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决战
“公子,我去吧。”
不等秦天开口,胡十八已经提着大刀走了出来。
他看得出,吐蕃派出的这个猛将真的很猛,其他人根本应付不来。
所以想要取胜,还得他去。
秦天点了点头:“杀了他。”
吐蕃既然敢来挑衅,那就杀了他,让他后悔。
胡十八颔首应下,而后来到了寺罗面前。
两个人望了一眼,本能的都开始谨慎起来。
“胡十八,我听说过你,不过,今天我要打败你,让大唐知道我吐蕃也是有猛将的。”
胡十八呵呵一笑:“可惜,我没有听说过你。”
寺罗凝眉,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
不过很快,他便又呵呵一笑:“今天,我会让你认识我的。”
两个人这样说完之后,便突然冲向了对方。
铁锤与大刀,都是很霸道的兵刃,两个兵刃相碰之后,两个人都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好气力。”
虽然早已经猜到寺罗是很猛的猛将,但真的交手之后,胡十八才惊觉,这个寺罗比他想象中的要更为迅猛一些。
他的力道跟自己差不多。
不过,虽然知道寺罗跟自己的力气差不多,但胡十八并未有丝毫胆怯,很快,便又提着大刀杀了过来。
寺罗这边,是早有防备的。
对于胡十八,他早已知晓,毕竟胡十八名声在外。
不过真的跟胡十八对打了一阵后,他觉得胡十八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
两个人就这样不停的拼杀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两个人的每一次出手,都仿佛要把浑身的力道给全部使出来。
兵戈之声不绝,众人看的触目惊心。
如果是他们面对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只怕都过不了他们的一招吧。
霸道,他们打的太过霸道了一些。
他们好像根本不讲究什么技巧,就是在拼死力。
双方就这样不停的厮杀着,狂战,狂战。
一刀,一锤就这样拼杀,两个人的嘴角都被震的出了血。
这简直是自残式的打法。
两个人好像永远都不可能分出胜负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胡十八突然变幻了招式,他不再与寺罗硬拼,而是虚晃一刀,迷惑住寺罗之后,再直接一刀劈来。
跟着秦天久了,再笨的人也会慢慢学的聪明一点。
哪怕不是很聪明,但肯定脑子的转动要更为灵活。
胡十八发现自己跟寺罗的力气差不多后,便知道拼力气的话,他不太可能击败寺罗,所以他便想到了虚晃一刀,不过,他的虚晃一刀想要成功,就要让寺罗以为他只是想跟他拼力气。
所以前面的那几招,他拼着被震伤,也要迷惑寺罗,直到找准时机。
一刀。
胡十八一刀劈了过去,寺罗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想要阻挡那一刀,但那一刀却直接劈了下来。
紧接着,寺罗就被胡十八给劈成了两半,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两半。
鲜血流了一地,甚至可以看到寺罗的心脏,以及肚子里的肠子。
战争是残酷的,这些东西很常见,但此时看来,却还是有点触目惊心。
胡十八横着大刀,鲜活的站着,寺罗已经死了。
松赞干布眼睛瞪的很大,他有点不敢相信刚才的一幕。
他这里最强悍的武将,就这样被杀了?
而刚才的那一幕,对他吐蕃将士肯定是会有影响的吧?
士气受损。
松赞干布眼眉一凝,随之挥手喝道:“杀!”
越耽搁的话,士气就越发的低落,他要趁着唐军没有行动之前,冲过去。
而就在吐蕃兵马冲过来的时候,唐军这边,秦天一挥手,大唐神弩便嗖嗖嗖的发射起来。
一支接着一支的利箭飞射而来,冲在前面的吐蕃兵马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中了利箭倒地。
唐军的利箭遮天蔽日,让人感到一股说不出的恐怖。
松赞干布站在后面,看着那如同被覆盖了的天空,眼眉顿时就凝了起来。
“大唐……好厉害。”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他们吐蕃强大了,强大的可以比肩大唐,甚至比大唐还要厉害,可看到大唐神弩的威力之后,他才惊觉他们吐蕃与大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至少他们吐蕃就射不出这么多的利箭来。
没有敌人的利箭迅猛,他们在对战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先机。
“杀……”
可松赞干布还想再拼杀一下。
他不信他吐蕃就不是唐军对手。
随着距离的靠近,吐蕃的利箭也开始发射起来,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唐军这边,除了大唐神弩外,还有一个接着一个的投石机。
巨石从天而降。
利箭的杀伤力其实不算很高,因为只要穿着盔甲的话,利箭就射不透,这些利箭,要么阻拦敌军的速度,要么就是射中了马,马中箭了,对于敌军也是有杀伤力的。
相比较下,巨石更能够伤人。
巨石从天而降,直接就把一些吐蕃士兵的脑浆给砸了出来。
巨石一个接着一个的飞来,很快就砸死了一大片的吐蕃兵马。
双方还未短兵相接,吐蕃的伤亡已经开始增加起来。
很多吐蕃的部落首领看到这个,脸色顿时就变成了铁青。
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啊。
不过,战事已起,断无后退之理。
“杀!”
松赞干布又嘶喊了一声,紧接着,吐蕃兵马冲的更快了一些。
骑兵的速度很快,只片刻功夫,他们便冲到了唐军阵前。
而他们冲的靠近之后,大唐神弩和投石机都失去了射程。
“杀,给我狠狠的杀。”这个时候,秦天拔出了自己手里的刀,紧接着身先士卒的就冲了过去。
秦天冲了过去后,一众唐军,再无丝毫顾虑,也都拿着兵刃杀了去,而且他们杀的士气如虹,杀的忘生忘死。
战事起,杀戮起。
血腥的味道很快在松州城前弥漫开来。
唐军忘我的杀着,他们今天就是要与吐蕃决战,要杀的吐蕃想起松州一战,就心有余悸。
杀,杀,杀。
不停的杀戮,不停的鲜血,不停的死亡。
秋风吹来,忽而一阵凉。
第1261章 追击
杀,杀,杀。
唐军在秦天的带领下,奋勇杀敌。
这场战事从早上开始,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才终于见了分晓。
吐蕃兵马溃败。
一名吐蕃的部落首领来到了松赞干布跟前,道:“赞普,我军折损严重,根本不是唐军对手,当务之急,还是赶紧离开吧。”
说完,那个部落首领也顾不得听松赞干布说什么,直接带着兵马就向前面突围而去。
现如今这种情况,继续杀下去,只怕是会全军覆没的。
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突围了。
一个部落首领开始突围,紧接着,其他部落首领也不做迟疑,纷纷也都跟着突围起来。
松赞干布是有点不甘心的,但当他看到眼前的情况后,他知道自己不甘心也没有用。
不走,就是死。
所以,不做迟疑,他也连忙带着自己的兵马,开始突围而去。
吐蕃要逃。
唐军看到这个之后,杀的越发振奋。
“杀,杀……”
唐军对吐蕃的兵马进行了最后的收割。
不过,吐蕃到底也是强悍的,松赞干布手下也多有猛将。
在这些猛将的护卫下,松赞干布以及一些部落首领,还是突围逃了出去。
他们逃走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整个松州城前,却仍旧是一片喧嚣。
“赢了,我们赢了啊。”
“没错,这一战,吐蕃只有两万多兵马逃走了,他们损兵折将,这次可算是打痛他们了。”
“就是,就是,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跟我们大唐作对。”
“今天真是杀的爽啊。”
“…………”
大家在战场上兴奋的说着,庆祝着。
牛进达却是直接找上了秦天。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击败了吐蕃,而且还让他们长了记性,他们的确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过,秦天却是摇了摇头:“不,打的还不够痛。”
听到这话,牛进达愣了一下,他们把吐蕃兵马杀的只剩下了两万多兵马,这还杀的不够痛啊?
只怕吐蕃他们都快要痛死了吧。
“那你的意思是?”
“集合兵马,给我连夜追击,一定要让吐蕃感到绝望才行。”
他们已经胜利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冒险,他们的目的,多少也算是达到了,吐蕃短时间内,肯定不敢与他们为敌。
秦天还要继续追击,让很多人觉得没有道理。
毕竟,穷寇莫追啊。
但秦天却十分坚定,牛进达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按照秦天说的去办,他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吩咐下去。”
夜已经渐深了,秋风也有点凉。
很快,牛进达就聚集了一万多兵马出来。
这一万多兵马集合之后,秦天便带着他们,向松赞干布他们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这一次,他们非得打的吐蕃绝望才行。
-----------------
夜。
松赞干布带着兵马仓皇逃窜,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
他以为这一次出征,他肯定能够击败唐军,攻下松州城。
可现在,他却在逃命。
这是他第一次这般落魄的逃命。
吐蕃的将士都很颓废,他们已经毫无斗志了。
兵马就这样跑着,一直跑到了后半夜,他们也不曾有丝毫的停歇。
将士们很累,累的都有点跑不动了。
“赞普,要不我们休息一下吧?”
一名将军看到将士们都有点疲惫不堪,于是前来请命。
而他开口之后,其他一些人也都纷纷跟着附和。
“赞普,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不如歇一会再走吧?”
“是啊,我们都没有休息过,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双腿就要废了。”
“赞普,休息一会吧……”
松赞干布也很累,他也很想休息一下,但他又有一点担心。
万一唐军追上来怎么办?
在攻打松州城的时候,他便已经出现过一次失误,如果这一次再失误的话,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此时我们还在大唐境内,这里很不安全,等回到我们吐蕃境内后,你们想怎么休息就怎么休息,给我继续赶路。”
这一次,松赞干布绝不容自己再出现失误。
他这样说完之后,便带着兵马继续赶路,而这些兵马,已经困的不行,很多人甚至走着路都能睡着。
同时,一些人也有点怨言。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唐军怎么可能追上来?”
“就是,就是,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唐军不会追来了,我们应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赞普的胆子未免也太小了一点。”
“…………”
吐蕃的将士抱怨着,可还是托着疲惫的身子走着,他们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而就在他们这样走着的时候,一名探子突然急匆匆跑了来。
“不好了,不好了,唐军追上来了,唐军追上来了……”
探子一边跑一边喊,吐蕃的那些将士听到这个之后,都有点不敢置信。
“怎么会这样,唐军……真的追过来了?”
“他们已经赢了这场战争,怎么还不依不饶?”
“现在怎么办,我们还有精力与唐军一战吗?”
他们已经很疲惫了,疲惫的根本就没有体力再去战斗了。
而前面,松赞干布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愣了一下,虽然他担心唐军会追上来,但他并不是很肯定。
如今唐军真的追来了,他反而有一点不安。
“可恶,唐军实在可恶,难道要与我吐蕃不死不休吗?”
松赞干布骂了一句,很快,就又把一众部落首领,以及他带来的武将谋士聚集在了一起。
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后,松赞干布把情况给说了一下,然后问道:“诸位,如今这种情况,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唐军不依不饶,他们想要活着回到吐蕃王城,只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必须想办法活下来。
松赞干布问了一句之后,其他人相互张望,紧接着,就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赞普,现如今的情况,我们只能留一部分兵马断后啊,只要支撑一天甚至半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赶回去了。”
第1262章 吐蕃计
“赞普,现如今的情况,我们只能留一部分兵马断后啊,只要支撑一天甚至半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赶回去了。”
只要有人能够牺牲自己,来为他们的逃跑争取时间,他们就能够活着回到吐蕃。
只是,当这个将领把自己的主意说出来的时候,一众部落首领却都是闭口不言。
他们都很清楚,谁断后,谁就只有被唐军灭掉的份。
可他们这样的人,谁愿意被唐军给灭掉?
他们都是要为自己的部落着想的,让他们断后,根本就不可能。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松赞干布,他是吐蕃的赞普,在这个时候,他有责任保护他们活着,不然的话,他们凭什么听赞普的命令?
大家的意思不言而喻,松赞干布也是个聪明人,他自然明白这些人是什么意思。
必须是他的人来断后才行,不然,这些部落首领怕是要做出其他事情来。
松赞干布凝眉,他也不想自己的兵马牺牲,但如果自己的兵马不牺牲的话,他只怕是无法让这些部落首领再为自己效命了。
但目前的情况下,他不宜与这些部落首领闹矛盾。
想要继续做自己的赞普,而且值得让这些部落首领继续跟随,他就要有一个做赞普的样子。
从来,领导人都不是好当的。
作为老大,有时候就要贡献一些东西出来才行。
松赞干布犹豫了一下,随即吩咐道:“留下两千兵马,阻挡唐军,其余兵马,随我继续赶路。”
两千兵马不算很多,但在松赞干布看来,也并不是很少,这两千兵马若是抱有必死之决心,说不定能为他们争取半天的时间。
而对他们来说,半天时间差不多够了。
很快,松赞干布的两千兵马被留了下来,其余的人跟着松赞干布继续赶路。
夜色越来月色,也越来越冷。
两千兵马在原地休息,等着唐军的到来。
现在的他们,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精力,他们准备以逸待劳。
大约一个时辰后,已经是黎明前的时候,唐军终于赶了过来。
休息了一个时辰,对吐蕃的两千兵马来说并不算很多,但这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却是让他们的精神多少好了一点。
夜有点昏暗,四周不时的有火把晃动。
唐军看到这两千兵马之后,就明白了吐蕃的意思。
不过,秦天却只是露出了一丝冷笑,随即挥手道:“给我杀。”
一声令下,唐军的弓箭手立马向这两千吐蕃兵马进行扫射,这些吐蕃兵马没想到大唐会用利箭。
大唐的兵马很多,利箭也很多,两千吐蕃兵马根本招架不住。
几轮利箭扫射之后,一半的吐蕃兵马都中箭了,他们要么死了,要么直接就丧失了杀伤力。
剩下的人,还能继续战斗。
就在利箭停止的时候,他们蜂拥着杀了过来。
不过这个时候,唐军却也是直接杀了来。
唐军并没有休息,他们也有一点疲惫,但他们胜在人多,胜在兵器锋利,所以,双方短兵相接之后,唐军便以一种碾压式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
在秦天看来,吐蕃用两千兵马来断后,不过是毫无作用的举措罢了,他们正好分而灭之。
如果是五千的话,他们就不好轻易灭掉,但两千,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灭掉这两千兵马后,唐军并没有再继续追击,而是休息了一个时辰,等天亮之后,他们才继续赶路,这一次,他们不把吐蕃打的怀疑人生,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
松赞干布带着兵马继续逃走。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才终于停歇。
他们已经累的实在走不动了,再不休息的话,他们没有被唐军给灭掉,就先自己累死了,亦或者饿死了。
所以,他们现在必须休息,吃饭。
很多将士在停下来之后,直接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他们已经困的,哪怕有人踢他们一脚,他们都不怎么想起来的程度。
“赞普,我们已经逃了很远了,想必唐军不会追来了吧。”
“肯定不会追来了,不要望了,我们还有两千兵马断后呢,就算他们追,也追不上我们了。”
“没错,再过三天,我们就到吐蕃境内了,那个时候,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
在休息的时候,一些部落首领跟松赞干布说着,松赞干布也希望唐军不会继续追杀。
不过,就在他们这样说的时候,一名探子又急匆匆跑了来:“大事不好了,唐军追来了……”
听到唐军又追来了,一群将士顿时苦恼不已,他们还没有怎么休息,唐军怎么就又来了?
照这样下去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回到吐蕃去啊。
那些部落首领刚才还松了一口气,可现在突然又都紧绷起来。
“怎么回事,不是有两千兵马断后吗,唐军不可能这么快的啊?”
“就是,唐军怎么阴魂不散,非得一直这样追杀我们吗?”
“可恶,这些唐军太可恶了……”
这些人不停的骂着,但却没有一个是愿意与唐军一战的,更别说把自己的兵马单独留下来断后了。
松赞干布看着他们这个样子,内心十分的愤怒,他以为自己掌控吐蕃已经很不错了,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样子,他们吐蕃这样的部落形式,实在是太不利于他们打仗了。
各自为营,都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他们吐蕃怎么强大?
回去之后,他非得慢慢解决这个问题不可。
但现在,他必须想办法活着回到吐蕃王城才行,他也没有料到,唐军竟然会这个样子。
在这一刻,他是真的感觉到了绝望和无奈,还有后悔。
他后悔不该轻易对大唐用兵。
“现在这种情况,派兵马断后是行不通了,我们只能投降,与唐军议和。”
在那些部落首领说着的时候,松赞干布把自己的主意给说了一下,唐军奈何不了他们,至少灭不掉他们吐蕃,那么议和,也肯定是唐军想要看到的结果。
无非就是,他们吐蕃赔偿一些钱财罢了。
第1263章 和谈
高傲的松赞干布要与唐军议和。
这是他成为赞普一来,第一次这般的低三下四。
不过,现如今的情况,他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如果不议和的话,他们恐怕很难活着回到吐蕃去,就算他们能够活着回去,以后的日子也肯定不好过。
不投降的话,那就等于与大唐断绝了一切来往,而他们吐蕃的很多东西,都是要从大唐进口的。
不投降,就没有贸易的往来,他们吐蕃的很多人只怕都是受不了的。
那个时候,吐蕃局势不稳,并不利于他的统治。
松赞干布说完之后,那些部落首领相互张望,对于这个,他们有点惊讶,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向眼高于顶的松赞干布竟然也会妥协。
他们还是不了解他们的这个赞普。
不过同时,他们的心里也都终于松了一口气。
对他们来说,投降不投降无所谓,反正投降了,上面也有松赞干布撑着,而投降了,他们也就有了活下去的机会。
他们真正想要的,就是活着。
所以很快,这些部落首领就说了起来。
“赞普,如今投降,怕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了。”
“是啊,我们现在必须韬光养晦才行,等我们再强大一些了,再找大唐算账。”
“没错,议和就议和。”
“…………”
部落首领同意议和,松赞干布点了点头,而后,他便留下了一支议和的队伍,让他们在这里等着唐军,而他们,则不做停歇,再次向吐蕃王城赶去。
虽说已经准备议和了,但他们却也不敢大意,不敢与唐军再正面相对,万一唐军不同意议和,那他们继续逗留在这里,就太过危险了一些。
松赞干布带着兵马继续逃亡,他们逃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后,秦天带着兵马赶了过来。
不过,秦天他们这一次再遇到吐蕃人的时候,没有遇到断后的兵马,而是遇到了有百十来人的小队伍。
他很奇怪,百十来人留下来有什么用,难道这百十来人能拦住他们吗?
骑马上前,秦天还没来得及开口,一名吐蕃文官摸样的男子连忙上前道:“秦小公爷切莫动手,我是吐蕃的官员布鲁图,我奉了我家赞普的命令,在此等候小公爷,特来向你们大唐议和。”
听到是要议和,秦天这才终于明白怎么回事,原来吐蕃自知打不过他们,想要跟他们议和啊。
好像人总是这个样子,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就会退而求其次。
吐蕃知道逃不走了,便想着投降,跟他们大唐议和了。
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淡笑,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程处默突然就把他的宣花板斧给亮了出来,道:“秦大哥,不跟他们议和,这可是灭掉松赞干布的好机会,不然等他们回到了吐蕃,那可就等同于是放虎归山了啊。”
“不错,绝对不能议和,我们要一举灭掉吐蕃。”尉迟宝琳也不赞成议和。
在他们看来,如今局势对他们大好,他们没有必要跟吐蕃议和。
那吐蕃的议和使臣听到这话,脸色就变的有点难看,自己也开始紧张起来。
秦天这里,却是平静的浅浅一笑,随后望向那个议和大臣,道:“吐蕃想跟我大唐议和,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看你们有没有议和的诚意了。”
“诚意自然是有的,小公爷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便是了,您提之后,我立马跟我家赞普说。”
议和大臣并不敢把话说绝,秦天轻声一笑,然后把他们大唐要的东西给说了一遍,其中,包括一些牛羊,一些粮草和金银珠宝,还有一些,就是吐蕃的一块土地。
得罪了他们大唐,如果不出点血的话,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的。
可以说,秦天有点狮子大开口,要的很多。
吐蕃的议和大臣听完之后,都忍不住冷吸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情绪,笑了笑后,道:“好,我回去之后,会把这些情况跟我家赞普说一下的,不过还请秦小公爷在这里等候。”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秦天在这里等消息。
不过,秦天却是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摇了摇头:“不,让你们赞普逃了回去,只怕就算你们同意议和,我刚才提的条件,也要打个折扣吧,想要议和,你们就得留下点什么才行。”
“你什么意思?”
“自然是要围困住你们的赞普了。”
秦天也不是笨蛋,议和是议和,但就算是议和,他手里也得有一点筹码才行。
而困住松赞干布,便是他想要的筹码。
这样说完之后,不等那个吐蕃的议和大臣再说什么,秦天已经带着自己的兵马,再次向松赞干布他们逃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他们相隔也才不过一个多时辰的距离,而这点距离对唐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一来,唐军有很多代替食品,他们不用生火做饭,就可以在马背上补充能量,而吐蕃不行,他们饿了,就得生火做饭,可是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生火做饭,很多将士已经又累又饿了,他们根本就走不快了。
再有就是,唐军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来追击的,他们相对来说士气更为高涨一点。
士气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是很管用的。
唐军在后面继续追赶,天色暗淡下来的时候,他们终于追赶了上来,并且把松赞干布以及那些部落首领全部围了起来。
不过,他们围上来后,并没有立马动手,他们就只是围着,因为,那个议和大臣也已经跟着赶了回来,接下来,他们是战是和,就看松赞干布的选择了。
夜色渐深,风吹来带着凉意,入秋已经有点深了。
四周很安静,安静的只能听到一些虫鸣的声音。
程处默一直都拿着自己的宣花板斧,好像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与吐蕃一战。
他有点纳闷,有点不解。
“秦大哥,这可是杀掉松赞干布的好机会啊,我们干嘛还要跟他们议和?”
他们如今掌控着局面,完全没有必要议和,而一旦松赞干布死了,吐蕃必定土崩瓦解,那个时候,他们可趁机一举灭掉吐蕃。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第1264章 谈成
杀掉松赞干布,其他吐蕃的部落必定会再次混战,吐蕃那个时候的实力,就会再一次的削弱。
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不过,秦天却是浅浅一笑,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大唐现如今有灭掉吐蕃的实力吗?”
“秦大哥的意思是?”
“吐蕃深处高原地区,我们大唐的将士去了之后是会缺氧的,那个时候别说杀敌了,我们自己去了就会头晕,根本灭不掉吐蕃,至于松赞干布嘛,他如今手中还有不少兵马,击败我们不太可能,但他要是想逃回去,还是有机会的,我们不能冒险。”
如果被他们围困住的这些吐蕃将士奋力一搏的话,肯定是能够护送松赞干布逃走的,这个毫无疑问。
问题是这些吐蕃将士会不会拼死一搏。
这个很不好说,所以秦天想要的,是更为保险的一种情况。
既然灭不掉吐蕃,那自然是和谈更好一点了。
而且,松赞干布若是活着,与他们大唐和谈,对他们大唐来说,也是更为有利的。
如果松赞干布死了,其他部落首领肯定相互征伐,那个时候,吐蕃与大唐的贸易往来可就要中断了。
这会严重影响大唐的经济发展。
要知道,大唐有很多商品出口到吐蕃去,如果这些商品都不能卖给吐蕃人了,他们赚什么钱?
没有钱,大唐就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战役啊。
松赞干布是个理智的人,他活着回去,与大唐和谈,大唐与吐蕃的经济,肯定是能够继续发展的。
在大唐没有灭掉吐蕃的实力之前,大唐就应该保持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只有这样,大唐才能够富足。
秦天把这些情况说完之后,程处默等人虽然仍旧有点不以为然,但并没有再嚷嚷着冲进去杀了松赞干布。
与此同时,吐蕃军营内,吐蕃的将士已经开始吃饭的吃饭,休息的休息了。
而议和大臣,也已经把秦天的意思跟松赞干布说了一下。
议和大臣说完,那些部落首领顿时凝眉起来。
“大唐这简直就是敲诈勒索,竟然要这么多东西?”
“赞普,不能给他们,我们就算是议和,也不能赔给他们这么多东西。”
“就是,就是,大唐这是要发战争财啊,实在是不要脸。”
“他们竟然还想要我们吐蕃的土地,坚决不给。”
“…………”
部落首领虽然想要议和,但他们并不想赔偿,毕竟真的要赔偿这么多东西的话,那就是他们所有部落来承担这些东西了,这就等于让他们出钱啊,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赞普,我们的将士现在也得到了休息,如今完全可以与唐军一战,就算击不败他们,但逃回吐蕃肯定没有问题啊。”
“是啊,我们明天一早,就突围,我们还就不信了,大唐能把我们怎么样?”
“…………”
这些部落首领嚷嚷的厉害,松赞干布却是凝眉。
想要逃回吐蕃,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此的话,议和的事情就黄了,他不信在他们突围之后,大唐还会同意跟他们议和。
而不议和的话,两个关系破裂,他们不能与大唐进行贸易往来,他们吐蕃也强大不起来。
作为帝王,他们都很清楚,只有经商才能够富国强国,闭关锁国是不行的,钱财流通,他们才可富强。
而松赞干布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仅仅是想当一个吐蕃的赞普,他还想与大唐一决雌雄,争一争这华夏天下。
而要争这华夏天下,那他们就要与大唐有正常的贸易往来。
所以,思虑过后,松赞干布摇了摇头:“不,我们还是要与大唐议和,赔偿给大唐的这些东西,经过后期的经商,我们都能够赚回来。”
他们要有长远的目光,松赞干布把情况跟他们这些人说了一下,他们听完之后,也只能妥协。
这样商量好后,第二天一早,吐蕃的议和大臣就再次来到了唐军大营之内,把他们吐蕃赞普的决定跟秦天说了一下。
“秦小公爷,你说的那些条件,我们家赞普都答应了。”
听到松赞干布同意了他提出的那些条件,秦天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心想这个松赞干布还真是聪明人,不答应,双方一战,结果难料,而此后吐蕃,恐怕想再发展就难了。
当然,大唐也会因此而后退一些,如今的情况,可以说是互赢的。
而大唐得到了这么多赔偿,显然赢的更多一些。
“好,既然你们家赞普同意了,那等你们吐蕃把我们要的这些东西拉来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如今困住他们,自然是要拿到好处后,才能够放他们走的,吐蕃的议和大臣苦笑了一下,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应了下来。
松赞干布派人去吐蕃筹集钱财、牛羊等等,大概半个月后,这些东西全部给拉了过来,秦天他们拿到了这些赔偿,这才终于放松赞干布他们离开。
而吐蕃因为这一场松州大战,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不仅兵马折损严重,经济也十分的受伤,毕竟赔偿了这么多东西嘛,一时半会想要恢复过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这样的吐蕃,只怕几年时间内,都不敢与大唐为敌了。
事情解决,秦天带着兵马,拉着那些议和的胜利品回到了松州城。
这些事情,牛进达已经知道了,而对于秦天的选择,牛进达并不怎么看好。
“你小子,明明有机会杀了松赞干布的,干嘛跟他们议和?”
不等秦天开口,牛进达就又一声轻叹,道:“你就算要议和,也得跟朝廷商量一下啊,现如今你就这样放松赞干布回去了,朝堂上的那些人,会不会对你有什么怀疑,你这件事情,做的不够稳当啊。”
议和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战前将军可以决定的事情,是必须由朝廷来决定才行的,秦天这样做,有点不附和规矩。
他在朝中又有那么多的敌人,只怕那些人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对他进行一番弹劾的。
这次,李世民都帮不了他。
第1265章 长安情况
对于秦天的所作所为,牛进达是有点担心的。
秦天这里,不由得发出了一些苦笑。
他自然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当时情况,他那来得及派人去长安城征求意见?
这一来一回这么长时间,是很有可能生出变数来的。
而且,朝中的人如果不同意议和,那就更坏了他的大事啊。
要知道,不是谁都有他这样的远见的。
要是有人觉得那是一个杀了松赞干布,毁掉吐蕃稳定的大好机会,他们肯定是会选择让他出兵灭掉松赞干布的。
而一旦李世民同意了,就会出现变数。
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他先议和,等回到长安城后,再把情况跟李世民说一下,让李世民知道当时的情况,他是只能这样做。
秦天把情况跟牛进达说了一下,牛进达自然也理解秦天,毕竟他是亲历过松州一战的。
不过他理解归理解,长安城那边的情况,还是要尽早解决的。
所以,他们并没有在松州城多做停留,拿着那些议和所得的胜利品,他们便向长安城赶去。
他们希望,李世民看到这么多东西后,能够明白秦天的用意。
兵马浩浩荡荡的向长安城赶去。
虽说是得胜回朝,但有一些人的心情,并不算特别的兴奋。
长安城。
已是秋天的长安城仍旧是繁华而热闹的。
长安城外秋景如许,但长安城内,却仿佛看不到丝毫秋色。
这里的秋已经被来来往往的人给全部掩盖住了。
哪怕偶尔飘零的落叶,也不会让人察觉到秋的到来。
长安城,热闹,还是热闹。
而这个时候,秦天擅自做主,与吐蕃议和的事情,终于传了来。
大殿之上,一名官员把情况给说了一下。
“圣上,秦天带着兵马赶到了松州城,一举击败了吐蕃大军。”
这个官员刚说了一句,整个大殿顿时就喧嚣起来。
“好啊,击败了吐蕃,秦小公爷好生厉害。”
“谁说不是,先是败了薛延陀,现如今又击败了吐蕃,接连战胜,秦天不错。”
“击败了吐蕃,我大唐就又安稳了啊。”
“看以后谁还敢对我大唐不敬。”
众人兴奋着这场胜利,也对秦天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李世民坐在上面,也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们大唐的危机,就这样解除了,好像有秦天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啊。
李世民有点庆幸大唐有秦天这样的能臣。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官员就又继续说了起来:“圣上,秦天击败吐蕃之后,带着兵马继续追击,最后把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一等人给围困了起来,但在这个时候,秦天并没有杀他们,而是与吐蕃议和了…………”
官员把情况说完之后,本来喧嚣的大殿,突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刚才那些称赞秦天的人顿时有点傻眼,或者说他们有点后悔刚才的溢美之词。
沉寂,沉寂。
但大殿上的沉寂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高士廉就站了出来。
“圣上,秦天此举,实在是令人费解啊,明明有机会杀了松赞干布,让本来已经团结起来的吐蕃,再次进入到混乱之中,可是他竟然跟吐蕃议和了,只怕秦天,另有意图啊。”
“圣上,秦天很有可能收了吐蕃什么好处,不然他怎么会这样做?”
“圣上,秦天可能有狼子野心……”
场面变化的有点快,刚才还是对秦天的一片溢美之词,结果现在,却成为了弹劾,而且还说秦天狼子野心,这两种情况,完全就是相反的啊。
对一个人的态度,竟然有这样的变化,简直世间少见。
弹劾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因为他们都觉得秦天做的这件事情,太不正常了。
明明有机会杀掉松赞干布的,为何要议和?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凝着眉头,他也觉得秦天做的这件事情,有点奇怪,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天既然要议和,为何不先跟朝廷说一下,自己怎么就决定了?
朝中的官员现如今也在揪住这个问题不放,他秦天眼里,可还有他李世民这个天子?
议和没什么,不给他李世民面子,就有问题了。
李世民突然觉得,会不会是秦天自己的功劳太大了,所以不把他李世民当回事了?
他这是要功高盖主咯?
功高的都不把他李世民放在眼里了。
朝堂有点混乱,这个时候,李绩等人连忙站了出来。
“圣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能当时的情况特殊,不如等秦天回来之后,再仔细询问一番吧。”
“是啊圣上,秦天对圣上对我大唐,那可是忠心耿耿啊,从来就没有过二心,说他有狼子野心,简直是无稽之谈。”
“圣上,秦天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圣上一定要相信秦天。”
“…………”
为秦天辩护的人也不少,李世民看着这些情况,犹豫了一下,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道:“此事等秦天回京之后,再做论处。”
虽然觉得奇怪,但李世民对秦天的信任还是很重的,而且,秦天接连立功啊,如果他不听秦天解释就对秦天处罚,怕是有点说不过去。
会让人觉得他李世民要杀功臣。
而古往今来,但凡杀了功臣的天子,在史书上有好名声吗?
那可都是要留下污点的。
他李世民要做千古一帝,他不想留下任何的污点。
而且,秦天很快就回来了,就算要处罚,晚几天也没什么,他不妨等一等,这样对他来说更为保险一点。
李世民这样说完之后,高士廉这些人虽然有点不太高兴,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他们内心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因为秦天这一次做的事情,实在是有点不符合规矩,就算他这样做真的有一些原因,李世民怕也不会轻易饶了他吧?
天子的面子,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这一次,秦天在劫难逃。
早朝就这样结束了,众人离开大殿的时候,还在讨论这件事情,很多人都在惋惜。
惋惜秦天没有趁着那个机会,一举杀掉松赞干布。
第1266章 秦天回京
近乡情更怯。
秦天现在是近长安,心更忧。
虽说接连立了两次大功,但与吐蕃议和的事情,到底有点不符合规矩啊。
到了长安城,不知道李世民会怎么处置他。
他很清楚,就算李世民想原谅他,可规矩不能废啊,不然以后别人都学,那可就不好控制了。
所以,为了所谓的规矩,李世民也肯定是要惩罚他的。
而正是因为这个惩罚,让他秦天有点不安。
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了。
这个时候,长安城内除了热闹之外,也可见秋色。
落叶,秋风。
秦天带着队伍回来的时候,街头站着很多百姓。
他们并不知道秦天做的那些事情,他们只知道秦天接连击败薛延陀和吐蕃,立了大功。
他们都是来看热闹的。
军队之中,有一车有一车的胜利品,百姓看到之后,顿时就兴奋了。
“秦小公爷厉害啊,击败吐蕃之后,让吐蕃赔偿了这么多。”
“谁说不是,这些金银珠宝,可比我们大唐一年的赋税还要高吧?”
“那可不,不过我们就应该这样教训吐蕃,谁让他们竟然敢对我大唐用兵。”
“极是,极是,就应该这样,秦小公爷真厉害。”
“…………”
百姓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停的兴奋说着,偶尔有一些话传到秦天的耳朵里后,秦天也只是一声轻笑。
秦天带着队伍继续走着,来到了朱雀大街,来到了皇宫门前。
但这一次,没有人在皇宫门前迎接他。
他苦笑了一下,看了一眼牛进达,而后两个人翻身下马,直接进了皇宫。
皇宫大殿,群臣都在等着他们。
每个人看秦天的眼神都怪怪的,有的人担忧,有的人幸灾乐祸。
秦天一步一步的走着,大殿由安静变成了喧嚣,他的脚步声也渐渐不闻。
来到前面,秦天跪地,将一份奏折递交了上去。
“臣秦天,幸不辱命,得胜归来。”
一名宫人拿着奏折递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瞪了一眼秦天,心想什么幸不辱命,白白放走了松赞干布,还是幸不辱命吗?
不过,他又很好奇秦天奏折上写的什么,所以就打开来看了一眼。
这样打开看了一眼之后,李世民的心跳突然加速。
好多钱。
看了一眼之后,连他这样的天子都觉得好多,这可都是财富啊。
这样多的钱,他李世民心动了,而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怎么回事,原来这都是吐蕃为了议和赔给他们大唐的钱啊。
这些钱很多,只怕一下子就把吐蕃给耗费的差不多了吧?
李世民慢慢的镇定了下来,将奏折合上之后,他看秦天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多少柔和了一点。
不得不说,钱是个好东西,连李世民这样的天子都不能例外,他很清楚,有了这么一笔钱,他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眉头都不用眨一下。
“秦天,你的确幸不辱命,击败了薛延陀和吐蕃,但你可知你犯了什么错吗?”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天,秦天应声道:“回圣上,臣知道,臣不该在没有跟圣上说明的情况下,就与吐蕃议和。”
“只是这些吗?”
秦天刚说完,高士廉就站了出来,紧接着哼了一声:“你带着兵马,明明已经把松赞干布给围住了,为何要与他议和,杀了他之后,让吐蕃大乱,对我大唐更有好处吧?”
高士廉说了这么一句话后,朝中其他反对秦天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不错,你是不是受了吐蕃什么好处?”
“肯定是的,吐蕃肯出这么多的钱财,那么收买你秦天,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
“…………”
讨伐之声不绝。
秦天没想到反对他的人竟然这么多,当然,这么多人当中,有一些是跟自己有恩怨的,有一些可能纯粹就是愤青,觉得没有杀了松赞干布,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而此时的李世民,也望向了秦天,他也要知道原因。
秦天苦笑,道:“圣上,当时的情况,臣是杀不死松赞干布的,而且,现如今我大唐没有灭掉吐蕃的能力,与其与吐蕃老死不相往来,倒不如暂时与他们和平相处,等我大唐积攒了实力,再一举灭掉吐蕃,而松赞干布是我们与吐蕃和平的关键…………”
秦天把情况给说了一遍,他说的也都还是很有道理的,李世民听完之后,才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他的话,他也会选择跟吐蕃议和,而不是冒险去击杀松赞干布,毕竟,吐蕃若与他们大唐不死不休,他们大唐只怕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发展了。
吐蕃的敌人不多,他们大唐却是不少的。
所以,在没有一举灭掉一个敌人的实力前,最好不要跟这个敌人经常斗争。
李世民认可了秦天的解释,不过秦天议和不跟朝廷说,却是不容原谅的。
高士廉他们那些人见到这种情况后,立马把问题集中在了这上面,不给李世民面子,他们倒要看看李世民怎么做。
李世民眼眸凝着,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对秦天的处罚,而如果不处罚的话,就坏了规矩。
一个朝廷之所以能够有序的进行,就是因为有规矩约束着,如果没有的话,那岂不是要乱套?
规矩不能废。
许久之后,李世民才终于开口道:“秦天议和这件事情,的确有点擅自做主了,不过念在他有功的份上,就功过相抵了,但是,朕要革去他在尚书省的职务,贬他到金陵城做刺史。”
这个惩罚出来之后,不少人都不怎么乐意,比如说程咬金等人,都已经功过相抵了,怎么还要把秦天给调离京城啊?
秦天离开了京城,他们会无趣很多的。
但同时也有一些人,终于得偿所愿,比如说高士廉这些人。
要知道,刺史的官职并不算低,但到底是外派官员,跟秦天在尚书省的官职比起来,他这已经算被贬的很厉害了。
秦天听到这个之后,愣了一下。
“怎么是金陵城呢?”
第1267章 延迟半月
听到要自己去金陵城当刺史,秦天是有点奇怪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安排,他并不觉得有什么。
刺史的官职也不小,而且他还有县公的爵位在身,谁也不敢轻视他。
而秦天仔细思虑了一番后,多少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
早朝结束的时候,长安城的天气突然显得有些阴沉,好像好下雨的样子。
秦天刚准备离开,却被一名宫人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上让你去御书房。”
秦天并没有觉得意外,李世民让他去金陵城肯定是有深意的,如此,少不得要跟他说一下。
而秦天也正有事要跟李世民说,因此也没有多耽搁,跟着宫人就直接去了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等着他了。
“今天朕惩罚了你,革去了你的官职,还把你贬离了京城,你可有怨朕啊?”
秦天刚进来,李世民就问了一句,好像对于秦天是不是怨他,有点介怀。
秦天见李世民如此,连忙说道:“圣上说那里话,臣的确做错了事情,圣上处罚臣,那也是理所应当,臣能明白。”
秦天知道李世民的用意,但他并没有说。
作为一名臣子,有的时候要学会装笨才行。
太过聪明的人,一般都活不久。
特别是在天子面前。
李世民轻声一笑,他以为秦天会说出一些其他话来,没有想到只是说了这个,如此的话,有些事情,就只能他自己提出来了。
“不怨朕就好,其实朕也知道你与吐蕃议和,是为了我大唐好,朕不应该再罚你去金陵城,不过淮南那边出了点事情,怕是只能你去解决了。”
李世民说了出来,秦天这才露出惊讶神色,道:“淮南出了事情,可是淮南王要反了?”
当初在江南道的时候,秦天破获了一桩谋反案,只是与谋反案相关的淮南王李安,却平安无事。
因为当时的证据不足,李世民又不好贸然动手,所以只能放过他。
但现在李世民要他去金陵城,那只怕是淮南王有所行动了。
李世民点点头:“朕一直都有派人注意淮南王的动向,最近一段时间,淮南王频繁调动兵马,怕是有要反的迹象,但除此之外,又找到他一些真正谋反的证据,所以朕要派去金陵城,帮朕解决这件事情。”
有藩王谋反,李世民派兵镇压很正常,并不会让其他藩王觉得他有削藩之意,可如果淮南王不动手,那李世民也不好对他下手。
可淮南王有反心,终归让李世民不放心,所以,他才想着派秦天去,不管怎么样,总是相对保险一点。
听到李世民的这些话后,秦天已经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应下来。
“圣上,淮南王一时半会间,怕也不会谋反,所以臣想延迟一个月去金陵城任职。”
秦天离家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这刚回来就又走,未免有些不称职,不算是一个好丈夫,也不算是一个好父亲,不管怎么样,他都想在家里陪陪家人。
至于淮南王嘛,今年他肯定是反不了的,所以不用急。
而且,让淮南王知道他去,还可以让淮南王着急一些,说不定他就露出马脚了呢?
见秦天竟然要延迟一个越去任职,李世民就有点生气了。
不过想到秦天刚回来,若是就这样让他走了,那九公主不得找自己闹啊?
“最多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淮南那边的情况,朕不放心。”
李世民的话就是命令,他说完这句话后,已经不容秦天再讨价还价了。
秦天一脸的委屈,可也只能应下。
君臣两人这样说完之后,秦天才终于离开皇宫。
而这个时候,天空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惊雷,紧接着就哗啦啦的下起秋雨来。
秋雨向来迅猛。
秦天望着这瓢泼大雨,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因为李世民的宣召,让他现在不能立马回家了。
他只能等雨小了之后,再回去。
他站在皇宫外的屋檐下避雨,朱雀街上少有行人,甚至两旁的很多商铺都关门了。
若是以前,东西两市那边必定十分喧嚣,但现在却是什么都听不见。
秋雨一直下着,秦天微微凝眉。
秋雨迅猛,来的急,去的也快,但今天却持续的时间有点长。
秦天犹犹豫豫了一番,才终于骑马冒雨回去,他有点归心似箭,不想再等下去了。
万一这雨一直下个不停呢?
快马在雨中急奔,很快秦天的衣服就被雨水给打透了。
而就在他骑着马刚走了半柱香后,这场看起来要一直下的大雨,突然就停了。
此时正是午后,不时有秋风吹来。
秦天坐在马背上,有点丧气。
他觉得自己的运气未免太不好了一点,怎么自己不走,雨就一直下,自己走了,雨又停了?
现在弄的他浑身都湿透了。
可能自己有点流年不利。
秦天心里想着,今年打仗,败了薛延陀,败了吐蕃,这可都是大功劳,要是其他人,只怕立马就升为国公了,可他倒好,不仅爵位没有升迁,还被贬了?
这不是流年不利是什么?
秦天苦笑,又觉得自己想多了,于是不做迟疑,快马加鞭向府上赶去。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显得很是清新,秦天刚进府门,唐蓉一众人就立马迎了出来。
“相公,你可算是回来了,听说你立了大功,圣上怎么赏赐你的?”
“击败了薛延陀和吐蕃啊,圣上给你升官加爵了没有?”
大家兴奋的问着,秦天倒是突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
自己的情况,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秦天耸耸肩,把情况跟他们说了一下,他这么说完,唐蓉和卢花娘他们都有点傻眼,紧接着就有点生气。
“圣上怎么能这样呢,相公你立了大功,挽救了大唐啊,圣上怎么不奖赏你,还要把你给贬官呢?”
“就是,就是,圣上这样做,太不公平了……”
秦天越发的无奈起来,只能连忙把情况跟她们几个人说一下。
第1268章 假铜钱
听得李世民让秦天去金陵城是为了解决淮南王谋反的事情,唐蓉他们几个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圣上是这个意思啊,我说呢,相公这么大功劳,怎么可能被贬去金陵城当刺史,要真当刺史,那可是要当三年的,这谁受得了。”
“就是,就是,只是去解决淮南王的事情,那就不用那么久了,事情办完,相公就能回来。”
“…………”
这个时候,秦天他们已经回到了房间里来。
而他们这样说着的时候,秦天突然把她们几个女人搂在了怀里。
“这么舍不得你家相公在外面多待,是不是很想念你们家相公啊……”
秦天跟唐蓉他们打情骂俏,紧接着就直接扑到了床上去。
因为是有过大被同眠的经历的,所以这一次唐蓉和卢花娘他们倒也没有羞涩。
反倒是九公主,因为是第一次跟他们这个样子,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而秦天看到九公主不好意思的表情后,却是越发心动起来。
回来之后,一连几天,秦天都没有怎么出府,就只是在家里不停的耕耘。
没有办法,在外面憋了好几个月,马上又要离开,在这半个月里,他觉得自己每天都能来那么几次。
日子过的颇为畅意。
只是,就在秦天天天在家陪着自己夫人玩乐的时候,福伯却是急匆匆的跑了来,而且一脸的着急。
“公子,出事了,出大事了。”
秦天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福伯说这句话了,此时听到,他有点意外。
“怎么啦?”
福伯急的满头大汗,道:“公子,我们的铺子出事了。”
“铺子出事了,出了什么事?”他们的铺子生意一向很好,而且因为他们的铺子有人撑腰的缘故,已经很久没有出过事了。
在这整个长安城,就没有人敢招惹他们。
福伯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道:“公子,是这样的,今天我们的铺子开门营业,给了一个客人找钱,那客人拿到我们的钱后掂量了一眼,然后说我们的铜钱是假钱,说我们用假钱骗他们,非要拉我们铺子里的人去见官,可那些铜钱都是我们做生意从其他客人手里收来的,怎么会是假钱,结果双方就闹了起来。”
虽说他们的铺子有人撑腰,但遇到了这种事情,他们也不好仗势欺人。
做生意嘛,讲究和气生财,你仗势欺人了,以后其他人不买你的东西,你能把别人怎么样?
所以如今发生了事情,福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来找秦天。
秦天听了福伯的叙述后,眉头就凝了起来,他们竟然还能收到假的铜钱?
事情有点严重,不仅仅他们的铺子牵涉到欺骗顾客对他们的铺子影响很严重,还有就是假钱的出现很严重。
他只希望那假钱只有一枚或者几枚,不然整件事情的严重性,会超出他的想象。
来不及多想,秦天便立马带人向铺子赶去。
铺子在长安城西市,因为铺子有纠纷,再加上西市的人本来就多,所以现在铺子周围里里外外围了好多的人看热闹。
而这些人中,各有各的看法。
“我看啊,肯定是这老板店大欺客,以为他们店铺背后有人撑腰,就用假钱骗我们,以为我们都是好欺骗的吗?”
“就是,就是,他们竟然敢用假钱,这事就是传到圣上那里,他们也没有理。”
“非也,非也,这家店铺的老板可是个好人,再者说了,他们的铜钱也是从其他人手里收来的,可能是其他人的假钱,他们没有察觉而已。”
“谁说不是,他们的生意做这么大,应该不会为了一点利益,就用假钱欺骗人吧?”
“…………”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秦天刚到,就有人喊了一声。
“秦小公爷来了,让开,都让开。”
声音落下,很快有人让出了一条路,秦天从容走来,然后就看到了那个发现假钱的顾客。
这个顾客大概二十几岁年纪,长的普通,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此时却十分的气定神闲,看向秦天的眼神也十分的平静。
好像并不惧怕秦天的气势,要知道秦天经历过战场,见过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的气势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可眼前的男子却不为所动。
秦天好奇,而后,他又看了一眼这个男子,想从这个男子身上发现一点这个男子的消息,只是看过之后,连秦天自己都不确定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他有一些文质彬彬,像的读书人,可他身上又缺少了一点读书人那种特有的气质,让人有点琢磨不透。
“秦小公爷,您这店铺用价钱来糊弄人,是不是有点太不厚道了?”
看着秦天走来之后,男子便说了这么一句话,秦天亦是神色平静,道:“把你说的假钱拿来我看看。”
秦天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也就是说,在他没有看到假钱之前,他是不会妄下断论的。
那男子伸手把两枚铜钱递了过去。
“一枚是你们家的老板找给我的,另外一枚是我自己的,两枚铜钱那个真那个假,想必秦小公爷掂量一下,就能够知晓吧。”
秦天拿着两枚铜钱看了一眼,从色泽上来看,两枚铜钱的色泽差不多,只是有一枚铜钱稍微显得暗淡了一些,不过有的钱用的时间长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上手之后,秦天很快就察觉到两枚铜钱的不同。
一枚铜钱的重量明显要轻一些,而这个轻一些的铜钱,正是他们店铺找给那个顾客的铜钱。
但如果是真钱的话,应该不会这么轻。
秦天的脸色微微有了变化,他们的铺子竟然真的有假钱。
“不错,这一枚铜钱的重量轻了一些,显然是假的,不过我可以打保票,我的铺子里面,从来不会故意用假钱来欺骗大家,我会补偿你的。”
说着,秦天就让人拿出十倍的价钱来补偿这个顾客,不过这个时候,店铺老板却苦着脸,道:“小公爷,这个人说出情况之后,我已经发现这一枚铜钱是假的了,当时我也说要赔偿他,可是他非得不同意呢。”
“哦,不同意?”
第1269章 张书生
听到那男子竟然不同意赔偿,秦天就觉得有点奇怪了。
要知道,这个世上很少有人得理不饶人的,特别是面对他秦家的铺子,这样有背景的。
应该没有人会想要得罪他们。
可是,眼前的男子就是不肯接受赔偿。
秦天眼眸微动,随之笑道:“既然不接受赔偿,那我们就去里面谈谈吧。”
说着,秦天转身进了店铺后院,那男子见此,并无犹豫,直接就跟了进去。
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后院,后院的秋色有点浓,木叶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树下的石桌上,更是洒落着一些落叶。
秦天坐下后,看了一眼那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浅笑,道:“回小公爷的话,在下张书生。”
名字很普通,秦天也并未在意,道:“说一说你的目的吧。”
这个人不肯接受十倍的赔偿,那么他的目的肯定不只是钱这么简单,他肯定有其他的用意。
张书生见自己的用意被秦天看了出来,倒也不急,道:“在下并无什么目的,只是觉得我大唐官员颇有些无能,连我大唐假币泛滥都发觉不了,是以想要用这种办法,来引起秦小公爷的注意罢了。”
他张书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平日里想见到官员根本不可能,如此,就算他发现了大唐有假币出现,可想要通过某一个官员上报朝廷,都有点困难。
没有办法,他只能找秦天的铺子,来把秦天给引出来,而以他对秦天的了解,只要事情闹大,秦天必来。
如今看来,他的计划果然没有错。
只不过,张书生说完之后,秦天的眼眉却是微微一凝,这个人,有羞辱朝廷官员的嫌疑啊。
“你说大唐假币泛滥,这是从何说起啊?”
虽然回到京城没有多久,但这几天内,秦天并没有听说过有假币的事情,今天也还是第一次,所以张书生说大唐假币泛滥,他有点不以为然,觉得这个人是在哗众取宠。
不过,张书生却十分平静,道:“我知道小公爷是不信的,不过你可以把你们店铺里的铜钱拿来查看,我敢肯定,你能够从你们的铜钱那里找出很多的假币。”
听到这话,秦天心里顿时就泛起了嘀咕,他最担心的,就是真的有假币泛滥,而不是特殊情况,而如果真的假币泛滥的话,那很多事情,恐怕就不好办了。
片刻后,秦天派人把他们店铺的铜钱拿了一些过来。
这些铜钱都是随机拿的,并没有什么刻意,铜钱拿来后,秦天便来回的翻找,而随着他的翻找,他的脸色变的越来越难看。
只短短的半柱香时间,他就找出了几十枚假币,而如果他继续找下去的话,还能够找出更多来。
他们店铺每日来往的钱财很多,这些假币混入其中,倒也不是很明显,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张书生说的都是真的。
大唐真的有假币在流通。
这些假币,倒也是用铜铸造的,只不过其他合金不一样,如此的话,这些假币制作容易,成本很低,而且能够在世面上同等流通,那么制造假币的人,可就因此赚了不少的钱啊。
当然,假币的流通,是很不利于大唐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稳定的。
毕竟,这些假币会冲击市场,扰乱整个市场的秩序,甚至造成通货膨胀。
这些问题对于大唐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事情,必须谨慎处理才行。
秦天在发现这件事情是真的之后,脑海之中就随之想了很多,而不管他想了多少事情,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假币对大唐很不利,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他看了一眼张书生,问道:“你既然发现了这件事情,想必对于铜钱这方面,也有研究吧?”
张书生点点头:“不错,在下很喜欢收藏铜钱,从秦朝时候的半两,汉朝的方孔钱等等,我都有了解,对于他们,我可以说是十分熟悉的。”
说到这里,张书生话锋一转,轻声一笑:“不过,这些铜钱都很容易伪造,而且成本很低,他们用半文钱的成本,就可以制作出两文钱价值的铜钱,而这些铜钱流入市场之后,他们可以赚好几倍的钱。”
别人制作假币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好几倍的赚,这可比做生意要来钱快的多了。
大唐很大,只要这些假币流通出去,需求量真的是很巨大的。
而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大唐经济的崩溃。
秦天有点愕然,他只是没有想到张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竟然觉得铜钱会容易伪造。
“哦,那在你看来,什么样的铜钱,才不容易伪造呢?”
“铜钱都是铜合金的产物,不同的合金会有不同的颜色,想要铜钱不容易伪造,自然要看这个颜色不容易被人给伪造了,我觉得,红铜相对来说更不容易伪造一些,而且,我大唐的红铜产量很高,制作成本的话会很低…………”
张书生对于铜钱是真的有了解的,对于铜钱的成分啊什么的,可以说是娓娓道来,秦天听着他说的,连他这个后世人都有点震惊。
而这也让秦天知道,张书生对于铜钱是真的深入研究了的,只有真的深入了,才会对某一样东西这般的熟悉。
张书生说完之后,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道:“你说的不错,等我上报朝廷,将制造假币的罪犯解决之后,我会向圣上举荐你的。”
张书生这样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才能,这样的人对于大唐的建设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既然有用,那肯定是要用的。
而秦天知道,张书生搞了这么一出,并不仅仅是想让他秦天知道假币的事情,还有就是,他想要借机步入官场,来让自己飞黄腾达。
世上之人,不都是为了利益、权势而来吗?
这个张书生也不会例外。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张书生的神色就微微有了变化,随之向秦天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谢秦小公爷了。”
他果然是想要步入官场的。
第1270章 李世民的杀心
跟张书生说完之后,秦天并没有急着进宫把这事告诉李世民。
而是派人去长安城各处调查,看看假铜钱是只在他的店铺出现,还是整个长安城都已经出现了。
他做事,但求稳妥。
这种事情,相对来说还是很好调查的。
所以黄昏左右的时候,秦天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小公爷,假币各处都有,很多商铺都有收到假币,甚至一些普通百姓的手里,现在也出现了假币。”
连百姓的手里都有假币了,如此可知假币的流通是有多么的迅速了。
事情比秦天想象的要更为严重一些。
秦天在客厅来回的走了几步,随后,他便直接去了书房。
这件事情,必须尽快解决才行,所以,他明天准备上早朝,而他现在要写奏折。
夜幕将领。
李元景的府上。
“王爷,假币的事情被人发现了,而且秦天已经得知,只怕……”
后面的话下人并没有说出来,但什么意思李元景都清楚明白。
他有点不喜的哼了一声,似乎有点愤怒,要知道,秦天很厉害的,这件事情被他发现,只怕早晚要被曝光。
“这个秦天,真是可恶,李世民已经派他去金陵城了,他直接去不就行了,干嘛还要在长安城逗留半个月。”
就因为秦天逗留的这半个月,他精心策划了许久的事情,就这样出现了意外。
他要造反,而造反就需要钱财来支撑,他的封地收入的钱财是不少的,但相对于造反大业来说,那点钱却是不够的。
所以,他就想到了假币的事情。
而且,价钱的流通,会让李世民的帝国变的很不稳。
这个大唐不稳,那他李元景就有机会了。
假币制造出来之后,他本来是应该去其他地方流入市场的,毕竟离长安城越远,相对来说就越安全。
不过,前段时间,他极其的需要钱财来筹集兵马,需要快速的得到钱财,而整个大唐,钱财流通最多最快的地方,莫过于长安城了。
当时情况紧急,他便只能铤而走险,在长安城流通假币了。
而假币流通后,一直都没有被什么人察觉发现。
他没有想到,秦天刚回来没几天,就被秦天给发现了。
此时的李元景是有点愤怒的,怎么秦天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了,而且他怎么偏偏就在长安城逗留了半个月?
此事一旦被李世民所知晓,他在长安城的买卖就做不成了。
李元景来来回回的走着,许久之后,才终于下定决心,道:“立马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带着货物尽快离开长安城,去其他地方把假币流通出去,还有,长安城内,所有知晓本王跟此事有关的人,都给我处理掉。”
这个买卖在长安城肯定是做不下去了,而秦天还在,那么以秦天的本事,少不得顺藤摸瓜找到他,如此的话,所有跟此事有关的人,就都得死。
李元景必须保护好自己才行。
只要他在,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而他这样吩咐下去之后,很快就有人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
次日早晨,秋风微冷。
群臣站在大殿上,都能够感到丝丝寒意。
而大家都有点意外,因为自从归来之后,便没有上朝的秦天,今天竟然来上早朝了。
他是要去金陵城的,李世民给他宽限了半个月时间,是让他在家好好休息,陪陪公主夫人的,他来早朝做什么?
对于秦天,朝中不少人都没有什么好感。
李世民见秦天来了,也有点意外。
但他知道,秦天既然来,肯定有事。
所以,在看到秦天之后,李世民就问了起来:“秦爱卿,你来上朝,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秦天把奏折递交了上去,道:“圣上,臣发现最近长安城假币泛滥,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大唐秩序的正常发展,也会让我大唐的稳定受到破坏,有人在背后私造假币,这简直是对我大唐的摧毁,这是阴谋,因此臣请求圣上,派人彻查此事。”
秦天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而他这么说完之后,朝中群臣顿时大惊。
“什么,竟然有人敢私造假币?”
“谁这么大胆,竟然敢造假币,要知道,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谁说不是,这样的事情,也有人敢做?”
货币关乎着朝廷的运行和稳定,所以从古到今,都是掌控在朝廷手里的,不然其他人也可以制造货币的话,那他们岂不是有了跟朝廷相抗衡的财力?
任何朝廷都是不想看到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私造假币是大罪,是要被灭九族的。
可如今,竟然有人敢做这种事情。
大家都很震惊。
李世民看完秦天的奏折之后,眼神之中已经露出了杀意来。
做这事的人,是要颠覆他整个大唐啊。
大唐开国不过十几年,还是很稚嫩的,如今发生这种事情,对他李世民来说是个严重的考验。
处理不好,真的会让他大唐这十几年的努力,付之流水。
啪……
李世民气的直接把奏折摔在了桌子上,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大家看李世民的眼神都带着恐怖,摔奏折这个动作,此前李世民可从来没有做过,显然,他气坏了。
“大胆,真是大胆啊,我大唐开国十几年,敢打假币主意的,这还是第一次,幕后之人,真把朕当成了傻子不成?”
愤怒的李世民有点惊呼咆哮的吼着,随之,他的眼神之中顿时露出杀气来:“铜钱能够假造,必定是模具被人偷偷流了出去,所有负责铸造铜钱,有机会接触模具的,都给朕杀了,此后再出现此事,所有与之有关的人连坐,一个都别想活。”
天子一怒,整个大唐都要为之变色。
血流必定是要做增加的。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朝中群臣虽然觉得这样做有点残忍,但却并没有人站出来求情。
像这种事情,就应该震慑一下,让负责的人明白,只要敢做,后果就是死。
李世民也知道这会错杀无辜,但相比较下,这是损失最小的一种手段。
第1271章 马周之计
李世民要杀人,没有人敢阻拦。
他这样吩咐下去之后,很快就有侍卫动手,把李世民要杀的那些人全部都给杀了。
哪怕他们有很多人是无辜的,但谁让这件事情牵涉太多,影响太大,他们也只能被殃及到了。
怪只怪,那模具流了出去。
人杀了,事情并没有结束。
李世民望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假币流通,对于此事,你们可有什么良策啊?”
群臣相互张望,随之,就有人站了出来。
“圣上,必须派人尽快彻查此事啊。”
“是啊圣上,如果任由假币流通,那对我大唐来说十分的不利。”
“…………”
站出来说话的人很多,但他们说的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毕竟这种事情,他们都没有什么经验,让他们说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还真有点难为他们了。
秦天站在大殿上,却是一语未发。
李世民本不想询问秦天的,毕竟他有自己的事情,几天后,他就要去金陵城了。
但其他官员的办法都不堪用,那他也就只能问策秦天了。
“秦爱卿,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啊?”
秦天出列,道:“圣上,此事不好办,臣推荐马周解决此事。”
秦天也没有出什么主意,就只是推荐了自己的姐夫,这让李世民撇了撇嘴,心想秦天还真会给自己人捞好处。
不过,马周的本事他也是知道的,的确是国之栋梁,可堪大用的人物。
其他人又没有办法,他也就只能点了点头:“好,那这件事情,就交给马周去办吧。”
李世民说完,马周心里暗暗叫苦,这事他可是一点办法没有的啊,秦天让他负责此事,未免也太看得起他了吧?
但李世民都开口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喏!”
李元景站在大殿上,看到秦天没有负责这件事情,却是突然松了一口气,虽然马周也很厉害,但秦天不管这事,那差不多在事情爆发之前,他的人应该能把铜钱给转移走了。
早朝结束,天气是有些阴沉的。
群臣陆续离开,回家查看自己家里有没有假钱什么的,毕竟这种事情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必须尽快查明情况才行。
秦天漫步走着,他在等人。
很快,马周从后面追了上来。
“秦小公爷,您……您怎么把这事推给了我啊,如何解决假币的事情,我可真是一点头绪没有。”
马周是真的有点犯难,秦天却是浅笑:“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你怎么还不乐意?”
马周苦笑,白了一眼。
秦天这里却是不以为然,继续说道:“好了,办法我都已经替你想好了,这立功的事情,少不了你,而且交给其他人,我能放心吗?”
很快他就要离开长安城去金陵城了,这假币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他还真不放心,让马周来做,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来,他信得过马周,二来这事做好了,那是有大功劳的,至少可以让马周的官职再有提升。
这样的好处,他肯定是要留给自己人的。
听到秦天已经想到了办法,马周这才松了一口气,算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秦天这里,又把事情结束后,需要马周做的事情给说了一遍,这样叮嘱的差不多了,秦天才终于放下,觉得自己可以安心的离开了。
----------------------
假币在长安城泛滥的事情很快传开,而这件事情传开之后,长安城的百姓顿时就慌了。
“什么,竟然有人私造假币,在长安城流通?”
“而且已经流通一段时间了,那我有没有收到假币啊?”
“哎呀,我平日里可是很省吃俭用的,结果还是收到了假币,这……这可如何是好,我一天的工又白干了啊。”
“谁说不是,太亏了,太亏了啊。”
“…………”
钱财是一个流通的东西,而且流通的速度很快,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是比钱流通最快的。
因此,钱财在人的手里不停的换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假钱真的这样流通开来后,几乎很多百姓手里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价钱。
也许这些价钱并不是很多,也就他们几天的饭钱而已,但人遇到了这种事情,还是跟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
所以这么多人心里不爽,长安城也就显得颇有怨气了,而且是很重很重的怨气。
百姓不爽,民怨沸腾,长安城的情况看起来十分的不妙。
事情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
李世民听完之后,眼眉就凝了起来,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对他大唐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个威胁啊。
而明白之后,李世民便把马周给叫了出来。
“马爱卿,朕让你负责此事,怎么几天过去了,你却一直没有动手啊?”
事情有点奇怪,李世民询问之后,马周的脸色变的有点难看,整个人也显得支支吾吾的,显然是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毕竟这种事情,谁都是第一次做,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啊。
平日里马周挺聪明的,但现在,却显得有点笨拙。
李元景看到马周这个样子,越发的松了一口气,觉得就凭马周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坏了他的大事的,马周没这个能力啊。
“圣……圣上,臣……臣马上就能够解决这件事情,必定不让百姓再起动乱。”
马周只能这样说,李世民有点失望,哼了一声,道:“此事必须尽快解决,朕给你的时间不多。”
“喏……喏!”
马周因为紧张,竟然有一点结巴起来,朝中群臣想笑,但想到这件事情十分严肃,便都强忍了下来。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挥手让马周退去,他就纳闷了,怎么秦天就把马周给举荐了来呢,这事马周能行吗?
他当时脑子也是犯抽,怎么秦天举荐马周,他就用了马周?
他决定再给马周几天时间,要是还没有效果,他就换人。
这种事情,拖延不得啊。
李世民心里想着,对于接下来的一些朝政,反倒没有了兴致。
第1272章 秦天走后
长安城的百姓因为假钱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秦天走了。
他带着自己的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城,直接向金陵城赶去。
对于长安城的事情,他好像一点都不怎么关心。
秦天的离开,让李元景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就在这个时候,马周却开始动手了。
李元景的府上,一名下人急匆匆的跑了来。
“王爷,王爷……”
李元景眉头微凝,略有嫌弃,问道:“何事这般匆忙?”
“王爷,那马周动手了。”
听到马周动手了,李元景顿时有点紧张,问道:“怎么动的手?”
“他……他命人在长安城设了一个假币兑换处,长安城的百姓,如果谁手里有假币的话,都可以去兑换成真钱。”
长安城的百姓有怨言,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价钱,觉得心里不平衡,几天的饭钱没有了,白干了几天活。
如果他们手里的假钱可以换成真钱的话,那他们还会有怨言吗?
如此一来,长安城不就稳定了下来。
不得不说,马周的这个主意还是很能解决问题的,就是有点费钱。
也就是说,朝廷承担了所有百姓拿到假钱的损失,这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李元景本来还有点担心,以为马周想出了什么妙计来呢,结果听到只是用真钱换假钱,他顿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了。
“这个马周,果然无用,没有了秦天的帮忙,他什么都不是啊,这么笨的办法,也亏他能想的出来。”
这样说着,李元景的神色却是微微一动。
“我们还有多少假钱没有出手?”
“还有很多,至少几万贯钱呢。”
听到还有这么多,李元景就摸了摸下巴,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可以让他们在撤走之前,还能够再大赚一笔。
几万贯钱啊,不要白不要。
‘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尽可能多的分散,然后让他们拿着那些价钱去兑换真钱,真钱到手之后,立马离开。’
以前他们想把这些假币流通,还要想办法花出去,亦或者从他们的一些地下钱庄出手,但现在有直接兑换的好办法,那可就省了他们很多事情了。
像这样的好事,不换白不换啊。
李元景打定了主意,下人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不做迟疑,领命之后便退了去。
很快,他们的人便开始在假币兑换处进行假币兑换起来。
一开始,他们不敢多换,就先拿了很少的一部分去换,先探探路。
他们去了之后,把假币拿出来,兑换的人确定那些都是假币之后,并没有任何的扭捏,直接就把那些铜钱换成了真钱给他们。
这些人换到真钱之后,都有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于是便有点不可收拾,立马便开始了他们的疯狂换钱之路。
与此同时,马周这边却是稳如泰山。
“怎么样,最近两天换钱的人多吗?”
办公的地方,马周望着自己的几个属下询问,他的那几个属下脸色都不怎么好,他们现在做的可是赔钱的生意,万一案子没有破,他们又出了这么多钱,李世民能饶了他们才怪。
马周背靠秦家不怕,他们可是没有什么靠山的啊。
“多,太多了,多的简直有点人山人海的意思,从大早上开始,到宵禁之前,人就没有断过。”
谁手里没有几个假币,哪怕只是一文钱,他们也想拿来换了真钱,如此一来,换钱的人自然是很多的。
来来往往,几乎比东西两市都要热闹。
那几个属下说这话的时候,颇有怨言。
马周想知道的却不是这个。
“可有人拿着很多的假钱来换,这些人的行踪可都有人跟着?”
这才是马周换钱的真正目的,而这也是秦天给他出的主意。
要知道,就算假钱流入市场的很多,但手里真正有很多假钱的百姓却不多,他们手里能有一贯钱两贯钱已经超出天际了。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拿着很多的假钱来换,那他们肯定十分的有问题,说不定他们就是制造假钱的人。
面对着假钱换真钱的诱惑,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抵挡。
而只要他们来换钱了,马周就可以派人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的老巢,然后抓住他们。
“有几个人来换钱,他们拿的很多,几乎都是十贯,二十几贯,甚至有一个人拿了五十贯钱来换,大人吩咐我们派人紧盯着,所以他们现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内。”
听到真的有人拿着大钱来换,马周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是秦天出的主意,而且秦天又离开了长安城,万一这个主意不行,那他可就要完蛋了,毕竟他对这个办法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不过现在看到真的有人拿着巨额假币来换,那秦天的办法就是可行的,很快,他们差不多就可以收网了。
“好,派人紧盯着,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大人,既然已经有了目标,那这假钱还换吗?”
“自然是要换的,都已经开始了,岂能结束?”
那几个人撇了撇嘴,但也只能按照马周说的去办。
一切都是按照秦天安排的去做的,甚至在秦天离开之后开始这个计划,也是秦天授意的。
如今,马周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等待鱼儿上钩。
次日,马周刚来到办公的地方,就有探子急匆匆的跑了来。
“大人,那些来换大钱的人,果然是一伙的,他们换了钱之后,便去了同一个地方,而那个地上十分隐蔽,他们出来之后,手里又拎了一些假币,那个地方,怕就是他们藏假币的窝点啊。”
听到探子的这么一番话后,马周蹭得一下就站了起来,兴奋不已,问道:“可有把那个地方给监视起来?”
“大人放心,都已经监视好了,那里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好,好,秦小公爷的办法果然有效,找到那伙人了啊,来人,集合兵马,随我端了那些人的窝点,破获这桩假币案。”
说完,马周便带着兵马直奔贼人窝点而去。
第1273章 破获
秋色更浓了一些。
长安城某处。
这里十分的隐蔽,周围也十分的荒芜,几乎没有什么人烟。
而就在这一片荒废的宅子里面,几个人正坐着喝酒。
酒是上好的醉美人,菜是现如今最火爆的几样下酒小菜。
“好啊,实在是太爽了,我就没有见过来钱这么快的买卖。”
“谁说不是呢,假钱换真钱,还真是爽啊。”
“我们还有很多没有换呢,喝完这几杯后,我们再去,有了钱,今天晚上我们…………嘿嘿,可以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其他人心照不宣,都知道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毕竟作为男人,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明白的呢?
几个人哈哈大笑了起来,紧接着就又喝起酒来。
在这样的深秋时节,喝醉美人再好不过了。
几个人的兴致不错。
可就在他们喝着酒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阵阵脚步声,他们相互张望,眉头微凝,刚要开口,一群衙役突然踹开大门,就冲了进来。
“不好,被发现了。”
“怎么会这样,朝廷的人怎么会找来的?”
他们这几个人有点懵,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他们懵的时候,马周已经将他们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你们还真是好大胆子啊,竟然敢私造假币,扰乱大唐稳定,来人,将这些人全部缉拿归案。”
衙役这就要出手,这几个人心知不是对手,连忙嚷道:“冤枉,真是冤枉啊,我们那里敢私造假币,绝无仅有的事情,你们要抓我们,也得有证据才行吧?”
他们私造假币的地方,以及那些假币藏的十分隐蔽,他们在赌,赌马周找不到那些证据。
没有了证据,马周能把他们怎么样?
他们这么嚷嚷了一下后,马周却是冷哼了一声。
“证据?你们想要真证据,那本官就给你们找出证据来。”
说着,马周一挥手,很快有人牵着几条警犬冲了进来。
“给我搜。”
一声令下,那些警犬立马四散着寻找起来,那些人看到马周把警犬都给带来了,脸色顿时就变的苍白起来。
他们在长安城的时间不短了,对于大唐警犬的厉害,他们也有所耳闻,警犬都出动了,要找出他们的那些东西,应该不难吧?
他们开始紧张害怕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衙役很快的跑了出来:“大人找到了,那个房间下面有个地穴,打开之后,立马有私造铜钱的模具,还有很多假的铜钱……”
证据找到了,马周看了一眼那几个人,本来很安分的几个人,在这个时候突然动了。
私造假钱可是死罪,他们现在逃走的话,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不过,马周早防着他们这几个人呢,就在他们要逃的时候,旁边的衙役立马就冲了过去,没几下,就把他们全给抓了起来。
“留活口,这件事情,深着呢。”
只是他们这几个人,还不敢做这样的买卖,在马周看来,或者说在秦天看来,幕后之人只怕野心勃勃,实力不凡,毕竟模具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得到的。
如此的话,他们还要从这些人嘴里,知道更多的线索来呢。
抓住这几个人后,马周派人把那些模具啊,假铜钱什么的全部给找了出来带走,而后,他便急匆匆的进宫,向李世民通禀起来。
虽然这个时候,案子还不算彻底的破了,但他也算是解决了一件事情,他得进宫,让李世民稍微安心一点。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听到马周来了,神色不由得微微一动:“让他进来。”
不多时,马周从外面赶了进来。
“圣上,私造铜钱的窝点和剩下的铜钱找到了,微臣还抓了几个人…………”
马周把情况跟李世民说了一下,李世民听完之后,顿时大喜,道:“竟然就这样找到了?”
他有点不敢置信,不过马周的办法也的确精妙。
“好,好啊,抓住了这些人,缴获了那些假铜币,这件事情总算可以安心的结束了。”
马周苦笑,道:“圣上,只是缴获了那些假铜币,整件事情,还没有结束呢。”
“哦,还没有结束?”
马周点点头,道:“只怕还有幕后之人,而且我大唐现如今的铜钱,太容易伪造,我们必须改革币制才行,不然抓了这一次,后面还有人仿造,那我们岂不是要一直忙下去?”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马周这么简单的一说,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说的不错,好,这件事情就全部交给你去处理,一定要把幕后之人给我找出来,对了,你说改革币制,如何改革?”
“制造出一种新的铜钱来,而且这种铜钱得是其他人仿造不出来的。”
每个朝代更新之后,铜钱都会相应的换一下,隋朝灭亡后,唐国的铜钱立马就换成了他们大唐的铜钱,不过,这里说的换,是把铜钱上面的字给换了,并不是换了铜钱的材质。
但听马周的意思,却是要把铜钱的材质给换了。
听到这些,李世民神色微微一动,随即便又询问起来,马周这里,把秦天临走之前说的那些话都跟李世民说了一遍,包括换成什么样的铜钱,举荐张书生等等,都跟李世民说了说。
李世民听完之后,就陷入了沉思。
换铜钱的材质,是一件大事,不可随意马虎,他必须仔细考虑清楚后,才能够做下决定。
贸然决定的话,会产生一些很不好的后果。
这件事情李世民没有立马决定,他让马周先去忙,他要再考虑考虑,马周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所以点头之后就应了下来。
他要去询问那几个犯人,从他们嘴里知道幕后之人是谁。
而就在马周离开皇宫去询问那几个犯人的时候,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李元景的府上。
“王爷,王爷,大事不好了,我们的人被抓了,都是那个马周,他设计抓了我们的人…………”
李元景本来正欣喜他们用假钱换了真钱,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顿时一下子就懵逼了。
第1274章 哎呀上当了
“哎呀,上当了。”
李元景一脸的懊悔,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笨。
那马周是秦天的人,秦天既然举荐了马周,能不给马周出主意吗?
可笑他竟然还觉得马周并没有什么本事,根本不可能调查到他。
更觉得马周用真钱换假钱,是一件特别可笑的事情。
而现在,他的人却被马周给抓了。
“可恶,可恶啊,这次的损失恐怕就大多了。”
李元景来来回回的走着,随后又连忙问道:“所有跟本王有联系的人,都除去了吗?”
“王爷,都除去了,剩下的就算被马周询问出来,也绝牵扯不到王爷身上。”
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小喽啰,他们根本不知情。
听到这话,李元景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刑部大牢。
那几个被抓的犯人很快被人给提了上来。
他们都显得有点害怕,但眼神之中,又能够看出一些狡猾来。
马周看了他们一眼,道:“我知道你们只是一群小喽啰,幕后肯定是有人的,你们若是老实回答,本官兴许奏明圣上,还可饶你们一命,如若不肯说的话,那这刑部大牢的刑具,我一个一个的在你们身上试用。”
说到这里,马周又露出了一丝轻笑:“这刑部大牢的刑具,本官还没有怎么见过使用,今天不如就在你们身上用用吧。”
很随意的话,但听来却让人觉得浑身血液都是冷的。
刑部的刑具,虽说在李世民改革刑狱的时候减少了不少,但还是留下了几个十分让人难以忍受的刑具的,甚至秦天发明的什么水落石出啊,刮骨疗毒什么的,也都还在。
这些刑具,他们此前也有听过,而只是听听,他们都觉得头皮发麻。
现在马周要在他们身上用,他们还真有点担心害怕。
不过,要他们被恐吓几句就把他们背后的人给捅出来,未免也有点不太可能。
几个人紧咬着嘴唇,并无丝毫要说的意思。
马周见此,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紧接着随手指了一个人,道:“就他吧,先在他身上试验。”
被指的那个人心头猛然一沉,有点抗拒,甚至觉得有点不平衡,被抓的有很多人,为什么偏偏让他受苦?
他很不喜欢。
而这个时候,衙役已经把他给拉了出来,拿着烧红的铁片就在他身上烙了起来。
疼痛的感觉传来,他整个人都仿佛要被抽干了一样。
紧接着,整个审讯室里面,就闻到了肉被烧焦的气味。
“啊…………”
那个人惨叫了一声,紧接着他就有点受不了了。
“饶命,饶命,我说,我都说……”
他是真的有点不甘心,其他人都没事,就他挨打,那他凭什么帮着守秘密?
马周见此,又是轻声一笑,他就知道,没有人能够忍受多少刑部的酷刑。
“说吧,你们幕后之人都是谁啊。”
那人也不敢隐瞒,连忙把他们上面的人给说了出来,他们上面的人,有一些地下钱庄的老板,也有一些商人等等,毕竟他们这些人货币流通的最快,让他们出手是更好的。
马周听到这些人后,眉头微凝,他觉得这些人虽然有钱,但并不足以谋划整件事情,只怕他们上面还有人。
不过现在需要做的,是先把这些人给抓住。
不做迟疑,马周连忙派人去抓捕这些人。
很快,一些地下钱庄的老板啊,商人什么的都给抓了来。
马周利用同样的办法,从他们的嘴里又问出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就是朝中的官员了。
不多,但他们的身份的确有这个能力策划这些事情。
“好,马上去把这些人给抓来。”
马周吩咐下去后,那些衙役便出动了。
只是很快,这些衙役却都空手回来了。
“怎么回事,他们拘捕吗?”马周有点奇怪,想到这些人的官职都不低,他忍不住便有了这样的猜测。
衙役却是摇摇头:“大人,您让我们去抓的那些人,都死了。”
“都死了?”马周心神一动,有点不敢置信,怎么刚要去抓他们,他们便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衙役道:“听那些人的家人说,那些人都是服毒自尽的。”
“服毒自尽?”马周眼眉微凝,这个时候,旁边的一名下属说道:“大人,他们可能是察觉到事情败露,所以畏罪自杀啊。”
服毒自尽,就是畏罪自杀。
这种解释倒也不是不行,马周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可又找不出那里不对劲,最后一番思虑,才终于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幕后之人已经畏罪自杀,那这件案子也算是结案了。”
所有跟这件事情有关的人都已经被他掌控了,而他再也找不出另外的线索来,如此,这件案子也只能结束。
当然,只是这件案子结束,有关货币的改革,却还是要继续的。
而这个,却是要等李世民的决定。
御书房。
李世民凝眉,对于马周说的货币改革的事情,久久下不了决定。
如果这事是秦天说的,他兴许还能够坚定一下选择,但马周说的,他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可考虑许久,却也没有出一个结果来。
“来人,去把长孙无忌给朕叫来。”
宫人领命退去,不多时,就把长孙无忌叫了来。
“圣上,宣臣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李世民把马周说的货币改革的事情跟长孙无忌说了一下,然后问道:“辅机啊,这货币改革不是小事,影响甚广啊,你觉得这事是时候做吗?”
货币改革的确是大事,做好了有利于大唐的稳定,做不好,会制约大唐的经济,所以这事,长孙无忌轻易也不敢断论。
他只是想了想,道:“圣上,那马周不是说有一个叫张书生的对货币很有心得嘛,那何不宣他进宫询问一番,若他说的真的有道理,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下,如果他说的没有道理,我们就不做。”
聪明如长孙无忌,很快把难题给抛了出去,这样就算最后出了事情,那也跟他长孙无忌无关,而是跟张书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