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好相公TXT下载大唐好相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好相公全文阅读

作者:古沐鱼     大唐好相公txt下载     大唐好相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50章 争论

    “圣上,烟花除了欣赏之外,作用还是挺多的,有时候两军之间相隔很远,但想要同时行动,派人去传的话,难民耽搁时间,在空中点燃一支烟花就行了,如果圣上想在这方面发展一下的话,臣可以研制一些在白天也能够绚丽的烟花,如此方便查看。”

    李世民也就是刚才等人的时候无聊,随便的想了一点问题,不曾想随口一问后,秦天竟然还真的有一些再用烟花的手段。

    而秦天说的这些,有时候真的是挺有用的。

    当然,传递信号,并不仅仅用在攻城之类的,其他但凡需要联手的,都可以用这个来传递消息吧,可以说是简单方便。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好,不错,你回去之后,好好研制一下吧,我们现在来说正事,再过几天,凌烟阁就要开始建造,朕需要确定凌烟阁功臣的数目,叫你们来,只是想要商议一下这件事情,你们说说吧。”

    三个人相互张望,谁都没敢最先开口。

    这件事情说严重不严重,说不严重也严重,他们还是要谨慎一些的好。

    “怎么,都没有什么好说的?”

    见他们不开口,李世民就有点好奇的问了一句,秦天等人苦笑,这种事情,说白了,是个苦差事啊,他们把一些人选上了,一些人没有选上,如此的话,恐怕要得罪一些人吧?

    当然,他们就算选了一些人,也不会让这些人对他们感恩戴德,因为这些人肯定会觉得他们入凌烟阁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他们甚至还府有点生气,他们本来就应该入凌烟阁,可为何他们是否入凌烟阁,却需要秦天这些人来决定?

    人有时候很难,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好做。

    “这样吧,你们把自己认为可以的名单写在纸上就行了,朕慢慢看。”

    秦天和长孙无忌他们苦笑了一下,只能拿起纸笔,把他们觉得可以入选凌烟阁功臣的人给写了一下,当然,他们三个人也都是在列的。

    这件事情,相对来说不好办,不过不管是秦天还是李绩亦或者是长孙无忌,他们都写的飞快,显然,昨天晚上回去之后,他们也没少想凌烟阁功臣的事情。

    只怕朝中的那些人,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去世的,他们都过滤了一遍吧?

    他们可能只是想看看谁跟他们有竞争,也可能是觉得李世民会向他们咨询意见。

    不过不管是因为那种原因,他们现在写的飞快。

    没过多久,他们三人便把名单给写了出来,然后递交了上去,李世民拿着名单看过之后,神色也还算平静,因为他发现秦天和长孙无忌他们推荐的这些人,很多一部分都是重合的。

    他们重合,说明一些人入凌烟阁是有点有目共睹的。

    重合的人李世民看了一下,思量了一番,觉得这些人倒也真的有这个资格。

    甚至连高士廉这个人,他们三人也都给写上了。

    长孙无忌写高士廉,那没有任何的问题,毕竟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他帮自己的舅舅,那肯定是正常的事情,但秦天也把高士廉给写上,就让人觉得有点意外了。

    看过这些重合的,李世民望着秦天问道:“秦爱卿,这高士廉时常找你麻烦,怎么你还把他也给写上了啊?”

    秦天笑道:“圣上是让臣写谁对大唐有功,有资格入凌烟阁功臣,可没有问谁跟臣关系好,谁又经常找臣的麻烦啊。”

    这话有点举贤不避亲的意思,而秦天这么说完之后,李世民也就没有什么好问的了。

    连秦天都觉得高士廉的确对大唐有功,那让他入凌烟阁,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而他李世民,自然也是有这样的胸襟的。

    凌烟阁的功臣名单上,不乏一些对大唐有功劳,但他个人却有一些毛病的人,但只要他们对大唐有功,李世民就都不会抹灭他们的功劳。

    这样看完重合的,李世民才又去看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差异。

    而这样看过后,他很快就发现了异样,秦天和李绩两个人的名单里面,有魏征这么一个人,但长孙无忌这里,却是没有的。

    看到这个后,李世民问道:“辅机啊,你觉得魏征有没有资格入凌烟阁?”

    听到这个问题,秦天和李绩两人神色微微一变,他们都是推荐了魏征的,而如今李世民却独独问长孙无忌,那显然长孙无忌是没有写魏征的。

    他们有点担心,但此时并没有急着开口。

    长孙无忌这里,站了出来,道:“圣上,魏征此人,投降我大唐之后,并没有建造多少有用的功勋,后来投靠李建成,更是差点害死圣上,这样的人,臣不觉得他有资格入凌烟阁。”

    魏征以前害过李世民,李世民饶了他一名之后,他又整天在大殿上兴风作浪,不是弹劾这个,就是弹劾那个,李世民心里肯定是烦死他了吧,所以长孙无忌觉得,就是不让魏征入凌烟阁,他也说不得什么。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又望向了秦天和李绩两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李绩看了一眼秦天,最先站出来,道:“圣上,魏征此人的确有点倔,不过要说功劳的话,还是有的,作为御史台的人,他的职责就是弹劾,若非他不要性命的弹劾一些事情,我大唐肯定是要走许多弯路的,臣觉得魏征是有这个资格的。”

    李绩说完,李世民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显然并不觉得李绩的这番话能够打动他。

    李绩无奈,投向秦天,秦天却是浅浅一笑,道:“圣上,臣觉得魏征魏大人不足以登上凌烟阁,他这样当年想要害圣上的人,怎么有资格呢?后来又在大殿上时常找圣上的麻烦,不仅弹劾朝中的其他官员,连圣上您都敢指责,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圣上仁慈不跟他计较,但想让他入凌烟阁,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臣刚刚想到这些,所以请圣上不要在意臣刚才写的那个名单。”

    这话出口,长孙无忌和李绩都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论懂帝王心,他们还真有点不如秦天啊。

第1651章 尘埃落定

    “圣上,臣觉得魏征魏大人不足以登上凌烟阁,他这样当年想要害圣上的人,怎么有资格呢?后来又在大殿上时常找圣上的麻烦,不仅弹劾朝中的其他官员,连圣上您都敢指责,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圣上仁慈不跟他计较,但想让他入凌烟阁,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臣刚刚想到这些,所以请圣上不要在意臣刚才写的那个名单。”

    秦天这话说的,好像刚才他写魏征纯粹是一时脑子发热,现在他已经明白了情况,觉得魏征不足以成为凌烟阁功臣。

    不过,他这么说完之后,不管是长孙无忌、李绩亦或者是李世民,都突然觉得让魏征成为凌烟阁功臣,势在必行啊。

    很显然,秦天是反其道行之的,他就是想让李世民知道,若非魏征在朝堂上的死谏,大唐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与辉煌。

    而秦天都已经这么说了,李世民怎么还好反对与拒绝?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一眼秦天,而后摆了摆手:“让魏征入凌烟阁功臣。”

    李世民同意让魏征进入凌烟阁功臣名单,秦天和李绩之前也都是支持的,而且他们的关系还不错,如今见此,他们自然是没有什么说的。

    而刚刚反对的长孙无忌,此时也没有开口。

    很显然,对于魏征入凌烟阁,他也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刚才之所以反对,可能只是为了让李世民的心里舒服一点,他很清楚李世民对魏征的感情,那是又恨又奈何不得,可又必须惯着啊,这样的人要是受罪了,他觉得李世民肯定会拍手叫好。

    可作为天子,他又无法因为自己的私欲就对魏征做什么。

    如此,为了迎合李世民,他长孙无忌也只能不写魏征了。

    但如果李世民同意让魏征进去,他也觉得没什么。

    君臣几个人就这样在御书房议论纷纷起来,这样一直议论到黄昏的时候,才终于确定最终的名单。

    凌烟阁功臣,一共二十五人,被成为凌烟阁二十五功臣。

    这二十五个功臣,分别是秦天,赵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公屈突通,勋公殷峤,谯公柴绍,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郯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绩,胡公秦琼。

    二十五个功臣之中,有已经去世的,有仍然建在,而且十分年轻的,有郡王,有国公,也有郡公,县公,他们这些人在整个大唐的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人,随便一个拎出来,都能说上几天几夜。

    程咬金、秦叔宝这些瓦岗寨的英雄,自然就不用说了,秦天更是不用说,他的画像旁边,到时候写下的功绩,可能会让后世的任何一个人看了之后,都生出敬仰和崇拜之情来。

    这样确定之后,李世民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的大唐,就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才走到今天的,这些人为大唐奉献了自己的一声亦或者所有的努力,那么今天,就让他李世民为这些人也做一些事情吧。

    让他们名垂千古。

    “好,等早朝开始后,朕便宣布这个名单。”

    君臣几个人又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秦天和长孙无忌他们才终于告辞离开皇宫。

    ------------------

    高府。

    高士廉一直都在关注着凌烟阁功臣的事情,他自认自己的身份不低,而且先皇李渊在世的时候,他就跟着李渊立下过不少功劳。

    他觉得这些东西,足以让他在凌烟阁上捞一个名额上去了。

    只是,皇宫那边很快就传来了消息,说李世民让几个肯定能让凌烟阁的人商议由凌烟阁功臣的名单,而在这些人中,秦天也是其中之一,但没有他高士廉。

    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士廉的脸色就有点难看,他可是跟着大唐的老臣了啊,可李世民心目中必定能够入凌烟阁的人,竟然没有他高士廉。

    而最让高士廉担心的,却还是秦天,他与秦天一直不对付,秦天进了皇宫,只怕肯定要阻止他高士廉成为凌烟阁功臣吧。

    此时的高士廉很不安,凌烟阁功臣对于他们这些臣子来说,意义非凡啊,上与不上的差别很大,对于他们高家后世,也有影响。

    所以,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想要入凌烟阁功臣名单的。

    “可恶,可恶,给我继续盯着,一有结果,立马来报。”

    高士廉吩咐了下去,而直到黄昏落尽,夜幕降临的时候,皇宫那边,才终于有消息传来。

    “老爷,老爷,好消息,好消息啊。”

    听到是好消息,高士廉一直紧绷的神情才终于好转了一点,而他整个人却显得更加急切,问道:“什么好消息,快说!”

    那下人笑道:“刚刚宫里传来消息,老爷您成功入选凌烟阁功臣了。”

    他早已经猜到是这个好消息了,不过听到之后,他还是兴奋的不行,不过很快,他就又有一点疑惑。

    “是谁提议让我入凌烟阁功臣的,那秦天肯定反对了吧,不过他反对也没有用,圣上对我高士廉,何其宠信?”

    此时的高士廉有点飘飘然,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受宠,如果秦天都不能阻止他成为凌烟阁功臣,那岂不是更能说明他受宠,更能说明李世民承认他之前的功劳?

    不过,让高士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错了。

    “老爷,那秦天也是支持老爷入凌烟阁功臣名单的,对于您老入凌烟阁功臣名单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人反对,秦天也不反对。”

    听到这个消息,高士廉一愣,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紧接着,他就有一种受到了屈辱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竟然是别人施舍给自己的,而施舍给自己的人,还是他特别特别恨的人。

    “秦天,你竟然用这种办法来羞辱我,我高士廉一定会让你好看。”

第1652章 再接再厉

    长安城内,有关凌烟阁功臣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而传开之后,大家都在猜测,到底谁能够入凌烟阁功臣名单。

    “要我说啊,翼国公秦叔宝是肯定能入的,秦叔宝将军那可是我大唐少有的名将,为我大唐那可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入功臣名单,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翼国公算一个,尉迟恭也肯定算一个,他可是救过圣上性命的人,而且他的功劳,一点不必翼国公秦叔宝少吧?”

    “不错,不错,卫公李靖,也肯定算一个,他可是灭掉了突厥的人,帮我大唐一雪前耻,若是没他,那这凌烟阁功臣就有点水分了。”

    “没错,没错……”

    民间的百姓议论纷纷,不过他们议论的这些人,多半都是武将。

    大唐崇武,对于武将十分的优待,也会给他们许多的机会,而有关武将的一些故事,在民间传的也最为广泛,百姓知道的最多的,也是这些流传的武将故事。

    如此一来的话,凌烟阁功臣,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些武将,至于文官嘛,倒是少有人议论。

    文官的一些政策,很难立马体现出来,就算体现出来了,这些百姓也很难感受到。

    相比较武将的开疆扩土,文官的功绩看起来不怎么明显,如此,议论他们的人就少了。

    而同样很少的,还有秦天。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安城的百姓觉得议论秦天没有任何的意义,他这样的人如果都不入凌烟阁功臣的话,那他们也就不用好奇都谁入了。

    秦天不入,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入。

    民间议论,再加上正是过年,长安城的热闹优胜从前。

    魏征的府邸。

    其他人都很热衷的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进入凌烟阁的时候,魏征却十分的平静,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忙,得以有空陪陪自己的家人。

    魏征的母亲年岁已高,魏征为人子,是想要多陪陪他的,可惜自己平日里忙政务,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一来,都是他的夫人代替他照顾自己的娘亲。

    作为人子,他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空闲。

    从自己母亲的院子里离开之后,魏征来到了书房,他的属下看到他后,便迎了过来。

    “老爷,其他人都去找秦天亦或者长孙无忌询问他们有没有登上凌烟阁了,要不属下也去一趟秦府,老爷跟那秦天关系虽然说不上密切,但属下知道,你们都是十分欣赏彼此的,属下去,肯定能够知道结果啊。”

    魏征不急,不代表他的属下不急,如果魏征能够入选凌烟阁功臣,那他的下人走在街上,也是倍有面子的啊。

    不过,那人急切,魏征却是摆了摆手,道:“你老爷我在朝堂上得罪了那么多人,连天子的面子都不给,平日里又没有做下什么有功劳的事情,想必圣上是不会给的,你也就不用去瞎操心了。”

    “这……老爷……”

    魏征摇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如果没有他的,去了反而尴尬,让人觉得可笑。

    再说了,他也并非十分在意这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已嘛。

    魏征如此,他的下人哪怕真的很想知道,也只能作罢。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便到了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的时候,早朝在群臣休沐了几天之后,终于开始了。

    而因为知道凌烟阁的名单要在今天宣布,所以朝中的臣子在上早朝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有心事,他们好像很想听到自己的名字,可又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出现。

    万一出现了呢?

    万一没有出现呢?

    说白了,他们都有点紧张。

    所以,站在大殿上的时候,他们对于其他一些事情的讨论,都不算特别的积极,更多的人,还是在思索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功臣名单之中。

    而就在他们这样想着的时候,李世民终于说到了这件事情。

    “诸位爱卿都已经知道了凌烟阁功臣名单的事情,想必诸位也很想知道到底谁有资格进入凌烟阁功臣名单,今天是今年的第一场朝会,朕也不让你们在下面乱猜了,今天就公布一下,先说说人数,入选的,一共有二十五人……”

    听到入选的有二十五人这么多,朝中的不少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二十五个人啊,很多了,那怎么着,都有他们的一名额吧?

    朝中的一些人开始激动起来,更多的人却还是期待。

    而李世民在说完人数之后,便拿出了名单,让宫人宣读了起来。

    “入选凌烟阁名单的有,秦天,秦天作为大唐郡公,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不管是开疆扩土,还是大唐的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第一个说的是秦天,众人听到这个的时候,都有点震惊,因为按照爵位啊,辈分什么的,秦天都还有点不够格,而长孙无忌的脸色却是有点发红。

    他一直都以为最先说的,肯定是他啊,可不曾想竟然是秦天,那也就是说,他不如秦天。

    朝中不少人颇为微议,不过等那个宫人把秦天的功劳都给宣读了一遍后,朝中还是很快安静了下来。

    不服的人肯定是有的,但他们面对秦天的那些功劳,还能不服吗?

    宫人陆陆续续的说着,不管是长孙无忌啊,还是李绩、李靖这些人,都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而就在宫人读到魏征的时候,整个大殿又是一震,连魏征自己都有点傻眼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这种死谏之人,讨厌他的人只怕很多吧,李世民就特别的讨厌他,如此的话,李世民会让他入凌烟阁功臣名单?

    可李世民就是让他入了凌烟阁功臣,等宫人把魏征的功绩给说了一遍后,魏征才算是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他死谏,让李世民有了改过的机会啊。

    想着,魏征就走了出来:“圣上,臣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入凌烟阁当功臣,不过,圣上如此信任微臣,此后微臣必定再接再厉,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让圣上再犯任何的过错。”

    话音落下,李世民的脸颊顿时就抽抽了一下。

第1653章 早定

    李世民的脸颊抽抽了一下,同时他想抽自己,也想抽魏征。

    他觉得自己真是犯贱啊,干嘛给魏征入凌烟阁功臣?

    如今他拿这个当好事,以后还不得变本加厉,甚至是疯狂的弹劾啊?

    想到以后的日子,李世民就有点头大。

    而朝中群臣,也都感到一股子战栗。

    而此时的李世民,也只能苦笑一下,对魏征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不满意能行吗?

    做天子,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该演戏的时候,还就得演戏。

    魏征退了下去,心里说不出的兴奋,脸上却十分的平静。

    宫人继续说着,已经说了二十四个人了,却还没有轮到秦叔宝。

    这让朝中的人隐隐有点疑惑起来,程咬金这种什么都不如秦叔宝的人都已经入了凌烟阁功臣,怎么秦叔宝却还没有被念到?

    要是没有秦叔宝,那这凌烟阁功臣怕也没有任何意义吧?

    的确,秦叔宝之前是瓦岗寨的人,还曾经投靠过王世充,后来才投降大唐,但就算如此,他也是大唐实打实的功臣啊。

    程咬金的脸色有点难看,他秦叔宝大哥要是没有选上,他也不要这破凌烟阁功臣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宫人念道:“第二十五位凌烟阁功臣,翼国公秦叔宝,秦叔宝……”

    宫人说起了秦叔宝的功绩,秦叔宝和程咬金他们这个时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至少有秦叔宝。

    不过,他们这些人的心里也有点不舒服,秦叔宝的功劳很高,排在最后面,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李绩站在人群里面,凝着眉头,他并不知道这个顺序,当初他们也只是确定人员名单而已,如今秦叔宝被最后念,那显然是李世民故意为之的。

    可李世民为何要这样做?

    天恩难测啊。

    李绩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隐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们的这个天子,要说胸襟广阔,那绝对是十分广阔的,古往今来,也就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能比了,不杀功臣,这个试问谁能够相比?

    而且容人之所不能忍,那也是绝对顶尖的。

    但他们的这个天子有时候,也会疑心很重,也会用一些帝王权术啊。

    秦天功劳很高,已经被安排到了第一位,如此的话,秦天的义父若是再靠前,那秦家可就真的功高盖主了,虽然他们只是义父义子的关系,但谁都不可能否认他们的关系真的很亲,情同父子啊。

    别看平日里程咬金与秦天走的最近,秦叔宝反而若即若离,但那都是秦叔宝故意为之,避免他们的关系被李世民猜忌。

    再有,秦叔宝已经是门神了,在大唐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的高的,若是再让他的名次靠前,那也会产生一些危险。

    李世民提防武将,那是不容人质疑的,尉迟恭虽说也是门神,但最近几年比较老实,让他的名次靠前一点也无妨。

    再有就是,秦叔宝是帅才,他可以当元帅领兵打仗,尉迟恭相对鲁莽一点,只能当将才。

    相比较下,将才的威胁肯定是要小于帅才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绩自然也就想明白了。

    而对于这个,此时的秦叔宝并没有任何怨言,直接就领了下来谢恩,显然也他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来。

    父子两人都入凌烟阁,已经很不一般了,要是都靠前,那不得被人给盯死啊。

    人嘛,有时候低调一点,并非什么坏事。

    只要李世民不杀他们这些功臣,他秦叔宝能有今天这般的荣耀,就已经很满足了。

    有关凌烟阁的事情,群臣陆陆续续的说了很多,所以也用去了早朝上的不少时间。

    等这件事情说完的时候,已经临近正午了。

    今天的长安城出了太阳,阳光照过来的时候,有点和煦,大殿上有一道投影射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事情,就退朝了。”

    第一次上早朝,让人莫名的有点不适应,到了中午,就想回去休息,不仅群臣如此,就是李世民也这样,过年这几天,养懒了啊。

    不过,李世民询问之后,立马就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马上就要科举考试了,但如今有关科举考试的事情,还没有定下,谁负责此时,谁是主考官,如此等等,都没有选定,今年春来的会早一些,一个月后,科举考试就要开始,臣觉得,这负责的人员,应该尽早定下的好。”

    科举考试,一向都是朝廷的大事,相关负责人员早早定下,的确对大唐来说是好事,这个官员提出这个事情后,朝中的不少人也都觉得有道理。

    而他们在觉得有道理的同时,也都有些激动,特别是朝中的那些翰林院的文官,更是如此,因为一般情况下,主考官啊,福考官什么的,都出自翰林院。

    而在翰林院的这些人,想要在朝中更有声望,甚至去三省六部任职,甚至是做到宰相,都需要在朝中有一定的势力才行。

    而作为主考官,将那些新科进士揽入自己麾下,无疑是帮他们汇聚势力最好的办法。

    他们这些人对于主考官这个位置,势在必得。

    一众人嘀嘀咕咕的说着,都觉得应该早早定下,李世民见此,点了点头:“诸位爱卿说的及时,科举考试乃是我大唐的重要事情,尽早定下,可安天下士子之心啊,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着急,今天就不说这个了,明天早朝,我们再商议此事,看看将这件事情交给何人比较合适。”

    已经快中午了,李世民还真没有精气神跟这些人耗下去,而且,科举考试虽是大事,但也并非急到必须立马定下的地步,所以推到明天也没有什么不可。

    李世民这样说,朝中的那些人谁敢反对?

    他们相互张望之后,也只能点头,而他们知道,明天的早朝,势必会有一场辩论。

    朝中的不同势力,都想要拉拢到新科进士,如此的话,他们肯定是要推荐自己的人来担任主考官的,僧多粥少,不抢怎么能行?

第1654章 争吧

    新年还没有过完。

    长安城春寒料峭,冷的依旧。

    秦天和太子李承乾走出了宫门,两个人并肩走着。

    秦天并没有扭头,只是平静说道:“太子殿下,明天的早朝,有关负责科举一事,必定会有一份争辩,太子殿下可要派人加入?”

    听到这话,李承乾微微一愣,道:“先生,我已经是太子了,何必争这个职位?”

    作为太子,以后天下都是他的,如此的话,他又何必凝聚自己的势力,等他登上皇位之后,天下的官员,不还是任由他来驱使?

    见李承乾如此,秦天浅笑,道:“太子殿下,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别说你当了天子,也需要一些信得过的,肯为自己真心卖命做事的人,就你现在作为太子,更是需要一些人为你这样做,不然最后你是不是能够成为大唐的天子,还不好说呢,你那几个弟弟的野心,你又不是不清楚。”

    这话说的有点直接,李承乾听完之后,眼眸顿时就凝了起来,他弟弟的野心他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他并没有特别的在意过,但今天,秦天却是把这一块遮羞布给扯开了。

    他要让李承乾明白一些事情,比如说一些黑暗的东西。

    作为储君,要懂光明,同时也要能够看到黑暗。

    换言之,他是想让李承乾厚黑一点。

    知道人世间有美好,也有肮脏和丑恶,很多事情,也需要利用手段来完成。

    秦天这话说完,李承乾已经明白过来,他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我已经明白了,只是我可以主持这件事情,但主考官,我肯定是不行的,先生可有人选?”

    说到这里,李承乾笑道:“若是先生肯当这个主考官的话,必定没有人争的过,先生既然说要争,那我何不不择手段一次,让先生来帮忙?”

    这话听起来就有点腹黑了,秦天脸颊微微抽动,他本来是想教李承乾如何腹黑的,不曾想李承乾真要腹黑起来,先拿他开了刀。

    秦天撇了撇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不错,不过我却并非是最好人选,不如让马周来吧,论才学,他不比其他人差,论资历,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他也算得上老人了,太子殿下觉得呢?”

    马周是秦天的姐夫,年龄还真说不上有多大,不过入朝为官倒是真有几年了的,让他当主考官,他的资历介于可以和不可以之间。

    想让他当上主考官,肯定是有难度的。

    李承乾听完之后,撇了撇嘴,但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很显然,秦天想利用这件事情,来锻炼他的一些腹黑能力,当然,也可以说是争夺的能力,看看他能不能帮马周这样的人,争夺到主考官这个位置。

    只有经历过一些争斗,才能够真的成长起来,在以后遇到同样的危险的时候,也不至于失去冷静和镇定。

    两人这样说完之后,才各自分道扬镳。

    -----------------

    李恪回到府上之后,眼眸深邃。

    许久之后,才终于确定了一个名字:岑文本。

    岑文本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

    是大唐少有的博学之才,而除了博学之外,岑文本在政事上也多有建树,甚至有人预测,下一轮的宰相人选,岑文本必是其中之一。

    作为储相的人选,岑文本的资历那自然是没得说的。

    而岑文本是李恪的人,当然,以李恪如今的情况,似乎是很难拉拢到岑文本的,而岑文本之所以肯为李恪效命,是因为他的母亲杨妃。

    杨妃曾经对岑文本有恩,如此一来,为了报案,岑文本才愿意帮李恪效命,争夺皇位。

    这件事情,对李恪对岑文本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他相信岑文本不会拒绝,而且他也一定能够成功。

    这样决定之后,李恪就派人把岑文本给请到了府上来,并且把情况跟岑文本说了一下。

    岑文本样貌不俗,哪怕如今人到中年,却也仍旧有着一股子说不出的俊美姿态来。

    他在安静的听完李恪的叙述后,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笑道:“王爷想让下官去争主考官的位置,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要说一定能争上,下官却无绝对的把握。”

    听到这个,李恪笑道:“岑先生在我大唐之博学,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只要你想,谁人能争夺过?”

    岑文本摇摇头,道:“大唐第一才子争得过,孔家的那个多少代的孙子也争得过。”

    听到这两个人后,李恪微微一愣,随即神情就有点凝重紧张起来,道:“岑先生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人也会来争夺这个?”

    岑文本点点头:“如今圣上的几位皇子都长大了,各自在朝中也都有了自己的势力,为了以后的帝位,他们都在不停的耍心机,用手段,王爷能想到争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那太子和魏王会袖手旁观吗?”

    “那秦天是太子殿下的人,孔颖达是魏王的人,如今局势如此,谁能够取得先机,谁就能够在此后的帝位争夺中取得绝对的优势,这一次,他们都是不会放过的,所以,太子一定会推荐秦天争夺主考官的事情,而魏王肯定会推孔颖达。”

    作为李恪的人,岑文本不仅仅文学修养高,博才多识,同时,他还很有谋略,可以作为谋士存在。

    现在,他已经算是帮李恪分析了一下他们将会面临的对手。

    而,他们即将面临的对手,那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秦天,大唐第一才子,屡立战功,更是荣登凌烟阁功臣之人,这样的人,他岑文本哪怕年纪比他大,在朝为官的时间长,他也是没有绝对的自信能够击败秦天的。

    再有就是孔颖达了,作为孔家后人,他的优势简直无人能比,他若是想帮李泰,有几个争得过他的?

    不说孔颖达的学识,就只他孔家后人的身份,就能够吓退很多的读书人,试问那个读书人,不是读的孔家圣言?

    李恪的眼眸微微凝重了一些,但哪怕他知道敌人强大,他还是想要争一下。

第1655章 亮相

    大年初六,寒风阵阵。

    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雪的长安城,竟然又飘起了雪花。

    雪花纷纷扬扬,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给覆盖。

    皇宫大殿,气氛显得有点凝重,每个人都察觉到了一股说不出的紧张。

    李世民与群臣商议了两件事情,群臣都有点心不在焉,很显然,他们现在都在想科举考试的事情。

    而李世民见此情形,也就没有再说其他事情,扫了一眼众人后,道:“诸位爱卿,科举考试的事情,有人提议早点解决,朕也是同意的,不知这科举考试主考官的职位,诸位觉得那位爱卿比较合适啊?”

    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把挑选主考官的事情给提了出来,众人觉得有点惊讶,又觉得理所应当。

    而就在李世民这话说完之后,朝中已经有人跳了出来。

    “圣上,臣觉得岑文本比较合适,岑文本博学多才,政绩斐然,让他负责今年的科举考试,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站出来的这个官员是李恪的人,李恪知道他们的岑文本和秦天以及孔颖达比起来有点差距,所以便想要先发制人,帮岑文本取得先机。

    而这个,也是得到了李恪授意的。

    这名官员站出来之后,朝中立马就又有一些人站了出来,而这些人中,不乏国公,以及六部之人。

    “圣上,臣也觉得岑文本比较合适。”

    “圣上,岑文本入朝为官多年,对于各种事情都能够轻松应对,应该让他负责一次科举考试。”

    “圣上,臣也觉得应该让岑文本负责此事。”

    “不错,不错,圣上,岑文本真的挺合适的。”

    “…………”

    朝中官员,支持岑文本的人很多,而以他们说的一些理由,比如说资历啊,学识什么的,岑文本也的确合适。

    不过,就在他们这般支持着的时候,另外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臣觉得翰林院祭酒孔颖达比较合适,若论学识,岑文本那能比得上孔颖达啊?”

    这个官员说完,李泰的一些人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圣上,臣也觉得孔颖达合适,作为孔家后代,这种事情,本来就应该交给他的。”

    “不错,不错,圣上,科举考试,靠的不就是学识嘛,孔颖达很合适。”

    “…………”

    孔颖达作为孔家后人,是十分高冷的一个人,他这样的人,一般人想要拉拢可不容易,而一般情况下,在皇权之争中,孔家很少牵扯进来。

    因为不管最后是谁得到了天子之位,他们对孔家都会给予一些拉拢,毕竟拉拢了孔家,就等于拉拢了天下的读书人啊。

    他们孔家的威望,绝非其他人能比。

    不过,很少参与皇权之争的孔家,这一次却投靠了李泰。

    因为李泰这个人,很得孔颖达的喜欢。

    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毕竟孔颖达以前可是李承乾的老师啊,他不喜欢太子李承乾却喜欢李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可相比较下,他就是喜欢李泰。

    李世民的几个儿子里面,论勇武,太子不如李恪,论才情和学识,太子不如李泰,而孔颖达喜欢的,恰恰是李泰的学识。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孔颖达的孙女不知道怎么回事,喜欢上了李泰,如此的话,他孔颖达不出手帮李泰也不行了啊。

    毕竟,自己的那个宝贝孙女对李泰那是爱的死去活来啊,连他自己都觉得纳闷,李泰这样的胖子,那点好了?

    可能,就因为他胖吧。

    有孔颖达的支持,李泰觉得这件事情,他是势在必得的。

    如今,李恪和李泰都把他们支持的人给说了出来,李世民并没有急着下定论,两拨人则在不停的争吵着。

    “哼,什么孔颖达的学识比岑文本高,就算高了又能怎么样,那孔颖达不过死读书罢了,要论政绩,孔颖达十个都不如岑文本。”

    “呵呵,这是科举考试,不是什么比政绩的,科举考试,自然是谁才情高,谁就当这主考官了啊。”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泰的眼眸微凝,隐隐露出一股杀意来,这个官员是在给自己挖坑啊,什么叫谁的才情高,谁就当主考官,要这样说的话,那秦天要当的话,谁也拦不住吧?

    要论才情的话,谁比得了秦天?

    而如今,只有他们两拨人参加,秦天却始终没有开口,这很奇怪啊,要说秦天对这个没兴趣,他是信的,但太子有兴趣的话,秦天就肯定得有兴趣啊。

    所以,他不允许自己的人出错,可刚才那句话,真的有可能成为秦天的垫脚石。

    而双方,还在不停的说着。

    “呸,什么只看学识的,也得看能力吧,不然对于一些考生提出来的政策做不出好坏的分辨,那有何用?”

    “就是,就是,还是要看能力的,只看学识,算什么,再者,岑文本在学识上,也不一定输给孔颖达,他孔颖达除了是孔家的后人外,还有什么拿的出手的?”

    为了击败对方,双方是各自施展手段,而且一些话怎么难听怎么说,那孔颖达听到李恪那些人的话后,脸颊就已经气的通红了。

    什么叫他除了孔圣人后代这个身份,就没有其他拿的出手的?

    他拿的出手的东西,多了去了。

    而就在双方这样争吵不休的时候,李承乾突然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推荐马周,马周各项条件都很是不错,让他负责科举考试的事情,儿臣觉得还是很可以的。”

    李承乾开口了,朝中不管是李恪亦或者李泰他们的人,都突然愣了一下,岑文本更是如此,他的嘴巴长大之后,都有点合不住了。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李承乾竟然放弃了身份很高,而且支持他的秦天,选择了马周这么一个人?

    当然,并不是说马周这个人没有才学,而是跟秦天比,这个马周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李承乾放弃了最有竞争力的秦天,然后选择了一个马周,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让众人觉得不解的是,就在李承乾站出来表示支持马周后,整个大殿之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替马周说话的。

    场面好像一时很尴尬。

第1656章 示弱

    这场主考官之争,说白了就是三位皇子之争。

    太子李承乾,李恪以及李泰。

    李恪和李泰两个人为了他们支持的人能够成为主考官,那可都是在朝中动用了很多关系的。

    但凡依附于他们的人,今天早朝上多多少少可都有开口说话的。

    他们每一个人的势力站出来,都不容忍小觑。

    在他们看来,李承乾作为太子,肯定也是不会比他们弱的。

    挑选的人不会弱,争夺的时候也不会弱。

    可结果呢,李承乾支持的人很弱,至少跟岑文本和孔颖达比的话,很弱,不管是资历还是学识。

    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人帮他争夺。

    难道李承乾已经自负到,只要是他太子支持的人,李世民就一定会同意?

    不管是李泰还是李恪,都有点意外,但同时也有点嗤之以鼻,觉得李承乾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在这朝堂之上,没有人支持就想夺过其他人,那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李承乾的人真的没有站出来支持马周的意思,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李承乾阵营里的人闹了矛盾,有人支持其他人,但就只有李承乾一个人支持马周,如此一来,其他人也就没有跳出来支持马周。

    他们想让李承乾好看。

    但李承乾对于这种情况似乎一点都不在意,只是支持了一下马周,其他的也没有多说。

    群臣这边,对于马周自然是很不屑的,少不得说他一些不好听的坏话。

    “呵呵,马周是谁啊,他何德何能能够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就是,就是,当年他也不过是被圣上赐予了进士出身罢了,他若是能凭借自己本事考上,算他厉害。”

    “没错,马周跟孔颖达和岑文本比,差远了,他绝对不能成为主考官。”

    “…………”

    众人争吵个不休,有支持自己人的,有诋毁马周的,而马周站在大殿之上,却是神色平静,好像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当回事。

    能当上主考官自然最好,当不上他也完全不介意。

    双方谁都不肯相让,另外一方则是给人一种不争不抢的感觉。

    朝堂上闹的不行,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多少有点不耐烦,此时的他,并没有多想,见众人争吵个不休,他一时半会间也有点拿不定主意,所以只能挥了挥手,道:“好了,既然这事今天不能解决,那我们就明天再议吧,接下来我们说其他事情。”

    本来,想是今天解决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事情,不曾想这么多人都想争,李世民反倒拿不定主意了,都是自己儿子的人,让谁去当都不合适吧?

    而拿不定主意,那就只能先停着,什么时候有主意了,什么时候再说。

    朝堂上不再说科举考试的事情后,开始说其他事情来。

    很快,一名刑部的官员站了出来,说了一件事情。

    “圣上,最近京城长安发生了一件命案,赵老六的媳妇跟一个叫范广的男人私通,他们私通的时候,赵老六刚回回家看到,那赵老六发现这个之后,气愤非常,拿出一把菜刀就向那两个狗男女砍了过去,把他们两个人都给砍死了。”

    一件绿帽案。

    这样的案子平日里并不怎么经常发生,但也不是说没有。

    毕竟偌大的长安城内,一些寂寞的女人比比皆是,有的人晚上还能熬过去,可有一些人,却是怎么熬都熬不过去了。

    于是,便会搜罗一些长安城精壮男子,然后与他们鸳鸯快活。

    这种事情,若是没有被发现,那他们就可以一直的逍遥快活下去。

    可若是被发现了,那情况就有点不妙了。

    一般情况下,都是会被报官的,但范广和赵老六的媳妇运气不好,遇到了赵老六这种会杀人也敢杀人的人。

    如此,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案子有一定的看头,不过在早朝上说这件事情,就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了。

    而那个官员,则继续说道:“圣上,这件案子不好办,所以臣想请圣上定夺。”

    李世民眼眸微凝,道:“这件事情,怎么就不好定夺了?”

    刑部官员说道:“按理说,那赵老六杀了人,是应该偿命的,可他杀了人,到底触犯了大唐律法,杀了他,难免让人觉得憋屈,所以臣也拿不定注意,想请圣上定夺。”

    这种小事竟然拿到了朝堂上,李世民有点生气,不过提都提了,那他也只好给做一个决断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还没有开口之前,李承乾却是最先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那赵老六虽说杀了人,但也是他的夫人最先背叛的他,这种事情,只要是男人遇到了,都不可能保持理智,做出这种事情来,也是情有可原,法外尚有人情,所以,儿臣觉得可以对赵老六治罪,但可饶他一条性命。”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李承乾竟然会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他的一些观点略有点仁慈,对于赵老六是同情的,所以想给他谋一条活路。

    不过,他这么说完后,李恪就站了出来,他跟李承乾是不对付的,李承乾支持的,他偏偏不支持。

    “父皇,法不容情啊,就算那赵老六是因为愤怒做的这事,但他杀了人,就应该受到惩罚,不然只要是有人因为愤怒杀人,就应该饶恕他们,让他们活命吗?”

    李恪这话说完之后,朝堂之上,跟着依附的人很多。

    “圣上,臣也觉得蜀王所言有理,法不容情,不能因为他杀人就饶恕了他啊,那赵老六的夫人与范广私通,他完全可以报官,到时候自然有官府的人来处理此事,那里需要他杀人,这杀人的先例,可不能开啊。”

    “是啊圣上,法不容情,还是要将那个赵老六依法处置,砍头示众的。”

    “不错,不错,若是饶恕了他,我大唐律法何在,以后还有谁会遵守,请圣上下令,严惩那个赵老六,他可是杀了人的啊。”

    “…………”

    朝堂上,支持李恪所言的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一股形势,让人觉得反对他们的观点,就是惹了众怒。

第1657章 未完

    杀人偿命,这是现如今皇宫大殿的声音。

    他们都觉得应该杀人偿命。

    相比较下,太子李承乾所见此的法不外呼人情,却少有人支持,就算有一两个人站出来支持的,也很快被其他声音给淹没了。

    最后的情况,反而是太子很是不利。

    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眼眸微微一凝。

    相比较下,他也更为赞成太子李承乾的决策,法不外呼人情,有时候还是要讲究一些人情什么的,可是朝中这么多人都觉得应该杀人偿命,他若是反对的话,大唐律法反而会被人轻视。

    所以这一次,就算他支持李承乾,也不能真的去支持。

    群臣还在议论,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诸位爱卿。”

    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望着李世民,李世民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大唐律法,不容侵犯,杀了人,就要付出代价,那赵老六按照我大唐律法,秋后问斩。”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李恪的心里有点得意,这让他觉得,只要自己在朝中有势力,有人支持,那么就算是太子的观点,他也是能够给反驳掉的。

    那种感觉很爽,特别的爽。

    李恪忍不住的抬起了头,眼神向李承乾这边飘了一下,李承乾却是神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观点被反驳掉而有任何的不快。

    这让李恪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可那里不对,他却察觉不错。

    这个时候,岑文本的眼眸却是凝着,恶狠狠的咬了一下自己的嘴唇,他知道,自己这个主考官的位置,怕是争不到了。

    朝会并没有再持续下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后,便散朝了。

    散朝的时候,长安城已经被一片白雪所覆盖,放眼望去,一片洁白。

    而大雪还在下着,仿佛会一直下下去。

    群臣陆续离开大殿,李承乾离开之后,便追上了秦天,两个人并肩走在白雪之中。

    李承乾有点得意。

    “先生,我这一招示弱怎么样?”

    秦天双手缩在衣袖里面,任凭风雪打脸。

    “你这招示弱不错,等圣上明白过来后,便会让你和你的如负责科举考试的事情,以便让你有与他们平衡权力的能力,不过事情还没有完,接下来的麻烦还会有很多,你小心一点便是了。”

    听到秦天这话,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先生放心吧,我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那些人想要给我下柈子,还真就不容易呢。”

    秦天点点头,对于李承乾说的话,他并不否认,成为了他秦天的学生,学到了他不少的手段,其他人想要陷害李承乾,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很多时候,尽量谨慎小心一点,是没有错的。

    两个人就这样走着,很快又分道扬镳,各自回府。

    岑文本离开皇宫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天生的雪花,他忍不住长大嘴巴呼了一口气,这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本来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有一点希望的,但因为李恪的擅自做主,与李承乾争锋,导致了他争夺主考官的失败,在大殿上的时候,他就憋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呼出来后,他才不至于那么压抑。

    他这么呼了一口气后,并没有去跟李恪多言什么,直接坐着马车就离开了,李恪离开皇宫的时候,露出了些许得意之色,而他很想找到岑文本,让岑文本知道他现在有多厉害,可他放眼望去,那里还有岑文本的影子?

    “这个岑文本。”李恪暗骂了一句,这才骑着马车回府。

    ----------------

    大雪越下越大,瑞雪兆丰年,今年的庄稼收成可能会很不错。

    李世民回到御书房后,便开始批阅起奏折来。

    可就在他这么批阅着奏折的时候,他的眼眸不由得凝了起来。

    想起今天早朝上的情况,他就隐隐觉得不对。

    “太子……”他突然觉得太子李承乾在朝堂上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啊,科举考试,他找来找去,找到的人竟然是马周。

    当然,也不能说马周不厉害,只是跟岑文本和孔颖达比起来的话,他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李承乾选这样的人,未免太弱了一点吧。

    但让李世民真正觉得李承乾弱的,还是那个赵老六杀妻的事情,作为太子,他的一些观点,且不管对或者错,支持的人都不可能会很少吧?

    可今天早朝上,支持李承乾的人未免太过凋零了一些,完全没有办法跟李恪和李泰两个人的势力相比啊。

    太子这么弱,他的储君之位就算有他这个父皇给保着,可又能保多久?

    势力弱,以后难免落得跟李建成一个下场啊,可他并不想要看到自己的皇子自相残杀。

    而不想让他们自相残杀,就要让太子的势力足够强大才行。

    李世民在皇宫御书房来回在的走动了一两下,紧接着便有了主意。

    有些事情,不是你人厉害,声势大,便能够成功的,很多时候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要根据这件事情来分析具体的情况,示弱,有时候反而是很有效果的办法。

    长安城的雪还在不停的下着,京城的士子书生已经渐渐在长安城崭露头角。

    他们苦读诗书,想要的,不过就是在科举的时候,金榜题名。

    不过,想要金榜题名,名声也是很重要的,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出名。

    再有就是,拜到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的老师麾下。

    科举考试是一关,入了朝堂做官又是一关,想要接下来的官路走的顺畅,没有一个老师在前面带路怎么能行?

    所以,此时投靠一个对他们大有裨益的人,对他们来说是很有效的手段,而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今年的主考官,福考官之类的人。

    不过,现如今主考官还没有出来。

    一些人在冒险选择,一些人则还选择观望。

    不管是冒险的赌一把,亦或者是观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都是利弊参半的,而他们也知道,明天的早朝,差不多主考官的名字,就该公布出来了吧?

    是岑文本,亦或者是孔颖达?

    他们这些读书人,觉得孔颖达的几率最高。

第1658章 结果

    朝堂之上,马周、岑文本、孔颖达三人有望成为主考官的事情已经在长安城传开了。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那些书生借宿的客栈,可就热闹多了。

    皇榜客栈是长安城数得着的一家客栈,因为名字取的比较吉利,而且他的客栈里面,也的确出过几位曾经住过他们家客栈的几位进士,甚至连榜眼、探花都出过,所以每次的科举考试,他们家客栈都是人数爆满的。

    因为大家都想讨个好彩头。

    而因为科举考试的书生最多,这里也常常成为一些书生探讨学问、时事的聚集地,其热闹的程度,绝非其他人能比的。

    有关主考官的讨论,皇榜客栈自然也是最多的。

    “要我说啊,今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非孔祭酒莫属啊,孔祭酒是圣人之后,才情和学识在整个大唐,也就秦天小公爷能够相比了,如今秦天小公爷不参与争夺,那肯定就是孔祭酒了,我等若是想要靠上一个好名次,不妨去拜见孔祭酒,递交行卷于他。”

    一名白衣书生说完这话,浅浅喝了一壶酒,白衣书生名叫陈白衣,平生最是喜欢穿白衣服,他的家境殷实,算得上是官宦子弟,平日里表现的极其风流潇洒。

    隐隐是这一群书生里面的头目。

    他这么说完之后,一群人中,少不得有人跟着附和。

    “不错,不错,孔祭酒的实力绝非其他人能比的,既然秦小公爷不争,那肯定就是孔祭酒了。”

    “我看也是,整个大唐,只要孔祭酒想当这个主考官,谁争的过?”

    “没错,没错,我等还是尽早去向孔祭酒投行卷吧。”

    “…………”

    对于孔颖达,众人更多的是支持的,不过这个时候,也有人唱反调。

    “要我说啊,岑文本大人,才是更有希望成为主考官的人,朝中,支持他的人可不少呢。”

    “没错,没错,岑文本大人学识很好,而且政绩斐然,我们这些考生,有时候可不只是靠学识啊,一些时政的议论,也都是有的吗,论这个,孔祭酒跟岑文本大人比可就差远了。”

    “极是,极是,我也觉得岑文本大人的机会更高一些。”

    “呸,我到觉得是孔祭酒。”

    “…………”

    有人支持孔颖达,有人支持岑文本,很快,双方便不可遏止的争吵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仿佛不把对方说服,就是他们没有本事。

    酒已经没有多少人喝了,他们说的有点唇枪舌剑。

    不过这个时候,旁边一个比较冷静的桌子上,几个男子反倒显得有些平静,他们根本没有一个人参与到这场争吵之中,甚至,他们还有人露出了不屑。

    其中一个,隐隐是这几个人头目的男子,更是一边浅笑,一边饮酒。

    那些争吵的人察觉到这种情况后,很快便都安静了下来。

    一众人停下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喝酒的人。

    “狄孝绪,你这倒是喝的挺自在啊,孔祭酒和岑文本大人,你觉得那个更有可能成为主考官?”

    陈白衣望向狄孝绪询问,他们两个人平日里颇有点不对付,陈白衣看不上狄孝绪,狄孝绪也看不上陈白衣。

    不过以前若是争辩的时候,陈白衣落败的时候多一些,狄孝绪赢的多一些。

    这让陈白衣对于狄孝绪也就越发的不喜欢起来。

    他在这里,那些士子书生又不少都是很喜欢依附于他的,就只有狄孝绪和他的几个同乡,对他最是不屑一顾,隐隐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陈白衣这样问过之后,狄孝绪半点不急,浅浅将那一杯酒喝完之后,才笑着摇摇头:“两个人,我觉得都不太可能。”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笑了一下。

    “如果连孔祭酒都不可能的话,那就真的奇了怪了。”

    “就是,就是,岑文本大人也不可能,我看你肯定是脑子进水了。”

    “那你说说,谁能成为今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想看看狄孝绪看好谁,狄孝绪却是浅浅一笑,道:“我把行卷送给了谁,就是看好谁。”

    “你给了谁?”陈白衣询问,狄孝绪有点无奈,觉得这些人好蠢,跟他们说话都累的谎。

    “马周马大人,今年的主考官,必定是他。”

    这个说出来后,皇榜客栈的那些人立马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什么,你说你支持马周,还是他肯定能成为主考官,你是在逗我们玩吗?’

    “就是,就是,马周有什么能跟孔祭酒和岑文本大人比啊,他各个方面都不如嘛。”

    “没错,没错,狄孝绪,你肯定输了。”

    狄孝绪耸耸肩,觉得跟这些人再继续说下去,他自己都会跟着变蠢变笨的,所以他也只是轻声一笑,没有把他们的话当回事。

    其他人见了,只觉得狄孝绪在装,那陈白衣却是有点看不下去,道:“狄孝绪,你敢不敢跟我赌一下,如果你赢了,你在客栈所有的消费,我帮你出了,可如果我赢了,你就得把我的消费给出了,怎么样?”

    他们在客栈居住的时间不短,而且离科举考试还有一个多月,这些时间的消费,对他们来说可不算一个小数目。

    不过,面对陈白衣的挑衅,狄孝绪很淡然的就应承了下来,对他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嘛。

    他们这样说好之后,便只等最后结果的出来。

    ‘而整个皇榜客栈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觉得陈白衣会取胜的,相比较下,狄孝绪简直毫无胜算可言。

    “要我说啊,陈公子这一次肯定胜出啊。”

    “就是,就是,肯定是陈公子胜出,那个狄孝绪这一次可要大出血了。”

    “我看也是,要论这个,我也觉得陈公子的胜算更大,那个马周,好像也不怎么厉害吧。”

    “没错,狄孝绪把行卷投给他,真是可笑,有意思,有意思啊。”

    “…………”

    长安城内,热闹非凡,这场大雪下了一夜,次日方停,紧接着天气就放晴起来,早早的,就能够看到太阳高高升起了。

第1659章 气恼

    大殿之上,气氛诡谲。

    李承乾站在大殿上平静如常,李恪多少有一点得意,今天主考官的事情,差不多要公布了吧,他支持的岑文本肯定能够成功的。

    因为他已经聚集了更多的人来为岑文本造势。

    只不过,此时的岑文本却并没有势在必得的势头了,他站在大殿上,神情有些落寞,但更多的还是气,恼气。

    若非李恪擅自做主,他真的有机会,但现在铁定是没有了的。

    群臣讨论了一些其他问题后,李恪的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再次提到了主考官的事情。

    “圣上,今年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事情,必须尽快定下才行啊,臣觉得岑文本大人最是不错,应该让他来当。”

    “圣上,臣也觉得岑文本大人最合适当主考官。”

    “圣上,臣也觉得岑文本大人合适……”

    一时间,朝堂之上,支持岑文本的声音不绝于耳,仿佛整个大殿上,都是支持岑文本的。

    李恪脸上的得意神色更浓了一些。

    这个时候,李泰也不肯示弱,稍微暗示了一番后,他的人便也立马站了出来。

    “圣上,臣觉得孔颖达比较合适,他可是孔圣人的后代啊。”

    “没错,圣上,孔颖达的学识绝非其他人能比的,让他来做这个主考官,再合适不过。”

    “圣上,臣是支持孔颖达的。”

    “…………”

    支持岑文本的和支持孔颖达的声音在朝堂之上此起彼伏的响起,而且一个比一个响亮,两个人对于主考官的位置势在必得。

    他们已经完全把太子李承乾给排除在外了。

    而此时的李承乾,也好像根本没有心思去争,只是有一两个人跳出来支持了一下马周,然后便很快被其他人的声音给盖了过去。

    大殿喧嚣。

    李世民看着这种情况,越发的坚定了昨天的决定。

    他挥了挥手,道:“诸位爱卿安静。”

    声音落下,大殿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世民,李世民道:“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不管是孔颖达还是岑文本,都很不错,他们也的确有这个资格来当这个主考官,不过他们两个人,朕还有其他事情交给他们去办,这科举考试的事情,就由马周来吧,马爱卿学识也是不错,政绩也是斐然,朕觉得他能够胜任此事。”

    李世民这话出口,众人顿时一愣,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这怎么可能?”

    众人相互张望,李恪的眼眸瞪的老大,他可是势在必得啊,那马周那里有什么人支持,他的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太子也没有怎么争啊?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恪向来不信道德经里的这句话,就算是现在,他也是不信的,他敢肯定,马周当主考官,背后肯定是有一些他没有注意到的,可是他现如今脑子很混乱,不管怎么想,都想不出来。

    大殿上有点安静,特别的安静,所有的人都被这个消息给弄懵了。

    李泰肥胖的身子轻微发抖,眼神里的怨气很重。

    积雪已经被清扫过了,退朝的时候,皇宫内外都是干净的,只在那些青砖白瓦上,才能够看到片片的雪白。

    李恪走的缓慢,他很快等到了岑文本。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着,李恪的脸色难看。

    “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李恪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傲慢神色,岑文本也已经恢复了平静,气恼不是那么的重了。

    “这件事情,从昨天开始,我们就已经输了,太子殿下找准了圣上的软肋,圣上讲究平衡之术,而且他并不希望皇权的争夺见血,所以他不会看到你们这些皇子的权势比太子大,太子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故意示弱,让圣上准许他培植势力,你们看不到这点,就斗不过太子殿下。”

    风吹来还是冷的,可能真的要过了上元节后,天气才会转暖。

    李恪听到岑文本的话后,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而明白之后,他突然有点绝望,如果他父皇不希望当年玄武门的事情重演,那他岂不是会着重提高李承乾的权势,如此的话,他还怎么争夺?

    岑文本好像看出了这一点,道:“不过王爷也不用气馁,圣上正是春秋鼎盛,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可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王爷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就行了。”

    李恪点了点头,心里却并没有怎么轻松。

    皇宫这边,主考官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马周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尽心尽力的,他知道,他不仅在为自己做事,也在为秦天,为太子,为以后的大唐天子做事。

    而民间这边,主考官的事情很快传播开来,马周顿时天下闻名。

    皇榜客栈这边,一众人都在饮酒,他们彼此间都不停的相互张望,有时,也会望向门口,等着那消息的到来。

    狄孝绪神色平静,似乎对于输赢一点都不在乎,陈白衣旁边围了一群人,不停的奉承着他,说他肯定能够取胜。

    而对于这些人的奉承,陈白衣觉得理所应当。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士子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出来了,结果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皇榜客栈一大半的人都站了出来,而且很是期待。

    “怎么样,谁是主考官?”

    “马周。”

    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众人愣了一下,有人还不相信,又问道:“谁?”

    那士子苦着脸,道:“马周,圣上钦点的马周,孔祭酒和岑文本大人都落选了。”

    这个时候,其他人才终于反应过来,而他们反应过来之后,神色都有点难看。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孔祭酒会输?”

    “就是啊,岑文本大人那也是我大唐少有的文豪啊,他绝对不会输的啊。”

    ‘马周怎么可能成为主考官,他何德何能?’

    众人不信,这个时候,狄孝绪却是站了出来,浅浅一笑:“你们信或者不信,都没有关系,马大人就是主考官,陈公子,你输了。”

    陈白衣脸色难看,尴尬至极。

第1660章 吃相

    魏王李泰的府上。

    马周成为主考官的事情,也是让他有点意外和震惊。

    在他看来,孔颖达这个圣人之后要当主考官,其他人有争夺的资格吗?

    可最后,他竟然输了。

    从皇宫回到府上的这一段路上,李泰一句话都没有说。

    而等他回到府上的时候,他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

    “父皇啊。”

    明白怎么回事后,李泰就忍不住叹息了一声,他有点心痛,自己这样的儿子,他的父皇竟然还要帮太子?

    不过很快,李泰就又哼了一声:“想帮太子,那也得看你能不能帮得上,如果有人想死的话,你拦得住吗?”

    李泰自然不会认为李承乾想死,但他有办法让李承乾慢慢的失去父皇对他的宠爱。

    李泰拍了拍手,很快就有人出现在了他的房间里。

    “王爷有什么吩咐?”

    “你去帮我帮一件事情……”

    李泰把情况跟那个下人说了一遍,下人听完之后很快离去,李泰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马周第一次当主考官,只怕吃相不会太好看吧。

    而只要他吃相不好看,那他的这个计划,八成是可以成功的。

    马周离开皇宫之后,便直接回府了。

    对于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他并没有多少意外,当然,惊喜是有一点的。

    其实从他得知是秦天让李承乾支持他的时候,他便知道自己铁定能够当上这个主考官。

    而,能够成为大唐的主考官,也就说明他在朝堂上是越来越有地位了。

    这样的地位,让他在太子登基之后,会一跃成为最顶尖的那类权贵。

    说不兴奋,那肯定是骗人的,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寒门成为现如今的朝堂大员,说实话,连他自己都觉得是在做梦。

    可现在,他真的就成功了,而且特别的成功。

    回到府上后没多久,就有下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老爷,有人送来行卷。”

    虽然大唐进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但行卷之风并没有废掉,那些投了行卷的人,在主考官这里,多少是能够捞取一些名声和好感的。

    有了名声和好感,这以后不管是考上了进士,亦或者是入朝为官,那都算是有了领头的人啊,这有了领头的人,以后的路肯定要好走许多的。

    投行卷,现在更多的像是投门庭,投了行卷给某一个官员,就表示自己以后是这个官员的门生了。

    古人常说门生故吏满天下,这当官的想要的,就是门生众多。

    听到有人投了行卷,马周嘴角露出一丝淡笑,道:“都是刚刚送来的?”

    下人笑道:“有几个是之前就有人送来的,剩下的则是在得知老爷您成为主考官之后,才投来的。”

    说到这里,那下人又撇了撇嘴,道:“老爷,这后来的那些人真是够不要脸的,看到老爷您成为了主考官,便立马前来讨好了,要我说啊,这些人一个都不要,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马周的这个下人颇有骨气,马周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道:“趋炎附势是人之常情,这个不怪他们,只要他们有真才实学,我也是会一视同仁的,之前那些投的人,谁又敢肯定他们不是在投机?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喜欢冒险,有一些人则甘愿谄媚一点,也要保险一点,其实大多都是差不多的人。”

    听马周这样说,那下人却是浅浅一笑,对于马周之言,并不认同。

    马周这里,也没有跟下人过多解释,只是点了点头,让他把行卷给放下就行了。

    下人退去后,马周便开始看那些行卷,这些行卷,他给分了一下,之前送来的放在了一起,后来放的则再放到一起。

    其实,别看他刚才跟下人说了一些大道理,其实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也是觉得之前的人更合他胃口的,这就好像有人是知己,有人只是朋友而已。

    不过他之所以那样说,自然是为了帮太子在朝中聚集势力了。

    这些人以后有可能成为太子的死党,那么为了太子,他也要摒弃自己的喜好,只要有才学的,他都会选择一下。

    行卷也分多种,有的人的行卷,只是一些诗词什么的,有的行卷,则是文章,在大唐,诗词好的话,要入朝为官也不难。

    马周先看了那些之前投的行卷,看过之后,挑选了一篇文章出来,紧接着,又看了一下其他人的行卷,然后从后面的那些行卷里面,又挑选了一篇文章出来。

    两篇文章都是前后两拨人里面写的最好的文章,而后,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看,马周觉得后面的这个人的文章显然要更好一点。

    前面的那篇文章的主人,叫狄孝绪,后面的那篇文章的主人,叫宋涛。

    马周看完两篇文章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他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士子书生来向他投行卷,不过,这两个人显然会成为他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等几天之后,他也会对这两个人的文章做出一个评价,到那个时候,这两个人肯定是要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至少在这长安城,在科举考试之前,知道他们的人会很多。

    至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他准备给一个差不多的评价,不会让人觉得狄孝绪的不如宋涛的,这也算是他的一点私心。

    看过行卷之后,马周已经有些疲累了,这个时候,秦飞燕带着自己的闺女走了过来,而此时的秦飞燕,小肚微微隆起,他又有了身孕。

    作为马周的夫人,她自然是想给马周生个儿子的,所以哪怕第一次他差点因为自己的女儿命丧黄泉,但她这一次还是坚持。

    就算马周和秦天都曾经劝过他要谨慎,但他还是想要试一下。

    这是他作为一个妻子应该有的责任,至少是他自己认为的责任,马周并不想让她如此。

    “相公成为了主考官,可真是可喜可贺,我命人给你做了一些饭菜,庆祝一下怎么样?”

    马周浅笑,道:“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到不是很在意这个,不过他夫人的心意,他可不愿意给冷落了。

第1661章 天下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上元节。

    上元节的长安城热闹,但更为热闹的,还是跟科举考试有关的一些事情。

    进入二月之后,科举考试差不多就要开始了,也就是说,离科举考试只有二十来天了。

    大家都很期待今年的科举考试,看看谁能够博得头筹,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除此之外,主考官对一些考生的评价,也渐渐的在长安城散播开来,那些被评价的考生,自然也就紧跟着水涨船高。

    而这些考生之中,最为有名的,要属于两个人。

    第一个,是狄孝绪,第二个,就是宋涛了。

    这两个人是马周最先给予好评的两个考生,而且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这两个人的文章在长安城流传开来之后,也是倍受人推崇。

    不过,文章入了民间之后,大家对宋涛的评价,显然要高于对狄孝绪的评价。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狄孝绪在长安城的出名。

    而就在长安城因为这些考生而热闹非凡的时候,朝廷这边,也没有闲着,都在不停的忙碌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魏王李泰一直在旁观这些热闹,而当他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个人的名字之后,他便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至少成功了一半。

    而只是一半,就已经足够了。

    他所需要做的,仍旧是等待,继续等待。

    除此之外,他没有做任何的事情,不像李恪,哪怕他的人没能选上主考官,他也仍旧在尽力的拉拢那些士子书生。

    作为王爷,他这样做有点掉面子,可效果却是不错。

    他这样拉拢士子书生后,那些没有考上功名的读书人个个都感激涕零,就差替李恪去死了,如此一来,那些士子书生,倒是有不少愿意投靠李恪的。

    而李恪拉拢的这些读书人中,寒门子弟很多。

    对于李恪来说,稍微给寒门子弟一些好处,他们便会凑上来的。

    长安城各种势力都没有闲着,秦天这边,却是被李世民给叫进了皇宫。

    同时在皇宫御书房的,还有其他两个翰林院的官员,他们两个人的学识在整个大唐都处于顶尖的。

    看到他们之后,秦天多多少少猜出了一点什么来。

    “圣上。”

    李世民点点头,道:“秦爱卿啊,再过半个多月,这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朕觉得是时候准备科举考试的题目了,你觉得呢?”

    秦天道:“现在准备,是不是早了一点?”

    题目嘛,提前几天准备一下就行,现在就准备,秦天担心出现什么意外。

    李世民却是摇摇头:“也不早了,题目定下之后,我们早做其他事情嘛。”

    见李世民坚持,秦天也就没有其他疑问,只是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秦爱卿是我大唐第一才子,这另外是翰林院的大儒,今年科举考试出什么题,就由你和这两位大儒一起商量吧,也不用急,你们就在朕的御书房商量。”

    这种事情,不敢宣扬出去,所以只能在御书房,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地下做出决定来。

    李世民这样说完之后,便命人把他们三人吃饭的东西,以及睡觉的东西给搬到了御书房。

    秦天他们几个人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都愣了一下。

    他们来的时候,都没有跟家人打招呼,李世民就这样把他们给弄来了,而他们要确定题目,没有个两三天肯定是不行的,如此一来,家里人会不会担心紧张?

    不仅秦天来的时候没通知,就是那两个翰林院的大儒,都没有。

    不过,他们也习惯了这种情况,所以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倒是秦天,有点不适应,这题目确定了之后,他是不是一直被幽禁着,直到考试结束?

    “圣上,这种事情,臣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臣也没有进翰林院,就这样出题,不附和规矩啊。”

    这样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官员来说都是荣耀,不过秦天不在乎这样的荣耀,再有就是,他不喜欢失去自由的感觉,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不要这个荣耀,也想要自由。

    不过,面对秦天的拒绝,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手,道:“作为大唐第一才子,你不合适,谁合适,如果只是一个翰林院的的身份,那朕给你一个翰林院的身份就是了。”

    “这……”

    秦天觉得李世民有点耍无赖的嫌疑,可如今这种情况,他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只能呆在御书房,这边,李世民倒也仁慈,派人去府上跟他们的家人说了一下,免得他们太过担心。

    春已渐渐暖和了起来,冰雪已经融化,柳丝发了新芽,甚至路边都能够看到一些小花了。

    秦天等人在御书房忙碌着,并不知道外面的变化,也许等他们出来的时候,会突然被眼前的绿意给震惊到。

    春就是有这种魔力的,会让一个许久不出门的人,一下子仿佛到了天堂一般。

    而这个时候,魏王李泰正在自己的府上欣赏新开的那些花儿。

    最先开的,赫然是一些果树的花。

    杏花,桃花……

    李泰是喜欢这些花的,因为这些花好看,繁茂,关键是以后结了果子还能吃。

    宫里的情况,已经有人跟他说了。

    “王爷,秦天在御书房设置今年科举考试的题目。”

    李泰满意的点了点头:“有本王的运作,父皇肯定会让他负责出题的,而只要秦天出题了,我便要他秦天惹一身的骚气。”

    “王爷说的极是,王爷的计划天衣无缝,一定会让那秦天好看的。”

    在李泰看来,主考官马周的胜出,不仅仅是李承乾的胜出,也是秦天的胜出,如此的话,他又怎么能让这些人好过呢?

    不管是太子李承乾,亦或者是马周还是秦天,他都会慢慢想办法让他们痛苦,后悔的。

    而要对付李承乾,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先折断李承乾的两翼了。

    没有了秦天这个左膀右臂,他倒要看看李承乾还能蹦跶几天。

    突然之间,李泰有点期待科举考试的早日到来,因为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实施自己计划的最后一步了,他很有成就感。

第1662章 自由

    秦天和那两个翰林院的大儒用了三天时间,才终于把所有的考题给出完。

    出完考题之后,三个人都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人提出要离开。

    他们三个人可都是知道考题的人,谁敢离开?

    就是李世民让他们离开,他们都不一定敢。

    万一有人通过其他手段知道了考题,然后舞弊,那他们肯定是泄露考题的最大嫌疑人啊。

    所以接下来的十几天,他们可能都要在皇宫里安安静静的呆着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倒也心安理得。

    在考题出完之后,他便很快派人给他们三人在皇宫立马腾出了一个院子,让他们在里面呆着。

    院子不小,里面花草也很多,景致是不错的。

    除了这些景致之外,还有一些娱乐的项目。

    秦天进来之后,虽然有点不耐烦,但也还是忍了下来,那两位大儒,倒是十分的平静,进来之后,该吃吃,该喝喝,反正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就是十几天的时间,如果十几天的软禁时间可以让他们少一些麻烦,多许多荣耀的话,他们自然是甘愿的。

    两个大儒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下棋,十分的怡然自得。

    秦天前两天还算好一点,后面就隐隐有点受不了,坐在旁边看他们两个大儒下棋。

    两个大儒下棋十分的悠闲,看的秦天有点嫉妒,不由得让他想要把这两个大儒的兴致给搅没了。

    想想也是,大家处于同样的境地,有人悠闲自得,有人无聊透顶,那无聊透顶的人,肯定是要找点事情做的吧?

    这天下午,两个大儒又摆出了棋盘,是秦天一早发明出来的象棋。

    秦天坐在旁边看他们下棋,不时的摇头。

    那两个大儒抬头看了一眼秦天的摸样,倒也不介意。

    “秦小公爷,你的棋艺比我们两个可要强多了,你看不上我们的棋力正常,不过我们两个人却是半斤八两,这玩起来,自然也就有趣许多。”

    “这下棋啊,最避讳的就是一高一低,一个人老是赢,另外一个人老是输,那下起来有什么意思啊,两个人旗鼓相当,才能够杀的酣畅淋漓啊。”

    “秦小公爷是象棋的发明者,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来来,我们继续下棋,将军。”

    两个人一边下棋,一边与秦天闲聊,但他们的话里,多少都有一点他们悠然自得,秦天不怎么有趣的感觉,好像在取笑秦天。

    秦天站在旁边,也是不生气,笑道:“张老,你这一步棋应该放在这里,吃他的马啊。”

    秦天突然开口指点起来,他这么指点了一下之后,那张老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按秦天说的去办,还是不按秦天说的去办。

    按秦天说的去办吧,那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万一真是一招好奇,对面的那个老朋友怕是要不开心,毕竟直接逼死了他。

    可不按照秦天说的去办,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路数,最后输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啊。

    平时两人下棋,他输的更多一点,所以他并不是很想继续输下去的。

    犹豫了一下,张老按照秦天说的,走了一步棋,那对面的孙老看到这种情况,眼眸就凝了起来,因为这一步棋之后,他的局面一下子变的不好起来。

    这让他有点生气,但还是强忍着。

    两个人很快又下了几步棋,秦天在旁边仍旧不停的说着,没过多久,那张老就赢了这一局棋。

    这一局棋赢了之后,孙老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他瞪着秦天:“秦大人,观棋不语真君子,你这个样子,算什么吗?”

    秦天浅笑:“我也就随便一说,你们完全不用管我,该怎么下你们的,还怎么下你们的嘛,我说的,你们也不用一定要听啊?”

    张老好不容易赢了一局,心里是高兴的,但表面也不敢表现出来,那孙老却是哼了一声:“如此这般下棋,还有什么意思,这棋不下也罢。”

    说着,孙老转身离开,那张老撇了撇嘴,但也没有说什么。

    被秦天这么一搅和后,两个翰林院大儒此后也就没有多少兴致下棋了,而在这里,不下去,那就只能读书了。

    两个人读书,喜欢搬来一把椅子,把椅子放到那些花丛中,任由春风吹拂,任由春日阳光照下。

    他们觉得这样看书最为惬意,还有什么比得上在春天的百花丛中看书更为舒服的呢?

    只是,两个人这样看书的时候,秦天却是也没有闲着,他也在两个人的对面放了一把椅子,然后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看书。

    不过,秦天看书的时候,嘴却没有闲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看书的时候,秦天不停的吟诗,而且佳作那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来,让人都有点震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老和张老那都是大儒啊,秦天吟的诗如何,他们一听就听出来了,而听出来之后,他们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诗实在是太好了。

    只是,两个人虽然觉得这诗很好,但秦天这么一吟诗后,他们的书可就看不下去了,而他们要品味秦天的诗的时候,秦天又什么都不肯说了。

    他们极其的苦恼,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烦躁了。

    烦躁的让两个人都有点受不了。

    孙老最先受不了,他瞪着秦天,道:“秦小公爷,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天老是打搅他们,让他们两个人觉得很是受不了。

    秦天耸耸肩,道:“没什么意思啊,就是觉得无聊,看不得你们两个人的悠然自得。”

    “你……就没见过你这么无耻的人,说吧,你到底怎样,才肯让我们安静一下?”

    “简单,请求圣上给我们三人自由啊。”

第1663章 要他自由

    “简单,请求圣上给我们三人自由啊。”

    秦天并不喜欢被幽禁的日子。

    如果是被幽禁在自己府上,那还好说一点,有美人,有孩子相伴,多少让人觉得心情愉悦,也赏心悦目一些。

    可要他跟两个老头子呆在一起,那简直就是要他的命啊。

    只是,他一个人离开获得自由的话,万一科举考试出现了问题,那他的责任可就重大了。

    三个人一同获取自由,有事情发生那也是他们三个人担着,多少轻松一点。

    而且,孙老和张老两个人兴许会担更多的责任,如此,他秦天也就不怕什么了。

    这也是为何他这几天,一直骚扰孙老和张老的原因。

    他们下起,那他就捣乱,他们读书,那他也捣乱,如果一个人存心捣乱的话,这两个老头子还真的拿秦天没有一点办法。

    只不过,秦天这话出口之后,这两个老头子却是连忙摇头,摇的跟拨浪鼓都差不多了。

    “不出去,我们坚决不出去,要出去你出去。”

    “就是,我们在这里过的还挺有意思的,干嘛要出去?”

    “以前在外面,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拜访,我们有点不厌其烦,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如今好不容易没有人来烦我们了,让我们有时间可以做点学问,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不出去,不出去。”

    两个人坚决不出去,秦天看着他们,气的不行,他们那里是想在这里做学问,分明是害怕出去招惹麻烦。

    他没有想到,这两个老家伙都活到这个岁数了,竟然还这么怕死。

    不过,想到万一真的出事了,牵扯到的家人可不少,秦天多少也能够理解他们。

    所以,虽然有点生气,但此后几天,秦天并没有再骚扰这两个老家伙,他一个人,也不过是偶尔走走,没事的话,就躺在床上休息。

    这日子有点醉生梦死,可没有办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泰这里,却是露出了一丝浅笑:“是时候放秦天出来了。”

    次日早朝,朝堂之上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事情。

    而这些事情大多都是六部的事情。

    不是兵部缺粮了,就是户部的账目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礼部出现了一些丑闻等等。

    这些事情的发生,一下子让整个六部乱成了一团,朝堂上,更是乱的不行。

    李世民哪怕已经是个很厉害的帝王了,可面对这种事情,一时半会间,他竟然也没能完全解决这些事情。

    整个早朝过后,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膨胀起来了。

    回到御书房后,李世民不停的拍脑袋,长孙无忌以及李泰他们在旁边站着,有点无语苦笑。

    “怎么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事情?”

    李世民有点纳闷,长孙无忌等人相互张望。

    “圣上,可能新年刚过,各部门积压了一些问题,再有就是……”

    “就是什么啊?”

    “再有就是秦天不在,六部没有人指挥,这自然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尚书省的尚书令专门掌管六部,没有了尚书令,六部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只是如今秦天被幽禁,却是让李世民犯难了。

    放他出来吧,万一科举考试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可不让他出来,六部又乱成了一锅粥,也不好办。

    而如果找人代替尚书令的职位,那个人少不得还得熟悉,等他熟悉好了,秦天差不多也该从皇宫离开了,这样的话,反而有点麻烦和尴尬。

    李世民很纠结。

    这个时候,李泰站出来道:“父皇,应该把秦天放出来,管理六部的事情。”

    “圣上,臣也觉得应该如此,那秦天,圣上应该是信得过他的,想必科举考试的事情,他不会泄露出去。”

    “…………”

    一群人都觉得秦天这个人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而且,就算出了事情,就秦天一个人跑了出来,那也好调查啊。

    一众人都这样说,李世民也觉得秦天值得信赖,应该不会把考题泄露出去,想了想后,便点点头,道:“好,如此的话,把秦天叫来。”

    宫人领命之后,急匆匆去了秦天他们所在的庭院。

    宫人有两个,这两个宫人来了之后,秦天和孙老、张老他们就都跑了出来。

    “你们怎么来了?”秦天好奇的询问,那太监笑道:“小公爷,圣上宣你去御书房呢。”

    听到要自己去御书房,秦天有点好奇,问道:“这两位大儒去吗?”

    “圣上只要小公爷去。”

    见此,秦天微微凝眉,觉得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然李世民也不敢冒险让自己出来吧?

    想了想,秦天也就没有多想,连忙跟着那个宫人离开,至始至终,那两个老家伙都没有开口,而看到秦天离开后,两个人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也许,他们觉得没有人来烦他们,是一件让人觉得很舒服的事情吧?

    秦天很快来到了御书房,整个御书房里,有长孙无忌,李泰他们这几个人,看到这几个人后,秦天越发觉得事情有点严重。

    “圣上。”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道:“秦爱卿,最近六部之中事物繁忙,很多事情都快要乱套了,只怕还要你来处理一下。”

    听到是因为六部之中的事情有点乱,所以李世民才叫他,秦天多少松了一口气,六部的事情多了一点,乱套了,这不算什么大事,只要给六部一点时间,还是能够解决的。

    “圣上,臣如今可是知道科举考试题目的人,若是就这样去处理六部的事情,怕是有点不妥,万一科举考试出现了问题,恐怕就要怨到臣身上了,臣还是回去老老实实的待着的好。”

    本来以为秦天会很欣喜,不曾想却直接给拒绝了,李世民眼眸微微一凝,这个时候,李泰开口道:“秦大人,六部的事情,恐怕少不得你。”

    秦天道:“王爷说笑,这个世界,除了圣上,少了谁都一样活,一样转的,我秦天也不过就是一个小人物罢了,没有我,六部的事情照样能够解决,可如果我出来,科举考试又出了问题,到时候我秦天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谁都想好好的活着,何必这样害我呢?”

第1664章 允你

    “王爷说笑,这个世界,除了圣上,少了谁都一样活,一样转的,我秦天也不过就是一个小人物罢了,没有我,六部的事情照样能够解决,可如果我出来,科举考试又出了问题,到时候我秦天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谁都想好好的活着,何必这样害我呢?”

    秦天一脸的委屈。

    李泰眼眸微微一凝,他似乎没有料到秦天竟然会这个样子,给他自由,他都竟然不要。

    随之,李泰语气为之一冷:“哦,这么说来,你是觉得你出来,科举考试就会出问题了,你是觉得我父皇的保密情况做的不好呢,还是想为自己开脱,让我父皇给你一个承诺,说什么科举考试发生问题后与你无关,然后你好从中做手脚啊,那个马周,本王记得可是你姐夫。”

    李泰之言,有点诛心。

    今年的主考官是马周,如果马周有意为太子拉拢人才的话,而且做了手脚,那科举考试就有可能出问题,到时候肯定会牵扯到秦天,说他们两个亲戚狼狈为奸,秦天把考题告诉马周,然后马周告诉了一些考生之类的。

    而秦天现在说这些话,只是想要提前为自己找好退路。

    李泰这话说出来后,秦天的心头就有点抓狂,整个人也都想要揍李泰一顿,就没见过这样的人,这简直就是污蔑啊。

    不过,秦天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嘿嘿一笑。

    “王爷要这样说,那我就更不能离开了,不然被王爷这般的揣测,我秦天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说着,秦天望向李世民,道:“圣上,臣请求回去,跟张老、孙老他们继续呆在一起,说实话,他们两个人博学多才,跟他们在一起,臣能学到不少东西,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啊。”

    秦天一点不领情,而且刚才李泰的话让他有点负气,如今他这样说,给人的感觉就更委屈了。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和秦天,眼眸微蹙,但随之又表现的十分无奈,挥了挥手,道:“好了,秦爱卿,朕还是很信得过你的,知道你不会把考题什么的泄露出去,六部的事情,你大可放手去做,科举考试就算真的出现了问题,朕也绝不会怪罪到你的头上。”

    李世民做出了承诺,李泰眼眸微微一凝:“父皇,这……这怎么可以?”

    李世民摆手,并没有给李泰多言的机会。

    李泰闷闷不乐,秦天却是苦笑:“圣上,还是把我关进去吧,越是这样,臣越是不敢出去了啊。”

    听到秦天这话,李世民有点不耐烦,道:“好了,就这样说定了,六部的事情,必须尽快稳定下来,秦爱卿离开皇宫吧。”

    他就纳闷了,还有人喜欢被关着的?

    秦天一脸的无奈,在一声轻叹之后,只能转身离去。

    其他人在秦天离开后,也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皇宫,李泰坐着马车回府,眼眸深凝。

    “秦天,你以为得到了我父皇的承诺,我就没有办法你将毁灭吗,你错了,大错特错,本王的计谋,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对于自己这一次的计谋,魏王李泰十分的自信。

    ----------------------

    春意盎然。

    长安城内的士子书生仍旧在不停的唱和,亦或者是踏青赋诗。

    而在这样的季节,游玩踏青的确是最为适宜的一个娱乐项目。

    往年这个时候,如果秦天在长安城的话,程处默等人是铁定不会放过他的,肯定是要拉他一起去踏青才会作罢。

    只是今年,秦天从皇宫回到府上之后,便不见任何人,除了去尚书省做事外,就是回府上,他基本上谢绝了一切客人,哪怕是在上朝的时候,也很少与人交谈。

    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旦科举考试出现了问题,他这个出题的人,嫌疑是最大的啊。

    的确,他有李世民的那个承诺,但那个承诺就算是真的,就算最后李世民没有找他的麻烦,可以后他秦天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形象,又会是什么杨的,怕是要大打折扣吧?

    所以很多时候,能避免一些麻烦,他就想要尽量避免一些麻烦,若非李世民坚持,他是真的不想出宫啊。

    不过,就算秦天谢绝了一切客人,但从他离开皇宫开始,就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客人要来见秦天,而这些客人都还拿着不少名贵的礼物。

    这些礼物,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不容人小觑的,可以让一户普通人家很舒服的过上一辈子,很多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名贵的东西。

    只是,这些客人拿着这么名贵的东西造访,秦天却是一概不见,任何礼物也都没有收,在科举考试之前,他似乎要将自己与其他外人全部隔绝。

    甚至,连马周和他的姐姐,他也没有见,好在,不管是秦飞燕还是马周,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并没有来找秦天。

    而这个时候,李泰的府上,李泰正托着肥胖的身子欣赏花园的花。

    “王爷,那些有钱人都拿着礼物去了秦府,不过都被秦天给拒绝了,一个不见,现如今的秦天,也是谁都不见啊。”

    李泰弯腰掐了一朵花,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对他来说却困难了许多,等他抬起头的时候,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了,不过他的表情却很愉悦。

    小花在他的手里转着,看起来十分的滑稽。

    “秦天拒绝见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这人啊,干净不干净,不是这样表现的,只要有人表现出了贿赂的迹象,那么等出现了问题,大家自然就会怀疑到秦天身上去。”

    说完这话之后,李泰随即将那朵小花抓进了手里,并且狠狠的握了一下,等他松开手掌的时候,那朵小花已经被握的不成样子了。

    “秦天,不管你如何的精明,就算你有父皇的承诺,到时候,本王也要你惹一身腥,让你知道破坏本王的好事,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李泰很清楚,马周能成为主考官,肯定是秦天推荐的,不然太子李承乾怎么会选他?

    得罪了他李泰,就要付出代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58/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好相公最新章节! 作者:古沐鱼所写的《大唐好相公》为转载作品,大唐好相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好相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好相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好相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好相公介绍: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
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
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
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大唐好相公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好相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好相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