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1】压力往上蹿
约好了师妹,周末早上在校门口碰头,准备一块坐公交车前往开会的酒店。
作为全国医学圈最有名气可以说地位最高的学术组织医学会,学术会议举办地点无非会更高大上一个等级。之前谢婉莹去过的学术会议地址,最好的是四星级酒店,已经算很不错了。
这次医学会开会的地址是医学会经常举办活动的场所国际会议中心,为首都都赫赫有名的一家五星级大酒店。而且是国际会议与集会协会会员,是十分专业的会议服务接待场所。
总归之一句话,医学会算有钱人。
医学会缺人打杂不是缺钱雇人,是雇不到心里想要的人才。高端人才从来放眼全世界全是紧缺货。
方理事那天对天才说的话真没错,平日里哪有这个机会让天才来做会议记录。
好比如果让宋医生来做记录员,宋医生绝对兴致缺缺。
于是连米思然这样的师妹在得到谢师姐通知的刹那,心里都不禁闪过一抹诧异,深深感叹道:师姐比她米思然更谦虚,低调到不可思议。
师姐如此这般的尖端人才,愿意屈身做个小记录员以身作则。她米思然自然没意见去帮师姐打杂。
让谢婉莹没想到的是,一群人闻风而来了。
校门口,大树下碰头处,米文林跟在堂姐身后,对谢师姐说:“我来帮你们搬椅子搬箱子的。”
由于方理事一早告诉她缺不少打杂的,谢婉莹心想,带多个师弟过去帮手干活不是不可。
米文林米思然再告诉师姐:“我们报告给潘师兄和林师兄。”
声音落地,潘世华林昊杀到了,在他们两人身边再有个人影若现,谢婉莹定睛看清楚了是岳班长,立马喊声:班长。
听她这句喊,所有人能听出来她是以为班长来到是带了什么上级指示。
岳文同只得站住脚,清声嗓子,努力维持班长的沉稳态势道:“我和他们一样,来帮你打杂的。”
班领导没指示,班领导来打杂,班领导原来和她一样打的蹭会的主意。谢婉莹眨个眼,没话说了。
想蹭去会议听的人多着。
林昊他们当着她的面忽然变成内科四人组的八卦风,对着她说:“不给赵兆伟他们知道,否则,他们肯定要跟着来。”
赵兆伟他们是浑然不知这个会议要开吗?不是的。事实恰好相反。他们知道,而且早在班里说来说去了。据此,林昊他们问她:“你知道有谁要去参加会议吗?”
神仙哥哥要去,说明这个会议规格挺高的,应是有很多大佬参与。谢婉莹推测。
她猜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只是暂时没有想到具体人物上。
“高师兄,你的谭老师,陶师兄他们全部要去。”
一众她熟悉的老师们要去,这压力不言而喻砰砰砰往上蹿儿。
几个人再在原地等待,是在等张书平。
张书平现在跟着她干活了,她总不能带师妹而不带自己组里的人。
过会儿,张书平和另一个人坐了辆出租车来到他们校门口。
【3692】好老师
“我看见他们了。”杜蒙恩提拉着眼镜兴奋地说。
大家全知道这位是杜老师的儿子。
杜蒙恩同张书平两人兴致勃勃来到他们这群人面前。
扫眼他们一圈子人之后,比较爱说话的杜蒙恩对沉寂的张书平说:“瞧,我没猜错。只要是她带头,绝对来一堆人。”
“嗯。”张书平被刺激到开口。
杜蒙恩对其他人介绍自己为什么会来:“我爸也要去参会,他不带我去。其实他本来不太想去,但听说自己姓谢的学生要去。”
杜老师是要找她吗?谢婉莹猜。
张书平掏出手机递给她:“我奶奶找你。”
听到是鲁老师的电话,谢婉莹急忙伸出双手接过来。
“莹莹。”鲁老师在电话里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很有精神头不似个病人。
“老师,您好。”
“谢谢你带书平去参加学术会议。”鲁老师感谢她道。
“老师,不用客气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和你客气什么?我都怕你嫌弃他。他远没有他小叔聪明。”鲁老师兴冲冲道,对自己孙子的医学水平有几斤有两很门儿清。
大佬奶奶不会说偏袒自己家孩子,那对自己孩子完全没好处。事实如她说的,能跟个天才学习机会有多难得,多少人抢着要都没能得到。
谢婉莹就此有话跟学生奶奶报告:“他有优点的,做事很认真。”
对人评价不能一概而论。不管怎样,张书平是医生家的孩子,两位顶级医学大佬的孙子,基因不可能差到哪儿去。
天才老师对学生家属的告知是具有深刻不同的含义。
鲁老师听出来了,人家天才老师说了,真笨的人做事再认真也无济于事,她孙子不是这种,实则是支潜力股。
手摸摸眼眶,鲁老师内心有点儿小激动。作为奶奶,心里边最放不下是这个小孙子了。现在,有个人告诉她她孙子其实未来前途无量,只能说新宠儿太会安慰她这个老人家。
在旁听着的张书平的脸皮子在晨光下微微发红。
周围其他人边听“谢老师”的话,边重新打量起他。
杜蒙恩这位好友一巴掌放到他肩膀上,点个头示意:我也相信你没有问题的。
张书平的两只手不由攒起来,感觉是有一股劲儿从自己身体深处涌出。
多赞美一个人好过多苛责一个人。
鲁老师赞道:“莹莹,我相信你会是个好老师。”
“老师,都是向你学习学出来的。”谢婉莹道。
鲁老师撇个眉:谢学生这个贫嘴是突然学的曹学生陶学生他们?
不是她一个人说鲁老师好的,鲁老师是真的好。听,老师自己生病都先关心起她的身体:“莹莹,你自己多保重你自己身体,知道不?”
鲁老师这是从哪儿听说到她些什么新闻。
“我和你们张主任说让他悠着点教育你们。”鲁老师再说道,养子是老师,按照规矩不能插手,只能让长子的性格悠着点别太折腾人,“他如果有错,不管他是领导或是老师,你要说他,批评他教育他。”
【3693】各有任务
批评教育张大佬,她谢婉莹是绝对不敢的。
可鲁老师已经对她的消息是无所不知,哈哈大声笑两声说:“我想对你说的是,莹莹,你这回干的真棒。”
“妈。”张大宝贝的声音在对面骤然响起,应是听到了母亲肆无忌惮嘲笑自己翻车的声音没法忍下去了。
谢婉莹吞两下口水了,原来张大佬在家里陪母亲。
“你说他这人不去开会说要在家里陪我打麻将,他是憋了什么坏水?”不怕当着自己儿子抗议的面,鲁老师尽情和新宠儿说话。
“妈,行了行了,人家赶着去干正事儿。”张华耀没法了,只能拿工作借口阻止母亲,让老妈子转过脸多瞧瞧他这个张大宝贝。
电话断了。时间如张大佬说的是比较赶,一行人急匆匆出去坐车。
路上车摇晃,大家有的忍不住打个呵欠。
周末不用上班,不能在家里休息,要赶早去学习,算是医生这行业的特色了。若不是为了白大褂这个梦想,没有多少人能支棱下去。
抵达国际会议中心,不到七点钟。一群年轻人以为自己来得早,进去后发现,大佬老师们来的更早。方理事望见他们来了这么多人,高兴死了,对他们猛招手:“来来来,我带你们先去逛逛。”
“老师,需要我们做什么?”
年轻人挽着袖子,预备好了搬凳子端茶水的打杂姿势。
方理事被他们逗到,说:“一群乖孩子,真让你们干这些。我们会先心疼的。”
会议室的布置茶水等后勤工作自有酒店员工来做,酒店员工也远比他们在这些事上做的专业。
给他们的任务定是和医学有关,酒店员工不太能做的或是做了没有他们去做有意义。
方理事给他们指派任务了:“你们自己商量下,我们这里需要会弄电脑和多媒体设备的。到时候我们开会的时候,有老师上台演讲时你们帮着打下手操作下设备。”
自己早有记录员的任务,谢婉莹置身事外,看着大家唧唧呱呱最后选出了班长带自己班上同学。主这个任务主要是责任比较重大,发生现场播放错误的话师妹师弟们怕承担不起让渡给师兄们了。
接下来的小差事给师弟师妹们去做了,米思然他们是为此要站在会议室大厅门口的长桌子招待桌后面,负责帮到会的老师们做好登记以及发宣传单和牌子。
由于他们来的时间尚早,酒店员工们刚在忙弄桌子椅子等物品,参会嘉宾皆未到场。方理事顺带领着他们去看看其它东西。
组织方每次组织活动免不了要打打自身的广告。医学会在这次活动给自己打宣传的物品有哪些。一行人走到长条桌看见了上面垒放的一本本文书,见是医学会的部分学术期刊。
熟悉的期刊封面让来访的这群年轻医生们情不自禁联想起了很多东西。
杜蒙恩拿起一本确定着自己的记忆,说道:“在我们医学院图书馆里有很多。”
【3694】被当考题了
听见他这话,其他人要给他一个白痴的眼神。说明这人尚未清醒自己拿着的是什么重要医学工具。在国内这个年代,信息渠道并不通畅,互联网未完成蜕变,信息搜索对普通人而言门槛之高是未来人难以想象的。
国内的医生,恰好是职场前程与科研息息相关,即摆脱不了科研。医生搞科研和其它专业科研工作者无差别,在学术信息的搜索上属于刚需。可以想见,非大佬没有自己信息渠道的普通医生医学生,搞科研时能找到的有效信息渠道是乏善可陈。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医学会筹办的门类齐全的旗下各种学术期刊,变成了国内医学圈里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救星之一。
如杜蒙恩说的,医学会旗下的学术期刊在各大医学院图书馆里陈列满满,让普通医学生随时可以阅读随时可以猎取海内外最新的医学信息。
方理事趁机调查下医学会学术期刊在医学生们心里的地位,问他们:“你们可以给我列举出我们医学会学术期刊的十种期刊吗?”
十种而已,对现场这些读书丰富的医学生来讲是能信口拈来的答案。
被人白过眼的杜蒙恩抢着回答了,为的洗白自己对科研其实很认真,说:“有内科、儿科、眼科、外科、呼吸科、心血管——”
“等等,你搞错。”一帮人听到了错误,着急拦截他。
“是结核和呼吸杂志,不是呼吸科杂志。”张书平急到要为好友跳脚。
杜蒙恩闭上了嘴。
所以说,医学杂志的名字听起来大同小异非常容易让人记不住混淆。方大佬提的问题看似小儿科,实则抓的是考点。
为什么是结核和呼吸杂志?显然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非常重要必须解决的一类呼吸科疾病。
以此类推,当糖尿病变成国人一大疾病痛点,立马应运而生为糖尿病单独设立的学术期刊。
眼见第一个问题貌似只难倒一个人,方理事提高第二个问题难度:“我再问你们,你们知道谢医生在我们医学会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是在哪个杂志吗?”
谢婉莹:啊?
这方大佬,居然鬼起来了不亚于张大佬。
大佬们个个皆有大魔王的潜质啊。
除她谢婉莹以外,其他人接到方理事的提问之后呀的尖叫。
这帮人均不知道她在医学会杂志上刊登论文。
“师姐,你什么时候发论文的?”米思然着急地问。
谢师姐没有和她说。
“班长,你知道不?”林昊转头问岳班长。
岳文同摇摇头,皱褶眉,怀疑任老师或许都不知道。
事实上她确实对这事不爱宣传,几乎未对谁主动提及。因此那天大师姐和二师姐抱怨过她。
方大佬是太精了,拿她的论文一考,当场把这些人全考出现形。
你们不知道她发表论文了,足以说明你们对医学会旗下的期刊阅读量仅此而已。
为此方理事未准备批评他们这群小年轻,要让他们把医学会所有期刊读完是过分的难,很多老医生一样办不到。不相信,等会儿可以再考几个。
【3695】没有简单的
临时招呼来的小帮手们要上岗了。方理事把登记表分发给负责招待嘉宾们的米思然他们。
米思然他们接过表格之后发现一个重大问题。
“哎?”杜蒙恩嗅口气。
“你不知道吗?”张书平问他。
“你知道吗?”杜蒙恩反问他。
两人的对话没头没尾,可叫旁听的人一头雾水。不过米思然米文林能读出他们话里的意思,是脸部同表露出个大写的糟糕。
怎么个糟糕法?他们以前没了解过或是没想过,其实一想肯定是这样的,指的是医学会的会员有分类的。
参会嘉宾们全是医学会会员,各位大佬属于医学会里的哪个会员身份呢?
他们负责接待的,若当场把大佬的会员身份叫错?
“表是嘉宾自己填写吗,老师?”米思然问。
若是由嘉宾自己填写表格个人信息,他们自己无需担忧会填错了。
方理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有些老师可能自己都不太记得自己的事,你们需要帮他们填写。”
天啊,方理事的话指向了他们最怕的事。
如方理事说的,大佬们繁杂事多,有些大佬不拘小节真有可能不记得这些无关医学技术的小细节。
医学会会员分有普通会员,专科会员,专家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单位会员。有些老师是来代表单位来参会的,要填为单位会员。
杜蒙恩的手心在脑袋上抹抹汗:本以为招待的事是最简单的,现在看来,只要事关医学的活儿没有简单的。
当个医生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医学圈本身是个独立的小社会,其中的社会关系需要新晋医生们去熟悉。今天他们来医学会打杂算是来对了,是个了解医疗圈人际关系的好机会。只是——让他和张书平都没想到,他们身为医生家的孩子但是不知道自己家长辈是什么会员。
咳,家里长辈太低调也是为难子孙的难事儿。
“你爸估计是专家会员。”张书平帮朋友推测下朋友的亲属。
“你奶奶来的话,我想可能是资深会员。”杜蒙恩帮他推测回去鲁老师的身份。
他们家里的人,他们熟悉的人,好猜。
等会儿来的老师,好多将是他们不认识不了解的,肯定难猜!
一帮人愁眉不展了。
方理事早给他们准备好后路拿出份会员通许录。
一帮年轻人望着目录,直接晕菜。
好大好厚的一本!
翻开后能见到密密麻麻的字眼全是小字。
医学会会员几十万呢。
“这是考我们查字典的速度。”杜蒙恩撅撅嘴巴,回忆自己小学时候比赛查新华字典的盛况。
方理事哈哈笑着:这些活儿只有学霸能干到最好,一直说缺人手是这个缘故了。
“有人来了。”
大伙儿听见脚步声回头。
“几点了?”方理事低头看了看手表。
七点多一点,离正式开会的时间九点远着。
来的人影逐渐显出清晰的轮廓,为高帅代表,容貌英俊,衣着帅气。
“是曹师兄。”认出人影,几个人师弟师妹先唧唧呱呱,“我本以为曹师兄早上开车送人来。”
【3696】齐到
望着来人的谢婉莹接到了大家注视的目光,回复一个淡定的眼神:怎可能。
以前讲过了,一般医生都是务实派,不喜欢秀恩爱的。
哪怕是医学夫妻档,各有各自忙的事儿。参加同个地方的会议都有可能分开来,因为工作放在第一位,没必要非凑一块儿行动。
谢师姐谈恋爱时太正经正经过头表现成太佛了,绝对的另类,让他们看不了热闹。米思然他们心里头哎一声。
走来的曹勇一样持副公事公办的态度,问各位在场的人:“我来了,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第一份招待客人的差事开始。
各位招待急忙拿出嘉宾登记表和圆珠表递给嘉宾。
接过笔,曹勇逐行在登记表上填写个人信息,看似态度认真,实则填写到会员身份那格,直接停下笔头了。
作为招待的一帮师弟师妹们见着他眉头紧锁的表情,立马能猜到:曹师兄都不记得这个吗?
“我好像忘了。”曹勇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对他们说。
“每次都有让你们填的。”方理事道。
“你们的人帮我填的。”曹勇答。
曹师兄不愧是大佬,直接让人代填。师弟师妹们为此内心想哭了。
“翻!”杜蒙恩搬出厚厚的目录本,扶了扶眼镜埋头找曹大佬的大名。
曹勇伸下头,跟着望一眼,若有所思说道:“原来是有分普通会员专科会员这些。”
师弟师妹们听完他这话,再次仰头如惊诧状的飞鸟:曹大佬竟然跟他们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莫怪方理事刚刚对他们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没有批评他们半句。
有个性的大佬们是从不记这些琐事,他们来参会是为了讨论学术问题不是为了争什么会员身份。当然,人有划分,有些人对这些身份特别上心。所以医学会需要如其它社会组织搞荣誉名头。
一帮小的拼命查目录时,再听有脚步声靠近。
这回是“大部队”入场。
“莹莹。”
走在最前面的高钊诚,甩着手中的公文包大声喊下小师妹,离得远远的能见到曹师弟同在场的身影,笑问:“曹勇送你来的是不是?”
“不是。”被问及的两个当事人异口同声。
“他们说不是,你们信吗?”高钊诚转头,效仿起申友焕唯恐不乱问起其他人。
在他身后接踵而至的是一帮国协老师,个个齐刷刷身着整洁干净的衬衫,拎的气质公文包,全是彪悍的医学精英。
对高钊诚的问题,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为此,谢婉莹告诉高师兄有人证:“班长他们跟我一块坐车来的。”
高钊诚转而指住曹师弟说:“你肯定开着车偷偷跟在她后面来的。”
“不可能。”谢婉莹道,“曹师兄晚来我们快四十五分钟。”
现场的人听完她这一根筋的话,差点儿哄堂大笑。
高钊诚走来扒曹师弟的肩膀,笑弯了腰:她拼了命为你说话,你什么感觉啊?
曹勇瞪下这位高师兄:不是你开的头惹的祸吗?
【3697】不讲武德
大佬们围在了登记桌前。
米思然他们全忙活起来了,急着给大佬们登记表。
大佬们拿着表格边看边思考:“什么会员身份?这是什么?”
好家伙,国协大佬没一个记得自己是什么会员身份。
负责查目录的杜蒙恩感觉自己要疯了,发起牢骚:“我预计他们跟我们差不多,也不知道谢婉莹发表的论文在哪本期刊杂志上。”
这话落地在大佬们中间,引发的是核炸。
“谢婉莹发表论文了吗?”
“谭克林,你知道不?你不是她老师吗?”
谭老师向来爱沉默不语。
“陶智杰,你说!”
众人指向另一位金牌带教。
陶老师不知真假地配合着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我老婆都没和我说。”于学贤翻起桌上的医学期刊,抱怨道。
经由这话,谢婉莹吃一惊:于师兄和姜师姐先领证了。
结合大师姐,看来国协里的人比较喜欢把婚姻大事先办成先斩后奏。
“你怎么来了?”高钊诚吃惊他在场,问。
被问及自己为何来,于学贤回给对方一记不爽:谁说只有外科能来?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内外分科越来越不明显,这话以前说过。因而内科一样有手术机器人,如胃镜机器人。
说了机器人是进一步的微创技术。胃镜机器人一个样,直奔胶囊去了,是我们未来比较常见的胶囊胃镜技术。
“你那个和我们外科的不一样。”高钊诚摆摆手。
“怎么不一样?”于学贤不苟同。
胶囊胃镜技术现阶段只是解决检查的问题,而传统的胃镜技术包含治疗的方案。要实现真正的全方位技术胃镜机器人,必然得借助些外科机器人的本领。
没开会前,大佬们已就技术问题争论不休。
“莹莹,你论文什么时候发表的?”高钊诚向小师妹“兴师问罪”,“我没有听你提过。”
方理事走出来说句公道话:“你们倘若关心她,应该早有留意与她学业相关的医学期刊。”
所以即便她不通知到个人,不是个个都不知道。
高钊诚发急了,这话相当于说他不关心小师妹的学术。不管了,跑去和对手内科同志一起找:“于学贤,你找了半天找到没有?”
“我怕他们把她论文藏起来了。”是在桌上没翻到,于学贤做下推测。
“曹勇,是不是你藏起来的?你一定知道的,她不可能没告诉你。”
曹勇:“不用她告诉我的。”
我和你们这些人不同。她的事儿我用得着她告诉我我才知道吗?
为了谢师姐,曹师兄霸气。米思然他们想。
高钊诚被自己气到双手叉腰,得上哪儿找小师妹的论文,再一看,有个聪明的绕到桌子后面拉抽屉了。
“喂——”方理事哭笑不得。
一群后辈是吃惊不已,见着大佬前辈们为了找谢师姐的论文全不讲武德了。
“找到了。”
其他人全部蜂拥而上。
“她这个论文标题写的是,小鼠模型心脏结构和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
【3698】是否徇私
“她这显然是研究心脏的文章。”高钊诚叹声息了,首先是很惋惜小师妹没有选择普外的研究课题。
有人问:“心脏科的来了没有?”
得让专业人士分析下评价下论文。
“没必要。”高钊诚说,是和一帮人看到论文的通讯作者。
是曹育东大大佬负责把关的论文,这个论文的质量必定上乘。
所有人埋头阅读。
“她这是研究病因吗?”
“应该不是。”
“不是研究病因是研究什么,是有什么意义?”
医学研究是要奔着目的去的,对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不讨论病因没用,看这论文标题不是讨论治疗方案,所以,这论文是研究病因的,只是研究的方向和其他作者所想的不太一样。
“她这讨论的是心脏的先天结构因素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每个生物体的器官可以说大体上相同但是必定有不同之处,这种微妙的不同是不是会导致一些微妙的结果。如此的课题探讨在科研界并不少见。
问题是当深入思考下去之后,非心脏科大佬都能察觉到这个课题不好做。
“我虽然不是心脏科的,但是也知道,比如心肌梗死,发生心肌纤维化的地方肯定是和血管堵塞的地盘有关。那么她研究的这个课题有意义吗?”
“说明你真不是心脏科的人,也没有认真看她的论文。”
后面这句话发出人的声音,让所有人唰掉头,看见是谁说话后一片吃惊状:
沉默的谭老师主动开口?而且说的话如心脏科的人说的?
“你是知道她发表论文了。”高钊诚批评他之前不出声。
谭克林:那是因为弟子同他一样不爱高调,他为何声张呢。
谢婉莹有点点紧张:谭老师早看过她的论文?
高钊诚和其他人只知道:这人居然为了研究弟子的科研课题私下补课心外科?
“她是你学生,你是为你的人说话。”对方发出质疑有人说话不谈技术只徇私。
国协人回过头去,谭克林抬起头,这下子大家方意识到此人不是国协的。
不知何时,现场里头是插入其他医院的人,只是刚才他们国协人全神贯注关注自个的学生没留意。
人多了,场内乱哄哄起来。
大概是一大帮外院的,巴不得在这里抓国协的小辫子。
不管是谁,外人来质疑他们国协,国协老师们立马同仇敌忾。
“说你不是心脏科的真不是心脏科的。”
“我们看你连外科医生都不是。”
“你实习的时候没有去过心外科逛逛吗?”
对方驳斥:“她这个和外科有关吗?不是做的基础研究吗?”
首先,谁说发生心肌纤维化的地方只和血管堵塞的地盘有关?心外科的人自己都不敢这么讲。有的人早就心脏有心肌纤维化了,再心肌梗死你怎讲?
致病的微观因素太多的情形下,试图从宏观角度去入手破局是很有意义的科研方向。况且做出来结果的话在心外科手术里有帮助,可以帮外科医生更好地规划出合适的心脏改造路径。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3699】问题所在
这样的科研思维是外科普遍的做法,并不仅限于心外科。对方若对此质疑分明是忘了自己是外科人。国协人说的没错。
实则上想要和一帮全国最顶级三甲医院的国协大佬们互怼学术,并且想怼赢国协大佬可想而知难度有多高。
对方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现实。观察这人的态度,打从开始质疑的方向并非学术问题,说明人家根本不是想谈学术。人家要的是不是把学术辩个明白,要的是找学术外的东西来戳人完成曲线救国。
究竟对方为何突然使劲儿抓着这件事来怼人,只听这人故作笑哈哈对国协人这么说:“看,把你们气得急得。各位国协的老师,这完全没必要。难道是因为这是女医生写的论文。看来,大家全一个样,你们国协没区别,呵护爱戴女性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我猜,你们国协下一步可能想来造个女神,声称女性历史上的突破,有一名女医生做到怎样怎样的新闻上报。”
全场听完他这话,片刻间,是寂静如坟场了。
米思然怒到蹦了起来,满脸子青红,肺里只差点儿一头火龙仰头喷出。
不知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或是坏到故意的,不然不会知道他自己在说什么。
同是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哪有可能因你是女医生或是男医生有区别。女性从事外科的要求和男性一样的,没减半分。
说给女医生从事外科优待?有吗?
如果有,她米思不用效仿谢师姐天天去操场跑步和练单杠。
不会说一谈到就业问题,女性在外科根本不好就业。
这人张口就来血口喷人,把她和谢师姐的努力看成什么了?
“你——”
“冷静点。”
接到拦住自己说话的声音,米思然回头,望向谢师姐脸上写出愣意:师姐,你怎么了?这人污蔑你,你任他污蔑吗?
当然不是。只是这人说的有些是部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师妹是职场菜鸟不像她重生的多少对这些现实状况较为了解。
所以,哪怕她小表姨人品不怎样,但只要同样是医生,难免会对什么女性突破历史成为女性这个领域第一人的新闻表现出极大的不齿。
这种新闻受伤害最大的不是男同胞,是女同胞。每次这种新闻出来,是在变相地告诉社会女性天生从事什么岗位比男性差很多,一次次打脸希望以实力奋斗与男性公平竞争的职场女性们。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为了洗掉自己不是天生比男性差的嫌疑,女性必须以超出竞争者数倍的实力来获得工作岗位。
好在大的单位现在越来越多发现这种做法是错的。炮制出这种新闻的一般是不上不下的单位。即有一定实力但是比不上最尖端的同行,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时逼迫这些领导采取巧立名目打宣传另找突破口。把女医生单独提拔上来重点培育下炮制一条这样的新闻,无疑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这样的领导其实难管女职场人的死活。你看,现实的例子在这里,是给女职场人活生生地招恨了。
【3700】来头
现场的大佬们全猜得到是里头深层次的原因。
国协老师们先要批评这人的是:“她做的课题其他人没做过,能和男女医生有什么关系。”
有请对方莫制造莫须有的话题来搞混正经的学术议题。
高钊诚更毫不留情,直指对方内心阴暗处:“你在你单位受辱了吗?”
你在自己单位受到不公平对待可以说,但别把脏水泼到国协脑袋上。
为此于学贤举例自己老婆:“不说外科,我们国协内科,招男女医生是同个条件要求的。”
想想他老婆姜明珠当初能被国协录取,凭的是超人的成绩:数年医学院成绩始终排第一,医院笔试面试时超出同等竞争者几十分进的消化内科。
姜明珠医生外表的斯文是骗人的,只要了解点她的人全知道,她是个百分百的女汉子。
在医院里头大部分女医生性格全是女汉子。
医学环境这么卷,医院招女医生不是招来当小姐哄的,医院不是豪门没这个养闲人的本钱,招男招女全是招来做牛做马的。
大医院是顶级人才竞争地,不会做这种降低自身档次的事。
“他哪家医院的?”
眼瞅着国协人说的有理,现场一群人私下讨论起来。
“他好像不是首都的。”
“是南方来的吗?”
“仲山系?”
“不可能。仲山系要是这么做,肯定遮不住,早被人耻笑的。”
老家仲山系太有名,一点风吹草动引人注目,不可能主动上报自取其辱。
想要快速搞清楚这人是从哪儿来的,不难,现场全是学霸均善于破解谜题。
“他是他们省城第六人民医院的管医生。”
“我记起来了,他们单位是上过报纸,说是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心外科医生。”
想想,这第一位女心外科医生,非诞生在国家医学中心首都圈,不是出自国协国陟首儿平怀这些圈内最知名的心外科三甲。这样的新闻,大家想想,能理解到发牢骚的当事人那个心境了。
从另一方面佐证首都医疗圈大佬们真不做这种笑话。
听到现场讨论的氛围,管医生后知后觉发现自己闯祸了。他本意只是发发牢骚,拿国协一样的事儿安慰下自己,博取同行们的同仇敌忾。结果哪里知道,好像只有他自己和自己单位变成了笑话。
不行,必须赶紧挽回局面,否则他回去八成要被领导宰了。
管医生急到跳脚,这回非得把对方扯下泥潭子:“这篇论文我有看的,她这个初步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真正难点她没做出来。要不然,我不会对你们提出相关的质疑。”
像前面讲的,谁都知道肯定疾病与器官的结构必定有相关性的。最难的是要找出相关性的学术规律,总结出可以最终应用到临床上的可行性指导策略。
前者是初级档次的科研,后者是真正拼顶级实力的研究成果。管医生认定对方如此年轻是做不出来这样具有突破意义的科研成果,最多是浅尝而止。
【3701】不怕
证据是,白纸黑字她自己在论文最末总结综述段里头写着呢。管医生指出道。
一帮国协人面对他这番新的质疑。
“她不是只有一篇论文的。”陶智杰说。
高钊诚立马发现问题回头锁住他:“你原来早知道,刚摇什么头!”
于学贤则是揪出盲点:“几篇?!”
按照这尊佛的语气好像不是只有一两篇。
什么?管医生诧异:“你说她发表多少篇论文了?”
“你都说了她这个课题很难做,做出来属于突破性研究,研究成首发的话应选择最好的平台去发。”陶智杰只和对方提重点。
佛的本性是一巴掌扫死人。
管医生脸上大大一抹讶。其他人集体惊嘘。
“上,上什么平台?”管医生磕巴下。
“他这话说法肯定是上国际平台了,三大国际医学期刊之一吧。”
管医生问:“真是她自己做的研究吗?”
会不会谁谁谁代替做的实验,让她冠名发表。这样的事情在学术界不是没有,抓出来均属于裙带关系。
归之这人的偏见很固执,不说学术总想抓其它漏洞来反驳人,是典型的心理有点儿毛病。
一大群学术型大佬感觉到这人的情况后不想和这个人再说废话。
老半天没得到回答,管医生自顾自往下猜:“你们不说说明是真的了。”
你说这种人,睬他一眼算输,不睬他能把谣言传到乱飞。
“你说我没关系,但我不准你说我的老师们。”谢婉莹正色警告对方。
质疑她可以,可如果这人乱造谣到她的老师脑袋上包括曹育东大大佬身上,她是绝不会容忍的。
“你说话了。”管医生看见是她亲自开口,笑了,笑的言外之意是意指她这是心虚到憋不住。
“这课题不可能是我老师帮我做的实验。”
“你怎么证实这点?”
这种人,最喜欢让你剖开你自己肚子证实你自己吃了几碗粉。
现场有人屏住声息。
知道论文作者要证实自己这种清白很不容易。否则不会总有些这样的谣言出来难以辨清。
简单来说,论文作者想在这件事上彻底自证只剩下一条途径,即论证论文作者自身具有导师没有的本领,只有这样可以证实导师不可能帮论文作者做实验。这样一来,相当于要求论文作者超越自己导师。
这?
若年轻人能自己做到早自成大佬了。
管医生想想不可反驳的常规逻辑,双眼笑眯成线。
让他没料到的是,对面人真开口说话当面回复他的挑衅:“我能马上估测到你的体重,拿个现场体重秤当场验证。”
管医生不信邪。
会议中心有医务室里头有体重秤。看热闹的人很多,有的是人想把把这场戏看下去,立马跑去医务室拉体重秤出来。
“你说,我多重?”管医生理直气壮地问她,笃定她只能装模作样下去。
“65.21左右。”
管医生用一眼你傻了的目光望了望她。
估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是想等打脸吗?聪明人全是猜个大概数比较容易估中。
【3702】征服
二话不说,管医生走上称。
这个称是电子秤是能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站稳了,等数值稳定下来。
第一次称数字出来了。
所有人望屏幕上数字:哎!
正是65.21。
她说左右也没错。电子秤换下地平面,有点不太平的地方数值测出来会稍有波动但是不应相差太大。管医生沉默了。
谢婉莹继续说让他测这个与她课题的相关性:“我的课题难做的地方,首先是要挑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这个特殊要求是小鼠的心脏必须是结构克数等差不多一样好做分组对照。”
“你意思是——”管医生吃点气。
“我可以估测出你的心脏结构问题,你的左心室应是超出比例的肥大。”
正常人左心室是要比右心室肥大的叫做生理性肥大超出一定范围是病理性。这是由于左心室本身承担的任务远比右心室重得多,泵出去的血是要进入体循环营养至全身。
所有人在猜她说的对不对时突见管医生从称上踉跄两步下来。
医生是人,也会生病的。
左心室病理性肥大并不少见,因为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有可能是病理性肥大。问题是如果患者病情轻微基本不会有临床症状呈现,或许只有体检能查出。
大家自从头看戏没察觉到管医生有心脏病病人的表现,说明其症状轻微到肉眼难以观察。于是,众人瞬间可以理解管医生这张骇然的面部表情。
不用说,管医生必定不可能把自己的检查报告提前告诉这位谢医生,应说他们两人根本以前不认识。她如何得知他的体检报告的?
管医生的眼里清晰地映着:她是外星人吗?
据他所知,曹育东大大佬肯定都做不到这点的。
米思然畅笑出声,爽死她了。
谢师姐让她冷静时她的担心最终被证实是白操心。
谢师姐要么不出手,要出手是牛逼到第一。你看其他大佬说话说完这人不依不挠的,只有谢师姐说句话让这人彻底跪下俯首称臣要喊陛下。
“我——”管医生摆摆手。
认输!认输!!
敢不服输?信不信谢医生能把他全身器官扒个遍。
管医生瑟瑟地一个抖。
回头大家再阅读论文,如谭老师一早指出,管医生并无好好阅读文章。连普外科的谭老师都知道(不排除谭老师为了读懂弟子的文去恶补心外科知识),要制造出心肌纤维化的小鼠模型有成熟的机制并不难,打个异丙即可。
实验第一个重点难点是在挑小鼠这方面了。若论文作者自身没有这个特别的能力,一只只挑用机器扫小鼠的心脏评估不知道需要费多少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真能挑出来。
管医生用一种难以言喻的目光再看看她,今天认识她这个人之后无疑刷新他的某种认知。
争论到这里事件刚显平息,突然有人问管医生:“你们医院的人来了?”
说的正是管医生医院里的那位上报女医生了。
随其他人转头,谢婉莹第一次见到了传闻中患者杜永生的母亲邵月兰医生。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3703】真人真面孔
有管医生抱怨在前,在场所有人看着那人到场的时候,个个不知如何表情为好。
高级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很理智的,不会说轻易相信一面之词。管医生说人家的“坏话”是真是假,暂时大家没看到实证难以说清楚。不急着站队是对双方最公平的做法。
管医生自己也是怕被领导抓包,只敢背后嘀咕人家,当人来了立马躲开去了。
见到管医生逃之夭夭,有人又觉得或许错的是管医生,是管医生自己心胸狭隘,否则干嘛心虚到跑了。
话说回来,医学大佬们向来对报纸上刊登的明显属于医院打广告做宣传的新闻一笑了之。什么历史第一人这种新闻,从来是发布方自封称号,没有第三方或是国际组织认证。
大佬们关注的是新技术,哪家新技术应用了,大佬们关注不是妒忌而是要拿新闻来刺激下领导买机器。大佬们全很精的。在这种情况下,更显示出管医生的抱怨实属自己单位内的事情,而管医生自己都不在自己单位里争取属实是个懦夫,其他人更不可能说平白无故为这么个懦夫强出头多管闲事的。
念到以上想法,大家不约而同地先当作没事发生。
对于邵医生的信息,谢婉莹知道的暂时只有那通患者杜永生与母亲的通话。
与儿子的电话里表现出来的是,邵医生刚从国外回来,貌似是个经常出差的大忙人。
现场肯定有人是认识邵医生的,毕竟邵医生算得上业内小有名气。
见有人主动上前和邵医生寒暄话了。
从远处看,邵医生个头颇高,四十几岁,面容保养得好,皮肤白净,五官上与儿子杜永生依稀有母传子遗传基因的呈现迹象。杜永生是个帅气男孩,邵医生年轻时应是个标致美女如今是位美丽中年女医生。
“邵医生。”
“你好你好,李医生。”
听邵医生的声音温吞,性格温和,与人攀谈面带笑容。
相较之下,管医生那个急吼吼的模样儿真有点儿丢档次。
这样的场景让现场所有人更怀疑管医生莫非是纯粹的妒忌人家了?
“听说你之前出差去了吗,邵医生?”
“是,去了趟国外。”
“我记得你个把月前你也说你出差了,上次是去了哪里?”
“也是国外。”
动不动去国外出差,这福利爆啊。
省会第六人民医院这样的市级医院,公派出国学习的机会比定比知名三甲少太多。像国协国陟这样的大医院都没有说固定一个员工能时不时被公派出国学习。
大家全听出来了,管医生所在单位至少没有把宝押在管医生身上,而是押在邵医生身上。
“我早就听说你单位很重视你,同时说明你很争气。”李医生夸赞道。
被同行赞美的邵医生,笑笑说:“我的同事都很棒的,技术比我好的人多的是。”
人家如此谦虚,为何管医生不买账底下在抱怨。
只能说只要聪明点的人全知道,什么事情都要看实际收益不是光听人家说美话。
【3704】目标更远大
“邵医生,你这回出国去做什么,参加学术会议吗?”
“不是,参加培训。”
“什么培训?”
“B公司的手术机器人培训。”
“你们医院要引进B公司的手术机器人了吗?!”
周围议论纷纭:
“我们首都圈里,谁准备引入B公司的手术机器人了?”
“可能也有,只是没爆出来。”
“首都圈都没有,他们市六准备买B公司的机器人做手术?”
“管医生,你知道不?”
无需废话,管医生肯定知道。
等于说,管医生要的先进出国培训新技术的机会,目前看来是轮不上自己。
省城市级单位突然先爆出要买手术机器人,让现场各位自家单位没机器的并且看似得到手遥遥无期的医生们颇受震动。
国协人心头郁闷极了,再次想起自家抠门儿的领导时差点儿吐血。
买国外先进机器这种事情,真心不是每次均为知名三甲抢在最前面。
说了,比较次级的医院想要追赶赶超排头兵医院只能是另辟蹊径。这一类医院反而有最积极冒险新技术的愿景。
如上回谢婉莹协助国陟搞成功ECMO,后来没上新闻头条只因差一步。
原来张大佬本有想找记者来闹个大新闻的,没想到南方同样一家比较次反正比不上他们国陟的地方医院,抢先上新闻了,通告全国同行号称自己为国内首例试成功ECMO机的团队。
如果国陟跟着去发这样的新闻,明显变成自降身位与平日比不上自己的单位较劲儿。想到这张大佬只好放弃。
让张大佬痛恨的是这样的医院偷偷买机器偷偷试成功后背刺成功知名三甲抢发新闻。
因而张大佬是个血气方刚的会怕被人背刺成功。吴院长不是了,直接躺平。
用句俗话说,船大难掉头,小船儿灵活应变多了。知名三甲属庞然大物自然难掉头。
吴院长抠门敢躺,自有门道,那是因为知名三甲掉头慢有底气,底气来自于名流的历史口碑。普通老百姓只认口碑,愿意长时间等知名三甲掉头。只凭国协历来第一综合三甲的名气,吴院长知道自己暂时不买新机器也不怕没老百姓来国协看病。
归之吴院长相比张大佬,是真正的老油条。
现场的同行们听着新闻,就此能联想到的是:新机器贵死了,单位不可能说随便派个人去培训最终搞坏机器或是没搞成功让巨额投资化为泡影,说明邵医生或是真厉害,能令她的单位下重本使劲儿培育她。
“邵医生,你的单位是要让你再次争创国内第一,手术机器人女医生历史上的第一人!”说这话的李医生向邵月兰竖起大拇指。
管医生露个脸向国协那边的人示意:看吧,一开始我没想嘲讽你们国协的,是想说你们国协的女医生有能力完全可以竞争的。
国协大佬们,如谭老师板着脸了:想这人怎么到至今都不明白,早说了,和男女没关系。让他弟子去争国内女性第一?不,他弟子本来就是有实力直奔世界第一的。
(谢婉莹:谭老师你——)
【3705】妻管严
邵月兰面带笑容不变,答说:“作为医院的员工我什么也不知道,只需听从领导的安排。”
“邵医生,有你给我们女医生争气是叫人高兴。”李医生压不住内心的兴奋说,“我告诉你,今天我们现场再来了位年轻的后辈,未来应该同是我们外科女医生的骄傲。她和你一样准备立志在最具充满竞争力的心外科工作,做出了罕见的心外科科研报告。”
邵月兰眼里猛打个问号:说的谁?什么个她不知道的情况?
“给你看看这篇论文。”李医生兴致勃勃把学术期刊递交给她,指着作者那行读道,“谢婉莹医生。听她的单位同事说,她的最终论结果文将发布在国际最知名的学术期刊上,要与你同样名垂青史。”邵月兰并未伸出手接杂志,事实上她的眼神有些飘出去。
轮到李医生向她打个问号。
按理说有这样的后辈出现,是前辈都很激动的,要赶紧结识并且鼓励几声。
李医生自认认识的邵医生不似管医生会有妒忌人的小鸡肚眼心肠。
接到对方的质疑,邵医生仿佛回过神来了说:“好像来人了。”
这下,李医生一块在这个话题上被岔开注意力。
伴随开会时间的临近,后续嘉宾们陆续匆匆到场。
国协里头先来的人最奇怪最爱凑热闹的泌尿外居然迟到,见到韦天朗赶到时,几个人喊问:“韦教授,你怎么了?”
“我的车早上要开时发现坏了,只好叫殷医生开车过来接我。等他把车开过来,我忽然意识到他开的是他女朋友的车。”韦教授保持着泌尿外对八卦新闻十分热衷的风格,有声有色讲述起今早上徒弟身上的事情,“我于是批评他说,你怎么吃软饭了,你自己没车开吗?”
所有人听得津津有味。
跟在教授后面到的殷奉春来不及拦截上司的嘴了,澄清句:“不是。”
“对,我们殷医生绝不是吃软饭的小白脸,他脸不够白的。”
殷医生是硬汉,众所周知皮肤是有点点黑。
韩教授的话什么意思,听韩教授继续分解:“他说他的车停不进去女朋友小区,他女朋友小区车位爆满。曹医生陶医生,你们小区是这个状况吗?”
曹勇和陶智杰对对方所言的现实状况点头,表示认可殷医生没撒谎。
“他现在是住到女朋友家里去了。我问为什么你女朋友不住你家。他说他女朋友喜欢住自己的屋子。我听明白了,他这是妇唱夫随。”韩教授把整段话最后四个字念得标标准准。
全场人诧异了下之后,笑坏了。
是谁能想到,硬汉殷医生竟然是个妻管严。
面对众人,手叉腰的殷奉春表现出不和这些人一般见识。
他和他女朋友如何相处,只要彼此相处得舒服,不会去管其他人如何评说。妻管严怎么了,妻管严的男人幸福死了,让你们羡慕去吧。
“我爸来了。”杜蒙恩喊。
妇科老师们到了,心外科的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