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章 原谅一个人,其实不难
九倾道:“朕会重新安排一批宫人过来,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胥王闻言,躬身道:“谢陛下恩典。”
嘴里道着谢,他的面上却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情绪,似乎府里有没有人,有多少人,旁人对他态度如何,衣食待遇是好是坏,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
一个失去了自由之身的人,又经历了五年多的孤寂和空虚,对于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看淡了。
九倾转过头,目光落在他刚才看的那本书上,“二皇兄看的是治国论?”
胥王闻言,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缓缓地,又松了开来,声音平淡无绪:“只是打发时间而已。”
“朕最近温了一下南族律法。”九倾平静地开口,“觉得很多地方还不完善,需要修改,二皇兄待在府里无聊的话,就替朕重修南族律令如何?”
胥王闻言,瞬间一怔,修书?
“朕从文渊阁调出一些人手给你,修书的地方就在胥王府吧。”九倾说着,“此事不着急,二皇兄可以先跟文渊阁的人商议一下,刑部那边也会配合,等朕回宫召见内阁臣子确定了此事,会让他们直接过来找你。”
说完,淡淡抬头看他一眼,“二皇兄有无异议?”
胥王低着头,不自觉地抿紧了唇,沉默了很久,才控制着自己没有失态,然后恭敬地跪下,声音低到几不可闻,“臣,遵旨。”
……
走出王府,两人上了马车,九倾还没有坐下来,就被夜瑾抱着一顿猛亲,“女皇陛下,我好爱你。”
九倾:“……”
眼神古怪地盯着他,“你被什么东西附身了?”
夜瑾嘴角一抽,缓缓摇头,“才没有,我就是担心你心情不好,所以想哄哄你,结果你这么煞风景。”
九倾顿时失笑,“我哪有心情不好?”
“你心情真的没受一点影响?”夜瑾皱眉,狐疑地盯着她,“我不相信。”
“一点没影响也不可能的,但影响不大。”九倾淡淡一笑,声音带着些许薄凉的味道,“这世上多的是捧高踩低的小人,况且天子脚下素来不缺得势和失势的人,这样的事情很多,没必要往心里去。”
夜瑾闻言,这才略略放心了些,“你说的对,皇族之中这种事情很多,管你是皇子还是嫔妃,一朝失宠,多的是落井下石的人,见怪不怪。”
“喜欢捧高踩低,却偏偏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浣衣局的嬷嬷会好好教她们认清自己。”
夜瑾点头,“所以,你这是解除胥王的幽禁,并且决定让他做些事情了?”
“你都决定原谅他了,我为什么不能成全你的以德报怨?”九倾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没有什么比无情的现实更能淬炼一个人,胥王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胥王了。”
夜瑾闻言,点头同意。
胥王的确已经不是以前的胥王了,以前的胥王偏激固执,现在的胥王平和,被岁月和空寂磨去了所有棱角。
原谅一个人,其实并不难,只要这个人值得被原谅。
第1672章 凤求凰1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小公主四岁的生辰,作为女皇陛下和帝君膝下唯一的女儿,这位四岁的小公主真的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天家娇女,她的每一年生辰都办得格外隆重,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太平盛世,岁月静好,皇亲贵胄和朝中大臣都跟着一起开心庆祝。
今年的生辰宴比往年更加热闹。
去年的时候公主三岁,因为忙着选伴读,所以根本没时间去理会其他王爷家的弟弟妹妹,而且那些孩子也因为太小,王爷们都没把孩子带进宫。
今年女皇陛下特意下旨,让所有的皇兄带着各自的孩子进宫,好好热闹一番,也让皇室这些下一代的孩子们真正开始彼此认识。
宫宴在御花园里的钟粹宫举办的,君臣分主次同坐,珍馐美食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呈上来,酒香四溢,觥筹交错之间,君臣的心情都很高昂。
除了酒香,御花园里随凤弥漫的花香更是沁人心脾,让人心情舒畅。
高台下的红毯上,纱衣妖娆的舞姬带来让人惊艳的舞姿,琴师手下弹奏出的乐曲也让人闻者沉醉。
宸王家的轩辕予修,钰王家的龙凤胎,还有凛王、齐王和宣王家的三个孩子,个个翘首以待,都好奇地等着他们父王口中所说的“要恭敬”的公主殿下。
酒过三巡,小公主才姗姗来迟,她的身后还跟着一大票长相漂亮的男孩,和沉静温婉的女孩。
朝自己的爹娘行了礼,她浑然不顾周遭群臣的目光瞩目,坐到了自己爹爹的腿上,淡淡道:“女儿这些伴读也学了一年了,今儿个让他们展示一下才艺。”
此言一出,全场静寂。
让这些孩子展示才艺?
群臣之中,这些孩子的父辈也在,此时听到小公主这句话,都不由面面相觑。
这些小孩子能有什么才艺?
而且去年进宫的五个人有四个男孩,只有一个女孩,男孩子只要学识好品行好就行,需要展示什么才艺?
而唯一的那个女孩才六岁……
“来人,准备笔墨纸砚,取一架琴过来,然后准备一副棋具。”
小公主压根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朝左右吩咐了之后,就乖巧地坐在了爹爹的腿上,“今儿是本公主的生辰,他们的才艺展示由各位臣工来评,表现不好的,连同教授才艺的太傅一起受罚,表现好的,通通有赏。”
几个孩子站在下面,虽最大的也不超过八岁,但个个面容镇定,丝毫看不出紧张之色,再加上他们的容貌实在出色,站在一起倒真真是赏心悦目极了。
群臣一片鸦雀无声。
宫人们很快抬来了一架七弦白玉琴,放在红毯中间。
“锦墨。”小公主开口,“弹一首。”
五个孩子之中的白衣男孩站了出来,恭敬地跪下行礼,“锦墨遵命。”
宴席之间一片寂静,众多大人都有些凌乱。
好像眼前突然成了小孩子的主场。
虽然这宫宴原本就是为了庆祝小公主的生辰,但应该跟这些孩子无关吧?
而且……凤求凰?
第1673章 凤求凰2
群臣座席上一个老臣喃喃开口:“我这小孙子什么时候改名叫锦墨了?”
“是啊,文阁老,我也奇怪呢。”旁边的尚书大人凑过头,悄悄地跟他耳语,“你这小孙子不是叫长华么?”
文阁老缓缓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方才小公主说锦墨,他还没反应过来是谁,结果就看到自己的孙子站了出来,跪下行礼,这礼仪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就算礼仪不错,嗯,名字大概也是按照小公主的喜好给改的,但他的孙子似乎并不会弹琴,而且还弹奏凤求凰,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弹凤求凰……
不过他心里的想法在还憋在心上尚未表达出来,就见他家俊秀儒雅的小孙子颇有风范地地在琴前席地而坐。
那一派从容清贵的姿态,真的好有气度,要不是年纪还小,看起来真的完全不像一个孩子……
席上的大臣们几乎都看呆了眼。
这些孩子长得的确是漂亮,但是抬手举足之间的气度,却不是这么小的孩子会有的,是家里教得太好,还是小公主有魔力,才进宫一年就有这么大变化了?
“文阁老,你这孙子平时没少下功夫栽培吧?”
文阁老转过头,看着说话的严尚书,正色地道:“老夫对孙子的要求很简单,有学识,品行好,尊师重道,懂得孝顺父母长辈,如此就好,其他方面真的没有太高要求。”
严尚书闻言一愣,“以前也不曾学过琴棋书画一类?”
“他还小,去年进宫的时候才刚刚六岁,就算要教,也没那么早的,而且男孩子应该不需要像女孩子家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吧?”
严尚书闻言,顿觉有理。
官员家里的男孩子自小熟读圣贤书,长大考取功名,就算有些才华,大多也是诗词歌赋做文章和治国之类,棋艺代表谋略,尚且可以钻研,而其他的不过都是业余的兴趣爱好,谁会专门花心思在琴艺上?
就算培养各方面的才艺,就算天赋很高,聪明好学,六七岁的孩子也不会这么早就开始弹《凤求凰》……
他明白这首曲子是什么意思么?
文阁老和尚书正思量,一场琴音就悠悠响起了起来,轻灵如行云流水,柔婉中带着热烈的情感,似诉衷肠。
群臣听得呆住了。
第一感觉是好听,真的好听,但也只是好听而已,毕竟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没有真正喜欢过一个人,而且,他学琴的时间时间太短,天赋不错,可感情的注入却并深厚。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这首曲子弹得确实好。
而坐在夜瑾腿上的小公主似乎并未如此觉得,只听了一会儿,便淡淡转头,“霁月,你把这首曲子的词写下来。”
身着蓝色衣服的男孩跪下领命,“是。”
起身走到一旁,在宫人准备好的案台前坐下,旁宫人负责研磨,他拿起了笔,在摊开的白纸上一字字写下《凤求凰》的词。
第1674章 凤求凰3
小公主淡淡又道:“流裳,萧寒,我要看你们对弈。”
身穿玄色和黑色衣袍的两个男孩同时跪下,恭敬地应下,便走到一旁,在宫人摆好的棋案前相对而坐。
“漪澜。”小公主的目光落在五个孩子里唯一的女孩面上,“做一幅画给我。”
女孩子行礼,“漪澜遵命。”
群臣越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个个脸色古怪,并且心里终于明白,这些孩子的名字从何而来了——小公主貌似住在东宫,而东宫的宫殿就有锦墨、霁月、流裳、萧寒和漪澜五殿。
以宫殿的名字给这些伴读取名,小公主也真是厉害,那么这些孩子不会都是住在跟自己的名字相对应的宫殿里吧?
想来……应该是的。
那么今年进宫的四个孩子,大概也是叫宫殿的名字了。
到底应该说小公主聪明,还是该说她懒得去记别人的名字,所以才全部按照他们居住的宫殿名字来叫?
群臣们的表情真是没法形容,这绝对是他们为官这么多年以来,参加的最特别的一次宫宴。
“静儿,你在打什么主意?”夜瑾垂眼看着腿上的小姑娘,眉头皱得紧紧的,“这么张扬,可不像你的性子啊。”
九倾目光安静地落在女儿小脸上,“你今天的行为举止有点反常。”
虽然他们女儿本来就已经够反常了,但这一次不管从哪方面看,这行为都不太符合她的性子——不管是展露于外的孩子心性,还是她远远比成年人更沉稳睿智的本性,都跟今晚的行为不相符。
“生辰一年可只有一次,女儿就是想热闹热闹。”轩辕静瑜眉眼微弯,“爹爹,娘亲觉得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
夜瑾和九倾对视了一眼,他们觉得不妥的地方可多了,但……
静瑜也没等夜瑾和九倾说出什么不妥来,就漫不经心地转过头,看着左边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盯着她看的几个小屁孩,“这几个都是皇伯伯家里的弟弟?”
九倾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笑着点头,给她做介绍:“宸王伯伯家的叫予修,比你小一岁。”
轩辕静瑜目光微顿,看着跟宸王坐在一起的轩辕予修,对方正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眼底透着一抹深思。
这样的表情若出现在大人的脸上,会让人觉得深沉,但是出现在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上,就让人觉得故作老成了。
轩辕静瑜目光清淡地看着他:“予修,见到本公主不知道要行礼?”
此言一出,轩辕予修表情一顿。
夜瑾和九倾也瞬间愣了一下,夜瑾很快垂眼,皱眉道:“静儿。”
“小公主说的没错。”宸王开口,转头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静儿是公主,予修,你见到公主应该行礼。”
轻鸾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是,父王。”轩辕予修恭敬地回了自己父王的话,然后才跳下椅子,面对着静瑜跪下,“参见公主姐姐。”
虽小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是对于父王的话他一向听从,从不会拂逆半分。
第1675章 凤求凰4
并且虽然不常进宫,但他的礼仪周到,有宸王爹爹和左相娘亲二人教导,他年纪虽小,涵养和气度却已初见端倪。
轩辕静瑜打量了他一会儿,嘴角轻勾,淡淡道:“我喜欢你。”
啊?
予修一呆。
夜瑾和九倾也瞬间一静,轻鸾眼底划过一丝诧异,宸王则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静瑜。
“宸王伯伯不必对我生出过多的探究。”静瑜抬眼,小脸上带着笑,眼底的色泽却清透逼人,“我说喜欢就是真的喜欢,予修弟弟不错,宸王伯伯教得很好。”
宸王点头,果然不再打量她:“多谢公主殿下。”
“不用谢。”静瑜说着,垂眼看着予修,小手指了指下面正在展示才艺的几个人,“予修,你用心一点看,用心去听,看他们表现得如何,待会儿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说得让我满意了,才可以起来。”
予修闻言抬头,小小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毕竟还小,平时在王府里虽总是以父王为标榜,但年纪摆在这儿,就算如何聪明也只有三岁,哪里会知道这个小公主心里在想些什么?
又哪里会知道,她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而且……
他对才艺一窍不通,弹琴不会,画画不会,下棋也不会,他怎么会知道他们表现得好不好?
但是今天进宫之前父王就说了,公主是君,他是臣,公主不管跟他说什么,他都必须听话照办,不能惹怒公主。
虽然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懂为什么君臣到底是什么,但是他知道,父王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只要听父王的就没错。
所以,他微微转过身,看着台下的几个孩子,虽然他根本什么都看不懂——他的武功才刚刚从扎马步开始,骑马有父王在身边保护着,其他所学的,只是简单的识字和背书。
不管是弹琴还是对弈,或者作画,对他来说都还太过深奥。
但是公主说的话,必须照做。
而且……公主长得好漂亮,像个小仙女一样,予修心里想,这世上大概没有比公主更漂亮的女孩了。
……
面对着眼前这一幕,夜瑾突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甚至觉得已经没办法跟自己的女儿沟通,即便他们曾经几乎形影不离——除了女儿一岁之前他离开南族的大半年,后来的三年里,他们真的算得上是形影不离了。
直到前些日子女儿主动提出搬去了东宫,他们才分开。
可他此时还是发现,自己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心里在想什么。
而九倾……
沉默了这么久,九倾终于皱眉开口:“静儿,予修弟弟还小,你不该欺负他。”
静儿心智或许比一般儿子成熟,但予修只有三岁,就算他如何以自己的父王为榜样,却改变不了他年纪还小的事实。
静瑜刚才对他提出的要求,根本就是在为难他。
而这样的为难,九倾觉得是不该纵容的,所以她跟自己的女儿说完之后,就转头看向眼前的孩子,“修儿,起来去你父王身边坐着,公主姐姐跟你闹着玩的。”
第1676章 凤求凰5
轩辕予修闻言,下意识地抬头看了静瑜一眼,静瑜小手托着腮,窝在自己爹爹的怀里,不发一语。
于是予修心里隐约明白,公主并不是跟他闹着玩的,潜意识中他有一种预感,觉得自己不要拂逆这位公主才是对的。
所以,他没说话,只安静地跪着。
九倾见状,顿时沉默了下来,原来小孩子有小孩子察言观色的相处方式,她这个女皇陛下说的话对小孩子似乎是不起作用的。
宸王和轻鸾对此都没说什么,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但是这对夫妻俩心里却不约而同地对小公主生出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跟情绪无关,只是觉得……这个小公主真的不像个四岁的孩子。
“静儿,那两个是钰王伯伯家的龙凤胎,女孩叫安平,男孩叫康儿,也你是的弟弟妹妹。”九倾淡淡的声音复又响起,已经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以后去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你要对他们多多照顾,知道么?”
小公主听着娘亲的介绍,朝坐在钰王身边的龙凤胎瞥去一眼,随即淡淡点头,没什么表示。
两个孩子有些不安地看着她,刚要学着予修起身行礼,却听公主道:“坐着吧,不必多礼了。”
这句话说完,难免又引起了一些侧目和深思。
这是差别对待?
九倾和夜瑾,宸王和轻鸾,以及钰王夫妇心里都浮现这个想法。
但是他们又没办法分辨出来公主的态度,不知道她是故意为难予修,还是对龙凤胎视而不见,总之,今晚这个小公主给皇室几位王爷和王妃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然后九倾又介绍了齐王和凛王的儿子,以及宣王的女儿,小公主都表现得意兴阑珊,似乎提不起什么劲儿。
于是他们确定,小公主今晚在意的人只有予修,至于这在意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因为喜欢……暂时或许还无法下定论。
锦墨一曲凤求凰结束,周遭一片寂静如雪。
群臣面上都流露出惊叹之色,小小年纪弹奏出的曲子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除了在感情上有些欠缺之外,真的几乎挑不出什么瑕疵。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水平真的太难得了,文阁老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骄傲的神色,心道把孙子送进宫做公主的伴读果然是明智的决定。
短短一年的时间,他的成长太快了。
虽然他根本想不通,公主殿下的伴读为什么还要学习琴棋书画,但这些才艺学了反正也没什么坏处,所以他就不去思考那么多了。
锦墨起身,走到高台前跪下,群臣的目光随着他移动,然后不约而同地朝公主所在的位置看了过来。
“予修,你觉得他弹得怎么样?”
轩辕静瑜对群臣的目光视而不见,淡淡问着予修。
予修转过头,看了她一眼,很诚实地道:“好听。”
“那你知道他弹的是什么曲子么?”
“知道。”予修点头,“公主刚才是叫他弹一曲。”
第1677章 凤求凰6
“那你知不知道这首曲子是什么意思?”
予修摇头:“不知。”
“这是一首表达男子对女子倾慕和追求的琴曲。”公主道,“通常是在男子喜欢上一个女子,想表白自己心意的时候弹的曲子。”
予修闻言,小脸上浮现一抹懵懂。
跟一个三岁的孩子讨论感情,说男子喜欢女子,表白自己的心意……他能听得懂才怪。
夜瑾扶额,觉得自己女儿不但心智成熟,这情感方面似乎也是无师自通,一本正经地说起男子倾慕女子的时候,那表情和语气真是让人脑抽。
底下的群臣今晚大概都察觉到气氛有些奇妙,目光时不时地看向高台上的公主,眼底都有些异样的色泽。
以至于今晚的宫宴虽然很热闹,来的人很多,但总体来说却很安静。
在很多人看来,这宫宴虽是庆祝小公主的生辰,但场子还是大人的场子,是君臣的场子,可此时他们却忽然意识到,今晚的场子已经被公主一个人掌控住了。
不大一会儿,那个叫霁月的男孩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朝公主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于是轩辕静瑜漫然转头,随便指了身边的一个宫女,下去把霁月写好的字拿了过来。
白纸黑字,字体是蝇头小楷。
静瑜自己看了一眼,就把霁月写好的字递给了予修,“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予修双手接过来,看着白纸上书写得工整的字体,“好看。”
静瑜挑眉,“你觉得他写得很好?”
“嗯,比我写得好。”予修点头,“整齐,漂亮。”
“念给我听。”
啊?
予修愣了一下,低头看着上面的那些漂亮的字,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很多字,不,应该说,大多数的字他都不认识。
“念。”
予修点头,硬着头皮开始念:“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如……”
“如狂。”
“思之如狂。”予修从善如流地接口,“凤飞……凤飞……”
静瑜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凤飞翱翔兮。”
予修点头,接着念:“凤飞翱翔兮,四海求……求……”
“求凰。”静瑜教他。
“四海求凰。”予修再度点头,“无……无……”
“无奈佳人兮。”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东……”
“东墙。”
天地间仿佛陷入了一片诡异的静默。
九倾、夜瑾、宸王夫妇,以及所有的皇室宗亲,所有的文武大臣,齐齐呆滞地盯着眼前这一幕,完全做不出其他的反应。
他们没时间去想弹琴的孩子琴艺很好,也没心思去看写字的孩子书法怎样,甚至连还在对弈的两个孩子棋艺都没心思再去关注。
所有人都拧着头,抬起眼,远远地,呆呆地注视着女皇陛下和帝君所在的方向。
当然,他们关注的人却并不是女皇陛下和帝君二人,而是那个窝在帝君怀里,明明看起来很乖巧很慵懒的小姑娘,一字一句教着宸王儿子念字的小公主。
如果您发现章节内容错误请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修复。
第1678章 凤求凰7
九倾嘴角抽了一下,心里在想,静儿今晚是打算让所有人都认识她,并且深刻地意识到她的不平凡?
……朝臣会受到惊吓的。
予修默默地抬眼,小脸上再也绷不住冷漠之色,而是被一片苦恼取而代之,“后面的,全都不认识。”
九倾默,“……”
夜瑾默,“……”
宸王夫妇默,“……”
他们的儿子自从五个月之后能识人开始,就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模仿他的父王,很少笑,也很少露出其他的表情,在宸王和轻鸾以及所有王府下人的印象之中,他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宸王。
轻鸾甚至用过很多种方法,试图让他流露出一点正常孩子该有的情绪,但是每每都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连她都以为这个孩子真的是遗传了她家王爷天生的冷性子,却没想到,今晚上让公主一招就逼出了原形。
轻鸾默默地在心里反省了一下自己这个母亲的失败,然后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小公主,心里浮现了一个深深的疑惑。
而这个小公主,她真的只有四岁么?
“给我。”轩辕静瑜伸手,从他手里拿过霁月写下的琴曲,并前倾了身子,随手将之递给了宸王,“宸王伯伯,你来帮我点评一下,这个字写得怎么样。”
宸王接过来,目光静静看着纸上俊秀的蝇头小楷,须臾,缓缓点头:“写得很不错,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水平。”
跪在锦墨身旁的霁月,听到宸王的话,心里悄悄地松了口气。
宸王的大名整个天都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严苛是出了名的,此时他的这番评价已经算得上是极高的肯定和赞赏。
“那宸王伯伯觉得,刚才的琴曲弹得如何?”
宸王沉吟了片刻,“虽然本王觉得一个孩子还没到弹这首曲子的年纪,但他弹出来的水平却也很好,只是情感融入不到位——当然,一个感情上还处于懵懂的孩子,若是强求感情,未免强人所难。”
轩辕静瑜闻言,慢慢笑弯了眉眼,“宸王伯伯真是个好人。”
好人?
此话怎讲?
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小公主身上的群臣们,此时听到小公主的话,心里不以为然地反驳了一句,宸王是好人?
也对,宸王的确是好人,但是他们真心地觉得,宸王这个人绝对不能以好人和坏人这样的词汇来评价。
相比起好人这两个字,说他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大概会更合适更贴切。
宸王显然也没料到,刚才还表现得睿智无双的小公主会突然萌萌地来上一句“宸王伯伯是个好人”,以至于他的表情下意识地顿了一下。
“那宸王伯伯从这个位置,能不能看到坐在那里下棋的流裳和萧寒?”小公主小手一指,“伯伯觉得他们下棋的水平如何?”
说实话,宸王坐在皇亲的这个位置上,跟大臣们的位置隔得本就有些远,而那两个下棋的孩子距离此处更远些,想要看清棋局和他们下棋的手法,并不容易。
第1679章 招伴读进宫,可不是为了玩耍
但是宸王是何许人物。
他不必看棋局,也不必去看那两个孩子的下棋手段,只看着他们下棋时的坐姿,看着他们面上捻着棋子时沉吟的表情,就很快得出了一个结论。
“很好。”
这次轮到轩辕静瑜抽嘴角了,她定定地看着宸王,良久才道:“宸王伯伯,你是不是担心他们表现得不好,会被罚?”
因为刚开始她就说了,表现得不好会受罚,表现得好了重重有赏。
宸王摇头:“男孩子生来就该顶天立地,七八岁已经到了该打磨的年纪,所以本王不会为了维护他们而说出违心的话。”
轩辕静瑜闻言,几不可察地撇了下嘴角,“宸王伯伯说得好有道理。”
然而,很快她就嘴角一勾,笑得眉眼弯弯:“不过我方才说,表现得不好要受罚这句话可不是当真的,因为我知道,他们今日都会让人惊艳。”
说着,她朝宸王道:“伯伯可以把霁月写的字传给大臣们都看一下,让他们也见识见识。”
宸王点头,便手里的宣纸让人送到了大臣们的手里。
“弟弟可以起来了。”轩辕静瑜垂眼看向予修,“三岁的年纪也到了好好读书的年纪了,你要不要进宫?”
她坐在夜瑾的腿上,轩辕予修站起身才刚好可以跟她平视,闻言转头看了宸王一眼,“父王,我想进宫跟公主姐姐一起读书。”
轻鸾讶然。
宸王似乎也有些意外,微默片刻,却点头:“可以。”
“谢谢父王。”轩辕予修说完,转头朝静瑜道:“谢谢公主姐姐。”
轩辕静瑜嘴角弯了一下,“你是宸王伯伯的儿子,进宫读书是理所当然的,谢我做什么?”
轩辕予修一窒,被她这句话说得不知该如何回答。
反正他就是觉得,应该谢谢她。
“爹爹,我累了。”轩辕静瑜抬眼看向夜瑾,“想回宫休息。”
“但是那个小姑娘的画……”夜瑾抬眼,刚好看到小姑娘收了最后一笔,然后放下手里的画笔,直起了腰,朝静瑜这里看了过来,“她的画,画好了。”
“漪澜的画工很好。”轩辕静瑜道,看向九倾,“娘亲待会儿不妨看看,而且一定要大臣们也都看看。”
九倾挑眉:“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今日安排这些的用意是什么?”
用意?
轩辕静瑜目光微垂,掩去眸心一闪而逝的幽深,须臾,淡淡一笑:“女儿只是想让大臣们都知道,女儿招这些伴读进宫,整日里可不是在玩耍。”
这不是实话。
或者可以说,这不是完全的实话,也许她的目的里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个原因——为了让大臣们看到,进宫做了伴读的孩子们在公主身边,才华进步得有多快。
但是这绝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可女儿不愿意说,九倾也并不勉强,朝夜瑾道:“她既然累了,你就先送她回去吧。”
夜瑾点头,起身带着静瑜离开了。
文武大臣们目送着父子俩,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第1680章 世上多的是无法解释的事情
走在离开御花园的庭廊上,夜瑾垂眼看着怀里的小姑娘,斟酌着开口:“静儿,我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把你当做一个孩子来交流了。”
虽然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女儿就只是一个孩子,但她的种种表现当真是无法让人以平常心视之。
“爹爹只管把我当成一个孩子就好。”轩辕静瑜窝在他怀里,懒懒地笑道,“我本来就是一个孩子,而且今年才四岁。”
“但是你表现出来的模样,一点都不像四岁的孩子。”
“像不像有什么重要?”轩辕静瑜淡笑着反驳,“这世上多的是天赋异禀的人,也多的是无法解释的事情,娘亲以前不也是被认为是神灵选择的南族天子?”
夜瑾一噎,然后不由自主地沉默了下来。
九倾是神灵选择的南族天子,这在南族几乎已经传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没人亲眼见过神灵,但所有人都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
而且……
夜瑾敛眸,很少有人知道,当今女皇陛下曾经还有过一段离奇的经历——她是死过一次的人,这件事也是真的。
九倾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没有瞒着夜瑾,而后,自己身上也发生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比如那一次流落异时空,比如他和九倾以后可以长长久久在一起的命格……
如静儿所说,世间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但是无法解释不代表这件事是不存在的,呈现于眼前的所有事情,眼睛能看到的,用心能感受到的,都无法逃避——也不需要逃避。
所以,只要以平常心去面对就可以了,对吗?
夜瑾想,上天不管做出怎么样的安排,都应该有其道理,静儿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已经注定以后会成为南族之主,那么她特别一点,睿智一点,应该也是正常的,而且她的身上还有主天下的命格。
沉默了片刻,他道:“静儿,那我能不能知道,你今晚做这一切的用意是什么?”
“女儿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轩辕静瑜倚着爹爹的臂弯,玩弄着他的发丝,“为了让朝臣以后不再多嘴多舌,为了让他们知道,女儿选伴读不是为了玩耍。”
虽然她以前常待在凤寰宫,今年搬进了东宫独自居住,朝臣的话根本传不到她的耳朵里,但是她心里显然清楚,对于选伴读的事情,朝臣们会有什么想法。
她今年才四岁,朝臣们即便看在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也不会以过分的言语指责,但如果她现在不是四岁,而是十四岁呢?
那么她相信,她以后的很多举动一定会让朝臣无法沉默,他们会觉得这个公主不守礼教,离经叛道,完全没有一国之君该有的贤明沉稳,行为太过荒唐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更甚者,他们会让女皇陛下再生子嗣,或者再纳皇夫。
她喜欢清静,不喜欢自己的行为被人指责,更不喜欢三五不时地在宫里听到一些批判她的声音。
夜瑾道:“但是他们会些才艺,并不代表什么。”
第1681章 是慧眼识珠,还是天赋异禀
那几个孩子进宫一年就有如此才艺,除了说明他们本身聪明有天赋之外,足以证明他们在宫里的时间没有虚度,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朝臣们今晚一阵惊艳和震撼之后,他们会想,伴读是进宫陪着公主读书的,他们要学习的是书上的知识,从识字开始,然后学习诗词,学习文章,学习为人之本,读圣贤书,学治国之道。
这些孩子被送进宫,家里都是抱着极大的期望,他们希望孩子在陪着公主读书的时候能成为公主亲近的人,以后公主即位,他们就是公主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近臣。
这些孩子——而且大多都是男孩,他们若是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些才艺,那么他们的功课有没有丢下?
学习才艺是为了取悦公主,还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
能取悦公主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取悦这个词本事就不是褒义,若是忘了初心,做了本末倒置的事情,长大之后他们难道不会后悔?
小公主抬头仰望天空,淡淡道:“爹爹放心吧,女儿心里有数的。”
夜瑾闻言点头,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今晚宫宴来的人很多,但整个场上都很安静,小公主待在宫宴上的时间不长,但从她到来之后再到离开,席上的气氛都是安静且怪异的。
今晚小公主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小公主离开之后,锦墨弹的曲子得到了宴上群臣一致的赞叹,小小年纪能有如此造诣,实属难得。
而霁月写的字也在群臣手里一个个传看,看到那漂亮中带着几分风骨的字体,群臣们的眼神都是不可思议的,家里同龄的孩子这个时候还在临摹阶段,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而这个孩子的字体完全超出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水平。
若不是他们亲眼看着他写的,知道不可能作假,只怕打死他们,他们都不会相信这样的字体是出自一个七岁孩子的手。
所以理所当然的,又是一片赞叹和夸奖。
然后唯一的女孩漪澜的画也画好了,小公主已经离开,她的画被呈到了女皇陛下的手里,九倾沉默地看着她的画,瞬间明白女儿方才说她的画工很好并没有一点夸张。
她画的就是今日公主要他们展现的一幕,弹琴的锦墨,写字的霁月,对弈的流裳和萧寒,都被搬到了这一幅画中,动作和衣着几乎都分毫不差,表情也很到位,甚至连一点细微的专注都被融入了其中。
九倾把画递给了宸王,宸王看完之后沉默了良久,之后才道:“陛下觉得小公主是慧眼识珠,还是天赋异禀?”
九倾微默,却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慧眼识珠说的是小公主选人并不是完全选的美貌,她看出了这几个孩子不凡的天赋,所以才带在身边培养,虽然她只是给他们任命了太傅。
天赋异禀的意思是说,小公主选伴读的确是以美貌为主,但不管这些孩子天赋如何,小公主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第1682章 震慑朝臣
这两种可能,不管哪一种贯在一个四岁孩子的身上都让人没办法相信,但此时,九倾却无法回答宸王的话。
因为她心里的想法跟宸王是一样的,不是慧眼识珠就是天赋异禀,否则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去年进宫的五个孩子,短短一年之内,在才艺上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一个孩子突出可以说是巧合,五个孩子皆优秀,那就一定不可能是巧合了,但九倾也无法确定,他们到底是本身天赋很高被女儿选上了,还是女儿在他们身上下了什么魔咒。
下棋是很多文臣武将的喜好,场上大多臣子已被两个孩子的对弈吸引,起初他们以为不过是孩子过家家一般的水准,但是当小公主离开之后,有文臣将目光落在他们面前的棋局上时,却蓦然一呆。
琴曲已经结束,写字也写完了,画画的也画好了,只剩下下棋的这两个孩子还在坚持,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懂棋的人都知道观棋不语真君子,即便即便是面对两个孩子的对弈,首先感到震惊的大臣也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表情和神态已经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让身边的人都有些意外,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便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在了对弈的两个孩子身上。
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两个孩子的棋艺居然丝毫不逊于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当然,比起棋艺高深的诸如宸王和苏相这样,他们定然是比不得的,可这两个孩子的水准也足够让人震惊了。
席上陷入了一片带着些许严肃气息的安静之中。
九倾心里很清楚,文武百官今晚已经被静瑜震慑到了,今晚之后至少半年之内,朝堂上不会再有朝臣提起跟公主伴读有关的话题。
而身为这五个孩子祖父或父亲的朝臣,心里则是既震惊又骄傲,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反正心情很复杂。
宫宴结束之后,群臣朝女皇行跪安礼之后便陆续散场,那五个孩子已经自主回了东宫,于是他们的祖父想起要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却已经找不见孩子的踪影。
但是后来几日,在东宫里教习的湛太傅耳根子却突然遭罪了,因为很多大臣总是逮着机会就询问,这五个孩子以及今年刚进宫的孩子在东宫里的事情,问他们的功课怎样,他们的时间安排怎么样,教他们弹琴的琴师是谁,画画的画师是谁,下棋师父是谁,还有教书法的又是谁。
然后还问他们孩子们平时相处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让湛太傅不堪其扰,直呼头痛。
而东宫里的轩辕静瑜,却彻底安静了下来。
每日在宫里晒晒太阳,赏赏花,听听锦墨的曲子,看看漪澜的画,日子过得很是悠闲自在。
没过几日,宸王家的予修也进宫来报到了,是宸王亲自送进东宫来的。
宸王是个严谨自律的人,所以当他看到眼前如开了后宫一般热闹的场景时,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定格。
第1683章 打算当一个开后宫的女帝?
去年的五个加上今年的四个,连同小公主自己在内一共十个孩子,此时各自分开在园子里,或是弹琴,或是画画,或是对弈,或是练字,跟那天宫宴上表演的差不多,而刚进宫的几个孩子则是围绕在小公主的身上,给她端茶倒水,捏肩捶腿。
眼前的一幕无疑是极为养眼的,孩子们都生得漂亮,身上的衣服也轻盈飘逸,小公主更是天仙般的容颜,再加上四周幽静优美的风景,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这真是一副美好的画卷。
但宸王刹那间却生出一种错觉,皇帝荒淫无度,纵马声色,不问政务,而荒唐地沉迷于享受风流之中……
当然,这个想法只出现在一刹那间,还没等他细想就已经被抛开。
眼前的一群还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拿后宫比喻他们,倒不如说他们是山林田园中的一群小仙子。
孩子的心都是纯洁而美好的。
“公主姐姐。”予修看着坐在漂亮秋千上的静瑜,开口喊了一声,提醒她自己已经到了。
静瑜睁开眼,朝他招手:“过来。”
予修抬头看着自己的父王,“父王,您先回去吧。”
宸王举步走到了小公主面前,身边的孩子见到他显然都有些畏忌,不由自主地低下头,退到一旁。
“公主殿下。”宸王在静瑜身边蹲了下来,没有仗着大人的身高优势欺负小孩,“臣能不能问公主一个问题?”
“宸王伯伯有问题尽管问,但不必在我面前自称臣。”静瑜扬了扬眉,声音娇娇嫩嫩的,带着孩子特有的软糯,“伯伯是娘亲的臣,不是我的臣,我的臣子是他们。”
说着,小手在眼前划过一个弧度,把园子里所有的孩子都圈了进去。
宸王有些讶异,然后道:“公主是把他们当成未来的臣子?”
“当然。”静瑜眉梢轻挑,“不然宸王伯伯是以为,我会把他们都收进后宫当皇夫吗?”
宸王:“……”
四岁的孩子谈后宫皇夫,确定不会太早?
“虽然也有些这样的想法。”静瑜不疾不徐地接着道,“他们以后谁能讨得我的欢心,我就把他们留在后宫当皇夫,不欢心的,踢到边疆做将军去。”
宸王脸颊一抽,“……”
公主殿下你是真的打算当一个开后宫的女帝?
虽然女帝拥有后宫很正常,但这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确定朝臣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够强?
宸王生平第一次,在一个孩子身上体会到无言以对的感觉。
沉默了一瞬,他道:“公主殿下为什么对其他皇伯伯家的弟弟妹妹视而不见,唯独对予修另眼相看?”
“因为他们资质太平庸。”小公主语气淡定,却让人辨不出真假。
宸王闻言,眼底划过一抹若有所思的光芒,随即点头:“那臣就不打扰公主殿下忙了。”
说到忙这个字的时候,他的语气有一瞬间的停顿,随即站起身,“臣告退。”
“已经说了,宸王伯伯不必在我面前自称臣。”
第1684章 东宫
小公主有些不满地噘着嘴,“宸王伯伯怎么听不懂我说话?”
这样的表情,看起来又分明是个懵懂傲娇的孩子。
宸王嘴角一抽,无语了片刻,从善如流地改口道:“那本王就走了,公主忙吧。”
小公主这才点头,“伯伯再见。”
宸王转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听公主的话吗,知道吗?”
“是,父王。”
宸王离开了凤寰宫,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三岁之前仰望自己的父王,而今天进了宫,从此以后让他仰望的人只剩下一个静公主。
……
宫宴之后,一阵惊艳一阵震撼,满朝文武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难免都生出了一些想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纷争,这是亘古不变的准则,谁也无法改变。
虽龙椅上有圣明果决的女皇陛下,朝堂上有监督朝臣敢说敢做的女相轻鸾,朝堂外有守护南族为己任的宸王,以至于天下安宁,朝臣勤政廉明,几乎无人敢冒着身家性命和前途,以及家族命运做赌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但除非是圣人,否则谁也抛不开对利益得失的考虑。
而君王需要的是有所求有抱负的朝臣,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或隐士,更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欲望的木偶。
所以在小公主四岁生辰宴会上,五个孩子展现出的才艺之后,朝臣们都生出了一些长远的考虑。
他们或许觉得宫宴上的一出只是公主小孩子心性,想让自己的伴读风光一下,但他们的水平却是实打实的,让人无法否认。
起初,小公主选伴读的事情根本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朝臣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在公主小的时候跟他一起读书,能培养一定的友谊基础,对他们将来出入朝堂肯定会占有极大的优势。
后来因为小公主喜欢长得漂亮的,并且两年内选了九个伴读,这样的举动难免让人觉得不寻常,也因此让朝臣心里生出了一些不怎么美好的想法——毕竟公主是以后的天子,她的一举一动都牵系着朝纲,她的性情更是决定以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
若公主行为荒唐,那么以后的江山是否能在她手里安稳长久……朝臣们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而一场宫宴之后,朝臣们的心思又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不管这些孩子的成长是因为公主的关系,还是因为东宫里请了才华横溢的太傅,但无法否认,这些孩子都是因为进了东宫,到了公主身边,才有这般堪称神速的进步。
所以他们生出一些心思也属正常。
不过,生辰宴上引起了朝臣的关注之后,静公主跟她的伴读们却开始真正地沉寂了下来,常常待在东宫寸步不出,但是很多人已经明白,这不是沉寂,东宫的孩子们包括公主自己在内,他们都在一天天的成长。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们能吸收多少学识,学到多少才艺,等他们再次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又将引起他人怎样的一番惊艳。
群臣心里,都不由自主地有了些期待。
第1684章 三重关1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
造成了一阵小小的震撼之后,就彻底消失于人前的公主殿下仿佛开始了隐居东宫的生活,往后长达三年的时间,大臣们都没有再见过她。
四岁的生辰宴之后,三年之内她也不再大肆庆祝生辰——就算庆祝,也只是在东宫之中跟她的伙伴们一起,旁人没有参与的荣幸。
凤帝八年春,刚刚踏出东宫的小公主又一次下旨召选伴读。
这个消息一出,满朝文武皆震动。
此次选伴读的模式不同于以往,静公主要求昭告天下,只要年纪在七岁到十岁之间的男孩都可以报名,但是条件必须是容貌足够出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武功上乘,丑的不要,愚蠢的不要,文才武艺不双精的不要,以及零零散散诸多限制,总之条件颇为苛刻。
但即便如此,争相报名的人还是很多。
这个世上,永远不缺追名逐利之人,也永远不缺过度自信的人,不管是天都城的权贵之家,还是天都城外的寻常百姓之家,无人不知一个道理——宫里是最接近权力的地方。
只要能有一丝机会进宫,有一点可能走到公主殿下身边,那以后鱼跃龙门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
可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报名参选公主伴读的人比进京赶考的声势还要浩大,但不管是参选的孩子还是报名的父母,他们都有一种看不清现实的过度优越,总觉得自己孩子是最优秀的,长相好,读书好,聪明好学……
但是很快,等他们大老远赶到天都城,见到了更多更优秀的孩子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报名的人如此之多,静公主当然不可能亲自去挑选,所以设下了三重关。
天都城外第一重,只看外表,由静公主身边最得宠的漪澜把关。
别看漪澜只是比静公主大两岁,但是这个九岁的女孩眼光却是极为挑剔的,她最擅长画画,所以对美丽的事物要求很高,也很严苛。
能入她眼,让她觉得好看的,那必须是真的好看,容貌上有一点瑕疵,都会被她无情刷下。
不管报名的人有多少,在被她毫不犹豫地刷下去一大批之后,最终得以进入天都城的男孩只有三十人。
三十人,听起来也不少。
但是这些却是来自于整个南族万里疆土上所有算得上是优秀的男孩——虽不是所有,却也足够多了。
毕竟还有一些足够优秀却并没有报名的,或是淡泊名利,或是心高气傲,对这种走捷径获得名利的方式不屑一顾的,就不算在其中了。
从千百人筛选出三十人,足见漪澜的眼光之严苛。
所有落选的人,有驻扎在城外的军队负责分发盘缠,每个人十两银子,足够来回路上的路费和吃饭。
三十个孩子入了城。
第二关是天都城内,皇宫外,神武门前。
把关的人是锦墨,霁月,凌裳,萧寒,以及轩辕予修。
比的项目是琴,棋,书,画,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