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重生长嫂奋斗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长嫂奋斗记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     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456】功成身退1

    宁云夕今天没有回桂花路小学,是因为市教育局打来电话,让她先过去市教育局。到了市教育局门口的时候,宁云夕遇到了之前招待过她的周科长。

    “宁校长,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周科长先带着她到自己办公室给她弄杯水,“是局长找你。但是局长刚好接了个电话出去,你等等。”

    宁云夕接过水杯点点头。

    “你干出了不小的成绩。你们区的刘局长一到市局里,对你是赞不绝口。”周科长说,“恨不得将你调到区教育局里去。不过一旦这么做了,邱副校长要掀桌子了。”

    宁云夕心里只忐忑人家叫她来这里是干什么。

    没多久,有个人走来和周科长说:“郑局长说恐怕回不来,如果宁老师来了,让周科长和宁老师先说,别让宁老师干等。”

    “这样。”周科长转回头和宁云夕交代起正事,“市教育局决定,让宁老师你来做我们市高考数学模拟考命题组组长。这样的决定基于宁老师你有丰富的高考毕业班数学教学经验,其次,今年你不带高考班了,亲人中也没有涉及到参加高考的人,符合做命题老师的资格。”

    宁云夕突然想到之前谁和她丈夫说过,说她去做命题老师是迟早的事情。倘若不是去年她家里老三要高考的话,她铁板钉钉是要去命题高考了。看来,有能人预料比她这个异眼更准呢。

    “可我在桂花路小学——”

    “谭校长病好以后回归桂花路小学,有周副校长在。宁老师你可以放心。”

    对于桂花路小学的代校长位置,宁云夕其实是一点都不留恋的,主要是担心那里的人能不能适应改变后的桂花路小学。

    “关于这点,我们和谭校长周副校长都谈过了。他们都理解宁老师您只是在那边帮他们一下,最终需要靠他们自己。毕竟,以宁老师你的才华,肯定可以为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努力奋斗。”周科长理解她和其他人的心情说。

    宁云夕当然是听从组织的安排,站起来道:“我服从命令。”

    周科长同样站起来:“宁老师丈夫是部队的,作风果然有着部队的风格。这样,给宁老师你两天时间,做好桂花路小学工作上的移交事项。”

    “是。”宁云夕拿起自己的东西返回桂花路小学,一路走是一路想着,回家的话需要怎么和小丫头解释这个事情。

    要知道她到桂花路小学开始那一天起,小丫头总是说自己幸福得飞上了天。有宁老师在自己就读的学校,小丫头最放心了。她一走,只怕——

    在这个时候,她怪想听听丈夫的声音的。唯有他稳重可靠的声音,可以抚慰到她分离迷茫的那丝痛苦。

    桂花路小学里,很多人已经听闻这个消息了。实际上,当他们与重点小学做活动的时候,这一天的结果早已想象得到。他们的教学重新走上了正轨,可以与重点小学比拼了,同时代表的将是宁云夕的功成身退。

    很多老师舍不得,尤其穆老师花老师这些平常和宁云夕接触多的老师。一个个心里想着,这简直是抽走了他们身体里的主心骨一样。

    “听说宁老师走的八一子弟学校和四中,都是一直在想宁老师回来的。”花老师道。

【1457】功成身退2

    想留宁老师的,哪里只他们桂花路小学一个。

    首都四中算是最冤了,好不容易招揽来的老师这么被桂花路小学借走了不说,之后,都没有归还的痕迹。

    宁云夕回到自己办公室收拾东西。穆老师等人上前帮着她。宁云夕让他们歇歇,说:“我东西没有几样,主要是要和你们谈谈一些注意事项,和你们多聊聊天。”

    门口忽然传来一句声音:“宁校长你要走了吗?你怎么这么快走,你走了我怎么办?”

    一帮人吃惊地回头,看到了是曾老师立在门口说的这话。穆老师等人很意外,想着曾老师是那个一开始都恨不得宁云夕消失的人怎么能说出这个话了。

    曾老师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门口团团转。

    宁云夕回想起上次对方同在她门口盘转的样子,明显对方是有话想说的,于是招招手:“曾老师,别站在门口,进来。”

    曾老师几次深呼吸,惴惴不安地走了进来迈。其他老师望着她。曾老师注意到他人的眼神连声说道:“我不是来刁难宁校长的。”

    刁难也没用。人家都要走了。穆老师他们没好气地想。

    “我是来挽留宁校长的。”曾老师说出自己的观点。

    是真是假的?一帮老师们齐齐质疑她这个话。

    “我是真的这么想的。”曾老师说,对着宁云夕忽然拍起了自己心口,“宁校长,你看我,好不容易想通了,好不容易觉得自己以前过的日子不叫日子了。自己学校的学生原来都是很聪明的。我这心里头越来越不甘心。想着怎样好努力上去。如果宁校长你在,能教教我的话,你觉得我能行吗?”

    宁云夕仔细听着她的话。

    周副校长在一边上翘起了嘴角:“曾老师,你之前不是很高兴自己没有被抽中吗?对你来说,学生学习成绩变成怎样,和你毫无关系。”

    “副校长,话不是这么说的。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出人头地的。看着被自己教出成绩的学生,是每个老师心里的愿望。”曾老师一本正经地道。

    “你之前不这么想,一点都不积极。”

    “对。但是你和宁校长没有打算批评我。”曾老师最纳闷的正是这一点。宁云夕和周副校长不当众批评她,反而让她坐不住了。

    宁云夕和周副校长一块露出了一丝神秘兮兮的微笑。这叫做对付什么人什么毛病,都要对症下药。曾老师这个混日子的毛病,越批评恐怕越反感。只能是等大环境变了,周围的人都大变样了。她自个儿感觉不对劲了,不跟着大部队走要落单了,自己自然而然焦急了。

    穆老师等人看着两位校长那丝笑容,顿时觉得两位校长很高深莫测。

    “不用担心。”宁云夕对曾老师说,“我自己本人一路走来无不是和同事互相学习。在这个学校里,其他人一样有我学习的地方。我走了以后,你可以向所有人学习,真诚交流。怕的不是没人可以学习,怕的是没有学习的那份心。只要想学习,有的是办法学习。”

【1458】功成身退3

    曾老师望着她,听着她这番话,忽然两串眼泪掉下来。不是哭宁云夕要走了,而是哭自己傻,人家都学习完了,她却是尽浪费掉了大好的学习机会。

    如同宁云夕来这个学校第一天郑局长说的话那样,不积极,机会跑掉了,不会等人的。

    宁云夕看着此时痛哭流涕的曾老师,心头一动。想到自己,人家给的学习机会如果不抓住,对于她一样是悔恨终生的。市教育局安排她去做命题老师,肯定是想着让她再学习再锻炼能更上一层楼。

    办公室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宁云夕做着计划安排。明天还有一天时间,她想陪陪这里的学生们。

    回家的时候,她特意牵着小丫头的手一块走。孩子们都是多么聪明的人,都知道她要离开这所学校的消息了。同宁云夕预料的一样,小丫头沮丧到宛如一只小鸵鸟,全程低着脑袋不说话。

    看着小丫头这个表情,宁云夕心头挺沉重的,想着该说什么话给小姑娘打起精神。

    路上和那天一样,是响起了唱片的声音。那家放唱片的人明摆着,只要是看到小丫头经过这个路了,一定要给小丫头放唱片,只等着小丫头美丽的歌声飘起来。可是,今天小丫头因为宁老师要走了心情不好,听都没有听见歌声的样子。

    放唱片的人明显着急了,一个歌跟着一个歌拼命地换,歌声放得越来越大,估计都多搬了两个音箱来放歌,只希望能引起小丫头唱歌的兴趣。路上不少人听到唱片声抬起头来,张望着寻思着是谁家好像要发狂了。

    有个老太太住这个附近的,一听这个状况都明了,说:“犯痴了呢。应该都是因为那个小姑娘没有唱歌。”

    宁云夕不禁为那个为小丫头歌声犯痴的人有点儿可怜,转过头对小丫头说:“老师给你唱首歌好吗?”

    老师唱歌?孟晨橙立马抬起自己的脑袋,望着宁老师:“大嫂。”接着猛点头,想听宁老师唱歌。

    宁云夕先为自己解释着:“我歌声没有你好听,晨橙,你先这么听听。跑了调子的话——”

    孟晨橙嘻嘻笑起来。宁老师哪怕唱跑了调子,她小丫头照样喜欢的,一双手紧紧握住宁老师的手。

    宁云夕看到自己总算逗到这个丫头破颜一笑了,更加心疼,拿手用力地抱了抱小姑娘的脑袋,轻声说:“傻丫头来着。咱们两人不是天天在家里头见面吗?又不是都见不着面了。”

    比起那些离开宁老师的教导不能和宁老师继续见面的学生而言,她孟晨橙是很幸运了。这样一想,孟晨橙比较心疼像妮妮姐他们,说:“要是宁老师能化身成很多个宁老师,天天陪着我们所有人多好。”

    孩子是脑洞大开的,希望她变成孙悟空那样。不过怕是孙悟空也是办不到这点能耐的。宁云夕道:“妮妮现在的老师也很好。下次,我让她上我们家里来,你和她聊聊。”

【1459】宁老师的歌1

    “嗯。”孟晨橙都很想念这些姐姐们。

    宁云夕清清嗓子,准备给小丫头唱歌。唱什么好呢。宁云夕是没有多想的,她不是歌唱家,对于自己熟悉的歌能唱的出来的歌只那么几首。因此随机挑了一首平常最喜欢的歌给小丫头哼着。

    徐徐的歌声从宁云夕的喉咙里放出来。这首歌的调子乍听起来,显然和这个年代所有的流行歌曲格格不入,完全不是当红歌星邓丽君那种靡靡的调子。相反,它在缓和中带了一种奇特的激情,可以叫做平凡人的激情。

    因为它是这样唱着的:每一次,在徘徊孤独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知觉中,巷道里放唱片的声音消失了。所有歌都在为这首歌让道。所有人竖起了自己的耳朵。这首歌太不一样了,叫人说不出的不一样。它不唱爱情,不唱缅怀,不唱忧伤,又不像那些红色歌曲那样带着红色。它唱的是平凡人的感觉,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那种困难。所以怎么说呢,就像是突然一支箭击中到人心底里那丝最脆弱的软肋一样。

    原来歌是可以这样唱的,唱着每个平凡人最不平凡的那个闪光点。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你宛如平凡,但是你永远不会是平凡的人,没人是平凡的。时代,正是有所有像是平凡但一直在奋斗的人所铸就的。

    孟晨橙激动地握紧宁老师的手,小姑娘的手自己在颤抖着。宁老师给她唱的这个歌,和她以前听见的所有歌都不一样。不是说她以前听到的歌不好听,而是宁老师的歌让小丫头忽然很想哭,是那种很激动很激动的哭,不是单纯悲伤的哭。

    “老师。”孟晨橙的小喉咙里哽咽着,“它叫什么名字?”

    宁云夕双手搂抱住小丫头。小姑娘的心情她完全可以感同身受。因为一首好歌就是这样的。它可以让人感动万千,可以进驻到人们的心里去,让人记住一辈子,叫人变得坚强,变得生活和学习工作都更有意义。

    “晨橙。”宁云夕边摸着孩子的头,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它叫做隐形的翅膀。老师知道你唱歌很好听很好听,但是,唱歌是为的什么,为谁而唱。老师更希望你,在未来,可以更多地想想这件事情。因为你的歌声是那样的珍贵,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

    孟晨橙仔细地听着宁老师说的每个字,这应该是她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节课了。

    不远处的楼房里,坐在唱片机旁的老人双手耷拉着,在听完宁云夕唱的歌后眼瞳里射出强烈的光芒:“这人是谁!”

    接下来回家的路上,孟晨橙不断地重复起宁云夕刚唱的那首歌。

    这个小丫头的天赋实在太叫人惊讶了。她只唱了一遍而已,小丫头竟然调子歌词都全记住了。她有些跑调的那部分,小丫头依样画葫芦,这让宁云夕尴尬不已。

【1460】宁老师的歌2

    孟晨橙一路唱到回家。

    家里孟爷爷孟奶奶孟晨峻吃惊地听着。刚被幼儿园老师送回到家的磊磊听到小姑姑的歌声,第一个率先冲了出来给小姑姑开门。磊磊这个小爷的小眼睛,仰望着陪小姑姑回来的妈妈,眨了两眨。

    宁云夕弯腰,摸下儿子的小脸蛋:咋了?看见妈妈变这样了?

    磊磊是想,小姑姑这个歌不对头,和小姑姑以前唱的歌完全不一样,原来是因为和他妈妈一块回来了。

    孟晨橙唱得忘乎所以,自己都被这首歌给陶醉了一样,浑然不知所觉地走进了家里面。

    孟爷爷孟奶奶跟在小丫头后面听歌,同样被歌给蛊惑了一样,边听边问:“这是什么歌?”

    好听,很好听。孟晨峻都这么想。可是,有哪儿不对劲。对了,和以前妹妹唱的歌都不一样。

    “小五。”孟晨峻转个身拉住忘了自己的妹妹,问,“你从哪儿学来的这歌?它叫什么?”

    孟晨橙边唱边回答四哥的问题:“它叫隐形的翅膀。歌词里有的。是大嫂的歌。”

    听到小丫头最后面那句话,宁云夕急忙跳起来澄清道:“不不不,这首歌不是我的,不是我写的。”

    “谁写的歌?”孟爷爷孟奶奶问。

    宁云夕万万没有想到这首歌竟然能引起这年代人的注意。毕竟这首歌诞生于二零零六年呢,离现在相差快二十年。

    “谁写的?”孟爷爷追问,“咋怎么好听呢?它唱的歌词,好像和我以前听的歌都不一样。”

    “对。”孟奶奶应和着老伴的话,是不一样。

    两老虽然小时候没有接受过教育,可自从有了大孙媳妇这个有文化的人在家里后,被熏陶熏陶,现在欣赏的水平跟着提升了。

    “我——”宁云夕肯定不会拿人家名歌星的歌戴在自己脑袋上变成自己的,铁定地否认道,“是我那天在街上听到的。和你们大家一样,感觉这歌不一样,很好听,所以记下来了。”

    所有人听着看着她这个说法。磊磊的小脑袋仰得高高的,望着妈妈的脸和脖子,仿佛在捕捉妈妈脸红的痕迹。

    发现儿子那双小福尔摩斯一样的眼神,宁云夕简直想拍一下儿子的小屁股了。有你这样当儿子的吗?妈妈的老底你都想掀?

    孟爷爷搔搔脑壳,感觉大孙媳妇这个解释有些勉强。但是,一时抓不到什么漏洞的样子。

    孟奶奶追着问:“在哪条大路上听到的?”老人家想着到那大路上也听听看。

    宁云夕对于老人家突然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哑然着:“记,记不清楚了——”

    “歌词,怎么唱的,你是都记得。走的哪条路你却是忘了。”孟奶奶叽叽咕咕说,是一针见血地掀了宁云夕的纰漏。

    磊磊冲妈妈摆摆小脑瓜:如太奶奶说的那样。

    宁云夕摸下儿子的小脑勺:得了你,你是不是妈妈的儿子?是的话,帮妈妈收敛一点。

    磊磊不和妈妈同流合污,咚咚咚跑去追唱歌的小姑姑。

【1461】宁老师的歌3

    话说,妈妈教小姑姑唱的歌真的很好听,把他这个小爷一样给迷得神魂颠倒的。

    望着儿子的小背影,宁云夕内心里偷偷叹口气:儿子那个刚正不阿,却是和他们小两口子一模一样,再次佐证了是亲生的种。

    晚上爸爸回来,磊磊抓住爸爸的衣服,给爸爸哼妈妈教小姑姑唱的歌。

    宁云夕听着儿子告密,坐立不安着。

    孟晨浩听会儿儿子唱的,再有家里妹妹小五准确复制的媳妇那歌。这一听,这歌确实不一样。将他这个汉子的心头都唱到一撩一撩的。

    说真,对于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他是听着不感冒的。可能是因为邓丽君的那种调子,和他本人的性格风格不太适合。他是一个很干脆的,做事果断的,听着邓丽君那种悠悠慢慢的,只感觉把他急死了那样。当然,邓丽君嗓子是公认的好听,唱功扎实,作为歌星无可厚非。只是真的和他本人不太搭调。

    看起来,和他搭调的只有他媳妇的歌。

    这歌一听就很不一样。平凡,坚强,绝望,不正是每个人所经历的那样吗?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和其他人一样,平平凡凡的,同样有着脆弱和绝望的时候,同样有着必须坚强和隐忍的时候,必须担当起来的时候。

    “妈妈说,她听来的。”磊磊最后告诉爸爸,妈妈好像在撒谎。

    孟晨浩可以看到媳妇那身坐如针毡的背影,对儿子说一句:“不厚道。”

    妈妈平常怎么对磊磊的,磊磊可以在节骨眼上这样对妈妈吗?

    磊磊听着爸爸这个话,小脑瓜想一想,好像是这样的,于是小嘴巴闭住不说了。

    孟晨浩放下儿子,让儿子跟着小四小五去撒会儿野,自己走进卧室里。

    宁云夕在心里慢慢地换气,感觉他一步步靠近后双手搭在了她肩头上。为此她刚要开口解释些什么他是低下头贴在了她耳边上说:“我相信你说的。”

    宁云夕猛地红了脸。

    孟晨浩的双手在她双肩上揉了揉:“给我唱唱好吗?”

    好不容易逮住媳妇给他唱歌的机会,孟晨浩全力以赴给媳妇献殷情。

    宁云夕感觉全身骨头被他揉得要酥了,急急跳起来,说:“别揉了,再揉我骨头都软断了。”

    对着她那张绯红的脸蛋儿,孟晨浩嘴角扬着笑意。

    他笑起来宛如星辰里那颗最明亮的北斗星,耀眼得让她移不开眼睛似的,呼吸登时都吃紧了。

    “没事,没人,我把门都关了,只有我听。”他低沉的嗓子带着大提琴那样的蛊惑向她说着。

    宁云夕的声线不禁颤抖了下:“我不唱那个歌。”

    “你想唱什么都行,我听你唱。”他握紧她的双手说。

    他的手这是如同在她的身体内注入一股强心剂一样。宁云夕想。她是瞬间被这个男人迷昏了脑袋,如果打间谍战,她肯定是输的一塌涂地的那个,见他就招的那个。一个叛徒。宁云夕想狠狠扫自己两巴掌。可是奈何情动高于一切。

    ------题外话------

    亲们,晚安!

【1462】正式离开1

    仰望着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她慢慢张开了自己的喉咙。

    她在唱歌。孟晨浩用力地听着她细小的歌声,听着听着,他的神情从轻松的那丝笑,变成了肃穆的表情。

    这会儿她唱的不是小丫头唱的那首隐形的翅膀。她唱的是:忘了有多久,再没有听到你,对我说你最爱的故事……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也许你不会懂,从你说爱我以后,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

    孟晨浩的呼吸吃紧着。这首歌和她之前教小丫头唱的那首一样,一听都知道,是与众不同的歌。和这个年代所有的歌都不一样。听起来,光是曲调,都是那样的直击心灵。伴着那些朴素平凡的歌词,更是有种叫人心碎,把人的心掰成了几瓣的痛不欲生。

    好听到每次听着都会回忆起自己的事儿,叫人想流泪的冲动。

    在她唱到最后那句歌词的刹那,他的嘴巴突然低了下来封住她的嘴唇。

    行了,他都知道,她唱的是什么。她的不安,他全部都包揽下来就是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可是他们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每天都在努力地过日子。这里没有骗人的东西。他是活生生的人,没有骗她的半丝可能。

    被他双手这样用力抱着,像是被他揉进了他的骨头里似的,宁云夕闭上眼睛想着。她真的不是在做梦。这里没有童话,他确实不是童话里的那个王子,但是,是她一个人的王子。一个有缺点的王子,一个不完美的王子,和她一样有着平凡的梦想。这样,足够了,让她很幸福了。因为她爱他。

    据说,小丫头决定了:“我要录大嫂的歌给二哥!”

    之前一直想不好给二哥录什么歌呢,现在一想,录大嫂的歌给二哥带走最好了。小丫头一通电话打给三姐后,全家人都知道了原来自己大嫂心里藏着好多珍贵的好歌。

    宁云夕先要顾得是第二天自己去桂花路小学是在那里的最后一天了。

    知道她这天心情肯定不太好,孟晨浩一大早赶去有名的老字号店给她买油条回来。

    等着丈夫的油条的时候,宁云夕给小丫头梳头发扎辫子。孟晨橙现在可以自己梳头发了,但是,可以向宁老师撒娇一下小丫头恨不得自己双手都是残废的。

    磊磊在旁边给妈妈递小姑姑发圈,拿小姑姑的梳子,俨然化身成了妈妈的小跟班小助手。

    “觉得你小姑姑漂亮吗?”给小丫头梳好头发的宁云夕,转头问儿子。

    磊磊同妈妈一搭一唱的,点着小脑袋:“嗯。”

    “磊磊,你拍我马屁吗?”孟晨橙问小侄子。

    磊磊:“嗯。”

    这个三岁的娃子,看着被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姑都看傻眼了。

    孟晨橙梳好头发跳下凳子,双手抱住小侄子,哈哈笑道:“磊磊,你太可爱了。”

    磊磊的小脸蛋红扑扑的,被漂漂亮亮的小姑姑抱着有些害羞。

    孟晨浩提着一大袋早餐回到家,早上亲自送媳妇到学校去。

【1463】正式离开2

    到了学校的宁云夕,发现操场上站满了学生和老师,很意外,急忙走过去问:“出什么事了吗?”

    周副校长和穆老师向她走过来,解释道:“今天升旗仪式,顺便给宁校长你送行。”

    “校长好!”操场上全体学生和老师整齐划一的声音,惊动到了天上飞过去的鸟儿,鸟儿们翅膀的拍打声扑哧扑哧飞过了宁云夕的头顶上。

    本来升旗仪式固定在周一,不在今天。但是,显然学校里每个人都知道她宁云夕最爱看升旗仪式。

    宁云夕握紧了周副校长和穆老师的手。她身后的小丫头背着小书包冲着自己班跑过去,同其他学生站在了一块。

    周副校长和穆老师同宁云夕一块走到了国旗面前。

    “敬礼!”主持仪式的老师喊。

    护旗队的几个小学生率先举起手向国旗敬礼。之后,操场上所有学生齐刷刷举起了自己的手。老师们紧跟着缓慢举起了自己的手放到了额角上。

    国歌声从学校的广播喇叭里放出来。

    伴随歌声,学生们和老师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唱着,仰望着红色的旗帜犹如东方旭日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请宁校长为大家说几句。”升旗仪式结束后,周副校长站到了台阶上对所有人说。

    操场上寂静无声。

    何时起,学校外面不知觉中聚集了很多学生家长。家长们透过学校的围墙栏杆,一个个张望着。

    学生们和老师们均表情严肃。

    宁云夕缓慢走上了操场前面的台阶,她的步伐迈得有些艰辛。几个月的相处,必须迎来的分别,注定的分离,让她感觉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好做完。

    此时此刻没有话筒,可是下面仔细聆听的人学生老师,没有一个认为会听漏她说的每个字。宁云夕再次深感到自己的不足,道:“我先必须为大家说声抱歉,没有能陪大家,最少完成一个学期的工作。”

    听到这句话,有的老师不禁抹了下眼角。曾老师两行泪纵横哭着,自己是最吃亏的那一个。刚要想着学,人家都走了。

    “在我这个学校的期间,我看到的是,这个学校始终存在着闪闪发光的东西。”宁云夕说,“那是一颗颗金子般一样的心,真诚求学的心。无论是老师和学生,只要有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全体老师和学生脸色肃穆地听着她这个话,紧接着答:“是!”

    这句是,再次震飞了所有停在学校屋檐上的鸟儿。

    家长们一样被孩子和老师们的这句是震动到了,从唧唧呱呱的张望到变成了无声。

    “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们会再见面的。”宁云夕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简短发言的总结词。

    现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一遍又一遍,绵绵不息,仿佛在回应她这句话: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只要努力学习,肯定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再次相见。

    曾老师边哭边拿手搓着鼻涕:“我会努力的,宁校长。”

【1464】保密的工作1

    离开桂花路小学后,要去市教育局的数学教研室报告了。

    宁云夕此时接到了一个电话。

    给她打电话的胡编辑先恭喜她说:“听说宁老师圆满完成了任务,又是再上一层楼了。”

    宁云夕道:“没有,我做的不够好,都是大家宽容我。”

    “不。你做的很好了很好了。”胡编辑说,“如果你做的不够好,人家市教育局能把你调到市局委以重任吗?”

    说白了,人家消息比她这个宁老师都灵通。宁云夕只得尴尬着:“胡编辑,我不如你耳听八方。”

    胡编辑因她这话闹了个大红脸,说:“宁老师你不要误会,我们不是有意打探你的事儿。只是,我们编辑组想邀请你给我们即将到来的第一节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命题。”

    “不是明年的事吗?”

    “是明年,估计到明年年底。”

    明年年底才开始的赛事,这会儿提前一年都这么紧张了?宁云夕边这么想一边是可以理解的。正因为是初次,头一次举办国内这样大的数学赛事,可以称之为一个里程碑了。主办方少年报,更是得仔细筹划着,计划好,避免发生粗糙大意的疏漏。

    “主要是宁老师你现在都是被委以重任的人了,我们想着如果不提前和你打个招呼,你到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了。”胡编辑边开玩笑说。

    宁云夕道:“少年报肯定是不会忘记的,我们家里的孩子个个都订着少年报。”

    “不如你来我们这里命题,我们给你们家孩子免费送最新的报纸。”胡编辑说。

    宁云夕笑了起来。

    胡编辑赶紧抓住她这笑,说:“这么说定了。”

    “这个行贿我不能接受的。”宁云夕道。

    “这哪里是行贿。”胡编辑跟着笑道。

    “办一份报纸不容易。”宁云夕说,“孩子们去过你们那里参观,都知道。”

    “宁老师如此体恤理解我们,我们这可以放心了。”胡编辑是聪明人,听出宁云夕这是言外之意答应他们了,点着头说。

    宁云夕其实不太敢打包票,正因为是自己现在说不定哪个时候,又突然被派去当灭火队员了。到那时候,确实时间不属于她的了。作为一名老师,随时听从组织上的安排,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况且,宁云夕认为,这么大这么受人瞩目的国内赛事,她也怕自己能力不足以承担起命题老师的资格。

    “没问题的。到时候我们会请很多老师提供赛题的。”胡编辑给她宽心说。

    听说是很多老师提供赛题去给主办方挑选,宁云夕想到自己去市教育局的新工作。估计她去市教育局当这个模拟考命题组组长是挑选题目的那一个。这个责任是有点儿大。

    每次考试最怕考前泄题。所以,她担任命题老师的事儿,是个高级机密,其实胡编辑都不知道。胡编辑只知道她要去市教育局工作而已。

    同样的,她家里人全部不知道她要去市教育局工作是去做命题老师了。

【1465】保密的工作2

    市教育局派出和她接洽工作的同志是石老师。

    由于去年与石老师一块儿参加过奥数赛事的选拔和培训,宁云夕与对方并不显得陌生。

    石老师在市教育局接待她时提起道:“说到要有新同志过来,我想,最好是宁老师。结果真是宁老师,真是大大的惊喜。”

    宁云夕问:“石老师你今年不带毕业班了?”

    “是,家里出了点事,老人家身体不好来回进出医院。学校体谅我不让我带毕业班,没想到被市教育局看中给调到这里来帮忙了。”石老师说。

    准确地说,他们两人都算是被市教育局借调来的人员,不算市教育局的人。

    “教研室没有几个人,一个个都忙得像陀螺似的。”石老师道,“局长都说了,教研室肯定要再招点人进来。不过需要时间。谁也没有想到时间如此紧迫。这个高考一放开,整个教育界都变样了。”

    这个时代,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旋律。高考恢复后,有些人通过高考变成知识分子了,命运被改变了,深深刺激着全国的家长们。家长们的观念随之改变,不再想着孩子读书不读书的事情,而是想着孩子能不能高考金榜题名了。

    宁云夕同石老师走到他们办公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杂物,仅有的一张办公桌,腿子都有些瘸了拿报纸垫着。这是这个年代的特征,方兴未艾,一切正开始,从家具都可以看出来了。石老师收拾张椅子给她坐,说:“这里只有你和我,以及另外一个老师,叶老师。叶老师是正儿八经这里的教研员,由他领导我们。不过他自己也很忙,不止有我们的事儿。所以一开始说了,这项工作由我们两人来干。但是,还是等叶老师来了以后再谈吧。”

    宁云夕点点头。

    石老师同她坐下聊起其它话题:“听说宁老师现在在家里辅导学生?”

    这些人消息都很灵通,宁云夕想,答:“是。一个朋友要考首都四中,我估计今天应该有消息回来了。”

    “高三?”

    “不,高一。今年刚好十六岁,想插班高一。”

    石老师对她说的这个消息感到吃惊:“怎么高一找你辅导功课?这有点儿大材小用。”在石老师看来,让宁云夕教不是高考冲刺的学生都是浪费的了。

    宁云夕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有种教育观念叫做十四岁。十四岁那年的教育很重要,因为在这个年纪,刚好是青少年发育期的巅峰,在身体上的变化会让孩子的心理上同时产生一种迷茫和错觉,使得孩子容易进入叛逆期。说不说这种叛逆期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上为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十四岁以后刚好是进入了化学物理等理科开课的时期。这个学生,明显在物理化学刚开课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

    这同样是为什么宁云夕当时让胡斌做的第一套题目是自己家小四初三做的题。

【1466】保密的工作3

    胡斌刚要转学过来,初三刚毕业,没有上高中,等于说是初中生不过为。宁云夕是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的,当胡斌是初中生去看的,一开始给胡斌上初中的课。她对学生都是具体学生具体分析,而不是固化模式。

    家里小四的成绩之所以能上去,最大的功劳宁云夕清楚,不是孟晨峻在小学里突然成绩转好了,而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有她丈夫帮忙,稳定了孩子的心理。很显然,那会儿胡斌没有接受到这样的教育,导致性格上出现了一些迷茫带到了现在。

    等于说,宁云夕从第一眼看到胡斌性格上的缺陷后,马上明白到了问题出在哪儿。

    “数学那时候没有和物理化学融会贯通,单独地去看成没有关系的各个学科了。造成了他对于物理化学和数学,都有种错误的想法在里面。”宁云夕说,最简单的例子,胡斌将化学理解成为像语文一样背诵过关的文科科目。

    “等于说,他从一开始督任二脉没有打通。”石老师理解了宁云夕的话,笑道。

    “石老师,你是爱看武侠?和我家老二一样。”宁云夕说。

    “哪个青年不喜欢看这个?男人都有点武侠情结在里面的。”石老师道。

    宁云夕想,她就没有见过自己丈夫看过武侠。家里她的孟大哥,看的书都是什么技术类的,比老二更技术类。可以说,老二比老大浪漫一些性情中人一些,可能是因为这个。

    两人说话的时候,却是没有想到有人在门口听着了。

    回头的时候发现门口站了个人,石老师连忙站起来介绍:“宁老师,这位是叶老师,教育局的教研员。”

    走进来的叶老师戴着老花眼镜,穿着朴素的蓝色衬衫和裤子,乍一看像是个一线工人似的,只不过腋下夹了个文件袋。是个年纪差不多有五六十岁的老教师了。

    宁云夕跟着站起来:“叶老师好。”

    “你好,宁老师。刚站在门口听你们说话,感觉很有意思,所以没有打扰你们,没有出声。”叶老师声音谦和地解释着自己刚为什么站在那里。

    石老师和宁云夕给叶老师挪了张有靠背的椅子过来。

    叶老师坐下对他们两人说:“任务比较繁重。我这给你们去找人提供题目。毕竟只有你们两个人出题是不行的。”

    石老师和宁云夕都听着叶老师的话。

    “题目出来,题库建立起来,需要一定时间。好在,离我们第一次模拟考,有几个月的时间。”叶老师摸着眼镜,拿着手里带来的纸袋,“题库。这是去年前年大前年的模拟考试题。局长要要建立起我们自己的题库,说了几年,可是,数学组题库里的题,比较少。”

    命题是一项多困难的工作,仅看叶老师拿的这个文件袋子都知道。饱满的,沉甸甸的,可只有一个袋子。不是老师出的题都可以用在考卷上的。老师出的题,是需要经过几番审核的,需要经得起岁月考验的。

【1467】再深造1

    每年的高考题,国内世界上各大赛事题目,无不浸透着行业内精英们的心血。因为一个考试代表的公平性,首要的显著特征,正在于一个考卷的命题。

    命题水平高不高,命题合理不合理,每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乃至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命题老师因此成为风尖浪口上的人。哪怕出于保密制度考试前后有关单位都不会暴露出命题老师的身份,但是这些老师,分分钟钟都得承受着被社会各界肆无忌惮评判的压力。什么人都可以说一句命题好坏,无论这个人是不是认字,是不是懂得命题的原则,是不是懂得教育行业的行道。

    “任重道远。”叶老师同石老师和宁云夕说。

    这句话无疑诠释了他们即将承担的一切。石老师偷偷地叹气,给自己打精神。宁云夕两个肩头努力地耸一耸。想想人家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都这样过去了,其实还行。

    石老师接过题库袋子,打开封条后,取出那一叠叠的考题纸。再向宁云夕交换了下眼神。宁云夕说:“石老师,照叶老师排的这个次序,我们先给做个索引。”

    “行。”石老师一听她这话有秩序,直夸奖。

    叶老师起身要走。石老师事不宜迟整理着题库,宁云夕送叶老师到门口。叶老师问她:“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广师大。”

    “是啊。你们广师大没有招研究生吗?”

    听叶老师这个口气,感觉她宁云夕应该继续在高校里直接升造的。

    宁云夕说:“那会儿没想多。学校招我去教研室。”

    “你想着去一线教学而不是做研究呆办公室里。”叶老师立马就领悟了她的话。

    那时候,彭校长那头急需要人。她是顾不上自己的,如果那会儿她只顾自己,很多学生都要废了。现在想想,是失小博大。自己没有能做研究,可想想,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各行各业都要成为精英了,怎么想都是一桩划算的事儿,让她值得傲气的事儿。

    “现在你到了首都,如果再去广师大深造路途遥远。不如在首师大读读研究生。以你水平,我想,推荐免试是可以的。现在研究生招生和就读方式多样化,切实地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要。首师大在教育试点上走在全国前列。我可以去帮你问问。”

    叶老师这样一说,宁云夕真有些受宠若惊,道:“这个太麻烦老前辈了。”

    “麻烦什么?首师大估计要是听说你要读他们的研究生,高兴都来不及的。”叶老师说到这儿有些意味深长,“宁老师,我知道你才华斐然,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然而,怎么证明你是个人才,除了你干出来的成绩,你的文凭,一样是你所需要的。”

    宁云夕肯定是赞同叶老师这话。在国内这个大环境里,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排除不了文凭学历的重要性。再看叶老师说这个话的表情,显然叶老师自己正承受这样的苦痛。

【1468】再深造2

    在教育局这样的单位里,没有文凭傍身,迟早会被后来者追上。因为后来的人个个都是带着高文凭的年轻人。

    叶老师是心胸开阔的老前辈了,自己吃的这个亏只能是告诉后来人避免和他一样。

    “谢谢你,叶老师!”宁云夕真心诚意地道谢着。

    叶老师冲她点了点头,转身带着蹒跚的步伐走了。升不上去,永远只能做个教研员,但是这个工作必须继续做下去。

    像叶老师这代人,有着被之前的时代所耽误的明显痕迹。那会儿,有才华然而没有机会读书的人,比比皆是。宁云夕望着叶老师那个沉重的背影,心里头某些东西被揪着。前辈们没有能好好读书的机会,现在的人有了。现在的人不好好去读,真是太愧对这些人了。

    不过,宁云夕没有想到的是,叶老师说的这个消息,连单冬祥苗心红都不知道。要是这两人知道,肯定早告诉她了。当时的研究生政策,属于一个非常快速变化的时期。

    在职研究生招生,七九年开始的。但是像委托培养硕士生暂行规定,是今年十一月份才出来的。

    博士后流动站试点,今年七月份出来的政策。

    像去年政策出来说可以提前读博,本科优秀毕业生可以直接免试保硕,她的部分学生像老二林尚贤这些人都是享受这些红利的人。

    对了,还有军校。军校今年开始设立军事学硕士博士位了。

    都是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消息。足以说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每年都在扩招硕博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因为毕业的硕博,先是百分之七十都得补充高校师资力量,等于说,分到一线继续奋斗的高等人才很少。

    这种缺口,最少得奋斗个一二十年才可能有所转变。

    正因为如此,在职研究生有它出现的必要性,可以让奋斗在一线岗位的人员提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直接再服务于一线。每年录取的硕士新生中,百分之四十几都是在职研究生体现了这点。

    可是每年这些新政策出来因为都出的太快,是让一些人感到很是茫然。像苗心红这样的过来人,都会有些犹豫和徘徊,不知道怎么给干妹妹指引好。

    在职研究生,是有它的历史特殊性的。因为在后期一段时间内,很多人提起在职研究生,总是有所批判。认为没有脱产读的研究生,比起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学习的时间不够。这样拿的硕士学位,让人怀疑其中的水分。在职研究生很多都不到双证,意味着只有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偏偏,在当时国内和国际教育没有完全接轨的情况下,只看重学历毕业证书并不看重学位证书,和国外的教育完全相反。

    既然叶老师提及,干妹妹问起,苗心红打听了相关消息,立马带着单冬祥来和宁云夕见面了。

    三个人中午找个地方吃饭,石老师被宁云夕招呼着一块来。说到考研,石老师本人同样有所理想,只是他家里条件不允许。

    “我不再出来工作,家里没饭吃。”石老师说。

    ------题外话------

    亲们,晚安!

【1469】再深造3

    单冬祥给石老师亲自倒着茶,石老师毕业于首师大,和他是同校校友,一边说道:“在职读硕的事儿,一直在推行着。但是,争议不小。有的人觉得读了有意思,有的人觉得读了意义不大。”

    “纠结在,一心不能二用。读书考硕,又要教学拼高考。要读书,肯定是不能说全心全意地扑在教学上了,良心有些过不去。”石老师道出自己心中的那丝惆怅。毕业了工作了,再不能随心所欲想着读书了。

    单冬祥看向两位女性,请教她们自己的看法。苗心红作为前世的过来人,说道:“再怎么说,有机会去学,学多点都是好的。哪怕人家说你这个读的根本和他们读的硕士不一样,对你满是质疑声。但终究是——”

    “凭实力说话。”宁云夕道。

    苗心红转头对这个干妹妹一笑,竖起大拇指:“我就喜欢你这种风格,够爽快的。”

    “怎么凭实力说话?不是说毕业证书都可能拿不到吗?”石老师问。

    “硕士讲究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像本科那样再打基础了。而是要发表研究论文的。你的论文到了什么水平,你的研究到了什么体现,才是你读硕的本质。一个学位证书很多人都有,不说什么是否是全日制的,但有的硕士同样很水。水不水,到底是要看研究成果来说的。专业领域看的不是你的毕业证,而是你的研究成果。”宁云夕道。

    其他三个人望着她,均眨眨眼。瞧她说话这个口气,好像早就读过硕士很了解硕士甚至整个研究领域一样的高手。

    苗心红想,虽然前世几乎不了解宁云夕道前世是怎样的,但是这个干妹妹别看平常为人很低调的,可绝对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一个人。估计,宁云夕前世博士都读完了的。

    可不是吗?这里头只有异眼知道,宁云夕哪止读完了博士,人家是年纪轻轻拿副教授的人了,是进入了博士后工作站做一定科研领导工作的,能不牛吗?

    正因为有了前世的经历,宁云夕一开始并不把追求自身学历放在首要位置。毕竟那种追求都追求过了,今儿重生想奋斗点别的。但是叶老师的话,让她不得不反省,自己是该适应这个时代走一走。该去搞研究还是得搞搞研究,诚然在这个时代她对自己的职业是完全重新定义的状态,不可以骄傲自满。

    “宁老师决定去读吗?”石老师问。

    “有机会的话,不去读,感觉对不起前辈们。”宁云夕说。

    石老师因为她这个话有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宁老师说的是呢。如果宁老师去读,我也去读。”

    单冬祥好笑地看着石老师:“你怎么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我这,平心而论,我的魄力不如宁老师。充其量,是个小李飞刀里的李寻欢,没有阿飞的勇气,十足惭愧。”石老师低着把脸说。

    这两人有了决定,然而在职研究生不好读的一个最大原因是,报考都有难度。

【1470】他是她的骄傲1

    这个难度不在于个人,而是单位。需要先经得单位同意考生才能去报考。

    石老师想着自己的所在单位人大附小能不能同意自己,自己校长是个开明的人,应该会放他去读的。宁云夕这边需要找邱副校长谈谈,但是以她对首都四中的贡献那么少,宁云夕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去找领导谈这个事。

    你到我学校只教了一年,现在却想着自己去深造了,哪个领导心理上能接受这样的下属的?

    苗心红看出她的心事,说:“你不好说的话,妹妹,我替你去说。”

    “姐姐。”宁云夕转过脸,更不好意思了,“这事儿终究需要我自己去解释。”

    “但是我想,可能不需要你我去说,有人先帮着你去安排这个事了。”苗心红道。

    怎么回事?宁云夕愣了愣。

    “你想想,这个建议谁给你提的。我们都不太清楚的事情,那个人都能知道。他要是不使劲儿,好意思给你提这个事吗?”苗心红笑道。只能说她这个妹妹才华是真有,将那些暗藏的高人都给引诱出来了。

    惜才,这是整个学术界崇尚的一股正直的氛围。只有惜才,代代相传,科学研究宛如薪火相传一般,永久不灭,推动着人类往前迈进。

    看到后辈中出现一个天才的兴奋感,宁云夕是很有感受的。尤其在这个年代当了老师以后,这种感受甚至超越了自己得到的至高荣誉。因为那意味着,自己可能没有能突破的研究,后代可以突破了。人类再向前一步了。想想这无疑是每个科研人员最大的梦想。

    苗心红让她按兵不动静等消息。宁云夕自己也这么想。她现在是工作的人了,是应该听从组织安排。下午回到教研室,和石老师一块再商量着找题目的事儿。叶老师说帮他们找,但不可能说重担全压在叶老师一个人头上,等于最重的活儿全给老前辈挑了。

    两个人仔细列了很多个渠道。等到天黑的时候,外面路灯亮了,两人方才知道是早过了下班的点了。石老师骑着自己的单车来的。宁云夕一个人走去公交车站。

    天越来越冷了。宁云夕今天早上出来都必须穿上棉袄了。这个天气,只差没有下雪而已了。

    走到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和一块等车的其他路人被北风刮得瑟瑟发抖着。这会儿,有个熟人开着车路过看到她,简直是像天使一样。

    “宁老师。”开车的蒋文丽降下车窗对她招手喊着。

    宁云夕没有拒绝,跳上了她的车,实在太冷了。

    “穿的不多,宁老师。”蒋文丽看出她里头穿的少,说她。

    宁云夕考虑是不是以后都得用异眼先看看今天的天气了。说实话,今天电台里说的天气预报不太准。蒋文丽将自己的毛巾递给她。

    “不用。到车里就暖和了。”宁云夕推回给她,问,“蒋老师怎么路过这里?”

    “下午刚去了一趟部队回来。”蒋文丽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61/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重生长嫂奋斗记》为转载作品,重生长嫂奋斗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长嫂奋斗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长嫂奋斗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长嫂奋斗记介绍:
推荐新文:年代温馨文《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九六年,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当医生亲戚疯狂讽刺她:“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第一刀!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
——————
那一年,回到一九八一的宁云夕心甘情愿嫁了。出嫁的那天周围所有人不看好,娘家放话她一分钱都别想从家里拿。
  没人觉得她家老公日后前途无量,没人想过她家小二叔有一天是大科学家,更没人想过她家小姑未来是大明星,还有老四一只天生大土豪。
  但是,真就这么一天,宁云夕看到的未来全实现了。
  姐儿今儿嫁的穷的,不怕,姐押的不止一只潜力股,是一堆龙头股~有了异能的姐,做一名超级人民教师!重生长嫂奋斗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长嫂奋斗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