,嘟嚷道:“那我孙子就成白家的了,我想看孙子,还得去白家看,多憋屈啊!”
“有什么憋屈的,孙子姓苏,是咱们苏家人,血缘上也是和咱家亲,就算白家帮着带了,孩子还是和咱家亲热,丹青小时候没少去你爹娘那吧?现在丹青和谁亲?”
苏外婆拿最现实的例子打比方,苏丹青小时候也常去外婆那儿的,因为他长得好看,特别招人喜欢,常家上上下下都喜欢他,寒暑假都要把他叫过去住。
常大红顿时没话说了,事实确实是这样,前几天她回娘家,她老娘还在念叨丹青呢,说丹青没良心,小时候吃了好那么多鸡蛋,长大了连个电话都不打。
这么一想,常大红心里便舒服了,还有些得意,堂堂大学教授给她家当免费保姆,辛辛苦苦带大的孙子,到头来还是和她亲,哼,她这是占大便宜了。
“妈,还是您说的对,我都听您的。”
常大红一想明白了就好说话的很,脸上也有了笑模样,苏外婆没好气地白了眼,心里却在想,幸好这儿媳妇蠢,好糊弄,比起那些心思深沉的,她还是喜欢常大红这样的。
苏外婆和白母的动作都很快,半个月不到,就找大师定下了黄道吉日,据说是近五年来最好的日子,那天结婚必然富贵荣华,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苏外婆和白母听了大师的话后,心花怒放,立刻决定就这一天办酒了。
第2016章 心灵的触动
近五年来最好的日子,也就是两个月后,时间上仓促了些,不过只要有钱就好办事,白家和苏家都不差钱,所以,婚礼还是隆重地举行了。
两个月后,秋高气爽,白薇和苏丹青在淞城最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举办了婚礼,证婚人是苏丹青的师父,一位木讷且不擅言谈的国际知名画家,不过他还是给这对新人,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苏丹青和白薇蜜月期一过,就又都去了雪区画画,苏丹青热爱唐卡,而且他手上还有作品没完成,他必须回去画完。
白薇自然夫唱妇随,而且她不放心苏丹青的身体,现在她是苏夫人了,就能名正言顺地照料苏丹青了。
一年后,苏丹青的画展在唐爱国的画廊举办,大部分是唐卡,还有一些是白薇的画,也有苏丹青的山水画,他在画唐卡之前是画国画的,水平也相当不错。
唐小囡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传说中的唐卡,以前只闻其名,未见其真身,这次终于见到了。
说实话,唐小囡并不懂画,可她还是被艳丽奢华的唐卡震憾了。
她形容不出唐卡有多么好,可就是觉得这画有一种魔力,让她移不开眼睛,就像看到敦煌壁画一样,仿佛那已经不仅仅是画了,而是岁月的沉淀,蕴含着深沉厚重的历史,看着画甚至有一种进入画里的冲动。
她也终于理解了苏丹青,为什么会那么执着于传承唐卡,这么美的画,确实不应该断了。
“真好看!”
唐小囡叹了口气,眼角不由自主流下了泪,并且止不住地流,热泪盈眶。
“怎么了?”霍谨之担心地问。
唐小囡走到这幅巨型唐卡面前,反应就不太对,死死地盯着,然后就流泪了,也不像是难受,他感觉像是心灵的触动。
可这幅唐卡画的就是个佛像,也是苏丹青费了五年才画好的大作,据说是雪区那边最受尊敬的一位转世活佛,雪区那边素来有转世活佛的说法,像这画像上的活佛,几百年来都是转世的,前一位活佛圆寂前,会交待遗言,让手下的喇嘛们按照他的提示,去寻找他的转世。
偏偏每次都能找到,非常神奇,有人也提出过质疑,但找到的转世活佛,虽然年纪尚小,可谈吐不凡,仪表堂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显然不是一般人。
有些事情,科学真的无法解释,或许科学的尽头,就是无尽的玄学吧?
唐小囡擦拭了眼泪,摇了摇头,“没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看着这佛像是忍不住掉眼泪,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还有点悲伤和不安,不过她没说,怕霍谨之担心。
她想抽空去找明慧大师谈谈,这些年她时常会去和大师谈心,每次谈过后,她的心情就安定了不少。
霍谨之微微皱眉,还是不放心,其实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担心,小囡小时候总会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像飞机高楼手机这些,事实证明,这些梦都是预言,现在的淞城就是小囡梦里的样子。
但小囡长大后,反而不做梦了,她也记不起来小时候的那些事,用小囡六爷爷唐绍正的话说,就是灵气耗尽了,是好事,小孩子早慧易折,平庸点才能活得长久。
第2017章 你会付出代价的
唐绍正是磨盘山文化最高,见识也最广的,他说的话极有威信,他这样一说,许金凤他们就不着急了,还庆幸唐小囡灵气耗完了。
他们不想要什么神仙转世的女儿,只想女儿健康平安地活着,长命百岁才好呢。
但霍谨之还是有隐隐的担心,这些年一直在心里吊着,今天看到唐小囡的表现,那种担心又来了。
唐小囡心情已经平息了,指着画像问道:“这是什么活佛?看着怪亲切的。”
“刚才我冲过丹青了,好像是那边最受尊敬的大活佛,是转世活佛……”
霍谨之细细地解释了转世活佛的来历,唐小囡本来表情很平静,可听到转世后,心灵像是被重物敲击了似的,不由自主捂住了胸口。
“是不是不舒服?”霍谨之扶住了她。
“没有,就是心里有点难受,我们回家吧,我想睡觉了。”
唐小囡精神恹恹的,不想再看画展了,她现在只想上床躺着。
“好。”
霍谨之搀扶着她出了画廊,心里更加担心了,和唐小囡想的一样,准备去静安寺拜访明慧大师,小囡的问题,怕只有明慧大师才能解答了。
回到家后,唐小囡上床就睡着了,睡得极不安稳,一直在做梦,梦到了她小时候,还有另一个奇怪的世界,也是她,可相貌又不太一样,她的爸爸妈妈也不是许金凤和唐来福,而是另一对陌生的夫妇,对她并不是太疼爱,感情淡淡的。
而且她在那个世界过得很不开心,虽然表面上看着很潇洒,有钱还单身,是人人羡慕的对象,可她知道自己不开心。
但这个世界的她是开心的,有疼爱她的亲人,还有霍谨之,还有可爱的三个儿子,她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你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轨迹,你必须付出代价!”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唐小囡吓了一大跳,四下搜寻这个说话的人是谁,想问他要付出什么代价?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快乐和幸福,你也一样!”
“你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别走!”
唐小囡大叫着,她心里很不安,这个声音感觉没安好心,可这声音之后就再没出现了,她在梦里大叫着,额头上都是汗,耳边传来了霍谨之的声音,“小囡……是我,别怕,我在呢。”
费力地睁开眼,唐小囡看到了一脸担心的霍谨之,她想笑,可只是扯了扯嘴角,实在没心情,梦里的那个声音让她寝食难安。
她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
她舍不得死,孩子还这么小,她不能让孩子没妈啊。
“做噩梦了?别怕,梦是反的。”
霍谨之轻声安慰,在她后背轻轻地拍着,心里的担忧越来越重了。
很不对劲。
得尽快去趟静安寺才行。
“妈妈,我们回来啦!”
门外传来稚嫩的声音,老二小南和老三小西蹦蹦跳跳地进了房间,他们已经上幼儿园了,老二小南活泼好运,特别粘唐小囡,老三小西则高冷安静,虽然是弟弟,可比小南更像哥哥些。
“肚子饿不饿?”
唐小囡搂住了扑过来的老二,三个孩子里,她最偏疼的就是老二,因为老二有可能是元宝的转世,她不由自主就想多疼这个孩子些。
而且老二的嘴也最甜,最亲她,唐小囡也知道偏心不好,可她还是忍不住,不过她也不会不爱老大和老三,主要是老大和老三都太独立了,她就算想疼他们,他们也不一定会接受。
第2018章 憨宝小南
“妈妈,你哪里痛?我给你吹吹。”
老二关心地看着唐小囡,一进门就听见外婆说妈妈生病了,他就马上跑过来了。
看着小家伙湿漉漉的大眼睛,小脸上满是关心,还鼓起腮帮子,使劲嘟着嘴的样子,唐小囡心都要化了,不禁搂紧了老二,笑着说道:“妈妈不痛,看到我的小南就不痛了,再亲一亲就更不痛了。”
小家伙立刻把圆嘟嘟的脸蛋凑了过来,“妈妈亲……”
唐小囡笑着亲了好几口,左边亲一下,右边亲一下,额头再亲一下,鼻子也要亲一下,怎么亲都不够,老三看得眼热,也凑了过来,“妈妈亲我……”
“好啊,妈妈亲小西,小东也让妈妈亲亲吧……”
唐小囡搂着三个小家伙,这个亲一下,那个亲一下,霍东本来是很抗拒的,毕竟他都是大人了,怎么可以再让妈妈亲呢?
但他又不忍心拒绝,只得勉为其难地凑上了脸蛋,只是小脸还板着,特别严肃的样子,惹得唐小囡不由多亲了几口,这小家伙自打有了两个弟弟后,就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爱让她亲,今天总算自愿让她亲了,她必须多亲几口才行。
看着怀里的三只乖儿子,唐小囡心里很是不舍,梦里的那个声音成了她心里的刺,如果是真的,付出的代价肯定是生命。
她舍不得这么可爱的儿子们,还有霍谨之,以及亲人们。
她太舍不得了。
可到底要怎样才能避免这场劫?
唐小囡心事重重,哪怕和孩子们互动都是强颜欢笑,老二特别敏感,察觉到了妈妈的心事,也没出声,但晚上睡觉时,他就悄悄祈祷,“如果是痛痛,小南可以帮妈妈分担的哦。”
三兄弟睡在一张大床上,霍东见弟弟双手合十在祈祷,便问他祈祷了什么,小南腼腆地笑了笑,没说什么,霍东也没多问,还以为弟弟是祈祷明天早上能吃到烧麦,小南特别喜欢吃烧麦,以前就祈祷早上能吃到烧麦,霍东以为这次依然是为了吃的。
三兄弟头挨着头,一起躺在大床上,小西在最里面,小南中间,霍东则在最外面,他是大哥,自然得睡在外面,这样两个弟弟就不会滚到床底下了。
兄弟仨很快就睡着了,睡熟的兄弟仨,本来整整齐齐的姿势立时就变了,霍东还是规规矩矩地睡在外面,可小南的脑袋则旋到了另一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转过去的,小西倒没转,可他的脚丫子则伸进了小南的嘴里,小南还不时砸巴着嘴,显然是梦到好吃的了。
唐小囡进来就看到了三兄弟的奇葩睡姿,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偏偏兄弟间的感情极好,家里那么多空房间不肯睡,非要挤一张床。
“好吃……香……”
小南说着呓语,又咂巴着嘴,弟弟小西的脚丫子,被他舔得一脚口水,唐小囡哭笑不得,从老二嘴里拔出了老三的脚丫子,可小南还不肯依,紧紧搂着小西的脚,自个的嘴还凑了上去,这是啃上瘾了。
第2019章 容易满足的孩子们
“你个傻宝哟!”
唐小囡在小南脸上亲了下,费了好久才把脚丫子抽出来,再把小西给挪过去了些,至于小南她没动,就算她挪过去,这小家伙还是会旋到另一头,估计她家老二是属陀螺的。
“妈妈……不痛……呼呼……”
小南又呓语起来,说出的话让唐小囡顿时红了眼睛,她的老二就是这么贴心懂事,就像是小棉袄一样。
“宝贝儿,妈妈爱你。”
唐小囡在小南的脸蛋上亲了下,又过去亲了亲老大和老三,她不能偏心,三个孩子得一视同仁,但有时候她就时常忍不住会多疼老二些,所以她得更注意些,不能让老大和老三心里有芥蒂,会影响孩子心理成长的。
轻轻关上门,唐小囡回到卧室,霍谨之已经洗漱好了,在等着她,笑着说道:“好久没吃静安寺的素斋了,明天去吃吧。”
“好啊,我也好久没见到明慧大师了。”唐小囡欣然答应。
夫妻俩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并没说出彼此的担心。
第二天,唐小囡很早就起来了,去厨房熬粥,她厨艺不太精,但简单的饭菜还是会做的,只是平常很少动手。
家里的烧饭阿姨也起来了,见女主人亲自动手,便进来帮忙。
“做些烧麦吧,小南爱吃,再做些锅贴,老大和小西爱吃。”唐小囡吩咐道。
“好的。”
阿姨应了声,她是唐小囡特意请来的烧饭阿姨,不仅做得一手好菜,早点也做得好,动作还特别麻利,家里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是这阿姨做的。
当然,唐小囡开的工资也高,比市场价贵一倍,而且逢年过节还有红包,所以虽然活多了些,但阿姨做得很开心,只要有钱拿,哪怕是天天做满汉全席她都乐意。
等许金凤他们起床时,唐小囡和阿姨已经做好了早饭,她只煮了皮蛋瘦肉弱,阿姨包了烧麦,还做了锅贴,满满两大盘子,三兄弟洗漱好后,看到他们爱吃的食物,眼睛都亮晶晶的。
“好香,谢谢妈妈,谢谢婶婶。”
三兄弟礼貌地道了谢,规规矩矩地坐好,小身板挺得笔直,稍微弯一点霍谨之就会一个冷眼看过去,用餐礼仪从小就要养好,他小时候霍修也是这样教他的。
虽然霍修这渣爹不靠谱,但这方面还是靠谱的,教了他不少礼仪规范,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已经融进了骨子里,所以即便他在磨盘山过了好几年饥寒交迫的日子,可礼仪却不敢忘,和上层圈子的人打交道时,这种良好的礼仪习惯,帮了他不少忙。
反而唐爱国,因为打小就没人教,所以有些习惯不是太好,和上层圈子的那些人打交道时,受了不少奚落,唐爱国气得花重金请了礼仪大师,专门教导他各种礼仪,学了一年后,唐爱国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从此以后就再没出过差错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哪个世家子弟呢。
“好吃。”
小南夹着一只烧麦,津津有味地啃着,他最喜欢吃烧麦了,只是家里不可能天天吃,这让小家伙有点遗憾,但是今天有这么多烧麦,他顿时就满足了。
第2020章 只要开心,挑食又何妨
霍东和小西也吃得很开心,因为他们有好多鲜美的锅贴,肚子都能吃撑,三兄弟的食量都不小,吃得直打饱嗝,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
“明天还吃,快去上学吧。”唐小囡柔声说道。
以前她担心孩子们只吃一种食物,会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导致营养不良,但现在她想开了,只是一餐早点而已,大不了中餐和晚餐食物各类丰富些,而且早点也可以增加几种配菜,不至于会营养不良的,只要孩子们吃得开心就好。
三兄弟顿时欢呼了声,还确认地问了声,得到唐小囡肯定的答复后,三兄弟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了,走路都走得跟飞一样。
唐小囡看得好笑,孩子们的快乐真的好简单,只是一顿早饭就能让他们开心,只要孩子们天天能开心,就算天天吃烧麦和锅贴又怎样?
没什么大不了的,开心最重要。
司机送三兄弟去上学了,幼儿园有点远,许金凤年纪毕竟大了,又不会开车,霍谨之就专门请了个司机接着孩子上学放学。
等孩子们走后,许金凤疑惑道:“你不是不让小东他们总吃一样的吗?还说锅贴油大,吃了对身体不好,今天是咋的了?”
“偶尔吃几餐没什么的。”
唐小囡笑了笑,许金凤还想问,不过阿姨过来问她事儿,她的注意力就被岔开了。
“妈,中饭我和小囡不回来吃了,出去办点事。”霍谨之说道。
“好,晚饭回来吃的吧?”
“回来的。”
得到霍谨之肯定的答复,许金凤就和阿姨去聊天了。
唐小囡去换了素淡的衣服,也没化妆,首饰也没戴,去拜见大师得有恭敬之心,不能冒犯。
霍谨之每年都给静安寺捐一大笔香油钱,所以一到寺里,方丈就亲自来迎接了,听说他们要见明慧大师,方丈有些为难。
“明慧师叔这些年不爱见客,前些日子大领导约见,他都回绝了,老讷也不确定师叔肯不肯见你们。”
“拜托您和大师说一声,或许大师肯见我们呢。”霍谨之恭敬道。
方丈答应去替他们传话,但不保证大师会同意见面,不过没多会儿,就有个青年沙弥匆匆赶了过来,在方丈耳边轻语,方丈神情惊讶,朝唐小囡看了几眼。
“师叔说让你们过去,他已经恭候多时了。”方丈笑道。
霍谨之心里起了疑惑,昨天小囡莫名其妙做了噩梦,今日大师就算到他们会来拜访,看来果真有事。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他都接着,总之没什么能带走小囡,哪怕和老天爷作对!
两人随着青年沙弥到了明慧大师的禅房,多年过去,明慧大师还是老样子,鹤发童颜,红光满面,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大师好。”
唐小囡鞠了一躬,霍谨之也一样。
明慧大师微微笑了笑,也没起身,伸手示意他们坐下,青年沙弥则泡了两杯清茶,茶香弥漫,还蕴含着佛香,唐小囡心绪突然就平静了。
第2021章 定会转危为安
“大师,我昨日看到一幅佛像,是雪区那边的转世活佛,我看了后心绪不宁,热泪盈眶,回去后就做了个梦。”
唐小囡平静地说着,明慧大师一直都微微笑着,神情并无波动,让唐小囡心情也更加平静了,就感觉她有点大惊小怪了,可能并不会出事呢。
“梦境说说。”明慧大师慢条斯理地说着。
唐小囡看了眼霍谨之,犹豫了会儿,还是说了,“梦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我,相貌和身份都不一样,我的父母也不是现在的父母,我也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那边是全然不同的我。”
霍谨之微微皱眉,他以前就怀疑过,现在听到这些,他更加相信自己的怀疑没错,就是那次摔跤过后,小囡的性子就大变了。
从刁蛮不讲理的小丫头,变成了懂事可爱的唐小囡,唐家三兄弟也在她的引导下,慢慢变了性子,受益最深的就是他,可以说,唐小囡是改变他一生的贵人。
这些年霍谨之就时常想起以前的事,越想越疑虑,他怀疑唐小囡不是以前的唐小囡了,那一跤可能让唐小囡身体里面的灵魂换了个,否则如何解释唐小囡时不时的预言?
他是不相信神仙转世一说的,他觉得是另一个世界的唐小囡替换了原来的唐小囡更靠谱些,现在他更确定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放这个唐小囡离开的,来了这个世界,当了他媳妇,还是他儿子的娘,自然就得陪着他,哪怕和老天爷抗争,他都不会放手的。
“还有呢?”明慧大师温和地问。
唐小囡的心情越来越平静,说出了那个声音,“有个声音在和我说,说我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轨迹,我需要付出代价,他说了很多次,我问他是什么代价,他也不回答,大师,他说的代价是不是指我的生命?”
“不可能,你别胡思乱想!”
霍谨之厉声道,紧紧握住了唐小囡的手,刚才那一刹那间,他有一种心脏被人紧紧捏住的窒息感,他都不敢想像,如果小囡不在了,他要如何活?
他肯定活不下去的。
唐小囡在他手上轻轻拍了拍,安慰道:“我就是猜一猜,只是个梦而已,你不也说没事吗?”
“当然不会有事,就只是个噩梦,梦是反的,说明你什么事都不会有。”霍谨之口气很肯定,也在努力说服自己。
肯定不会有事的。
他和小囡要做长长久久的夫妻,小囡活一百岁,他活一百零一个月。
让小囡先走,这样他才能好好地处理好小囡的丧事,然后再去找小囡,如果他先走了,他怕小囡会很痛苦,他怎么舍得?
“大师,我的这个梦是不是有什么预意?”唐小囡问道。
明慧大师念了声佛号,这才说道:“别想太多,既来之则安之,多年前我就说过,想要在这个世界扎根,就得和情郎生儿育女,你已经做到了,所以唐施主无须担心,就算有些波折,也定会转危为安,会有好结果的。”
第2022章 人生不可能永远顺遂
唐小囡心跳了跳,赶紧问道:“大师,是什么波折?能否明示?”
她现在不是太担心了,大师说了会转危为安,所以她应该不会死,只要不死就行,其他的困难她都能挺过去。
“天机不可泄露,唐施主莫问。”明慧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不过他还是说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遂,总会有些波折,唐施主平静对待就是,一饮一啄皆是定数,莫慌!”
“大师,是不是我前半生太顺遂了,所以后半生要受些苦难?”唐小囡忍不住问。
老人常说,年轻时享福不算福,年老时吃苦才是真的苦,她来到这儿后受尽宠爱,未受过一点苦,可谓是一帆风顺了,现在她的生活更是像蜜罐子一样,谁不羡慕她?
可她还是会有隐隐的担心,觉得太顺利了,老天爷会不会看不过去,就给她点厄运?
现在果然担心成真了。
霍谨之沉声道:“别瞎想,万事有我在。”
就算有什么波折,也是他去面对,怎么可能让小囡去承受?
唐小囡勉强笑了笑,她现在担心的是,如果是霍谨之都没办法解决的厄运,那该怎么办?
但明慧大师说了,结果定会是好的,她心里又没那么担心了,就当是人世间的历练吧,苦难也是一种历练啊。
明慧大师又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唐施主莫忧,苦难不一定会降临在你身上。”
“那会是谁?大师,我宁可是我,您有办法吗?”唐小囡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
她宁可自己受折磨,也不愿意身边的亲人受苦,尤其是她的三个孩子,她只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平安地长大,父母亲人都能长命百岁,霍谨之也别出事,她已经享够了福,受点苦也是应该的。
“胡说,说了我会解决,大师,您别听她的。”
霍谨之不满地斥了声,听到大师这样说,他心安了些,他觉得应该会是他自己,这样的结果最好,他够坚强,肯定能承受得住。
明慧大师笑而不语,双手合十,嘴唇噏动,眼睛微闭,不再搭理他们了。
“师父要静修了,二位施主请!”
青年沙弥过来了,让他们出去,别打扰大师修行。
霍谨之知道大师该说的都说了,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了,只得扶着唐小囡起身,出了明慧大师的禅房。
“二位施主,请往这边走,住持为二位准备了素斋。”
“谢谢了。”
霍谨之双手合十道谢,静安寺的素斋味道很不错,在淞城名气很大,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只为了吃顿素斋。
素斋确实很美味,只不过唐小囡和霍谨之都没有心情,明慧大师虽说了会转危为安,可他们还是担心过程太艰辛,更担心这苦难会由谁来承受?
他们都希望是自己,可这种事谁能说得定呢?
从静安寺回来都一个多月了,唐小囡的心情慢慢平复了些,没之前那么焦灼了,她也想明白了,来就来吧,她已经做好所有准备了。
“你阿爷要办九十大寿了,你们得安排好时间回去啊!”
某天吃晚饭时,许金凤说了件事儿。
第2023章 九十大寿
“肯定得回去啊,阿爷今年不是才八十九吗?”唐小囡问道。
许金凤嗔了眼,“八十九就得庆寿,你爹说要请戏班来唱三天大戏,还要摆三天流水宴席,请全村人吃酒。”
“爸爸请哪的戏班?请好了没?”
“还能是哪的,肯定是县城的戏班,唱三天也要不少钱呢。”许金凤回道。
唐小囡皱了皱眉,觉得县城的戏班不够热闹,便说道:“戏班我想办法去请,让爸爸别去请了,他忙活酒席就行。”
她想请淞城的戏班子,这些年剧院生意不景气,戏班政策也开放了不少,允许演员自己接活走穴,只要别影响剧院表演就行。
所以,很多往日只能在剧院才能看到的名角们,现在也出现在商演舞台上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钱到位,啥事都好办。
钱她不缺,唐百山的九十大寿,必然要过得热热闹闹的,要么不请,请就得是最好的戏班,让老爷子乐呵乐呵。
而且她阿嬷最爱听戏了,每样来淞城都要去剧院听戏,现在她把那些名角请到家里唱,让阿嬷听个够。
“你请哪的戏班?”许金凤打听。
“淞城的啊,你和阿嬷不是都爱听嘛,我请她们去家里唱,你想听什么就点,一次听个够!”唐小囡笑嘻嘻地说。
许金凤立刻意动了,她也是爱听戏的,尤其是淞城剧院的名角,水平就是不一般,唱得是真好,要是能请到老家唱,全磨盘山肯定都羡慕死她了,那得多带劲儿。
只是想一想,许金凤就得意了,可想到费用,她又心疼了。
“淞城的戏班肯定贵,还是县城的好了。”
许金凤心疼钞票,哪怕现在家里不缺钱了,可她还是不习惯大手大脚地花钱。
“你女婿和儿子都会挣钱,姆妈你愁啥啊?这事你别管了,钞票也不要你出,你还是回家帮我爸办酒席吧。”
“我明天回,小东和小南小西他们你要带好啊,别养瘦了!”
许金凤舍不得外孙和孙子,她常常是唐小囡这边住几天,再去老大和老二那边住几天,孙子和外孙都那么招人喜欢,比老家的唐来福可爱多了。
“知道知道,我可是亲妈。”
唐小囡有些无语,她看起来有那么不靠谱吗?
第二天一早,许金凤就由司机送回老家了,唐百山的大寿是半个月后,唐小囡也忙着去请戏班了,淞城剧院那边一听是要去乡下演出,立刻就摆脸子了,可一听唐小囡开的价钱,剧院领导的笑容比蜜还甜,满口答应,还让唐小囡随便挑角儿。
“只要是咱们剧院的角儿,您随便挑。”领导态度谄媚,这可是大金主,值得他这么恭敬。
“几个名角都安排上,放心,酬劳上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只要我爷爷的大寿热热闹闹,喜气洋洋,钱不是问题。”唐小囡也端起了架子,出钱的是大爷,尤其是在一些势利眼面前,架子是必须摆的。
“成,您放一百个心,肯定让老人家满意!”
剧院领导立了保证,这一笔要是进帐了,剧院可能大赚一笔,年度奖金也要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