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重生长嫂奋斗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长嫂奋斗记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     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411】名校差距2

    萧盈盈看着自己学校校长热忱地和宁云夕握手的时候,感觉到了满眼的刺激。

    想着之前那次事后,现在潘琪和余艾喜都没有和她联系了。那些捧着她的同学都变成去捧宁云夕了。什么学校校长?桂花路小学?她萧盈盈之前听都没有听过的一个破学校。

    “我们萧老师,到时候要去你们学校给你们学生上数学课。数学是宁校长的老本行,所以,到时候你们学校的学生要给我们萧老师留点面子,哈哈。”罗校长打趣地对宁云夕说。

    萧盈盈的嘴角扯了扯。一个三流小学,让她这个一流学校老师去教,是谁需要留面子?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她。到时候宁云夕下面的学生对着她提出的问题均一脸哭相答不出来,这个场面想想都能让她心里头爽很久的。

    宁云夕答:“好。互相学习。”

    萧盈盈哼一声转过头。

    今天的主角不是数学课,是语文课。

    上课的班级已经准备好了,是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相当于桂花路小学的毕业班六年级。因为人家实验小学一共只有五个年级。

    穆老师带着上课的用具来到了讲课的课室。

    学生整齐坐在板凳上对着书桌,领子上都系着整齐的红领巾。

    课室后排坐的是两排听课的老师们,有自己学校的,有区实验小学的,有首师大附小的。因为人数太多,板凳放不下都放到了课室门口去,有些老师只能站着听。

    这样大的老师排场围观之下,课室里的孩子竟然没有一个受惊的,均是很淡定沉着的模样,仿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穆老师和姜意珊不禁都想着,重点学校的孩子是有些不一样。

    穆老师心头打了下鼓,想起了宁云夕在她出发时说的那句话,看来多准备一些没有错的。

    “同学们好。”

    “老师好!”

    “今天,我们要上的是我们课本里的第六课,黄河象,作者是刘后一。这是一篇科普散文。现在,我们先请几个同学一段接着念一段,然后我们看看这文里有哪些词语是我们之前没有学过的,我们先认真地学习一下这些没有学过的字。哪位同学愿意举手推荐自己来读课本?”穆老师说。

    姜意珊在后面的黑板上帮穆老师将黑板擦粉笔等整理好,站到了一旁等候着。说真的,只是站在旁边,她都能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在。

    想着她到桂花路小学实习都两个月出头了,跟着指导老师上课的经历算是很多了,但这种课堂压力真第一次见。感觉这底下的学生都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她和穆老师。莫非这些孩子之前都听说了什么吗?

    孩子的聪明往往是超出大人的意料之中的。宁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浮现在了姜意珊的脑海里。因此,如果现在这些孩子突然有些什么叫人惊讶的表现,她和穆老师不应该感到吃惊的。当然,在后排看着她们上课的宁云夕更不会吃惊了。

【1412】名校差距3

    唰。

    课堂上举起的小手很多。

    重点小学孩子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他们桂花路小学就是不一样。几乎每个人都踊跃发言要举手表现自己。

    穆老师想到自己在桂花路小学那个班,一般她提问题叫学生起来朗读课本,基本上主动举起的手总是那几个学生。

    在课堂上没有能多想,穆老师点了五个学生站起来依次朗读课本。几个学生读下来,竟然是没有一个读错文里的生字的。要知道,这篇科普文里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好几个字比较难读的难认的。但是这些明显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毫不费力。

    穆老师夸奖这几个学生:“你们读的真好,没有读错一个字。你们是之前在家里预习了吗?”

    想着她要讲的这个课,之前按照活动要求并没有通知到学生,理应这些学生没有复习到这节课,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她:“我们在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先帮着我们预习了。”

    什么叫做差距?孩子之间的第一个差距,往往不是表现在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而是家庭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这里的孩子,有不少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平时都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辅导。桂花路小学那边,穆老师想着自己那个班上,基本上没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是念完小学读上中学更别说进过大学的。

    生源的差异,正是老师们都想往好的学校教书的原因。好家庭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家长帮着教,不是轻松多了吗?哪里像他们不好的学校里,需要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回去帮父母写信的。

    穆老师或许站在讲台上没有时间冒出这么多的想法。在下面旁听的桂花路小学老师们,却是几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某种打击。这种生源上差异的打击,叫哪个老师心里都挺不好受的。哪个老师不想自己的学生天生是棒棒的。

    曾老师呼出口气:看吧看吧,是这样子的了。什么锅配什么盖。宁云夕想让他们过来旁听,接受动力,可不想想,人家重点学校的孩子能和他们学校的孩子一样吗?好孩子配好老师,她赞成。次一点的孩子,配次一点的老师,不是很公平吗?

    讲台上,穆老师端的一股镇定。即使朗读的几个孩子表现得很出色。她照样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几个字写到了黑板上教学生们读和认。

    课堂上的孩子跟着她读了三遍以后,有孩子好像有些不耐烦了,举起来自己的小手。

    “请站起来,这位同学。”穆老师同意了对方发言。

    “老师,你能不能说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曾老师在底下捂着自己的嘴巴弯着腰,要笑死了。所以说宁云夕和穆老师都是自不量力。以为区实验小学的孩子是桂花路小学那些傻乎乎的孩子吗。

    后排听课的老师们也是有了一些小声的议论声出来。

    姜意珊紧张地望着穆老师。穆老师的脸一样有些绷紧着。

【1413】逆袭1

    “佳佳同学。”站起来的这位老师应该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向孩子摆摆手示意着,不要太刁难新来的老师了知道不。

    佳佳。宁云夕当然一眼认出是那次在少年报给她家小丫头一个沉重打击的女孩子。这种孩子出现在重点小学重点班里,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优秀的学校会孕育出这样具有非常自信心的孩子。

    听见班主任的手势,佳佳点点头,十分淡定自若地坐了下来。那股大家风范,直逼上课的老师。

    姜意珊的鼻头冒出了层汗,都不敢去看穆老师了。

    周副校长贴在了宁云夕的耳边:“是不是需要——”

    “不需要,什么都不需要做。”宁云夕道。有差异很正常,没有差距,哪里来的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之分。但是,所有的差距,有一点差距是不会有的。这点她已经在开会时说过很多遍了。

    看到了宁云夕那抹坚定的表情,穆老师精神振了振,拿出了那本备用备课笔记:“这篇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

    “我们知道。”别看佳佳坐了下来,但是照旧不满意此时上课的老师。

    可见孩子们真不是什么都不知情的。老师哪怕没有通知,这些孩子早听说什么消息了。所以这些孩子心里不理解不接受,怎么要一个听说水平差的老师来教他们了?

    穆老师此时承受着来自优异学生们对自己的鄙视,这是一个老师面对的最大耻辱,称为最大的丢脸一点都不为过。

    微笑。穆老师对自己说,想想宁老师怎么说的,说面对困难要知难而上。输了的话输的不是其它,而是勇气。只要是勇气,决心,这个是不会有差距的,是每个老师内心里所拥有的。

    穆老师展露出了微笑,对学生说:“佳佳同学,我话还没有说完。你先听我讲完。”

    佳佳点点头,一脸傲气表示着看这个低水平的老师能说什么出来。

    穆老师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都懂得了五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模仿着这个五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写一样的科普文。黑板上我会列出几个题目给同学们选择。”

    啊!

    佳佳那张骄傲的面孔登时僵硬了下。全体同学有些坐不住了。一个低水平的老师忽然将难度迅速提升到他们好像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五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老——老师——”在穆老师往黑板上写出作文题时,有同学焦急地举起手。

    这种景象对于在优秀的重点班里是十分少见的。

    穆老师回身,点头示意:“请这位同学站起来,请说。”

    “老师,逻辑关系是什么?”

    “你们不是说你们都预习过了吗?都清楚了吗?”

    同学们齐齐看向佳佳。佳佳你说的,你自己解释。你自己要打断老师的话的。

    佳佳生气地看着其他同学,如果你不是都这样认为刚才怎么不反对我。

    穆老师微笑道:“没事,欢迎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出来。这样我们的课堂可以更活跃,讨论越充分,越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1414】逆袭2

    低水平的老师不是说不喜欢同学刁难提问吗?佳佳他们吃惊地看着穆老师这个表态。这个老师真是三流学校的老师吗?

    “佳佳同学,请说出你的心里话。”穆老师道。

    佳佳站了起来,一如既往昂着头:“如果老师是说五个自然段各自在讲什么的话,我在家里是预习过了,很清楚。第一自然段是对这句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基本情况的介绍,突出了它的高大和完整。第二自然段是——”

    “等等。”穆老师打断她的话,“佳佳同学,你是在背诵吗?”

    不是背诵吗?语文不都是背诵吗?她背的不对吗?佳佳对穆老师皱起眉头:“我背错了吗,老师?”

    “不,你没有背错,你把教学大纲都背的很好。问题,这不是你要学的东西。”穆老师道。

    所有同学惊讶的目光落在穆老师的脸上。考试考这个,叫他们不背?

    “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学习语文是为了什么?”穆老师提出问题。

    “认字。”

    “读书。”

    “背诵古诗。”

    嗯?穆老师的眼神向同学们示意示意再往深度想。

    终于有同学想了起来:“会写作文。”

    “对,语文是载体。”穆老师借用宁云夕那天敲打他们全体语文老师的话来说了,“我们学会认字读书写字背诵名师名作全部的目的只有一个,学习怎么运用语文这个载体来表达我们的写作需要。这种写作需要不仅仅是写我们平常看到的见到的叫做日记,写有感而发的叫做散文,像黄河象这篇文这样子,介绍科学的叫做科普。你们今后不一定都是做作家,有的同学可能数学很好,会做科学家,从事技术工种,但是发表科学文章的时候,你们写的什么?不能写日记吧,不能写散文吧?就得学会怎么写科学论文。”

    学生们听着穆老师这番话,忽然感觉到自己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貌似他们自己真的变成了未来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一样,世界在他们面前是如此五彩缤纷。原来语文课本里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文章要他们学习,是因为通过语文这个载体,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丰满的世界。

    “无论是写什么文章都好,日记,散文,科普,论文,等等,哪怕只是写一封家常信,你总不能写得人家看不懂你写什么,对不对?”穆老师说。

    “我们知道。”佳佳又着急抢话,“我们不能写错字,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让人家看得清楚明白。”

    “对,佳佳同学说的是一个要素。但是,佳佳同学,你有没有想到,除了字要工整清晰,词义要用的准确而让读的人不产生歧义,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每个语文词汇,其本身都有它的运用场景。譬如说最简单的例子,你不可能把爸爸叫做妈妈,是不是?”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感觉穆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只有傻子才会做的。

    但是穆老师告诉他们:“叫爸爸是不会叫做妈妈,但是,你们知道亲启,敬启的区别吗?”

    ------题外话------

    亲们,晚安!

【1415】不能懈怠1

    同学们忽然哑然。

    穆老师再说:“黄河象这个文里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明出来高大两个字?”

    同学们纷纷屏住了气息。佳佳都不说话了。

    什么三流老师?三流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讲课内容吗?

    于是整个课堂节奏都被穆老师牵着鼻子走了。等于说,讲课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老师的手里。而这正是老师一堂课成功不成功能不能让学生和同行信服的第一要素。

    课堂外,由于想着不要打扰到老师们的听课活动,更不想给讲课的老师压力,区教育局的刘局长故意慢了一拍过来。来了以后,站在了课室外面静悄悄地听着穆老师的课,边听不由边点头。

    罗校长董校长和宁云夕周副校长看到领导过来,已经急急忙忙走出去迎接。

    “嘘嘘嘘,听课。”刘局长对他们几个人说,“我都说我来是来学习的,真的是来学习的。你们看,宁校长学校的老师讲课讲的多好。能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讲到这种深度的语文老师,我真没有见过几个。”

    “局长,我是没有见过一个。”罗校长和董校长说。

    “所以——”

    “一听都知道是宁校长的风格。”罗校长和董校长答。

    老前辈们火眼金睛,听穆老师的讲课内容都知道穆老师肯定是受到高人启发。

    宁云夕来不及作答,周副校长在她身后先插上了嘴说:“是的,都是受到了我们宁校长的指导。”

    “你们自己人都承认了,宁校长。”罗校长抓住了周副校长的话笑了笑。

    宁云夕尴尬着。

    “我很想听听宁校长讲一堂语文课。”董校长表达自己的愿望说。

    “我不是语文老师,是数学老师。”宁云夕诚实地说。

    “别这样说,宁校长。你的文章在少年报上,据说人家编辑从不改你写的一个字。说明你的语文水平其实已经很高了。”

    宁云夕对此再度发出澄清:“我语文水平肯定不能说高。最多只能说是写这类文章的写作水平还可以。这是因为我是这个专业出身的,我知道怎么写,也有内容可以写。相比那些博览群书的国文大师,我连他们的一根脚趾头都比不上的。”

    被宁云夕这一说,几个说笑的校长一想,是这回事没错儿。

    刘局长继续说道:“虽然宁校长为人很低调很谦虚,讲话非常有分寸,有自知之明。但是,我个人认为,她对于语文是载体这个观点在我们的小学基础语文教学里面是可以倡导的。毕竟我们的学生更多的不是未来当国文大师,而是到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中去写文章。”

    罗校长董校长均纷纷点头:“是。”

    下课铃响了。课室里的同学没有一个挪动的。本来听到下课铃声孩子们都会很高兴,巴不得赶紧扔下课本跑出去操场玩。只有一种可能让孩子们在课室里不动,当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内容远比课间休息更吸引到孩子们时,孩子们都是用脚投票的。

【1416】不能懈怠2

    仅从这个景象来评定的话,穆老师的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当穆老师喊:“同学们起立,下课。”

    孩子们是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奔跑上讲台围着穆老师提问各式各样的问题。穆老师别开生面的讲课内容,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屑穆老师的佳佳在同学中间挤着意图挤到前面去听穆老师说话。

    后排听课的老师们一样方兴未艾,兴致未了,热烈地讨论着。明显和课堂里的学生一样从穆老师的讲课中得到不少的启发。

    曾老师那张脸从取笑的表情逐渐变成僵硬。穆老师的成功同时代表宁云夕管理上的成功。这对于曾老师之前想反击一把的想法显然是个沉重的打击。

    旁边一个老师突然拉了下曾老师的袖子说道:“你们桂花路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厉害着了。以前我们想都没有想到,今后我们要多多互相学习。哎呀,现在我们要到你们学校上课的老师必须非常小心了。你们学校的老师这么厉害,你们的学生肯定也很厉害。不知道你们的学生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名校老师对她说这样的话?曾老师干巴巴地扯了扯自己的嘴角,不知道该喜该悲。

    讲课活动结束后,董校长同样和宁云夕周副校长说着:“轮到我们学校的老师到你们学校上课时,请你们的学生多宽容下我们老师。”

    宁云夕和周副校长对下眼。周副校长道:“我们没有提前通知学生这个事。但是,说到学生的水平,实事求是地讲,肯定是没有你们学校水平高,董校长。再怎么说,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区别在那里摆着。”

    “董校长的意思是,让你们追赶的步伐慢一点。”罗校长走过来笑说道,“他怕再这样下去,迟早被你们追赶上来摘掉自家名校的牌子了。”

    “这个,不可能。”周副校长很清楚实际情况的,光说一个重点和一个普通学校之间肯定存在生源差异不说,教育局在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支持力度之间同样有差别。不然,干嘛划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

    “别说不可能。以前,宁校长所在那个学校同样是个偏僻的非重点学校,现在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了。”董校长举出了八一子弟学校的例子道。

    “可是,哪怕我们追赶上来了,名校会继续前进。”宁云夕说。

    其他几个人均看向她,紧接着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声。足以说明她的话是对的。

    在所有学生被他们班主任带走以后,穆老师终于得以解脱。姜意珊抱着她的公文包走上来道恭喜道:“穆老师,你的课讲的真好。学生们都喜欢。”

    “别提了。我这心头扑通扑通跳,仿佛要被刮层皮了。”穆老师同姜意珊走出课室,边小心摸着心口私底下说着,“学生不愧是实验小学的学生,提的问题都是那样刁钻。我估计再待一天,他们回去问了他们的家长父母以后,再来学校考我,我肯定要被他们考倒的。”

【1417】不能懈怠3

    姜意珊眨眨眼听着,没觉得穆老师这是谦虚之下说的话。穆老师的脉搏是跳的很快,有些心虚。再怎么说,她平常一个教语文的,以前对逻辑学没有什么特别的研究。只是在听了宁云夕的话有所启发以后,才开始调整教学方向。一切刚开始,准备不可能充分到位,心虚很正常。

    老师备课不是说备就能备上来的。有时候一个老师为了备课,可能会所有休息时间都泡在备课上面了,甚至深夜都在备课。歌颂老师的歌都那样唱着说老师是明灯是蜡烛,是没有错的。

    至于为什么有的老师备课时间短,有的老师备课时间长,不是说老师能力到哪里去了。而是老师的研究精神到了哪里去,想要给学生们授予的知识深度广度到哪个程度去了。这个相当于老师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提高的要求了。这是穆老师重新形成的想法。

    “教学大纲是基础。”穆老师仔细再嚼着教育局这个话时,总算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基础等于是对老师的最低要求,可是有部分老师当成是最高要求在备课教和学了。像她以前就是这样。难怪怎么会赶不上名校。

    两个人走到了校门口,和宁云夕以及周副校长汇合。穆老师有许多话想继续和宁云夕倾述着,道:“宁校长,你从名校教书出来,所以知道这个道理是吧?老师备课不能只看大纲要求。”

    宁云夕只知道,到未来,什么教学大纲,通通都变成教学辅材资料出版了。学生们和有知识的家长一买,自己都学习上了。到学校以后,老师再讲这些,学生们听吗?

    好比今天佳佳的提问,明显佳佳的家长都知道教学大纲了。家长给佳佳都做完了预习,佳佳再听老师讲这些内容感觉枯燥无味,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

    宁云夕想到了那天郑局长说的话,转述了对穆老师说:“现在是教育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如果不知道进步,肯定是要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批评的。”

    穆老师想到了今天自己的课刚开始那会儿的场景,心有余悸,点着头:“是,不能再懈怠了。否则,不是老师教学生,是学生教老师了。”

    难得穆老师风趣一回,连周副校长都不由笑出了两声。穆老师听着就此有些脸红。

    姜意珊跟在宁云夕后面悄声问着:“宁老师,你每天晚上备课都要备很久吧。”

    说到自己备课的情况,宁云夕是感觉对儿子丈夫有些愧疚的。有时候晚上很晚她都在备课,结果儿子都是丈夫哄着睡觉的。如果丈夫也忙的话,他们的儿子磊磊只能是自己躺小床上属小绵羊睡觉了。但是没有办法,干一行就得爱一行。比起老师,更辛苦的工作岗位比比皆是。他们的儿子必须理解父母这一点。因为儿子以后同样是要当父母的。宁云夕和丈夫一样,不喜欢溺爱孩子。

【1418】第一次不及格1

    隔天,马上是首师大附小的老师来桂花路小学上课了。

    萧盈盈要来这边上课的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余艾喜那儿。

    余艾喜打了电话过来。宁云夕到家的时候接到了她的电话,刚好问一下新学期余艾喜她们的开学情况。只知道之前有听车老师提过,说现在余艾喜办的是两个班了,等于是扩招了。

    “还行。”余艾喜说,“收益应该有所提高。主要是上次我们教的那个班,回去家乡考试的学生里有的考得还不错。本来上不了中学的现在能上了。家长们信心有了,一传十十传百,给我们的辅导班做宣传了。但是,钱肯定赚得不多。”

    “民办学校肯定会发展起来的。”从未来过来的宁云夕给老同学再一个信心。

    “只是,赚得没有潘琪多。潘琪整天教唆我放弃这边,和她一样去教英语。”余艾喜说出自己的顾虑。

    “没有基础教学,只会英语没有用的。外国人想要的只是会说英语的人吗?”

    余艾喜眼睛一亮,道:“你这话说的真好!宁云夕,我一直想,怎么反驳她的话。你这话我可以拿来用了。我和你说,你口才其实很好的。所以,到时候萧盈盈到你们那里教课,我怕——”

    宁云夕仔细听着她怎么知道萧盈盈到她学校上课的消息。

    余艾喜摊个手:“她跑我们这里来了,说是要让你难堪。我知道,她看不起我和潘琪赚的那点钱。尤其看不起我。一直认定我和潘琪选择跟了你是错的。”

    跟了她是不是错?宁云夕肯定不敢打包票,但是有个消息可以告诉老同学:“我认识一个做投资的商人,他有提过要捐助学校。你这个民办的学校如果要办起来,我可以找他帮忙。”

    她自己办一间学校?!余艾喜的嘴巴张成了一个大圆圈,道:“宁云夕,你这话让我要发疯了。”

    “别急。”宁云夕说,“我建议你这事儿,多向车老师请教请教。办学校不比办辅导班。”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再怎么说,钱的问题最大!”余艾喜道。

    可见她这位老同学早就自己有想过办一所学校了。宁云夕不由地扬起一丝笑意来。余艾喜这算是有志者事竟成。

    “回头我再请你吃饭!”余艾喜板上钉钉对宁云夕说。

    晚上孟家人吃饭的时候,小丫头孟晨橙提到了自己班上同学都知道明天有名校的老师来给他们上课的消息。

    早就知道瞒不住这些聪明的孩子们。宁云夕想。

    “名校的老师,是哪个名校的老师?”孟奶奶很好奇地问。虽然自己家大孙媳妇本身是名校老师出身,但照样好奇。

    孟晨橙看向宁云夕,不知道同学们听说的有没有错。

    反正明天都知道了。宁云夕告诉他们:“是首师大附小的数学老师。”

    “和大嫂一样教数学,肯定没有大嫂厉害。”孟晨峻想都不用想,抹抹自己鼻头先下定了结论。

【1419】第一次不及格2

    “不可以这样说,人家是名校的老师。”孟奶奶道。自己家大孙媳妇厉害,但是,不排除有和大孙媳妇一样厉害的。因为都是名校的老师。

    孟奶奶的说法受到了宁云夕的赞同。不说是不是萧盈盈来上课,哪怕不是萧盈盈,世界上那么多的数学老师,她宁云夕哪有可能是最厉害的。都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孟晨峻却是对妹妹小五挤下眼:你觉得呢?

    孟晨橙的想法和自己四哥一样。只要听过他们大嫂一节课的学生,都知道,想要找到超过他们大嫂教学水平的数学老师,恐怕是像大海捞针一样的难。

    今天晚上丈夫要很晚才回家。宁云夕想着怎么安顿儿子去睡觉。没想到来到客厅找自个儿玩耍的儿子时,儿子没有在玩玩具。

    磊磊坐在小板凳上,小手里握着一支铅笔。

    宁云夕悄悄凑到儿子背后去看时,发现儿子这个握笔的姿势变得有模有样起来了。而且,儿子不是在画画,是在写数字?

    一张加法数学题摆放在了磊磊的面前,看下来,纸上居然列了十道数学加法题。

    这是幼儿园的作业题吗?宁云夕没有听幼儿园朱老师说过,给这么小的孩子布置作业题了。基本上,幼儿园不给孩子布置作业题的。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更多的是认识这个世界,没有必要那么早提前学习文化课。

    孟爷爷走了过来,对宁云夕说:“不是我给他的。”

    老人家担心孩子的妈妈抱怨他给孩子弄作业题了。

    宁云夕想了想,弯下腰问儿子:“你喜欢吗?”

    磊磊俨然没有听见妈妈的声音,一双小眉头紧巴巴的,注意力显然都在数学题上。再看孩子前面摆放了一个有珠子的架子,乍看有点像算盘。这种让孩子学习数学的初级玩具,宁云夕知道,国内恐怕还买不到,是国外的东西。

    家里能拿到的国外的玩具,除了苗心红送的以外,只有小四那个经常游走国外的亲爸了。

    知道自己在大嫂的火眼金睛下露馅了,孟晨峻从自己躲着的房间里头走出来,说:“二哥整天教磊磊开孔明锁。磊磊总不能连算术都不会吧”

    小侄子都有点儿数学天赋了,如果加法都不会,不是很奇怪吗?因此孟晨峻这个小四叔兴致冲冲主动担起教小侄子数学这个重担了。

    宁云夕只知道,家里面老二表现的最明显不说,其实其他几个孩子老三小四小五,哪个不是喜欢教小侄子的?

    谁让小侄子磊磊很聪明,一教就会,表情又萌翻了。让教的人越教都是越起劲那种,仿佛上了瘾似的。

    好学生是老师教学的动力。身为老师的宁云夕对此是深有感触的当事人了。所以,对此从不责怪老二他们半点。

    “行。”宁云夕对孩子的小四叔说。只要他们儿子喜欢,根本没有必要反对。好比强迫孩子学东西等于拔苗助长是不对的,强迫孩子不学习孩子所喜欢的东西,同样是犯错。

【1420】第一次不及格3

    话说回来,对于自己教小侄子,都读到高中了的孟晨峻都没有什么信心。

    原因在于,小侄子经常放在自己小口袋里时常拿出来看的那张数学题,才算是难死他了。谁让那张数学题是世界上著名数学家保罗教授留给他们家小侄子的作业。

    磊磊小手里握着的铅笔在小四叔的数学题上开始写答案了。

    宁云夕出于好奇,远远地看了两眼。

    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加法题。毕竟娃子这么小,刚学加法也不可能回答难题。基本是两位数内的加法题。一加一等于多少这样。

    孟爷爷站在孩子后面看孩子算加法,显得比孩子更焦急:“磊磊,别急着写,慢慢算,慢慢写。你这个算错了,这是——”

    孟晨峻走过去拉了拉自己爷爷:“做作业是需要独立完成的。爷爷。”

    这个小四,竟然知道说出作业独立完成的道理了。宁云夕勾了勾嘴角,想当年这个孩子王自己写作业都是抄的所以被以前的老师经常公开批评。

    孟爷爷不意外地对小四翻翻白眼:你会说我了?你不说说你自己当年?

    知错就改。他现在不一样了,不是差生了,是优等生了。孟晨峻傲气地抬抬头,俨然老师的范儿对小侄子说:“别听其他人说的话,磊磊,你自己算。”

    结果,磊磊压根没听见他的话,同样没有把孟爷爷刚才说的话听进去,小脑袋一直专注地盯着纸上的数字。

    这娃子是挺奇怪的。一般娃子如果算不出来,会举起小指头一根根数着了。可是这娃子不这么做了。宁云夕回想着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不举手指头数数的。作为数学老师,她清楚,当一个孩子不举手指头数数的时候说明他脑子里有了另一套自己数数的方法了。而这个数数的新方法,与大脑的想象功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磊磊,算好了没有?”孟晨峻看着小侄子写完最后那个数字,问。

    磊磊没有回答他,貌似呆呆不动的小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宁云夕走进厕所里,帮儿子准备好睡前的洗脸水和刷牙杯。

    “磊磊。”孟晨峻贴在小侄子的小耳朵边又喊了一声。

    磊磊宛如猛然醒了过来,拿起自己的数学题转个身。

    “哎。”孟晨峻诧异地喊,明明是他给小侄子的作业题小侄子做完准备拿作业题跑哪去。

    磊磊拿着作业题是跑到了妈妈面前,小手将自己的答案举得高高的。

    嗯,那是因为这娃子只记得,家里只有妈妈是老师。

    宁云夕擦干手,笑眯眯地接过儿子写完的作业题:“要妈妈给你批改吗?”

    磊磊有些兴奋地点点小脑瓜。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妈妈给他批改作业的一天了。

    望着儿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宁云夕牵住儿子的小手走到了一边坐下,拿出一支红笔,给儿子的作业题一条条地打着。

    看到妈妈用红笔画勾的时候,磊磊知道,是他做对了。当妈妈画叉叉的时候,磊磊也知道,是他做错了,所以会自己生气鼓鼓自己的小腮帮子。

【1421】第一次不及格4

    “好了,十道题,你做对做错了几条你自己数数?”宁云夕对儿子说。

    磊磊自己拿小指头指着叉叉数了数:“六。”

    “不及格。”孟爷爷拿手捂了捂自己的眼睛。

    小娃子第一次做作业不及格。老人家都觉得有些丢脸。

    宁云夕却对儿子说:“妈妈第一次做数学作业,一样不及格。”

    家里所有在场的人震惊地听着她这个话。这么厉害的数学老师,能第一次做数学作业不及格吗?

    宁云夕很淡定,继续说:“妈妈第一次小学数学考试,不及格。”

    磊磊仰着小脑袋,对着妈妈眨着懵懵的小眼睛。

    “没办法,那时候妈妈的脑袋还没有完全开窍。”宁云夕按住儿子的小肩膀叹口气说。

    被妈妈这个神动作萌到了,磊磊张开小嘴巴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看起来磊磊这娃子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孟爷爷看到这一幕很高兴。还是孩子的妈会哄孩子。

    紧张的是出题的老师。孟晨峻急急忙忙跑过来重新检查自己出的题目。难道是自己出的题目太难了?不然,以小侄子的数学天赋怎么会做不及格。

    左看右看,孟晨峻看不出问题,无奈地请教自己大嫂:“这是怎么回事?”

    “没事。做错了就做错了。”宁云夕说。

    孟晨峻对自己大嫂佩服到五体投地了。只有真正当老师的能说出这样无所谓的话,做错了就做错了。因为大嫂知道,做错了几道数学题不等于孩子没有未来了。

    嘴上说没关系,可当老师的宁云夕不会说什么事都不做。宽慰孩子勉励孩子是一种教学方式,同样的,如何指导孩子成长改正错误,是更重要的后续教学。只是鼓励孩子却不给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式,等于什么都没有做,是不正确的。

    宁云夕让儿子重新做一遍做错了的那几道数学题。

    所有人以为她这个当数学老师的妈妈肯定会接下来教儿子怎么做加法题。结果,宁云夕照旧一声不吭的,只让儿子自己做题,自己则在旁看着而已。

    孟爷爷看着都很茫然。但是,深信自己大孙媳妇厉害的教学能力,老人家并不显得特别担心。

    磊磊再次拧起自己两条小眉头,小手指对着做错的题目。偏偏这娃子太倔强,做错了也不想着用数手指头的方式来重新做题。

    这会儿又得夸宁云夕这个做妈妈的够耐心的,一点都不着急儿子会怎么想。让儿子慢吞吞地去想。

    在宁老师的想法里,人类追求知识是会耗费人一生一辈子的事情。让个娃去想通一道数学题,哪怕让这娃子花一辈子去想都是值得的。哪怕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对一个数学老师来说,再简单的数学题都不叫做简单。因为那可能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万事开头难,一小步的开始是最好的开始。

    磊磊似乎想好了,抬起小脑袋看了看妈妈。

    宁云夕将铅笔交回到儿子的小手里。

    磊磊重新一笔一笔写好答案,这回是——

【1422】犒劳媳妇1

    孟晨浩回到家的时候,是第二天早上九点钟了。

    昨晚上搞夜里军事突击训练,所以没有能回家。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媳妇同样是去上班了。

    孟爷爷孟奶奶在家里,和他说起昨晚上发生的事。孟爷爷说:“做了三次,第一次做对了四道题,不及格。第二次又全做错了,到了第三次,才勉强又做对了一道题。”

    当老师的媳妇在家,孟晨浩压根不担心儿子的学习情况。孟晨浩吃惊的是,儿子刚上幼儿园,已经开始学习加法了吗?这是小学生的课程了吧?

    “都怪小四。自己闲得无聊,拿磊磊来玩。”孟爷爷生气地说,准备等小四回家骂骂这个当叔叔的。

    孟晨浩知道媳妇不阻止肯定是:“是磊磊自己喜欢,不要怪晨峻。爷爷。”

    “问题这个题目做了三遍——”

    “云夕自己都说她当年第一次考试不及格。你急什么?”孟奶奶插了话说,虽然老人家心里面一样急,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向被誉为有数学天赋的磊磊会算错加法题了。

    孟晨浩见状只得安慰两个老人家:“有什么事我和云夕担着。”

    “我们只是担心——”孟爷爷吐出了自己心里头的话。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爷爷。”孟晨浩说,“我和云夕的想法是一样的。从不强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伟人,得什么高分。只求孩子健康,做个正直的人,不做坏事。”

    孟爷爷和孟奶奶想想,是这个道理没有错。可是,总不能让孩子在学习上连一般人都赶不上吧。

    “不着急。”孟晨浩道,“没有什么比孩子自己喜欢更重要。”

    “如果孩子不喜欢任何事情呢?”孟奶奶不知怎的,又想起了磊磊那会儿不愿意上幼儿园的事了,总是有些担心自家孩子落伍了。

    “不可能的。喜欢某样事情或东西是人类本身的天性。”孟晨浩道,“哪怕再不济的人,没有一种热爱的东西,怎么能活得下去?人不只是靠物质活下去的,精神上也需要知识和梦想。”

    孟爷爷孟奶奶看着他,似乎有些怀疑什么。

    孟晨浩清楚家里由于媳妇带动的缘故,全家人现在哪怕老人家都比较信奉的是科学道理,于是笑道:“这话不是我说的,云夕说的。说是有科学家早研究出来了。人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与大脑生理有关联。然而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远远只处于最初始的阶段。对于大脑的探秘,人类要走的路似乎还要很长很长。但是有一样东西是肯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案例摆在面前,如果一个人没有喜欢的东西,肯定是很难活不下去了。”

    “这——”

    “有些人可能会反对这个观点,会认为自己并没有喜欢的东西。然而当追问下去后,会发现在他心里面必定有某种追求,让他得以继续努力生活下去的追求。”

    孟爷爷孟奶奶自己本想说,自己没文化的,哪里来的知识、梦想和追求。

【1423】犒劳媳妇2

    现在听完大孙子引述大孙媳妇的话这样一说,俨然不能说自己完全没有追求。他们两老喜欢子孙后代好,为此甘愿付出一切。这正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

    说来说去,有文化的人是不一样。能用语言把他们心里无法准确描述的东西准确说出来。孟奶奶就此叹道:“所以,再怎样,孩子都得让他好好学习。”

    “基础的文化课肯定要学。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做文盲。但是,这个需要耐心,需要引导,奶奶。”

    孟奶奶呵呵笑起来:这孩子的爸妈都有自己教孩子的一套法子了,他们两老完全是白操心。

    所以别看宁云夕和孟晨浩看似对孩子要求挺低的,但是,该怎样就怎样。想完全放手对孩子的教育,对这两口子来说,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家长做法,他们不会这样做的。

    孩子可以不得高分,可是,不可以当文盲。

    对孩子的教育说到底需要有个分寸。这个拿捏的尺度,对于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的孟晨浩和宁云夕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学习和吸取经验教训的状态中。哪怕知识水平很高,为人父母谁都是第一次做,都得努力学习和实践。

    这两口子其实最想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是:儿子你在学习和成长,爸爸妈妈更忐忑地陪着你在学习和成长呢。

    说话间,孟晨逸从学校里借了电话打回家里询问情况。看来孟爷爷孟奶奶在不放心的状态下先打过电话去问老二了。

    孟晨浩拿起话筒和弟弟说话。

    孟晨逸对小侄子的那种宠是众人皆知,小侄子有个风吹草动他要比孩子爸妈都紧张。不过对于自己大哥大嫂的能力他向来也很信任。所以老二打电话过来,并不是和孟爷爷孟奶奶一样吐露自己的担心,说的是:“我听说大嫂今天学校要来名校的老师讲课?”

    “嗯。”孟晨浩这句嗯挺稳当的,他消息不叫做灵通,只是部队里苗正清经常从妹妹苗心红那里获得他媳妇的消息直接告诉了他。

    听到大哥这句嗯,孟晨逸咧开嘴笑了。明显是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孟晨浩想,怎么可能有问题?昨天他媳妇学校的老师刚去人家区实验小学里露了把脸,瞬间已经变成那边名校学生心里的一流老师了。今天换场地了,换在自己本场能有问题吗?

    “大嫂是真厉害。”孟晨逸坦诚地说。宁云夕的厉害,现在不仅仅是厉害在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带动到其他老师一起前进了。

    自己水平行不行是一回事,要带动其他人一块行的难度远比自己奋斗困难多了。只能说,他媳妇真的是使劲了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

    孟晨浩脸色肃穆,想一想,回头对孟爷爷孟奶奶说:“今晚我来做饭。”

    不管媳妇今天表现的怎样,自己亲自下厨犒劳媳妇是应该的。正如侯军长说的那样,媳妇从事的工作是在培养未来的工作,是最辛苦最值得敬佩的工作。

【1424】三流学生1

    宁云夕在学校里,和学校里其他老师一块,正紧锣密鼓地迎接着其他学校老师来参加讲课评课活动的老师和领导们。

    这次刘局长提前来了。估计是上次曝光了以后,老师反正都知道他会来。

    刘局长只是和董校长聊着天,意图不给宁云夕和罗校长他们压力。要说压力,宁云夕真没有,因为今天不是自己老师讲课。

    萧盈盈却不这么想。她看着宁云夕一脸轻松相,都知道宁云夕有多单纯。

    以为听课讲课活动只是老师的事儿吗?大错特错了。学生表现的不行的话,刚好证明了这些学生原来的那些老师有多么的差,可以证明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令人堪忧了。这样的话,自然会追责到宁云夕这个校长的脑袋上了。

    萧盈盈于是心里头早打好了算盘,靠着这一次讲课活动,向余艾喜他们证明宁云夕的水平仅那个样。或许宁云夕自己教学水平高,可是轮到怎么办学校水平远着呢。对,必须向余艾喜她们证实这一点。否则,余艾喜她们继续听着宁云夕的话办学,不把她搭上不听她的话,自己怎么再凑进去一份赚钱。“萧老师。”宁云夕走到自己老同学面前,自己是提供场地的那一方,有责任尽到地主之谊,因此殷勤地询问道,“有什么需要我们协助的地方,请尽管出声。”

    萧盈盈的嘴角暗地里勾了勾两下。你这个宁云夕挺会装的,不是都策动了余艾喜她们反对她了吗?现在主动示好了?

    宁云夕的表情十分平静冷静专业。就事论事,她是一个不会把私人感情和公事混为一谈的人。平心而论,萧盈盈以前做的一些事情有点儿缺德,不过之前的教训同样够萧盈盈后悔的了。

    既然对方主动给机会自己挑刺,萧盈盈毫不客气,道:“我刚才到你们课室外面望了一眼,好像连三角板那些数学工具都没有的。”

    “三角板我们有!”穆老师急匆匆地在宁云夕后面说,“我们马上给你送过来。”

    “等等。”萧盈盈喊住转身要去拿三角板的穆老师说,“我不是说你们老师没有三角板,而是说你们的学生好像一半都没有三角板。”

    不要看这里是首都,首都不意味着这里每个学生家庭都是富裕的。名校招收的学生无疑有些精挑细选在里面,像三角板这样的文具基本上不会说买不起。可对于桂花路小学来说,招收学生哪能有名校那样可以挑剔的水平。招收的学生其家庭水平参差不齐。

    这种生源上的差异之前穆老师都在人家课堂上体会到了。

    现在,这个重点学校的老师到他们学校故意指出这一点,穆老师的脸色不由有些青有些白。现阶段小学都要收学费没有错,虽然学费不高三块钱一个学期但是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吃力了。更主要的是,这样的困难学生家庭群体在桂花路小学占比上是比较高的。

    ------题外话------

    亲们,晚安!

【1425】三流学生2

    一个学生如果连文具都不齐全,学数学能学成什么样,想都可以知道。

    萧盈盈望着桂花路小学一众老师们脸上那种难堪的表情,心里头就爽:想着你们一个三流学校想和重点学校比,不是异想天开吗?今天是该把你们打回原型了。

    没想,宁云夕突然一句:“没有一半。”

    “什么?”

    “他们每个人都有文具的。你只是没有仔细去观察,萧老师。”宁云夕道。

    萧盈盈瞪着她:“你是他们的班主任吗?”

    “不是,但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对于我们学校每个学生的情况,我肯定是有所了解的。”

    萧盈盈差点儿笑了出来,扬着眉梢说:“宁校长真是厉害的人,你们学校一共多少学生?”

    “一千八百七十九名学生。”宁云夕道。

    背学生总数谁不会?萧盈盈继续拷问她:“你说你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你能给我说说,你怎么个了解法吗?”

    “他们每个人,最近一次班上测试的分数我都是清清楚楚的。”

    吓?是真是假?这下不止萧盈盈吃惊,周副校长穆老师他们都很惊讶。站在角落里等着观望的曾老师都突出了眼珠子来:这个宁云夕是什么人,超人吗?这样都行?

    刘局长和罗校长董校长都回过头来,仿佛注意到了他们这边的对话。

    萧盈盈想想,可不能变成宁云夕显摆的机会,道:“宁校长,你真夸张,你背这个东西有用吗?”

    “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负责的班上学生每一次成绩都不清不楚的,不了然于胸,怎么继续教学生,怎么是对自己所教导的学生负责任。学生的每次成绩,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反映指标。这同时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不把这个东西牢牢掌握在老师自己心里面,老师拿什么去说服家长,恐怕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宁云夕这句话一出来,周边的老师没有一个听着心里头不被震一下的。

    刘局长站在那边明显听见了这话,对罗校长董校长说:“名师,都有成为名师的根由。”

    “对!”罗校长和董校长点着头。

    可见宁云夕能成为名教师,平日里所付出的努力是他人所看不见的,是他人的数倍之多。所以,怎能不让人心服口服。

    萧盈盈的表情干巴了。那边几个领导都发话了赞成宁云夕的话。她这岂不是一不小心,给宁云夕机会自己反而被打脸了。因为眼看她之前质询宁云夕的话有多蠢。

    听着几个老师小声议论起她说:

    “真是首师大附小的老师吗?看起来,比起我们宁校长,感觉差一大截。”

    “不管怎么说,我们宁校长之前是全国有名的教师,教出了状元的高中老师。”

    “与我们宁校长有差距,应该的。”

    萧盈盈差点儿气疯了。她本想借机证明自己和宁云夕的差距,结果真的是证明到了自己差了宁云夕多少。

    “宁校长说了解那个班的学生都有三角板是吧?”萧盈盈一个大迈步,向前走去课室。她必须打扁宁云夕的脸。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61/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重生长嫂奋斗记》为转载作品,重生长嫂奋斗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长嫂奋斗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长嫂奋斗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长嫂奋斗记介绍:
推荐新文:年代温馨文《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九六年,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当医生亲戚疯狂讽刺她:“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第一刀!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
——————
那一年,回到一九八一的宁云夕心甘情愿嫁了。出嫁的那天周围所有人不看好,娘家放话她一分钱都别想从家里拿。
  没人觉得她家老公日后前途无量,没人想过她家小二叔有一天是大科学家,更没人想过她家小姑未来是大明星,还有老四一只天生大土豪。
  但是,真就这么一天,宁云夕看到的未来全实现了。
  姐儿今儿嫁的穷的,不怕,姐押的不止一只潜力股,是一堆龙头股~有了异能的姐,做一名超级人民教师!重生长嫂奋斗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长嫂奋斗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