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6】以防万一
挂了发小的电话之后,再来通电话。
原来在她离开国陟的期间,大家按照早上开完会医生们的共识,在患者康复撤机前一系列准备的过程中开始尝试肺复张操作,结果好像出问题了。
电话是王主任亲自打来问的,不明白地问她:“你不是说,病人差不多可以撤机了吗?”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话在临床上一样非常地适用。
本来有了另一个病人以后,最该焦急的是她谢婉莹,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说明医生心态急不急,实际上要看医生自身对病人病情的技术有多少比例的把控底气。
听着王主任这句焦虑万分的话,谢婉莹只记得自己早上并没有说过患者可以撤机了。
ecmo撤机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医生不能说随便给患者撤机了,等患者再不行再插管。要知道,股动脉拔出来后要做血管壁修补手术的,可见上机这事儿是有多伤害患者的血管。
患者自身血管一共那么几条,不可能有无限条重要血管给医生做多次尝试。保护血管向来是临床医生考虑的重点之一。
况且这患者除了上ecmo机以外上了呼吸机和血滤机。机器哪个先撤后撤全部是需要医生认真思考的问题。甚至谨慎的话,医生会在撤机前先不拔管尝试停机24小时观察后做决定。
她之前建议的调整呼吸机参数给病人做肺复张训练,是给患者塌陷的肺鼓气,促进患者的肺功能早点康复。这其实只是患者撤机前肺功能康复过程的第一步。
不要忘了张大佬给患者采用的是vaecmo模式,里头包含了对患者的心功能支持。如果要撤膜肺,除了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心功能情况是同样必不可少的。
总结起来是,要患者心肺功能均恢复到门槛指标之后再能撤膜肺。心肺功能指标测算是有非常复杂的验证工作去做的,不是简简单单看个血液报告或其它单一报告可以断定下来。
如心功能指标,医生除日常观察膜肺机参数以及心电图等常规项目,撤机前是要必做特殊的心功能检查,为以前说过很多遍查起来能更明确心脏功能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不止仪器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对医生来说同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值。比如说,撤机后,若不想插管,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要有可代替机器的手段,首选血管活性和正性肌力药物。能不能用药来代替机器的效果以防万一,是需要临床医生做研判和撤机前实验的。
一般来说,撤机前降低膜肺流量的时候做尝试撤机的同时注入一定量上述药物,可以做出相关的大致评估。
电话里听着谢同学说的这一连串讲义之后,国陟icu的王主任再次深深感受到了听谢老师讲课的重要性,掏出笔来记时有点迟了,心里头不由想着等会儿要再去找张大佬让张大佬留人才。
没有谢老师指导的话,他们这会儿摸索时难以避免会把病人当小白鼠折腾了,而且说不好要折腾死病人了。
【3527】日有所思
回到国陟,和潘同学跑步返回icu病房。
路上与王主任通过电话之后,王主任已经按照她的方法处理好了。
谢婉莹边观察师妹的情况,边考虑如果她哪天去方泽帮忙时,这边的医生没她在是否能顶得住自己处理好问题。
两眼望向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不知是不是她的眼睛临时产生幻觉,感觉患者的心电图曲线仿佛能感应到她心头的想法,在很努力地保持平稳。
到了傍晚,晚霞初下。
如之前约好的,曹师兄来找她一块吃饭。
这段时间病人尚未脱离险境的时候,她和张德胜同学他们是不分昼夜在这里陪伴,夜晚在这里的值班房里睡觉。
曹师兄是大好人,不止给她一个人买饭,给所有人买了饭过来。
在大家吃饭时,曹勇去病人床边坐会儿顺道检查下患者的大脑情况。
只要针对到正确的病因治疗,患者初期的脑水肿基本是消退了。
站在旁边,谢婉莹望着曹师兄帅气的手指拿着那支小小笔直的医生手电筒。
大佬永远是,每个专业动作都显得十分好看。
检查完,曹勇直起身回过头望见她那记眼神,问:“在想什么?”
好在曹师兄不会觉得她眼神在犯花痴,谢婉莹坦言:“我只是在想,什么情况下人脑会产生幻觉。”
听见她这话,曹勇走过去时收起医生手电筒继而摸摸她的头。
曹师兄的摸头杀是很厉害的。被曹师兄这一摸,她脑子里打算偷懒的知识灵光似乎闪耀起来。
人产生幻觉的原因有许多,除了有些患者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健康人产生幻觉基本上是如做梦一般心有所思夜有所想。
她觉得师妹想让她去救人,是大脑里有所思认为师妹是这样的人。
“也不能说是你自己想法上的一厢情愿。从临床指标来看,病人现在是恢复的挺好的。你不是乱瞎想出来的主意。”曹勇说。
曹师兄的温柔是体现在很理智地给人分析问题,体现出一个神经外科大佬的素养和过硬本事。
“嗯。”谢婉莹点个头,从技术上来讲,曹师兄说的话是全没错了。
“让患者去了方泽,今天办理好方泽的住院手续。”曹勇谈到了她离开国协之后后续事情的进展,“翟主任的科室恰好没有床位,因此住进了佟医生科室的床位。”
放疗的话,患者住院时间可以很短的,几天而已。目前有熟人介绍,安排检查的速度可以很快。结果本可以安排在明天做的检查给推迟到了后天。显然,是想等她届时过去方泽帮下忙看看。
两边医院都有病人需要同个医生处理时,这个医生要怎么办。对正式执业医生们只要是有技术口碑的医生来说,这可能是迟早要面对的难题。所以,曹师兄陶师兄明知她有这个难处没退让,是想让她借机先锻炼下自己。
“你们在聊什么?”
两人边走,是一时半会儿顾着谈自己的没想到前面有人。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今天出了大事,阳到了大门口。只能先这样,我整理下心态再更。
【3528】产品说了算
抬头,两双眼望到了站在前面的张大佬。
大领导的张大佬来视察的话后面一定尾随一帮人,个个望着他们两个。
问聊什么?想也不用想,在医院里工作场合肯定是聊的工作。
等一下,张大佬不是不知道他们两个聊的工作,言外之意是,谁不得在他地盘上搞勾人走的主意。“来来来,在聊的那个病人是吗?”张华耀向他们两人招下手,表示他这个大佬一样想听听,想伸手帮点忙。
鬼会信这人想帮忙。曹勇直言:“商量完了。”
“嫌弃我不是神经外科的是不是?”张华耀故作姿态勾勾嘴。
哪敢。都知道顶级大佬的话知识全面,涉猎所有科的知识,不会产生跨个科完全不懂的现象。
看出来,张大佬突然莫名其妙使劲儿追问这事貌似是有什么问题或是听到什么其它风声?
不给他们装模作样了,张华耀侧下身,引荐出个人:“麦辉先生。”
那是个外国人,鬓发有点白,可能年岁比张大佬大些快五十岁,外面学医生套的白大褂进入工作区,里头衬衫领带,貌似不是个医生。
等张大佬再来两句介绍词,得知此人是国外M字开头的某著名医疗器械公司的人。
M公司做的产品内容范围很广,比较知名的有人工血管有ecmo机,全是国内急缺急需的高端医疗器械器材。
其他人听着张大佬和外国佬在说话了,听得张大佬嘴里飙的一串极为流利的英文。
只要想到张大佬的太太在国外工作,张大佬本人出过国,张大佬出色的英文表现一点都不叫人感到奇怪。
在医生办公室里吃饭吃半截听到动静跑出来看热闹的张德胜同学他们几位,侧耳想窃听大佬的英文,听半天感觉完全听不懂。
应说在医学院读书的人属学霸级,自中学起英文成绩绝对不差。只是国内英文教学多流于课堂考试形式化,很少与外国人实际沟通,导致实际应用时听外国人说话费力。再有,医学院的英文考试与普通大学考试无差别考的一样是四六级,不单独考医学专业英文。
张大佬现在和人家外国技术专家交谈谈工作不谈闲话,内容全是医学专业英文,咬文嚼字时堪比外星语。
没办法,国际上普遍施行的现代医学是人家外国人定的标准,医疗器械发明研究很多是人家外国人做的,许多专业名词属于音译是外国词汇,等于说只能用外国人的语言了。
想要人家用你的语言,你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产品至少需要超越人家做到首创。
谢婉莹回想起了上次国内大佬们的闭门会议,不能说国内没人努力。
张大佬一边买人家国外的产品,一边一样在帮着做国内医疗产品的科研。
大佬的格局是,国际交流永不停息,我买你的用你的学习你的,我自己会做我自己的用我自己的等哪一天你也得用我的。
产品优胜说了算,未来鹿死谁手说不好呢。
【3529】老练菜鸟
“他们在说什么,莹莹?”由于实在听不懂,几个同学发现人群里头的谢同学以后,偷偷摸到她身边求问。
“说的手术床operatingtable。”谢婉莹道。
手术床?不是说ecmo吗?怎么谈起手术床了?
莫怪他们一帮算聪明的同学在那里猜半天,想既然来了个贵客必定谈的是近来这里热点关注的课题膜肺,结果听半天没有听见膜肺的英文词,完全没想到人家谈的是手术床。
其实膜肺运用到第一个病人没有用完,不清楚最后的使用状况。无论是张大佬或是M公司的领导均为聪明人,不会轻易碰及这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
谈来做什么?
国陟想买吗?买来能用吗?在第一个病人身上没用完。M公司不能确定国陟的医生能不能掌握膜肺的使用。
如果膜肺人家真想买,要不要提价是不是?
M公司的人来是谈商业合作商业贸易买卖合同,跟医生谈机器只会谈使用范畴,不可能跟医生讨论如何拯救具体单个病例的治疗方案,后者是医生的课题不是M公司的责任义务。
谈手术床是为什么。国陟说了要打造个更新的复合手术室。
复合手术室的手术床和一般手术室用的手术床不太一样的,有特殊要求的,要能换床板,要能和dsa做联动。
M公司在做手术床这方面特别厉害,复合手术室的手术床M公司的产品算是第一品牌。
国陟想买手术床,M公司于是来给经常合作的单位推销自己公司最好的产品服务医务人员服务病人。
几个同学听完谢同学这翻解释恍然大悟。
说来她谢婉莹英文不是一级棒,只是重生过人生历练比其他同学多,多了解些医学器械上的事,猜能比较能猜的出来。
比如听得懂手术床的英文单词,但如果不了解M公司,想猜出个所以然比较难。医学专业如其它专业圈,需要在懂海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学好英文的,否则学了白搭。
在她说话的时候,对面的张大佬以及其他的前辈们有在偷听他们同学对话,听完后眉毛扬的,眼里笑的都有。
都叶青摸下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双眸仿佛在精准扫视她的脸,不由地想点点头了:嗯,这谢同学越看越如只老练的菜鸟,叫人吃不透究竟她背后藏了多少知识库。
张大佬嘴里轻嗽了声,眼瞧身边的麦辉眼睛烁亮。
外国人来国内谈生意大多数是这样的,只要听见有人能听懂他们的语言,双眼即刻发亮起来。要说,最头疼自己语言沟通问题的真不是国内的人而是外国人。
人家要卖产品要赚钱的,做推销靠的是一把嘴,最巴不得能找到沟通顺畅的人叽里呱啦讲一通。
现在听见有人知道M公司,麦辉先生兴奋的表情仿佛只激动的小麻雀,跃跃欲试想问对方:你知道我们公司多少多少,快说来听听。
望着眼前这一幕的曹勇,眼底的神色沉了沉。
【3530】关键技术
你说这张大佬完全可以把人带自己办公室里谈商业对话,非要带对方来这里,明摆着想在他师弟师妹们面前炫耀一把:瞧瞧国陟有的是机会和钱与国际顶级医疗器械公司合作。
当医生,谁会不想用最好的医疗器械。
一行人边说边移步往办公室内。
“来,谢婉莹。”
被张大佬招呼声,谢婉莹走上前去。
这次张华耀更加正式把她引荐给对方:“我母校医学院的高材生。”
其他同学眼中哇一下,张大佬的话意味着当着外人的面在认认真真认可谢同学是他师妹。
麦辉伸出手,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谢医生。”
来国内谈生意,外国人多少是要懂几句中文最好,现学现卖都行。
张华耀有意无意再给对方道句:“她过两天要去方泽帮忙。”
方泽,这个国家国内顶级三甲医院之一,麦辉知道,而且方泽一样要打造复合手术室需要复合手术床。
这里要再说到国协了,据说吴院长那个抠门货在斤斤计较买不买国外进口手术床这事上徘徊不定,等于说原先有计划新外科楼要做的复合手术室进入了搁置期。
吴院长始终怕投入巨款进去后回不了本。
麦辉先生肯定是知道国协的,早和曹勇这位神经外科大佬照面时用眼神打招呼了。
谈话到这儿,张大佬终于迸出膜肺的话题:“现在是谢医生在使用ecmo。”
听介绍说在使用他们家产品的是这位谢医生,麦辉兴致勃勃一定要问问使用者的想法:“谢医生,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看法?尽管说。”
蹩脚的中文词从这个老外口里吐出来,语气飘飘中是带着股对自家产品非凡的自信。
说来外人可能不知道,膜肺来到国陟放到临床应用这是属于第二次。
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有人第一次来推销膜肺,国陟没能如意将它成功运用到临床,总之效果一言难尽。导致现在第二次人家再来推销,张大佬的态度肯定要谨慎再谨慎之。
这些是后来谢婉莹无意中听icu王主任闲聊时提及的。王主任之所以提及,是由于她谢婉莹那天提到氧合器的问题里头涉及到了ecmo材料学的发展。
好吧那天她算是漏了点馅儿。ecmo在这年代的材料学并未发展到她未来的那个程度。等于说现有的ecmo机有局限,难以支持病人长久时间。
幸好她露馅露的不多,王主任没能一次性听清楚她说的字词,再想问详细时被她模糊用语糊弄过去了。
材料是ecmo机的一大关键性技术,重要到十年前国陟之所以第一次引进失败,主要是因十年前ecmo的材料更差。材料差产生最大的问题是血浆渗漏和凝血,支持病人的时间要求但凡长一点很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死亡。
谢婉莹实话对产品公司的人说:“可以再做的好点,让氧合器的材料更好一点,做到低阻抗低初始启动流量很重要,里头的膜材最好是真正的多微孔。这样能给病人支持的时间更长。有些病人的恢复期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
【3531】时机
在她的话落地之后,不懂的人听得懵,
懂的人,只看张大佬双目眯眯起来的神态都知道,是会被她的话再惊到了。
麦辉先生的眼皮飞眨起来,眼里镀满了惊讶之色。只见着这位谢医生外貌年轻,然而她的话快让他误以为是他公司或是竞争对手公司里头的资深工程师。
归之是,她的话一针见血了。
都叶青的指尖摸起眼镜框,思考思考:“难道以前的引入第一次失败是这个缘故?”
王主任担心起来问:“你之前不是说病人要撤机的过程很难吗?需要很长时间不是吗?”
她没说过要很长时间,实际上在她得知现阶段的ecmo支持不了病人很长时间之后,早就重新设计过时间表了。她之前给王主任强调的是,要谨慎做好每个撤机前的准备工作再来撤机。
“要是病人撤不了机呢?需要机器再支持病人很长时间要怎么办?”王主任再是紧张地问。
如果病人需要机器时间长再撤不了机,岂不是这个机器其实没多大用处,要死人,是再重复以前的应用失败了。
其他医生均觉得王主任的担忧有道理。都叶青等人不禁跟着显现出抹浓厚的焦虑感出来。
张大佬的眼角锐利地再一扫,扫到m公司的人脸上。
现场所有人里头,预计心头最慌的不是医生们而是负责卖产品的麦辉先生。
产品推销后客户总是用失败,同样属于他们公司产品的失败。因为人家用不好用不了,那绝对不会买他们的机器了。
如此一来,他们公司的机器在这个国家创造首例的机率再度变为飘渺,产品想再卖卖卖大卖特卖忒难。
“时机。”谢婉莹告诉王主任和张大佬他们。
这是为什么那天晚上她极力推荐张大佬不要犹豫立即给病人上机。
ecmo的最佳使用时机是尽早上,越早给病人上越好。
膜肺的工作原理是代替病人的部分心肺功能让病人到心肺得以休息。如果病人的心肺本身由于疾病衰到不能再衰了,膜肺上了没多大用处的。因为病人自己的心肺坏到自身恢复不起来的程度,膜肺上完后等了再等永远等不到病人自身心肺功能恢复,只能等死了。
所以说,有时候病人家属抱怨这东西花了巨款没用,并不是这个机器不好的缘故,说到底是错失良机。这里头可能有医生的技术性判断失误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医生早说了这样的后果家属很想再试试。
临床上能上膜肺成功的病例,要医生有魄力不要犹犹豫豫,敢判断精准,敢第一时间给合适的病人上。其次要病人家属配合有魄力在医生开口后不捂着钱包敢花钱。
听完她的话,麦辉先生第一个松口大气,激动的双目直瞅着她:这位谢医生是真懂他们家的产品。要找个懂他们家产品的医生是难。做的高科技产品,有好处也有坏处。高科技的东西蕴含知识量大,要能准确理解产品里头科技含量的门槛高,这样的人怎会容易找。
【3532】大佬们的心思
高端卖家找买家说过是这样的心思,情愿找个很懂的来买他们的产品用着好,也不希望找个不懂的乱用以后砸产品招牌。
到了这个地步,谁都能看出是如何回事了,曹勇的眼底掠过抹光。
俨然张华耀这个老奸巨猾的特别介绍产品公司的人和她认识的用意达到了:杀价。
被瞅了下,张华耀装作若无其事地抬起腕表望了望时间,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这是我的名片。”要和张大佬回办公室谈生意,麦辉先生及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张个人公司名片,双手递给了面前的年轻女医生,笑眯眯地说,“可以给我你的名片吗?”
其他人看出来了,这个m公司的人主动交换名片,肯定是想着以后再有什么新产品要先找找谢医生商量着了。
这场面显然是张大佬没有能意料到的,毕竟他给人家介绍时说了谢同学只是个医学生。
可见人家高科技公司的高管不是个白痴,不会说随便被谁单方面利用,能很快看清楚潜力值,先认识了结识好人脉以后绝对好用上。
谢婉莹犹豫的是,她尚未没有想过准备个人名片,为此没有名片给人家。
“把你手机号码给他。”意外归意外,张华耀爽快地说。
麦辉先生掏出笔记住她手机号码了,再和张华耀一块离开。
在医生办公室里坐下吃饭。
间隔不长时间,有电话打来了。曹勇接着前辈佟医生的电话说:“你消息挺快的。谁告诉你的?”
绝无可能是张大佬本人。
佟医生说:“别管是谁。我想知道,她什么时候过来方泽看看我们的伽玛刀?”
接下来对方是想像张大佬要让她帮着杀什么价?曹勇心里骂九九了,这些人把她当成什么了。
在旁挖着饭吃的谢婉莹,能读出说电话曹师兄脸上映着的内心表情,差点儿扑哧笑出声音。
她重生前积累的知识,基本上是要用到如何救病人身上的。哪里能想到这边的大佬个个全是人精,个个如张大佬打的超级算盘,竟然会利用她来杀价。
帮大佬们杀杀价不是不可以,本质上一样是造福患者,给患者减轻点医疗负担。这些高端仪器治疗大多是自费。自费的价格如何定,是参考着买机器和耗材的成本。
转头,眼见到她脸上不在意的笑容,曹勇不由心头一动,没拿手机的左手伸出去碰下她的嘴角:她的笑是那样的纯真和善良。
“这里有东西。”
听曹师兄这样一说,她急忙拿纸巾擦下嘴。
“没有。”对面的佟医生先否认,再承认,“主要想看看我们的仪器买的亏不亏。”
伽玛刀不是一成不变的。如ecmo机会自我革新换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和膜肺不同的点在于,国内是有生产伽玛刀非膜肺只有外国货,产品价格比起国外便宜许多可以让国内医院有多种选择。
方泽始终用的国外产品,与国外产家第二大品牌放疗公司有技术合作。佟医生不可能不了解自己家医院的东西,大概是想听谢同学的爆炸性信息再炸一炸他们方泽。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先给亲们打个预防针,哪天如果我过零点没更新,应是被拉去隔了哈。这些天我努力调节下,保证四千以上的更新。
【3533】远不止
第二天,给患者做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
做完检查一帮医生们拿着各项检查结果开会讨论,气氛一度再次热闹非常。
由于大家对这个机器始终为头次使用不熟悉,主持会议的王主任拍案说:“谢老师再说说你的想法。”
其实王主任早知道她的身份了,结果临床上的大佬均有点儿张大佬的风趣风格,调侃她为老师给调侃习惯了变成口头禅,大概一时半会儿很难更改过来了。
见坐在会议桌上主位上的张大佬对她同样是摇头晃脑的,手里那支钢笔指着:让谢老师说。
谢婉莹唯有心头深深吸口长气。别听大佬们左一句右一句谢老师谢老师的喊,“大佬学生们”自有大佬专业判断,对她的每个字发言不是光是听进去而是带着专业精神的审阅,随时给她挑刺
儿的。
就此,低头翻开手里的笔记,再三审读记录下来的患者最近各项检查数值,综合起来分析下:“现在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达到大于六十的水平。”
关于血压,很多人听得很多了,连外行人都知道血压过高血压过低都对患者不好
外行人对血压真正了解多少呢?着是需要打个真实的问号的。
血压的医学定义是很复杂的,远不像一般人所想的,如所有人最常见的是医务人员拿着个血压计给人量血压以为那是血压了。
血压计量出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只是反映人体血压的一个指标。真正的血压医学定义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监测血压的意义在于观察心血管循环系统流动性能否为各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
血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临床上监测血压有诸多指标,远不只一个收缩压和舒张压。
不同血压监测指标运用于各种临床上的需要,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
现在谢同学口里说的平均动脉压是其中一项血压监测指标概念了。它算起来不复杂,临床医生一般口头计算公式为舒张压加三分之一脉压差。平常监测血压用不上这个,医生来算这个是要用到今天这样的特殊场景,目的是拿它来简单易懂地观察评判患者体内重要器官的灌注量。这是由于各种研究
结果表示,平均动脉压低的话,人体的脑组织、肾组织和其它身体重要器官将得不到有效的灌注,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医生需要采取必要措施。
这个指标的低限是多少呢?最低不要低于五十五。正常人是七十以上。考虑到患者为危重病患康复过程中,能有大于六十的水平算是及格线。
看起来,患者如今这个数不错啊。
座上各位听着的医生们很安静,没一个轻易流露出表情出来。临床上光靠一个指标下结论是不行的。人命关天的事儿要想获得最真实可靠的答案,临床上的医生们如侦探破案一样,必然需要找越多证据来论证自己的推测,所谓越多越好。
【3534】真就没听过
平均动脉压是会受到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是用了药让平均动脉压高,那等于假阳性没意义。这对应了之前谢同学说过的撤机前要谨慎地采取药物试验。
具体操作怎么做,其实已经开始在做了。
做了吗?
现场王主任等人惊一下了,明明好像之前没有谢同学说要给患者什么特殊用药。要再谈及一个问题了。平均动脉压监测的意义人体灌注量是与心脏的心排出量息息相关。心排出量用pio技术的话可以测,没有pio技术可以用经食道超
声心动图来测。
谢婉莹道:“我们刚测的是膜肺全流量支持下的心脏情况,主要测的左心射血分数以及右心室的功能和容量。”
由于现在医生们在聚合开会讨论撤机的问题,等同于说检查出来的这几个数值属于很不错。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谢婉莹继续补充上:“逐渐给患者减流量减到二分之一,中间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再做以上检查,一旦发现左右心室膨胀或是血压下降马
上恢复为全流量。”原来是这样,这个撤机的步骤真的是很谨慎起见了。在座的各位医生笔头下刷刷刷响了,没人觉得步骤繁琐。医学永远不怕环节繁琐,越繁琐越说明仔细研
究到位,越显得事情在医生的把控制中是好事。
张大佬拿起钢笔记的时候,浓眉大眼中不悦的视线是扫着会议上那几位不速之客。
说国协u的夏代主任厚脸皮到无耻,天天来蹭会算了。为什么,昨天只见过一次面的司的人跟着来蹭听他们的会了。
一口蹩脚中文的外国佬麦辉真能完全听懂谢老师的讲课吗?结果发现,人家居然带了个现场翻译过来帮他同步翻译,简直绝了。
张华耀的眉是快皱成两座大山了。
厚脸皮的人肯定是装作没看见他张大佬的表情,和其他在座医生一块伸长脖子继续听课。
谢同学说的方案,麦辉真就没听过,是属于未来的方案。
“当流量降低到十二到十五,vis指数小于十,进行容量负荷试验。”vis指数,是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有条繁复的公式计算的,是各种药物乘以剂量加加加起来。从这个简单的公式概述可以推测到,vis指数越
低甚至等于零的时候,最好,相当于没有给患者用这些支持患者血压的药。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判断患者的心脏,趋近于可以真实评判出患者在没有打辅助的情况下自身心脏原本的功能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出能否给患者继续撤机
容量负荷试验是给患者滴个白蛋白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滴完,目的是额外增加血容量来判断心脏的反应,是给患者撤机前加点难度考题考考它了。
这里要再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再检查下之前说过的心脏功能指标。最后再使用多巴酚丁胺维持几个小时再观察心脏功能,若心脏各项始终保持不错的稳定性,可以撤机了。
【3535】激动的时刻
以上是个撤机试验方案,撤机试验方案实行前,医生要做综合考虑的,考量上其它撤机前的参数指标。
“氧合指数大于200。呼吸机输送的氧浓度今是小于六十了。膜肺输送的氧浓度小于二十五。”
这些指数象征着患者的肺功能和血管损害在变轻微了。
患者的心脏肾脏从临床各项指标上来看,俨然是要比肺功能康复得快些,先撤膜肺血滤机再撤呼吸机。
对于后面的各类参数在座各位老师们看过检查报告都懂,不用她来讲废话,谢婉莹不说了。
“嗯,嗯。”张华耀边满意她没废话的发言,边是谨慎起见。
这些步骤做完后,患者是否能真的撤机,得先看完结果再说。
谢同学给患者设计的撤机方案能不能成功,很快要开始进行实践验证了。
所有人的心脏是悬吊起来吊到嗓子眼了。
整个撤机试验时间是比较长的。当晚张华耀留在医院里没有走,胜败可以说是全在这一两天了。
数十号医生,围在病人床边,里头不缺大佬,包含了医疗公司的高管。
王主任亲自动手,与超声科医生帮着给谢老师打下手。
撤机步骤按照开会讲的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进行着。
其他没动手的医生,眼珠子全在死命盯着患者的心电图等生命指标。
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前,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个个表情严峻。
张德胜等一般同学望着这场面再望向躺在病床上的范芸芸,不禁突发奇想:如果这家伙醒来,见到这个场面会不会吓死?
镇定剂是有在减量,但是由于患者尚未没有撤机且接着呼吸机,不敢给完全撤了。
终于等到了所有步骤实施完,超声心动图的报告交给张大佬现场再复核审核。到这个地步了,评价患者心脏功能是心脏专科大大佬张大佬的强项,总算不问谢老师主意了,作为患者主治团队真正的主导人责任医生,关键时候是张大佬
自己拿主意了。
意思到这点时,谢婉莹发现,大佬毒舌归毒舌,该替后辈背的责任全是自己背。
哪可能让谢老师背责任。张华耀的手指在下巴颏摸摸,他敢乱来回头要被自己母亲拿鸡毛掸子打的。“撤机吧。”
张大佬这声令下时,所有人感觉心脏忽然是在上演要罢工的前奏了,速度是快到似乎飞出胸口。
拔管与修补术是由都叶青这样的外科医生上台来做了。
大家的视线是继续帮操作医生盯着患者的生命体征。
等到两条管子顺利脱离患者身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没变化。
现场的寂静声到了极不可思议的地步,估计是患者心脏没窒息医生们的心脏要窒息,因为心情太嗨。
啪啪。两声鼓掌。
众人回头望过去,见到张大佬领头拍的掌声,再有麦辉先生跟着鼓掌边赞:非常非常好。
随之场上气氛打开了,所有医生的脸上如打开惊喜匣子敢露出张张笑容。
刘医生走过来双手忽然伸出来一抱,搂下谢同学。女的抱女的没问题。只是让一堆男的看得感慨了,这一刻每个高兴的人都想如刘医生抱下谢老师的。
【3536】心动动
魏尚泉同学终于如愿以偿可以来u里头陪陪病人。
坐在床边握住病人的手,魏尚泉转头说:“莹莹,你去,有我在这里看着她,没问题的。”
这人说的什么大话。旁边一群其他同学对着魏同学直瞪眼。
“去吧去吧。”王主任再不舍得,知道她要去救另一个病人只得放她去了。
现在是没有膜肺机只剩下呼吸机了,呼吸机操作老师们滚瓜烂熟能单独应付,谢婉莹可以放下心走人的。最重要的是如曹师兄说的,产生幻觉也不怕。
看着师妹放在床边的那只手在动动,好像是能听到他们这帮人说的话,宛如在示意她师姐可以走的。定下心,谢婉莹换完衣服下楼去。
来到大门口,见遵照张大佬的吩咐申师兄亲自开辆车停靠在路边,准备好送她过去方泽。
再见到申师兄,谢婉莹记起来近些天没有见到二师姐。后来向王主任打听,据说二师姐是作为被张大佬看好的人才被派去哪儿学习了。
路上再问问申师兄是不是这样。
“出国去了,她没告诉你们吗?”申友焕说,“去参加个国际交流会。”
可能二师姐是临时接到的学习任务,走得急没来得及和她以及大师姐说。
“她一两个星期回来很快的。”申友焕回答她的时候突然转个头问,“你想出国吗?”
瞧瞧申师兄这张笑眯眯的脸,好像是逮住她什么小心思似的。
论公费出国学习交流这么好的事情,没人会不想的。
“你要是来国陟,张主任绝对会给你这个机会的。”申友焕赶紧抓住机会帮领导说话揽人。
谢婉莹暂不说话,是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她这连毕业论文都没写呢。
记起这个事了,申友焕再念叨她:“想好课题,让张主任帮你在文章上署个名也好,有利于你想发到哪家知名大期刊去。”
申师兄的每个提议全是叫人心动动。
眼角瞄瞄她表情,申友焕乘胜追击火力全开了:“国协那边如果再有出国名额,估计不会再考虑心外脑外,因为之前已经派过不少人出去学了。”
好比现在宋学霖到了神经外科,没见吴院长这个抠门货把这么好的人才再派去国外镀层金。
公派出国讲机遇的,要看单位的计划,变成和个人能力关系不大。国陟相对国协来说,专科医院无需考虑其它专科,加上国陟领导在培养人才这方面很舍得。每年只要有好点的人才都愿意给派出去国外学习,好比何香瑜刚
来不久已经被医院积极培育了。
去国外学习的话无疑学的先进知识更多比国内好。
申友焕再举下自己的例子:“我来国陟后出国次数远比你靳师兄多太多。”
这话透露出来的信心是,申师兄到国陟有这么好的介入手术技术与他出国完整的进修课程相关。靳师兄没有申师兄这个好运。
谁让吴院长对医院里的心内科介入手术发展兴致缺缺。在国协想争取出国学习的机会有多难。想想,陶师兄于师兄姜师姐大师姐他们全没有的。
【3537】称号非乱冠
来到方泽大门口,没停下车之前,申友焕望到了人影吹起了口哨:“他这是等不及。”
说的是屹立在不远处的曹师弟了,身为神经外科大佬亲自到门口来接人,怕是怕外人不知等的人是谁似的。
耳边吹着申师兄爽朗中夹带如风一般几声轻笑的戏谑,是谁都能听得出申师兄的心情极好。
当车停下,降下窗户,站在车子外面迎接他们的人说话:“病人救回来了吗?”
仔细看,原来站在前面的人是佟大佬。所以,来接他们的人远不止曹勇一人,连方泽里的神经外科大佬一块下来接人了。
申友焕回答对方的问题前,扫了眼副驾座上纹丝不动的小师妹,心里喟叹:太沉得住气。
“你怎么下来了?”申友焕有意无意地问句对方。
“你都能亲自开车送人来,我不能下来看下人吗?”佟昌博以理所当然的口气回复完他,紧接大佬样式的手,无所顾忌大力拍拍他车门,催促他把人快放下车来。
申友焕听对方这样的回复定是很不乐意,拒绝说:“你让开下,我把车开进去你们医院停车场。”
佟昌博不客气地双目瞅了下对方的脸,眼神里摆明了神经外科大佬的诘问:你这个心内的凑什么热闹,来我们这里看脑科病人,确定不是来看自己的脑病的?
眼看这两位大佬是要互相扛上了,你来我往麦芒对针尖互不相让。
此时,对侧车门被只手静悄悄地拽开了。
得知自己车上副驾座被人“偷袭”,申友焕立马吃惊地扭过头去,望着开车门投拉人的曹师弟不满地撇下嘴:“是你啊。”
谢婉莹的手是被曹师兄拉着,来不及和申师兄道一声。
拉她下车的曹勇更是不假思索,告诉申司机:“谢谢你把她送来。”
好家伙,这曹师弟把他当成柴可夫斯基了专程帮给对方送人的。申友焕只能是一脸子生无可恋,自己单独把车开走。
其他三人,眼睁睁望着他的车真的是开去方泽里头的停车场。
申师兄的唯恐不乱大魔王称号不是乱冠的。
“不用等他。”佟昌博当下做出决定,赶紧走。带另外两人上楼时,抬下腕表扫下时间,问:“谢婉莹,你吃过晚饭没有?”
现在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正因为是忙到这么晚的时间点,因而张大佬让申师兄一定要开车送她过来。饭是肯定吃过了。张大佬在病人获得成功撤机之后,请了所有人在医院医生办公室里吃披萨,说是等病人康复出院要给今天的医疗团队摆真正的庆功宴。
“请你吃个饭,还像个人。”佟昌博道,说的是张大佬比较坏的那些名声他一样早有耳闻倒是没想到挺会做人。
其实张大佬可能嘴巴是毒辣了点,但是做人绝对不抠门儿。
对这点佟昌博有话对他们两个国协的说了:“吴院长据说请人吃饭的话,请的全是你们医院食堂的饭盒?”
可见吴院长的抠是抠出天际,抠到圈内众人皆知快成为国协的另一面形象招牌。
【3538】很甜
不能否认吴院长是很抠。问题是,曹勇警目光露出惕性,扫眼这个前辈,明显这人故意趁机当着她的面说这话的,是想怎样?
能怎样,不就是透点风声给谢同学知道,不让谢同学被蒙在鼓里,有机会好好想想,若选择留在国协以后是要跟着个抠门鬼干活的。
聪明点的人都知道,选老板要选大方的绝不能选个小气鬼吧。佟昌博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绕过他对他身边的人继续洗脑:“我们方泽请人吃饭的话你知道吃什么吗?”
这个问题,谢婉莹认为自己能回答的上来,因为翟小叔请过她和其他人吃饭。
“请吃人家喜欢吃的。”谢婉莹说。
这回答,妙极了。佟昌博的双眼发亮,俨然是完全之前没有想到过的目光,转回头对曹勇赞不绝口:“以前不知道她的嘴巴挺甜的。”
谢同学竟然是个好会拍马屁的人,不是只是一根筋吗?
这话说来话长了。别看谢同学一根筋,可一根筋能做到被人讨喜,就知道她一根筋的嘴方方面面有多厉害。
应该说,她说的话总是能说到人家的心坎上。
几个人说话间是抵达神经外科病区了,前面站着宋学霖在等他们,可能是听见佟昌博的话,不由跟着微点下巴。谢医生是嘴甜,因为从没有其他人只有谢医生夸过他宋医生很暖。
和见面的宋医生打个招呼,谢婉莹跟随佟大佬先去病房看病人了。
病人住在单人病房里。
不做大手术,李亚希干脆没告诉自己父母。母亲在家里和保姆一块照顾妹妹,爸爸有生意要谈出差去了。家里就此不会有人来医院陪她。
对此李亚希并不介意。做过一次大手术的她,现在早已不怕一个人住院做治疗。况且,据说谢医生要来看她,让她心里更觉得不用怕。
走到病房门口能听见里头的说话声。
“这是我妈给你煲的汤。”
听得出是戴南辉的声音,在劝病人再补充点饭后的营养。
“南辉哥哥,我明天要做治疗了,到点不可以再吃东西的。护士有交代。”李亚希道。
“没关系,没到点,我是医生我比你清楚。”
“是戴阿姨煲的汤吗?”
“当然是我妈给你煲的了,你以为我会煲汤吗?”戴南辉认认真真地说。
李亚希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洋溢出了丝笑意。
南辉哥哥从小和她一样是个养尊处优的孩子,家务活不会干的。
病房里的两个小年轻对话这么的甜,让来访的医生都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去做颗电灯泡。
之后,佟昌博带人进门前手指敲下门板示意里头的人有人来了。
叩叩。
有声音,戴南辉停下了拿勺子准备喂人的动作,与坐在床上的李亚希一起回头。见着门口站的好几个人应是听见他们刚说的话了,于是把他们两人吓了跳,齐齐红下脸。
“喝吧喝吧,没关系。”佟昌博大大方方地说,只差把话挑明白了,让他们两人不用拘谨可以把来人当成空气继续下去。
【3539】不怕
脑子恢复过来了,确定是见到一群医生来查房了,是病人多少情绪会有些忐忑和不安,李亚希的脸部绷紧了起来。
戴南辉站在床边一块紧张。
两人的目光是全不约而同望着刚到的谢同学。
“拿个片子。”佟昌博对身后的人说。
欧锋医生尾随着到了,取来病人来方泽后刚做完的第二次磁共振检查片子,按照佟医生的指示递给了对方:“谢医生,给你。”
双手接过片子,谢婉莹举起来再对着日光灯看看了。
实际上有关第二次检查报告结果,她是有在电话里听人介绍过。这会儿佟医生让她在这里再看看片子,明显是想利用她的能力,让她在这里边看片子边对着病人审核下第二次检查有无第一次那样的纰漏。
不用多想,谢婉莹知道是不会有上次的纰漏的,因为病人做这第二次检查的时候有宋医生在场把关。这刻再看片子和对照病人是为了加深印象,毕竟明天要给病人做伽玛刀。
伽玛刀是定向精准放疗,要上头架,病人在今晚是先剃光头了。
爱漂亮的女孩统一标准,拿把帽子戴在了脑袋上。不同之前的林佳茵的地方在于,做过病人的李亚希对剃光头没什么感觉比较容易接受。所有人能见她对这事儿反应挺平淡,比较在意的始终是医生对她病情的见解。这是老病号的特点了,心理上经受过波折成熟了。
对老病号,医生的策略和对新病号是不一样了。
面对新病号,如何前辈当初教训后辈时说的,要多考虑到病人的心情,包括能瞒则瞒。
老病号的话,是医生要瞒大概率是瞒不住。故意瞒,只会让老病号心情更加不安。
谢婉莹把手里的片子放了下来,转身对病人说:“佟医生他们应该有和你讲过了,虽然肿瘤有七颗这么多,但是不怕。”
听见她信誓旦旦对病人说不怕两个字时,佟昌博和欧锋医生他们不得不挑下眉蹙下眉。
伽玛刀好像是手术刀做精准放疗,但是要知道,哪怕是外科手术里头发现多颗疾病摘除不了那么多颗的话只能把长满的器官全摘了。这里举例多发性子宫肌瘤。
临床上惯例,伽玛刀大于六颗的话不太好做了,不如做全脑放。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大于六颗难做了。这要说到脑转移瘤的特点,散发,转移的癌细胞大多数是如种子播散在大脑里头的,医生发现的多颗时能见到是散落在大脑里的各个位置。
此时再参考我们以前讲过的很多脑外科手术里讲到的大脑里有些位置如果长肿瘤的话很刁钻,让医生的手术刀也好精准放疗也好是难以把这些位置上的肿瘤消灭干净的。
散发,将意味这些刁钻位置长的肿瘤机率大。医生难以下手的话,真不如全脑放了。
安慰病人得有个度啊。据此,佟昌博他们是这么想的了。
固然知道你谢同学看似能力很强大,但治疗前对病人信口开河并不稳妥的。
【3540】肯定能
“是真的可以吗?”李亚希听她话的同时,眼睛不由自主地扫视到其他医生的表情上。
主要是其他一些医生的表情太过明显了,表现得不太赞同这些话似的。她身边站着的南辉哥哥一样面部有些怔怔的,好像不可置信。
“当然可以。”谢婉莹点下头让病人可以怀抱希望的,接下来她继续给病人讲,老病号不可以忽悠的,直话直说,“发现的早,肿瘤直径均小于三厘米。”
脑转移瘤可以一下子齐发位置多,这是医生没法控制的。医生能帮病人能做到的是什么。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癌症要提早发现,早发现的肿瘤体积小医学有比较好的策略对付。这点对于转移瘤一样适用,所以医生让癌症病人定期一定要复查。
因此要再感谢下谨慎行医恪守原则的陶师兄,始终没有错要求病人好好来复查了。
当肿瘤体积大于3厘米的话,只能选择手术了。做手术的话,像这种多位置多发瘤,手术起来不是医生麻烦不麻烦,是恐怕避免不了对病人大脑的伤害以及手术本身的高风险性。
说到这里,谢婉莹再给病人注入针治疗的信心强心剂:不要说七个瘤,十几二十几个瘤都可以做。
她不是乱吹,未来真有医生做到了十几个瘤的极限挑战案例。未来的医生能做到,现在的医生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能的,只要医生技术够有胆量敢于挑战医学极限。
伽玛刀更新换代,到如今已是很好的第四代。第四代不同于前面三代完成里程碑的飞跃推出了智能化伽玛刀,结合计算机与影像学,如神经外科手术定位系统更精准地把控靶点位置,让误差小到正负零点三毫米。
佟昌博和欧峰他们,听着听着快以为自己听的是别家医院里头的另一个机器。
方泽里头的伽玛刀是刚升完级的第四代没错,可真没有见过他们的放射科医生或其他医院医生可以做到谢同学讲的二十几个瘤这样恐怖的案例。如果谢同学能帮着他们放射科医生做到的话,或许是国内首创再一个全球创纪录。
暂不说极限,当今病人的七个瘤已经对方泽放射科是一大挑战。
跟病人解释完,谢婉莹再举起片子仔细端详着,心里想:宋医生是厉害,抓了七个出来。
是的,这个数字七比第一次发现出来的数字二整整多出了五。
意味着不是之前的医生眼瞎了则是宋医生的眼是超人眼了。
宋学霖不赞同,要说超人眼第一个是谢医生,这回他是摸着谢医生的脑子过河的。
这个治疗前拍的片子是明天做治疗最重要的依据了,可以说,治疗的胜败关键其实在这张片子里注定了一半以上。
检查出精准结果到底是治疗手术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好好休息,明天我来接你。”谢婉莹最后对病人说。
其他医生看见了,病人很用力地点头是真高兴谢医生能来陪自己。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