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九十七章 孙策与徐庶
看了看那些士卒,男子便摇了摇头,毕竟恐怕对方就算知道什么也不会说,毕竟会被这样的士卒跟着或者监视之人,便是没有经历过课程的存在。
而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要么是有着强大的武力,要么便是在有着不俗的智谋情况下,也有着一定的武力,故而男子才会有所好奇,虽然其对于课程没有过分抵触。
不过男子却是想要听才去,没有人能够强迫他行事,而且现在向天不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是无人能够强行让其做什么了,虽然伤势未愈,可战力依旧不俗!
对于自己男子有着信心,不过这里有着与自己相似待遇的存在,男子又怎么能够不好奇呢?故而仔细感受着村庄内的情况,寻找着特殊之人。
毕竟如上文所述,若是想要有着反抗的些许能力,那么实力便是需要拥有的,至少是习武之人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同时也不能够有着压制自己的存在。
男子是因为自身武力以及气势,所以现在的邺城无人能够将其压制,也就只有辛毗亲自对男子进行课程,却也无法强制,所以在此寻人,自然也是如此。
习武之人在村庄之中的情况不是没有,甚至应该说,向天的地盘上遇到这样的存在很正常,可是经历、实力、能力带来的气势却是有着极大不同!
故而男子相对于寻找着习武之人带来的感受,更是在寻找着气势有着不对劲的存在,而对于男子而言,在邺城、在向天地盘上这么些天也不是白费的。
毕竟虽然伤势未愈,虽然没有通过课程,可是男子却是看了不少书籍,对于实力以及气势感应得到一定增强,就算有所隐匿与收敛,却也依旧能够察觉到。
故而男子则是脚步略微放缓进行查探后,脚步便不由得加快一些,不过就算脚步加快,却依旧不会将自己的妻儿因此而舍在身后,毕竟男子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罢了。
并没有其余的想法,所以男子自然不可能为了这一点就如过去那般,将自己妻儿置于脑后,这对于一名死过一次的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
男子等人在一段时间后则是停下来了,看着面前的院落,更准确的说是院墙以及院门,男子多少有些想不通,不过在确信后,却是将疑惑暂时置于一旁。
男子没有说话,而在男子身边的女子则是在哄着怀中婴孩,而身后的士卒更是不会有过多言语,不过短短的些许时间,院门后方那平静便被打破了。
一声正常情况下并不明显,可是在此刻这样稍显沉寂情况下较为响亮的叹息声,便在此响起,而不过数息院门便是打开来了。
随着门阔打开发出的些许声响,徐庶便是站在这些人面前,看着方才在村口所见的人员,徐庶内心之中有着明显无奈,不过却依旧行礼说道:“不知诸位有何要事?”
看着这样一身普通百姓穿着的服饰,可是却行着文士之礼,而且礼仪规范,就仿佛面前之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一名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的儒雅文士一般。
故而女子则是不由得神色有些许诧异,男子对此却没有过多想法,看了看徐庶,便是说道:“某至此而得见阁下,是故有些许惊诧,方才至此,不知可否入内?”
虽然男子进行了回应,甚至字词上可以说有着一定礼貌的含义,可是却没有行动,男子就这样看着徐庶,要知道,这样做可不是什么有礼貌的做法啊~
可是徐庶看着面前的男子却没有办法因此而有所不满,因为从对方的眼神之中,徐庶能够知道对方的不同,更是知道这不是无礼,而是习惯至此啊~
徐庶看了看男子三人身后的士卒,最后却是有些许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阁下竟有此意,在下又怎会相拒?还请入内。”举止有度地便是让男子三人进入。爱看书吧
而徐庶则是看向了那些士卒,发现他们没有任何行动的意思,徐庶便是将门半阖上,毕竟这些士卒就算没有入内的意思也不能将门完全关上,为得便是让这些士卒安稳。
而徐庶则是来到了院子这里的石桌以及石椅处,说道:“还请入座,寒舍如此,还望勿怪!”说完便是前往了一边,那里是烧水做饭的地方。
村庄之中各家各户都有着这样的院落,当然城池之中也是一样,不过村庄以及城池的不同却也会使得院墙有所不同,当然也跟各自不同的资金相关。
而院落内怎么样也是各自家庭负责,也就是说如徐庶家庭这里是这样的状况,在这村庄之中却不一定都是如此,也有可能烧水做饭之处在另外的地方。
而徐庶则是将已经烧开的水直接拿来,同时有些许疑惑地看着女子,虽然不过过去了些许时间,可是却也足够让人落座了。
而男子自然也是注意到这一点,便是看向了自己的妻子,说道:“坐下吧~与我等当初之地不同,无需担忧。”徐庶一听也看出女子有些许忐忑。
便有些明白什么了,故而徐庶便是说道:“还请入座。”同时伸手示意一番后,徐庶便是同时倒了两杯水给二人,当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
而对于招待热水这一点男子并没有在意,甚至连使用的是木制杯子这一点也没有丝毫不满,而是看了一眼后,便是看着自己的妻子。
而注意到目光女子方才落座,而男子与徐庶则是见到这一幕便彼此对视起来,不过一小会儿后,男子便是说道:“不知可否相告姓名?为何至此?”
徐庶一听则是看了二人一眼并没有说什么,男子一见则是不由得有些许无奈,也有些许无趣地感叹道:“果然皆是如此啊~”徐庶一听则是有些许疑惑。
不过徐庶还没有问出口,男子便是说道:“某乃孙策,此乃某之妻儿。”就这么一句话,却是让徐庶愣了愣神,毕竟男子的姓名有着极大的名声。
可是徐庶却又不怎么相信面前之人是自己所想之人的身份,故而便不由得说道:“孙策?孙伯符?”听到徐庶的话语,男子便不由得气势攀升而起。
骤然之间出现的气势让徐庶明白,对面的确是真实的,并不是开玩笑!毕竟那气势中的强悍可是徐庶未曾见过的!
而孙策本就是天下闻名之人,那江东小霸王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得来的,不过孙策的气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原本在休息的婴孩因为孙策的气势再次哭闹起来了。
徐庶看着刚刚在自己面前气势不俗,可是如今却正在尴尬笑着的存在,让徐庶有些许恍惚,毕竟其中的差别太大了,徐庶才会这样有所愣神。
徐庶看着孙策二人,便是说道:“在下徐庶,此前乃刘备,刘皇叔麾下谋士,因母亲为向天请来,是故方至此处。”说完便是看向女子说道:“想来便是天下闻名之人吧?”
女子一听则是抱着婴孩行了一礼说道:“见过先生。”徐庶一听则是看向了孙策说道:“天下传闻,小霸王已然战死,却不想竟于此地,看来向天之思虑却难分明啊~”
孙策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当初遭受埋伏,却不想被带至此地,且让大乔一同至此,唉~”说完孙策不由得摇了摇头。
不过孙策并没有继续就这方面说什么,而是转而说到自己在向天地盘上的所见所闻,简单的说,其实孙策就是有些无聊所以才想要找人聊天。
而且孙策也想要知道外面的情况,就算没有时效性,可是却也能够让孙策知道不少事情,毕竟在邺城虽然能够有着聊天对象存在,可是却无法得到外部消息。
第二千七百九十八章 徐庶母子相谈
之所以如此,便是为了能够让孙策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而大乔则是刚刚抵达邺城不久,故而再加上对于大乔以及自己孩子的思念,所以允许暂时不进行课程。
而对于天下大事,大乔知道的绝对不会多,毕竟当初他孙策在的时候,大乔便没有去过分在意类似的事情,当然想要知道也没有办法。
毕竟不是吴老夫人这样的人物,故而能够得到的消息自然不多,最多便是跟小乔进行交流,且大乔主动不管这方面的事情。
而徐庶多少也能够从孙策的话语之中察觉到这一点,故而徐庶与孙策二人便是这样交换彼此所知道的消息,而一边的大乔则是借机让婴孩再次安睡过去。
孙策则是跟徐庶交谈了好一段时间,便是说道:“如今天下如此,阁下以为将会如何?”徐庶一听则是说道:“天下大势,向天已占据先机,可当何为,某却不知!”
看着徐庶,孙策没有多说什么,而徐庶更是没有等孙策发出询问,便是看着大乔说道:“孙夫人心中似有隐瞒?不知乃何事?”
听到徐庶的话语,孙策便没有要继续询问徐庶的意思,而是神色关心地看着大乔,而突然之间成为询问对象,大乔倒是有些意外。
不由得看了看孙策,最后却是低着头轻摇着,而徐庶一见则是看了看孙策神色,其双眸之中闪过的隐晦之色,徐庶便明白孙策的些许想法。
便是看向了大乔说道:“孙夫人看来心中所藏与所孙将军有关,想来乃至与孙氏与孙将军相关,故而方未曾言明,以让孙将军不至于与江东孙氏反目?”
虽然说到最后是疑惑的语气,之前的话语虽然是猜测,可是语气却有着些许肯定,而听到徐庶的话语,孙策则是不由得看向大乔,而大乔更是神色有着难掩的惊恐。
要知道大乔什么都没说,而且徐庶可也没有消息来源,就凭借着相遇相谈至今,而得到这样的言论,或者猜测,在大乔看来是极为可怕的。
而大乔这样的神色自然也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不过孙策却是将此记在心中,而看向徐庶,说道:“为何如此言之?某乃孙氏之人,何以大乔有如此之忧?!”
徐庶一听则是看着孙策说道:“以孙将军之性情,孙夫人欲言又止,想来乃是与江东相关之事,可如今孙将军在此,江东又有何事不可明言?想来唯有孙氏与周瑜尔!”
听到徐庶的话语,孙策沉默了,毕竟根据之前需求所言,再加上原本孙策在此的情况,如果不是江东的大事,或者是跟孙氏、周瑜有关,就算告知他孙策本就没什么。
而且大乔这样欲言又止显然是什么不好或者说是糟糕的事情,而从之前徐庶没有说到相关的事情,那么显然就是跟她大乔、孙氏乃至于周瑜有关的。
毕竟徐庶没有说明,那么便是私事,而不是关乎局势的事情,甚至事情跟大乔,或者说在事态中,大乔经历过什么,故而才会如此。
不由得孙策便是将周瑜或者孙氏之中有人死去的情况排除,而是大乔跟周瑜或者孙氏有着嫌隙,而这成为嫌隙的事情便是大乔对他孙策所隐瞒的事情。
孙策虽然个人实力不弱,虽然更擅长冲锋陷阵,可是却并非愚蠢之辈,毕竟能够成为习武之人,甚至能够达到这样的实力,本身就不是愚蠢之徒。
而徐庶见到两人神色的些许变化便是立刻调转话题,毕竟这样的事情本就不应该让他徐庶来言明,不过是孙策二人在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要是继续下去可就不怎么好了。
故而徐庶才会在刚刚说出那样的话语,不过现在却又不能继续下去,若不然的话可就是得罪人了,故而徐庶便是询问了其余的事情。
毕竟徐庶来到向天这里的时间不长,就算刚刚听到了不少事情,可是却也有着不少想要知道的事情,当然徐庶知道自己想要去看看的话,那些士卒不会拒绝。炫书文学网
可是他徐庶可是阔别多年方得见家母,要是不在自己母亲身边侍候,为当初、为过往将自己亏欠母亲的进行报答,若是不然,他徐庶心念不通啊~
而孙策虽然对于徐庶的询问给予了答案,或者说是给予了自己所知的内容,可是徐庶看了看天色便是说道:“天色已晚,不知诸位。。。。”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是徐庶的意思孙策二人自然听出来了,而且孙策对于之前所思也有着一定的执着,故而便是行礼说道:“既如此,那我等便告辞了!”
而孙策行动,大乔自然也会一同行动,毕竟是夫妇,这个时代多为如此,身为夫君便是为首、为主,而为妻则是要这样跟随着行动。
徐庶将孙策二人送走,可是却没有直接返回,因为在将孙策二人送走的时候,徐庶看到其母亲返回,也正是因此,徐庶眼眸深处有些许无奈。
毕竟之前他徐庶去负责蔬菜的浇水,毕竟跟农田那里的情况不同,农田那里有着水车,而且可以控制何时开启,故而不用担心会水会太多。
徐庶正是因为处于村庄之中,故而对于村庄的情况有着一定了解,而且现在的季节不是耕种的时期,故而只要确保不时地去农田中松土以及翻土即可。
至于其中的缘由,徐庶也询问过当初一同耕土的人员,毕竟徐庶对于农作之事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可以说这几天对于农作还有水车等,徐庶都学到不少。
徐庶本就聪颖,要不然又怎么能够在学习数年后便有着不错的才智?从这些便是能够看出徐庶的天分以及好学了,要不然这么段时间,徐庶很可能会感到无聊。
也正是因为不是耕种的时期,故而便是种植蔬菜,而种植蔬菜没有水车,只能够亲自去挑水,毕竟要是用水车的话,很可能将蔬菜种死啊~
当然要是有着牲畜的话,自然也要照料,而徐庶的母亲却不是去进行牲畜的养殖,而是去了溪流那里,毕竟能够得到鱼类,至于怎么得到的徐庶询问过自己母亲。
这样的方式并不困难,而且徐庶的母亲是村庄内其余之人教导的,故而自然也懂得方法,而徐庶母亲手中拿着的竹篓便是有着鱼类。
而徐庶看着自己母亲,直到其来到自己面前方才行礼问候,同时也让来道路,而其母亲则是看着徐庶一小会儿,便是继续前进,直接便是在灶台那里处理鱼。
没有多言,两人各自有着行动,一同准备食物,很快在黄昏之时便是已经准备好食物,而他们母子二人进食的地方便是在院落这里。
毕竟没有下雨,故而自然是在院落进食,有着光亮的情况下便是无需生火,虽然有着油灯,可油是稀缺之物,故而普通百姓家虽有,却也能免则免。
而在进食的时候,母子二人之间却是有些不对劲,一段时间,在发展自己母亲暂停进食的时候,徐庶便也跟着一同停下自己的举动。
接着徐庶便听到自己母亲说道:“如今至此,于母亲身侧,为母者心中已是欣慰不已,可庶儿,可还记得当初为何前往荆襄求学?!”
严肃的语气让徐庶明白自己母亲的情绪,而对此徐庶也不由得郑重不少,坚定却又明显地点头之举,其母亲一见却是不由得笑道:“既如此,可有所决定?”
略微轻松一些的情绪多少使得刚刚的氛围没有那么郑重,可是徐庶却依旧郑重地看着其母亲说道:“可无人随侍左右,孩儿。。。。”
其母亲一听则是有着更为明显的笑声,说道:“村中如此,左邻右舍所在,若庶儿可成亲后再离去,为母自当喜不自胜。”
第二千七百九十九章 辛毗的提议
听到自己母亲的话语,徐庶却是不由得沉思下来,而看到徐庶这样的面容,其母亲则是直接说道:“孩儿莫要以为可简单而可成婚!”
听到母亲的话语,徐庶则是不由得便是疑惑地看去,而一见如此,其母亲便是说道:“成婚之事唯有当事男女可决,父母与他人不可代之!”
徐庶一听则是神色一愣,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成婚需要的,也正是如此,父母在这个时代能够得到更多敬意,同时也有着更多威严。
而在徐庶愣神的时候,其母亲则是将其余所知也一同说出来,这些相关的内容可是在徐庶的母亲在此居住后,除了接受村长夫妇的课程教导外,也将相关的知识告知了她。
而识文断字以及身体锻炼,乃至于与实力提升相关的事情则是由教师负责,这一点徐庶也是知道的,故而也去村庄内的学堂看过情况。
而听着自己母亲的话语,徐庶对于这样明显像是另一个律法的情况感到了惊诧,甚至可以说有着一定的恐惧,并不是对于律法,而是对于向天!
毕竟这可是跟大汉的律法有着明显不同的,而且是将这样成婚的事情都有着规定,有着律法,要知道在大汉朝廷中,对于成婚虽然也有着律法,却没这么严格。
或者应该说不是严格,而是没有这么细致,而且徐庶很清楚,这样从自己母亲听到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全部,很可能还有着更加细致的内容,这足够说明向天地盘上律法之明朗了。
而却也因此,徐庶能够知道向天有着鲸吞天下的意志,因为徐庶是一名不俗的才智之辈,所以更加清楚这样细致的律法在出现的时候有多么困难!
而向天有这样,甚至更多更加细致的律法,那么便是足够说明向天恐怕早就有这样的想法,想要夺取天下,却也想要将大汉进行更替!
这便是徐庶对于向天感到恐惧的缘由,毕竟从向天开始有着一定威名的时候,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让这样的律法出现。
也就是说,在徐庶想来,当初向天刚刚有着威名的时候,向天便有着想要更替大汉,夺取大汉的意思,可是期间这么长的时间却依旧没有丝毫疏漏。
从这一点难道不能够看出向天的恐怖吗?在徐庶看来一个人的战力、才谋等等,虽然都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强悍,可是耐心以及谨慎却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在徐庶看来,向天在那么早前便有想法,可是一直的行事却没有让任何人发现到一点点苗头,足可见向天的耐心以及谨慎,这样的存在之恐怖不言而喻。
甚至徐庶还有着一些其余的想法,不过那样的想法却是让徐庶感到些许胆寒,而徐庶的失神却是让其母亲有些许不喜,故而便是喝道:“庶儿?!”
徐庶一听则是有些许歉意,向自己母亲道歉后,徐庶则是看着自己母亲说道:“如此,孩儿又岂敢。。。。”不等说完,其母亲便是说道:“若是如此,一身所学又有何用?!”
看着自己母亲的神色,徐庶沉默了,见此,其母亲却是不由得叹了口气,毕竟这样的事情,她只能够劝说,没有办法强迫,所以最后便是继续进食。
不过在进食之后,徐庶则是看着自己的母亲行礼说道:“孩儿领命!”四个字,可是其母亲却欣喜而泣,当夜也为自己的孩儿将那文士服进行整理。
对于徐庶,其母亲自然有着一定的认知,她知道自己的孩子绝不会就这样在一处村庄之中呆着,而且也能够明白徐庶的歉意。
可是身为母亲,她并不需要这样的亏欠之意,因为这是她自己做出的选择,而她不想自己成为阻拦自己孩子的障碍,希望自己孩子有着更好的成果不是很正常吗?中国
所以对于徐庶她宁愿用这样的口吻说话,也期望着徐庶能够一展自己这么多年的所学,同时也希望能够沿着当初徐庶自己已经确定,或者找到的方向继续前进!
而徐庶确实无法这样继续留在村庄之中,当初未曾求学的经历让徐庶明白了不少,故而他徐庶在寻找着,也在寻觅着,一直都没有找到。
现在处于向天的地盘,对于自己寻找以及寻觅的,徐庶看到了些许,可是这是否就是当初自己所想要找到的,徐庶并不确定,就算是听闻了孙策的话语也是如此。
而第二天,徐庶在自己母亲的亲自守望下离开了,当然在离开之前,徐庶去拜访了村长以及其余的部分村民,同时也劳烦其等照顾母亲。
不得不说,徐庶在村庄之中,人缘还是不错的,毕竟徐庶可是有些佩剑,除了处理种植等之类的事情,或者询问他人相关事情,徐庶还会不时到林中狩猎。
兔子、獐子之类的猎物,徐庶不时地也会送给村中其余人家,故而才会有着一定的人缘,当然村中也有着狩猎之人,而徐庶也不时地会相伴同行。
虽然只是打猎,而且虽然邺城这里处于平原之地,可是却也有着山脉在远处,当然徐庶等人不可能远去那样的地方打猎,可是近一些的却有着小树林。
这样的小树林危险度并不高,毕竟出现凶猛野兽的概率太低,故而村中打猎的时候都会前往此地,不过打猎的次数有着一定的克制。
不过能够将打猎之物送到其余人家之中,却是足以与他人建立些许联系,有着些许人情在,那么在现在多少也能够让徐庶安心些许。
而徐庶离开村庄,那些士卒自然紧随,而徐庶前往的地方自然是邺城,毕竟想要做什么,或者有什么决定先前往邺城找到辛毗这名刺史是郭嘉当时的提议。
而在徐庶到来,或者说是徐庶已经得到准许而去先辛毗的时候,便是在那里看到了孙策,而此刻孙策身上的气势极为明显,不过却也有着克制。
这些从孙策明显有些许异样的面容便是能够看出来,而徐庶的到来,孙策以及辛毗都发觉了,可是孙策却没有多管,而是就这样看着辛毗。
坐在主位的辛毗神色有些许无奈,同时也有着头疼,不过其双眸之中的郑重却足够说明辛毗对于此刻孙策的对待方式了。
看着辛毗,孙策说道:“还不去告知?!”听到这里,辛毗神色郑重不少,不过却依旧举止有度说道:“大人方得青、兖二州,某自可将将军之所言告知大人,可何时为之。。。。”
孙策一听则是咬了咬牙,气恼之意极为明显,不过最后却是哼了一声直接转身离开,徐庶对着孙策恭敬行礼,直到离开后方才看向辛毗。
辛毗一见直接说道:“不知有何事?”二人不是第一次见面,故而不用过多行礼,而且对于向天地盘的一些情况,徐庶也已然了解不少,更不会那般。
徐庶直接将来意说明后,辛毗则是沉默了片刻说道:“不若前往并州晋阳华夏学院?”一听徐庶则是有些许疑惑,毕竟徐庶对于自己所学可是有着充足的自信。
看到这样的面容,辛毗便是进行解释,同时也介绍了一番,最后才说道:“如此后游历,想来可有其余所想,不过意图正常离开学院却是不易啊~”
没有丝毫揶揄,也没有什么激将之意,辛毗的语气就仿佛是在陈述事实,而这更让徐庶有着兴趣,故而便是点头同意,在士卒带领下离开前往并州。
而在陈留城内的向天虽然对于孙策、徐庶还有章贡都没有过分明显地关注,可是这只是对于三人而言,在向天这里依旧每天至少有三人各自一份的情报送达!
第二千八百章 如今各况
现在暂时天下各地都没有战事,可以说就如今而言,天下算是安定的,当然却不是真正的安定,毕竟葭萌关那里张鲁的实力损失极大,短时间内无法再组织进攻力量。
这可是让高览有些心动,不过就算是准总将,或者说是总将,就算想要有军事行动也需要制定计划上报,届时军师、元帅、总将等存在都会进行商谈,不允许就进攻之事私自行动。
当然除非是情况紧急,或者说是跟此刻战况相关,若是有着稍纵即逝的击败敌人的机会,自然可以不上报,可是高览心动的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当然高览也不会真的因为心动就上报,毕竟身处如今的地位,整个关西雍凉之地是什么状况,他高览很清楚,所以最后高览也不过是下达此前的命令。
毕竟关西雍凉之地,无论是粮草、军备等辎重的消耗,还是士卒出现的伤亡,都使得关西雍凉之地上的军伍现在都无法主动出击,只能够进行守卫事宜。
而曹操也是如此,消耗实在太大,而唯一有着兵力能够侵占他地,攻击其余诸侯的却只有刘表,可是刘表这里因为刘表的身体状况,也处于焦急的状况之中。
而刘璋以及孙权,二人麾下的军伍都经历过战事,或胜或退,却都多少有所消耗,且都无法短时间内组织大量兵力支持战事,故而才这样安宁。
当然在交州的士燮也没有进行战事,因为兵马的实力不足,处于交州,马匹得到的难度极大,虽然也有着马匹,可是却有着一定缺陷,且缺少充足的百姓。
交州是大汉的地盘,甚至在过往,数百年前也有着统治之人,可是交州所处之地较为偏僻,除非是特意远离战火之人才有可能依旧南下。
况交州之地前往虽是不难,可却山脉极多虽然益州与江东都与交州毗邻,可对于此二州之地而言,想要进入交州地界便需要翻山而过,且路途较远。
再加上虽然交州之地早已有安定之人,却人员不足,且有土地贫瘠的言论,故而对于交州没有过多心思,当然就江东而言并不是如此。
毕竟百姓为了躲避北部战火,或者中原战火,那么便是会不断南下,而这样的与交州相关的言论,则是能够让百姓不至于继续南下,最后都止步于江东、益州等地。
而益州能够得到的百姓更多的是西凉以及关西之地的人员,且要进入益州甚难,山脉绵延,足以使得不少百姓却步而停驻于汉中。
故而相对而言前往江东的百姓比之益州要多不少,而躲避战火的世家豪族亦是如此,故而江东需要交州的地盘,需要去夺取交州,毕竟百姓过多,领地不足却是不行的!
而交州地界则是因为地处偏远,而且还有着那样的言论,故而百姓数量不足,想要夺取丢失的地盘更是极为困难的,而因此而没有挑起战事。
毕竟天下大乱至今,期间过去了那么长时间,虽然向天能够确保自己地盘上无人脱逃,可是在成为他向天地盘之前脱逃的话,他向天就没有办法了。
而向天此刻则是花费更多时间在治理上,兖州地界上的世家豪族不少,而且对于向天的心中抵触也更强,再加上临近曹操地盘,他向天是万万不能离开的!
故而对于孙策与徐庶的情况只能够通过黑冰台的情报得知,对于已经前往华夏学院的徐庶,向天是欣喜的,毕竟其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对于孙策那里的情况,向天知道其所想要的事情,可是向天不会答应,毕竟现在战况如此,虽然他向天的地盘也算是跟孙权的地盘相接,可是却不想现在就交手。
毕竟青州之地虽然很徐州相连,可是这是指地盘上的相连,何况有着鞠义等人带着军伍在那里,根本就不用过分担忧,可是对于扬州可能而至的敌人却是需要在意一些。图播天下
不过好在当时张辽领军夺下青州的时候,在青州南部可是有些船只,故而就算扬州的军伍想要进攻青州也不会那么容易,毕竟扬州所言进击青州,只能渡船而至青州南部之地。
而且张辽为了确保万一,不说鞠义在守卫着青徐交界之地,不单单有樊娟军伍在侧护佑,为了确保不会敌军渡船而击,赵云以及夏侯兰也是领军至青州南部。
赵云以及夏侯兰当时因为张辽的命令而直接南下,不过一路上也会进行检查,对于原袁绍军士卒都进行捕捉,也直接押送到就近的城池之中。
毕竟青州地界上因为这一战而有太多袁绍麾下逃兵了,单单凭借巡视者、巡城者,又或者是守卫军是不足的,毕竟守卫军的数量就现况而言,在青州之地上是不足的。
毕竟关西之地,兖州之地,以及青州之地,就这三处地方的前线军伍伤亡就不小,以守卫军士卒补充就使得不少守卫军军伍之中近半为补充的预备营士卒。
毕竟这样的阶段式士卒补充,使得预备营士卒也会因此减少,而预备营士卒想要训练而出,便是需要时间以及物资,故而又怎么能够完全将全部守卫军都保持完备呢?
故而青州以及兖州的守卫军能够确保的便是对于城池之中出现的乱局立刻镇压,至于去进行搜索的话,暂时没有如此的能力,只能够交由一线军伍士卒。
而张辽、刁婵以及连云在青州便是负责这些,当然连云首先需要经受过课程后才能够做事,不过好在正是有着赵云等人的作为,所以青州这里就解决袁军逃卒而言压力不算太大。
不过青州想要发展却是需要不少时间,毕竟那里被袁绍破坏得太过严重,至于俘虏之类的,可就有着不会给予其接受课程的机会。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都能过有着机会,可是对于一些学文之人,一旦心性以及性格存在,那么想要改变便是很难的,或者应该说是有所成就之人皆是如此。
比如说贪财之人,就算接受课程却也依旧贪财,只不过却是会在忠诚上依旧贪财,就算对于发展不会有过分的影响,可是这样的存在却有可能被知晓。
而皆是若是让百姓知道能够以贿赂的方式行事的话,那么对于官府而言并不是好事,故而对于一些这样做事之时为自己谋求大量好处,向天并不认为有必要教导。
向天知道律法之严的必要,可如果过分苛刻的话,那么便有可能使得秦朝的事情再现,可以说这样的思索,以及度的把握是向天需要反复琢磨的。
纵然是在处理事务也是如此,而这一天向天自然依旧是在处理事务,对现阶段各处发展或者军伍恢复状况,还有兖州具体情况等等。
同时向天也需要将一些自己想法给记录下来琢磨,毕竟他向天可没有身为上位者的经历,就算有着张良与项羽的记忆,却依旧不够。
毕竟治理地方,发展而下,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反复琢磨并不是什么不对的事情,只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是有一名黑冰台成员现身了。
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不寻常的却是这名黑冰台成员送来的情报,一份有着超出向天预料的情报,毕竟就正常情况而言,这份情报所述之事应该需要一年左右才会出现。
而其实这份情报只是与一个人相关,那就是章贡,当然并非是章贡殒命,而是与章贡的身体状况相关,虽然章贡本就是在吊着性命,本就时日不多。
可是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如此之事,多少也有些不符合向天所想,而且出现情报上所述的状况,就算是向天亲至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多只能让章贡安心而死。
第二千八百零一章 所思与将令
根据情报内容显示,章贡现在的状况是急转而下,此前还好一些,虽然无法下榻落地,可是却也能够与人交谈,虽然多有咳嗽,却也没有什么。
而现在却是突然之间便是在咳嗽的时候有不少血液从口中而出,当然这样类似的情况此前不时也会出现,只不过这样的出血量却在之前没有见过。
而且不只是从口中吐血,甚至身上的皮肤也会不时得有血液显现出来,从而将衣裳沾染,更是出现了昏迷的情况,且是随机情况。
根据向天从情报上看到的内容可知,章贡出现了与人交流时,或者其余任何情况,便是会骤然昏迷,毫无预兆,从这方面而言,可以看出其中诡异了。
不过向天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当初那般事情,纵然是他向天无法将人治愈,而能够压制伤势至此今,已经是他向天达到的功劳了。
可是现在章贡却出现这些状况,显然时日不多,他向天也应该有所准备才行了,毕竟张燕与张宁的存在,他向天多少有些许不安。
毕竟好不容易将地盘变成如今的状况,要是因为章贡这样的状况,使得不稳的话,那么河北之地便危险了,毕竟在河北张燕与张宁二人麾下兵马不少啊~
虽然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使得二人在地盘上麾下兵马在三五万左右,虽然霍符以及徐荣麾下的兵马不算少,可是三五万之数,却是人命啊~
这么多的性命要是真的闹事而进行交战的话,那么届时出现的伤亡只会更大,若是如此,会失去多少劳动力可想而知,届时也会影响到地盘发展啊~
不过向天却是思索了片刻后便没有继续思索下去,毕竟这么段时间,虽然张宁没有完全将并州各处的兵马都统合过去,可是却是与一开始有所不同。
一开始让张燕为北州兵马准总将,而北州百姓多为原黑山之百姓,或者是青州黄巾,而剩余百姓多为当初平定黄巾后迁移之民,亦有自其余之地而至之百姓。
而且相对而言,张燕较之张宁要更加平静,这么些年下来,还有着审配在那里,故而向天多少能够相信张燕,不过兵马较多依旧是向天的担忧。
至于张宁,则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方才到并州,故而并没有完全让并州的军伍都听令,或者说张宁不放心能够掌握军伍,不过现在倒是不会。
毕竟如前文所言,那么多战事下来,守卫军调走了不少,张宁自然借机将一部分自己信任之人安排出去,而如此便是需要跟守卫军将领进行调换。
因为张燕以及张宁二人除了守卫军外,还有着能够指挥的军伍,虽然这样的军伍就士卒而言数量不多,可却能够如此,自然是二人信任之军。
不过张宁想要军伍得到补充,却是需要从整个并州的预备营进行,或者是其余之地的预备营,如此便是能够使得军伍士卒不再是纯粹的原黄巾之人。
而且并州各地的守卫军也是如此,这样的情况下,张宁就算想要做什么也有着一定难度,只不过同样是士卒过多,有些让向天担忧。
不过一些方面的内容虽然向天已经有了打算,可是却依旧不知道是否是好时机,毕竟若是这样发布下去,那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动荡,会使得稳定被打破。
向天思索一段时间后,便是写下了一些命令,直接便是让士卒将这些命令下达,毕竟现在还是向天为主,要是到以后的话,很可能就无法做到现在的事情。
虽然现在天下依旧大乱,可是现在自己的势力强这一点是任何人都知道的,甚至因为是自己的麾下,所以对于这一点的认知会更加深刻。
既然如此那么就算做些什么只要不过分倒是没什么,而要是天下平定下来的话,一旦习惯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倒是若是想要做什么可就困难了。狗狗
就算他向天有着一定的战力,可是一旦动了一些已经分配或者已经习惯了好处之人的利益,那么到时候就会出事,而他向天这里现在倒不至于如此。
毕竟现在天下未定,功劳也还没有全部进行统计,那么现在麾下之人对自己的忠诚就不用多虑,现在想要反叛向天,那就是要动整个势力。
而为了最后的胜利,还有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的奖赏,谁要是这样做的话,定不会为他人所容,而如此若是有一定时间的话,就算本来心有不满,也有可能在时间下而平复。
所以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天认为下达这样的命令是个时机,当然上述的思索终究是思索,故而向天才会在一开始没有下达命令。
不过在下达了命令后向天便是再次进行书写,不少命令便是从向天这里而出,毕竟北地草原那里虽然还有着一些骚扰的家伙,可是却没有有着战力的存在了。
不少命令被送到了各处,而向天对于会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多管,而是继续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要分析各处送来的情报以防止被其余诸侯进攻。
在并州的张宁,并没有在晋阳,而是在雁门关外,也就是并州北部三郡那里,张宁麾下的兵马便是在那里,以防备草原脱逃部落可能前来的袭击。
而此刻张宁则是在处理军务,虽然没有什么战事,可是却也要看看各处送来的训练相关之事,士卒打探情况等等,还有就是物资的消耗。
而张宁所在的地方则是军营大帐,虽然也能够前往官将居所,不过张宁有些习惯在军营的生活方式,而此刻则是一名士卒进入行礼说道:“大将!此乃将令!”
大将是下属对于准总将的称呼,张宁一听则是不由得停下自己的作为,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很久没有将令了,故而张宁的神色有些许疑惑也是自然的。
而这名士卒则是在将令交给张宁的时候,也将一封书信交给张宁,同时说道:“此乃随将令而至。”张宁一听便是先后打开观看。
而在张宁看着的时候,士卒便已经行礼离开,而张宁看完书信后,神色却是有些悲伤,不过却没有泪水掉落,在叹了口气后,便是看向将令。
从书信上的文字,张宁便确信是向天所写,故而将令也是看一下后有了判断,不过在确定将令内容后,张宁却是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反复将将令看完后,却是不由得松了口气,不过张宁神色上的不虞之色依旧明显,可是想到了书信上的内容,好一段时间,张宁都没有其余动作。
双眸郑重着,直接说道:“来人!”一名士卒进入,张宁直接说道:“前往邺城,看看章前元帅之况!同时将此书信交于其。”说完便是写了一封书信。
而不只是张宁这里,其余的将令,更准确的说是准总将以上的将领都得到了向天送过去的命令还有书信,当然相对而言,张宁与张燕得到的书信有着一定相似。
他们二人得到的书信之中都有着关于章贡的些许状况描述,不过这样的描述并不完全,而且各处将领的状况不怎么相同,故而得到的将领也有着一定不同。
也就是说向天的命令是对于军伍的一些变动,允许预备营的扩大,更准确的说法是在各城池附近都允许有着预备营存在,不过规模都不相同。
不过就算如此,预备营小的也能够训练至少两百的士卒,而大一些的则是能够训练不超过三千的士卒,虽然单一而言,预备营内的士卒不算多,可是预备营的数量允许增加。
可如此,却可能会使得百姓压力,或者说是官府压力太大,故而需要有着军伍人员削减的情况,当然因为所处之地不同,故而削减的力度也不同。
第二千八百零二章 缘由与作用
正是如此,所以张宁的神色才会如此,当然这不是向天所想要的,可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而不能够一下子做到全部,要不然的话会使得自己‘消化不良’。
也就是说这样的将令只不过是为接下来的事情做铺垫,而且现在天下未定,要是大量削减士卒的话,反而会使得自己战力不足,到时优势可能就消失了。
张宁以及张燕都是准总将,故而二人麾下的军伍士卒,在包括守卫军的情况下不允许超过三万,当然这是指代作战士卒,而没有包括军中医者与匠者形成的队伍。
要知道军伍之中必须有着医者,而身为守卫军也是需要匠者,不过向天说明不将这些计算在规定人数之中,不过却也有着人员限制。
毕竟要是医者或者匠者太多的话,那么还有谁去负责种植,养殖等等事情?若是没有百姓负责这些的话,那么官府还怎么有税收?怎么进行发展的计划?
而之所以能够让预备营得以扩大,则是因为原本各城池守卫军,无论城池大小,至少也会有着裨将或者准裨将统帅,足可见将领在向天势力下之多。
不过现在向天却不再如此,毕竟一名裨将或者准裨将能够统帅至少上千人,却不得不统帅数百人作战,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而原本向天地盘上的城池,在守卫军方面虽然不至于士卒过分浪费,可是却依旧有些许过多,这是向天从自己麾下各城池那里得到的情报进行确定的。
这里的情报并不单单是黑冰台传回来的情报,还有孤天传回来的情报,最后向天还在早前特意命令各城池将领将自己的军伍情况上述,方才有此番之将令。
向天将城池分为几种,其中就算是州城或者郡城,却也只有部分是由裨将或准裨将领军镇守,多数为校尉甚至连校尉都不是,而是由军司马领军镇守。
这样的情况,便是能够使得大量的将领从而不再需要负责守卫之事,而是负责士卒的训练,而多数的城池却是由屯长或队率带领士卒驻守。
而之所以让将领都前往预备营训练士卒,则是能够让士卒的实力得到提升,也能够让之后有着更多的士卒能补充到军伍之中,从而可以扩充军伍。
而且这些预备营也能够对于这些城池达到监督的作用,也可以对于这些城池在需要协助时立刻给予协助,当然这样的话也有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不过现在向天需要有着让士卒能够加快补充的方式,若是依旧没有增多预备营数量的话,那么想要平定乱世便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若是处于乱世的时间过长的话,对于整个天下的百姓而言是一种压力,也会使得整个大汉的根基有损,即便他向天有着不少的举措。
大汉可是有着数百年的根基,而就算向天有着适应的举措,可乱世至今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去,甚至此前于天灾之下死去之人不知凡几。
故而向天此刻便有着这样的想法,至于会造成什么情况,有着预备营存在,多少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压制,而且当地官府没有进行变化,也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而其中主要是将冀州全境,并州与幽州部分区域,这些地盘都因此而守卫军士卒少了,如壶关,虽是重关,可是守军却是军司马,而不是将领,连校尉也不是。
从这一点便是能够看出向天对于自己地盘上军伍的重新安排,不过并州北部,以及幽州东部,则是没有过分调动,毕竟都靠近异族。
而雁门关的守卫军,最好统领之人则是校尉,这可是向天军伍之中将军以下最好的职位了,在向天这里校尉不算将军,可是在其余诸侯那里校尉却是将军。
而会被称为将军却是裨将到主将这一些全部都称为将军,下属称呼校尉之职者,则是直接称呼校尉,而若是军司马的话,则是以司马而称。020读书
对于军伍的改变,可是让这些人都动了,而且还有着雍州守卫军与凉州守卫军,这两处的守卫军自然便是关西雍凉之地所存在的。
这样的划分则是能够将关西雍凉之地上的军伍分开,让一线军伍依旧在一线战场,而守卫军则是镇守地方,而且能够让原本担任镇守的士卒重新回到一线战场。
毕竟此前夺下关西雍凉之地,要进行消化需要不少时间,同时也需要不少‘投资’,故而这一次虽然有对于士卒的补充,可是这些士卒之中也有着部分是预备营士卒。
而关西雍凉之地上原本的守城军则是都首先补充到军伍之中,更准确的说法是返回原本的军伍,除了其中部分补充到各前线军伍。
当然这样的安排是一同进行的,不过在守卫军安排好后便是没有继续补充到前线军伍,毕竟关西雍凉之地前线军伍多数损耗极大,要是补充的士卒太多,需要训练的时间更长。
而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敌人进击而至的话,那么便很可能使得伤亡极大,即便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性不大,可是身为前线之人,便需要有这样的意识!
所以在得到向天那里的命令后,便是立刻行动,毕竟关西雍凉之地上的守卫军在之前的补充后,便已然不再有着原本一线军伍士卒存在。
而虽然城池守卫军士卒的数量不少,且有着将领,可是却没有完全进行统领之人,更准确的说法是没有准总将之类统领守卫军的存在。
故而在向天的命令送达之前,守卫军的相关事务则都是由田丰负责,可以想象田丰的事务因此而多了多少,故而向天的命令到来可是让田丰松了口气。
而且因为向天的命令送达的时间问题,虽然一线军伍,更准确的说是高览、关羽与张飞三人,他们麾下的军伍损失可不小。
不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时间差存在,所以前一批进入到其等帐下的士卒则是多少有些习惯他们各自军伍的情况,如此之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便是能够确保军伍士卒的战力。
而有这样的时间差,田丰则是能够将关西雍凉之地上的全部守卫军分为两部分,也就是上文所述的雍州以及凉州守卫军,以镇守雍州与凉州。
而这样的做法便是使得守卫军之中有着部分士卒能够到一线军伍之中,故而多少能够起到补充士卒的作用,当然预备营虽然增多,可是关西雍凉之地上人口不算多。
故而能够训练的士卒也是如此,不过好在向天也送了命令到南匈奴那里,毕竟这么一段时间过去了,足够让刘豹站稳脚跟了。
而且有着刘豹在南匈奴,则是能够共同抵御北部有可能造成的威胁,如此便是能够让吕布带领其麾下的骑兵主要负责对付西域诸国。
至于雍州与凉州守卫军的统领,都是一名准总将,更准确的说法是,要统帅一州的守卫军那么便是需要有着准总将的地位,即便其麾下多是军司马与校尉,而没有将领之职者。
不过有些准总将的地位,那么便是需要有着相应的能力,只不过并不需要选择较强之人,原是马腾或韩遂麾下的将领即可,毕竟多数守卫军士卒都会坚守城池。
虽然成为准总将,可是对于麾下各城池守卫军主要是进行监管,而要是有犯错的城池守卫军,处理方式需要由刺史或一线军伍之人判断。
城池守卫军统领之人是否更替也是如此,就算是张宁与张燕也同样如此,当然若是治理地方的话,也要告知这样的州内准总将,或是寻求协助。
如此便是使得治理的官员与守卫的军伍、将领彼此达到监视的地步,能够防止各自独揽大权。
第二千八百零三章 个中不同
毕竟守卫军现在小一些的便是屯长负责,还有队率之类的,这样的情况下,则是很可能使得这些人员滋生不必要的东西,如此便是需要进行监视,而这样官将相互监视有着用处。
当然这是向天想出来的,而且军伍既然分为三种,一种预备营的存在就不用多说,这是训练士卒之所,可以说是向天地盘上士卒的练兵之处。
一种便是二线军伍,也就是守卫军,而用一线战场军伍的方式来划分二线守卫军便是向天这一次进行改变的缘由,毕竟一线战场上元帅能够掌控十万左右,甚至更多的兵马。
而元帅麾下有着总将,准总将之类的存在,总将统帅数万,或者说五万左右的兵马并不少见,当然当初潼关关羽那里算是有些异常。
而准总将在一线军伍之中能够统领的军伍士卒最少有两万,若是守卫军也是如此的话,则是会使得多数士卒过于轻松。
故而这样的二线军伍自然便是要与最后一种一线军伍实行不同的军制,而之所以是以准总将作为职位,则是守卫军士卒能够达到一万两千人到一万五千人之间。
当然就雍州与凉州的守卫军而言有着一定数量差距,而多数的守卫军都不是自由行动的士卒,故而最后也就不过两千到五千士卒能够为准总将自由调动。
而不达到万人可以自由调动的地步,那么便不算是真正的准总将,毕竟守卫军士卒以守卫为主,守卫城池,清理州内不当势力,抵御可能前来的突袭。
也正是因此凉州的士卒要多一些,而张宁、张燕与徐荣则是都靠近北部异族,同时向天也是担心张宁与张燕心有不满,故而张宁与张燕最后有着万余士卒是自由调动的状态。
而万余能够自由调动的士卒对于张宁与张燕而言却是足以,毕竟需要是防备北部草原异族可能出现的袭击与骚扰,可以说向天将令给予的大致数字却是较为准确啊~
而向天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自然也是在意着这些命令的实行,其中张燕与张宁不同的是,张燕虽然也派人前往邺城,可是却也立刻执行将令。
而张宁并没有立刻执行,不过根据情报,向天却也知道张宁在进行事务,准确的说是进行规划,而不是单纯下达命令,如此能够在执行的时候更为迅速。
吕布到西边之处,而马腾与韩遂也因为凉州守卫军的成立,故而不再继续待在金城,而是一同前往西边,跟吕布一同汇合到张飞那里。
而长安那里马超与阎行同样因为雍州守卫军的存在而到了阳平关,归属于高览麾下,当然因为现在整个关西雍凉之地的情况,虽然守卫军都紧守军制,可是一线军伍却做不到。
故而可以说就关西雍凉之地这里,一线军伍算是处于残着的状态,不过只要有着时间,那么便是能够将军制恢复,而且现在一线军伍,负责的便只有敌人。
雍州守卫军需要做的,也包括镇守那汉中通往潼关的道路,而守卫军之中则是无法将潼关、阳平关、函谷关以及虎牢关这四个关卡计算在内。
这四关依旧是一线军伍为主,不过却也有着少量并非一线军伍士卒的存在,这些士卒在如今的状况下则是协助治理关内的稳定,同时也协助增加关内的物资。
毕竟有这样的关卡存在,那么便是有着山脉在侧而有山脉,那么便是能够收集到石块、木材以及药材,毕竟有着药物相对于种植,野外生长发挥的效果更好。
而这些士卒虽然在这些关卡内不多,可是却也有着至少二十人,也就是说若是发生什么事情,或者说是一线军伍主动领军出击的话语那么这二十人多少也能够起到守卫之责。
当然除了这些关卡外,像吕布等听从命令而到西凉西部位置,靠近西域诸国的军伍,张飞、马腾还有韩遂也都在这里,等待吕布命令。90看
而他们的军伍则是也有着部分是驻守城池,不过多数军伍是在城池外,毕竟这些城池的占地面积并不大,故而坚固程度也可想而知,而这些城池的守卫军则暂由一线军伍担任。
而洛阳等城也因此而守卫军减少,可以说向天的命令下达,其地盘上每个位置都在行动,而每个州的守卫军准总将能够指挥的自由军伍都各有不同。
上文便有说明,如靠近一线,也就是雍州、司隶这样的地盘,靠近曹操地盘,或者是张鲁地盘,纵然有着一线军伍在前,守卫军准总将能够指挥的自由军伍士卒则要多一些。
不过就算如此,能够指挥的军伍士卒却依旧是在三千人到五千人的程度,而向冀州这样的情况,因为其周围都不靠近其余诸侯或者异族势力。
所以冀州的安全程度不言而喻,不过相对而言,冀州在青州被夺下后,便是因为原本青州地盘的平原等地划分为冀州治下,故而就地盘的面积而言便是扩大了。
故而身为冀州守卫军准总将,公孙康则是有着三四千的士卒能够用来自由调动,至于守卫军的调动与否或者是否轮换,准总将无法一意孤行。
而之所以有这样相对较多的士卒则是为了防备东部沿海之地,毕竟要是现在没有丝毫在意的话,以后恐怕也会如此,而且就东部沿海之地便需要近两千士卒巡视。
当然就这样的沿海线而言,这样的士卒数量进行巡视有些多,可是这是向天的命令,公孙康不敢有所违背,至于剩余的士卒自然是用于巡视冀州其余之地。
时间流逝,青州在治理上问题不大,随着时间推移,百姓多数都对于向天有了认同,至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首先得到了能够过冬的粮草,甚至青州每家每户能够有肉食。
虽然相对于向天其余地盘而言,青州以及兖州地界上的百姓都是因此而产生归属感,同时也让课程对于百姓的作用得到增强,可对于世家豪族而言却没有这么大的作用。
当然河北之地、关西雍凉之地,还有司隶之地,最少也能够确保每家每户能够在十天有一天可有肉食,而就兖州与青州的地盘却只能够暂时确保三十天有一天有肉食。
可是这样的情况对于百姓而言却是极大的好事,毕竟多数百姓就算想要有肉食,也就只能够在每年新年之时得以进食肉类,可以说这样的变化对于这些百姓极大。
不过这却并不代表这些百姓的生活很好,虽然比之原本或者说是此前的确好了一些,可是兖州与青州的百姓能够有肉类进食,更多的是这些肉是从其余之地送来的。
其自身的也就只有在河中的鱼类,不过猪肉、鸡肉、羊肉都是从河北以及南匈奴那里送来的,当然这些肉类是由官府承担的。
而且不过是暂时,在让百姓有了这样的食物,便是能够让这些百姓归心,对于向天而言是好事,如此才能够让官员治理地方清理阻碍。
毕竟要是政令下达,而百姓不行的话,那么对于地盘治理、恢复以及发展是不利的,毕竟就青州而言,发展的计划早就暂时有了决定,再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即可。
而兖州这里则是有着郭嘉相助,向天对于兖州的治理也不困难,同时也跟郭嘉就现在情况有什么计划进行商谈,毕竟现在要夺取哪里,向天有些难以决定。
关西雍凉之地,有着吕布在,再加上张飞、马腾、韩遂,在兵马数量以及将领方面,吕布就算你夺下西域诸国的地盘,向天都不会意外。
不过就治理以及统领上有些困难,故而向天给吕布的要求是尽可能暂不夺取西域诸国的地盘,当然具体如何作为,由其等自决。
第二千八百零四章 状况与犹豫
向天对于自己治下之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官员,亦或是百姓都有着一定的自由,不过却需要有着被掌控的区域,毕竟完全被掌控或者完全的自由,在向天看来最后都会引起纷乱。
在向天看来,人这样的生物正是因为无法做到完全,所以才会想要追求完全,而向天对于这样的一点有着了解同时也给予自己极大的克制想法。
人无法有着完全的自由,自然就不希望自己被完全掌控,毕竟同样是人类,又凭什么被完全掌控?当然却会出现威势与威望的缘由,而要是忍受着。
就如当初的秦始皇,统治天下,严苛的律法完全控制着百姓,使得一些想要有所为之人,想要出人头地者都心有不满,却又不得不隐藏着。
毕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在当时有着极强的威势,故而这些存在只能够将想法隐藏于内心深处,而当秦始皇战死,六国遗族还有忍耐者便都跳出来了。
而过分的自由则是会使得大汉天下如此,毕竟大汉天下之所以混乱,在向天看来不是治理的过错,而是当初皇帝没有办法遏制各阶层的自由。
官员的自由使得他们不断搜刮好处,而宦官的自由使得他们能够借势而收敛财物,而各地刺史或者州牧的自由使得各地的实际权势由其等掌控。
而世家豪族的自由则是使得他们对于各处也造成了损害,使得其等自己得到更多,也是因此而天下大乱,所以向天不会让其等有过分自由!
向天麾下的军伍自由在调动上能够自由,无论是一线军伍,还是二线军伍,毕竟一线军伍所为的便是击败敌人,而战机稍纵即逝,若是以听令作战,那算什么?!
所以对于麾下将领,向天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成为单纯的听令行动的将领,只有根据情况,根据现时各种因素分析作战,才有可能成为胜军。
毕竟无论是一线军伍还是二线军伍,他们都有着极大的用处,职责之重不言而喻,而且虽然军制有所不同,可是在军备上却都一样!
甚至从一线军伍战损而从二线军伍调动士卒进行补充,便是能够看出向天对于二线军伍的重视并不比一线军伍低,故而二线军伍之中也需要有着如此的意识。
甚至作为守卫城池的屯长、队率也需要有着这样的想法,即便他们负责守卫的城池并不大,可是由屯长与队率负责守卫的城池却是最多的!
甚至一些作为制造的堡垒也是由屯长或者队率带领人员守卫,当然若是工匠所,或者是以堡垒为主用为学院之处,则是有着校尉领军守卫,甚至这样的地区附近有着较多预备营。
也就是说,若是其余普通的城池在附近只有着一处不大的预备营,可能在这样的工匠所与较为重要的堡垒附近便是有着三个左右的预备营,且至少每个预备营内有着数百士卒。
当然这是暂时的,毕竟预备营的情况现在还没有将人员招募全,所以就算预备营存在,就战况而言,不可能会达到这样的人数,毕竟百姓、人口便是根基。
官员的自由则是能够在治理地方上进行计划调整,甚至就算是他向天制定的计划,当地负责治理的官员也能够进行否定,当然也要给予缘由。
当然若是不否决也无不可,可若是治理的情况不好的话,那么便是治理官员之责,他向天虽亦有错,却相对是小错,故而为了能够更好治理地方,向天的权势也算是被遏制着。
毕竟当地治理的官员,能够否定上方下达的具体措施,而向天现在负责兖州治理,故而若是计划不行,就算是县令或者村长也可以上述否决缘由,给予相应措施。
当然就情况而言,若是这样为了防止县令或村长等的举措会有让自己占据利益的可能,届时便会派遣人员去进行探查,所以就治理而言,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少。361读书
而百姓的自由则是在给予一定的利益,同时还有着义务外,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休息也可以,而且还没有宵禁这样的事情存在。
至少宵禁这样的事情最多就存在一线军伍所在的区域,而一线军伍不存在的城池以及村庄都没有宵禁,不过巡城者或巡视者也不会因此有所疏漏。
而向天之所以不知道要进攻哪里,主要便是因为现在北部的军伍,准确的说是靠近草原位置的军伍都不能调动,毕竟这些区域的计划早就规划好了。
北部需要的便是时间,在时间的堆积下,向天的地盘不断向北延伸而去,不断建城而达到扩大地盘的目的,故而北部的军伍都不能有所调动。
毕竟没有军伍力量便无法守卫,也无法进行保护,想要扩大地盘或者领地,想要守卫百姓,若是没有力量,没有足够的战力是不行的。
而且就现阶段而言,张宁以及张燕再加上霍符,他们三人麾下的军伍士卒便是达到了十万,当然这里指代的是能够自由调动的。
也就是说张宁与张燕并没有将守卫城池,或者说是看守建城、铺路等等的士卒计算在内,至于霍符本就是领军在边界线的存在,士卒自然不少。
根据上文所述也能够看出,建城、铺路都是守卫军所负责的,同时挖矿也是如此,这些地方的看守都是由守卫军士卒负责,而准总将有着自由调动的士卒为的便是巡视这些区域。
而北部的军伍不能动,吕布那里的军伍也不能动,毕竟就算短时间内没有进攻西域诸国的意思,可是只要根基厚实,且有着时间积淀带来的人才。
那么便是能够有着足够的人员,纵使没有足够的士卒,可是有着人员存在,那么便是能够让各地官员、将领,或者教师得到增加。
有着足够的官员则是能够确保各地对于当地治理以及发展,而相对这样的情况而言,则是能够有着人员来同时实行更多事情,如此则是能够让发展有着提升。
而这样若是将地方的发展到达某种程度后,则是能够将发展的速度降低,就如之前一般,河北之地的发展达到某种程度,而夺取关西雍凉之地后,便是将官员送过去。
而当时官员前往关西雍凉之地,则是将这些官员送往去治理,而当时的河北之地官员数量减少,不过因为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再次官员补充便不需要那么多。
向天对于地方的发展则是有着一定的习惯,向天想要将夺下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恢复,同时达到发展的情况,之后发展的速度便不需要太快。
这里所说能够达到不需要太快的发展速度,则是需要确保百姓能够到达十天有一天有肉食的地步,而每天则是每顿都能过让百姓达到至少六成饱。
达到这样的地步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需要有着足够的支持,猪、鸡鸭还有羊等都是需要有着其余送来,若是没有这样的幼崽,如何养殖?
而现在也就只有曹操、张鲁能够成为向天进攻的目标,当然也可以将江东视为目标,可是就战况而言,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与江东交战。
可是将张鲁视为下一个目标,那么便是需要让高览聚集着足够的力量,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潼关也有着不小的用处,而且曹操依旧有着进攻的可能。
故而不可能将需要的兵力全部都放到阳平关高览那里,而且需要有着足够的情报,而对付曹操的话,更不用多言,实力积攒暂时不足。
要进攻江东的话则是要足够的水军实力,而显然现在还不足,故而向天才会有所纠结,也正是因此才要跟郭嘉进行商谈。
第二千八百零五章 交谈与不足
现在气候渐凉,对于所有诸侯而言不是进攻的时机,而向天也是直接下达了命令给河北以及关西雍凉之地,让官员以及守卫军都做好扫雪之类的事情。
主要是为了下达命令,让官府以及军伍能够有所准备,如此便是能够在发生什么事情时立刻行动,这样造成的影响则是能够进行削弱。
郭嘉听到向天的询问,则是略微沉思片刻,说道:“大人!如今汉中与益州之境未有多变,据此前之情报,曹操已然夺下新野之地,荆州北户已然被曹操所夺。”
“自荆州回传之情报可知,刘备已然于荆南之地,且刘表状况已然有所不适,是故如此可知,荆州之况如今并不安稳,想来可为曹操与江东之目标。”
说到这里,郭嘉则是略微沉吟片刻,便是继续说道:“曹操如今有豫州、徐州之地,而扬州之地如今多为江东所夺,唯有北部靠近豫州之地为曹操之地。”
向天一听则是说道:“如此看来,刘表如今之况,荆州之军已然收拢啊~”郭嘉一听,嘴角有些许弧度,讽刺地说道:“如今天下,不思进取,反而收拢兵马,不过取死之道罢了。”
听到这里向天没有说什么,而郭嘉则是继续说道:“如今大人之令下达,无需担忧西域诸国之威胁,有雍凉二守卫军,便可无需过于担忧,可挡异族之袭,可御敌人之袭。”
郭嘉的意思,向天也清楚,不过这样的做法存在什么隐患向天也清楚,不过现在并不是对这些进行说明,故而郭嘉继续说道:“如此吕元帅处暂时无需过多士卒补充。”
说到这里郭嘉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向天也明白郭嘉的意思,毕竟吕布那里也就只有张飞需要补充士卒,可是有着吕布以及马腾和韩遂的到来,军伍士卒上便不至于处于劣势。
故而有着吕布等在那里,就算张飞麾下士卒损伤不小,可是在守卫军的军制下,原本留守在武威的张飞麾下数千士卒,便已经让张飞在面对西域诸国的战力得到恢复。
现在张飞在面对西域诸国上,就自己麾下战力而言也不弱,再加上吕布以及马腾、韩遂的话,全部战力便只会更强,只是军制规模上,张飞与马腾等都不足。
郭嘉的意思留在这里,对于张飞以及马腾的士卒补充可以不用多,也就是说是将士卒多数补充到潼关以及阳平关,至于其余的地方没有说,也就说明不是这些地方。
而向天在这一刻便是看着郭嘉说道:“汉中?”郭嘉一听点了点头说道:“汉中之地乃雍凉与益州之交界之所,若是夺下汉中,便可进夺益州,或以葭萌关而拒益州军!”
向天一听点了点头,现在整个天下的确就只有张鲁是软柿子,而且汉中之地,曾经是刘邦的封地,甚至连益州也是如此,汉中与益州,早已不是当初那贫瘠之地。
甚至可以说汉中与益州在当初刘邦之时刻意进行着发展,只不过虽然往后的王朝没有刻意发展,百姓却也会因为有着刘邦建朝这样的根基存在而下意识聚集而去。
不过在之后时间的流逝,还有王朝更迭之际发生的各种事情,使得这样的观念消失,可就算如此却依旧使得汉中与益州的人口在那样的时段增多,而时间流逝使得人口更多。
再加上天下大乱出现,就如前文所言,躲避战火而行,也使得汉中与益州人口增多,故而对于汉中以及益州,郭嘉认为夺下的必要性也不小。
而现在其余之地曹操与江东都不是进攻的时机,至于荆州更是无法进攻而至,故而也就只有软柿子能够进击,要是不尽快夺取的话,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不过郭嘉也明白这其中要思虑的事情,毕竟要夺下汉中,不是夺下汉中城即可,还需要夺下汉中南部险关葭萌关,更要有着足够的力量来抵挡届时可能会前来的益州军。
毕竟坐山观虎斗是最为简单的办法,只要在交战之后进击,便有可能做到虎口夺食,甚至是继续进击,所以就算有了想法,向天跟郭嘉却也没有继续多说。
不过向天也是在明白后便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下令,尽可能加快发展,莫要让各地出现。。。。”说到这里,向天虽然没有说下去,可郭嘉却点头示意明白。
向天看了看桌案上的情报,不由得摇了摇头,神色有些许无奈,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向天依旧思绪不足,命令下达并不准确。
之所以如此说,便是这么一段时间下来,从各处上报,还有黑冰台等汇聚而来的情报,都说明了,向天之前下达的将令并不好,或者说有些过分。
小城池彼此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当然这里的不会太远指代的是骑马的速度,毕竟大汉境内重要的城池,如郡城、州城便都是以石块堆砌而成。
而这样的郡城与州城可以说都是有着一定政治意义,也有一些是有着军事战略意义,而这样的城池自然较为庞大、坚固,能够达到一城有着一处较大的预备营。
可是还有一些小城池,这些小城池的建造就不同了,有的虽然也是用石块堆砌而成,可是占据面积不大,还有不少是多用沙土堆砌而成的城池。
多用沙土堆砌而非石块堆砌的城池,数量不少,而且这样的城池彼此的距离不会太多,甚至这样的城池主要是以更好的管理村庄而存在的。
这样的城池彼此距离近,若是如此还是一城一预备营的话则是有着浪费,也就是说,这样的浪费便是向天思绪不足的具体体现。
故而向天才会有些许无奈,不过这样的无奈主要便是自己,所以向天才没有继续下去,而是立刻进行计划,毕竟要是能够尽快进行的话,那么征募到的士卒便能够越快进行训练。
而越快进行训练则是能够迅速投入到军伍之中,而且守卫军虽然没有了主持训练的将领,可是屯长、队率等主要便是训练以十人为单位的士卒。
也就是说,届时士卒的补充是每十人进行分配,若是预备营补充过去的士卒不足的话,则是不进行补充,而是用于另外的安排。
不过短时间,或者说是现阶段并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毕竟向天会将各预备营的士卒挑选人员到自己的军伍之中,届时确保剩余的士卒能够达到标准即可。
不过向天迅速做好计划便是将命令下达,而这样则是相对此前向天的命令而言虽然预备营减少,可是比之早前的话却是要多一些。
而这些预备营则是因为如此,少的话能够训练五百士卒左右,而且向天还让预备营内的训练之人则是要有着最少两名将领。
而且预备营需要担任的职责依旧未变,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此前那么多的预备营,可是这些预备营,依旧要对于周围的城池起到协助保护还有监察的作用。
毕竟这样才能够确保向天之前的做法,让守卫军有所削弱发挥出其作用,也能够因此而将多出来的将领分配到其余地方。
毕竟城池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增多,而且向天治下地盘对于上文所述的城池需要进行进一步建设,故而这些预备营士卒也能够以此而锻炼。
江东孙权则是从周瑜那得到军情后有些许担忧,毕竟周瑜至今一直在扬州,主要负责那里的军事以及治理等事情,且现在气候有所变化,周瑜暂时不会返回江东。
而孙权之所以担忧便是因为大乔的消失,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难保周瑜不会有其余的想法,故而有所忐忑也是正常的。
第二千八百零六章 现况各处
毕竟现在孙权是江东之主,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并没有完全掌控江东,这一点孙权清楚,张昭清楚,周瑜自然也清楚,也就是说,孙权的地位并不稳定。
若是一直如此,而孙策之子随着年纪增长而想要夺权的话,到时候会怎么样谁知道?要是周瑜等人选择孙策之子,那孙权怎么办?
一旦周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便是会使得孙权在周瑜那里有着嫌隙,要是君主与将领有这样的嫌隙存在,那么便有可能使得稳定被破坏,而这也是大乔离开留下的伏笔。
向天当初让孙策过来为得是确保孙策的性命,而让大乔过来,本来就不过是想要让孙策能够安心待在其麾下,这样便是能够确保孙策留在自己地盘。
之所以留着孙策为得便是让孙策有协助他向天的可能,就算现在统一大汉天下,平定乱世的情况孙策不想协助,可是以后开疆扩土便能够让孙策没有太大心理压力。
也就是说让孙策过来为得是以后,可以说当时的向天想到了以后的事情,确实能够说明向天的远见,甚至孙策就算不协助,其子嗣在向天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也会成为向天的力量。
而大乔经历了什么,向天也是在之后得知,故而向天对此可以说是在心中暗笑着的,而且向天也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有机会将大乔带走。
毕竟向天原本下达的要求是在三年内将大乔带来即可,不过机会却是这样来临,因为孙权的逾越,吴老夫人同意大乔带着孩子外出的请求,可也因此而从江东消失。
即便派遣人员守卫,可是机会到来,向天的人便立刻行动,在说明孙策活着的情况下,大乔便带着孩子主动跟随,毕竟被孙权吓到了,心有忌惮又怎么会想留下来?
当然大乔并不傻,而是向天既然有计划将大乔也带过去,那么这些人手中自然有着孙策的贴身玉珏,甚至不只是孙策,还有着乔老,也就是大乔之父的随身之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乔只能够跟着走,毕竟既然是实行这样的任务,那么战力自然不会弱,而为了让大乔散心,吴老夫人安排的守卫力量也不强,以免给大乔形成太大的压力。
在孙权现在依旧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出现这样的事情,周瑜又怎么可能会不想多一些?不过好在周瑜现在在扬州且短时间不会返回。
毕竟方才夺下了扬州的部分地盘,而且是靠近长江的区域,,如此周瑜便是能够随时领军返回江东,只不过方才再次夺回这些地盘,需要更多的精力以及兵马进行守卫。
而周瑜的兵马安顿在庐江等这些靠近长江的区域,为得便是防备江夏可能发动的攻击,毕竟江夏可以说是黄祖为主的独立地盘。
要知道在蔡瑁的命令下,江夏黄祖这里可没有带领兵马前往荆襄之地,而是依旧带领大军镇守在江夏,当然黄祖并不是不把蔡瑁当回事。
而是借着蔡瑁的命令将庐江等地的军伍调动到荆襄那里,还有将苏飞调回,毕竟是从他黄祖这里分配出去的,要是不这样做,若是苏飞有异心而改投他人,他黄祖的力量就弱了。
毕竟当初夺取孙策在扬州的地盘,除了能够宣扬所处的朝廷威势,也是能够让蔡瑁与黄祖的军伍扩散,从而伸长触角而有着更多的收入来源。
毕竟要保证大军的供给,若是单单从家族之中划分而出的话,那么便是会使得家族消耗极大,如此还怎么做到让家族得到利益与壮大呢?
故而便是从百姓那里而来的税收,如此便是能够确保得到的利益,而占据或者说主导的城池越多,那么便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此则是能够扩大军伍。
而黄祖就算没有专门从江夏派遣其余到荆襄之地,可是却也是将自己在扬州派系的士卒调动过去,如此并没有给蔡瑁脸色,而且理由也很充分。
毕竟江夏一直以来都是抵御江东的桥头堡,而现在荆州这样的状况,要是江东有所进犯的话,届时江夏便是首攻之处,若是没有足够的军伍士卒,那不就会危急到荆襄吗?
这一点蔡瑁明白,黄祖也明白,故而蔡瑁可能心中依旧有所不满,可是却没有跟黄祖闹掰,毕竟抵御江东的确需要确保江夏有着足够的战力才行。
其实对于荆州的情况,向天也是知晓的,而向天知晓,郭嘉也自然知晓,毕竟怎么说都是在向天身边协助之人,要是对其没有足够的信任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时间流逝下,在不少情报的汇聚下,对于荆州这里的状况,向天与郭嘉都越发清晰,郭嘉看着手中的情报,最后却也只能够无奈发出叹息。
毕竟他们很刘表并不接壤,就算能够看出其中的机会,却也无法成为他们的口粮,只能够继续老实为自己地盘上的事情思索。
向天对此倒没有什么过分的失落,毕竟天下大势本就已经掌控在他向天这里了,至于往后那些计划,就算想要执行,恐怕也难以是他这代人就能完成的。
单单草原上建造城池这样的计划,便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去进行了,甚至要多少代人去完成都是未知之数,更何况是其余的计划呢?
荆州刘表的身体具体情况如何,向天虽然不知道,毕竟没有得到服用的药物进行佐证,故而也就只能够从表面回禀的情报知道刘表身体状况之差。
不说荆襄之地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有些许风声鹤唳,单单江夏与荆南这两处荆州之地,便可以知道,刘表此刻如此,使得朝廷不稳,这些势力有分崩之兆。
黄祖统领江夏兵马,士卒众多,虽然就职位而言不如蔡瑁,可却已然许久未亲自前往荆襄,这样便会使得两人心中存在些许隔阂。
当然因为黄祖与蔡瑁彼此的关系在原本的时候都较好,故而纵然有些许隔阂与担忧,却也只不过是不明显的隐患,当然这样的关系并不牢固,有着被破坏的可能。
而相对而言,荆南刘备跟蔡瑁之间关系不好这一点可以说打听到消息的人都能确定,不过现在刘表情况如此,而刘备怎么则是刘氏子弟,蔡瑁也没有办法。
刘备那里不需要多做就知道跟蔡瑁不合,可是刘备有着刘表的命令,再加上已经身处荆南,所以蔡瑁也就只能够让其他势力动手。
对此若是挑拨一下黄祖与蔡瑁二人的话,那么便有可能使得其等内斗,不过向天这里可没有必要这样做,毕竟对其没有什么好处,何况就算不管,早晚也会乱起来。
而这么一段时间,向天除了治理地方便是将各军伍的情报进行收集,北境霍符的军伍一直都在跟异族斗,不时地便是会将少量俘虏带回。
而其中对于守卫军的情况是向天关注之重,而事实也证明有着必要,毕竟突然之间屯长、队率等成为掌控城池守卫的主要力量,便是有些许因权势而迷失自己了。
故而其中便是有着一些老鼠屎一般存在的家伙,不过好在向天当初让将令实行便有预料,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都是尽早发觉与制止。
至于这些被找到的存在,在现阶段各预备营都没有足够士卒以训练的情况下,便是成为训练这些人员的所在,而且还暂时派遣将领接替城池防护指挥之责。
而且有些官员以及预备营将领,故而便是成为其余之地的典范,向天可没有因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就封锁消息,而是在军伍之中传开来。
以这样的方式来震慑军心,毕竟军制变动有着使军心浮动的可能,故而这样的威慑则能让军心平复下来。
第二千八百零七章 直言
现阶段就算想要进攻,曹操也需要暂时隐忍,毕竟物资在接连的消耗下,并没有得到充足的补充,如此也就只能够依靠时间来再次进行积淀了。
故而曹操也就只能够等待,同时跟世家豪族斗智,并且曹操还需要进一步招收人才,毕竟跟向天的交战,让其明白向天军伍之中的习武之人众多这一点。
而且向天军伍士卒战力不弱,曹操自然也可以看出来,所以对于士卒的训练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过现在曹操知道要跟向天交战单单如此是不够的。
可是在这么一段时间,曹操自己派人,又或者是让麾下信任的世家豪族派人到向天那里,却依旧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如此曹操又怎么能心安?
当然就算焦急,曹操也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而且为了能够有着足够的粮草,所以曹操麾下有着不少士卒依旧实行屯田,没办法,不这么做,曹操之后就难过了。
而张鲁则是在进行着军伍训练,不过就现况而言,汉中之地的百姓生活没有原本那般,而江东则是因为周瑜暂时不在,再加上大乔的事情,故而孙权便是加快了行动。
这里所谓的行动并不是什么设计之类的意思,而是孙权在加快被张昭等所承认的速度,而这方面的事情,则是仅需要足够的政治嗅觉与对世家豪族的重视。
就算张昭二人对于江东有着极为重视的想法,可是却终究是世家豪族,虽然二人年纪已大,且非江东本土的世家豪族,可却也因此才会被这样重用。
毕竟无论是孙策还是孙权都知道要是重用当地的世家豪族,那么便有可能会使得大权旁落,故而孙策与孙权都不可能将当地世家豪族之人放到这样的重要位置上。
无论是之前孙策之时,还是孙权此刻的情况,其实都不够稳定,故而有着张昭二人在,则是能够与当地世家豪族进行平衡。
只不过时间流逝,就算张昭二人原本不是江东的世家豪族,可是有着如今的地位以及权势,那么再加上工作或者职责需要,便是跟江东当地世家豪族有所来往。
这样的来往短时间内,甚至就算是数年内也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可是却不是没有影响,毕竟有来往便是有联系,而联系一多便有可能会有着亲密关系。
故而孙权才会这样想,毕竟有着一定的治理才能那么便是说明在发展地盘上有着足够眼界以及能力,而能够同时照顾好世家豪族的情绪并且把握各家族间的平衡便更好了。
孙权可是极为认真的学习与请教,就治理以及把控而言都有着一定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昭二人对于孙权可是极为赞赏。
从这一方面而言,便是能够看做江东除军伍外的文官都对孙权效忠,毕竟能够治理各地便是张昭二人所信任之人,故而得到二人称赞便是多少巩固自己的位置。
而对于世家豪族,孙权则是在跟张昭二人进行过讨论,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交谈,所以张昭二人对于孙权有着一定归属,如此便是让孙权有些许底气。
又是新的一年,不过这一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甚至连战事也没有,主要的事情便是周瑜返回江东,去跟孙权汇报情况。
毕竟就算送军报返回,却也有着不够清晰的可能,所以由人员完全告知较好,而且这一次的战事跟原本制定的计划不同,所以需要回来跟孙权好好说明一番。
依照原本的计划,是应该先将交州夺下,可是战机骤现,周瑜怎么可能放过?故而便是直接发兵,而现在便是需要让孙权可能焦急的情绪平复下来。
毕竟军伍骤然行动,虽然在军资上迅速行动,可是在周瑜看来,孙权有可能会因此而内心焦虑,所以便是亲自回来,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程度让孙权平复下来。
周瑜郑重行礼,将扬州之事进行说明后,在孙权的示意下便是直接起身,而孙权从周瑜的言语之中便是知道了甘宁的归附,也知道了军伍士卒出现的损伤。
而孙权对于周瑜的禀报的确很欣喜,毕竟较之之前的整个麾下的军伍士卒则是达到了近十万的数量,较之此前士卒要多上不少。
而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在扬州那里夺下的地盘,这一次可是有着俘虏,进行规劝后,多数都加入到军伍之中,毕竟本就是扬州当地之人。
而在扬州本就有着一定的民心存在,故而招募军伍士卒的阻碍并不大,仅仅江东与扬州所得之地便是有着近十万的军伍,足以说明军伍扩大这一点了。
孙权则是继续跟周瑜进行交谈,得知周瑜的计划依旧未变,所以便是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就军事方面,孙权并没有足够的经验。
而且现在若是因此放弃原本的计划,孙权也只能提建议,而无法直接下达命令作为决断,而孙权就算没有经验,却也看过不少书籍,相关知识还是知道的。
毕竟就算现在江东的力量增强了,可是要夺取荆州的或者继续北上却依旧极为困难,毕竟对于荆州刘表与曹操的可是有着足够的情报啊~
孙权看着眼前的周瑜说道:“此番有劳大都督了。”周瑜一听便是立刻起身行礼,而周瑜则是看着孙权一段时间说道:“主公可是心有所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于孙权的了解,虽然周瑜更多的是了解孙策,可是对于孙权也有一定认知,此刻虽然孙权有着足够的威势,可是双眸之中有着隐晦的不安。
虽然不怎么明显,可是周瑜也需要询问,虽然对于现在跟孙权的关系,周瑜也有些许不安,不过在周瑜心中却有着更为重要之物。
在孙策消失,甚至可以说是战死的情况下,身为孙策的结拜义弟便要更加遵守当年的誓言,就算已然无人知晓,可是却已经成为周瑜唯一的执念与在意之处。
在孙策消失后,周瑜可以说在脑海之中都会不自然地浮现出当初结拜的情形,他周瑜与孙策结拜为兄弟,所为的表示天下百姓,而以江东为根基,自然也要为平定天下而为。
所以就算周瑜明白自己不应该直接询问,可是为了让孙权能够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以治理地方,以平静的心情作为江东之主,在周瑜看来他必须问!
而孙权莫非就只是现在才如此?不!在这段时间于张昭二人那里学习的时候也不时会流露出这样的隐晦之意,可是张昭二人就算发现也没有询问。
毕竟虽然孙权没有坐稳位置,却依旧是江东之主,而君臣之间自然便是需要有着各自的做法,要是逾越了为臣本分,则是离死不远了。
而听到周瑜的话语,孙权略微一愣便是看着周瑜,好在这里只有他们两人,故而周瑜就算跟孙权彼此直视着,却也没有其余之人可以得知。
彼此对视一段时间后,孙权便是收回双眸,略微低着头说道:“嫂子与侄儿不知所踪。”仅仅一句话,却是让周瑜不由得大惊失色。
而孙权在说完后便是直接抬起头跟周瑜对视,看着孙权的双眸,周瑜在一段时间后便收了回来,因为此刻的话语足够让人有所遐想了。
而孙权看着周瑜如此便是将之前的事情静音说明,不过没有将自己的逾越说出,而是因为孙策之事,大乔想要外出散心虽然其身边护卫不算多,可是还有着外围护卫。
周瑜听完便是说道:“主公!伤亡几许?”孙权一听神色郑重地说道:“不下百人!且皆为守城军悍卒!”周瑜一听略一思索则是说道:“看来有贼子意图坏我江东安稳啊~”
第二千八百零八章 交流与情报
孙权一听便是急忙说道:“大都督可是有什么想法?事发后,我等动用孙氏人手暗中查探却依旧未曾寻得嫂子与侄儿二人!”
周瑜一听则是说道:“嫂夫人二人如此消失,或因兄长未去,来者以此为诱,故而使得其等跟随而走,不过如今之况,如此之想当不可能!”
说到这里,周瑜则是不由得神色凛冽了不少,继续说道:“而嫂夫人二人消失,想来便是为离间主公与末将,以此而乱我江东!”
孙权一听则是不由得一愣,一小会儿后便是沉默地点了点头,说道:“确如大都督所言!可究竟何人如此为之?且嫂子与侄儿又于何处?”
周瑜一听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尚不可知啊~若主公与末将交恶,就此而言,为荆州刘表、江夏黄祖最为欣喜,可其等意图行如此之事,定是无法!”
毕竟虽然势力不同而彼此暗中派遣人员到对方地盘上是默契,可是能够做到让伤亡超过百人,并且将人弄走,周瑜自信荆州刘表与江夏黄祖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毕竟军伍士卒之中有些超过百人的伤亡,那么对方的人数绝对不会少,而这个时候孙权则是说道:“据存活之人所言,乃为箭矢所袭。”
听到这里周瑜便是不由得猛然看向孙权,看到周瑜的面容,孙权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虽有箭矢之伤,却未有箭矢存留。”
周瑜一听便明白这些行动之人心思缜密,至于说周瑜怀疑孙权,不是没有,可是就现在而言,要是周瑜真的怀疑孙权,就很可能让江东不宁,所以周瑜在克制以及强迫自己。
毕竟要是心中真的向这样的方向去进行思索的话,那么纵然会立刻被自己意识到而制止,可是这样的想法却会犹如破土的树苗一般,使得完整出现裂痕。
故而周瑜全力将自己的思绪放到其余的方向,好一段时间后,便是说道:“若主公与末将有所嫌隙,可使我江东实力削弱,且军伍之中,主公将难有所信。”
“届时主公定会招募些许人手而入军中,而于江东之处,意图使军伍遵令而行,定非招募普通之辈,是故,唯有。。。。”说到这里了,周瑜没有继续说下去。
孙权听到这里则是不由得沉思下来,虽然周瑜的话语之中并没有多少敬意,可却也正是因此孙权的心中反而更加安定,而且没有过多的禁忌也是孙权安心的另一缘由。
毕竟跟周瑜之间的关系,孙权其实内心也很复杂,孙权极为清楚江东兵马必须依旧由周瑜统领,若不然江东便难以安稳,没有足够强悍的军伍力量,是无法守住基业的。
孙权年幼时便自然到过战场,就算没有完全经历过战事,可是战场的厮杀,军伍的重要,孙权都很清楚,故而对于周瑜,孙权绝对不会动!
而周瑜这样可以算是百无禁忌的直言,在孙权看来便是承认他的意思,毕竟若是言语之间有所忌惮,或者是有所隐瞒的话,那么难免让孙权以为周瑜思绪有异。
而周瑜为的便是不让孙权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如此则是会使得他们二人有出现嫌隙的可能,当然也有可能现在就有了嫌隙,只不过并不明显罢了。
周瑜看着孙权,一段时间后便是看着周瑜说道:“大都督!如今我等方得扬州之地,若过分为之,恐不利之!若可暗中行打探之事。。。。”
周瑜一听便明白孙权的意思,毕竟扩大地盘那么便是需要有着治理之人,而用当地的世家豪族并不可行,如此只会让各处成为这些世家豪族的领地。
他们要的是让世家豪族有着利益的同时却也会为江东带来利益,如此一个地方的官员便是要由更多的世家豪族组成,这样能够彼此监视。
当然一切的基础首先要对于江东,或者说是对孙权忠诚才行,也就是以此来挑选人员,所以就算要对世家豪族做什么也不能够太明显。
毕竟周瑜的话语之意便是要直接动用军伍对这些世家豪族进行搜索,而孙权话语之中不允许这么做,可是却只是不允许放到明面,至于暗中调查倒是没有制止。
这样在周瑜眼中对于其侄儿,也就是孙策之子,孙权还是重视的,这样周瑜也就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周瑜也明白对世家豪族明面上动手是愚蠢的行为。
没有过分交谈,毕竟就这件事情是此刻需要商谈的,而其余的不过是孙权听周瑜的禀报,而现在既然已经禀报完了,那么也就没有其余事情了。
而在之后周瑜便是派遣了自己大都督府邸的人员还有部分军伍士卒的人员去暗中查探,当然孙氏也是如此,就算孙权跟周瑜在交谈,也没有停止暗中打探。
时间悄然流逝着,对于向天而言,其地盘上每次降温带来的情况都有所考虑,不过好在正是因此,故而冻死之人并没有,而且河北之地已然有炕的存在。
百姓家中有着炕,则是能够确保其等的御寒,而且还有这么长时间堆积下来的御寒之物,使得百姓以及士卒多数能够外出,可见发展之快。
至于炕的出现,则是有着百姓对于官府的信服,同时也因此,这些百姓也让自己储藏的财物有所减少,毕竟要弄出炕自然需要有着原料。
而且还能由各家自己进行搭造,不过有些就近的工匠所之人协助指挥,故而能够确保炕的搭建成功,而使用的方式自然也教导过,注意之处也言明,方才如此。
至于兖州与青州可就没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在张宁以及张燕那里,则是允许同样搭建炕,如此便是能够确保冻死之人减少,到现在的无人冻死!
这样的情况向天还是感到欣喜的,而兖州与青州之地在这样的气候下虽然也温度较低,不过经过课程的百姓则是能够有着御寒衣物,而依旧在牢狱之中者也有着一定数量火把。
虽然只是有些御寒衣物以及厚实的被子,可是却也能够保证这些百姓不会冻死,因为之前那么多年,若是冻死的话,在此前便已然冻死,剩下之人体质都不算太差。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除了这些外,预备营内的士卒也在慢慢增多,不过时间依旧太短,故而无法作为补充的士卒,而学院的学员也在毕业后而调动到各处。
向天则是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却是不由得停了下来,现在向天有着北部大雪解决情况,还有各处官员以及预备营等等状况,还有着黑冰台送来的情报。
不过现在向天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刚刚在处理事务,若非紧急之事不能够在向天处理事务的时候现身,这是向天对黑冰台成员的命令。
向天看着这名黑冰台成员,没有多言,直接便是将这名黑冰台成员手中的纸张接过,双眸虽然镇定,可是却也有着郑重之色,而黑冰台成员则在纸张离手后便立刻消失。
向天看着手中的纸张,上述内容不多,可是从向天的手指便是能够看出其紧张了,那紧绷着的手指抓住纸张,仿佛下一刻纸张便是会被撕裂一般。
双眸略微圆睁,不过在三息之后却是神色平复下来,略微呼出一口浊气,将自己因为刚刚在消息而带来的些许冲击宣泄而出。
神色略有些许失神,不过却也就两息的时间,向天便回过神来,将纸张放在桌案上,思索之色尽显,显然是在考虑什么事情。
而不知多久,去外查看的郭嘉返回,看到向天如此便是有些许疑惑,直接说道:“大人?”询问之声让向天不在继续思索,看向了郭嘉,下一刻却是已然有了决定。
第二千八百零九章 向天回邺城
之前郭嘉去查看了陈留周围的村庄发展情况,之后还前往官渡口,去看看黄忠训练军伍的状况,同时也去查看由俘虏在铺设,而士卒监视的道路状况。
虽然这些全部都在建设期间,不过却能够对于情况有更好掌控,而且这些铺设道路之人中有着世家豪族子弟,当然若年纪过大则是依旧待在牢狱之中。
而铺设道路其实并不算难,压实地面,用大木板直接放在地上由恰当数量的人员进行踩踏而压实地面,同时用长条石块进行道路分割,石块需要进行捶打而进入地面下。
故而郭嘉可以说在外看了不少,也了解了不少具体情况,而现在看到向天的神色,郭嘉便明白向天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做,故而便不由神色也郑重了不少。
向天示意郭嘉落座后,方才说道:“章贡自然殒命,某意图返回邺城。奉孝!”郭嘉一听便是立刻行礼说道:“还请大人放心,嘉定整顿好兖州之事!”
向天写起来,盖上自己的印绶,也就说明有了效用,在写完后,向天便是直接将内容递给郭嘉。
看着上面的内容,郭嘉神色一怔,却是行礼说道:“郭嘉领命!”向天点了点头便是直接起身离开,而郭嘉则是暂代兖州刺史之职,而黄忠暂领兖州全部一线军伍。
可以说二人的权势都得到了提高,毕竟郭嘉虽然原本在向天身边做事,可是却终究不是刺史之职,而且郭嘉也同样暂为黄忠军伍的军师,可见向天对二人的信任。
毕竟兖州可是曹操最有可能进攻的地方,而且本为曹操的地盘,郭嘉的地位一下子提高,而黄忠统领的军伍暂时也增强了,毕竟这些军伍暂时是将高顺、张郃等人也包括在内。
当然这些军伍之中并没有包括典韦以及七小鬼等人麾下的军伍,可却还有着李乐与韩烨麾下的军伍士卒等下就暂时而言,黄忠麾下的军伍士卒确实增多,而且战力也极强。
而向天则是立刻便是离开陈留,带着离开的却只有七小鬼,典韦还有典韦麾下的十名士卒,至于俞涉与李丰都留在兖州,归属向天指挥,就暂时而言有着一定自由,可以自决行动。
有着俞涉等人带领军伍士卒,能够确保兖州的兵马不会因此而削减,而且怎么说也是向天亲自带领的兵马,而这些俞涉二人虽然有着自由,可是却也需要报备给郭嘉才行。
郭嘉主要负责兖州的治理,对于黄忠有着提议权,同时在俞涉等人军伍,郭嘉也暂时对于其等有着监督作用,虽无命令的权责,却也足够看出向天对于郭嘉的重视了。
正是因此,郭嘉才会在当时有着明显郑重的神色,而向天在离开后,郭嘉便是立刻接手治理的事情,同时还需要将信任以及有着能力之人暂时提升职位。
毕竟要是就单纯下达命令制定计划的话,不一定能够确保发展普通计划,故而才会需要官员,这是做事,而不是交流,有着计划,也需要人负责确保进度。
而进度若是受到影响,那么也会影响到计划的具体实施,故而需要有着可以信任,也有着能力的人员才行,当然就能力而言,既然毕业以及调动过来,自然不用怀疑。
不过信任而言就相对主观,不过究竟要选择哪些人,提拔哪些人,则是要通过黑冰台送来的情报进行分析,而郭嘉自然是这么做的。
或者应该说身为刺史,都是这样挑选人才,挑选选拔之人,刺史虽然能够挑选到县令这一位置的人员,可是多数情况下刺史挑选出郡守之类的人员,而由郡选择县之人员。
向天没有多管,毕竟对于这些刺史向天都极为信任,而小婷虽然暂时因为此前的事情而有所变化,不过之前从这么一段时间来看,小婷并没有过分之举。
不过并州身为向天当初的根基,虽然就现况而言,并州的情况比之其余地盘要好,而且就预备营而言,并州预备营内的士卒并不少,而且百姓的生活状况也是好不少。
甚至可以说,兖州与青州粮草来源便是有不少是从并州官府送过来的,而且还有着部分御寒之物也是如此,可以看出并州的重要。
可是就现况而言,虽然有着重要性,可是却也没有原本那般了,毕竟向天的地盘扩大,随着时间推移,人员迁徙,能发挥出的作用将会渐渐减少。
而小婷的位置确实是需要改变一番,毕竟有着小婷存在,故而才能够让女子有着为官的榜样,还有着樊娟等军中女将,也是建立女军的榜样。
而小婷跟樊娟等人终究有着不同,治理地方,同时也是军师,可是却多少有可能在治理的过程中有所影响,故而向天有着担忧,现在是小婷,那以后呢?
要是其余之人也是如此,那么不就有着麻烦了?向天在前往邺城的时候还在思索这些事情,不得不说其对于治理天下的责任心之重。
不过也不得不这么认真,毕竟要是不认真的话,他向天可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世界,为了这件事情,就算是此刻行进着,他也在思索着。
大汉有着州牧与刺史,分管军政,可是却依旧出现如今的状况,所以向天让军政彼此存在交汇,以彼此监督的方式来促使军政都有些着落。
可是向天却知道这样的情况现今还可行,可是却难保在时间的推移下,军政会彼此不再以监督之责而行,而是彼此勾连,届时则恐乱世再现啊~
向天骑马前行,可是神色却是郑重不已,因为他现在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着无法继续思索下去,而在向天身后的典韦等人并没有看到这些。
典韦等人主要负责的便是对于向天的护卫,而不是思索什么,而七小鬼的队伍则是有着附属之人统领兵马,并不需要他们担心。
时间流逝,就算是这样的冬季之时也没有阻挡向天等人的行进,甚至新年这一天,也只有向天等人在外度过,至于当天自然各有各的庆祝方式。
而向天等人来到邺城的时候,新年之时早已过去,而向天直接入城,士卒与百姓根本没有阻挡,毕竟向天依旧是甲胄在身,典韦等人也是如此。
就算没有仔细确认向天的面容,可是这样身着甲胄,其还有着马匹奔腾,就不会有任何阻拦,毕竟这是有着紧急事情的情况,甚至连城门的士卒都不需要驱逐百姓。
因为百姓对于军伍士卒有着一定的崇敬,这也是向天地盘上跟其余诸侯所不同的地方,看到士卒,这些百姓不会躲避,也不会刻意靠近。
向天并没有被阻拦,不过在去城后,向天等人的速度便是缓慢下来而且城内也有着规划,速度不能快,可是因为身着甲胄,故而不需要停下来。
在城内无论是百姓还是其余之人一旦行进的过程中见到了身着甲胄的骑马之人,则是立刻将前往当地官府的道路让出来。
可以是直接前往县府、郡府或州府,相对应的自然是县令、郡守与刺史这一类的官员为主的存在,至于其余道路的人员都不需要谦让。
而要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入的身着甲胄之人并没有依照这样的道路前进,那么便会立刻被守卫军以及巡城者拦下来,毕竟没有遵照这样的路途行进便是违规。
而且违背的还是军规,如此还能喝确保方至的人员不需要担心会不认识道路,能够迅速到达,使得紧急之事可以立刻通禀而上。
而向天等人也是如此,虽然是章贡之死而归,可是怎么料理之后的事情却是极为重要,所以向天这样做无可厚非。
第二千八百一十章 张宁之惩罚
辛毗亲自离开大堂便是对着进入的向天行礼说道:“大人!”向天直接说道:“至今已然几日?且如何安排?”而马匹自然在进入官府的时候便是直接交给士卒了。
而辛毗则是紧随着向天的脚步进入大堂同时说道:“如今大人方至,于十日前便骤然如此,据医者之言,乃病痛而发方如此,如今暂安棺木之内。”
向天一听则是说道:“张宁可有派人前来?”辛毗一听便是立刻说道:“大人!根据其派人送来之书,其亲自前来,大军留有其麾下之人暂时统领!”
向天一听则是不由得双眸一凝,说道:“小婷呢?”刚刚落座在主位的向天,其话音刚落,便是有一名黑冰台直接现身,而向天直接接过其手中的纸张。
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因为小婷并没有阻拦张宁的行动,也正是因此,所以向天才会如此,毕竟各司其职,那么才能够确保各处能够依旧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而另一边辛毗则是说道:“张燕将军派人送来书信,将由其麾下主将眭固前来。”向天一听则是点了点头,毕竟张燕军伍之中将领多为原黑山之人。
而向天一听没有多言,而是在思索为什么小婷没有阻拦张宁的行动,毕竟张宁这样做,可是将自己的职责扔到一边,如此的话,若是并州的兵马。。。。
想到这里,向天的双眸则是不由得一凝,毕竟以这样的方向继续思索下去的话,那么不就是小婷想要乘机而夺取并州之军吗?若是如此,不就麻烦了?
小婷身为跟随向天较早的人员,而且还有着之前的种种经历,对于小婷而言绝对有着足够的影响,至少向天确信当初的事情足够让小婷畏惧自己。
可是现在却又有这样的情况,让向天不由得心中有些警惕,不过现在暂时不是思索这些的时候,直接便是向辛毗说道:“准备焚烧!”
辛毗一听则是看着向天,神色有些震动,毕竟章贡对于向天有着多大的贡献,身为刺史,他也看到了不少的记录,故而自然也是知道。
也正是因此,辛毗才会这样有所震动,毕竟对待这样有功之人,居然也是这样的做法,没有墓碑这多少有些过了吧?
不过向天既然下达了命令,那么辛毗便自然要行动,而向天看着辛毗离开,则是看了看典韦等人,而他们一注意到向天的神色便是直接行礼离开这里。
而向天则是在典韦等人离开后,便是直接让黑冰台成员现身,至于究竟有什么命令下达,也就只有他们可知,而向天则是一脸沉吟。
现在天下如此,尚且未曾有所平定,要是自己地盘上出现什么不对,那么便会使得想要平定天下的时间因此而增长,那样的话,可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了。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这句话,向天极为重视,虽然他向天此刻所处的情况是打天下,可是却也要守天下!若是不守,则是无法让地盘得以发展。
既要扩大地盘,也要让百姓生活有所提高,不能够因为彼此而使得任何一方面有所不足,如此才能够让整个大汉渐渐发展起来,不要使得发展太过迅速。
而这样的事情处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行,毕竟是章贡,向天虽然吩咐了处理方式,可却不能够就只是简单的木柴堆,需要有一些不同之处。
这些向天虽然没有仔细说明什么,可是却也有说明不能够过分简单,当然也不可以过分奢侈,故而有着辛毗做这些事情,而同时也是在等待人员的到来。
数天后,张宁等人都前来了,向天在邺城这里等了几天的时间,不过并没有干预辛毗对于地盘的治理,而且还有着不少事情需要得知,故而向天在这里事情也不少。
毕竟向天之前有着几天在赶路,这期间便是有着不少事务积压着,所以这几天向天自然有着事务,不过多数是确认上报与黑冰台而来的情报等等对照下,确认是否有误。
而向天也借机去跟刘清等人相见,毕竟是他向天的家人,还有那依旧在外的那三人,也是能够让向天得到充足放松,也有着可以增加人口的方式。
这三人一直都被禁锢着,毕竟身份在此,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有可能会使得自己内部不稳,何况虽然方才返回,不过向天却能够注意到刘清的一些其余之况。
只不过暂时没有这个时间,不过向天也明白,毕竟现在得到了兖州与青州之地,那么便是越发靠近许昌,而许昌可是她刘清之弟,刘协当初身死之所。
为自己弟弟复仇,可以说是刘清现在唯一的期望,毕竟在刘清看来大汉便是在他弟弟死去后便是消失了,至于刘和、刘表以及刘璋在她看来则是窃国之辈!
当然可以说是没有理智的,毕竟当初汉灵帝其实也是如此才能够成为帝皇,不过在失去血亲之人的刘清看来,这样的想法便是最为正常以及准确的。
这些向天从刘清的神情上多少能够看出一些,不过现在张宁等人到来,那么便是首先要应对他们,将章贡的事情处理完才行,若是不然有可能会有什么麻烦事。
看着面前的张宁等人,向天神色平静,而张宁等人则是恭敬行礼后便在向天的示意下落座,向天看着张宁直接说道:“张宁!汝之职责乃何?”
普通的询问,语气的平静,让张宁无法确定向天在想什么,不过张宁却也明白自己的职责,不过神色却有些许急切地说道:“大人!某将明白,可。。。。”
不等张宁继续说下去,向天便点了点头说道:“某明白,可!汝之职责事关边境安危,事关边界之事,如今尚动已然违背军规!”
张宁一听看着向天的面容好一段时间,方才点头说道:“末将明白!还请大人发落!”说完,张宁便直接起身行礼,同时心中想到了章贡过往的教导。
毕竟当初为了能够确保张宁不会有什么过错,所以章贡可是教导了张宁不少,其中便有着一部分关于向天的情况,其中对于法更是章贡提醒的要点。
对于严律以及百法,向天极为重视,甚至允许下到普通百姓,上到各级官员,对于这样的律法进行提议,或是补充,如此便是能够确保犯者有法可依。
而这样的补充或者增加,在最后都需要向天点头才行,可是对于军规却只有向天能够主动修改或者增添,且只有主将以上之人能够有所提议。
且军法的不同在于各部军伍都必须遵照,而百法与严律则是允许小部分因为当地缘由而有所修正,或者是有所补充,不用扩充到全局。
如有一部分的百法在南匈奴有着补充,可是在冀州却没有补充,因为两者所处的情况不同,且百姓的结构也有着明显差别,还有文化上的差异。
向天看着张宁说道:“违背军规擅离职守,则当给予相应惩戒,可却也情有可原,故纵使有错,却不当为军规之所言而行,军职不降!”
说到这里,向天便是停顿一下,发现张宁的神色有所平静,便是继续说道:“可却需带领麾下自由调动之军,进入草原之中,俘虏上千人方可!”
听到向天的话语,张宁便是不由得抬起头,而向天没多管,继续说道:“北部草原上,依旧有些许未曾归顺之异族,北匈奴依旧存在。。。。”
张宁一听便有着明白向天的意思,故而便是行礼说道:“多谢大人!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说完在向天的示意下重新落座,接下来便是要说章贡的事情了。
第二千八百一十一章 登上石阶
向天看着这些人便是说道:“在座之人多少知晓章贡之身份,若是不知亦不必询问!某至此亦是看过一番,章贡的确乃身上伤势骤然加剧至其亡故!”
一边说,向天一边看着在场之人,准确的说是张宁以及眭固等人,至于辛毗则是在另外的地方处理冀州之事,而典韦等人则是在房屋之外。
发现在场之人并没有什么明显地神色,向天便是继续说道:“某已然命辛刺史准备好,可随时将其尸首焚烧,届时骨灰尔等各带走部分!”
张宁一听便是说道:“大人!这。。。。”向天不等其说完,便是立刻说道:“亡故之人,无论是战死、病故,亦或骤亡,皆需焚烧,届时纵然你我亦是如此!”
向天的神色平静,可正是这样的平静让张宁不再言语,甚至心中有些许恐惧感,毕竟向天的话语,可是将其死后怎么处置自己都安排好了,这能不让人害怕吗?
张宁没有多言,向天也没有说什么,看向了眭固说道:“张燕有何言?”眭固一听便行礼说道:“遵命而行!定不负大人所托!”向天一听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向天一听则是看向了张宁,发现其没有说什么,便是直接说道:“邺城城外东北部,距邺城三里外已然搭建高台,尔等休息一天后,次日天亮之时某亲自主持。”
说完后,张宁等人便明白向天的意思,故而便是起身行礼离开,也就是说他们能够休息一天多的时间,而要是对此有什么不满,或者说想要做什么,这个时间段便是机会。
虽然多花费了时间,虽然没有办法尽早返回兖州坐镇,不过离开前的安排倒是足够了,何况对于自己地盘上的消息向天可是极为严密的!
故而只要离开的时间不太长,那么便不用担心会被怀疑,毕竟俞涉与李丰的指挥有着自由,故而若是因为二人的行动而有所疏漏的话,那么便有可能被曹操察觉一二。
向天不能够离开兖州太长时间,虽然对于郭嘉有着信任,可是青州那边可没有军师,而现在田丰等都有着军师,并且军师的规模在扩大着。
人才永远都不会填充满,若是有一天认为自己麾下或者治下的人才足够的话,那么便很可能会使得自己的治下出现混乱,毕竟没有施展才学之处,便有行差踏错之可能。
故而向天需要将将领弄到军伍前线上,而不是让他们统领着数量有限的士卒行使守卫之责,这样人才浪费的同时,有可能使得这些将领心中有着些许不满。
虽然这样的不满不至于背叛向天,可这样的不满若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话,那么很可能完成麻烦,所以向天才要进行一定的军制变化。
至于巡城者或者说是巡视者,将领会出现这样的伤势不多,更多的是什长等等存在,且伤势不一,村庄的巡视者至少也有五人,至少还有一名伍长。
故而不用担心这些从前线下来的人员会心有不满,何况身为军伍之人,出现这样的损伤,那么每年当地官府都会给予相当的资金以资助其等生活。
甚至也能够以军功而进一步来评定,有着那样的伤势,则是能够在退出军伍的时候得到与军功相当的赏赐,当然对于这些军伍士卒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军功会记录在册。
而记录在册便是说明,这些人员的姓名也记录其中,之所以这是这些士卒的重要之事,是因为这些无论是战死,亦或是受重伤离开一线战场,却最终都会姓名被记录在石碑上。
当然现在还有着石碑并没有被矗立起来,毕竟就如在雁门关那里的无名碑,毕竟是当初向天领军抵御北部异族所立,而战死的士卒都是有名无姓,且多重复,怎么写上去?
时间悄然而逝,向天在邺城之外,昨晚其在外跟何韵三女在一起,毕竟唐菲已经可以享用了,要是享用的话,当初他向天不就白作为了吗?
这是向天对于自己的放纵,何况三女都没有籍册在身,想要离开做什么也没有办法,至于她们三女最后会怎么样,向天也不清楚,不过至少现在不用想那么多。
而向天之所以没陪着刘清等人,则是因为现在向天离开何韵三女这里后便是直接前往高台,而不是前往邺城,故而并不需要过多担忧。
而同时向天不在邺城的话,那么也能够看看是否会有所行动,毕竟黑冰台的人可是在监视着,若是有所行动的话,那么他向天便能够借机进行清理了。
毕竟这么多年对于百姓而言,这样进行焚烧恐怕接受能力要强一些,毕竟虽然这些百姓都明白死后入土,可是他们见到的残酷场景也不少,如饿殍遍野的场景。
甚至有着百姓看到过饿死的干尸,烧死的焦尸,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在之前天下大乱的情况下,这样的场景经历过、见证过。
而相对而言,在天下未曾大乱的时候,并州、幽州以及凉州的百姓便见证过也经历过了,故而向天当初便是选择了并州,因为所处位置,加上百姓的承受力能够忍受火葬。
或者说正是因为见证过、经历过那些场景,所以更加明白入土是一种奢侈,故而进行火葬对于并州百姓而言能够更快接受,而之后的百姓迁徙则是能够让这样的认知扩散。
再加上课程的存在,故而火葬也不会被拒绝,可是终究难免在官员或者将领之中有人无法接受这样的观念,故而向天给了一些时间。
若是张宁或者眭固,又或者其余之人想要做什么的话,那这个时间便是他们行动的时候,而若是真的有着什么人这么做的话,那么向天不介意杀鸡儆猴!
毕竟现在官员治理地方,而且各处的发展并不需要太过迅速,只要确保缓慢而安稳的让地区发展起来,包括官府税收,百姓生活等。
而因为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故而难免官员会因此而不再积极进取,不再为民而行,故而向天需要看看有没有能用来杀鸡儆猴的存在。
不过向天并没有这个机会,至于向天这样缓慢发展,便是要百姓有着能够慢慢适应生活变化的过程,毕竟要是骤然之间发展过快,很可能反而使得民心动摇。
也就是说如果这样时代之中的冷兵器在短时间内进入热武器时代的话,那么只有可能造成人心浮动,而不安定的人心,也会使得民心不稳,届时恐再现乱局!
当然向天也没有那个能够真的来进入热武器时代,毕竟枪械什么的向天了弄不出来,需要的资源就现况而言反而更多,故而还不如就这样继续发展。
不过对此向天也不在意,毕竟要是没有做什么的话,那么向天也能够安心一些,毕竟张宁与眭固的身份摆在那里,动了他们的话,到时候北部就有的烦了。
当向天抵达的时候,在这一处高三丈的高台周围并没有多少人,不过在高台边却是有着矗立着的事物,而且都被黑色的麻布包裹着,不过就高度而言有些难以评估。
当然这是什么向天自然知道,毕竟典韦以及其麾下跟随而来的士卒便在这里,甚至有着多高也清楚,不过现在这不是重点,向天看了看在场的人员便是点了点头。
依旧一身甲胄装扮,向天踩着石阶登上高台,而张宁等人,还有辛毗与邺城部分官员,邺城守将和冀州准总将都看着向天攀登,并没有多言。
而在高台这里也就只有这些人,至于高台远处则是有着准总将麾下的军伍,全部都看着高台的方向,而登上高台的向天看着平躺在此的尸体,将其脸上的青铜面具摘下后叹了口气。