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6】偷梁换柱10
回头,孟晨橙看看自己大嫂:“大嫂,淑媛一定能和我一起上中学的对不对?”
“对!”宁云夕肯定地回答自己家孩子。
孟晨橙笑着咧开了嘴巴。
于是小丫头把自己心里埋藏的秘密告诉大嫂:“大嫂,我的笔友,不知道怎么回事?”
“嗯?”
“冬琳说帮我介绍让我和瑟琳娜见面,但是,冬琳不见了,没有再和我联系。我想问周爷爷,周天耀让我不要去问他爷爷,说这样对他爷爷不好。”
宁云夕仔细听着小丫头说的每个字,脑子里回旋着自己丈夫那天说的话。很快的,她拍拍小丫头的肩膀说:“这事情,你告诉我就好了,晨橙。我来帮你找你笔友。”
“大嫂,你能找到我的笔友吗?”孟晨橙好奇着。大嫂应该都不知道瑟琳娜是谁吧。
“你把和她通信的地址给我。我来给她写封信。”宁云夕说。就知道这个小丫头害羞,不好主动在信里和笔友说要见面,否则这事儿早解决了。
确实是,小丫头心里有点儿忐忑。她想见面,不一定瑟琳娜想和她见面。这不叫她很难开口。本来她想叫冬琳去问问对方意思的,可是冬琳不见人影了。
现在大嫂为她解决开口这个难题,孟晨橙开心地点点头。打算回家把瑟琳娜的通信地址给大嫂。
两人回到家,自然一家子都围着她们俩问是怎么回事。
孟晨橙和所有人说是自己和大嫂去安慰淑媛了。最好她们去了,不然淑媛和淑媛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办,不肯吃晚饭呢。一家人听是这样没有怀疑。
磊磊抱住妈妈的腿不松手。宁云夕只好拖着小拖油瓶儿子走两步,用手指点着儿子的小鼻头:“妈妈出去一会儿而已,你担心什么?”
小爷不是担心,小爷是生气。妈妈和小姑姑甩下小爷走了。
“大嫂。”孟晨橙兴匆匆拿着笔友的地址给宁云夕。
这是什么?磊磊一双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
“你小姑姑的笔友。妈妈给她写封信,让她和你小姑姑见个面。”宁云夕说。
孟晨浩在旁边听着。
等小丫头跑开,他和媳妇一起看小丫头这个笔友是住在哪里。
原来这个孩子是住在魔都里。魔都是国际大都市,一点都不比首都差的国家第二大城市。
小丫头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也不知道什么魔都。
宁云夕摊开张信纸给小丫头的笔友写信,试探人家愿不愿意和小丫头见面。
这信得好好写了。
看着自己媳妇一天到晚帮孩子忙活着,孟晨浩想了想,趁今天有点空,帮媳妇把书包和鞋子洗一洗。磊磊看看妈妈,再看看爸爸。小爷犹豫了下后,小爷拿笔写字不行,所以屁颠屁颠跟着爸爸去帮妈妈刷鞋了。
刚好,孟晨浩教育儿子了:“你该学习怎么写字了。”
不能只学会写数字,那照样是没文化。
“我会写我的名字。”磊磊告诉爸爸。
孟晨浩递给儿子一根小棍子,让儿子在地上给他画画自己的名字。
题外话
亲们,晚安!16
【2627】大人还是小孩1
宁云夕在台灯下帮小丫头写信,一边为了和对方很好地沟通,是经过小丫头同意后先阅读了部分小丫头和对方的通信内容。
读过对方书信的内容,宁云夕发现,这个叫做瑟琳娜的小姑娘貌似年纪比小丫头大很多。
瞧瞧这个信里所写的语气和措辞,毫不客气地说,像是在批评和指导似的。真亏了家里这个没心没肺的小丫头没有丝毫察觉异样,和对方沟通无碍。
小丫头对于笔友的真心是显而易见,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都和对方说了。
比如说,小丫头会在信里头抱怨:我四哥经常欺负我。
对方这时会这样说:那是你四哥没有长大,不知道怎么做哥哥。
听听这个口吻,如果是和小丫头一样年纪的小姑娘会怎么说吗?如果是一样年纪的孩子对小丫头说的肯定不是这样,会说:你四哥不像话,别理他。
作为老师的宁云夕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表现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不得不说,对面这个叫做瑟琳娜的孩子,如果真年纪和小丫头差不多,那个心理年龄可真就超越同龄人一大截了。
其实可以再做个对比。譬如周天耀,这孩子在他奶奶的教育下心理年龄够早熟了吧,但是也肯定说不出信里瑟琳娜这样包含理解和科学的话来。
怎么看?和小丫头通信的这个人应该是个大人而不是个小孩。
宁云夕拧了拧眉头。想着倘若对方装作一个小孩子和小丫头做笔友,这是想?
不能说这种情况不是没有的。那年代的笔友好比未来的友,双方见不到面,只能通过文字沟通。在此情况下,彼此都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好比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变成另一个人去交朋友,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也算是正常。问题在于,他们家里这个小丫头是过于真诚的一个小丫头,根本不会想到这些细节上去。
如此情况下,对方有意掩盖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要求对方过来见面,估计对方拒绝的机会是大概率的了。
这一想,冬琳如果是因为得知对方不想见小丫头,于是不想打击小丫头只好装作失踪了,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
宁云夕从没有感觉到如此棘手的情形,然而答应了自己家的孩子得做,她必定是要写这封信的了。
“爸爸。”
阳台传来了儿子与孩子爸的争执声。
“不是这样!”
磊磊的小嘴巴一个个字咬的很用力,和爸爸用力地说。
这父子俩干嘛了?不是说写自己的名字吗?宁云夕是一边考虑小丫头的事儿,一边是接受着阳台父子俩的对话。
转过头一看,儿子那张小脸蛋憋得红彤彤的,小脖子都昂起来了。
她丈夫,孩子爸,孟晨浩却是一张脸尽显着无奈。
“孟时磊,是这样写的。”孟晨浩纠正儿子错误的写法。
儿子把自己的名字画成什么了?
宁云夕不得不好奇心大发。这孩子要是把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那绝对是搞笑了。赶紧停下笔先走过去看看究竟。
【2628】大人还是小孩2
他们儿子是拿着一根小木棍,蘸着刷鞋的肥皂水在阳台地上画。只能说,他们儿子学算术是挺厉害,但是,写起字照旧是鬼画符。
辨认了半天,宁云夕总算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一个惊讶,按着自己儿子的小脑瓜问:“谁教你写繁体字的?”
原来不知道是谁教的。磊磊把自己的名字孟时磊的时,写成了繁体字的時。
“小姑姑教的。”磊磊老实交代着,小爷感到无比委屈。小爷跟着小姑姑学写字学了那么久,现在竟然才有人告诉他小爷学错了。
家里几个孩子是这样的。老二和小四负责教小侄子算数。小丫头负责教小侄子写字。至于老三,向来不插手小侄子的教育问题,可能老三有老三的顾虑,认为教孩子这种事儿大嫂是行家,她来凑合做什么。至于放任孩子们自动教自己的儿子文化课,宁云夕和孟晨浩考虑的是这样可以增进孩子们彼此间的感情。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宁云夕突然想了起来,刚刚看小丫头那个信老半天总觉得哪儿不对。看来是小丫头笔友用的繁体字写信,然后小丫头随着学着对方用繁体字给对方写信了。
不知不觉中,这个小丫头是把繁体字都教给小侄子了。
磊磊坚持写小姑姑教的繁体字是因为小爷觉得:“这个好看。”
爸爸写的时字没有磊磊写的繁体字時字好看。
繁体字是有一种繁缛美感。
可国内通用的是简体字不是繁体字。孟晨浩不得不认真纠正儿子:“我们国家的字,标准的字是这样写的。你必须按照这样来写,不然,你写的名字到外面去,没人认的。”
磊磊撇撇小嘴巴。
“不信,你到时候考试的时候,把你写的这个名字写在考卷上,看看老师认不认?老师不认,你考一百分都是变成零分。”
爸爸再这样吓唬他,磊磊的一双小手抱着自己的小膝盖头:小爷好委屈。
“好好学写字,必须写标准的字。写字不能乱来。好比你算算数,明明标准答案是多少,你非要自己强加理由变成其它数字。人家打你零分也是对的。”孟晨浩把这个道理给儿子彻底讲清楚了,先声明了,凡事都得按照规矩来。是学生也一样,必须按照学校所教的规矩来。不然整个世界不得乱套。
趁机痛批抓一下儿子的情绪化问题。
看着丈夫刮儿子,宁云夕偷偷走开。这时候她最好别插嘴,免得孩子脑袋里思绪混乱。
可他们儿子就是个逻辑思维特别发达的小朋友,没有一下子被爸爸的话驳倒。磊磊提出反对的质疑声了:“小姑姑,她拿一百分。”
小姑姑教小爷写繁体字,小姑姑怎么拿高分了呢?
“你可以问你小姑姑,她有在考卷上写繁体字吗?”
远远听见大哥教育小侄子的声音,孟晨橙早就躲在自己屋里大气不敢出一声了。小丫头知道自己好像做错什么了。
【2629】大人还是小孩3
“小姑姑,小姑姑她”磊磊扭过小脑袋望望小姑姑房间的方向,小姑姑你怎么不出来救小爷?
明明小姑姑是始作俑者,结果小姑姑自己躲起来了。小爷快气炸了。
看来只能小爷自己自救了。谁让小姑姑是女孩子,要是是小四叔教的,现在小爷马上把小四叔给拉出来。小姑姑是女孩子所以小爷得救小姑姑。
磊磊转回小脑袋,对爸爸说:“我和小姑姑一样,考卷上不写。”
私下可以写繁体字,考卷上不写繁体字。
这儿子的小脑袋转得太飞快了,比家里小聪明的小四还要厉害。
孟晨浩一阵无语。怎么办。只能算了。私下写繁体字不是罪,只要教明白孩子考卷和作业本上不能写,这是最重要的。
磊磊晃晃自己的小头:小爷赢了赢了
孟晨浩一只手掌心伸过去,毫不犹豫在儿子的脑袋瓜上一按:别在你爸面前耍机灵,小子。
磊磊动也不敢动了,在爸爸的如来佛掌心下犹如一条乖乖的小狗。
宁云夕静心下来,开始给小丫头的笔友瑟琳娜写信。
这一封信,耗费了她将近一个钟头的时间,可以说是她史上用时最长的信了。主要是,这个信,她最终也只写了半页纸。
孟晨浩只知道,媳妇当晚写完这个信,第二天本该拿去投寄的,但是媳妇没有这么做,而是撕了准备重写。
后来宁云夕这封信在哪里写的呢,去了首师大写的。
今天一早,宁云夕要去自己读研究生的大学首师大报道了。
在校门口,她遇到了很早已经在等着接待她的单冬祥。
“听说宁老师你打算再生一个了。我们都知道原因。”单冬祥和她边走边说。
这个读研究生期间准备生孩子,肯定是要向学校和单位先报备了。由于所有人都知道她这个特殊情况,没有可能反对。单冬祥提这个是
“苗姐姐和单老师是准备要孩子了吗?”宁云夕问。
“你苗姐姐”单冬祥扶了扶自己那个眼镜架,一言难尽。
苗心红要自己二哥二嫂生了自己才准备生。因为家里人看出来了,余艾喜真的很急着想要孩子。如果这时候爆出苗心红先有了孩子,怕给在想尽办法要孩子的余艾喜一个打击。
“苗姐姐和单老师都是好人。”宁云夕为老同学感动地说。
余艾喜这是真嫁到一个很好的大家族里去了。恐怕正是因为如此,余艾喜很想让苗奶奶早点抱曾孙子孙女。
两个说着说着说到了研究小组的事儿,和石老师之前透露的消息一样,是研究电化教育的项目。
“现在立的项目和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有合作。主推的方向现在有,数学,以及英语。”
“语文汉字呢?”
“宁老师意思是”
“学习汉字也很重要。”宁云夕这是想到昨晚上自己儿子闹的乌龙,感觉学习标准汉字同样是一门山遥路远的课程。
“宁老师你提的这个观点是很有意思。我们国家国民的识字率确实不高,这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尚属薄弱有关系。”
【2630】大人还是小孩4
“虽然今年四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律是立了,但是推动下去,真正做到全国覆盖无遗憾,任重道远。”
电化教育正是要把很多没法上学的人的遗憾给弥补上去。
电视,可能现在暂时没有能走进千家万户。但是,电台教育是可以推广的。电台是全国很多人都在收听的。
国外在这个阶段基于现阶段的科技技术手段,同样是电台的教育方面下文章下力气。
到了研究小组,宁云夕看见了同组的研究人员,分别握手互相介绍。小组领导人徐新明老师,五十几岁的年纪了,据说以前都是单冬祥的老师了。知识分子,大都是斯文而客气的文雅之人,徐新明不例外是这样的人。
刚进来小组的第一天,宁云夕没有想到的是,徐新明马上要她先发表对于电化教育的见解。
“当初你在你们母校发表的毕业生代表发言,你们学校有人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递交到了我们国家的教育报纸上。我看了,印象很深刻。”徐新明说起缘由。
宁云夕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在毕业那时候,尚未教出成绩的时候已经被人关注到了。
这个结果真叫她意外。
“那是我随便”
“宁老师,没人相信你那时候是随便说的。实际上,整个科技发展的方向,我问过相关的科研人员,都很赞成你的那些说法。科技给我们教育界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变革。因此我们教育界的人该怎么做,是一门要值得思考的学问。”
听得出来,人家老前辈早在这方面有所涉猎了,不过是想听听她新奇的见解罢了。宁云夕放下心来了,沉思道:“徐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通识国内外教育界新闻的有识之士。我个人的意见,在徐老师的面前,只能说是说点儿皮毛。在电化教育里头,一方面是有对技术乐观的想法的人,一方面是对技术发展感到悲观的人。悲观的人,主要是认为,技术发展了,学校与老师的沟通却减少了。比如电视,电台之类的教育。学生听了,反映如何,老师没法得到及时的反馈。”
“是,你说的这些都对,都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听她一开口就切入到痛点,徐新明很是满意,高兴地对单冬祥说,“我们做研究的小组最欢迎这种人了。不要夸夸其谈,一说要像大夫一样,马上说到病症的地方,才能解决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所有人坐了下来,开始进行讨论。你说我说。宁云夕感受到了回到科研界那种热烈热闹的氛围里头,很兴奋。可以说,这个年代做科研的人员更纯粹,由于没有什么资本介入,是真的一心在搞学术问题。说的话更自由,更抒发己见。
然而吧,做科研更重要的是做实验调查实践,写论文。这个关系到各自的论文发表了。这是个体的利益攸关了。哪怕那会儿科研没有和资本挂钩,但是和荣誉挂钩,和国家奖励挂钩,对学生来说,还和毕业找单位工作挂钩。
【2631】大人还是小孩5
整个科研小组里头,像宁云夕这种半工半读的科研生是几乎没有的。宁云夕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
正在于那些属于工读性质的在职研究生,他们本来招被录时门槛较低,结业论文发表的门槛也要比全日制的低,基本也不可能说来真正的参与实验调查实践里头,他们要工作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全日制学生的都认为是大学给这些单位的人送文凭的了。
因此当宁云夕一走开,底下一些人议论了。
“徐老师很看重她,问题她不是坚持要回原单位去教书吗?”
“本来都说好让她脱产来读了,但她不要。”
“怕被原单位炒了吧?”
“她原单位是首都四中呢,香饽饽,可以理解。”
“要我,就脱产。如果她真有本事,到时候毕业找更好的单位,去教育局,或是留我们首师大,都是有可能的。不知道她脑子在想什么。”
“人家是超人了,可以一心几用。我们不行。”
“别说笑了。她是超人能有分身术吗?一面去教学,一面同我们一起跑来跑去去做实验和调查研究,她有这个时间去?”
“和徐老师说一下吧。别让她分到我们小组了。我可不想被她拖累了。到时候实验报告不达标,叫她去做调查问卷她没有这个时间,让我们给她分担吗?最终论文结果又有她一份?”
一帮人一听这样都不干了。哪有这样的事儿,你不干活,还要来瓜分我们的劳动结果。任谁都不愿意。
徐老师和单冬祥也没有想到,宁云夕刚到研究小组半天,马上有人来提意见了。其实,这样的意见徐新明和单冬祥都早有预料到的。为此,他们专门让宁云夕一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想让所有人看看宁云夕的本事,好让大家接受宁云夕。然而,看来这些个体是更注重谁干活的问题,没人愿意多干一点活。
“徐老师,你作为我们的组长我们的领导,你不能说连分派任务都不公平是不是?”
“我肯定作为领导,肯定会公平给你们每个人分配任务的。”徐新明表明自己公正的态度。
“对了,这样说,她去四中工作的时候,她的活儿怎么办?谁干?还不是我们干?”
徐新明暂时无话。
单冬祥着急的:“你们没有听见宁老师今天来发表的观点吗?她的意见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什么很有启发,我们听了只觉得她老生常谈。她说的什么技术悲观论,这个不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吗?不是已经说了大半个世纪的学术观点吗?单老师,你不能因为你和人家有关系,这样庇护人家?”
单冬祥媳妇和她宁云夕是干姐妹,这是纸包不住火,谁都知道的事儿。也有人因为同在一个项目组利益相关,去调查过宁云夕的背景并不奇怪。
听到后面这话儿,单冬祥急了:“我包庇谁了?我单冬祥是什么人?能徇私枉法吗?你们拿到证据再说我不迟!”
【2632】大人还是小孩6
“单老师!”徐新明急忙给双方灭灭火,让单冬祥冷静冷静。
单冬祥扶着镜片,被这群人气得要吐血了说:“没错,是我三番五次向学校领导申请,才让学校把宁老师安排到我们研究小组来。人家就是有这个本事,你们不要你们吃亏。”
“她有这个本事吗?她有比徐老师更强的本事吗?有的话,学校怎么不安排她直接当领导了?单老师,你说话别太自私,别太以为把你的徇私直接说出来叫做不是徇私了!”
这下算是直接闹翻脸了。
宁云夕要在这个研究小组里头再呆下去都难了。
这个结果真是徐新明想都没有想过。
好不容易让另一方先走,徐新明回头和单冬祥说着:“这个事吧,单老师你都看见了。”
“难道徐老师你也同意让宁老师离开这个研究小组?”单冬祥吃惊道,“宁老师的才华你知道的,徐老师。”
徐新明感觉到奇怪的是,他都开门见山地示意宁云夕要畅所欲言了,结果宁云夕不痛不痒搬出一些学术界都人人知晓的观点不知道想干嘛。
“宁老师,我和你说,徐老师,你之前没有过多接触宁老师。你是不知道宁老师这个人,她就是太谦虚太谦虚了。因为她这个毛病,我们这些熟知她的人少不了说她批评她这点!”单冬祥急得是上火了。心里也知道,今天的祸都是宁云夕自己爱谦虚的本性给惹出来了。
领导都开言叫人好好表现了。可宁云夕想着头一天来人家地盘上,哪能开口就吓死人,这岂不是让所有人都怀疑她的来历了吗?她是从未来来的人啊。
徐新明摇头叹气着。自己是和宁云夕算是第一次见面。宁云夕是什么样的人他徐新明是不清楚。可是现在这事儿闹得这么大,结果只剩两个选择。
一是,要么宁云夕放弃四中的教学,脱产参加正规研究小组,和所有成员一块干活。这样,那些人肯定没法有怨言。而且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宁云夕能在研究活动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
“宁老师她喜欢去教学。”单冬祥不用想都知道,这个选择宁云夕不会选的,否则她当初不会向学校如此坚持己见要回四中了。
“这样说的话,她想怎么办?别说我这个研究小组都这样了,她离开了我这个研究小组能去哪里?”徐新明反问道。
确实是骑虎难下了。这个风声都传出去了,哪个研究小组的人愿意当这个白痴啊,接受宁云夕这个少干活的人呢。恐怕宁云夕离开这个研究小组的话,想去其它研究小组都不可能了。
不参加任何研究小组,当然也可以像那些在职研究生一样,自己发表论文,但肯定这个发表的论文要大打折扣的。只要一个人弄的实验,说白了,谁相信你,因为一个人单独作假太容易了。不然科学界怎么总是强调团队合作。团队合作都可能集体造假,更别说单个人肆意妄为了。
【2633】大人还是小孩7
单冬祥这会儿扶了扶眼镜,掷地有声道:“我也退出。我和宁老师自己立项去干。我就不相信,所有人都没有我这个眼力。”
“单冬祥,你”徐新明听了他这话,登时一丝生气。
单冬祥这个话说得好像他这个老前辈一样没有眼力似的。
单冬祥想批评自己老师的是,自己老师不是没有眼力而是没有这个魄力。在这个魄力上,他单冬祥甚至认为,宁老师的魄力比起徐老师更强。
毕竟他听说了,那起学生考卷被私下调换换分数的事情,是宁云夕一个人一直在坚持地公正和正义,排除异议后得出的结果。
他单冬祥很清楚,应该跟随什么样的人。
徐新明回身,懊恼地啪拍了下桌子,也不明白这事儿怎么闹成这样了。
很快,宁云夕去上了个卫生间回来就听说了,单冬祥拉着她去首师大的食堂吃午饭。
“单老师。”宁云夕和单冬祥商量着,“你没有必要”
“宁老师,我这是押宝。我押你了就这样。愿赌服输,你不用多说。”
单冬祥这个脾气一来,宁云夕也从自己干姐姐苗心红口里听说过了,和她丈夫孟晨浩同志有的一拼,都是一火车都别想拉回来的男人。
宁云夕没有话往下劝了。
带她打了饭,单冬祥和她商议道:“如果小组只有我们两个人。宁老师,你负责策划,我来跑腿。我反正在教研室要研究的,整体当跑腿,习惯了。”
宁云夕听了他这话直笑,道:“跑腿的事儿,不是说单老师你干就行的。”
有些事情,不由她亲自去做,根本不可能做下来。所以那些担忧她不干活的人确实是杞人忧天了。
单冬祥听了她这话一愣后,拍下大腿连说是,又骂起那群瞎眼的人。
“宁老师对我们自己要做的项目有什么想法吗?”单冬祥问。
“我想去大联系看看。”宁云夕思考的方向确实和徐新明小组的人想的不太一致,因此,当时徐新明那堆人在讨论的时候她只是听没有发表过多意见正是属于这个原因。
原来不仅仅是因为谦虚,是道不同。单冬祥恍然大悟过来,这么说,退出研究小组反而是对的。
“徐老师强调的是课件内容。我思考的方向是怎么说都得从基础设施来入手比较合适。虽然说什么技术悲观论不知道被多少人支持,但是,我想说,技术本身没有对错。所谓的对错,在于技术和人的要求有没有相匹配。这个需要人去反馈,去激发技术的发展。”
单冬祥边听着她的话,边扶扶眼镜片点着头,陷入思索中。
两个人陆续商量着接下来的工作,学校里头那些众说纷纭完全进入不了他们的耳朵里头。简单一句,做研究的,真顾不上人家谈论卦。
宁云夕要从首师大走的时候,单冬祥知道她要去教育局问那个情况,陪她一块去,因为他也好奇最终调查的结果是怎样了。
【2634】大人还是小孩8
去教育局的路上,看见一个邮筒,宁云夕把重新写好的那封信投进了寄信口。
这信是她刚才在首师大,趁着中间休息的时候,灵感一来重写的。
单冬祥稀奇地问:“宁老师写给谁的信?”
“我家小丫头的。她交了一个笔友,有些话不好和她那个笔友说,叫我帮她写信说。”
单冬祥听了她这话是想起自己媳妇说过的话,笑道:“我媳妇早说过了,说宁老师你写信很厉害。文笔流畅,内容叫人深省。她把你曾经写给她的信全收藏起来了,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回味着。”
干姐姐这是过夸她了,宁云夕连声否认:“没有,我写信没有苗姐姐好。而且,我写的字都没有我丈夫漂亮。”
“对,孟部长写的字,上次我有幸看过一次,真漂亮。难以相信,人家都说孟部长没有读过几年书,我怎么看都不像是这样。”单冬祥感叹又钦佩地说。
事实她丈夫那年代因为条件不好,是没有能好好上学,可是,这并不阻碍他一心向学的心思。昨晚上,磊磊跟爸爸学写字后,都表示出了:妈妈写字没有爸爸的漂亮。
“他儿子现在天天要跟着他学写字了,其他人教都不要。”宁云夕一说完这话,自己都乐了。
这个结果,肯定是她丈夫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可爱的磊磊小朋友,单冬祥只要听磊磊小朋友的故事都很入迷,一直听一直听不会厌烦的。
坐着单冬祥开的车,两人来到了教育局。
才隔了一日,天翻地覆。
刚找到叶老师,叶老师赶紧拉着她进房间里头关上门说话:“这事儿真弄大了,宁老师。”
“找到淑媛她本人自己写的试卷了吗?”宁云夕问。
“找是找到了。问题是,现在暂时搞不清楚谁调换的试卷。况且现在那个学生已经被中学录取了,叫她突然退学也”
“现在是要怎么处理?”宁云夕问。
“考虑到,不清楚被调换试卷的另一方家长和学生究竟知道不知道。是不是肯定是有人作弊,多少人知道这个事情做了这个事情,都得调查。但是,身为老师,肯定最关心孩子的问题。”
“叶老师这个意思是”
“领导们在开会,协商怎么妥善处理两个学生的问题。当然,首先会还淑媛同学的一个清白,这是肯定的。以淑媛同学本来的考试成绩,上首都四中是没有问题的。领导已经给四中的领导打了电话。你们学校邱副校长也过来了,在里头和领导开会协商。”
叶老师这么一说,看起来是好事好结果。宁云夕放下了一半的心。
大家担心的是什么呢?
叶老师继续说:“淑媛如果接到通知,可以去上四中了。她妈妈会不会怀疑这其中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领导也不想先打草惊蛇,所以”
单冬祥在后面听了一半,最好奇的地方叶老师始终没有给答案呢,不由忍不住发问:“究竟是哪位学生的考卷和淑媛同学的考卷调换了?”
【2635】大人还是小孩9
这个问题,宁云夕也非常非常想知道。
只要这个谜题一解开,其实幕后黑手是谁可以一目了然了。
叶老师基于保密原则没有和他们说明白。之后,宁云夕他们遇到了石老师才知道一些细节。
“涂改名字的地方,不仔细看其实看不太清楚的。”石老师把昨晚上电话里没有说清楚的东西一并和宁云夕说。
那时由于小升初考试学生们用的铅笔答卷,涂改可以说很容易,用橡皮可以轻易解决。因此要第一眼看出猫腻真是很难的。难怪这个年代的人能如此轻易地调换考卷,只要是有有人进入内部操作十分方便。
“当然,他们没有除了涂改名字再涂改整张考卷,也不知道是不是嫌弃费力费神。否则一整张卷子帮那孩子答了不也是好事,保管那孩子一百分。”石老师加上后面这句,明显是嘲讽作案人员居多。
宁云夕和单冬祥听了笑而不语。
石老师如今是演化为福尔摩斯第二了,推测着下一步剧情:“宁老师你猜那孩子是哪里的?我昨天不是猜了吗?肯定是考得好的,否则换了没意思。后来我想,人家必须有目标人群去换。不然,等到老师把评分都给打上了,这时候再去换就有些麻烦了。”
那是因为老师打分用的是圆珠笔,圆珠笔要涂改就难了。圆珠笔打分难免会孩子写名的那一栏有交叉,产生涂改难度。
“他们上哪去找目标人群?全市这么多考生,好比汪洋大海。因此我推倒,肯定是她们学校的,从她们学校的考生入手去找。结果,我这个建议一出来,马上找到了那个人。”
看来大功臣是石老师。宁云夕和单冬祥向石老师竖起大拇指:该颁奖章了。
石老师摆摆手,说:“不不不,我这些灵感都是受到宁老师启发的。只能说这个结果算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被我蒙着眼猜中了。”
因为同校的学生,所以彼此知道对方的成绩是怎么样的。对方这是深知淑媛的成绩一直在学校里很稳定,所以选择了淑媛。同时,对方家长应该也知道淑媛的家境不怎样,淑媛的爸爸妈妈来闹没有人帮。不像如果对方敢调换的是周天耀的成绩,周奶奶一动怒,都能用口水打死对方了。
“这个学生的家长是个心思歹毒的人。”单冬祥想到对方这些很有可能的作案细节细思恐极地说,“真不知道这样的家长这样教育孩子,给孩子做成绩,这是为孩子好吗?我怎么觉得好像在恶魔养恶魔。他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知道自己成绩是假的。到时候,他们的孩子会怎样想?恨他们父母吗?对受害人愧疚吗?”
别想了,不可能的,都说是恶魔养恶魔。如今的孩子哪一个不是思想上早熟的。他们做老师的都不太相信孩子会父母所做的事情一无所知。
孩子没有阻止自己父母,那肯定是父母从小对其的教育包容引导了这些做坏事的行径,甚至美化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636】大人还是小孩10
这些正是那天宁云夕坚持反驳周奶奶那群精英家长错误观念的原因,别说是为了自己家孩子好,这是把自己家孩子引向犯罪的深渊。
“必须严惩。这点我站宁老师一开始那个发言。否则公平和正义没法体现。”石老师说,“管他们孩子家长什么借口,这孩子成绩是做出来的,偷人家的,打回原样去,该怎样就怎样。考不上中学就考不上中学。”
宁云夕和单冬祥听着石老师这个义愤的口气,可以想到估计有些人可能会想小孩子无罪,放过作案的孩子一马。
“孩子不知道,和那孩子的真实成绩考成这样毫无关系。难道因为她爸妈做出来坏事然而同情起她了,认为她无辜了,要给她上好中学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石老师忿忿然地说着。
“应该没有人会这样做的。这样等于是向全社会宣告教育不公。”单冬祥扶了下眼镜道。
“有人这样说。我是很不赞同的,当场把她怼了。”
什么人这样说,竟然给对方的犯罪行径找借口找同情?
“单老师说的对,只要是做老师的,老师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都知道这不是为孩子好,是在溺坏孩子。”
石老师这句话透露出信息说明说这个话的不是教育界的人。
“公安局的同志听见我们报案,同样也说了,只要找到证据,依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石老师道。
宁云夕他们几个人在室内聊到这儿静了下,忽然听外面走廊里经过一个女人。那女人声音颇为激动:“你们如果要取消那个孩子的成绩怎么可以呢?这样叫那个孩子怎么办?那孩子以后别想在全社会抬起头来,那孩子算是完了。这对那孩子是毁灭之灾。现在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孩子和这件事有关。我相信那孩子肯定无关这件事。怎么可能有关呢?那孩子年纪才多大,有多大能力做这个事?”
石老师边听,边向对面的宁云夕和单冬祥挤挤眼皮子,瞧瞧,正是如此。
那女人继续说:“我们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家长。孩子家长做的这事吗?有这个证据证明是这孩子家长做的这事吗?”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
宁云夕和单冬祥对对眼。单冬祥仔细听,貌似听出了一丝端倪,于是走到门口的地方向外偷看一眼。“原来是她。”单冬祥回来对宁云夕说,“一个记者。”
哪家报社的记者?
“她不是我们国内报社的记者,是国外的记者。以前我和她见过一次面所以知道她。”
怎么会到这里来知道这件事?宁云夕疑惑的是这点。叶老师都说要保密了,这个记者怎么知道的。
“昨天她来我们教育局好像申请什么东西,在我们教育局里溜达。我们的同志没有注意,没有防备,事情被她n到了。虽然她口头保证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但是一再在我们面前威胁我们领导,说我们领导这样处理是错的,是害了无辜的孩子。”
题外话
亲们,晚安!16
【2637】坚持严惩1
石老师摊着手,简直无语了。想着一个外国人,一个专业和教育都扯不上边的人,怎么觉得自己能在人家教育界的地盘上指导人家怎么做。
有一些人的做风是这样的,和国籍无关,应该说和性情三观观念有关。
自认高人一等的洋人,宁云夕马上联想起了上回见的那群人。包括之后证实是商业间谍被捕的。
这个女记者一口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应是在国内居住很久的人了。单冬祥告知,人家不止有英文名,还有非常有内涵的中文名,中文名叫做雷茵。
雷茵的声音逐渐在走廊里远去,但是,没过会儿,她突然折返了回来。
宁云夕他们三个坐在房间里,完全没想到这个女记者怎么注意到他们说话的房间的。
出现在房间门口的女人,原来已经是五十几岁的外国女同志了。一头白发,好像白魔女一样,瘦小的身材穿着精致的裙子,显得十分精悍有力。
“我认得你。”雷茵开口就指认他们三人其中之一。
石老师先是受到惊吓,难道这人从昨晚把她记住了。结果再看对方的目光望过去的是——宁云夕。
宁云夕自认自己从没有见过这个人,不是单冬祥告知,她连对方叫什么干什么都一概不知。
“宁老师,数学老师,很有名的数学老师,上过你们国家报纸的老师。”雷茵说。
看来她宁老师在洋人圈子里都出名了。宁云夕一把汗。
石老师和单冬祥为宁云夕感到骄傲了。因为洋人总看不起他们国内的科学家。能得到洋人欣赏的国人科学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只能说他们国内现阶段在各科学领域是差了些,比不上国外。
可接下来这个外国女同志另一句话不是这样夸宁老师的,而是说:“我以前对宁老师的理解是,一个在你们国家非常难得一见的和全世界共通的一位数学老师。”
言外之意,是说她宁老师的观点比较倾向老外的教学观念。
宁云夕对此先澄清:“我是拿来主义者,是好用的肯定拿来用,不分国度的,本来科学就无国度。”
宁老师如此幽默风趣的回复,无疑让这个口舌利剑的外国女同志都感觉到了一丝意外。有一阵,雷茵不知道怎么回答。
石老师和单冬祥在心里鼓掌了。
老半天,雷茵找回了自己的立场,说:“听说是宁老师的坚持,才得以要让那个孩子受到惩罚。”
宁云夕没有参与这事决策的身份和地位吧。
“听说你们领导很重视你的意见。”雷茵提醒提醒她,她可以悬崖勒马。
石老师刚要开声帮宁云夕澄清这事儿的后续和宁云夕压根没有关系。宁云夕拦住石老师,有些观点和立场她需要自己来证明。宁云夕坦荡道:“没错。如果你要问我本人意见,我肯定是说,这事情必须让两个孩子都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考的分数怎样就是怎样。该去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考不上就去复读。”
【2638】坚持严惩2
在大是大非面前,宁老师的观念从来都是不会有宽容的成分的。
这会儿讲宽容怎么行?这是犯罪!
对方俨然很诧异她的掷地有声。雷茵的两只眼眼珠子睁得她自己都感觉到难受,使劲儿拿自己的手擦擦眼。
石老师和单冬祥站起来了,和宁云夕并肩站在一起,表明立场和态度。
“慈祥和同情不是用在这种地方的,在你们国外也一样。对于考生作弊行为,我不相信你们国家的法律能容忍这种行为。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行为。”宁云夕继续掷地有声道。
雷茵好像被她的话激怒了,声音高昂起来:“问题是,现在没有证据证实是这孩子和她家长做的。你们这是有罪推论,有罪处理,能行吗?”
搞了半天,这个记者是?
“你们教育界和司法界一样。我已经发现很多起案件了。你们老师没有抓住孩子的证据,就把孩子往死里罚。究竟是谁犯罪,是老师,还是孩子?”
对方说的这事儿,让宁云夕想起孙二虎了。不能说,这种事情在国内不存在。可是,一码归一码。
石老师怒气冲冲向对方开炮:“你说的事情,和我们说的完全两码事好吗?宁老师强调的是,是谁犯的错那肯定要谁来承担。”
“可现在不是那个孩子也是受害者吗?没有证据证实是她和她家长做的。然后你们要她怎样?取消她的考生成绩?”
“没有要取消她的考生成绩,是把她原来考的什么成绩还给她!”石老师要被这个外国女同志气死了。怎么说都说不通似的。明明都能说普通话了,怎么思维如此奇怪的,好像在两个世界里。
宁云夕让石老师冷静一些,说:“他们国外的人对我们国内有些现象看不过眼,然后对我们一直有很深的误解。是人,都喜欢主观断定。”
“我没有主观断定,宁老师。”雷茵反驳。
“那我问你一句,你刚才说的那种现象,只有我们国家有吗?我不相信你们国家一点这种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我们国家有对儿童保护的法律。”
“我们国家也有相关法律。你不能偏见。不能把个体的案例上升到整体去。那是冤枉全世界很多好老师了!”
雷茵感到心头一震。
“你们以傲慢和偏见来对待我们国家的老师是不公平的。再说,你说的提议,有没有想过另一方孩子和家长的感受。他们这几天遭遇到的心情,你有为他们想过吗?”宁云夕每个字都说得很用心。
石老师和单冬祥听着内心里也是感动起来,心潮澎湃。
石老师道:“宁老师说的对。你同情一方所谓的无辜者,却没有想过另一方真正的受害者。我都不知道你们的逻辑是怎样的。难道你们外国人很喜欢包庇和喜欢犯罪分子?”
“当然不是。”雷茵为自己的话继续辩解着,“我意思是说,对孩子的惩处必须是考虑到她还是个孩子。”
【2639】坚持严惩3
“不是因为考虑到她是个孩子,根本没有把她列入犯罪嫌疑对象吗?”石老师疑问着这个老外怎么脑补出他们要判定这孩子有罪了。
宁云夕清楚对方想抓住他们这边什么把柄,向对方说:“你放心,我们国家的法律和老师都一样,不会说做有罪推论。”
叶老师已经说了不会打草惊蛇,查案人员肯定是不会去找孩子和孩子父母谈话了。这个案子一看都知道,内部工作人员有参与,否则不可能做到内部操作来偷梁换柱。
最重要的是抓住内部串通人员。
最后,宁云夕告诉并警告对方:“你其实也是在对我们进行有罪推断。除非你能拿出证据证明我们做的事儿是属于有罪推断,否则,你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雷茵的喉咙里哽了一下,扫了他们三人一眼后,转身离开。
“这人简直有毛病。怎么会觉得我们才是犯罪分子?”石老师发现,这记者把他们当成才是犯罪分子的目光看待着。
“外国部分人对我们的误解是根深蒂固的。”宁云夕说,“只能用事实一步步告诉他们,他们没法误解我们。至于该反击的,就该反击。”
石老师和单冬祥对她的话点点头。
其实雷茵的出现给领导压力是有的。因为她是一名记者,虽然不属于国内,可她可以在国外发表相关文章和报道。道不定,这事儿没有出来之前,人家已经开始拟稿怎么说这个国家的老师和教育不公平对待孩子了。
几个老师陷入了沉思。所以说这些犯案的家长,哪里想到,他们的自私自利不止害人害己,而且是要丢脸到国外去了。
人家走了以后,石老师偷偷和宁云夕透露信息:“是淑媛同学同班的一个叫做林玖玖的同学。”
玖玖?阿翠姐的女儿?
莫怪那天阿翠姐的反应很奇怪,一口一口非要咬着其他学生作弊。正是她自己做贼心虚啊,不指着其他人作弊,都不知道怎么去掩饰自己女儿作弊了。
“现在学校都开学了。应该早点还给淑媛同学公平公正。调查案子可以另作一个日程。让淑媛同学早点去上学才是正道。”宁云夕说。
“所以,这不找来你们四中的副校长了吗?可能会让淑媛先去四中上学,其它的再说。”石老师用拳头砸着自己的掌心,表示自己的忿气,“反正,等案子查到水落石出,那个调换她考卷去上学的同学必须从四中出来,打回原样去。”
要不是要抓相关人员,早就要让玖玖从四中退学了。
孟晨橙他们在学校里上课。下午,要放学的时候,他们班主任突然领了一个新同学过来。
“淑媛!”孟晨橙第一个高兴地从自己凳子上跳起来,向好朋友招手着。
淑媛看到小丫头也很高兴地眨着眼睛。
班主任见她们两个认识,一笑道:“刚好,淑媛同学,孟晨橙同学是我们班的班长。由她带着你去你的座位。”
【2640】坚持严惩4
孟晨橙马上冲向讲台,去拉好朋友的手。
玖玖愣愣地看着来到的淑媛,心里想着怎么回事。在小丫头和淑媛经过的时候,玖玖骤然发声:“你不是考试都考不及格吗?怎么会来四中读书的?你爸妈给你走后门!”
这话一落地,全课堂一片哗然。
学生们一个个转头看向中间的淑媛。淑媛一惊,躲在了小丫头后面。
孟晨橙一股怒火冒了起来,用手护着自己的好朋友,对玖玖说道:“你不要胡说八道。人家老师已经调查好了。淑媛没有考不及格,所以才到四中读书的。”
“她怎么可能不是考不及格?她的成绩贴在公布栏上,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玖玖站起来和小丫头面对面。
两个女孩子都激动到脸红耳热。
班主任只得急忙走过来到她们中间安抚:“好了好了。都不要吵架,先回自己座位去。玖玖同学,孟晨橙班长说的话是对的。这个事情,老师已经调查清楚了。淑媛同学没有考不及格,所以到我们四中读书的,属于正常录取。”
玖玖的眼睛直射在老师的脸上:“不可能,我和我妈妈明明都看到她的成绩贴在那——”
“这其中有些错误,现在改正过来了。”班主任说。
意思是,淑媛的考卷老师评错分了吗?所以改回来了?
这怎么可以?玖玖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是因为之前她和她妈妈都觉得超越淑媛了。淑媛连中学都上不了,而她玖玖可以上名校。可以鄙视淑媛和淑媛她妈妈了。谁让以前在小学里头,老师总叫她向淑媛好好学习。
玖玖狠狠地冲淑媛的背影瞪了一眼:有你的!
淑媛由于最晚进入这个班,所以暂时被安排到了最后排的座位。孟晨橙帮好朋友拉开学习的椅子,说:“有什么事你不明白的就找我。”
“是,孟晨橙班长。”淑媛答。
两个女孩子相视一笑。
走回玖玖身边那个座位,孟晨橙心里头闷闷的。
两个冤家,价值观都不同,完全谈不拢的人坐在一起当同桌,简直是受罪。
玖玖这孩子心里头却开始在暗地里算计和揣摩着了。虽然她来到学校后,不能和同桌小丫头搞好关系,后面两个男同学她也巴结不上。人家周天耀和顾田鹏都不理她。但是这不妨碍她和其他同学交好。
很快的,她拉拢到了隔壁学校几个女孩子。谁让她玖玖有钱呢。
要交朋友,只要有钱肯定能交上朋友。早在育民小学的时候,她这个策略已经是屡试不爽了。
没错,她在育民小学时成绩不怎样,本该没什么朋友被人瞧不起。不过,这个年代,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没有钱的。家长连给孩子买根冰棍的零花钱都很省,所以,只要她玖玖请人吃东西,一堆人马上围到她玖玖周围做朋友。
她妈妈说的对,有钱才是王道。淑媛算什么东西,据说家里父亲是个瘸子,家里穷得响叮当的,老师要她向淑媛学习,学习什么,学习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