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委托同学
吃过饭,回到宿舍免不了被两位师姐逮住唠叨番。幸好,家里妈妈暂时不知道她的事不需为她揪心。不然妈妈肯定比所有人更担心她。谢婉莹心想。
第二天,潘同学过来了,帮她记录她要在会议上向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记录好她的想法,潘世华再复核下,告诉她:“我明天坐傅老师的车一块过去,路上我再帮你问问傅老师,怎样?”
在场有冯一聪李启安他们宿舍好几个人在一起听,听见潘同学这话和谢婉莹一块儿很意外:“你坐傅昕恒医生的车?”
“对,周医生打电话来说邀请我明天坐他们的车过去国陟。”潘世华道出来龙去脉。
傅老师邀请潘同学坐他的车。傅老师从没有邀请过她坐傅老师的车。谢婉莹的目光不觉中有点儿想妒忌潘同学了。
能坐老师的车意味着被老师看好的。潘同学以后会被傅老师招去心胸外科吗?
几位男生搭下潘世华的肩头说:“坐那个机器人开的车,你不怕?”
机器人开车应该最安全的,而且,为了谢同学的事,身为同班同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潘世华的眼里如此表态。
其他几个男生被他刺激到脸膛通红,对谢婉莹说:“你不是要送衣服回去给你表嫂吗?我们帮你送。”
“衣服的话黄师兄打电话告诉我,说会去洗衣店帮我拿。”谢婉莹谢过同学们。
表嫂要穿的厚外套曹师兄昨晚开车帮她拿过去了。之后大师姐和胡大哥打电话过来说,他们有车,她有东西要送过去的话,随时可以帮她送。
几位男生内心里哀嚎着,要帮谢同学做事需要抢的,否则送个衣服都轮不到他们干。
谷</span>
其实她休息下很快没事。只是一帮老师同学全部很关心她,非要她多休息个几天。没事做的时候,只能窝在宿舍里看书了。
到了周一傍晚,谢婉莹边翻书,边想着不知道表哥的术前讨论会结果会怎样:好想去偷听。
刚这样想,有人打个电话给她了。谢婉莹接起电话,对面有声音传过来,但是明显打电话的人不说话,开了免提,是准备偷偷给她机会听声音。
是温柔的潘同学做的事,读到她想坐傅老师车的想法了。
“潘世华,是不是?”周俊鹏站在医院门口,询问约定好时间见面的后辈。
“是的,老师。”潘世华点点头。
“走,傅老师的车来了。”周俊鹏招呼他道。
傅昕恒开的车行驶到医院门前,让他们两人上车。
刚好见着肝胆外的和普外二的车开出去医院大门。曹勇听说提早出发去国陟。萧树刚的ct全身扫描出来显示有脑血栓。申友焕一早约了曹师弟参与萧树刚的病情讨论,可以说是早料到一些问题。
这个申友焕看似大大咧咧,管理底下人太粗糙,但是能力绝对是有的。莫怪会被张华耀重视。
坐上傅昕恒的车,潘世华记得自己答应过谢同学的事,请教下老师们:“用胸腔镜现在做冠脉搭桥是要什么条件?”
【1622】师兄师姐大好人
听到他提问,知道不是他要问而是谢婉莹要问,周俊鹏代替傅昕恒通知他:“需要等讨论结束,有什么情况届时会和她说明。”
老师们言行谨慎,没有协商一致前绝无可能提前告诉患者家属这个情况能做或是不能做。
一帮老师全把她当患者家属看了,对她体贴入微。谢婉莹心头只能叹息一把。
宿舍里响起音乐手机铃声。
寻找声音出处时,谢婉莹发现到二师姐的书桌台面上搁了台手机,赶紧走过去接起电话看看是不是值夜班的二师姐遗落手机在宿舍了。
“是莹莹吗?”对面发出的是姜明珠的嗓子。
“姜师姐,二师姐把电话落在宿舍里头。”谢婉莹报告说。
“不是的,是我让她故意拿部新手机放在你们宿舍。”姜明珠告诉她来龙去脉,“新手机不会占着你和她原来的电话,这样我打她这个手机和你连线可以及时给你通报信息。今天我会和你于师兄一块去听你表哥的术前讨论会,我想你一定很担心想及时得到会议上他们讨论的情况。有什么情报我打给你,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反馈给我。”
姜师姐和潘同学都是好人,努力给她创造偷听渠道。
谢婉莹感谢师姐。
“你于师兄停好车过来了。我先不和你说,不能被他知道这个事情。”姜明珠捂住嘴巴是怕被男朋友察觉。她男朋友对这些事情比较严厉不像她较为讲人情。说是有原则,反正没她好通融。
谷</span>
于学贤拎个下班的公务包,走来询问先下车的女朋友:“你打给谁?”
“和朋友说几句话。”姜明珠随口答一句,指着其它方向转移他的视线说,“国陟是财大气粗,瞧瞧他们的大楼多漂亮,如此崭新的大楼居然想再建新的。他们有钱没处花是不是,把钱给我们国协好了。”
国协的人是巴不得有多几个钱翻新旧大楼,国协大楼年纪真的很老了,从建国初到现在。
跟随女朋友默默望了眼人家的工作环境,于学贤嗯了声,没法否认女朋友说的是事实。只是身为国协人,均是心里对国陟不太服气的。
在他们国协人眼里,国陟不过是占了专科医院的便宜。国内心血管疾病和国外一样变成第一大病种,国陟这个心血管专科医院业务量与日俱增,赚的是国内天花板的钱,理所当然变成国内第一大富豪医院。
当然,国陟是有这个专科技术实力赚这个钱。生这个病的人多,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赚这个病的医生和医院钱会跟着增多。医院医生这行当从来是卷的。国陟是拿的技术第一因此有虹吸效应,将国内患者大部分钱捞到自己手里了。
两个人走去申友焕所在的内科三,路上陆续见到自己医院外科人到场。
陶智杰带了何光耀。谭克林后面跟着施旭。看来均是没事过来瞧瞧热闹的,同时作为谢同学的老师来给谢同学撑撑腰。
不久之后,傅昕恒把谢同学的代言人潘同学带过来了。
【1623】没想到一个不漏
他们一下车,被后头跟来的靳天宇质问:“怎么是你带他来?”
“他在我们医院实习,傅老师只是遇到顺路捎带上小朋友。说明我们傅老师是多好的人,多关心人。”周俊鹏说。
靳天宇给他们一记冷丁丁的回眸,信他们这个说法是信邪了。那天介入手术潘同学的表现可圈可点的。只可惜这人不是他们内科的学生,否则他靳天宇也顺路约上小朋友。
傅昕恒这个机器人属于非人类,反应超快。哼。靳天宇转回头去。
常家伟有事临时来不了,给傅昕恒打了电话叮嘱着说:“你去到那里,千万别说狠话,好好帮她说点好话。人家是女孩子,除非你不想她进你的科。”
“我什么时候对她说狠话了。”傅昕恒不认自己对女孩子说过狠话。
机器人说话没有狠话不狠话之分的。
常家伟继续想唠叨什么,被他挂掉了。
一群人到了国陟内科三病房区域。
时间靠近晚上快七点。医院大部分医生正常下班。和那天说的一样,申友焕答应国协的人来参加会议,特意把讨论会安排到了晚上这个时间段方便他们下班过来。说是这样说,申友焕真没想到这些人几乎一个不漏全过来了。
实际上萧树刚这个病人和这些人没多大关系的。这些人哪可能是因为答应学生要来督促他们国陟来这里。申友焕对这点很清楚的。这些人来这只有另一个原因:有趣。
医生本质上都是因为对医学感兴趣而从事这一行的。没有兴趣根本干不久干不出色,在哪一行都一个样。
想明白这点后,申友焕的表情是有点儿需要紧张了,客客气气招待他们一帮来客:“你们吃饭没有?”
“吃了。”几个人回答他的语气很随意。
谷</span>
有的望望表,有的趁机偷窥下人家的科室环境,有的估计是在找谢同学的表哥住哪张病床了。
怕动静太大引起病房内病人们的猜疑,申友焕赶紧先带他们一伙人到科室会议室入座。
走进会议厅,大家看到了先到场的曹勇。
曹勇坐在会议桌一侧的椅子上,低头在翻读检查报告。
这两天时间,萧树刚做完其它一系列检查。有了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总算可以有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因为他们想看省人民医院的具体病历是别指望的。
听说自己医院的人来了,曹勇没抬头,均是认识的人,不需要特意打招呼。
其他人沿着他这边一侧的椅子坐下。对面那侧椅子留给国陟的人。
姜明珠找个不引人注意的位置坐,方便给谢婉莹偷发短信,动作小心翼翼,务必不能被男朋友发现了。
“你们的人什么时候来?”坐下来后,国协的人问申友焕。
“通知外科了,现在只等我们医院外科的人到。”申友焕说,自己组内医生到场了的,会议随时可以开。
说话间,外头走廊里响起阵骚动,意味着有大人物来了。
堵在门口的人全部让开位置。
【1624】大佬放话如此说
见随意在灰色毛衫外头套了件白大褂的张华耀,衣着打扮和以往一样风格不羁,风风火火走进来。在他的后头不意外,尾随了一帮随从式的年轻医生。
“张主任。”申友焕带上自己人,起身迎接领导。
张华耀望到对面那排国协人,嘴角勾勒的弧度似笑非笑,先问一句自家人情况:“申医生,家属没有来吗?”
大佬好像只盯着谢同学有没有来。
“没来。”申友焕很肯定地汇报给领导,谢同学按照规定被禁足了。
这个规定下的好。张华耀点点头,满意之余不禁怀疑谢同学能否甘心。众所周知,谢同学如同狡兔三窟,很难防的住。
申友焕就此给领导介绍另一位人物:“这是她的同班同学,名字叫做潘世华,要当她的代言人在我们的讨论会上代替她发言。”
来了个潘同学。张华耀回头扫了下新来的医学生,眯眯狡黠的眼珠子,好像是在观察潘同学体内的医学细胞有多少了。
潘同学如花似玉的脸上被大佬瞅出了层虚白,白净的额头上泌出的细汗好像清晰可见。
传说中的顶尖大佬,视线是像中午的太阳毒辣非常。潘世华不敢擦脸上的汗,手脚有些发麻,紧张上头。谁让他是心虚,裤袋里藏着给谢同学偷听情报的手机。
紧张的气氛从手机对面传过来了,谢婉莹一刻犹豫是否挂断潘同学的手机,避免潘同学被抓受连累。没事。——潘世华及时低头通过手机对她很小声地说了句。
大佬走了。大佬没空使劲儿盯只医学生菜鸟的。
张华耀回头催促一帮医生们:“抓紧时间开会,时间很晚了。”
谷</span>
一帮人急急忙忙落座。
走到会议桌子头端,张华耀拉了椅子坐下。
大家静静等待他开始主持会议。没想到这位大佬坐到椅子上后拉了拉白大褂,状态胜似神仙,对所有人宣布:“我是来听你们讲课的,不会发表意见。病人家属说了,不太喜欢我太早参与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好好干,不要让她失望了。”
额?!
在座大多数医生们大概脸上只有一片错愕了。
张华耀对所有人点头表示他们没有听错话。
谢同学真是这样认为的,在座老师们全是棒棒的,没有必要太早请大大佬出马。
席上的医生们嘴角肌肉要抽抽了:这位谢同学绝逼,没人像她一样不走张大佬后门是这个缘故的。
只听张大佬说自己不出面了,国陟外科派谁来给小师妹表哥动手术。姜明珠在后面伸长脑袋帮小师妹找找人。
除了张华耀,貌似有另外一号重磅人物出现在现场。
那男人坐在张华耀的右手边,戴了副很有特色的无框眼镜,略削的脸颊,显得很干净利落。薄唇微抿,散发一股浓厚的学者气息。眼镜后的眼是透出几分锋芒,内里蕴含的肃穆和老练叫人感觉应该也是个领导人物。年纪是比张华耀较为年轻的,估摸三十几岁,属于外科医生的黄金年龄段。
【1625】大佬的学生
自己是消化内科医生平日不如心血管科与国陟打交道多,姜明珠认不出这人身份,问起男朋友:“他是谁?”
不需于学贤告诉她,申友焕向他们隆重介绍自己医院的外科大佬了:“这位是我们心外一科的副主任都叶青医生。相信你们国协有听过他的大名。我们是兄弟医院,对彼此十分了解。昨天他刚回国,今天马上来参加病人的讨论会。我们医院对这个病人是很重视的。”
面对申友焕这番话,国协这边的外科医生自然回给他一记:我们懂,不听你吹嘘。
都叶青最大的名声不是做外科副主任,而是为张华耀的弟子。
医生到底是半带徒制,哪怕有医学院背书,但是谁都知道医学院培养学生属于批量生产,出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保证的是这个学生是被哪个业内大佬带出来的。
听明白这人的背景来历后,姜明珠低头给小师妹哒哒哒快速打字,让谢婉莹可以安心。有这样一个外科大佬来给她表哥会诊,应该问题不大。
接到消息的谢婉莹不仅没松口气,反而心头有了紧张感。
若自己表哥的手术容易做,张老师何必亲自派自己底下一个重量级人物出席。
术前讨论会开始,主持会议的申友焕简单概述下病人病史:“这个病人的病历以及来我们医院新做的各项检查报告,都在大家面前了。由于一些原因患者在省人民医院做了紧急肺部修补术后心功能出现问题。肺部及其它部位继而发现有血栓存在,于是转院来我们医院进一步求医,目的是想解决血栓和心脏的康复问题。”
与会医生们听主治医生讲述,低头翻阅新到手的患者病历资料。一个两个私下交头接耳,串通下几句学术观点。
申友焕讲完开场词,等着其他人发言。讨论会是要让各方人员直抒己见的,提出问题深入探讨。
“你问问他,做什么手术?”姜明珠催促下男朋友开口。
于学贤回过头,对向对面的申友焕道:“你不说说准备给患者施行的是什么样的手术方案。”
“首先,这个病人是打算在我们内三科做介入手术。初步拟定是要经皮做一个肺动脉的融栓取栓手术。”申友焕给他介绍,“请我们医院外科的同事来参加术前讨论,是由于他这个情况做介入手术具有风险。具体来说,他这颗心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冠心病,是车祸后损伤。可能介入能做到的事有限。”
“需要外科介入的话,为何做介入?他当初转院过来是你提议做介入手术的吧,你现在认为介入手术不能满足了?”于学贤提出另一个疑点。
“我建议他过来是帮他解决肺栓塞的问题。”申友焕澄清下事实,“省人民医院连肺栓塞都解决不了,不能给他再做开胸手术的情况下怎么给他做外科心脏手术?”
患者接连不到两星期内开胸两次,除非很必要的抢救手术压根没有医生敢冒这个险。
【1626】家属什么话要说
省人民医院不敢做。如果不做开胸,做心脏手术可以尝试用胸腔镜。胸腔镜麻醉要瘪掉一边肺让出手术空间。肺栓塞的话如何瘪肺。
“他当时肺部手术是做在左侧。如果是在右侧,想都不用想了,胸腔镜近期是不可能做的了。现在他肺栓塞两侧都有,左侧严重些。”申友焕继续阐释这边医生的想法。
胸腔镜心脏手术常规是要在右侧打孔,瘪掉右侧肺的。
“你这些想法和你们医院外科沟通过了吗?你们准备要求外科协助你们什么?”于学贤追问。
于师兄问到重点。谢婉莹竖起耳朵,留心以下老师们的发言。
“都医生刚回来,我暂未和他进行沟通。反正要开会,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会上讨论。”申友焕大大咧咧回答他这话。
于学贤差点给他翻个白眼,转头扫个眼神去靳天宇那边问问:你同学一直是这个风格?
是这个风格没错,因此总和他格格不入。一人进国陟,另一人肯定死也不会和对方呆在同一家医院里头,会被气死的。靳天宇想。
申友焕这样说后,现场人的目光迅速转移到都叶青身上等待外科回答。大家静等了会儿,发现这位都医生好像和张大佬的风格完全迥异的。
张大佬毒舌,都叶青面容沉默是金,不爱开嘴,貌似没有没有毒舌的本能,是不是人比张大佬好相处些。
姜明珠凑近男朋友帮小师妹再问一句:“这人好说话不?”
论到好说话,那尊佛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最好说话吗?事实上陶智杰好说话吗?
谷</span>
女朋友的问题等同于废话。想也知道,只要是大佬没个真正意义上是好说话的各有各坚持的原则。
摸着自己手里的钢笔,都叶青总算是打开了嘴唇,干净的脸上宛如露出一丝客气礼貌的微笑说:“今天有不少同行来参加讨论会是个好事。”
“你不需要太客气的。有什么问题可以直说的。”姜明珠忍不住帮小师妹出句声,想小师妹在对面肯定等到望穿秋水了。
都叶青好像听见她的咕哝,视线往她那儿瞟了下。
姜明珠缩着头,把给小师妹发短信的手机藏回口袋里再说。
“病人家属是有什么话要说吗?”都叶青问,貌似看出了姜明珠口袋里那点儿猫腻。
再说大佬是大佬,不像年轻医生做医生情商锻炼不到位。
听见都老师主动开这个口,谢婉莹意识到了师兄老师们开这个会是有意安抚她焦虑的心。只是会议上或许会有争吵和医生们的顾虑,大家不让她在现场听到受刺激罢了。
都叶青承认这一点,他接手这个病例,一是老师交代要他接,二是听说是母校医学院学生的家人,该帮得帮帮。
和家属进行沟通是医生的日常任务之一。若家属同为学医的,懂得医学,医生这个沟通工作是务必要做到更仔细些的。正是由于这个情况,他们国陟都敞开大门让国协人来旁听了。好比他们张大佬的母亲在国协治病时一样。
【1627】学术温度
“她没来,她的代言人来了。”申友焕重复之前的介绍,呼唤起潘同学发言,“谢婉莹同学有让你帮她说什么话,你尽管说。我们全部人在这里,她以前的老师全在,不需怕我们乱答的,我们肯定是有话必答。”
申师兄好体贴,放声重量级,让她要感受到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温暖。
谢婉莹的心跳加速度。
手机对面传达过来的学术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足以暖到叫人全身发热的。
接到指示,潘世华的背早挺直直的了。斜对面张大佬的眼神时不时在他这里溜达,让他这个细节帝疑心张大佬可能察觉到他和谢同学的地下通话。
捉了下潘同学的面部表情,张华耀拿起茶杯擦擦茶杯盖,好像什么都没有看见。
潘世华稳稳心神,不管三七二十一,翻开笔记本完成谢同学的重托,给老师们转述谢同学的话:“莹莹有这样几个问题请教老师们。第一个问题是,请问老师这次介入手术是要达成几个目标。”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了的。”申友焕提醒小朋友,答案可以在前头找。
潘世华抬起头对他说:“莹莹意思是,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介入手术的目标范围。”
“你说她不止想给患者做肺融栓手术,她是想做什么?是想找找看是不是下肢动脉的问题,这个会在手术中做的,排除下是什么引起的肺栓塞。”申友焕快言快语回答菜鸟。
“莹莹说,老师肯定会对肺栓塞栓子的来源进行排查。排查出来后,如果可以介入手术解决的会在介入手术里解决。这点她相信老师师兄会做到。”潘世华念着笔记本上谢同学的话,“她想给老师提的建议是,希望老师能进一步在介入手术中排查下冠脉血管。”
“想要给患者做冠脉造影,是由于她表哥的心功能不好怀疑有心脏损伤的问题。”申友焕很快读出小师妹的顾虑,“我找外科来协商了。”
谷</span>
“莹莹说,只单纯做冠脉造影的话是不够的。”潘世华再道。
“不够?”申友焕这回总算是卡了下壳,使劲儿对着潘同学身后的小师妹眨眼睛了。
噗。现场有个人喷了口茶水。
咳咳。张华耀清两声嗓子,把喷了口水的茶杯盖上盖子。
大佬这一笑,分明是刚有些人的话在大佬耳朵里听来很搞笑了。
张大佬是笑谢同学提的建议吗?潘世华同谢婉莹一样紧张。
现场坐的各位老师们,望着他之余,同时在看申友焕。
申友焕知道领导是笑他而不是笑小师妹。原因是他之前的回答没有跟上小师妹的思路节奏。
莹莹小师妹一开始要跟他说的根本不是他所想的或是说他所计划的常规手术。申友焕笑嘻嘻的眉毛一肃,双手抱在胸前,不说话,静默了,陷入可能有难度的思考中。
眼看自己医院内科的被难住的样子,都叶青询问潘同学有关谢同学的意思:“她要给患者做冠脉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1628】手术难度系数
先不说检查冠脉要怎么检查,做任何特殊检查总得有目的。一个厉害的医生和做考题的学生一样,是非常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谢婉莹听出来了,对面这位都老师是很厉害的。
潘世华翻翻笔记,整理谢同学的思路说:“莹莹是想确定心脏的受损部位。”
“她要确定心脏的受损部位是想给病人做冠脉支架手术吗?”
“不是,她是想着给患者做心脏胸腔镜手术的话,由于胸腔镜手术视野区域比开胸手术受限大,术前若不能明确手术位置来下刀,想做到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完全胸腔镜手术很难。”
潘世华念完了谢婉莹的话,心里头和谢同学一块有些忐忑了。
座上数十双医生的眼睛全望着他和他背后的谢同学。
“我,是不是听错他说的话了?”申友焕的手抓搔起下巴,是努力忍住嘴角的弧度,又惊又想笑,可以想象到自己医院那群外科医生内心什么表情。
小师妹说不请大大佬出马,问题这个一开口提出的手术难度系数未免是高到惊人。
完全胸腔镜的心脏手术,在外科领域里已经是艰难挑战了,更别提说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的完全胸腔镜手术。他们医院外科,一年下来不知道做有几例这样的手术,肯定不多。因为这种手术的条件苛刻,如同谢婉莹在刚才话里提到的,门槛高。
谷</span>
除非是那种外科医生做的很熟悉的手术常规病种,十分清楚患者心脏的病变区域,手术入路明确,手术步骤清晰明了,患者的其它各项身体检查十分ok。萧树刚的情况现阶段没有一个能符合这种手术条件。
心脏不停跳,意味着留给手术医生做手术的时间非常短。在一个跳动的心脏上缝合和在一个不动的心脏上缝合,光想想都知道哪个是比天高的难度。
现场外科医生们被谢同学这话吓了一大跳是必须的。
都叶青手指摸的钢笔头,在桌面上咚咚,敲了两声,内心世界可想而知。估计在想着这个医学生提出的东西好像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样。
“你觉得怎么样?”于学贤先打听下自己医院专科医生的意见,谁让对面国陟的外科没说话。
傅昕恒的表情算是比较镇定的,是由于让潘同学刚上车先帮她急着探专科医生的口风,让他预感她会提出这样的构想。
路上他有稍微琢磨过她的想法,来了以后再看看这个病人的病历。很显然,国陟外科的顾虑是对的。她的想法是过于乐观的。说句实话,想确定萧树刚的心脏手术部位现在都是个槛。不然,都叶青为何来了以后没急着发表自己打算怎么协助内科做这个手术的想法,可能连个手术思路都没出炉呢。
不清不楚的情况下怎么给病人做手术。
家属很积极,很激进,想治好病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医生不能被家属带乱了思路。该怎样就该怎样。不能做的手术是不能做的。
【1629】如寒风的阻力
等了一阵,对面的老师没人发言。这种平静实际上是不平静。
坐在宿舍的窗户边,谢婉莹望着窗户外面的夜色漫漫,心情沉重下来了。
城市的霓虹闪烁如繁星璀璨,阻挡不住的是看似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尽头。
老师们师兄们师姐越是深入议论她表哥的病历,迎面扑来的或许是寒风一样的阻力如冬天的脚步声即将到来。
可能很多人以为医生会更喜欢做微创手术。其实微创手术麻烦,赚钱多但是麻烦。面对疑难病例,医生完全不喜欢微创手术的,风险大到没法说。
以前鲁老师的手术也是这样。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陶师兄和谭老师才愿意松这个口。因为是病人是鲁老师啊,不然,陶师兄和谭老师不可能答应冒险的。
“这样说,她表哥是没法做莹莹说的这个手术是不是?”姜明珠看出了点风向苗头,很担忧了,问于学贤。
于学贤估摸是这样没错了,结果八九不离十。傅昕恒都不说话,说明谢婉莹的手术构想几乎不可能通过。
事实上,与会医生们的想法似乎开始偏回到省人民医院的保守治疗。
“这个病例我接手之前,未回国,只能先听人介绍。回来,直到刚才,稍微看了下病史,这个病人病历给我初始的印象并不太好。”有些话总得说的,都叶青和对面的国协人坦诚说道,“我想你们中间的人,譬如傅医生,接到病人的病历后,会有和我类似的想法。或许这个病人并不需要转到我们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对于对方的说法,傅昕恒没有当场否认。事实是这样子的。他来之前也想着可能找到些什么希望。但是病历到手后,发现希望很难找到。
专科医生这样的话落地相当于是宣判了死刑似的。
潘世华和姜明珠心情咚的下落到谷底去了,心想:这些人这话岂不是说谢同学拼了老命把病人护送到首都没有意义。
谷</span>
如果他们是谢婉莹,肯定坐不住了。
莫怪开会之前要求了,不让谢婉莹来听。
从宿舍里的椅子上站起身,谢婉莹是有种冲动要往外走。
“如果这个病人保守治疗不开刀的话,以他现在不是很明显的症状来看,或许心脏损伤不需要做手术,可以静待他自己身体愈合长好。动手术风险过高得不偿失。”都叶青进一步说明。
不行的,她很清楚的,她表哥不行的,长不好的,失去这个机会,一辈子心功能完了。谢婉莹快步走到宿舍门口,握着门手把的手哆嗦两下,如果去到那边说服不了老师怎么办。没时间多想了,她猛拽下要拉开门。
让她刹住动作是手机对面三个字。
“你等等。”出声的是曹勇,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
是曹师兄。谢婉莹在心里不禁念道。
“我不认为你的推测是完全对的。”曹勇说。
一句话,直接否掉都叶青刚才的宣判。
曹师兄在为她和她表哥说话。
【1630】人体是整体
像以往一样,曹师兄的话好比天上的阳光拨开乌云,照射到人身上能给人温温暖暖的希望之光。
谢婉莹猛吸口大气,握紧门把的手没有松开,伴随而来的是高度紧张。曹师兄是神经外科医生,发言面对专科医生唯恐没有优势。
其他在会议室的人一样如此想法,转头望向说话的曹勇略表遗憾。若是心胸外科专科医生提出反对比较有专业说服力。傅昕恒没开口,曹勇这个神经外要如何找论据去驳斥。
都叶青一样是位心胸外专科大佬。人家能说出这番论断肯定不是乱说的。
“曹医生。我知道你当初作为医学生在心胸外学习的时候实习成绩很好。”都叶青面带微笑面对曹勇的驳斥。
回忆起曹勇出色的才华,他个人并不反感。实际上他和他老师一直蛮讨厌吴院长的,把好端端一个潜在心胸外科人才挖去神经外科了,叫人觉得很惋惜。问题是曹勇离开这个专科多年不能叫做心胸外专科医生,再来发表心胸外的专科意见应该不是很专科。
“你错了。”曹勇和对方讲明,“我的观点不是以你们心胸外出发,是以我神经外科医生的身份来做这个判断。”
哦?都叶青扶了扶无框眼镜,双眼沉着地望着曹勇,和其他人一块等待曹勇说个明白。
“患者脑血管有血栓。我只问你心胸外一句,你说心脏问题引起脑血管有血栓的患者,你这个心脏手术做不做?据我所知,基本这种患者到我这里来看病是要到你们那里做心脏手术的。你心脏的问题不做手术不解决根源,我们神经外的来擦屁股擦不干净的。”曹勇没和他客气,说。
患者诊断为哪个科的疾病不代表其它科医生发不了自己的专科意见。因为人是个整体,人体各部位是关系紧密的。
谷</span>
果然是位从学生时代被誉为才子的人,学术观点是很正中靶心。
都叶青眼镜后的双眼流露出一抹笑意,算是赞成曹勇找的这个论据。
心血管是和脑外科联系密切。临床也好老百姓的口头禅也好,整天把心脑血管连接在一起说是有根据的。心脏和大脑如孪生双胞胎,大脑被比喻为第二心脏,心脏被比喻为第二大脑。
耳听都老师被曹师兄说到有些松口,谢婉莹的眼眶有点儿涩涩起来。哪怕距离甚远,这一刻她好像看见了曹师兄把希望带回来的场景。
曹师兄真牛逼。
不用担心,有我在。曹师兄那晚上叮嘱过她的话回现在她脑海里。调整好心态,她走回去重新坐下,保持冷静,听曹师兄的话好好呆在这里听,不要以家属身份到现场去影响老师们学术讨论的心情。
“曹医生,你说的这种情况,我承认临床上是有,有这样的病例发生。”都叶青道。
“不是能见到,是大概率可以见到。”曹勇纠正他的说法,“我认为你必须用大概率的事情来说事而不能用小概率。好比你刚才反对的理由是用大概率这种手术风险高做论据一样。你不能同时以小概率患者自己能长痊愈的事情来说服你自己。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
【1631】孰轻孰重
神经外科医生最恐怖的一点在于本身是研究人脑的人,自己的脑袋肯定要比其他人更胜一筹才能研究人脑。
曹勇被人叫做勇士,不止因为他敢说话,更因为他脑回路非常,和张大佬一样说话能戳人肺,和张华耀的毒舌算是异曲同工。
“这个患者,他自己不懂没学医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轻重。你是心外的医生应该最懂。他这样的情况再拖久一点,心脏拖不起。你想着等风险低一点再给他擦屁股做心脏手术,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心肌死了就是死了的。他的心脏肯定有一块是要死了的。他是什么人,大学老师,大学体育老师。你让他以后这样的身体怎么办?他以后的事业废了的。”曹勇继续说完。
国陟这边的人听完他这个话,要替都叶青抽口冷气了。
真是戳人肺底的一番话了。
都叶青无框眼镜后的干净面容是微微笑笑,淡若无风,没把曹勇戳肺的话放在心头上。对于曹勇和对于自己老师,他非常熟悉。这两人说话风格他早已领教,没感觉。再说多难听的话,他早从自己老师口里听麻木了。
能做到大佬的,心理状态都是非常牛逼的一个人。都叶青肯定是的,直接忽略掉曹勇话里头那些无关学术的成分,只关注一点:“你认为他的心脏自己长好是小概率事件吗?你认为他的脑血栓肯定是来自于心脏吗,曹医生?”
“是的,以我们对他脑血管血栓观察出的情况来做反推的话。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我和自己组内的医生商量后得出的结论。”曹勇说明,自己也绝不是在单纯为患者家属说话,是以神经外科医生的学术观点来说的。
小师妹说的对,万事回到医学上来,讲医学证据才是正道。
其他人听完他这话,再唰下转头,这回看见猫在他后面如一只猫无声无息的宋学霖。
谷</span>
这个北都才子老样子,想刷无存在感,实际上他人到哪儿都是存在感。
一群人内心里头莞尔了。
原来这位他们全班男生很在意的北都才子在的。潘世华惊一下飞起眼皮。
宋学霖接到潘同学射过来的目光,眯眯起幽谧的褐眸:此人自称很了解谢医生,想要帮谢医生记录她的想法,结果最终谢医生需要有人支持她想法时还是得靠他和曹勇。和他预想的一样,这小子压根儿不行的。
或许是读到了宋学霖的想法,潘世华猛地转回头去,低头再翻看自己记录的笔记,暗地里攥攥拳头。自己必须努力跟上谢同学的进度。
听完两位有名神经外科医生的话,都叶青是要考虑的:“曹医生说的这些问题,我需要慎重权衡一下,孰轻孰重要分清。”
其他人听出他语气里的意思,做手术的人是他这个心胸外的人,他肯定要把手术风险放在第一位。
听到这里的谢婉莹,心头那根线不禁再次拉紧。
想要说服这位都老师,唯恐比说服谭老师他们更难。
【1632】强硬保守派
“我来说几句。”陶智杰突然开口道。
“你说,陶医生。”都叶青知道他是肝胆外的,侧过脸,侧耳听听肝胆外的能有什么高见。
“你这个心脏的问题不解决影响的肯定不止是脑,肝脏一样会受到影响。泌尿外科的人今天没来而已,不然一定会跟着说你们的。你那个血栓从下腔静脉走是什么结果你很清楚。说真的,我那学生在我这里只呆三个月学习好像都比你们清楚些。ct特意再扫了下肝胆。”陶智杰道。
听陶师兄的话,谢婉莹明白自己再次被陶师兄抓包了。陶师兄洞察出那天她在ct室给许老师激进的建议。除了扫下腔静脉,肝胆肾脏一块扫扫。在肝胆外跟着陶师兄学习是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
陶师兄人真的是很好的,和曹师兄一样努力为她和她表哥争取机会。
“你信不信,你不及时解决心脏问题,到时候不是神经外一个科给你们擦屁股,是好几个科全要给你们擦屁股。”陶智杰说着对面的人,口气和曹勇是一个模子的没客气。
面对他这番话,都叶青神情高深莫测,重复自己那句话:“你说的我都理解。我得孰轻孰重。”
这下子,国协这边的人猛然意识到了他们要面对的这个男人很不简单。
早就觉得这人和张大佬完全不一样,怎能做得了张大佬的弟子。原来这人是个超级强硬保守派吗?姜明珠内心里惊叫。
于学贤望了眼身边的傅昕恒:你是很清楚这人是个什么人吧,所以不说话。
谷</span>
傅昕恒没对这问题做出回答或是否认。他是比自己医院的人了解都叶青,因为同是心胸外专科医生,接触比较多。
能做到大佬弟子的人,理所当然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一面,否则怎能得到大佬的赏识。都叶青的特点只有一个,保守再保守。
保守到哪个程度,只有一点点手术规划里让他想不通的疑点,他都不会做这个手术的。可以说,萧树刚这个病例刚好是撞到都叶青这个手术禁忌症枪口上了。
最该警惕的是张华耀这只老怪。明知道这样的一个病例需要的恐怕不是保守派作风医生,张华耀偏偏派这个弟子出来接手这个病例。张华耀这只老怪有多恐怖,自己貌似不是保守派,按理说和保守派格格不入,最终能收个强硬保守派弟子。
傅昕恒满脸是肃穆,不会轻易出声的。他和靳天宇作为同个科专科医生,是更清楚国陟的实力到哪里的。
张华耀坐在椅子上嗑茶,遵守他一开局说的话,不会发表任何言论的,完全叫人琢磨不清。
眼前的局面可以说是掉入很硬的僵局了,需要寻求着打开个突破口。
见状,默默无声的谭克林吐出了第一句声音:“你们说的地方,没到关键要害处。外科手术的原则是这样子的。要么是紧急手术,危及患者性命,没得说,多难都得做。曹勇你说的和他陶智杰说的一样,说不到患者的性命关头。他是不愿意冒这个险的。要么,和他说的一样,手术风险要低,低过动手术的必要性,可以尝试去做。”
【1633】突破点
谭老师是很冷静,说起了外科原则,不带任何感情的外科原则。谢婉莹想。
姜明珠听到同事这话是想哭:这个扑克谭你不要灭自己人威风,还不如那尊佛了。
瞧瞧,对面听到这话的都叶青露出颇为赞赏的笑脸,点点头:是这个理了。
“不过——”谭克林刘海下的单眼皮眼抬了下,道,“如果真是走回头路,估计要被省人民医院的人笑的。”
哎呀,没想到这个扑克谭居然会打太极,打迂回战术了。一帮国协的人先吃惊地看回同事。
“对对对,像他说的,你们放弃的话不如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了。”姜明珠站起身激动地讲。
于学贤想拉一下女朋友坐下来说话拉不下来。
姜明珠是很激情万分,刚对面的话快把她气死了,这些人怎么不想想患者家属送病人过来的心血。甩开男朋友的手,说:“省人民医院的人至少在得知患者有希望救助的情况下急忙放病人走,说明人家心里面同样是希望这个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能痊愈,到了你这里你要走回老路?你好意思说刚开口时说问她这个病人家属是什么想法,想安慰她。你们真关心病人家属的想法就该知道她亲自跟着患者去做ct。连ct检查报告都是她帮着做出来的。人家如此努力在找法子,你们这样说可以吗?”
国陟的人抬头望着姜明珠说话。
骂了一阵,骂到她要吐血了。姜明珠发觉对面一排表情好像僵尸似的不为所动,心头更冒火了。
人家说国陟没有人情味,她这回全信了。
谷</span>
气到她不行了,回身啪一下真想踢了凳子走人,为了小师妹只好先坐下来。
对面都叶青是如顽石一般冷静,听完她骂人的话只挑有用的学术点发问:“你刚说什么ct报告她出的?”说着,他疑问的目光同时望向了申友焕:这个ct报告不是我们ct室出的吗?她有去看,有去参与出来的报告?
这件事说来话长了。都叶青没接触过他的莹莹小师妹不知道他小师妹的实力。申友焕耸了耸眉,所以他们医院外科的在反对时,他在旁听着坐上观。
国协的人据说在小师妹手里翻车过很多回了,他申友焕有聪明脑子不想翻车。
“这个事我确实没听过。”都叶青承认对谢同学不太了解,再问,“她有其它想法吗?”
这个强硬保守派的男人永远只会按部就班走。
姜明珠翻个白眼不想回答了。
恰好,申友焕想了半天好像没想到之前小师妹要他做什么检查,问起潘同学这个代言人:“你再给我说说,她是让我给患者做什么冠脉检查。”
终于再有机会帮谢同学发言,潘世华抓住机会,吧啦吧啦念起谢同学开始的思路:“莹莹是问,手术医生是否可以给患者加做个血管内超声,探测确定冠脉损伤程度,排查是否有心脏受损后出现的隐秘室壁瘤,对血栓来源做一个彻底的根治。”
【1634】技术对比
“是做IVUS。”申友焕拳头砸下掌心,总算是想起来有这样一个专科检查,道,“我原以为她是要做食管超声,心想这个东西不是做了吗,莫非在手术中再做做?”
IVUS是血管内超声,同样可以来检查冠脉的血管内情况。和冠脉造影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用打造影剂进行透视来显影血管粗细,而是直接把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内来探测血管内部情况。再进一步的检查有未来的OCT,利用红外线来测量血管,比IVUS的精准度更高。
为什么临床上不常用后面这两个技术呢?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贵。
相对便宜的冠脉造影已经能做到很好的疗效,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技术呢。再说了,这两个技术探测完,放支架照样需要动用到造影技术。等于成本成倍增长,疗效却差别不大。医生为普通老百姓着想都知道该选哪种。
这两种技术不是临床上不用。任何技术的发明只要它能存活下来,必然有它无可替代的可用性。
IVUS和OCT一样,相比冠脉造影的精确度是要高出不少的。
这个精确度高可以用在很多疑难病例上。
譬如,一个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做冠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度不到放支架的要求处于界限值。在法律上医生如果给患者放支架属于过度医疗产生其它后遗症会被告。患者症状不缓解同时带来其它高风险。医生只能寻求其它证据,此时IVUS可能会发挥关键性作用,冠脉造影看不出的狭窄IVUS可以。
原因在于冠脉造影检查出来的结果只是冠脉的管腔大小,无法探测血管壁导致低估血管狭窄的严重度。
谷</span>
像冠心病患者大部分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狭窄,只有IVUS能探测早期血管壁硬化斑块告诉医生这个地方病变的严重度,比冠脉造影早一步提示需要放支架。
同样的道理。对一些年轻的患者而言出现冠心病症状造影提示狭窄严重,医生们知道他们可能没有粥样硬化的年龄基础,此时如果不给患者放支架属于医疗过失过失可能同样会被告。用IVUS测测血管壁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寻找更确切的证据进行判断。血管壁病变不严重的情况下,先通血栓,一定时间后再下决定是否放支架不迟,可以不过度治疗最好不要过度治疗。
放到萧树刚这个患者身上,用冠脉造影不一定能看出狭窄或是看出哪段狭窄了不一定非要放支架的。更需要查看的是血管壁的情况,看是否有车祸后损伤的痕迹。
“问题我给他做这个检查只能从内部看不能从外部看。”申友焕通过代言人潘同学和谢同学进行学术交流。
“莹莹说内外相通,可以确定下外科手术要做的部位在哪片区域。”潘世华道。
“她意思是先要解决患者的手术区域受限问题是不是?”申友焕问。
“她意思是必须先解决心脏的供血区域。”潘世华说。
【1635】话中有话
“原因是这样的。她表哥不是穿透性伤是闭合伤,闭合伤的话最大可能性是心脏挫伤。心脏挫伤最严重的后果是心脏破裂。她表哥心脏外表看似轻微伤未有大失血表现,实际上心功能改变的症较为很显著。幸好现在从ct片结果来看,我们找到了些实际证据来支撑之前的推断。右心室和左心室有病变迹象,说明她表哥心脏的冠脉血管是受到冲击,心脏挫伤早期病变预估形成。为此心肌纤维受损几乎是百分百的事情。心肌纤维受损未到断裂破碎的话或许有挽救的可逆性,心肌细胞只是缺血可以可逆,是否可逆取决于冠脉供血。如果冠脉本身受损不加以尽快干预,心肌纤维里的心肌细胞会陆续死一片变成瘢痕,整颗心脏漫布这些死亡的心肌细胞瘢痕,心脏功能能量储备大降。患者自己是一名体育老师,这样的心脏相当于他未来事业和生活废了。未来再做手术是没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谢婉莹这段让同学转述的话,是和曹勇之前的话相呼应了。更进一步阐释了为什么会心脏永久性死一块以及心肌死一块一块后患者是什么结局。
她之所以非要支持表哥来首都求医,光是ct找医学证据这块,首都医生比地方医院强太多了。没有医学证据支撑,基本上外科医生再贸然动手术,好比省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首都有这个条件找各方医学证据给外科保驾护航。同样的,强大的外科可以给兜底。一个顶级医院必然是体现在综合能力上。
谢同学的话有些长,一帮医生们安静地听下来。这里头有他们非常熟知的知识领域听来并不陌生,同时令这些医生能听下来的缘故只有一个:谢同学的话,话中有话。
潘世华念完一段需要歇会儿气,脑子里边念是边需要再整理谢同学的思路,他要很努力地跟上谢同学的进度。
每次重温谢同学的思路,总能给他一些新的提示。
“哎,你别停,继续念完。”申友焕催促他。
谷</span>
潘世华必须更加小心翼翼,屏着口气息,接下来念到谢同学思路的关键点。
“由于ct这些结果可以很好地给我们提供部分证据,让我们能推测当时患者心脏受伤的路径图。”潘世华照着笔记本上记录谢同学的话逐个字念道。
患者受伤路径图这话儿,一帮医生脑子里先能联想的是谢同学或许去过患者车祸现场调研了。
这样的事当然不可能。是医生的话,想知道患者当时受伤的情景,只能凭靠伤者的伤情检查报告来做一些反推。
潘世华帮谢婉莹念的三维反推,和神经外反推心脏情况一样,只是估计会更难一些:“由于患者受伤时心脏未破裂,直接撞击伤的可能性较低,不排除有肺血气胸挤压心脏导致心脏次生伤害。我们尝试画做三维动图推演时必须更加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