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病重
几天之后,秦天并没有发现温柔有什么异样。
他知道自己逃过了一劫。
当时他给温柔的秘方就是假秘方。
而只要过了几天,就算温柔知道是假秘方,也奈何不了他。
他再去向李世民告状,只怕就破绽百出了吧?
就算李世民信了,他秦天也能把李世民给说的不信。
他秦天有这个本事。
如今没有事情发生,显然温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秦天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便开始了在尚书省的工作。
如今的六部,除了唐俭还在户部外,以前的人都已经有了职位调动。
现如今,礼部尚书是李孝恭。
兵部尚书是侯君集。
工部尚书是张亮。
吏部尚书是长孙顺德。
刑部尚书是高士廉。
六部的人员虽然有了调动,不过秦天与之有过节的,也就只有李孝恭和高士廉。
当然,虽然秦天是尚书令,但李孝恭和高士廉的身份也不一般,爵位比秦天高多了,所以他们看秦天不顺眼的时候,也不会怎么在乎秦天。
不过,在没有太大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做事还是没有什么的。
毕竟有李世民在,他们还不敢怎么样。
秦天这里,每天忙着尚书省的事情,倒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一来,他对尚书省的事情熟悉,早已经得心应手。
再有就是,他秦天名气很大,谁也不敢小觑他,所以这工作进行起来,还是十分顺利的。
日子就这样过着,转眼间已经到了春末。
春末的长安城,已经热的有点出奇了。
而且阴雨连绵,每隔几天,便要下一场大雨来。
不过这大雨的到来,倒也令人觉得舒服。
这段时间,李元景不停的想办法想要从秦天那里弄到火药秘方。
不过,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是一点进展没有。
温柔那边,从李世民那里也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
这让李元景有点苦恼,同时也失去了耐心。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谋士向李元景出了一个主意。
“王爷,温柔那边得不到火药的秘方,是因为她的身份啊。”
听到这话,李元景有点不解,问道:“因为他的身份?”
谋士颔首,继续解释道:“不错,如今的温柔还只是一个妃子,若他成为了皇后,那么他想知道火药秘方,圣上应该会给吧?”
妃子身份再尊贵,对李世民来说,也有点类似于普通人的妾室,只有成为了皇后,成为了李世民的妻子,李世民才不会有所藏。
这是很有区别的。
谋士这话出口,李元景已经多少明白了谋士的意思,而且他仔细想过之后,觉得这个谋士说的也有道理。
妻子,的确跟妾室是不一样的。
只是他又有一点难办。
“如今的长孙皇后身体还算可以,等她去世,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长孙皇后这些年身体小有微恙,不过在很多人看来,都不算什么大病,至少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他再活几年,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于此,李元景很苦恼,那谋士却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王爷,皇后的身体,也不是她自己可以控制的嘛,如果我们稍微做点手脚,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想到给长孙皇后的身体做手脚,李元景倒是迟疑了一下,因为这样做不容易,而且一旦被人察觉,情况就十分的不妙了。
谋士却是不急,道:“王爷,属下这里有一种药,只要想办法让皇后吃下,她的身体就会慢慢垮掉,而且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听到这个,李元景道:“那何不直接对李世民下手?”
直接下毒弄死李世民,在李元景看来更加的省事,谋士听到这话,苦笑:“天子的饭食由专人负责,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下手,就皇后的,我们也得寻找机会呢。”
皇后虽然尊贵,但并不像天子那样时刻戒备小心,偶尔还是会有疏忽的,天子嘛,就算李世民自己会疏忽,他身边的人也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李元景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最后只能点了点头。
“好,那就这样办吧。”
李元景这样说完之后,那个谋士便下去安排了。
不过,对于这个谋士的办法是不是能够成功,李元景自己都不确定,毕竟他们成功的前提是,长孙皇后有所疏忽,可他万一没有疏忽呢?
日子就这样过着,春末夏初的时候,长孙皇后突然病重了。
长孙皇后的病来的突然,李世民听到宫女的叙述之后,急匆匆就赶去了长孙皇后的寝宫。
寝宫内,长孙皇后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显得特别虚弱。
“皇后,怎么回事,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
看到长孙皇后这个样子,李世民的内心十分的悲痛,这件事情太突然了,突然的让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怎么回事,怎么长孙皇后突然就有病了呢?
长孙皇后躺在床上,身体虚弱。
“圣上,臣妾前几天就感觉到不舒服,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这个样子了。”
“御医呢,有没有找御医?”
一个宫女在旁边,连忙说道:“圣上,已经去传唤御医了。”
宫女的话刚说完,几名御医就被领了进来。
“赶紧给皇后看看怎么回事。”
御医不敢迟疑,连忙给长孙皇后看病,只是几个御医看完之后,都蹙着眉头。
“怎么回事,皇后这得的是什么病?”
御医面露难色,道:“圣上,皇后得的什么病,我们也看不出来啊,这……请圣上责罚。”
听到御医也不知道皇后得的是什么病,李世民顿时气不打一出来,立马就愤怒的吼道:“一群庸医,朕要你们有何用,来人,将这些庸医给朕拉出去砍了。”
李世民太愤怒了,愤怒的想要动手杀人。
或者说,他太关心长孙皇后了,以至于他不能接受御医竟然诊断不出长孙皇后得了什么病这件事情。
很多时候,关心则乱,现在的李世民,已经乱了,甚至可以说特别的乱。
第1381章 托付
自己关心的人如果受到了伤害,人往往都会失去理智。
他们有时候会发脾气,对自己心爱的人发脾气,觉得他没能爱护好自己,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只是关心太过,在那一刻很愤怒。
李世民并没有对长孙皇后发脾气,他只是把怒火发到了那些御医身上。
而当听到李世民要砍了他们的时候,这些御医顿时吓的匍匐在地。
“圣上饶命,圣上饶命啊……”
御医求饶,李世民并不为其所动,在他看来,作为御医,就应该什么病都能治才行,如今面对皇后的病,他们却一点办法没有,这算什么啊?
李世民很愤怒,要杀人。
不过这个时候,长孙皇后却是突然拦住了李世民,道:“圣上,富贵有命,生死在天,这些御医并无过错,饶了他们吧。”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仍旧是仁慈的,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并不希望李世民因为自己就杀人,那样的话,她在史书上的名声,怕是不会好了。
如今长孙皇后开口,李世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瞪了一眼那些御医后,才终于作罢。
御医急匆匆的退了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又说了一些话,然后就又派其他御医来看。
不过,对于长孙皇后的病,其他御医也没有办法,只是劝长孙皇后静养。
御医退去,长孙皇后生病的消息就传开了,不管是皇宫内,还是皇宫外。
而这个消息在皇宫内传开的时候,其他妃子都特别的兴奋。
因为长孙皇后若是薨了,他们这些后宫的妃子,就有机会争夺皇后之位了。
本来,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关系很好,其他妃子想要争夺皇后之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但如今长孙皇后若是死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天下后宫,不能没有母仪天下的皇后,到时候李世民肯定是要选的,而只要李世民选皇后,他们就有机会。
温柔这里,知道皇后生病后,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不过对于李元景下毒一事,他并不知晓,这件事情,李元景没有告诉任何人。
而皇宫外面,李元景最先得到这个消息。
得知长孙皇后病重的消息后,李元景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没有想到他们的计划这么快就成功了。
而按照自己谋士所说,一旦病发之后,过不了几天,人就会一命呜呼。
也就是说,现在的长孙皇后恐怕活不了多久了。
现如今,李世民已经在全国寻找好的大夫来给长孙皇后看病了,不过李元景可不认为,真的有大夫能够看好这个病。
除非他们有解药。
所以他们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等着让温柔成为皇后就行了。
到时候,他就能够得到火药的秘方了。
而就在李元景为自己的计划成功兴奋的时候,长孙无忌也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长孙无忌如同遭到了晴天霹雳。
“怎么会这样?”他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而且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不错,如今长孙皇后病重,这真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长孙无忌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停留,急匆匆便向皇宫赶去。
事情很严重,他长孙一族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除了他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地位外,再有就是长孙皇后的身份了。
他们长孙家有皇后在,谁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可一旦长孙皇后出现了问题,他们长孙家的地位势必受到影响。
他的妹妹才不过三十几岁,怎么会突然的病?
长孙无忌很快进了宫,来到长孙皇宫住处的时候,他就先闻到了一股子药味。
虽然御医也不知道长孙皇后得了是什么病,但他们还是开了一些调理的药,长孙皇后想要更好一点,就必须吃这些药。
进得寝宫,长孙无忌就连忙来到了床前,他的眼泪已经流了出来。
“妹妹,你……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病了?”
这个倒不是假的,他跟自己妹妹的感情是真的挺不错的。
长孙皇后少不得又像安慰李世民那样,安慰了一下自己的哥哥。
这样说的长孙无忌渐渐恢复过来后,长孙皇后才又开口道:“哥哥既然来了,妹妹这里有件事情,就交付给哥哥了。”
这话有一点交付后世的感觉,长孙无忌一听这个,立马就摇了摇头:‘妹妹一定会吉人天相的,圣上已经派人全国寻找大夫了,肯定有人能治好你的病。’
长孙皇后摇摇头:“我的病什么情况,我自己知道,哥哥只管听我说便是了。”
见此,长孙无忌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听长孙皇后躺在床上说着。
“哥哥,若我死了,请你一定要辅佐太子,让他成为我大唐的一代明君。”
一直一来,长孙皇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几个皇子会像李世民他们几个兄弟那样,争权夺利,甚至为了皇位,不惜杀死自己的兄弟。
她不想看到这个,都是她自己的骨肉啊,看他们自相残杀,最痛心的,无疑是他这个母亲。
她活着的时候,有她支持太子李承乾,其他几个皇子的机会可以说是很渺茫的,可一旦他死了之后,他的几个皇子,怕是要蠢蠢欲动吧?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支持李承乾,其他皇子势必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
在长孙皇后看来,只要李承乾的实力足够强大,她的其他皇子见没有希望,自然也就会放弃争夺。
没有人会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还想继续去争夺皇位的。
对于自己妹妹的这个情况,长孙无忌是很清楚的,他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妹妹放心吧,我是太子的舅舅,他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不会对他不管不顾的。”
若是长孙皇后死了,他们长孙家想要在大唐继续立足下去,跟太子的关系不错,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点。
因为有太子的支持,他们长孙一族就有未来,也有希望。
见长孙无忌答应,长孙皇后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兄弟相残的事情,在他的皇子这里,应该不会发生。
第1382章 长孙皇后去世
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派人从全国搜寻名医,前来医治。
至于孙思邈、扁素问等,也都是请了来的。
只是,哪怕孙思邈他们这些人医术十分的高超,面对长孙皇后的病,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而,连孙思邈都没有办法的话,那就等于宣判了长孙皇后的死期。
却说孙思邈和扁素问他们离开皇宫之后,径直去了秦天的府上。
对于长孙皇后的病情,秦天也一直有关注,见孙思邈他们来了,便连忙迎了上去。
“孙神医,皇后的病怎么样?”
孙思邈道:“无药可治。”
听到这个,秦天的心头一沉,虽说他对长孙皇后来往不多,也并不觉得长孙皇后是那种天生仁慈忠厚的人,但长孙皇后相比较其他人,那肯定是要好一些的。
有长孙皇后坐镇后宫,可保后宫安稳,后宫安稳,朝堂上也少一些麻烦。
可若是长孙皇后不在了,那情况怕就有点不妙了。
“连孙神医也没有办法吗?”
孙思邈眼眸凝着,片刻之后,才终于开口道:“皇后是中了毒,没有解药的毒。”
听到这话,秦天一愣。
一直一来,他都以为长孙皇后是生病了,没有想到竟然是中毒。
可是,整个大唐,谁会想要长孙皇后的性命?
而如果有人想要长孙皇后的性命,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后宫的水很深,秦天看了一眼孙思邈,道:“这个孙神医有跟圣上说吗?”
说了,好让李世民有所防备。
孙思邈点点头:“已经跟圣上说了,不过皇后的毒已经很深了,就算有解药,只怕也救不活了。”
秦天脸色微微一沉,整个房间都突然安静了下来。
如果连孙思邈都这样说的话,那长孙皇后的病恐怕是真的治不好了。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已经在御书房坐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了。
自从孙思邈离开之后,他便一直这样坐着,他的眼神略有些呆滞,无关。
可隐隐的,又仿佛带着一股杀气。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长孙皇后的病竟然是中毒。
而在这后宫之中,竟然有人敢对长孙皇后下毒,这个人是谁?
长孙皇后一向待人宽厚,几乎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到底是谁要害他?
害了皇后,下一个会不会是他?
李世民想了很多,不过面对如今皇后的情况,他却是什么都做不了。
陷害皇后的人,他找不到,自然也就弄不到解药了,而且现在就算弄到解药,也已经晚了吧?
不过,能够在皇宫的饭菜里下毒的人,肯定是皇宫的人,他不能明着调查,暗着却是可以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世民立马就把自己的探子叫来了几个,让他们暗中调查情况,看看是谁要毒害长孙皇后。
李世民处于悲痛之中,而就在他的人派出去两天后的一个晚上,长孙皇后去世了。
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在长孙皇后的寝宫休息。
他知道长孙皇后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不多了,他想要尽可能多的陪伴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在睡梦中死去的,他的面部表情并没有一丝的痛苦,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他紧紧的抓住长孙皇后的手。
“皇后,朕的皇后,你就这样先朕一步离去了吗?”
李世民不停的说着,但是长孙皇后却是再也不会回答他了。
夜有些漫长,外面的虫鸣不停。
-----------------------
长孙皇后去世的消息很快在整个长安城传开了。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十分的痛心。
“皇后是个好人啊。”
“是啊,没有想到皇后年纪轻轻,就这样去了,老天真是不公。”
“没错,老天实在是太不公了。”
“…………”
长孙皇后在后宫里的时候,面对一些人还是有点狠毒的,但面对百姓,她一向都是仁慈的,而且他也经常劝李世民仁慈,所以百姓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如今长孙皇后去世,百姓都觉得惋惜。
李世民这里,在为长孙皇后办完葬礼之后,便罢朝了几天。
一来他实在太爱长孙皇后,跟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为长孙皇后罢朝,也是应该。
再有就是,李世民心里很悲痛,很乱,他实在没有心情去上朝处理事情,如此也就只能罢朝了。
这一罢朝,就是好几天。
群臣虽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但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李元景这里,却是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
如今长孙皇后死了,他的计划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让温柔成为皇后了。
现在整个后宫之中,李世民最为宠信的女人,就是温柔,如此,要温柔成为皇后,应该不难吧?
而且这边,他也会派人在朝中支持温柔的。
这么多年的蛰伏,他在朝堂之上拉拢的势力还是可以的,让这些人为温柔开口,必定能够让温柔成为皇后。
李元景兴奋不已的时候,后宫之中,有一个人比李元景还要兴奋。
这个人就是杨妃,也就是李恪的母亲。
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也算是深得李世民宠爱的,此前一直与长孙皇后处于敌对状态,两个人在后宫的势力差不多。
不过他虽然深得李世民宠爱,但有长孙皇后在,她永远都处于一种低者的状态,一直都没能压倒过长孙皇后,更别说是取代长孙皇后了。
现如今长孙皇后死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整个后宫,除了很是受宠的温柔,几乎没有人能够跟他竞争皇后这个位置。
而那个温柔,虽然现在特别受李世民的欢迎,但想要成为皇后,不是说受李世民喜欢就行的,还要有底蕴才行。
那温柔一个平民,能有什么底蕴?
在杨妃看来,最后成功坐上皇后宝座的,一定是她,那个温柔,永远都只能是个陪衬。
而只要他能够成为皇后,那他的儿子李恪想要成为太子,自然也就会容易许多了。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她也一定要努力的争夺一下。
第1383章 争夺权力
长孙皇后去世了。
后宫的很多妃子都觊觎皇后的宝座。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出手。
如今的李世民还处于长孙皇后去世的悲痛之中,她们若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当皇后,肯定会触怒李世民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过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男人,她们太了解李世民了,他的心思不在一个女人身上,就算他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悲伤也会慢慢的淡去。
作为男人,他也肯定是有需求的,只要他开始慢慢从其他女人身上寻求慰藉,那他们差不多就可以出手了。
这些妃子没有急着动手,不过长安城内的几个皇子,却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开始拉拢势力起来。
以前长孙皇后在,她为了避免自己的皇子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况,所以一直都有所压制其他皇子,对他们的关系比较淡薄,最宠信的,一直都是李承乾。
如今,长孙皇后去世,李泰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忌,很快便开始拉拢势力,想要壮大自己。
至于李恪,他更是如此。
初夏,黄昏。
长安城静谧,一个并不起眼的酒楼里,走进了两个人。
两人进来之后,就找了一个单间。
很快,有人上了一些酒菜,酒菜上来之后,酒保立马就退了出去。
李恪端起一杯酒浅浅喝了一口,道:“河间郡王,这地方虽然不出名,但酒是好酒,菜是好菜,你不妨尝一下。”
李恪对面坐的,正是李孝恭。
因为有了之前的那点人情,李恪邀请之后,李孝恭在犹豫了一下后便来了。
如今听到李恪的话后,李孝恭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这一口酒下毒后,倒是有点说不出的舒爽。
“的确是好酒。”
说完,李孝恭抬头看了一眼李恪,道:“王爷请我来,应该不只是喝酒吧?”
李恪浅笑,道:“自然不只是喝酒,还有其他事情。”
“王爷请说。”
“令郎的日子,现在不怎么好过吧?”
李恪突然说起了这个,李孝恭眼眸微凝,但并未发作。
“王爷想说什么就说吧。”
“李崇义杀了人,如果没有大的契机,他可能永远都回不到京城了,长孙皇后病逝,太子李承乾失去了庇佑,如今的魏王李泰都在拉拢势力,本王有心帝位,希望河间郡王能够助我一臂之力,事成之后,本王必定重谢。”
李孝恭在朝中的地位不俗,势力也很大,若是能够得到李孝恭的支持,很多事情都会变的十分顺利。
相比较下,李恪说这个说的十分直接,当然,他给的好处也很多,到时候李孝恭在朝中必定很有地位,他儿子的事情也可以轻易解决。
这一切,都不过是李恪一句话而已。
只不过,李恪给的这些条件虽然诱人,但想要打动人,有时候还真不那么容易。
李孝恭抬头看了一眼李恪,许久之后笑了笑:“王爷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恪点点头:“自然都是真的,本王何必骗你。”
李孝恭笑了笑:“好,如此的话,我就帮王爷夺得帝位。”
李孝恭同意的很直接,这倒让李恪有点意外了,不过李孝恭同意依附自己,这也是好事,所以李恪也并没有多问,他知道,李孝恭不是笨蛋,他同意依附自己,帮自己争夺皇权,肯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而他不需要知道这些理由。
只要他能够给李孝恭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两个人并没有说太多,这样说完之后,便各自离去。
而李孝恭在离开的途中,坐在马车里露出了意味深长的一笑。
若只是李恪的那些条件,他还真不会答应的这么快,而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快,是有原因的。
一来,他已经观察过李恪,此人有野心,有抱负,同时,他也有这个能力,他是众多皇子里面,最像李世民的人,这样的人绝对是有争夺皇权资格的。
再有就是,长孙皇后死了,李恪的母亲杨妃很有可能成为新的皇后,如果他母亲成为了皇后,李恪想要成功就会更加的容易。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去世这件事情,他倒有可能会再犹豫一下,但现在不用了。
这个李恪,值得他扶持一下。
就在李恪拉拢到了李孝恭的时候,李泰这里,却是跟高士廉走在了一起。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如此的话,李泰跟高士廉的关系也算是比较亲近的,可以称之为舅姥爷。
所以李泰见到高士廉的时候,态度很是不错。
“王爷约我见面,不知所为何事啊?”
“舅姥爷……”
高士廉面露惶恐之色,连忙说道:“王爷不可。”
虽然按照辈分,高士廉是李泰的舅姥爷,但李泰毕竟是皇子,还有着王爷的爵位,身份比高士廉高多了。
高士廉自然是不敢承受的。
李泰却是不管不顾,道:“舅姥爷,我知道你跟秦天有仇,我可以帮你教训他,甚至让舅姥爷你在朝中的地位更近一步。”
最近李泰在朝中疯狂的拉拢人,不停的给人好处,待人更是一种温和风度,此时李泰跟自己说这话,他的目的是什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是准备拉拢他啊。
而在明白了李泰的用意后,高士廉并没有犹豫太久,便点头同意了。
因为他好像没有其他选择,众多皇子中,有能力争夺皇位的,只有四个人,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以及李治。
李治年龄小,几乎没有多大的可能,李恪跟他没有血缘关系,支持他划不来,李承乾作为太子,他倒是可以支持的,可惜如今的李承乾对秦天痴迷,而他注定是跟秦天有仇的人,到时候李承乾可能帮秦天而不是帮他。
这样的话,他所能依赖的,也就只有魏王李泰了。
李泰从小就表现的比较好学,聪明,待人也好,不管真假,这些都是李世民喜欢的,当然,除了他的身体肥胖。
但这并不是重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争夺权位的能力,也有帮他报仇的这个心,这就已经足够了。
第1384章 党派之争
权力的划分有时候很快。
华夏人天生喜欢拉帮结派,一旦时机成熟,朝堂之上的这些行为也不会少了。
很快,朝堂之上,围绕着几个皇子或者王爷形成了几个党派。
就只六部之中,就各有不同。
六部之中,支持太子李承乾的有吏部尚书长孙顺德,他之所以支持李承乾,主要是因为长孙无忌的缘故,他是长孙无忌的叔叔,长孙皇后死了,他们长孙一族为了能够继续强大下去,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扶持下一任的天子了。
长孙无忌扶持李承乾,那长孙顺德自然也要扶持李承乾。
支持魏王李泰的,有刑部尚书高士廉,兵部尚书侯君集。
支持蜀王李恪的,有礼部尚书李孝恭,工部尚书张亮。
至于户部尚书唐俭,并未投靠任何一方,算是一个中间派。
当然,因为他和秦天关系不错的缘故,而秦天作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更为倾向李承乾,唐俭也差不多算是半个太子的人。
六部尚书各有所依,下面的官员自然也都各有各的党派。
一时间,整个大唐的局面变的有点错综复杂。
而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虽然有所察觉,但并未加以制止。
在李世民看来,朝中的势力越多,便可以相互牵制,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就无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其他人也无法一家独大。
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一种帝王权衡之术。
秦天看到这种情况后,是有点担忧的,毕竟若是这种情况继续演变下去,势必会形成一种风气。
朝堂之上,拉帮结派的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大唐有很不好的影响。
有时候,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可能会不顾整个大唐的利益。
这种事情,从来就没见是好的。
只是,这种情况,秦天阻止不了。
人类有抱团性,你想阻止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秦天所能做的,也只是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去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虽然他是支持李承乾的,但很多时候,更多时候,他还是以大局为重。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秦天的身份。
一般情况下,参与党争的都是文官,武将一般不搀和其中。
武将手中握有兵权,是李世民忌惮的对象,他们一个人洁身自好一点,就什么都好说,可若是他们依附了那个皇子,那只怕李世民就要不放心了。
依附于皇子之后,便有可能起兵造反啊,李世民能放心才怪。
武将也都懂这个道理,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依附于那个皇子。
秦天是文官,同时也是武将,所以自然不敢轻易去投靠谁。
朝堂之上,这些情况有点愈演愈烈的意思。
-------------------
盛夏来临,长安城的天气燥热非常。
李世民已经从长孙皇后去世的悲痛中恢复了过来。
每天上朝,批阅奏折,晚上去找其他妃子逍遥快活。
他是个男人,自然抑制不住自己的需求。
而就在这个时候,其他人觉得时机差不多到了。
这天早朝,就在朝堂上的事情商议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圣上,臣有本奏。”
李世民点点头,道:“爱卿要奏何事?”
“圣上,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啊,天下也不能没有国母来规范女子,所以,臣请圣上册封皇后。”
后宫需要人打理,天下的女子也要以皇后为典范,按理说,这皇后之位是不能空缺的,皇后的存在,相对来说很重要。
这个官员把这个提出来后,朝中的其他人也都立马跟着附和起来。
“圣上,我大唐的确不能没有皇后啊,圣上应当尽早册封皇后。”
“没错,没错,圣上应该尽早册封皇后才是。”
“圣上,我大唐不能没有皇后,不然我大唐人心何安啊?”
群臣一个接着一个的说着,李世民坐在上面,眼眉微动,长孙皇后去世,他的确挺伤心的,不过伤心归伤心,这大唐也的确不能没有皇后啊。
不然后宫没有人管,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只是这皇后让谁来当比较合适?
李世民的眼眸转动了一下,望着群臣道:“诸位爱卿说的及时,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只是诸位爱卿觉得,后宫之中,谁比较合适成为皇后呢?”
听到李世民同意册封皇后,朝中的一些人顿时就兴奋起来,因为李世民同意册封,那就说明有希望啊。
这种事情,有希望就好。
很快,朝中的人就站了出来。
“圣上,后宫之中,杨妃最为合适,杨妃与圣上恩爱多年,而且有掌管后宫的能力。”
“是啊圣上,臣也觉得杨妃合适……”
李恪在朝堂上的势力不弱,如今要选皇后他肯定是要让人推选他的母妃的,他的母妃若是成为了皇后,他要争夺太子之位,自然也就容易很多。
不过,有人在朝堂上支持杨妃的时候,不少人也都开始推荐温柔起来。
“圣上,臣觉得温柔娘娘不错,娘娘深得圣上喜爱,同时又十分仁慈,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是啊,娘娘德才兼备,温良贤淑,她若是当了皇后,必定能够维持后宫秩序,为我大唐的女子做出典范来。”
“…………”
有人支持杨妃,有人支持温柔,紧接着,他们便又开始攻击对方,而且攻击的不亦乐乎。
有人说温柔出身不好,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而这些人说完温柔之后,温柔的人立马就攻击杨妃,说杨妃的父亲是隋炀帝,十分的残暴等等。
双方进行攻击,手段各是不同。
而就在这些人争吵个不休的时候,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却是凝眉,很是不喜。
他们并不希望他们的父皇册封皇后,毕竟他们的父皇若是册封皇后了,那他们算什么?
有了新皇后,新皇后的皇子必定受宠,而且会有更多的优势,但这皇子却绝对不会是他们。
当然,除了利益的考虑外,他们多少还有一点小情绪,他们的母后才不过死了一两个月,他们父皇便要急着册封皇后,所谓的夫妻感情呢?
第1385章 谁为皇后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
秦天站在大殿上,却是出奇的平静,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没有。
不过,他的心里却是在思考着这件事情的其他情况。
除了李世民他们这几个人外,没有人知道长孙皇后其实是中毒身亡的。
而要害死长孙皇后的人的目的,只怕是为了坐上皇后这个宝座吧,不然谁会无缘无故的冒险做这种事情?
如今整个朝堂上,杨妃和温柔两个人的呼声是最高的,那么毒害长孙皇后的人,只怕就在他们两个人中间。
也许不是他们两个人,但有可能是他们两个人中的幕后之人。
支持杨妃的,肯定都是蜀王李恪的人。
那么支持温柔的,是谁的人?
一直一来,秦天都很想知道温柔背后的人是谁,不过他一直都没能找到机会。
毕竟朝堂之上,并没有人对温柔提供过什么明显的支持。
但今天,为了能够让温柔成为皇后,幕后之人终于忍不住,开始动用自己的力量了。
而现在的秦天,只需要顺着这个思路找下去,就应该能够知道温柔幕后之人是谁了。
秦天思索着,想着这些官员平日里跟谁的关系比较近,然后再一一的排除,很快,秦天就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温柔背后的人,赫然就是李元景。
通过一些官员,秦天可以想到很多跟他关系不错的人,但再通过其他官员进行赛选,就只剩下几个人是这些官员有共同焦急的。
而在剩下的这些人当中,能够扶持温柔,而且有这样做动机的,就只有李元景了。
这个当初向他买望远镜的王爷,秦天一直都没有太过注意过他,直到今天,他才发现李元景的野心。
而发现这点之后,秦天的内心是有点震撼的。
一个人能够在朝堂之上蛰伏这么久,那这个人有多么的恐怖,便可想而知了吧?
秦天眼眸微动,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争吵还在继续,但并没有什么结果。
李世民见此,也就没有当场决定,挥手之后便宣布退朝了。
退朝后,李世民回到后宫。
几番思虑后,他便去了温柔的寝宫。
今天早朝上的情况,温柔是已经知道了的,见李世民来了,温柔立马就扑了过去。
盛夏,两个人穿的都比较单薄,温柔的肌肤紧贴着李世民的肌肤,让李世民突然间就有了反应,于是直接抱着温柔就去了床上。
一番大战过后,李世民躺在床上气喘吁吁。
“爱妃,今天朝臣提议朕册封皇后。”
李世民躺在床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温柔听到之后,却好像这个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只是问道:“然后呢?”
“有人觉得你适合当这个皇后。”
温柔的心砰砰直跳,但她却仍旧保持冷静,道:“圣上,臣妾进宫不久,那有威严母仪天下,倒是杨妃,在后宫多年,也有一些威望,她比臣妾合适。”
听到这话,李世民倒是有点觉得意外。
要知道,这可是皇后的宝座啊,那个后宫的妃子不觊觎?
他没有想到温柔竟然一点都不在乎。
“其实朕更看好你。”
温柔的心跳动的越发厉害了,但他却假装一脸的弥漫,望着李世民道:“圣上开玩笑,臣妾没有那个能力。”
李世民笑了笑:“不用那个能力,朕觉得你挺合适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学的,而且朕为你撑腰,你怕什么?”
“这……”温柔犹豫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之前说的那些,都不过是为了欲拒还迎罢了,越是表现的与世无争,李世民可能就越喜欢这样的。
若是表现的太过功利心了,李世民反而会有其他的忌惮。
只是如今李世民真的让他来当皇后了,她又犯难了。
“圣上,这是为何?”
李世民搂着温柔,道:“因为朕喜欢你,因为你没有皇子,所以你来当最合适。”
杨妃有皇子,若是他当了皇后,这皇权之争怕是会更加的激烈,相比较下,温柔无子,就没有这么多的担忧了。
听到这个解释后,温柔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李世民会因为这个理由来选自己,他又何尝不想生下皇子,这不是没有机会嘛。
不过现在,倒是误打误撞上了。
“一切听圣上安排就是了。”温柔的心快要兴奋的爆炸开来了,不过这个时候,李世民却是再一次扑了过来。
夏日炎炎,退朝的时候,天气更是热的难受。
一众官员都相约去喝啤酒,冰镇啤酒。
若是可以,再弄一些烤串,这已经算是大唐夏天官员最喜欢吃的东西了。
秦天刚出大殿,就热的满头大汗,直到他坐上快马飞奔而去的时候,才终于觉得爽快了一些。
只不过,就在秦天回到府上没多久之后,他便接到了皇宫里面传来的一些消息。
“圣上准备立温柔为皇后。”
这个消息,让秦天有点意外,因为若论实力,温柔是不及杨妃的,他除了比杨妃更得宠爱之外,好像没有其他什么吧?
朝中一些官员的支持倒也算。
秦天凝眉,若是温柔没有其他身份和背景,他当皇后也就当了,唐煜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每个人都有跃龙门的资格嘛。
不过,这温柔背后的人是李元景,而李元景想要得到火药秘方,那他怕是想要造反,如此的话,温柔成了皇后,对整个大唐肯定是不妙的。
他不明白李世民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看不出温柔和李元景的情况呢?
他也是知道长孙皇后怎么死的人。
秦天凝眉,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来:“公子,太子殿下来访。”
听闻李承乾来了,秦天神色微微一动,李承乾在皇宫里面的消息也是十分灵通的,他此时来找自己,怕也是为了温柔要被册封为皇后的事情吧?
想着,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有些事情,正好可以借用太子李承乾的力量来办。
这样想过之后,秦天便连忙迎了出去,太子来访,他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第1386章 悼亡词
李承乾看起来比以前成熟了许多。
可能是因为成婚,也可能是因为年龄渐长。
“拜见太子殿下。”
秦天上前刚要行礼,就被李承乾给扶住了,道:“先生不必如此。”
虽然秦天已经不再教李承乾什么了,但此时的李承乾还是叫秦天先生,由此可知李承乾对秦天的敬重。
“太子殿下前来府上,可是有什么事情?”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说道:“先生,我母后才不过去世一两个月,父皇现在便要再立皇后,而且还要立温柔为皇后,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承乾想让秦天帮忙,阻止立后。
听到这个后,秦天苦笑,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圣上要立后也是正常,圣上要立谁,我们也没有办法吧,太子殿下的这个要求,有点为难臣了。”
见秦天这样说,李承乾并没有放弃,道:“先生是有本事的人,肯定有办法,还请先生赐教。”
秦天犹豫了一下,道:“办法嘛,倒也不是没有。”
“先生果然有办法。”
秦天撇了撇嘴,道:“办法呢,的确是有,但能不能成功,可就不好说了。”
“无妨,先生的办法肯定是有用的,先生只管说便是了。”
秦天点点头,随即命人拿来纸笔,写了一首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样写完之后,秦天递给了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接过来看了一眼,紧接着说道:“好词,实在是好词啊,只是先生,你写这么一首词,有何用意?”
见李承乾不明白,秦天摇了摇头,道:“太子殿下,这是一首悼亡词。”
听到悼亡词三个字后,李承乾顿时恍悟,紧接着又看了一下这首词,然后便笑了笑:“妙,实在是妙啊,先生的这首词写的好,这个办法,更是妙,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秦天浅笑:“太子殿下虽然明白,但也不可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不希望圣上册封皇后的人很多,只要稍微引导,他们便会明白怎么做的。”
秦天的意思很简单,除了李承乾不想李世民立后外,魏王李泰也不希望李世民立后,那么魏王李泰在知道这个办法后,怕也会立马跟风吧。
甚至,在得知李世民要立温柔为后后,杨妃的人也会反对立后的。
毕竟,谁都当不成皇后,杨妃在皇宫里的地位还是超然的,比让温柔当皇后要强多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秦天的意思。
“先生放心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
长安城的天气很热,热的让人都有点受不了。
仿佛一场大雨将至。
今年的雨本来就很多。
而就在这闷热天气里,长安城突然有几首悼亡词火了起来。
其中一首,是秦天写给李承乾的那首《浣溪沙》
而除了浣溪沙外,还有另外好几首悼亡词也都不比这首浣溪沙差。
比如有一首《蝶恋花》,就很是不错。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悼亡词在长安城风靡,长安城的人自然也就跟着议论起来。
“这几首悼亡词,听了之后,实在是令人动容啊。”
“没错,没错,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让人怎能忘怀?”
“人啊,总有那么几个痴情的,这几首悼亡词写的真好,让人读了之后,便忍不住泪流满面。”
“谁说不是,不过听说圣上要立后了,啧啧……”
“唉,皇后还在的时候,圣上跟他的感情挺好的,怎么皇后去世之后没多久,圣上就要立后了?”
“就是,就是,真不明白圣上怎么想的,怎么这般绝情……”
对于李世民立后的事情,百姓都不予看好,特别是在看到这些悼亡词后。
就算另一半去世了,也不能把过往的感情都给淡忘了吧?
如此的话,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他们的尊重?
百姓议论纷纷,颇多怨言。
而就在这几首悼亡词在长安城传开的时候,李元景这里,却是微微凝眉。
他已经知道了李世民有意立温柔为后的事情,如今突然冒出来几首悼亡词,不知道会不会对立温柔为后的事情产生影响。
如果真的有影响的话,那可就不妙了。
“可恶,这几首悼亡词,到底是谁传出来的?”
在这个时候传出来这么几首悼亡词,什么用意已经一清二楚了。
这分明就是要恶心李世民啊,刚死了皇后,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其他妃子给立上去,他和长孙皇后的感情,都是假的吧?
担心,担心,此时的李元景特别担心会有变数。
一旦生出了变数,他的计划可就全完了。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的御案上放着一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不过跟李世民的情形一点都不配,长孙皇后才不过死了两个月。
可,越是不配,越让李世民的脸颊滚烫。
因为,这个词里的人,十年了,还在思念自己的亡妻,可是他才不过一两个月,竟然已经要重新册立皇后了。
两下对比,是个男人都会觉得羞愧。
哪怕是作为天子,此时的李世民也仍旧是羞愧的,他对长孙皇后的感情很深,想来的时候还是会痛,不过册立皇后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如今因为悼亡词的流行,他若执意册立皇后,只怕就要惹得百姓和官员对他有微词了。
这种情况,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一个天子,应该表现的有情有义一点,不然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民间百姓抛弃妻子的事情,怕是要层出不穷了。
他不能开这个先例。
第1387章 罢册
生而为人,总会有那么一些无奈的事情发生。
哪怕李世民作为天子,也不可能例外,除非,他想当隋炀帝那样的昏君,不过,就算隋炀帝这样的人,有时候也会无奈。
谁都无法避免。
再次早朝。
大殿上的气氛显得有点诡异,谁都知道了悼亡词的事情,谁也都清楚如今百姓对李世民的看法。
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要站出来。
“圣上,册封皇后一事,不能再拖了啊。”
“是啊,还请圣上早日册封皇后。”
“温柔娘娘德良贤淑,最是合适。”
“杨妃深得长孙皇后之遗风,最是合适……”
双方很快又要唇枪舌剑,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们的意思朕都明白,册封皇后一事,以后再说。”
这话出口,李元景眼眸微微一凝,顿时觉得心头一痛。
本来他就要成功了,没有想到被几首悼亡词给弄的又失败了。
如今的李世民竟然不册封了。
而错失了这次机会,以后还有没有,可就不好说了。
愤恨,愤恨,他就纳闷了,好端端的,谁弄出来一些悼亡词做什么?
李元景愤恨的时候,长孙无忌的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浅笑,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上,他也是不希望李世民册封皇后的。
所以,当第一首悼亡词出现的时候,他便也让人随之写了几首悼亡词出来。
甚至,他还派人去向秦天求了一首悼亡词,毕竟整个大唐,若论才情之高的,谁比得了秦天?
如今悼亡词流行,倒是解决了他们之前一直觉得很难办的问题。
早朝上,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早朝退去的时候,长安城下起了一场大雨。
雨哗啦啦的下着,伴随着一阵阵的狂风。
秦天刚要离开,就被宫人给叫住了。
“秦大人,圣上宣你御书房觐见。”
听到李世民叫自己,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随即便转身去了御书房。
进得御书房,李世民已经在等着了,不过看样子,李世民的脸色不是很好。
“圣上,您宣臣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突然呵呵笑了两声。
这两声呵呵笑的人瘆得慌。
秦天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没有再开口。
这个时候,李世民反而凝眉,道:“秦天,你做的好事。”
“这个,不知圣上此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道:“长安城传的最广的那几首悼亡词,都是你写的吧?”
李世民不是笨蛋,长安城突然出现这么多悼亡词,而且是在他要册封皇后的时候出现,这其中的问题,只怕已经显而易见了。
有人故意为之。
而以他李世民的能力,想要调查出这些诗词是谁写的,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诗词竟然是秦天所为。
他很生气,要兴师问罪。
秦天听到这个之后,倒也不急,道:“圣上,您这可是冤枉微臣了,微臣也没有想到这些悼亡词会流传的这么广啊。”
说到这里,秦天又是一脸的委屈,道:“一些同僚要悼念亡妻,所以委托臣来为他们写一首悼亡词,给了不少的润笔费,臣最近缺钱,就帮忙写了一些,臣真是冤枉的。”
文人,朋友之间相互求诗词什么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至于这些诗词出来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他秦天也没有想过。
如今的大唐风气开放,基本上没有文字狱这一说,若因为写诗词就获罪,那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诗词并无一点诋毁朝廷的意思,就只是一些悼亡词而已,谁能怎么样?
秦天这样说完,李世民也是有气没地方撒,只能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秦天,秦天没想到李世民会这样,一开始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是被李世民一直盯着,反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圣上,您别这样。”
秦天劝了一句,李世民却仍旧死死的盯着他,秦天无奈,只能继续说道:“圣上,长孙皇后被人毒杀,此时有人争夺皇后之位,实在诡异,这皇后册封不成,对圣上来说是好事。”
听到这话,李世民眼眸微微一凝,神色有些惊疑。
他好像没有料到秦天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因为长孙皇后被毒杀的事情,是孙思邈告诉他的,他以为除了他李世民外,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显然,孙思邈把这件事情也告诉了秦天。
“你小子,知道什么,朕自然知道有人害皇后是为了什么,但朕就是想看看,这幕后之人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他李世民也不是笨蛋,温柔不过一个平民女子入宫而已,朝中何以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很显然,这个温柔有问题,她背后也肯定有人。
而这个人是谁,李世民稍微推算,也能够推算出来。
而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想要清楚一下这李元景到底想怎么谋反,又想让温柔成为皇后之后,从中得到什么。
作为天子,就是要有大格局,哪怕他此时痛恨很多人,但他还是可以隐忍,直到弄到他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他的计划被秦天给打破了。
秦天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料到。
他以为李世民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可现在看来,李世民显然也是知道的,而且还谋划了一个大局,不过,他秦天很清楚李元景想得到什么。
无非,就是火药秘方而已,而有了火药秘方,他便可以与李世民一争长短了。
不过,秦天并没有多说,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只要他对李元景和温柔有了戒备之心,那么就算温柔再会蛊惑人心,他们也不太可能成功。
对于李世民的定力和心智,秦天还是很自信的,若是他连这点诱惑都经受不住,那他也就别当什么千古一帝了。
许久之后,李世民一声轻叹,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回去吧。”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第1388章 蜀中灾情
册封皇后的事情,彻底作罢。
温柔虽然心里十分的不甘,却也没有找李世民去闹。
他很清楚,李世民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他便绝不可能再改变主意。
而她若是去闹的话,势必让李世民对自己生出厌烦来。
对于像李世民这样的男人,她还是很清楚了解的,这样的男人从来都不缺少女人,如此,一个女人若是不懂得让他开心,那他随时都有可能抛弃你。
温柔不闹,这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朝堂之上又恢复了以往的情况,弹劾的弹劾,议事的议事。
盛夏的天气闷热异常。
长安城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雨了。
百姓都有点热的受不了,忍不住就要生出一些抱怨来。
这天上午,秦天去上早朝的时候,天气阴沉,仿佛要把整个长安城给覆盖,看这样子,似乎是要下雨。
看到要下雨,不仅秦天,就是其他人也都特别的兴奋。
下一场大雨的话,长安城就凉快了。
上着早朝的时候,整个大殿都显得有点昏暗,外面的风声呼呼作响。
没过多久,便听得天上一声惊雷,紧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来。
大雨哗啦啦的下着,朝中大殿上的群臣都忍不住舒了一口气,好像此前他们一直都憋着一口气出不来,这场大雨让他们的情况得到了化解。
雨不停的下着,朝堂上的事情进行的反而更加顺利了。
不到中午的时候,早朝便已经结束。
群臣陆续离开,脸上都洋溢着舒服的笑容。
这场雨来的很及时,至少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只是随后的几天,大家却有点厌烦了。
因为这场雨已经接连下了两天了。
两天的大雨,长安城的很多地方都是积水,就这,还是因为长安城的水利比较好,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很多积水都是排出去了。
可雨一连下这么久,还是让人有点受不了。
好在,第三天的时候,雨停了。
天气虽然又变的炎热起来,但大家却出奇的没有嫌弃。
再次的早朝,众人哪怕站在大殿上出了满头的大汗,也仍旧不觉得这有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急报突然急匆匆的传了来。
“圣上,巴中之地传来急报。”
听到巴蜀之地的急报,蜀王李恪的眼眸就微微动了一下,虽说巴中并不在他的封地范围内,但巴中离他的封地还是很近的,巴中若是出事了,不知道他的封地什么情况。
李世民这里,连忙问道:“什么急报?”
“圣上,巴中之地,接连下了十天大雨,十天大雨把巴中很多百姓的房屋都给冲垮淹没了,一些山体更是出现了滑坡,如今的巴中百姓受灾,很多已经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如今,很多人都在迁徙……”
宫人把巴中急报给说了一下,众人听完之后,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
长安城下了两天雨,他们这些人就有点烦躁的受不了了,巴中竟然下了十天大雨,那只怕是个人都忍受不住吧?
而且,巴中之地多山,交通不便不说,水利之便也不如锦城的都江堰,如此这些积水排不出去,自然也就要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了。
消息出来之后,朝中不时的有人发出阵阵轻叹,似乎十分的痛心。
李世民这里,也是顿时凝眉,道:“巴中之地下了十天大雨,那这水灾怕是很严重了,必须尽快处理才行,诸位,你们觉得何人负责此事,比较妥当啊?”
李世民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立马就站了出来:“圣上,巴中的百姓受灾,臣以为应该让太子殿下去安抚一下他们,同时也可磨练一下太子殿下的能力。”
这话出口,太子李承乾愣了一下,他此前倒是从来没有想过离开长安城,去外面处理事情的,不过如今长孙无忌说完,他觉得自己的确也应该去外地考察一下百姓的情况了。
以前秦天带他看过长安城的一些情况,但外地的,他还没有看过。
所以,就在长孙无忌说完之后,李承乾便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愿往。”
李承乾同意去巴中之地救灾,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朝中的其他人却是推荐起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来。
“圣上,臣以为魏王李泰可往巴中救灾。”
“圣上,蜀王的封地在锦城,让蜀王李恪去巴中是再好不过的了。”
“…………”
很快,朝堂之上,支持三个人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支持太子李承乾的,有支持魏王李泰的,也有支持蜀王李恪的,李承乾看到这些情况后,又愣了一下,他之前只是觉得自己需要去磨练一下能力,如今李泰和李恪也都跳出来了,那事情就变的不简单了。
他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
如今,朝堂之上势力迭起,谁都在争权夺利,长孙无忌为了让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更加的巩固,肯定是要增加他李承乾的功绩的。
若是能够平定巴中水灾,他在民间的威望会很高,立下了大功,朝中的官员对他也会更加的认可。
显然,魏王李泰,蜀王李恪也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才让他们的人来争夺这件事情的,毕竟他们若是立了大功,他们就有了与太子李承乾抗衡的资本。
对他们来说,想要夺得太子之位,就只能让自己个功绩越来越高,高的就像当年的李世民那样,让太子李建成都拿他没有办法。
李泰和李恪都是这样想的。
朝堂之上争吵不休,李世民看着这种情况,自然是清楚这些人怎么想的,而出现这种情况后,他却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支持谁好。
如今,李承乾有长孙无忌的支持,势力显然是最大的,为了平衡,他应该让李泰或者李恪去。
只是,他又想起了长孙皇后的嘱托,尽量避免皇子之间的互相残杀,如此,他只有提升太子的影响力,才能够镇压其他两个皇子的野心。
李世民思虑了许久,他也不想再看到那种兄弟相残的局面发生。
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啊,死了谁他都心疼。
第1389章 长孙无忌的算计
朝堂之上,还在争吵个不休。
现在的这些官员仿佛忘记了天热,哪怕满头大汗也毫不在乎。
长孙无忌站在大殿上,却是神色平静。
他有把握能够说服李世民让太子李承乾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李世民在朝堂上没有决断外,那他就去御书房跟李世民单独说。
不过,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应该也不是特别希望看到兄弟相残,而且他也肯定能够联想到其他王爷势力过大之后,会对整个朝堂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他不急。
争吵还在继续,李世民犹豫了一会之后,便挥了挥手,道:“好了,此事就交由太子来办吧,一定要把巴中的事情,给朕办好了。”
李世民做出了决定,魏王李泰以及蜀王李恪都有点小失落。
李承乾这里,却是连忙领旨谢恩。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又站了出来,道:“圣上,太子毕竟没有出过长安城,若是派他去巴中救灾,臣以为还应该为太子殿下派一个副官才行。”
太子年纪不大,缺乏经验,而赈灾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说你把粮食送过去,这些灾情就结束了的。
太子单独去,未免让人有点不放心。
长孙无忌这话说完,李世民也觉得很有道理。
想了想,李世民问道:“那长孙爱卿觉得,给太子派个谁比较合适?”
长孙无忌道:“臣以为,马周最为合适。”
听到这话,马周神色微微一愣,没有想到这事竟然把自己也给牵扯了进去。
不过,作为朝廷官员,解决灾情,他觉得义不容辞,所以在长孙无忌说完后,马周便站了出来:“圣上,臣愿跟随太子,去平定灾情。”
秦天站在前面,本来的神色是波澜不惊的,但见马周站出来后,他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谁不知道他跟马周的关系,长孙无忌让马周协助太子李承乾,只怕是想让他也扶持太子吧?
只要马周跟太子捆绑在了一起,他秦天还有选择吗?
难不成就因为这个,大义灭亲?
马周是个聪明人,有时候聪明的让人都有点怀疑,但很多时候,这个马周又是有点不开窍的,比如说现在,他就没有过长孙无忌为何要推荐他吗,竟然傻乎乎的就站出来答应了?
不过,马周都已经开口,他秦天也阻止不了了,一切只看李世民什么意思,想来,聪明如李世民,应该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朝堂,随即笑道:“也好,既然如此,那马周就跟着太子去巴中吧,不过一定要快,灾区的百姓等不了那么久。”
“喏!”
李世民又何尝不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马周虽然有一些能力,但跟秦天比却是差远了的,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长孙无忌的目的是秦天。
不过,他知道秦天不喜欢拉帮结派,所以就算马周跟太子有了什么关系,那也不可能把秦天给牵扯进去。
如此,便足够了。
太子李承乾和马周应下之后,便急匆匆的下去准备去了。
整个早朝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宣告结束。
----------------------
退朝的时候,天气炎热非常。
长孙无忌慢悠悠的向府上赶去。
他之所以推荐马周跟着太子李承乾去做事,就是要把马周跟太子捆绑在一起。
如此的话,秦天就要更加的倾向于李承乾了,而程咬金这些武将,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表态过,但他们跟秦天的关系是谁都知道了。
太子若是得到了秦天,自然也就得到了程咬金这些武将。
有了这些武将,还有什么可怕的,李承乾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而他们长孙家的地位也会继续保持。
长孙无忌是有好算计的。
不过这个时候,魏王李泰以及蜀王李恪,却是把长孙无忌给讨厌的够呛。
他们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就这样开始帮起了李承乾。
可叹,他们虽然实力跟李承乾差不多,但李承乾到底是太子,比他们更加的具有优势啊。
“可恶……”
退朝后,李泰托着肥胖的身子上了马车,而刚进马车,他就忍不住的骂了一句。
李恪这里,则是骑马狂奔,本来,他以为长孙皇后死了之后,他争夺皇权的希望是很大的,不过今天早朝上,他才发现自己跟李承乾还是很有差距的。
不仅仅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上,还有他自己的功绩,李世民的心。
当然,他觉得更为重要的,还是李世民的心,李世民若没有易储之心,他想要成为太子,便不太可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李承乾变的十分不堪,让李世民想要废掉他,这样他才会有机会。
巴中离他自己的封地很近,如果他想在巴中之地做点手脚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现在的李恪需要赶紧回府,找人安排一下,这样等李承乾和马周他们去到巴中之后,就有好戏上演了。
李恪需要做一些安排。
而这个时候,李元景也已经回到了府上。
“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沿途寻找机会,刺杀太子李承乾。”
对于李元景来说,这是杀掉太李承乾最好的一个机会,只要李承乾死了,大唐的太子之位就空缺了,虽说他仍旧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但如今朝中几个皇子相互明争暗斗的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不过对于他们的这样做争斗,李元景不怎么满意。
他觉得这两位皇子争斗的还是不够激烈,可能是他们觉得希望渺茫吧。
可如果太子李承乾被杀,那不管是魏王李泰,还是蜀王李恪,都会疯狂的进行争夺吧?
只要他们争夺,这个朝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混乱,而这会给他李元景机会,造反成功的机会。
李元景这样吩咐下去之后,立马就有人领命退去。
这些年,李元景培植的杀手还是很多的,要想办法弄死李承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下人退去之后,李元景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觉得自己要成为天子,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1390章 入蜀
巴中的灾情刻不容缓。
所以太子李承乾和马周他们在长安城快速的做完准备之后,便带着兵马,以及一些赈灾粮向巴中之地赶去。
他们很清楚,所谓的灾情,并不一定说就是水灾太大,淹没了房屋,最为主要的问题,还是百姓的食物。
如果百姓有饭吃,能够活着,这水灾也就只是水泛滥而已,其他的没有。
所以要救灾,就得弄到足够过的粮草。
好在最近他们大唐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而且不久前刚把粮食给收回来,所以粮草什么的,并不是什么问题。
太子李承乾他们离开长安城后,直接向巴蜀之地赶去。
途中,他们并没有丝毫的停留。
太子李承乾在出来之前,已经得了长孙无忌的嘱咐,让他拉拢马周,所以这一路上,他们两人倒是时不时的有聊天的。
马周也知道李承乾的意思,不过并没有表态。
半个月后,他们入了巴蜀之地。
巴蜀之地多山,道路有点难行,巴中虽然离长安城并不是很远,但他们要赶到巴中,还得需要十来天的时间。
队伍这样走着,沿途除了一些出来逃难的百姓外,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这样又走了几天,一名在前面探路的探子急匆匆的跑了来。
“太子殿下,前面的路走不通了。”
听到这个,李承乾有点奇怪,问道:“怎么走不通了?”
“前面山体滑坡,道路被很大一堆土给堵住了,我们要走过去的话,必须把这些土给清理掉,可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如果没有土的话,五六天时间他们差不多就赶到巴中了。
听到这些情况后,李承乾的脸色就变的有点难看。
他们晚去一天,巴中的情况可能就会恶化一天,一旦恶化的无法控制,那整个巴中的情况就真的很不妙了。
“到巴中还有没有其他路?”
“还有一条路,可以到达巴中,不过那条路有一段路是栈道,我们的马车根本过不去,粮草也运不到,而且,就算绕道走那条路,没有马车的拖累,也得十来天才能够赶到巴中城。”
栈道一般来说都是很窄的,能够容纳一两个人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的马车肯定过不去。
那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把粮草通过那条路运过去,他们想要赈灾的话,这些粮草只能通过这么一条路进去。
把山体滑坡堆积的土给铲去,是他们唯一的办法。
李承乾并没有过多考虑,很快,他便吩咐下去:“命人尽快在这里打通道路,然后再选几百人随本太子走另外一条路,先行赶到巴中城再说。”
巴中的情况可能很不妙,虽说没有粮草,但他们先行赶去的话,说不定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对于李承乾的这个安排,马周也是认同的,早一天到,对于灾情的安抚等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吩咐之后,李承乾和马周他们便带着几百人,绕道从另外一条路赶去。
他们走了两天,便来到了这条路上的栈道路段。
栈道大概有五里地的样子,李承乾和马周他们走在中间,前面跟了一拨人,后面跟了一拨人。
然后他们便向前面走去。
他们这样走着,眼看就要走过栈道,突然,栈道前面冲出来一批人来,这些人身着劲装,出现之后,便立马向栈道上的唐军发射起利箭来。
利箭如雨,前面的一些唐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射杀,一些将士更是因为慌乱,脚下一个不留神,直接跌落悬崖
片刻功夫,前面的唐军就折损了几十人。
李承乾和马周他们站在中间,看到这种情况后,心头顿时一沉。
“太子殿下,那些刺客占据有利的地形,我们想冲过去,恐怕不容易,如今只能退回去了。”
要么想办法再从这条路走,要么就是与大部队会合。虽说耽搁了几天,但相比较下,却是绝对安全的。
马周做事,现在首先考虑的,就是太子的安全,如果太子李承乾出现了什么危险,他可是担待不起的。
“这些刺客是什么人,为何要杀本太子?”李承乾询问着,连忙又调转了方向,想要离开。
对于他的这个问题,却是没有什么人知道的。
太子作为大唐的储君,想要他性命的人还是很多的吧?
不过具体是谁想要他的性命,那可不好说。
一众人往回走,眼看就要返回去,栈道这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也多了一拨刺客,这一拨刺客发现他们回来之后,立马也用利箭开始扫射。
利箭十分的密集,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丝毫可以用来阻挡的东西,继续冲过去,只怕也还是死。
“刺客好生可恶,竟然把我们困死在了栈道上,后退,后退。”
冲是冲不进去的,他们只能后退,先避过眼前的危险再说。
这样退到利箭的射程之外后,一众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每个人的脸上,仍旧带着焦虑和担忧。
“马周,如今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马周凝眉,他们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好像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不过,这样思虑了片刻之后,马周还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太子殿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兴许能行。”
听到马周有办法,太子李承乾顿时大喜,连忙问道:“什么办法,马大人快说。”
马周道:“这伙刺客的目的,显然是想要了太子殿下的性命,我们可以找一个跟太子殿下像的人,穿上太子殿下的衣服,假扮成太子殿下,然后跌入悬崖,那伙人见假的太子殿下跌入悬崖,想必不会再继续死守,那样的话,我们就有机会冲出这个栈道啊。”
马周把自己的办法给说了一下,虽然他也不确定那伙刺客在发现太子殿下跌入悬崖后会不会真的离开,但这个办法对现如今的他们来说,的确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可以用的办法。
李承乾思虑了一番后,又犹豫了一下,紧接着才终于点点头:“好,就这样办。”
第1391章 偷龙转凤
黄昏将暮的时候,唐军再一次向前面冲杀而去。
假扮成太子李承乾的那个人跟李承乾有五六分相像,此时他穿着太子李承乾的衣服,就更像了。
而此时的他就跟在唐军之中,不停的往前冲杀。
刺客这边,主要目的就是太子李承乾。
所以,当他们看到太子李承乾的时候,他们便集中利箭,向李承乾射了过来。
假太子躲闪了几次,然后在一次躲闪的时候,脚下一个不留神,直接跌落到了悬崖下面去。
那些刺客看到这种情况后,心头顿时大喜。
“好了,太子已经跌落悬崖,断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不错,太子已死,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还需要跟这些人硬拼吗?”
此时,唐军表现的异常慌乱,同时也很愤怒。
马周的表情很是到位,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子李承乾真的跌落了下去。
“太子殿下……”
一声高呼之后,马周顿时浑身上下爆发出一股杀气来。
他望向那些刺客,怒声吼道:“杀,给我杀,为太子殿下报仇,一直要抓住他们,找出幕后之人……”
马周这样吼了一声后,前面的唐军便表现的有些疯狂,有点悍不畏死起来。
如果是以前他们这个样子,刺客只要聚精会神的阻拦,也能拦住他们。
不过,刺客此时以为太子已经死了,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了那样的心劲来阻拦这些唐军。
他们稍微抵挡了之后,便很快退去了。
继续拼杀,他们反而有可能被杀死,既然任务完成,又何须拼命?
刺客退去,唐军很快就冲出了栈道。
李承乾看到这些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马大人的办法不错。”
马周浅笑,道:“太子殿下,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尽快去往巴中的好,有我们这些兵马保护,途中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了。”
他们的兵马还是很多的,刺客也就在占据有利地形,可以奈何住他们,若是没有了那些限制,就凭李承乾手里的那些唐军,要灭掉那些刺客易如反掌。
李承乾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赶快去往巴中城吧。”
一行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之后,便快速的向巴中城方向赶去。
而就在他们赶去的时候,那些刺客已经逃到了安全地方。
可是他们突然又生出了一些疑惑。
“不应该啊。”
“什么不应该?”
“按理说我们杀了太子李承乾,那马周必定无法向朝廷交代,他肯定会疯狂的派人追击我们才行,可他们怎么没有追过来?”
如果能够找到幕后之人的话,马周的罪名还有可能减轻,可他连幕后之人都不找,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情况很有问题。
这些刺客也不是笨蛋,思虑过后,刺客的头目说道:“折回去,我们要看个究竟。”
这样吩咐完,他们便向着马周他们奔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这样追过去后观察了几天,那些刺客终于发现了情况不对。
“可恶,竟然被太子李承乾和马周他们给骗了,掉下悬崖那个,根本就不是太子李承乾。”
“如今的太子李承乾还好好的活着,而且很快就要感到巴中城了,可恶,可恶啊。”
“怎么办,没能杀了太子李承乾,王爷怕是会很不高兴。”
“还能怎么办,继续跟着,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再次行刺。”
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但任务在身,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追上去。
--------------------
太子李承乾和马周他们走了几天之后,便来到了巴中地界。
巴中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还是一个很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的。
所以,巴蜀之地,大部分人都聚集在了巴中、锦城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口密集,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
其他地方,可能方圆十几里,都不一定有两户人家。
这里的百姓,一般都是住在山上,而且一户一个山头,遥望之下,不见邻居。
住在山上,有住在山上的好处,比如说现在,巴中之地闹水灾,巴中城以及附近的州县灾情严重,那些山上的居民,就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当然,若是山体滑坡的地方,要另外说了。
他们进入巴中境内之后,顿时就被眼前的景象给弄懵了。
他们也是见过很多大水的人,可像眼前这般大水漫漫的,却还真是少见。
放眼望去,巴中境内几乎被积水所覆盖,仿佛是一片汪洋,而在这一片汪洋之中,一些百姓涉水迁徙,那些水深的地方,能到他们的腰部,就是浅的,也淹没了小腿肚。
一些百姓,砍了一些竹子来做木筏,好在这里来回的走动。
而让人奇怪的是,这里的积水并无流去的意思,他们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以至于积水没有办法排到其他地方去。
可是,到底那里被堵住了,他们站在外围,却是一点都察觉不到。
“马大人,如今要去巴中城,必要涉水啊,我们这么多人,如何是好?”
“太子殿下,这巴中城内,想必是有船只的,我们派人去往巴中城,让巴中刺史派人前来迎接就是了。”
听到这个,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便派了一个人去,这个人花钱借了一个竹筏,然后便坐着竹筏进了巴中城。
次日中午的时候,巴中刺史巴谷便带着人乘坐着十几艘大船赶了过来。
巴谷是个四十来岁的胖子,肩膀很是宽厚,他乘船赶来之后,连忙便给李承乾行礼。
‘下官巴谷,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好了,本太子是来这里赈灾的,现在需要了解一下这巴中城的情况,你带着本太子和本太子的这些人,进入巴中城吧。”
巴谷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连忙点头应了下来。
不多时,李承乾他们坐上大船之后,便向巴中城赶去。
途中,他们仍旧见一些逃难的百姓,而这一路上,他们所见皆是水。
进入巴中城后,李承乾的眼眸顿时就凝了一下。
第1392章 当街杀人
巴蜀之地,巴中首当其冲,应该是十分繁华的。
不过,李承乾进入巴中城之后,却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只见长长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水,而在这水上,还漂流着各种各样的脏东西。
街道两旁的房屋,有很多都已经被大水浸泡之后,倒塌了。
其他的,虽然没有倒,但看样子也不是很安全。
这里的百姓相对来说比外面的要多一点,但就算如此,这些百姓也都一脸的愁容,而且很多好像许久没有吃饭的样子,看起来十分的可怜。
这样走过了一条长街之后,他们转了个弯,来到了刺史府所在的这条街上。
这条街的地势相对来说高很多,所以积水并不是很深,甚至一些地方已经没有水了。
船只在这条街上无法行驶,李承乾他们就下了船。
巴谷跟在李承乾后面,神色之间显得有点慌乱。
这一路所见,不管是谁只怕都会生气,现在的李承乾脸色很难看。
就是巴谷自己,也觉得这巴中城他没有治理好。
而就在他们这样往前走着的时候,前面不远处,一名女子突然急匆匆的向这边跑来,后面,有两个男子拿着木棍在后面追赶。
“你个小贱人,往那里跑。”
“给我站住,不然等我抓住你之后,非得打死你不可。”
说着,那女子脚下一个不稳,扑通一下就倒在了地上。
后面两个人,直接就追了上来,紧接着,就对那个女子又打又骂起来。
“小贱人,你倒是跑啊。”
“哼,你已经被卖了,竟然还敢跑,真以为我们张府是做慈善的?”
“呸,看我不打死你。”
“…………”
两个男子对那女子不停的痛打着,李承乾看到这个之后,眼眉越发的凝了起来。
“巴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巴谷的额头冒着冷汗,整个人都显得十分的紧张害怕。
“太子殿下,这个女人把自己卖给了张府,可是他显然又想逃走,所以就被张府的人给追上来了。”
这是很浅显的事情,从刚才那两个人的话里,不难看出来。
不过,李承乾却是很不喜欢,就算是这个样子,也不用打人吧,而且看样子,他们几乎要把人给打死。
他挥了挥手,很快,就有两名侍卫冲了出去。
这两名侍卫冲出去后,根本不做任何迟疑,直接上前已经是两脚,把那两个打人的人给踢翻了去。
两个人突然被打,十分恼怒。
“大胆,谁这么大胆,竟然敢管张爷的事情?”
刚喊了一声,那侍卫突然一巴掌抽了过去,直接抽的那个人满嘴碎牙。
“不想死就给我闭嘴。”
侍卫骂了一句,那被抽打的人,却是越发愤怒起来,在这巴中城,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他。
“我曹你奶奶……”
刚骂了一句,那侍卫眼眸之中突然露出杀气,紧接着刀光闪过,那个人的人头就落了地。
看到杀人,另外一个人顿时吓的瘫坐在了地上,他们平日里也算是恶人了,可是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跟这个杀人的人想必,他们根本就不算什么。
震慑住那人后,侍卫将那女子带到了太子李承乾跟前。
此时的女子已经被打的遍体鳞伤了,浑身也不停的颤抖着,显得十分的害怕。
“姑娘,他们为何要打你,有什么你只管说便是,这位是巴中刺史巴大人,他会替你做主的。”
李承乾看着那女子说了一下,那女子抬头看了一眼巴谷,却是很快又低下了头,没有继续说的意思。
这种情况一出现,巴谷的脸色就有点挂不住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官员若是得百姓信赖,那么很多事情百姓都是会说的,因为他们坚信你这个官员能够为他们做事。
可此时这个女子不说,岂不是在向李承乾传递一个信号,一个他巴谷在这巴中之地,根本就没有为百姓做过什么事情?
“你……”巴谷想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情况,不过这个时候,李承乾又开口道:“这位是圣上派来的钦差,马周马大人,他要赈灾,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跟他讲。”
女子看到这种情况后,才终于显得松懈了一些,因为他发现巴谷真的站在了马周后面,显然,这个马周比巴谷有身份多了。
“马大人,我是巴中的一个百姓,这里发生水灾,我们全家都没有食物吃了,没有办法,我的家人就把我卖给了张爷,说好了只是让我当丫鬟服侍的,可张爷却想对我动手动脚,我……我不堪忍受,就逃了出来……”
女孩子把自己的遭遇给说了一下,马周听完,有点不能理解,这巴中之地,可以说是地广人稀的,很多百姓都能够分到不少土地,这些土地有一些可能并不算特别的肥沃,但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应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
巴蜀之地,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物质条件相当丰厚的,而且这里刚刚丰收过,要说有人一点余粮没有,逼的只能卖女儿,还真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你们家可是没有土地?”马周问了一句。
女孩子抬起头看了一眼巴谷,然后才又开口道:“有十几亩地,不过十分的贫瘠,平日里,我们都是给一些大户人家种田的,我们是佃户,不过给他们种田,我们也分不到多少口粮,所以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好。”
听女孩子把话说完,马周看了一眼巴谷,道:“巴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巴谷的脸色有点难看,但他还是连忙说道:“马大人,这都只是特例,巴中的百姓,很多还是有土地的,不信您派人去查。”
马周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本官会去查的。”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点点头:“把这个姑娘带到驿馆吧,等整件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定夺。”
“巴大人,前面带路吧。”
巴谷的心跳动的很快,此时也不敢多言,只能连忙应下,然后带着太子李承乾他们,向刺史府赶去。
第1393章 找上门
那个女孩暂时被带到了驿馆,不过太子李承乾和马周他们,却是要先去刺史府的。
很多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他们要先去刺史府一趟。
刺史府的地势相对高一点,所以并没有被水淹没,进入刺史府后,巴谷立马命人给李承乾和马周他们弄了一些饭菜酒水来吃。
毕竟,李承乾他们长途跋涉,而且现在已经正午了,正是吃饭的时候。
李承乾和马周两人坐着吃饭,巴谷在旁边陪同。
李承乾望了他一眼,问道:“巴大人,这张府的主人是何许人啊,为何在巴中这般嚣张?”
巴谷苦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这张府的主人名叫张大旺,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所以在我们巴中城内,有点目中无人了一些,平日里……做的事情有点过分,不过下官也不好对他动手,只是偶尔劝诫一下,实在是没有办法。”
听巴谷这样说完,李承乾并没有表态,仍旧只是吃着饭菜。
马周这里,继续询问道:“巴大人,这巴中城水灾严重,房屋损坏多少,百姓伤亡如何,现如今又有多少百姓无家可归,没有饭食可吃啊?”
作为一个刺史,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应该都是知道的,只是,马周这么问了一句后,巴谷却是面露难色。
“马大人,这……因为巴中之地太大,下官还没有统计完毕,所以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不过下官很快派人去统计,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
听到这话,李承乾的神色仍旧是平静的,好像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过他的心里,却是冷哼了一声。
大雨下了十天,他们这一路走来,也花费了大半个月,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可是巴谷竟然连受灾的人数都没有调查清楚,实在是有点不称职的。
不过,李承乾刚来,并不准备立马就教训巴谷,毕竟他对于这里的情况不熟悉,很多事情还要巴谷来帮忙,等熟悉了,他的兵马也赶来了,他再找这个巴谷算账。
此时的李承乾,已经渐有城府。
这样陆陆续续的询问了一些问题,巴谷也都一一答着。
说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承乾他们也都吃完了饭菜。
张府。
张大旺正在府上等着美人。
这个美人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美人,他很喜欢,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美人性子烈,竟然不从,还逃了出去。
等这个美人被抓回来,他非得狠狠的教训她一顿不可。
当然,是在床上教训他。
而就在张大旺满怀期待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不过只回来了一个。
“老爷,老爷啊……”
张大旺已经四十多岁了,看起来要更老一点,人有点瘦,一双小眼睛贼溜溜的。
“怎么啦,我的美人呢,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
那个下人哭嚷着脸,道:“老爷,今天遇到了一伙人,跟巴谷一伙的,他们不仅抢了老爷您的美人,还把阿六给杀了。”
听到有人敢抢自己的美人,还敢杀他的人,张大旺的脸色顿时变的狰狞起来。
杀他的下人,他不在乎,但抢他的美人,那就不行了。
“那伙人现在在什么地方,竟然敢在巴中城找我的晦气?”
“他们跟巴谷是一伙的,现在可能在刺史府吧。”
张大旺听完之后,顿时气呼呼的带着人就向刺史府赶去。
整个巴中城,还没有人敢找他的晦气,今天有人找了,他非得弄死他不可。
--------------------
刺史府,吃过午饭之后,李承乾和马周在刺史府前院闲聊。
“这巴中城的情况,只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你派人调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人把本来应该属于百姓的土地给强占了,还有,这里的受灾情况,也都调查一下,那个巴谷,本殿下信不过他。”
李承乾把情况跟马周说了一下,马周点点头,应了下来。
而就在两个人这样说着的时候,刺史府大门处突然传来一阵声响,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李承乾眼眉微凝,因为他看到了今天在街上看到的那个小厮,显然,这中年男子,就是张大旺了。
“老爷,就是他们两个,就是他们,抢了您的美人。”
张大旺哼了一声,径直来到了李承乾跟前,骂道:“那里来的兔崽子,竟然欺负到我张爷头上了,是不是不想活了,想要命的话,就把本大爷的美人交出来,看在你跟巴大人有交情的份上,我还可以饶了你。”
一上来,张大旺就表现的十分狂妄,但他的话里,又有了几分余地。
李承乾嘴角微微抽动:“我若是不把美人给你呢?”
“不给,你是死。”
“在这刺史府,你们也敢动手?”
“呸,有什么不敢动手的,我可是开国县男,是有爵位的。”
李承乾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在长安城,你这样的爵位我见的多了,要弄死你这样的人,我也就一句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张大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而且笑个不停,他好像听到了今年最好笑的一个笑话。
在巴中城,他这个县男的爵位已经算是很高的了,谁不给他面子,更别说是弄死他了,可是眼前的这个年轻,却说弄死他这样的人易如反掌。
这难道不好笑,太好笑了。
“哼,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弄死我。”说着,张大旺就挥了挥手,他身后的人看到之后,不做迟疑,立马就要向李承乾杀过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巴谷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住手,都住手,太子殿下,恕罪啊,臣来晚了……”
巴谷一边跑一边喊,那张大旺却是突然愣了一下。
“太子……殿下……”
李承乾有点傲娇的微微抬起了头,面对刚才的情形,他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仿佛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一群乌合之众,也敢跟他动手?
还真是想要找死呢。
“这样的人,留着不合适,巴大人,杀了吧。”
第1394章 百姓来
“这样的人,留着不合适,巴大人,杀了吧。”
李承乾有点杀伐果断,这点跟秦天有点像。
可能是因为秦天是他的老师,他跟着秦天学的吧。
人有时候就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秦天对于李承乾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当然,李承乾并非嗜杀之人,他之所以要杀张大旺,一来他觉得张大旺这个人不是个好人,该杀。
再有就是,他这个太子刚来巴中城,若是不立威一下,如何震慑其他人,又如何得到百姓的认可?
要知道,这个张大旺可没少欺负百姓,杀了他,可以让他更得百姓的尊重。
李承乾这样说完之后,巴谷的脸色就变的有点难看起来。
“太子殿下,这……这恐怕不好吧?”
此时的张大旺,已然确定眼前少年就是当今太子殿下,不由得,他整个人扑通一下就跪倒在了地上。
“太子殿下饶命,太子殿下饶命啊,我也是不知,不知者不怪……”
张大旺求饶,李承乾却是丝毫不为其所动。
“看来巴大人是准备抗命了。”这个时候,马周在旁边说了一句,要不是觉得巴谷还有用,李承乾杀的可能就是巴谷了。
现在巴谷还想给张大旺求情,真是找死。
这话说的冰冷异常,让人觉得浑身发寒。
巴谷一咬牙,道:“张爷,对不住了。”
说着,巴谷一挥手,立马有衙役冲了上来,直接把张大旺给砍杀当下。
看到这一幕后,太子李承乾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这个巴谷,还真是个狠人啊,不容小觑。
“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巴大人去处理了。”
说到这里,李承乾又想起了什么,道:“马大人,去把张大旺的家给我抄了。”
“喏!”
马周领命之后,很快带着兵马去抄家。
巴谷看着张大旺的尸体,却是苦叹了一声,然后命人把张大旺的尸体给抬了出去,与此同时,他也把太子李承乾在刺史府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太子李承乾在刺史府的消息刚散播出去,就在巴中城快速的传开了。
没过多久,刺史府门前,突然涌来一群百姓,而且这些百姓的数目还在增多。
百姓来到刺史府后,便开始不停的嚷嚷起来。
“请太子殿下救救我们……”
“请太子殿下救救我们……”
“我们要吃的,我们要住的地方……”
这些百姓都是平时在巴中城游荡的难民,他们本来已经准备等死了,不过听闻朝廷派了钦差前来,而且还是他们大唐的太子,他们就像突然充满了希望一样的扑了过来。
他们希望李承乾能够救他们一救。
百姓一开始还只是哀求,后来就变成了嚷嚷,而且越闹越大。
李承乾在刺史府听到外面的声音后,眉头就凝了起来:“怎么回事?”
“太子殿下,难民涌了过来,他们想要我们救助一下。”
听闻是这些事情,李承乾哦了一声,他们作为赈灾大臣,本来就是要赈灾的,救助这些百姓,属于很正常的情况。
不过,他们的粮草什么的还没有运过来,这让他如何赈灾?
“太子殿下,外面的百姓吵闹的厉害,他们非得嚷嚷着见你,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不出,只怕要伤了百姓的心,而他李承乾来这里,就是为了搞出一些政绩来,让百姓对他归心,不出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承乾也很为难啊。
这样思虑了几番之后,李承乾还是决定出去看一下。
刺史府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李承乾刚出现在那里,外面的百姓就涌了过来,不过他们很快被前面的侍卫给拦住了。
“太子殿下,救救我们,救救我们啊,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
“我也是,我也是,请太子殿下救救我们……”
百姓不停的嚷嚷着,李承乾挥了挥手,整个刺史府前面才算是终于安静了一点。
“诸位乡亲,本太子来,就是为了救你们的,你们放心,这里的水患我会帮你们解决,你们的粮食,我也会给你们弄到,你们要等一等,很快,粮食就到了。”
此时的李承乾也只能安抚他们,而这个时候,旁边的巴谷说道:“太子殿下,张大旺的府上有很多粮食,兴许可以救急,要不先分给他们。”
被巴谷这么一提醒,李承乾顿时恍悟过来,他已经派马周去张府抄家了,这张大旺作为开国县男,府上应该是有很多粮食的吧?
这么多粮食,要救济这些百姓几天,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想到这里后,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对那些百姓说道:“放心,大家放心好了,粮食很快就到。”
“太子殿下,很快是多快,我都快饿死了。”
“是啊,我们快饿死了。”
李承乾想了想,道:“今天,今天肯定能让你们吃饱饭。”
听到今天就能够吃饱饭,这些百姓才终于平静下来,然后就在刺史府外面等着,李承乾见这些百姓不再闹了,便转身回到了刺史府。
巴谷这边,也跟着回去了。
不过,巴谷回到刺史府后,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冷笑。
张大旺家的粮草有多少,巴谷还是知道一些的,很多,但也不算特别的多,至少对于巴中城的灾民来说,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只要李承乾这边开始给百姓发放粮草,那么其他灾民肯定也会蜂拥而来,可是那些粮草根本就不够分,如此一来,没有分到粮食的百姓,怕是会闹的更加厉害。
那个时候的情况,怕就不是李承乾能够控制的了。
他早已经得到了李恪的命令,自然是要帮李恪难为一下李承乾的。
他作为巴中刺史,就跟李恪的封地挨着,被李恪拉拢到,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当然,给李承乾找这样的麻烦,只是他的想法,李恪给李承乾找的麻烦,才是最大的,而且已经开始生效了。
当然,如果李承乾能够想到,那最好,如果李承乾想不到的话,他也只能提醒一下李承乾了。
这事,不急,先看看李承乾怎么处理眼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