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孩子们(一更)
六年三班里,陈学兵走到三个新生面前说话:“听说你们之前跟着宁老师的?”
看这个男孩昨天欺负老师的样,朱玲玲等人明白这个孩子是想干嘛的。朱玲玲一句话顶了回去:“你要是想从我们口里套出我们宁老师有什么害怕的东西的话,我劝你早点打消念头,我们不会告诉你。我们宁老师也不会被你欺负到。”
妮妮点着脑袋。
孟晨峻冷眼看着,随时准备来一场这个班里谁是孩子王的比拼。要不是家里宁老师有命令,他早和对方干上了。
陈学兵扬着眉头:“你们怎么知道她没有什么害怕的。我可以告诉你,隔壁那个老余的,怕水桶。”
“如果你把水弄到余老师身上,他会让你罚站!”
“罚站怕什么?”陈学兵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学校如果不要我,更没有学生了。”
“你干嘛显得你自己很了不起似的,因为你爸爸有钱吗?”朱玲玲问他。
孩子们一看学兵爸爸穿的潮流喇叭裤,都知道是有钱。人家家里确实是万元户。
陈学兵看起了朱玲玲:“你好像知道很多是不是?”
“知道不?我妈说你这种人,有钱,没文化。”朱玲玲学着朱婶一口不屑的语气说。
陈学兵登时恼火,手指着朱玲玲怒喊:“你再说一遍!”
孟晨峻站起来,按下了对方的手指:“有本事,考试的时候见分晓,看谁输赢。”
“你以为在我们学校考试有用吗?”陈学兵稀奇古怪地笑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哪怕在这个学校里考了第一,在其他学校都是垫底的差生。我劝你们不用白费努力了。老师们自己都放弃了。”
朱玲玲、妮妮和孟晨峻望到了班上其他孩子的表情。昨天上了宁老师课的那些兴奋劲儿,今儿好像全消失了一样。估计是回头一想明白了现实在哪里。
学生们这样,家长们一样,今早上送学生们到学校的时候变得和昨天又有些不同,满脸惴惴不安,忐忑,叹气。
宁云夕早猜到是这样的结果。说一节课可以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全部变成名列前茅,不可能,不切实际。孩子们的改变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积累逐渐完成的。最幸运的是,离小升初有时间。宁云夕对此很有信心。
同样的,跟着她的孟晨峻、朱玲玲和妮妮都知道他们的宁老师付出了多少。于是朱玲玲跳了起来说:“我和你们说,你们这样子沮丧,是很对不起老师和家长的!他们天天为我们付出,你们自己却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努力,像什么!”
“玲玲。”他人诧异地看着朱玲玲的小眼珠子红红的。
朱玲玲是想起了自己妈妈朱婶。
妮妮想起了自己爸爸平股长。每天平股长回家都会担心地先找女儿谈心。
“对!”孟晨峻大吼一声,“我们家宁老师,你们知道,她每天回去都是在备课吗?晚上深夜都在备课。你们呢,在干什么?你们好意思说老师不努力了!”
班上的同学一个个低下头来,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愧疚。这三个新生说的话,同样勾起了他们的种种回忆。也许,他们是做错了什么。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37】重塑信心(二更)
【137】重塑信心(二更)
宁云夕一踏进教室门口,马上察觉到之前发生什么事情了。她非常镇定自如地走上讲台,底下的学生们一个个埋着头,或许是因为愧意,也或许是自己没有什么信心。
“从现在开始,我会给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调整你们的座位。每四个人一组,组成学习生活互相帮助小组。希望各位同学们相互扶助,共同进步。你们在这个时候能成为同学,是你们的缘分,所以我们必须把它变成一段美好的回忆。”
宁老师的话,让学生们抬起了头听着。每个学生有的点头,有的听着似乎有点懵。不过没有关系,宁老师会安排好一切。
经过重新调整。陈学兵和孟晨峻坐在了一块儿,两个人坐在了朱玲玲和妮妮后排。四个人刚好组成了一个小组。
“我的天,居然和这个人——”朱玲玲不由嘀咕了一声,抬头见宁老师似乎看到了自己,赶紧改口,“陈学兵同学,我们一起努力吧!”
看着前面的小伙伴发出的邀请,陈学兵装模作样地说:“你们记得不要拉我后腿。”
其余三人齐齐鄙视他这话。
学校日常上课。
中午彭校长从外地回来了,召集所有老师在会议室里开会。
“昨天是中秋节,却没有能及时把送给各位老师的月饼带回来。”彭校长遗憾和歉然地说。
所有老师连声说:“没事,校长。今天吃一样的。今天月儿更圆。”
彭校长微笑地点点头,看着老师们过节过得开心他就放心了,说起了自己昨天的行程:“我去了一趟市里的教育局。和那边的领导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老师们听着听着,表情不一。
“教育局表态了,我们学校,只要有一个学生能考到全市第一的成绩,或是参加市里的比赛能有成绩出现,都可以获得特别的嘉奖。总得让教育局领导看到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一直存在的。”
彭校长这一说,场内所有老师几乎唉声连连。
林纾老师道:“校长,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好学生会上我们学校来吗?考第一?名校都在市里面,最好的学生都是去上的名校。能轮到我们吗?”
“早就知道教育局不会给我们拨款和派新的老师过来,只有实习生。”其他老师一样叽叽咕咕着,一片沮丧。
方老师摸着眼镜片:“大家不要失去信心。最少彭校长去了教育局给我们争取了机会。”
“就是。这些困难,我想来想去,不该对教育局反映的。”彭校长道。
“啊?”林纾老师带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话是从彭校长口里蹦出来的。
彭校长对于大家的反问是义正严辞:“如果每个老师都想着教最好的学生,请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只教好学生吗?”
老师们纷纷没有了声音。然而,那股子怨气心里存在的。
有好生源的话,老师教起来也轻松不是吗?和人家比赛的话,相当于起点不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38】包揽前二(中秋节快乐!)
彭校长突然话题一转,看向宁云夕:“宁老师,听说昨晚上你们的比赛进行的很激烈,遇到了非常强劲的对手。”
“是,陈团长是曾经的专业选手。”宁云夕诚实地回答着。
“你们怎么不主动放弃?”
怎么可能放弃?宁云夕想到了家里那位团长说的话,照他的话说:“在部队那里,没有所谓不努力就放弃这样的词。”
“宁老师这话就对了,我们这座学校起初来自于部队,是具有部队的优良传统在。怎么可以还没有开始就放弃?你们打算放弃了吗?”
彭校长的问题让老师们的脸上更加僵硬了。
看着得打破这个僵局才行,彭校长问方主任:“下个月有珠算比赛是吧?”
“是,校长,我后来再次确定,是下下个月初。”方老师说了市里小学生组珠算比赛的时间,“我已经通知了宁老师和余老师。”
想来想去,可能派六年级生去比较有保障一些。主要是这个学校里教其它年级的数学老师很一般。至于学生,都差不多。这个学校基本不会有数学尖子。
“宁老师,余老师,在珠算比赛中如果你们的学生有谁拿了第一,谁以后担任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组组长。”彭校长立下了类似军令状的挑战书。
会议结束。
等彭校长离开,林纾老师冲余老师摊摊手:“我看校长这个褒奖,到最后只能是夭折。余老师,你觉得你教的两个班里,有学生能到市里拼第一吗?”
“我们怎么记得,去年前年珠算比赛,小学生三个年级组,第一统统是和平一小的。人家据说连主力军都没有派出来。”
“不用和平一小,我们学校的能不倒数第一就很好了。”
老师们自我调侃自我嘲笑起来。
余老师一副闷脸黑脸。对于彭校长这个完全不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有个教研组组长给他,他也无力承担。
角落里,宁云夕和方老师商量着参赛学生的名单:“方主任,是推荐几个名额?”
“一个班的老师可以推荐自己班上两名学生。”方老师告诉宁云夕。
“两个是吧,我需要考虑一下。”宁云夕道,“拿个第一就好,是吧?”
方老师愣了愣。
“不用包揽前二?”
其他老师这会儿听见跳了起来:“真是太自不量力了,想包揽前二!”
彭校长居然没有走远,折了回来说:“宁老师,你的学生要是包揽前二,我无条件答应你一个要求。”
“包揽前二,校长,需要三个学生的!”有老师提醒彭校长和宁老师。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包揽前二是需要最少三个学生的。
彭校长挥一下手:“这有什么,我去向教育局再讨一个名额。宁老师派出三个。”说完彭校长匆匆去给教育局打电话。
这个电话一打,八成教育局那边肯定同意。为啥?因为他们八一子弟学校这个水平,从来是垫底的,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衬托其它对手学校。
老师们不像彭校长天真,拿起会议笔记本走人。
方老师看看宁云夕。
“没问题,我们刚好现在是四个人一个学习小组。”宁云夕冲方老师神秘地一笑。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39】领导关心(加更)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
秋意越浓,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树上的叶子几乎掉光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桠。
孩子们偶尔抬头看着没有叶子的老树,一张张小脸蛋充满了对自然界的好奇。
近来,平股长能感觉到自己的女儿有些不一样。这种变化,在女儿自己决定和孟家的孩子一块上八一子弟学校开始,每天妮妮似乎都在变化着。现在每天傍晚,回家后妮妮会和孟家的孩子一起写作业。
同是六年级生,和孟晨峻一起,两人一块写作业可以互相促进学习。对于这点,平股长绝对双手举赞。唯独孩子的妈妈兰芝一直心存怀疑:质疑自己女儿和孟晨峻那个全大院都知道的孩子王呆一块儿,能学个什么鬼出来。
对此,孟家自己人都觉得,自己家老四太特么的厉害了,难道天生是当老大的?
“小四,听说你昨天和谁干了一架?”孟晨熙问自己弟弟。
孟晨峻赶紧摇头摆手:“没有。宁老师在,我哪敢再像以前那样,三姐。”
“你做了什么了?我和你说,你不说实话,我回头告诉大哥!”孟晨熙威胁道。
“他们找我让我给他们出主意,到哪里烤番薯安全。我帮他们考察了几个点。”孟晨峻说。
“这种事你都懂?”
“这你就不懂了。你只会读书,哪里会在外面挖洞烤番薯。”
孟晨熙狠狠无奈地瞪了眼弟弟,她对这方面玩乐的事情是不懂。
“四哥在学校里,在他们班上,据说还有个和四哥扛的。”小丫头孟晨橙继续揭穿自己四哥的老底。
对这个事儿,孟晨峻一股火儿:“小五,你知道什么?我是和那个人打赌呢!赌的是学习,快要见分晓了。”
孟晨熙想了起来,近期大院里传播的事儿,事关他们家宁老师的,不由一阵担惊受怕起来。
今天周末,宁云夕骑着单车去了师部一趟。
师部离英雄团营房不是很远,骑个单车不用半小时到。第一次到师部,宁云夕有些紧张。
警卫员告诉她单车停放在哪里。她停好了单车,走进师部的办公室。
里面,常思明披着件军大衣坐在办公桌前写着什么,身旁站了两个师部的干部。
“时间快到了,我们冬天部队的保障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随军家属那边,物资保障要充足,千万不能让孩子们冻着了。”常思明语重心长地说着。
“是,政委。”两个干部立正敬礼,戴上军帽走了出去。
“宁老师,来了。快坐。”常思明起身向站在门口的宁云夕说。
宁云夕进到屋里,里面的军人给她倒水,她忙接过道谢,请问道:“据说常政委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给你家孩子弄了几双棉鞋,你看看,合不合他们的码数?”常思明弯腰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几双鞋子出来。
宁云夕想到了上次常思明拖人给小四的鞋子,感激地说道:“政委给的鞋子真是好,小四穿到现在都没有烂。”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0】家属代表(一更)
“是吗?”听到这样的结果常思明很高兴。
拿到几双儿童棉鞋,宁云夕用手指放进鞋子里查探码数。
常思明看她这个动作就知道她平常多善于观察和了解孩子,温和地笑道:“宁老师将来会是个好妈妈。”
宁云夕愣了下:自己的孩子?
暂时没有想到,毕竟好像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看这三双棉鞋合乎自己家孩子穿,宁云夕收起棉鞋,向常思明道了谢。
常思明坐到了她对面的凳子上,道:“宁老师,有件任务要交给你。”
宁云夕问:“什么事,政委,请说。”
“我们师部准备说弄个随军家属代表,方便家属与部队的沟通工作。我和孔师长商量着,请你来说说,什么人比较合适这个岗位?”
问她的意见?宁云夕很老实地说道:“我只呆在我们团部的家属院,其它团都没有去过,不太清楚情况。”
“你说说你们团大院的情况。”
宁云夕仔细地想了想,很多人都没有仔细交谈过。基本上她白天都忙于工作了,回去大院很晚了。要说把大院里的人全部了解一遍,根本不可能。
“我真的不太清楚,政委。”宁云夕诚恳地说着,“我不清楚所有人,所以不可以随便评价。”
“你是个很谨慎的人,宁老师。这样,我们推举你可以吗?”
宁云夕摆摆手:“不行的,政委。我太年轻了。找个年纪较大有威望的人来当比较好。这样对大家说话有信服力。”
看来这个问题把常思明等部队领导困扰住了。这个家属代表,如果让家属们自己选,只恐怕像宁云夕一样大部分人不是互相了解的情况下,选出来的相当于盲选。所以常思明他们才想着让宁云夕这样比较诚实的人来提议人选。
宁云夕见着肯定想帮忙,打开异眼帮对方选个人。于是异眼帮她挑出了个对象,一看是:“李大爷。”
“谁?”
“我们大院里的李大爷。他孙子读和平一小。我感觉李大爷挺实在的。要不,政委,你再了解看看?”
“行,谢谢你,宁老师。”常思明起身和她握手,“如果可以的话,我和孔师长还是比较希望你来当这个家属代表的。只是听说你近来工作很忙,让你专门到我这里跑一趟都不好意思。”
“政委你千万别这么说。”宁云夕赶紧说,“常政委你这么关心我们家孩子,我都不知道怎么感激你才好。”
常思明把她送到门口。回身想起她说的话,问身边的干部:“去查查看,住英雄团家属楼的那位李大爷是——”
“是,政委。”
“等等,孙子读的和平一小,该不会是?”常思明怔了,随之神秘地笑了起来,“看来宁老师不知道对方是谁。”
宁云夕骑着单车带着棉鞋赶回家属楼,路上,可以见着部队官兵在训练。有很多次,她在回望的时候想在绿色军装中寻找他的身影。这个不知觉的念头让她感到自己好笑,晚上回家都可以见着他人,她这是怎么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1】备赛1(二更)
到了家,几个孩子在写作业,挺安静的。
小丫头孟晨橙读一年级,学习任务最轻,没事没哥哥姐姐陪她玩,她自己拿起笔画起画。画的正开心,在孟家一块学习的朱玲玲看见了,打趣地拿开小丫头捂着画纸的手:“我们看看嘛,晨橙,放心,姐姐不会笑你的。”
被玲玲姐拉着,小丫头无奈放开手。画纸上,画了几个小人,别人一看都知道是画的孟家一家人。
朱玲玲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孟家五兄弟姐妹,加上宁老师,一共六个,怎么多出来一个?
“小五,你算数——”孟晨熙气也不是骂也不是。
孟晨橙的小眼珠子咕噜咕噜转。
朱玲玲想到什么贴在小丫头耳边说:“是不是偷听到我妈妈说过些什么。”
孟晨橙嘻嘻笑着直点头。
其他人看这对姐妹窃窃私语偷偷乐正感觉奇怪,门口朱婶回来了:“宁老师,今天中午我来帮手做饭吧。”
“谢谢你,朱婶。”
“客气什么。噢,对了,宁老师。”朱婶将宁云夕拉到边上担心地问,“听说你推荐了我们家玲玲参加市里珠算比赛,行吗?”
“当然可以,我对她很有信心。”
“拿个安慰奖。”朱婶自己想着,哪怕拿个安慰奖,对于自己女儿都绝对是突破了。
“至少拿个第二吧。”
朱婶在宁云夕脸上看着,突然想起上个月学校里老师中间疯传的一则新闻。原来是真的?
“来了,来了。”朱玲玲瞄到外面的人影向孟晨峻使了个眼色。
孟晨峻放下手里的笔走出去,和走进大院里的陈学兵打了照面。
平常在学校里摆架子的陈学兵,一看到威武的部队叔叔们,立马变成了缩头缩尾快步走到孟晨峻面前。他们四个人是学习小组,所以按照宁老师的建议,每个周末可以到某个组员家里一起学习。今天约好在孟晨峻家。
“你自己一个人来?”孟晨峻问。
“我爸在后面。”陈学兵说到这对自己家老子又是一副不屑的口气,“他骑自行车都比我走路慢。”
话刚完,陈学兵爸爸骑着自行车到了大院,推着单车进了大院里追儿子说:“你跑那么快干什么,我都跟不上你。”
“你怎么不说你骑车不行?”陈学兵边说边扭头看到了走出来的宁云夕和朱婶,立马刹住了嘴。
“你好,学兵爸爸。”宁云夕引导对方家长把单车停好位置。
朱婶睨着陈学兵这个小屁孩这么个和大人说话的态度,在她家,如果敢这样不大不小和大人说话,早被她一巴掌掴下去了。
“带着这位小爷进去吧,峻哥儿。”朱婶对某人调侃似地说。
孟晨峻领着陈学兵进屋。其实这不是陈学兵第一次来孟家,只知道每一次来,这里有种严肃的有秩序的气氛,都能让他不自觉地收起了平常那些作威作福的习惯。
“你们小组昨天在班里的珠算比赛得了第一,所以,明天你们要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比赛。今天,你们练习下珠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2】备赛2(加更)
宁云夕给家里的四人小组布置了学习任务。
四个孩子立马将把算盘,纸,笔拿了出来。
“晨熙,你给他们出题吧。”宁云夕交代老三,顺便让老三锻炼一下当主持人的感觉。
孟晨熙将一块木板子竖起放在椅子上,在木板上用图钉又钉住一张白纸,拿起笔在白纸上写题目。
四个小学生在下面关注地望着写出来的题目。孟晨熙每写一条题目的过程中,底下四个选手都根据写出来的数字噼里啪啦拨打起算盘珠子了。
孟晨熙看了看,发现几个小选手计算题目超快,连她这个优等生看了都得惊呼。仔细一想,挺正常的,都是他们家宁老师的学生,不快才怪了呢。
小丫头孟晨橙在旁边,看着哥哥姐姐都在学习都有事情干,自己两条小腿没处安放着,因而焦急地走来走去找宁老师问:“我要做什么,老师?”
“你在那儿坐着,晨橙。”孟晨熙喊妹妹减轻宁云夕的负担,“晨橙,你负责帮我监督他们,仔细观察他们有没有作弊的行为。”
听三姐给自己的新任务是当个小小的监考员,孟晨橙登时兴高采烈地蹦了一下,离开宁老师,高高兴兴搬了张小凳子坐在了自己四哥旁边。
转头发现妹妹坐在自己身边,孟晨峻一愣一炸,吼道:“你盯着我一个人干嘛?”
孟晨橙的小眼珠子是只盯着自己四哥,小嘴巴很有根据地说:“玲玲姐妮妮姐肯定不会作弊。”
这不是无中生有先把他定罪了吗?孟晨峻气急败坏,差点想伸手拎起小五:“你这个笨小五,我什么时候作弊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作弊了?”
被自己四哥骂笨的孟晨橙同样不高兴地嘟起小嘴巴,晃动晃动自己两条小腿:“我现在是监考员,不笨。四哥你再骂我笨的话——”
这个小五,以为自己了不起了是吧?
眼看自家两个孩子先吵成了一团,孟晨熙头疼地揉揉额头,道:“小五,你当监考员要公平,不能只盯着一个考生的。”
“听见三姐的话没有?”孟晨峻抓住孟晨熙的话吼。
“是——”孟晨橙绷紧小嘴。
“你小心点,不公平的话先是你这个监考员被开除了。”孟晨峻唠唠叨叨的。
旁边朱玲玲突然一句:“我们都算完了你还没有开始算?”
孟晨峻急忙转头,吵架就此停息。
两名家长朱婶和学兵爸爸站在孩子们后面观看,看到孩子吵闹都有些紧张了。但是,宁云夕在厨房里始终没有出来,貌似也没有打算出来。
朱婶心里怪怪宁老师的教孩子方式,而且身边学兵爸爸这个焦急劲儿,不像是担心儿子成绩出不来,而是给儿子服侍前前后后的,一会儿要给儿子端水,要给儿子加衣服什么的。别说陈学兵自己都烦,朱婶看着也烦。朱婶纳闷了,想着这个学兵爸爸那会儿带家长闹事的时候挺凶的,怎么到了儿子面前变成了熊样。
想了想,朱婶走到厨房里在忙碌着给孩子们准备中午饭的宁老师身边,一块帮手洗着青叶菜子问:“宁老师,刚才孩子们吵架你怎么不怕他们打架?”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3】备赛3(加加更)
说他家那两个小的,没有什么时候是不会吵嘴的。家里人早习以为常,况且:“有大孩子在那里,一般打不起来。”
听听宁老师这个淡定的口气,比她这个生了两个孩子的家长更了解小孩子。朱婶夸一个:“老师就是老师,不是我们能比的。”之后又问起:“听说学兵爸爸之前请教过宁老师,是怎么回事?”
宁云夕想到那对父子,轻轻拧了下眉头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朱婶跟着恍然大悟:“我家玲玲有时候说话学我。学兵爸爸在家里对其他人肯定是像他儿子一样对人大呼小叫的,欺软怕硬。”
学兵爸爸在外头听见朱婶议论自己的声音,登时心里头一股子火儿冒了起来。
“大哥回来了。”小丫头孟晨橙看到了大院里走回来的身影,高兴地喊。
孟晨浩带着林志强过来。之前林志强说好了要到他们家蹭饭,今儿有空就过来了,顺道给要参加比赛的孩子们打打气。
“都在努力!”林志强进门对四个练习算盘的小萝卜头竖起大拇指。
陈学兵红了脸。那时候宁老师说等他学习好了可以向部队叔叔做报告,现在部队叔叔都来看他了。他必须更努力,于是更聚精会神地专注于算盘和题目。
“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团长,我们先去外面坐着。”林志强提议。
孟晨浩点头,和他一块坐到门前的台阶上。林志强转头问:“对了,宁老师,需要我们两个帮点什么吗?”
“不用了,政委。你今天是客人。”宁云夕在厨房里答应着说,“孟大哥,家里有花生,可以招呼政委。”
“我去拿。”听着媳妇的话,孟晨浩起身。
林志强把他拉住:“不用不用,客气什么。”
学兵爸爸看看两位部队领导,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烟,走过去:“两位领导,抽一根?”
孟晨浩和林志强一同转头,看看满脸笑容都快堆积成山的学兵爸爸,同时摆摆手:“不用了,我们不抽的。”
陈学兵哼了一声,对自己爸爸那个样没法看。
被拒绝了的学兵爸爸没有沮丧,接着说:“我今天不知道领导在家,不然带瓶酒来。”
“我们不喝酒的,随时要执行任务的。”孟晨浩道。
“是。”林志强跟着强调部队的规矩。
陈学兵猛地把一只手打在桌面上,喊:“爸,你可不可以安静点!”
学兵爸爸听见,急忙走回来问儿子:“儿子,有事吗?”
“我让你安静点。”陈学兵说。
“打扰你学习了是吧?行行行,爸爸安静点。”说着学兵爸爸又转回身,走到两位部队领导面前献殷勤。
陈学兵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其他孩子和家长们看向他。
他一双眼珠子红红的。
“儿子?”学兵爸爸纳闷,着急,“你咋了?”
陈学兵甩开自己爸爸伸来拉他的手,转身冲了出去。
听见动静,朱婶从厨房门口探出脑袋,看见状况回头望向宁老师正想该怎么办。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4】和解(一更)
宁云夕手指掐着菜杆子,挺镇定的。
只见陈学兵要冲出门口往外跑的时候,被两个坐在门口上的部队叔叔拉了回来。
“小朋友,你干嘛呢?”林志强将孩子拉到自己和孟晨浩中间坐了下来,“别哭,有话好好说。心里头绝对委屈了是不是?”
陈学兵抽了抽鼻子。多么丢脸,他刚才都觉得自己多么丢脸。自己爸爸做那样的举动。部队叔叔会怎么看他们。
“没事。天大的事都没有什么。”林志强安慰地拍着男孩的肩膀。
孟晨浩回头看一眼,给屋里的孩子们一个强有力的眼神。
孩子们本来有些惊慌,见到他眼神纷纷安定了下来。
这时候,男人和男孩子谈话会更好一些。毕竟同是男性。宁云夕想着。要不是自家那个小四是他弟弟,他对自己的家人要更严格到苛责一些,否则,她会把小四全都交给他管了。
其实这个男孩在想什么,两个男人一看都知道。林志强和男孩交心着说:“我和你说,事情不能这样做,知道不?”
陈学兵仰起小脸:叔叔知道?
“知道我们部队怎么教育批评犯错了的同志吗?首先,绝对不是赌气,更不是打骂。你想一个人他脑子里思想上出了问题,你打他骂他有用吗?和拿螺丝刀拧螺丝一个道理。”
陈学兵全神贯注听着部队叔叔说话。
“要把他思想上那个错误的结给解开。譬如你打一个螺丝有用吗?总得拿螺丝刀去拧是不是?”
孩子想想叔叔的话,是这个道理。
“是同志,我们一个部队的同志,和我们宛如一家人般。我们希望他好,路走得好,不要犯错误,心里很心疼,更要像医生大夫一样帮助他。偶尔可以下点猛药,但绝对是要让他变好,而不是赌气。”
林志强说话的时候,学兵爸爸不知觉走到了他们对面一块静静地听着。
陈学兵发现自己父亲一样在听,有些意外。
学兵爸爸突然对两位部队领导说道:“我这儿子,挺崇拜你们的。我们家里有位堂叔,是部队的,海军,常年要出海。每次回家,我儿子都会粘着他。”
“这说明你这个儿子,思想很单纯。”林志强和学兵爸爸温和地说。
“是是是。”听见儿子被部队领导夸,学兵爸爸很是高兴,吐出自己心里话道,“我比不上我儿子,真的是这样。”
陈学兵小鼻孔里本来要哼一哼,被两个部队叔叔看一眼,立马变成规规矩矩的。
孟晨浩轻轻推了推男孩的背:“有什么话,直接和你爸爸说。一家子,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他是你爸,你要对他好该怎么做,你心里明白。你是个小男子汉了。”
被部队叔叔认可是小男子汉了。陈学兵精神一振,向父亲走了过去。
从没有见着儿子这么严肃的表情对着自己,学兵爸爸愣在了那里。
“我想和你说,爸爸。”有部队叔叔鼓励的目光在,陈学兵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你以后别在叔叔面前做这种事情了。他们不抽烟不喝酒的,你不能坏了他们的规定。”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5】共同进步(二更)
“是,儿子。”学兵爸爸点点头。
“还有,回家不要骂妈妈。”
学兵爸爸喉咙里滚了滚口水。
“我做错的事我自己承担,不是妈妈的错。”
哎呀,这孩子居然有这个优点,会维护自己妈妈。朱婶走过来,使劲儿摸陈学兵的脑袋:“你这孩子不错啊,懂得孝敬他妈。”
学兵爸爸一脸尴尬笑:“是,我脾气不太好,我改,得改!”
没想,这时候两个军人继续看着学兵爸爸。学兵爸爸愣了愣,从两位首长的眼神里读到了什么,反过来对儿子说:“你脾气有时候也不太好,儿子。”
陈学兵和自己父亲一样羞愧了脸:“是,爸。”
“来,把桌子收拾一下,准备吃饭。”宁老师走出来说。
几个孩子立马收拾起东西,陈学兵跑过去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吐出了心里话后的他,终于展露出这个年龄该有的笑颜了。
“宁老师。”学兵爸爸走到了宁云夕面前,“你说的话,我到现在才明白。”
“学兵爸爸,这个事来得及。”宁云夕道,给对方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学兵爸爸猛点头:“是,来得及。”从现在开始改,一切都来得及。
朱婶走过来向学兵爸爸插嘴:“我看你不是不知道,是不肯承认,性子倔。”
“是,朱大姐。”学兵爸爸自己想来也是这么回事,宁老师说的话浅而易懂,是他自己不肯承认有错罢了。
“当然,你这个人也有好处,认了就改,应该给你颗糖。”说着,朱婶真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颗糖给学兵爸爸,“其实看你给儿子起的名字都知道,你这人不坏。”
学兵爸爸接过朱婶的糖感谢着:“谢谢你,大姐。”
“不谢不谢。”
“明天,大姐,我们一块去现场给孩子加油怎么样?”学兵爸爸和朱婶商量着。
“可以。”朱婶边答应边拉住他,“别给孩子们压力,我们偷偷去。”
孩子们看起来心态不错,没有什么比赛前的紧张,是时间未到还是怎么回事。
林志强问孩子们:“紧张不?看你们很有自信?”
四个孩子的手指指向了彼此:“没关系,有他(她)在。”
林志强立马向宁云夕竖起大拇指:“宁老师,你这招厉害,向谁学的?”
宁云夕边红脸边答:“向部队学习的,政委。”
一下听明白她的话,林志强转身向孟晨浩说:“你居然自己偷偷在家里教媳妇,是吧,团长?”
孟晨浩辩也不是,不辩也不是:“政委,没有,但她是我媳妇来着。”
“有什么思想问题需要解决向你反应,你帮她解决。”林志强悟明白这小两口子之间那点事儿,一丝感叹从嘴里飘出来,简直是羡慕极了。
孟晨浩给他杯子里倒上汽水。
“团结互助,夫妻共同进步。”林志强拿起杯子和孟晨浩的杯子碰了下,“团长,恭喜你。”
“政委。”孟晨浩敬回去。
朱婶和学兵爸爸也碰了碰杯子。
小孩子们看大人们很高兴,自己一样高兴。因为大人是小孩子的依靠,只有大人关系和乐融融,小孩子才越有安全感。
学兵爸爸走的时候,带着儿子说:“以后,我一定好好和你妈妈说话,今天我们一起向部队叔叔们学习了很多。所以你原谅我可以吗,儿子?”
“嗯!”陈学兵的手抓住了父亲的手,“以后我不大声和你说话了。”
学兵爸爸登时激动到一丝要泪流。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46】参赛(加更)
全市珠算比赛在下午拉开了帷幕。
各路选手提早抵达比赛现场,进行登记手续。
宁云夕带了班上自己所有学生过来。而彭校长之前对自己学校师生们开口说了,想去给自己同校同学加油的,老师和孩子都可以去,应该去。然而,最终来到比赛现场加油助威的,寥寥无几。
对此,和宁云夕一块带队的方老师有一些失望。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的课不能调节过来。像宁云夕,把劳动课调到了今天下午,全体班里学生都可以过来了。
李小慧除了三班没有其它课,可以帮着宁云夕忙上忙下。
给参赛选手进行登记的时候,李小慧回来说:“余老师只带了四个学生过来。”
因为比赛允许多登记一至两名候补选手以防意外,宁云夕争取了一个名额,余光中老师那边其实同样可以这么做。余老师没有,是因为?
李小慧替宁云夕和三班的孩子们有了些忐忑。可见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们对这次比赛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包括余光中老师自己。
方老师走了过来,拉了下李小慧的衣服:“李老师你这么紧张的?”
“是比赛都有点紧张。”李小慧干巴巴地挤一丝笑。不远的地方,和平一小的队伍里她能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看到那人,她立马转过身去,低下头。
宁云夕想到了上回李小慧说的话,看来对面给和平一小带队的男领队老师是家里给李小慧介绍的对象了。见那个老师,是长得高高瘦瘦,斯斯文文,外貌挺养眼的,就是眉宇间带着一些傲气。
比赛要开始了,所有选手按照年龄组进入各个室内比赛场地。
孟晨峻突然抱住了自己肚子,举起手:“老师,我肚子疼!”
其他孩子唰的看向他。
见他要跑向厕所,陈学兵在后面追他:“你这个家伙——”
方老师和李小慧老师赶紧拦住陈学兵:“哎,别打架。”
“我没有打架,这家伙——”陈学兵涨红了脸。
“我真的肚子疼,要拉肚子,需要上厕所。”孟晨峻抱着肚子跑,“你们好好加油。”
朱玲玲和妮妮互相对着小眼珠子:男孩子之间的事情她们女孩子真看不懂。
“好了。”宁云夕拍拍手稳定自己方小选手们的军心,“他们要进去比赛了,我们要怎么办?”
三班的学生们马上把三个选手围了起来,每一个人都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加油!”
孩子们整齐明亮的口号声,让全场其他人不禁侧目相望。
“是——八一子弟学校的?”
“他们居然来参加比赛了?去年不是都没有人来吗?”
朱玲玲、妮妮和陈学兵听着小伙伴们的鼓劲,均攒足了劲儿,伸出手和班里每个同学的手拍一拍:“是,加油!我们要拿第一第二回来!”
好大的士气!
全场被震动了。
方老师和李小慧一块跟着同学们激动起来:“加油加油!”
余光中老师转过身,对自己一二班四位显得有些孤独的选手说:“我们做题要保持冷静。”
“是,余老师。”四个同学边答应,边目光却望向了三班那边,他们其实也希望后方有人为他们加油。
“部队的人就会喊口号。”有个人的声音从对面某处飘了出来。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7】赛场惊奇(加加更)
听出是那人的声音,李小慧红了眼睛。此刻有些愤怒多于委屈。想到自己学校那样努力的孩子们,她扭过身,向对面那人发出声音:“是,我们部队学校的孩子就是这股精气神儿!”
“只有劲儿有用吗,比的是脑子。”
“你——”
方老师拉紧李小慧,安抚地拍拍她胳膊:“李小慧老师。没事。”
李小慧握紧自己的手指。
前面孩子们进入比赛现场了,加油的人和老师们都只能在场外观望。
评委们一列整齐坐在前面台子上观看下面的比赛。
印刷好的卷子发到了每个小选手的手里。为了公平起见和防止串通作弊,各个学校的孩子都是分散坐的。
计时员喊开始。
场内响起了劈劈啪啪的算盘珠子声。
小选手们的小手指在算盘上龙飞凤舞,看得叫人眼花缭乱。坐在台子上的教育局领导,一边观赛一边不停地点头赞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卷上的题目难度不断加大。孩子们有的小额头上露出了汗珠。有的小手指放缓了下来,显示出了一些焦躁。这时候,有一部分孩子能继续纹丝不乱地拨打算盘,他们的身影立马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那个是哪一所学校的孩子?”教育局某领导同志指着场内一个小选手问。
只看那个小选手打算盘叫做打得一个溜,溜到什么程度,算珠儿在她的小手间像是玩弄的水珠儿一样,连珠儿碰到算盘杆上的声音都是那样的轻快,快到似乎无声。
没有意外,那个小选手第一个完成了所有题目,但是她没有急着举手,而是第二次拿起考卷,不知道干嘛,对着考卷好像一张小脸蛋发起了呆。
有孩子这样特别令人意外的表情,难怪让教育局的同志都感到稀奇了。
“是八一子弟小学的六年三班学生,叫做刘妮妮。”做完调查回来的工作人员对教育局同志说。
“八一子弟小学?”
“是,八一子弟学校的小学部吧?”
说到八一子弟学校,大家有印象,是一所地处偏僻的学校。但是,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其实那里本来就是有小学和中学,两个学校如今合在了一起。谁让学生老师都太少了,连校长都变成统一一个人。教育局同志乍一听,想是哪个八一子弟小学,现在想起来了是这么回事,似乎也记起来了和彭校长的赌约。
比赛结束了。所有选手停止手上的所有动作。工作人员迅速将考卷收集起来进行现场打分。
小学生珠算比赛高年级组一直是最激烈的战场。各学校的精英学生全部集中在了这里,在这群精英小学生身后站着一个个牛逼的小学数学老师。这不仅是小选手之间的对抗,同时是老师们之间的比赛,学校之间的对比。所以几乎没有学校不重视的。
结束比赛的选手们可以回到场外和老师汇合,等待最终结果公布。
宁云夕李小慧拿毛巾递给回来的小选手们擦汗,让孩子们喝水。
方老师跑去打听最新消息。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8】哪个学校(一更)
比赛完了,所有人才开始感到了非同寻常的紧张。
要是输了,李小慧想都不敢想那个人会怎么说她,还有学校的人回头会不会说宁云夕和三班的同学。他们现在这些人简直是在悬崖边上站着了。
宁云夕此时却很镇定,她是老师绝对不能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不安。把三班的孩子们都集中起来,宁云夕说:“你们做得很好,尽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我们不需要后悔。”
“是,老师!”孩子们齐声回答宁老师。
结果出来了。
所有老师同学集中到了大礼堂里,在这里将同时公布比赛成绩和进行颁奖典礼。
首先是教育局同志进行的讲话。
“珠算,被誉为我们国家的第五大发明。我们继承、发扬、培育、锻炼孩子们的珠算能力,组织这样的比赛,目的很简单,让我们的孩子真实体会数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奋发向上的意识。”
所有老师和学生在场安静聆听着。
讲话结束后,先是低年龄组和中年龄组的颁奖仪式。没有意外,一等奖都被和平一小的学生拿走了。场内一片失望的嘘声。其它学校老师学生恐怕也觉得,年年都被哪所学校拿了一等奖,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高年龄组颁奖开始了。
全场注意力集中到了台上。主持人公布结果:“三等奖,和平一小的卫继刚同学,和平一小的柳宸飞同学,桂花小学的方业业同学。”
场内掌声响起。三个三等奖同学一块走上领奖台。教育局同志给三个小选手颁发了三等奖奖状。
其它没有获奖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在叹气了,因为三等奖都拿不到的话,一二等奖基本都在和平一小手里了。
方老师和李小慧此刻紧张到要咬舌头了,看看宁云夕。宁云夕脸上一片平静,只有底下微微握紧的手可以看出她其实是紧张的。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她在这个比赛前前后后都没有打算用过异眼。甚至给系统定了严格的设置,一旦涉及考试比赛泄密的东西一律不得给她看。
这次比赛,只能说她是靠了前世的经验在带学生了。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她必须有信心,像彭校长说的,一个老师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怎么教学生。
“二等奖,八一子弟小学的朱玲玲同学。”
啥?
场内很多老师和学生们互相看了起来:“什么八一子弟学校?有这个学校吗?”
“有,人家是以前的部队学校。”
“好像是一点都不出名吧。”
哪止不出名,都被人忘记了的一所小学。
“二等奖,八一子弟小学的陈学兵同学。”
有老师和同学站起来了,都在寻找着那个八一子弟小学的人在哪。
没有站起来的老师和学生全炸了锅:“我们没有听错吧?不是和平一小?”
“二等奖两个人,这是被八一子弟小学全包了吗?”
再看看八一子弟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自己好像都没有缓过神来。
“玲玲,你们拿二等了。”孟晨峻抹了把鼻子对朱玲玲他们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49】天才与笨蛋(二更)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装的肚子疼是吧?”陈学兵抓住了小四的领子质问,“你想怎样,我告诉你,我不会接受你这个好心的。”
“你都拿了二等了,行了行了,完成任务了。”孟晨峻拿开他的手扬扬小眉毛,“对我们家宁老师有信心不?免得你们说我们三个转校生自带成绩来的。”
听对方这是为宁老师着想,陈学兵没有话说了,却是忽然伸出手把小四抱了一下。
三班的学生们看着他们两个拥抱一阵惊呼。
“你干什么,你这个家伙!”小四着急地跳脚。
“谢谢你,同时麻烦你,今后做这种事情之前跟我先商量商量。”“成功报复”了的陈学兵高兴地说。
“一等奖。”台上的主持人仿佛都没有看到场内一时的惊慌失措,继续念着一等奖名单,“八一子弟小学的刘妮妮同学。”
现场这下连和平一小的老师和同学都回头看。
“请这三位同学一同上台领奖。”主持人对着话筒说。
“来来来。”方老师和李小慧缓过劲来了,赶紧招呼那三个准备上台领奖的同学,一遍遍地检查他们身上的衣着,“红领巾要带整齐了,上去后如果有领导问话,记得什么都说好。”
三个人齐齐回头看了看宁老师。
宁云夕冲他们三人微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记得要有礼貌就行了。
方老师把三个同学带到了工作人员面前。工作人员突然问道:“他们的指导老师是谁?”
“宁云夕老师。”方老师说。
“宁云夕老师是你吗?”
“不是,不是。”方老师赶紧把宁云夕指给对方看。
对方看了眼后,领着三个同学走到领奖台那边。
底下其他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议论声不断。
“怎么不是和平一小?”
“八一子弟小学的人竟然包揽了前二,史无前例!”
别说下面的争议声,连主持人都不由调侃起这些小选手了。
“你们三个很厉害,几乎都拿了满分,比三等奖的几个同学多了好几分。平常练习有什么秘诀吗?尤其是你,刘妮妮同学,你拿了满分的,说说你的获奖感受。”
主持人的话筒递到了妮妮面前。
妮妮早低下脑袋不知道怎么说话。
朱玲玲见着马上替好姐妹挡驾,伸长脖子对着话筒说:“我是不算很厉害的,因为我们班里有比我更厉害的。不过是我们班当初选拔选手时,是团体比赛,四人一组。我虽然水平没有班上另外几个同学高,但我们组她很厉害,把我们组成绩提拔上去了。”
场下的老师和学生们听完朱玲玲的话只有一个感受:什么!
竟然有一大批学生比现在拿二等奖的更厉害的,八一子弟小学什么时候厉害成这样了?
“刘妮妮同学。”这时,教育局同志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你那时候在考场上做完题目为什么发呆?”
妮妮抬起头:“我在检查计算结果。”
“复查是吧?为什么不用算盘?”
仅靠发呆可以复查?
“宁老师教我的,脑子里可以有算盘。”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50】激动(加更)
呵?教育局的人和主持人都被吓了一跳。
那个年代并没有珠心算的概念,只有珠算。宁云夕来自未来,当然可以教孩子更高难度的珠心算,不过她会量力而为,不是什么孩子都教。
朱玲玲嘻嘻笑着再次帮姐妹回答领导的问题:“我们班里,只有两个真会了,是她,还有一个比赛前突然装肚子疼的。”
教育局同志和在场的老师们,注意力都不单纯在这些获奖的孩子上面了,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孩子们口里说的那位宁老师。
“这位宁云夕老师。”颁奖典礼结束后,教育局同志吩咐底下的人,“帮我查探一下。”
宁云夕带三班的孩子们出来。
朱婶和学兵爸爸冲了过来,分别一个抱住女儿一个抱住儿子:太激动了!儿子女儿得奖了。
妮妮看了看被家长搂着庆祝的小伙伴,手里拿着老师帮她卷起来的一等奖奖状,脸上有一丝丝的落寞。
“妮妮,你很厉害!”朱婶回头,给妮妮一个大大的拇指。
妮妮冲朱婶展开一张羞涩的笑脸。
消息很快传到了部队和部队大院。
“平股长。你女儿拿了全市珠算比赛第一,听说明天报纸上都会刊登对你女儿的采访了。”
“对,人家都说你女儿是珠算小天才了。她脑子里有算盘!”
平股长吃惊地接二连三有战友向自己道喜,连隔壁部队战友路过的,都会到他这里恭喜一番。
他们这些人,说的真是他女儿?
平股长突然感觉自己在做梦,或是飘到桃花源地另一个世界去了?
他家妮妮明明是,对了,之前那个谁,还说他女儿妮妮是笨蛋。
林志强走进了办公室。
“政委。”所有人让开。
林志强走到平股长面前:“好消息,特别好的消息。你今天早点回家去吧。孩子要回来了。我和团长决定的。还有,妮妮这次考出了成绩。我和团长这两个叔叔,会给她一个礼物嘉奖。”
“是真的吗?政委!”平股长的嗓音有了一丝激动,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真的。当然,这里头有谁的功劳,你知道的。”林志强话外有音地说着。
“嗯!宁老师教的,我知道。我果然是对的,该把妮妮交给她。”平股长从来没有对自己和自己女儿这么有信心过,结束工作后飞奔回家。
宁云夕带着自家院子里的孩子刚回到大院里。
家属楼里,李大爷在门口等着她和获奖的孩子了。
“宁老师!”一步当先,李大爷激动地握住宁云夕带手。
宁云夕看着老人家的激动,有一丝丝吃惊:“李大爷,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宁老师,我知道,你肯定能教出成绩的。”李大爷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说,“所以我早琢磨着要把我家孙子从和平一小转到你学校去。”
宁云夕为孩子一想,这怎么行,转学不可以靠家长一拍脑袋决定的。
“李大爷,你听我说——”
“我知道,你是怕你们学校没有名额是吧?我们刚才打电话去你们学校问了,你们学校那个方老师告诉我们,来几个进几个,没有任何问题。”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