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想做皇后吗?
“已经请了御医。”门外站着的是王府里的官家,过来禀报之前,他已经问清楚了来龙去脉,“苏太皇太妃中的毒是无忧,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若是三个时辰之内不服解药,就会暴毙身亡。”
宸王闻言,眉头越发皱紧。
“宸王伯伯还是进宫看看吧。”静瑜走了过来,淡淡的语气透着了然意味,“予修也跟着过去一趟,不管怎么说,孝道不能丢。”
宸王转头看了她一眼,静瑜淡笑:“朕刚好也该回宫了。”
……
苏太皇太妃为何会中毒?
宸王夫妇和静瑜心里都一清二楚,必然是为了苏氏一族,然而不管怎么说,苏太皇太妃是宸王的母妃,并且已经上了年纪。
纵然母子二人感情不是很深,但苏太妃这些年在后宫也算安分,不曾做出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情,而苏家数百年来对皇族的忠心也不容否认。
静瑜开口让宸王带着予修一起去后宫看看,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
而宸王,固然以冷酷无情著称,但苏相是他的舅舅,苏慕臣是他的表弟,血缘关系更是不容置疑。
回了宫,静瑜没有跟着宸王一家去回宫,径自回了自己的凤鸣殿,命漪澜把书房里所有的折子都搬过来。
然后她宣了锦墨和霁月二人,一人抚琴,一人吹箫,静瑜自己就坐在殿阶上,听着梧桐树下两个姿容如画的少年奏出的美妙乐音,一边心情愉悦地批阅着奏折。
漪澜蹲跪在一旁,伺候研磨以及整理奏折,间或给主子添上一盏香茗。
日子虽然有些枯燥,但比起静心修炼的漫长岁月,显然也称得上是精彩了,毕竟莲宫里可没有这么多貌美无双的少年。
“容陵去哪儿了?”
漪澜回道:“在绛云殿里练琴。”
练琴?
静瑜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地转头看向漪澜,“他在练琴?”
漪澜点头,“这些日子,白日里他都待在凤鸣殿伺候陛下,到了晚上他会抽出一些时间去练琴,学习吹箫,画画,还有棋艺一类的都在学。”
练琴,吹箫,画画,棋艺。
静瑜默了片刻,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一下,他如此不遗余力地学习这些东西,是为了“下一世”做准备?
但是龙族帝君,对这些才艺之类的东西应该无比精通才是,哪里需要刻意去学习?
静瑜低头,批阅了一本奏折,随手放在一旁,语气淡淡道:“派人去传容陵过来。”
漪澜点头:“是。”
起身吩咐了宫人去传话,随后又回去伺候着了。
“漪澜。”静瑜语气闲适,像是聊今天的天气很好,“想做皇后吗?”
啊?
漪澜呆住。
抚琴的锦墨琴音出现了片刻的凝滞,吹箫的霁月萧声也几不可察地错乱了一个音节。
女皇陛下为政……哪里来的皇后可做?
静瑜放下手里的朱笔,托着腮,悠然打量着漪澜,“气度有了,容貌也不俗,温婉大气,端庄贤淑,很适合做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
第2107章 你的请求,朕不能答应
话音落下,锦墨的琴音和霁月的萧声同时停了下来。
漪澜脸色变了。
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
看着静瑜完全不像开玩笑的神情,漪澜心里生出了不安的预感。
女皇当政的南族肯定不需要皇后,主子也没那个特殊的癖好不是?
那么,既然是一国之后,那就是其他国家了——主子是打算让她去别国联姻?
“怎么了?吓得小脸白白的。”静瑜不解地凝眉,看着漪澜像是受了刺激的脸色,“不想做皇后?”
“主子……”漪澜怔怔地开口,“是要送奴婢去他国联姻?”
联姻?
静瑜一愣,“这话从何说起?”
她什么时候说要送她去联姻了?南族如此强大,哪个国家有资格让南族的女皇陛下特意送心腹过去联姻?
……不是联姻?
漪澜眨了眨眼,看懂了静瑜的表情之后,突然就松了口气,不是联姻就好。
然而……
她眉头忍不住又皱起,有些古怪地盯着她家主子的精致小脸,语气同样透着诡异,“主子是女子,不应该立一个男子为帝君吗?怎么会想到要一个皇后?”
如果不是送她去联姻,那主子方才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在问她,想不想做南族的皇后?
可南族,主子的后宫里,缺的是帝君,是皇夫,不是皇后啊。
为此感到纠结的不只是漪澜,便是锦墨和霁月两个少年,此时心里也不约而同地生出了一个想法,难道这才是主子迟迟不纳皇夫的原因?
因为主子喜欢女子?
气氛仿佛一瞬间变得怪异无比,静瑜看了看漪澜,又转头看了看神情诡异莫测的两个少年,嘴角蓦地一抽。
他们的脑袋瓜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扶额轻叹一声,她无奈地轻笑:“你们真是……”
奇葩。
素来聪慧睿智的静瑜此时完全没意识到,是她自己没把话说清楚,所以才让少年们产生了误会。
不过还没等她解释,容陵就已经过来了。
“奴才参见陛下。”在殿阶下跪了,容陵依然谨守着为人奴才的本分,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
静瑜目光微转,眸心一抹情绪划过,淡淡道:“你们三个先退下,朕有些话要跟容陵单独说。”
漪澜闻言,瞬间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行礼告退。
锦墨和霁月也温顺地告退离开。
容陵沉默地跪着,等三人离开之后,静瑜才淡淡道:“跟朕进来吧。”
说完,静瑜转身入了内殿,奏折还留在门外几案上。
容陵起身,拾阶而上,走到几案旁,把凌乱的奏折收拾好,置于案上,然后才举步入了殿门。
“敖容,你的请求,朕不能答应。”静瑜身子闲闲侧卧于矮榻上,纤手拨弄着鎏金几案上的熏香炉,说话时语气同样轻松闲适,甚至带着几分慵懒。
然而,只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容陵的脚步瞬间僵住,再也无法往前迈进一步。
猝然抬眼,容陵看着倚在榻上的少女,薄唇紧抿,脸上血色褪了个干干净净。
第2108章 国法大于天
此时苏太皇太妃居住的宫殿里,气氛也同样是一片紧张压抑。
服侍太妃的宫女们齐齐伏跪在地上,骇得大气不敢喘,宸王脸色僵冷,死死地攥紧了自己的手,才克制着满腔的怒火。
予修不安地站在一旁,攥紧了轻鸾的衣角。
轻鸾眉头皱着,缓缓蹲跪下来,尽量以温和的声音道:“太皇太妃,国法无情,请天皇太妃莫要如此为难王爷,太妃如此行为,莫不是故意让王爷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
半个时辰前,她跟王爷一起带着予修到了此处,却被告知太皇太妃不肯服用解药,眼看着嘴里不停地吐血,太医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宸王夫妇好不容易来了,太皇太妃还是不给面子,开口让宸王赦了苏氏一族,当宸王拒绝并命人给她灌药之后,苏太皇太妃竟是当着所有太医和宫女的面,直接给宸王跪下了。
母亲给儿子下跪,别说在皇族,便是在寻常百姓家,也是一件天理不容的事情,苏太皇太妃这是故意要置宸王于不义?
若是其他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大概只能陪着自己的母亲一起跪,然后双方谁也不让谁地僵持下去。
可宸王……
轻鸾看得出来他家王爷心里的愤怒,但是此时,面对这中了毒不肯服解药还下跪的太皇太妃,轻鸾也是左右为难。
毕竟是王爷的生身母亲。
“我知道……国法大于天。”苏太皇太妃本就上了年纪,如今更是一夕之间容颜憔悴苍老,苍白的脸上只剩下一片黯然绝望,“但是我也知道,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宸儿,你舅舅只是一时糊涂,想想这些年苏家的忠诚,想想慕臣曾经对你唯命是从,想想你小时候舅舅对你的宠爱,你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一口血溢出唇角,苏太皇太妃悲怆惨笑:“如今你当真要苏家一脉彻底断绝,也彻底绝了母妃活下去的希望?”
轻鸾脸色微变,试图将她从地上扶起,“太妃娘娘,您先服了解药,苏家的事情稍后再说。”
苏太皇太妃缓缓摇头,自嘲地道:“服什么解药?我也是苏家人,苏家诛灭九族,我也算在九族之内,应该去死的……”
轻鸾心里清楚,嫁入皇族的女子若无重大罪过,可以不必受到家族牵连,但是此时,这样的话说起来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苏太皇太妃不是在演戏,这一点她看得出来。
纵然她的手段有些极端,但她心里清楚,若苏家真的被满门诛灭,苏太皇太妃是真的没了活下去的希望了。
可,难道真要王爷为了苏太皇太妃一人,而打破惯有的原则,饶恕苏氏一族?
若是王爷不答应,便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跪在自己面前毒发身亡?
轻鸾从未想过,她家王爷需要面对如此艰难抉择的时候。
“你先起来,把解药服了。”良久之后,宸王的情绪才平静下来,“苏家的事情我会再想想办法。”
第2109章 该死的人是我
苏太皇太妃和轻鸾齐齐诧异地抬头,看着神色漠然的王爷。
“宸儿……”苏太皇太妃声音轻颤,眼底流露出隐隐的几分希望,以及些许为人母的愧疚羞惭,“我,对不起……”
她心里比谁都明白,苏家有今日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她贵为太皇太妃,在得知兄长想对付自己的儿子时,不但没有阻止他的行为,反而助其一臂之力,以赏赐的名义给了自己的亲孙子那块隐藏着五爪龙纹的双钩玉佩,以此来构陷自己的亲生儿子……
现在想来,她是被鬼迷了心窍吗?
虽然这些年她跟自己的儿子不亲,但……血浓于水,这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啊,予修是她唯一的孙子,亲孙子……
她怎么就帮着兄长对付自己的儿子了?
脑子怎么就发热了?
“宸儿,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予修……”苏太皇太妃惨然自嘲,“该死的人是我,最该死的人是我啊……”
“母妃。”轻鸾沉声开口,“王爷没有怪您,您先起来把解药服了吧,有什么话待会儿再说。王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妃死在自己面前,母妃应该也不想让王爷背负不孝的名声,对不对?”
苏太皇太妃抬眼,怔怔看着眼前的女子。
这是她的儿媳妇,可她跟宸儿成亲十几年,予修都十三岁了,她们婆媳见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想到过往,想到曾经的自己多么愚昧无知,太皇太妃心里一阵酸涩。
轻鸾搀着她起身,苏太皇太妃没有抗拒,被轻鸾扶着在软榻上坐了下来。
候在一旁的太医极有眼色,见状立即过来把解药给她服了下去。
宸王不发一语地走近,手掌贴在她的后背,运功催化了解药,让药效更快地在身体里发挥。
宫女端着清水,小心翼翼地拿帕子给太妃拭去嘴角的血迹,给她净了脸和手,又奉上了热茶,然后才恭敬地退了下去。
解药服下去没多久,太妃惨白中泛着青黑的脸上就慢慢恢复了血色,异样的色泽渐渐消退。
轻鸾沉默地递上茶盏,太妃接过,垂眼看着手里的杯盏,眼底思绪却仍然有些怔忡。
殿内有些安静,过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候在一旁的太医密切地关注着太妃的脸色变化,直到确定她体内的毒已经解了,并最后一次把脉确认之后,才放心地躬身告退。
宸王沉默地挥手,几个太医鱼贯退出,脚步声轻得几不可闻。
“我很抱歉。”太皇太妃静静开口,视线低垂,声音里带着几分嘶哑和黯然悔恨,“明知你铁面无私的脾性,还要如此为难于你,只是……我真的无法眼睁睁看着苏家就这样被覆灭,我知道自己很自私……”
可她真的没有办法。
偌大的苏氏一族,若真的被诛灭九族,她都不敢去想,不敢去想刑场上会落下多少颗人头,不敢想象浓烈的血腥味将会延续多少个时日,那真的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弟2110章 南族是朕守护的地方
可大祭司的一番话,却一字一句敲在了他的心尖。
今日九倾能为了更改某人的命格——虽然目前为止,他们都还不知道九倾究竟是为了改谁的命格,但是心里却隐约能猜到,或许除了夜瑾别无他人。
大祭司能看到的毕竟不多,虽然即便他们都确定今生夜瑾的命格无需更改,但这并不能打消他们心头的怀疑。
所以在轩辕重看来,九倾既然能为了夜瑾逆天改命,那他日亲手赠给心爱之人七字咒心法,让他真正强大起来,应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此番她独自承受天罚而不让任何人知道,将父母都蒙在鼓里,以后有朝一日,她会不会为了夜瑾而让南族再一次陷入劫难,同样不听任何人的劝告?
此时此刻,轩辕重也终于不敢确定了。
御书房里安静了很久,轩辕重没有说话,大祭司也没有再催促,沉默地在一旁站了很久很久,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声的僵滞。
九倾眸心慢慢失去了温度。
她在等,等最后的结果。
不知过了多久,轩辕重终于疲惫地开口:“你想怎么做?”
大祭司抬眼,仿佛刚刚自沉睡醒来,但是他的眼神却清明而无情,不带半分犹疑,“西陵皇子只有消失在祭司殿,九公主殿下才不会察觉到,所以这也是微臣等他入了南族才动手的原因。”
大祭司心里很清楚九倾的本事,所以他算早想对付夜瑾,却一直不曾动手,是因为夜瑾的武功修为已经高出南族很多人太多太多,不管是暗杀还是明杀,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小。
而大祭司若要以神力亲自出手,那么尚未动手会被九倾察觉,成功的可能性同样也不大。
所以夜瑾身在东幽时,大祭司没有机会对他动手。
“殿下在神宗圣殿里承受天罚,虽微臣所愿,但此时她的元气正是最弱的时候,外面发生的事情她应该无法分神得知。”大祭司道,“而祭司殿又是凝聚神力之地,有神力阻挡,殿下更无法得知——除非她以神识窥视,但是此时她并没有多余的元气消耗在这样的事情,因为她不会料到夜瑾已经入了南族。”
轩辕重敛眸沉默,手里无意识地抓紧了笔杆,似乎想在心里找一些支撑点来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九倾入了圣殿,夜瑾却到了南族……”他缓缓抬眼,“大祭司,这件事本身跟你有无关系?”
大祭司闻言微默,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脑子里因为轩辕重这番话而快速地划过一丝什么,只是那速度太快,他来不及捕捉已经消失。
缓缓摇头:“九公主殿下进入神宗圣殿一事,微臣是事后才知道,至于西陵皇子……微臣只是关注了他的动向,却并没有使用任何手段引他来南族。”
所以,夜瑾选在这个时候来南族,只是巧合?
轩辕重心里的感觉有些古怪,但是他无法确定这个古怪之处在哪儿。
第2111章 你敢赌,我就陪你赌
容陵没说话,沉默得近乎死寂一般,眼神没有焦距地盯着不远处,视线里没有纳入任何景致。
“不过……”静瑜端着茶盏,思索了片刻,嗓音淡淡地道,“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留在我的身边,不管是如今在尘世,还是以后回到天宫……”
说到此处,静瑜不自觉地蹙起黛眉,心头生出的一点情绪被不动声色地压了下去,然后她才又平静地道:“你之前提出的那个请求,不外乎是想赌我在没有记忆的时候会不会再一次喜欢上你,如果赌对了,你便可以说服自己,我对你始终是有感情的,否则也不会轻易爱上。而如果你赌输了,你失去了希望之下,干脆魂飞魄散一了百了,是吗?”
容陵无意识地攥紧了手,指甲掐紧掌心,尖锐的刺痛传来,他才勉强找回一点神智。
少女清淡的言语,一字字,一句句,如音符一般飘进了脑子里。
她说……
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留在我的身边,不管是如今在尘世,还是以后回到天宫?
他没听错?
有些茫然地抬眼,目光里映入少女沉静脱俗的容颜,以及那双漆黑安静的瞳眸,容陵唇瓣微启:“是。”
她说的都对。
他就是在赌,赌她失去记忆的时候,会不会再一次爱上她——他觉得会的。
不是他太自信,而只是,因为他已经清楚,她喜欢什么样的少年,若有下一世,他只要让自己成为她喜欢的那个样子,温润,柔和,谦恭,翩翩如玉,然后……不顾一切地宠着她。
宠到为她遮风挡雨,宠到把她捧在掌心,宠到让她觉得幸福快乐。
宠到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月亮送给她。
他不相信,这样的付出之下,她不会动心。
如果她能爱上他,他就可以告诉自己,她终究不是无情的,她骨子里还是有着爱一个人的能力,她心里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在有记忆的时候,她选择抗拒这段感情。
而如果,再历经一世,她还是不喜欢他,他就可以让自己彻底死心,再也不会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奢望,可以毫无牵挂地魂飞魄散了。
“可那样的赌注你不觉得太大?”静瑜淡道,“就算我真的爱上你了,又能如何?短短几十年之后,面对这魂飞魄散的结局,你心里不会有遗憾?不会觉得不甘?”
有遗憾,觉得不甘又如何?
至少,能好好爱一次,就算是死,也比活着……却没有希望的强。
“既然你敢赌,那么我陪你赌。”少女沉静的嗓音透着几分理智,几分无情,几分说不出来的复杂意味,“天宫里的几千上万年,漫长的岁月,你可以试着所有你想用的方法,看看我能不能再次喜欢上你。”
容陵瞳孔微缩,不敢置信地看着她,“你说什么?”
“既然你什么都不在乎了,那么想来也不会觉得还有什么不能舍弃的。”静瑜道,“莲宫里岁月清冷,刚好缺一个随身伺候花草的宫奴。”
第2112章 一命抵欺君之罪
殿内寂静了好一会儿,少女恬淡的嗓音传入耳膜里,容陵花了好长时间才慢慢消化了她的意思。
然后,僵冷的身体开始慢慢回温,仿佛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属于暖春该有的气息。
缓缓抬头,他沉默地盯着软榻上的少女看了好半晌,才低低地吐出了一句话:“你,果真是得了你那女皇母亲的真传。”
都擅长让人绝望,然后再来个绝处逢生。
静瑜轻轻挑眉:“敢非议我的母亲?”
“……不敢。”容陵低眉垂眼,声音很淡,面上却流露出些许柔和,“我愿意在莲宫为奴,一辈子。”
一辈子,再也不离开,只跟在她的身边,做个宫奴也好。
哪怕她不喜欢他,他至少还有千万年的时候可以慢慢融化她的心——就算永远都融化不了,他也无悔。
每日每夜能看着她,知她安好,有幸待在身边伺候着她,于他而言,也该知足了。
……
苏太皇太妃为了苏氏一族而服毒,并朝自己儿子下跪的举动很快在宫里传开,事情发生时,太妃宫里有众多侍女和太医,而宸王并未下令封口,所以这件事很快传入了静瑜的耳朵里,朝堂上众臣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大多人原本都以为宸王不会妥协,毕竟多年来宸王冷硬之名众所周知,而且国法大于天,苏家所犯欺君之罪并设计陷害宸王一事,被诛灭九族一点儿也不冤。
而苏太皇太妃的行为虽然于情可原,于理,却明显藐视国法。
况且这些年宸王跟苏太妃之间的母子关系并不是什么热络,苏太妃一心在苏家,宸王的责任是守护南族,所有危及江山社稷的事情他都不会宽容,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宸王绝不会妥协。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宸王居然说了“苏家的事情,我会再想想办法。”
众人听到这句话之后,有人觉得诧异,有些则认为宸王是事急从权,为了让太妃早些服下解药,才不得不口头答应下来。
毕竟宸王如何冷硬无情,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面前。
只是国法不容亵渎,宸王历来就做了最好的榜样,没道理就要对苏家网开一面,若真的做了,以后他还怎么服众?
况且这是女皇陛下亲政之后办的第一件事,陛下自己只怕也不会答应。
然而,当次日早朝,宸王跪在大殿上就苏家一事提出自己的请求时,瞬间惊呆了满殿的臣子。
“臣,不追究苏家阴谋陷害臣一事,并愿意以臣一条命,抵苏相父子欺君之罪,请陛下定夺。”
满殿死寂,落针可闻。
苏相此番犯下的最大过错就是阴谋陷害宸王,当然此事亦是欺君,所以算是两个罪名。
宸王不追究,就像原告撤诉一般,那么陷害他的罪名就可以减轻。
然而欺君之罪……
宸王是皇族一等亲王,手里握有莫大的权力,以及这些年对南族所立下的功勋,他以自己一条命保苏相父子——
在南族律法上,完全可行。
第2113章 脑子被门缝夹了
群臣心里凛然,浑然没有料到宸王会做下这样的决定。
以自己一条命抵苏相父子两条命。
就算抹去摄政王的身份,宸王依然是皇族仅次于女皇陛下的一等亲王,他的身份尊贵,性命自然也贵重。
苏家这些年如何显赫,苏相父子到底也只是皇族臣民,比起平民百姓自是贵不可言,可若是跟宸王比,那十个苏相也抵不上宸王的命贵。
所以此时,宸王愿意一命抵两命,纵然超出了群臣意料,但无人提出抗议。
没有人觉得宸王行事不公,因为南族律法中确实有这样可以通融的地方,只是律法虽是规定,但人都是惜命的,皇族贵胄更不可能轻易为旁人抵命。
而此番苏相父子所犯之罪牵连九族,宸王以自己一命保下苏相父子两条命,主谋若能不死,那么被他牵连的那些人,自然也无需斩首。
至少,性命皆可保住。
所以严格算起来,宸王这桩交易也不可谓不划算,听起来是一命换两命,实则是一命换了几百条命。
当然,即便是能换数百数千条,也要皇族亲王自己愿意才行,而自古以来,有几个身份显赫的人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别人的命?
宸王这么做,真的让所有人为之震惊。
就算苏相是他的舅舅,苏家是苏太妃的母族,可苏相父子陷害宸王也是事实,他们既已不义在先,宸王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格外仁慈了,这番居然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
这四个字闪过脑海,让群臣心里一抽,实在无法把以德报怨这四个字安在铁面无私的宸王身上。
可现在的事实……
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谁不相信。
“朕此前说过,免了宸王伯伯的跪礼。”坐在龙椅上的静瑜却并没有觉得意外,目光淡淡扫过全殿,没有看见轻鸾到场,“宸王伯伯可以起来说话。”
宸王面上没什么表情,闻言淡道:“请陛下定夺。”
定夺,对,群臣反应过来,就算宸王愿意以自己性命保苏家,也得皇帝同意才成,若女皇陛下不同意,那么他的请求作废,苏氏一族依然得九族伏诛。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深思,女皇陛下会就此让宸王抵命吗?
宸王手握滔天权势,就算之前的谋逆一事为假,但他的存在对于皇权来说的确是一个威胁。
正常情况下,少年天子就此除去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也不失为帝王该有的手段,至于苏家……
就算不死,也会剥去所有的官职荣华,发配至极远之地做苦力,这辈子只怕都没有机会再回天都。
“宸王伯伯做好决定了?”静瑜单手支着龙椅扶手,托腮看着殿下的宸王,语气淡淡,“以自己一命换陷害你的人全族性命,宸王伯伯这是脑子被门缝夹了?”
此言一出,像是一阵诡异的寒风刮过,殿上文武百官心里一抽,顿时低下头,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宫砖里。
宸王脑子被门缝夹了?
第2114章 一诺千金的一课
他们敢保证,宸王自出生到现在,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对他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就算是以前他的父皇当政,以及后来的九倾为帝时,也从来没有人会对宸王说过,“你的脑子被门缝夹了?”
英明神武的宸王,完美得像是天生的战神,做事从来没有任何人能挑出错处,脑子怎么可能被门缝夹?
而如今……
这位小女皇陛下却轻飘飘地说出了这句话,语气听着格外淡定从容,即便是嘲讽,听起来也带着一本正经的意味。
让群臣一瞬间有些石化的感觉。
宸王当然不会回她一句“臣的脑子没有被门缝夹”,而只是沉默不语地跪在朝堂上,一副听凭发落的姿态。
静瑜揉了揉眉心,淡然偏首:“予修,你觉得呢?”
今日跟着她来早朝的,是予修和容陵二人。
两个少年站在龙椅左右,皆是沉默不发一语,然而容陵对此事事不关己,自然神情淡漠,而予修,却从父王跪在殿上说第一句话开始,脸色就苍白苍白的。
他同样没有料到,父王答应苏太皇太妃的事情,并不是口头应付一下,父王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男儿一诺千金的一课。
然而。
父王若真的以性命换苏家,娘亲该怎么办?
父王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为了那些心怀不轨做错事的人抵命?
抬眼看向静瑜,予修张嘴,唇瓣颤了几次,却一个字说不出口。
父王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提出的交换请求,他身为人子,不能逆了父王的意,可要他眼睁睁看着父王为了苏家而送命……
凭什么?
苏太皇太妃心里难过,所以以极端的手段求父王饶恕了苏家,可她此时若出现在这里,知道自己的儿子以性命换取苏家父子的生存,她心里作何感想?
面对父王的命和苏家的九族,她又会如何抉择?
低下头,予修唇瓣抿得紧紧的,小脸苍白,沉默了良久,他矮身在静瑜脚前跪下,低声颤抖地道:“父王对南族功劳大,可以保家卫国,守护南族疆土,予修……予修无用,愿意代替父王抵苏相父子的性命,求女皇……女皇姐姐成全。”
少年虽然得了宸王传承,有着其父风骨,又受教于风太傅,然而毕竟年纪还小,眼下之事又是关系着他父王的生死,所以心里的不安和焦灼都在言语之间流露了出来。
一番话说出口,朝堂上越发寂静无声。
朝臣们心里也不免被触动,虎父无犬子。
面对如此不平之事,他也没有任何歇斯底里的求恳,心里担忧父王却绝口不提,简单三两语说出宸王对南族社稷的重要性,并愿意以一己之身成全父亲的仁义和孝道——
如此忠孝两全,谁能指责他一句不是?
仿佛所有的声音都已经消失,没人去想宸王是否愚孝,也没人去想小小少年有没有资格抵苏相父子的两条命,只是眼下这一幕……
朝臣们见证着几百年来罕见的一幕,心情都有些沉重。
第2115章 苏家九族,七百三十六人
没有人预料到,素来无坚不摧的宸王有朝一日会跪在堂上,替加害自己的人求情。
而朝臣们在冗长的静默之后,心里不约而同地想到,其实这件事虽然有些意外,但真要解决其实也不是多难的事。
女皇陛下若想要宸王死,那自然另当别论。
若她不想宸王死,那么直接回绝了宸王的请求便可以,谁也说不出什么来,纵然是苏太皇太妃,也不能再因为此事而强求宸王。
毕竟国法无情,宸王也是尽力了。
然而。
女皇陛下目光在朝堂上掠过,漫不经心地问出了一句话,“苏家九族,此番被牵连的人有多少?”
群臣一愣。
最清楚此事的人莫过于刑部尚书,应大人出列,躬身道:“回禀陛下,一共有七百三十六人。”
七百多?
静瑜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怎么这么多人。
她当然不是心疼这七百多条人命,国法律令从来不是摆设,苏相父子做下那些事情之前就该想到,一旦东窗事发将会牵连多少性命,可他们还是做了。
所以若真的要死这么多人,这些人命应该算在苏相父子的头上。
况且那些人依附着苏家的显赫权势,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一荣俱荣,苏家失势,他们自然是一损俱损。
世间之事,向来公平。
她皱眉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个数字……
“宸王伯伯平生没求过朕什么事情,甚至于,母上大人在位时,宸王也没求过。”她淡淡开口,“宸王伯伯第一次开口,朕若不允,未免不近人情。”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
这意思,是同意宸王以命相抵?
不允是不近人情,可允了,岂不是更无情?
予修不敢置信地抬眼,脸色瞬间刷白。
宸王神情不变,垂眼道:“多谢陛下。”
“宸王伯伯不必急着谢朕。”静瑜淡道,“若此时可以任性一次,朕倒是更愿意看着苏家九族即刻被押赴刑场,但是宸王伯伯的无奈朕感受到了,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这句话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往往没那么简单。”
国法不容亵渎,可很多事情的确存在着太多的无奈。
此时宸王以命相抵,群臣固然觉得有些不值,因为宸王做出这样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可若是宸王真的不顾苏太皇太妃请求,对苏氏一族不闻不问,任由苏家满门被诛,然后苏太皇太妃服毒身亡——
那么素来冷硬无情铁面无私的宸王,会不会就此被安上一个冷血残忍且不孝的名声?
而宸王纵然多冷酷,又岂能真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面前?
所以静瑜对宸王所做的决定不意外,也不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诚如她所言,若是可以任性一次,她倒是更愿意看着苏氏一族即刻被押赴刑场,斩立决。
他们有什么资格让宸王以命相抵?
他们配吗?
静瑜没理会身旁予修的恐惧,淡淡开口:“宸王伯伯既然求了朕一次,那么朕愿意成全宸王伯伯的忠孝。”
第2116章 军杖重罚1
话落,她面无表情地环视满殿臣子,带着几分稚嫩的嗓音里染上了清寒之色:“然而,若因为一群逆臣而要了宸王伯伯的命,天理何在?”
群臣凛然,齐刷刷跪下,静默无声。
静瑜扶着龙椅的扶手,慢慢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殿上众人,“苏家此番受牵连的人七百三十六人,一条命以一军杖交换,七百三十六军杖之后,宸王伯伯若能侥幸不死,朕放过苏家。若宸王挨不过,那么苏家所有人——包括苏太妃在内,一同陪葬。”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这一刻,群臣仿佛看到了那个处置了温家的前任女皇,那个神灵选择的南族女皇重现。
眼前这个少女才十四岁,刚刚亲政不到一个月。
如此威仪,如此魄力,如此浓重的帝王气势,让群臣只觉得如泰山压顶,心头充满着浓浓的压迫感。
众人恍然意识到,苏家的没落,苏相的算计失误,不是没有道理。
宸王被栽赃陷害之后,一句没有辩解,交出了手中所有权力职务,听凭女皇调查出一个真相……如此信任,显然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此女子,如此帝王,谁敢说她软弱可欺?
然而……
众人很快从泰山压顶的紧绷中回神,耳朵里听到了那个可怕的数字……七百三十六军杖。
谁能挨得过?
就算是身强体壮如宸王,也根本不可能。
寻常练武之人,在不放水的情况下,一百军杖就足以要了性命,七百三十六……
一股寒意缓缓窜上脊背。
女皇陛下说为了一群逆臣而要了宸王性命,没有天理,可七百多军杖下来,宸王只怕是受尽苦楚之后,依然没有命在。
“启禀陛下。”沉默已久的钰王走出队列,在宸王身后一步远处跪了下来,“臣同属亲王贵胄,亦有资格保苏家父子,是以愿意分担皇长兄一半刑责。”
没有求情。
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七百多军杖下来,宸王不可能还有活下来的可能,但钰王没有求情,而是愿意分担刑责。
两位亲王替苏家作保,绝不是因为苏家父子多有人心,相反,宸王和钰王若当真因此而有任何闪失,苏相父子罪孽只会越发深重。
“启禀陛下,臣也愿意替皇长兄分担。”凛王站了出来,跪于钰王身边,恭谨请命。
“启禀陛下。”齐王和宣王同时站了出来,“臣等同愿,愿同担兄长刑责。”
大殿上一片肃然死寂。
其他朝臣不敢吭声,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很多老臣纵然身份够了,但大多上了年纪,身子骨不比年轻人,别说几百军杖,只怕三五十杖下来,个个都一命呜呼了。
而年轻一些的臣子则大多还没到那份资格。
似乎有点可笑。
连挨打受罚都要讲究足够级别的身份,可律法这般规定,却不容轻慢分毫。
“启禀女皇姐姐。”予修低声开口,极力维持稳定的语调,“予修愿意为父王分担刑责。”
第2117章 军杖重罚2
“启禀陛下。”风云涧站了出来,跪下,“予修世子年纪尚小,身子骨承受不住军杖的重罚,臣身为世子太傅,愿代为受责。”
“启禀陛下,臣也愿意。”湛祺跪下。
“臣也愿意。”
“臣也愿意。”
……
一个接着一个,殿上很快跪满了身份高一些年纪又不算太大的朝廷重臣,声势格外浩大。
静瑜安静地站在高处,望着殿上近一半之多的大臣都跪了下来,原本严肃不安的气氛慢慢消失无踪,庄严的大殿变得跟菜市场一样热闹。
然而,群臣之中还有一个人很醒目地站着,峻拔高挺的精瘦身躯,卓然而立的峥然气势,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
立于一大片或站或立的朝臣之中,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视觉感受。
女皇陛下目光微转,看向面无表情地站在武臣之首的风离轩。
对方面上明白的写着:任你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
也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
眉梢轻挑,她淡淡开口:“风将军不表示一下?”
风离轩闻言抬眼,目光淡淡地看了一眼女皇陛下,“臣没什么可表示的。”
静瑜:“……”
“臣不明白,杀人者杀人未遂,被害人还要替杀人者承担罪责……”他冷笑了一下,“这么多同僚愿意贡献自己的身体,愿意去领能要人命的军杖,臣觉得他们大概都是很久没被虐了,迫切地需要体会一下那种酸爽的滋味,陛下倒是可以成全他们。”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一次陷入死寂,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心头涌上一句话,四个字:此言有理。
而自觉地忽略了后半句。
他们绝不是因为很久没被虐,所以才迫切的想体会一下那种酸爽的滋味,而只是因为大殿上跪着的人是宸王,要领受七百军杖的人是宸王。
所以他们才不得不这么做。
然而。
风大将军说的对。
杀人者,杀人未遂。
被杀之人却要替杀人者承担罪责,纵容是南族律法可以通融,情理上却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静瑜有趣地勾了勾唇角,“那风将军觉得应该怎么办?”
风离轩静默了片刻,“陛下真要听臣的意见?”
“当然。”女皇陛下点头,“不然朕何必问你?”
风离轩倒是觉得,女皇陛下应该早就料到了今日朝堂上会出现眼下这一幕,睿智无双的女皇陛下,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宸王为了苏家抵罪?
以军杖来换人命。
七百多军杖,宸王只是凡人之躯,如何能够在七百多杖之下,还能保得性命无忧?
若真的把这样的重罚加诸在宸王身上,宸王必死无疑。
钰王,凛王,齐王,宣王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长兄死在军杖之下。
湛祺和云涧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朝堂上还有很多年轻一代的,凤帝陛下提拔上来的官员,他们对宸王的为人都是敬佩之至,心悦诚服,同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宸王为苏家而死。
第2118章 军杖重罚3
而最重要的一点。
假如女皇陛下真的有意传位给予修,又怎么可能让予修早早没了父亲?
小世子十三岁,正是心无旁骛学帝王心术的时候,这个时候若父王因为一个罪臣家族而死,他的心里会不会有恨?
一个帝王心里有了恨,登基之后会不会行差踏错?
风离轩不相信,女皇陛下会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考虑,那么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她没有让小世子即位的打算。
第二,她根本没打算也不可能要了宸王的命。
所以风离轩才没有跟着众多大臣一起去跪求分担刑责。
因为,根本不需要。
风离轩淡淡道:“犯错的人是苏家父子,他们设计陷害的人是宸王,宸王要撤诉,不追究他们的责任,那是宸王宽容,臣等无话可说。但是欺君之罪……欺的是陛下,本该由陛下来定夺他们的罪名。”
目光坦然看向前方,跟少女平静睿智的眸光对上,风离轩波澜不惊地道:“诚然,国法大于天,可欺君之罪跟谋反不同,虽同是诛九族的大罪,但谋反危害的是江山社稷,是天下苍生,欺君欺的只是陛下一人,陛下如果也跟宸王一样宽容,不想追究,那么自然可以赦了苏家的欺君之罪。”
满殿群臣:“……”
还可以这样?
欺君只是欺陛下一人,所以只要陛下说可以赦,那就可以赦?
风大将军说得好有道理,听起来似乎也完全可行。
但,律法可不是这么说的。
欺君之罪……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以来欺君之罪虽是死罪,可确实也要陛下金口玉言之后才能判定死罪,若皇帝陛下不想追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只是苏家这件事性质太严重,所以诛九族才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如今,难道真的要因为宸王一句不追究,陛下一句宽容,就这么赦了?
“所以,风将军的意思是说,朕需要做个宽容的天子?”静瑜漫不经心地开口,嗓音清淡,听不出喜怒情绪。
“如果陛下不想做个宽容的天子,也可以让宸王以命相抵。”风离轩道,“臣等服从陛下的旨意。”
群臣:“……”
静瑜目光一扫,“各位爱卿的意思呢?是要宸王抵命,还是朕破例宽容一回?”
“陛下圣明!”群臣反应过来,齐齐恭谨叩首,“宸王乃护国栋梁,实不该为了逆臣抵命!”
静瑜偏首,看向还跪在龙椅边上的予修,伸手将他拉了起来,然后转向群臣,淡淡道:“苏氏一族七百三十六人命,朕可以饶他们不死,但七百三十六军杖倒是可以分摊,苏相父子各领一百,三族之内所有壮年男子每人五十军杖,苏氏九族,全部发配至极南边疆之地做苦力,苏家嫡系血脉永不得返回天都城。”
说罢,她睨了一眼风离轩,“风大将军觉得,朕的处置是否合理?”
风离轩躬身,语气从容而淡定:“陛下圣明。”
第2119章 你跟朕不同
静瑜无声地嗤了一声,领着予修转身从后殿离开。
容陵沉默地跟在她的身后。
到了殿外无人的地方,静瑜不知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朝容陵道:“让风离轩来东宫一趟。”
容陵恭谨颔首,转身离去。
静瑜偏首,看着身边不发一语的少年,淡笑:“怎么了?朕可没动你父王一根手指头呢,你应该安心了才是。”
予修抬眼,默默瞅着静瑜,须臾,迟疑着开口:“苏家的事情,是不是叫女皇姐姐为难了?”
“为难什么?”静瑜淡笑,“君王执掌天下,生杀予夺,有什么可为难的?”
转身举步徐行,她淡淡道:“之所以妥协,是因为苏家杀不杀对朕来说都不要紧,今日就算你父王不求情,朕也并不会愿意看到刑场上血流成河。虽然大多人依附着苏家,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就算死了也不亏,可到底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这些人之中有很多根本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这样死了,着实太冤。”
况且,静瑜心里很清楚,苏家家风严谨,苏氏一族从不允许任何人仗着苏相的权势胡作非为。
苏相为官数十年,人品和官品都没什么可说的。
苏家门庭里的子弟,也大多教养不错,静瑜虽不曾见过,但此前也做过一些了解。
此番构陷宸王,说是一时糊涂也好,说是罪大恶极也罢,却诚如风离轩所言,到底也没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
只要天子宽容一些,也不是不能留下他们的命。
只是权臣一旦生了异心,即便曾经如何忠心,也是不能再重用了。
“予修,你跟朕不同。”静瑜声音淡淡,透着波澜不惊的从容,“从几年前天都城出现谣言开始,朕就知道了苏相父子的阴谋,这些年不动声色,只当是百无聊赖中寻找了一个乐趣,耐下性子陪着他们演戏,所以当一桩桩证据呈现在朝堂上时,朕只是冷眼旁观,根本不曾信过一个字,对你父王也从未有过半分怀疑,因为朕知道所有的证据都是无中生有。”
“但是你不同。”她偏头看了少年一眼,“当你坐上那个位置的时候,却不能抱着跟朕一样的心态,不能把权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当做是游戏,更不能对任何事情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权势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汲汲营营所谋求的东西,身在高位时间久了,没有人会当真对权力无动于衷。身为天子,你需要对真正的忠臣能臣交托信任,但不能把这种信任当成信念,人心会变,忠心也会掺杂一些另外的东西,当这些东西大过他们对君王的忠心时,野心就会蔓延,疯长,那个时候你就要自己去判断,去做一些筹谋,以确定自己可以掌控任何预料之外的事情。”
轻轻吁了一口气,静瑜轻笑:“其实说得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等你真坐上帝位的那一天,很多事情你自然而然就该知道如何做了。”
第2120章 活着不一定比死了幸福
予修不是愚钝的人,他自幼聪明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也懂得保家卫国的重任。
这些年常在静瑜身边,知道女皇姐姐有多厉害,心里仰望着这么一个人,别说心怀天下,哪怕只是为了不让他的女皇姐姐失望,以后他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做个好皇帝。
可如果能选择,予修并不想做皇帝。
女皇姐姐才是天生的帝王,有她在,至少南族百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纷争战乱,任何人的野心在女皇姐姐面前都会无所遁形,女皇姐姐总能提前一步预料到别人的阴谋和算计。
而轩辕予修,他只想做女皇姐姐手里的利剑。
一柄保家卫国的剑。
他还要做女皇姐姐最忠诚的勇士,终其一生守护他的女皇姐姐,和女皇姐姐座下的江山。
然而,这些只是他的幻想而已。
女皇姐姐只能活到十八岁。
这句话每每闪过心头,都让予修无法抑制地感到心慌害怕,他不想面对那样的事实,不想面对跟女皇姐姐的生离死别。
更不想面对,自己坐上皇位,是因为女皇姐姐永远的离开。
但是有些话女皇姐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就算如何不愿意面对,此时也不能再揪着这个话题不放。
如今女皇姐姐才十四岁,他只希望四年后,女皇姐姐的话不会成真,她会一直活下去。
一直活下去,坐在皇位上,指点江山,君临天下。
……
“陛下召见微臣?”
东宫书房里,风离轩行礼之后,恭敬地开口。
静瑜坐在椅子上,看着龙案上堆积的奏章,心想待会让予修过来一起批阅,嘴里随口应着:“嗯,是关于苏家的事情,朕跟想大将军商量一下。”
“陛下有话请说。”
“苏家发配南疆,朕希望能由大将军派人全权负责押送。”
风离轩讶异抬眼,看了一眼女皇陛下淡然的神情,沉默了片刻,“臣遵旨。陛下可有什么需要特别交代的事情?”
“没什么特别需要交代的。”静瑜淡淡道,“原则上来说,朕并不喜欢牵累无辜,但是身在权力之中,就算是无辜之人,一旦被家族所连累,再说无辜也显然矫情了。”
端起案上茶盏,静瑜道:“让押送的将士们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宽容一些。”
发配的路有多难走,静瑜虽然没有亲自去走过,对于一路上的凶险磨难却是清楚的,很多人根本撑不到边疆之地。
“陛下倒是仁慈。”
“仁慈?”静瑜淡笑,“不,人有时候活着,并不比死了幸福。”
风离轩默然。
的确,有的时候人活着并不比死了好,静瑜固然看在宸王的面上没有让苏家被满门诛灭,但是她深深地懂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
让风离轩派人押送,一是为了让妇孺无辜少受一些折磨,二也是为了避免以后苏家再生变数。
她要苏家的人永远留在边疆,除了为奴做苦力,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